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it~(TM)1 闪存启动套件介绍

PICkit~(TM)1 闪存启动套件介绍

一、PICkit~(TM)1闪存启动工具包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易忠达[1](2020)在《艾溪湖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建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桥梁建设逐渐完善,而桥梁的结构健康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和道路交通,并对区域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桥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缺失和不完善,而且在后期投入使用后也会受到自然环境和来往车辆行人的作用,必然会出现桥体损耗,从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由于桥体本身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桥梁结构的损伤不能轻易被专业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对桥梁进行结构健康监测显得非常必要和意义重大。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为了能够全面可靠地掌握桥体结构信息,需要对桥梁进行多项指标的监测。单一传感器已经难以胜任这项工作,而且传统的有线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布设复杂、成本昂贵,达不到对桥梁进行及时精确监测的要求。因此论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为南昌市艾溪湖大桥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为了满足全方位监测艾溪湖大桥的要求,结合桥梁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物联网平台实现艾溪湖大桥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并开发了基于Swing框架的艾溪湖大桥采集软件,用于数据的接收和存储。2、针对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和监测平台数据繁多且关系复杂的情况,分析数据对象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联,对桥梁结构数据和监测平台数据分别进行详细的数据库设计。3、为了让桥梁管理人员掌握更多关于艾溪湖大桥的结构信息,开发设计了基于B/S架构和SSM框架的艾溪湖监测平台,并对其结构监测、阈值告警、数据报表等具体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经过系统测试验证,该系统能够在无需工作人员全天候值守的情况下,保持24小时不中断地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准确地监测,通过桥梁监测平台的可视化界面,可查看各项监测指标的具体信息,为后期艾溪湖大桥的养护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邓璐[2](2017)在《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直线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着社会经济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建筑设施中常用的自动平移门在不同的场合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与传统的旋转电机相比,控制系统驱动直线电机时直接将电能转换为直线运动,省略了机械变换装置。本文使用三个线性霍尔传感器作为位置信号的反馈元件代替传统的光栅尺,使用STM32F405控制器研究开发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系统。首先本文推导了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和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然后介绍了现阶段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控制策略,并分析了两种控制方法:SVPWM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方法和基于线性霍尔传感器的SPWM磁场定向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的仿真环境下搭建了仿真建模,对两个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最终选用基于线性霍尔传感器的SPWM磁场定向控制方法。然后,基于理论基础和仿真对比验证,搭建了完控制平台的软、硬件部分。其中硬件主要包括了以STM32F405芯片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和三相电源逆变电路等,软件主要是在在Keil MDK环境下的对STM32F405芯片的编程,并对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进行了探究和软件实现。包括:线性霍尔的输出调理值计算电角度和速度、使用霍尔传感器的输出波直接作为调制波直接生产SPWM电机驱动波形、针对积分器饱和问题的反计算法抗饱和PI调节器等技术难题。最后,本文对整套的硬件、软件平台进行了上电实验验证。实验验证结果主要有:线性霍尔安装的正确性以及电角度、速度计算的正确性;速度环的动态响应性能测试;动子到位停止响应性能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知,本文设计的系统可以正确实现,并且基于线性霍尔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系统具有快速调节性能,满足了建筑设施自动门适用场合的基本要求。

朱宁[3](2017)在《基于LXI总线的无人机分布式诊断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立体化作战成为新型军事斗争的发展趋势,无人机机群在情报获取和精确打击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其作战原理,无人机机群阵地具有分布地域高度分散,机体损坏故障率高,发射检测项目多的特点。为解决无人机群的战斗力恢复、机体寿命保障以最大限度提高整体机群任务的成功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LXI测试总线的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设计方案。本文通过在原有的串行诊断系统的基础上加入LXI总线转换电路使其获得LXI C类测试系统高速网络化分布式野外测试能力扩展了应用范围和工作场合,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模型不但降低操作人员使用难度的而且提高了对现场突发未知故障类型的响应速度和兼容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关键部分原理,其次给出了基于ARM9控制的LXI C类总线转换电路和仪表网络服务器软件设计方案。在讨论无人机故障诊断原理和对几种人工智能算法比较后,建立了智能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模型。然后给出了在个人计算机上进行连接测试和故障诊断的仿真测试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扩大工作范围,本文最后对具有时间同步功能的LXI B类总线仪表实现方案进行了探索。采用LXI总线的智能诊断系统可在分散的测试网络中使用,运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以上在仿真实验中获得了验证。可以为野战条件下无人机机群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体力和技术要求。

