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文学的语境与写作身份(论文文献综述)
崔桂武[1](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认为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杜玉洁[2](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霍虹[3](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郑紫晖[4](2021)在《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露西·伊利格瑞和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埃莱娜·西苏并称为欧洲现代女性主义“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伊利格瑞的学说包括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理论和性别政治批判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其突出的特质是明确的解构主义立场和对于差异性权利规则的强调,她的理论可以视为是关于差异性的差异化的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一方面放弃经典女性主义理论着眼于权利的现实取向,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女性确认女性性经验、为女性主体性赋权和构建女性主义话语的方式,颠覆男权社会的二元逻辑思维模式、打破男权话语的微观权力牢笼,最终使女性通过建构语言的方式实现自我赋权。伊利格瑞理论的后现代特质体现在她对于差异和平等概念、女性性话语以及对于性别文化等问题的具体阐述上。本文绪论部分明确了选题视角、研究特色与研究意义。论文是在后现代视域下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这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主义研究在伊利格瑞学说创构时期已进入后现代语境;另一方面在于伊利格瑞深受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现出显着的解构主义哲学理念。为此,本文梳理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大致脉络和阐释了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本文的研究特色是以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话语理论以及微观权力理论三个模块范式为参照,根据伊利格瑞学说的精神实质及其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出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范式,即基于女性心理 分析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范式、基于女性谱系建构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范式、基于女性身体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微观权力理论范式。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呈现伊利格瑞理论在阐述女性语言和主体性建设方面的洞见性观点,这能够有助于推进中国女性主义文论建设,也可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清晰地呈现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建构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想之间的渊源,本文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后现代文化思想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其他代表人物学说与伊利格瑞学说的关系。后现代文化思想的代表学说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德里达的语言观与差异观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伊利格瑞首先改造拉康的镜像理论,并生成针对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的女性主义理论的窥镜检视,即她在针对以俄狄浦斯情结、羡阳情绪和阉割情结等为核心的、由男性主导的对女性塑形的经典话语规定中,还原女性被割裂和噤声的过程,并重新定义女性性经验、主张赋予女性主体性,从而建立男权文化体系之外的、以女性情谊和母女亲情为枢纽的女性谱系。其次,在建立女性语言的课题方面,伊利格瑞接受德里达提出的重视“能指链”打开的生成性的、游戏般的延异的语言观点。伊利格瑞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性经验的篡改归因于人类当前语言状况的单一和独断性,她进而在鼓励女性言说的基础上,主张建构与男性主导话语模式所不同的、基于女性认知和身体特性的新的语言。女性可以通过语言实践和对于现有语言的模仿和改造来获取女性话语。第三,受到福柯的微观权力学说的影响,伊利格瑞提出女性主义语言观是一种权力论:女性获取关于语言的权力有助于突破男权话语对女性的“监看”和对于女性身体的压抑,女性借由女性语言可回复到身体与生命本身,并进行生活实践。在这一基础上,伊利格瑞最后提出基于女性语言实践和自我创造的女性主体建构理论;此外,后现代女性主义其他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波伏瓦的女权主义学说、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学与西苏的阴性写作理论等。伊利格瑞承认波伏瓦的旗帜地位,并指出其“他者”说对于女性屈辱地位指认的重要性,但她同时更加接受克里斯蒂娃对男性文化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的符号学方法,伊利格瑞依据此方法,发扬女性文论研究对于前俄狄浦斯时期的重视的传统,建立起关于女性谱系的基本认知;她同时又结合西苏关于女性“乳汁”般的生命能量与女性白色写作的学说,提出肯定女性性经验、构建女性对于自身的言说和体验的女性主义话语方式、为女性主体性赋权等观点。