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关村的“庙会”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王孟孟[1](2021)在《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发展的短板日益突出,“空心化”、“社会关系瓦解”、“活力减退”等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碍。面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策略/战略,与此对应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也逐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乡村地区,其中公共空间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成为相关研究的焦点。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承担了村民日常的休闲生活,也是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是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激发村庄公共生活的发生,提高村民的交往质量,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提升乡村的公共性,有利于乡村社会稳定。城固县垣山村作为秦巴地区较早开展农村社区化改革的村庄,公共空间活力不足成为禁锢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表现,因此本文基于上诉背景,以提升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为目标,构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进行评估,总结公共空间活力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公众活动力提升、公共空间吸引力提升、集体组织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其公共空间活力营建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垣山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与村庄发展活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相关理论、相关文献研究,对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活力、乡村公共空间、等概念进行了概念辨析;(2)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相关研究及垣山村实地的调研走访对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进行探究,提出了三大活力构成要素;(3)基于三大构成要素、六大活力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4)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进行系统调研与分析,判定其空间活力现状,对其空间活力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其活力缺失问题;(5)针对公共空间活力现状问题借鉴相关案例经验针对三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策略。
王紫媛[2](2020)在《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提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地铁站域景观空间也随之成为了城市景观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地铁站域景观空间作为联系地铁交通与城市空间的纽带,对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增强城市活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市民幸福度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地铁站域景观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城市各个角落,对城市景观风貌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利用站域景观空间,打造宜人的活动场所,对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对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研究,探讨未来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改造设计策略与方法。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将地铁站域空间按照五类典型街区进行划分,将站域景观空间绿化类型分为点状绿化、带状绿化、面状绿化三类,并对其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其次,按不同街区类型选取50个样本,统计北京各类街区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绿化类型分类情况,总结现状特征;然后选取15个典型街区内有代表性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进行详细调研考察与实地测量,分析总结北京各类功能街区地铁站域空间的景观格局、环境现状和使用状况,研究当前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建设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对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提出优化策略,在五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注重衔接空间,体现不同类型街区的差异性,关注文化与智能化,维护景观空间统一性,拓展活动承载力,同时结合研究成果选取五个典型景观空间进行现状提升与改造设计实践。希望本文的研究未来能对北京乃至其他城市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建设与改造提供相关参考。
周辰[3](2020)在《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城市格局体系的演变,由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所决定。近代中国在西方入侵的背景下,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原有的社会秩序亦遭受冲击。经济因素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因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形成了政治城市衰落、经济城市崛起的格局体系。保定作为直隶省城,是一座地处京畿腹地的内陆城市,近代以前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近代以来发展相对落后。保定依靠行政力量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非内在需求的产物,而是政治权力推动的结果,其变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属于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在我国近代城市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前的保定,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显赫,成长路径符合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治、军事优先发展。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北宋时期边境的军镇发展为清代直隶首府。保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为政治、军事功能提供服务,属于权力控制型经济,商品经济成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能力有限,经济结构畸形。近代保定在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近代转型的道路,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官员、军阀的个人权威是推动城市变革的主要力量,保定的经济延续着依附军事政治的传统。保定在社会变革中呈现出“绝对发展”与“相对衰落”并存的特点,城市在工业、金融业、交通与通讯、商业等领域具备了早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新兴经济城市相比,保定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发展相对缓慢。近代保定区域市场在传统政治力量与近代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长,通过分析商人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体系网络结构,可以窥见其并未成长为经济类型的城市,仍然是消费功能为主的传统政治军事城市。保定市场在近代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演变过程,商业腹地因天津经济地位的擢升与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而空前扩大,亦因交通枢纽的丧失而有所削弱。保定城市地位由政治功能决定,经济功能依附于政治功能,城市区域地位与行政地位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保定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经济功能的不足弱化城市的政治功能,其区域中心位置被天津所取代。商会组织是保定近代商业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官方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国家行政推动为主要动力。官方与商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权威、中央集权程度,其互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权威相对薄弱时期,官方借助商会等民间力量维持统治秩序,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商会广泛参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起到了制衡作用;当国家集权程度较高时,官方极力压制社会力量,商会沦为了官方的附庸机构,无所作为。保定商会属于行政高度管控的地方性商业组织,其成长路径与城市功能属性密不可分,商会组织的成立与改组、各类重大社会活动的开展均与官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对官方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在保定商会与其他商会的互动中,社会属性多而经济属性较少,彰显城市政治地位崇高、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关于保定的成长路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权力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行政权力是推动保定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改革避免了保定走向没落的命运;但是官方权力过大也会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力,抑制区域经济成长的活力。