夏芸芸[4](2016)在《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的物联网的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智能物联系统和云技术得到了势不可挡的快速发展。智能物联系统以及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得监控与控制脱离空间的限制,此技术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各种应用方向都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本论文是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的物联网系统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是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系统,通过分析研究设计出一套不仅可以对目标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传输,同时通过云平台对大量信息进行云计算,实现实时监测与控制的的系统。该系统设计以Arduino集成板为核心,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形成温度数据采集模块,通过RTL8196C WIFI模块来连接集成板与乐联网云平台,实现在乐联网云平台远程监测温度的功能。另外,通过对乐联网云平台的反向控制功能的研究和分析,将Arduino集成板和乐联网云平台之间采用TCP长链接方式,实现在乐联网上创建的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可以与集成板相连接的目的,在集成板上连接继电器,就可实现控制家里电器的开和关,即实现云平台对集成板的实时反向控制功能。该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采用以Arduino、乐联网云平台和电源电路为主要电路设计模块;软件设计通过应用Arduino串口进行温度数据上传和乐联网云平台反向控制程序的设计程序的编写,实现采集数据的处理和数据通信。最后,通过软硬件结合进行实际操作和调试,分别实现了温度数据上传和反向控制的功能。在云平台接收到数据后,可以通过微信、邮件等手段来进行相应的监测或控制,同时还可以使其向已绑定的帐号定时发送邮件和微博信息等,这样会让本设计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也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实际需求。本论文完成了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的物联网系统的研究及实现,并且设计了相应的软件和硬件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实现了该系统的应用功能,完成了对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通过云平台控制器进行反向控制的功能。通过分析及实验表明,该系统精确度高、成本低,是一套时效性强、方便易用的监控系统。

罗建利[5](2016)在《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4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Android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由于其功能强大并支持多种App应用程序,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与此同时,犯罪分子利用Android手机进行通讯联络的高科技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态势。为准确把握犯罪分子动向,严厉打击其犯罪行为,对犯罪分子使用的Android手机中存储的通信录、通话记录、短信、照片、视频、聊天记录、上网记录等进行数据取证,已成为案件侦破中迫在眉睫的工作。现有的取证手段多以软件取证为主,但这种方法通常要求犯罪分子的Android手机能正常开关机。但在一线案件侦破过程中,犯罪分子为了达到毁灭证据的目的,会对涉案手机进行破坏(比如将手机摔坏等),给手机数据取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了弥补软件数据取证的技术缺陷,本文从软件数据取证和物理逻辑方法数据取证相结合,对Android手机底层运行机制、存储机制、加密机制等数据取证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以JTAG、ISP、芯片级数据取证技术手段入手,用物理逻辑手段对其最底层数据进行只读性数据取证。数据取证过程与Android手机的型号、系统版本、有无密码、USB调试模式是否打开及手机是否破损无关,且能全面提取所有已删除、未删除的电子数据,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关键性的证据,案件侦破实战中,对提高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国内外Android手机的取证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Android体系结构、数据取证技术的定义、原则、内容和模型、流程等内容分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的结构、功能模块和存在的技术难点及普遍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正常开机Android手机和非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分别提出不同的数据取证新思路和新方法。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通常先获取Root权限,然后再提取其中存储的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微信、上网浏览器、SIM卡、SD卡、网络运营商等相关数据;非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通常采用JTAG、ISP、芯片级数据取证方法读取全镜像文件、密码暴力破解等数据取证方法来提取数据关键数据线索。最后,对Android手机正常和非正常开机的情况通过软件数据取证和物理逻辑取证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案件侦破中进行实战,取得了较好的实战效果。

孙扬智[6](2016)在《基于双层模糊逻辑控制的智能小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智能体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从智能家居到医疗助手,从“玉兔”号月球车到谷歌机器人AlphaGo,从军用机器人到家用智能小车,人工智能已然在人类的生活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智能小车作为人工智能的科学成果之一,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较大的技术提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双层模糊逻辑算法在无人驾驶智能小车上的应用开展研究,将众多模糊输入量分层输入,降低模糊规则数的计算维度。选取STM32芯片作为主控制器,对主控芯片在智能小车硬件控制方面进行研究,并采用Keil MDK编程工具负责对小车避障活动的程序设计和代码编译。论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叙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智能小车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接着基于动力学知识构建了智能小车的数学模型、轨迹定位坐标系和数学表达式,为后续的算法研究和程序编写打下基础。同时还详细介绍了智能小车的各个硬件组成部分:包括电源系统、电机驱动模块、常用传感器、通信模块、STM32主控芯片以及障碍物检测模块。然后论文着重介绍了双层模糊逻辑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组成,用Matlab软件对基于双层模糊算法的小车避障运动进行仿真模拟,并与传统单层模糊算法进行比较,凸显双层算法的优越性,仿真结果初步验证了双层模糊算法对于解决“维度灾难”问题的有效性。在软件设计部分采用了Keil MDK为软件系统的开发工具,分别对小车障碍物探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速度检测模块、CAN总线通信模块等进行模块化编程,各模块间相对独立,便于进行后续的更新与升级。论文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后续的改进工作做出了展望。