如果说波伏瓦和克里斯蒂娃发现了女性被命名的地位和自身遭受到的压迫,而西苏继而提出女性有一种不得不表达的生命的能量,以及女性语言天生具备表达这种能量的阐释力,那么伊利格瑞的语言观则直指女性实践活动,将女性语言视为女性体验自身的过程和产物,将女性主义语言哲学描述为一种过程论,因而女性的主体性就来自这种创造和自我赋权的自我确认与满足。伊利格瑞以参照、对应而非对抗的方式解读平权理念,她模仿男性话语中的人称代词体系,建立女性对女性人称的认同感以及语言学意义上的具有性别意味的女性主体性,并主张女性模拟并参与语言游戏、创造女性语词,号召女性通过这些活动体验自我与创造生活。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内容,即是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伊利格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三种范式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第三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伊利格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对于弗洛伊德理论进行了批判:男性将话语规则解读为基于自身的父子/兄弟的男性秩序,将对于人类性经验的规则内化在依据男性自身的父子/兄弟血缘谱系之上的性秩序,这不仅生成了男孩在成长为男人生命轨迹中的、对于父亲与男性谱系的绝对依附,也规定了关于女性性经验的一些列话语内容,这些内容甚至包含关于人类性经验的话语禁忌。伊利格瑞的精神分析理论逐一批判俄狄浦斯情结、羡阳情绪、阉割情结等弗洛伊德专用的术语,指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母性指派等话语阴谋,最终提出建立女性谱系等主张。第四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伊利格瑞探讨男权话语牢笼长久以来限制女性真实地展现自身的性特质之话语内容,她提出女性必须通过建立围绕女性性特质的语言获取主体性。这种女性主义语言观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展开的解构主义的颠覆性解读,这是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在当代发展的一次重要转向,即使得女性文论研究从具体的权利实践层面转向语言实践视野。伊利格瑞采取德里达的延异语言观,主张女性通过采取模仿和游戏的方式,在语言中实现自身语言之直觉的、非目的的、重视身体与性经验因素的特质。第五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理论。伊利格瑞探讨女性受制于人们基于性别的生理、社会内容建构的社会秩序,主张改变人们自由地谈论和处理性经验问题时所采取的的态度,建立健全使人们的性特质得到保护和呈现的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框架。伊利格瑞主张用差异的眼光看待差异,这是后现代主义女性文论与传统女性主义权利视域下的女性主义性别政治观点相区别的核心原则,即伊利格瑞从确认女性性经验的独特性角度,将回避差异的理论起点转向尊重差异,将争取男女同权的理论视野扩充至争取人类生命权益的范畴。从理论角度上讲,伊利格瑞指认女性语言可以突破男性二元逻辑模式,而这一主张具备政治意味,即她主张建立语言学意义上的女性性别概念,并主张女性获取一种对标自身性别进行命名的话语权。而从健全权利机制角度上看,伊利格瑞将性别政治批判细化到异性婚恋、生命健康、职业规则以及女性公民权益等层面上,并以此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确保女性权益的主张。本文第六章是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伊利格瑞的理论是对西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颠覆性阅读,她批驳西方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女性气质”概念隐藏了以男性为主导的话语规则的工艺和阴谋,此概念被隐喻为一种阳具力量的垄断和扩张。由此,她强调建构性别差异理论,批判平等主义和单极世界,倡导女性性别认同和女性写作;她采用后现代哲学的解构主义立场和福柯式的考古学和谱系学研究方式,提出建立尊重女性生命本质的、具有女性亚文化特征的女性谱系;她还针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歧视与困境提出解决方式,这些内容都使她的理论带有鲜明的性别政治批判色彩,可以说,伊利格瑞推动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总体进程。像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建构总要引起争议一样,伊利格瑞的理论也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是聚焦于伊利格瑞的理论所呈现出的“生物学本质主义”和“非历史主义”的特征。对于前种评价,本文认为具有一定的道理:伊利格理论建构在女性特殊的身体体验、尤其是女性对性经验体验基础上,这的确呈现出生物学本质主义的特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伊利格瑞强调女性性经验的差异性做法,是在于从根本上解构男权话语规定,这也可视为伊利格瑞为寻求女性主义话语根据所做出的努力;而对于后种评价,本文认为,学者们给予伊利格瑞的评价,在总体上应是肯定大于指责。她虽然不是以经典的线性历史学研究方法建构理论,但她用考古学和谱系学方法回溯至人类文明的前俄狄浦斯文明阶段,并以男权话语体系为参照,推导出的女性谱系,可被视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研究,因此,学界将她的理论定义为“非历史主义”是偏颇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以男权话语体系为参照提出的女性谱系等学说,在解构男性话语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理论成果落入女性中心主义的窠臼。伊利格瑞以差异解构男权话语的二元对立逻辑的理论模式,实际上使她的话语理论也落入二元对立形而上学的圈套,这也难免使她的理论呈现出一种微观权力的特点。本文结语部分主要在于从更广阔的视域,认知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伊利格瑞提出的女性主义话语能够有效地丰富人类语言的表达空间,这主要在于她提出女性要用不断地参与语言游戏和自身的生活实践,并获取主体地位,而无数个女性的具体语言与生活实践打造成女性话语意义的能指链,女性语言因其而不断延异而生成新的样式和意义,这种属于女性的能指世界的总和使得女性在者与其存在相联系,女性由此实现自身赋权。女性语言的打造可以打破男性话语的一统天下之局面,人类语言将因之而丰富多彩。然而,伊利格瑞的学说仍然呈现出一种乌托邦性质,即女性书写女性谱系、树立女神权威的主张无法真正推倒男性诸世纪以来建成的文明大厦,女性语言也将会因过分地强调小范围的意义生成与女性范围间的彼此认同,而导致语言的歧义与“贫困”,这因而导致人们怀疑伊利格瑞的理论带有蔑视社会规则、视人类既有价值体系为虚无的主观主义色彩。但从总体上看,伊利格瑞的理论仍具有帮助女性在文学与语言角度实现自身言说的可能,她的理论能否成为一种学术主流还有待于历史证明。
