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井下多参数测量远传方法研究

一种新的井下多参数测量远传方法研究

一、井下多参数测量的一种新型遥传方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大森[1](2021)在《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精细化分层开发技术的不断深入,油井朝着智能化建设的方向发展,对井下各油层相关生产参数进行在线实时测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基于以上原因,需要研制出一种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旨在实现油井各层含水率、温度、压力等生产参数的在线的精确测量,以指导油井分层开采生产,为油井的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旨在实现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论文对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的结构进行研究,了解了油井分层开采的原理,对分层开采生产参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由此选取了热敏电阻传感器、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及射频天线对温度、压力及含水率进行测量,同时,对原油含水率的测量理论进行了分析;对射频天线含水率传感器的参数进行了设置和优化,进而研制了射频天线含水率传感器,使用COMSOL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传感器参数设置的正确性与理论推导的合理性。对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进行了研制,分别搭建了室内的温度、压力及含水率子系统模拟实验平台,对各自子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的各子系统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另外,研制的含水率传感器能够实现0~100%范围的含水率测量。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能够实现井下各油层相关参数的在线实时测量,且误差小、响应速度快,该系统为油井分层开采精细化生产和油田智能井建设奠定了基础。

戴卓勋[2](2021)在《基于热传导的恒温差式低产液量检测仪研制》文中认为由于传统液体流量计在低渗透油田小流量检测中存在灵敏度低、重复性差、分辨率低等缺点,因此小流量的精准检测已成为国内低渗透油田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油田小流量无法精准检测问题开展了对热传导原理和热式流量计测量原理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基于恒温差法的井下低产液量检测系统;设计了以增量型PID控制算法实现对加热功率的闭环控制,以保持恒定的温差值;采用数据运算速度快、功耗较低的TMS320F2808作为主控芯片,研制了一款新型热式低产液检测仪。(1)论文分析了油田现有井下流量检测仪器工作原理的优缺点,针对油田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微小流量测量问题,提出基于热传导原理的恒温差法小流量测量方法,设计了测速传感器和测温传感器,建立了测速传感器加热电压和流量的数学模型,开展了检测仪的硬件电路设计。(2)设计和调试了热式低产液检测仪电路和软件。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电路模块主要分为电源模块、电缆总线驱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模拟信号采集模块和加热电压控制模块;系统软件主要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算,建立信号的编码、解码以及通讯。仪器总线通讯采用测井仪器常用DDL3模式,抗干扰能力强。主要程序模块有GPIO口初始化模块、AD转换模块、SPI通信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和PID控制模块等。(3)通过实验验证了恒温差式低产液检测仪性能。通过搭建室内流量标定测试平台,制造完成了两支低产液检测仪样机,对样机进行了室内高温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和流量标定试验,测试了仪器的技术指标和工作性能,并在长庆油田董x井完成了现场注水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低产液检测仪对1~10m3/d的小流量检测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灵敏度和分辨率。

程成[3](2021)在《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油气勘探环境日益复杂,智能分层采油技术解决了油田高含水阶段各储层间的矛盾。在智能分层采油系统中每口井有多个需要开采的生产层,而每个生产层的状态参数以及多口井的生产参数只有进行统一管理,才能实现多井、多储层的优化组合开采以及井下油藏的动态实时监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智能分层采油技术及其监测系统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的传输通信技术开展研究工作,旨在实现井下油藏的高效管理,以适应油田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了智能分层采油系统的需求和总体功能,选择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式。针对地面与井下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问题,在Multisim14.0中对6000米的单芯电缆进行了信道仿真,分析和研究了不同长度下单芯电缆的传输特性和信号耦合方式,为井下通信短节中硬件电路的信号处理模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系统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遗传算法验证了传输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通过对比几种常用的编码方式特点及适用场合的分析比较,结合智能井的分布特点,选用曼彻斯特码完成数据传输系统的编码解码;完成了井下通信短节和地面监控中心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单芯电缆实现了地面监控中心与井下各储层采集模块的双向通信和供电,设计了分层采油传输系统的通信协议,协议层采用标准的MODBUS协议的RTU模式来减少误码率;此外利用Lab VIEW2018软件设计了上位机实时监测软件,并通过云服务器将测量数据发送至手机端,并采用微信开发者工具完成了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丰富了数据监测方式的多样性。最后,通过Proteus对所设计的分层采油传输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在实验室通过模拟井下环境对传输系统进行软硬件功能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方履宽[4](2021)在《VideoLog井下测控系统研制》文中提出VideoLog井下电视是一款利用测井电缆实时获取井下高清视频的测井仪器。