王学东[7](2014)在《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与存储的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软件无线电(SDR)技术逐渐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热点。SDR技术将硬件实现的无线通信协议搬移到软件中实现,不仅简化了硬件系统的设计,还可实现硬件平台通用和软件灵活重配的目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要求数字信号被及时传输到软件中进行处理,同时还要求及时的反馈能力,这需要一个软硬件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通道。PCI-Express (PCIe)作为最新的总线接口标准,具备承担SDR硬件平台的数据传输任务的能力,还有足够的传输带宽余量用于未来的系统升级。因此,本论文基于微软Sora SDR平台设计了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通道,还完成了数据存储的设计方案和算法实现。论文首先实现了基于Xilinx PCIe IP核的高速数据传输接口设计。任务内容主要包括Sora硬件平台PCIe接口的链路训练验证,IP核事物层逻辑设计和直接内存存取(DMA)控制器设计。DMA控制器的功能是完成数据包的分流处理,请求与应答和高速数据传输。其次,针对硬件接口实现了Linux下的驱动设计。PCIe设备在Linux平台下属于字符设备,作者基于字符驱动框架完成了对硬件平台PCIe设备的读写功能,输入输出(I/O)控制以及物理内存向设备空间的映射;驱动为上层用户提供了访问设备的接口,基于这些接口,利用开源MPrace软件库,实现了应用层对设备的访问并完成了论文设计的系统测试,有效的推动了依托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利用驱动接口和MPrace相关函数实现了数据存储算法。该算法采用循环内存读写,以读写线程并发执行来实现数据实时保存,同时提出了更高速的磁盘阵列(RAID)阵列扩展方案。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DMA读写的时序逻辑,给出了正确性判断。

邹银红[8](2014)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管道无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领域中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些管道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发生裂纹、腐蚀和疲劳损伤等潜在的缺陷,这些缺陷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而当今,大部分管道探伤检测现场的作业环境比较复杂,一般要求探伤系统体积小,携带方便。但是现存的便携式无损探伤系统大多采用的是单片机或DSP架构来实现的,这样的系统软件在设计上和实现上难度都很大、代码向下移植和重用也不容易,还不利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以及二次开发;并且系统体积大、不易携带,这就会给场外作业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嵌入式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型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PDA、打印机等,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与智能化;随着计算机电子、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无损探伤检测领域,将会给该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课题以某机电设备厂的实际科研项目为背景,设计了便携式无损探伤系统,该系统采用漏磁无损检测方法。根据用户需求,本文设计的这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管道漏磁无损检测系统,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纵向数据采集板(A端)、横向数据采集板(B端)和手持设备(C端)。横、纵向数据采集板均是以高性能的STM32f103RDT6为处理器,作为数据信号处理的核心;手持设备端是以内核为Cortex-A8的三星S5PV210为主处理器的Tiny210为控制中心。嵌入式系统运行平台是arm-Linux,图形应用程序开发采用的是高性能的GUI系统开发工具包Qt/Embedded。系统各个模块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A采集板和B采集板之间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模块芯片采用的是NRF24L01, B采集板和手持设备端之间采用Wifi数据通信方式。在系统的软件设计中,采用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并且充分利用Qt/Embedded丰富的类,完成了探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数据存储和数据回显等功能,最终实现图形用户界面的可视化管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在此基础上,对检测数据采用EMD改进算法进行处理,通过仿真验证该改进算法能够有效的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较为理想。本文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用户需求。

吴辉[9](2013)在《高速率无线传输在WSN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的更加广泛,人们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信息的质量以及实时性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大数据量的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流的实时传输方面。而目前主要应用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传输速率低以及传输距离短等限制,应用在大数据量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基于传输率高、覆盖范围广的Wi-Fi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疑将以更大的优势在物联网方面得到迅猛的发展。随着Wi-Fi技术的快速推广,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时机已经成熟,高速率无线传输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中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本课题主要围绕高速率传输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开展研究,通过研究高速率无线传输技术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多媒体信息传输的需求,设计了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速率无线传输系统,实现了视频数据的采集并实时传输到服务器显示以及存储。设计的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服务器端数据管理模块。