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治疗84例临床分析

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治疗84例临床分析

一、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4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宁彩霞[1](2021)在《针刺结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韩铭泽[2](2021)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是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与颈痛颗粒对其治疗,通过观察两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探讨其安全性,从而为本病患者探寻出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我们将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在吉林省中医院骨科门诊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药颈痛颗粒口服,患者严格要求试验规定服用,治疗28天。将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疼痛视觉评估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做出记录,统计相关数据并分析对比,以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的临床疗效。结果:共计84例患者入组,脱落6例,其中包括治疗组2例,对照组4例;未脱落共78例,包括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前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有可比性;治疗前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进行组内比较,结果P均为0.000,且小于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疗效显着;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组间比较,P为0.006,小于0.05,同时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值相比较,P为0.003,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较好,且优于对照组;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P分别为0.081和0.076,均大于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7%,经秩和检验P为0.579,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等症状。结论:经试验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7%,桃红四物汤加减与颈痛颗粒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有疗效,但治疗后桃红四物汤加减组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值较颈痛颗粒组明显,说明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疗效优于颈痛颗粒组。本试验两组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

饶方清[3](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小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优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患,按照诊断标准入组,共得到60例病例资料。采取单盲分组,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其中A组接受常规牵引治疗,B组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针刀治疗,C组在牵引与小针刀治疗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所有的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三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定,记录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VAS评分方面,治疗前,A组、B组、C组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839>0.05)。治疗2周后,三组均进行组内对照,结果显示:A、B、C三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组间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C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B组相比,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2.在NDI评分方面,治疗前,A组、B组、C组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839>0.05)。治疗2周后,三组均进行组内对照,结果显示: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B、C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组间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C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B组相比,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3.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前,A组、B组、C组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859>0.05)。治疗前,A组、B组、C组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839>0.05)。治疗2周后,三组均进行组内对照,结果显示: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B、C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组间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C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B组相比,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结论:常规牵引、针刀结合牵引和rTMS联合针刀与牵引3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其中rTMS联合针刀与牵引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牵引和针刀结合牵引2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rTMS改善中枢神经调控功能,调节疼痛相关的中枢敏化有关。rTMS结合针刀与牵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侯文男[4](2021)在《基于citespace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系统梳理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领域的相关文献,清晰的展现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准确的把握研究现状,找到学科的领军人物及主要的研究单位,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研究方向信息及数据参考。方法:本研究将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的有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章作为数据来源,共纳入1052篇文献。对中药进行数据规范。将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以记事本形式保存。将关键词K1逐项记录文献包含的穴位、方剂、中药、配合的治法,分别建立不同的数据库,并以记事本形式保存。导入citespace软件,以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数据统计及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1.该领域发表文献以2010年为界,2010年前每年发文量总体逐年增多,偶有下降,2010年后发文量开始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2.该领域受基金支持较少,国家基金为主导力量。3.该领域形成了三大作者合作网络,各网络均有其核心作者。