在当前的测井领域中,测井仪的多参数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基于此提出了VideoLog井下电视进行多参数扩展的需求,针对该需求提出了VideoLog井下测控系统研制目标。本设计通过对VideoLog井下电视现有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在VideoLog井下电视的基础上扩展测控模块的方案。首先,基于P2P网络通信建立上位机与井下网络编码器的串口透明传输。其次,扩展网络编码器的串口并与井下主控制器进行连接,井下主控制器作为测控系统的通信控制核心。然后,利用485总线结构和MODBUS协议分别实现了多参数模块化扩展的硬件结构需求和数据通信需求。最后,根据VideoLog井下电视的作业特点先行扩展了测温、测压、调光、旋转四个基础测控模块。VideoLog井下测控系统主要由上位机、井下主控制器和井下测控模块三部分组成。上位机主要用于实时接收、显示测量参数,也可以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井下主控制器基于STM32和RS485总线实现了测控模块的扩展和测控参数的传输。井下测控模块丰富了仪器的功能,并体现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经过相关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从硬件方面能够为VideoLog井下电视提供扩展接口,以供不同的测控模块进行扩展,从软件方面能够建立可靠的数据通信,并且经过扩展的模块可以正常实现其应有的测控功能。

赵康[5](2020)在《井下电视在落鱼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井下电视是在油气田中针对套损检测、落鱼检测、油套管完整性检测、腐蚀结垢、井下事故诊断等工程问题而广泛使用的新一代测井技术。它以“眼见为实,一目了然”的特点深受测井人员的青睐,并且也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然而在我国,井下电视在测井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尤其在“落鱼”检测中,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井下落鱼的成像质量以及基于测井电缆传输的井下仪器无法应用到钢丝作业中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落鱼检测方法以及井下电视在落鱼检测中的优势,并对比了现阶段不同井下电视的优缺点,重点研究了 VideoLog井下电视在落鱼检测中的应用。井下“落鱼”即井下落物,属于常见的井下事故之一。由于井下落鱼种类繁多,形形色色,因此首先分析了落鱼的原因和类型以及目前井下落鱼的主要检测手段。并研究了VideoLog井下电视在电缆作业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基于VideoLog井下仪器研究现状设计了主要应用于钢丝带压作业这一领域的存储式仪器,其能够存储彩色全帧率高清视频。其次从测井视频入手,通过软件处理对测井视频进行了图像增强,以及分析了在电缆和钢丝作业中落鱼深度的确定,并根据井筒成像原理简单介绍了井下落鱼的尺寸标定。最后分析了 VideoLog井下电视在落鱼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并通过现场工程应用测试,结果表明,Videolog井下电视在油气井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井下“落鱼”,为后续打捞工具的选择及修井作业提供了直观的工程资料,缩短了井下施工时间,为恢复油气田早日生产提供了有力视频依据。

岳列红[6](2020)在《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与信号传输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石油开采要求的逐渐提高,潜油电泵在油田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实时监测其工作状况,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及系统可靠性,本文通过潜油电泵井地面控制系统及信号传输系统对多参数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发现系统故障,以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并降低其生产及维护成本。本文对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与信号传输系统进行详细研究,研制了井下多参数采集电路中基准电流的测量方法,并完成了在地面三相电缆铠皮处对系统泄漏电流的测量;采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STM32F103VET6改进潜油电泵井地面控制系统;主控板上设计的电源电路由+24V转±12给多参数电流信号的A/V转换电路供电;+24V转+5V电路给TFT-LCD液晶显示屏供电,+5V转+3.3V给MCU及其外围电路供电;系统测量的多参数数据经A/V转换电路处理后将其传输至地面MCU进行一系列的显示、存储、报警等;采用TFT-LCD液晶显示屏用来直观显示所测量的多参数数据;采用SD卡存储大量的多参数历史数据;研制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小信号继电器提示各参数超过阈值的系统故障,大功率继电器控制井下供电;通过星点等势原理为井下监测系统供电,完成了本系统各个通信部分的技术研究,分别是井下与地面机箱通信:采用基于420mA模拟电流的信号传输;地面机箱与工控机通信:采用基于RS-485总线的信号传输;远程终端通信:采用基于SIM800C的GPRS无线数据传输。通过地面与井下系统接口匹配及联机试验,将系统测量的温度、压力、振动、基准电流以及泄漏电流信号以420mA电流环的方式传输至地面控制系统,经MCU分析处理后能准确的完成各个参数的模拟试验;实现了TFT-LCD液晶屏显示当前的多参数数据;完成了井下滤波电路仿真实现;对系统的故障原因及可靠性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元器件高温筛选和地面控制系统电路板PCB设计进行可靠性处理;在地面控制系统使用基准电流的测量值对多参数测量结果进行校正,提高了多参数数据的精确性及潜油电泵系统的可靠性,使其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

付青青[7](2020)在《超声成像测井图像增强和复原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超声成像测井以其图像直观、全井眼覆盖和探测范围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超声成像测井不但可以在裸眼井中反映井眼几何形状,识别裂缝、孔洞、层理等地层非均质性,而且还能在套管井中检查射孔质量、分析套管损坏以及评价固井质量。但是由于超声成像测井过程中复杂的测井作业环境以及超声换能器非理想性声斑等因素,导致了超声测井图像模糊,造成了图像的对比度降低,分辨率下降,为细小目标地质体特征的分析和解释带来了困难。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超声成像测井的工程需求,以超声成像测井原理和信息处理为理论基础,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信号产生与处理的角度开展了超声测井图像增强和复原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限定对比度直方图均衡的超声测井图像增强方法的研究针对超声测井图像增强问题,基于超声成像对比度低的客观实际,结合工程实时性的要求,研究并实现了HE,BBHE,RMSHE,POSHE,BOHE,MLBOHE,CLAHE等多种直方图均衡方法。