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干无机盐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珂[1](2021)在《侏罗系油藏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技术研究》文中提出HJS油田侏罗系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低渗区剩余油较多,高渗区剩余油水平低,注采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开始引进试验微生物驱油技术,先后在A19、A20等油藏进行现场试验,存在微生物滞留时间短,效果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与推广微生物驱油技术在HJS油田侏罗系油藏的应用,发挥该项技术的更大潜力,开展了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研究。本文对HJS油田延安组储层进行了微生物驱适应性分析,明确了微生物与化学复合调驱的技术可行性和潜力,筛选了高效驱油用聚合物堵剂体系和高效本源驱油微生物,并进行了配伍性试验,找出合理的化学和微生物复合调驱体系配方,优化了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的工艺参数,并进行了矿场试验。试验发现有机铬-酚醛交联聚合物体系耐盐性达70000mg/L以上,80℃时成胶速度大于90h,耐剪切性和稳定性均能满足油田需要,同时与微生物配伍性好,不影响菌种活性;本源菌种中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驱油效率最高,与化学调剖体系配伍性良好;在含水60-90%之间介入微生物复合调驱为最佳时机,调驱半径0.15-0.22井距时为效益最佳用量。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效果显着,其效果优于单一化学调剖或单一微生物驱油,且费用和施工周期低于两项措施之和。
赵攀[2](2020)在《回注污水中聚合物浓度效应及其对储层伤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驱一方面提高了采油率,增加了原油产量;另一方面采出污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难度,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在回注时会对储层造成一定伤害,使得储层的渗透率明显下降。故测定含聚污水的各项指标,分析聚合物浓度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以及确定含聚污水中聚丙烯酰胺在回注时对储层的伤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某油田不同区块含聚污水取样分析,得到了含聚污水的聚合物浓度、含油量、悬浮物浓度、悬浮物粒径、静态吸附量、电导率以及聚合物红外光谱等指标,为油田污水处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聚合物浓度区块指标进行对比得到了聚合物浓度对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含聚污水的含油量、悬浮物浓度、悬浮物粒径、静态吸附量都有明显增加,而电导率基本不变。进一步通过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聚合物注入量、聚合物浓度与空气渗透率对岩心渗透率损失率的影响,发现渗透率损失率随着注入量与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空气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以岩心流动实验为基础,以渗透率损失率30%为界限,得到了含聚污水回注时聚合物浓度范围:从2019年开始至2022年为止,所注入污水中聚合物对储层伤害值均小于30%,对储层影响较小。对于2025年来说,如果储层空气渗透率分别为100、200、300、400 mD时,则只有将聚合物浓度分别控制在78、90、111、150mg/L以下时,聚合物对储层伤害值才能小于30%,但是储层空气渗透率高达500 mD时候,则计划注入浓度的聚合物对储层伤害值不会超过30%。评价与预测了 2019-2025年度含聚污水回注时聚合物对不同渗透率级别储层伤害程度:从含聚污水回注开始至2019年期间,含聚污水中聚合物对空气渗透率100、200、300、400、500 mD储层伤害值分别为8.37、7.31、5.80、3.33、4.03%;而当从含聚污水回注开始至2025年期间,则聚合物对空气渗透率100、200、300、400、500 mD储层伤害值分别达到了 51.56、40.65、38.24、31.19、27.76%。最终建立了表征渗透率损失率、空气渗透率、聚合物浓度及其注入量四者之间内在关联的数理方程式,通过该方程式可求得当注入量为0-3 PV、聚合物浓度为0-200 mg/L、空气渗透率为100-500 mD之间任意数值时储层的渗透率损失率;当伤害限给定时,可以求得所关注的空气渗透率下储层所能注入污水中聚合物浓度的最大值,为油田确定回注污水中聚合物浓度的控制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志清[3](2020)在《粘土矿物与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及沉降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泥水处理是选煤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煤炭开采过程中夹带着大量粘土矿物,这些矿物颗粒往往造成煤泥水体系高度稳定,长时间难以沉降,给煤炭洗选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从源头出发,通过吸附及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对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矿物(平均粒度分别为3.2、3.7、2.2μm)的吸附及絮凝沉降效果,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表征对其吸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的明确高分子絮凝剂的微观作用机制,可从源头上提高煤炭的固液分离效率,使煤泥水处理技术快速科学发展。具体结论如下:(1)聚丙烯酰胺对高岭石和伊利石有明显的絮凝效果,但几乎不能使蒙脱石颗粒形成微小絮团,同时对蒙脱石悬浮液的沉降效果同样较差。提高水质硬度后聚丙烯酰胺对矿物的絮凝沉降效果会有所改善,尤其以蒙脱石效果最为明显。(2)浓度为0~25 mg/L的聚丙烯酰胺在粘土矿物表面3 h能够达到吸附平衡,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吸附速率顺序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去离子水条件下,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吸附量要高于非离子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引入Na+、Ca2+、Al3+会对吸附量产生影响,其中引入Ca2+后会明显增加聚丙烯酰胺的吸附量,而引入Al3+会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加入Na+对吸附影响较小;且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碱性条件下会促进吸附量的增加,这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吸附规律相反。(3)模拟与表征发现: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主要通过酰胺基(CONH2)与阳离子官能团(N(CH3)3+)在粘土矿物表面吸附,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则只能通过酰胺基官能团(CONH2)和粘土矿物表面产生吸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矿物表面形成的吸附层要比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层更加紧实;聚丙烯酰胺在粘土矿物表面的吸附属于Langmiur吸附模型,并且是能够自发进行的吸附,吸附后矿物表面的亲水性略有增强。
蒋炳[4](2020)在《川藏铁路绿色勘察废弃磺化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桥隧比高达96.4%的川藏铁路的线路勘探中,钻孔多且地质条件复杂,对常用的无固相和低固相钻井液处理剂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在钻进埋深较大的隧道洞身孔时,常伴随高地温地压,钻遇破碎地层时,易出现井壁不稳定,钻孔坍塌等问题,严重影响勘察进度。磺化钻井液相在钻进过程中滤失量小,形成的泥饼致密且可压缩性好,有着很好的防塌、护壁性能。同时磺化钻井液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高地温地压条件下能保持较好的流变性。所以在实际钻进洞身孔时,更多选择使用磺化钻井液。但在勘察完成后产生大量的废弃磺化钻井液,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将污染环境。秉承着绿色勘察的原则,本文对川藏铁路勘察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磺化钻井液无害化处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围绕无害化处理废弃磺化钻井液,保护环境的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分析了废弃磺化钻井液中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钻井液添加剂和地层中的无机盐侵入、重金属离子侵入,分析了污染物污染环境的主要方式,针对磺化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的难点和步骤作出阐述。(2)分别用物理方法(钻井液粒度分析)和化学方法(处理剂对胶体稳定性影响分析)分析了废弃磺化钻井液的稳定性,对破胶-絮凝处理废弃磺化钻井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选取了新研制的GB-1型破胶剂破胶,在加量为2%时,能达到较好的破胶效果。优选了絮凝剂(0.5%阳离子PAM(分子量1200万))和助凝剂(0.2%NC-1型助凝剂),通过破胶和絮凝,去除了废弃磺化钻井液中含有的大部分悬浮物、部分有机污染物和大量重金属离子,其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在经过絮凝后已达国家二级排放标准。(3)固液分离方法方面,分别对离心机脱水和压滤脱水效果分别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效率和效果进行对比,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选用了离心机脱水方法,并对固液分离设备进行了初步设计。