张耀丹[5](2021)在《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彝族女性文学自新时期起开始群体性发展,至今已有较为优秀的创作实绩,但学界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仅有少数作者被相关研究提及。因此,本文拟以彝族女性文学中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呈现当代彝族女性参与写作至今的整体文学面貌和发展脉络,以及各阶段代表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及意义,分析彝族女性作家如何在创作中表达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议题。论文的主体部分共有五章,呈现出由总至分的论文结构。第一章作为总体性的描述,主要介绍了彝族女性写作发生的背景和动因,以及不同时期作家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传统彝族社会的女性观使得彝族女性在经历社会变革、进入社会角色之后,自然而然地开始进行女性意识的表达,彝族女性写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发端的。在发端之初,五零后与六零后作家便开创了“精英文学”和“地方文学”两条脉络,以其丰富的创作实绩和较长的创作生命成为这一群体的中流砥柱;七零后作家继承了“地方文学”一脉,呈现出私人口述史和地方家族史叙事的景观;八零后作家则因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异军突起地产生了更为现代性的写作模式,成为短短四十年间彝族女性文学发展的一次转向。第二章到第四章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对彝族女性写作的女性意识表达、民族性表达和跨文化书写进行具体分析,展现彝族女性作家在多民族文学相互交流的背景下,如何以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完成其个人经验与女性经验对于彝族文化共同体的建构。第五章则对其整体发展进行评述和展望。本文一方面要对彝族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历时性的梳理,一方面要具体到其具有共性的多方面的研究,以期对其群体性的把握做到完整又不失细节。彝族女性文学作为少数民族文学中被忽视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文学史意义上的补足,即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孙晓晴[6](2021)在《当代汉学家伊维德(Wilt L. Idema)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以女书译介为例》文中指出在漫漫中国文学长河中,女性文学的地位不容忽视。从古至今,才华横溢的女性作家层出不穷,她们性格不同、身份各异,创作的文学题材也多种多样。湖南江永的农村妇女不仅拥有口传文学传统甚至还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属表音文字——女书。然而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领域里国内外学者大多关注精致的贵族女性及其诗歌作品,给予民间女性口传文学关注较少。哈佛大学伊维德教授(Wilt Lukas Idema,1944—)是从欧洲汉学和北美汉学两种学术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既有纯熟的语言基础,又有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伊维德在撰写中国女性文学史时收纳了无数不同身份的女性作家,给予她们作品上的尊重。江永女书研究自国内出现时,他便产生兴趣,试图通过女书英译让西方读者了解这种女性说唱文学。因此他不仅在女性文学史巨着《彤管:中华帝国的女作家》中译介女书自传作品,还出版专门译介女书叙事歌谣的《江永的女英雄:女书中的中国叙事歌谣》。但国内外学界对伊维德教授中国女性文学方面译着的研究较少,而且对女书转译汉文叙事歌谣的部分也没有专门的译介。因此本文主要将处在这两个薄弱之处交汇点的伊维德的女书研究着作《江永的女英雄:女书中的中国叙事歌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发掘其译介特色与价值,进而健全完善女性文学相关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梳理伊维德成长与学习工作经历以及中国文学译着成果,总结伊维德构筑的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体系,探究其女书译介历程;并追溯中西中国女性文学与女书相关研究,举出伊维德译介的创新之处与特点;再将女书歌谣划分为“女性生命体验”、“女性德行典范”、“女性才学与爱情追求”三个主题进行分别论述,并对比分析伊维德在译介中的性别研究视角与方法;伊维德在译介中通过构建江永女性的民俗文化语境向西方读者传达了女书叙事歌谣的异国文化特色,也在性别研究视角下客观总结了其中的女性叙事所透露出的江永女性既突破又受限于传统道德的生存状态,最后伊维德试图通过“女性史诗”的文学价值评价将处于边缘的江永女性说唱文学提升到被西方读者所认可的主流文学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祝圣”了女书叙事歌谣。伊维德的译介对女书在世界文学中地位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在他之后女书不仅在西方主流学者编着的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女书转译的叙事歌谣也得到了女书研究领域资深学者的特别关注与研究。伊维德对于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现了更多被埋藏在“主流”文学史后的“另一部”女性文学史,为深入了解和探究中国的传统文学提供了更加独特的角度和全面的视野,有力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发展进程。
