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农产品畅销体系 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费泽丹[1](2021)在《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环节,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信阳市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在振兴乡村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对如何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对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成效、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信阳市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即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找出了信阳市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发展盲目跟风、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整体实力较弱,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其次,选取了同属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市、贵州省凯里市、日本大分县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启示,即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高素质劳动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对如何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对策,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张思远[2](2021)在《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三变”改革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新模式,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举措对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改革发展有显着成效。农村“三变”改革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也是新时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锦州市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成为推动锦州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动力。锦州市通过借鉴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成功经验,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打破农业农村发展桎梏,进而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析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阐明农村“三变”改革不仅使破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客观需要,而且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论述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及其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总结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相关成效和典型经验,进一步论证农村“三变”改革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五部分,分析锦州市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锦州市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建言献策。
李治兵[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张延曼[5](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黄延龙[6](2020)在《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我国一直倡导发展具有生态特质的农业产品,自2004年以来连续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业领域“生态产品”提出了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完全契合大生态发展理念,兼顾农村经济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全面把“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上日程,从空间布局上根本性地增加山水林田湖草这些农业生态产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固始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生态魅力名县以及在建的国家生态县,农业生态与环境优越性可见一斑。笔者为此选取固始县作为“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研究对象,开展固始县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试图为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首先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萃取出国内与国外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和各自观点方法的创新之处,再借鉴其中的精要部分和可贵经验。其次,从本文研究的主体——农业生态产品出发,向全网数据库发散概念关键信息,追寻相关粘连理论以获取相关理论支撑,在参照整理后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本文核心概念“农业生态产品”进行梳理、辨析、赋义和分类。再次,通过对固始县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基础分析和现行做法与成效分析,完成本文对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现状的整体把握,并进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最后,还引入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及有益启迪,为后文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和展望未来开拓国际视角。通过研究发现: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农户缺乏农业大生态产品观念和供给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高、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面窄且效益低、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农业生态产品种养难度大且潜在效益不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且影响力不足,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的生产要素普遍涨价,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户缺乏生产要素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树立农业大生态产品理念并设立发展基金、开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示范运动、多方降低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改善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创新金融支农方式等对策措施。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首次以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进行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二是,尝试对“农业生态产品”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评判标准并进一步探析、丰富了农业生态产品的内涵。三是,尝试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
