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股的减持流通与国有投资公司的运作(论文文献综述)
宋韶君[1](2020)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文中指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高增长,与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绩效分不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央企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然而与国有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相对不高、国有企业产业竞争力不足,从制度因素来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已不相容。在此背景下,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重构国资监管、国资运营、国企经营分开的三层国资管理体系,除了有利于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更重要的是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各司其职,引导国资管理目标从“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导向,转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资本价值导向,为国有资本价值增长可持续创造有利制度条件。“管资本”导向下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重构,需要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聚焦国有资本价值,重构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为国资监管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且对引导国有资本价值管理、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已有相关研究,虽然不乏从“政企分开”、“两权分离”视角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管资本”改革逻辑的解释,但针对“两类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要么是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孤立研究国有资本增值绩效,要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作为外在于资本增值目标函数的因素研究,由此导致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理论与现实“脱节”。本文所尝试的理论推进,就是使两者融合,把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因素分析,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绩效目标体系,构建一个开放的、融合组织功能与系统目标的绩效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主要借鉴马克思资本理论及西方产权理论,结合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的现实考察,构建了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下的绩效评价体系。从“两类公司”职能侧重来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注重产业培育,兼顾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追求投资收益,市场化程度更高。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本文具体选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重点阐述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逻辑下,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产权层,使国有资本增值绩效释放的实现机制,由此提出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思路,指导指标体系构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三章,通过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以马克思资本理论为源头,借鉴公有制理论,构建了国有资本增值的目标体系;引入西方产权理论,从理论层面论证了绩效评价动因、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为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是什么、如何评价”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四至五章,通过对“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效率的现实考察,将“管资本”改革逻辑引入国有资本增值目标体系,从而论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确立重构国有资本运营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构建了融合国资管理目标与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为绩效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提供方法指导。第三部分包括第六至八章,依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思路,探索性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并对其中核心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指标有效性,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及政策建议,旨在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如何评价”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下,由于独立行使产权职能的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缺位,依附于行政关系的国有产权管理和国有企业经营,与“国有资产账面价值保值增值”的绩效观念相互强化,使国有资本增值目标被异化为无限做大资产规模,导致资本增值潜力和企业创新活力被束缚。通过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把国有资本运营权利授权给“两类公司”,从而形成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层、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相互分权、相互制衡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为重塑国有资本增值的动力机制提供有利的制度安排,就是“两类公司”设立的改革逻辑。2.随着“管资产”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三层次国资管理体制重构,一方面,绩效评价目标及观念,应从关注国有资产账面价值,转向强调国有资本产权价值,实现国有保值增值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定位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市场职能以及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政策职能,相应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逻辑与国有企业产业经营层应有所区别。着眼资本价值,构建与国有企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绩效评价与国资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成为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3.以国有资本增值为目标,聚焦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在绩效评价目标层,以资本价值统筹市场绩效和政策绩效子目标;在绩效评价标准层,以提升国有资本流动性(活力)、增值能力、防风险能力、布局优化能力、对社会资本带动力、对国计民生支持力“国有资本六力”为评价标准;在绩效评价指标层,以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机制、国有股权减持市场化退出机制“三大机制”作为核心价值驱动指标选取依据;在指标权重和绩效标准值区分上,依据市场化程度、行政层级及资产规模、产融关系,构建不同分类视角下的“三维分类模型”,形成融合产权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上,将“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相结合,实现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把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及国有资本价值变动趋势的指标纳入中长期评价体系。4.按照绩效评价方法体系和构建思路,结合绩效评价重点,选取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三个指标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具有较好区分度和解释力。