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对肥胖男性健康的影响

有氧运动对肥胖男性健康的影响

一、有氧健身运动对肥胖性男子健康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合[1](2019)在《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科学合理的有氧运动在发挥防治心血管疾病潜在风险因素方面的独特作用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积极推荐的方法。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设计,在遵循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应该考虑到可操作性。但目前的运动处方普遍存在运动强度难于落实或无法推广等问题,限制了运动处方作用的发挥。步行作为简单易行的运动,不局限于时间、地点及技术,因此被广泛用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运动项目。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损害和动脉硬化是造成心、脑、肾、眼、下肢等靶器官损害的早期共同血管病变基础,血压的有效控制和血管功能的改善或病变延缓,可以降低远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有重要的预防作用和临床治疗价值。本研究利用微型节拍器控制受试者步频进行为期12周的步行锻炼,探讨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动脉僵硬度的影响,为有氧运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的确定:受试者来源于宝山区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四个社区(永清一村社区,永清二村社区,海江二村社区,青岗路社区),由社区医生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及居民参与意愿,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成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另招募血压正常的成年女性健康受试者30人。根据课题前样本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其它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46名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中危),23名血压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低危)。依据随机原则,将46名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人,一组为运动训练组(ETG组),参与12周的步行干预;另一组为阳性对照组(PCG组),不参加步行干预。23名血压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作为阴性对照组(NCG组),不干预其生活方式。依据脱落标准,NCG和ETG组分别流失3人,PCG组流失1人。2.运动方案的制定方法:采用Astrand测试方案测定受试者最大摄氧量;采取最大摄氧量的45%到50%作为干预期间的运动强度,用步频进行量化监控;ETG组佩戴微型节拍器按照规定的步频进行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45-60分钟的步行锻炼,连续12周。3.检测指标的测定方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围度、体脂率);日常体力活动指标(每日步行量、每日久坐时间、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每天体力消耗);脂代谢指标(TG、TC、LDL-c、HDL-c);运动能力指标(最大摄氧量、心率);血压(安静和运动状态);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相关舒张指标:NO、eNOS;相关收缩指标:ET-1、Renin、AngⅡ;相关血管内皮损伤指标:EMPs、SOD、hs-CRP);动脉僵硬度指标(AI指数、baPWV)。运动干预前后,采用围度测量法测定身高、体重、腰围等;采用ActiGraph GT3X+监测受试者日常体力活动;采用InBody720测定受试者体脂率;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测定安静血压、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的运动血压;采用动脉粥样检测仪测定baPWV;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测定TC、TG、HDL-c、LDL-c;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T-1、eNOS、NO、Renin及AngⅡ;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管内皮颗粒CD62E(+)EMPs浓度。4.数据的处理方法:采用Spss20.0数据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各组干预前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干预后的组间比较以干预前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采用G*Power进行干预前样本量的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经过12周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身体形态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腰围、WHR、BMI、体脂率显着性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与ET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腰围、WHR、体脂率均显着高于NCG组;ETG组各身体形态指标均显着优于P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比较,ETG组腰围、WHR、BMI、体脂率显着性下降(P<0.05),臀围较运动前显着性升高(P<0.05)。2.日常体力活动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每天步行量、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每天能量消耗显着性的高于PCG组和ETG组(P<0.05),久坐时间显着性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与ETG组每天步行量、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久坐时间及每天能量消耗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每天步行量、久坐时间与NCG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和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显着高于NCG组(P<0.05);ETG组每天步行量、日能量消耗、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显着高于PCG组(P<0.05),久坐时间、小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显着低于P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比较,ETG组每天步行量、中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每天能量消耗均显着性升高(P<0.05),每天久坐时间显着性下降(P<0.05)。3.运动能力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o2max显着性的高于PCG组和ETG组,安静心率则显着性的小于该两组;PCG组和ETG组的o2max和安静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安静HR、o2max与NCG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TG组o2max显着高于PCG组(P<0.05),安静HR显着低于P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比较,ETG组o2max显着性升高,安静心率显着性降低(P<0.05)。4.脂代谢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TC、TG显着性的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HDL-c显着性高于该两组(P<0.05),LDL-c与PCG组和ET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CG组和ETG组的TC、TG、HDL-c及LDL-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TC、TG、LDL-c显着性低于PCG组,HDL-c显着性的高于PCG组(P<0.05);ETG组的LDL-c显着低于NCG组(P<0.05),TC、TG、HDL-c与NCG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TC、TG、LDL-c均显着性降低(P<0.05),HDL-c显着性升高(P<0.05)。5.运动血压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在三种运动状态(安静、低强度、高强度)的SBP、DBP均显着性的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和ETG组之间的SBP和DB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ETG组的SBP、DBP在三种运动状态均显着低于PCG组(P<0.05),但均显着高于NCG组(P<0.05);PCG组的SBP和DBP在三种运动状态下仍然显着高于N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在三种运动状态的SBP均显着下降(P<0.05),DBP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管内皮功能指标:1)血管内皮释放的舒张因子:运动干预前,NCG组的NO、eNOS浓度显着高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和ETG组的NO、eNOS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PCG组NO、eNOS浓度显着低于NCG组和ETG组(P<0.05);ETG组的NO、eNOS浓度与N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的NO和eNOS浓度显着性升高(P<0.05)。2)血管内皮释放的收缩物质:运动干预前,NCG组的ET-1、Renin、AngⅡ浓度显着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PCG组和ETG组间的ET-1、Renin、AngⅡ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PCG组ET-1、Renin、AngⅡ浓度显着高于NCG组和ETG组(P<0.05);ETG组的ET-1、Renin、AngⅡ浓度与N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的ET-1和Renin浓度显着性降低(P<0.05),AngⅡ浓度降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的EMPs、hs-CRP浓度显着低于PCG组和ETG组(P<0.05),SOD浓度显着高于该两组;PCG组和ETG组间的EMPs、hs-CRP、SOD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PCG组EMPs、hs-CRP浓度显着高于NCG组和ETG组(P<0.05),SOD浓度显着低于该两组(P<0.05);ETG组的EMPs、hs-CRP浓度显着高于NCG组(P<0.05),SOD浓度与NCG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的SOD浓度显着性升高(P<0.05),EMPs、hs-CRP浓度降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动脉僵硬度指标:运动干预前,NCG组的AI、baPWV显着低于PCG组和ETG组;PCG组与ETG组的AI、baPWV无统计学差异。运动干预后,ETG组的AI、baPWV显着低于PCG组(P<0.05),但显着高于NCG组(P<0.05)。与运动干预前相比,ETG组的AI、baPWV显着性下降(P<0.05)。8.指标相关性:1)运动血压与身体基础指标相关性:两次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SBP与TC、TG、安静SBP、安静DBP、WHR、BMI、体脂率、久坐时间均呈中高度正相关,而与HDL-c、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及体力消耗均呈中度负相关。两次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DBP与TC、TG、安静SBP、安静DBP、WHR、BMI、久坐时间均呈中高度正相关,而与HDL-c、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及体力消耗均呈中度负相关。2)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基础指标相关性内皮舒张物质NO及eNOS与TC、TG、安静血压、WHR、久坐时间呈中高度负相关,与步行量、中强度PA时间、体力能量消耗呈中高度正相关。内皮收缩物质ET-1及AngⅡ与TC、TG、安静血压、WHR、久坐时间均呈中高度正相关,与步行量、不同PA时间均呈中高度负相关。内皮损伤指标EMPs及hs-CRP与TC、TG、安静血压、WHR、BMI、久坐时间等呈中高度正相关,与HDL-c、步行量、中强度PA、高强度PA及体力消耗等呈中高度负相关。内皮损伤指标SOD与TC、TG、安静血压、WHR、久坐时间等呈中高度负相关,与步行量、中强度PA时间及体力消耗呈中高强度正相关。3)动脉僵硬度指标与基础指标相关性动脉僵硬度指标AI及baPWV与TC、TG、安静血压、WHR、久坐时间等呈中高度正相关,与HDL-c、步行量、不同强度PA时间及体力消耗等呈中高度负相关。4)运动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僵硬度间指标相关性运动血压中的SBP与血管内皮舒张物质NO、eNOS呈中高度负相关,与收缩物质ET-1、AngⅡ呈中高度正相关;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SOD具有中高度负相关,与EMPs、hs-CRP具有中高度正相关;与动脉僵硬度指标AI及baPWV呈中高度正相关。血管内皮舒血管物质NO、eNOS与缩血管物质ET-1、AngⅡ呈中度负相关;与内皮损伤指标EMPs、hs-CRP呈中度负相关,SOD呈中度正相关;与动脉僵硬度指标AI和baPWV呈中度负相关。血管内皮缩血管物质ET-1、AngⅡ与内皮损伤指标EMPs、hs-CRP呈中高度正相关,SOD呈中度负相关;与动脉僵硬度指标AI和baPWV呈中度正相关。动脉僵硬度AI指数及baPWV两个指标分别与运动血压中及缩血管物质呈中高度正相关,而与舒血管物质、内皮损伤中的SOD呈中高度负相关。研究结论:12周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能够使: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日常体力活动好转,脂代谢改善,体脂率下降,腹部脂肪堆积减少,引起高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降低;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静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减小,运动血压及其增幅降低,提示可能减少进行剧烈运动时发生心血管急性事件的风险;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平衡,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降低,减少靶器官的损伤。