翟天元[7](2020)在《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渐已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相关地区旅游经济业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同时不少乡村地区也借助旅游的发展形式实现了该地区的经济腾飞,其发展效能也能证明乡村旅游对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显着并且影响积极。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正在进行,然而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因为有些区域尚存在的问题甚至会影响该区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的进一步塑造以及乡村旅游相关产业推动地区振兴效应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方面是将调查区域选定为武汉市黄陂区域内的乡村,进而探索黄陂区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推动境内乡村振兴的效应方面。期望黄陂区在本地的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范例和经验借鉴。首先,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等有关理论的学习,进而明确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内涵、外延并且理清本文的相关界定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具体的要求方面(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进而探讨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可能效应及影响,并初步分类为如下方面:(1)乡村旅游有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达成产业兴旺,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优化的可能效应;(2)有达成生态宜居,促进村民文化素质的改善的可能效应;(3)有达成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基层政权的巩固的可能效应;(4)有达成治理有效,促进农民生计能力的提升的可能效应;(5)有达成生活富裕方面的可能效应。而后,笔者从前述五个方面对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进一步结合该地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并提出能使其继续稳步上升的发展建议和措施,期望能为武汉市黄陂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能比目前阶段更优秀带来积极的正面推动力。其次,本研究遵循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在对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等有关研究的已有文献和理论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以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指导,从理论上客观地构建了一套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效应的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并探讨了黄陂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当地的乡村振兴等有关业态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可能效应,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具体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推动效应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然而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直接影响,本论文因此主要借助开展线上问卷调查、访谈的研究方法去收集相关的研究数据,并选取了黄陂区境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发展多元性的杜堂村、张家榨村、刘家山村、官田村为实验村,还选择了武汉市黄陂区境内的乡村旅游业态发展较薄弱且乡村旅游景区较单一的道士冲村为对照村等5个乡村进行调查,而后开展了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效应的分析及研究,通过以当地的村民为主要的调查对象,同时结合网络问卷数据及获取的部分视频访谈资料,利用SPSS25.0等分析软件对收集的一手资料进行处理和整理分析之后。最终本文归纳得出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效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产业兴旺方面的效应: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2)生态宜居方面的效应:优化了乡村生态环境;(3)乡风文明方面的效应:促进了村民素质提高;(4)治理有效方面的效应:促进了基层政权巩固;(5)生活富裕方面的效应:促进了村民生计能力提升。最后,根据前述分析,总结了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有关经验和发展中目前尚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下阶段如何提升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策略等相关方面。
沈鹏[8](2018)在《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高度重视,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互联网+”的“风口”,正在迅猛发展壮大。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中央有要求、央企有责任、农村有市场、邮政有优势”。为全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这一战略业务,2015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吹响了邮政企业全力进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号角。以此为背景,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安徽邮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安徽邮政以县域物流网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已基本完备,促进邮政业务发展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但是在平台体系建设,线上和线下联动发展,邮政业务之间的融合发展,解决农村地区投递“最后一公里”难题等方面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为进一步推进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如何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安徽邮政发展的增长极,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如何更完善等难点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和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从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发展运营、线上线下、批销代购、服务支撑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提出了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和实现六个融合发展的任务目标,找出适合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推进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跃上更高的台阶,以促进安徽邮政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王路遥[9](2019)在《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农村工业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资源潜力、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村工业发展己成自然趋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温岭市,在改革开放之后,寻求转型发展的意愿愈加强烈,民营企业兴起,工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与发展理念下,重新审视农村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与“三农”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为切入点,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回溯了温岭市农村工业的演变过程。其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农村工业反哺“三农”发展的状况以及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环境分析的方法梳理了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最后借鉴日本、法国、苏南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模式,从农村工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工农业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三方面尝试提出促进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对策。
