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及软件在中小型水厂的应用

监控系统及软件在中小型水厂的应用

一、中、小水厂监控系统及软件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聂少芳[1](2020)在《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控制与分析》文中指出本论文依托某大型煤化工生产企业当中的过滤单元来完成。在深刻分析探讨V型滤池运行与反冲洗控制过程及与之相关的工艺运行条件后,确定了该滤池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西门子旗下的S7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现场控制单元,应用了从站加主站的控制方式。其中,主站采用的是S7-300PLC,并设置了扩展机架,便于后期生产扩容,主站下设8台从站,且主站作为其中一个从站。从站采用的也是S7-300PLC,每个从站拥有独立的CPU,通过Profibus-DP光纤星形网络,与S7-300PLC主站通讯并进行数据交换。每个PLC子站均配置一块触摸显示屏,通过MPI方式与子站的CPU进行直接通讯。根据滤池在过滤周期与反冲洗周期内工艺运行条件,该控制系统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其中过滤周期内,采用了PID算法实现对滤池液位的恒定控制。反冲洗周期内,为保证反洗强度充足进而保障滤池及时恢复过滤能力,设计并编写了其反冲洗控制程序,同时结合生产经验对反冲洗时各阀门的启闭顺序与启闭时长进行完善,确保气水联合反冲洗充分发挥其省水、反洗效果好的优点。为了保障各格滤池滤后水水质优良,配套设置了浊度巡检控制系统,通过取样泵与取样球阀的动作确保每一格滤池都得到浊度检测,保障滤后水水质优良。为保障控制程序顺利执行,该论文对各格滤池的现场设备、反洗公用设备、逻辑控制条件进行I/O点位设计与分配,确定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硬件选型方面包括滤池各阀门与执行机构、液位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和浊度巡检设备的选型。其次,针对反洗公用设备和浊度巡检设备(取样泵和取样球阀)绘制电气原理图。最后,运用Wincc建立了组态画面,并根据项目设计了运行界面。基于上述讨论,该V型滤池的过滤与反冲洗工况均得到了较好的运行效果,液位恒定保障了滤后水质的优良稳定,气水联合反冲洗使得滤料被彻底洗净以恢复其过滤能力,可以较好的完成净水功能,保障了下游生产平稳。

计量[2](2020)在《山东莒县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评价与保护区划分》文中认为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们日常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地下水埋藏深,水质好,不易污染,开采容易。但是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极难修复。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污染,地下水保护迫在眉睫,特别是作为水源地的地下水保护更为重要。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保护区划分是常见的保护地下水的有效方法。莒县地下水水源地位于山东省日照市,是一个主要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由于水源地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地下水水质情况堪忧。因此,本文选取山东省莒县地下水水源地为研究区,进行研究区的脆弱性评价和保护区划分,为该地区地下水的保护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对地下水的保护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山东省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项目,在相关资料收集和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研究:(1)研究分析研究区特点和类型,在传统的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于研究区的脆弱性评价方法DRTIC-IAG。分析总结研究区脆弱性评价参数及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对重要关系,确定权重,并做好全区的参数分布及对应评分,进行叠加,得到脆弱性评价结果。整个评价方法借助于ArcGIS软件,利用软件的叠加等功能进行制图、运算。(2)根据研究区的基础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应用GMS软件中MODFLOW模块建立模型,确定模型的范围、边界条件、源汇项情况、降水蒸发等条件,建立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之后进行调参和模型的识别和验证。(3)在水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GMS中MODPATH模块建立粒子示踪模型,并以相关规范为基础,确定研究区水源地地下水保护区范围。论文的主要结论为:(1)高脆弱性区集中于工业区和沭河中游地区,工业区主要受化工厂影响,沭河中游地区净补给量大、渗流区介质颗粒粗、开采分数相对较大,因此脆弱性最高;较高脆弱性区集中于除沭河中游之外的河道一带,主要是因为净补给量大、渗流区介质颗粒粗;中等脆弱性区集中于研究区四周,主要是因为渗流区介质颗粒粗、地下水埋深浅;较低脆弱性区域与低脆弱性区域集中于中部平原区,各指标评分均较低,地下水防污性能最强。(2)通过对改进的方法结果与传统方法结果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结果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说明改进的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同的地方则体现出改进的方法选取的因素更全面和评价结果更准确。因此,改进的DRTIC-IAG方法在本文选取的研究区中的评价应用合理可信。(3)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模拟区地下水流系统及边界条件,确定模型的范围及边界条件、模型分层、源汇项的处理以及模型相关初始参数;根据2016年的统测水位进行模型识别,2017年统测水位进行验证。识别验证结果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良好。(4)根据地下水流模型建立了粒子示踪模型,确定了地下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为了对水源地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建立了水源地监控区。

刘清源[3](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起,乡村建设就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乡村建设是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手,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新要求下的乡村建设既要充分体现不同地域乡村的发展特色,更要明确不同乡村的建设重点,尤其是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探索有待加强。本论文首先采用综合、比较、层次分析等简明实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等概念及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梳理,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其次,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分类与功能,梳理国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内容、国内不同时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指标、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新要求与新转变,总结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的启示;再者,在此基础上,以“循序渐进、分级配置、因地制宜、保护特色、文化自信、生态修复”六大点为目标,从系统性、简明性、前瞻性、地域性及可实施性五个视角切入,通过提升生产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修复生态环境三方面优化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两两比较矩阵对指标给予权重,并结合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对其赋值;最后,以合肥市随机抽取的50个乡村进行该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并结合验证过程给予一定的应用思考与建设建议,对未来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展望。