在对算法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幂次变换方法,通过参数调整对灰度级进行非线性变换。分析了子块数量、剪切阈值、幂次等参数的选择与增强效果的关系。采用幂次变换与CLAHE方法相结合,提出了CLAHE-PL图像增强方法。利用实验室超声图像、模型标准井和油田现场测得的超声测井图像进行了对比验证测试,主观评价和客观指标(MG、PSNR、AMBE、IE和LC)评价均指示了CLAHE-PL方法增强超声测井图像是有效的。2.基于部分重叠的直方图均衡超声测井图像增强方法的研究针对部分重叠的直方图均衡方法存在过度增强的问题,将CLAHE算法中剪切直方图引入到POSHE方法中,修改子块累积直方图分布函数。以低对比度的夜间车辆监控图像为例,分析了剪切阈值的大小对增强效果的影响,提出了POSHEOC图像增强方法,利用平均梯度和平均结构相似度指标构建测井图像质量评价的策略,实现了最佳的子块直方图剪切阈值的自动选取。在此基础上,以模型标准井和2幅油田现场实测的超声测井图像为例,结合PMGSIM、PSNR、IE、AMBE和LC等5个客观评价指标,将本文提出的POSHEOC和CLAHE-PL两种算法与HE、BBHE、RMSHE、POSHE、BOHE和MLBOHE等6种方法进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OSHEOC方法处理超声测井图像是有效的,实现了提高超声测井图像对比度的同时,限制了平坦区过度增强,突出了局部细节信息。3.基于APEX点扩展函数估计的最佳K值维纳滤波复原方法的研究针对超声测井图像复原问题,分析了图像退化的因素,明确了声束的扩散在井壁形成的声斑是造成超声测井图像退化的主要原因。基于超声测井成像系统退化模型未知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声波换能器的传输特性,利用试验估计法在退化图像中选取特征点作为参考对象,推导出点扩散函数模型近似为G类函数。采用APEX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将APEX参数拟合拓展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对数幅度谱截面曲线拟合,估计出点扩散函数。基于估计的点扩散函数,利用维纳滤波方法进行图像复原,针对维纳滤波复原方法中噪信比K值未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引导滤波和最小均方误差自动找寻最佳噪信比K值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已知的标准清晰图像,利用计算机模拟退化图像,并增加不同功率的高斯噪声,开展复原性能测试,并结合MG、PSNR、IE、AMBE和LC等5个客观评价指标,对复原图像的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复原算法的正确性。在模拟退化图像进行复原正确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超声图像、模型井超声图像和现场测井图像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评价指标,开展复原图像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APEX点扩展函数估计的最佳K值维纳滤波复原方法对超声测井图像的复原是有效的,在恢复图像细节信息,增强清晰度,抑制噪声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本文的主要成果:1.研究了基于直方图的系列图像增强方法,提出适合超声测井图像增强的两种方法CLAHE-PL和POSHEOC,所提方法可以内嵌到现场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软件中,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亦可推广适用于水下声学图像的增强。2.研究了基于试验估计的图像盲复原方法,并估计了超声图像的退化模型,将APEX算法引入到超声测井图像点扩散函数的参数估计中,提出了基于引导滤波和最小均方误差自动找寻最佳噪信比K值的方法,探索出了一种超声测井图像退化模型估计方法和测井图像复原算法,研究成果在油田勘探开发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晋[8](2019)在《旋转式井壁取心地面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油田勘探和开发进程的加速,油田储层厚度减薄,目的层不断加深,勘探储层变得日趋复杂和隐蔽。直接有效的获取油藏地质资料,已经逐渐成为油田专家对油层解释分析必不可少的手段。井壁取心是直接将岩心从地层中取出,能够更加准确的证实地层信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满足地质方面的特殊要求。由于井壁取心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被广泛应用于现场等地质工作。目前用于地层井壁取心的方式有钻井取心、火工取心和旋转式井壁取心。旋转式井壁取心可以在各种地层井况中直接取出地层岩心,而且取心数量多,取心速度快,极具实验和分析价值,倍受地质学家的青睐。旋转式井壁取心成本低,深度准确,岩心质量高,可通过各项岩性、电性、物性分析化验,获取渗透率、孔隙度等解释信息,是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取心方式。在此大背景下,国内外开展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器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但国外旋转井壁取心价格高昂,先进技术垄断,而国内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器效果普遍不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研制新型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器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旋转式井壁取心地面系统,提出了仪器简介、论文设计思路、总体方案、理论分析、功能特点等,着重研究了新型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器的地面系统设计及应用。地面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地面硬件系统和地面软件系统两部分,对各部分的设计内容进行客观的、较全面的理论阐述和实现,通过对集成采集系统、井下直流供电面板、高电压大功率供电系统等的设计,实现了地面硬件系统的开发,通过设计数据结构、可视化界面、通讯方式、操作流程等模块,实现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最后经过实际的测试和分析对比,验证了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器的创新性、可行性、有效性,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何元生[9](2018)在《多相流测井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开采中油井多相流测井技术是油藏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可为油藏管理及油井生产特性优化提供地球物理测井信息。随着井下多相流测井传感器数据传输量增加,给测井电缆数据传输速率与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测井单芯电缆传输介质有效带宽窄,具有选择性衰落及高温高压干扰等不利因素,致使测井数据传输速率与传输质量面临很大挑战。