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田间综合管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茹[1](2021)在《春季小麦保优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春季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生长速度快,生长发育迅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根据历年来小麦生产实践,提出了春季小麦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在生产管理中提供参考,保证粮食安全生产、,农民增产增收。
胡昌录[2](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刘彩红[3](2019)在《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田间管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小麦生产向优质专用方面转变,小麦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强筋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田间管理技术需要及时跟进。优质强筋小麦要优质高产,除在选用适合当地的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实行区域化连片种植外,还要在田间管理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一、冬前管理冬前管理的目标是培育壮苗,促根增蘖,协调生长,确保幼苗安全越冬。保证墒情:对口墒较差、出苗不好的麦田尽早浇水。
孙东宝[4](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认为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王黎[5](2016)在《长葛市小麦产量区域差异分析与均衡增产措施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河南省长葛市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造成长葛市冬小麦产量差的主要限制因素进行了调研与统计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缩减长葛市冬小麦区域产量差的对策与措施建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120个农户调查资料可知,长葛市冬小麦平均较高单产多分布在农田灌排条件较好的南席、古桥等乡镇,而较低单产多分布在田间设施较差、降水较贫乏的浅山、岗丘和沙岗区的大周、坡胡等乡镇。受生态、生产条件和麦田种植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影响,长葛市不同年份间冬小麦平均单产单产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变幅较大,如2013年平均单产单产最高值较最低值增产率达29.6%;而2015年平均单产产最高值较最低值增产率仅为6.9%。(2)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农户田块小麦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在所调查的120个农户中,2015年农户田块最高单产(9837.5 kg/hm2)与最低单产(6550.8 kg/hm2)的差值G2为3286.7kg/hm2,最高单产与平均产量(8055.3 kg/hm2)之间的差距G1为1782.2 kg/hm2,农户普遍产量与最高产量田块之间的差距G0为1600.7 kg/hm2,且高产田块所占比例较小,仅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的17.5%,中低产地块较多,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的58.3%,说明长葛市不同区域田块间产量差异明显,且中低产田比重大,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种植管理水平,小麦产量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大。(3)根据对调查问卷的汇总分析,造成长葛市小麦区域产量差的原因多由于气候、土壤等自然不可控因素,其加权比例占总限制因素的35%;肥料的不合理使用、灌溉不及时和品种布局利用不合理等人为可控因素也是造成小麦产量差的主要因素,其加权比例占到总限制因素的33%。进一步对产量差限制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限制因素对产量差作用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土壤质量>肥料因素>灌溉因素>机械耕作因素>品种因素>病虫草害防治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基础养分含量对小麦区域产量差具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有机质含量与小麦产量间均呈正相关。(4)不同乡镇间由于气候、土壤、种植管理及产量水平的差异,小麦生产各要素投入费用差异较大。从全市平均生产性投入来看,肥料投入费用最大,占总生产成本投入费用的36.9%;其次为机械费用,所占比例为29.5%;种子和农药投入费用分别占总生产成本的15.2%和12.1%。其中,种子和农药投入费用在各乡镇间差异较大,其变异度分别为42.8%和45.8%,且不同乡镇间小麦种子成本投入差异显着,种子成本投入最高的和尚桥镇与最低的官亭乡相比二者相差4.4倍。(5)不同年份间各生产要素投入与小麦平均单产具有相关性,种子、机械、灌溉和农药等生产性投入大小均与产量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但肥料投入与产量的相关性在年际份间表明不尽一致,2013和2015两年度均呈现为负相关,且前者的相关性达显着水平,其余年份却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表明在种子、机械耕作、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其他管理技术相对一致条件下,肥料投入多少对小麦区域产量差具有重要影响。耕作整地质量、品种适应性程度、田间水分管理和病虫防治及时与否对缩减小麦区域产量差,实现均衡增产均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小麦产量差限制因子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以及长葛市不同乡镇小麦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缩减长葛市小麦区域产量差,实现均衡增产的对策与措施建议为:一是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减灾能力;二是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做好品种布局利用;三是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提高科学种麦水平;四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车升国[6](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张娟[7](2014)在《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于2011-2013两年度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兖州新兖镇杨庄村大田,以冬小麦多穗型品种济麦22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裂区设计,设置不同的氮肥水平(0、180和240kg/hm2)和种植密度(济麦22为低密度120万/hm2、中密度180万/hm2和高密度240万/hm2,泰农18为低密度135万/hm2、中密度270万/hm2、高密度405万/hm2)水平,氮肥水平为主因素,种植密度