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水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明[1](2021)在《探讨道路桥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处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工程建设的效果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环节,涉及的工程内容极其丰富,施工的流程也比较复杂,其中防水路基面施工工作极其重要,这个环节的施工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需要重视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效果。本文对此进行分析,首先了解了道路桥梁工程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寻找在施工中影响到质量的问题,以及防水路基面出现损坏问题的具体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希望可以使道路桥梁的施工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保障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质量。
王星辉[2](2021)在《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施工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太原市中心城的空间结构体现为“单中心+外围工矿组团”的圈层式特征,在空间和功能上老城区的中心地位尤为突出,太原站作为山西省的重要标志建筑,其周边配套市政工程并不完善。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为实现太原站铁路东西两侧贯通、补充区域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通道工程设计总体思路、工程建设条件和既有建(构)筑物的现状;分析了下穿施工、场地特殊性、地下障碍物、施工前管线迁改等方面对沉降的影响因素;从施工工序的角度对既有轨道道床加固技术、顶管施工技术、明挖施工技术、管幕施工沉降控制技术以及应急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凝练和总结出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沉降整体控制技术;最后通过沉降监测验证了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施工沉降整体控制关键技术的科学合理性,主要成果如下:(1)迎泽大街下穿工程分别下穿太原站的南北两侧,工程周围既有建(构)筑物复杂众多、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道路交通繁忙,人口密集。施工中基坑开挖有可能引起基坑侧壁坍塌,造成地质灾害;施工风险较大,设计中应考虑对既有结构物进行可靠加固,避免引起站房、站台及股道变形沉降。(2)通过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和Peck经验公式法模拟计算轨道沉降值,对既有轨道及道床沉降加固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得出:钢管顶进施工中最大沉降量分别为12.7mm和14.1mm,均大于相关规定的路基沉降控制值10mm和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11mm;同时对施工中行包通道、雨棚管桩基础和雨棚地表变形的三种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可知计算沉降满足安全性的要求,但为尽量减少变形,施工中需加强监测,并跟踪注浆。(3)通过从原理及技术两个角度对既有铁路线路及道床加固沉降控制技术分析得出:受影响段铁路可采取的三种加固方法:线路扣轨加固法、注浆加固法和管棚加固法;通过分别对既有铁路、无柱雨棚、接触网基础、站台墙、行包通道及各类管线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控制技术研究得出:首先要在顶管机通过前对既有结构基础提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其次,按试验段优化数据设定土仓压力、掘进速度等施工参数,控制出土量,避免超挖造成塌方;此外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掘进参数,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4)通过分析下穿工程明挖段施工和管幕施工整体沉降控制技术得出:明挖段施工整体技术包括三种施工技术:工作井和明挖暗埋段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管(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敞开段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钢管(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管幕施工整体沉降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选用有控制沉降能力的顶管机、选取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钢管、合理确定顶进顺序、严格控制顶管进出洞参数和科学合理的控制顶管机掘进参数等五个技术内容。(5)通过在下穿工程管幕施工中主要对下穿区段10条铁路线路、7个站台及太原站无柱雨棚柱进行沉降监测,并与沉降控制值及标准限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钢管顶进完成轨道沉降最大值2mm,累计值均小于最大允许沉降值10mm;站台累计最大沉降均小于10mm,站台高度符合标准要求;雨棚柱没有侵限现象发生,不存在倾斜情况,表明下穿施工对建(构)筑物扰动满足要求,验证了下穿工程施工整体控制沉降技术科学合理。
刘成[3](2021)在《考虑支护结构对基坑及邻近建筑变形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管是地下空间工程的逐步扩大,还是地上高楼的日益拔起,都离不开基坑工程的开挖与建设。当前,日益完善的基坑支护体系的建立,使基坑工程的安全和成本控制得到很好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影响基坑工程的因素很多,支护体系又复杂多样,没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基坑支护结构参数对基坑及邻近建筑物的变形影响。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当前建筑基坑支护结构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发现基坑采用的支护结构对整个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变形影响较大,且支护结构参数是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因此,为控制基坑及邻近环境的变形,对基坑支护参数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介绍大量前人总结的相关基坑及邻近建筑位移变形理论和计算方法,对基坑支护引起的变形提供参考。同时以合肥某酒店基坑为例,支护体系采用本工程原有的地连墙加内支撑结构,主要运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和实际监测,通过改变地连墙厚度和水平内支撑材料这两项因素,研究其对基坑自身围护结构、地表沉降、坑底隆起、邻近建筑变形等方面影响,并结合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基本吻合,误差范围合理,同时也得到了一系列相关影响基坑工程和邻近建筑变形的规律和结论。另外,针对本工程的邻近建筑水平和竖向位移特点,在考虑不更换支护体系的情况下,运用影响区土体参数置换法对邻近建筑物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表明土体参数对建筑桩基的变形是有一定作用的,相关研究发现如下:(1)地连墙厚度与其自身的水平位移、坑底隆起和地表沉降呈反比,与其自身竖向位移不成比例关系,且影响程度微小;与邻近建筑水平和竖向位移呈正比,且对水平位移影响略大。(2)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对基坑和邻近建筑的变形影响不同。混凝土支撑在控制变形上明显优于钢支撑,主要体现在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邻近建筑水平和竖向位移方面,且对水平位移影响略大;两者对围护结构竖向位移和坑底隆起的影响基本相同。(3)本基坑支护结构下,结合影响区土层和邻近建筑水平和竖向位移变形特点,利用数值软件对影响区土层进行参数置换处理,置换后的模拟结果比较明显,随着土层弹性模量的增加,土体及建筑桩基水平位移明显减小,说明弹性模量大的土层能有效减小土体和建筑桩基水平位移,且土体弹性模量在1.1倍和1.3倍时,其控制变形效果显着,在弹性模量为1.5倍时,其控制变形效果减弱。综上所述,影响区土层弹性模量是影响基坑及建筑物变形的因素之一,增加影响区土层刚度有利于基坑及邻近建筑的安全稳定,更为相似工程实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图[63]表[8]参[46]
