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淼[1](2021)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处于从出口和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和内需驱动的关键时期,而城镇化的提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须警惕的是:第一,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现实国情导致“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趋于关闭,城乡人口流动逐渐放缓。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城镇化建设如何持续促进要素集聚,扩大城市内需,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值得深思。第二,快速发展的土地城镇化造成城市能源资源消耗剧增、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第三,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思路扭曲市场机制的要素配置效率,不利于城市经济效率提升。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而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城市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城镇化建设与转型在加速要素集聚、提升地区经济辐射能力、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等方面能否以及如何发挥支撑作用,以实现城市生态效率持续改善,亟待深入考察和研究。同时,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原则下厘清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生态效率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及时空关联,科学把握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生态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影响机制,对于探索绿色、集约、高质量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稳定、高效、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在系统梳理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效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阐释了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内在影响机理,建立了较为科学、全面、体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城市生态效率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长江经济带11省区市的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测度城市生态效率;在时空尺度下对2007年至2018年间城市生态效率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利用空间可视化技术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描述探讨城市生态效率水平地域差异和空间相关性,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基于我国特殊制度背景,厘清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可视化技术考察不同度量标准的城镇化建设的动态演进和时空分布特征。其次,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和工具变量三阶段最小二乘法(IV-3SLS)实证检验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影响机制,并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采用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GS3SLS)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交互作用。最后,基于定性分析和命题检验,提出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效率的优化政策。基于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本文的核心观点为:长江经济带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城市生态效率的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无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现阶段仍以传统的城乡流动型人口城镇化和空间扩张型土地城镇化为主。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而社会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周边城市生态效率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均能显着改善本地的生态效率水平。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2007—2018年我国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城镇化建设不均衡,整体层面不存在趋同态势,但表现出“双峰”或“多峰”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具体地,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土地城镇化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其分布始终保持俱乐部趋同现象;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已呈现出高水平的集中特征,城市之间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在不断缩小;长江经济带的社会城镇化水平提升缓慢,城市之间的绝对差距在逐渐扩大,低水平的集中度在逐渐下降,高水平的集聚现象在逐步形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存在极化现象,但仍主要表现为低水平集聚状态。基于Arc GIS的空间可视化技术,发现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城镇化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呈现为典型的“中心—外围”特征,具体表现为以省会城市或下游地区沿海发达城市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及成渝城市群为集聚面,形成点面结合的“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模式。(2)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水平呈波动性上升趋势,整体表现为下、中、上游地区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2007—2018年期间,我国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生态效率平均值存在显着差异,不存在条件收敛。整体上只有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的城市生态效率得到显着提升,下游地区得到微弱改善,上游地区有所恶化。2007—2018年期间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城市分布逐渐呈现为较明显的俱乐部趋同态势,具体以长江下游地区沿海城市、武汉城市圈、长沙城市圈及成都都市圈为典型;但长江上游地区的云南、贵州两省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区的江西省等的城市生态效率普遍明显降低。(3)未考虑城镇化的内生性问题时,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呈非线性的“U”型,现阶段影响为正。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均与城市生态效率呈“U”型的非线性影响关系,而社会城镇化与城市生态效率不存在非线性影响关系。经计算发现,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分别达到3.61%、47.57%及9.03%之后开始对城市生态效率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现阶段多数城市的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基本达到甚至越过“U”型的拐点,因此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关系。考虑到城镇化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创新性地选用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工具变量,发现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均对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人口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最大,土地城镇化次之,社会城镇化再次之,新型城镇化最小。(4)城镇化建设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人力资本积累及产业集聚的传导机制显着促进城市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但在地方政府制度竞争调节作用下城镇化不利于城市生态效率的改善。人口城镇化通过以上三种传导机制提升城市生态效率的效果最为明显,土地城镇化次之,社会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效果最差。同时,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普遍竞争,在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分别约有83.33%、40.28%、63.19%及81.02%的观测值处于制度竞争大于其临界值阶段,即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在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制度竞争的调节作用下,城镇化建设不利于城市生态效率的改善。(5)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着的空间效应。就长江经济带全域的而言,周边城市的生态效率水平提升能显着促进本地生态效率的改善,并且周边城市的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均能显着提升本地生态效率水平。就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差异性而言,下游和上游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效率之间空间溢出及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方向和显着性与长江经济带整体估计结果一致,但上游城市的空间影响强度更大;而中游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效率之间的空间影响相对更小,且多数空间效应未得到显着发挥。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城镇化发展不均衡,且当前仍以传统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为主,社会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进程缓慢;二是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呈现低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尤其是上游地区的城市生态效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三是,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高素质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及与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发展等渠道改善城市生态效率的功效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四是,以制度竞争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间横向盲目同质化竞争不利于城镇化提质增效,从而阻碍城市生态效率水平改善;五是,城市群(尤其是中西部城市群)的资源集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交互作用仍有较大释放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优化建议: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提质转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高水平空间集聚;以城镇化转型发展为抓手,加快产业集聚与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从而提升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引导地方政府间避免恶性博弈,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协作关系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和辐射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协同改善等。