在数据层面,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好互补性;国有资产周转率与国有资产资本化率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三大指标能较好刻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目标的价值驱动逻辑。其中,国有资产周转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流动性的结果指标,国有资产资本化率是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的驱动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放大,是提高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前提;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是描述国有资本潜在增值能力的预测性指标,有利于引导国有资本价值发现,以及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1.选题的前沿性。现有文献缺乏把“国有资本”从“国有企业”的研究范畴中抽离出来,专门构建的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这一缺失,本文具体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专门针对国有资本产权运营层的绩效评价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及方法体系的创新。本文打破了孤立的从国有资本增值视角,或者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视角的绩效评价研究,以马克思资本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产权视角、融合国有资本产权运营职能与国有资本增值目标、包含“国有资本六力评价标准”、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分的“三维分类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深化了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理论解释,为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支持。3.核心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聚焦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而设计的“核心价值驱动指标”,特别是国有资产资本化率、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等创新指标,突出体现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管资本”改革导向,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能力和增值能力,对指导绩效评价实践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韩秋[2](2018)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保障基金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障离退休人员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保障相关问题,实现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可持续发放,是现代政府治理与国家治理追求的目标,更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在现阶段社保基金存在一定缺口的情况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更是代际公平和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具体体现。我国政府近年来重大文件和政策中,几乎都有关于社保基金运营方面的指导与论述。2017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倡的“老有所养,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具体表达,还是在新时期通过划转国有资本这一新举措来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新发展理念和目标的鲜明标志。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但是在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着短板,在养老方面还存在很多难题。人口老龄化加快和养老保险支付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养老保险新常态。社保基金隐性债务规模庞大,面临巨大缺口,应该尽早面对,尽早改革,拖延只会加大隐性债务的缺口和弥补的难度,最终必将导致社保基金难以为继这一论断已经成为理论界基本研究共识之一。为了处理好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以及资金空缺的缺陷和不足,我国政府制定了调整缴费率、财政弥补、利用财政资金做个人账户等多种方法措施,因此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财政资金划入到养老保险资金当中,而且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使得财政的压力不断增加。但是这些方法措施没有发挥出很好的职能效果。从社会福利层次分析,我国政府利用财政收入、税收制度等处理养老保险问题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作为全民所有且体量巨大的国有资本应该发挥其全民红利共享的作用。以国有资本收益注资养老保险基金以缓解其缺口压力,这不仅是国有资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以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为研究切入,在文献梳理与数据归集等较为充分的前期准备之上,综合运用代际公平理论、可持续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论证国有资本作为全民共享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分析了我国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发展过程,探究了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明确了新时期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发展方向,同时借鉴了山东省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成功经验,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相关对策建议的提出上,基于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对西方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探讨,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建议,如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接收单位应该享受完整的股东权利,一方面可以保证红利按时足额划转,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又如,在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过程中,需要从源头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对涉及到的国有企业制定相关考核制度和指标,保证红利顺利足额划转。
陈乐[3](2018)在《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清洁能源行业“弃风”、“弃光”等问题依然存在,水电行业发展陷入困境。目前,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上的问题成为决定公司稳健发展、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者、实际经营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研究课题。在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成为企业制度化管理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营效益与企业的行业适应性。通过调研发现,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公司治理结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仍没有建立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目前学术界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仍没有统一,与此同时,对比国外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不断增加,但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难以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亟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归纳与总结发现,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控制与管理问题突出,公司经理班子与董事会高度重合,经营权与管理权合二为一现象突出,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流于形式,公司机构设置、公司管理层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我国国有上市企业优化治理结构的难度加大。在当前我国初级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对我国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以CL水电集团为研究案例,客观而全面的介绍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的规模、性质、产值以及发展历程等情况,从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出发,深入剖析当前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针对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契合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实际发展需求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对策体系,促进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