为副因素,结合15N微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1.1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两品种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出苗-冬前、冬前-拔节和开花-成熟的这三个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出苗-冬前、冬前-拔节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显着提高,拔节-开花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显着降低;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水平增加,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出苗-冬前、冬前-拔节和开花-成熟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量均显着增加,开花-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显着提高。1.2对小麦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及其互作效应对两品种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在不施氮和施氮量为180kg/hm2的条件下,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收获指数无显着差异,在施氮量为240kg/hm2的条件下,高密度处理生物产量显着大于中密度处理,收获指数显着低于中密度处理,籽粒产量无显着差异,高密度和中密度处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着大于低密度处理。施氮量为180kg/hm2的高密度处理籽粒产量与施氮量为240kg/hm2的高密度和中密度处理产量无显着差异。1.3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在不施氮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灌浆速率最大时出现时间、活跃生长期、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无显着差异,灌浆速率最大时粒重,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速率均呈降低的趋势,成熟期粒重降低;在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除活跃生长期和渐增期无显着差异外,灌浆速率最大时出现时间推迟、快增期和缓增期延长,灌浆速率最大时粒重,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速率均呈降低的趋势,成熟期粒重降低;在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灌浆速率最大时出现时间推迟,活跃生长期、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延长,灌浆速率最大时粒重,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速率均呈降低的趋势,成熟期粒重降低。泰农18的平均籽粒灌浆速率显着低于济麦22。1.4开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在不施氮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显着提高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生产量,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无显着差异;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显着提高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生产量,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率降低;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显着增加,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表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氮肥水平增加,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转运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升高。2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2.1对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加;增加种植密度显着提高了出苗-冬前、冬前-拔节和开花-成熟的这三个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和所占吸收氮素的比例;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水平增加,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均显着增加,开花-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增加。2.2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同一氮肥水平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增加;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氮肥水平提高,小麦氮素吸收效率降低,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互作效应达显着水平,表现为高种植密度和低氮肥水平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最高。2.3对小麦不同土层氮素吸收的影响随着标记层次的下移,各处理15N氮素吸收量均降低。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了小麦根系对各个土层氮素的吸收,各土层增加的氮素吸收量和比例随标记层次的下移而显着提高;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增施氮肥增加了小麦根系对20cm和60cm处土层氮素的吸收,降低了100cm土层氮素的吸收量。氮素吸收量与20cm和60cm的氮素吸收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氮素吸收效率与100cm的氮素吸收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可以通过调节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改变小麦根群结构以及在各个土层的分布,同步提高小麦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吸收效率。3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3.1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不施氮和施氮量为180kg/hm2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对氮素利用效率影响不显着,在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中密度处理与低密度处理相比较,氮素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均显着高于高密度处理。3.2对小麦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含氮量的影响氮素利用效率为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含氮量的比值。