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发展迅速,全球排名第8,排名第6

深圳港发展迅速,全球排名第8,排名第6

一、深圳港发展势头迅猛全球第八跃居第六(论文文献综述)

谢译[1](2021)在《GZ港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兰筱琳[2](2020)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是陆海联动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的陆海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而贸易通道是陆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经络骨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将着眼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陆海均衡发展,既重视陆域和海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注重二者的互动衔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陆海交通运输网络效率、构筑“一带一路”跨区域经贸合作“快车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因此,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是“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就多次对包括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在内的多个“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枢纽节点进行参观考察并发表重要言论,充分肯定了这些港口对构建全球贸易网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就多项陆海贸易通道的建设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在2019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也展出了“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相关图片。这些都充分说明,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中国,“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和战略价值。鉴于“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海洋观和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在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陆海经济联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特征、具体内容、作用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了统计学相关方法,以耦合协调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以GML指数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进行测度。此后,本文又以福建省“丝路海运”为案例,分析了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使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发展前景和演进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布局、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从耦合协调情况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无论在陆域、海域还是陆海综合方面,贸易通道的耦合协调情况都得到了显着改善,“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更为均衡协调。从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呈现无效率状态,但近年来效率变化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对其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经历了增长期、波动期而后又回归增长期,各省份2018年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远高于2007年,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愈发有效率。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未来应遵循多层次多角度调整发展格局、扩展交汇试点与示范、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探索全球化的“中国方案”的联动发展思路,围绕港口展开功能布局,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

宋长利[3](2019)在《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世界港口大国,我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发展过程中,全球港口呈集聚化发展趋势。我国沿海港口为了提升在全球竞争范围中的整体实力,逐渐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由于港口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港口环境,从而使得港口产生出巨大的聚集经济辐射效应,推动腹地经济不断向港口群四周及内陆扩展。聚集经济效应不仅推动了港口群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港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港口群区域内港口之间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港口群整体,发挥港口群聚集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关于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的经验,总结沿海港口群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并分析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其次,对影响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各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的港口吞吐量等生产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对各沿海港口群进行实证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港口进行产业技术效率评价;对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标、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港口群港口进行产业集聚水平评价;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利用Geoda软件计算对港口群内各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结合当前的形势,对各沿海港口群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港口群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总体目的是总结当前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各沿海港口群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明确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为我国沿海港口群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吴祖军[4](2019)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宁波舟山港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港口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与集结点,服务于全球商品、货物、资源的流通,随着全球经贸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港口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显着也越来越受到各个港口城市的重视,与此同时各港口之间相互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与日俱增,各个港口城市为了在未来脱颖而出,纷纷制定出提高港口竞争力的战略。宁波舟山港是国际上几大优良深水港口之一,其港口水深条件世所罕见,通航条件十分优越,同时也是我国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停泊靠岸频次最多的港口,是国内主要的枢纽港。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背景下,宁波舟山港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也便成为了浙江省乃至整个长江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本论文以宁波舟山港港口竞争力为主要研究的对象,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整体的方法论。首先对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因素以及港口竞争力评价方法和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其次,构建了港口评估竞争力的系统指标;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并借助SPSS24.0软件,以宁波舟山港港口竞争力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别与上海港、大连港、广州港、天津港、青岛港、烟台港、营口港、日照港、连云港港、汕头港、湛江港、深圳港、防城港、嘉兴港、温州港等15个港口的竞争力进行横向的比较,得出最终的相关结论,并针对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其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王东妮[5](2017)在《面向港口群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世界航运体系也呈现变化趋势,港口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关键枢纽,在复杂的大环境下找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尤为关键。