(4)对固液分离后的滤液无害化处理进行研究,对比不同无害化处理方法对川藏铁路勘察的适用性。筛选氧化剂的过程中发现单体氧化剂无法有效处理滤液。后筛选氧化剂进行了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复配氧化剂的配方为2%高锰酸钾+4%CA-1型氧化剂+1%次氯酸钠,并对复配氧化剂的氧化效果和单体氧化剂氧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复配氧化剂比单体氧化剂的氧化效果更好的结论。(5)运用了可溶性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高粘结性,自制新型SF-100型固化剂,与常用的固化剂进行对比,优选出固化效果最好的为SF-100型固化剂,并对SF-100型固化剂的最佳加量,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马晓敏[5](2019)在《固液分离药剂在煤泥界面吸附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选煤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必经之路,而固液分离是煤炭洗选加工行业的主要难点之一。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絮凝-沉降-脱水工艺进行煤泥固液分离,加入无机盐或高分子药剂进行絮凝是强化固液分离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工业应用与理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药剂的宏观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上,对于药剂在煤泥界面吸附行为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现阶段对固液分离基础理论认识的要求。本文采用耗散石英微晶天平(QCM-D)原位揭示了不同无机盐和高分子药剂在模型煤表面(无定形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脱附行为、动力学过程、吸附层构型等,以及水质条件对高分子药剂吸附的影响和高分子药剂的架桥连接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子模拟研究了煤的微观结构特性、纳米尺度润湿性、水/高分子药剂在煤和蒙脱石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行为,并结合平衡构型、能量贡献、密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作用能等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无机盐在无定形碳表面的吸附量随浓度和价态的增加而增加,NaCl、KCl、MgCl2、CaCl2、AlCl3表现为单段吸附,吸附完全可逆或部分可逆;FeCl3溶液表现为多段吸附,每段吸附层密实程度均不同,吸附不可逆;碱性条件下,CaCl2和FeCl3在无定形碳表面产生的吸附量比酸性条件下更高,CaCl2溶液同FeCl3溶液一样在吸附过程中表现出了多段吸附特性,为不完全可逆吸附,说明无机盐的不可逆吸附行为与Ca(OH)2、Fe(OH)3等金属氢氧化物的存在有关;德拜长度和双电层厚度随着无机盐价态或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三价AlCl3/FeCl3环境下,存在电荷倒置现象,使颗粒电位为零的浓度是最佳浓度,此时静电斥能最低,最有利颗粒凝聚,低于该浓度时,三价无机盐的对静电斥能的降低效果要远远优于一价和二价无机盐;高于该浓度时,颗粒电位为正,随着浓度的增加,三价无机盐对静电斥能的降低效果会逐渐弱于二价无机盐。(2)聚丙烯酰胺在无定形碳表面表现出两段吸附特性,在短时间内吸附到了无定形碳表面后,随着表面有效吸附位的减少,吸附速率降低,吸附层逐渐变松散,由于聚丙烯酰胺分子可以通过范德华作用发生分子间缔合,最先吸附至表面的聚丙烯酰胺分子层可以进一步从溶液中吸附其余聚丙烯酰胺分子,因而吸附量可以持续增加,不能达到吸附平衡;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可以在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吸附量增加,吸附层先变松散,然后密实程度保持不变;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无定性碳作用最强,其次为聚丙烯酰胺,吸附均完全不可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几乎不能与无定形碳表面作用。(3)无机盐对聚丙烯酰胺在无定形碳表面的吸附量影响较小,但可提高其吸附速率;无机盐抑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抑制作用随无机盐价态或浓度升高而增强;二价和三价无机盐可以显着促进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量随无机盐价态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中,吸附层先变松散,然后变密实,表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无定形碳表面的吸附原理是“金属阳离子桥接作用”,形成了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交替吸附的现象,导致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无定形碳表面即使经历15h也不能达到吸附平衡。(4)蒙脱石在氧化铝表面的吸附量随pH的降低而增加,其原理是pH的降低导致正电性氧化铝表面和负电性蒙脱石颗粒间的静电引力增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氧化铝和预吸附蒙脱石颗粒的氧化铝表面的吸附量最高,其次为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量最低;进一步研究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蒙脱石颗粒的架桥连接作用极强,聚丙烯酰胺次之,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几乎不能架桥连接蒙脱石颗粒。(5)分子模拟结果表明:水与煤表面含氧官能团作用的吸附能最高,其次为含氮官能团,与含硫官能团和碳氢官能团的作用最弱,含氧官能团中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最强的是羟基和羧基;液相中,煤与聚丙烯酰胺有强烈的配位作用趋势,聚丙烯酰胺的优先吸附使得煤-水间的配位趋势降低,聚丙烯酰胺在煤表面的吸附主要依靠范德华作用,其次为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范德华能贡献了总吸附能的80%左右,虽然氢键作用有一定贡献,但占比较低(1.95%)。(6)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中,阳离子官能团(N(CH3)3+)与蒙脱石表面作用最强,其次为酰胺官能团(CONH2),阴离子官能团(COO-)作用最弱,前两者为吸附作用,阴离子官能团为排斥作用;不同电荷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均可通过阳离子官能团和酰胺官能团的吸附作用与蒙脱石保持吸附,但在较高电荷量下,阳离子官能团的相互排斥和空间位阻作用使其吸附层变得松散;对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电荷量较低时,酰胺官能团占主导,可与蒙脱石保持吸附,电荷量较高时,阴离子官能团占主导,因而吸附作用减弱。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固液分离药剂的选择及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金属离子和高分子药剂的吸附行为及机理提供了新途径,不但对深化固液分离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水资源与矿物资源的高效循环和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敬晓海[6](2019)在《适应聚合物驱的油田污水水质及其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成本和环保的多方面要求,国内大部分聚合物驱应用现场的配聚液为油田污水,由于地层采出水成分复杂,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的水质因素也多,控制水质指标,对提高聚合物溶液黏度保持率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在分析大港油田港东油田聚合物驱配聚水组分的基础上,研究并确定了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的水质指标,通过实验方法对这些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并制定出适应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要求的水质指标参数范围,并为实现相对应的水质指标,对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影响注聚驱体系效果的水质指标主要有,Fe2+含量、微生物、悬浮物含量、水中高价阳离子,通过本文研究表明,以上因素为影响港东油田聚合物驱效果的水质主控因素,其可以大幅降低聚合物溶液黏度。针对配聚水质指标,通过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处理工艺有曝气工艺与辅剂添加工艺。曝气工艺研究结果显示,配聚水中溶解氧、亚铁离子、细菌含量等因素具有曝气增黏效果,实验结果计算溶解氧含量达2.8mg/L时,增黏效果最优。添加适合适量辅剂对保持体系黏度及热稳定性有积极作用,通过实验结果,建议注聚驱现场采用高锰酸钾(浓度10mg/L)作为预氧化剂处理亚铁离子、采用戊二醛(浓度40mg/L)作为杀菌剂、采用硫脲(浓度50mg/L)作为热稳定剂。本论文从注聚现场的配聚水质分析入手,以实验模拟曝气和辅剂添加对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得到水质指标以及曝气、辅剂添加具体参数,对于港东油田聚合物驱效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李振[7](2019)在《可见光光催化聚丙烯酰胺降粘》文中指出为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提高采油率,聚丙烯酰胺在三次采油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高粘度的含聚污水却很难处理或回用。作为新兴绿色的水处理工艺,光催化降解逐步被人们所关注。