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旭[1](2021)在《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强调将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为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实现“以水定经济结构”、“以水定发展规模”、“以水定产业布局”,本文从水权的角度入手,探讨水权分配如何应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化解“资源型缺水”危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实现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综合系统的稳定协调发展,为区域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本研究以邯郸平原区为例,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情况、经济社会情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构建基于水权分配及用水结构的水资源承载力体系,并对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水权分配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水权及水权分配理论,重点对水权分配、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水资源承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并就水权分配、农业用水结构体系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进行剖析,表明水权分配是一种彻底改变以往水资源“以需定供”局面、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途径。(2)建立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构建了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在农业可利用水资源量控制准则下,以用水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区域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的比值表征用水效益,针对模型的最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实际灌溉基础设施及区域特性对其进行合理化校核修正,结果表明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后,平原区丰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6.10%,平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8.14%,枯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9.38%,平均减少38.12%,节水效果明显。(3)考虑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模型建立了考虑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模型,以供水效益最大、供需协调度最大、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首先根据水权分配原则,建立不同水源对于不同用水户供用水次序,作为水权系数,然后将其纳入到模型的目标函数中,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按照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水权优化分配之后规划水平年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地下水动态平衡,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4)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基于水权优化分配成果,结合农业用水结构体系,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从水质和水量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同时采用水资源宽松度和水资源超载度两个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性评价。对区域现状水平年、规划水平年以及规划水平年将水资源从时间尺度上“以丰补歉”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进行水权分配以及“以丰补歉”之后,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社会规模及人口数量显着增大。(5)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以国民生产总值最大、水资源承载的人口最多、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水量平衡约束、宏观经济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采用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多目标非劣解集,决策者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平衡点”,制定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唐家凯[2](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张毅[3](2020)在《基于改进的熵权法在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重要性的凸显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的必要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水资源量短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更为严峻,故对我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更为紧迫。虽然当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成果众多,理论内涵丰富,但尚无公认的最佳方法,评价过程要么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要么研究者过于依赖样本的固有信息,忽视了主观能动性,两者评价结果都不够客观公正。针对以上情况,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合肥市水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评价系统,选取14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构建2008-2018年各年份各指标的判断矩阵,将得到的各指标权重与专家打分得到的指标权重按照最小相对熵原理进行组合权重计算,进而对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合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决策机构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熵权法能客观的反应指标数据,使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较好的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具有真实性。菲罗模型常用于旅游地资源开发价值的定量评估,即把各要素影响因子的主观判断转换为科学的数理处理和表达,将熵权法得到的各指标权重与菲罗模型中专家打分得到的指标权重按照最小相对熵原理进行组合权重计算,过程更加全面客观,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更符合合肥市发展实际情况,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方法。(2)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由2008年的0.078提高到2018年的0.098,总体上呈稳步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年份最高的2016年(0.113)是年份最低的2008年(0.078)的1.45倍。其中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做出的贡献较大,社会子系统总体来说较为稳定,水资源子系统受合肥市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呈波动趋势。在经济子系统中水资源承载力受合肥市经济总值以及万元GDP用水量影响较为显着,社会子系统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对水资源承载力贡献值影响较大。(3)2008-2018年合肥市水资源承载水平总体上呈稳步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高为2018年(0.7269)是最低2008年的(0.3030)的2.4倍,虽然变化显着,但距离理想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水资源可持续性仍面临很大压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加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大水生态保护和治理措施的实施力度,降低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量、提高污水处理率以及水质达标率,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杨斌[4](2020)在《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灌区是我国商品粮、棉、油的重要基地,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现代化农业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危及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灌区建设以提高灌区利益为主要目标,忽略了利益背后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水资源锐减、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土质下降、灌区自净能力减退等都在透支着灌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能力。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成为各地区新的发展追求。