在不施氮和施氮量为180kg/hm2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对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含氮量影响均不显着,在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中密度处理与低密度处理相比较,氮素收获指数无显着差异,显着高于高密度处理;籽粒含氮量无显着差异,均显着低于高密度处理。3.3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在不施氮和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显着提高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贮藏再转运量、花后氮素生产量以及籽粒氮素积累量,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无显着差异。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中密度与低密度相比,籽粒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贮藏再转运量和花后氮素同化量显着增加,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无显着差异;高密度与中密度相比较,营养器官贮藏再转运量无显着差异,花后氮素生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显着增加,营养器官贮藏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贮藏再转运量、花后氮素同化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均增加,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贮藏再转运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花后氮素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升高。4对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氮素利用率为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乘积。在不施氮和施氮量为180kg/hm2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氮素利用率显着增加,在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中密度处理和高密度处理氮素利用率无显着差异,显着高于低密度处理。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水平的提高,氮素利用率显着降低。5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不同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各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增高,0-200cm硝态氮总积累量影响达到显着水平,表现为N240>N180>N0处理,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损失率均增加;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各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有降低趋势,0-200cm硝态氮总积累量影响达到显着水平,表现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处理。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损失率均降低。2011-2012年度,与播种前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相比较,不施氮条件下各密度处理0-200cm各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均显着降低;施氮量为180kg/hm2的各密度处理0-4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着高于播种前,40-12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与播种前基本平衡,120-200cm硝态氮积累量显着低于播种前;施氮量为240kg/hm2的各密度处理处理80-10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着高于播种前,其余土层表现规律与N180处理相同;2012-2013年度,与播种前比较,N0处理0-200cm各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着降低;N180和N240处理只有60-8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着高于播种前,其余土层均出现了氮素亏缺。年份之间试验结果的差异性与降雨量不同有关。
蒋敏[8](2014)在《稻麦两熟制农田杂草群落形成及其养分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田杂草除与作物竞争水、肥、光照等自然资源有碍于作物高产外,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能有效地改变作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促进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和有机质的循环和能量流转,土壤杂草种子库是杂草存在的一种方式和生长过渡的纽带,与地上杂草群落共同构成杂草群落综合体。因此研究农田杂草群落,能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依据。施肥显着加快了农田土壤肥力演变的进程,也直接影响了农田杂草的生长、群落演替及遗传进化,合理施肥能改善作物与杂草之间的竞争关系,减少杂草的密度,有效控制一些恶性杂草的发生,潜在降低农田杂草对作物干扰的同时,保持一定可控制杂草的生物多样性。本文以太湖地区31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土壤为材料,采用镜检法对化肥区不施肥(CO)、单施氮肥(CN)、氮肥加磷肥(CNP)、氮肥加钾肥(CNK)、磷肥加钾肥(CPK)、氮磷钾3种肥料配施(CNPK)6个不同处理以及有机肥区单施有机肥(M0)、有机肥配施氮肥(MN)、有机肥配施氮磷肥(MNP)、有机肥配施氮钾肥(MNK)、有机肥配施磷钾肥(MPK)、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6个不同处理的表层土壤(0-15em)中杂草种子的种类进行鉴定并计数;2010-2012年间,在小麦的苗期、拔节期和收获期以及水稻的抽穗期、成熟期和收获期对以上12个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进行了杂草群落调查,研究杂草类型与密度的分布、杂草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分析了杂草群落的辛普森指数,香浓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对杂草调查分析数据与土壤养分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探明施肥对土壤杂草种子库及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特征和方式,论证了施肥可显着改变农田杂草发生状况和杂草生物多样性并探讨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起主要作用的养分因子,为利用养分管理措施调节农田杂草,在控制杂草对农业危害的同时,保持一定农田可控杂草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30年不同肥料管理阳间下的稻麦复种连作,土壤养分含量各个指标之间差异显着。