庞可人[2](2019)在《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健康体适能相关要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旨在通过选自沈阳MAX国际体育健身俱乐部的60名2535岁男会员进行为期12周的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实验,探究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健康体适能相关要素的影响。方法:将60名被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在保证时训练长、饮食控制前提下进行为期12周的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实验。将测得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健康体适能要素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得出研究结果。结果:经12周的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测得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健康体适能相关要素数据,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1.心肺适能: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之血压、心率、最大摄氧量数据做配对样本T检验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测试数据做独立样本T检验,最大摄氧量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血压、心率呈显着性差异(p<0.05)。2.肌力与肌耐力适能: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之握力、1分钟仰卧起坐、俯卧撑数据做配对样本T检验均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测数据做独立样本T检验,握力、1分钟仰卧起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俯卧撑呈显着性差异(p<0.05)。3.身体成分适能: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之体重数据做配对样本T检验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体脂和瘦体重呈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测数据做独立样本T检验,体重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体脂和瘦体重呈显着性差异(p<0.05)。4.身体柔韧性适能: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之坐位体前屈数据配对样本T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测数据做独立样本T检验,坐位体前屈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健康体适能相关要素之心肺适能、肌力与肌耐力适能、身体成分适能够产生非常显着影响的是:血压、心率、最大摄氧量、握力、1分钟仰卧起坐、俯卧撑、体重;能够产生显着影响的是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对柔韧性适能的影响不明显。

