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区40万余亩耕地将退耕还林还草

青海湖区40万余亩耕地将退耕还林还草

一、青海湖地区40多万亩耕地将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论文文献综述)

蓝明红[1](2020)在《退耕还林还草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文中认为"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上世纪80年代,一首在当地山间吟唱的信天游,唱出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劣,也表达出生活在这片贫穷的黄土地上,人们心中的那份荒凉。1998年,陕西省延安市开始在吴起县封山禁牧退耕。1999年,延安市率先开始大规模退耕还林,成为全国最早的退耕还林试点之一。

刘吉羽[2](2015)在《基于GlobeLand30的我国西北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提出耕地是提供粮食的基本保障,也是重要的经济和战略资源,其变化直接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与生产。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城市扩张侵占耕地,牧草大面积被开垦,耕地开垦消耗大量水资源,造成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本文通过对GlobeLand30我国西北地区耕地数据质量问题的分析,凝练了耕地的地域分布、人文相关知识、时空稳定性、物候特征等方面知识,构建了基于知识的数据质量检查规则,设计了由整体到局部、分区域检查与修改交互式处理策略,形成了一种基于知识的耕地数据质量检查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展了GlobeLand30西北地区耕地数据质量检查,并对检查后数据进行修改。对修改后2000年期和2010年期的GlobeLand30耕地数据分别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两期数据总体精度分别为90.92%和91.23%。本文基于修改后我国西北地区地表覆盖数据,设计了顾及空间格局、结构变化以及环境背景的耕地变化分析方法,基于耕地变化数据获取的0.1°网格耕地变化空间信息,分析耕地变化的分布格局特征;通过统计耕地与其他地类之间的转换,掌握耕地的来源与去向;结合自然环境背景要素,了解耕地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自然地理、政策因素与经济发展综合考虑,讨论了我国西北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因素。整体上来看,十年来我国西北地区耕地资源总体呈增加趋势。新疆地区耕地面积增加最大且程度最剧烈,各绿洲耕作区大片未利用土地和草地被开垦。青海省虽然耕地面积增加不多,但变化强度仅次于新疆,从青海湖周围一直延伸到中部地区存在耕地增加情况。宁夏地区政府不断改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耕地与水体相互转换频繁。甘肃河东地区耕地虽稍有增加,但陇南退耕还林、草效果显着,因此面积变化最小。五省中仅陕西省耕地有所减少,城市扩张加上退耕还林、草的影响,导致耕地不断减少。总体上,我国西北耕地开垦主要占用了裸地和草地,其次是水体和湿地。耕地减少主要是由于建设用地扩张导致,其次是生态退耕,沙漠化、盐碱化等。在驱动力方面,退耕还林的有效进行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耕地数量,但水资源的增加、支农政策的鼓励以及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得耕地不断增加,导致西北地区耕地总体呈增加趋势。实践证明,基于知识的数据检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耕地数据的不一致问题,确保最终数据成果满足地表覆盖制图的质量要求,对地理国情及其他地表覆盖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顾及环境背景的耕地变化分析方法有效保证了分析的科学可靠,为全球耕地变化分析及其它地表覆盖研究提供了借鉴作用。通过对十年西北耕地变化以及驱动力的分析,弥补了针对西北地区耕地变化研究的空缺,为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确定科学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盖志毅[3](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郭廷峰,朱喜娜,朱建立[4](2010)在《青海湖地区人类活动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大规模的耕地、放牧、捕鱼活动使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数百条小河小溪已不复存在,湖水深37.5m下降到现在的25.3m,1963年~1996年33年间牧草地单位鲜草产量下降了37.4%。恶化的生态环境促使沙暴频繁发生,加速了沙丘迁移,迫使居民数次搬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环湖地区生态治理要以退耕还草和牧草地建设为主线,全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刘硕[5](2009)在《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物种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应运而生,但随着时间的增长,退耕地涌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工造林模式与天然林配置模式差异性问题。若要使此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在人工生态恢复过程中,须根据不同地区植被适应性特点,采取近自然方式设计退耕还林还草地配置和管理技术。根据地带性和退耕模式的不同,本文选择具有比较完整退耕序列的内蒙鄂尔多斯、青海大通、山西吕梁地区,它们依次代表了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带。