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硫酸生产及消费形势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任鑫,陈其慎,邢佳韵,张艳飞,葛建平,崔博京,王良晨[1](2021)在《2021—2035年全球硫酸镍供需形势分析》文中指出硫酸镍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是镍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全球硫酸镍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亟需系统梳理全球硫酸镍消费状况,分析硫酸镍各下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需求,研判全球硫酸镍供应态势,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经过分析研究,本文根据不同类型动力电池发展趋势,设置了硫酸镍需求的三种可能情景:(1)参考情景下,全球硫酸镍需求将由64万t增长至367万t,较当前增长近473%;(2)高镍情景下,全球硫酸镍需求将由64万t增长至579万t,较当前增长近804%;(3)低镍情景下,全球硫酸镍需求将由64万t增长至212万t,较当前增长231%。供应方面,本文认为由于生产技术突破,全球硫酸镍供应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硫酸镍生产原料将由当前的以硫化镍矿为主转变为以红土镍矿为主的格局,冶炼方法主要为湿法冶炼和火法冶炼两种,硫酸镍原材料供应由以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为主转为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红土镍矿丰富的国家为主的格局。基于全球硫酸镍格局变化,建议国内相关企业加速开展海外红土型镍矿-硫酸镍生产线投资,抢占市场先机。
邢佳韵,张晓鹤,陈其慎,于汶加,齐刚,姜雅,茹存一,任鑫[2](2021)在《“二元消费”影响下的镍供需形势分析》文中提出不锈钢产业是镍最大的消费领域,对全球镍消费趋势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逐渐发展,动力电池对镍需求也逐渐得到重视,该领域的镍消费普遍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镍消费领域。本文通过对镍需求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不锈钢及电动汽车领域等重要部门的镍需求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镍需求将由2019年243万t增长至2030年445万t,其中不锈钢领域仍为其第一大消费领域,电池领域上升为第二大消费领域;通过梳理全球镍资源情况及供应开发情况,认为由于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镍矿供需形势紧张状态将有所缓解,但随着未来疫情好转,未来几年内镍仍将处于供需紧张状态;此外,通过梳理镍供应链条,本文认为市场对硫酸镍以及硫化镍矿需求未来有望持续增长,这对镍盐价格将形成有力支撑,对推动全球红土镍矿湿法产能建设也将形成一定促进作用。
李培[3](2020)在《SiO2/SiC的辐射制冷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对制冷系统需求的增加,其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中的占比也随之增加。太空辐射冷却是通过“大气窗口”(8~13 μm波段)向太空冷源辐射热量,以达到物体温度的下降;这种被动无消耗的制冷方式的应用研究与其潜在价值对构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分析研究材料的辐射特性、加工性能、力学及耐温性能等基础上,本文选用具有良好辐射特性,并且具有较好的耐温与力学性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辐射冷却膜的基体材料。通过加二氧化硅、碳化硅等材料来提高薄膜的发射率,运用电子束蒸镀工艺来实现辐射冷却膜反射层的制备。针对辐射冷却膜的研发与制备,研究的结果如下:(1)运用FDTD Solutions软件对辐射冷却膜进行建模仿真,分析计算辐射冷却膜的发射率。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控制SiO2、SiC的体积分数和薄膜厚度为变量,分析了以上变量对辐射冷却膜的发射率的影响,得到在SiO2、SiC体积分数分别为8%和1%,辐射冷却膜厚度为60~90μm之间时,辐射冷却膜发射率超过0.9。(2)选用双向拉伸工艺与电子束蒸镀工艺制备辐射冷却膜,通过改变加工制备的工艺参数和添加材料的体积分数等,探究加工制备的温度等工艺参数、添加材料的添加比例对加工制备工艺与薄膜发射率的影响。通过改变二氧化硅含量、碳化硅含量和薄膜厚度等因素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究验证以上单因素对辐射冷却膜发射率的影响趋势,验证了模拟计算的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因素对发射率的影响重要性排序:膜厚>碳化硅含量>二氧化硅含量。通过对双向拉伸后热定型温度的研究,探究热定型温度对薄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在120℃的热定型温度处理下能够达到最优的力学性能。通过改变辐射冷却膜的反射层厚度,研究反射层厚度对薄膜发射率的影响规律,得到在反射Ag层的厚度大于200 nm时,平均反射率高于 90%。(3)本文通过对不同环境下的辐射冷却功率的计算,探究不同非辐射冷却系数、太阳辐射、发射率等对辐射冷却功率的影响,确定了实验测试条件。经过辐射制冷复合膜的降温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的PET薄膜,辐射冷却膜在白天降低5℃左右,夜晚降低10℃以上。