钟仕杰[4](2019)在《无人值守水厂投矾加氯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化的生活生产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水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居民区都设有净水机器,居民可以通过买水的方式取得品质更高的水源,同时在家中有不少水龙头过滤装置,通过定期更换滤芯,从而得到优质的水源,不仅仅是城市,农村饮水方式也逐渐改变。本课题以武汉市两个自来水厂的历史数据和现场考察为背景,完成了无人值守水厂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研究三个方面内容:1.对控制器进行了选型和触摸屏的界面设计2.对水厂加氯算法进行改进与仿真3.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水厂的混凝剂投药量进行预测。投矾加氯作为自来水净化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与水厂运行成本画上等号。本次设计利用单片机对相关设备进行监控,在加药间控制站能够根据浊度变化预测投矾加氯量,从而对沉淀水的浊度进行控制,优化自来水生产流程,最终提高自来水质量,维护居民健康。本次设计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第一,在无人值守水厂方面,对比多款控制器,完成了微控制器选型、相关硬件模块的选型,设计了基于STM32的无人值守小型化水厂控制系统;在上位机方面选择MCGS触摸屏作为界面显示,设计了基于MCGS的界面,实现了与STM32的通信。第二,针对水厂加氯控制的大滞后特性,通过对水厂的实际调研和现场调试,设计基于Smith补偿器的加氯控制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控制效果良好,目前正在进行现场调试和算法优化。第三,混凝剂的投放过程多种不确定干扰多变量的,是一个多变量不确定系统,本次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对水厂投矾控制系统的大量历史数据分析,进行有监督学习,提出一种智能化的控制方法,将原始数据清洗后减少了大量的无关特征,对投矾量进行自动调节,根据历史数据验证,验证精度达到了0.0001以下,解决了传统投矾控制的不连贯性的问题。为投矾控制系统模型难以建立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使供水的可持续高质量性提高。

罗伟波[5](2019)在《花都区供水安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供水系统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水安全既关乎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又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是人们对良好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花都区是广州市的“北大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腾飞,人口集聚,生活改善,都对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现状和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变迁与发展趋势,对花都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供水系统运行现状进行调研,从水源、水厂、管网及管理等方面分析、研究了花都区供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供水安全保障对策。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花都区城市供水安全性存在水源地单一、水污染严重、本地水厂产能不足、给水管网老旧及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诸多问题。根据预测,2020年、2025年、2030年供水缺口将分别达到12.85万m3/d、30.34万m3/d和52.80万m3/d。(2)通过调整优化供水水源布局,确立应急备用水源,连通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引入西江净水15万m3/d,大大缓解了花都区的供水紧张局面。(3)通过污水处理厂/站的提标改造,新增污水管网约65km,提高了污水收集率;流溪河、白坭河等河涌水质大大改善,2018年流溪河花都段生活饮用水水源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4)东部水厂与石角水厂采用“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新建生物预处理系统,有效提高了出厂水水质。(5)投入约6.1亿元建设供水管网约47km,有效改善了区内管网老旧和供水不均衡等问题;完善了城市供水管网SCADA系统和GIS系统,逐步形成实时在线的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供水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6)花都区通过境外引水、从其他供水系统调水等做法,为类似城市提供了参考。

王新燕[6](2020)在《XM水务集团归核化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9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已超14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加大对水的需求量。我国是13个贫水国之一,城市缺水尤其突出。XM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属极度缺水地区,水短缺矛盾依然存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XM水务集团作为XM当地一家主要从事水务投资、建设、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有义务缓解当地供水紧张局势,助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本文试图对集团现有战略进行适当调整,集中资源和能力推进主业项目投资建设,以达到完成集团供水保障任务,提高集团经济效益,实现持续稳定成长的目标。XM水务集团现有的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让集团在实现“三水合一”的同时,依靠自身优势,顺应国家持续的支持水务行业发展的政策快速扩张。但随着集团多元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度多元化经营状态。本文以归核化战略理论为主要理论指导,运用PEST、BCG矩阵和P/MEP矩阵分析法等方法对XM水务集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其战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集团多元化经营出现过度的趋势,提出选择归核化战略的建议。以加大投资供水主营业务、推进核心业务跨区域投资、剥离盈利差的非相关业务等途径实施归核化战略,促使集团回归核心主业。最后,为保障XM水务集团归核化战略能够顺利实施,从组织、资金、人力、企业文化等方面构建了较完善的保障措施,力求通过归核化战略的实施来解决集团当前多元化战略存在的问题,促进集团质的提高,实现持续健康成长。