将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过程和态势进行更深层地探讨,为人工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恢复技术模式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选取内蒙鄂尔多斯、青海大通、山西吕梁的退耕还林还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地区植被的大量群落学调查,综合TWINSPAN、DCA、CCA、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林木需水量和水环境容量,围绕环境梯度的变化与植被数量特征的响应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植被分类、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种群生态位、群落多样性、种群空间格局、群落稳定性和植物蒸腾特性等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退耕还草地植被演替态势:半流动沙地(退耕5y)缓慢正向演替阶段(沙柳群落+沙打旺群落+沙竹巴锡藜群落随机或均匀分布)→半固定沙地(退耕5~10y)快速正向演替阶段(蓝刺头狗尾草群落+牛心朴子乳浆大戟群落集群分布)→固定沙地(退耕15~25y)趋于逆向植被演替(油蒿羊柴群落和柠条滨藜群落强集群分布)。植被演替的方向和植被群落组织结构水平的变化规律主要有以下4点:①整个群落水平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退化程度的降低,在半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演化过程中,退耕还草地的群落生态特性发展不稳定,退耕还草区的群落结构和组成还未达到顶级群落水平,群落生态特性波动较大。②油蒿种群在固定沙地(退耕25y)阶段已出现优于羊柴种群的生态特征,即羊柴种群开始出现萎蔫和枯死现象,密度下降,种群衰败,种群竞争性减弱。这预示下一个演替阶段油蒿种群将取代羊柴种群。③半固定沙地(退耕15y~20y)阶段是群落变化的敏感期,但退耕地整体群落植被是从沙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变化过程证明了退耕还草地整体朝正向演替发展的态势。④以沙柳、油蒿、小叶锦鸡儿、羊柴为代表的主要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研究反映出,就目前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退耕还草地水分条件而言,无法实现所选造林树种的最低保证需水量,这导致该地带的退耕还草地种群生长受到水分条件胁迫,群落植被变化易趋于逆向演替。(2)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态势:垂穗披碱草群系呈集群型(退耕0~18y)快速正向演替→银露梅群落和匍匐栒子群落呈强集群型(退耕18y~27y)缓慢逆向演替→华北落叶松群落、中国沙棘灌木群落和青海云杉+白桦林群系呈均匀型或集群型(退耕27y~55y)平稳正向演替。以青海云杉群落及其与白桦、沙棘混交林群落为优势种群。退耕0~27y阶段,群落物种的数量和种数有较大波动,退耕45年后群落稳定。目前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区退耕还林地的水环境容量可以满足主要造林树种的耗水需求量,即该地区植被生长不受水环境条件制约,植被演替朝正向发展。(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态势:退耕5y缓慢正向演替阶段→退耕10y快速正向演替(伴有逆向演替特征)。演替特征在不同坡向变化明显:阳坡地由刺槐群落→油松丁香群落,半阳坡地由沙棘群落和虎榛子连翘群落→三裂绣线菊群落和黄刺玫群落,半阴坡地由黄刺玫群落和沙棘群落→黄刺玫群落和油松丁香群落,阴坡地由黄刺玫群落和油松丁香群落→虎榛子连翘群落。以油松刺槐群落、黄刺玫群落和铁杆蒿羊胡子群落为优势种群,且各种群均以集群方式分布。其中,阳坡多样性变化最剧烈,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相近。演替发生最明显的坡位是坡度15°~30°的地段。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群落生态特征不稳定,不同坡向的退耕林地中的群落分布集中,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度大,致使种间竞争加大,灌木和草本层对资源利用率高使人工林树种油松和刺槐大面积枯死衰败,造成群落稳定性差。同时封山育林的造林成分过于单一,物种多样性较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林木生长条件受到水分亏缺的制约,减缓了植被生长速度,降低了植被群落正向演替的速度。(4)从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的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植被演替过程看,北方主要退耕地植被演替态势有共性亦有异性,但总体发展趋势是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交错进行。相同点有两点,一是退耕初期即从物种有无到有的过程里,植被生态特征均称规模态势发展、物种多样性增长幅度大,也就是发生了正向演替。二是水环境容量不满足造林树种的林木需水量时,退耕地植被演替初期植被进行正向演替的速度慢、时间长。不同点有两点:①演替中期。退耕地植被演替发展过程并不都是延续前期发展态势,如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由于种间密度过大、土壤养分和水分竞争剧烈,导致种群衰退,造成了植被群落的暂时性逆向演替。②水环境容量与林木需水量适应性影响未来植被演替整体态势。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呈稳定正向发展,而另外两个地带的植被趋向逆向演替。根据3个地带主要退耕还林还草树种的耗水特性和当地水环境容量适应性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水环境容量与优势种需水量匹配,另外两个地带呈现不足状态。由此可知,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种问水资源竞争加剧,导致蒸腾耗水量大、耐寒性相对弱的物种枯死,形成暂时性地表裸露,造成演替序列逆向进行,该现象是水资源量与人工选择的造林树种或密度不匹配造成的。