王森茂[4](2017)在《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构想及实现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企改革经历了将近40年的时间,但是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不明确、一股独大、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的问题依旧很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国企经营效率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碍于国家经济发展。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国企改革重点放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上。随后,出台的《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知道意见》及2014年3月21日出台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为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运用提供了政策及法律上的支持。鉴于此,笔者对类别股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国企改革的制度选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运用方式及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而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本文以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构想及实现路径为题,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类别股制度在我国的理论基础及立法现状。首先对类别股制度的概念进行解读,并辨析其与一股一权原则、股东平等原则等我国《公司法》相关原则的联系,进而阐释我国公司尤其是国企引进类别股制度的价值;其次阐述类别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从宏观上谈类别股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本部分意在介绍类别股制度引入国企改革的正当性及从宏观层面引出其相关规定的不完善。第二部分分析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构想。首先阐述国企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对比国企股权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主要改革措施,由此引出国企股权改革需要类别股制度的引入;最后,根据国企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阐述如何运用类别股制度如优先股、金股等解决上述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现实困难及实现路径。本部分分析类别股制度激化不同种类股东之间的矛盾、影响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及从狭义的角度分析类别股的相关规定不完善,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途径,如国企分类治理、公司内部的制度设计及完善相关规定。
陈卢辰[5](2014)在《全流通时代下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是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第20个成长的年轮。自2006年我国股票市场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中联重科就紧跟时代步伐,于2006年年内完成进股权分置改革。自进入全流通时代以来,中联重科不断调整股权结构,企业业绩一直稳居工程机械行业前列。2013年中联重科凭借其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妥善处理了涉嫌财务造假事件。中联重科的迅猛发展是否和控股股东减持有关,控股股东减持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如何影响企业的公司治理,这正是本文选题的初衷。本文继而研究在全流通的背景下控股股东减持给上市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股权分置改革理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意味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在全流通的制度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市场价减持其股份,调整其股权结构,控股股东试图通过股权减持行为,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从股权分置改革到实现全流通的历史进程,介绍了研究的相关制度背景与相关理论基础。接着,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全流通、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和国有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等方面的经验研究文献。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上述基本理论,提出两大研究假设:一是控股股东减持改善了上市制造行业企业的股权结构,促使企业价值提升;二是控股股东减持影响企业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本文拟通过搜集我国沪、深两市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用以检验两大假设,并通过对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经济后果的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两大假设。最后,根据实证和案例得出的结论,针对我国国情,对全流通时代下的控股股东减持政策提出建议。
胡杰武[6](2011)在《中国管理层收购市场及其环境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上市公司私有化和杠杆收购相结合而产生了特殊的管理层收购方式以来,管理层收购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它在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而目前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从早期的边缘性收购方式成为当今西方国家主流的收购方式之一,为这些国家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全民福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还有三十七万多亿的国有资产,这些国有资产无论是从经济效益与效率,还是从社会效益来看,都仍然不如民营企业。大量的国有企业的存在,造成了整个经济的体制性无效率。因此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改造成为一般竞争性企业应是我国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和战略任务。目前所倡导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经济绩效并没有显着改善。根源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彻底,国家继续在股份公司中占有大股份,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干预和控制。因此从长期来看,非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的最终改革方向应是国家退出大股东地位,尤其是处在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而管理层收购,无论是从西方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来看,都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较好方式。本文收集整理了1997-2008年10余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全部案例,并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相比于同类研究,本文通过增加样本容量、扩大样本期间、拓宽业绩指标的覆盖面等途径,采用因子分析法与方差检验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股权出让方的财富效应,流通股股东的短期和长期财富效应等。