本文根据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总结港口可持续发展影响要素,结合港口实际特点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港口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系统全面的、操作性强的、可量化的港口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充分考虑了指标的完备性与应用性、客观性与数据可得性,克服了传统评价体系的主观随机性与应用范围受限等缺点,更是充分考虑了中国和香港不同统计体系的融合,增强了指标体系的国际适用性。本文进一步选取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内七大主要海港为研究对象进行应用研究,建立基于聚类分析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港口可持续发展多指标综合评价量化模型,最终从多个指标提取出了涵盖关键信息的综合指标并获得相应的指标权重,根据综合得分和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港口主要是深圳港、广州港和香港港;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港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首要因素是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第二大因素是港口基础建设水平,其次是港口运营能力与环境综合治理水平等。总体上,港口的可持续发展与港口本身、港口城市及生态发展息息相关,各港口应该在当前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港口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整合。

许言庆[6](2016)在《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航运网络化和船舶大型化背景下,现代港口呈现出多功能化、系统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因素也更为复杂。欧美国家一些港口发展历程表明,沿海港口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离不开内陆经济腹地的支持,腹地的范围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活力等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港口与腹地之间是一个复杂地理空间系统,涉及到多个部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港口内部各种条件,也有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对各种因素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是港口腹地空间范围测度的前提。为更好地体现港口与…….复杂空间关系,突出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可行性,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性,本研究结合因子分析法,运用拓展的哈夫概率模型(Huff‘s Model),从运输时间距离、港口内部条件与能力、外部城市支持、外贸背景、竞争港口等多层影响因素,来考察沿海20个港口,2001年,2006年,2010年和2014年的腹地空间变化情况。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分析我国港口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对经济地理和港口经济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包括港口区位理论、港口体系、腹地空间关系、港口物流效率与贸易、港口竞争与合作等,对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综述。探讨港口-腹地空间关系主要内容,分析在腹地划分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为分析港口腹地空间演变做好理论和方法准备。(2)探讨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结合相关理论对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港口与城市之间基本关系进行梳理,分析腹地对外经济开放与港口物流之间的关系。并以宁波-舟山港为对象,分别进行港口与城市,港口物流与直接腹地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港口和腹地之间是多维的复杂关系,受港口城市、对外开放政策、地理区位与交通运输多种因素的影响。港口与城市关系密切,相互作用。对外开放政策对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影响明显,沿海港口腹地竞争的地理范围也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拓展呈现出由东到西,由点及面的梯度特征。(3)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港口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在研究港口综合实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港口市场竞争结构和态势,确定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20个港口的城市支持度和外贸背景因素进行评价,并把分析结果作为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外部因素,对沿海20港口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得到综合规模、码头效率(码头设施)、外贸与外部物流条件等公因子。比较4年情况,发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港口因子贡献有较大差异,影响港口综合实力得分。根据得分结果,沿海20个港口可以分成4个层次与类型。(4)沿海港口的腹地空间演变实证研究。首先确定港口腹地的划分方法、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并结合前文港口综合实力研究结果,分析沿海港口的腹地在不同外贸背景下的演变,包括入世前的腹地、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腹地、金融危机恢复后的腹地、“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腹地等。结果表明,伴随着外贸环境的变化,港口的综合实力也发生变化,港口的腹地空间因此而变,并呈现出港口类型差异和地域布局差异等特征。影响港口-腹地空间变化的因素很多,港口地理区位因素、港口与城市综合规模、外贸背景、港口基础设施与效率等影响明显。(5)依据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与研究的不足,对港口腹地研究进行展望。中国对外贸易进入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经济转型引发的工业货流供需规模也趋平稳。长期看,港口货流需求规模不会有大幅度爆发式提升,所以沿海港口对有限的货源竞争必然越发激烈。沿海港口要探索竞争合作的新模式。在一体化背景下,航运公司战略与选择、多式联运承运人运营网络、码头运营商全球整合策略等方面将成为港口竞争的新焦点,也是港口腹地空间关系研究的新方向。

文玉钊[7](2016)在《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海洋方向为主导的对外开放深刻改变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奠定当前国家经济地理的基本格局。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西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西向开放后,以中欧班列为载体的西向经贸大通道蓬勃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区位红利有望得以激活,从而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不断进入。西向开放的推进有望打破既有的区域发展态势,引发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重塑,此过程仍在继续,成熟的新格局尚未形成。西向开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更成为国家与地方进行区域发展判断与宏观生产力布局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空间结构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研究西向开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重要视角,但以往空间结构视角的研究多集中于以港口为依托的海洋方向开放上,西向开放视角的研究明显较少。为此,有必要基于地理学视角,采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历史分析等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从节点、通道、网络、域面等多角度深入全面的研究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造成的影响,并通过空间结构的重塑特征为进一步判断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趋势提供参考。这是本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西北门户地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与国土开发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以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口岸为代表的西北口岸体系在国家陆路外贸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阿拉山口口岸是中欧班列的主要过境门户。另一方面,西北门户区是“开”字型国土开发战略的重要节点,是国家沿边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同时,西北门户方向具有突出的地缘经济地位。首先,西北门户通道对外连接我国的重要贸易经济体;其次,西北门户衔接世界两大贸易轴心,并且其所在的欧亚大陆有望成为第三大贸易轴心;再次,西北门户地区是陆上国际能源大通道重要节点。