此外,传输设备中测井硬件系统电路复杂、功耗高、模块间数据交换困难等问题降低了测井数据传输可靠性。因此,针对测井电缆传输介质和设备特征,研究高速稳定的多相流测井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对油井动态监测中的测井技术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多相流测井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建立了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分析了单芯电缆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解调技术的数据传输算法,分析了不同算法的传输速率和误码率。此外,设计了数据传输软硬件系统,基于双核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架构实现了OFDM数据传输算法。结合多相流传感系统测量平台,搭建了测井传感器数据模拟传输装置,实际测试了旋转电场式电导传感器信号传输性能。本文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基于双核DSP的硬件架构,相比于国内传统测井传输系统架构,不仅减小了控制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间通信难度,同时简化了硬件复杂度,减小功耗及系统体积。2.针对测井单芯电缆特性,数据传输算法中采用16QAM子载波调制解调、循环前缀等关键技术,结合时域及频域信道均衡算法有效提升了传输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及抗扰水平。3.所设计的测井数据传输系统对实际两相流测井传感系统信号进行了传输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旋转电场式电导传感信号在模拟7000米传输速率280 kbps下误码率小于1%,取得了较好的软硬件设计效果。

王金忠[10](2015)在《冀东油田深斜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是解决非均质油藏的层间矛盾,提高注水波及系数,保持油田稳产的重要技术。冀东南堡滩海油气田属近饱和复杂断块油藏,天然能量不足;注水开发已成为滩海油田开发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冀东南堡滩海油田开发主要采用人工岛海油陆采开发模式,井型主要以定向井和深斜井为主,井身结构、井眼轨迹复杂、分注跨度大,导致分注管柱起下困难、密封效果差、投捞测试成功率低。因此,深斜井分注工艺技术是滩海有效注水的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相关技术调研结果,根据南堡油田注水井的井身结构和生产特点,充分考虑国内分层注水工艺及测配技术现状等因素,确定分层注水技术对策。本文在国内外分层注水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适用于高温、高压复杂井的分层注水工艺及配套工具研制、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的研究工作。本论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完成了深斜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国内外资料调研,较全面地掌握了深斜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技术发展前景等。(2)完成了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分注段跨度逐级解卡的分层注水工艺管柱,提高了密封效果和耐高温高压要求,延长了工作寿命。(3)完成了分注管柱安全下入、起出配套工艺技术研究。研发了外径小、长度短、防撞能力强的分注工具,提高下入可靠性;降低起管柱负荷,提高安全起出可靠性;在分注管柱增加解封安全接头,遇卡可通过逐级丢手分段打捞的方式起出分注管柱,减少了卡管柱造成的大修。(4)完成了针对不同井斜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桥式偏心定量分注技术、同心测调一体化分注技术、非接触式遥控测调分注技术,满足了深斜井分层注水工艺及测配的相关要求,提高了分注效果。(5)完成了分注工艺及配套工具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满足设计要求。本文对分层注水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高温高压深斜井的分层注水作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更加简单、可靠、高效、安全的施工工艺理念及配套工具。

二、井下多参数测量的一种新型遥传方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下多参数测量的一种新型遥传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的理论研究
    2.1 油井分层开采结构研究
        2.1.1 分层开采
        2.1.2 油井分层开采
        2.1.3 油井分层开采参数测量系统结构研究
    2.2 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2.2.1 温度传感器选型方案
        2.2.2 压力传感器选型方案
        2.2.3 含水率测量方法
    2.3 原油含水率测量理论研究
        2.3.1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
        2.3.2 均匀理想介质中的平面电磁波
        2.3.3 含水原油类导电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
        2.3.4 射频法原油含水率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射频法原油含水率传感器研究
    3.1 传感器设计
        3.1.1 天线类型
        3.1.2 天线频率
        3.1.3 天线长度
        3.1.4 天线半径
        3.1.5 天线间距
        3.1.6 包裹介质
    3.2 仿真设计
        3.2.1 仿真软件介绍
        3.2.2 仿真模型建立
        3.2.3 仿真结果分析
    3.3 结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4.1 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2 系统硬件设计
        4.2.1 系统电源电路
        4.2.2 温度数据采集前置电路
        4.2.3 压力数据采集前置电路
        4.2.4 含水率数据采集前置电路
        4.2.5 AD采集电路
        4.2.6 主控电路
        4.2.7 通信电路
        4.2.8 硬件电路的实现
    4.3 系统软件设计
        4.3.1 软件整体设计
        4.3.2 FPGA系统设计
        4.3.3 FSMC数据交互通讯
        4.3.4 ARM系统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实验
    5.1 温度采集实验测试
    5.2 压力采集实验测试
    5.3 含水率采集实验测试
        5.3.1 静态实验
