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视角下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

德清视角下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

一、从德庆看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曾咏柳[1](2021)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史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历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进程,并探讨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该时期的女子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本研究既从历时性的角度对启蒙运动之前、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之后的法国女子教育进行考察,从历史脉络中探寻女子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演变历程;又从共时性的角度对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场所、教育实践等进行阐述。以期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研究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从历时性角度看,法国女子教育从中世纪早期开始一直被忽视,直到16世纪法国社会仍然充斥着男性主义,法国的女子教育在17世纪才出现,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方思想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女子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启蒙运动时期,旧制度被推翻,宗教、迷信和专制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启蒙思想家们呼吁人们用理性来探讨经济、教育、文化、艺术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法国教育的世俗化进程逐渐推进,法国教育日益摆脱了神学控制,预示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由于上流社会女性活跃于法国政治文化中心,女子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的观点受到抨击,女子要求获得与男子同等受教育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法国开始展露出教育民主化的曙光。从共时性角度看,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围绕“防止女性无知”、“培养贤妻良母”和“防范道德没落”三个目的展开。弗勒里和芬乃龙开创先河,对忽视女子教育的历史现状进行严厉指摘;芬乃龙指出女子教育不可忽视,女子教育是维护家庭乃至社会的基础。而以曼特农夫人和卢梭为代表的教育家强调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贤妻良母,曼特农夫人建立圣西尔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贫穷贵族的女儿培养成优秀的贵族夫人;卢梭则认为女子接受教育是为了使男子的幸福更加完整,女子教育应该以培养给家庭带来幸福感的贤妻良母为主。针对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婚姻松散,道德没落,奢靡成风,人们过度追求身体愉悦而忽视心灵满足的时代背景,德·朗贝尔夫人和让利斯夫人的女子教育思想强调以防范道德没落为教育目的。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主要场所仍然是修道院学校,基督教统治下的女修道院是女子教育的主要机构。女子修道院种类繁多,根据社会阶层的不同,可选择的女子修道院也有所不同,既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圣于尔絮勒女修会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女修道院;詹森派的波特·诺亚尔学校重视教育改革和逻辑思维训练,强调法语教学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圣西尔学校则突破了传统的女子修道院教育的边界,它的课程类别和教学方法都具有独创性,学校创始人曼特农夫人关爱女孩,关注女孩的健康和卫生,师生关系建立在尊重和仁慈之上,倡导理性地信仰宗教,它是17世纪最有名的女子教育场所。除此之外,该时期新思潮碰撞的重要场所——“沙龙”也是女性接受非系统教育的地方。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内容以宗教道德教育为主、读写算教育和手工技艺教育为辅。芬乃龙也鼓励女子学习法律知识、教堂音乐、绘画、土地管理、经济管理、家仆管理、家庭账目等,曼特农夫人强调了女子卫生教育和身体教育的重要性。该时期法国女子教育机构的教育方式仍以监管和约束为主,但也开始实施慈爱有加、恩威并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例如阅读和书写都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大多数女子学校使用挂图、字母表等教具,有些女子学校则尝试使用“活字印刷盘”等新型教具。法国女性观和女子教育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其中启蒙运动时期是法国女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受教育女性开始觉醒,女性观和女子教育思想逐渐萌芽,启蒙思想家们倡导人人生而平等,并公开表达了对女性处境的同情。虽然启蒙运动时期尚未摒弃西方世界长期以来贬低女性的观点,启蒙思想家们对女性的态度仍带有转折时期新旧思潮撞击的痕迹,但女子教育的进步特征已日益显露,它表现为女子受教育人数增多、女子教育的方式趋于人性化、女子受教育场所的选择更多、女子教育的读物日趋丰富、不少女性文人崭露头角。总之,启蒙运动时期积累的女子教育经验为法国后世女子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女子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奠定了基础,也为法国女性地位的提升夯实了基础。

徐莎莎[2](2021)在《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文中指出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址的变迁对全县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一件大事。本文以新中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迁址的县城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首先,理清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总共有401个县级政区迁址县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皆有之。空间分布上除西南地区分布较多以外,其余地区数值分布较均。迁址次数方面,全国各地区都是以一次迁址为主,迁址次数与迁址个数呈反比,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迁址次数所占的比例有着细微的差别;时间分布上,县城迁址集中在建国初期,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其次,分析总结出影响县城迁址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概括了县城迁址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水源、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交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修建、匪患、开展行政工作等人为因素。