薛亚明[4](2020)在《煤与玉米芯共热解过程中硫释放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热解-色谱(Py-GC)和热解-质谱(Py-MS)研究了Ar和CO2气氛下不同混合比例对鄂尔多斯煤(ED)/长治煤(CZ)与玉米芯(COB)共热解过程中硫迁移释放的影响;同时利用Py-GC和Py-MS考察了Ar和CO2气氛下长治煤中矿物质在共热解过程中对硫迁移转化的影响,并研究了长治煤与玉米芯的共热解方式对硫迁移释放的影响,得到的结论主要如下:(1)在Ar和CO2气氛下,煤样与玉米芯共热解时在脱硫率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鄂尔多斯煤与玉米芯共热解过程中,混合比为7:1和3:1时在两种气氛均促进H2S的释放,而1:1时却抑制其释放;在Ar气氛下只有7:1时促进COS的释放,而在CO2气氛下所有比例均促进其释放。在长治煤与玉米芯共热解过程中,两种气氛下对H2S和COS的释放都表现为促进作用。(2)在Ar和CO2气氛下,长治煤中矿物质在共热解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固硫作用,且在共热解过程中矿物质能够催化液相产品中含硫化合物的分解。同时在共热解过程中,Ar气氛下矿物质抑制了H2S的释放,但可以催化部分含硫化合物生成COS;CO2气氛下,矿物质在7:1时抑制H2S和COS的产生,3:1和1:1时促进其释放。(3)Ar气氛下,加入氧化钙/高岭土均促进共热解过程中硫向液相产品中迁移。对于含硫气体,氧化钙抑制H2S和COS释放,但对COS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550℃后;高岭土只在0.80:1时促进H2S的释放,对于COS的释放表现为抑制作用。(4)在Ar和CO2气氛下,长治煤与玉米芯分段热解过程中同样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而且分段热解有利于硫向液相和气相中迁移。对于含硫气体,Ar气氛下,除了在7:1时对H2S的逸出几乎无影响外,均促进含硫气体释放;CO2气氛下,除了在7:1时抑制COS的释放外,都促进了含硫气体的释放。与长治煤和玉米芯直接混合共热解过程相比,两种气氛下分段热解脱硫率更高且促进作用更明显,同时分段热解有利于硫向液相产品中迁移。
楼毕觉[5](2020)在《微氧连续导入厌氧发酵系统实现H2S原位脱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阶段能源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有一种生物质能源——沼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且在近几年国内外沼气工程的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沼气中含有0.1%3%的H2S气体,在使用、运输等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沼气进行脱硫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与传统的脱硫方法相比,微氧法原位脱硫避免了投资成本大、运行费用高、更换脱硫剂麻烦、会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降低了负荷,提高了脱硫效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了可将微量氧气连续导入的小试装置,采用了二次投料的方式进行发酵,并对沼气日产量的计量方式进行改进,可更准确地得到沼气日产量,并据此得到的日H2S产量控制通氧量。本实验以草坪草为发酵底物,沼液为接种物,在种中温(35±1℃)条件下,向发酵瓶中通入0、1、2、3倍于H2S含量的氧气时,探究了不同投料方式对沼气产气规律及日产量的影响,考察了通氧量对沼气产气量、沼气各组分、脱硫效率及沼液中VFAs浓度、pH的影响。发酵结束后,对沼液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通氧量对发酵体系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投料方式相较于一次投料,改变了产气规律,发酵中期的沼气日产气量及累积产气量均出现明显转折点,使沼气日产气量及累积产量均出现明显升高。在此投料方式下,向系统中通入1、2、3倍于H2S量的O2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沼气产气规律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在2、3倍氧条件下,沼气累积产气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高约25.9%及16.8%。实验组的CH4体积分数及日产量从整体上均高于对照组。发酵末期2倍氧组的CH4产量达到最大值,3倍氧组略低于2倍氧组,但相较对照组分别高约4.2、2.4个百分点。发酵初期残留氧含量较高,随发酵进行逐渐降低,且保持在较低水平,二次投料后有所波动,但也逐渐降低。通氧量为3倍时,系统中的残留氧含量高于其他组,但并未超过0.5%,并未对发酵造成抑制作用。在发酵末期,1、2倍氧组的H2S脱除效率分别达到73.3%、93.1%,相比间歇通氧方式大大提高。3倍氧组H2S脱除效率达到96.2%,且有放平缓趋势,说明通O2量继续增加,脱硫率增加不明显。发酵初期总VFAs积累较明显,微量O2对产氢产乙酸阶段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但随发酵进行逐渐消失,且随发酵的进行,异丁酸消耗最为明显。2、3倍氧组通入的O2并未对VFAs降解产生抑制作用,同时p H随VFAs的变化而变化,整体呈现升高趋势,但始终维持在6.58.5的范围内。微量氧气的通入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但并未破坏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且增加了产甲烷菌的群落丰度及多样性;Methanosaeta和Methanospirillum菌群占总产甲烷菌的80%以上,处于优势地位;微量氧气导入发酵系统可有效地扩大Methanospirillum、Methanocorpusculum和Methanosarcina等菌群在属水平上的优势。且微量氧气降低了H2S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提高产甲烷菌的活性,使得其生长繁殖加快,大大增加了沼液中产甲烷菌的含量,同时使得甲烷产量不断提高。