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为:第一,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及人力资本积累等角度解释城镇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路径,并创新性地基于文本分析设计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的“制度竞争”指标,进而讨论地方竞争的调节作用,以避免陷入仅仅简单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存在性的研究窠臼。第二,基于空间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溢出效应和交互作用,从而为长江经济带各区域间生态效率的协同均衡发展提供了经验基础。第三,本文创新性地采用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作为城镇化的工具变量以缓解其内生性问题,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增强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第四,依托详实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层面数据资料,突显出我国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的发展特征,更符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更契合我国权力下放实施差异化城镇化建设策略,研究结论也更科学合理。
高春明[2](2021)在《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扩大,土地资源总量约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因此,土地资源在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要素特征也更加凸显。我国城镇化发展在人口总量大,但人均可利用土地不足的国情限制下,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特征以及国有产权性质,意味着土地资源配置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宏观调控职能。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镇化发展起步早增速快,但是近年来却出现增速减缓和质量较低的问题。尤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影响了东北地区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损害了居民公共健康。所以,本文从土地利用效率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使用的经济机制、产出效率、利用效率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效率决策视角,从而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调整和集约增长路径转变,探索一个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引导方向。土地在不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更加侧重于土地资源概念,突出强调地球表面土地的可利用性和稀缺性。土地集约利用更多关注其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的合理利用和配置。而土地利用效率自然以其经济效益的有效发挥为重点,其内涵在于土地资源利用实际效益与最优效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及其与其他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在于非农业用地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迅速集聚。城镇化的要素集聚会带来城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其中的主要依托力量就在于,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共享使得集聚经济的外部性溢出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和释放。吉林省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主要存在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土地规模扩张过快和土地集约效率不高三个方面的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投入利用密切相关。本文以多维因素综合评价法详细测算评价了全省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结果显示大多数城市用地集约化水平呈递增趋势,但城市间的差距非常显着。主要体现在利用强度、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益三个方面。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初步探索了城镇化与用地效率之间呈现长期协调关系,发现人口城镇化是引致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的长期格兰杰原因。短期内人口城镇化可能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波动失衡,但二者之间存在某种修正机制促进其向长期协调状态进行调整。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在全国处于偏下水平,省内城市间的效率差异非常显着,耕地资源丰富的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其农地效率往往并不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吉林省在大多数年份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均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同时存在生产技术落后和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这也使得吉林省农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其技术效率水平。基于全省城市面板数据的超效率CCR模型测算结果显示,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城市大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耕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城市其农地利用效率并不高,甚至部分城市的利用效率远远小于东部地区。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受自身生产条件及城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且时序内呈现倒N型变动特征,省内城市间的效率差异非常显着,人口规模较大的地级城市表现并不突出。基于全国技术参照集的超效率模型测算显示,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在东北振兴初期呈下降态势,中期有所回升,但是在2010年之后则又转入下滑路径。吉林省城市间的建设用地效率差异非常显着,规模较大的地级城市用地效率表现并不出色,8个地级市中年平均利用效率大于0.5的仅有3个,其余地级城市的利用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时序内,大多数城市的建设用地效率处于波动递减态势,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普遍存在。这也使得多数城市的建设用地效率递减幅度要大于技术效率,粗放型的建设用地扩张而没有资本等其他要素投入的跟进使得用地效率持续走低。吉林省多数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持续递减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的逐年扩大,而结构无效则在此基础上加剧了其效率水平的进一步恶化,推动无效城市的生产技术进步是改善建设用地效率的重点。基于全省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表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和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投入强度对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直接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是提高农地产出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农业机械化投入受到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因此单位土地机械化投入强度变量并不显着,但是具有正向符号。农业人口规模的正向作用机制反映了当前劳动密集型农业在全省依然占据较大中,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人口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效应,模型中主要体现为负的交互项估计系数与正的从业人口系数的制约。当单位播种面积上的机械化投入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提高农业人口规模则有助于农地利用效率改善。但是这种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城镇化发展规律相违背,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是高效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吉林省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能够显着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但是受到人均建设用地规模的制约。只有当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低于某一临界值时提高投资强度才会有效,而人均建设用地扩大则会导致用地效率持续损失。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对用地效率的作用机制表现为显着正效应,但是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却呈现逆向制约机制。这反映了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中结构的不合理性。吉林省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呈现不明显的倒U型特征,这与当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集聚水平不高密切相关。产业关联结构对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影响呈现正U型特征,大部分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距离平均门槛临界点尚有较大差距,推进产业多样化进而带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依然任重而道远。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引致的效率损失在吉林省城市中普遍存在,居住用地比重过高会导致建设用地出现持续的效率损失,样本数据估计结果显示了大多数城市居住用地供给过快的事实。空间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用地资源丰富的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和城镇化水平所限制,基础设施、机械利用强度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都小于中东部地区,只有非技术性的化肥使用强度的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整体下降地区由于主要为城市扩张地区,投资强度和单位财政支出的拉低效应都最显着,但居住用地占比以及工业用地占比的促进作用都最显着。最后,基于全省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机制以及计量模型揭示的经验关系来看,从农业用地效率优化、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化以及城镇化发展格局有化三个大方面,针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东北全面振兴发展三大主体战略落地给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推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农地确权改革、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可以实行总量以及增量控制、合理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