刘小静[4](2020)在《基于参与式设计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 ——以贵州中关村墨仓为例》文中认为乡村公共空间是人们能够自由出入进行休憩、交谈等日常交往,或是组织村民集会、节日祭祀、红白事等社会性活动的主要场所。它既是承担村民公共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同时也是承载乡村民俗、秩序的文化空间载体,是乡村社会长久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记忆和文脉,也是维系乡村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关键场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伴随乡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乡村公共空间的价值日益得到重视,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营造亦成为乡村建设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营建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不考虑地域特色,乡村公共空间同质化现象严重;忽略村民的使用需求、日常行为习惯,使空间缺乏使用性和活力等,造成“设计之后”的空间无人使用,村民对其发展漠不关心等后果。本文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关村“墨仓”为对象,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探析设计团队如何将参与式设计导入乡村社区公共空间营造,让使用者自己动手参与社区公共空间的建造与运营,使各种“空间”能达到最有效且最长久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透过参与过程,将空间使用者转变为积极的“社群”,培养其自主治理和运营社区的能力。论文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研究的相关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第二章分析了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意义和价值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此说明营造乡村公共空间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第三章对参与式设计相关的理论和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乡村和社区两个方面来论证参与式设计在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的可行性;第四章阐述参与式设计推动下的墨仓物质空间建设,详细叙述了包含村民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空间设计与建造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参与式设计对参与者的积极影响;第五章就建造完成之后的乡村公共空间如何被使用展开叙述;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节庆活动、研学活动、工作坊等方式,将参与式设计导入社区空间,在空间激活的同时培养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社区自治的能力;第六章对参与式设计介入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论述,包括社会关系的重构和参与主导者的转换两个层面,并对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第七章为结语部分,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本研究结合笔者亲身参与的案例,在立足于乡村现实的基础上,对参与式设计介入乡村公共空间营造这一课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期望通过对其经验得失的归纳与总结,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和营造活动有所助益。
张改潞[5](2020)在《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提出,部分乡村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乡村“千村一面”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在此背景下,保护与传承村庄乡土文化则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只有保护村庄乡土文化,才能真正的做到让村民“望得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本文以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出发点,首先从国家和北京市层面对美丽乡村建设背景进行解读,明确研究目的与理论实践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得出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框架的总体技术路线。其次,对乡土文化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梳理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内容,并分析总结国内外优秀乡村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梳理乡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结合基于乡土文化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策略,最终得出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最后,分析杨镇的乡土文化资源,并选取杨镇首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庄中的沙岭村、曾庄村、大三渠村进行实地调研。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对杨镇乡土文化的保护意愿,以及了解村民对于乡土文化保护的切身需求。最后依据村民意愿与需求,运用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理论,以沙岭村、曾庄村、大三渠村为例对北京市顺义区杨镇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杨镇景观规划设计主要采用了保留和延续村庄肌理、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实现村民的主体地位、乡土文化带动产业发展、乡村景观营造等设计方法。论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探讨了乡村景观营造的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杨镇的乡土文化资源,以沙岭村、曾庄村、大三渠村为例对北京市顺义区杨镇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对研究理论进行检验,而且能够为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让乡土文化在杨镇的发展与建设进程中得到保护与传承,避免乡村“千村一面”的现象恶化。
李鸽[6](2020)在《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指出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来源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信俗,并融入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着当地民众的民俗活动和精神向往。本文将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研究置于锦州黑山当地所固有的历史传承、地域环境及民俗文化的大框架中,主要论述其产生发展、选材造型、用色图案、保护和传承等。通过对三个不同层面人物的采访调研,以及对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艺术生存的地域环境、历史传承、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详尽的分析,了解了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保护传承现状,并翻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认为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传承人外迁、传承空间缩小、忽视现代科学技术、社会需求变弱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与培养传承人、拓展传承空间、融入科学技术以及加强对外宣传有一定关系。