蔡铸威[10](2019)在《基于“六级产业化”的乡村振兴策略与应用研究 ——以“同安区西柯镇丙洲社区建设规划”为例》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跟上世界发展潮流,我国长期坚持“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倾斜路线,为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深厚的资本积累,但也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壁垒,逐步扩大城乡差别。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布超过2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于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发挥民主权利、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加速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乡村建设周期长、回报效益较低,相较城市在公共事业、文教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三农”问题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难点问题。由此引入“六级产业化”理论概念,强调以农事生产(第一产业)为基础,引进产品加工(第二产业)及营销服务(第三产业)层面的经营思维,激发多元创意,将地方的卓越农业资源予以整合活用,由此提升产业附加价值、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地区活化和再生。藉由日本“开发畅销商品”发展架构和中国台湾“设计翻转、地方创生”设计流程中具有推广使用的发展内容,重点梳理符合我国乡村特征的地区资源汇整、领导力量组织、特色创造策略、六产融合发展、专属符码设计、专业团队运营等方面内容,建立利于广泛推动的乡村创生计划体系架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手段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附加理论支撑。丙洲社区作为厦门第一批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其规划建设也是备受瞩目。结合乡村创生计划体系架构,充分发掘当地资源禀赋,进行第一产业物产加值、第二产业文创加值、第三产业观光营销及六级化产业复合创生,通过创意开发提炼专属元素与色彩的丙洲“DNA”,引入专业运营团队突破同质竞争的束缚,推动丙洲事业有序发展,并为在外年轻人创造回乡就业机会,以实现丙洲社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农产品畅销体系 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农产品畅销体系 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产业 |
(二)产业融合 |
(三)乡村产业振兴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一)农业、农民地位的思想 |
(二)农业合作化理论 |
(三)农业现代化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一)毛泽东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二)邓小平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三)江泽民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四)胡锦涛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五)习近平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 |
四、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及作用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意义 |
(二)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
(三)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
第三章 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信阳市乡村概况 |
二、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成效 |
(一)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
(二)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
(三)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
三、信阳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发展盲目跟风,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 |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整体实力较弱 |
(三)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 |
(四)产业发展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 |
第四章 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 |
一、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
(一)甘肃省定西市的乡村产业发展 |
(二)贵州省凯里市的乡村产业发展 |
(三)日本大分县的乡村产业发展 |
二、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的启示 |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
(二)品牌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
(三)高素质劳动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四)政府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五章 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一)坚持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二)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
二、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质量 |
(一)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二)突出产品特色,降低同质化竞争 |
(三)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 |
(四)壮大企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 |
三、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指导 |
(二)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
(三)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一二产业的能力 |
四、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 |
(一)加强政府引导,制定落实相关政策 |
(二)加强人才培养,壮大乡村产业人才队伍 |
(三)金融合作扶持,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
(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 |
一、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 |
(一)“三农”改革发展相对滞后 |
(二)脱贫攻坚面临新挑战 |
(三)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发展的相关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和意义 |
一、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 |
(一)资源变资产 |
(二)资金变股金 |
(三)农民变股东 |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质 |