孙策[6](2007)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和陕西省,面积共计3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人口约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4%,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西北地区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到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促进西部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植被覆盖度,有利于减少坡地水土流失和防治风沙区的风蚀沙化;有利于减灾防灾;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和农业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是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基础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概念、组成要素、结构层次以及运行机制;其次追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从中探寻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此作为构建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建设机制的基本出发点,这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最后在详细查阅、收集西北地区环境变化、人口、资源、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植被建设模式、现有人工植被建设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植被演替等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北退耕还林区进行区域划分,分析各类型区生态系统退化的状况及其所处阶段;同时结合对西北地区现有人工植被成效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西北地区退耕经验以及主要的退耕模式;并且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相关制度建设、法律完善、资金筹措、工程质量和效益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李笑春[7](2005)在《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总体上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已呈现出结构性解体、功能性紊乱和区域性破坏。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并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有鉴于此,“加强生态警示教育”,必须提高全民生态忧患意识,确实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同优化,以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极富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它集中了多学科的知识。为此,在当前全球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情况下,学界对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结合浑善达克沙地的具体现状对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明确针对的是当前我国北方,特别是京、津周边地区的重大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命题。同时,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和生态系统管理及服务功能也是当前国际学术届的热点研究问题。因此,本选题具有比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对重大国家需求的针对性。本文的首要目的和意义就是结合当前浑善达克沙地草地退化以及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把该地区正在实施的以围封转移战略为主体

冉东亚[8](2005)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文中认为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由于土地退化程度高、分布范围广、形成原因复杂,特别是由于目前在土地退化治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分割、缺乏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观念,致使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趋势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本论文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这一全新视角出发,以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青海等六省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于20022005 年期间重点研究了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西北干旱地区退化土地治理的宏观问题和战略对策。通过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在防治土地退化领域中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对世界各国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尚缺乏共同的认识以及成熟的经验。例如,一些关键词的定义众多等。2、土地退化的实质是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和土地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通过对土地退化成因、当前防治土地退化的思维方式和效果的系统分析,表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的有效途径。3、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在制定土地退化防治规划时,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上综合考虑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将跨部门和参与式方式运用到自然资源管理计划和实施中,探索优化资源和资金配置、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防治问题。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容,以及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尤其强调多部门合作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使用上的冲突,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4、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应用于防治土地退化,其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框架是:在景观水平上探索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通过对给定区域土地退化进行系统诊断与评价,确定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有待治理的退化土地提供哪些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然后将退化土地恢复过程中社会需求与自然基础相耦合,明确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保障这三大目标实现的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利用方式,即所需的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格局、空间配置。其实施的关键是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构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动态适应性,以及土地退化监测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过程的核心是规范人的行为,为此,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的行为准则与公众参与机制、管理体制、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和多部门合作机制等是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保障。5、西北六省区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稀缺且弥足珍贵,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多

盖志毅[9](2005)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广阔的草原是占我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一个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无论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还是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导致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存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少,特别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研究表面化、浅层次等问题。 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常严重的退化现状,总结出其退化造成的恶果和损失。分析了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向草原地区增加了过大的人口压力,对草原的过度无节制开发与利用,资本投入不足,草原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草原土地制度设计不当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在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改造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例如草原旅游业;用产业化拉动牧区产业多样化。积极组织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向系统外移民:向农村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减轻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压力。由于草原周边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相关性很强,因此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成为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阐述了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雄厚的粮食、饲草料安全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制度:合理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无形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 为了给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参照物,本文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教训做了探讨。

陈金龙[10](2005)在《西部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调查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为扭转西部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从工程实施的情况看,困难很多,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景不乐观。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西部地区尚未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从而形成了保护、建设和破坏、恶化并行发展的格局。尽快建立完备的西部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从源头上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二元对立矛盾,已刻不容缓。然而从理论上看,现有的研究又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构建的利益补偿机制不尽完善;二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说明东中部地区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提供补偿的必要性。理论上的不完善,势必导致实践中一些关乎生态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进一步研究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益补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吸收了西方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建立西部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背景出发,透析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政策因素、制度因素和人口因素等多重原因。运用劳动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论证了建立西部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针对区际补偿的难题,通过对科斯定理的深入解读,引申出流域发展权理论,提出应依据社会福利最大化、生存权平等、利益平衡等原则确定流域发展权的归属,通过流域内产权交易的方法解决环境的外部性问题。为实现东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经验和教训,并基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现实情况,构建出