不施氮肥的CO和CPK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较初始土壤分别提高4.1%和23.1%,全氮含量最高的MKP处理较初始土壤提高了46.8%;不施磷处理N、NK,土壤全磷含量与初始土壤持平,全磷含量最高的MPK处理较初始土壤提高了600%,是差异最大的土壤养分指标。各个处理有效钾含量与初始值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各指标有显着影响,有机肥处理比无机肥处理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上分别高18.16%、112.74%、11.82%、159.42%、20.22%,有效钾含量有所降低,下降了15.47%,其中MNP处理的全磷含量比CNP处理高111.17%。表明有机肥的施用能提高除土壤有效钾以外的其它养分的指标值。各处理试验小区水稻和小麦的平均产量均呈锯齿状波动,受气候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年份间的产量变动差异较大。氮磷钾平衡施肥小麦产量最高,比CPK处理高142.09%,比CNK处理高58.23%,比CNP处理高14.10%,各施肥处理的水稻和小麦产量均有增长趋势,水稻增产趋势较小麦明显,而小麦产量年际间的波动较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和秸秆还阳较单施化肥或有机肥有更明显的增产效果。水稻产量的稳定性高于小麦,土壤中氮或磷元素的匮乏均能导致小麦产量的显着降低,有效钾含量差异并未显着影响水稻小麦产量。2供试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差异显着,其中MNPK处理的种子密度最低,仅为密度最大CPK处理的20.25%(图1)。各有机肥处理的平均种子密度比化肥处理的降低48.71%(F=29.822,p<0.001)。比较施有机肥与对应化肥处理的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MPK处理的杂草种子密度比CPK处理减少了74.80%(t=25.218,p<0.001),降幅最明显,而MNP处理只比CNP处理减少了0.039%(t=0.607,p=0.576),差异不显着。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极显着减少土壤杂草种子库数量,与化肥配施还能减少不同氮磷钾肥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效应,平衡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雨久花科的鸭舌草、玄参科的陌上菜、千屈菜科的水苋菜的种子密度分别占种子库总密度的20.78%、15.83%、10.37%,为优势种;蓼科的酸模叶蓼,菊科的鼠曲草、耳叶水苋,莎草科的牛毛毡、异型莎草分别占种子库总密度的9.04%,6.02%、5.54%,5.82%、5.77%,为亚优势种,这些杂草种子密度大且广泛分布于各个处理,这也是危害太湖地区农阳的主要杂草种群;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处理比化肥处理的香浓指数、辛普森指数的平均值变化很小。有机、无机肥对应处理间杂草种子库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同,C0与M0处理各项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在各处理中,有机、无机均衡施肥的MNPK处理中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物种数及Margalef指数也显着高于其余各个施肥处理,这表明有机、无机均衡施肥是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的措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对物种数及多样性指数均具有极显着影响,有机肥对物种数、Margalef、Equitability均有极显着影响,而对Simpson index及Shannon index没有显着影响。施入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杂草种子库群落的辛普森、香浓及均匀度指数,使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就土壤养分系统本身而言,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是影响土壤杂草种子库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长期有机无机肥料单一或配合投入可显着影响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群落组成,均衡施肥能降低优势杂草种子种群的优势地位,抑制其发生危害程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稳定性。3小飞蓬、看麦娘、大巢菜、稻槎菜、通泉草是本地区小麦生长期的主要杂草类型,随着小麦的生长以及氮肥、有机肥的施入,杂草密度呈下降趋势;施入有机肥降低了麦季杂草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在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均衡施肥的CNPK处理以及不施肥的C0处理的群落各项多样性指数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RDA分析显示土壤氮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与第一排序轴相关性大,是对杂草分布影响最大的两个土壤养分因子。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肥料单一或配合投入可显着影响麦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其中氮肥和有机肥的施入能显着降低杂草密度;土壤养分的差异影响田面杂草密度和优势种群,均衡施肥能降低优势杂草种群的优势地位,抑制其发生危害程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稳定性。4随着水稻的生育进程,田间杂草密度增大,而NP肥的配施也能有效减少本试验区田间杂草的密度;牛毛毡、鸭舌草、耳叶水苋、水蕨是水稻生长期的主要杂草类型;在施入P肥的处理中,莎草科杂草密度减少甚至消失,鸭舌草密度则增加,耳叶水苋和水蕨则是在没有施肥的C0处理生长最好;氮磷配施减少群落的丰富度的同时能增加群落的均匀度,人为干预相对最少的CO处理方式有利于群落结构的稳定发展;RDA分析显示影响稻田中杂草分布的土壤养分因子主要为氮、磷和有机质,而土壤钾含量对杂草的总体分布情况影响相对较小。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可显着影响稻田杂草的群落组成,土壤养分库的差异性影响田面杂草密度和优势种群分布。
王志敏,张英华,薛盈文[9](2012)在《关于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文中指出一、小麦产需现状及形势分析(一)小麦生产情况1、播种面积"十一五"期间,粮食作物在我国整个作物种植结构中的比例保持在67%以上,2010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为68.4%,其中小麦的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22.08%。小麦播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的排名已持续位列第三。历史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小麦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1991年播种面积为30947.9 khm2,1997年全国