崔嫚[3](2018)在《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液成分和体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人血液成分和体成分的影响,分析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的健身效果及其机理,分别对健身气功大舞和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健身效果进行分析讨论。为使健身气功锻炼成为大众项目,制定出健身气功锻炼合理的、科学的、可行的方案,以提高中老年女子健身效果等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50名普通中老年女子为受试对象,按照受试对象的基本情况分为大舞和六字诀两个实验组,每组分别25人。受试对象分别进行6个月(每周锻炼运动3次,每次持续45min左右)的健身气功大舞和六字诀的锻炼,实验结束后选取符合要求且无其他意外情况的每组15人进行实验前后测试的血常规、血流变、血脂和体成分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组内、组间前后对比分别采用Paired-Samples t、Independent Sample t检验,并以P<0.05作为差异显着性水平。结果:(1)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后中老年女子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目均明显升高(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着升高(P<0.01)。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后中老年女子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都明显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含量显着升高(P<0.01)。其中健身气功大舞组和六字诀组锻炼后的血常规部分指标对比中,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2)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后中老年女子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不明显(P>0.05)。但是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后中老年女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他血脂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在健身气功大舞锻炼组和六字诀锻炼组的对比中,指标总胆固醇的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变化有显着性意义(P<0.05),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3)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大舞锻炼以后中老年女子血流变中的全血粘度的ηH、ηM、ηL、ηp实验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Fi、Arbc、ESR K、τc、ESR指标显着下降(P<0.01,P<0.001),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后中老年女子全血还原粘度、ESR、Arbc、ESR K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ESR、Fi两个指标在锻炼后组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4)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后中老年女子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均明显下降(P<0.01)。经过6个月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后中老年女子体脂百分比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和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后组间对比中,中老年女子体脂百分比含量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脂肪含量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结论:(1)健身气功大舞、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常规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提高尤为明显,从而使其运输氧的能力明显提高。(2)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均可以改善中老年女子脂代谢,通过健身气功大舞锻炼通过可以降低中老年女子血脂指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主要通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达到改善脂代谢的目的,且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对中老年女子体成分的改善优于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3)健身气功大舞锻炼主要是通过降低中老年女子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降低红细胞血沉率、聚集能力来改善血液的流变性;健身气功六字诀则是通过降低中老年女子全血还原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能力来改善血流变。总的来说,通过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均可以有效的改善血液的流变性,且健身气功大舞锻炼优于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4)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后改善了中老年女子身体成分,表现在机体脂肪含量和体脂百分率分别明显下降,其中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在此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六字诀锻炼。

宋福坤[4](2018)在《体育锻炼对改善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探究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首先对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测试老年人脂肪肝、血脂、血糖等各因素血液生化指标,旨在了解体育锻炼与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是否对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起到了改善作用,运用数据说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积极的作用,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借鉴和依据。在现阶段,并没有针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和其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关系及影响进行相应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超声检查、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三组老年人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水平结构等、饮食习惯、家族史、手术史、重大疾病史情况均保持一致;在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方面,三组老年人有较大的差别,运动频率不同。2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脂肪肝患病率的降低。参与锻炼项目对脂肪肝患病率也有一定影响,快走运动有助于降低老年人的脂肪肝患病率,太极拳等武术套路锻炼项目对老年人脂肪肝作用并不十分明显。3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明显降低老年人的体质指数(BMI)、胸围和臀围。4长期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四项指标结果,在血糖、胆固醇、血压等指标中并未出现显着性差异。5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脂肪肝情况,以及降低其他危险因素的风险。结论:体育锻炼能够改善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