二、青海湖地区40多万亩耕地将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湖地区40多万亩耕地将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论文提纲范文)

(1)退耕还林还草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论文提纲范文)

退耕还林还来了绿水青山
国家得绿林农得利
退耕还林还草助力脱贫攻坚

(2)基于GlobeLand30的我国西北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耕地变化分析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2 技术路线
        2.2.1 数据基础
        2.2.2 技术流程
第3章 基于知识的数据检查与修改
    3.1 我国西北地区耕地数据漏提和错提
        3.1.1 耕地数据的错分
        3.1.2 耕地数据的漏分
    3.2 基于知识的耕地数据检查方法
        3.2.1 耕地数据的知识提炼与质检规则构建
        3.2.2 检查与修改的交互处理
    3.3 精度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西北地区耕地十年变化特征
    4.1 我国西北地区十年耕地面积数量变化
    4.2 我国西北地区十年耕地空间格局变化
    4.3 我国西北地区十年耕地结构变化
        4.3.1 耕地的来源分析
        4.3.2 耕地的去向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环境背景下耕地的变化特征
    5.1 不同高程等级下耕地变化
    5.2 不同坡度等级下耕地变化
    5.3 不同降雨量等级下耕地变化
    5.4 不同气温等级下耕地变化
    5.5 小结
第6章 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6.1 自然驱动力
    6.2 政策驱动力
    6.3 社会经济驱动力
        6.3.1 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因素
        6.3.2 农业科技进步因素
    6.4 小结
结论
    总结
    结论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青海湖地区人类活动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1.1 草地退化严重, 沙漠化面积扩大
    1.2 青海湖水位下降, 湖面萎缩
    1.3 渔业资源迅速减少, 鸟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4 环境污染
2 造成环湖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
    2.1 滥开垦
    2.2 过度放牧
    2.3 滥采乱挖
    2.4 滥用水
    2.5 乱捕滥猎
3 治理措施
    3.1 保护好现有的草地植被, 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3.2 采取多种措施, 实施综合治理
    3.3 合理利用水资源, 确保湖水正常补给
    3.4 拓宽投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3.5 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旅游业
    3.6 保护湿地
    3.7 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保护环湖生态