4.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为河南中医学院,各研究机构间多为独立研究,存在少数合作及跨地域合作,主要集中在北方。5.关键词共现显示,文献关键词涉及了文献的研究方法,如临床观察、多中心研究、线性相关、前瞻性研究等;不同流派的手法如:传统推拿手法、龙氏手法、Mulligan手法、孙氏手法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如:气滞血瘀证、风寒湿阻证、肝肾亏虚证等;除手法外配合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小针刀、温针灸、低周波、电针等;除手法外配合的物理治疗方法如:牵引、TDP、中频等;除手法外配合的西医治疗方法如:神经根阻滞、仙灵骨葆等;量化指标如VAS评分、CASCS评分等;结论:1.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领域年发文量虽偶有起伏,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仍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领域的热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传统推拿手法、龙氏手法、Mulligan手法为在手法治疗CSR领域内的热点研究手法;神经根阻滞为手法治疗CSR领域内西医辅助治疗方式的研究热点;中药为手法治疗CSR领域内中医辅助治疗方式的研究热点,生物力学研究为热点研究内容,前瞻性研究为热点研究方法。3.针灸配合手法治疗CSR时,首选夹脊穴,其次配穴可多选取位于上肢及头部的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4.中药配合手法治疗CSR时,处方可以以葛根汤为基础加减,内服首选葛根,外治首选红花,配伍的药物内服外治均可选归肝经的温性的辛味药物。5.手法治疗CSR领域的研究机构多为独立研究,合作交流较少,河南中医学院处于领先地位,研究前沿阵地为中医院校及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为手法治疗CSR领域合作最广泛的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为比较活跃机构。6.手法治疗CSR领域形成了三大研究团队,分别是以詹红生为核心的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研究团队、以朱立国为核心的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研究团队、石印玉为代表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团队,这些团队有望在未来几年活跃在手法治疗CSR研究领域,继续推动该领域的发展。7.手法治疗CSR相关研究论文受到基金项目支持较少,申请成功率较低,但国家重视其发展。

牛诗雨[5](2021)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刀钩针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共依次纳入符合标准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分别30例。B组、C组各脱落1例,共完成88例。A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刀钩针进行治疗、B组采用非直视下刀钩针进行治疗、C组采用传统毫针进行治疗。A、B两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C组日1次,5d为1个小疗程,间隔2 d,共3个小疗程,三组治疗周期均21 d。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周分别对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和神经根截面积进行数据记录、分析和比较。结果:1.总体疗效结果:肌骨超声引导刀钩针组总有效率96.7%;非直视下刀钩针组总有效率83.0%;传统毫针组总有效率69.0%;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2.VAS评分:治疗前A、B、C三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3.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前A、B、C三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4.神经根截面积:(1)C5神经根:治疗前A、B、C三组中C5神经根截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神经根截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C组,B组优于C组。(2)C6神经根:治疗前A、B、C三组中C6神经根截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神经根截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P>0.05,A组、B组优于C组,A组与B组无差异。(3)C7神经根:治疗前A、B、C三组中C7神经根截面积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神经根截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优于C组,A组与B组无差异。结论:1.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和非直视下刀钩针治疗、传统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病症;2.肌骨超声引导刀钩针治疗组明显优于非直视下刀钩针治疗组或传统毫针治疗组;3.肌骨超声引导刀钩针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及上肢的活动、减轻神经根水肿程度。

陈俊佑[6](2021)在《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特征与证素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新加坡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特征,总结其中医证素特点,为新加坡医师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101例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四诊资料信息,分析其临床特征,同时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式,分析其中医证素特点,总结该病在新加坡的临床特征分布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不同年龄组的每日平均低头时间:<20岁的每日平均低头时间为(8.00?1.56)小时,20~29岁为(9.45?2.02)小时,30~39岁为(8.38?2.42)小时,40~49岁为(7.91?2.41)小时,50~59岁为(6.61?2.56)小时,60~69岁为(5.36?3.04)小时,≥70岁为(3.00?1.00)小时。2.临床特征常见的症状为手臂、手指部疼痛、麻木(100%),颈肩背部疼痛(98.02%)和头痛(86.14%);常见的压痛点为肩胛提肌(82.18%),斜方肌(70.30%),头最长肌(36.63%),胸锁乳突肌(29.70%)。3.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证素特点根据病位证素分布,本研究所涉及的病位频数证素依次有:经络(85.15%)>肝(79.21%)>筋骨(75.25%)>肾(40.59%)>脾(20.79%)。肝、筋骨、经络、肾在本病中为主要病位,其次为脾。根据病性证素分布,本病所涉及到的病性频数证素有:实证:湿(96.04%)、血瘀(74.26%)、气滞(72.28%)、寒(63.37%)、痰浊(35.64%);虚证:阳虚(76.24%)、阴虚(68.32%)、气虚(59.41%)、血虚(54.46%)。湿、血瘀、气滞、阳虚、阴虚、气虚在本病中为主要病性,其次为寒、血虚。根据虚实病性分布,虚实夹杂者91例,实证4例,虚证6例。随着年龄增多,实证的比例降低,虚证的比例稍有增加,但虚实夹杂证仍为最常见的病性(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发病影响因素10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新加坡华人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70例。79.20%的患者中有颈部受凉史,86.10%的患者长时间坐着。患者中日常生活中居住环境、床铺是否过软、体力劳力强度、参加活动积极度也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结论:1.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有手臂、手指部疼痛、麻木,颈肩背部疼痛,头痛。肩胛提肌及斜方肌为较常见的疼痛部位;2.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病位为经络,肝,筋骨与肾;本病中经络病位的证素积分虽低于肝的证素积分,但其频数较大,其作用不可轻视;本病主要病性为湿、血瘀、气滞、阳虚、阴虚、气虚,其次为寒、血虚。随着年龄增多,实证的比例降低,虚证的比例稍有增加,但虚实夹杂证仍为最常见的病性;3.本病的发病与颈部受凉史、长时间低头、长时间坐着、居住环境潮湿、体力劳力的强度、参加活动的积极度相关。患者对病情的了解较少,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推拿。4.