董蓉蓉[5](2016)在《广场舞运动对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脂质组重组及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公认的可以对抗代谢综合征(Mets)的好脂蛋白。HDL脂质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效性。它具有驱动胆固醇逆向转运、抗炎、抗氧化等许多功能,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先前已有研究表明,合理的运动对于降低Mets的发生发展,改善Mets的症状及延缓并发症的产生有积极的疗效。过去几十年,人们将HDL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其水平上,但最近几年的研究显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没有因药物使HDL-C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目前,研究者已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改善HDL功能上,这一转变可能会对防治AS及心血管疾病带来新的攻克靶点。目的研究广场舞运动对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脂质组重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1、受试人群的筛选: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结合目前中国常用临床检测项目情况提出的国人Mets诊断标准和各人平时运动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运动组28人,不运动组25人。2、血脂生化检测:采集空腹静脉血,送往泰安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外周动脉硬化检测:通过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4、血液抗氧化性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氧化相关指标如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等,检测血液的抗氧化功能。5、体外细胞实验: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DL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ABCA1、ABCG1和血液中主要载脂蛋白apoA1以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单核细胞粘附实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单核细胞黏附情况;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实验检测HDL对荷脂巨噬细胞胆固醇溢出的影响。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检测血浆及HDL(HDL2及HDL3)上各脂质成分及其水平。结果1、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广场舞运动组的TC和LDL-C水平低于非运动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体重、体重指数、血压等各项指标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广场舞运动组各指标均低于非运动组,且HDL-C高于非运动组。2、血液抗氧化性:广场舞运动组MDA含量(4.17±1.04)nmol/ml,明显低于非运动组(7.94±2.08)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广场舞运动组血清CAT活性(56.17±16.32)KU/L高于非运动组(47.38±17.45)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GSH-PX活性和SOD含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广场舞运动后,HDL抗氧化功能可能有所改善。3、血浆中主要载脂蛋白apoAl:两组血浆apoA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HDL3功能:广场舞运动组人群血浆中分离的HDL3促进荷脂巨噬细胞胆固醇的溢出的能力(0.38±0.08)高于非运动组(0.24±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运动组ABCG1的表达增多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BCA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说明运动可以提高HDL转运胆固醇的能力;运动组VCAM-1的表达以及单核细胞黏附数量明显少于非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广场舞运动可以提高HDL的抗炎功能。5、血浆及HDL上脂质成分及水平:广场舞运动组与非运动组血浆各脂质水平基本无差别;HDL2中运动与非运动组脂质如C12-C1P、SM(23:0)、C16-CER、C18:1SM、C22-SM、C20-SM、C24-1-SM、DH-SPH、S1P等差异均有显着性差异;而HDL3中除少部分脂质如DH-SPH、SM(18:1/12:0)、C16-CER外,其余均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广场舞运动可以改善HDL上脂质的成分与功能。结论1、广场舞运动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2、广场舞运动可以显着改善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HDL功能,包括抗氧化、抗粘附和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3、广场舞运动可以显着改善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HDL上脂质的成分与功能。

梁敏华[6](2015)在《健身跑运动处方对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已明显提升,生活节奏和生活步伐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每况愈下。分别在1995、2000、2005、2012年对我国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四次全面性地体质监测,分析比较所测数据,结果显示如下:2012年与199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生男子1000m跑、女子800m跑的运动成绩分别下降了10.9%与10.3%;同时,男、女大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29cm与2.72cm;学生的体重出现了过重或偏瘦的现象;近视率也将近90%。近期有关大学学生体质下滑的新闻报道接连不断、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此现象更能说明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下滑趋势仍没有得到遏制。由此可见,我国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已然呈现出普遍下降的不良趋势。大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尤为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里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面临多重压力,既有来自对社会的认知和不同角色的转变的压力,也有文化传授、专业能力培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压力。它们对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极大帮助。本研究以《大学体育与健康》、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为根基,并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进行对比分析,试以健身跑运动处方对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实验为切入点,测试对象是在八个班级中随机抽取四个班作为实验组(124人),其余对照组(124人),分别对其身体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从而探索出增强大学生体质行之有效地方式方法,构建终身体育的健康运动理念,与此同时通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逐渐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对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做出客观地评价与衡量。首先,在国内外文献检索网站、图书馆上检索以健身跑及运动处方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资料和书籍,并进行大量拜读,关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以健身跑为基底专门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相关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其次,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之中,通过运用体育学科相关的研究方法,设计并制定出符合郑州大学学生的健身跑运动处方方案,每周锻炼次数为两次,每次运动时间约60-70min。该处方的实施历经16周,采用对比教学的形式开展实验研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相关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如基本身体形态。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比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等相关指标,差异较为显着。在有氧耐力方面,男女生均有大幅度提升,效果十分显着,并且男生的柔韧素质和女生的力量素质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最后,以郑州大学学生当前的身心特点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健身跑运动处方方案,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消除不愿意跑步的懒惰性,引导和构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河南地区大学生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供科学的干预方案,而便于郑州大学学生课程改革提供理论科学依据及郑州大学健身跑协会的推广和应用。结论如下:1.健身跑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用运动处方的形式在学生体育运动中是有效增加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有效健身项目。2.健身跑对大学生一年级学生男女生的下肢力量和耐力素质有效性最为明显,男女各6个项目分别有5个项目是健身跑影响比较明显的,一个项目影响不是非常明显。对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1min仰卧起坐效果不是非常明显。3.经过半年的实验研究,男生的握力有明显增加,握力增加了0.99kg。男、女生立定跳远分别增加了8cm和3cm。这些平均成绩增加不是偶然的现象,是运动处方在控制下实施的结果。实验组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增加了8cm,而对照组里的学生成绩仅增加了2cm,相当于对照学生的4倍。实验组女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增加了3cm,对照组增加了2cm,实验组学生成绩增加的幅度是她们的1.5倍。引体向上的增加量为0.31个,对照组学生在半个学期后的自然增长为0.02个,两个组的学生的增长相比较,是15倍以上的增长率。4.通过16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实验组大学生,他们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实验组学生的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高了2倍以上。5.健身跑的运动处方中不仅仅只有跑,还有力量性练习,主要是各种跑交叉进行,在控制运动负荷上要求比较严格。6.跑步是人基本的运动方式,是最容易实现的运动项目,且对人体的锻炼价值也最行之有效。因此,人们特别是目前的大学生们在体育课之后,利用课外活动和周末进行健身跑,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