在开放、动态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战略不可能一成不变。通过对XM水务集团归核化战略的研究,在集团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和企业能力的变化状况,为集团选择合理的战略,更有效地运用集团资源和能力,以期实现集团经营目标,也希望本文能为行业内其它水务集团的发展战略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法丽扎[7](2019)在《厂级净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与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自来水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来水水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净水生产的自动化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山西某新建净水厂的工程需求基础上,结合净水处理工艺,完成了净水厂生产运行的分布式自动控制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开发了基于WinCC的全厂生产运行监控的管理层集中监控系统,包括硬件电路搭建、软件系统开发及通信连接配置。本文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制定了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研究了关键工艺控制算法。研究了絮凝剂投加量与原水浊度、pH及流量的关系,建立基于相似水厂运行数据的絮凝剂投加量数学模型。在VC环境下,设计基于现场数据周期性自运算优化投加量的控制程序。并针对混凝工艺大时滞的特点,引入沉淀池出水浊度作为反馈,构成复合环控制系统,根据出水浊度实际情况,使用模糊PID控制调整参数,完成投加量的在线控制。(2根据工艺要求,编写了各控制单元的控制程序。使用7台西门子CPU315-2PN/DP作为控制层工作站,依据各工艺生产的控制要求,利用TIA Protal V14软件编写了各PLC控制程序及HMI界面,完成了絮凝沉淀车间、滤池及反冲洗车间与加氯加药车间内各设备的操控和整个工艺生产的协调运行控制,实现了各工艺参数采集,并及时对其调节,从而保证净水处理的质量。(3)设计了适用于该厂级净水系统生产运行的监测系统。采用WinCC组态软件设计了由主界面、员工管理系统、参数设置系统、操作记录系统、报警记录系统以及各工艺流程监控界面组成的上位机监控系统,能够动态显示各工艺生产过程、各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各参数趋势曲线,具有丰富的界面功能。建立员工管理数据库、生产运行数据库、故障及报警数据库,完成各个环节工艺参数的实时调节、记录、存档及管理。(4)采用环形以太网构建通信网络,完成各PLC控制站与管理层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使用分时通信方法,实现了链路冗余,解决了数据流量大,网络拥堵和通信延时等问题,具有可靠性高、交换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该厂级净水系统在整体结构上,硬件配置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且组网方便,在完成厂家要求的控制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厂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生产强度并有效保障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安全性。

于冰[8](2019)在《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促使诸多城市寻求多水源供水模式,导致城市供水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如何实现和促进多水源供水格局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已经成为缺水城市供水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宗旨出发,针对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面临的从开源到节流的关键问题: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配、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确定、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天津市供水系统为例开展系统性研究,以期为城市供水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首先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水资源条件等方面介绍了天津市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天津市形成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在此基础上对分区用户的用水需求和多水源可供水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连通水源、水厂和分区用户的配套供水工程以及水源的供水成本价格,为开展城市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配、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确定、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三方面研究提供数据基础。2)构建了面向复杂城市供水系统的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模型以“水源-水厂-分区用户”三层供水网络结构为基础,权衡了缺水量最小和供水成本最小两大目标,精细考虑了从水源到水厂再到分区用户各个环节的供水工程能力以及多水源利用优先次序、分质供水规则等约束。天津市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水源-水厂-分区用户”三层城市供水系统中水量的精细化分配,深入挖掘了城市的缺水原因,解决了以往水资源配置方案难以指导实际供水管理工作的问题,同时能反映出复杂城市供水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综上所述,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3)从“开源”入手缓解天津市缺水问题,提出了将规模经济分析与多水源统一配置相结合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天津市海水淡化的利用规模。首先,基于规模经济原理分析了规模、产量影响下海水淡化成本呈现的变化特性;然后,利用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进行海水淡化用量和天津市两大主要外调水源的联合调配,用海水淡化可变成本价格代替以往的固定成本价格,优化求解不同海水淡化利用情景下缺水指数与外调水供水成本的Pareto前沿;最后,选择适应决策者需求的缺水指数,计算各情景下与缺水指数相对应的外调水和海水淡化供水成本之和,获得两者总供水成本随海水淡化用量增加的变化曲线,在曲线最低点确定了最佳海水淡化利用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决策者规划天津市海水淡化的未来发展,进一步缓解城市缺水。4)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引水过程不均匀造成的“工程性缺水”问题,提出加大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分水口处调蓄水库规模的措施,为优选水库规模,构建了基于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的水库规模优选方法体系。在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基础上增加水库调蓄模块,并将原来的双目标模型转变为权衡成本、可靠性、脆弱性(平均时段缺水和最大时段缺水)和弹性(平均破坏时长和最大破坏时长)的多目标模型。在不同水库规模方案下,利用基于改进拥挤度算子的权重设计方法确定具有多样性的权重组合,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进行优化求解。