孙菁菁[10](2012)在《不同管理技术对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冬小麦是河北省山前平原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单产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从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角度来看,目前高产研究大多“高产不高效”,高效研究大多“高效不高产”,因此探寻一条既高产又高效的解决方案是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冬小麦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栽培技术模式比较(4+X)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已有调查分析限制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冬小麦高产高效限制因子的基础上,通过4+X试验四种模式研究不同管理模式下冬小麦的群体动态、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规律和肥料施用效果,同时通过氮、钾肥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研究最适的氮钾肥用量,以期为保障河北省粮食生产安全、提高水肥资源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四种不同管理模式下以再高产模式产量最高,实现了冬小麦产量提高30%-50%的目标,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均高于其它模式,但养分并未得到高效利用;四种模式下干物质增加速率均以拔节期到扬花期的速率最快,表明拔节期追肥有利于干物质的累积;四种不同管理模式下,养分吸收趋势基本一致,三种高产模式下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均高于农民习惯模式,以再高产模式最高;转移氮、磷对籽粒的贡献率以高产高效模式最高,分别为73.6%、90.4%;钾转移量以高产高效模式最低,为25.4 kg/hm2;高产高效模式下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达到了最高,分别为47.3kg/kg,34.3%和25.6kg/kg,实现了氮肥生产效率提高15%-20%的目标。2.不同氮水平下,不施氮水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均显着低于其它施氮水平。施氮量在0-255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以N255水平产量最高,为8636.9 kg/hm2。干物质和氮磷钾素累积量、干物质和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磷钾肥偏生产力均以N255水平下最高。根据施氮量与产量关系求得该地区最高产量下的最适施氮量为212kg/hm2。3.不同钾水平下最高产量的施钾量为120 kg/hm2,产量为8457.7kg/hm2。在K120水平,干物质和氮磷钾素累积量、干物质和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磷钾肥偏生产力均达到最高。根据施钾量与产量关系求得该地区最高产量下的最适施钾量为90kg/hm2。4.不同管理模式和氮肥试验表明冬小麦成熟期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除了与施氮量有关外,还与施肥时期、作物吸收氮量有关,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越高,淋失风险越大。
二、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田间综合管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田间综合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春季小麦保优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春季管理的中心任务 |
2 把控好苗情,实时掌握基本农情信息 |
3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 |
3.1 对三类麦田,及早追施返青肥,促三类苗转化升级 |
3.2 春季田间管理 |
3.3 冬季受冻害麦田的管理 |
4 春季防灾抗逆管理 |
5 科学灌溉 |
6 优质小麦管理技术 |
7 全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要点 |
(2)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1 结果 |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3.2 讨论与小结 |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结果 |
4.1.1 土壤水热特征 |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
4.2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
5.1 结果 |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5.2 讨论与小结 |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
6.1 结果 |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
6.1.4 经济效益 |
6.2 讨论与小结 |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田间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冬前管理 |
二、春季管理 |
三、后期管理 |
(4)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综合讨论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论文的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
作者简介 |
(5)长葛市小麦产量区域差异分析与均衡增产措施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作物产量差的概念与发展 |
1.2 作物产量差研究方法 |
1.3 作物产量差的形成因素 |
1.3.1 品种更替对作物产量差的影响 |
1.3.2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差的影响 |
1.3.3 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差的影响 |
1.3.4 社会经济因素对作物产量差的影响 |
1.4 缩减作物产量差的措施 |
2 引言 |
3 调研与数据分析方法 |
3.1 调研区域概述 |
3.2 调研方法 |
3.2.1 问卷调查 |
3.2.2 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调查与实收计产 |
3.2.3 农户种植效益计算 |
3.3 数据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长葛市冬小麦区域产量差异特征 |
4.1.1 不同年份和乡镇间冬小麦平均单产变化特点 |
4.1.2 调查农户田块间冬小麦产量差的变化 |
4.2 基于调查问卷的小麦产量差限制因素解析 |
4.3 土壤基础养分对小麦区域产量差的影响 |
4.3.1 长葛市土壤基础养分变化特点 |
4.3.2 土壤基础养分含量对小麦区域产量差的影响 |
4.4 生产性投入对小麦区域产量差的影响 |
4.4.1 2015 年长葛市小麦各生产要素投入差异分析 |
4.4.2 生产性投入与小麦区域产量差的关系 |
4.4.3 长葛市小麦生产区域产投比与效益分析 |
5 长葛市小麦均衡增产对策与措施建议 |
5.1 长葛市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品种选用与布局不尽合理 |
5.1.2 整地粗放与耕层过浅问题突出 |
5.1.3 施肥不科学导致增产不增收甚至减产低效 |
5.1.4 应对气候变化的抗逆栽培技术应用不到位 |
5.2 长葛市小麦均衡增产对策与措施建议 |
5.2.1 长葛市小麦均衡增产的主要对策 |
5.2.2 长葛市小麦缩小产量差,实现均衡增产的措施建议 |
5.2.2.1 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
5.2.2.2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做好品种布局利用 |