西北门户方向的突出地缘政治地位表现在,西北门户通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地带,且西北门户地区是地缘阻隔下的中国西进的战略支点。当前中欧班列主导下的西向贸易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中欧班列始发城市与发车频率较高城市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始发城市类型主要有省会城市、货源型城市、交通枢纽型城市三种,省会与交通枢纽型城市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货源型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带;面向西北门户的西向货流通道表现出明显的汇流特征,宝成、襄渝、京沪、京广、胶济、太中银等铁路均成为主要货流通道,陇海铁路为骨干通道。多数中欧班列的货源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腹地出现交叉,货源无序竞争较为严重。中欧班列运营现状表明,运费与时间成本是中欧班列运营的关键约束因素,也是国内城市在西向贸易中经济地理区位状况的关键指示,因此将二者作为国内城市区位的核心指标。对陆路与海路两种西向运输方式下2013年与2020年的国内城市至欧洲市场的经济与时间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陆路运输条件下,西北地区节点城市区位提升明显;海路运输条件下,运费区位最优城市群体集中在沿海地区与长江下游沿江地区,且沿海地带区位最优区域自北方向南方逐步向内陆纵深;基于西北门户的西向开放与海洋方向开放的相互作用空间范围分异明显,依据海、陆两种方式下的经济与时间成本区位均值线分布,全国可划分为双重优势区、双重劣势区、海运优势区、陆运优势区四种类型;“武汉—十堰—常德三角区”是城市区位的“心脏地带”与递变中枢;成渝贵地区成为双向开放条件下的区位受益显着区域。在基于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物流节点城市等级判别的基础上,依托2013与2020年国内交通路网,利用引力模型识别不同等级节点的物流网络,获取不同等级节点城市的核心腹地范围。利用空间分析技术,进行节点城市至西北门户最小时间成本与最短距离路径测算,并估算不同节点城市的可支配货流量。综上,最终构建面向西北门户的城市物流轴-辐网络结构。基于西北门户的西向流通网络结构表现出与三角洲水系分布相似的空间形态,依托相关理论,对节点城市与流通通道进行判断,提出我国西向流通的“三角洲模式”。其中,新疆至甘肃武威段相当于干流段,武威—兰州是三角洲结构中的顶点城市,西安与重庆是最为重要的分流点城市。通道分布上,主要为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端点的主通道,另有以海西区、成渝区、东北地区等为端点的次级通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欧班列空间布局优化的四个具体方案。城市区位格局与国家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互作用与耦合特征。双向开放之后,近代以来的“三角形”基本框架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演进的基本方向是由近海进—步向内地纵深,西部地区的支撑点即为成渝贵地区。据此认为,以长三角—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珠三角—成渝、京津冀—成渝为四大边框,以长三角—武汉—成渝以及京津冀—武汉—珠三角为对角线的“菱形结构”已经出现,并逐步演化成为国家空间结构的核心框架,以上轴带均已表现出较为显着的区位优势。西向开放引发了国家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的重塑与演进,而空间结构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国土开发与生产力宏观布局上。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历史演进分析,指出我国当前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以及总结美国国土开发进程的历史经验,认为美国的国土开发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可针对不同区域,分别按照网络式、点轴式和据点式三种开发模式推进,最终形成全面开放、陆海统筹、门户引领的国土开发格局。

温文华[8](2016)在《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港口作为港口城市特殊的资源禀赋,其对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维持城市在区域内的经济地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港口城市虽然数量很少,但却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13年GDP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8个为沿海港口城市,6个为内河港口城市。“以港兴市,港城共荣”已成为大多数专家、学者对港口城市发展规律的一致总结,“以港立市”、“以港兴市”、“以港强市”也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港口城市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基础。但是,从全国港口城市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有些港口并未能够对城市发挥出战略制定者所预期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港口与城市未能实现协调、同步的发展,阻碍了港口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特别对于土地、岸线资源稀缺的港口城市,迫切需要探究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的规律或机理。本文第1章通过总结国内外大量关于港口与城市经济关系、航运中心演化、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关系、港口与城市空间布局演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章,通过对伦敦、新加坡、香港、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典型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找到港城协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我国港城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第3章,基于自组织理论及协同学原理构建港城协同演化及协同度模型,并利用2003年~2012年这9大港口城市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度和城市GDP的历史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港城发展的协同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第4章,建立国际航运中心自组织演化的Logisti c模型,阐述国际航运中心演化过程的混沌性。第5章,构建了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因果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深圳为例研究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及路径,结果表明船舶大型化对深圳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广州南沙深水港的竞争对深圳市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第6章,首先在考虑港口土地、岸线资源占用的前提下,构建了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因果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集装箱港口生产运行流程出发,上构建集装箱港口低碳绿色化发展目标。第7章,在前面章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大多数港口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曾凡华[9](2008)在《基于深圳港口国际中转的博弈与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多要素、多竞争对手博弈的理论和思想方法,以深圳港口国际中转为例,深入研究了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指标定义分析、指标量化;对其中重要指标--港口吞吐量和港口国际中转量预测方法进行了重点探讨;对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研究和排序;对深圳港口和周边港口的竞争关系和竞争力进行了研究。(1)提出了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本文研究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港口国际中转综合评价方法--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法。结合深圳港实践,对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决策性建议和意见。(2)构建了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分析了文献所做的港口综合评价指标的利弊,提出选择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的原则,提出20个评价指标。提出了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3)提出了港口国际中转预测方法,预测了深圳等港口国际中转吞吐量。分析传统港口吞吐量的预测方法,探讨该方法在当前港口发展现状下的应用、限制条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ARMA预测模型、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全国和深圳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国际中转量进行预测。(4)对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及其要素进行了排序和分析。采用AHP层次分析模型等有关评价方法,研究各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进行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排序;以港口和各影响要素作为决策单元,通过DEA分析,找出每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检验深圳港口的每个决策单元与其他港口决策单元之间的差距;研究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出发,对航运网络进行分析,为港口、航线的规划问题以及各港口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提供决策优选方法。