以绿色发展模式探讨灌区发展思路,对提高灌区发展空间,促进灌区系统良性发展,实现区域人水和谐、环境和谐、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灌区实现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开展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例,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的方式模拟灌区实际系统行为,在坚持绿色发展情况下对灌区2017-2030年的供需水状况,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宝鸡峡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宝鸡峡灌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以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能较真实地模拟灌区“水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杂系统内部的结构及其行为动态。(2)以2017年为基准年,根据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用水构成,模拟了不同频率下灌区2017-2030年的供需水量情况,结果表明,按现状发展情况,在丰水(25%)和平水(50%)情况下灌区供水相对能满足灌区需水要求,但从2028年起出现缺水情况;而在枯水(75%)情况时缺水较为明显,从2026年起出现缺水情况。当考虑灌区绿色发展,增加需水量时,水资源对灌区发展制约愈发显着,而通过节水、产业结构调整、考虑外调水等措施时均可缓解灌区供需矛盾。(3)构建了灌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基于灌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宜粮则粮、宜农则农”、“适水发展”等发展模式,考虑生态需水、节水、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调水等灌区发展情境设置5种调控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方案5在保证灌区绿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节水、产业结构调整、外调水等合理的调控措施,可提升灌区水资源承载力。(4)构建了水资源承载指数计算模型,以2025年和2030年为规划年,分析计算25%、50%和75%频率情况下的灌区水资源承载规模、水资源对灌区人口、GDP和灌溉面积的承载指数,结果表明,方案5对提高灌区绿色发展下的承载能力最为显着,灌区水资源可承载灌区经济人口的发展。
陈鹏飞[5](2020)在《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对水资源的重视及水利学科的发展,水资源系统研究领域范围日益扩大,且水资源系统问题已成为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但鲜有对当前水资源系统研究现有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识别的报道。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的推动下,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将自身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散知识关联、整合起来,以进一步推动自然科学继续深入发展。为快速准确地从大量水资源系统问题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把握水资源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存在问题,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信息可视化技术与水资源理论方法相结合的研究途径,围绕典型水资源系统问题,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软件VOSviewer对水资源学科刊载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析、识别这些典型水资源系统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解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不断促进水资源学科的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利用VOSviewer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该领域已形成了“水旱灾害管理”“灾害风险防控”“灾害脆弱性”“灾害影响”4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其中“水旱灾害管理”是当前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领域最热的研究前沿,“灾害风险防控”是当前自然灾害管理关口前移的新发展趋势,而“灾害脆弱性”“灾害影响”是“灾害风险防控”的主要对象。(2)利用VOSviewer将集对分析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集对分析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集对分析理论受到了水资源科学界高度关注,该领域已形成了集对分析理论、集对评价与预测、集对决策三个层次;在解析集对分析演变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集对分析文献,进一步揭示了水资源集对分析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发现其正与上述三个层次契合,即为水资源集对分析理论、水资源集对评价与预测、水资源集对决策。(3)利用VOSviewer将水资源承载力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国内研究热点主要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承载力、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外研究热点主要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承载力、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水质、风险评估。结合上述研究热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减法集对势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山东省和黑龙江省。(4)利用VOSviewer将水资源学家陈守煜先生的学术成果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陈先生学术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陈守煜先生的学术研究特色荟萃于6个研究主题“河渠非恒定流计算”“模糊集理论的水文水资源应用”“模糊水文水资源学基本理论”“模糊聚类-识别-优选统一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水文水资源应用”,陈先生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理念,对水资源科学的学术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深远影响。
查娜[6](2019)在《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关系到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供水和粮食安全,影响着国家政治与经济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口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凸显,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水资源利用及利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我国水安全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水资源作为我国最短缺的资源之一,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管理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的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呼和浩特市发展的瓶颈。2017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311.48万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55.88m3,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2074.5m3)的10.9%,水资源利用管理效率相对低下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加强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加强,在促进呼和浩特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同时,对其他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加强水资源管理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利用管理进行了界定,采用比较分析法、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法等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禀赋、开发与利用状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研究发现,呼和浩特市为保障用水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加强水资源利用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资源承载力仍很低,水资源开发利用仍需加强。在水资源利用上仍面临水资源承载力低下、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的困境,在水资源利用管理上主要存在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清、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规划、管理机制不完善、公众参与程度低节水意识低等问题。为提高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效率,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程度;提高科学合理开发、规划利用的水平;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水资源管理多方投入力度;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