5.2.2.3 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提高科学种麦水平 |
5.2.2.4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附表 2 |
Abstract |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素利用率评价指标 |
1.2.2 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机制 |
1.2.3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1.2.4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5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2.6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2.7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不同叶层氮素垂直分布的影响 |
1.2.8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9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区概况 |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1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 |
3.1.2 开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 |
3.1.3 籽粒灌浆特性 |
3.1.3.1 籽粒灌浆速率和灌浆期粒重变化 |
3.1.3.2 籽粒灌浆参数 |
3.1.4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3.1.5 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 |
3.2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1 小麦氮素吸收效率 |
3.2.1.1 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素积累量 |
3.2.1.2 氮素吸收效率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 |
3.2.1.3 吸收利用不同土壤层次氮素的影响 |
3.2.1.4 各土层15N 氮素吸收量与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效率之间的相关性 |
3.2.2 小麦利用效率 |
3.2.2.1 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 |
3.2.2.2 灌浆期不同叶层氮含量 |
3.2.2.3 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含氮量 |
3.2.3 氮素利用率 |
3.2.4 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3.3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
3.3.1 播种前和成熟期 0-200cm 土壤硝态氮含量 |
3.3.2 土壤氮素平衡和损失 |
4 讨论 |
4.1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4.3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5 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
4.6 物质积累转运与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相关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稻麦两熟制农田杂草群落形成及其养分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杂草中文名与拉丁文对照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5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6 研究进展 |
6.1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
6.1.1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2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2 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的作用效应 |
6.2.1 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的负效应 |
6.2.2 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的正效应 |
6.3 施肥对土壤杂草种子库及田面杂草的影响 |
6.3.1 施肥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
6.3.1.1 施肥对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及种类的影响 |
6.3.1.2 施肥对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群落构成的影响 |
6.3.2 施肥对田间杂草的影响 |
6.3.2.1 施肥对田间杂草密度及种类的影响 |
6.3.2.2 施肥对田间杂草群落的影响 |
6.4 施肥对杂草群落形成的机理探讨 |
6.4.1 杂草与作物、杂草与杂草种间种内的竞争机制 |
6.4.2 施肥对杂草生理生态形态特性的影响 |
6.4.3 杂草遗传生态学机制猜想 |
7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及稻麦产量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 |
1.4 土壤养分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下土壤养分的差异性 |
2.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基本养分指标与土壤pH之间的相关性 |
2.3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下水稻产量特征 |
2.3.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平均产量及其稳定性 |
2.3.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年际间波动 |
2.4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下小麦产量特征 |
2.4.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平均产量及其稳定性 |
2.4.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产量年际间波动 |
2.5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麦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关系 |
2.5.1 作物产量对长期施氮肥的响应 |
2.5.2 作物产量对长期施磷肥的响应 |
2.5.3 作物产量对长期施钾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响应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样品采集 |
1.4 样品处理与种子鉴定 |
1.5 土壤养分测定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施肥处理下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 |