尽管卓有成效,但对紫外光的要求较高,当前可见光下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工作鲜有报道,对此本文通过简单煅烧的方法制备出光催化剂用于可见光降解聚丙烯酰胺,为光催化降解含聚污水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氧化石墨烯与三聚氰胺混合后在马弗炉里550℃进行高温煅烧,当氧化石墨烯与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3%(CNGO-3)时,由于氧化石墨烯掺杂后扩大了其比表面积,增强了可见光吸收以及载流子分离能力,在可见光下降解聚丙烯酰胺,六小时后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去除率达到72.3%,相比于纯石墨相氮化碳的30.6%,性能提升了2.3倍。(2)通过将双氰胺与钨酸铵研磨混合,然后在马弗炉里550℃保持3 h高温煅烧,制备了碳掺杂氧化钨,其中当双氰胺为1 g,钨酸铵为150 mg时(WOC150)效果最好,碳掺杂的引入使其能具有更好的电子与空穴的分离能力。在可见光下降解聚丙烯酰胺的能力,效果是纯的氧化钨的1.9倍,六小时后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去除率达到88.2%。(3)以高含氮元素的材料2-氨基-1,3,4-噻二唑为前驱体,以马弗炉为煅烧处理工具,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制备了一系列的类石墨相氮化碳结构的材料。当2-氨基-1,3,4-噻二唑在550℃煅烧4 h,其六小时后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去除率达到77.3%,表现出了良好的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聚丙烯酰胺的能力。
杨树莹[8](2019)在《应用化学添加剂抑制褐煤扬尘和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煤炭资源消耗大国,在煤炭的开采、储存、运输、燃烧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其中,呼吸性粉尘尤其是PM2.5易吸附富集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烃化物等,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后,沉积在呼吸道及肺泡中,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化学抑尘剂因其经济实用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化学团聚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电除尘器脱除细颗粒物,并且具有廉价高效、操作简单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针对褐煤露天矿场无组织排放产生的细颗粒物,选取四类化学性质不同的高分子单体,通过结壳硬度衰减实验筛选得到性能优良的单体瓜尔豆胶。以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实验比较吐温-20、曲拉通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种表面活性剂溶液对褐煤颗粒的润湿性能,实验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对褐煤粉尘的润湿性能最优。将高分子单体瓜尔豆胶复配以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开发得到一种褐煤矿场专用的结壳型抑尘剂。通过抗风蚀性能实验,考察不同单体浓度、不同风速条件对固化层风蚀后颗粒物数量浓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抑尘剂配方为质量浓度0.7%的瓜尔豆胶和0.1%的曲拉通X-100。该抑尘剂可使煤堆表面固化结壳,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防护层,10 d后固化层硬度仍可达61.43,能抵抗15 m/s风速侵蚀而不受影响,足以应对北方大风天气。细颗粒物数量浓度降低至3.69×105 cm-3,颗粒物数量浓度峰值出现在0.85μm左右,低粒径段颗粒物抑制效率总体由30.1%提高至94.4%,粒径0.1μm左右的细颗粒物抑制效率增幅达到64%。试验结果表明,该抑尘剂对褐煤细颗粒物的抑制效果明显,是适合褐煤露天矿场专用的原材料易得、环保高效的抑尘剂。选取四种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化学团聚剂主体,考察了其对飞灰颗粒物的团聚性能,对比分析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对于提高团聚剂润湿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团聚溶液理化性质和喷嘴空气压力对团聚溶液雾化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团聚剂在氢键、毛细管力或粘附力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与飞灰颗粒物相互作用,将多个细颗粒吸附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大团聚体颗粒的粒径。相对分子量越大的化学团聚剂对燃煤飞灰颗粒的团聚性能越强,但是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其粘度的影响也越大,进而影响到溶液的雾化效果。增大喷嘴空气压力可以提高溶液的雾化性能,但粘度较大的团聚溶液,增大气压对于改善其雾化效果的作用不大。四种溶液中,聚丙烯酸乳液和丁苯乳液的雾化性能较强,受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雾化性能最弱。选取高分子聚合物田菁胶(SBG)和丁苯乳液(SBE)在燃煤热态试验平台开展化学团聚试验,考察实际燃煤烟气条件下,团聚溶液理化性质和双流体喷嘴操作参数的改变对于促进细颗粒物团聚长大的影响,及化学团聚过程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性能研究。在化学团聚室喷入田菁胶和丁苯乳液对烟气中细颗粒物的数量浓度有明显的降低效果,降低效率分别为18.78%和25.16%,并且化学团聚过程增大了飞灰颗粒物的粒径。田菁胶溶液对飞灰颗粒物的团聚,在质量浓度0.3%时浓度达到最低,对比入口的细颗粒物浓度,降低了27.93%;浓度超过0.3%后,降低效率随之下降。对于丁苯乳液,其对细颗粒物的降低效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随着浓度的增加,降低效率的增幅减缓。经过质量浓度1%的丁苯乳液团聚的烟气,细颗粒物数量浓度达到最低,为4.68×106 cm-3,对比入口的细颗粒物浓度,降低效率达到最大值35.76%。这说明化学团聚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粘度变大,不利于其对燃煤飞灰颗粒的化学团聚过程。在团聚室内分别喷入SBG+TX-100复配溶液以及SBE+TX-100复配溶液后,同时开启化学团聚和电除尘的工况条件下,测得电除尘器出口的细颗粒物数量浓度分别为9.24×105 cm-3和6.89×105 cm-3,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分别为90.12%和92.54%。与只开启电除尘器相比,电除尘出口的细颗粒物数量浓度降低了48.13%和60.05%。实验发现,化学团聚可以增大电除尘器入口的细颗粒物的粒径,有效增强电除尘器对燃煤飞灰细颗粒物的捕集脱除性能,降低了电除尘器出口的细颗粒物浓度。其中,SBE+TX-100表现出优异的化学团聚性能。
周磊[9](2018)在《应用化学添加剂抑制褐煤扬尘和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其在开采、运输、储藏到最后的燃烧各个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细颗粒物,是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雾霾天气、以及人体多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化学抑尘技术由于其专一、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抑制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化学团聚技术作为一种增大燃煤烟气细颗粒物粒径的预处理手段,可以协同增强常规除尘设备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性能,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在模拟风洞实验平台开展喷雾抑尘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复合润湿型抑尘剂可以将褐煤颗粒物的总抑尘效率从采用纯水的75.11%提高到96.73%,细颗粒物浓度从83.37 mg/m3下降到15.15 mg/m3。最佳的复合抑尘剂组合为:0.1%T-1+0.9%CaCl2。此外,复合润湿型抑尘剂在内蒙古某热电厂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证明输煤车间内的褐煤颗粒物质量浓度从747.20mg/m3显着下降到22.00 mg/m3,对比采用纯水抑尘的实验结果,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下降了82.00%,显着增强了传统喷雾抑尘法对颗粒物的捕集效果。通过对褐煤进行工业、FT-IR分析和雾化性能实验,证明表面活性剂溶液对褐煤的润湿性能同样受到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不仅可以减小雾化液滴的中位径,而且可以同时增加喷头出口液滴的初始轴向速度。针对褐煤储存和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控制需要,采用0.7%瓜尔豆胶(GG)和0.1%Triton X-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设计了适用于褐煤的结壳型抑尘剂。通过对结壳前后的褐煤表面进行邵氏硬度测量以及FT-IR分析,发现聚合物分子是通过液桥力转化的固桥力将褐煤细颗粒粘附在一起并形成高分子保护膜,并且褐煤颗粒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固体桥力是一种化学力。此外,GG溶液表现出优异的固化和抗雨水侵蚀性能,最佳质量浓度为0.7%。复配的结壳抑尘剂对褐煤细颗粒具有优异的抑尘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在起风条件下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通过模拟风洞实验表明,在风速为5-15m/s范围内时,0.7%GG+0.1%Triton X-100复配溶液所形成的高分子固化膜对褐煤细颗粒的抑尘效率在98%以上。化学团聚液雾化性能是影响细颗粒与团聚液液滴碰撞接触的重要因素,利用激光相位多普勒测试系统(PDA)考察了化学团聚溶液性质对雾化性能的影响。