因此,对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可以针对病性病位,制定中药内治外治的规范,以及形成手法、功法、牵引、针灸等的方案以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李朝磊[7](2021)在《常规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风寒阻络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采用常规针刺联合督脉灸的方法治疗风寒阻络证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和探讨该治疗方法对风寒阻络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在临床上采用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实践提供依据,为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期推广督脉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针灸科就诊的患者,同时满足拟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计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常规针刺联合督脉灸组)以及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治疗取穴颈椎夹脊(双)、天柱(双)、大椎、风门、风府、后溪(患侧)、合谷(患侧)、外关(患侧)、曲池(患侧)。两组均一周开展2次治疗,2周为作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NPQ量表及VAS疼痛评分,来系统观察两种治疗方法间的疗效差异,进而综合对两种治疗手段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长短和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评定显示均有效果,计算临床总体疗效显示,前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的有效率达到96.67%,后者2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为86.67%,加入督脉灸后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3.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表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CSR患者的中医证候情况;经过连续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表明治疗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明显;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更低(P<0.05),常规针刺联合督脉灸在改善中医证候上效果更好。4.两组治疗前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连续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进一步升高(P<0.05),表明两种治疗均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疗程越长,改善越明显;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更高(P<0.05),常规针刺联合督脉灸组治疗效果更好。5.两组治疗前NPQ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NPQ评分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连续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NPQ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PQ评分中颈痛与睡眠、每日持续时间、阅读与看电视、工作与家务、社交活动项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项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PQ评分更低,除颈痛与睡眠、社交活动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颈痛与睡眠和社交活动的其他项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6.针刺联合督脉灸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治疗前比较,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疗程和治疗2疗程后,两组疼痛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VAS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表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CSR患者的疼痛情况。且疗程越长,CSR患者的疼痛情况越显着;治疗完成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意义(P<0.05),说明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常规针刺配合督脉灸治疗风寒阻络证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地改善该病疼痛及神经根性放射症状,有效率较高,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督脉灸疗法可以作为针灸疗法的有益补充,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王海兴[8](2021)在《屈曲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和对比屈曲旋提手法和常规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颈椎弓弦距的改善程度,期望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更优化的屈曲旋提手法治疗方案。方法:严格执行既定入选标准、排除标准纳入80份CSR病例,就诊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就诊地点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或脊柱骨科二病区。由随机数字表法产生并分组,按组别分别采用屈曲旋提手法(治疗组40例)、常规牵引(对照组40例)治疗,治疗隔日一次、疗程为两周。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SR20分法量表评分、颈椎侧位片颈椎弓弦距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颈椎及手指的功能、颈曲进行评分和评价,所有数据利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数据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体现在基线资料、CSR20评分、颈椎弓弦距等方面。2、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等级评价:屈曲旋提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愈率为87.50%,其中治愈为24例,显效为11例;常规牵引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愈率分别为80.00%,45.00%,治愈和显效例数分别为8例、10例。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比较:屈曲旋提手法组在疗程结束时可观察到VAS评分获得更显着的降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VAS评分治疗组为(5.63±0.84)、对照组为(5.65±0.89);结束治疗后VAS评分分别降至(1.20±1.45)、(2.43±1.72);4、CSR20总分及各项评分(治疗前、两周疗程结束后)比较:屈曲旋提手法组于治疗前、两周疗程后测得CSR20总分分别为(9.38±3.74)、(16.70±4.15);常规牵引组治疗前、两周疗程后CSR20总分分别为(8.95±4.22)、(14.13±3.53)。治疗前屈曲旋提手法组各项评分依次为:(4.38±1.21)、(-1.25±0.63)、(4.45±1.30)、(1.53±0.84);治疗前常规牵引组各项评分依次为:(4.20±1.38)、(-1.40±0.67)、(4.75±1.51)、(1.40±0.84)。治疗2周后屈曲旋提手法组各项评分依次为:(7.35±1.56)、(-0.33±0.47)、(6.93±0.97)、(2.50±0.75);常规牵引组各项评分依次为:(6.68±1.26)、(-0.68±0.52)、(6.23±1.04)、(1.88±0.93)。以上组内、组间数据对比经统计分析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疗程结束后两组颈椎侧位片颈椎弓弦距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大,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屈曲旋提手法组治疗前颈椎弓弦距为(5.38±4.75mm),疗程结束后颈椎弓弦距为(6.41±4.65mm),弓弦距差值为(1.04±0.24mm);常规牵引组治疗前颈椎弓弦距为(5.73±4.61mm),疗程结束后颈椎弓弦距为(6.26±4.51mm),弓弦距差值为(0.51±0.14mm)。