据此,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更加充分地阐述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陈菁[7](2020)在《历史性城镇景观(HUL)视角下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 ——以溧阳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历史城镇不断遭到城市发展的挑战与破坏,呈现遗产孤岛化和碎片化的现象,风貌遭到破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我们应当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城镇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城市发展中延续历史文脉已经成为历史城镇的普遍需求。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这类历史遗存比较丰富的城市,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保护传承工作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然而对于更广泛存在的一般历史城市来说,城市文脉往往让步于城市建设,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历史遗存较少、历史风貌欠完整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认知城市文脉,实现文脉延续,更加值得我们深思。一般历史城市普遍面临着城市风貌淡化、格局破坏、文化丧失的问题,急需开展文脉延续工作。近年来,“历史性城镇景观”(HUL)将“遗产”的概念扩展到所有城市遗产,从层积性与关联性的视角出发研究历史演变过程及各类文脉要素,体现了历史文化保护从物质遗存向文化脉络的转变,对于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文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对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提出了具体可操作且具有普适性的方法与路径,包括基于层积性的区域演变特征和文脉要素识别、基于关联性的文脉特征认知和要素整合以及整体性文脉延续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溧阳的城市研究中,对溧阳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层积研究,深入挖掘各类文脉要素,结合公众调查总结了溧阳文化特色和价值,采用基于关联性的资源整合方法,以空间为载体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提出了城市文脉延续策略,落实在城市空间的各类规划与节点设计中。
赵颖[8](2019)在《以游憩需求为导向的北京市城市公园环功能提升与规划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的“郊野公园环”正面临提升为“城市公园环”的建设背景。现状郊野公园丰富了居民的游憩空间,但其规划定位的转变必然对游憩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针对北京市未来“城市公园环”的游憩功能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对一道绿化隔离地区覆盖的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四个城区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公园进行调查研究,对游憩使用现状、游憩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游憩功能提升的方向并综合考虑分析其他社会、自然、文化等因素的提升方向后提出对城市公园环规划的优化建议。首先,本文对公园游憩使用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公园时空使用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公园游憩使用的影响机制,包括外部影响因素与公园内部使用情况;对公园内部使用情况的分析包括了内部空间的到访情况与游人的空间行为模式。其次是对居民在城市公园环中的游憩需求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居民的游憩行为特征、游憩活动偏好、游憩动机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在与现状游憩特征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了游憩功能提升方向。最后提出了对城市公园环的规划进行优化提升。作者对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景观、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研究尝试,对城市公园环的分区定位、布局结构以及游憩活动规划等方向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对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倪睿贤[9](2018)在《基于集体记忆的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是村民文化生活的主要载体,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双重驱动下,乡村发展困难重重。乡村文化建筑的功能需求抽离、规划组织无序、形式趋同乏韵、场所精神缺失,也带来了村民集体记忆断层、文化自信缺失以及归属感与认同感的逐渐消散。随着国家政策对美丽乡村建设运动和乡村文化振兴运动的逐步开展,国家对乡村文化建筑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建筑学界乡村建筑实践的兴起与“本土设计”及“在地建造”话题的升温,也为乡村文化建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基于上述问题与发展现状,通过对集体记忆理论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其集体性、当下性、文化性和场所性四大特征;创造性的将集体记忆理论引入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之中,发现其四大特征可以正好与乡村文化建筑的现存问题相耦合,从而针对性提出相应指导原则,以期为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设计发展提供启示,也希望以乡村文化建筑的设计为触媒点,实现乡村针灸式的渐进性更新,进而唤醒乡村的集体记忆,找回村民的文化自信与归属认同。本论文紧密结合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脉络,基于实地调研与问卷调研的定性研究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主观与客观的统计法总结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发展问题。以重拾乡村集体记忆、重塑村民价值认同为出发点,结合当下乡村文化建筑实践案例,为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文章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绪论、集体记忆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基本解析、基于集体记忆的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空间设计策略和基于集体记忆的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形式设计策略。通过由集体记忆理论总结出的四大指导原则,提出乡村文化建筑空间设计与形式设计的相应策略。空间设计中,针对空间布局、空间组织、空间环境三个层面分别提出场所性、集体性、原韵化策略;形式设计中,针对建筑形体、建筑界面、建构技术三个层面分别提出象征性、情感性、在地性策略。通过空间设计与形式设计策略的提出,基于集体记忆对其的指导性作用,以期为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朱君[10](2017)在《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文中指出本论文所涉及的“京师”指国家首都。由于我国历代首都众多,故选北京为个案进行研究。京师武术文化研究所涉及的地域以北京地区为主体,并进行研究;但作为首都,研究所涉及的层面还要兼顾国家层面。因此,京师武术文化研究不是一般意义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是以北京地域存在的与武术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化为主体,兼顾国家层面的武术文化研究。为了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先后七个月深入北京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学口述历史方法调查,并通过对京师武术文化历史、发展现状等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对于繁多的文献资料,运用个案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对历史资料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通过逻辑分析,去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最终形成完整性论文,并为京师武术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策略。同时,查阅和学习论文所涉及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和地理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写作思路上,紧紧围绕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这根主线,分析京师古代、近代和现代武术文化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归纳、总结京师武术文化的特征、发展规律、演进动因等,逐步形成论文主体框架。在谋篇布局上,全文共分10个章节。2-5章围绕京师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土壤、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与影响、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转型和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定位四大部分展开书写。