王春[4](2020)在《高层建筑裙楼地下室锚杆抗浮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工程建筑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城市建设朝着高层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的人口密度较大,人类的活动空间有限,因此,对于地下空间的投资建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高层建筑带有一层或者多层的地下室,地下车库以及地下广场等结构不断投入使用,地下水对于这些地下结构的影响重大,使得对于抗浮问题的研究成为建设地下工程的关键所在。当地下水浮力大于结构本身以及其承受上部荷载的总重量时,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与裙楼等结构是处于补偿或者是超补偿的状态,在地下水浮力不断的影响下,地下结构将会发生破坏。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地下结构破坏形式有两类:其一是局部的破坏类型,地下结构的底板在受到了地下水浮力不均匀的作用时,发生开裂或是隆起,导致底板破坏,使得地下水涌入室内,这种情况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中较为常见。再者即是结构的整体破坏,地下建筑在地下水作用下整体发生上浮,此时基础底板发生破坏,并且在梁柱等重要部位的连接处也会开裂,从而导致地下结构产生失稳。对于地下结构所采用的抗浮方案一般有压重法、降排水法和增设抗浮结构构件等。在一系列的抗浮措施中,抗浮锚杆以其制作工艺简单、布置灵活、施工周期短且方便和结构造价相对低等多项优点而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本文主要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对某高层建筑裙楼地下室进行抗浮设计,探究如何合理选取抗浮措施。并进行了抗浮锚杆的设计计算和抗浮能力的验算,然后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抗浮锚杆和地下室基础底板进行建模,并研究在抗浮锚杆不同的布置形式下底板的受力情况,对钢筋混凝土底板进行受力分析与模拟,提供了抗浮效果较好的优选方案,并为节约工程造价做贡献。在此基础上对抗浮锚杆进行优化设计,为以后的地下室抗浮结构工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地下工程结构抗浮设计的文献和行业的规范标准,对地下室抗浮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把握,对比地下结构工程的抗浮措施,选取最佳的抗浮设计方案;(2)结合具体案例,对地下室抗浮的稳定性进行相关论述,从经济、安全等角度出发来选择合适的抗浮措施;(3)应用抗浮锚杆对工程进行加固,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抗浮锚杆对于地下室底板抗浮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变参分析,得出不同参数变化对于底板变形的影响;(4)通过有限元变参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底板下锚杆的布置方式以及混凝土底板的厚度的改变对于结构在水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以及底板变形位移有较大影响。具体变现为:改变底板下的锚杆布置方式,在底板中间区域加密锚杆的布置有利于减小底板最大应力和底板变形位移,使整个地下底板受力更均匀,降低因局部应力过大而致使结构发生破坏的风险;在锚杆布置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的增加混凝土底板的厚度,能有效减小底板的变形位移,并且能改善底板内部配筋的应力分布,减小中间区域锚杆的最大应力值。图[22]表[15]参[61]
白海卫[5](2020)在《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穿越工程已成为既有地铁线路安全运营的重大风险源之一,从风险评估与控制层面讨论既有地铁线的安全问题,是保障地铁线正常运营和穿越工程顺利实施双方面的基础课题。目前,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领域,由于穿越工程中被穿越对象(既有地铁线)的特殊因素以及参建各方的人员特性因素、管理措施因素等影响要素众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及模型建立成为研究的重点;其次,仅从风险源(新建工程)本身角度进行评价或者研究具体的工程控制技术,而忽略从风险承载体系统的角度分析,也将影响穿越工程系统及既有地铁线风险管控的效果。本文统计分析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安全的案例事故,识别了穿越工程中影响既有地铁线安全的风险因素,将穿越工程这一复杂系统分为新建工程子系统、地质环境子系统和既有地铁线子系统,基于对系统的脆弱性定义和特征的研究,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针对既有地铁线的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动态管控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在分析穿越施工对地层、既有地铁线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市典型的新建地铁、新建市政隧洞等穿越既有地铁线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得出了针对既有地铁线的事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穿越工程事故的定义,从新建工程特性、地质环境条件、既有地铁线特性和施工管理四个维度识别了包括新建工程开挖面积、施工工法、与既有地铁距离等六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为穿越工程复杂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奠定了基础。(2)基于脆弱性理论,建立了脆弱性评价与风险评价之间的关系,指出风险是扰动作用于具有一定脆弱性的系统后所产生的结果。界定了穿越工程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概念,根据系统脆弱性递次演化规律,提出了脆弱性特征三要素,即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度,构建了包含工程技术因素、项目管理因素和人员特征因素在内的脆弱性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了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3)利用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穿越工程系统中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评价动力学模型,确定了三级评价指标的取值方法和脆弱性评价流程,根据计算所得脆弱性指数的大小,将系统脆弱性分为四个等级。结合风险损失等级和既有地铁线客流因素,建立了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为地下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4)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分别以“建设过程时间维”、“参与主体责任维”和“风险管控过程维”为轴,建立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的三维风险控制立体模型。基于该模型,分阶段讨论了穿越工程中针对既有地铁线的动态风险控制方法和流程。归纳了穿越工程的设计要点,建立了基于CBR原理的案例库,可开展基于案例的穿越工程设计。