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已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每股收购价格并不显着低于每股净资产。因而如果说国有企业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那么流失并不发生在定价过程中,而是发生在价款支付过程中以及地方政府为了防止失业而给予管理层收购价格折扣方面,该结论显着不同于以往国有资产定价过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流行结论。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表明,我国已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产生财富效应。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不成熟,使得管理层收购财富效应的两个重要来源:降低代理成本和产生节税效应都不能发挥作用。但鉴于管理层收购在明晰国有企业产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应努力加强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建设,目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错误的。自2005年全面停止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后,经过6年的发展,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日趋成熟,影响管理层收购效益发挥的因素日渐消除,尤其是在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范和并购融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许多重大突破,因而我国应逐步放开国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禁止向管理层转让的暂行规定,尤其是处于竞争领域的,非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国有企业,让各类主体在国有股权转让中平等竞买,使管理层收购这种西方主流的收购方式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刘玉玉[7](2011)在《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问题 ——基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股的存在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国有股转流通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客观需要,是经济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也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备受关注的话题。从国有股减持方案的两次颁布与暂停可以看出国有股减持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减持后的定价。定价是国有股转流通的必然性及转流通后所带来的有利之处的关键所在,定价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国有股减持的成功与否。全文采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方法对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第二章对国有股存在的背景及减持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具体的数据及图形给出国有股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第三章紧接着介绍了国有股减持的必然性,通过具体数据说明了减持的可行性;开创性的运用了冯·诺依曼效用函数分析了国有股转流通的必然性。第四章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了国有股减持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说明减持的发行并不能直接进入A股市场,而是应该先在A股市场外进行交易,且把这个市场外的交易称之为C股市场,使C股市场可以正常发展一定的时间之后与A股市场并轨,合二为一。第五章则主要利用数学模型解决了减持的定价问题,首先对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其次通过二叉树及三叉树等定价方法的举例说明原有定价方法的繁琐及求解过程的复杂,给出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求解减持定价问题这一特殊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相应的例子,它表明这一模型求解的价格更为精确。最后一章则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总结。
刘遨[8](2011)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分置将上市公司的股份人为分割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造成了公司股权的高度集中。这种股权配置和结构不利于公司治理,阻碍了公司绩效的提升。十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因此发展缓慢。股权分置成为了中国上市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问题得以解决,股权结构也随着股改的完成而有了显着的改善。这种变化究竟会对上市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是否会因为股权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些都是股改后各界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首先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的特征,从理论上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产生影响,分析了股改前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情况。股权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这些都会作用于公司治理,最终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绩效。文章在回顾了有关研究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同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了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所有股份原则上都规定为流通股,国有股、法人股在上市公司中的比例在股改后逐渐下渐,公司的股权结构随着非流通股的转变和流通股比例的上升而得到明显改善。股权结构的优化使得公司的权力分配更加合理,广大股东的利益逐步趋于一致,公司的市场化程度也逐渐提高。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公司的内部运营和外部经营,从而有助于公司的绩效提升。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股改完成的时点,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方面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相比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改后公司股权结构更为合理,公司绩效在股权结构优化后基本都有所提升。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时代,努力实现股份的全流通,使各种类型的股东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才能使公司的所有股东共同关注如何来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公司经营绩效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改善。
刘阳[9](2010)在《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指明公司的高管是拥有独特的、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本。高管变更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公司的内外部治理机制都会影响到高管的变更。高管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经营。自从21世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制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市公司高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管变更会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进而影响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因此,高管在公司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管的变更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中国的经济与制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对高管变更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高管的变更?