最后根据不同水库规模下多组权重组合的解集分析六个目标两两之间的竞争协同关系,识别出了影响水库规模选择的决定性指标,剔除了非必需指标,从而简化了多因素影响下的复杂决策过程,可辅助决策者根据自身偏好进行规模优选。5)为促进城市的节水和水资源二次优化配置,针对枯水年居民用水无限制而工业缺水损失严重的情况,提出了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的优化方法,通过经济杠杆促使居民用水节约并向工业用户转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基于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和供水的边际效益分析,以提价后生活和工业整体增加的效益与成本之差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用户需水上下限和居民对提价的可接受程度,通过模型优化求解确定缺水条件下居民生活阶梯水价各阶梯的提价系数;以城市缺水的承担主体——工业用户的缺水程度反映复杂多水源联合供水情况下水资源的稀缺程度,获得了提价系数随工业缺水量增加的变化曲线,识别出提价的起止条件和价格区间,可为决策者制定促进节水和水资源二次优化配置的水价策略提供理论方法支撑和决策依据。

邓刚[9](2017)在《城北水厂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南京自来水总公司)城北水厂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对自来水制水工艺进行深入地研究,运用先进算法,实现了城北水厂生产自动化、水质达标、节能降耗的目标。自来水制水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大部门水厂自动化程度较低,未对全部制水工艺进行系统性的设计,生产信息化建设也停留在初级阶段。当前工业4.0、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发挥好自动化、信息化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对水厂降低管理成本、进行优质高效地供水、节约能源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中对城北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进行了描述,建立了与制水工艺相对应的控制子站,并用工业以太网构建高效、安全的控制网络。混凝剂、消毒剂投加过程中存在大时滞、大惯性、外界影响大等特点,本文通过建立投加过程的动态模型,应用具有前馈-反馈结构的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对投加过程进行闭环控制。同时借鉴串级控制的思想,将PID控制与预测控制结合在一起,形成DMC—PID预测控制。利用串级系统中副回路的快速反应来抑制高频干扰;主回路则通过建立的多模型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控制品质。本文还借鉴了"大数据"的概念,对城北水厂生产数据进行了有效地管理,提高了生产信息化水平,为更好地进行生产分析、工艺改进、控制算法优化提供依据。

胡天龙[10](2016)在《乡镇集中供水自控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四川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居民用水量和企业用水量都显着增加。而在四川东部丘陵地区,目前普遍是小水厂单独供水,其设备落后,管理混乱,经常会因为设备故障造成停水;加上原水水源的选择面有限,经常会因为天气干旱导致供水不足。这些问题使得当地的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达州市水务部门决定不再建设分散的乡村小水厂,而是在包含几个乡镇的范围选择较好的水源地和厂址,建设技术较为先进、供水质量好和规模相对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本文完成了达州市达川区亭子集中供水项目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可供此类项目参考的技术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川东地区原有的乡村小水厂和新建的集中供水项目存在的若干问题,然后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功能需求,拟定了本项目总体控制方案。并根据这个方案选择了主要控制设备和组态软件,完成了控制网络设计。根据总体控制方案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原则,设计完成了中控单元和其他分散控制单元控制柜原理图、中控监控程序和各控制单元PLC程序,并完成了调试。针对汛期原水浊度超标引起的问题,本文设计在取水端上游几十公里处对源水浊度进行预检,并通过无线通信传送浊度超标信号到中控单元,应急程序响应并完成应急处理流程,防止供水安全事故的发生。亭子项目中多个单元的控制系统建模困难,难以实现精确控制。本文在传统的PID算法基础上,利用控制设备的自整定功能,在不同的工况下得到若干组控制参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调取相应一组参数进行PID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加氯加药控制通过分段线性化处理实现近似线性控制,同时控制系统会根据出水检测结果进行线性系数自动修正。目前项目已经投入了试运行,自控系统运行良好,各单元控制功能正常,供水水质水压稳定,符合用户要求。

二、中、小水厂监控系统及软件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水厂监控系统及软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控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过滤技术的发展
        1.1.2 滤池控制系统的发展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2 净水厂V型滤池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净水工艺
    2.2 V型滤池工艺运行概况
    2.3 V型滤池总体控制方案
    2.4 V型滤池过滤控制系统
        2.4.1 液位流量串级控制
        2.4.2 液位控制逻辑
        2.4.3 过滤现场操作
    2.5 V型滤池反冲洗控制系统
        2.5.1 反冲洗强度的确定
        2.5.2 反冲洗控制
        2.5.3 反冲洗操作
    2.6 本章小结
3 V型滤池运行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V型滤池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3.2 硬件组态配置
    3.3 控制系统I/O点设计
        3.3.1 单格滤池控制单元的I/O点设计
        3.3.2 公用设备控制单元的I/O点设计
    3.4 鼓风机电气原理图
    3.5 反洗水泵电气原理图
    3.6 滤后水浊度巡检控制
    3.7 硬件选型
        3.7.1 压力传感器选型
        3.7.2 液位传感器选型
        3.7.3 执行机构选型
        3.7.4 浊度巡检设备选型
    3.8 本章小结
4 V型滤池运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V型滤池PLC软硬件地址表
    4.2 阀门控制子程序的编制
        4.2.1 进水闸板阀控制子程序
        4.2.2 反洗进水阀控制子程序
        4.2.3 反洗进气阀控制子程序
        4.2.4 排水闸板阀控制子程序
        4.2.5 排气阀控制子程序
    4.3 反冲洗子程序
    4.4 过滤控制子程序
    4.5 浊度巡检子程序
    4.6 V型滤池组态界面
        4.6.1 项目工程开发
        4.6.2 滤池运行界面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运行维护
    5.1 滤池控制系统运行问题
    5.2 完善控制系统
    5.3 调整工艺运行条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滤池PLC软硬件地址及端子对照表