再次,以江华瑶族自治县城、长江三峡库区移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迁址为例,作为个案分析,具体阐述不同因素影响下县城迁址的具体情况,以小窥大,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归纳概括县城迁址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最后,通过前文的阐述,分析得出县城迁址总体上是一个以官方为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官方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众的参与度较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县城迁址会引发民众不满,从而导致县城迁址作罢。县城迁址整体上以积极影响为主,迁址后促进了县境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旧县城的历史文物等等。但是县城迁址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比如致使迁出地经济衰退、地名混乱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政府在决定县城迁址时,应该实地调查新址的各种情况,决策时谨慎为之,做好科学规划,科学建城,避免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对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陆露[3](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刘文卿[4](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方菲[6](2020)在《聚焦核心素养的程序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程序类课程在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阶段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大多以传授知识为主,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掌握,注重学习成绩。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程序类课程是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基础性内容,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既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混合教学结合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在价值,提供网络交互平台,改变教学评价的单一性,对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所帮助。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核心素养、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梳理,分析我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研究现状,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21世纪4C’s”即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作为核心素养框架,阐述了混合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以“小组协作学习、同步异步交流、竞赛驱动实战、问题导向教学”为思路的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程序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以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例进行实践运用,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检验其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对聚焦核心素养的混合教学模式比较认可,满意度达到72%。此模式对学习者在与人交往、团队协作、创造与创新、批判性思维、问题思维和算法思维等的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建议,旨在提高学习者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孙琪[7](2020)在《商事制度改革下企业信用监管研究 ——以德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是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一定时期内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政府部门对商事主体的大量前置性行政审批已不适应市场竞争所需的高效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我国于2014年3月启动了商事制度改革。改革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使得市场主体数量“井喷式”增长,有效化解了人民投资创业的痛点和堵点问题,“放”出了一定成效。然而面对日益复杂艰巨的社会治理任务,传统常规治理手段的作用日渐式微,以信用为核心进行社会治理的信用监管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政府监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企业监管模式转变为突破口,企业信用监管的主要目的是适应商事制度改革的形势需要,创新政府部门管理方式,通过拓展“管”的深度,全面推行信用监管,达到“严管”的目的从而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最终达到全面提升企业信用监管水平,构建新型企业信用监管机制的目标。本文以德庆县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信用监管为研究对象,笔者利用在市场监管部门工作的身份,通过走访德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其下辖的部分基层所,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本文首先分析论述了商事制度改革内容及市场监管部门信用监管职能,然后剖析了德庆县企业信用监管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接着又对佛山市、横琴新区和天津市等地企业信用监管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应用于德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中存在问题的整改中来。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信用法律体系建设、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监管、构建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队伍监管效能、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构建市场多元共治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张基惠[8](2020)在《高考本体价值的遮蔽与回归 ——基于生命哲学的视域》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国家教育评价与人才选拔的手段,高考具有多元价值主体,高考价值的确立关涉到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归宿。本文依托新高考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生命哲学的基本观点,借助于文献研究法和历史比较法对高考价值进行学理性探讨,提出了高考本体价值为生命价值的核心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高考对其本体价值的遮蔽以及新高考对其本体价值的回归,并提出了未来高考应重视生命的价值主张。论文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生命哲学及教育中生命的品性。