给出了设计方案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可实现不同设计方案的定量评价,为复杂工程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将设计方案的BIM模型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新建工程对既有地铁线影响的一体化分析,得出了不同施工步序的分阶段动态控制指标,从而建立了针对既有地铁线安全的风险动态控制体系。并以BIM技术和Bentley协同平台为基本工具,搭建了既有地铁线的风险管控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可实现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安全风险动态管控。(5)针对工程实践中既有地铁线运营管理单位对穿越工程项目群管理的困难,分析了分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风险管控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讨论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具体管控措施,搭建了分级管控的具体流程,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不同风险等级项目的合理化管控,可提高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控成效。(6)以新建北环水系框架箱涵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对两个基于案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针对脆弱性指数高的环节改进设计方案,优化提出了适用于框架箱涵上穿既有地铁线的配重顶进法,通过BIM模型和有限元一体化分析,制定了既有地铁线的分阶段变形控制指标和控制措施,工程实施完毕后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变形不到1mm,有效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
刘名洋[6](2019)在《葫芦岛某商业综合体深基坑支护与降水的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空间需求也逐渐加大,城镇建筑在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建筑物尺寸也逐渐向更高,更深进行拓展。建筑物尺寸加大对基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坑工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基坑工程是一个汇集了岩土工程、力学工程等诸多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工程,支护、降水的设计及施工不但要合理,而且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现阶段基坑工程支护及降水的设计越发成熟,经济性在设计影响因素中的地位越发突出。我国基坑工程存在区域性、多样性、综合性等诸多特点,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做好优化设计,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是整个基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基坑工程研究的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阐述了拟建工程概况及场地条件。列举了基坑设计中常用的比选方法及常见支护结构的适用性,运用经验和比选排除法初步选定了基坑的支护方案。然后根据场地实际条件针对选定的降水及支护方案进行最终的设计优化,对实例工程进行支护设计。最后运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对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将软件模拟结果与实地监测数据进行对,并反向验证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为以后的同类基坑工程提供一定的设计优化经验。
邓灯亮[7](2019)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地下水对岩土优劣的决定性,突出解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而水文地质的考察也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水文地质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从目标明确、任务分析与细节评价等方面,探讨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旨在为有效开展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等工作予以参考。
刘秋平[8](2019)在《建筑深基坑临近城市管廊变形及支护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基坑越来越深。与此同时,城市管廊将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体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基坑毗邻城市管廊的工程开始不断出现。目前,关于毗邻城市管廊建筑基坑支护及变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成都市中铁某广场一期建设项目基坑工程,结合工程西、南两侧均毗邻综合管廊的特殊性,研究了建筑基坑支护方案,确定了基坑采用单排桩支护。单排桩支护共有4种桩型,其中A型桩8根,B型桩34根,C型桩73根,D型桩35根,共计150根。根据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了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布置了55个观测点,对基坑支护桩顶水平位移、周边地面沉降、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及管廊沉降等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监测,结果显示:(1)建筑基坑施工过程中,桩顶水平位移不断增加,其最大值位于西中点处,为13.63mm,而管廊基坑施工阶段,各点水平位移均有所减小,其南中点及西中点分别相对峰值减小16.65%及12.03%,而后在管廊结构施工阶段均有所增加,但总体仍小于其在建筑基坑施工结束阶段的水平位移峰值。(2)近管廊侧建筑基坑地表沉降在建筑基坑施工阶段均快速增加,在其开挖完成后,东中点处为最大沉降点,达2.76mm,而后缓慢增长并渐趋稳定。(3)管廊基坑沉降值主要分三个阶段,其中建筑基坑开挖阶段增长缓慢而管廊基坑开挖阶段迅速增加,并在管廊结构施工阶段渐趋稳定,其最大位移位于南侧管廊观测点,最大值为2.85mm。最后,基于有限单元法和修正摩尔库伦本构关系,对建筑基坑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应用验证后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基坑、管廊基坑、管廊结构三者间的施工先后变化对基坑支护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筑基坑排桩支护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1)管廊基坑、管廊结构先施工,引起支护桩顶最大水平位移比建筑基坑先施工小,且建筑基坑四周水平位移明显不均匀,其中管廊与建筑基坑间距较小时更加显着,西南两侧位移峰值相对于建筑基坑先施工时,分别减小3.3mm及5.47mm,南侧减小幅度更大是因为管廊与基坑的间距更小,对支护桩顶水平位移而言,先开挖管廊基坑,然后施工管廊结构,最后开挖建筑基坑为最优施工顺序。(2)优化建筑基坑近管廊侧支护桩桩径、桩距可保证基坑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其中西、南两侧桩径分别为1.4m和1.3m,两侧桩距为2.8m是较优布置方式。