疗程结束后颈椎弓弦距差值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屈曲旋提手法和常规牵引治疗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屈曲旋提手法治疗在症状、体征、颈椎及手的功能、颈椎曲度改变等方面优于常规牵引治疗。2、屈曲旋提手法治疗愈显率高,无痛,患者满意度高,显着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成果的转化能给患者带来巨大收益,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值得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任芳芳[9](2021)在《美式整脊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美式整脊联合针刀疗法与单纯美式整脊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程度方面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探索优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初步参考。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和骨伤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接受美式整脊联合针刀疗法的观察组和接受单独美式整脊疗法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3次,1次/周。经培训的人员负责患者的信息采集和量表评估工作,即治疗前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治疗后和疗后1个月时分别再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评定。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先对两组患者进行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判断组间基线是否具有可比性,不具可比性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法来进行组间基线匹配,即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后变化为因变量,其他可能影响CSR预后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每个个体样本的倾向性得分值,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将卡钳值设置在0.01~0.2的范围内进行匹配,最后对匹配成功的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即根据三次评定的两个量表评分数据进行疼痛缓解状况和功能改善程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本试验共采集到资料齐全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1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46例。由于两组间基线不具可比性,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差异。当卡钳值设置为0.1时,成功匹配到30对样本,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匹配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病程、病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年龄<0.05,PNDI评分<0.05);匹配后,上述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共30例,其中治疗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患者共30例,其中治疗痊愈6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VAS评分比较通过评估治疗前、治疗后及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数据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的VAS评分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NDI评分比较通过评估治疗前、治疗后及疗后1个月时的NDI评分数据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D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的NDI评分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与单独美式整脊疗法相比,美式整脊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率更高,见效更快,更能有效减轻CSR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颈椎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覃镜羽[10](2020)在《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佐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治疗;对照组予手法配合枕颌牵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时间节点,通过患者SF-36评分值变化以评价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并参考VAS、NDI评分改变情况以做出疗效评价。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SF-36评分比较:(1)治疗前及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两两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VAS评分比较:(1)治疗前及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两两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2)治疗前、治疗1周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NDI评分比较:(1)治疗前与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1周与治疗2周、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内比较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2周与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4周,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5.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5.45%,显愈率为75%;对照组有效率为81.4%,显愈率为53.4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体有效率及显愈率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手法配合枕颌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能改善SF-36评分,降低VAS、NDI评分;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在提高轻、中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疼痛方面优于手法配合枕颌牵引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二、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4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传统中医学对CSR的认识
        1.1 古代文献关于CSR的相关记载
        1.2 传统中医学对CSR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1.2.1 外邪侵袭
        1.2.2 经脉阻滞
        1.2.3 营气亏虚
        1.2.4 情志失调
    2 现代中医学对CSR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2.1 现代中医学对CSR的认识分型
        2.2 现代中医学对CSR治疗方法
        2.2.1 内治方法
        2.2.2 外治方法
    3 现代西医学对CSR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3.1 现代西医学对CSR的认识
        3.2 现代西医学对CSR的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诊断标准
        2.1 中医病症诊断标准