6-9章围绕京师武术文化的内容、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特征、京师武术文化发展规律与演进动因、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发展策略四大部分书写。第10章为本文的结论。论文有资料、有论证、有结论,逻辑思维严密,布局合理,结构完整。论文内容及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导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重点、难点、可能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理论假设,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2、“京师武术文化”概念的界定。通过对“武术文化”、“京师”、“京师武术文化”的界定,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认为:京师武术文化是以国家意志为导向的,以包容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为典型特征的,在首都从事与武术相关的社会活动的主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这个创造活动的本身。3、京师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认为定都主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关,同时受到民族融合、自然环境、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北京成为首都有其独特的民族融合因素。地理环境对北京的民众性格有影响,其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融合“胡风”色彩的文化。4、古代京师武术文化与其它地域武术文化的区别之一在于宫廷武术文化。古代京师武术文化以宫廷武术文化为核心,包括帝王武术、宫廷娱乐武术和大内高手武术。宫廷武术以骑射、摔跤为主要运动形式,以技击搏杀为运动特征。军旅武术是御林军武术,是为保卫宫廷和首都而设立的。民间武术以入仕、糊口和立势为目的。统治阶级对武术有时禁止、有时倡导,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相互促进,民间武术的立势有时对政府产生较大冲击,这些对京师武术文化发展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搏杀。5、民间武术的兴盛是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成就之一,也是与其它地域武术文化的主要区别之一。民间武术的兴盛与近代武术军事功能的让位、武科举制度的废止、内忧外患的时局不无关系。民间武术的兴盛也与京师义和团运动、近代的“强国强种”思想和西方文化的侵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批农民武术家奔向京师,纷纷开门立拳,但由于近代枪炮的盛行致使武术在战场的威力大大削弱,迫使其向体育方向转型。因而,近代京师武术文化以八卦掌、太极拳的防身健身为主要特征。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搏杀与健身。6、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定位有三,向体育(广义)、教育和文化传播方向发展。竞技武术成为武术发展的领头羊,一度唱独角戏。近年来,京师武术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学校武术方面,京师的中小学、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都十分重视武术。在传播文化方面,社团组织和国家层面都发挥了作用。现代以太极拳、竞技武术的普及、提高为主要运动特征,具有引领全国武术发展的作用。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为健身、教育与文化传播。7、京师武术文化丰富多彩,拳种具有的特点是:一是以北方拳种为主。二是摒弃“门户之见”,形成完整的拳种体系。三是展现大气磅礴的首都气概。在武术精英方面,列举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突出贡献,并研究了天桥、庙会及武术小说现象,拓宽了武术文化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最后,以八卦掌和太极拳为例,分析了其源流、北京发展状况、内容体系、技术特点等。指出北京拳种的发展与京师的文化、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京师武术文化形成的重要部分。8、京师武术文化精神内涵。京师武术文化有包容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文化特色。其气质特征包括“慷慨悲歌、气劲人豪”、“风气刚劲、剽悍尚武”的文化心理。“反帝爱国、舍身取义”、“救国图存、大义凛然”的文化气质。蕴含“天人合一”、“阴阳互转”、“中庸和谐”等文化精神。9、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为:第一,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京师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第二,搏击价值盛于乱世,健身价值兴于盛世。第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引导京师武术文化走向辉煌。演进动因有四:第一,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第二,复杂的人文背景。第三,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迁都的影响。10、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包括:引领全国武术的发展方向,能够弘扬民族精神,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为京师竞技武术、社会武术和学校武术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并为文化建设提供建设性策略。
二、中关村的“庙会”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关村的“庙会”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焕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
1.1.2 问题背景—空间活力缺乏,环境有待提升 |
1.1.3 学术背景—学术思潮涌起,研究意义重大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乡村空间建设理论与实践综述 |
1.3.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空间活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畴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概念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乡村概念 |
2.1.2 空间活力的概念 |
2.1.3 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 |
2.1.4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 |
2.2 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田园城市理论与乡村建设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乡村建设 |
2.2.3 乡村振兴理论与乡村建设 |
2.3 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 |
2.3.1 场所理论与公共空间 |
2.3.2 外部空间理论与公共空间 |
2.3.3 新陈代谢-共生理论与公共空间 |
2.4 空间活力的相关理论 |
2.4.1 触媒理论与空间活力 |
2.4.2 空间生产理论与空间活力 |
2.4.3 环境行为理论与空间活力 |
2.5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优秀案例分析 |
2.5.1 陕西省杨凌区王上村 |
2.5.2 浙江省松阳县横樟村 |
2.5.3 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
2.5.4 山西省和顺县许村 |
2.5.5 德国欧豪村 |
2.5.6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建模式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垣山村公共空间概况 |
3.1 垣山村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土地及人口现状 |
3.1.3 村庄特色及周边资源 |
3.1.4 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
3.1.5 村庄建设概况 |
3.1.6 村庄发展定位 |
3.2 垣山村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轨迹 |
3.2.1 传统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2 集体化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3 开放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4 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 |
3.2.5 小结 |
3.3 村民的公共空间需求分析 |
3.3.1 空间需求的理论解读 |
3.3.2 空间需求的实际调查 |
3.3.3 小结 |
3.4 公共空间识别与分类特征研究 |
3.4.1 公共空间的识别 |
3.4.2 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分析 |
3.4.3 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4.4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特征分析 |
3.5 村庄现状公共空间与空间需求的匹配度分析 |
4.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原则及构建流程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流程 |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构成 |
