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项小技改创收十余万(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兵[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孙晓鹏[3](2016)在《中航工业QD公司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研究》文中提出中航工业QD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流体力学在航空工业方面应用研究的公司,包括各类飞行器的空气动力风洞试验技术研究,专用试验设备与测控仪器的研制,天平机构和其他风洞配件的生产。在高、低速空气动力风洞试验和飞行器先进气动布局设计等研究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由于基础科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学科,不同工种、专业、工作内容,员工需要付出的劳动、承担的风险、科技含量、难易程度和劳动力强度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指标来加以衡量,因此要判定项目完成的好坏和员工的努力程度,以达到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数据化的目标,就会有很大的困难。成本概念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较为精确、量化、客观的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分析项目所耗用的完全成本,用以评价项目完成情况的好坏,可以建立客观、可量化的考核机制,切实起到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发挥出人才正能量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 QD公司成本核算管理的现状,全面剖析了当前QD公司成本核算管理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然后通过对QD公司本身特征的分析,初步构建出QD公司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并探析了其改进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构建思想;接着在成本核算管理的基础上,对QD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思路同时进行相应的改进,阐明了新的QD公司绩效管理方法和措施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即将以上方法综合运用到QD公司的成本考核和绩效管理中,充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论文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泓泉[4](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研究表明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裔兆宏[5](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赵苗[6](2010)在《CD环境监测站发展战略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重视,中国的环保产业在不断壮大和发展。环境监测行业作为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CD环境监测站作为中国西部的一家具有公益性的环境保护事业单位,属于检测技术中介服务机构,除了为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提供数据依据外,还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的环境监测服务及环保领域相关技术服务。本文是在CD环境监测站保障完成政府指令性工作的前提下和新的形势下,思考如何运用正确的发展战略来不断增强竞争力,谋求稳健发展。作为CD环境监测站的一名员工,笔者运用所学的MBA知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结合CD环境监测站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出现的问题,在本文中对于CD环境监测站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析。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环境监测行业与CD环境监测站慨述。本章首先是国内外环境监测行业简介与对比分析。然后是CD环境监测站慨述,给出了该站的发展历程与该站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对CD环境监测站的SWOT分析。本章应用SWOT分析的思想,首先对CD环境监测站的外部环境分别进行PEST分析与五力分析。然后对该站的内部条件分别从资源,文化建设,能力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该站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与内部的优势和劣势。第三章CD环境监测站战略目标分析。本章首先从体制机制、技术方向和市场整合三个方面对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对CD环境监测站的战略目标从技术先进、能力超群、一流服务和面向西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章CD环境监测站的战略选择。本章根据CD环境监测站战略发展目标的确定,选择实用于自身的发展战略。总体上实施增长战略,拓宽业务范围,扩大影响力;在竞争战略的选择上,在CD市主要进行专一化战略的实施,占领行业内较高端市场,并对其他中低端市场采用与行业内其他检测机构联营的方式,把握市场动向和潜在客户对象。第五章CD环境监测站的战略实施与控制。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提高服务意识、进行人才储备、拓宽业务范围以及优化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树立检测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良好、高端品牌形象。同时,对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现实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比如技术、人才、合同违约、政策等风险,通过查漏补缺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把各项风险因素降到最低的范围内。本文试图对CD环境监测站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些发展思路和力所能及的建议。伴随着检测分析行业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检测技术中介服务行业发展的机会与挑战并存,但笔者认为发展机会一定大于挑战。所以,笔者同时也希望本文能为同行或其他类似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一点参考和启发。由于笔者知识有限,文中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尊敬的各位老师斧正、指导。
郭晖[7](2008)在《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与优化途径研究》文中认为区域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研究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疆作为欠发达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农业大省,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金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金融生态失衡极大阻碍了新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立足当前新疆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农村金融生态现实,通过对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的评价,客观描述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的实际状况和现实表征,揭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整个系统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以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金融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并且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出发,探讨优化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的途径,为地方政府和决策者提供科学政策设计和有效宏观调控的前提和基础。希望可以弥补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研究的不足,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策部门和相关研究学者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本研究以金融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为指导,基于金融生态理论,借鉴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采用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体系,对新疆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状况作出客观地描述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阻滞因素,提出新疆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九章。