沈亚鹏[9](2019)在《综合治污背景下城市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以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科技生产力的全面推进,惠及更多地区,更多人口的城镇化发展已然成为推进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之一,但面对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人均土地占有率低的发展现状。由此,城市建设规划产生的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工程顺应而生,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来说,大多数深基坑建设工程的施工场地为城市枢纽地段,而施工活动势必会导致施工区域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包括空间拥挤,水土大气污染,管线凌乱等在内的各类矛盾,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因此,有必要结合当下国际和国内关于绿色施工相关标准和评价方法,在原有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并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城市深基坑建设项目情况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模型和评价方法。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理论分析与实际施工项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入手,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优秀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等;其次在我国绿色施工及城市深基坑工程基本理论和昆明市目前对于综合治污的具体要求下,介绍了绿色施工标准和绿色施工监测技术,提出国际与我国目前的绿色施工标准和具体检测方法,并指出了不足之处。紧接着提出了绿色施工评价的创新方法——四活动评价法,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影响作业的量化和统计,以自动化的实时环境监测仪器实测数据代替原有估计数据和非实时、非连续数据,以清晰明了的计算方法代替原有复杂的演算过程。最后结合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实际施工环节,对四活动法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得出评价结果并对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绿色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论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的方法,将全新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四活动评价法由理论迁移至实际施工项目中,把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工程在施工环节中出现的环境影响因素转化为可量化的具体指标,检验了四活动评价法的评价过程,最终得到具体的施工活动评分,得出这一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论文的研究也完善了我国当下对于深基坑工程评价方面的不足,还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了实际施工活动的又一有效监管举措。
陈松[10](2019)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不断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也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对资源和环境的一次性影响程度很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建筑垃圾污染的关注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的影响存在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当中,应当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当前建筑垃圾的产量逐年不断大量增加,而由其引发的对人类土地资源、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将绿色发展理念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对当前我国绿色施工的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进行分析,认为绿色施工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状态,从操作层面上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论文重点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方面的现状展开讨论和实证性研究,结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障碍,提出了我国现阶段解决问题和障碍的策略。论文从当前绿色施工的相关研究现状出发,对绿色施工的内涵进行剖析和总结。全面的绿色施工涉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现场管理的内容。论文对于绿色施工实行中受到普遍关注的建筑垃圾的控制和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筑垃圾管理应该采用绿色发展理念。作者通过梳理参与的实际案例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文献等,总结出建筑垃圾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工程项目建筑垃圾管理的影响因素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提出提高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应对策。对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后发现,产生建筑垃圾量大的主要专业工程为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讨论了主要专业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措施。通过某绿色施工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对工程的组织与管理、治理措施、运行管理和实施效果反馈,验证了实施的可行性和技术经济效果。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提出结论和展望。本研究基于某绿色施工工程的建筑垃圾管理实践和总结,希望为实践中的绿色施工建筑垃圾管理提供参考。
二、地下水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水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道路桥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
1.1 抛丸处理技术分析 |
1.2 打磨处理技术分析 |
1.3 自由度刨床处理技术分析 |
2 当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产生损坏的原因分析 |
2.1 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在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
2.2 道路桥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足 |
2.3 道路桥梁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比较落后 |
2.4 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
2.5 排水管道位置引发问题 |
3 道路桥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处理措施分析 |
3.1 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桥梁的防水路基面 |
3.2 要提高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
3.3 需要努力提高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施工的规范性水平 |