4.2.1 公共空间活力的的基本构成力 |
4.2.2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特征 |
4.2.3 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
4.2.4 公共空间活力的表征因素 |
4.3 活力评价指标选取 |
4.3.1 活力指标体系借鉴 |
4.3.2 大众调查结果 |
4.3.3 专家指标因子打分法 |
4.3.4 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
4.3.5 最终评价指标数据集的选取 |
4.3.6 指标内涵说明 |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5 指标体系的赋值与计算方法 |
4.5.1 指标体系的赋值 |
4.5.2 评价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5.1 评价流程 |
5.2 空间编码与问卷发放 |
5.2.1 空间编码 |
5.2.2 问卷发放 |
5.3 综合活力评价 |
5.3.1 问卷评价 |
5.3.2 整体评估 |
5.3.3 重点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5.4 重点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5.4.2 公共空间可视性分析 |
5.5 公共空间活力的问题总结 |
5.5.1 公共空间功能设施不齐全 |
5.5.2 公共空间覆盖范围有限 |
5.5.3 村庄居民的凝聚力不强 |
5.5.4 村庄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较差 |
5.5.5 村庄公共空间缺乏管理 |
5.5.6 村庄公共活动丧失 |
5.6 本章小结 |
6.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
6.1 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原则 |
6.1.1 以人为本,注重需求 |
6.1.2 讲究实际、有限成本 |
6.1.3 多元融合,复合利用 |
6.1.4 传承文脉,引领发展 |
6.2 总体层面的营造策略 |
6.2.1 加快村庄生态化建设 |
6.2.2 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 |
6.2.3 加强村庄组织建设 |
6.3 中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
6.3.1 优化公共空间布局 |
6.3.2 提升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
6.3.3 完善公共空间服务设施 |
6.4 微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
6.4.1 重点空间整治 |
6.4.2 公共活动策划 |
6.4.3 加强公共空间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结论 |
7.1.2 实践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2.1 内容创新 |
7.2.2 方法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2)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城市公共空间 |
1.5.2 地铁站域空间 |
1.5.3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地铁景观空间设计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优秀案例研究 |
2.2 相关环境设计学理论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边界效应 |
2.2.3 慢行交通 |
2.2.4 TOD理论 |
2.3 城市地铁站域景观空间需求研究 |
2.3.1 基础设施及功能性需求 |
2.3.2 使用人群心理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概况 |
3.1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
3.1.1 北京地铁的发展与规模 |
3.1.2 五类街区站域景观空间的界定 |
3.1.3 研究对象 |
3.1.4 研究范围 |
3.2 城市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绿化类型分析 |
3.2.1 点状绿化 |
3.2.2 带状绿化 |
3.2.3 面状绿化 |
3.3 典型街区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绿化类型统计 |
3.3.1 商业街区地铁站域 |
3.3.2 办公街区地铁站域 |
3.3.3 居住街区地铁站域 |
3.3.4 文娱街区地铁站域 |
3.3.5 历史街区地铁站域 |
3.4 各类街区的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各类街区中典型地铁站域景观空间设计分析 |
4.1 五类街区典型站域景观空间选取原则 |
4.1.1 商业街区选取原则 |
4.1.2 办公街区选取原则 |
4.1.3 居住街区选取原则 |
4.1.4 文娱街区选取原则 |
4.1.5 历史街区选取原则 |
4.2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场地及周围用地状况 |
4.3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布局分类 |
4.3.1 自然式布局 |
4.3.2 规整式布局 |
4.3.3 自然式与规整式相结合布局 |
4.3.4 空间布局形式的各类街区分布比较 |
4.4 绿化类型及植物 |
4.5 景观设施要素 |
4.6 文化景观与智能化设计 |
4.7 噪声监测 |
4.7.1 商业街区噪声监测 |
4.7.2 办公街区噪声监测 |
4.7.3 居住街区噪声监测 |
4.7.4 文娱街区噪声监测 |
4.7.5 历史街区噪声监测 |
4.8 站域景观空间人群活动 |
4.9 站域景观空间利用状况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改造提升策略 |
5.1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总体评价 |
5.1.1 与所在街区特征有关 |
5.1.2 与建造年代有关 |
5.1.3 各站域间差异大 |
5.2 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的改造策略 |
5.2.1 注重站域衔接空间 |
5.2.2 体现不同类型街区的差异性 |
5.2.3 关注文化与智能化 |
5.2.4 维护景观空间统一性 |
5.2.5 拓展活动承载力 |
5.3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支持分析 |
5.3.1 引导公众参与 |
5.3.2 完善管理维护 |
5.4 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设计实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性与不足 |
第一章 保定区位特征与近代以前的经济开发 |
第一节 保定地理环境特征 |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
二、保定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保定行政区划沿革 |
第三节 近代以前保定的经济开发 |
一、保定城市人口及结构变迁 |
二、近代以前保定农业的开发 |
三、近代以前保定手工业的发展 |
四、近代以前保定商业地位的嬗变 |
五、保定城市布局与经济空间的形成 |
第四节 保定经济地位擢升及其原因 |
一、保定与北京的互动关系 |
二、城市功能的转化 |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转型 |
第一节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 |
一、工业的近代转型 |
二、交通、通讯业的近代转型 |
三、金融业的近代转型 |
四、商业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及轨迹 |
一、保定城市经济的发展路径 |
二、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性 |
三、保定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 |
第三节 北洋集团与保定近代转型的关系 |
一、北洋集团政治变迁与保定近代化发展 |
二、北洋集团经营保定的原因 |
三、北洋集团对保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
四、行政权力对保定近代化的双重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转型中的保定区域市场 |
第一节 保定市场的商人与行业结构 |
一、保定市场的商人籍贯分布 |
二、商人地域与行业分布 |
三、保定市场的商人与商业结构 |
第二节 保定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保定商品的类型划分 |
二、保定市场的网络体系 |
第三节 保定市场功能定位的演变 |
一、服务于北京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以前) |
二、服务于天津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 |
三、转运地位下降的冀中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30年代左右)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保定城市地位变迁 |
第一节 施坚雅模型与“核心区”概念的梳理 |
一、施坚雅理论及其缺陷 |
二、“核心区”概念的修正 |
第二节 近代以前保定区域地位的演变 |
一、边缘区的核心区 |
二、河北中部地区的核心区 |
三、直隶地区的核心区 |
第三节 保定与直隶(河北)区域城市体系 |
一、保定与直隶(河北)市场体系的演变 |
二、保定与直隶(河北)城市体系——以核心区为视角 |
三、保定经济及城市地位变迁的动因 |
第四节 近代天津、保定城市地位的转换 |
一、西方势力的冲击是近代天津崛起的根本原因 |
二、清政府官方决策是津、保政治地位转换的推动力 |
三、近代保定的衰落与城市功能嬗变 |
四、保定与天津近代化启动方式的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组织与保定城市经济——以保定商会为中心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的转型 |
一、会馆、行会的兴衰及功能演变 |
二、制度变迁与保定商会的产生 |