王红雨[7](2015)在《70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健康体适能是体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维持或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缺少针对7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评价体系。本研究从健康体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检验、评价标准的初步建立、评价指标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制定出适合高龄人群进行测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高龄人群的体质监测、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完成专家咨询问卷,采用两轮Delphi法初步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取100名(男、女各50名,分为70-74岁组、75-79岁组、80-84岁组和85岁以上组)7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测量,从指标的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区分度进行检验;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式,选取1140名7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测试,获取有效样本789名,依据有效样本的测试数据,采用百分位数法进行数据建模,并初步建立评价标准;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身体成分对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确定身体成分指标的适宜界值,通过实地走访,收集240名70岁以上高龄老人最近一次的健康体检结果,作为验证适宜界值科学性的依据;采用高龄老人体力活动问卷、SF-12健康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我国不同地域7个城市高龄老人的体力活动和生活质量状况,探讨体力活动、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建立健康体适能对健康状况的预测模型。结果:(1)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为86.7%和73.1%,经过两轮咨询,专家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威度系数为0.86和0.83,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67(2c=78.31,p<0.01),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81(2c=84.33,p<0.01)、0.79(2c=74.54,p<0.01)、0.74(2c=71.32,p<0.01)、0.76(2c=72.47,p<0.01)、0.51(2c=34.48,p<0.01);按照指标筛选原则初步确定身体成分、肌力与肌耐力、柔韧性、心肺功能和平衡能力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测量指标。(2)经信度检验,测试指标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767-0.954(p>0.05)之间,表明测量指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Bartlett球度检验,KMO值为0.719(p<0.01),可以认为指标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其中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4个,所得4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是5.113,3.917,2.435,2.128,其累计解释变量达到61.8%;经区别度检验,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区分由于年龄、性别特征和不同测试水平导致的差异(p<0.05),经专家讨论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测量指标。(3)不同性别之间,女性BMI、腰高比均值高于男性,柔韧性好于男性,男性肌力、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好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血压、安静脉搏指标差异不具有显着性,且没有随年龄增长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其余指标均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其中75-79岁组与80-84岁组比较,柔韧性、肌力、心肺耐力变化幅度最大,除70-74岁与75-79岁组外,其余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标准比较,我国高龄老人的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数值较大;与美国老人健康体适能评价常模比较,我国高龄老人柔韧性评价常模数据波动幅度较大,肌力、平衡能力、心肺耐力评价常模数据波动幅度较小。(5)随着BMI的增加,患高血压的相对风险在逐步增大,随着BMI、腰高比的增加,患高血脂的相对风险在逐步增大,随着腰高比的增加,患糖尿病的相对风险在逐步增大,随着腰围、腰高比的增加,患心脏病的相对风险在逐步增大,其中风险增加最为明显的比值比位于P90处;采用ROC曲线确立的BMI、腰围、腰高比的适宜切点所对应的百分位置为P50P75;以适宜切点划分形成的肥胖组与正常组其生理生化指标水平和疾病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高龄老人锻炼的时间主要为0.51h/次(42.5%),强度主要为中小强度/次(41.6%),频率主要为67次/周(79.2%);男性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增长得分出现下降,其中70-74岁组与80-84岁组、85岁及以上组比较,75-79岁组与85岁及以上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体力活动组的健康检出率为69.8%,中体力活动组为66.8%,低体力活动组为56.4%,且高、中体力活动组与低体力活动组的健康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本研究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构建的指标测量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反映高龄老人的健康体适能状况。(2)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其中75-79岁组与80-84岁组的比较,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提示我们要重点关注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健康体适能。(3)依据测试数据特点制定了不同性别的身体成分评级标准及不同性别、年龄的肌力、心肺耐力和平衡能力评价标准。(4)身体成分相关指标对预测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价值,其确立的适宜界值可以作为诊断相关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标准。(5)规律的体力活动和较高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对高龄老人健康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效益;构建的健康体适能回归方程对高龄老人健康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健康体适能对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秋桃[8](2012)在《青年大学生BMI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及运动干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项学生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相关分析和运动干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的BMI水平与血压水平的相互关系,并对超重和肥胖两组大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以评价运动干预后该组对象的血压有否改变。希望能找到针对性的高血压预防路径,为青年学生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08年~2010年入学新生共8757例大学生的身高、体重、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BP)作为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超重或肥胖组大学生进行集中的有氧运动干预,即进行有氧健身运动:活动时间为每天下午18:50-19:50,活动频率每周保证5次以上,以步行或慢跑为主要有氧运动方式,配合太极拳,仰卧起坐、羽毛球等运动,并辅以健康知识讲座,宣传健康饮食方案,持续时间为一年整。期间两组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记录他们的BMI、血压情况。结果BMI分别与SBP、 DBP成正相关(SBP:r=0.23,P=0.000,DBP:r=0.16,P=0.000),且SBP、DBP水平均表现为:肥胖组(117.65±14.28mmHg、75.65±9.55mmHg)>超重组(117.41±12.86mmHg、74.78±8.91mmHg)>体重正常组(111.78±11.38mmHg、71.49±8.14mmHg)>低体重组(107.85±10.66mmHg、69.80±7.95mmHg),三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均P<0.05,血压随着BMI增大而升高。对超重或肥胖组大学生进行集中有氧健身运动干预,发现干预后学生的BMI、SBP、DBP及血压阳性率、正常血压高值阳性率(22.93±2.74、103.65±10.14mmHg、69.62±7.83mmHg、2.4%、27.13%)均较未干预前(26.50±3.07、117.45±13.45mmHg、74.93±9.02mmHg、6.1%、47.4%)下降,均P<0.05。结论BMI增高对大学生血压水平有负面影响,可将BMI作为血压偏高的重要预测指标对学生的肥胖及血压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控制他们的体重以降低BMI值从而减少他们今后患高血压的风险。运动干预对降低BMI和控制血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侯广庆,黄兆媛[9](2010)在《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就是福。和谐社会需要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健康需要老年人的体育运动——有氧运动。本文采用实验法对长春市劳动公园、动植物园、文化官场晨晚练活动点的经常参加晨练的老年人(60岁以上)分成两组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被试的体重指标差异有显着性差异(p<0.05);体脂量、体脂百分比指标差异有高度显着性意义(p<0.01);身体质量指数(BMI)与对照组组相比无显着性意义(p>0.05)。