        5.3.2 动态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完成的工作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未来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基于热传导的恒温差式低产液量检测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热传导的恒温差式低产液测量原理分析
    2.1 热传导原理
    2.2 热式流量计测量原理分析
        2.2.1 恒功率测量原理
        2.2.2 恒温差测量原理
        2.2.3 恒温差式和恒功率式测量方法选择
    2.3 流量传感器选型和设计
        2.3.1 测温元件的选型
        2.3.2 测温传感器设计
        2.3.3 测速传感器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3.1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3.2 电源模块选型
    3.3 模拟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3.3.1 基准电压电路设计
        3.3.2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3.4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3.4.1 MCU介绍
        3.4.2 供电电路设计
        3.4.3 时钟电路设计
        3.4.4 复位电路设计
        3.4.5 JTAG接口电路设计
    3.5 电缆总线驱动模块设计
        3.5.1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3.5.2 整形滤波电路设计
    3.6 加热电压控制模块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开发环境与流程
    4.2 主程序设计思路
    4.3 系统初始化设计
        4.3.1 系统时钟初始化设计
        4.3.2 程序启动位置初始化设计
        4.3.3 中断初始化设计
        4.3.4 外围模块初始化设计
        4.3.5 GPIO口初始化设计
    4.4 子程序设计
        4.4.1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4.4.2 滤波模块设计
        4.4.3 数据发送模块设计
        4.4.4 中断模块设计
        4.4.5 PID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验证
    5.1 室内试验
        5.1.1 整板性能测试
        5.1.2 温差值选取
        5.1.3 PID调节参数的确定
        5.1.4 流量标定
        5.1.5 高温试验
        5.1.6 振动和冲击试验
    5.2 注水井试验
        5.2.1 试验设备
        5.2.2 现场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完成工作和结论
    6.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多井多储层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井下数据通信方式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模型设计
    2.1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需求分析
        2.1.1 井-地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
        2.1.2 地面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
    2.2 单芯电缆的建模与仿真
        2.2.1 单芯电缆传输信道分析
        2.2.2 单芯电缆电路模型仿真
        2.2.3 单芯电缆传输中主要耦合方式
        2.2.4 单芯电缆的信号衰减分析
    2.3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模型分析
        2.3.1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模型
        2.3.2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2.4 分层采油传输系统的编码技术分析
        2.4.1 信道编码方式选择
        2.4.2 编码解码设计
        2.4.3 传输系统的差错率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思想
    3.2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硬件设计
        3.2.1 分层采油多储层至井口监控中心通信硬件设计
        3.2.2 分层采油多井至地面监控中心通信硬件设计
    3.3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的软件设计
        3.3.1 集中监控软件设计
        3.3.2 下位机软件设计
    3.4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的通信协议设计
        3.4.1 多井至地面的通信协议设计
        3.4.2 多储层至井口的通信协议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系统性能测试
    4.1 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系统性能测试
        4.1.1 多储层至井口监控中心的通信功能测试
        4.1.2 多井至地面监控中心的通信功能测试
        4.1.3 无线通信模块测试
    4.2 多井多储层数据传输系统整机测试
        4.2.1 仿真验证
        4.2.2 通信功能的测试
        4.2.3 整机性能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VideoLog井下测控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Videolog井下电视概述
        2.1.1 井下电视结构介绍
        2.1.2 高速遥传技术介绍
    2.2 系统总体方案框架
    2.3 系统硬件组网设计方案
        2.3.1 上位机与主控制器组网方案
        2.3.2 测控系统组网方案
    2.4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测控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3.2 主控制器硬件设计
    3.3 测控模块硬件设计
        3.3.1 测温模块硬件设计
        3.3.2 测压模块硬件设计
        3.3.3 调光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3.3.4 云台硬件设计
    3.4 电源模块硬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方案介绍
    4.2 上位机设计
    4.3 串口透明传输建立