第一部分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对金融生态理论的演进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了简要介绍与评述,提出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阐释农村金融生态理论,对农村金融生态进行内涵界定,描述系统特征、结构与功能,并解析了农村金融生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机理。第二部分首先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的新特征和趋势等角度对新疆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演进及现状做了描述,同时简介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完善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情况。其次,构建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体系,包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定性评价标准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定性评价,并设计农村金融生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此外,运用进步指数揭示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近年发展变化趋势,采用对比指数对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法治信用环境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影响程度较大,新疆农村金融生态处于一般水平等级状态,从时间趋势上看总体进步指数得到提高,并且接近于全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平均水平。第三部分首先在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剖析新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新疆农村经济环境弱化、农村金融资源供求失衡、农村金融风险转移与补偿机制缺失、农村金融市场缺乏自我调节机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等五个方面;进而提出优化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的总体方案,包括优化目标、内容、现实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和思路,并着重探讨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对策,应重塑竞争与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金融产权制度,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构建农村资金导入回流机制,完善金融风险分散、分担与补偿机制,培育和发展农村资本市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和手段,全面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失衡已严重阻滞了新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就是要在质量与数量上对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农村金融生态调节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动态调整与渐次平衡,最终实现主体活力化、调节高效化、环境和谐化,促进新疆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和谐进步。
李韦[8](2005)在《煤炭系统73人获全国劳模殊荣》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记者李韦报道)日前,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公布,煤炭系统有73人。 这73名煤炭系统全国劳动模范有的来自煤矿生产一线,有的是响当当的技术能手,有的是领导数万人企业走向新生的领导者。 据了解,1950年
中国农垦杂志社[9](2002)在《刊中报》文中研究指明
易新都[10](2001)在《液气行业近两年在改革与管理工作方面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二、一项小技改创收十余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项小技改创收十余万(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中航工业QD公司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文献综述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本文的不足 |
2 理论概述 |
2.1 成本核算相关理论 |
2.1.1 成本核算的含义 |
2.1.2 QD公司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
2.1.3 QD公司实施的全成本核算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 |
2.2 绩效考核机制相关理论 |
2.2.1 绩效考核的内涵 |
2.2.2 绩效考核的设计实施原则 |
2.2.3 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内容 |
2.2.4 绩效考核的方法 |
3 中航工业QD公司现状与问题研究 |
3.1 中航工业QD公司的现状分析 |
3.1.1 主要研究领域 |
3.1.2 员工基本情况 |
3.1.3 公司部门结构 |
3.1.4 经营情况 |
3.2 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
3.2.1 预算等相关制度不完善 |
3.2.2 尚未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核算体系 |
3.2.3 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
3.3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 QD公司成本核算体系 |
4.1 核算内容 |
4.1.1 型号试验处成本核算情况 |
4.1.2 科研处成本核算情况 |
4.1.3 产业发展处成本核算情况 |
4.1.4 技改处成本核算情况 |
4.2 核算方法 |
4.3 核算流程 |
4.3.1 事前的目标成本管理流程 |
4.3.2 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流程 |
4.3.3 事后成本考核评价管理流程 |
5 成本核算在Q D公司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
5.1 实际应用 |
5.1.1 建立内部服务价格体系 |
5.1.2 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5.1.3 数据增强处理 |
5.1.4 明确绩效考核指标 |
5.2 应用成果 |
5.3 改进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 |
5.3.1 改善绩效考核方式 |
5.3.2 将成本核算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
5.3.3 建立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6)CD环境监测站发展战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环境监测行业与CD环境监测站概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环境监测行业简介 |
1.1.1. 国外环境监测行业 |
1.1.2. 国内环境监测行业 |
1.1.3. 国内外环境监测行业对比分析 |
第二节 CD环境监测站概述 |
1.2.1. 发展历程 |
1.2.2.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对CD环境监测站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外部环境分析 |
2.1.1. PEST分析 |
2.1.2. 五力分析 |
第二节 内部条件分析 |
2.2.1. 资源分析 |
2.2.2. 文化建设分析 |
2.2.3. 能力建设分析 |
第三节 SWOT分析 |
2.3.1. 优势与劣势分析 |
2.3.2. 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三章 CD环境监测站战略目标分析 |
第一节 行业发展趋势思考 |
3.1.1. 体制机制 |
3.1.2. 技术方向 |
3.1.3. 市场整合 |
第二节 战略目标思考 |
3.2.1. 技术先进 |
3.2.2. 能力超群 |
3.2.3. 一流服务 |
3.2.4. 面向西部 |
第四章 CD环境监测站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总体战略选择 |
第二节 竞争战略选择 |
第五章 CD环境监测站的战略实施与控制 |
第一节 发展战略实施 |
5.1.1.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
5.1.2. 多元化方向的选择 |
5.1.3. 优化业务流程 |
5.1.4. 树立竞争意识,主动出击高端市场 |
5.1.5. 整合地区监测资源 |
5.1.6. 加大组织文化建设力度 |
第二节 发展战略控制 |
5.2.1. 主要风险分析 |
5.2.2. 控制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与优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金融生态理论探讨 |
2.1 金融生态理论阐释 |
2.1.1 金融生态的内涵及构成 |
2.1.2 金融生态的实质内容 |
2.1.3 金融生态的本质特征 |
2.1.4 金融生态的特异性 |
2.2 农村金融生态理论阐释 |
2.2.1 农村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 |
2.2.2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2.2.3 农村金融生态的特征 |
2.3 农村金融生态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机理 |
第三章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分析 |