本文比较了四种常用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高速传输应用的需求,选用高速的Wi-Fi技术作为本设计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数据采集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之间数据传输选用高速串行外设接口,从而整体实现系统的高速率传输。其中数据采集模块是基于ARM11内核的嵌入式设备,通过CMOS摄像头采集视频,经过处理传输到GS1011无线传输模块,进而实现无线收发。在课题研究中,构建了一个低功耗的高速无线传输节点,设计在该节点上的高速率无线传输应用系统,满足了视频在无线网络中高速率传输的需求。本文中设计的高速率无线传输方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媒体数据的高速传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佳[10](2013)在《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钻机技术的发展,老式机械钻机在钻井过程中负载波动大,对传动系统和柴油机形成较大的冲击负荷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这种冲击负荷的存在,机械钻机的柴油机选型受到了极大制约,同时也造成了钻机在运行过程中能耗高,经济运行性差。飞轮储能技术由于其强大的能量存储作用,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特别适合用于周期性的能量存贮以及功率放大。因此,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储能技术—飞轮储能,它可以在柴油机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时,将多余的能量通过飞轮储能装置存储起来,此时飞轮处于加速储能的过程;当检测到系统中有较大的冲击负载时,将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通过调峰电机与柴油机并机驱动负载,达到平抑发动机的加载率,保证发动机在负载变化时能够平稳运行的目的,该状态飞轮处于减速放电的工作模式。本课题是根据中原油田关于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系统的控制要求而提出的,课题来源于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项目。论文主要对调峰系统中调峰电机的电动和发电方案做出了具体的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对飞轮储能系统的构成以及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飞轮调峰电机的加速储能、能量保持和减速放电三种工作方式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采用DSP2000系列中的TMS320LF2407A作为核心芯片,并重点对控制器的电动和发电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设计了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系统的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系统。结合MATLAB中的Simulink进行仿真,建立了飞轮电机的数学模型以及飞轮储能系统的充电和放电仿真模型。在前面的基础上对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系统的进行了仿真,经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机械调峰系统可以有效的稳定机械钻机负载波动的影响,发动机在下放和上升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冲击负荷对发动机的影响,即发电、电动电源转换技术方案可行性是完全正确的,从节能方面来看,设计的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系统其最少可以节约20%的电能。

二、PICkit~(TM)1闪存启动工具包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ICkit~(TM)1闪存启动工具包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艾溪湖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桥梁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1.3 系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介绍
        2.1.1 系统概念
        2.1.2 监测内容及作用
        2.1.3 监测系统结构
        2.1.4 系统需求分析
    2.2 物联网技术概述
        2.2.1 传感器技术
        2.2.2 单片机技术
        2.2.3 NB-IoT概述
        2.2.4 Java相关技术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桥梁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总体设计
        3.1.1 结构分类与选择
        3.1.2 结构设计
    3.2 前端传感器
        3.2.1 传感器作用和选型要求
        3.2.2 传感器布设
    3.3 物联网平台硬件设计
        3.3.1 测试传感器介绍
        3.3.2 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3.4 物联网平台软件设计
        3.4.1 硬件定时器
        3.4.2 IO口程序设计
        3.4.3 串口程序设计
        3.4.4 ADC程序设计
        3.4.5 主程序流程设计
    3.5 服务器采集软件设计
        3.5.1 表结构设计
        3.5.2 多线程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3.5.3 Swing框架介绍
        3.5.4 采集软件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桥梁监测平台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
        4.1.1 系统软件环境
        4.1.2 系统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2.1 概况
        4.2.2 数据对象和属性分析
        4.2.3 表结构设计
    4.3 系统具体功能实现
        4.3.1 结构监测
        4.3.2 阈值告警
        4.3.3 数据报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系统测试
        5.2.1 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测试
        5.2.2 监测平台测试
    5.3 测试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直线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直线电机研究现状
        1.2.1 直线电机自动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动子位置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方法的介绍
    2.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简介
        2.1.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基本结构
