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蕨类植物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

江南蕨类植物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

一、江南星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湘[1](2020)在《白桫椤和中华桫椤有性世代及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桫椤科(Cyatheaceae)植物是现存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但是国内开展相关研究较晚,且只局限于桫椤科植物的群落学、人工繁殖及引种栽培、药用成分等方面。对其孢子发生、配子体发育以及性器分化、胚胎形成等过程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可以为研究孢子体发生的内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并为桫椤科植物的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选取古老的孑遗类植物桫椤科中两个不同属的代表种为研究材料,通过对研究材料的无菌培养及土壤培养两种培养方式,对两种桫椤的有性世代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结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观察比较。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法观察到精子器、颈卵器及胚胎的连续发育过程。同时就两种桫椤繁育过程中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究。通过比较桫椤科两个属代表植物的生殖发育,可以从微观了解两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还可以为桫椤科植物的生殖生物学方面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有性世代方面,白桫椤和中华桫椤孢子均是四面体型,呈辐射对称,孢子颜色为棕褐色,于三裂缝处开始萌发原叶体母细胞。同时白桫椤相比于中华桫椤萌发时间更短,长势更快。两种桫椤在发育过程中均没有毛状体的出现,符合原始蕨类的特性。营养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中华桫椤更容易出现多种病变,发育成为坏死细胞,因此中华桫椤的培养更具有难度,即中华桫椤对生境要求更高。两种桫椤的成熟原叶体都可以发育成为两种不同形态,典型的心形配子体及带状配子体。白桫椤与中华桫椤性器形态特征基本相同,雄性生殖器官——精子器,由上至下结构依次为盖细胞、环细胞及底部的基细胞。发育均起源于原叶体表面的精原细胞,但白桫椤精子器的发育及成熟时间远少于中华桫椤。两种桫椤的雌性生殖器官——颈卵器,形态、大小及发育过程基本相似。着生位置均为原叶体生长点腹侧正下方。发育过程中同时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白桫椤和中华桫椤的胚胎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在两种桫椤的胚胎发育模式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合子的第一次分裂均是沿X面进行,形成上下紧密连接的两个等体积细胞。胚胎发育模式均可以确定为XZY型发育,发育过程并无差异性,所以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特征不能作为白桫椤和中华桫椤的分类依据,但是在桫椤科植物胚胎发育的特征中表现出相同点。本研究中,发现白桫椤与中华桫椤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均较高,配子体发育过程中都出现受病害坏死的情况。在配子体进行孢子体诱导的组织培养实验中发现,白桫椤和中华桫椤的最佳基质都是1/2MS加10g/L蔗糖培养基,但是两组实验中,白桫椤的孢子体转化率明显高于中华桫椤。在对两种桫椤生殖过程中的温度、光照、pH、播种密度4种环境因素进行单因素对照实验的探究中,发现最适培养白桫椤与中华桫椤的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150μmol·m-2·s-1、pH值为6.5。通过最适宜生长条件下比较白桫椤与中华桫椤的生殖能力,发现白桫椤的萌发时间、丝状体出现时间、片状体出现时间、原叶体形成时间均早于中华桫椤。最终白桫椤形成原叶体约需要40d左右,中华桫椤约需要50d左右,可以确定,白桫椤的生殖能力比中华桫椤强。

赵国华[2](2016)在《铁线蕨属若干种生殖生物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线蕨属(Adiantum)为凤尾蕨科(Pteridaceae)植物,全属共有200多种,从寒温带到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南美洲分布最广,我国共有34种,其中特有种16个。关于凤尾蕨科的研究已发展到多领域多学科,但对铁线蕨属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系统发育和生理生化方面,关于该属的生殖学研究还较少。近年该属先后多次发现新种和自然杂交种,尤其是在一回羽叶铁线蕨类群中。关于我国产一回羽叶铁线蕨类的生殖研究,目前只报道了假鞭叶铁线蕨(A.malesianum)的配子体发育,和少数几个种的孢子形态。本文选取一回羽叶铁线蕨类为研究材料,用5个叶绿体基因序列(rbcL,atpB,atpA,trnL-F,rps4-trnS)和三种建树方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推理法)研究该类群系统发育关系,在明确种间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镜、孢子繁殖、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这一类群进行包括孢子形态演化、配子体发育过程和生殖方式在内的生殖生物学研究,得出结果如下:团羽铁线蕨(A.capillus-junonis)为一回羽叶铁线蕨类群的基部类群;半月形铁线蕨(A.philippense)和孟连铁线蕨(A.menglianense)互为姐妹群;翅柄铁线蕨(A.soboliferum)与孟连铁线蕨和半月形铁线蕨亲缘关系最近,比二者更进化;产于泰国的A.zollingeri与产于中国的鞭叶铁线蕨(A.caudatum)互为姐妹类群;白垩铁线蕨系(Ser.Gravesiana)与普通铁线蕨(A.edgewothii)亲缘关系最近。铁线蕨属孢子为四面体三裂缝、辐射对称,孢子纹饰由周壁形成,纹饰复杂多样。一回羽叶铁线蕨类孢子纹饰可分为光滑、粗糙、颗粒、瘤状和疣状5种类型。一回羽叶铁线蕨类群的祖先孢子形态是瘤状纹饰的可能性最大。本文观察了具有代表性的仙霞铁线蕨(A.juxtapositum)、白垩铁线蕨(A.gravesii)、半月形铁线蕨、假鞭叶铁线蕨、鞭叶铁线蕨及苍山铁线蕨(A.sinicum)6个物种的配子体发育。孢子萌发类型除假鞭叶铁线蕨为紫萁型外,其他均为书带蕨型;除了半月形铁线蕨原叶体发育过程较特殊以外,其他均为铁线蕨型。假鞭叶铁线蕨、仙霞铁线蕨及半月形铁线蕨在无菌培养下可进行发达的营养繁殖。一个配子体上可发育出十几个或更多的子代原叶体,子代原叶体也有性器的着生,并且仍可继续营养繁殖下去。假鞭叶铁线蕨和仙霞铁线蕨的子代原叶体,发育后期开始长出假根,子代可无损伤的脱离母体独立存活;半月形铁线蕨在丝状体阶段可发育成介于丝状体与片状体之间的群丛。配子体的营养繁殖可以看作为一种同植物孢子体类似的胎生现象。半月形铁线蕨和鞭叶铁线蕨为无配子生殖。鳞片先于叶发育出来,外层深红棕色鳞片发育为叶柄基部鳞片,内层绿色鳞片发育为叶柄和叶片的鳞片及毛。二者孢子体发育初期无胚根,半月形铁线蕨的幼孢子体旁偶尔生长有表面无毛的“轴刺结构”。孢子体发育顺序为鳞片—叶—根。确定物种是否为无配子生殖应结合形态、孢子计数和细胞倍性综合考虑。对铁线蕨属进行生殖生物学研究,不仅可以为讨论一些复杂科的系统演化提供必要佐证,而且可以为杂交物种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资料及证据,为其保护和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张笛[3](2011)在《多羽实蕨及其近缘种配子体和胚胎发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多羽实蕨(Bolbitis angustipinna (Hayata) H. Ito)和华南实蕨(B. subcordata (Cop.))