        4.3.1 建立P2P通信
        4.3.2 编码器程序设计
    4.4 井下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4.4.1 通信控制
        4.4.2 通信协议设计
    4.5 测控模块软件设计
        4.5.1 温度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4.5.2 测压模块件设计
        4.5.3 调光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4.5.4 云台控制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串口透传测试
    5.2 系统整体测试
        5.2.1 测试系统搭建
        5.2.2 云台控制调试
        5.2.3 调光控制调试
        5.2.4 温度压力精度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井下电视在落鱼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落鱼检测的主要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井下落鱼简介及检测技术的研究
    2.1 落鱼的原因及类型
        2.1.1 人为操作原因造成的井下细小落物
        2.1.2 套管损坏导致的井下落物
        2.1.3 器材质量及井下检测类工具造成的井下落物
    2.2 井下落鱼的处理措施分析
        2.2.1 井下落鱼的危害及预防
        2.2.2 井下打捞工具的选择
    2.3 落鱼检测技术的研究
        2.3.1 铅模打印在落鱼检测中的应用
        2.3.2 井下电视在落鱼检测中的应用
        2.3.3 应用效果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ideoLog井下电视系统
    3.1 井下电视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1.1 系统组成
        3.1.2 工作原理
    3.2 井下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
        3.2.1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3.2.2 电缆传输系统分析
    3.3 井下电视的应用研究
        3.3.1 井下测井仪器介绍
        3.3.2 测井仪器的应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钢丝作业的存储式仪器设计及资料解释
    4.1 VideoLog存储式井下仪器的设计
        4.1.1 存储式仪器总体方案
        4.1.2 存储式仪器设计要求
        4.1.3 模块化设计与实现
        4.1.4 存储式仪器的工作模式
        4.1.5 存储式仪器耐温耐压的测试
    4.2 井下资料的解释处理
        4.2.1 视频图像的增强处理
        4.2.2 深度的测量及尺寸标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应用
    5.1 井下落鱼在检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5.1.1 井液影响
        5.1.2 电磁干扰影响
        5.1.3 其他因素的影响
    5.2 检测前施工准备工作
        5.2.1 通井
        5.2.2 刮削
        5.2.3 洗井
    5.3 应用案例
        5.3.1 气井检测
        5.3.2 油井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6)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与信号传输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潜油电泵系统概述
    1.3 国内外潜油电泵技术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潜油电泵井未来发展方向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多参数检测系统工作原理
        2.1.1 地面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2 井下监测系统原理介绍
        2.1.3 远程传输系统工作原理
    2.2 监测系统供电设计
    2.3 系统参数的测量设计
        2.3.1 基准电流的测量
        2.3.2 泄漏电流的测量
    2.4 系统滤波电路优化
        2.4.1 地面滤波电路
        2.4.2 井下滤波电路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基于STM32 的地面检测与控制电路研究
    3.1 地面电源电路研制
        3.1.1 +24V转±12V电路研制
        3.1.2 +24V转+5V电路研制
        3.1.3 +5V转+3.3V电路研制
    3.2 地面控制系统电路研制
        3.2.1 基于STM32F103VET6 的最小系统研制
        3.2.2 井下电源与模拟量接口电路研制
        3.2.3 地面A/V转换电路研制
        3.2.4 SD卡接口电路研制
        3.2.5 TFT-LCD接口电路研制
        3.2.6 RS-232 接口电路研制
        3.2.7 USB接口电路研制
        3.2.8 继电器驱动电路研制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潜油电泵井监测系统的通信技术研究
    4.1 通信技术的整体结构设计
    4.2 井下与地面机箱通信方式
        4.2.1 信号传输方式的选取
        4.2.2 基于4~20mA模拟电流的信号传输
    4.3 地面机箱与工控机通信方式
        4.3.1 基于RS-485 总线的信号传输
        4.3.2 RS-485 通信电路研制
    4.4 无线传输方式的选定
        4.4.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
        4.4.2 传输方式的选定
    4.5 GPRS通信技术
        4.5.1 SIM800C通信模块
        4.5.2 SIM800C芯片及外围电路
        4.5.3 SIM卡接口电路
    4.6 基于SIM800C的 GPRS无线数据传输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系统长期工作可靠性及测量结果的处理与校正
    5.1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5.2 系统的可靠性处理
        5.2.1 元器件筛选
        5.2.2 地面控制系统电路板设计
    5.3 系统故障原因分析
    5.4 多参数测量结果的处理与校正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地面与井下系统接口匹配及联机试验
    6.1 系统分时传输试验
        6.1.1 温度试验
        6.1.2 压力试验
        6.1.3 振动试验
        6.1.4 基准电流试验
    6.2 泄漏电流试验
    6.3 液晶显示软件实现
    6.4 井下滤波电路仿真实现