        2.1.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基本原理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及其数学模型
        2.2.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
        2.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控制技术
        2.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控制策略概述
        2.3.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SVPWM矢量控制技术
        2.3.3 基于线性霍尔传感器的SPWM磁场定向控制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3.1 引言
    3.2 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介绍
    3.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系统的仿真建模
        3.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本体的建模
        3.3.2 SVPWM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的建模
        3.3.3 基于线性霍尔传感器的SPWM磁场定向控制建模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1 速度响应仿真对比
        3.4.2 加速过程仿真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引言
    4.2 主控电路设计
        4.2.1 STM32F405RxT6芯片概述
        4.2.2 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4.3 功率电路设计
        4.3.1 逆变电路设计
        4.3.2 逆变器驱动电路设计
        4.3.3 驱动信号电路设计
    4.4 采样电路设计
        4.4.1 三相线性霍尔传感器采样电路设计
        4.4.2 外部传感器采样电路设计
    4.5 保护电路设计
        4.5.1 功率模块输出保护电路设计
        4.5.2 直流母线过压检测电路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5.2 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5.2.1 基于线性霍尔传感器的动子位置及速度检测方法
        5.2.2 SPWM波形生成
        5.2.3 PID调节器及改进
    5.3 软件模块设计
        5.3.1 主程序模块设计
        5.3.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5.3.3 应用于自动门的基本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6.1 实验平台介绍
    6.2 实验结果分析
        6.2.1 线性霍尔传感器电角度计算
        6.2.2 速度闭环响应实验
        6.2.3 到位停止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基于LXI总线的无人机分布式诊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发展和研究现状
        1.2.1 LXI总线标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
第二章 LXI标准介绍
    2.1 LXI总线的特点和分类
    2.2 LXI物理指标
        2.2.1 外形尺寸
        2.2.2 冷却需求
        2.2.3 电气要求
        2.2.4 LXI开关和指示器
    2.3 LXI同步与触发技术
        2.3.1 直接LAN消息同步触发模式
        2.3.2 基于时间的事件触发模式
        2.3.3 LXI触发总线触发模式
    2.4 LXI编程接口
    2.5 LXI以太网标准和Web接口
        2.5.1 网络配置
        2.5.2 VXI-11 协议
    2.6 混合系统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换接口软硬件设计
    3.1 系统的硬件结构
        3.1.1 嵌入式网络服务器部分电路
        3.1.2 网络模块
        3.1.3 串行接口转换电路
        3.1.4 电源模块
    3.2 转换电路网络服务器设计
        3.2.1 Windows CE操作系统简介
        3.2.2 Windows CE系统架构
        3.2.3 Windows CE的驱动程序
        3.2.4 Go Ahead Webserver简介
        3.2.5 Go Ahcad Webserver的移植
        3.2.6 Go Ahead Webserver的程序结构
        3.2.7 Go Ahead Webserver部分关键代码分析
        3.2.8 Go Ahead Websever页面操作方式
        3.2.9 串口通信程序的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模型设计
    4.1 统计学习理论
        4.1.1 VC维
        4.1.2 结构风险最小
    4.2 最优分类面
        4.2.2 广义最优分类面
        4.2.3 高维特征空间的推广
        4.2.4 核函数
    4.3 参数智能优化
        4.3.1 遗传算法简介
        4.3.2 粒子群优化
    4.4 诊断模型设计
        4.4.1 故障分析
        4.4.2 建模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测试
    5.1 转换电路测试
        5.1.1 LXI转换接口测试准备
        5.1.2 LXI转换接口连通测试
    5.2 智能诊断模型验证实验
        5.2.1 实验准备
        5.2.2 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比
        5.2.3 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优化
        5.2.4 向模型添加新故障类型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B类LXI的实现方案研究
    6.1 B类LXI的实现方案研究
        6.1.1 专用芯片的实现方法
        6.1.2 普通FPGA+微处理器实现
    6.2 LXI中引入PTP协议应注意的问题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的物联网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云计算以及云平台的发展现状
        1.2.2 物联网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2.3 物联网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物联网系统技术的研究分析
    2.1 ARDUINO概述
        2.1.1 ARDUINO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2.1.2 ARDUINO的优势
        2.1.3 ARDUINO的硬件电路板
        2.1.4 ARDUINO的软件开发环境
    2.2 终端模块硬件结构
        2.2.1 云终端模块简介
        2.2.2 云终端模块典型应用
        2.2.3 云终端模块硬件及结构示意图
        2.2.4 云终端引脚及定义
    2.3 ATMEGA328P单片机
    2.4 RTL8196C WIFI模块