(一)农村“三变”改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属性 |
(二)农村“三变”改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 |
(三)农村“三变”改革是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创新 |
三、农村“三变”改革的意义 |
(一)有利于盘活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资源资产 |
(二)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三)有利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
(四)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
第三章 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践探索 |
一、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 |
(一)“三变”+金融+集体经济 |
(二)“三变”+产业+扶贫 |
(三)“三变”+招商+就业 |
二、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取得的成效 |
(一)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 |
(二)合理聚集了分散资金 |
(三)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
(四)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 |
(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
三、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典型经验 |
(一)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模式 |
(二)抓住核心要义,激发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活力 |
(三)发挥多重效应,打造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气象 |
第四章 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
一、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改革特别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对缓慢 |
(二)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经营主体缺乏且实力不强 |
(四)农民职业素养普遍偏低 |
(五)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
(六)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 |
二、锦州市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 |
(一)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内生活力 |
(二)增强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服务“三变”改革 |
(三)大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四)切实提高农民职业素养,调动农民积极性 |
(五)培养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科学经营管理集体资产 |
(六)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6)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可能的创新点 |
二、农业生态产品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生态产品 |
2.生态农产品 |
3.农业生态产品 |
4.农业生态系统 |
(二)理论基础 |
1.生态经济学理论 |
2.发展经济学理论 |
3.农业生态原则 |
4.新发展理念 |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三、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基础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自然生态基础 |
1.自然环境基础 |
2.生态基础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 |
1.社会基础 |
2.经济基础 |
3.生态文化基础 |
四、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做法 |
1.强力进行环境保护 |
2.强力发展生态种植业 |
3.强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
4.强力发展生态渔业 |
5.强力发展生态林业 |
6.强力治理环境污染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成效 |
1.环境保护成效比较显着 |
2.生态种植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3.生态畜牧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4.生态渔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5.生态林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6.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比较显着 |
五、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政府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 |
2.农户缺乏农业大生态产品观念和供给保障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 |
4.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高 |
5.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面窄且效益低 |
6.农户抗风险能力弱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政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 |
2.农业生态产品种养难度大且潜在效益不明显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且影响力不足 |
4.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的生产要素普遍涨价 |
5.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落后 |
6.农户缺乏生产要素 |
六、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及有益启迪 |
(一)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 |
1.依靠大规模生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2.依靠合作社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3.依靠人工模拟环境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4.依靠人工改造作物生长环境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5.依靠全自动化生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二)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益启迪 |
1.因地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2.因时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3.因需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七、推动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 |
(一)做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 |
(二)树立农业大生态产品理念并设立发展基金 |
(三)开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示范运动 |
(四)多方降低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 |
(五)改善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 |
(六)加强金融支农力度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简短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于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 |
2.1.2 国外乡村振兴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 |