3.4 需要提高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使用的原材料质量 |
3.5 加强防水路基面的施工管理 |
3.6 对道路桥梁的防水层和路基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
3.7 进行综合调查 |
3.8 方案选择原则 |
3.9 充分考虑地下水影响因素 |
3.10 对于排水系统进行严格的设计 |
3.11 对路面工程进行一定的管理维护 |
4 结语 |
(2)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施工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下穿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下穿工程对地层位移的研究现状 |
1.2.2 下穿工程对既有结构沉降的研究现状 |
1.2.3 既有建筑安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风险及沉降控制分析 |
2.1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设计总体思路分析 |
2.1.1 下穿工程概况 |
2.1.2 下穿工程交通量预测及投资估算 |
2.1.3 下穿工程通道总体布置思路分析 |
2.1.4 下穿工程通道线路布置思路分析 |
2.1.5 下穿工程车通道主体结构形式优化分析 |
2.1.6 下穿工程主要技术控制标准分析 |
2.1.7 下穿工程总体建设规模分析 |
2.2 下穿工程建设条件分析研究 |
2.2.1 下穿工程气象条件 |
2.2.2 下穿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2.3 下穿工程水文条件分析 |
2.2.4 下穿工程场地地基土湿陷性及不良地质作用分析 |
2.2.5 下穿工程场地地震效应与稳定性分析 |
2.3 下穿工程中既有建(构)筑物现状分析研究 |
2.3.1 下穿工程中运行铁路现状分析 |
2.3.2 下穿工程中无柱雨棚基础现状分析 |
2.3.3 下穿工程中行包地道现状分析 |
2.3.4 下穿工程中站场排水暗涵现状分析 |
2.3.5 下穿工程中接触网通信及管道等现状分析 |
2.3.6 下穿工程中车站站台及站场挡墙现状分析 |
2.4 下穿工程风险及施工沉降控制技术难点分析 |
2.4.1 下穿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
2.4.2 下穿工程施工沉降控制技术难点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沉降模拟分析研究 |
3.1 下穿工程沉降影响总体分析 |
3.1.1 基于太原站枢纽特殊性对下穿工程沉降影响分析 |
3.1.2 地下障碍物对下穿工程沉降的影响 |
3.1.3 施工中管线迁改对下穿工程沉降的影响 |
3.2 下穿工程站内轨道及道床沉降规律分析 |
3.2.1 轨道及道床变形控制标准 |
3.2.2 轨道及道床沉降模拟计算分析 |
3.2.3 基于Peck公式轨道及道床沉降计算分析 |
3.3 下穿工程站内雨棚柱沉降分析 |
3.4 下穿工程站场行包地道沉降分析 |
3.5 下穿工程车站排水暗涵与站台墙沉降分析 |
3.5.1 排水暗涵沉降分析 |
3.5.2 站台挡墙沉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4.1 既有铁路轨道及道床加固技术 |
4.1.1 线路扣轨加固技术 |
4.1.2 轨道路基注浆加固技术 |
4.1.3 管棚加固技术 |
4.2 顶管施工过程中既有建(构)筑物沉降控制技术 |
4.2.1 顶管施工过程中既有铁路沉降控制技术 |
4.2.2 顶管施工过程中无柱雨棚基础等构筑物沉降控制技术 |
4.2.3 顶管施工过程中行包通道沉降控制技术 |
4.2.4 顶管施工过程中各种管线沉降控制技术 |
4.3 明挖段施工沉降控制技术 |
4.3.1 明挖段施工概述 |
4.3.2 明挖段施工沉降控制整体技术思路 |
4.3.3 明挖段施工沉降控制技术工艺流程 |
4.4 管幕施工中沉降控制关键技术 |
4.4.1 新管幕法施工工艺研究 |
4.4.2 顶管机的选用计算及分析 |
4.4.3 钢管的选用技术分析 |
4.4.4 钢管的顶进顺序分析 |
4.4.5 顶管进出洞控制技术 |
4.4.6 顶管机掘进控制综合技术分析研究 |
4.5 下穿工程施工沉降应急技术 |
4.5.1 下穿工程建(构)筑物沉降变形应急技术 |
4.5.2 下穿工程地面沉降应急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沉降监测技术分析研究 |
5.1 下穿工程沉降监测内容及控制指标 |
5.1.1 施工中地表沉降监测内容及控制指标 |
5.1.2 站台及雨棚等周围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内容及控制指标 |
5.2 下穿工程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
5.2.1 轨道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
5.2.2 站台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
5.2.3 无柱雨棚沉降监测分析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站台下穿段标准限界表 |
附录 B 轨道1~10 沉降监测图 |
附录 C 站台沉降监测表(5 站台) |
附录 D 站台限界对比图 |
附录 E 无柱雨棚柱限界对比图 |
致谢 |
(3)考虑支护结构对基坑及邻近建筑变形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基坑支护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基坑变形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2 基坑支护结构对建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坑及建筑桩基变形计算理论与影响因素 |
2.1 建筑基坑的变形机理 |
2.2 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机理 |
2.2.1 地下连续墙变形理论 |
2.2.2 基坑内支撑的变形理论 |
2.3 建筑桩基在基坑工程中的变形计算理论 |
2.4 支护结构的变形影响因素 |
2.4.1 支护结构刚度因素 |
2.4.2 支护结构材料属性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支护结构对基坑及邻近建筑变形分析 |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1 Midas GTS NX及 Orijin的简介与应用 |
3.1.2 工程概况 |
3.1.3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
3.1.4 模型材料与属性 |
3.1.5 支护结构选取与工况计算 |
3.2 基坑支护体系对围护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3.2.1 地连墙厚度对围护结构影响分析 |
3.2.2 内支撑材料对围护结构影响分析 |
3.3 基坑支护体系对基坑及环境数值模拟分析 |
3.3.1 地连墙厚度对基坑隆起和地表沉降影响分析 |
3.3.2 内支撑材料对基坑隆起和地表沉降影响分析 |
3.4 基坑支护体系对邻近建筑变形分析 |
3.4.1 地连墙厚度对邻近建筑影响分析 |
3.4.2 内支撑材料对邻近建筑影响分析 |
3.5 现场监测分析 |
3.5.1 监测目的与条件 |
3.5.2 监测方案与实施要求 |
3.5.3 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坑影响区的邻近建筑优化分析 |
4.1 基于本工程邻近建筑的变形特点与优化讨论 |
4.2 优化思路与理论依据 |
4.3 土体参数对地层及桩基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高层建筑裙楼地下室锚杆抗浮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抗浮研究 |
1.2.2 相关规范的抗浮规定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下室抗浮设计理论 |
2.1 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基本原则 |
2.2 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基本流程 |
2.3 抗浮设计方法 |
2.3.1 主动型抗浮设计方法 |
2.3.2 被动型抗浮设计方法 |
2.4 地下水类型及浮力计算 |
2.4.1 地下水类型 |
2.4.2 地下水位的确定 |
2.4.3 水浮力的有关问题 |
2.4.4 地下水浮力的计算分析 |
2.5 地下结构抗浮的分析 |