公司的业绩在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时,与高管变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本文从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出发,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经济和制度环境,以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999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公司为样本,观测高管变更的区间是2003年——2007年,从制度环境因素即市场竞争度、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企业的程度、商品市场的地方保护程度等五个方面分析对于高管变更影响的研究,以发现不同的制度环境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而影响高管的变更。本文结合高管变更的研究特征,运用logit回归方法,对制度环境因素变量和高管变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为了能够进一步剖析高管变更的深层原因,在实证分析时将样本分为三种情况展开研究:全样本分析;董事长变更、总经理变更和两者同时变更的对比分析;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股东和第一大股东为非国有股股东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股东时市场化进程、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程度、商品市场的地方保护程度对于高管变更的影响不明显。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以下重要的研究结论:第一,本文发现市场竞争度越强的企业,企业竞争能力就越强,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就越低,即市场竞争度与高管变更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第二,在市场发育较好的地区,高管人员变更的难度会越小,从而增大高管人员变更的可能性,高管变更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第三,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的外部制度环境对股东权益保护就会越好,从而提高了公司治理的效率,公司业绩与高管变更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第四,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力度越大,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就越大,人才的流动更加频繁,高管变更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第五,当地政府对于商品市场的保护力度越大,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就越大,高管变更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
曹思颖[10](2010)在《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佐证》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出现委托代理问题,与其股权结构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系。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如下特征:(1)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国有股处于控股地位。大股东的国有性质,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西方国家的重要区别;(2)国家股与法人股不能流通上市,几乎处于凝固状态,可流通的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较小;(3)上市公司经营者和员工的持股比例较低,委托代理问题突出。本文基于两权分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总结出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讨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我国上市公司在转型时期成长的特殊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代理成本进行量化分析;(2)探讨了股份制经济和发展证券市场的理论基础——“两权分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进而概括和评价国内外学者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研究的文献。(3)从股权属性、内部人持股、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流通性等多个角度对股权结构进行量化,以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其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并试图分析实证结果的产生原因;(4)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二、国有股的减持流通与国有投资公司的运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股的减持流通与国有投资公司的运作(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内涵及范畴界定 |
1.2.1 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 |
1.2.2 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企业经营 |
1.2.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
1.2.4 绩效及绩效评价 |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设立 |
2.1.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 |
2.1.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思路及核心指标选取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有投资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2.2 产业基金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
2.3 文献评述 |
2.3.1 已有研究的启示 |
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3.3 本文研究方向 |
2.4 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学派资本理论 |
2.4.2 所有制、公有制及产权理论 |
2.4.3 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 |
3 理论分析 |
3.1 资本运营及资本增值的理论分析 |
3.1.1 资本形态转换:从实物形态资产到价值形态资本 |
3.1.2 资本运营的收益是对产业利润的分割 |
3.1.3 资本加速增值主要依赖资产资本化的价值经营 |
3.2 国有资本运营的理论分析 |
3.2.1 国有资本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存在形式 |
3.2.2 政府授权专业机构履行国有产权代表职能 |
3.2.3 着眼社会总资本结构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
3.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3.3.1 绩效评价动因: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受托责任 |
3.3.2 绩效评价目标:国有资本价值增值可持续 |
3.3.3 绩效评价重点:国有资本价值管理和经营 |
3.3.4 绩效评价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及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现实需求 |
4.1 “管资产”国资管理体制现实问题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
4.1.1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职能混杂 |
4.1.2 国有企业依赖资本运营而盲目做大规模扩大产能 |
4.1.3 国有企业忽略产业经营导致创新能力被弱化 |
4.1.4 行政力量主导的国企合并导致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 |
4.2 国资管理体制转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逻辑 |
4.2.1 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缺位导致资本增值潜力被束缚 |
4.2.2 构造市场化国有产权代表主体而重塑资本增值动力机制 |
4.3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职能定位 |
4.3.1 国有资本价值管理的市场职能 |
4.3.2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政策职能 |
4.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 |
4.4.1 国资管理目标从关注资产规模转向资本价值 |
4.4.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适合“两类公司” |
4.4.3 聚焦资本价值重构国有产权层绩效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及思路 |
5.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层次结构逻辑 |