生命哲学以生命为核心,重视直觉、体验和生成,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生命哲学视域下生命的品性可概括为自为性、绵延性、独特性和可能性,生命品性呼唤着主体性教育、终身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创造性教育等当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也呼唤着作为一种重要教育评价方式的高考的改革。第二,高考的价值及本体价值。高考价值关系是高考价值主体和高考属性间的客观关系;高考价值意识是高考价值主体在意识中对高考价值关系的反映。人们易将主观的价值意识当作客观的价值关系,使高考陷入价值关系和价值意识的混淆,进而导致高考本体价值和衍生价值的颠覆。在高考价值关系范畴中,高考本体价值是高考属性与主体对其本质需要的关系;高考衍生价值是高考属性与主体对其非本质需要的关系。高考本体价值为生命价值,衍生价值为工具价值。第三,传统高考对其本体价值的遮蔽。传统高考在人才评价和选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遮蔽现象,主要表现为:选材取向对生命主体性的消解、高大衔接不足对生命绵延性的切割、固化统一的选拔方式对生命独特性的压抑、以考量知识为主的测量理念对生命可能性的遏制。第四,新高考对其本体价值的回归。新高考更加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体现了对本体价值的回归,并使其在具体的改革中得以呈现。主要表现为:“自主选科选考”张扬个体的生命自觉、“生涯规划教育”关注生命的绵延发展、“分类考试”关照生命的个性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尊重生命的多样生成。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考本体价值的生命价值会越来越得到彰显,这不仅给高考价值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对本论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

陈新[9](2020)在《云上绝色谁为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藏地华章这是国家的号令!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务实选择。"山陵既固,中夏小康。"小康美好,实现很难。要实现小康,必须消除贫困。贫困是人类幸福最大的敌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贫困一直是影响时代繁盛的社会阻障,也是影响民生国计和谐的根本原因。

王海霞[10](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二、从德庆看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德庆看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角色的特殊性
        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子教育的大发展
        三、法国女子教育研究在我国的稀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弥补法国女子教育研究的不足
        二、探寻法国女子教育的演变历程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女子教育
        二、启蒙运动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妇女状况的研究
        二、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变迁的研究
        三、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思想的研究
        四、关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场所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分析法
第二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背景
    第一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宗教势力日渐衰微
        二、国家财政持续赤字
        三、女性崇拜风流一时
    第二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状况
        一、女性婚姻
        二、女性地位
        三、女性权利
    第三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性观的变化
        一、启蒙运动之前消极女性观的流行
        二、启蒙运动时期积极女性观的兴起
        三、启蒙运动时期女性观变化的原因
第三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
    第一节 防止女性无知
        一、弗勒里:女性的无知会影响男性
        二、芬乃龙:女子缺乏教育对社会影响巨大
    第二节 培养贤妻良母
        一、曼特农夫人:培养贵族的“好妻子”
        二、卢梭:建立理想家庭
    第三节 防范道德没落
        一、德·朗贝尔夫人:为了获得内心安宁
        二、德·让利斯夫人:纠正人的自然缺陷
第四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场所
    第一节 家庭
        一、以母亲为主导
        二、家庭教师的选择
    第二节 修道院学校
        一、基督教统治下的女修道院
        二、詹森派的波特·诺亚尔学校
        三、国王支持下的圣西尔学校
    第三节 沙龙
        一、以文学和语言为主题的沙龙
        二、以哲学、科学和文学为主题的沙龙
第五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实践
    第一节 女子教育的资源配置
        一、教师的聘用
        二、读物的选择
        三、教具的配备
    第二节 女子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宗教教育
        二、道德教育
        三、读写算教育
        四、手工技艺
    第三节 女子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以监管和约束为主
        二、适当采取寓教于乐
        三、提倡宽容与慈爱
第六章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特点
        一、女子受教育人数的增长
        二、女子教育场所的多样化
        三、女子教育读物的丰富性
    第二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影响
        一、奠定了法国女子教育的基础
        二、推动了法国教育的性别平等
        三、提升了法国女性的社会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二)计量分析法
        (三)图表分析法
    四、研究现状
        (一)历史时期政区研究
        (二)现代行政区划研究现状
第一章 县城迁址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县城和县级政区
        二、县城迁址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时空分析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情况
        一、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华中地区
        五、华南地区
        六、西南地区
        七、西北地区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空间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时间分析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势
        二、水源
        三、地理位置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人为因素
        一、行政区划调整
        二、交通