根据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法,对深圳、香港和南沙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舒洪峰[10](2007)在《集装箱港口发展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装箱港口在遵循港口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作为港口的一种特殊形态,必然有其自身发展的的独特规律。集装箱港口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首先,集装箱港口相对于社会经济有从属性。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集装箱港口的发展程度,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取决于因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商品贸易增长及其所带来的适箱货物运输需求。港口腹地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变化以及港口与腹地的联系程度对集装箱港口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其次,集装箱港口对社会经济有引导性。它体现在集装箱港口作为世界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具有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而各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集装箱港口的发展高度重视,采取了种种管制措施,又给予多种支持。当前在各集装箱港口间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同时,关于枢纽港地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集装箱港口与班轮公司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也日趋复杂。集装箱港口的直接市场需求来自于班轮公司,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班轮公司;而在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中,班轮公司所开辟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则是连接各个集装箱港口(节点)之间的连线,航线密度(连线密度)是影响集装箱港口竞争的重要因素。由于航线的开辟则是由各个班轮公司所控制的,同时班轮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在与集装箱港口的博弈中处于主动地位,意即班轮公司对于现代集装箱港口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受其影响,并在港口本身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下,集装箱港口不断向大型化、深水化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体系中,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已由原来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竞争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物流链的整体竞争。集装箱港口的最终市场需求来自于货主,货主对集装箱港口的评判标准为货主在港口物流链中所获得的总收益(TU),TU主要受物流总成本TC、物流时间T和物流服务S影响。货主对集装箱港口的要求通过班轮公司间接地传递到港口当局,使得港口营运商在竞争中所采取的策略主要围绕着TU进行。集装箱港口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港口的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港口营运商所采取的价格策略(P)、提高服务质量策略(S)、缩短船舶在港时间(T)以及开发策略(V)等策略在各港口博弈中也非常重要,这些策略都最终会影响到货主在港口物流活动中的总收益(TU)。其中,班轮公司对集装箱港口竞争和博弈也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珠三角集装箱港口群发展的实例,对影响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各个因素、各个主体的行为及其影响进行了一个实证分析,以观察验证世界集装箱港口发展趋势和规律。同时,本文亦对当前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国产业发展上的集装箱港口发展建议:(1)发展集装箱港口内贸业务;(2)配合产业西移拓展港口腹地。并就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过程中三大主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二、深圳港发展势头迅猛全球第八跃居第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港发展势头迅猛全球第八跃居第六(论文提纲范文)

(2)“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范围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综述
        二、陆海关系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六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与理论
    第一节 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一、贸易通道的内涵
        二、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第二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联动发展的内涵
        二、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三、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
        四、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作用机制
        五、推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
        二、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三、陆海经济联动的相关理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
        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五、中巴经济走廊
        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第二节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一、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
        二、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
        三、北冰洋蓝色经济通道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建设情况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总体情况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情况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对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影响分析——以中欧班列为例
        一、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基于贸易强度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联系分析
        三、基于贸易潜力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分析
第三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评价模型设计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理论选择
        一、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二、理论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一、筛选依据
        二、实证指标体系构成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
第四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指标体系和权重
        二、评价方法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效率评价
    第一节 评价方法
        一、变异系数法
        二、归一法
        三、GML指数模型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案例分析——以福建“丝路海运”为例
    第一节 “丝路海运”的构建意义
        一、深化港航合作,加速形成便捷高效物流网络
        二、务实陆海联动,无缝衔接“一带一路”贸易通道
        三、推出中国标准,优化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
        四、夯实合作基础,打造经贸投资新高地
    第二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践模式
        一、“港口+互联网”联动发展模式
        二、“港口+城市”联动发展模式
        三、“港口+港口”联动发展模式
        四、“港口+服务”联动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建设成效
        一、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组建“丝路海运联盟”
        二、推进陆海通道联动,延伸“丝路海运”物流链条
        三、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升“丝路海运”营商环境
    第四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环境保障
        四、服务保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预测分析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预测