2.2 长期施肥处理下土壤杂草种子库物种组成 |
2.3 长期施肥处理下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群落结构特征 |
2.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群落相似性 |
2.5 土壤杂草种子库与土壤坏境因子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
0 前言 |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调查方法 |
1.4 土壤取样及养分测定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施肥处理下杂草密度 |
2.2 小麦生育期田间杂草物种组成 |
2.3 杂草的群落多样性特征 |
2.4 杂草分布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 |
3 讨论与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
0 前言 |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调查方法 |
1.4 土壤取样及养分测定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不同施肥对杂草密度的影响 |
2.2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生育期田间杂草物种组成的影响 |
2.3 长期不同施肥对杂草的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
2.4 稻田杂草分布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 |
3 讨论与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库容的影响 |
1.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麦作物产量的分异 |
1.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特征 |
1.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麦季田面杂草群落特征 |
1.5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季田面杂草群落特征 |
2 讨论 |
2.1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杂草群落异构性的特征 |
2.1.1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杂草群落密度的影响 |
2.1.2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杂草种类的影响 |
2.1.3 施肥对农田杂草群落构成的影响 |
2.2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杂草群落异构性的成因分析 |
2.2.1 农田土壤养分库容及稻麦作物群体的分异 |
2.2.2 不同杂草类型对养分需求 |
2.3 基于作物高产的农田土壤植物群落形成的养分驱动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不同管理技术对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管理技术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2 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3 施钾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案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3.1.1 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1.2 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1.3 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
3.2 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养分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3.3 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化肥偏生产力、肥料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
3.5 不同氮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
3.5.1 不同氮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2 不同氮水平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分配和转移的影响 |
3.5.3 不同氮水平对冬小麦养分累积、氮素分配和转移影响 |
3.5.4 不同氮水平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
3.5.5 不同氮水平对冬小麦化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6 不同钾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3.6.1 不同钾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2 不同钾水平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分配和转移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3.6.3 不同钾水平对冬小麦养分累积的影响 |
3.6.4 不同钾水平对冬小麦化肥偏生产力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管理技术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研究 |
4.1.2 冬小麦最佳氮肥用量 |
4.1.3 冬小麦最佳钾肥用量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田间综合管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春季小麦保优高效栽培技术[J]. 李凤茹. 农家参谋, 2021(12)
- [2]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优质强筋小麦高产田间管理技术[J]. 刘彩红.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11)
- [4]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长葛市小麦产量区域差异分析与均衡增产措施建议[D]. 王黎.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6)
-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7]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研究[D]. 张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8]稻麦两熟制农田杂草群落形成及其养分驱动机制研究[D]. 蒋敏. 扬州大学, 2014(05)
- [9]关于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A]. 王志敏,张英华,薛盈文. 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10]不同管理技术对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D]. 孙菁菁.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