    2.5 乐联网平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物联网系统的设计方案
    3.1 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物联网系统原理分析
    3.2 单片机的选取
    3.3 WIFI模块的选取
    3.4 注册乐联网云平台账号及设置信息
    3.5 配置WIFI模块
    3.6 下载并编写数据
    3.7 实际温度数据上传
    3.8 绑定微信微博帐号及实现实时监测功能
    3.9 实现手机通过乐联网云平台控制集成板LED灯的功能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的物联网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主芯片最小系统
    4.2 USB转UART电路
    4.3 电源电路
    4.4 程序下载串口监控电路与模块
    4.5 AD采集输入与输出选择模块
    4.6 热敏电阻电路与光敏电阻电路
    4.7 降压保护电路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的物联网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基于乐联网云平台ARDUINO模块温度数据上传的程序设计
    5.2 基于乐联网云平台反向控制ARDUINO模块程序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软硬件结合调试以及系统功能的实现
    6.1 硬件调试
    6.2 乐联网云平台的注册及设置
    6.3 WIFI模块的配置
    6.4 软件调试
        6.4.1 温度上传程序调试
        6.4.2 反向控制LED灯程序调试
    6.5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温度上传及LED灯控制程序代码
附录B 串口的接收与发送程序代码
附录C 网络部分的接收与发送程序代码
致谢

(5)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体系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基本理论
    2.1 手机数据取证定义
    2.2 手机数据取证原则
    2.3 手机数据取证内容
    2.4 手机数据取证模型
    2.5 手机数据取证步骤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ndroid体系架构、数据存储及数据取证流程
    3.1 Android体系架构
    3.2 Android手机文件系统
    3.3 Android手机数据存储
    3.4 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流程
        3.4.1 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流程
        3.4.2 非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的数据取证流程
    3.5 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存在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3.5.1 数据取证存在的技术难点
        3.5.2 解决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4.1 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方法
        4.1.1 取证前的准备工作
        4.1.2 获取Root权限
    4.2 Android手机SQLite数据库取证
        4.2.1 通讯录和通话记录数据取证
        4.2.2 短信数据取证
        4.2.3 微信数据取证
        4.2.4 QQ数据取证
        4.2.5 360浏览器数据取证
        4.2.6 SIM卡数据取证
        4.2.7 SD卡数据取证
        4.2.8 网络运营商数据取证
    4.3 非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方法
        4.3.1 取证前准备工作
        4.3.2 JTAG数据取证
        4.3.3 ISP数据取证
        4.3.4 拆取存储芯片读取全镜像数据取证
        4.3.5 图形锁密码暴力破解
        4.3.6 Recovery模式密码暴力破解
        4.3.7 ADB调试桥模式清除密码
        4.3.8 调制解调器(Modem)方式解锁
        4.3.9 联发科(MTK)、展讯CPU的国产手机解锁
    4.4 Android手机删除数据恢复
        4.4.1 获取Android手机的数据库文件
        4.4.2 删除区域的数据信息收集
        4.4.3 检查删除区域,各单元字段数据信息对比
        4.4.4 被删除数据的恢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5.1 数据取证系统总体框架
    5.2 数据取证系统工作流程
    5.3 数据取证模块的实现与分析
        5.3.1 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模块的分析与实现
        5.3.2 非正常开机的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模块的分析与实现
    5.4 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前后hash值比较的分析与实现
    5.5 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系统主要功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系统在案件侦破中应用
    6.1 正常开机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应用
        6.1.1 Root权限获取
        6.1.2 通讯录数据取证
        6.1.3 通话记录数据取证
        6.1.4 短信数据取证
        6.1.5 QQ的数据取证
    6.2 非正常开机Android手机的数据取证的应用
        6.2.1 JTAG数据取证
        6.2.2 ISP数据取证技术
        6.2.3 拆取存储芯片数据取证
        6.2.4 提取Android手机全镜像文件
        6.2.5 利用密码破解软件暴力破解明文密码
    6.3 删除数据的恢复应用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6)基于双层模糊逻辑控制的智能小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智能小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智能小车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智能小车的研究现状
    1.3 智能避障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工作
第2章 智能小车的运动模型及硬件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智能小车坐标系统及相关模型
        2.2.1 智能小车的模型假设
        2.2.2 智能小车的车载坐标系和全局坐标系建立
        2.2.3 智能小车的运动学模型
    2.3 智能小车硬件系统介绍
        2.3.1 智能小车物理组成
        2.3.2 小车控制方案简介
        2.3.3 STM32F103芯片简介
        2.3.4 电机驱动模块
        2.3.5 CAN通信扩展模块
    2.4 智能小车传感器介绍
        2.4.1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2.4.2 红外测距传感器
        2.4.3 光电编码器