附录 B 控制柜硬件接线图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山东莒县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评价与保护区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脆弱性评价概念
        1.2.2 脆弱性评价国外研究现状
        1.2.3 脆弱性评价国内研究现状
        1.2.4 保护区划分国外研究现状
        1.2.5 保护区划分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与人文经济
        2.1.3 地形地貌
        2.1.4 气象与水文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与富水性特征
        2.3.1.1 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
        2.3.1.2 主要富水地块划分及其水文地质条件
        2.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
        2.3.2.1 地下水补给
        2.3.2.2 地下水径流
        2.3.2.3 地下水排泄
        2.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第3章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3.1 DRTIC-IAG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3.1.1 DRASTIC模型评价指标
        3.1.2 DRTIC-IAG模型评价指标
        3.1.3 DRTIC-IAG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3.2 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评分分值确定
    3.3 评价指标体系各权重确定
        3.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3.2 指标权重计算
    3.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析
        3.4.1 计算方法
        3.4.2 评价结果分析
        3.4.3 DRTIC-IAG模型与DRASTIC模型对比分析
第4章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1 划分方法
        4.1.1 固定半径法
        4.1.2 数值模拟法
    4.2 划分依据原则和技术要求
        4.2.1 划分依据
        4.2.2 划分原则
        4.2.3 划分要求
    4.3 地下水数值模型在保护区划分中的应用
        4.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3.1.1 含水层概化
        4.3.1.2 含水层的水力特征概化
        4.3.1.3 边界条件概化
        4.3.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3.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4.3.2.2 数学模型的求解
        4.3.2.3 空间离散
        4.3.2.4 时间离散
        4.3.2.5 参数分区及初始值
        4.3.3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4.3.3.1 源汇项处理
        4.3.3.2 模型的识别结果
        4.3.3.3 模型的验证结果
        4.3.4 地下水粒子示踪模拟
        4.3.4.1 水源地概况
        4.3.4.2 MODPATH的应用
        4.3.4.3 固定半径法在保护区划分中的应用
        4.3.4.4 模拟区监控区的建立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3)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地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新农村建设
        2.1.2 美丽乡村
        2.1.3 乡村振兴战略
        2.1.4 基础设施与乡村基础设施
    2.2 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2.2 两型社会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2.3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
        2.2.4 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2.2.5 城乡规划领域相关指标体系
    2.3 总结及借鉴
第三章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相关基础研究
    3.1 乡村基础设施的分类与功能
        3.1.1 乡村基础设施的分类
        3.1.2 乡村基础设施的功能
    3.2 国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关研究
    3.3 国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关研究
        3.3.1 “十一五”时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3.3.2 “十二五”时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3.3.3 “十三五”时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3.4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及新要求
        3.4.1 政策建议
        3.4.2 新要求
        3.4.3 新转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与检验
    4.1 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4.1.1 构建原则
        4.1.2 构建路径
    4.2 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框架构建
        4.2.2 指标选取思路
        4.2.3 相关指标体系借鉴与指标搜集
        4.2.4 理想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的筛选与确定
        4.3.1 指标筛选的方法与思路
        4.3.2 指标筛选过程
        4.3.3 指标的最终确定
        4.3.4 指标的权重
        4.3.5 指标的赋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5.1 合肥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5.1.1 建设现状概况
        5.1.2 建设主要问题
    5.2 基于合肥市对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5.2.1 肥东县
        5.2.2 肥西县
        5.2.3 庐江县
        5.2.4 长丰县
        5.2.5 巢湖市
    5.3 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应用思考
    5.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策
        5.4.1 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
        5.4.2 加快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质率
        5.4.3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标准研究