陈会兰[10](2010)在《步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手段。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近年来非药物治疗受到普遍重视,尤其是早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宜的有氧运动,但运动处方的个性化尚不明确。本课题旨在通过步行运动负荷对原发性Ⅰ、Ⅱ级及临界高血压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步行锻炼干预措施,探讨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及其康复作用机制,为科学制定高血压运动处方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部分高血压门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及临界高血压患者40人,其中男11人,女29人,年龄48-64岁,平均57.68±5.39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WHO/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指南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Ⅰ级SBP140-159mmHg和(或)DBP90-99mmHg;Ⅱ级SBP160-179mmHg和(或)DBP100-109mmHg;临界高血压SBP140-149mmHg、DBP90-94mmHg),并且否认有其他合并症。自愿参加步行锻炼。运动干预方案:首先通过健康检查、调查问卷及运动负荷试验筛选符合试验要求的受试者,并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运动方式为步行(佩戴计步器)。每周5次,每次步行60分钟,共运动20周,运动强度采用靶心率:目标心率=(220-年龄)×60%。运动干预期间监测运动即刻心率、自我感觉疲劳指数(RPE)及1小时的步数,每天晨起自测安静血压及安静心率,并记录,晚上记录1天的步数;每周监测血压2次;运动前、运动20周后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眼底、血糖、胰岛素及血管紧张素;运动前、运动12周及运动20周测量身体形态、生理指标(身高、体重、体脂率、腰围、臀围、脉搏、血压、安静心电图)。研究结果:1.步行运动20周后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分别下降18.17mmHg和6.03mmHg (P<0.01, P<0.001),脉压差下降12. 14mmHg (P<0.001)。2.步行运动20周后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下降(P<0.01)及脂肪百分比也显着下降(P<0.001),分别下降0.95kg/m2和2.86%,运动12周腰臀比开始下降,运动20周后又开始上升。3.步行运动20周后血糖下降,胰岛素下降1.53uU/ml(P<0.05),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血管紧张素升高。研究结论:1.采用60%的最大心率结合计步器监控步行锻炼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2.步行运动使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及脂肪百分比均下降。12周腰臀比开始下降,而运动20周后又开始上升,由于患者体重指数及脂肪百分比下降,表明可能是消耗脂肪的同时肌肉增加。3.步行运动20周后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表明适宜的步行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4.运动20周后血管紧张素Ⅱ升高,醛固酮升高不明显,但是肾素下降,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没有降低,推测可能需要长期运动才能发生改变。