2.2.2 国内乡村振兴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及乡村旅游的可能效应探讨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
3.1.2 乡村振兴的概念界定 |
3.2 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 |
3.2.1 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 |
3.2.2 生态宜居是关键举措 |
3.2.3 乡风文明是保障力量 |
3.2.4 治理有效是基础方面 |
3.2.5 生活富裕是根本要义 |
3.3 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可能效应 |
3.3.1 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达成产业兴旺 |
3.3.2 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优化,达成生态宜居 |
3.3.3 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改善,达成乡风文明 |
3.3.4 促进乡村基层政权的巩固,达成治理有效 |
3.3.5 促进农民生计能力的提升,达成生活富裕 |
4 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调研 |
4.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调查 |
4.1.1 黄陂区被调查村庄的基本情况 |
4.1.2 被调查村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4.1.3 被调查村庄村民参与旅游现状 |
4.2 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问卷调查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内容 |
4.2.3 调查问卷设计 |
4.2.4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2.5 调查结果及样本信息 |
5 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评价及分析 |
5.1 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评价 |
5.1.1 指标体系检验与修正 |
5.1.2 效应评价步骤与结果 |
5.2 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分析 |
5.2.1 产业兴旺方面的效应: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 |
5.2.2 生态宜居方面的效应:优化了乡村生态环境 |
5.2.3 乡风文明方面的效应:促进了村民素质提高 |
5.2.4 治理有效方面的效应:促进了基层政权巩固 |
5.2.5 生活富裕方面的效应:促进了村民生计提升 |
6 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尚存的问题及对策 |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尚存的问题 |
6.1.1 乡村旅游产业链不够健全 |
6.1.2 乡村治理体系不够完善 |
6.1.3 旅游季节性差异显着 |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提升对策 |
6.2.1 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并注重市场可达性 |
6.2.2 完善社会治理,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并合理布局空间 |
6.2.3 改善淡旺季差异,注重土地流转性并广泛吸引青年人才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贡献 |
7.1.1 主要结论 |
7.1.2 主要贡献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8)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电子商务内容及形式概述 |
1.2.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3 未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状况 |
2.2 安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存在问题 |
2.3 安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思路 |
3.1 集团公司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
3.2 安徽邮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目标任务 |
3.3 安徽邮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县域网运营 |
4.1 做实县域物流体系建设 |
4.2 发展电商仓储仓配 |
4.3 实施与社会快递企业合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渠道平台运营 |
5.1 农村电商渠道平台建设 |
5.1.1 渠道站点选点建设 |
5.1.2 实施站点优化调整 |
5.1.3 站点退出淘汰机制 |
5.2 推进城市邮掌柜发展 |
5.2.1 注重站点质量和加速渠道建设 |
5.2.2 合理叠加业务和做好渠道运营 |
5.2.3 维护支撑和提升站点质效 |
5.2.4 优化调整,保证渠道品质 |
5.3 农村邮掌柜站点建设 |
5.3.1 乡镇邮掌柜站点建设 |
5.3.2 村级邮掌柜站点建设 |
5.4 渠道维护支撑与运营管控 |
5.4.1 渠道关系-构建熟悉的关系网 |
5.4.2 渠道能力-塑造高素质的渠道 |
5.4.3 服务支撑-提高评价满意度 |
5.4.4 渠道归属感-增强渠道粘性 |
5.5 线上平台招商建设 |
5.5.1 邮乐安徽馆选品招商及上线工作 |
5.5.2 打造示范级地方特色馆 |
5.6 组织线上平台活动 |
5.6.1 开展优惠购活动 |
5.6.2 联动金融业务发展 |
5.7 线上平台活动实施及支撑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业务发展 |
6.1 推进批销业务发展 |
6.1.1 建立三支队伍 |
6.1.2 抓住三项重点 |
6.1.3 推进五个统一 |
6.2 代购业务发展 |
6.2.1 平台运营提销量 |
6.2.2 加大激励力度促代购 |
6.2.3 邮乐小店分享促代购 |
6.2.4 完善支撑保障促业务 |
6.3 发展农产品进城 |
6.3.1 发展思路 |
6.3.2 运作实施模式 |
6.3.3 邮乐购站点精准对接 |
6.3.4 线上平台入驻及运营 |
6.3.5 微营销渠道促返城 |
6.3.6 利用第三方平台推进农产品进城 |
6.4 加强支撑保障工作 |
6.4.1 技术支撑 |
6.4.2 人员支撑 |
6.4.3 推广支撑 |
6.4.4 包装运输支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邮政业务的融合发展 |
7.1 农村电子商务助力金融业务发展 |
7.1.1 整合资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7.1.2 双向引流促进客户资源共享 |
7.1.3 合作共赢实现业务联动发展 |
7.1.4 强化支撑建立融合发展机制 |
7.2 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快递业务发展 |
7.2.1 总体思路 |
7.2.2 推进措施 |
7.3 融合邮政其他业务发展 |
7.3.1 规范业务叠加流程 |
7.3.2 明确业务叠加种类 |
7.3.3 专业联动融合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村工业的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 |
1.3.2 农村工业发展的动力与环境特点研究 |
1.3.3 农村工业发展给“三农”带来的影响研究 |
1.3.4 农村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5 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案例研究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工业概念界定 |
2.1.2 “三农”问题概念界定 |
2.1.3 农村工业化概念界定 |
2.1.4 农业现代化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1 原工业化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系统分析 |
第三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及“三农”发展状况 |
3.1 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 |
3.1.1 农村工业兴起阶段(1978-1985) |
3.1.2 农村工业扩张阶段(1985-1990) |
3.1.3 农村工业分布从分散——集聚——分散阶段(1990-2003) |
3.1.4 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布局阶段(2004——至今) |
3.2 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 |
3.2.1 工业产值稳中有升 |
3.2.2 工业比重持续调整 |
3.2.3 工业性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
3.2.4 乡镇工业企业贡献增加 |
3.2.5 乡镇工业集群特色更加突出 |