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土壤培养法和改良Knop’s固体平板培养基培养三种方法,培养两种实蕨的配子体,定期选取典型的活体材料进行显微拍照,详细观察了二者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以及各发育阶段的模式特征;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二者的性器、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的解剖观察,详细分析了两种实蕨合子前三次的分裂方式以及第一叶和第一根的出现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为蕨类植物早期胚胎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多羽实蕨和华南实蕨孢子棕褐色,单裂缝,外壁具纹饰,萌发方式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类型为槲蕨型(Drynaria-type)。华南实蕨的毛状体在丝状体时期就开始出现,而多羽实蕨的毛状体在幼原叶体时期才开始出现。多羽实蕨和华南实蕨的精子器均由基细胞、环细胞、盖细胞构成。二者颈卵器的发育过程也基本相同,表面细胞经平周分裂形成中央细胞和初生盖细胞,随后,中央细胞分裂形成初生沟细胞和初生腹细胞,初生腹细胞再进行一次分裂形成腹沟细胞和卵细胞。两种实蕨精子均呈螺旋状,螺旋2.5-3圈。精子由顶体、生毛带、鞭毛、精核、细胞质组成。多羽实蕨和华南实蕨胚胎发育过程也基本相同,即合子第一次分裂沿X面进行,产生上下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沿Z面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细胞的胚胎,之后沿Y面进行第三次分裂形成八个细胞的胚胎,胚胎早期分裂方式为“XZY-型”。当十六细胞胚发育达到一定体积时,胚胎外上和外下区域分别产生第一叶顶端细胞(L1Ac)和第一根顶端细胞(RAc),二者再分别发育形成第一叶和第一根,且第一叶顶端细胞先于第一根顶端细胞突破帽状体,形成第一叶。据此,本文认为两种实蕨的营养器官发育顺序为根、叶先于茎发育,而叶稍先于根发育。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多羽实蕨及华南实蕨有性世代、胚胎发育的模式及其系统学意义。本文附显微照片50版,共281张;参考文献139篇。

程薪宇[4](2011)在《凤尾蕨属配子体发育的系统学意义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凤尾蕨属(Pteris L.)12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培养与常规培养两种方法对材料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了各材料有性世代发育的全部过程。选取孢子萌发型、原丝体由一维生长过渡至二维生长时顶端细胞的分裂方式、原叶体发育方式及其成熟后的整体形态、性器特征、边缘细胞形态等特征为划分依据,制作该属12种凤尾蕨类植物的分类检索表。将有刺凤尾蕨(P. setuloso-costulata Hayata)、傅氏凤尾蕨(P. fauriei Hieron.)、阔叶凤尾蕨(P. esquirolii Christ)等12种材料的发育方式归纳为A、B、C、D、E,5种类型。其中A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萌发,原丝体经其顶端细胞纵向分裂过渡至二维生长,片状体偏心形,成熟原叶体对称心形(为典型的水蕨型(Ceratopteris-type)发育)。B型为书带蕨型萌发,原丝体经其顶端细胞纵向分裂过渡至二维生长,片状体偏心形,成熟原叶体“∞”字形。此两种发育路线仅在成熟原叶体形态上略有差异,是两种较为接近的发育路线,也是凤尾蕨属植物的主要发育类型。经观察,本属的有刺凤尾蕨、三叉凤尾蕨(P. tripartita Sw.)、银脉凤尾蕨(P. ensiformis Burm. var. victoriae Bak.)、线羽凤尾蕨(P. linearis Poir.)、溪边凤尾蕨(P. excelsa Gaud.)、狭叶凤尾蕨(P. henryi Christ)、西南凤尾蕨(P. wallichiana Agardh)与半边旗(P. semipinnata L.)的发育方式属于此类发育。C型为书带蕨型萌发,原丝体经其顶端细胞斜向分裂进入片状体阶段,片状体偏心形,成熟原叶体对称心形。实验中仅傅氏凤尾蕨、剑叶凤尾蕨(P. ensiformis Burm.)属此发育类型。D型为书带蕨型萌发,原丝体经其顶端细胞斜向分裂过渡至二维生长,片状体偏心形,成熟原叶体为具翼裂的相对不规则原叶体。仅蜈蚣草(P. vittata L.)一种属此型发育;E型为孢子书带蕨型萌发,原丝体经其顶端细胞斜向分裂过渡至二维生长,片状体不规则条带状,成熟原叶体为具多分枝或介于心形与条带状之间的不规则原叶体。仅阔叶凤尾蕨属此型发育。将以上结论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后认为,凤尾蕨属和曾与其共处同一(广义)凤尾蕨科的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及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的亲缘关系可能相对较远。而其与书带蕨科(Vittariaceae)、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中部分种有性世代发育特征却较为相近,因而认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较近的系统演化关系。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发现蕨类植物原叶体特定部位边缘细胞形态稳定,且在种间存在差异。将其分为两类,即“平滑型”边缘细胞和“波型”边缘细胞。认为此性状可作为蕨类系统学研究中的可靠判断依据使用。除此之外,本文还对所选材料的性器、假根等多种原叶体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总结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部分以往研究中未表述清楚的形态学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重新定义。另外,本实验将凤尾蕨属10种植物的孢子接种于多种调整后的MS培养基中,以其孢子萌发率及原叶体母细胞分裂率为判断依据,对各种的早期发育较适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属内,各种孢子发育初期对营养成分的吸收配比也不尽相同。本实验对凤尾蕨属12种植物有性世代发育特征的观察。着重就凤尾蕨属植物有性世代发育类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属在蕨类系统学中的地位及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还对部分材料的较适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为该种群系统学研究及日后的保育与复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李晓[5](2011)在《荚果蕨生态适宜性调查与孢子繁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aro)为球子蕨科荚果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集药用、食用、观赏价值于一体,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随着荚果蕨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野生资源压力较大,资源和生产的持续性面临危机,为此,开展对荚果蕨生态适宜性的调查和孢子繁殖技术研究,为实现荚果蕨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荚果蕨生态适宜性调查结果表明,荚果蕨主要分布于林缘、溪流附近,对生境水分要求较高,生长在凉爽,通风,光照强度适中的白桦次生林中的荚果蕨生长发育情况良好。不同群落类型中荚果蕨的种群密度、冠幅、生物量、干重差异显着,植株含水量差异极显着。荚果蕨为高蛋白、高纤维、富含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的食品。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其卷叶和初展叶干样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2.50%和27.27%,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1.11%和26.26%,卷叶和初展叶中K、Ca、Mn含量也较高。