李泽众[3](2021)在《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的传统城镇化存在“量”与“质”不协调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城轻乡”导致城乡分割严重。与此同时,传统的城镇化过度依赖廉价的“人口红利”以及“土地红利”,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严重的“半城镇化”等问题。随着经济增速和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放缓以及资源环境的趋紧,以开发土地、大搞房地产为建设重点的传统城镇化难以为继,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必须发生转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重点建设内容,依托环境治理从而走上高质量的城镇化道路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拟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那么,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关系?第二,在先前已有的研究中,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镇化发展情况,但是该方法会与实际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偏差。那么,如何反映并且较为准确地测度中国的城镇化质量?第三,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如何?在包含传导机制的分析框架中,环境规制的力度是越大越好吗?怎样的环境规制力度最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以及节能环保等五个方面共20个基础指标,分别表征五个维度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在测度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现状与特征。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着重研究其内在的影响机理,从而为我国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将从以下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论。导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环境规制以及高质量城镇化进行了概念界定。接着,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通过梳理、总结和评述现有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阐明对本文有启发之处和有待补充之处。(1)环境规制的有关研究,主要包含环境规制的理论演进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演进中,本文梳理并总结了以往研究对环境规制在概念界定、工具选择、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回顾并且总结了有关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方面的文献。(2)城镇化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有关研究,围绕着对高质量城镇化内涵的演进以及测度问题。(3)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了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研究以及环境规制与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通过已有文献的评述,本文希望能够对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即不仅考虑空间层面的相关性,并在环境规制基于资源再配置效应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领域做出一定边际贡献。第三部分主要围绕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分析展开研究。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环保等方面选取了20个基础指标,分别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节能环保等五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借助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从而测度出2003-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省内各地级市的GDP占比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2003-2016年我国分省份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城镇化质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现状与特征。最后,将城镇化根据发展特征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并梳理和总结了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和工具在不同阶段的演进和发展。第四部分主要是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经验分析。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由于环境规制和城镇化质量均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因此需要构建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将环境规制按照不同的规制方式区分为“效果型”环境规制和“过程型”环境规制,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偏微分方法,将空间溢出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同时,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环境规制与城镇化质量的非线性关系。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分别从激发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再配置效应等三方面,对环境规制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围绕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8年中国31个省份在2001-2018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门槛回归方法,对环境规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部分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在构建了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6年期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环境规制能否通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部分基于环境规制纠正资源错配,再进一步促进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传导机制的研究思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SLS模型对环境规制纠正资源错配从而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根据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所在区域和城市规模进行区分,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第八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部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环境保护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基于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1)在2003-2016年期间,绝大多数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城市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为主。(2)在综合的城镇化质量中所占权重从高到低的城镇化维度分别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以及节能环保。(3)中国各省市之间在的分维度城镇化质量和综合城镇化质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即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层面较不均衡,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依次递减的态势。第二,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在三种不同的空间矩阵条件下,无论是污染物去除率越高,即以治理结果为导向进行的“效果型”环境规制;还是每万元GDP产生的污染物越少,即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的“过程型”环境规制,均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环境规制的力度越强,本地区的城镇化质量越高,并能通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得到提升。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溢出效应体现出空间异质性。“效果型”环境规制的回归系数在西部地区最为显着,“过程型”环境规制的回归系数在中部地区显着,而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不显着。因此,应当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区域联合执法的环境治理架构,并在区域间实行信息共享的监测体系,并将区域联防联控需要与因地制宜有机结合,促进地区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第三,对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能够通过治污技术进步效应和生产技术创新效应刺激技术创新,并能强化技术创新(包括治污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即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能够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2)环境规制基于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先负后正的“U”型动态变化。在环境规制力度较低(ln ER≤0.1972)的情况下,企业出于侥幸心理,往往倾向于选择默默承受环境规制可能带来的“遵循成本”。开展技术创新的研发会引致更高的成本,从而阻碍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此时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作用不明显。而环境规制力度较大时(ln ER>0.1972),为避免被惩罚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当“创新补偿”降低或全部抵消“遵循成本”时,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高。而到了这一阶段,技术创新对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从而实现了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效果。