王秀花[7](2020)在《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学者格里塔·加德(Greta Gaard)是当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的杰出代表,其全球性跨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及物种公正、生态女性主义创作与批评等建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的发展。学者、环境活动家、同性恋者、素食者及达摩教义修行者等多重身份,铸就了她生态女性主义的显着特点,其跨界拓展的广泛性、公正性及包容性,为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文学创作与批评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在大量阅读第一手英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资料分析法、文本细读法、外部与内部研究相结合及跨文化比较等方法,系统地对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进行较为详实的评述、反思及比较,以期为应对当前的环境危机和文化生态危机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对我国的女性文学创作、批评及文学理论建构有所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和结语:第一章讨论二十世纪中后期欧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从生成论的角度讨论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分支的发展脉络,追溯谱系,重点陈述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中生态女性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其男女两性平等、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价值诉求,是后现代主义主潮虚无倾向的积极反拨;第二章讨论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格里塔·加德的历史登场,重点审视加德的生平和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其涉及到文学、心理学、环境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特点进行讨论,发掘加德的生态书写所呈示的思想渊源及文化意义;第三章讨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重点考察加德对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的突出贡献,其对传统伦理观注入“关怀”和“语境”的新鲜血液,将“环境正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及性别平等的价值诉求相统一,立足全球性跨文化视界建设生态女性主义新观念;第四章讨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创作。“非虚构性写作”是一种抒情叙事,带有浓烈的文学性,“杂糅”手法可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加德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理念,值得重视。加德的文学创作与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遥相呼应,是其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结合加德男女两性平等、保护生态及尊重少数族裔文化的价值观,讨论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解,关于小说、儿童环境文学,诗歌及神话传说的评论,以及她对生态女性主义者不重视文学作品的批评,凸显她结合底层文化(草根文化)、儿童环境文学、后殖民女性主义话语等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观所呈示的文学批评特色,强调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独特贡献。结语部分结合中国大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总结加德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和批评的成就,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强调其交叠性、持续性、包容性及实践性的特色,凸显其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在性别学、生态学、文学、伦理学、宗教及人与动物的关系等多个领域的交融互补,为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多样性、跨界性及可能性,为强调生态保护、男女平等及尊重多元文化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为正在发展中的我国女性文学及批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为我们思考文学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路径,顺应了当代世界文学理论强调实用性及各种学说互存互补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张政君[8](2020)在《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文中指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诞生于20世纪。在经过“五四”时期、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实践,女性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第三次发展的高峰期,进入了一个自觉与自省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人意识与性别意识的觉醒以及“私人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镜像书写,尤以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与陈染《私人生活》最为突出。