        2.4.4 电子罗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小车定位及避障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
        3.2.1 模糊逻辑控制的由来
        3.2.2 隶属度函数的表述
        3.2.3 模糊集合与其运算
        3.2.4 模糊关系及其合成
    3.3 模糊逻辑控制的结构简介
        3.3.1 模糊化处理
        3.3.2 模糊知识库
        3.3.3 模糊推理与决策
        3.3.4 清晰化处理
    3.4 多层模糊逻辑控制
        3.4.1 “维数灾难”问题
        3.4.2 多层模糊逻辑控制原理
    3.5 模糊系统在智能小车避障中的应用
        3.5.1 层模糊逻辑结构设计
        3.5.2 输入量的模糊化处理
        3.5.3 模糊规则库的构建
        3.5.4 软件模拟仿真与实验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小车软件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智能小车软件开发环境
        4.2.1 Keil开发工具简介
        4.2.2 J-Link仿真工具
    4.3 智能小车软件系统程序编译
        4.3.1 电机驱动模块
        4.3.2 障碍物检测装置
        4.3.3 CAN总线通信
        4.3.4 速度检测系统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与存储的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PCIe总线的应用领域
        1.2.1 PCIe总线简介
        1.2.2 PCIe总线的应用领域
        1.2.3 PCIe总线的未来发展
    1.3 存储技术的介绍
    1.4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FPGA的PCI-E接口设计
    2.1 Xilinx的PCIe硬核简介
        2.1.1 PCIe协议层浅析
        2.1.2 PCIe IP核的总体框架
    2.2 PCIe协议事物层分析
        2.2.1 PCIe协议TLP的格式
        2.2.2 PCIe协议TLP的分类及用途
    2.3 基于PCIe IP核的接口设计
        2.3.1 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2.3.2 事物层接口设
        2.3.3 物理层接口设计
        2.3.4 IP核的中断实现
    2.4 PCIe的链路训练验证
        2.4.1 PCIe链路训练简介
        2.4.2 LTSSM链路状态验证及分析
    2.5 PCIe接口的DMA传输设计
        2.5.1 DMA介绍及选择
        2.5.2 PCIe的DMA控制器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inux下的PCI-E设备的驱动设计
    3.1 Linux下的字符设备驱动框架
        3.1.1 设备的注册与注销
        3.1.2 字符设备驱动的主要结构体
        3.1.3 设备驱动文件的操作接口
    3.2 PCIe驱动设计
        3.2.1 PCIe设备驱动中重要的数据结构
        3.2.2 PCIe设备驱动的加载与卸载
        3.2.3 PCIe设备驱动的接口设计
        3.2.4 PCIe设备配置空间
    3.3 驱动软件接口
        3.3.1 软件接口
        3.3.2 MPrace软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存储子系统的设计
    4.1 存储技术发展现状及选择
    4.2 循环内存读写设计
    4.3 系统的RAID扩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调试
    5.1 系统环境搭建及驱动安装
        5.1.1 内核头文件安装
        5.1.2 源码编译工具安装
        5.1.3 驱动程序安装
    5.2 PCIe驱动程序调试
    5.3 PCIe接口调试
        5.3.0 PIO读写测试
        5.3.1 DMA写测试
        5.3.2 DMA读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8)基于嵌入式Linux的管道无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嵌入式技术研究现状
        1.2.2 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漏磁无损探伤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便携式探伤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
    2.1 系统概述
        2.1.1 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2.1.2 嵌入式相关技术
    2.2 系统性能指标和功能要求
    2.3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及设计框架
        2.3.1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2.3.2 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便携式探伤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平台方案的选择
    3.2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3.3.1 STM32F103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3.2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设计
        3.3.3 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接口设计
        3.3.4 无线通讯串口转Wifi模块设计
        3.3.5 电源供电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4.2 系统软件层总体方案设计
        4.2.1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功能需求
        4.2.2 嵌入式系统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4.3 嵌入式Linux平台的搭建
    4.4 系统应用层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4.4.1 应用软件层程序结构设计
        4.4.2 设备终端界面显示层设计
        4.4.3 数据处理功能模块的设计
        4.4.4 探伤波形实时显示模块的设计
        4.4.5 文件管理模块设计
        4.4.6 应用程序的编译和运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数据处理相关算法研究及系统测试
    5.1 对系统检测数据进行滤波的算法研究
        5.1.1 EMD滤波算法的分析
        5.1.2 对EMD算法进行仿真
        5.1.3 EMD算法改进方案的研究与分析
        5.1.4 对改进的EMD算法进行验证和结果分析
    5.2 便携式探伤系统总体测试
        5.2.1 系统测试方案设计
        5.2.2 系统整体测试软硬件环境
        5.2.3 系统各模块数据传输的功能测试
        5.2.4 系统模块间无线数据传输的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高速率无线传输在WSN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高速率传输技术