(3)环境规制对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存在单门槛效应,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情况下,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在环境规制力度较低时,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有限,随着环境规制的强度增大,治污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此外,由于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稳定,不取决于环境规制的强度,环境规制基于生产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不具备这一特征,呈现出正向激励的特征。第四,对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能够倒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而有利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然而,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没有类似的倒逼作用,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发挥环境规制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中介作用。(2)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及其空间滞后项的弹性系数均显着为正,说明某地区环境规制力度的加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促进邻近地区的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能够促进邻近地区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类似的空间溢出作用。(3)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均具有空间异质性。从环境规制来看,环境规制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为显着,在东部地区其次,然而在中部地区不显着;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果均显着,但是效果依次递减,具有空间异质性。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西部地区抑制了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第五,对环境规制通过纠正资源错配的传导机制影响城镇化质量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有:(1)劳动错配传导机制和资本错配传导机制均得到有效验证,环境规制能够通过纠正劳动错配和资本错配,从而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2)从资本错配对城镇化质量的抑制作用来看,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加严重;纠正资本错配对于提高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更加有效,纠正劳动错配对于提高大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更加有效;(3)“动钱”的方式虽在当前阶段十分有效,但不具有可持续性,且效果受到人口规模的限制。相比之下,“动人”的方式却对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由此可见,消除行政壁垒,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才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路径所在。因此,在未来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不应将城镇面积的扩张视作城镇化发展的提高,而应当将评价指标聚焦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建设的空间利用效率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效的“城市蔓延”现象发生。此外,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依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改善,进一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研发、推动资源配置的效率改善,藉此提高城镇化质量。
刘梽弘[4](2021)在《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一个区域中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大量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此集中,城市能否健康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则是评价一个城市整体是否实现良好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说,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只有形成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整体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较早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开展重工业建设的地区,建设伊始便获得了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并且和同期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在建国初期便有着较高城镇化水平。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开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劣势逐渐显露。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沿海城市率先开放,并且建立起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东北地区由于已经建设起成熟的重工业体系,投入了大量沉没成本,经济改革涉及到多方面利益,无法大刀阔斧地进行,所以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逐渐被其他省份超越,并持续影响到现在东北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但是与经济上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常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当我国城镇化率刚刚突破60%,达到60.6%时,东北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2.4%,而其中辽宁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8.11%。因此,本文希望能够通过研究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认识东北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规律。本文在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筛选出了由11个城镇指标和12个经济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收集了从2011年至2019年这九年的指标值作为研究数据,通过熵值法计算出指标权重,然后利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测算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这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比较和分析东北不同省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变化过程,对东北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有一个整体认识。之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通过对照耦合协调等级划分表,将2011-2019年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态进行分级,得到一个关于二者协调度随时间变化的分析结果。最终的实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这三个省份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在2014年之后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14年之后除了辽宁省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余两省的变化很小;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由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的状态逐渐改善,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越来越好。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东北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苏娇萍[5](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魏岳恒[6](2021)在《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京津冀城市群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性,在协同发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5年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并且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升级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京津冀地区在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城市协调发展失衡,然而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城市还存在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过于平稳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的发展,因此科学测度三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把握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短板,对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绿色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三方面阐述城市发展现状,进而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构建指标评价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发展水平;从经济规模、经济活力、经济结构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从生态压力、生态要素、生态治理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生态环境状况。依据评价结果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京津冀城市群三方面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实证研究发现:在城镇化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河北省发展趋势最为明显,并有一定的突破。经济发展方面,北京、天津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区间内基本持平,河北发展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水平较低,差距明显。在生态发展方面,整体呈现向好的趋势,其中生态响应做的最好。从协调发展角度来说,北京、天津虽然协调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趋势不明显,河北大部分城市处于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但有明显提升的趋势。