        2.2 西医病症诊断标准
    3.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3.2 病例排除标准
        3.3 中止试验标准
        3.4 试验脱落标准
    4.试验方法
        4.1 分组方式
        4.2 给药方法
        4.2.1 治疗组
        4.2.2 对照组
        4.3 合并用药
        4.4 药品发放
        4.5 访视
    5.观察指标
        5.1 安全性观察
        5.2 疗效观察
    6.疗效评定
    7.统计方法
    8.研究结果
        8.1 性别比较
        8.2 年龄比较
        8.3 病程比较
        8.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8.5 VAS评分比较
        8.6 NDI评分比较
        8.7 总疗效比较
        8.8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组方依据
    2.组方分析
    3.结果分析
        3.1 基本情况分析
        3.2 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4.安全性分析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治疗方法
        2.3.2 不良反应及处理
        2.3.3 观察指标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基本情况比较
    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评分比较
        3.2.1 VAS评分比较
        3.2.2 NDI评分比较
        3.2.3 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康复医学对CSR的认识
    4.2 牵引及针刀干预机制分析
    4.3 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机制分析
    4.4 rTMS联合针刀及牵引综合方案干预机制分析
    4.5 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视觉模拟量表(VAS划线法)
    附录B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
    附录C 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4)基于citespace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设计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数据
        2.1 数据来源
        2.2 检索方法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数据筛查
        2.6 数据库建立
        2.7 数据的规范化
        2.7.1 数据规范化准则
        2.7.2 数据规范化处理
第二部分 可视化分析及结果
    1 研究总体分析
        1.1 文献的年代分布
        1.2 文献基金资助情况
        1.3 载文期刊情况分析
        1.4 文献的作者分析
        1.5 文献的来源机构分析
        1.6 关键词的共现分析
        1.7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领域的研究热点预测分析
    2 配合治法分析
        2.1 针灸选穴分析
        2.2 中药及方剂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文献表述
    2 发文年代及载文期刊分析
    3 基金支持情况
    4 研究机构与作者网络分析
    5 手法种类研究分析
    6 辅助治疗方式研究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一 中西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Citespace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作者简介

(6)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特征与证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国内外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1.1.1 颈椎病的概念
        1.1.2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
        1.1.3 颈椎病的分类
        1.1.4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5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的认识
        1.1.6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理论
        1.2.1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2.2 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理论研究
        2.1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特征的影响
        2.1.1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2.1.2 新加坡的社会环境
        2.2 运用中医证素辨证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2.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2.2.2 证素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2.2.3 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2.2.4 传统辨证论治系统与证素辨证的比较
        2.2.5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证素相关研究
        2.2.6 证素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收集
        1.1 病例收集
        1.2 病例选择
        1.2.1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2.2 病例纳入标准
        1.2.3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病例采集方法
        2.2 证素辨证的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流程图
第三部分 统计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年龄
        1.2 年龄组、每日平均低头时间
    2 临床特征
        2.1 症状
        2.2 压痛部位
    3 中医证素特点
        3.1 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位证素分布情况及积分比较
        3.2 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性证素分布情况及积分比较
        3.3 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虚实病性分布情况
    4 发病影响因素
        4.1 性别
        4.2 颈部受凉史
        4.3 久坐
        4.4 生活因素
    5 治疗现状
        5.1 对病情了解的程度
        5.2 常用治疗方法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临床特征分析
    2 中医证素特点分析
        2.1 病位证素特点
        2.1.1 经络
        2.1.2 肝
        2.1.3 筋骨
        2.1.4 肾
        2.1.5 脾
        2.2 病性证素特点
        2.2.1 湿、寒
        2.2.2 血瘀、气滞
        2.2.3 阳虚、阴虚、气虚、血虚
        2.2.4 虚实夹杂
    3 发病影响因素
        3.1 年龄因素
        3.2 性别因素
        3.3 生活环境因素
    4 治疗现状分析
        4.1 对于疾病了解程度的相关分析
        4.2 常用治疗方法
    5 临床指导意义
    6 创新与不足
        6.1 创新之处
        6.2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常规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风寒阻络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
    2.临床疗效评定的比较