2.5.1 整体抗浮分析 |
2.5.2 局部抗浮分析 |
2.6 地下室底板抗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浮锚杆的机理研究 |
3.1 锚杆锚固机理的研究 |
3.2 抗浮锚杆的布置方式 |
3.3 抗浮锚杆的设计方法 |
3.3.1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设计 |
3.3.2 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设计 |
3.4 抗浮锚杆的位移变形分析 |
3.4.1 抗浮锚杆位移组成 |
3.4.2 锚杆荷载-位移关系分析 |
3.4.3 锚杆位移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浮锚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工程地质条件 |
4.2.1 地层结构及地质构造 |
4.2.2 地下水情况 |
4.2.3 不良地质作用 |
4.2.4 基础加固措施 |
4.3 抗浮方案选择 |
4.4 抗浮锚杆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室底板和锚杆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
5.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5.2 案例模型有限元模拟 |
5.2.1 模型本构关系 |
5.2.2 模型参数选取及网格划分 |
5.2.3 模型接触问题 |
5.2.4 模型荷载与边界条件 |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分析 |
5.4.1 参数试件模型数据 |
5.4.2 参数分析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的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
1.2.2 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评估 |
1.2.3 穿越工程的风险评估 |
1.2.4 脆弱性与风险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的事故特征及风险因素 |
2.1 隧道开挖引起地层的变形特性 |
2.1.1 横向变形规律 |
2.1.2 纵向变形规律 |
2.2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特征 |
2.2.1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结构变形的机理 |
2.2.2 下穿施工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 |
2.2.3 上穿施工引起既有结构的变形 |
2.3 北京地区穿越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 |
2.3.1 北京地区地层特性分析 |
2.3.2 案例数据的采集 |
2.3.3 案例特征的统计分析 |
2.3.4 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特征分析 |
2.3.5 既有地铁结构病害特征分析 |
2.4 穿越施工中既有地铁线的风险因素 |
2.4.1 新建工程的开挖面积和施工工法 |
2.4.2 新建工程与既有地铁线的位置关系 |
2.4.3 工程地质条件 |
2.4.4 既有地铁线的条件 |
2.4.5 管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3 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及评价指标体系 |
3.1 既有地铁线的脆弱性 |
3.1.1 穿越工程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
3.1.2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的定义 |
3.1.3 脆弱性特征要素及递次演化规律 |
3.2 脆弱性评估流程 |
3.3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影响因素 |
3.3.1 既有地铁线子系统因素 |
3.3.2 地质环境子系统因素 |
3.3.3 新建工程子系统因素 |
3.4 既有地铁线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脆弱性的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模型 |
4.1 突变理论基础 |
4.1.1 突变理论的数学模型 |
4.1.2 突变势函数的基本类型 |
4.1.3 突变级数法 |
4.2 突变理论应用于穿越工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4.3 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 |
4.3.1 评价变量的选取 |
4.3.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 |
4.4.1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4.4.2 后果严重性评价 |
4.4.3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既有地铁线风险动态控制体系 |
5.1 三维立体风险控制模型 |
5.1.1 传统风险控制模式 |
5.1.2 三维立体风险控制基本原理 |
5.2 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
5.2.1 穿越工程设计要点 |
5.2.2 基于案例的穿越工程方案设计 |
5.2.3 设计方案的风险评估 |
5.2.4 既有地铁线动态控制指标的确定 |
5.3 实施阶段的风险动态控制 |
5.4 多方参与风险动态管控的实现 |
5.4.1 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 |
5.4.2 基本模块的设计 |
5.5 既有地铁线的分级风险管控 |
5.5.1 分级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5.2 分级管控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研究 |
6.1 单一工程案例应用 |
6.1.1 案例简介 |
6.1.2 基于CBR的工程方案设计 |
6.1.3 基于脆弱性的风险评价与方案优化 |
6.1.4 工程实施过程控制与效果 |
6.2 项目群分级管理应用 |
6.2.1 案例的选取 |
6.2.2 风险等级的确定 |
6.2.3 分级管理的控制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葫芦岛某商业综合体深基坑支护与降水的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基坑工程研究状况和发展情况 |
1.2.1 国外基坑支护工程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基坑支护工程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项目概况及工程条件 |
2.1 项目概况 |
2.2 地形及地貌特征 |
2.3 气象特征 |
2.4 地震动参数 |
2.5 场地地层岩性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 |
3.1 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规则 |
3.1.1 安全条件 |
3.1.2 技术条件 |
3.1.3 经济条件 |
3.2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型方法 |
3.2.1 定性分析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2.3 比选排除法 |
3.2.4 经验加权评分法 |
3.3 研究对象可选支护方案的对比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坑降水方案比选与止水帷幕设计 |
4.1 基坑降水方案对比优化 |
4.1.1 两种方案工作量对比 |
4.1.2 两种降水方案针对拟建场地的适用性对比 |
4.1.3 两种降水方案最终选型 |
4.2 基坑止水帷幕设计 |
4.2.0 疏干井设计参数 |
4.2.1 基坑涌水量计算 |
4.2.2 疏干井井深计算 |
4.2.3 基坑疏干井布置 |
4.2.4 基坑的排水方案 |
4.2.5 水文观测井的设计及施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优化 |
5.1 设计原则 |
5.2 设计参数选取 |