赵俊[7](2019)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江西省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水是人类生存以及生产必需的资源,是控制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是保障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水资源总量多而人均少、分布极不均匀,与生产力、耕地分布不相匹配,这是我国当下面临的水情特点,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201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文,要求加快水利改革,尽早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表明国家已经将水资源问题上升到国家民族战略层面的高度。2012年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江西省虽然地处丰水地区,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来水与用水不同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水资源问题开始显现并日益突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及水质性缺水等问题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县两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的分解细化工作普遍滞后,在全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大环境下,江西省水资源管理工作明显不能支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本文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对江西省水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剖析了水资源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为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配置调度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对策,以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许典子[8](2019)在《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规模扩大,人水和谐矛盾凸显,水安全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时代背景下,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对实现水资源科学管控、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三峡库区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构建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体系。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水环境容量价值是其中无法直接获取的重要指标,采用非点源模型进行了核算;进行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状况差异下不同空间尺度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特征,明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结合过程评价,进行了2020年及2030年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及预警成因解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需求,回顾了国内外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目前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正逐渐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定性趋于定量,从现状评价向承载力监测预警转变,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也更加服务于国家的水资源安全战略管理需要,科学客观地进行三峡库区全库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2)构建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体系。基于主体(水资源系统)及客体因素(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构建了包含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个层次结构、3个子系统和19个具体指标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峡库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模型,进行了无法直接获取的重要指标水环境容量价值的核算;采用熵值法和理想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分级标准,建立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过程评价,提出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方法。(3)水环境容量价值是指标体系中无法直接获取的重要指标,采用非点源模型进行了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价值核算。在P=90%最枯月设计水文条件下,三峡库区流域COD、TP、TN和NH3-N流域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8.91万t/a、5534.10 t/a、845.61 t/a和9110.81 t/a,由污水处理代替费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核算出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容量价值为1551.81亿。(4)进行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状况差异下不同空间尺度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特征和驱动因素。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显着的地域不均衡性,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库尾向库首增多的趋势。在县域尺度上,大渡口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最弱,评价等级为“Ⅴ级”,巫溪县水资源承载能力最强,评价等级为“Ⅰ级”。根据库区分区,库首水资源承载能力最好,评价等级为“Ⅱ级”;库中次之,评价等级为“Ⅲ级”;而库尾承载能力最弱,评价等级为“Ⅳ级”。根据主体功能区划,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好,综合评价等级为Ⅱ级,重点开发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Ⅳ级。三个子系统中,人均水资源量、城市化水平和水环境容量价值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呈显着的强相关关系,是水资源承载能力主要驱动因素。(5)进行2020年及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过程评价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状态研判。预测2020年全库区常住人口数达到2164.91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498.47万人,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需水总量达到53.737亿m3;2030年全库区常住人口数达到2418.1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935.69万人,需水总量达到53.592亿m3。进行2020年和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等级划分,2020年出现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和绿色预警等级的区县分别有0、7、6、10和3个,2030年分别有0、4、8、10和4个,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状况转好。预警成因主要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人类大力开发利用水资源,超过了供给水平,既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又有自然环境改变、自然禀赋差异的自身原因,同时也有目前水资源管理机制与政策的因素。
斯日吉模楞[9](2019)在《自然资源约束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增长理论是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学者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古典经济学最初提出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劳动力到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提到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一系列要素被人们广泛认可。其中自然资源要素是最早被经济学家提及的经济增长基础,虽然在后来的经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没有纳入自然资源,但自然资源被默认为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在主流经济学增长模型中,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制度等要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而资源问题被演绎为生产成本问题,自然资源能够相互替代或被其它生产要素所代替,自然资源被当成外生变量。随着世界人口膨胀、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加剧,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已逐步成为整个人类的共识,自然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已成为近年经济研究中广受关注的话题。我国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但资源环境问题突显,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约束矛盾愈显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我国存在较为突出的资源型地区转型问题。