初展叶鲜样的生物量和折干率高于卷叶,农民采收初展叶的产量会比采收卷叶增加38.26%,初展叶具更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荚果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的孢子2-3天后吸水膨胀,孢子变绿,孢子壁破开,细胞开始分裂形成原始细胞。原始细胞横分裂为4-5个细胞一列的丝状体,在丝状体细胞上陆续形成假根。播种11天左右,丝状体顶端细胞开始纵向分裂,并开始向原叶体(即配子体)转化,细胞继续分裂形成心形的配子体,配子体发育成熟后在心形叶片的凹陷处产生颈卵器,配子体的表面和边缘产生精子器,精子器中产生的精子成熟后游动到颈卵器中和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小孢子体。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2500Lux、25℃是荚果蕨孢子繁殖适宜条件,荚果蕨孢子完成从孢子萌发至孢子体大量形成整个繁育过程所需时间为56-58天,孢子体形成所需时间为47-48天。不同土壤基质及土壤含水量对荚果蕨孢子繁殖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河砂不适合荚果蕨的生长。草炭土最利于荚果蕨的孢子繁殖,采自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土稍次之。40%的土壤含水量最适宜荚果蕨的孢子繁殖的整个过程的进行,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四种处理。通过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确定人工繁殖荚果蕨的最优培养条件为25℃、3500Lux、森林土(土壤含水量40%)。

张屹岩[6](2011)在《猴腿蹄盖蕨生态适应性及其人工繁育与最佳采收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猴腿蹄盖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Dol.)Ching)是一种食药兼用型植物,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本文从猴腿蹄盖蕨的野外种群调查、生长发育过程、不同生态因子对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几个方面对猴腿蹄盖蕨生态适应性进行探讨,探索人工孢子繁殖技术及最佳采收期。对猴腿蹄盖蕨自然生境的调查是研究其生态适应性的基础。在吉林省东南部山区临江市境内,调查分析了5个典型的猴腿蹄盖蕨分布群落,测量其形态、密度和含水量。结果表明:猴腿蹄盖蕨生态适宜性较广,不同群落条件下株高、冠幅、密度差异较大,水分和光照强度是影响其生长和繁殖的主要生态因子,适当的强光照和高湿度条件有利于猴腿蹄盖蕨的有性繁殖和生长发育,针阔混交林林缘和白桦次生林林窗群落最适宜猴腿蹄盖蕨种群的发展。环境条件的差异对含水量的影响较小。猴腿蹄盖蕨在长期发展进化过程中,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形成了相应的适应机制。研究其生长发育过程,对进一步研究其他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培和土培法对孢子进行培养,通过显微摄影技术,详细的观察和分析了猴腿蹄盖蕨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猴腿蹄盖蕨第一年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分为孢子萌发-丝状体-片状体-原叶体-性器官成熟-孢子体形成-孢子体生长-孢子体休眠8个阶段;片状体阶段开始需要有外界的养分供给才能继续发育,受精过程需要较高的水分条件;猴腿蹄盖蕨配子体成熟期有大量精子和多个颈卵器形成,但最终仅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苗。猴腿蹄盖蕨的自然繁殖方式以孢子繁殖为主,少见营养繁殖过程。一年生猴腿蹄盖蕨不能形成孢子叶,直接进入休眠期。植物生长发育受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不同。本文通过孢子直播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土壤基质、温度、光照强度和水分条件下猴腿蹄盖蕨生长发育各阶段的形成速度及形成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GA3溶液可加快猴腿蹄盖蕨孢子的萌发速度,10 mg/L的效果最好;在1d/次至7d/次的水分条件下,温度在10℃-30℃条件范围内,基质pH值弱酸性至中性,养分贫瘠的细砂到养分丰富的草炭土,光照强度从1000Lux-4000Lux范围内孢子都可以萌发形成配子体,但是在性器官形成及受精萌发成苗阶段对生态因子较敏感。从猴腿蹄盖蕨发育全过程来看,浇水频次为3d/次,温度25℃,弱酸性草炭土做基质,光照强度3000Lux的条件,最适合猴腿蹄盖蕨的生长发育。人工孢子繁殖可以有效减轻野生资源的压力。通过室内育苗、分株炼苗、室外移栽试验,探索人工孢子繁殖技术。草炭土做基质,温度20次-25次,光照强度2000Lux-4000Lux,湿度60%左右条件下室内育苗,原叶体成熟阶段保持湿度在80%以上,成苗率较高,大量形成后,及时降低湿度。在幼苗株高达2cm-3cm时,适宜分株移栽、炼苗。室外平均温度达20℃以上时,可移栽室外。露地遮阴30%条件,最适合幼苗的生长发育。确定猴腿蹄盖蕨最佳采收期对最大化的利用其食用价值及商品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拳卷叶期、初展叶期、全展叶期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及灰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全展叶期粗脂肪、粗纤维及灰分含量最高,但口感差,不适合食用;拳卷叶期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但其它养分含量最低。综合营养成分含量、口感及产量三方面的因素,初展叶期为最佳采收时期。

王卫清,成晓,焦瑜[7](2011)在《鹿角蕨(鹿角蕨科)配子体发育及其濒危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改良Knop’s琼脂培养基和腐殖土分别培养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孢子,解剖镜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的全部过程和有性繁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鹿角蕨的濒危原因。结果表明:鹿角蕨的成熟孢子橙黄色,两侧对称,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成熟原叶体呈对称心脏形;毛状体在幼原叶体阶段开始出现;精子器和颈卵器的发生时间间隔过长和自然状况下受精期湿度太低阻碍了精卵结合是鹿角蕨自身在配子体世代的主要濒危原因;此外,分布区狭窄、个体数量少、分布地原生植被遭到破坏、适宜的温暖阴湿自然环境丧失及人为滥采乱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鹿角蕨的濒危。