第二节 保定商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
一、调解商业纠纷 |
二、陈述诉求意见 |
三、参与地方市政管理 |
四、参加与组织商品赛事活动 |
五、参与爱国运动 |
第三节 近代保定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合作与依附: 保定商会与国内商会的互动 |
二、积极维权: 保定商会与上级商会的互动 |
三、间接交易: 保定商会与外国商团的互动 |
第四节 保定商会与政府的联系 |
一、政府是保定商会创立及改组的倡导者 |
二、政府是保定商会的实际控制者 |
小结 |
余论 权力控制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一、制度变迁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二、新时期保定城市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参与式设计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 ——以贵州中关村墨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参与式设计 |
1.2.2 公共空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参与式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现状 |
1.3.3 参与式设计介入的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乡村公共空间的角色与困境 |
2.1 乡村公共空间的意义与价值 |
2.1.1 乡村公共空间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2.1.2 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和社会价值 |
2.2 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2.2.1 乡村公共空间功能弱化 |
2.2.2 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流失 |
2.2.3 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缺失 |
2.2.4 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治理的式微 |
2.3 中关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基本情况分析 |
2.3.1 中关村基本概况 |
2.3.2 中关村社区工作前期研究 |
2.3.3 墨仓基本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乡村社区开展参与式设计的可行性 |
3.1 参与式设计相关理论及其内涵、启示 |
3.1.1 参与式设计相关理论 |
3.1.2 参与式设计的内涵 |
3.1.3 参与式设计与社区公共空间结合的案例分析 |
3.2 乡村存在基础的协同行为 |
3.2.1 熟人社会 |
3.2.2 乡规民约 |
3.3 社区是居民感情连接的共同体 |
3.3.1 归属感与认同感 |
3.3.2 集体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参与式设计推动下的墨仓物质空间建设 |
4.1 中关村社区空间营造的参与主体及其作用 |
4.1.1 中关村社区空间营造的利益相关者 |
4.1.2 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分析及参与角色 |
4.2 共建:村民参与的墨仓空间改建 |
4.2.1 前期调研 |
4.2.2 设计沟通 |
4.2.3 落实施工 |
4.2.4 室内设计 |
4.2.5 维护调整 |
4.3 参与程度与角色转换 |
4.3.1 参与的深度广度范围框架 |
4.3.2 参与者身份转换 |
4.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参与式设计推动下的墨仓文化空间营造 |
5.1 面向村庄内部的参与式社区活动的开展 |
5.1.1 老人参与社区活动的路径 |
5.1.2 妇女自我成长的机制 |
5.1.3 儿童参与社区教育 |
5.2 面向社会的参与式社区活动 |
5.2.1 夏令营/工作坊:学生群体的研学基地 |
5.2.2 乡村教学:乡村志愿者的实践平台 |
5.2.3 研习所:社区营造推广点 |
5.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参与式设计推动的乡村社会关系建构 |
6.1 社会关系的重构与凝聚 |
6.1.1 “单一重合”的社会交往形式向“多元分化”的类型转变 |
6.1.2 现实组织和互联网社群融合的社会结构 |
6.2 社区活动参与主导者的转换 |
6.2.1 驻村社工:引导—陪伴—观望 |
6.2.2 村民:观望—参与—主导 |
6.2.3 意识转换:激活社区内在活力 |
6.3 中关村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经验和建议 |
6.3.1 经验借鉴 |
6.3.2 不足与缺陷 |
6.3.3 中关村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后续建议 |
注释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中关村社区营造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
(5)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层面 |
1.1.2 北京市政策层面 |
1.1.3 乡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 |
1.3.5 实例例证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案例研究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1.1 乡土文化相关概念界定 |
2.1.2 乡土景观 |
2.1.3 美丽乡村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 |
2.2.2 遗产保护与利用 |
2.2.3 乡村旅游学理论 |
2.2.4 公众参与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案例研究 |
2.4.1 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 |
2.4.2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 |
2.4.3 台湾“桐花祭”特色小镇 |
2.4.4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芭蕉村 |
2.4.5 日本Mokumoku农场 |
2.4.6 美国纳帕谷葡萄酒小镇 |
2.4.7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3.1 乡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
3.1.1 乡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
3.1.2 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意义 |
3.1.3 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现状问题 |
3.2 基于乡土文化保护的乡村景观的分类 |
3.2.1 以自然特色为主的乡村景观 |
3.2.2 以人文特色为主的乡村景观 |
3.2.3 以特色产业形象为主的乡村景观 |
3.3 乡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载体 |
3.3.1 乡村自然景观载体 |
3.3.2 乡村人文景观载体 |
3.4 基于乡土文化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3.4.1 自然生态保护原则 |
3.4.2 就地取材原则 |
3.4.3 以人为本原则 |
3.4.4 整体统一原则 |
3.5 基于乡土文化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3.5.1 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
3.5.2 保护与延续乡土历史特色 |
3.5.3 更新乡村空间格局 |
3.5.4 整合乡土文化 |
3.6 基于乡土文化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3.6.1 保留和延续村庄肌理 |
3.6.2 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 |
3.6.3 实现村民的主体地位 |
3.6.4 乡土文化带动产业发展 |
3.6.5 乡村景观营造 |
3.7 乡村景观营造策略 |
3.7.1 乡村入口景观营造 |
3.7.2 乡村标志性景观营造 |
3.7.3 乡村文化墙景观营造 |
3.7.4 乡村废弃物景观营造 |
3.7.5 乡村数字化景观营造 |
3.7.6 乡村交互式景观营造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乡土文化及现状分析 |
4.1 杨镇概况 |
4.1.1 杨镇区位概况 |
4.1.2 杨镇人口概况 |
4.1.3 杨镇产业概况 |
4.1.4 杨镇道路交通设施概况 |
4.2 杨镇历史背景 |
4.3 杨镇乡土文化资源分析 |
4.3.1 物质文化分析 |
4.3.2 非物质文化分析 |
4.4 村庄现状分析 |
4.4.1 沙岭村现状分析 |
4.4.2 曾庄村现状分析 |
4.4.3 大三渠村现状分析 |
4.4.4 本节小结 |
4.5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5.1 调查对象及范围 |
4.5.2 调查问卷设计 |
4.5.3 调查问卷分析 |
4.5.4 本节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项目背景 |
5.2 规划范围 |
5.3 三村总体规划 |
5.3.1 三村规划主题 |
5.3.2 三村规划理念 |
5.3.3 三村总体规划平面图 |
5.3.4 三村规划结构 |
5.3.5 三村路网联合规划 |
5.3.6 三村水林田专项规划 |
5.3.7 三村产业联合发展规划 |
5.4 曾庄村详细景观规划设计 |
5.4.1 规划设计要点 |
5.4.2 总体定位目标 |
5.4.3 规划思路 |
5.4.4 曾庄村总体规划 |
5.4.5 规划结构 |
5.4.6 功能分区 |
5.4.7 专项规划 |
5.4.8 节点景观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乡土文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村民需求问卷调查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产生与发展 |
(一)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产生 |