四种溶液中,聚丙烯酰胺(PAM)的雾化效果最差,而乳液型高分子聚丙烯酸乳液(PAE)和丁苯乳液(SBE)的水溶液可以在较大的浓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雾化效果。在相同的动力条件下,高浓度的团聚溶液破碎成小液滴的过程变得困难。高分子溶液的有效韦伯数会随着溶液粘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使得在二次破碎过程中形成的液滴尺寸大于纯水液滴。当质量浓度由0.02%增加到1%及喷嘴压力为0.3MPa时,PAM的中位径从15μm提高到24.95μm,而SBE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中位径仅从11μm提高到22.50μm。此外,还考察了溶液性质对燃煤飞灰的润湿性能和在液相中的絮凝团聚性能;结果表明,相对分子量越大的高分子团聚剂对飞灰颗粒物的絮凝团聚效果越好。选择水溶性高分子瓜尔豆胶(SBG)和乳液型高分子SBE作为化学团聚剂,在燃煤热态实验平台上开展了化学团聚溶液对燃煤烟气细颗粒物的脱除与其雾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团聚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由于团聚溶液粘度的差异,使得化学团聚技术对团聚室出口的飞灰细颗粒物数量浓度的降低性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当质量浓度为0.5%时,SBG溶液的中位径(D50)和细颗粒物浓度的降低效率分别为24.00μm和28.44%。然而,对于SBE溶液,其对团聚室出口飞灰细颗粒物的降低效率为33.19%。由于SBG溶液的粘度较高,导致团聚溶液雾化成小液滴变得更加困难,使得SBG溶液的雾化性能比SBE溶液的雾化性能差,这不利于团聚液滴对细颗粒物的捕集。此外,通过测量电除尘出口处细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考察了化学团聚技术增强电除尘对飞灰颗粒物的脱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团聚作为一种对除尘器入口颗粒物的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除尘入口的细颗粒物粒径,使得颗粒物更加容易荷电从而被电除尘所捕集,降低了电除尘出口处的细颗粒物和总尘浓度。SBE溶液在试验过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团聚性能,喷洒化学团聚溶液后,相较于只打开电除尘,电除尘出口的细颗粒物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38.30%和36.60%,而相应的总尘浓度下降了47.90%。当在化学团聚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xton-100后,通过增强化学团聚溶液对燃煤细颗粒物的润湿效果以及减少化学团聚溶液的粒径范围,有利于烟气中细颗粒物的团聚长大,相比于只采用电除尘技术,出口的细颗粒物数量浓度能够进一步下降59%。将化学团聚溶液喷入烟气中,团聚剂通过固桥力将亚微米级飞灰细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新的大团聚体。此外,飞灰细颗粒和化学团聚剂分子结合后,其相应的C1s,O1s和Si2p的峰形和位置发生变化,证明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是一种典型的化学作用力。
郑存川[10](2017)在《页岩气储层改造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具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然而页岩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需要采用水平井及分段压裂工艺才能有效开采。而且我国页岩气储层大多埋藏较深,开采难度极大,借鉴北美成功的经验,我国目前分段压裂主要采用滑溜水、线性胶及冻胶的混合压裂体系,除了滑溜水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线性胶及冻胶压裂液造缝及携砂。然而目前常用的线性胶及冻胶压裂液携砂及耐温性能不够理想,导致现场施工加砂困难,砂比极低,裂缝不能有效的支撑。并且目前所用线性胶及冻胶残渣含量较高,储层伤害较大,导致裂缝导流能力不高。因此,本文针对目前线性胶及冻胶压裂液携砂性能较差以及储层伤害较大的问题,分别开展了线性胶及冻胶压裂液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线性胶压裂液携砂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缔合聚合物线性胶压裂液,并分别制备了两种可以在线混配的速溶疏水缔合聚合物稠化剂及其线性胶压裂液。● 以N,N-二甲基十六烷基烯丙基氯化铵(CD16)为疏水单体,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速溶疏水缔合聚合物HAPAM。HAPAM聚合物溶液研究表明,HAPAM能够在20s内快速溶解并缔合增稠,可以实现连续混配;HAPAM表现出较好的抗盐及盐增稠效果,可以采用返排水配置;HAPAM是以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超分子聚集体,具有较好的剪切稀释性以及动态恢复能力,有利于压裂液的注入及抗剪切。研究表明,HAPAM线性胶压裂液具有较好的粘弹性,是一种弹性为主的流体,携砂性能相比常规的胍胶线性胶提高了一个数量级;HAPAM线性胶破胶后粘度低,几乎无残渣。HAPAM线性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抗盐、携砂性能及清洁性能,可应用于页岩气压裂前置液进行造缝,也可以用于携砂液与滑溜水交替注入。●为了提高疏水单体的缔合能力,并能溶于高浓度盐水中,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超长碳链双亲水头基的疏水单体,并通过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速溶型疏水缔合聚合物PDH。研究表明,PDH聚合物溶液具有比HAPAM更好的缔合性能和抗盐性能;同时PDH线性胶压裂液也表现出较好的携砂、破胶等优良的性能。(2)针对目前线性胶压裂液残渣含量较高的问题,分别从线性胶压裂液体系及破胶剂出发,构建了一种刺激响应型线性胶体系,并制备了一种纳米延迟破胶剂。●采用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与略低于临界缔合浓度的的缔合聚合物溶液构建了一种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体系。研究表明,刺激响应型表活剂具有温度及pH双重响应;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能够促使缔合聚合物形成分子间的缔合,大幅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形成刺激响应型弱冻胶状的线性胶。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在地面管线及井筒具有较好的携砂性能,静态携砂性能相比常规的胍胶线性胶大幅提高;在一定温度或者pH条件下,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遭到破坏,缔合聚合物又变成分子内缔合,线性胶压裂液自动破胶,粘度大幅降低,在氧化破胶剂的协同作用下彻底降解,几乎无残渣,表现出较好的刺激响应性及清洁性,从而实现同时具有较好的携砂性能及破胶性能。●针对微裂缝中大量的滑溜水及线性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延迟破胶剂。首先制备了一种纳米级的多孔材料,然后将常规破胶剂载入到多孔材料的孔道中,制备了一种纳米延迟破胶剂。研究表明,该纳米多孔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达到1197m2/g;纳米延迟破胶剂的有效含量为5.24%,包埋率达到90%以上。纳米多孔材料的规则孔道是破胶剂储存及扩散释放的通道,破胶剂在多孔介质的孔道中缓慢脱附、扩散并释放,从而实现延迟破胶。纳米延迟破胶剂是一种新型的破胶剂,可以应用于滑溜水和线性胶的延迟破胶。(3)针对常规冻胶压裂液残渣含量较高、耐温抗剪切性能不理想等问题,分别制备一种物理交联的缔合聚合物冻胶及一种化学交联的超支化聚合物冻胶压裂液。●为了提高缔合聚合物冻胶的强度,采用提高疏水单体比例来提高冻胶的强度及抗温。首先制备了一种高活性的疏水单体,并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HPDM冻胶压裂液。研究表明,虽然HPDM中疏水单体比例较高,但仍然能够在3分钟内快速溶解,并具有较好的缔合增粘性能;HPDM表现出较好的抗盐性能,在盐水中大幅增稠;HPDM抗温能够达到120℃以上,具有一定的耐温性能;HPDM冻胶压裂液具有比胍胶冻胶压裂液更好的携砂性能,并且破胶后残渣仅为11mg.L-1,表现出较好的抗盐、清洁等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冻胶压裂液的耐温性能,制备了一种化学交联的超支化聚合物冻胶压裂液。首先制备一种支化单体及刚性单体,并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超支化聚合物,通过有机锆交联得到冻胶压裂液BPAM。研究表明,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更好的抗剪切性能;交联的BPAM冻胶压裂液具有较好的抗温性能,抗温可以达到146℃以上,同时表现出比胍胶冻胶压裂液更好的携砂性能及破胶性能,破胶液残渣含量仅为34 mg.L-1。本文制备的一系列线性胶与冻胶压裂液可以与滑溜水形成一系列低伤害的混合压裂液体系,丰富了我国页岩气储层改造用压裂液及破胶剂种类,尤其对我国中深层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二、若干无机盐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若干无机盐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侏罗系油藏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复合驱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生物驱油选井选层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微生物调驱配套工艺研究现状 |
1.2.3 微生物驱油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微生物驱油效果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HJS油田典型侏罗系注水开发油藏微生物驱适应性分析 |
1.3.2 HJS油田侏罗系油藏高效驱油菌种筛选及性能评价 |
1.3.3 HJS油田侏罗系油藏微生物驱油工艺参数优化 |
1.3.4 HJS油田侏罗系油藏微生物驱油效果跟踪评价 |
第二章 HJS油田微生物驱适应性分析 |
2.1 微生物驱油影响因素分析 |
2.1.1 HJS油田微生物驱油先导试验效果 |
2.1.2 HJS油田微生物驱油规律 |