5.3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
5.3.1 参数条件信息 |
5.3.2 各工况包络图及地表沉降图 |
5.3.3 冠梁选筋结果 |
5.3.4 排桩界面模拟计算 |
5.3.5 锚杆模拟计算 |
5.3.6 整体稳定验算 |
5.3.7 抗倾覆稳定验算 |
5.3.8 排桩嵌固深度计算 |
5.4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优化 |
5.4.1 参数条件信息 |
5.4.2 各工况包络图及地表沉降图 |
5.4.3 冠梁选筋结果 |
5.4.4 排桩界面模拟计算 |
5.4.5 锚杆模拟计算 |
5.4.6 整体稳定验算 |
5.4.7 抗倾覆稳定验算 |
5.4.8 排桩嵌固深度计算 |
5.5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
5.5.1 各分区支护结构的参数设计 |
5.5.2 锚喷的设计参数 |
5.6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坑工程施工与监测 |
6.1 施工工序及施工技术要点 |
6.2 基坑工程监测 |
6.2.1 基坑监测目的 |
6.2.2 基坑监测内容 |
6.2.3 监测点的布置 |
6.2.4 监测中出现问题的相应处理对策 |
6.3 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
2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 |
3 结语 |
(8)建筑深基坑临近城市管廊变形及支护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研究进展 |
1.2.2 地下结构施工的相互影响综述 |
1.2.3 现存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基本情况 |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
2.2.1 土层地质概况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3 气象条件 |
2.3 基坑周边工程条件 |
2.4 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与使用年限 |
3 支护方案选型及设计 |
3.1 设计依据及规范 |
3.2 支护结构选型 |
3.2.1 排桩支护结构 |
3.2.2 土钉墙支护 |
3.2.3 地下连续墙 |
3.2.4 内支撑技术 |
3.2.5 预应力锚索与锚杆 |
3.3 支护方案设计 |
3.4 结构设计及验算 |
3.4.1 土压力计算 |
3.4.2 嵌固深度计算 |
3.4.3 内力及变形计算 |
3.4.4 截面配筋计算 |
3.4.5 稳定性计算 |
3.4.6 设计参数 |
3.4.7 设计荷载 |
3.4.8 排桩计算 |
3.4.9 结构布置 |
3.5 本章小结 |
4 监测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 监测方案设计 |
4.1.1 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4.1.2 监测仪器及观测精度 |
4.1.3 监测方法 |
4.1.4 监测周期 |
4.1.5 监测预警值及应急处理措施 |
4.2 支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4.3 地面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4.4 管廊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4.5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建筑基坑结构优化仿真分析 |
5.1 仿真分析理论 |
5.1.1 修正摩尔库伦模型 |
5.1.2 有限元计算理论 |
5.2 计算模型与参数取值 |
5.2.1 计算模型 |
5.2.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5.3 桩顶水平位移仿真及模型验证 |
5.3.1 计算分析步设置 |
5.3.2 建筑基坑开挖水平位移变化研究 |
5.3.3 管廊基坑施工对建筑基坑水平位移的作用 |
5.3.4 管廊结构施工对建筑基坑水平位移的影响 |
5.3.5 监测对比分析 |
5.4 开挖方式对基坑水平位移的影响 |
5.4.1 开挖工况 |
5.4.2 建筑基坑桩顶最大水平位移 |
5.5 支护方式优化研究 |
5.5.1 桩间距优化 |
5.5.2 桩径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综合治污背景下城市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以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绿色施工及城市深基坑工程基本理论基础 |
2.1 绿色施工的相关理论 |
2.1.1 绿色施工基本概念及内容 |
2.1.2 绿色施工原则及要求 |
2.2 城市深基坑工程的相关理论 |
2.2.1 城市深基坑工程概述 |
2.2.2 城市深基坑工程发展的新特点 |
2.3 城市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
2.3.1 基坑降水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
2.3.2 深基坑围护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
2.3.3 土方开挖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
2.4 综合治污相关政策 |
2.4.1 综合治污的重要性及做法 |
2.4.2 昆明市综合治污的基本要求 |
2.5 绿色施工环境监测方法 |
2.6 PSR框架理论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及不足 |
3.1 传统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
3.1.1 专家意见法 |
3.1.2 模糊数学评价法 |
3.2 传统的绿色施工评价不足之处 |
3.2.1 可操作性不强 |
3.2.2 评价指标获取不客观 |
3.2.3 指标获取缺乏动态连续性 |
3.2.4 计算过程过于复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四活动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研究 |
4.1 四活动评价法模型的定义及模型构建 |
4.2 四活动评价法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总指标体系 |
4.2.2 施工活动环境影响指标 |
4.2.3 环境改变自动监测指标 |
4.2.4 环境改变民意调查指标 |
4.2.5 环境改变处置措施指标 |
4.3 四活动评价法客观指标数据的获取 |
4.3.1 自动大气环境监测站 |
4.3.2 连续实时噪声监测系统 |
4.3.3 连续实时扬尘监测系统 |
4.3.4 自动地下水环境监测站 |
4.4 四活动评价法指标的权重和计算 |
4.4.1 四活动评价法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2 四活动评价法指标总得分的计算与定级标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 |
5.1 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概况 |
5.1.1 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简介 |
5.1.2 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区域条件 |
5.2 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
5.2.1 土方开挖及降水的绿色施工控制要点 |
5.2.2 深基坑支护的绿色施工控制要点 |
5.2.3 旋挖灌注桩和高压旋喷桩施工要点 |
5.2.4 钢筋混凝土支撑要点 |
5.2.5 格构柱钢材支撑要点 |
5.3 五华区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绿色施工评价 |
5.3.1 应用传统的评价法对长城中学基坑项目进行计算 |
5.3.2 应用四活动评价法对长城中学基坑项目进行计算 |
5.3.3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昆明市长城中学基坑项目绿色施工改进措施建议 |
5.4.1 构建完整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
5.4.2 全面推广绿色施工环境保护理念 |
5.4.3 加强绿色施工培训 |