        5.4.4 优化乡村基础设施配建技术
        5.4.5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体系
        5.4.6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5.4.7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维护管控与运营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6.2.1 本文的不足
        6.2.2 本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
附录2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表
附录3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4 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5 第二轮问卷指标数据汇总表
附录6 第三轮问卷指标数据汇总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无人值守水厂投矾加氯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农村饮用水情况
    1.2 农村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情况
        1.2.1 农村部分地区2011-2015 年间合格率比较
        1.2.2 枯、丰水期合格率化较
        1.2.3 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比较
        1.2.4 水厂处理工艺情况及对水质影响研究的分析
        1.2.5 水厂管网情况及对水质影响的分析
        1.2.6 水厂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情况及对水质影的分析
    1.3 国内外水厂的发展与现状
    1.4 国内水处理
    1.5 水处理工艺介绍
    1.6 制水工艺和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无人值守小型水厂设计
    2.1 微处理器与触摸屏选型
        2.1.1 STM32系列介绍与功能需求
        2.1.2 MCU选型
        2.1.3 串口屏
        2.1.4 MCGS触摸屏TPC7062KX
        2.1.5 触摸屏选型
    2.2 采样传感器
        2.2.1 浊度传感器
        2.2.2 余氯传感器
    2.3 无线通信
        2.3.1 蓝牙
        2.3.2 GSM/GPRS
        2.3.3 LoRa
        2.3.4 无线通信选择
    2.4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2.5 执行机构电路设计
    2.6 MCGS与STM32的通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MCGS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与信息处理
    3.1 软件程序设计
    3.2 MCGS屏幕功能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史密斯补偿器的加氯算法设计
    4.1 传统加氯算法
    4.2 现有控制系统工作现状
        4.2.1 系统现状与不足
        4.2.2 改进方案
    4.3 基于Smith补偿器的加氯控制构建与仿真
    4.4 算法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分析法的加药控制算法设计
    5.1 神经网络的优点
    5.2 模型构建
    5.3 神经网络控制加矾
    5.4 数据探索
    5.5 数据处理
        5.5.1 数据清洗
        5.5.2 属性规约
        5.5.3 模型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花都区供水安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资源概况
        1.2.1 全球水资源概况
        1.2.2 我国水资源概况
    1.3 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意义
        1.3.1 水与健康
        1.3.2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社会意义
    1.4 国内外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研究现状
    1.5 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变迁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花都区供水系统基础资料
    2.1 花都区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2 花都区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2.2.2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2.3 花都区城市供水系统概况
        2.3.1 供水水厂
        2.3.2 供水加压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都区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供水水源系统
        3.1.1 主要水源地
        3.1.2 水源地水质
    3.2 供水水厂系统
        3.2.1 城区供水水厂制水工艺
        3.2.2 其他镇级水厂处理工艺
        3.2.3 花都区近年售水量
    3.3 供水管网系统
    3.4 供水管理
        3.4.1 供水水价
        3.4.2 供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都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对策
    4.1 花都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发展定位
    4.2 花都区未来供水需求预测
        4.2.1 用水量预测方法
        4.2.2 花都区未来供水需求预测
    4.3 花都区供水安全保障对策措施
        4.3.1 优化供水水源
        4.3.2 强化净水工程
        4.3.3 完善供水管网
        4.3.4 供水管理信息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XM水务集团归核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归核化战略综述
        1.2.2 水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3 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发展战略理论
        2.1.1 发展战略的概念
        2.1.2 发展战略的类型
        2.1.3 归核化战略
    2.2 相关分析工具
        2.2.1 PEST
        2.2.2 BCG矩阵
        2.2.3 P/MEP矩阵
第3章 XM水务集团战略现状及问题
    3.1 公司概况
        3.1.1 公司业务范围
        3.1.2 组织结构
        3.1.3 经营状况
    3.2 现有公司层整体战略
        3.2.1 一体化战略
        3.2.2 多元化战略
    3.3 公司现有战略存在的问题
        3.3.1 资源匹配不均衡未突出核心主业
        3.3.2 业务间缺乏协同性造成资源浪费
        3.3.3 跨界辅业盈利能力较低
第4章 XM水务集团归核化战略制定
    4.1 XM水务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