(5)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提出以及背景
    1.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理论基础
        1.2.1 植被演替研究背景及状况
        1.2.2 生态恢复研究内容
        1.2.3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概述
    2.2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
        2.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
        2.2.4 水文
        2.2.5 土壤
        2.2.6 植被
        2.2.7 社会经济状况
        2.2.8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3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2.3.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3.2 地质地貌
        2.3.3 气候
        2.3.4 水文
        2.3.5 土壤
        2.3.6 植被
        2.3.7 社会经济状况
        2.3.8 土地利用现状
        2.3.9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2.4.1 地理位置及行政归属
        2.4.2 地形和地质
        2.4.3 气候
        2.4.4 土壤
        2.4.5 植被
        2.4.6 社会经济状况
        2.4.7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样地、样方调查
    3.2 土壤调查
    3.3 物种多样性计算
        3.3.1 重要值计算方法
        3.3.2 物种多样性指数
    3.4 相似性系数的测定
    3.5 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3.6 生态位计算方法
        3.6.1 生态位宽度
        3.6.2 生态位重叠计算方法
    3.7 植被分类方法
    3.8 群落稳定性评价方法
        3.8.1 植物频度法
        3.8.2 群落变异性
    3.9 主要造林树种生态需水供求关系
    3.10 试验地布设
        3.10.1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
        3.10.2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3.10.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4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退耕还牧区植被演替
    4.1 沙区地类划分
        4.1.1 划分依据
        4.1.2 沙区划分结果与分析
    4.2 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关系
        4.2.1 植被组成
        4.2.2 植被分类排序
        4.2.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沙区退耕地植被演替序列
        4.3.1 物种消长及优势度分析
        4.3.2 群落层次和生活型结构变化规律
        4.3.3 退耕地演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变化
        4.3.4 相似性和相异性系数
        4.3.5 退耕过程中主要种群格局的变化
        4.3.6 退耕地演化过程中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变化
    4.4 群落稳定性
        4.4.1 植物频度法
        4.4.2 群落变异性
    4.5 沙区退耕地主要灌木生态需水适应性
        4.5.1 鄂尔多斯试验地林分情况
        4.5.2 沙区降水资源状况
        4.5.3 沙区主要灌木蒸腾特性和林木需水量
        4.5.4 沙区灌木水环境容量
    4.6 小结
5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5.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环境因子关系
        5.1.1 植被组成
        5.1.2 植被分类排序
        5.1.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 物种多样性分析
        5.2.1 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5.2.2 不同土地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5.2.3 不同退耕年限青海云杉群落多样性
    5.3 退耕林地种群空间格局
    5.4 生态位分析
        5.4.1 资源梯度的划分
        5.4.2 物种生态位宽度
        5.4.3 种群生态位重叠
    5.5 群落稳定性
        5.5.1 群落植被频度分析
        5.5.2 群落变异性
    5.6 高寒半湿润区造林树种生态需水适应性
        5.6.1 大通试验地林分情况
        5.6.2 高寒退耕还林区降水资源状况
        5.6.3 高寒退耕地林木蒸腾特性和林木需水量
        5.6.4 高寒退耕还林区林木水分环境容量
    5.7 小结
6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6.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环境因子关系
        6.1.1 植被组成
        6.1.2 植被分类排序
        6.1.3 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2 植被演替10年中群落变化
        6.2.1
        6.2.2 群落多样性
        6.2.3 种群空间格局变化
        6.2.4 物种生态位分析
        6.2.5 群落稳定性
    6.3 丘陵沟壑退耕还林区林木生态需水适应性
        6.3.1 方山试验地林分情况
        6.3.2 研究地区的降水资源状况
        6.3.3 干旱丘陵沟壑区林木蒸腾量与生态需水量
        6.3.4 干旱丘陵沟壑区水分环境容量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
        1.1.2 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1.1.3 主要政策措施
        1.1.4 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
    2.1 陕西退耕还林进展
    2.2 甘肃退耕还林进展
    2.3 宁夏退耕还林进展
    2.4 青海退耕还林进展
    2.5 新疆退耕还林进展
第三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基础及分区
    3.1 生态基础
        3.1.1 自然条件
        3.1.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 西北地区退耕区划
        3.2.1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分异规律
        3.2.2 区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3.3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模式
    4.1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区
        4.1.1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地退耕还灌还草区
        4.1.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退耕还林还草区
        4.1.3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退耕还林区
        4.1.4 关中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区
        4.1.5 陇中南部亚湿润退耕还林(灌)区
        4.1.6 陇中北部亚干旱退耕还草(灌)区
        4.1.7 银川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区
        4.1.8 盐同香山丘陵沙地退耕还灌还草区
        4.1.9 西海固黄土高原退耕还灌还草区
        4.1.10 青海东部黄土丘陵退耕还灌还草区
    4.2 陇秦山地退耕还林区
        4.2.1 陕南秦巴山地退耕还林区
        4.2.2 陇南湿润山地退耕还林区
    4.3 青藏高原封育草地建设区
        4.3.1 青南高寒水源涵养林、草地建设区
        4.3.2 甘南高寒水源涵养林、草地建设区
        4.3.3 青藏高原冻融监督封育区
        4.3.4 青海湖环湖退耕还草区
    4.4 西部温带荒漠植被保护草地、农田、林网建设区
        4.4.1 柴达木盆地沙漠化防治、农田林网建设区
        4.4.2 河西中温带干旱区农田林网建设区
        4.4.3 河西走廊西部、阿尔金山干旱荒漠植被保护区
        4.4.4 祁连山高寒亚干旱退耕还林还草封育区
        4.4.5 塔里木盆地干旱沙漠化防治、封山育林、农田林网建设区
        4.4.6 准噶尔盆地干旱、半干旱荒漠植被保护,防护林网、草地建设区
        4.4.7 伊梨河谷退耕还林还草封育、农田林网建设区
        4.4.8 吐哈盆地干旱荒漠植被保护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论文结构和特色
第二章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概述
    2.2 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概述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2.4 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地理条件及其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3.1 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地理条件
    3.2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第四章 浑善达克沙地草地退化与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分析
    4.1 浑善达克沙地草地退化现状及诊断
    4.2 浑善达克地区草地畜牧业现状及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第五章 浑善达克沙地在围封转移战略下的生态系统管理及其现状
    5.1 锡林郭勒盟围封转移实施现状
    5.2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部分旗县围封转移实施现状
第六章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理性思考
    6.1 对“围封转移”战略的理性思考
    6.2 对生态移民问题的理性思考
    6.3 对生态观念的理性思考
    6.4 复合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的研究及其理性思考
    6.5 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具体措施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2002 年调研报告
附录三:2004 年调研报告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项目及其发表的论文