5.1.1 绩效评价目标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
5.1.2 绩效评价标准层的划分及其构建逻辑 |
5.1.3 核心评价指标选取依据及价值驱动逻辑 |
5.2 指标权重及标准值区间设定的三维分类模型 |
5.2.1 三维分类模型的设计思路 |
5.2.2 三维分类模型的维度划分及其内涵 |
5.2.3 三维分类模型量化分级标准探讨 |
5.3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5.3.1 价值驱动指标与基础财务指标结合 |
5.3.2 评价周期及中长期绩效评价重点 |
5.3.3 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衔接 |
5.4 本章小结 |
6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及实证分析 |
6.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 |
6.1.1 反映国有资本流动性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2 反映国有资本增值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3 反映国有资本防风险能力的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
6.1.4 其它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
6.2 核心评价指标的确立及实证分析 |
6.2.1 核心评价指标确立 |
6.2.2 国有资产资本化率的实证分析 |
6.2.3 国有股权创新覆盖率的实证分析 |
6.2.4 国有资产周转率的实证分析 |
6.3 实证结果比对分析及结论 |
6.3.1 核心评价指标实证结果比对分析 |
6.3.2 核心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
6.3.3 实证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配套措施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及绩效评价配套措施的完善 |
7.2.1 政策建议 |
7.2.2 绩效评价相关配套措施完善 |
7.3 研究展望 |
7.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7.3.2 三维分类模型的指标权重与标准值区间设定 |
7.3.3 绩效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优化 |
7.3.4 “管资本”导向下分层分类的国有资本考核体系构建 |
附件1 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相关的政策脉络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资本相关概念 |
2.1.2 社会保障基金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理论 |
2.2.2 代际公平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3 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发展历程 |
3.1 上市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发展历程 |
3.1.1 划拨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起因 |
3.1.2 国有股减持阶段 |
3.1.3 国有股转持阶段 |
3.2 存量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发展历程 |
3.2.1 存量国有资本划转政策初次提出 |
3.2.2 存量国有资本划转政策再次提出 |
4 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存在的问题 |
4.1.1 制度缺陷导致企业经营环境失衡 |
4.1.2 划转政策实施效果不佳 |
4.1.3 社保基金会股东权利不完整 |
4.1.4 社保基金投资收益不稳定 |
4.2 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问题成因 |
4.2.1 划转制度设计不合理 |
4.2.2 法律法规不健全,国企责任意识不强 |
4.2.3 社保基金投资方式单一 |
5 山东省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分析 |
5.1 山东省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意义 |
5.2 山东省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依据 |
5.3 山东省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经验分享 |
5.3.1 分步划转,逐户完善,试点先行 |
5.3.2 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国有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
5.3.3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
6 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问题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国有资本划转政策设计,规范运作流程 |
6.1.1 完善国有资本划转政策设计 |
6.1.2 规范运作流程 |
6.2 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 |
6.2.1 完善监督体系,防控基金管理风险 |
6.2.2 组建高效专业的管理团队 |
6.3 强化社保基金运营,防控风险 |
6.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6.3.2 多元化投资,增加收益稳定性 |
6.3.3 加强投资监管,降低投资风险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公司治理 |
2.2 公司治理结构 |
2.3 自增强理论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
3.1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基本概况 |
3.1.1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
3.1.2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股东结构 |
3.1.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前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3.1.4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 |
3.2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
3.2.1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成 |
3.2.2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机制 |
第4章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4.1.1 国有股“一股独大”,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障 |
4.1.2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 |
4.1.3 公司经理班子与董事会高度重合 |
4.1.4 对公司管理层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
4.1.5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公司治理效果较差 |
4.1.6 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
4.2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国有股形成“一股独大”的原因分析 |
4.2.2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原因分析 |
4.2.3 公司经理班子与董事会高度重合原因分析 |
4.2.4 公司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原因分析 |
4.2.5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公司治理效果较差原因分析 |
4.2.6 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原因分析 |
第5章 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对策 |
5.1 股权结构优化,保障中小股东利益 |
5.1.1 进一步优化与平衡股权比例 |
5.1.2 实现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
5.2 优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治理 |
5.2.1 优化股东大会制度 |
5.2.2 建立并完善董事会责权利制衡制度 |
5.2.3 全面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
5.3 优化公司经理班子与董事会 |
5.3.1 切实保证经理行使法定的权利 |
5.3.2 将经理人员的利益同公司的经营效果挂起钩 |
5.3.3 完善经理聘任制,确立竞争机制 |
5.4 优化公司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 |
5.4.1 建立完善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
5.4.2 建立和完善经营者激励制度 |
5.4.3 完善公司管理薪酬激励制度 |
5.5 完善公司的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 |