    6.5 系统联调试验
    6.6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总结
    7.1 总结
    7.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超声成像测井图像增强和复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声成像测井仪器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成像测井处理软件的研究现状
        1.2.3 图像增强算法研究现状
        1.2.4 图像复原算法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超声测井图像成像基本原理及处理方法
    2.1 引言
    2.2 超声成像测井仪器及原理
        2.2.1 超声成像测井仪器组成
        2.2.2 声波测量数据成像过程
        2.2.3 超声测井成像质量影响因素
    2.3 室内超声成像实验装置构建
        2.3.1 超声成像装置组成与功能
        2.3.2 超声成像装置硬件设计
        2.3.3 超声成像装置软件设计
        2.3.4 标准模型制作
    2.4 图像增强方法
        2.4.1 基于直方图均衡的图像增强算法
        2.4.2 小波变换图像增强算法
        2.4.3 基于图像融合的图像增强算法
        2.4.4 基于色彩恒常性理论的Retinex算法
    2.5 图像复原方法
        2.5.1 图像退化模型及复原
        2.5.2 图像非盲复原方法
        2.5.3 图像盲复原方法
    2.6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2.6.1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2.6.2 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
    2.7 本章总结
第3章 基于CLAHE和幂次变换的超声测井图像增强
    3.1 引言
    3.2 局部直方图均衡
        3.2.1 子块重叠的直方图均衡算法(BOHE)
        3.2.2 子块不重叠直方图均衡化(NOBHE)
        3.2.3 子块部分重叠直方图均衡化(POSHE)
    3.3 基于CLAHE和幂次变换的超声测井图像增强
        3.3.1 算法原理
        3.3.2 颜色模型转换
        3.3.3 CLAHE算法原理
        3.3.4 幂次变换
    3.4 参数及性能分析
        3.4.1 子块数量的影响
        3.4.2 剪切阈值的影响
        3.4.3 幂次参数的影响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1 实验室超声成像增强结果
        3.5.2 模型井实验结果
        3.5.3 现场超声测井图像实验结果
        3.5.4 客观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OSHE最优剪切限制的超声测井图像增强
    4.1 引言
    4.2 子块部分重叠的直方图均衡算法
        4.2.1 POSHEOC原理及框图
        4.2.2 POSHE算法流程
        4.2.3 子块大小和移动步长的影响
        4.2.4 剪切阈值的影响
        4.2.5 对比度和过增强分析
        4.2.6 最优剪切策略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模型井实验
        4.3.2 现场超声测井图像实验结果
        4.3.3 客观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点扩展函数估计的超声测井图像复原
    5.1 引言
    5.2 超声测井图像退化模型
    5.3 超声测井图像复原模型
    5.4 点扩展函数的估计方法
        5.4.1 图像观察估计法
        5.4.2 试验估计法
        5.4.3 模型估计法
    5.5 .基于APEX点扩展函数估计的最佳K值维纳滤波测井图像复原
        5.5.1 点扩展函数的模型估计
        5.5.2 基于APEX的点扩展函数参数的估计
        5.5.3 改进APEX算法的超声测井图像退化模型参数估计
        5.5.4 改进维纳滤波测井图像复原
    5.6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1 计算机模拟图像复原结果
        5.6.2 实验室超声图像复原结果
        5.6.3 模型井超声图像复原结果
        5.6.4 现场超声测井图像复原结果
    5.7 客观评价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8)旋转式井壁取心地面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 国外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器的现状
        1.2.2 国内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器的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2章 新型旋转井壁取心地面系统总体设计
    2.1 旋转式井壁取心的工作过程及基本原理
    2.2 旋转式井壁取心仪液压系统简介
    2.3 旋转式井壁取心仪电子线路简介
    2.4 旋转式井壁取心仪地面系统总体设计
第3章 地面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集成采集系统设计
        3.1.1 数据采集模块
        3.1.2 井下仪供电模块
        3.1.3 深度模块
        3.1.4 缆心控制模块
        3.1.5 前端机模块
    3.2 井下直流供电面板
    3.3 高电压大功率供电系统设计
第4章 地面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4.1 通用测井软件设计
        4.1.1 通讯方式
        4.1.2 数据格式
        4.1.3 测井软件流程及刻度流程
    4.2 可视化取心系统软件设计
        4.2.1 程序功能
        4.2.2 数据结构
        4.2.3 主要函数定义
第5章 地面系统应用与测试
    5.1 软件系统效果展示
    5.2 软件系统可视化设计及应用
        5.2.1 取心控制可视化界面
        5.2.2 取心软件界面设计及操作
    5.3 地面系统在井壁取心中的测试及应用
        5.3.1 地面系统供电及深度测试
        5.3.2 地面系统在井壁取心中的测试及应用
        5.3.3 地面系统测井软件的应用及效果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多相流测井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测井数据传输技术发展现状
        1.2.1 测井技术发展现状
        1.2.2 OFDM技术应用现状
        1.2.3 测井硬件系统应用现状
    1.3 本文工作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井下测井数据传输技术综述
    2.1 测井调制技术对比
        2.1.1 脉冲编码调制