(8)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土地退化研究进展
    1.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管理
        1.2.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1.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地退化治理的研究
第二章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认识
    3.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涵
    3.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特征
    3.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基本途径
        3.3.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
        3.3.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容
        3.3.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第四章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地退化防治
    4.1 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认识
    4.2 对土地退化的认识
    4.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土地退化防治中的应用
        4.3.1 土地退化系统诊断与评价
        4.3.2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确立
        4.3.3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
        4.3.4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
        4.3.5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实践理论框架
第五章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特征
    5.1 地理位置
    5.2 西北地区水资源
    5.3 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
        5.3.1 蒙新高原荒漠生态区
        5.3.2 黄土高原生态区
        5.3.3 环青海湖生态区
        5.3.4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生态区
    5.4 土壤侵蚀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
    5.5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特征
        5.5.1 少数民族聚集且贫困人口集中
        5.5.2 农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破坏严重
        5.5.3 旅游业发展迅速
    5.6 西北地区林地资源及其林业发展
        5.6.1 西北地区林地资源
        5.6.2 西北地区林业发展
    5.7 西北地区草地资源及其退化状况
        5.7.1 西北地区草地资源
        5.7.2 西北地区草地退化
第六章 西部地区土地退化影响因素分析
    6.1 威胁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6.2 政策与立法障碍以及机构能力及其限制因素
        6.2.1 中国土地退化治理相关的法律现状
        6.2.2 土地退化治理的相关政策文件与政策体系
        6.2.3 部委政策分析
        6.2.4 地方土地退化治理相关政策体系分析
        6.2.5 土地退化治理中的政策问题分析
        6.2.6 土地退化防治法律问题分析
        6.2.7 土地退化治理机构框架分析
    6.3 防治西部地区土地退化中的公共支出
        6.3.1 公共支出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6.3.2 公共投资中的主要问题
    6.4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进程中土地退化社会经济因素与教训
        6.4.1 社会经济因素
        6.4.2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与土地退化防治的经验教训
    6.5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问题
        6.5.1 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现状
        6.5.2 制约公众参与土地退化的主要限制因素
    6.6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
        6.6.1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关系
        6.6.2 西北地区导致贫困化的主要因素
        6.6.3 土地退化加剧了贫困
    6.7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6.8 林业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6.9 西北地区草地退化问题
    6.10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症结在于管理问题
第七章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策略
    7.1 建立退化土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国家框架
        7.1.1 建立国家规划框架的出发点
        7.1.2 国家规划框架范围
        7.1.3 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优先试验示范项目建议
        7.1.4 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项目预期影响和效益
    7.2 西北部分地区退化土地分区治理策略
        7.2.1 陕西省治理策略
        7.2.2 甘肃与新疆
        7.2.3 青海
    7.3 开展防治土地退化项目的原则和政策措施
        7.3.1 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富民增收相结合,服务当地群众
        7.3.2 积极推进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7.3.3 防止土地退化中的水问题
        7.3.4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必须符合科学规律
        7.3.5 西北生态环境建设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7.4 完善有利于退化土地综合管理的法律法规
    7.5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协调退化土地综合管理机制的机构框架
    7.6 公共财政支出对策
    7.7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问题
    7.8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
    7.9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土保持对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2.1 几个基本概念
        2.1.1 草原
        2.1.2 可持续发展
        2.1.3 生态经济系统
        2.1.4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
    2.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2.2.1 从自然资源价值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
        2.2.2 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2.2.3 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的价值
    2.3 生态经济系统退化原因的理论探讨
        2.3.1 人口数量的增加超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
        2.3.2 对生态经济系统索取大大大于投入
        2.3.3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破坏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2.3.4 产权不明造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保护与投入动力的缺失
        2.3.5 公共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对生态经济系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2.4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论探讨
        2.4.1 可持续的人口质量观
        2.4.2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和资源利用观
        2.4.3 建立对生态经济系统产品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2.4.4 从老庄思想中汲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元素
        2.4.5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对资源树立欲取先予投入观
        2.4.6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权明晰观
        2.4.7 建立合理的资源产品价格
        2.4.8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和共同观
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和借鉴意义
    3.1 世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3.2 国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教训及原因
        3.2.1 开垦草原
        3.2.2 草原过牧
        3.2.3 发展中国家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不足
        3.2.4 草原产权不明晰
    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恶果
        3.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导致了沙化