5.5.1 强化公司的信息披露 |
5.5.2 推进契合公司实际的产权改革 |
5.5.3 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 |
5.6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的组织保障机制 |
5.6.1 坚持四个治理原则不动摇 |
5.6.2 发挥独立董事应有的监管效用 |
5.6.3 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与监督管理机制 |
5.6.4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构想及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类别股制度在我国的理论基础及立法现状 |
(一)类别股制度的理论基础 |
1.类别股制度的概念 |
2.类别股制度与《公司法》相关原则的辨析 |
3.类别股制度的价值 |
(二)类别股制度的立法现状 |
1.我国类别股制度立法的发展 |
2.我国类别股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 |
二、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构想 |
(一)国企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
1.产权主体不明确导致国有股东收益无法保障 |
2.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股东权弱化、内部人控制强化 |
3.政企不分的代理机制导致董事会越位及监事会缺位 |
(二)国企股权结构调整过程中主要改革措施的对比 |
1.国有股减持的优势及局限性 |
2.股权分置改革的优势及局限性 |
3.管理层收购的优势及局限性 |
4.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优势及局限性 |
(三)国企改革中类别股制度的选择 |
1.解决产权主体不明确的尝试及最佳选择——优先股 |
2.防止非国有股东损害国家及公众利益的最佳选择——黄金股 |
三、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现实困难及实现路径 |
(一)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现实困难 |
1.类别股制度激化不同种类股东之间的矛盾 |
2.类别股制度影响企业债权人的利益 |
3.相关规定不完善 |
(二)实现路径 |
1.国企分类治理与优先股制度相结合 |
2.公司内部配套措施的运用 |
3.完善相关规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全流通时代下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股权结构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公司治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控股股东减持的市场效应研究 |
2.2.2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研究 |
2.2.3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的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2.3.1 企业价值 |
2.3.2 代理成本 |
第三章 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实证分析 |
3.1 控股股东减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2 样本的选取 |
3.1.3 实证设计 |
3.1.4 实证分析 |
3.2 控股股东减持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 |
3.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2 样本的选取 |
3.2.3 实证设计 |
3.2.4 实证分析 |
第四章 中联重科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
4.1 中联重科控股股东减持之路 |
4.2 控股股东股减持对中联重科的影响 |
4.2.1 控股股东减持对中联重科股权结构的影响 |
4.2.2 控股股东减持对中联重科代理成本的影响 |
4.3 案例总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控股股东减持的建议 |
5.2.1 控股股东减持后的公司治理 |
5.2.2 控股股东减持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
5.2.3 国有控股股东减持中国有资产流失 |
5.2.4 国有控股股东减持的方式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中国管理层收购市场及其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 管理层收购概述 |
2.1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与特征 |
2.2 管理层收购在英美及东欧等国的发展 |
2.3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 |
3 管理层收购国内外研究综述 |
3.1 管理层收购国外研究综述 |
3.1.1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理论研究 |
3.1.2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实证研究 |
3.1.3 国外管理层收购研究总评 |
3.2 国内管理层收购研究综述 |
3.2.1 国内管理层收购的理论研究 |
3.2.2 国内管理层收购的实证研究 |
3.2.3 国内管理层收购研究总评 |
3.3 本章小结 |
4 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层收购 |
4.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 |
4.1.1 所有者向经营者放权让利 |
4.1.2 业经济责任制与承包制 |
4.1.3 所有制层面的改革 |
4.1.4 改革重点从企业经营转向资产管理 |
4.2 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主要问题 |
4.2.1 国有企业的绩效问题 |
4.2.2 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虚置问题 |
4.2.3 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与经营者缺乏充分自主权问题 |
4.2.4 国有企业的条块分割问题 |
4.2.5 国有企业的垄断问题 |
4.2.6 国有企业导致的其它问题 |
4.3 管理层收购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
4.3.1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证研究 |
4.3.2 管理层收购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较好方式 |
5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方法及样本选择 |
5.1.1 实证方法 |
5.1.2 样本选择 |
5.2 股权出让方的财富变化 |
5.3 流通股股东的短期财富效应 |
5.4 流通股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 |
5.5 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
6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环境建设 |
6.1 管理层收购的外部环境建设 |
6.1.1 经济环境 |
6.1.2 政策环境 |
6.1.3 法律环境 |
6.1.4 金融环境 |
6.1.5 社会文化环境建设 |
6.1.6 社会保障环境建设 |
6.2 管理层收购的内部环境建设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问题 ——基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国有股的存在及减持历程 |
2.1 国有股存在的背景 |
2.2 国有股减持的历程 |
第三章 国有股转流通的必然性 |
3.1 从具体数据看国有股减持的必然性 |
3.2 从冯·诺依曼效用函数看 |
第四章 国有股转流通需要解决的问题 |
4.1 一个具体的例子 |
4.2 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五章 国有股转流通的定价问题 |
5.1 权证定价的一个比较方法 |
5.2 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简介 |
5.3 国有股减持的定价 |
5.4 一个具体实例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观点分析评价 |
1.3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文章结构 |
第2章 股权分置改革评述 |
2.1 股权分置问题产生原因 |
2.2 股权分置的弊端分析 |
2.3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和成效 |
2.3.1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 |
2.3.2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 |
第3章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研究涉及相关的理论 |
3.1.1 产权理论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3.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 股权结构的概念及内涵 |
3.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形成及特点 |
3.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形成 |