        一、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二、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陆海贸易通道运输量预测
        三、基于预测结果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传统安全风险
        二、非传统安全风险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陆海贸易通道网络布局加快形成
        二、陆海贸易通道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三、陆海贸易通道结构更加合理
        四、陆海贸易通道配套设施协同建设
第八章 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经济地理重组和发展格局调整
        二、扩展陆海贸易通道交汇试点与示范
        三、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
        四、助力国内发展的同时拓展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功能布局
        一、以港口整合提升为重点,优化陆海贸易通道集疏运体系
        二、以临海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形成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增长极”
        三、以“港口+腹地”为纽带,打造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助推器”
        四、以港口规模效应、错位竞争为原则,扩大“一带一路”辐射作用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从国际维度来看
        二、从国内维度来看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投融资机制
        二、安全保障机制
        三、法律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港口群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港口群发展相关理论
        2.1.1 港口群经济
        2.1.2 规模经济
        2.1.3 产业聚集与扩散
        2.1.4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港口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3 港口群经济研究相关方法
        2.3.1 DEA绩效评价理论
        2.3.2 聚集度评价
        2.3.3 空间计量经济
第3章 我国港口群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3.1 历史沿革
        3.1.1 起步阶段(1950-1970 年代)
        3.1.2 恢复建设(1970-1980 年代末)
        3.1.3 快速发展(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末)
        3.1.4 形成港口群(2000 年至今)
    3.2 发展现状
        3.2.1 环渤海港口群
        3.2.2 长三角港口群
        3.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3.2.4 珠三角港口群
        3.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3.3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主要成因
第4章 港口群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4.1 国民经济效应
        4.1.1 港口群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4.1.2 港口经济效益
        4.1.3 加强港口群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机制建设
    4.2 联动发展效应
        4.2.1 港口群经济对腹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4.2.2 腹地经济对港口群经济的促进作用
    4.3 创新发展效应
    4.4 开放发展效应
    4.5 技术创新效应
第5章 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产业集聚水平与空间经济分析
    5.1 我国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评价
        5.1.1 港口技术效率评价意义
        5.1.2 基于超效率DEA的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5.1.3 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
        5.1.4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5.2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5.2.1 环渤海港口群
        5.2.2 长三角港口群
        5.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5.2.4 珠三角港口群
        5.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5.2.6 我国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分析
    5.3 我国沿海港口群空间经济分析
        5.3.1 港口群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模型建立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6章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 国际贸易环境
        6.1.1 国际贸易分工
        6.1.2 国际贸易变化
    6.2 “一带一路”倡议
        6.2.1 “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
        6.2.2 “一带一路”下我国的贸易发展
        6.2.3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合作发展
    6.3 贸易协定影响
        6.3.1 中美贸易协议
        6.3.2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6.3.3 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6.3.4 TTIP贸易协定
    6.4 亚太自贸组织
    6.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6.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7章 对策建议与发展展望
    7.1 对策建议
        7.1.1 明确战略定位
        7.1.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7.1.3 完善公平透明的宏观政策
        7.1.4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7.1.5 明确评价与激励机制
        7.1.6 推动港口群基础设施高效衔接
        7.1.7 构建一体化运输体制
        7.1.8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7.2 中国沿海港口群发展展望
        7.2.1 环渤海港口群——新时代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
        7.2.2 长三角港口群——长江经济带
        7.2.3 东南沿海港口群——扩大两岸合作交流
        7.2.4 珠三角港口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7.2.5 西南沿海港口群——一带一路、东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宁波舟山港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港口竞争力研究综述
        1.2.2 国内港口竞争力研究综述
        1.2.3 港口综合竞争力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技术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港口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2.1 港口的相关概念
        2.1.1 港口的定义
        2.1.2 港口的分类
        2.1.3 港口的功能
        2.1.4 港口群的概念与划分
    2.2 有关港口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2.1 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2.2.2 港口竞争力的概念
        2.2.3 港口竞争力产生的原因
        2.2.4 港口竞争力特征
    2.3 港口发展理论基础
        2.3.1 港口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港口竞合发展理论
        2.3.3 港口联动发展理论
        2.3.4 港口精益管理理论
第三章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1.1 港口的自然条件
        3.1.2 港口的集疏运网络条件
        3.1.3 经济腹地状况
        3.1.4 港口的基础设施情况
        3.1.5 港口的发展环境
    3.2 构建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原则
        3.2.1 系统性原则
        3.2.2 科学性原则
        3.2.3 可操作性原则
        3.2.4 代表性原则
        3.2.5 全面性原则
    3.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4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模型构建
        3.4.1 因子分析法内涵
        3.4.2 因子分析法建模
第四章 宁波舟山港竞争力实证分析
    4.1 样本港口概述
        4.1.1 港口选取
        4.1.2 宁波舟山港发展现状