姜楠[8](2011)在《中国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它是最先出现的维管植物,因此研究蕨类植物的系统发生和演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水龙骨科植物是蕨类植物中最后演化出的一支,代表着蕨类植物最进化的一端。本文从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分子系统学三个方面对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探讨:①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19属54种1变种1变型和国外产水龙骨科1属6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科植物的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或豆形,外壁较厚,光滑或形成疣状、波纹状或不规则块状纹饰,周壁较薄,具瘤状、颗粒状纹饰或光滑具附属物。孢子表面纹饰可分为6种类型:疣状纹饰、瘤状纹饰、颗粒状纹饰、波纹状纹饰、不规则块状纹饰以及光滑具附属物的类型。②对国产水龙骨科11属13种1变种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孢子吸涨萌发,一般先萌发出初生假根,在与初生假根垂直的方向产生原始细胞,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丝状体212个细胞,丝状体细胞直桶状、圆桶状或扁圆桶形。丝状体先端细胞经过两次斜分裂形成楔形顶端细胞或丝状体35列细胞时形成楔形顶端细胞。片状体为舌形、匙形或倒卵形。大部分种类原叶体阶段开始出现毛状体,原叶体发育方式为铁线蕨型或槲蕨型。成熟原叶体为两侧对称的心脏形,中肋不明显。一般原叶体横轴略大于纵轴。两翼上延、外展或向内交错,假根有时具横隔膜。颈卵器颈部圆柱状,向原叶体基部略微弯曲。颈卵器颈部四列细胞,颈壁细胞为47层。成熟时颈卵器顶端四裂;精子器生长在两性配子体的基部或雄配子体的表面,精子器球形或漏斗状。盖细胞圆形,盖细胞破碎或形成小孔释放精子;单细胞乳突状毛状体多分布在原叶体边缘,少数生长在表面;多细胞分枝毛状体生长在原叶体表面,多分布在分生组织下方,与颈卵器伴生。③对水龙骨科植物10属17种1变种的rbcL和rps4-trnS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经过序列拼接软件整理,结合NCBI上传的13属35种rbcL和rps4-trnS基因序列,用ClustalX1.83软件运算全局联配(Complete Alignment),进行多序列的对位排列。应用邻接树(Neighbor joining,NJ)和最大简约树(Maximum parsimony,MP)以及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通过用进化分析软件PHYLIP软件包(Version3.66)构建系统树。亚科分类群中属下种类相聚类,与分类系统中亚科的划分基本一致,水龙骨科可能具有4条不同的演化路线,除石韦亚科这一条演化路线可能为一个单系的类群外,其余三条演化路线是相互联系的,并对其与近缘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檀龙颜[9](2010)在《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和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生活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和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均为水生蕨类植物,但卤蕨属于真蕨类(Ferns)植物,是生长于海岸潮汐带滩涂的咸水或半咸水植物,中华水韭则属于拟蕨类(Fern-Allies)植物,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有种,且其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为脆弱,已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文选取这两种植物为试验材料,旨在通过比较它们在生活史各环节的形态、发育和生理特征的异同,探索二者虽均为水生蕨类,但在系统进化位置上却相差很大的原因,从而为了解水生蕨类的系统学意义及生物学特征提供基础资料。本文采用人工培养的方法,运用光镜观察及照相和石蜡切片等技术,对卤蕨和中华水韭生活史的特征做了详细的观察。主要包括配子体发育、胚胎发育和幼孢子体形成以及孢子体发育等过程。卤蕨孢子为四面体形、三裂缝、书带蕨型(Vittaria-type)萌发,原叶体为两翼不对称的不规则心形,性器为同型孢子真蕨类所具有的一般类型。精子呈螺旋状,自精子器内释放后15min内可保持活力。中华水韭的大孢子为四面体形、三裂缝,配子体发育为壁内发育型。大孢子内部首先是充满均匀物质,随着发育,出现游离核,其后形成细胞结构。由包围游离核的细胞发育成为颈卵器的各部分细胞,即形成埋生的颈卵器。中华水韭的小孢子单裂缝,其内产生精细胞。卤蕨胚胎发育方式为俯伏式(prone),即合子第一次分裂面平行于X平面,产生两个相等的子细胞。两个子细胞分别沿平行于Z平面方向进行一次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随后这4个细胞沿与Y平面平行方向各进行一次分裂形成8细胞胚胎。8细胞胚胎继续发育形成球形胚胎。此时在胚胎外上和外下区域分别形成第一叶原始细胞和第一根原始细胞。第一叶原始细胞和第一根原始细胞分别产生第一叶原基和第一根原基,它们在突破帽状体后形成第一叶和第一根。第一叶形成后,在基足与第一叶原基之间的胚胎表层,有不活跃的茎干原基,在随后的发育中,它们恢复分裂能力并突出表层,分化出第二叶原基,后者发育成第二叶。中华水韭胚胎发育十分迅速,卵受精后迅速发育为多细胞的球形胚,球形胚靠近颈卵器颈部的部分迅速分裂生长,并在生长过程中偏离颈卵器颈部约45°,最后突出雌配子体组织表面形成叶。在胚的基部,部分细胞沿与叶生长方向约90°的方向,向外突出雌配子体组织形成根,根与颈卵器颈部方向的夹角约45°。卤蕨幼叶呈扇形,叶脉自基部以二叉分枝形式形成3条主脉,主脉以二叉分枝方式形成支脉,支脉端部啮合在一起形成网状脉。气孔器类型主要分为极细胞型(Polocytic-type)、横列型(Diacytic-type)和不等细胞型(Anisocytic-type)。中华水韭每个成活的雌配子体上仅形成一枚针状叶,具叶鞘。孢子体成熟时,叶丛生于根状茎上,叶基部内侧着生孢子囊,叶与孢子囊之间具发达的叶舌,根状茎下方为二叉状分枝的不定根。不定根和叶最初在幼嫩时均为实心结构,但随着二者的发育,都逐渐分化出通气组织。孢子囊最初也为实心结构,随着发育形成具分隔的空腔,空腔内形成孢子。卤蕨的孢子在白光和黄光条件下萌发率较高,在红光和蓝光条件下萌发率较低,而在全黑暗条件下则不萌发。在卤蕨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白光条件最好,其次是黄光、红光和蓝光,且25℃为配子体发育的最适温度。此外,pH在5.7-8.7之间时,卤蕨孢子的萌发率较好。对于中华水韭,20℃为其大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本研究通过对比这两种水生蕨类的特征,为蕨类植物配子体和胚胎发育提供基础资料的同时,并探讨了不同系统地位的水生蕨类在形态发育、生态生理等方面所反映出的系统学特征,通过记录生活史的各个主要环节,也为这两种蕨类植物的迁地保育提供依据。

郭红娟[10](2010)在《几种药用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和配子体发育及叶表皮研究》文中提出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的三大门类之一,在系统演化上介于苔藓植物与种子植物之间。地球上现存的蕨类植物有12000多种,其中大部分为草本植物。我国的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约有2 600多种,占全世界种的1/5以上。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以蕨类植物为治病偏方的历史,许多种类都有药用功效。近些年分析化学用在蕨类植物上,越来越多的药用化学成分被发现。而且蕨类植物许多种类十分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加之在生物学上的重要地位,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对其的研究中。本文对几种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全文主体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蕨类植物的繁殖技术、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结构及发育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二部分对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inn.)、镰羽贯众(Cyrtomiu balansae (Christ) C. Chr.)、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 L.)、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光亮瘤蕨(Phynatodes lucida (Roxb.) Ching)等五种药用蕨类做了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和常规培养及营养液纸桥培养等方法,探讨适合其繁殖的方式和激素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1)蜈蚣草是一种繁殖比较容易的蕨类植物,MS基本培养基就能满足其大量繁殖,当然,加入适量浓度的6-BA(1.01.5mg/L)其繁殖速度会更快。