    2.1 常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2.2 高速无线Wi-Fi技术
        2.2.1 IEEE802.11协议
        2.2.2 Wi-Fi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
    2.3 高速串行SPI技术
        2.3.1 SPI技术简介
        2.3.2 SPI实现原理
3 高速率无线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体系结构
        3.1.1 数据采集模块
        3.1.2 无线收发模块
        3.1.3 数据管理及控制端
    3.2 数据采集节点设计
        3.2.1 数据采集硬件平台
        3.2.2 无线收发硬件平台
    3.3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
        3.3.1 数据采集模块系统WinCE
        3.3.2 WinCE系统内核定制
        3.3.3 无线收发模块软件平台
4 高速率无线传输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4.1 高速率无线传输软件系统
        4.1.1 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4.1.2 软件的模块化设计
    4.2 通信链路的建立及各模块实现流程
        4.2.1 无线模块配置命令和数据传输格式
        4.2.2 采集端和服务器端程序流程
    4.3 视频采集及传输实现
        4.3.1 嵌入式前端采集显示及传输
        4.3.2 视频编解码技术
    4.4 服务器端数据处理实现
        4.4.1 视频数据的接收及解码
        4.4.2 视频显示及视频文件存储
5 系统测试
    5.1 系统网络连接建立
    5.2 服务器端控制信息下发
    5.3 末端节点视频采集和服务器端视频接收显示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1.2.1. 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2.2. 飞轮储能技术的应用
    1.3. 石油钻机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飞轮储能技术在钻机机械调峰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1. 飞轮储能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原理
    2.2. 飞轮电机的选择及其工作原理
        2.2.1. 飞轮电机的选取
        2.2.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3. 能量转换系统主电路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
    2.4. 加速储能过程中电机控制方式的研究
    2.5. 减速发电过程电机控制方式的研究
    2.6. 发电运行输出电压稳定控制
    2.7. 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系统
        2.7.1. 钻机动力系统
        2.7.2. 机械调峰系统组成
        2.7.3. 直流电机控制原理
    2.8. 本章小结
3.调峰控制器硬件设计
    3.1. 控制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3.1.1. TMS320LF2407A简介
        3.1.2. 以DSP为核心的系统接口配置
    3.2. 功率主电路
    3.3. 电压电流检测及保护电路设计
    3.4. 转子位置/速度信号检测
    3.5. 开关量的输入输出设计
        3.5.1. 开关量的输入设计
        3.5.2. 开关量的输出设计
    3.6. 触摸屏
    3.7. 故障检测和保护电路
    3.8. 控制电路系统设计中的其他问题
        3.8.1. 控制电源
        3.8.2. 输入输出信号电平转换
    3.9. 总体PCB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3.10. 本章小结
4.控制器软件设计
    4.1. 充电模式系统软件设计
        4.1.1. 主程序流程
        4.1.2. 霍尔接口模块
        4.1.3. PI调节模块
        4.1.4. 速度计算模块
        4.1.5. 电流检测与计算模块
        4.1.6. PWM生成模块
    4.2. 电机放电模式下系统软件的设计
        4.2.1. 电压PID调节模块
        4.2.2. A/D转换及调理模块
        4.2.3. SPWM产生模块
    4.3. 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控制系统设计
        4.3.1. 发电控制
        4.3.2. 电动控制
    4.4. 本章小结
5.系统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
    5.1. MATLAB简介
    5.2. BLDCM与其控制系统的建模
        5.2.1. 电机本体模型的建立
        5.2.2. PWM功能建模
        5.2.3. 三相逆变桥建模
    5.3. 飞轮加速储能过程仿真分析
    5.4. 飞轮减速发电过程仿真分析
    5.5. 负载调峰全系统仿真
        5.5.1. 钻机负载恒定时的全系统仿真
        5.5.2. 钻机负载突变时的全系统仿真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PICkit~(TM)1闪存启动工具包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艾溪湖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易忠达. 南昌大学, 2020(01)
  • [2]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直线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 邓璐. 东南大学, 2017(04)
  • [3]基于LXI总线的无人机分布式诊断系统研究[D]. 朱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4]基于乐联网云平台的物联网的研究及实现[D]. 夏芸芸. 苏州大学, 2016(05)
  • [5]Android手机数据取证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研究[D]. 罗建利.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基于双层模糊逻辑控制的智能小车研究[D]. 孙扬智.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7]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与存储的系统设计[D]. 王学东.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8]基于嵌入式Linux的管道无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邹银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3)
  • [9]高速率无线传输在WSN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D]. 吴辉. 北方工业大学, 2013(10)
  • [10]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柴油机钻机机械调峰系统研究[D]. 王佳. 西安工程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PICkit~(TM)1 闪存启动套件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