二、有氧健身运动对肥胖性男子健康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氧健身运动对肥胖性男子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2.1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害
    2.2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现状
    2.3 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
    2.4 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机制
        2.4.1 氧化应激
        2.4.2 炎症反应
        2.4.3 血管内皮颗粒
    2.5 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6 有氧运动对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
    2.7 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
        2.7.1 步频与运动强度
        2.7.2 步频与慢性疾病
    2.8 研究展望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受试者招募
        3.1.2 受试者筛选
        3.1.3 分组方法
    3.2 运动处方制定方法
        3.2.1 运动形式的选择
        3.2.2 运动强度的确定
        3.2.3 运动频率及持续时间
        3.2.4 其它注意事项
    3.3 测试与评价方法
        3.3.1 日常体力活动测定
        3.3.2 形态指标的测量
        3.3.3 运动能力的评定
        3.3.4 安静和运动血压的测量
        3.3.5 脂代谢指标的测定
        3.3.6 血管功能评定
        3.3.7 试验流程图
        3.3.8 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
    5.1 干预前后受试者身体基础指标的变化
        5.1.1 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
        5.1.2 日常体力活动的变化
        5.1.3 运动能力的变化
        5.1.4 安静血压的变化
        5.1.5 脂代谢指标的变化
    5.2 干预前后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血压及其增幅的变化
        5.2.1 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血压的变化
        5.2.2 不同强度台阶定量负荷试验运动血压增幅的变化
    5.3 干预前后血管功能的变化
        5.3.1 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5.3.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变化
    5.4 各类指标间的相关性
        5.4.1 运动血压与基础指标间的相关性
        5.4.2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基础指标间的相关性
        5.4.3 动脉僵硬度指标与基础指标间的相关性
        5.4.4 运动血压、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僵硬度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6 讨论与分析
    6.1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身体基础指标的影响
        6.1.1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身体形态的影响
        6.1.2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6.1.3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6.2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6.2.1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静血压的影响
        6.2.2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
    6.3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
        6.3.1 步行锻炼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6.3.2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6.4 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探讨
7 全文总结
8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8.1 创新之处
    8.2 研究不足
9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件

(2)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健康体适能相关要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有氧耐力运动
        2.1.2 抗阻力训练
        2.1.3 运动处方(训练干预)
        2.1.4 健康体适能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有氧耐力运动与健康体适能
        2.2.2 抗阻力训练与健康体适能
        2.2.3 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与健康体适能
        2.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心肺适能的影响
        4.1.1 对心肺适能的影响测试数据分析
        4.1.2 对心肺适能影响的研究分析
    4.2 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肌力与肌耐力适能的影响
        4.2.1 对肌力与肌耐力适能的影响测试数据分析
        4.2.3 对肌力与肌耐力适能影响的研究分析
    4.3 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身体成分适能的影响
        4.3.1 对身体成分适能的影响测试数据分析
        4.3.2 对身体成分适能影响的研究分析
    4.4 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柔韧性适能的影响
        4.4.1 对柔韧性适能的影响测试数据分析
        4.4.2 对柔韧性适能影响的研究分析
    4.5 小结
        4.5.1 对健康体适能相关要素的影响数据分析小结
        4.5.2 对健康体适能相关要素影响的研究分析小结
5 结论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液成分和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现状
    2.1 血液成分
        2.1.1 血液概述
        2.1.2 血常规
        2.1.3 血脂
        2.1.4 血流变
    2.2 体成分
        2.2.1 体成分指标及意义
        2.2.2 运动对体成分的影响
    2.3 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的概述
        2.3.1 健身气功大舞的功法特征
        2.3.2 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2.3.3 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特征
        2.3.4 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及分组
        3.1.1 纳入标准
        3.1.2 要求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液成分和体成分影响
        4.1.1 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4.1.2 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脂的影响
        4.1.3 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流变的影响
        4.1.4 健身气功大舞锻炼对中老年女子体成分的影响
    4.2 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液成分和体成分影响
        4.2.1 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血常规的影响
        4.2.2 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脂的影响
        4.2.3 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4.2.4 健身气功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体成分的影响
    4.3 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人血液成分和体成分影响的比较
        4.3.1 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对中老年女子血常规影响的比较
        4.3.2 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对中老年女子血脂影响的比较
        4.3.3 两种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对中老年女子血流变影响的比较
        4.3.4 两种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对中老年女子体成分影响比较
5 分析讨论
    5.1 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常规影响的比较
    5.2 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脂影响的比较
    5.3 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流变影响的比较
    5.4 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体成分影响的比较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基金