        4.1.3 样本港口群基本特征
    4.2 港口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2.1 选取指标的整理
        4.2.2 港口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收集
    4.3 实证评价过程
        4.3.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4.3.2 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4.3.3 公因子提取
        4.3.4 公因子解释
        4.3.5 港口主成分因子得分计算及排名
        4.3.6 各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名
    4.4 评价结果及优劣势分析
        4.4.1 综合竞争力分析
        4.4.2 优劣势分析
第五章 提升宁波舟山港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5.1 拓展港口腹地经济范围
    5.2 推进港口竞合发展战略
    5.3 提高资源利用率
    5.4 提升港口精益化管理水平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面向港口群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港口领域相关研究成果
        2.1.1 港口内涵及其重要性
        2.1.2 港口竞争力
        2.1.3 绿色港口
    2.2 港口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2.2.2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定义
        2.2.3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2.3 研究综述
第三章 港口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
    3.1 评价模型构建
        3.1.1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1.2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
        3.1.3 港口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3.2 指标体系建立
        3.2.1 建立原则
        3.2.2 可量化指标建立
    3.3 评价方法分析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可持续发展实例研究
    4.1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现状
        4.1.1 整体发展概况
        4.1.2 重点港口发展现状及分析
    4.2 多指标综合量化模型建立
        4.2.1 聚类分析模型构建
        4.2.2 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构建
    4.3 应用研究
        4.3.1 聚类分析
        4.3.2 主成分分析
    4.4 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开放机遇和国际挑战
    1.1.2 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
1.2 研究对象发展概况
    1.2.1 港口与港口功能类型
    1.2.2 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 2 港口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与港口经济相关的基础理论分析
    2.1.2 港口区位论综述
2.2 港口体系研究
    2.2.1 港口体系及影响因素
    2.2.2 港口体系形成演变
    2.2.3 研究述评
2.3 港口与腹地空间作用研究
    2.3.1 港口经济研究之缘起
    2.3.2 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研究的演进过程
    2.3.3 国内港口与腹地关系研究的进展
    2.3.4 港口腹地研究方法与相关研究
    2.3.5 研究述评
2.4 港口物流效率与贸易研究
    2.4.1 港口物流与贸易成本研究
    2.4.2 港口物流绩效研究
    2.4.3 研究述评
2.5 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2.5.1 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2.5.2 关于港口竞争力的研究方法概述
    2.5.3 港口合作研究
    2.5.4 研究评述
2.6 本章小结 3 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研究
3.1 港口与腹地空间关系的作用机制
    3.1.1 物流运输是基本载体
    3.1.2 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是作用通道
    3.1.3 产业关联是内在动力
    3.1.4 港口城市是外部支撑力
    3.1.5 对外开放政策是外部环境因素
    3.1.6 竞争港口是外部阻力
3.2 港口与城市关系
    3.2.1 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形成
    3.2.2 港口演变与城市发展
    3.2.3 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区域差异
    3.2.4 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发展趋势
    3.2.5 港口物流运输与港口城市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3.3 腹地对外经济开放与港口互动发展研究
    3.3.1 对外经济开放内涵与途径
    3.3.2 我国开放经济历程及其特点
    3.3.3 腹地贸易开放与港口互动发展
    3.3.4 腹地对外贸易与港口物流发展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因子分析的沿海港口综合实力研究
4.1 港口综合实力内涵与影响因素
    4.1.1 综合实力内涵
    4.1.2 影响港口综合实力的因素
4.2 港口市场竞争结构和态势
    4.2.1 港口市场竞争结构
    4.2.2 港口竞争态势
4.3 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因子分析与港口综合实力评价
    4.3.2 港口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4.4 沿海港口综合实力的实证分析
    4.4.1 研究对象范围及数据来源
    4.4.2 港口城市支持度评价
    4.4.3 外贸背景因素评价
    4.4.4 港口综合实力评价
    4.4.5 分区域港口综合实力与层次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沿海主要港口经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
5.1 港口腹地划分方法
    5.1.1 腹地划分方法综述
    5.1.2 模型选取
5.2 沿海港口腹地空间演变实证
    5.2.1 研究对象范围与数据来源及分析结果
    5.2.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的腹地
    5.2.3 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腹地
    5.2.4 金融危机过后的腹地
    5.2.5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的腹地
5.3 沿海主要港口腹地演变特征
    5.3.1 干线大港腹地范围广,集中度趋高
    5.3.2 港口合并发展后综合实力提升,腹地空间扩展
    5.3.3 港口本省内直接腹地变化不够明显,省外间接腹地变化明显
    5.3.4 腹地空间逐年变化,但港口区域竞争格局基本稳定
    5.3.5 东部沿海地区腹地较稳定,内陆沿交通主干线区域变化明显
5.4 港口腹地空间演变的原因
    5.4.1 地理区位
    5.4.2 港口与城市的综合规模
    5.4.3 外贸背景
    5.4.4 港口基础设施与效率
5.5 小结 6.结 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政策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学术成果

(7)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1.1.2 中欧班列加速布局
        1.1.3 国家明确建立陆海统筹的现代化对外开放物流运输网络
        1.1.4 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地方西向开放的重要抓手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现象分析
        1.2.2 科学问题提炼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法
        1.4.3 GIS空间分析法
        1.4.4 历史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的组织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2.1.1 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的研究
        2.1.2 西向开放条件下国家内陆门户的研究
        2.1.3 交通可达性研究
        2.1.4 空间联系研究
        2.1.5 区域空间结构
        2.1.6 区域物流研究
        2.1.7 综合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5 点-轴开发理论
        2.2.6 轴-辐系统理论
第三章 西北内陆门户发展现状与战略地位
    3.1 西北内陆门户发展现状
        3.1.1 西北内陆门户概况
        3.1.2 西北内陆门户对外贸易现状
        3.1.3 西北门户成为中欧班列的主要过境门户
    3.2 西北门户在国土开发中的地位
        3.2.1 国土开发战略中重要的节点
        3.2.2 沿边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
    3.3 地缘经济地位
        3.3.1 西北门户通道对外连接重要贸易经济体
        3.3.2 西北门户衔接世界两大贸易轴心地带
        3.3.3 西北门户地带是陆上国际能源大通道的重要连接点
    3.4 地缘政治地位
        3.2.1 西北门户通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地带