近年受资源储量锐减、国际能源价格走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等因素影响,东北、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等资源型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经济转型难度大。内蒙古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其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26.24%,居全国第一位,是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地区。内蒙古通过煤炭资源的开采实现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煤炭资源的粗放式开采,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与煤炭资源开采活动相关的资源浪费问题突出,加之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等特征,内蒙古经济增长受到了自然资源的不同约束。如何避免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以及自然资源约束,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资源型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从这些现象来看,厘清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效应,认识自然资源约束类型,探索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应对中国资源型地区面临的挑战,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缺乏和草原(耕地)面积最大三个特征具备一身的煤炭资源型地区——内蒙古为研究对象,以煤炭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主要研究主题,从自然资源约束角度,构建自然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分析自然资源承载力,评述不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状况,对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机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命题。在梳理不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基础上,将自然资源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并实证研究不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研究结论,寻求缓解资源型地区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约束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对本文研究自然资源、经济增长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并梳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演进,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约束状况。通过构建自然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分析三种自然资源承载力及三种自然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同时结合内蒙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实际情况,筛选相关指标,依据国际、国家和地方资源管理准则、行业标准或相关研究成果,划分红、橙、黄三级检测预警指标阈值区间,进行内蒙古自然资源承载力预警分析,发现内蒙古自然资源约束事实特征,为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第三章)研究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约束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分类考察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别讨论不同自然资源总量限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综合考察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在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提出四个命题,动态分析自然资源丰饶导致的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吸引和控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型约束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路径,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实证分析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两部分,一是分类考察(第五章)。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要素投入,纳入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历年内蒙古各盟市面板数据,分别讨论三种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因总量有限导致的增长阻力大小,为探寻缓解资源约束的对策提供依据。二是综合考察(第六章)。本章主要通过检验第四章提出的命题,研究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导致的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吸引和控制,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源结构型约束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路径,对资源约束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为破解自然资源约束的对策提供依据。对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缓解长期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第七章)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自然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实证检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类考察和综合考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从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发现,内蒙古煤炭资源承载力从弱变强,总量限制短期约束不明显;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较低水平,已成为经济增长“瓶颈”,从水资源承载力检测预警分析发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指标在大多数年份数据处在红色预警线以下水平,表示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严重缺乏,水资源紧缺,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大多数年份数据处在红色预警区间,表示内蒙古水资源污染严重;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从较低水平转变为中级承载能力水平,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检测预警分析发现,无论是人均耕地面积还是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均未出现预警风险,其中,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加现象,表示土地资源投入从乡村转向城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城乡投入,在满足农业安全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内蒙古生态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从黄色预警阈值区间逐渐向橙色预警阈值区间靠近,反映内蒙古生态环境逐渐变差;煤炭、水、土地资源结构影响三种自然资源综合承载能力,从自然资源间相互作用来看,2000-2013年间内蒙古煤炭资源承载能力虽然低下,但是由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煤炭资源较高,所以在三种自然资源综合影响下,2000-2013年三种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比煤炭资源承载力水平要高,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拉高了资源综合承载力,2013-2016年间,虽然煤炭资源承载能力急剧上升,但是由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相对煤炭资源承载能力低,拉低了综合承载能力,2013-2016年间虽煤炭资源承载能力上升,但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呈下降趋势。第二,从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分类考察发现,三种自然资源投入对产出的弹性为正,表示三种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说明,资源利用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资源型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背后是资源巨大消耗。同时,自然资源投入对产出的正弹性,即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自然资源的减少,如可耗竭资源的绝对减少和可再生资源的相对减少(可再生能力小于经济增长的需求)会导致产出的相应比例减少。资源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效应的原因主要是,资源数量(总量)是减少使得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减少,所以从长期来看,资源短缺最终将制约经济增长。从测算不同自然资源“增长阻力”发现,煤炭、水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增长阻力”大小分别为0.0169和0.0058;土地资源对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经济产生的“增长阻力”大小分别为0.0072和-0.0166。