3.3 温岭市农村工业反哺“三农”的状况 |
3.3.1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
3.3.2 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
3.3.3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
3.3.4 农民年轻化、文化水平有所提升 |
第四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耕地资源流失 |
4.2 粮食总产量呈总体下降 |
4.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
4.4 民间融资系统不完善 |
4.5 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4.6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
第五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环境分析 |
5.1 政治与政策环境 |
5.1.1 工业促进政策 |
5.1.2 农业巩固政策 |
5.1.3 农村土地政策 |
5.2 经济环境 |
5.2.1 产业发展 |
5.2.2 产业布局 |
5.3 社会环境 |
5.3.1 资源因素 |
5.3.2 区位因素 |
5.3.3 人文精神 |
5.4 技术环境 |
5.4.1 创新创业平台 |
5.4.2 创新驱动战略 |
第六章 国内外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
6.1 日本模式 |
6.1.1 立法手段促进农村工农业发展 |
6.1.2 工农业协调发展 |
6.1.3 工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 |
6.2 法国模式 |
6.2.1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
6.2.2 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6.3 苏南模式 |
6.3.1 农村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
6.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6.4 珠江三角洲模式 |
6.4.1 发挥外资以及产业集群优势 |
6.4.2 继续发展农业 |
第七章 促进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对策 |
7.1 促进工业生产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 |
7.1.1 加强统筹,推进工业污染源整治 |
7.1.2 加强规划,加快农村工业园区建设 |
7.1.3 加强管控,推进绿色及安全生产 |
7.1.4 加强宣传,提高企业绿色及安全生产意识 |
7.2 推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
7.2.1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
7.2.2 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
7.2.3 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 |
7.2.4 继续发展工业 |
7.2.5 完善民间融资体系 |
7.3 完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
7.3.1 进一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
7.3.2 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
7.3.3 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 |
7.3.4 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基于“六级产业化”的乡村振兴策略与应用研究 ——以“同安区西柯镇丙洲社区建设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村的概念 |
1.3.2 乡村界定的困难性 |
1.3.3 乡村的类型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
2.1.1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一号文件” |
2.1.2 十六大时期“中央一号文件” |
2.1.3 十七大时期“中央一号文件” |
2.1.4 十八大时期“中央一号文件” |
2.1.5 十九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 |
2.2 新中国乡村发展的得与失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六级产业化内涵解读 |
3.1 六级产业化的缘起 |
3.2 六级产业化的法规 |
3.3 六级产业化的法规解读 |
3.3.1 农林渔业者的创新支援 |
3.3.2 六级产业化的推动对策 |
3.3.3 农林渔产物的促进利用 |
3.3.4 综合化事业计划的技术认定 |
3.3.5 通过综合事业计划认定的支援措施 |
3.3.6 六级产业化的预算编列 |
3.3.7 农林渔业成长的产业化基金 |
3.3.8 六级产业化的合作网络 |
3.3.9 地产地消与六级产业化的关联性 |
3.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六级产业化的辨析 |
3.4.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缘起 |
3.4.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六级产业化的异同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六级产业化理论的拓展研究与实施成效 |
4.1 日本“开发畅销商品”发展架构 |
4.1.1 种子(SEEDS)·需求(NEEDS)的思考架构 |
4.1.2 附加价值化×建立关系的思考架构 |
4.1.3 品牌化的思考架构 |
4.2 开发畅销商品案例: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
4.2.1 计划缘起 |
4.2.2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简介 |
4.2.3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畅销商品思考 |
4.3 中国台湾“设计翻转、地方创生”作业流程 |
4.3.1 “设计翻转、地方创生”计划推动 |
4.3.2 “设计翻转、地方创生”标准作业流程 |
4.4 “设计翻转、地方创生”计划案例:屏东东港示范点 |
4.4.1 甄选团队 |
4.4.2 产业定位 |
4.4.3 目标愿景 |
4.4.4 实施策略 |
4.4.5 推动执行 |
4.4.6 应用推广 |
4.4.7 延伸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六级产业化的乡村创生计划体系构建 |
5.1 乡村创生计划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5.2 乡村创生计划的发展策略 |
5.3 乡村创生计划体系的内容与目标 |
5.3.1 挖掘地区资源,凸显地方特色文化 |
5.3.2 加强领导力量,汇聚多方专业人才 |
5.3.3 注重特色创造,确立创生目标愿景 |
5.3.4 融合各级产业,实现六产延伸加值 |
5.3.5 整合地域基因,文青创意网红助攻 |
5.3.6 引入专业团队,扩大品牌运营效益 |
5.4 乡村创生计划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丙洲社区建设规划的案例研究 |
6.1 厦门乡村振兴推进情况 |
6.2 丙洲基本概况 |
6.3 丙洲产业情况 |
6.3.1 第一产业情况 |
6.3.2 第二产业情况 |
6.3.3 第三产业情况 |
6.4 丙洲乡村创生计划实施内容 |
6.4.1 管理、设计团队 |
6.4.2 特色创造策略 |
6.4.3 六级产业化发展策略 |
6.4.4 创意开发与运营团队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建立农产品畅销体系 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快推进信阳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D]. 费泽丹.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D]. 张思远.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6]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黄延龙.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7]武汉市黄陂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研究[D]. 翟天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安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 沈鹏.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3)
- [9]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D]. 王路遥.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10]基于“六级产业化”的乡村振兴策略与应用研究 ——以“同安区西柯镇丙洲社区建设规划”为例[D]. 蔡铸威.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