需要指出,本文所指的镜像书写中的镜像是指承载主人公心理投射与期待的,作为意象出现在小说中的镜像,有主人公对镜自照的场景。本篇论文聚焦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小说,通过梳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及其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运用,尝试以镜像阶段理论剖析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与陈染《私人生活》,并将中西方小说中的镜像书写进行对比,阐明镜像书写在不同国别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分析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谋和与分歧,在比较中揭示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突破及产生突破的原因。进一步探寻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的得与失,以及镜像书写带给中国女性写作的新契机。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除绪论)。第一,概述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梳理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林白陈染镜像书写的概况。第二,运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研究分析中国20世纪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代表作品(《一个人的战争》、《私人生活》)的镜像女主人公。在比较分析中西方小说中的“镜像书写”后,阐释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谋和与分歧。第三,分析《一个人的战争》与《私人生活》中镜像空间的表现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及镜像空间的发展。第四,阐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出现的原因及其得与失。
连艳果[9](2020)在《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文中指出作为北美知名汉学家,魏爱莲(Ellen B.Widmer)集中探索中国古典小说与女性书写史,尤其是于明清时期女性与小说之关系着力颇多,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学界均有较大影响。魏爱莲指出,明清时期女性作家的出现,其外在因由是商业出版的兴起与繁荣,而从主体角度看则是女性自我实现诉求的高涨与审美追求的提高。传记写作及其自我指涉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参与小说创作活动。此外,男性支持女性教育与小说出版所形成的“涓滴效应”,男性对女性经验、形象的挪用(“腹语术”)与女性文人对男性文人创作风格的借鉴(“女扮男装”),“想象性的社群”所建构的文学网络,均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女性深度参与小说写作。魏爱莲强调,明清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男性作家笔下“成功女性”,这是男性权力话语的折射,亦有女性自我书写的“政治女性”,则系女性希冀实现自我价值的表征。这些女性形象既成为传统文人道德伦理审判的对象,更是女性读者眼中的“第二自我”,可被视为女性诉求的显现。魏爱莲对明清时期女性的小说接受也不乏关注。她认为,女性的小说阅读之所以成为可能,与女性作为隐含读者的身份、闺秀读者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小说文本(如《红楼梦》)的推动均有关联。同时,女性与小说批评活动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成为小说批评的主体,即评点人,而且这一时期小说批评中的女性视角也渐次展开。此外,商业出版的兴起也使女性的读者角色愈发受到重视,而印刷媒介的繁荣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女性阅读走向普及与深入。魏爱莲关于女性与明清小说之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其显着特色。她极为注重返回历史语境,集中体现在结合历时梳理与共时分析、广泛运用“历史的小说化”、合理运用历史想象;作为异域之眼,她还使用比较研究法,既注重开展不同类别中国古典小说之间的比对,又适时进行中西跨文明比较;“互文性分析”在其研究中相当常见,她既讨论小说与诗歌之间的互文关系,还探索同一小说内部及不同小说之间人物、意象的互文性。总而言之,魏爱莲开展的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有其显着的理论价值与创新性,但又偶有文本选择欠妥与理解偏差。
杨旗[10](2020)在《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文中认为“身体写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学现象,它是世纪之交特定的文化产物,是在整个社会进入转折时期各种潮流冲击形成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到新世纪,学术界对于它的评价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多持批判的态度,其存在的文学价值也慢慢被忽略。“女性主义”在文学史的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其理论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把“身体写作”置于“女性主义”这一大框架之下,结合林白、陈染等女性作家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既摆正了研究方向,也能从理论的高度去挖掘作品中深层次意蕴。笔者认为重新梳理分析90年代“身体写作”这一文学现象,能为身体书写乃至女性主义书写提供坚实的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证。导论部分从前人“身体写作”的研究出发,阐述其研究内容并进行系统分析,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从目前已有的身体写作的研究中确立本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把身体与女性主义联系起来思考,简单梳理女性主义、身体意识在中国的发展,分析“身体写作”产生之前的文化语境,得出“身体写作”的缘由与反响,为之后的文本分析树立理论基础。第二章从90年代“身体写作”的具体作品出发,重点阐述作品中的同性恋者、自由者、自恋者等女性形象和身体与性爱关系,以得出其所带有的颠覆性,明确文本所存在的文化、文学价值。第三章选取文学审美性这一角度,再度深入作品,主要从叙事形式的先锋性、写作话语的独特性、写作空间的拓展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理论,力图客观清晰地展示出女性身体书写的独特魅力。第四章则是从辩证的角度分析“身体写作”的局限性并进行反思。