3.3.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
3.4 公司绩效的内涵及其评价 |
3.4.1 公司绩效的内涵 |
3.4.2 公司绩效的评价 |
3.5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
3.5.1 国有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5.2 法人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5.3 流通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5.4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6 基于理论分析的研究假设 |
第4章 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
4.1.2 变量设定 |
4.2 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
4.2.1 股改前后研究样本股权性质描述性统计 |
4.2.2 股改前后研究样本股权集中度描述性统计 |
4.2.3 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 |
4.2.4 股改前后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4.2.5 股改前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4.3 实证研究结论 |
第5章 基于研究结论的政策建议 |
5.1 合理减持国有股,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
5.2 逐步建立法人股的主导地位 |
5.3 加大广大中小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参与程度 |
5.4 逐渐改变“一股独大”,形成多个大股东制衡 |
5.5 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管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本章注释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公司治理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制度变迁理论 |
2.2 高管变更的文献综述 |
2.2.1 公司内部治理与高管变更 |
2.2.2 公司外部治理与高管变更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本章注释 |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
3.1 制度背景 |
3.1.1 政府的行为方式改革进程 |
3.1.2 企业市场化进程 |
3.1.3 产品市场的发育进程 |
3.2 企业高管变更体制的演变 |
3.2.1 国有企业高管变更体制的演变 |
3.2.2 非国有企业高管变更体制的演变 |
3.3 理论基础 |
3.3.1 市场竞争度与高管变更的理论分析 |
3.3.2 制度环境与高管变更的理论分析 |
本章注释 |
4 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
4.1.1 样本的选取 |
4.1.2 数据的选取 |
4.2 样本公司高管变更统计分析 |
4.2.1 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 |
4.2.2 高管变更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5 制度制约下上市公司的高管变更分析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
5.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3 实证模型的构建与logit回归分析 |
5.2 实证结果检验 |
5.2.1 高管变更与市场竞争度的关系分析检验 |
5.2.2 制度环境变迁对高管变更的影响检验 |
5.3 实证结果总结 |
5.3.1 实证结果相同之处 |
5.3.2 实证结果异常之处 |
本章注释 |
6 高管变更实证解释 |
6.1 能够有效支持假设的解释 |
6.1.1 市场竞争度与高管变更假设的验证 |
6.1.2 市场化程度与高管变更假设的验证 |
6.1.3 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与高管变更假设的验证 |
6.1.4 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与高管变更假设的验证 |
6.1.5 商品市场的地方保护与高管变更假设的验证 |
6.2 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6.2.1 假设2研究中的问题 |
6.2.2 假设4研究中的问题 |
6.2.3 假设5研究中的问题 |
6.3 控制变量结果相同的解释 |
6.4 控制变量结果不同的解释 |
7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政策建议 |
7.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佐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主题 |
1.2.1 股权结构 |
1.2.2 代理成本的内涵及计量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的理论研究 |
2.1 两权分离理论 |
2.1.1 两权分离理论的产生 |
2.1.2 国内关于两权分离理论的探讨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 |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 两权分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本文研究的指导意义 |
2.4 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的研究现状 |
2.4.1 股权属性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2.4.2 内部人持股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2.4.3 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2.4.4 股权制衡度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3 股权属性与代理成本 |
3.1 变量说明 |
3.2 研究假设 |
3.3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属性的统计性描述 |
3.4 股权属性与代理成本的典型相关分析 |
4 内部人持股与代理成本 |
4.1 内部人持股对公司治理和代理成本的影响 |
4.2 变量说明 |
4.3 研究假设 |
4.4 内部人持股与代理成本的典型相关分析 |
5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代理成本 |
5.1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度量 |
5.2 研究假设 |
5.3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统计性描述 |
5.3.1 股权集中度的统计性描述 |
5.3.2 股权制衡度的统计性描述 |
5.4 典型相关分析 |
6 股权流通性与代理成本 |
6.1 股权分置改革 |
6.1.1 股权分置的弊端 |
6.1.2 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
6.2 股权流通性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研究 |
6.2.1 变量说明 |
6.2.2 研究假设 |
6.2.3 股权流通性和代理成本的统计性描述 |
6.2.4 典型相关分析 |
7 问题、建议及展望 |
7.1 国有股流通问题 |
7.2 内部人持股问题 |
7.3 股权集中与股权制衡问题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国有股的减持流通与国有投资公司的运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国有资本价值管理视角[D]. 宋韶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2]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问题研究[D]. 韩秋.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3]CL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陈乐. 湖南农业大学, 2018(12)
- [4]类别股制度在国企改革中的构想及实现路径[D]. 王森茂.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5]全流通时代下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D]. 陈卢辰. 南京财经大学, 2014(08)
- [6]中国管理层收购市场及其环境研究[D]. 胡杰武.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2)
- [7]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问题 ——基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研究[D]. 刘玉玉. 暨南大学, 2011(10)
- [8]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D]. 刘遨. 湖南大学, 2011(05)
- [9]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刘阳. 暨南大学, 2010(09)
- [10]股权结构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佐证[D]. 曹思颖. 广东商学院, 2010(03)
标签:管理层收购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国企论文; 国有股转持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