王近[6](2020)在《聚氨酯悬浮填料与小球藻处理煤热解废水效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必须把煤碳作为支柱性能源。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以煤热解技术为先导的煤炭综合清洁高效利用方式在现阶段愈受重视。煤热解工艺具有耗水量大、废水排量大、废水水质复杂及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困难等特点。国家也对煤化工行业提出了废水“零排放”的高要求,故对煤热解废水有效的处理和利用是煤化工行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了煤热解废水的水质特点与处理技术现状,针对实际工程生物增浓池单元,选择将聚氨酯悬浮填料(PU)代替粉末活性炭(PAC)运用于煤热解废水生化处理单元,并将小球藻作为强化处理煤热解废水的共代谢碳源,探究小球藻对生物增浓池出水中剩余难降解有机物及总氮的进一步降解效能,研究悬浮填料与小球藻处理煤热解废水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在悬浮填料与活性炭处理煤热解废水效能对比小试试验中,投加填料稳定运行后,出水中空白组、活性炭组与悬浮填料组COD均低于200 mg/L。其中活性炭组处理效果较好,在第二阶段稳定后COD降解率为90%左右,而空白组与悬浮填料组处理效果较低一些,分别为82%与83%左右。总酚的去除效果与COD降解趋势一致。悬浮填料组出水中氨氮剩余量在85 mg/L左右,去除率为三组反应器中最高。反应后对污泥进行污泥浓度、EPS及高通量等分析,发现悬浮填料能明显增加混合液污泥浓度、物种丰度及物种数量,投加悬浮填料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生物增浓效果。在小球藻强化反硝化小试试验中,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当乙酸钠与葡萄糖分别投加165 mg/L(COD占比约76.9 mg/L)与110 mg/L(COD占比约116.93 mg/L)时,亚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96.1%与97.5%;当小球藻投加至150 mg/L(COD占比约151 mg/L)时,亚硝态氮去除率大于80%。投加至165 mg/L(COD占比166.3mg/L)时,亚硝态氮及总氮去除率能达到95%以上。乙酸钠、葡萄糖与小球藻均可作为煤热解废水中间环节反硝化强化脱氮的有机碳源。通过对各碳源的经济性分析,可知当以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投加时直接成本最低,其次是小球藻和乙酸钠。但综合处理效果来看,小球藻作为中间投加碳源时,具有处理效果较好、易于投加、直接成本及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实际工程现场调试中,现场生物增浓池进水COD在800~1000 mg/L之间。投加悬浮填料后,COD出水由开始的300 mg/L左右到逐渐降低稳定为150~200mg/L之间,COD去除率稳定至85%左右。现场生物增浓池进水氨氮在150~200mg/L之间。第一批填料投加后的15天左右,氨氮去除率为53%。随着体系稳定后,在曝气保证外廊道DO正常范围内时,增浓池内氨氮能够有效转化为硝态氮及亚硝态氮,且以亚硝态氮为主。现场生物增浓池实际产生废水添加小球藻验证试验时,小球藻组运行至25天左右时,总氮去除率开始逐渐提升。在运行至35天后,总氮去除率维持在90%左右,且总氮剩余量小于20 mg/L,说明小球藻对总氮的去除有较好的强化作用,小球藻可应用于煤热解废水反硝化脱氮实际工程。
高卢君[7](2020)在《哈佛分析框架下国际邮轮公司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邮轮行业的第一个黄金十年里,中国邮轮行业无论是在体量还是收益都有奇迹般的增长。且未来中国本土邮轮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但国内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邮轮公司或邮轮品牌来支撑未来国内邮轮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把握邮轮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国内邮轮行业发展前景巨大和邮轮公司发展遭遇的困境的矛盾,本文选择从财会角度对国际邮轮公司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内本土邮轮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本文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哈佛分析框架为主要工具,对国际邮轮公司的战略环境、战略选择与实施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邮轮企业发展路径;其中战略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三个要素;哈佛分析框架主要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四个维度构建框架模型,对国际上仅有的三家邮轮上市集团: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和诺唯真集团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在战略分析方面,利用PEST分析和SWOT分析对邮轮行业及邮轮公司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解析;其次在战略选择方面,从职能战略视角进行会计和财务分析,选取关键会计信息分析三家集团会计信息质量;然后结合三家集团近四年的财务数据利用比率分析法进行横向和纵向财务分析;最后从战略实施的视角总结邮轮公司发展路径,根据战略、会计、财务分析结果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归纳出三家邮轮集团的发展前景即发展路径,并通过分析三家邮轮集团发展路径为国内本土邮轮公司未来不同阶段的发展提供建议。