依据实证结论,在城镇化方面提出增加京津地区辐射作用,建立城市互惠纽带,弥补城市协调发展短板,发挥城市比较优势。在经济方面提出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体系,在生态方面提出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生态效益等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姜虹宇[7](2021)在《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极大地成果,人口城镇化发展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挑战。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改革开放政策对其有着较大的影响。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经济水平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山东省17地市的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山东省于2014年正式印发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其中强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能否协调,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研究分析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共分为6章内容,第1章的绪论主要是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二者关系等相关内容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且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国外有关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协调关系的研究结果。此外,还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思维路线,给出了文章的主要观点。第二章重点分析了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相关的基础理论概念,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第三章则重点阐述了山东省的基本概况以及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从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17地市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2000-2018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其表现主要是各地级市的城镇化率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均有所提升。同时,各地市人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着。(2)在研究期内山东省各地级市的人口城镇化速度以及经济增长速度都相对平稳,各地级市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人口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显着。(3)从山东省人口城镇化质量总体得分来看,自2000年至2018年19年间山东省人口城镇化质量得分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发展态势。其均值得分由2000年的0.15增加到2018年的0.53。(4)山东省经济发展质量在研究期内持续增长,其均值得分由2000年的0.17增加至2018年的0.35。经济发展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出东部、中部城市相对较高,西部城市较低的分异规律。(5)在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山东省17个地级市差异明显。第五章主要是按照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将各地级市分成4种类型,(1)人口城镇化速度比经济增速快且质量也高的城市分别是威海、滨州、德州;(2)人口城镇化速度快于经济增速但人口城镇化质量低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城市一共有6个,分别是青岛、济宁、济南、潍坊、烟台、临沂。(3)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且人口城镇化质量高于经济发展质量,有淄博、枣庄、泰安、日照、莱芜、聊城共6个城市;(4)人口城镇化速度比经济发展增速慢并且其质量也低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城市为东营与菏泽。并根据不同的类型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第6章为主要结论,对本文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和结论做了一个简要梳理,指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考虑欠妥的地方,并提出今后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徐思佳[8](2021)在《中国西部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经济门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0%,新型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表现出矛盾增多,变化激烈的特征。但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却比较落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考虑到我国西部地区缺少人力和物力资源,依靠传统资源投入的方式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不可行的。信息化具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投入低且回报较高,符合西部地区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发展要求,信息化成为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条出路。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还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中国西部地区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变得十分重要。本文运用2009-2018年西部地区除西藏外11个省市区的数据,探究了中国西部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经济门槛效应。首先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界定了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及经济门槛效应的概念内涵,介绍理论基础并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其次构建了信息化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和分析。然后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门槛变量,对西部地区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进行面板门槛回归。最后对比西部与东、中部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经济门槛回归结果,分析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回归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都呈稳步增长的状态。(2)西部地区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加。(3)西部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增强,但是大部分省市区仍处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4)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且经济较落后地区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强度要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表明经济较落后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低,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刺激作用较大,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完成度高,信息化的刺激作用小。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应该通过发展信息产业、强化信息技术、提高经济水平、发展教育和人才、利用自身特殊性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谷孝兴[9](2021)在《京津冀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增长极,对全国经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中,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会体现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成效,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2009-2018年数据对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三地的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水平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利用Arc Gis、Geoda软件和Moran’s I指数刻画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并验证了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测度和分解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目前京津冀城镇化总体上呈现出顶级阶段以京津为核心、成熟阶段以廊坊、唐山、石家庄为零星集聚、成长阶段以其他城市为大范围连绵的特征,而作为体现经济增长核心指标的人均GDP则表现为京津唐高于其他城市。从空间相关性来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且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通过偏微分分解得出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也均为正,说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会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城镇化能够通过中介变量投资、消费、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果,为了充分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提出应着力打造石家庄都市圈、推动各类城镇差异化发展、推动投资和消费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与优势互补、大力培育产业带和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一是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修正了京津冀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估计系数,测算了空间溢出效应。二是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提出了京津冀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孙喆[10](2021)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为此,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报告,并提出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融入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进而走出一条高效、集约、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此项规划再次从政策层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划》中强调了在新的发展时期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也逐步成为衡量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早且城镇化体系较为完善的省份,其人口城镇化率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城镇化数量指标上的优势早已不是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追求的重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间是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才是关乎全省未来城镇化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性的关键。