(二)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发展 |
二、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流程及造像特色 |
(一)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流程 |
(二)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造像特色 |
三、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一)传承人外迁 |
(二)传承空间缩小 |
(三)忽视现代科学技术 |
(四)社会需求变弱 |
四、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
(一)分层次培养传承人 |
(二)拓展传承空间 |
(三)融入科学技术,保证本来面貌 |
(四)加大对外宣传,增强文化魅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历史性城镇景观(HUL)视角下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 ——以溧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文脉延续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2 相较于历史文化名城,缺乏对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的思考 |
1.1.3 历史性城镇景观概念的提出为引领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1.2 概念界定 |
1.2.1 历史性城镇景观 |
1.2.2 一般历史城市 |
1.2.3 文脉延续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关于文脉延续的研究 |
1.4.2 关于溧阳历史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发展及启示 |
2.1 关于HUL的不同翻译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主要研究进程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相关案例 |
2.3.1 厄瓜多尔昆卡市 |
2.3.2 澳门 |
2.4 历史性城镇景观的特点 |
2.4.1 保护对象扩展到“城市遗产” |
2.4.2 动态层积 |
2.4.3 价值关联 |
2.4.4 多元参与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UL视角下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 |
3.1 一般历史城市的特点 |
3.1.1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
3.1.2 缺乏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和框架 |
3.1.3 历史文化物质遗存匮乏,呈现孤岛化和碎片化 |
3.1.4 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相对较弱 |
3.2 HUL视角对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的适用性与针对性 |
3.2.1 “动态层积”扩展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知 |
3.2.2 基于关联性的文脉要素分析与整合,有利于文脉的认知和延续 |
3.2.3 多元参与有助于提高社会参与度,增进文化认同 |
3.3 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的总体思路 |
3.4 基于层积性的区域演变特征和文脉要素识别 |
3.4.1 “层积性”的内涵和意义 |
3.4.2 文脉要素构成、价值评判原则与分类 |
3.4.3 操作步骤 |
3.5 基于关联性的文脉特征认知与要素整合 |
3.5.1 “关联性”视角的内涵和意义 |
3.5.2 基于关联性的要素整合 |
3.5.3 操作步骤 |
3.6 整体性文脉延续策略 |
3.6.1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
3.6.2 中观文化脉络控制 |
3.6.3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层积性的溧阳区域发展特征和文脉要素挖掘 |
4.1 建置沿革与地理文化区位 |
4.1.1 建置沿革 |
4.1.2 地理文化区位 |
4.2 溧阳整体发展演变层积分析 |
4.2.1 萌芽期——从远古至春秋战国 |
4.2.2 初生期——秦至唐末 |
4.2.3 发展期——宋元 |
4.2.4 成熟期——明清 |
4.2.5 由盛转衰期——民国至解放前 |
4.2.6 转型期——解放后 |
4.3 物质空间的层积分析 |
4.3.1 山水格局 |
4.3.2 农田水利景观 |
4.3.3 水陆交通 |
4.3.4 城镇村体系 |
4.3.5 开放空间和园林 |
4.3.6 历史城区 |
4.3.7 古遗址 |
4.3.8 宗教和礼制建筑 |
4.3.9 红色遗产 |
4.4 非物质文化分析 |
4.4.1 民俗活动 |
4.4.2 民间文学 |
4.4.3 特色节庆 |
4.4.4 饮食文化 |
4.5 公众城市文化的认知调查 |
4.5.1 问卷设计及发放 |
4.5.2 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4.6 文脉要素分类及特点、价值总结 |
4.6.1 文脉核心要素分类 |
4.6.2 文脉要素特点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关联性的溧阳文脉特征认知与整体性文脉延续策略 |
5.1 溧阳文脉要素关联性分析 |
5.2 溧阳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提取 |
5.2.1 城市整体价值 |
5.2.2 文化特色 |
5.3 公众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法的建议 |
5.4 基于空间和文化的文脉要素整合 |
5.4.1 基于文化主题的文脉要素整合 |
5.4.2 基于区域空间的文脉要素整合 |
5.5 溧阳文脉延续策略 |
5.5.1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
5.5.2 中观——文化脉络控制 |
5.5.3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A 图件 |
图件目录 |
一、历史舆图与历代地图 |
二、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及调研现状分析图 |
三、溧阳文化格局规划及地段设计图 |
附录B 重点历史文化资源点及其特色价值和现状评估 |
附录C 调研问卷 |
附录D 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
附录E 溧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8)以游憩需求为导向的北京市城市公园环功能提升与规划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现状公园建设情况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视角、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对象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绿带相关规划研究 |
2.3 北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相关研究 |
2.4 公园游憩需求与功能优化相关研究 |
2.4.1 国外研究进展 |
2.4.2 国内研究进展 |
2.5 小结 |
2.6 理论基础 |
2.6.1 游憩需求理论 |
2.6.2 游憩效用理论 |
3 郊野公园(现状)游憩使用特征 |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框架 |
3.2.2 研究方法 |
3.2.3 数据收集方案 |
3.3 郊野公园时空使用特征 |
3.3.1 公园使用时间变化特征 |
3.3.2 公园使用空间分布特征 |
3.4 郊野公园使用差异成因分析 |
3.4.1 公园季节使用差异 |
3.4.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4.3 公园内部使用情况 |
4 城市公园(规划)游憩需求与功能提升研究 |
4.1 游憩行为分析 |
4.1.1 人群特征 |
4.1.2 游憩行为特征 |
4.1.3 基于平均出行时间的出行距离分析 |
4.2 不同群体与游憩活动偏好的关系研究 |
4.2.1 不同年龄与游憩活动偏好的关系 |
4.2.2 不同频率与游憩活动偏好的关系 |
4.3 基于语义文本的公园使用评价分析 |
4.4 游憩需求小结 |
4.5 游憩功能提升方向 |
4.5.1 预测游憩空间需求 |
4.5.2 协调游憩需求影响机制 |
4.5.3 适应游憩偏好 |
5 城市公园环规划优化研究 |
5.1 规划目标与原则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规划原则 |
5.2 规划依据 |
5.2.1 自然生态资源综合分析 |
5.2.2 社会经济状况综合分析 |
5.2.3 历史文化条件综合分析 |
5.2.4 景观空间格局综合分析 |
5.2.5 提升方向 |
5.3 城市公园环规划优化 |
5.3.1 规划分区优化 |
5.3.2 规划结构布局控制 |
5.3.3 游憩规划及建设方向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园游憩行为与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B 北京市居民潜在游憩行为需求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基于集体记忆的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集体记忆 |
1.2.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 |
1.3 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集体记忆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基本解析 |
2.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现存问题解析 |
2.1.1 需求抽离——功能构成匮俗乏新 |
2.1.2 规划无序——空间组织失策落后 |
2.1.3 记忆断层——建筑形态趋同乏韵 |
2.1.4 精神缺失——场所归属衰减流失 |
2.2 集体记忆特征阐释 |
2.2.1 集体性特征 |
2.2.2 当下性特征 |
2.2.3 文化性特征 |
2.2.4 场所性特征 |
2.3 集体记忆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的关联解析 |