蜈蚣草原叶体在培养基中增殖成GGB;(2)凤尾草组织培养中,发现实验用的几种激素对其影响都不是很大,而在常规培养中用MS营养液代替普通水培养凤尾草可以是一条很好的繁殖凤尾草的方法,这样既简单方便成苗率又高;(3)镰羽贯众组织培养取得的结果不是很理想,但发现在常规培养中如果对其实施全天日照,镰羽贯众孢子萌发和原叶体生长发育都很快,而且会进行无性生殖;(4)乌毛蕨的原叶体可以被2,4-D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因激素浓度不同而形态各异,而且都不能正常生长诱导出孢子体;MS培养基中培养孢子体诱导率不是很高;(5) 2,4-D可以诱导光亮瘤蕨原叶体产生很多黄色的假根,但几种激素都没能诱导光亮瘤蕨的原叶体长出孢子体。第三部分对蜈蚣草、镰羽贯众、凤尾草、光亮瘤蕨、乌毛蕨、巢蕨(Neottopteris nidus(L.)J.Sm.)、渐尖毛蕨(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Nakai)七种药用蕨类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蜈蚣草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Ceratopteris-type),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无毛状体;凤尾草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过程为水蕨型,发育过程无毛状体产生,与蜈蚣草相同;光亮瘤蕨孢子萌发类型为密穗蕨型(Anemia-type),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巢蕨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类型为水蕨型;乌毛蕨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铁线蕨型(Adiantum-type);渐尖毛蕨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应为铁线蕨型;镰羽贯众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三叉蕨型(Aspidium-type)。第四部分对巢蕨、镰羽贯众、渐尖毛蕨、乌毛蕨、假鞭叶铁线蕨(Adiantum malesianum Ghatak)、蜈蚣草、凤尾草、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 (L.) Presl)等8种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组培苗的叶表皮观察,总结了它们上下叶表皮的特征和发育的过程,对气孔器的发育和类型也做了详细叙述。在这8种蕨类中共观察到8种气孔复体类型:极细胞型(Polocytic type)、并极细胞型(Copolocytic type)、腋细胞型(Axillocytic type)、并腋细胞型(Coaxillocytic type)、不等细胞型(Anisocytic type)、不规则四细胞型(Anomotetracytic type)、辐射状细胞型(Aotinocytic type)、横列型(Diacytic type)。这些气孔器类型在每种叶表皮中所占比例都不同,每种中都有13种占优势的类型。气孔的发育主要是气孔母细胞经过两次和三次分裂而形成,都具同源的副卫细胞。

二、江南星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南星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白桫椤和中华桫椤有性世代及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桫椤科植物研究概况
        1.1.1 桫椤科孢子体研究现状
        1.1.2 桫椤科配子体研究现状
        1.1.3 桫椤科胚胎发育研究现状
    1.2 研究材料概况
        1.2.1 白桫椤
        1.2.2 中华桫椤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桫椤和中华桫椤的配子体发育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白桫椤配子体发育
        2.3.2 中华桫椤配子体发育
    2.4 分析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白桫椤和中华桫椤性器及配子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白桫椤性器
        3.3.2 中华桫椤性器
    3.4 分析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白桫椤和中华桫椤胚胎发育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白桫椤胚胎发育
        4.3.2 中华桫椤胚胎发育
    4.4 分析讨论
        4.4.1 胚胎发育模式
        4.4.2 第一叶与第一根的发育次序
        4.4.3 通过胚胎发育探讨根茎叶的起源顺序
    4.5 小结
第五章 白桫椤和中华桫椤孢子体发育的相关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3.1 白桫椤孢子体发育的相关研究
        5.3.2 中华桫椤孢子体发育的相关研究
        5.3.3 孢子体的移栽
    5.4 分析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环境条件对白桫椤和中华桫椤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研究方法
        6.2.3 结果统计
    6.3 结果
        6.3.1 不同环境条件对白桫椤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6.3.2 不同环境条件对中华桫椤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6.3.3 最适培养条件下白桫椤与中华桫椤发育对比
    6.4 分析讨论
        6.4.1 温度的影响
        6.4.2 光照强度的影响
        6.4.3 PH值的影响
        6.4.4 密度的影响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铁线蕨属若干种生殖生物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铁线蕨属植物研究概况
        1.1.1 分类与系统发育学
        1.1.2 孢粉学
        1.1.3 配子体发育
        1.1.4 其他领域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一回羽叶铁线蕨类的系统发育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4 分析讨论
        2.4.1 翅柄铁线蕨的系统位置
        2.4.2 普通铁线蕨的系统位置
        2.4.3 白垩铁线蕨系的系统位置
    2.5 小结
第3章 铁线蕨属若干种的孢子形态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铁线蕨属的孢子形态特征
        3.3.2 种的孢子形态描述
        3.3.3 孢子形态演化
    3.4 分析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铁线蕨属若干种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半月形铁线蕨配子体发育
        4.3.2 鞭叶铁线蕨配子体发育
        4.3.3 苍山铁线蕨配子体发育
        4.3.4 仙霞铁线蕨配子体发育
        4.3.5 假鞭叶铁线蕨配子体发育
        4.3.6 白垩铁线蕨配子体发育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铁线蕨属若干种配子体无性生殖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3.1 配子体的营养繁殖
        5.3.2 配子体的无配子生殖
    5.4 讨论
        5.4.1 配子体的营养繁殖
        5.4.2 无配子生殖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致谢