二、女性文学的语境与写作身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文学的语境与写作身份(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前期研究综述 |
1.3 主要概念说明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
2.1 发生期(1917—1927 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
2.2 发展期(1928—1937 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
2.3 延续期(1937—1949 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
结语 |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女性主义研究进入后现代语境 |
1.1.2 后现代视域下研究伊利格瑞女性主义理论的当下意义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伊利格瑞着作译介情况 |
1.2.2 国外对伊利格瑞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对伊利格瑞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后现代文化思想与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关联 |
2.1 后现代文化思想及其对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1 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2 德里达语言观与差异观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1.3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
2.2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化取向及其同伊利格瑞的关系 |
2.2.1 伊利格瑞对于波伏瓦的女权主义学说的发展 |
2.2.2 伊利格瑞对于克里斯蒂娃符号学女性主义主张的借鉴 |
2.2.3 伊利格瑞对于埃莱娜·西苏的阴性写作理论的迎合 |
第3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
3.1 “窥视”检验——精神分析学说的女性主义阐释 |
3.1.1 伊利格瑞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读 |
3.1.2 伊利格瑞对“羡阳情绪”理论的颠覆 |
3.1.3 伊利格瑞对“死本能”概念的重新定义 |
3.2 “非一之性”——女性的性别认知 |
3.2.1 伊利格瑞对于“阉割情结”话语规定的挣脱 |
3.2.2 伊利格瑞批判“女性抑郁症”并尝试性别话语实践 |
3.2.3 伊利格瑞尝试“女性复制女性”的性别阐释 |
3.3 找回“弑母”神话——重塑女性文化谱系 |
3.3.1 伊利格瑞批判“母性指派”和母职谱系在西方思想和制度中的缺席 |
3.3.2 伊利格瑞争取母职谱系同父职谱系共存而非将其取代 |
3.3.3 伊利格瑞否定“布娃娃”游戏并重建女性文化谱系 |
3.3.4 伊利格瑞主张的基于母女关系的女性文化谱系内涵 |
第4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 |
4.1 语言的“性别化”——女性言说何以可能 |
4.1.1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与男性主导话语的关系 |
4.1.2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与之前女性主导话语的差异 |
4.1.3 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体系是基于女性特质的社会文化书写 |
4.2 “女人腔”——女性话语特质 |
4.2.1 触摸式——女性语言的身体属性 |
4.2.2 模糊性——女性语言的隐喻属性 |
4.2.3 感知性——女性语言的非逻辑性 |
4.2.4 非线性——女性语言的非目的性 |
4.3 模仿演练——女性获得话语权的方式 |
4.3.1 女性语言需要将女性继续“停留在女性中间(among themselves)” |
4.3.2 作为人称的、个体的女性“你(you/tu)”在女性共在中的登场 |
4.3.3 女性语言确立了你——她——我(tu-elle-je)的立体的人称链条 |
第5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理论 |
5.1 话语的内在力量——言说行为中的政治意味 |
5.1.1 伊利格瑞的女性话语是寻求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 |
5.1.2 伊利格瑞“女性世界”视角下“男性世界”的缺陷 |
5.1.3 伊利格瑞的女性理念对于男性认知形而上学的突破 |
5.2 以“二”代“一”——建构女性主体的设想 |
5.2.1 伊利格瑞批判由男性性经验主导的人类语言“性别”现状 |
5.2.2 伊利格瑞辨析女性由“她”成为“非他”的语法性别的过程 |
5.2.3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语言学意义上的性经验和性别概念 |
5.2.4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一种女性身份认同或作为一种所有权的性别观 |
5.2.5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女性主体的构想 |