因此,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以上研究背景,首先,对国内外城镇化、生态环境及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并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及介绍。其次,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相关的数据资料,并从多个角度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再次,深入分析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及自身发展特征建立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及相对发展度公式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间的相对发展度进行测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的结论,提出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生态效率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 |
1.2.5 国内外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机理阐释 |
2.1 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1 区位理论 |
2.1.2 结构理论 |
2.1.3 人口迁移理论 |
2.1.4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5 城市规划理论 |
2.2 生态效率的相关理论 |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内生增长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中国生态文明观 |
2.3 城镇化建设影响城市生态效率的机理阐释 |
2.3.1 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分析 |
2.3.2 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2.3.3 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与城市生态效率水平的现实考察 |
3.1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
3.1.1 制度变迁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的演变历程 |
3.1.2 基于城市层面的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评价指标构建 |
3.1.3 基于城市层面的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
3.2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的发展现状 |
3.2.1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
3.2.2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的生态效率测度 |
3.2.3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关系研究 |
4.1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1.1 模型设定 |
4.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2.1 基准模型回归 |
4.2.2 工具变量回归 |
4.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设定 |
5.2 产业结构优化机制检验 |
5.2.1 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
5.2.2 社会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
5.3 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检验 |
5.3.1 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
5.3.2 社会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
5.4 产业集聚机制检验 |
5.4.1 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产业集聚机制 |
5.4.2 社会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影响生态效率的产业集聚机制 |
5.5 地方政府竞争的调节作用 |
5.5.1 政府竞争调节作用的模型设定 |
5.5.2 政府竞争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 |
6.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1.1 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 |
6.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
6.2 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空间交互及溢出效应分析 |
6.2.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6.2.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2.3 区域异质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依据 |
1.1.1 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特征更加突出 |
1.1.2 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
1.1.3 土地资源的配置具有宏观调控职能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文献梳理评述 |
1.3.1 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
1.3.2 土地配置效率研究 |
1.4 研究框架设计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土地资源及利用效率的界定 |
2.1.1 土地资源内涵简述 |
2.1.2 土地利用效率界定 |
2.2 土地投入下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包含土地投入的索洛模型 |
2.2.2 包含土地投入的OLG模型 |
2.3 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化理论 |
2.3.1 城镇化理论简述 |
2.3.2 土地的集约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1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特征分析 |
3.1.1 吉林省城镇化演变历程 |
3.1.2 吉林省城镇化存在问题 |
3.2 吉林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2.1 土地资源利用分布状况 |
3.2.2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
3.3 城镇化与土地效率关系初探 |
3.3.1 模型设定及其变量选取 |
3.3.2 计量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评价及分析 |
4.1 用地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4.1.1 模型框架 |
4.1.2 数据指标及来源 |
4.2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省际比较分析 |
4.2.1 变量选取 |
4.2.2 省际农业土地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4.2.3 省际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
4.3 省内农业用地效率的地区差异 |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省内农业用地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4.3.3 省内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城镇建设用地效率评价及分析 |
5.1 省际建设用地效率的比较分析 |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省际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5.1.3 省际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
5.2 省内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分析 |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省内建设用地经济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5.2.3 省内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吉林省城镇化对土地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
6.1 吉林省城镇化对农业用地效率的影响 |
6.1.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2 估计模型确定 |
6.1.3 实证结果分析 |
6.2 城镇化对建设用地效率的影响 |
6.2.1 模型变量选取 |
6.2.2 估计模型确定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城镇化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化异质性分析 |
6.3.1 省内城市区域异质性区分 |
6.3.2 城镇化影响农业用地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 |
6.3.3 城镇化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用地效率优化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 |
7.1.2 吉林省农业及建设用地效率评价分析 |
7.1.3 吉林省城镇化对用地效率的影响 |
7.2 对策建议 |
7.2.1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优化路径 |
7.2.2 吉林省建设用地效率优化路径 |
7.2.3 用地效率视角下的吉林省城镇化格局优化路径 |
7.3 创新之处及研究展望 |
7.3.1 可能创新之处 |
7.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状况简介 |
致谢 |
(3)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
2.1.1 环境规制的理论演进 |
2.1.2 环境规制的强度测度 |
2.1.3 关于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 |
2.1.4 关于环境规制的生态效应 |
2.2 关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
2.2.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
2.2.2 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与测度 |
2.3 关于环境规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 |
2.3.2 关于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
2.4 文献评述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和现状分析 |
3.1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 |
3.2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测度结果与现状分析 |