        4.1.2 行业环境分析
    4.2 内部环境分析
        4.2.1 公司资源
        4.2.2 公司运营能力
    4.3 归核化战略的选择
        4.3.1 BCG矩阵分析
        4.3.2 P/MEP矩阵分析
        4.3.3 选择与评价
第5章 归核化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5.1 归核化战略实施的路径
        5.1.1 加大投资本地供水主营业务
        5.1.2 推进核心业务跨区域投资
        5.1.3 剥离盈利差的非相关业务
    5.2 归核化战略实施的保障
        5.2.1 组织保障
        5.2.2 资金保障
        5.2.3 人力保障
        5.2.4 企业文化保障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7)厂级净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与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净水处理工艺现状
        1.2.2 水处理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1.2.3 工业以太网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1.2.4 净水絮凝剂投加量控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2 厂级净水系统控制方案及控制策略
    2.1 厂级净水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2.1.1 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2.1.2 工艺控制流程
    2.2 控制系统关键工艺参数控制算法
        2.2.1 絮凝剂投加量影响因素及数学模型建立
        2.2.2 投加量周期性自运算程序
        2.2.3 絮凝剂投加量模糊PID控制算法
    2.3 本章小结
3 各控制单元监控系统设计
    3.1 控制器选型及监控系统总架构设计
        3.1.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选型
        3.1.2 监控系统开发环境及总架构设计
    3.2 絮凝沉淀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3.3 滤池及反冲洗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3.3.1 滤池子站控制系统设计
        3.3.2 反冲洗控制系统设计
    3.4 加氯加药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3.5 净水监控系统设计
        3.5.1 主界面
        3.5.2 总工艺流程监控界面设计
        3.5.3 员工管理系统设计
        3.5.4 报警记录系统设计
        3.5.5 参数设置及操作记录系统设计
        3.5.6 数据归档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厂级净水系统网络通信与调试
    4.1 厂级净水系统总体网络架构
    4.2 WinCC以太网通信组态实现
        4.2.1 WinCC通信基础
        4.2.2 WinCC以太网通信设计
    4.3 PLC通信设计
    4.4 系统调试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建立数学模型的相似水厂运行数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配置
        1.2.2 非常规水源利用
        1.2.3 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
        1.2.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用水需求分析
        2.2.1 供水区域划分
        2.2.2 区域需水分析
    2.3 可供水量分析
        2.3.1 本地水源
        2.3.2 外调水源
        2.3.3 可供水总量
    2.4 配套供水工程
        2.4.1 管线工程
        2.4.2 水库工程
        2.4.3 水厂工程
    2.5 单位供水成本
        2.5.1 外调水源单位供水成本
        2.5.2 本地水源单位供水成本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研究
    3.1 问题分析
    3.2 供水网络分析
    3.3 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
        3.3.1 目标函数
        3.3.2 约束条件
        3.3.3 模型求解
    3.4 实例应用
        3.4.1 天津市供水系统概化
        3.4.2 调度规则及其处理
        3.4.3 典型年选择及模型输入
        3.4.4 优化成果及其合理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成本-效益的海水淡化规模分析
    4.1 问题分析
    4.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4.2.1 海水淡化可变成本分析
        4.2.2 最佳海水利用量的确定
    4.3 成果分析与讨论
        4.3.1 最佳海水淡化用量分析
        4.3.2 输入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的水库规模优选
    5.1 问题分析
    5.2 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5.2.1 目标定义
        5.2.2 目标函数
        5.2.3 水库调度模块
        5.2.4 模型输入
    5.3 权重设计
    5.4 情景设置
    5.5 成果分析
        5.5.1 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
        5.5.2 水库规模优选
    5.6 本章小结
6 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研究
    6.1 问题分析
    6.2 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优化模型
        6.2.1 目标函数
        6.2.2 约束条件
    6.3 实例应用
        6.3.1 情景设置
        6.3.2 居民生活用水分布
        6.3.3 工业用水边际效益
        6.3.4 其他参数
    6.4 结果及其合理性分析
        6.4.1 提价系数确定
        6.4.2 提价起止条件识别
        6.4.3 提价的合理性分析
        6.4.4 价格弹性系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6.4.5 水资源产出弹性系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城北水厂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水处理工艺介绍
        1.2.1 混合和絮凝
        1.2.2 沉淀
        1.2.3 过滤
        1.2.4 消毒
    1.3 自来水厂自动化现状与发展
        1.3.1 实现水厂自动化的意义
        1.3.2 国内外水厂自动化的发展与现状
        1.3.3 水厂自动化设计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1.3.4 水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4 南京城北水厂概况与特点
        1.4.1 总体概况
        1.4.2 取水泵房(一泵房)
        1.4.3 加药间
        1.4.4 絮凝池及沉淀池
        1.4.5 V型滤池
        1.4.6 反冲洗泵房