5.3 重构性秩序——走向女权主义 |
5.3.1 伊利格瑞批判男性话语对女性神体系的篡改及其所致的社会问题 |
5.3.2 伊利格瑞主张重建女性神体系和复兴女神权威 |
5.3.3 伊利格瑞重建女性权益的具体内容 |
第6章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评价与思考 |
6.1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评价 |
6.1.1 对西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颠覆性阅读 |
6.1.2 强调性别差异的理论建构 |
6.1.3 性别政治特色的批评实践 |
6.2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有关学术评价的思考 |
6.2.1 如何看待“生物学本质主义”的学术评价 |
6.2.2 如何看待“非历史主义”的学术评价 |
结语: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从无到有的彝族女性写作 |
二、评论界的关注与不足 |
三、个人原因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一)彝族文学研究现状 |
(二)彝族女性文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细读法 |
(二)历时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新时期彝族女性写作综论 |
第一节 彝族女性写作背景与动因 |
一、彝族女性的历史地位和意识觉醒 |
二、传统文学中的彝族女性形象 |
(一)被塑造的女性:《姿子尼乍》与《妮日尔果》 |
(二)被禁锢的女性:《支格阿鲁》与《阿嫫尼惹》 |
(三)被赞美的女性:《甘嫫阿妞》与《阿诗玛》 |
第二节 彝族女性写作发展历程 |
一、从无到有:当代彝族女性写作史 |
(一)彝族女性写作的开创者:李纳 |
(二)五零后与六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
(三)七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
(四)八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
二、从离乡到返乡:新时期彝族女性写作的共性思考 |
第二章 基于彝族文化的女性生命书写 |
第一节 悲剧性的女性群像塑造 |
一、隐忍的女性形象 |
二、反抗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封闭性的女性生存空间建构 |
一、山上的世界:边地 |
二、山下的世界:城市 |
第三章 对于传统彝族文化的根性找寻 |
第一节 彝族文化地域的塑造 |
一、现实的生存地域 |
二、虚构的死亡地域 |
第二节 彝族文化符号的运用 |
一、具体的文化符号 |
二、隐在的文化符号 |
第三节 对于彝族文化的批判与追求 |
第四章 关于全球化时代下跨文化现象的思考 |
第一节 文化冲突的展现 |
一、边地与中心 |
二、本族与他族 |
第二节 跨文化创作视野的延申 |
一、消极的诉说:对文化冲突的疑虑 |
二、积极的表达:对文化冲突的接受 |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流散现象 |
一、全球化时代下的离乡与寻乡 |
二、文化流散中的缺失与收获 |
第五章 彝族女性写作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成绩:多重探索 |
一、三重议题的集体探索 |
二、边缘和底层群体的观照 |
第二节 反思:继续前行 |
一、走出地方 |
二、拓展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当代汉学家伊维德(Wilt L. Idema)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以女书译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伊维德的江永女书研究 |
第一节 伊维德江永女书的研究历程 |
第二节 伊维德江永女书译介中女性文学的价值框架 |
第二章 诞生在辟野的女性史诗——《江永的女英雄:女书中的中国叙事歌谣》的译介阐述 |
第一节 女性生命体验 |
第二节 女性德行典范 |
第三节 女性才学与爱情追求 |
第三章 伊维德女书译介的特色及价值 |
第一节 以构建文化语境为目的的译介 |
第二节 文学价值的“祝圣化” |
第三节 伊维德女书译介的价值、不足与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
第一节 二十世纪欧美后现代主义思潮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
第二章 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格里塔·加德的历史登场 |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 |
第二节 生态女性主义的杰出代表加德 |
第三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第一节 伦理观和女性主义伦理观 |
第二节 从女性主义伦理观到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 |
第四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创作 |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创作实践 |
第二节 《根:家园真相》读解 |
第五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
第二节 对文学作品的具体评论 |
结语:比较视域中的加德生态女性主义书写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格里塔·加德生平大事及主要论着年表 |
附录2:格里塔·加德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写作背景与理论价值 |
第二节 前期研究综述 |
第二章 镜像阶段理论与镜像书写在中国 |
第一节 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及其理论运用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概述 |
第三节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书写 |
第三章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主人公 |
第一节 助“我”形成的镜像自恋 |