这既是经济体,尤其是资源型经济体都将面临的自然资源约束。但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技术进步、资源消耗率、再生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的进步,使得资源开采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能够缓解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约束程度。第三,从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合考察发现,首先,由于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对丰富自然资源的开采会推动地区短期经济增长;其次,由于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和自然资源短期红利,对丰富自然资源产业的发展会吸引和控制经济增长要素,导致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分配结构不平衡,出现资源结构型约束,引起产业结构畸形,出现资源产业依赖现象;再次,自然资源产业依赖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核心投入要素,如对教育投资活动、科学技术投资活动、制造业产业、水资源依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减弱上述指标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应有的推动作用,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自然资源依赖会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的同时加大物质资本投资,通过物质资本投资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长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研究发现,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而出现的煤炭资源产业依赖对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产生了显着的消极影响,并加大了水资源缺乏对土地资源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最后,自然资源产业依赖通过上述传导路径,最终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在探索资源型地区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同路径过程中,本文着重考虑了政府行为对不同路径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行为会对教育投入活动、科学技术投入活动、制造业发展、水资源丰裕度和土地资源产生消极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引入政府干预度指标与自然资源依赖指标的交乘项,发现在政府适度干预下,对自然资源的适度依赖有利于教育投入、科学技术投入、制造业产业发展、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裕度。这也反映了在政府适度干预下,资源型地区需要把资源型收益转向其他生产性资本,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从自然资源中收益,成功避免自然资源诅咒现象,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缓解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资源约束,实现自然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1)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产业多样化发展,避免自然资源产业依赖,突破自然资源约束;(4)制度创新,合理分配“资源红利”;(5)政府适度干预经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是目前国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们在这方面做了丰富的讨论,作者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扩展。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自然资源承载力研究基础上,构建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内蒙古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状况。第二,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在分析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时对罗默(2001)模型土地资源不变假设进行扩展,分别测算了土地资源约束对内蒙古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增长阻力。第三,现有研究多从某一方面分析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如可耗竭资源开采对制造业、教育、投资以及储蓄等产生挤出效应,进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忽视了自然资源开采活动与其他自然资源间的综合影响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认为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开采利用活动会吸引和控制经济增长要素,出现资源结构不平衡,对相关推动经济增长活动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依据“挤出效应”逻辑,提出假说命题,从动态角度探讨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测算不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力时,基于Nordhaus(1992)提出的“增长阻力”计算方法,对Romer(2001)模型进行扩展,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资源约束。其中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均采用此方法分析自然资源增长阻力,放松假设条件,构建与现实情况更符合的理论模型是值得探索的方向。第二,在第六章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分析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可能存在遗漏因素。由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主要考虑了技术创新能力、物质资本投资、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资源依赖度、制造业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政府干预度等因素;未考虑政策、制度因素,这也是本文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三,本文将资源约束看作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主要变量,侧重研究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未全面考虑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制度、市场等要素共同作用时的区域经济增长演变过程,这也是本文进一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沈卓夫[10](2019)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是一个区域上备受关注的重点核也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关键问题。对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对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水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水资源承载为评价的结果对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分别选取15项相关指标全面衡量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将众多指标综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储量和居民用水效率三大因子类别,通过计算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对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整体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不断增长,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因素.同时,长沙市内部各区,县承载力分布差异明显,城镇地区承载力较大,以长沙市区为中心趋于饱和状态,宁乡市和浏阳市承载力较小,尚有大量上升空间。经过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共同研究,得出主要影响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是人口增长过快,水资源自身生长开发速度更不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水资源的增长速率,导致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逐年增长,而地区之间经济和自然因素差距较大导致,水资源承载力分布不均导致长沙市区承载力能力趋于饱和,而周边宁乡,浏阳承载力空间较大,水资源承载力得分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经济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所以本文根据长沙市的现状提出了提高供水保障力度,协调人口和水资源的关系,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环境的治理五条建议提供参考,为提高长沙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促进长沙市经济和资源协调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二、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水权分配研究进展 |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采用的关键技术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理论框架 |