2.2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HJS油藏配伍性研究 |
2.2.1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地层水配伍性 |
2.2.2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原油配伍性 |
2.2.3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油层压力配伍性 |
2.2.4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油层温度配伍性 |
第三章 微生物与化学复合调驱中化学调剖体系优选 |
3.1 聚丙烯酰胺与金属离子交联剂体系研究 |
3.1.1 聚丙烯酰胺浓度对有机铬交联体系的影响 |
3.1.2 pH值对有机铬交联体系的影响 |
3.1.3 矿化度对有机铬交联体系的影响 |
3.2 聚丙烯酰胺与非金属交联剂体系研究 |
3.2.1 酰胺基交联体系配方优选 |
3.2.2 酰胺基交联体系性能评价 |
3.3 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体系研究 |
3.3.1 有机铬/有机醛复合交联体系研究 |
3.3.2 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体系性能评价 |
3.3.3 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体系调驱性能评价 |
3.4 化学调剖体系与微生物菌种配伍性研究 |
3.5 化学调剖体系+微生物驱油性能评价 |
第四章 HJS油田复合调驱高效驱油菌种筛选 |
4.1 HJS油田本源菌群结构分析 |
4.1.1 送检样品编号 |
4.1.2 油水样中微生物的富集 |
4.1.3 基因组DNA抽提 |
4.1.4 样品测序 |
4.1.5 油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检测分析 |
4.2 高效驱油功能菌的筛选与鉴定 |
4.2.1 实验材料 |
4.2.2 高效驱油功能菌的筛选与鉴定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JS油田油水样品中微生物菌落 |
4.3.2 驱油菌株鉴定 |
4.3.3 菌株的性能研究 |
4.3.4 高效驱油菌种与油藏适应性评价 |
4.3.5 采油功能菌的代谢规律 |
第五章 参数优化及现场试验 |
5.1 辅助调剖选井选层决策技术研究 |
5.1.1 调剖选井决策 |
5.2 调剖介入时机的选择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调剖剂用量优化方法 |
5.3.1 调剖剂用量的计算 |
5.3.2 调剖剂处理半径设计方法 |
5.4 复合调驱的注入参数 |
5.4.1 注入方式 |
5.4.2 段塞组合方式 |
5.5 现场试验 |
5.5.1 实验区优选 |
5.5.2 试验井优选 |
5.5.3 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现场试验技术思路 |
5.5.4 工艺方案设计 |
5.5.5 施工过程及记录 |
5.6 实施效果 |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回注污水中聚合物浓度效应及其对储层伤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采油技术发展 |
1.2 三次采油分类 |
1.2.1 气体混相驱 |
1.2.2 热力驱采油 |
1.2.3 化学驱采油 |
1.3 聚合物驱采油 |
1.3.1 聚合物驱采油原理 |
1.3.2 聚合物驱常用聚合物 |
1.4 含聚污水处理 |
1.4.1 气浮法 |
1.4.2 絮凝法 |
1.4.3 水力旋流法 |
1.5 含聚污水水质指标 |
1.5.1 聚合物浓度 |
1.5.2 含油量 |
1.5.3 悬浮物浓度与粒径 |
1.5.4 含聚污水静态吸附量 |
1.6 污水回注对储层伤害 |
1.6.1 聚合物对储层伤害机理 |
1.6.2 储层伤害室内模拟方法 |
1.6.3 聚合物对储层伤害研究 |
1.7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器材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及样品 |
2.2 含聚污水水质分析 |
2.2.1 取样与编号 |
2.2.2 聚合物的提取与纯化 |
2.2.3 含聚污水聚合物浓度的测定 |
2.2.4 含聚污水含油量的测定 |
2.2.5 含聚污水悬浮物浓度的测定 |
2.2.6 含聚污水悬浮物粒径的测定 |
2.2.7 含聚污水电导率的测定 |
2.2.8 聚合物红外光谱测定 |
2.2.9 含聚污水静态吸附量的测定 |
2.3 聚合物浓度对含聚污水性能影响 |
2.4 岩心流动实验 |
2.4.1 实验所用岩心 |
2.4.2 实验用水 |
2.4.3 实验温度 |
2.4.4 注入速度 |
2.4.5 岩心孔隙度与孔隙体积的测定 |
2.4.6 地层水驱岩心渗透率测定 |
2.4.7 聚合物驱岩心渗透率测定 |
2.4.8 渗透率损失率计算 |
第三章 含聚污水特性及其影响规律 |
3.1 含聚污水指标测定结果 |
3.2 性能指标随时间的变化 |
3.3 聚合物浓度对含聚污水指标的影响 |
3.3.1 聚合物浓度对含油量的影响 |
3.3.2 聚合物浓度对悬浮物的影响 |
3.3.3 聚合物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
3.3.4 聚合物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注污水中聚合物对储层伤害研究 |
4.1 孔隙度与孔隙体积 |
4.2 地层水驱渗透率 |
4.3 渗透率损失率及其影响因素 |
4.4 储层伤害分析与预测 |
4.4.1 储层伤害界限确定 |
4.4.2 三维空间数理模型的建立 |
4.4.3 四维空间数理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3)粘土矿物与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及沉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粘土矿物沉降分离研究现状 |
1.2.2 药剂与粘土矿物吸附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试剂 |
2.2 试验样品的制备与性质 |
2.2.1 粘土矿物试验样品的制备 |
2.2.2 矿物组成成分分析 |
2.2.3 矿物表面Zeta电位分析 |
2.2.4 样品粒度分析 |
2.2.5 矿物样品的接触角分析 |
2.3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2.3.1 主要试验步骤 |
2.3.2 评价指标 |
2.4 模拟方法 |
2.4.1 粘土矿物模型的构建 |
2.4.2 高分子药剂模型的构建 |
2.4.3 矿物/药剂/水界面模型的构建 |
第三章 高分子药剂对粘土矿物的絮凝沉降效果研究 |
3.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沉降效果 |
3.1.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沉降效果 |
3.1.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用下的絮团粒径 |
3.2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沉降效果 |
3.2.1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沉降效果 |
3.2.2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用下的絮团粒径 |
3.3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沉降效果 |
3.3.1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沉降效果 |
3.3.2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作用下的絮团粒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分子药剂在粘土矿物表面的吸附研究 |
4.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研究 |
4.1.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平衡时间 |
4.1.2 pH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1.3 无机盐离子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2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研究 |
4.2.1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平衡时间 |
4.2.2 pH对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2.3 无机盐离子对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3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研究 |
4.3.1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平衡时间 |
4.3.2 pH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3.3 无机盐离子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粘土矿物与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机理研究 |
5.1 聚丙烯酰胺对粘土矿物吸附的分子模拟 |
5.1.1 聚丙烯酰胺在粘土矿物表面的吸附构型 |
5.1.2 聚丙烯酰胺碳链C-C原子浓度分布曲线 |
5.1.3 聚丙烯酰胺的碳链回旋半径 |
5.2 粘土矿物与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平衡及热力学分析 |
5.2.1 吸附平衡及其拟合 |
5.2.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5.3 聚丙烯酰胺吸附对粘土矿物表面组分的影响 |
5.3.1 吸附聚丙烯酰胺前后矿物表面的XPS分析 |
5.3.2 吸附聚丙烯酰胺后矿物的FTIR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川藏铁路绿色勘察废弃磺化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川藏铁路概况与钻井液使用分析 |
2.1 川藏铁路 |
2.1.1 川藏铁路概况 |
2.1.2 地质背景及工程难点 |
2.2 川藏铁路勘察中的钻井液 |
2.3 废弃磺化钻井液成分及无害化处理 |
2.3.1 废弃磺化钻井液 |
2.3.2 污染物种类 |
2.3.3 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方式 |