        3.2.2 西北门户地区是地缘阻隔下的中国西进的战略支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向贸易现状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西向班列运营现状
        4.2.1 整体发展状况
        4.2.2 具体线路与车次状况
        4.2.3 运价与竞争力状况
        4.2.4 运营速度状况
    4.3 西向班列空间布局与运营特征
        4.3.1 始发城市及其发车频率分异明显
        4.3.2 物流通道多为骨干铁路
        4.3.3 货源腹地交叉
        4.3.4 中欧班列无序竞争亟待破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演进中的西向流通网络结构
    5.1 数据来源
    5.2 国内货运交通网络
        5.2.1 国内货运交通线路速度的设定
        5.2.2 当前货运交通网络的整体格局
        5.2.3 2020年货运交通网络的整体格局
    5.3 面向西北门户的中国城市轴-辐物流网络构建
        5.3.1 高等级流通节点的识别
        5.3.2 物流主通道的识别
        5.3.3 轴-辐网络的构建
    5.4 面向西北门户的城市流通网络流量格局
        5.4.1 不同等级流通节点核心腹地的划分
        5.4.2 流通节点与通道可支配流量格局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动的城市区位
    6.1 基于运费与时间成本的节点城市区位测算方法
        6.1.1 多式联运成本测算与竞争的分析模型
        6.1.2 加权因子法
    6.2 陆路运输路径下国外段货运铁路网络与集疏运枢纽设置
        6.2.1 国外段货运铁路网络现状与趋势
        6.2.2 中欧班列主导下的欧洲市场集疏运枢纽设置
    6.3 海洋运输路径下中欧贸易外贸港口群体识别
        6.3.1 国内城市出海港口的选择
        6.3.2 欧洲枢纽港口的选择
    6.4 运价成本下的城市区位格局
        6.4.1 节点城市运费的测算
        6.4.2 基于运费成本的城市区位分析
    6.5 时间成本下的城市区位改善程度测算
        6.5.1 节点城市时间成本的测算
        6.5.2 基于时间成本的节点城市区位测算
    6.6 双向开放下城市区位整体变动特征
        6.6.1 双向开放下的优、劣势类型区划分
        6.6.2 双向开放下城市区位变动整体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重塑的国家空间结构
    7.1 国家西向流通结构的“三角洲模式”
        7.1.1 三角洲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7.1.2 三角洲顶点与出水口城市的经济地理意义
        7.1.3 国家西向流通网络结构的“三角洲模式”
    7.2 国家空间结构的核心框架:“菱形结构”
        7.2.1 西向开放下的节点城市整体区位格局
        7.2.2 从“三角形结构”到“菱形结构”的历史演进
        7.2.3 “菱形结构”的整体优势与合理性
    7.3 国家空间结构重塑下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7.3.1 国土开发格局的历史演进与当前困境
        7.3.2 美国国土开发的借鉴意义
        7.3.3 国家空间结构重塑下的国土开发架构和宏观生产力布局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西北门户的现状与战略地位特征
        8.1.2 以中欧班列为主导的西向贸易特征
        8.1.3 节点城市西向流通网络结构特征
        8.1.4 西向开放下节点城市西向流通模式
        8.1.5 全国节点城市的区位格局特征
        8.1.6 西向开放之后国家空间结构的的核心框架
    8.2 可能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附录A: 中国快运货物班列信息统计
附录B: 各铁路局货物快运列车作业站
附录C: 2013年三级节点城市至归属城市的时间成本
附录D: 2013年沿海口岸外贸吞吐量统计
附录E: 2013年沿海口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港口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
        1.2.2 航运中心演化研究
        1.2.3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2.4 港城空间联系研究
        1.2.5 港口与城市环境关系研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分析
    2.1 港城关系及其协同发展
        2.1.1 港城关系
        2.1.2 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
    2.2 国内外典型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2.2.1 伦敦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2.2.2 新加坡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2.2.3 香港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2.2.4 上海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2.2.5 深圳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2.3 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我国港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3.1 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3.2 我国港城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港城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研究
    3.1 港城复合系统内涵及演化分析
        3.1.1 港城复合系统构成
        3.1.2 港城复合系统的演化分析
    3.2 确定港城复合系统演化的序参量
        3.2.1 港城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3.2.2 港城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的实证分析
    3.3 港城复合系统协发展研究
        3.3.1 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建立
        3.3.2 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3.4 港城协同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3.4.1 Panel Data模型的选取
        3.4.2 模型检验
        3.4.3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航运中心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其演化机理
    4.1 国际航运中心成因及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1.1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条件分析
        4.1.2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4.2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国际航运中心系统演化分析
        4.2.1 国际航运中心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特性
        4.2.2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国际航运中心演化模型
        4.2.3 国际航运中心的混沌性分析
    4.3 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系统仿真研究
    5.1 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历程及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5.1.1 船舶大型化发展历程
        5.1.2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5.2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5.2.1 系统动力学概述
        5.2.2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分析
        5.2.3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流图构建
        5.2.4 船舶大型化与深圳经济发展系统方程建立
    5.3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深圳为例
        5.3.1 数据获取、处理与应用
        5.3.2 模型仿真
        5.3.3 政策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港口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及空间演化机理
        6.1.1 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
        6.1.2 港口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考虑土地资源占用的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分析
        6.2.1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结构与特征
        6.2.2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因果关系图及反馈回路分析
        6.2.3 港口空间-城市经济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构建
        6.2.4 实证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6.3 低碳绿色港口的构建
        6.3.1 集装箱港口生产运行流程
        6.3.2 低碳绿色集装箱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
        6.3.3 低碳绿色集装箱港口的构建目标