2.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2.1.3 水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和客体 |
2.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1.5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 |
2.2 水权及水权分配理论 |
2.2.1 水权的概念 |
2.2.2 水权的特性 |
2.2.3 水权分配 |
2.3 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2.3.1 水权分配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
2.3.2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
2.3.3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 |
2.3.4 水权分配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 |
2.3.5 农业用水结构体系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自然资源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气象水文 |
3.1.3 河流水系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人口情况 |
3.2.2 生产总值 |
3.2.3 耕地面积 |
3.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
3.3.1 水利工程情况 |
3.3.2 区域水资源总量 |
3.3.3 出入境水量 |
3.4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4.1 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
3.4.2 现状水平年需水量分析 |
3.4.3 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3.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 |
4.1 农业用水结构 |
4.1.1 现状年灌水定额及灌溉次数 |
4.1.2 现状年种植结构及净需水量 |
4.2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 |
4.2.1 决策变量 |
4.2.2 目标函数 |
4.2.3 约束条件 |
4.3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
4.4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
4.4.1 灌水定额及灌溉次数确定 |
4.4.2 种植结构优化 |
4.4.3 农业净需水量计算 |
4.5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5.1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
4.5.2 规划水平年需水量分析 |
4.5.3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 |
5.1 水权配置原则 |
5.2 多水源多目标水权分配模型 |
5.2.1 决策变量 |
5.2.2 目标函数 |
5.2.3 约束条件 |
5.3 水权分配模型求解 |
5.3.1 水权分配思路 |
5.3.2 水源供水范围 |
5.3.3 供用水次序系数 |
5.3.4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5.4 水权优化分配成果分析 |
5.4.1 规划水平年丰水年水权分配 |
5.4.2 规划水平年平水年水权分配 |
5.4.3 规划水平年枯水年水权分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6.2 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6.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 |
6.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4.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4.2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4.3 规划水平年“以丰补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4.4 对比分析 |
6.5 水资源超载度与归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
7.1 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构建 |
7.1.1 决策变量 |
7.1.2 目标函数 |
7.1.3 约束条件 |
7.2 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求解 |
7.2.1 NSGA-Ⅱ基本原理 |
7.2.2 总体求解流程 |
7.3 结果分析 |
7.3.1 模型参数设置 |
7.3.2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录A 邯郸平原区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 |
附录B 邯郸平原区现状水平年需水量 |
附录C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 |
附录D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需水量 |
附录E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水权分配 |
(2)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改进的熵权法在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综述 |
1.1.2 水资源现状 |
1.2 水资源承载力综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地理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熵权法 |
2.3.2 组合权重计算 |
2.3.3 计算贴合程度 |
第三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概况 |
3.2 评价指标结构构建 |
3.3 评价指标选取 |
3.3.1 目标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数 |
3.3.2 准则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 |
3.3.3 指标层 |
3.4 确定水资源评价体系 |
第四章 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分析 |
4.1 合肥市具体指标概况 |
4.2 评价指标分析 |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专家评估 |
4.5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发展研究 |
1.2.2 需水量研究 |
1.2.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
1.2.4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 |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绿色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特征 |
2.1.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2.1.2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
2.1.3 水资源承载力特性 |
2.2 基于绿色发展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 |
2.2.1 绿色发展理念 |
2.2.2 基于绿色发展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 |
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
2.3.1 承载规模计算 |
2.3.2 承载指数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象条件 |
3.1.3 地形地貌 |
3.2 水文水资源概况 |
3.3 工程概况 |
3.4 社会经济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鸡峡灌区供需水量分析 |
4.1 灌区供需水构成分析 |
4.2 农业需水量 |
4.2.1 降水典型年选取 |
4.2.2 农田灌溉需水量计算 |
4.2.3 牧渔业需水量计算 |
4.3 二、三产需水量 |
4.4 生活需水量 |
4.5 生态环境需水量 |
4.6 可供水量分析 |
4.6.1 灌区可供水量及其影响因素 |
4.6.2 灌区可供水量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鸡峡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1.1 系统动力学特点 |
5.1.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成 |
5.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5.2 模型构建 |
5.2.1 建模目的 |
5.2.2 模型边界 |
5.2.3 数据来源 |
5.3 系统结构分析 |
5.3.1 社会子系统 |
5.3.2 经济子系统 |
5.3.3 生态环境子系统 |
5.3.4 水资源子系统 |
5.4 模型构建及参数估计 |
5.4.1 系统流程图绘制及参数估计 |
5.4.2 系统方程 |
5.5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宝鸡峡灌区水资源承载力模拟 |
6.1 基于绿色发展的模拟方案设计 |
6.2 模拟结果分析 |
6.2.1 各方案模拟结果 |
6.2.2 方案对比分析 |
6.2.3 水资源承载结果分析 |
6.3 建议与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知识图谱及其在文献计量分析中的应用 |
1.2.2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知识图谱在水旱灾害风险防控研究中的应用 |
2.1 文献计量分析 |
2.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
2.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
2.1.3 文献代表作者分析 |
2.2 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
2.2.1 水旱灾害管理 |
2.2.2 灾害风险防控 |
2.2.3 灾害脆弱性 |
2.2.4 灾害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集对分析中的应用 |
3.1 集对分析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