2.3.1 需求吻合——契合多元功能需求 |
2.3.2 规划循序——协同更新空间组构 |
2.3.3 记忆延续——同构文化建筑形态 |
2.3.4 精神重构——增强地域价值认同 |
2.4 基于集体记忆的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指导原则 |
2.4.1 遵从村民主体的集体性原则 |
2.4.2 适应时代发展的建构性原则 |
2.4.3 延续乡土记忆的人文性原则 |
2.4.4 重塑场所精神的在地性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
3.1 建筑布局规划的在地性策略 |
3.1.1 空间格局山水化融合 |
3.1.2 建筑选址场所性激活 |
3.1.3 空间院落地缘性组织 |
3.2 空间组织构建的建构性策略 |
3.2.1 空间功能适应性组构 |
3.2.2 空间布局灵活性构建 |
3.2.3 空间流线叙事性组织 |
3.3 空间环境营建的原韵化策略 |
3.3.1 自然环境原生化保留 |
3.3.2 乡土景观原景化因借 |
3.3.3 场所精神原蕴化再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形式设计策略 |
4.1 建筑形体塑造的象征性策略 |
4.1.1 文化传统概念化隐喻 |
4.1.2 乡土构筑逻辑化同构 |
4.1.3 自然景观本体化拟态 |
4.1.4 历史遗迹纪念性重塑 |
4.2 建筑界面表达的人文性策略 |
4.2.1 材料质感意韵再现 |
4.2.2 色彩搭配情感调和 |
4.2.3 历史片段记忆留存 |
4.3 建构技术演绎的本土性策略 |
4.3.1 结构体系创造性优化 |
4.3.2 建造方式适应性演绎 |
4.3.3 细部工艺现代性传承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调研汇总 |
附录2 案例项目选址及结构体系汇总 |
附录3 案例立面材料、屋顶材料及配色汇总 |
附录4 案例照片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
1.2.2 京师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
1.2.3 对文献研究的简要评说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可能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理论假设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7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 京师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 |
2.1 京师地理位置的历史变迁 |
2.1.1 历代京师 |
2.1.2 京师选址的社会背景 |
2.1.3 北京成为京师的历史缘由 |
2.2 京师的地理环境 |
2.2.1 北京行政区划 |
2.2.2 北京建制的历史沿革 |
2.2.3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
2.2.4 北京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
2.3 京师的人文土壤 |
2.3.1 先秦燕国文化 |
2.3.2 秦汉唐宋时期的文化融合 |
2.3.3 建都后的首都文化 |
本章小结 |
3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形态与影响 |
3.1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形态 |
3.1.1 宫廷武术是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核心 |
3.1.2 担负重则的军旅武术文化 |
3.1.3 边缘化的民间武术文化 |
3.2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影响 |
3.2.1 统治阶级的尚武与禁武 |
3.2.2 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的相互促进 |
3.2.3 武术文化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
3.3 古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
本章小结 |
4 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转型 |
4.1 民间武术文化的兴盛 |
4.1.1 民间武术文化兴盛的时代背景 |
4.1.2 民间武术文化兴盛的人员流动 |
4.1.3 民间武术文化的健身趋势 |
4.2 民间武术文化的历史使命 |
4.2.1 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武术 |
4.2.2 近代革命中的武术价值 |
4.2.3 尚武立国思想的传播 |
4.3 近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
本章小结 |
5 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社会定位 |
5.1 重新赋予的体育价值 |
5.1.1 建国初期的体育化改造 |
5.1.2 全国武术的领头羊 |
5.2 国民教育的新载体 |
5.2.1 政府引导武术进入教育行列 |
5.2.2 中小学对京师武术文化的重视 |
5.2.3 高校对京师武术文化的重视 |
5.3 传播文化的时代责任 |
5.3.1 社团组织对京师武术文化的促进 |
5.3.2 国家层面的传播 |
5.4 现代京师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现 |
本章小结 |
6 丰富多彩的京师武术文化 |
6.1 恢宏大气-京师武术本体文化通览 |
6.1.1 京师武术拳种特征 |
6.1.2 当代京师武术拳种发展状况 |
6.1.3 当代京师武术技术及理论要点分析 |
6.2 藏龙卧虎-武林精英的栖息地 |
6.2.1 近代救国图强的志士 |
6.2.2 现代传播武术文化的英才 |
6.3 光彩夺目-民俗体育与文艺中的武术存在 |
6.3.1 天桥杂耍的武功绝活 |
6.3.2 庙会娱乐的武艺展演 |
6.3.3 京师小说中的武术文化 |
6.4 雍容华贵-着名拳种的演绎场 |
6.4.1 八卦掌的京师发展 |
6.4.2 太极拳的京师发展 |
本章小结 |
7 京师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
7.1 京师武术文化特色 |
7.1.1 拳种众多彰显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包容性 |
7.1.2 都市地位决定了京师武术文化的权威性 |
7.1.3 人才济济促进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先进性 |
7.1.4 与时俱进推动了京师武术文化的创新性 |
7.2 京师武术文化气质特征 |
7.2.1 悠久民俗武风折射的京师武术文化心理 |
7.2.2 反帝爱国运动反映的京师武术文化气质 |
7.2.3 大型武术活动传递的京师武术文化精神 |
本章小结 |
8 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与演进动因 |
8.1 京师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 |
8.1.1 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京师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 |
8.1.2 搏击价值盛于乱世,健身价值兴于盛世 |
8.1.3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京师武术走向辉煌 |
8.2 京师武术文化的演进动因 |
8.2.1 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 |
8.2.2 复杂的人文背景 |
8.2.3 经济发展的需要 |
8.2.4 迁都对京师武术文化的冲击 |
本章小结 |
9 京师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及未来发展策略 |
9.1 京师武术的当代价值 |
9.1.1 先进文化的当代标准 |
9.1.2 引领武术发展的京师武术文化 |
9.1.3 弘扬民族精神的京师武术文化 |
9.1.4 构建和谐社会的京师武术文化 |
9.2 京师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策略 |
9.2.1 竞技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
9.2.2 社会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
9.2.3 学校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
9.3 发展京师武术文化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中关村的“庙会”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D]. 王孟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北京地铁站域景观空间改造提升研究[D]. 王紫媛.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3]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 周辰. 苏州大学, 2020(06)
- [4]基于参与式设计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 ——以贵州中关村墨仓为例[D]. 刘小静.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5]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为例[D]. 张改潞.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6]锦州黑山传统泥塑彩绘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 李鸽. 渤海大学, 2020(05)
- [7]历史性城镇景观(HUL)视角下一般历史城市文脉延续研究 ——以溧阳为例[D]. 陈菁. 东南大学, 2020(01)
- [8]以游憩需求为导向的北京市城市公园环功能提升与规划优化研究[D]. 赵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集体记忆的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倪睿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10]京师武术文化研究 ——以北京为个案[D]. 朱君. 上海体育学院,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