        1.4.7 加氯系统
        1.4.8 清水池及清水泵房(二泵房)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实现目标
第二章 自控系统主体框架设计
    2.1 城北水厂自动化需求分析
        2.1.1 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
        2.1.2 提高供水水质
        2.1.3 降低能耗和管理成本
    2.2 城北水厂自控系统结构论证
        2.2.1 DCS简介
        2.2.2 FCS简介
        2.2.3 PAC+PC控制系统简介
        2.2.4 自控系统论证结果
    2.3 城北水厂自控站点设置
    2.4 城北水厂控制网络结构
        2.4.1 网络组态方式
        2.4.2 数据接口
        2.4.3 网络时间同步
    2.5 硬件配置及主要硬件简介
    2.6 软件配置及主要软件简介
        2.6.1 控制程序编译软件RSLogix5000
        2.6.2 网络组态软件RSNetWorx
        2.6.3 企业级控制数据事务处理软件RSSql
        2.6.4 人机接口软件FactoryTalk View
第三章 城北水厂自控系统子站设计
    3.1 取水泵房(一泵房)
        3.1.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3.1.2 硬件设计
        3.1.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3.1.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3.2 加药间及沉淀池
        3.2.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3.2.2 硬件设计
        3.2.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3.2.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3.2.5 自动加矾的研究与实现
        3.2.6 自动加矾实际应用效果
    3.3 滤池及冲洗泵房
        3.3.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3.3.2 硬件设计
        3.3.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3.3.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3.4 加氯间
        3.4.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3.4.2 硬件设计
        3.4.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3.4.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3.4.5 自动加氯的研究与实现
        3.4.6 自动加氯和人工加氯的控制效果比较
    3.5 清水泵房(二泵房)
        3.5.1 子站结构及功能描述
        3.5.2 硬件设计
        3.5.3 主要控制程序设计
        3.5.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第四章 人机界面及信息处理部分的设计
    4.1 人机界面系统的软件配置
    4.2 安全机制
    4.3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4.4 水厂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4.4.1 生产信息的数据库定义
        4.4.2 水厂信息系统功能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本文的意义及今后的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乡镇集中供水自控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集中供水项目自控系统总体设计
    2.1 集中供水项目介绍及分析
        2.1.1 取水泵站工作特点及分析
        2.1.2 净水厂工程特点及分析
    2.2 自控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2.3 自控系统网络结构选择与设计
    2.4 中控单元与分散控制单元主设备的软硬件选择
第3章 集中供水项目自控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取水泵房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1.1 取水泵站防雷及电动蝶阀驱动硬件设计
        3.1.2 取水泵站远程水质监测站硬件设计
        3.1.3 取水泵站控制单元PLC地址分配及元器件选择
    3.2 中控室与厂区各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2.1 中控室硬件选型
        3.2.2 配水井、絮凝沉淀池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2.3 预沉池、无阀滤池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2.4 加氯加药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2.5 清水池、送水泵房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第4章 集中供水项目自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中控监控软件设计
        4.1.1 中控监控软件的IO设备组态和数据库组态
        4.1.2 中控监控软件的3D界面设计
        4.1.3 中控监控软件主从冗余设计和配置
        4.1.4 中控监控软件算法及程序设计
    4.2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4.2.1 控制单元的编程软件及设备组态
        4.2.2 控制单元的基本算法及程序设计
        4.2.3 上游水质监测应急控制程序设计
第5章 系统调试
    5.1 硬件调试
    5.2 软件调试及联调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项目现场图

四、中、小水厂监控系统及软件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控制与分析[D]. 聂少芳.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2]山东莒县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评价与保护区划分[D]. 计量. 吉林大学, 2020(08)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刘清源.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无人值守水厂投矾加氯控制系统研究[D]. 钟仕杰. 江汉大学, 2019(04)
  • [5]花都区供水安全性问题及对策研究[D]. 罗伟波. 广州大学, 2019(01)
  • [6]XM水务集团归核化战略研究[D]. 王新燕. 华侨大学, 2020(01)
  • [7]厂级净水系统的自动控制与监测系统设计[D]. 法丽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 于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城北水厂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D]. 邓刚. 东南大学, 2017(01)
  • [10]乡镇集中供水自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 胡天龙.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

标签:;  ;  ;  ;  

监控系统及软件在中小型水厂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