(4)体育锻炼对改善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有氧耐力运动相关研究
    2.2 关于人口老龄化相关研究
    2.3 关于脂肪肝相关研究
    2.4 关于脂肪肝病因相关研究
    2.5 关于肥胖相关研究
    2.6 关于其他相关因素研究
    2.7 关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影响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问卷调查法
        3.2.2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3.2.3 超声检查
        3.2.4 数理统计分析
4 研究内容及框架
    4.1 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调查与分析
        4.1.1 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4.1.2 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调查与分析
        4.1.3 老年人其他情况调查与分析
        4.1.4 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总结
    4.2 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4.2.1 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统计与分析
        4.2.2 老年人相关危险因素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4.3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分析
        4.3.1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分析
        4.3.2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各项指标的影响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广场舞运动对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脂质组重组及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人体研究
    实验室研究
    血清丙二醛 MDA 含量的测定(TBA 法)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及生化检查
    广场舞运动对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广场舞运动对血浆中主要载脂蛋白apoAl的影响
    广场舞运动对HDL功能的影响
第四部分 讨论
    广场舞运动的方法
    广场舞运动对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的影响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第五部分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健身跑运动处方对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国民体质的重要性
    第二节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状
    第三节 文章的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
        三 健身跑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实验法
        三 数据统计法
        四 专家访谈法
        五 逻辑分析法
第三章 健身跑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节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一 强度
        二 时间
        三 频率
    第二节 运动处方实施的内容
    第三节 运动处方模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实验前测结果比较分析
    第二节 实验前测结果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比分析
    第三节 实验后测结果比较分析
    第四节 健身跑对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 健身跑运动处方对实验组学生力量素质的影响
        二 健身跑运动处方对实验组学生速度素质的影响
        三 健身跑运动处方对实验组学生耐力素质的影响
        四 健身跑运动处方对实验组学生柔韧素质的影响
        五 健身跑运动处方对实验组学生灵敏素质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A
附件B
附件C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70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依据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4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二、文献综述:老年人体质研究进展及展望
        1 相关概念的解释
        2 国内外老年人体质研究的进展
        3 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4 小结
第一部分 70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检验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二、指标体系的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70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的测量与评价
    一、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的测量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二、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评价标准的初步建立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一、基于代谢综合征评价基础上身体成分相应指标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二、高龄老年人体力活动、健康体适能与健康状况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青年大学生BMI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及运动干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10)步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2.2 运动对高血压病的可能作用机制
        2.2.1 调节大脑皮层下血管运动中枢
        2.2.2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2.2.3 改善血液流变性
        2.2.4 调节情绪
        2.2.5 改善胰岛素抵抗
        2.2.6 运动对血浆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
        2.2.7 运动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
        2.2.8 运动对血管内皮激素的影响
    2.3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2.4 展望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试验对象
    3.2 实验流程、检测指标与方法
        3.2.1 实验流程
        3.2.2 研究对象的筛选
        3.2.3 运动干预处方的制定
        3.2.4 运动后检查
        3.2.5 生理指标的测定
        3.2.6 身体形态指标的测定
        3.2.7 血样采集
        3.2.8 血样本的测定
        3.2.9 数据处理
4 结果
    4.1 运动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变化
    4.2 运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腰臀比及脂肪百分比的变化
    4.3 运动后患者的服药情况
    4.4 步行运动前后高血压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4.5 步行运动前后高血压患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步行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5.2 步行运动对患者体重指数、腰臀比及脂肪百分比的影响
    5.3 步行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5.4 步行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常用名词缩写和中英文对照

四、有氧健身运动对肥胖性男子健康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步频控制的步行锻炼对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D]. 李合.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2]有氧耐力运动结合抗阻力训练干预对健康体适能相关要素的影响[D]. 庞可人.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3]健身气功大舞、六字诀锻炼对中老年女子血液成分和体成分的影响[D]. 崔嫚. 西安体育学院, 2018(12)
  • [4]体育锻炼对改善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D]. 宋福坤. 首都体育学院, 2018(09)
  • [5]广场舞运动对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脂质组重组及功能的影响[D]. 董蓉蓉.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6]健身跑运动处方对郑州大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D]. 梁敏华. 郑州大学, 2015(02)
  • [7]70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王红雨. 苏州大学, 2015(11)
  • [8]青年大学生BMI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及运动干预实验研究[D]. 吴秋桃. 重庆医科大学, 2012(01)
  • [9]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A]. 侯广庆,黄兆媛. 2010年“科学健身与增强体质”论文集, 2010
  • [10]步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影响[D]. 陈会兰.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6)

标签:;  ;  ;  ;  ;  

有氧运动对肥胖男性健康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