    3.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4.两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5.两组颈痛量表 NPQ 情况比较
    6.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
    7.安全性评估
讨论
    1.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探讨
    2.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探讨
    3.证型选择依据及针刺取穴依据
    4.督脉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理论探讨
    5.“治未病”思想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6.研究结果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医症候积分
附录二 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
附录三 颈痛量表
附录四 VAS疼痛评分
致谢

(8)屈曲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文献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与进展
    1 概述
    2 CSR的发病机制
        2.1 西医发病机制
        2.2 中医病因病机
    3 CSR的治疗方法
        3.1 手法治疗
        3.2 牵引治疗
        3.3 其他特色治疗
        3.4 口服药物治疗
        3.5 功能锻炼、运动疗法
        3.6 手术治疗
    小结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入选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脱落病例及处理方式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
        2.5 随访及调查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VAS评分情况比较
        3.3 CSR20评分情况比较
        3.4 颈椎弓弦距比较
        3.5 疗效比较
        3.6 治疗过程中安全评价及随访情况
    4 讨论与分析
        4.1 CSR发病机制
        4.2 屈曲旋提手法的由来和操作技巧
        4.3 屈曲旋提手法治疗CSR作用机理
        4.4 观察指标科学性分析
        4.5 VAS评分、CSR2O量表评分、颈椎弓弦距数据分析
        4.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9)美式整脊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试验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小结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样化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变机制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3 研究立项依据
    4 研究设计思路
    5 研究结果分析
    6 研究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附表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NDI)
    附表3 针刀治疗患者知情同意书
综述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1.1 中医诊断标准
        2.1.2 西医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和脱落标准
        2.5 疗效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资料收集
        3.3 治疗方案
        3.4 不良事件判定
        3.5 安全性评价分级
    4.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性指标
    5.数据处理、统计和分析
    6.研究结果
        6.1 脱落病例分析
        6.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6.3 观察指标的比较
        6.3.1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6.3.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6.3.3 两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6.3.4 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讨论
    1.颈椎病的定义及分型
    2.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名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3.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3.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义
        3.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4.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4.1 手术治疗
        4.2 保守治疗
        4.2.1 中药治疗
        4.2.2 西药治疗
        4.2.3 针灸治疗
        4.2.4 牵引治疗
        4.2.5 针刀治疗
        4.2.6 手法治疗
        4.2.7 其他疗法
    5.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
    6.选题目的
    7.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依据
    8.研究结果分析
        8.1 一般资料
        8.2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8.2.1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8.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8.2.3 两组患者NDI评分比较
        8.2.4 对疗效性指标差异的探讨
        8.2.5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8.2.6 不良事件
    9.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9.1 存在的问题
        9.2 解决方法
        9.3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4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结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宁彩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韩铭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饶方清. 南昌大学, 2021(01)
  • [4]基于citespace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知识图谱分析[D]. 侯文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牛诗雨.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新加坡华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特征与证素调查[D]. 陈俊佑.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常规针刺联合督脉灸治疗风寒阻络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李朝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屈曲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海兴.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美式整脊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任芳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手法配合十一方药烫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 覃镜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治疗84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