第二节 镜像自恋后的不同走向:自欺与自证 |
第三节 前镜像时期:目光之镜与言语之镜 |
第四节 互为镜像的姐妹情谊 |
第四章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空间 |
第一节 私密幽闭的镜像空间 |
第二节 镜像空间的发展:女性乌托邦 |
第五章 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原因及其得与失 |
第一节 变革的时代与社会 |
第二节 文化语境的变化 |
第三节 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得与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魏爱莲其人、其学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国外研究现状 |
0.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章 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创作 |
1.1 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作家 |
1.1.1 “商刻”与女性小说作者的出现 |
1.1.2 自我实现与女性弹词小说创作 |
1.1.3 审美追求与女性章回小说写作 |
1.2 传记与女性小说书写 |
1.2.1 女性传记作为“虚构文学”之“先声” |
1.2.2 自我指涉与女性诉求 |
1.3 “文学网络”与女性小说创作 |
1.3.1 “涓滴效应”与女性文学创作 |
1.3.2 小说写作中的男女互动 |
1.3.3 “想象性”社群与女性文学网 |
第2章 魏爱莲论明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2.1 女性形象的形塑 |
2.1.1 男性作家笔下“成功女性” |
2.1.2 女性自我书写中的“政治女性” |
2.2 女性形象的审美效应 |
2.2.1 文人对女性形象的伦理评判 |
2.2.2 女性读者眼中的“第二自我” |
第3章 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的接受 |
3.1 女性小说阅读何以可能 |
3.1.1 女性作为隐含读者 |
3.1.2 闺秀读者“读写能力”的提升 |
3.1.3 《红楼梦》扩大女性读者群 |
3.2 女性批评与性别阅读 |
3.2.1 女性评点家的出现 |
3.2.2 小说批评中的女性视角 |
3.3 商业出版、媒体变革与女性的小说接受 |
3.3.1 商业出版及对女性读者的重视 |
3.3.2 印刷媒介繁荣与女性阅读的转变 |
第4章 魏爱莲探索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之研究方法 |
4.1 返回历史语境 |
4.1.1 共时与历时视角相结合 |
4.1.2 小说化的历史 |
4.1.3 历史想象 |
4.2 比较研究 |
4.2.1 小说内部的文体比较 |
4.2.2 中西跨文明语境比较 |
4.3 互文性的分析 |
4.3.1 体裁互文 |
4.3.2 人物形象互文 |
4.3.3 意象互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第一章:女性主义与身体写作背景 |
一、女性主义与身体意识 |
(一)19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
(二)中国女性身体观念的发展转变 |
二、1990 年代身体写作产生的文化语境 |
(一)“五四”以来两性关系的发展 |
(二)母性谱系的重新书写 |
(三)1990 年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
三、1990 年代身体写作的出现与论争 |
(一)从西方引进的“身体写作”概念及其在中国发展 |
(二)“身体写作”的论争 |
第二章:1990 年代女性主义作品中的身体书写 |
一、“身体写作”中的女性形象 |
(一)身体建构下的同性恋者 |
(二)破解女性神话的自由者 |
(三)沉沦孤独自我的自恋者 |
二、“身体写作”中身体与性爱的关系 |
(一)爱情至上中的肉体之欢 |
(二)快感崇拜后的精神空虚 |
(三)身体消耗下的生命走向 |
三、“身体写作”中的颠覆性 |
(一)反抗传统性文化 |
(二)颠覆男性性霸权 |
第三章:“身体写作”的文学审美性 |
一、身体写作叙事形式的先锋性 |
(一)梦呓式的自传叙事 |
(二)虚实结合的镜像叙事 |
(三)感性化幻想与回望 |
二、身体写作话语的独特性 |
(一)被偏爱的写作意象 |
(二)瑰丽而有力度的语言 |
三、身体写作中空间的拓展性 |
(一)身体空间性 |
(二)“没有笼子的囚徒” |
第四章:“身体写作”的问题及其反思 |
一、身体写作存在的局限性 |
(一)女性身体书写外延的肆虐 |
(二)私人经验与公共空间的对峙 |
(三)社会历史的缺失与道德堕落 |
二、身体写作的反思 |
(一)解构后的建构并重归于“人” |
(二)迈向理想的性别诗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女性文学的语境与写作身份(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02)
- [4]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D]. 郑紫晖. 辽宁大学, 2021(02)
- [5]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D]. 张耀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当代汉学家伊维德(Wilt L. Idema)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以女书译介为例[D]. 孙晓晴.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7]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D]. 王秀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8]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D]. 张政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9]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D]. 连艳果. 湘潭大学, 2020(02)
- [10]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D]. 杨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