2.3.4. 无害化处理 |
第3章 废弃磺化钻井液的破胶与絮凝 |
3.1 磺化钻井液胶体稳定性评价 |
3.1.1 胶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
3.1.2 粒度分析 |
3.1.3 处理剂的影响 |
3.2 废弃钻井液脱稳机理 |
3.3 破胶 |
3.3.1 破胶效果评价指标 |
3.3.2 试验器材 |
3.3.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4 絮凝 |
3.4.1 絮凝剂絮凝原理 |
3.4.2 絮凝剂优选 |
3.4.3 絮凝剂及助凝剂的用量确定 |
第4章 固液分离技术研究 |
4.1 废弃磺化钻井液中的水分 |
4.2 固液分离方法 |
4.3 脱水试验 |
4.3.1 离心机脱水试验 |
4.3.2 气压法压滤脱水试验 |
4.4 固液分离设备初步设计 |
第5章 滤液的无害化处理 |
5.1 滤液污染指标分析 |
5.2 滤液无害化处理方法 |
5.2.1 化学处理法 |
5.2.2 生物处理法 |
5.2.3 物理处理法 |
5.3 氧化剂优选 |
5.3.1 单体氧化剂氧化试验 |
5.3.2 复配氧化剂 |
5.3.3 复配氧化剂与单体氧化剂效果比较 |
第6章 固相的无害化处理 |
6.1 固相无害化处理方法 |
6.1.1 微生物处理 |
6.1.2 固化处理 |
6.2 固化基本性能指标 |
6.3 固化材料 |
6.3.1 SF-100 型固化剂 |
6.3.2 其他固化材料 |
6.4 固化试验 |
6.4.1 试验仪器 |
6.4.2 固化剂筛选 |
6.4.3 SF-100 型固化剂最佳用量确定 |
6.4.4 固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固液分离药剂在煤泥界面吸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煤泥水固液分离药剂研究现状 |
1.3.1 煤泥水基本性质 |
1.3.2 煤泥水固液分离药剂发展历程 |
1.3.3 煤泥水固液分离方法 |
1.3.4 无机盐药剂在煤泥水固液分离中应用 |
1.3.5 高分子药剂在煤泥水固液分离中应用 |
1.4 固液分离药剂在煤泥界面吸附的研究方法 |
1.4.1 传统方法 |
1.4.2 QCM-D方法 |
1.4.3 分子模拟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试验仪器、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与药剂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药剂 |
2.2 试验材料与表征 |
2.2.1 QCM-D试验材料 |
2.2.2 脱水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QCM-D试验 |
2.3.2 化学溶液平衡计算 |
2.3.3 表面电位 |
2.3.4 脱水试验 |
2.4 模拟方法 |
2.4.1 煤微晶结构特性 |
2.4.2 煤的接触角模拟 |
2.4.3 煤与聚丙烯酰胺作用 |
2.4.4 水与高岭石/蒙脱石作用 |
2.4.5 高分子药剂与蒙脱石作用 |
第三章 无机盐药剂在煤模型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
3.1 一价无机盐的吸附 |
3.1.1 KCl的吸附 |
3.1.2 NaCl的吸附 |
3.2 二价无机盐的吸附 |
3.2.1 MgCl_2的吸附 |
3.2.2 CaCl_2的吸附 |
3.3 三价无机盐的吸附 |
3.3.1 AlCl_3的吸附 |
3.3.2 FeCl_3的吸附 |
3.4 pH对高价无机盐吸附的影响 |
3.4.1 pH对CaCl_2吸附的影响 |
3.4.2 pH对FeCl_3吸附的影响 |
3.5 综合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分子药剂在煤模型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
4.1 聚丙烯酰胺的吸附 |
4.1.1 浓度和pH对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1.2 无机盐对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2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 |
4.2.1 浓度和pH对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2.2 无机盐对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 |
4.3.1 浓度和pH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3.2 无机盐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吸附的影响 |
4.4 其它高分子药剂的吸附 |
4.4.1 聚合氯化铝的吸附 |
4.4.2 聚氧化乙烯的吸附 |
4.5 综合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粘土矿物对煤泥水固液分离影响规律研究 |
5.1 粘土矿物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5.1.1 脱水速度 |
5.1.2 滤饼水分 |
5.2 粘土矿物对滤饼结构的影响 |
5.2.1 滤饼比阻 |
5.2.2 孔隙率 |
5.3 滤饼中粘土矿物与水分的分布规律 |
5.3.1 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
5.3.2 水分的分布规律 |
5.4 高分子药剂与蒙脱石的作用规律 |
5.4.1 蒙脱石在氧化铝表面的吸附 |
5.4.2 高分子药剂在蒙脱石表面的吸附 |
5.4.3 高分子药剂对蒙脱石颗粒的架桥连接 |
5.4.4 高分子药剂对蒙脱石悬浮液的澄清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分子药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
6.1 煤结构特性模拟研究 |
6.1.1 结构与密度 |
6.1.2 XRD与层间距 |
6.2 煤化学特性模拟研究 |
6.2.1 能量组成 |
6.2.2 电子性质 |
6.3 煤接触角模拟研究 |
6.3.1 润湿过程 |
6.3.2 接触角计算 |
6.3.3 煤中官能团与水的作用 |
6.4 聚丙烯酰胺在煤表面吸附的模拟研究 |
6.4.1 聚丙烯酰胺分子特性 |
6.4.2 真空中聚丙烯酰胺单分子在煤表面的吸附 |
6.4.3 液相中聚丙烯酰胺多分子在煤表面的吸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分子药剂在蒙脱石表面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
7.1 水分子在蒙脱石层间吸附特性模拟研究 |
7.1.1 蒙脱石膨胀曲线 |
7.1.2 层间水分子分布规律 |
7.1.3 层间水分子的扩散系数 |
7.2 水分子在蒙脱石和高岭石基面/侧面吸附的模拟研究 |
7.2.1 水分子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侧面的吸附 |
7.2.2 水分子在高岭石和蒙脱石基面的吸附 |
7.3 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在蒙脱石表面吸附的模拟研究 |
7.3.1 浓度分布规律 |
7.3.2 径向分布函数 |
7.3.3 均方位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6)适应聚合物驱的油田污水水质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聚合物驱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聚合物驱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2.2 影响聚合物驱黏度的水质因素 |
1.3 大港油田现阶段的水质标准与污水处理工艺 |
1.3.1 水质标准现状 |
1.3.2 污水处理工艺现状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大港油田港东聚合物驱配聚水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水质分析内容 |
2.3 水质分析方法 |
2.3.1 含油量 |
2.3.2 悬浮固体含量及粒径中值 |
2.3.3 亚铁、总铁含量 |
2.3.4 微生物含量 |
2.3.5 水质矿化度 |
2.4 水质化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港东聚驱体系黏度的主要因素与机理研究 |
3.1 含油对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黏度的影响 |
3.1.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及结论 |
3.2 悬浮物含量对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黏度的影响 |
3.2.1 实验用配聚水的制备 |
3.2.2 实验方法及结论 |
3.3 水中离子对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黏度的影响 |
3.3.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及结论 |
3.4 微生物对港东油田聚合物驱体系黏度的影响 |
3.4.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及结论 |
3.5 聚合物溶液黏度下降的机理分析 |
3.5.1 FE~(2+)的催化作用 |
3.5.2 矿化度和高价阳离子的影响 |
3.5.3 水中悬浮物的影响 |
3.5.4 微生物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曝气和辅剂对水质及黏度指标的改善研究 |
4.1 水质处理剂的优选 |
4.1.1 预氧化剂的优选 |
4.1.2 杀菌剂的优选 |
(1)预氧化剂的优选 |
(2)杀菌剂的优选 |
(3)稳定剂的优选 |
4.2 实验方法 |
4.2.1 曝气时间与污水中亚铁离子及微生物含量关系的研究 |
4.2.2 曝气时间与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关系的研究 |
4.2.3 高锰酸钾对配聚污水中亚铁离子含量影响的研究 |
4.2.4 杀菌剂对配聚污水中微生物含量影响的研究 |
4.2.5 稳定剂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的研究 |
4.3 实验结果 |
4.3.1 曝气时间对污水中各组分(溶解氧、亚铁离子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
4.3.2 曝气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 |
4.3.3 高锰酸钾对污水中亚铁离子含量的影响 |
4.3.4 杀菌剂对污水中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