(3)多羽实蕨及其近缘种配子体和胚胎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蕨类植物配子体的研究动态
    1.2 蕨类植物性器及配子的研究动态
    1.3 蕨类植物胚胎发育的研究动态
    1.4 研究材料简介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羽实蕨和华南实蕨的配子体发育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多羽实蕨(Bolbitis angustipinna (Hayata) H. Ito)配子体发育
        2.3.2 华南实蕨(Bolbitis subcordata (Cop.) Ching)配子体发育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多羽实蕨和华南实蕨精子器及精子的发育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多羽实蕨(Bolbitis angustipinna (Hayata) H. Ito)的精子器及精子
        3.3.2 华南实蕨(Bolbitis subcordata (Cop.) Ching)的精子器及精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多羽实蕨和华南实蕨颈卵器的发育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多羽实蕨(Bolbitis angustipinna (Hayata) H. Ito)的颈卵器
        4.3.2 华南实蕨(Bolbitis subcordata (Cop.) Ching)的颈卵器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多羽实蕨和华南实蕨胚胎的发育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和方法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3 切片及排版方向的确定
    5.3 实验结果
        5.3.1 多羽实蕨(Bolbitis angustipinna (Hayata) H. Ito)的胚胎发育
        5.3.2 华南实蕨(Bolbitis subcordata (Cop.) Ching)的胚胎发育
    5.4 讨论
        5.4.1 胚胎早期分裂方式
        5.4.2 基足的作用
        5.4.3 第一叶与第一根的发育顺序
        5.4.4 胚胎发育模式在探讨系统问题上的应用
    5.5 小结
第六章 多羽实蕨幼孢子体的发育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和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研究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多羽实蕨幼孢子体的发育
    6.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凤尾蕨属配子体发育的系统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蕨类植物研究进展
        1.1.1 蕨类植物研究概述
        1.1.2 蕨类植物有性世代发育研究现状
        1.1.3 凤尾蕨属植物研究进展
        1.1.4 凤尾蕨属有性世代研究现状
        1.1.5 凤尾蕨类植物系统学研究进展
    1.2 研究材料简介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技术路线
        1.3.3 图版注释
第2章 凤尾蕨属若干种配子体形态发育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有刺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2 傅氏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3 半边旗配子体发育
        2.3.4 剑叶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5 阔叶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6 三叉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7 线羽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8 溪边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9 西南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10 蜈蚣草配子体发育
        2.3.11 银脉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3.12 狭叶凤尾蕨配子体发育
    2.4 分析讨论
        2.4.1 凤尾蕨属12 种植物分类检索表
        2.4.2 凤尾蕨属有性世代发育模型
        2.4.3 凤尾蕨属配子体系统学意义及其形态特征新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凤尾蕨属10 种蕨类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初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有刺凤尾蕨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2 傅氏凤尾蕨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3 半边旗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4 剑叶凤尾蕨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5 阔叶凤尾蕨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6 三叉凤尾蕨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7 西南凤尾蕨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8 蜈蚣草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9 银脉凤尾蕨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3.10 狭叶凤尾蕨配子体早期发育培养基选定
    3.4 分析讨论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荚果蕨生态适宜性调查与孢子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荚果蕨的植物学特征与分布
    1.2 荚果蕨的经济价值与研究意义
    1.3 荚果蕨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野生荚果蕨生境调查
        1.3.2 荚果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1.3.3 荚果蕨的形态发育观察
        1.3.4 荚果蕨的引种栽培与孢子繁殖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荚果蕨的生态适宜性调查
    2.1 研究地区概况
    2.2 荚果蕨生境概况
    2.3 调查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野生荚果蕨物候期观察
        2.4.2 不同群落中荚果蕨的主要伴生植物
        2.4.3 不同群落中荚果蕨形态特征与生物量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采收期荚果蕨营养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3.2.2 无机元素测定
        3.2.3 荚果蕨生物量测定
    3.3 小结
第四章 荚果蕨配子体与孢子体发育观察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荚果蕨配子体发育
        4.2.2 荚果蕨孢子体发育
    4.3 小结