        三、经济
        四、水电站、水库、河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
        五、匪患、战略等政治军事因素
        六、政府开展工作
        七、其他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行政区划调整引起的迁址——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第二节 三峡库区县城迁址
    第三节 综合因素带来的县城变迁——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迁址为例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县城迁址的特点
        一、县城迁址是一个协调矛盾的过程
        二、县城迁址缓冲时间越来越长
        三、县城迁址是官方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
    第二节 县城迁址的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对“移民”和“土着民”融合问题的影响
        四、对地名的影响
    第三节 县城迁址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决策时,应慎之又慎
        二、协调新城与旧城的发展关系
        三、注重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二、研究问题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三、文献综述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四、研究方法
        (一)微观历史法
        (二)个人访谈法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手稿资料
    附录四:实物照片
后记

(4)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聚焦核心素养的程序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
2 研究综述
    2.1 核心素养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1 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1.2 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核心素养研究现状总结
    2.2 混合教学模式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外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2.2 国内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总结
    2.3 我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研究现状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核心素养
        3.1.2 混合学习
    3.2 理论基础
        3.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2.2 建构主义理论
        3.2.3 多元智能理论
4 聚焦核心素养的程序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4.1 混合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
        4.1.1 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1.2 同步异步结合的讨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沟通能力
        4.1.3 竞赛驱动的在线实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
        4.1.4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2 聚焦核心素养的程序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4.2.1 前端分析
        4.2.2 教学活动设计
        4.2.3 教学评价
5 聚焦核心素养的混合教学模式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对象
        5.1.2 实验问题与假设
    5.2 混合教学案例的实施过程
        5.2.1 教学分析
        5.2.2 教学案例
    5.3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5.3.1 学生成绩测评分析
        5.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3.3 教师及助教访谈结果分析
    5.4 反思与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为什么选择目前所学专业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在线学习投入调查问卷
附录 C 混合式教学在C语言课堂中的应用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 D 聚焦核心素养的程序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教师和助教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商事制度改革下企业信用监管研究 ——以德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析
    1.3 概念与理论
        1.3.1 主要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5 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商事制度改革内容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职能分析
    2.1 商事制度改革内容及要点
        2.1.1 五大内容
        2.1.2 三大要点
    2.2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职能分析
        2.2.1 商事制度改革前企业信用政府监管
        2.2.2 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信用政府监管
第三章 德庆县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信用监管现状
    3.1 德庆县企业信用的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
        3.1.1 德庆县企业信用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
        3.1.2 德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信用现状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3.2 德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信用监管的现状
        3.2.1 落实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
        3.2.2 实施经营异常名录制
        3.2.3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
        3.2.4 开展合同信用监管
第四章 德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信用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企业信用监管法律制度依据不足
        4.1.2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不完善
        4.1.3 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共享不通畅