3.1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发展状况 |
3.1.1 新疆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 |
3.1.2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
3.1.3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3.1.4 新疆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的新特征和趋势 |
3.2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3.2.1 政策环境建设 |
3.2.2 法治环境建设 |
3.2.3 信用环境建设 |
3.3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完善 |
3.3.1 竞争机制的完善 |
3.3.2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完善 |
3.3.3 金融监管机制的完善 |
第四章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的意义 |
4.2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 |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4.3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1 农村金融生态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农村金融生态定性评价标准体系 |
4.3.3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方法 |
第五章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状况综合评价 |
5.1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定量评价 |
5.1.1 定量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5.1.2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定量评价值计算 |
5.2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定性评价 |
5.3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现状总体评价 |
5.4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近年发展及变化趋势 |
5.5 新疆与全国农村金融生态水平的对比分析 |
5.6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解析 |
第六章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 新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
6.1.1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
6.1.2 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
6.1.3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
6.2 新疆农村金融资源供求失衡 |
6.2.1 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健全 |
6.2.2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缺失 |
6.2.3 农村经济主体融资需求满足度低 |
6.2.4 农村资金逆向外流严重 |
6.2.5 民间金融逐渐活跃但存在隐患 |
6.3 农村金融风险转移与补偿机制缺失 |
6.3.1 农业保险经营面临困境 |
6.3.2 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
6.3.3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 |
6.4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自我调节机制 |
6.4.1 农村金融产权制度不完善 |
6.4.2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机制 |
6.4.3 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
6.4.4 农村金融监管不利 |
6.5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 |
6.5.1 农村金融法治建设落后 |
6.5.2 农村信用环境不佳 |
6.5.3 政策扶持不足与行政干预过多并存 |
第七章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方案设计 |
7.1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现实意义 |
7.1.1 促进农村金融主体结构与功能的完善 |
7.1.2 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
7.1.3 维护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
7.1.4 促进资金良性循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
7.1.5 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公共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
7.2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指导思想 |
7.3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原则 |
7.4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目标和内容 |
7.5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总体思路 |
7.5.1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综合改革 |
7.5.2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7.5.3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更新机制 |
7.5.4 提高农村金融生态生态系统协同能力 |
第八章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途径与对策建议 |
8.1 重塑竞争与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8.1.1 建立农业银行的长效支农机制 |
8.1.2 开创农业发展银行全方位的支农模式 |
8.1.3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 |
8.1.4 创新邮政金融服务“三农”制度 |
8.1.5 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 |
8.1.6 发展多元化小型农村金融组织 |
8.2 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金融产权制度 |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
8.4 构建农村资金导入回流机制 |
8.5 完善金融风险分散、分担与补偿机制 |
8.5.1 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
8.5.2 完善和创新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
8.5.3 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
8.6 培育和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
8.7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和手段 |
8.7.1 农村信贷业务创新 |
8.7.2 农村中间业务创新 |
8.8 全面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8.8.1 打造坚实的农村金融生态经济环境 |
8.8.2 完善金融法律体系,营造司法公正环境 |
8.8.3 实施“信用工程”,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
8.8.4 发挥基层央行职能,加强指导、协调与服务 |
8.8.5 健全与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
8.8.6 强化政府协调机制,全面优化金融环境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疆农户金融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一项小技改创收十余万(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中航工业QD公司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研究[D]. 孙晓鹏.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05)
- [4]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5]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6]CD环境监测站发展战略探析[D]. 赵苗.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
- [7]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与优化途径研究[D]. 郭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煤炭系统73人获全国劳模殊荣[N]. 李韦. 中国煤炭报, 2005
- [9]刊中报[J]. 中国农垦杂志社. 中国农垦, 2002(07)
- [10]液气行业近两年在改革与管理工作方面的进展[J]. 易新都. 工程机械,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