        4.3.1 孢子萌发
        4.3.2 丝状体
        4.3.3 成熟配子体
        4.3.4 小孢子体
第五章 荚果蕨孢子繁殖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光照处理对荚果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5.2.2 不同温度处理对荚果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5.2.3 不同土壤基质处理对荚果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5.2.4 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荚果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5.2.5 温度、光照、培养基质正交试验
    5.3 小结
        5.3.1 光照和温度处理
        5.3.2 不同土壤基质处理
        5.3.3 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
        5.3.4 正交试验
        5.3.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荚果蕨生态适宜性
    6.2 不同采收期荚果蕨营养成分
    6.3 荚果蕨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发育观察
    6.4 荚果蕨孢子繁殖
参考文献
附录1: 荚果蕨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发育
附录2: 荚果蕨伴生植物名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猴腿蹄盖蕨生态适应性及其人工繁育与最佳采收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蕨类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2 猴腿蹄盖蕨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不同生境中猴腿蹄盖蕨种群调查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猴腿蹄盖蕨生长发育过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生态因子对猴腿蹄盖蕨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猴腿蹄盖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猴腿蹄盖蕨最佳采收期研究
    6.1 仪器与试剂
    6.2 样品的来源与制备
    6.3 测定方法
    6.4 数据统计与分析
    6.5 结果与分析
    6.6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猴腿蹄盖蕨种群适宜生长环境
    7.2 猴腿蹄盖蕨发育过程的主要特点
    7.3 猴腿蹄盖蕨发育过程对不同生态因子的适应
    7.4 猴腿蹄盖蕨人工孢子繁殖技术要点
    7.5 猴腿蹄盖蕨的最佳采收期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鹿角蕨(鹿角蕨科)配子体发育及其濒危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孢子的采集
    1.2 方法
        1.2.1 改良Knop's琼脂培养基培养
        1.2.2 腐殖土培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孢子及孢子萌发
    2.2 丝状体
    2.3 片状体
    2.4 原叶体
    2.5 毛状体
    2.6 假根
    2.7 精子器和颈卵器
    2.8 幼孢子体
3 讨论

(8)中国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1.2 水龙骨科植物的分类与系统演化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第二章 水龙骨科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2.1 孢子形态的观察
        2.2.2.2 孢子特征的描述
    2.3 结果分析
        2.3.1 水龙骨科植物孢子形态特征及基本类型
        2.3.2 水龙骨科19 属60 种1 变种1 变型植物孢子形态特征
    2.4 根据孢子形态探讨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
        2.4.1 基于孢子形态探讨水龙骨科的系统演化路线
        2.4.2 关于水龙骨科内属间关系的探讨
        2.4.2.1 关于瘤蕨属与星蕨属的亲缘关系
        2.4.2.2 关于星蕨属、线蕨属及薄唇蕨属的亲缘关系
        2.4.3 关于水龙骨科与近缘科的亲缘关系
    图版
第三章 水龙骨科植物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2.1 配子体的培养
        3.2.2.2 配子体的观察
        3.2.2.3 配子体发育形态特征的描述
    3.3 结果
        3.3.1 水龙骨科11 属13 种1 变种植物的配子体发育
        3.3.2 水龙骨科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类型
    3.4 根据配子体发育特征探讨水龙骨科植物的亲缘关系
        3.4.1 基于水龙骨科植物配子体特征的分类
        3.4.2 基于水龙骨科植物配子体特征探讨属间系统演化关系
    图版
第四章 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2.1 总DNA 的提取
        4.2.2.2 引物的设计
        4.2.2.3 rbcL 基因和rp54-trnS 基因的PCR 扩增
        4.2.2.4 PCR 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4.2.2.5 基因序列的测定
        4.2.2.6 基因序列的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基于rbcL 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4.3.2 基于rp54-trnS 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表

(9)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和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生活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蕨类概述
        1.1.1 蕨类植物孢子体的形态特征
        1.1.2 蕨类植物配子体的形态特征
        1.1.3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
        1.1.4 蕨类植物的生境与分布
    1.2 研究材料简介
    1.3 研究动态
        1.3.1 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
        1.3.2 蕨类植物胚胎发育
        1.3.3 蕨类植物孢子体的形成和发育
        1.3.4 卤蕨属
        1.3.5 水韭属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4.1 目的
        1.4.2 意义
        1.4.3 技术路线
        1.4.4 图版注释
第2章 卤蕨与中华水韭配子体形态发育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卤蕨配子体发育
        2.2.2 中华水韭配子体发育
    2.3 分析讨论
        2.3.1 卤蕨与中华水韭配子体发育比较
        2.3.2 卤蕨与其它同型孢子真蕨类配子体发育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卤蕨与中华水韭胚胎发育及幼孢子体形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卤蕨胚胎发育