3.2.1 测度结果 |
3.2.2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现状分析 |
3.2.3 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化 |
3.3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4.3 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1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实证分析结果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理论分析 |
5.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
5.3.1 动态面板模型构建 |
5.3.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5.3.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5.4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动态面板门槛实证分析 |
5.4.1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
5.4.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5.4.3 动态面板门槛检验 |
5.5 环境规制基于技术创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机理分析 |
6.3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 |
6.3.1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6.3.2 模型构建 |
6.3.3 模型估计结果与解释 |
6.3.4 稳健性分析 |
6.4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
6.4.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6.4.2 空间计量回归结果与讨论 |
6.5 环境规制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七章 环境规制基于资源配置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机理分析 |
7.3 环境规制、资源配置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7.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3.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环境规制基于纠正资源错配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 |
1.2.2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
1.2.3 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 |
1.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3.1 论文创新点 |
1.3.2 论文不足 |
第2章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概念 |
2.1.2 经济发展概念 |
2.1.3 协调性概念 |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 |
2.3 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基础理论 |
2.3.1 城镇化发展S型曲线 |
2.3.2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
2.3.3 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
第3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
3.1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历程 |
3.1.1 高速启动时期(1949-1957) |
3.1.2 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 |
3.1.3 快速发展时期(1979-2002) |
3.1.4 平缓发展时期(2003-至今) |
3.2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特征 |
3.2.1 城镇化起点较高 |
3.2.2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 |
3.2.3 城镇化内部差异较大 |
3.3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
3.3.1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放缓 |
3.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
3.3.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对城镇化的影响 |
第4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4.2 评价方法及步骤 |
4.2.1 数据标准化 |
4.2.2 熵值法 |
4.2.3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4.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3.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综合发展水平的确定 |
4.3.4 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 |
第5章 对策建议与结论 |
5.1 对策建议 |
5.1.1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5.1.2 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
5.1.3 大力建设和发展中心城市 |
5.1.4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五、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一、城镇化的概念 |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足迹理论 |
三、脱钩理论 |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数据内容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
一、Tapio脱钩模型 |
二、Tapio脱钩状态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一、环境影响指标 |
二、人口因素指标 |
三、富裕程度指标 |
四、技术水平指标 |
五、土地影响指标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 |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6)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镇化系统 |
2.1.2 经济发展系统 |
2.1.3 生态环境系统 |
2.1.4 耦合、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经济发展理论 |
2.2.4 系统理论 |
2.3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2.3.1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2.3.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2.3.4 城镇化、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三章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城市群概况 |
3.2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 |
3.2.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城镇化发展现状 |
3.2.3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城镇化发展现状 |
3.2.4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城镇化发展现状 |
3.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3.1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规模 |
3.3.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活力 |
3.3.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结构 |
3.4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
3.4.1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压力 |
3.4.2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要素 |
3.4.3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 |
3.5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
第四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数据标准化 |
4.3.2 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评价 |
4.3.3 评价得分模型 |
4.4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评价 |
5.1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模型的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度测度与分析 |
5.2.1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度测度与分析 |
5.2.2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测度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及建议 |
6.2.1 增加京津地区的辐射作用,弥补城市协调发展短板 |
6.2.2 发挥城市比较优势,提高城市城镇化建设水平 |
6.2.3 建立城市互惠纽带,促进城市之间协调发展 |
6.2.4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体系 |
6.2.5 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生态对城市发展协调的效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 |
第2章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
2.1 概念解析 |
2.1.1 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 |
2.1.2 城镇化水平、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 |
2.1.3 经济发展的涵义 |
2.2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
2.2.1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同步 |
2.2.2 人口城镇化过度发展 |
2.2.3 人口城镇化滞后发展 |
第3章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
3.1 山东省概况 |
3.2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3.3 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 |
第4章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
4.1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水平协调性分析 |
4.2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协调性分析 |
4.3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协调性分析 |
4.3.1 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测度 |
4.3.2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
4.3.3 山东省经济发展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
4.3.4 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协调性分析 |