3.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
3.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
3.1.3 着者分析 |
3.2 集对分析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
3.2.1 理论分析 |
3.2.2 评价与预测分析 |
3.2.3 决策分析 |
3.3 水资源集对分析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
3.3.1 水资源集对分析理论研究方面 |
3.3.2 水资源集对评价与预测研究方面 |
3.3.3 水资源集对决策研究方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承载力中的应用 |
4.1 水资源承载力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
4.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
4.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
4.1.3 着者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
4.2.1 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
4.2.2 国外研究热点分析 |
4.3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减法集对势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研究 |
4.3.1 五元减法集对势 |
4.3.2 基于五元减法集对势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 |
4.3.3 基于五元减法集对势的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知识图谱在着名水资源学家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
5.1 文献计量分析 |
5.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
5.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
5.1.3 高被引文献分析 |
5.2 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
5.2.1 研究的第一阶段 |
5.2.2 研究的第二阶段 |
5.2.3 研究的第三阶段 |
5.2.4 研究的第四阶段 |
5.2.5 研究的第五阶段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框架内容 |
3.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论文的不足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水资源 |
2.水资源利用管理 |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产品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政府职能理论 |
二、呼和浩特水资源禀赋与利用管理现状 |
(一)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禀赋 |
1.呼和浩特市地形地势 |
2.呼和浩特市气候概况 |
3.地表水资源概况 |
4.地下水资源概况 |
(二)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现状 |
1.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政策措施 |
2.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成效 |
3.呼和浩特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三、呼和浩特市水资利用困境与利用管理的问题 |
(一)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的困境 |
1.水资源承载力低下 |
2.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
3.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 |
(二)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
1.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清 |
2.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规划 |
3.管理机制不完善 |
4.公众节水意识与参与程度低 |
四、加强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制度体系并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
1.完善法律制度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2.加强法律法规落实 |
(二)加强宣传教育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
1.加强宣传教育 |
2.强化公众参与机制 |
3.强化社会监督 |
(三)提高科学合理开发规划利用的水平 |
1.增加蓄水工程建设 |
2.发展节水农业 |
3.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
4.提升中水回用率 |
5.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6.运用价格机制引导节约用水 |
(四)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
(五)加大水资源管理多方投入力度 |
1.加大人力资源投入 |
2.加大经济投入 |
3.将产业政策、环境政策以及技术政策结合 |
(六)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江西省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模型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模型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 |
2.1.2 水资源管理 |
2.1.3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理论 |
2.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3 水资源防污治理理论 |
2.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3.江西省水资源基本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河流水系 |
3.3 水资源总量 |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3.5 水资源质量达标情况 |
3.6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
3.6.1 江西省控制目标 |
3.6.2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3.6.3 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
3.6.4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目标 |
4.江西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4.1 管理机构现状 |
4.1.1 管理体制和人员现状 |
4.1.2 管理条件现状 |
4.2 管理举措及成效 |
4.2.1 完善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
4.2.2 落实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 |
4.2.3 太高了用水效率 |
4.2.4 控制了用水总量 |
4.2.5 健全了“河长制”制度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开发利用不平衡 |
4.3.2 污染防治不到位 |
4.3.3 监管机构不完善 |
4.3.4 管理机制不健全 |
4.4 问题成因分析 |
4.4.1 开发利用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
4.4.2 污染防治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4.4.3 监管机构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
4.4.4 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分析 |
5.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国内借鉴 |
5.1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举措及经验启示 |
5.1.1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举措 |
5.1.2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经验启示 |
5.2 浙江省水资源管理举措及经验启示 |
5.2.1 浙江省水资源管理举措 |
5.2.2 浙江省水资源管理经验启示 |
6.江西省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
6.1 建立机制,提高监管成效 |
6.2 完善体制,提升管理水平 |
6.3 优化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 |
6.4 加快建设,做好监测保障 |
6.5 科学预判,预防应急突发 |
6.6 创新方式,推进多方参与 |
7.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历程 |
1.2.2 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 |
1.2.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方法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技术框架 |
2.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河流水系 |
2.1.5 水文特征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耕地 |
2.2.2 国民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概况 |
2.3.2 水质状况 |
2.3.3 污染源排污状况 |
2.4 小结 |
3.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体系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3.1.2 指标体系分类框架设计 |
3.2 水环境容量价值 |
3.2.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模型 |
3.2.2 水环境容量核算 |