4.3.5 稳定剂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 |
4.4 曝气对水质及黏度影响的机理分析 |
4.5 辅剂对水质及黏度影响的机理分析 |
4.6 现场应用效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质因素对聚合物溶液控制影响的形貌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用去离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
5.3 用含一定矿化度的去离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
5.4 用含一定固悬物的去离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
5.5 现场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
5.5.1 第一批现场水配制溶液形貌学研究 |
5.5.2 第一批现场水配制溶液形貌学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可见光光催化聚丙烯酰胺降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丙烯酰胺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
1.4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1.5 聚丙烯酰胺对环境的影响 |
1.6 聚丙烯酰胺的降解处理 |
1.6.1 物理降解 |
1.6.2 生物降解 |
1.6.3 化学降解 |
1.6.4 光降解 |
1.6.5 光催化降解 |
1.7 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究 |
1.8 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论文选题依据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材料的的制备 |
2.2.1 rGO/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2 C掺杂WO_3材料的制备 |
2.2.3 新型氮化碳材料的制备 |
2.3 结构表征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3 X射线衍射 |
2.3.4 X射线电子能谱 |
2.3.5 红外光谱 |
2.3.6 热失重分析 |
2.3.7 孔结构分析仪 |
2.4 光学性质表征 |
2.4.1 紫外光谱 |
2.4.2 荧光光谱 |
2.4.3 光催化性能的评价 |
第三章 rGO/C_3N_4基复合材料用于可见光下降解聚丙烯酰胺 |
3.1 引言 |
3.2 形貌特征 |
3.3 化学结构表征 |
3.4 光学特性 |
3.5 光催化降解 |
3.6 光催化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掺杂WO_3在可见光下降解聚丙烯酰胺 |
4.1 引言 |
4.2 形貌表征 |
4.3 化学结构表征 |
4.4 光学特性 |
4.5 光催化降解 |
4.6 光催化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类氮化碳用于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聚丙烯酰胺 |
5.1 前言 |
5.2 形貌表征 |
5.3 化学结构表征 |
5.4 光学特性 |
5.5 光催化降解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课题的新颖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应用化学添加剂抑制褐煤扬尘和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化学抑尘技术研究现状 |
1.3 化学团聚技术研究现状 |
1.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系统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系统 |
2.2.1 抑尘性能试验平台 |
2.2.2 燃煤热态试验平台 |
2.3 分析测试仪器 |
2.3.1 电称低压冲击器 |
2.3.2 激光粒度分析仪 |
2.3.3 激光相位多普勒分析仪 |
2.3.4 界面张力仪 |
2.3.5 接触角测量仪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壳型抑尘剂抑制褐煤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性能 |
3.1 引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褐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2.2 褐煤的粒度分布 |
3.2.3 试验原料 |
3.3 结壳型抑尘剂原料的选择及试验方法 |
3.3.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3.2 粘结剂的选择 |
3.3.3 抑尘剂的抗风蚀性能试验 |
3.4 表面活性剂的试验和结果讨论 |
3.4.1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 |
3.4.2 表面活性剂对褐煤接触角的影响 |
3.4.3 表面活性剂对褐煤Zeta电位的影响 |
3.5 粘结剂的试验和结果讨论 |
3.5.1 高分子溶液的固化结壳性能 |
3.5.2 高分子溶液的保湿性能 |
3.5.3 高分子溶液的二次结壳性能 |
3.6 固化结壳前后颗粒物的形貌和FT-IR变化 |
3.7 瓜尔豆胶-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褐煤颗粒物的润湿性能 |
3.7.1 瓜尔豆胶溶液的表面张力 |
3.7.2 复配溶液对褐煤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3.8 抑尘剂的模拟抗风蚀性能试验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学团聚剂的筛选及其团聚剂溶液的雾化性能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化学团聚剂的筛选 |
4.3.1 不同种类团聚剂溶液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4.3.2 不同质量浓度的团聚剂溶液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4.3.3 不同质量浓度对团聚剂溶液粘度的影响 |
4.4 团聚剂-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对燃煤飞灰的润湿性能 |
4.4.1 团聚剂-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的表面张力 |
4.4.2 团聚剂-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与飞灰颗粒的接触角 |
4.5 团聚剂溶液的雾化性能 |
4.5.1 纯水的雾化性能 |
4.5.2 不同的空气压力对团聚溶液雾化性能的影响 |
4.5.3 不同质量浓度对团聚溶液雾化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团聚增强燃煤飞灰细颗粒物的脱除性能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飞灰颗粒的团聚长大性能 |
5.3.1 不同化学团聚剂种类的影响 |
5.3.2 不同质量浓度化学团聚溶液的影响 |
5.3.3 双流体喷嘴雾化压力的影响 |
5.4 化学团聚前后燃煤飞灰颗粒的形貌特征 |
5.5 化学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飞灰细颗粒物的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应用化学添加剂抑制褐煤扬尘和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来源及特点 |
1.2.2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物理抑尘方法 |
1.2.3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化学抑尘方法 |
1.3 燃煤电站细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及研究进展 |
1.3.1 新型电除尘技术 |
1.3.2 团聚促进技术 |
1.3.3 化学团聚技术 |
1.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前言 |
2.2 试验系统 |
2.2.1 抑尘性能试验平台 |
2.2.2 燃煤热态试验平台 |
2.3 采样与分析测试装置 |
2.3.1 褐煤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采样装置 |
2.3.2 燃煤烟气颗粒物采样测试 |
2.3.3 液相中颗粒物粒径分布测试 |
2.3.4 雾化性能测试系统 |
2.3.5 颗粒物润湿性能测试 |
2.3.6 颗粒物形貌、FT-IR和 XPS光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润湿型抑尘剂抑制褐煤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褐煤工业分析及其表面红外分析 |
3.4 表面活性剂对褐煤润湿性能的研究 |
3.4.1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 |
3.4.2 褐煤粉尘的正向渗透速率 |
3.4.3 褐煤粉尘的瓦尔克沉降速率 |
3.4.4 褐煤表面的Zeta电位 |
3.4.5 表面活性剂溶液与褐煤之间的接触角 |
3.5 表面活性剂对溶液雾化性能的影响 |
3.6 复配无机盐浓度对抑尘剂溶液蒸发速率的影响 |
3.7 润湿型抑尘剂性能的实验室试验 |
3.8 润湿型抑尘剂性能的工业应用试验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壳型抑尘剂抑制褐煤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高分子溶液的结壳性能 |
4.4 高分子溶液水分蒸发实验 |
4.5 固化后褐煤样品的形貌和FT-IR分析 |
4.6 褐煤表面高分子固化膜的二次结壳硬度实验 |
4.7 瓜尔豆胶-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褐煤颗粒物的润湿性能 |
4.7.1 瓜尔豆胶溶液的表面张力 |
4.7.2 褐煤表面接触角分析 |
4.8 褐煤样品的模拟抗风蚀实验 |
4.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化学团聚剂的筛选及其溶液雾化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化学团聚剂的性能筛选 |