5.4.4 采取雨季施工特别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施工理论基础研究 |
2.1 绿色发展理论 |
2.1.1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1.2 绿色发展的目标 |
2.1.3 绿色发展的特征 |
2.2 绿色施工理论 |
2.2.1 绿色施工的内涵 |
2.2.2 绿色施工的特点 |
2.2.3 绿色施工的原则 |
2.2.4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区别 |
2.3 建筑垃圾管理理论 |
2.3.1 建筑垃圾的定义 |
2.3.2 建筑垃圾的组成 |
2.3.3 建筑垃圾的特点 |
2.3.4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
2.4 绿色施工与建筑垃圾管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1 管理观念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 |
3.1.2 专项立法欠缺,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
3.1.3 科研及企业投入不足,相关政策不完善 |
3.1.4 综合利用技术标准欠缺,相关规范不完善 |
3.1.5 施工中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
3.1.6 管理涉及的主体多,缺少有效的协调管理体系 |
3.2 工程项目建筑垃圾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1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3.2.2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指标划分与权重确定 |
3.2.3 建筑垃圾管理影响因素分析过程 |
3.3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研究 |
4.1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构建 |
4.1.1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 |
4.1.2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3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内涵 |
4.1.4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的建立 |
4.1.5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组织制度 |
4.1.6 建筑垃圾管理体系管理流程 |
4.2 建筑垃圾管理措施 |
4.2.1 建筑垃圾的组织管理措施 |
4.2.2 建筑垃圾的经济管理措施 |
4.2.3 建筑垃圾的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
4.2.4 建筑垃圾的技术管理措施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措施 |
5.1 建筑垃圾的来源 |
5.2 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2.1 土石方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2.2 桩基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 结构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1 钢筋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2 模板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3 混凝土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3.4 砌体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4 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4.1 装饰装修建筑垃圾管理 |
5.4.2 机电工程建筑垃圾管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某工程绿色施工-建筑垃圾管理案例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2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总体目标 |
6.3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与管理 |
6.4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整体部署 |
6.5 基于绿色施工的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
6.5.1 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
6.5.2 结构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
6.5.3 装饰装修与机电工程建筑垃圾治理措施 |
6.6 工程绿色施工的运行管理 |
6.6.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
6.6.2 绿色目标分解及实施过程跟踪管理 |
6.6.3 明确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职责 |
6.6.4 绿色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
6.6.5 推进绿色施工的技术创新 |
6.6.6 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管理 |
6.7 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实施效果 |
6.7.1 工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
6.7.2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6.7.3 工程社会效益分析 |
6.7.4 工程存在问题及对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启示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地下水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道路桥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处理措施[J]. 李燕明. 居舍, 2021(31)
- [2]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施工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王星辉.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考虑支护结构对基坑及邻近建筑变形影响分析[D]. 刘成.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高层建筑裙楼地下室锚杆抗浮的应用研究[D]. 王春.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基于脆弱性的穿越工程中既有地铁线风险评估与控制[D]. 白海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葫芦岛某商业综合体深基坑支护与降水的设计优化研究[D]. 刘名洋. 吉林大学, 2019(03)
- [7]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 邓灯亮.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3)
- [8]建筑深基坑临近城市管廊变形及支护优化研究[D]. 刘秋平. 西华大学, 2019(02)
- [9]综合治污背景下城市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以昆明市长城中学深基坑项目为例[D]. 沈亚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垃圾管理[D]. 陈松.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