        6.3.4 集装箱港口低碳绿色化改进对策及政策保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7.2.1 拓展高端港航物流产业
        7.2.2 充分预留港口资源,迎接船舶大型化
        7.2.3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调整港口服务功能结构
        7.2.4 构建低碳绿色港口,促进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9)基于深圳港口国际中转的博弈与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博弈理论
    1.2 博弈论的数学模型
    1.3 博弈论的应用
    1.4 港口博弈
    1.5 港口“国际中转”的范畴
    1.6 选题的背景
    1.7 选题的意义
    1.8 本文研究方法
    1.9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博弈理论概述
    2.2 境外有关“国际中转”的概述
    2.3 国内有关“国际中转”的概述
    2.4 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港口国际中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3.2 建立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3.3 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4 建立港口国际中转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3.5 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6 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7 各指标的含义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圳与周边港口国际中转竞争要素分析
    4.1 深圳港口分析
    4.2 深圳港口集装箱运输特征分析
    4.3 主要竞争港口分析
    4.4 相关的国际航线分析
    4.5 深圳周边港口竞争战略分析
    4.6 经过深圳货运中转的国家和地区
    4.7 深圳港口吸引国际中转的优劣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要素多竞争对手国际中转模型研究
    5.1 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评价模型的选择
    5.2 AHP 层次分析模型研究
    5.3 ARMA 预测模型研究
    5.4 灰色GM(1,1)预测模型研究
    5.5 数据包络分析研究
    5.6 复杂网络理论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圳与周边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研究
    6.1 深圳与周边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指标的采集
    6.2 AHP 方法计算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得分
    6.3 ARMA 方法预测深圳港口及全国吞吐量
    6.4 ARMA 方法预测深圳港口国际中转量
    6.5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深圳和香港港口中转量
    6.6 趋势法预测深圳和香港港口国际中转量
    6.7 DEA 方法分析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
    6.8 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港口国际中转竞争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深圳与周边港口国际中转博弈决策研究
    7.1 未来东南亚港口国际中转竞争的特点
    7.2 深圳港国际中转的竞争主要对手分析
    7.3 深圳港口在国际中转竞争中的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8.2 尚需解决的问题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集装箱港口发展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相关概念
    二、对国内外关于(集装箱)港口研究主要成果的评述
    三、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四、本文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当代集装箱港口发展
    一、世界港口发展历史及规律
    二、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及其发展
    三、世界集装箱港口发展历史、现状及特点
第三章 现代物流发展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
    一、物流的概念
    二、集装箱港口是物流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
    三、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集装箱港口
    四、货主的选择——港口物流流向分析
    五、物流发展趋势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要求
第四章 直接影响集装箱港口发展的二大主体——政府与港口营运商
    一、国家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
    二、地方政府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
    三、港口营运商在集装箱港口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小结
第五章 对集装箱港口发展有间接而重要影响的主体——船公司的分析(兼论“大船路线—枢纽港”路线)
    一、船公司发展现状
    二 、船公司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三、大船路线和枢纽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集装箱港口发展中三大主体相互关系及行为模式分析
    一、影响集装箱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禀赋和经济地理条件
    二、集装箱港口发展过程中所存在博弈的概况
    三、港口营运商之间的博弈
    四、地方政府在集装箱港口博弈中的行为和作用
    五、船公司对港口之间博弈的影响
    六、各方要求以及利益的传递
第七章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
    一、世界经贸关系发展变化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
    二、腹地经济发展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
    三、集装箱港口发展的新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新问题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集装箱港口格局及博弈行为的影响
第八章 珠三角集装箱港口发展实证分析
    一、珠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发展状况
    二、以盐田港为代表的深圳集装箱港口快速发展的条件分析
    三、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的竞合关系
第九章 当前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
    一、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历史及现状
    二、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中的一些不足及问题
    三、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集装箱港口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四、中国集装箱港口未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第十章 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中三大主体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在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中各个主体所面临的问题
    二、在中国集装箱港口发展中三大主体的发展对策
结束语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图1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深圳港发展势头迅猛全球第八跃居第六(论文参考文献)

  • [1]GZ港竞争力提升研究[D]. 谢译.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D]. 兰筱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D]. 宋长利. 辽宁大学, 2019(11)
  • [4]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宁波舟山港竞争力研究[D]. 吴祖军.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5]面向港口群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 王东妮.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2)
  • [6]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D]. 许言庆.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7]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D]. 文玉钊.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8]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 温文华.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9]基于深圳港口国际中转的博弈与决策研究[D]. 曾凡华. 天津大学, 2008(09)
  • [10]集装箱港口发展动态研究[D]. 舒洪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05)

标签:;  ;  ;  ;  ;  

深圳港发展迅速,全球排名第8,排名第6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