5.3.1 不同化学团聚剂对颗粒物在溶液中粒径分布的影响 |
5.3.2 团聚剂质量浓度对颗粒物在溶液中粒径分布的影响 |
5.3.3 团聚剂质量浓度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
5.4 表面活性剂增强化学团聚溶液对燃煤飞灰的润湿性能 |
5.4.1 团聚剂-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张力 |
5.4.2 团聚剂-表面活性剂体系与飞灰颗粒的接触角 |
5.5 化学团聚剂溶液雾化性能 |
5.5.1 纯水的雾化性能 |
5.5.2 双流体喷嘴压力对雾化性能的影响 |
5.5.3 团聚剂溶液浓度对雾化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化学团聚增强飞灰细颗粒物的脱除性能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雾化液滴与飞灰颗粒物的碰撞接触机理 |
6.4 团聚液滴蒸发的数值模拟 |
6.4.1 数值模拟操作参数的设定 |
6.4.2 团聚液滴蒸发特性的数值模拟 |
6.5 飞灰细颗粒的化学团聚长大性能 |
6.5.1 化学团聚剂种类的影响 |
6.5.2 化学团聚液质量浓度的影响 |
6.5.3 双流体喷嘴雾化压力的影响 |
6.6 化学团聚增强电除尘脱除飞灰细颗粒的性能 |
6.7 表面活性剂增强化学团聚过程中电除尘脱除飞灰颗粒物的性能 |
6.7.1 表面活性剂对燃煤烟气中总尘脱除性能的影响 |
6.7.2 表面活性剂对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脱除性能的影响 |
6.8 燃煤飞灰颗粒物的形貌,EDS及 XPS能谱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建议及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页岩气储层改造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开发方式 |
1.2.1 页岩气储层特征 |
1.2.2 页岩气开发方式 |
1.3 页岩气压裂液及其选择 |
1.3.1 冻胶压裂液 |
1.3.2 泡沫压裂液 |
1.3.3 线性胶压裂液 |
1.3.4 滑溜水压裂液 |
1.3.5 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 |
1.3.6 液化石油气压裂液 |
1.3.7 混合压裂液 |
1.3.8 页岩气压裂液的选择 |
1.4 国内外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特点 |
1.4.1 国内外页岩气储层特征对比 |
1.4.2 美国深层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特点 |
1.4.3 国内深层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特点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
1.6.1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2 技术思路 |
1.6.3 研究内容 |
1.7 取得成果及创新点 |
1.7.1 取得成果 |
1.7.2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压裂液稠化剂及破胶剂的制备 |
2.2.1 HAPAM的制备 |
2.2.2 PDH的制备 |
2.2.3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的构建 |
2.2.4 纳米延迟破胶剂的制备 |
2.2.5 HPDM的制备 |
2.2.6 BPAM的制备 |
2.3 表征 |
2.4 性能测试 |
第3章 速溶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线性胶压裂液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HAPAM水分散体及聚合物表征 |
3.2.1 水分散体的表征 |
3.2.2 聚合物结构表征 |
3.3 HAPAM线性胶体系性能研究 |
3.3.1 HAPAM溶解速率 |
3.3.2 HAPAM粘浓关系 |
3.3.3 HAPAM流变性能 |
3.3.4 HAPAM与无机盐相互作用 |
3.3.5 HAPAM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
3.3.6 HAPAM配伍性研究 |
3.3.7 HAPAM线性胶压裂液流变性能 |
3.3.8 HAPAM线性胶压裂液耐温性能 |
3.3.9 HAPAM线性胶压裂液携砂性能 |
3.3.10 HAPAM线性胶压裂液破胶性能及破胶液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长碳链双头基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线性胶压裂液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PDH水分散体及聚合物表征 |
4.2.1 水分散体的微观形态 |
4.2.2 单体及聚合物结构表征 |
4.3 PDH线性胶体系性能研究 |
4.3.1 PDH溶解速率 |
4.3.2 PDH粘浓关系 |
4.3.3 PDH抗盐性能 |
4.3.4 PDH与表面活性剂作用 |
4.3.5 PDH配伍性 |
4.3.6 PDH线性胶压裂液流变性能 |
4.3.7 PDH线性胶压裂液抗温性能 |
4.3.8 PDH线性胶压裂液携砂性能 |
4.3.9 PDH线性胶压裂液破胶性能及破胶液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体系原理 |
5.3 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
5.3.1 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形成原理 |
5.3.2 PKO的质子化 |
5.3.3 PKO刺激响应性 |
5.4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体系性能研究 |
5.4.1 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对PMA粘度的影响 |
5.4.2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的配伍性 |
5.4.3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抗剪切性能 |
5.4.4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胶粘弹性 |
5.4.5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携砂性能 |
5.4.6 刺激响应型线性胶压裂液破胶性能及破胶液性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无机多孔材料的纳米延迟破胶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纳米延迟破胶剂延迟破胶原理 |
6.3 介孔二氧化硅的表征 |
6.4 纳米延迟破胶剂性能研究 |
6.4.1 纳米延迟破胶剂的有效含量及包埋率 |
6.4.2 纳米延迟破胶剂缓慢释放性能 |
6.4.3 纳米延迟破胶剂缓释破胶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冻胶压裂液性能研究 |
7.1 前言 |
7.2 聚合物及水分散体的表征 |
7.2.1 水分散体的微观形态 |
7.2.2 单体及聚合物结构表征 |
7.3 HPDM压裂液性能研究 |
7.3.1 HPDM粘浓关系 |
7.3.2 HPDM溶解性能 |
7.3.3 HPDM抗盐性能 |
7.3.4 HPDM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
7.3.5 HPDM的配伍性 |
7.3.6 HPDM冻胶压裂液粘弹性 |
7.3.7 HPDM冻胶压裂液抗温抗剪切性能 |
7.3.8 HPDM冻胶压裂液携砂性能 |
7.3.9 HPDM冻胶压裂液破胶性能及破胶液性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冻胶压裂液性能研究 |
8.1 前言 |
8.2 BPAM分散体及聚合物表征 |
8.2.1 BPAM分散体表征 |
8.2.2 单体及聚合物表征 |
8.3 BPAM压裂液性能研究 |
8.3.1 BPAM抗剪切性能 |
8.3.2 BPAM冻胶压裂液交联比的影响 |
8.3.3 BPAM冻胶压裂液粘弹性 |
8.3.4 BPAM冻胶压裂液抗温抗剪切性能 |
8.3.5 BPAM冻胶压裂液携砂性能 |
8.3.6 BPAM冻胶压裂液破胶性能及破胶液性能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四、若干无机盐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侏罗系油藏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技术研究[D]. 陈珂.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回注污水中聚合物浓度效应及其对储层伤害研究[D]. 赵攀.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粘土矿物与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及沉降效果研究[D]. 王志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4]川藏铁路绿色勘察废弃磺化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D]. 蒋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固液分离药剂在煤泥界面吸附行为研究[D]. 马晓敏. 太原理工大学, 2019
- [6]适应聚合物驱的油田污水水质及其处理技术研究[D]. 敬晓海.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7]可见光光催化聚丙烯酰胺降粘[D]. 李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应用化学添加剂抑制褐煤扬尘和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D]. 杨树莹. 东南大学, 2019(08)
- [9]应用化学添加剂抑制褐煤扬尘和增强电除尘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D]. 周磊. 东南大学, 2018
- [10]页岩气储层改造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郑存川.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标签:聚丙烯酰胺论文; 细颗粒物论文;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论文; 化学吸附论文; 水力压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