3.2.3 水环境容量价值核算 |
3.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3.3.1 标准化处理 |
3.3.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3.3.3 分级标准 |
3.4 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方法 |
3.4.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
3.4.2 需水量预测 |
3.4.3 过程评价 |
3.4.4 预警等级划分 |
3.5 小结 |
4.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1 水环境容量价值 |
4.1.1 三峡库区流域负荷核算 |
4.1.2 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容量价值核算 |
4.2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4.2.3 指标体系分级标准确定 |
4.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3.1 水资源承载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水资源承载能力驱动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5.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 |
5.1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
5.1.1 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
5.1.2 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
5.2 需水预测 |
5.2.1 现状用水分析 |
5.2.2 需水量分类预测 |
5.2.3 总需水量预测 |
5.3 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 |
5.3.1 过程评价 |
5.3.2 预警等级划分 |
5.3.3 预警成因解析 |
5.4 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自然资源约束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与自然资源 |
2.1.2 资源型地区 |
2.1.3 自然资源约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承载力理论 |
2.2.2 系统资源约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自然资源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2 自然资源丰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3.3 内蒙古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 |
2.3.4 文献评述 |
第3章 内蒙古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 熵权TOPSIS模型构建 |
3.2 内蒙古煤炭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约束分析 |
3.2.1 煤炭资源供给分析 |
3.2.2 煤炭资源承载力评价 |
3.2.3 煤炭资源约束分析 |
3.3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约束评价 |
3.3.1 水资源供给分析 |
3.3.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3.3 水资源约束分析 |
3.4 内蒙古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及约束分析 |
3.4.1 土地资源供给分析 |
3.4.2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
3.4.3 土地资源约束分析 |
3.5 内蒙古煤炭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综合约束分析 |
3.5.1 煤炭、水、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
3.5.2 煤炭、水、土地资源综合约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蒙古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4.1 内蒙古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分析:分类考察 |
4.1.1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4.1.2 水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4.1.3 土地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4.2 内蒙古自然资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机制分析:综合考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分类考察 |
5.1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5.1.1 模型设定 |
5.1.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指标数据 |
5.1.3 实证检验及结论分析 |
5.2 水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 |
5.2.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指标数据 |
5.2.3 实证检验及结论分析 |
5.3 土地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处理 |
5.3.3 实证检验及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然资源约束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综合考察 |
6.1 模型设定 |
6.1.1 关于命题1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1.2 关于命题2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1.3 关于命题3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1.4 关于命题4 的实证模型设定 |
6.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指标数据 |
6.2.1 研究样本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指标数据 |
6.3 实证检验及结论分析 |
6.3.1 对命题1 的实证检验 |
6.3.2 对命题2 的实证检验 |
6.3.3 对命题3 的实证检验 |
6.3.4 对命题4 的实证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
7.2.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
7.2.3 产业多样化发展,避免资源产业依赖 |
7.2.4 制度创新,合理分配“资源红利” |
7.2.5 政府适度干预经济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趋势与展望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图 |
2 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概念 |
2.1.1 承载力定义 |
2.1.2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资源稀缺性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体系确立 |
3.1 确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 评估指标选择 |
3.3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 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分析 |
4.1 自然现状 |
4.2 经济现状 |
4.3 水资源承载力现状问题及原因 |
5 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时间维度分析 |
5.1 原始数据来源及分析 |
5.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5.3 时间维度问题及原因 |
6 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空间维度分析 |
6.1 原始数据来源及分析 |
6.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6.3 空间维度问题及原因 |
7 提高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对策 |
7.1 提高供水保障力度 |
7.2 协调人口和水资源的关系 |
7.3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 |
7.4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7.5 加强水环境的治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吴旭.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3]基于改进的熵权法在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D]. 张毅. 安徽建筑大学, 2020(10)
- [4]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D]. 杨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D]. 陈鹏飞.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6]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D]. 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7]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背景下江西省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赵俊.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D]. 许典子. 武汉大学, 2019
- [9]自然资源约束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斯日吉模楞.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研究[D]. 沈卓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