        2.1.2 曼彻斯特编码
        2.1.3 数字相位调制
        2.1.4 数字幅度调制
    2.2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原理
        2.2.1 OFDM系统的数学描述
        2.2.2 OFDM系统的正交性原理
        2.2.3 IDFT/DFT在 OFDM系统中的应用
    2.3 测井传输OFDM关键技术
        2.3.1 信道编码技术
        2.3.2 信道均衡算法
        2.3.3 子载波调制技术
        2.3.4 保护间隔
    2.4 小结
第3章 测井数据传输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测井数据传输系统硬件总体方案
    3.2 主控单元
        3.2.1 DSP控制模块
        3.2.2 时钟模块
        3.2.3 复位模块
        3.2.4 外扩存储模块
        3.2.5 编程接口模块
    3.3 数据处理单元
    3.4 传输链路驱动单元
        3.4.1 模拟前端
        3.4.2 信号调理模块
    3.5 系统供电单元
        3.5.1 电源模块
        3.5.2 电磁兼容
    3.6 单芯电缆分布参数仿真模型分析
        3.6.1 单芯电缆阻抗与传输特性测试
        3.6.2 单芯电缆模型仿真
    3.7 小结
第4章 测井数据传输系统算法设计与实现
    4.1 测井传输算法总体方案
    4.2 测井传输算法设计与实现
        4.2.1 卷积编码与维特比译码
        4.2.2 16 QAM调制解调
        4.2.3 循环前缀
        4.2.4 时延拖尾校正时域均衡算法
        4.2.5 选择性衰落频域均衡算法
    4.3 测井传输算法系统参数设定
    4.4 小结
第5章 测井数据传输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5.1 测井数据传输系统测试平台
        5.1.1 测井数据传输系统硬件平台
        5.1.2 软件测试平台
        5.1.3 多相流传感系统实验装置
    5.2 传输测试与结果分析
        5.2.1 信号A/D转换结果测试
        5.2.2 衰减器测试
        5.2.3 遥传板传输测试
    5.3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冀东油田深斜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深斜井注水井井身结构特点
        1.1.2 技术难点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创新点
第2章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国内外现状
    2.1 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现状
    2.2 国内分层注水工艺现状
    2.3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发展方向
第3章 深斜井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及配套工具研究
    3.1 方案设计
    3.2 深斜井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及配套工具研究
        3.2.1 单锚定逐级解卡、遇卡逐级丢手分段打捞的分注管柱研究
        3.2.2 锚定逐级解卡、遇卡逐级丢手分段打捞分注的管柱研究
    3.3 主要技术参数
    3.4 主要配套工具研究
        3.4.1 小直径注水封隔器
        3.4.2 逐级解卡锚定器
        3.4.3 防顶锚定器
        3.4.4 解封安全接头
        3.4.5 皮碗洗井阀
    3.5 设计计算研究
    3.6 室内试验情况
        3.6.1 试验目的及内容
        3.6.2 试验条件
        3.6.3 试验方案
        3.6.4 室内试验总结
    3.7 小结
第4章 深斜井分注工艺及投捞测配技术研究
    4.1 方案设计
    4.2 桥式偏心定量分注技术
        4.2.1 桥式偏心配水技术
        4.2.2 桥式偏心测配技术
        4.2.3 桥式偏心分注技术与滚轮投捞减阻器性能试验
    4.3 同心测调分注工艺技术
        4.3.1 同心测调一体分注工艺技术研究对策
        4.3.2 同心测调一体分注工艺管柱研究
        4.3.4 测调分注配套工具研究
        4.3.5 测调仪研究
        4.3.6 室内试验研究
    4.4 非接触式遥控测调分注技术研究
        4.4.1 非接触式遥控测调分注技术结构
        4.4.2 技术指标
        4.4.3 非接触式遥控测调分注技术工作原理
        4.4.4 井下遥控自调配水器结构及原理
        4.4.5 井下多参数遥控测调仪
        4.4.6 室内实验
        4.4.7 样机整机实验
    4.5 小结
第5章 深斜井分注工艺技术现场试验情况及效果分析
    5.1 深斜井分注现场试验情况及效果分析
        5.1.1 桥式偏心定量分注技术应用概况
        5.1.2 同心直读测调一体分注工艺技术现场应用
        5.1.3 非接触式遥控测调分注技术现场试验
        5.1.4 分注管柱工作寿命及起出情况分析
    5.2 典型井例
    5.3 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励

四、井下多参数测量的一种新型遥传方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井分层开采多参数测量系统研究[D]. 侯大森. 西安石油大学, 2021
  • [2]基于热传导的恒温差式低产液量检测仪研制[D]. 戴卓勋.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分层采油多井多储层传输技术研究[D]. 程成.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VideoLog井下测控系统研制[D]. 方履宽.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井下电视在落鱼检测中的应用[D]. 赵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6]潜油电泵井多参数检测与信号传输系统研究[D]. 岳列红.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7]超声成像测井图像增强和复原方法研究[D]. 付青青. 长江大学, 2020
  • [8]旋转式井壁取心地面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晋. 吉林大学, 2019(03)
  • [9]多相流测井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设计[D]. 何元生. 天津大学, 2018(06)
  • [10]冀东油田深斜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金忠.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4)

标签:;  ;  ;  

一种新的井下多参数测量远传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