第5章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类型及对策建议 |
5.1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分类 |
5.2 对策及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中国西部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经济门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经济门槛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化阶段理论 |
2.2.2 流动空间理论 |
2.2.3 智慧城市理论 |
2.3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2.3.1 低经济发展水平下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
2.3.2 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下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
2.3.3 高经济发展水平下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部地区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分析 |
3.1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建立的主要原则 |
3.1.2 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3 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2.1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3.2.2 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 |
3.3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水平测度及分析 |
3.3.1 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析 |
3.3.2 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部地区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经济门槛效应分析 |
4.1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简介与设定 |
4.1.1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简介 |
4.1.2 模型的设定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1 指标变量的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面板门槛回归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4.3.2 内生性检验 |
4.3.3 门槛效应检验 |
4.3.4 门槛回归估计与分析 |
4.3.5 线性回归与非线性回归的对比分析 |
4.3.6 西部地区省市区门槛区间划分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经济门槛效应的对比分析 |
4.6 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经济门槛效应差异原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发展信息产业,优化城镇产业结构 |
5.2.2 强化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
5.2.3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
5.2.4 发展教育和人才,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才保障 |
5.2.5 考虑西部特殊性,助力新型城镇化进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京津冀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 |
1.3.2 关于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
1.3.3 关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经济增长 |
2.1.3 空间溢出效应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辐射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核心—边缘理论 |
2.3 空间计量介绍 |
2.3.1 空间权重矩阵 |
2.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
2.3.3 空间计量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空间特征分析 |
3.1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
3.1.1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3.1.2 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
3.2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空间分布特征 |
3.2.1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空间分布特征 |
3.2.2 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布特征 |
3.3 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3.3.1 全局相关性检验 |
3.3.2 局部自相关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4 京津冀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和设定 |
4.2.1 普通面板回归模型 |
4.2.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4.2.3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4.3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 |
4.3.1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4.3.2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
4.5.1 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
4.5.2 投资(investment)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
4.5.3 消费(consumption)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
4.5.4 产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1.1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 |
5.1.2 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
5.1.3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 |
5.1.4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具有中介效应 |
5.2 对策建议 |
5.2.1 打造石家庄都市圈,带动冀中南区域经济崛起 |
5.2.2 合理规划城镇化发展规模,推动各类城镇差异化发展 |
5.2.3 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投资和消费结构升级 |
5.2.4 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实现产业结构与优势互补 |
5.2.5 依据城镇化水平差异,大力培育产业带和产业集群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生态环境 |
2.1.4 耦合协调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5 协调发展理论 |
2.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作用关系 |
2.3.1 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
2.3.2 生态环境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
2.3.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3.1.1 人口城镇化 |
3.1.2 经济城镇化 |
3.1.3 空间城镇化 |
3.1.4 社会城镇化 |
3.2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3.2.1 生态环境压力 |
3.2.2 生态环境状态 |
3.2.3 生态环境保护 |
3.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问题 |
3.3.1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 |
3.3.2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取 |
4.2 研究数据来源与指标权重确定 |
4.2.1 研究数据来源 |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3 指标权重确定 |
4.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3.1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3.2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3.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3.4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对发展度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
5.1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5.2.1 耦合度分析 |
5.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判别 |
5.3.1 判别方法介绍 |
5.3.2 判别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 |
6.1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 |
6.2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6.3 发挥不同城市的区域发展优势,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
6.4 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制定城镇空间规划方案 |
6.5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
6.6 加强企业“三废”处理力度,提升企业“三废”处理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D]. 刘淼.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 高春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环境规制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泽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刘梽弘. 吉林大学, 2021(01)
- [5]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研究[D]. 魏岳恒. 河北大学, 2021(02)
- [7]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D]. 姜虹宇. 鲁东大学, 2021(12)
- [8]中国西部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经济门槛效应研究[D]. 徐思佳. 河北大学, 2021(02)
- [9]京津冀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谷孝兴.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10]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孙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耕地红线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