        3.2.2 中华水韭胚胎发育
    3.3 分析与讨论
        3.3.1 关于卤蕨胚胎发育各时期形态建成问题
        3.3.2 关于中华水韭胚胎发育各时期形态建成问题
        3.3.3 卤蕨与中华水韭胚胎发育的差异
        3.3.4 卤蕨与其它水生蕨类胚胎发育的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卤蕨与中华水韭孢子体形态发育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卤蕨孢子体发育
        4.2.2 中华水韭孢子体发育
    4.3 分析和讨论
        4.3.1 叶脉
        4.3.2 叶表皮特征
        4.3.3 孢子囊发育
        4.3.4 中华水韭根、叶通气组织的发育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环境条件对卤蕨和中华水韭孢子萌发率及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不同生理条件对卤蕨孢子萌发率和配子体形态发育的影响
        5.2.2 不同温度对中华水韭大孢子萌发的影响
    5.3 分析和讨论
        5.3.1 光质的影响
        5.3.2 光照强度的影响
        5.3.3 温度的影响
        5.3.4 酸碱度pH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几种药用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和配子体发育及叶表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 蕨类植物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组织培养
        1.1.1 以孢子为外植体的途径
        1.1.2 以孢子体为外植体的途径
        1.2 蕨类植物的栽培
    2 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进展
        2.1 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过程
        2.2 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研究概述
    3 蕨类植物叶表皮的研究进展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几种药用蕨类植物孢子培养的方法与结果分析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案
        1.2.1 MS 培养基培养
        1.2.2 砖块常规培养
        1.2.3 MS 营养液纸桥培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蜈蚣草孢子培养结果与分析
        2.1.1 MS 培养基无菌培养
        2.1.1.1 MS 培养基与孢子萌发及后期生长
        2.1.1.2 激素与原叶体培养
        2.1.1.3 幼孢子体的组培
        2.1.2 砖块常规培养
        2.1.3 MS 营养液纸桥培养
        2.1.4 小结与讨论
        2.2 凤尾草孢子培养结果与分析
        2.2.1 培养基无菌培养
        2.2.1.1 MS 营养物质浓度与孢子萌发
        2.2.1.2 激素与原叶体培养
        2.2.1.3 幼孢子体的组培
        2.2.2 砖块常规培养
        2.2.3 小结与讨论
        2.3 镰羽贯众孢子培养结果与分析
        2.3.1 MS 培养基无菌培养
        2.3.1.1 MS 营养物质浓度与孢子萌发
        2.3.1.2 幼孢子体的组培
        2.3.2 砖块常规培养
        2.3.3 MS 营养液纸桥培养
        2.3.4 小结与意义
        2.4 乌毛蕨的孢子培养与结果分析
        2.4.1 MS 营养物质浓度与孢子萌发
        2.4.2 激素与原叶体培养
        2.4.3 幼孢子体的组培
        2.4.4 小结与讨论
        2.5 光亮瘤蕨孢子培养结果与分析
        2.5.1 光亮瘤蕨的培养基无菌培养
        2.5.1.1 MS 营养物质浓度与孢子萌发
        2.5.1.2 激素与原叶体培养
        2.5.2 砖块常规培养
        2.5.3 MS 营养液纸桥培养
        2.5.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几种药用蕨类植物配子的体发育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蜈蚣草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2.2 凤尾草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2.3 光亮瘤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2.4 巢蕨配子体发育研究
        2.5 乌毛蕨的配子体发育研究
        2.6 渐尖毛蕨的配子体发育研究
        2.7 镰羽贯众的配子体发育研究
第4章 几种药用蕨类植物幼孢子体叶表皮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叶表皮及气孔器的结构和发育
        2.1 叶表皮的发育和结构
        2.2 气孔器的类型和发育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Ⅰ
附图Ⅱ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江南星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桫椤和中华桫椤有性世代及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D]. 肖湘.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铁线蕨属若干种生殖生物学的研究[D]. 赵国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3]多羽实蕨及其近缘种配子体和胚胎发育的研究[D]. 张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7)
  • [4]凤尾蕨属配子体发育的系统学意义研究[D]. 程薪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4)
  • [5]荚果蕨生态适宜性调查与孢子繁殖技术研究[D]. 李晓.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1)
  • [6]猴腿蹄盖蕨生态适应性及其人工繁育与最佳采收期研究[D]. 张屹岩.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2)
  • [7]鹿角蕨(鹿角蕨科)配子体发育及其濒危机制探讨[J]. 王卫清,成晓,焦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8]中国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研究[D]. 姜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9]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和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生活史的比较研究[D]. 檀龙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04)
  • [10]几种药用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和配子体发育及叶表皮研究[D]. 郭红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江南蕨类植物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