        4.1.4 监管队伍不适应新型信用监管模式
        4.1.5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监管效果不明显
    4.2 成因分析
        4.2.1 国家性立法和地方性制度建设滞后
        4.2.2 企业信用监管效能不高
        4.2.3 部门信息数据不统一
        4.2.4 后续监管力量达不到严管要求
        4.2.5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国内其他城市商事制度改革后企业信用监管经验借鉴
    5.1 佛山
        5.1.1 构建市场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
        5.1.2 推进协同监管工程
        5.1.3 开展信用风险分类监管
    5.2 横琴新区
        5.2.1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5.2.2 强化信息互联共享
        5.2.3 制定市场主体违法经营行为提示清单
    5.3 天津市
        5.3.1 推进部门联合惩戒
        5.3.2 强化部门协同监管
        5.3.3 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5.4 经验借鉴
第六章 完善商事制度改革背景下德庆县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的建议
    6.1 完善企业信用法律体系建设
    6.2 实行信用等级分类监管
    6.3 构建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6.4 提升队伍监管效能
    6.5 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
        6.5.1 充实执法力量
        6.5.2 规范检查流程
        6.5.3 强化结果运用
    6.6 构建市场多元共治监管体系
        6.6.1 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
        6.6.2 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6.6.3 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高考本体价值的遮蔽与回归 ——基于生命哲学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时代背景下教育人文性变革的机遇期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研究高考价值的契机
        (三)生命哲学对高考生命价值的理论启示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一)高考
        (二)生命哲学
        (三)本体价值
第一章 生命哲学视域下生命的品性之管窥
    一、生命哲学概述
    二、生命的品性及其教育诉求
        (一)生命的自为性及其主体性教育诉求
        (二)生命的绵延性及其终身化教育诉求
        (三)生命的独特性及其个性化教育诉求
        (四)生命的可能性及其创造性教育诉求
第二章 高考本体价值之初探
    一、高考价值的基本理解
        (一)高考价值的内涵
        (二)高考价值主体的分类
    二、高考价值意识与价值关系的混淆
        (一)区分价值意识与价值关系
        (二)高考的价值混淆问题
    三、高考本体价值与衍生价值的颠覆
        (一)区分本体价值与衍生价值
        (二)高考本体价值的确立
        (三)高考的价值颠覆问题
    四、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
        (一)选拔标准从知识、能力本位到核心素质本位
        (二)评价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三)招生录取从效率优先到探索科学选才
第三章 传统高考忽视生命的现实分析:本体价值的遮蔽
    一、工具理性僭越下高考中生命的缺位
        (一)价值理性的迷失
        (二)教育中生命的异化
        (三)高考中生命的缺位
    二、传统高考对生命的忽视
        (一)高考选材取向对生命主体性的消解
        (二)高大衔接不足对生命绵延性的切割
        (三)高考固化统一的选拔方式对生命独特性的压抑
        (四)高考以考量知识为主的测量理念对生命可能性的遏制
    三、高考本体价值遮蔽的代价
        (一)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主义教育
        (二)统一性坚守下异化的高考公平
第四章 新高考重视生命的趋势探索:本体价值的回归
    一、高考本体价值回归的时代要求与必然趋势
        (一)社会发展中的人文性追求
        (二)教育生命意蕴的历史与趋势
    二、新高考改革对生命的重新发现
        (一)“自主选科选考”张扬学生个体的生命自觉
        (二)“生涯规划教育”关注学生生命的终身绵延
        (三)“分类考试”关照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
        (四)“综合素质评价”尊重学生生命的多样生成
    三、新高考改革问题的理性反思
        (一)新高考改革中制度调整的必然性代价
        (二)新高考生命价值地位转变下的问题
    四、未来高考凸显生命的价值主张
        (一)将生命贯穿于高考价值体系中,发挥本体价值的引领作用
        (二)将生命置于高考改革的基点位置,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
        (三)将生命作为高考改革的核心参照,追求生命品性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云上绝色谁为客(论文提纲范文)

    藏地华章
第一章:千古憾事
    1、他们要干啥
    2、尧舜犹病
第二章:蓝天下的疼痛
    1、高压锅血泪
    2、拦在春天之外
    3、高原的夜
第三章:挣扎
    1、夜风中的凄哭
    2、贫穷结的果
第四章:坐望温饱梦
    1、雕塑
    2、酥油茶
    3、距离
第五章:虔心
    1、萧寒
    2、心
    3、家人
第六章:润物无声
    1、心灵的火焰
    2、甘霖润泽
    3、爱情
第七章:春天的芳香
    1、转行
    2、雪中送炭
    3、坎坷
第八章:与阳光同行
    1、取舍
    2、浇灌
    3、格桑花
第九章:澄澈的心灵
    1、澄澈
    2、美酒的滋味
    3、贫难
第十章:高原绝唱
    1、肺水肿
    2、高血压
    3、他哭着跪下了
第十一章:雪莲花
    1、猝然离去
    2、酥油灯
    3、雪莲
第十二章:藏地胜景
    1、蝶变
    2、和美的华章
    3、藏地胜景
第十三章:云上光辉
    1、被拦车
    2、日日美好
    3、天上人间
    4、云上光辉

(10)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四、从德庆看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D]. 曾咏柳.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D]. 徐莎莎. 西南大学, 2021(01)
  •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聚焦核心素养的程序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 方菲.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商事制度改革下企业信用监管研究 ——以德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例[D]. 孙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高考本体价值的遮蔽与回归 ——基于生命哲学的视域[D]. 张基惠. 鲁东大学, 2020(02)
  • [9]云上绝色谁为客[J]. 陈新. 西藏文学, 2020(02)
  • [10]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德清视角下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