        3.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4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4.1 加大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
        3.4.2 明晰草原的产权
        3.4.3 教育牧民与尊重牧民创造力相结合
        3.4.4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各因子生产的耦合与协调
    3.5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3.5.1 理念的借鉴
        3.5.2 可供我国借鉴的措施
        3.5.3 借鉴中的独立思考
4.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4.1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
        4.1.1 我国草原的概况
        4.1.2 草原退化现状
    4.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的恶果
        4.2.1 大大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4.2.2 降低了大气的质量
        4.2.3 造成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
        4.2.4 日益严重的沙尘暴产生的重要原因
        4.2.5 造成的生物物种损失
        4.2.6 导致了牧民收入的下降
    4.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4.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程度的计算
        4.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4.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损失
5. 影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
    5.1 人口压力过大
        5.1.1 大量移民造成人口密度的上升
        5.1.2 大量移民改变了牧区人口的民族比例
        5.1.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密度超过草原承载能力
    5.2 过度牧垦
        5.2.1 对草原的滥垦
        5.2.2 对草原过度放牧
        5.2.3 对草原乱樵滥采
        5.2.4 无计划的乱开矿
    5.3 资本投入不足
        5.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粗放的经营系统
        5.3.2 牧区积累无法提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5.4 经济结构不合理
        5.4.1 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
        5.4.2 牧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决定了人的生存基本上依赖于草原
    5.5 土地制度设计不当
        5.5.1 草原产权制度设计不当
        5.5.2 无形制度中不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5.5.3 公共政策偏差
6.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
    6.1 关于对草原体养生息的认识
        6.1.1 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6.1.2 休养生息就要减少对草原产品的需求
    6.2 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
        6.2.1 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
        6.2.2 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
    6.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
        6.3.1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原则
        6.3.2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可能性
        6.3.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障碍
        6.3.4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途径
    6.4 减轻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压力
        6.4.1 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
        6.4.2 向农村转移
        6.4.3 向城镇转移
    6.5 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1 从历史经验看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2 从市场需求出发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6.5.3 调整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结构,应以还草为主
7.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7.1 确定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硬件—物质基础
        7.1.1 雄厚的粮食和饲草料安全基础
        7.1.2 充足的资金保障
    7.2 确定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制度保障
        7.2.1 设计适当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
        7.2.2 设计适当的无形制度
        7.2.3 设计适当的公共管理制度
8. 结论
    8.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8.2 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严重退化
    8.3 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8.4 设计科学合理的思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8.5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西部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建立西部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的背景
    第一节 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及影响
    第二节 西部生态环境的成因
    第三节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障碍
第二章 西部生态建设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劳动价值理论与生态建设补偿
    第二节 外部性与生态建设补偿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与生态建设利益补偿
第三章 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政策的经验总结及评价
    第一节 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西吉教训与吴旗经验的思考
    第三节 现行西部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及效果评价
第四章 西部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利益补偿的原则
    第二节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利益补偿的对象
    第三节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利益补偿的主体
    第四节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利益补偿标准及年限的界定
    第五节 补偿资金的筹措渠道
第五章 西部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配套措施
    第一节 建立绿色国民账户
    第二节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减少生态建设人口
    第四节 构建生态建设区科技与教育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声明
致谢

四、青海湖地区40多万亩耕地将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论文参考文献)

  • [1]退耕还林还草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J]. 蓝明红. 绿色中国, 2020(14)
  • [2]基于GlobeLand30的我国西北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刘吉羽.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3]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4]青海湖地区人类活动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J]. 郭廷峰,朱喜娜,朱建立. 青海国土经略, 2010(01)
  • [5]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D]. 刘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6]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研究[D]. 孙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D]. 李笑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12)
  • [8]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D]. 冉东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08)
  •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 [10]西部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 陈金龙. 四川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青海湖区40万余亩耕地将退耕还林还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