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和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诺唯真集团是处于发展初期的邮轮公司,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国内邮轮公司发展初创期提供相应的示范。在战略上,把握市场机会找准市场定位,扩大市场份额;会计核算上采用最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计量;财务上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合理融资。皇家加勒比集团是处于成长期的邮轮公司,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国内邮轮公司中期发展提供相应的示范。在战略上采取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战略,选择特定市场和产品重点突破,在吸引新游客的同时稳固其忠诚度;会计上沿用初期的会计制度;财务上注重成本控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支持生产开发。嘉年华集团是处于成熟期的邮轮公司,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国内邮轮公司长期发展提供相应的示范。在战略上采用横向一体化战略;会计核算上沿用前期的制度;财务上注重投资效率,合理利用资金新建或者收购更多的邮轮船队和品牌,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集团化管理。
何聪颖[8](2020)在《水焦浆气化特性及超富集植物制备活性炭的催化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焦是石油精炼过程中的一种含碳量极高的副产品,随着原油中含硫量的不断增加,高硫石油焦的产量也日益上升,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硫石油焦主要应用于燃烧发电等传统行业。由于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找到一种高效清洁的石油焦利用方式是目前很多研究者及石化企业共同期望的。其中,利用石油焦为主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气化技术制取以H2和CO为主的清洁气体是其中一种有效利用的方式。但是单纯的石油焦气化难度较大,通过对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合理应用,通过将石油焦制成浆体,并添加目前极具研究前景的超富集植物,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石油焦的产气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超富集植物进行回收利用,本文围绕石油焦浆产气特性的基础,研究超富集植物对石油焦浆气化产气能力的提升,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石油焦气化特性分析应用管式炉在不同温度下研究石油焦的气化反应特性,并通过热重分析仪对石油焦在CO2氛围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焦的反应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提高,在管式炉气化中,900℃时气化热值有显着跃升,说明石油焦此时反应活性显着提高,与石油焦热重DTG曲线发现,石油焦在1100℃下气化反应具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峰,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温度分别为512.85℃和1024.85℃。(2)石油焦浆与生物质共气化特性分析将石油焦制成浆后气化,产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石油焦浆产气能力与石油焦浆中的水分含量有关,存在最佳水分比例为45wt%,在此基础上添加超富集植物可进一步提高石油焦浆的产气能力,与普通生物质对比,超富集植物对石油焦浆的共气化效果更好,推测是超富集植物中的重金属起到作用,保证浆体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在管式炉气化温度为1000℃下,添加10%超富集植物对石油焦浆气化的有效可燃气总体积比例增加10%。(3)超富集植物制备的活性炭对石油焦浆的催化作用将超富集植物制备成活性炭添加到石油焦浆中作为催化剂,利用热重分析其气化催化的动力学特性,可以看出,添加超富集植物制备的活性炭后石油焦浆的气化能力显着增强,体现为活化能的减少和最大气化速率所对应的温度减小,添加超富集植物制取的活性炭后,石油焦浆的碳转化率均有明显提升,添加量越大,碳转化率越高;1100℃时,石油焦浆在30min时的碳转化率为23.24%,添加10%超富集植物活性炭后碳转化率提高至35.68%,对管式炉1100℃条件下石油焦浆的产气特性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添加10%超富集植物活性炭之后,石油焦浆的气化产气体积百分比显着提升,主要体现在CO含量的提升,从12.67%提升至22.12%。
曲智斌,孙飞,皮信信,郄志鹏,高继慧[9](2020)在《碳材料对燃煤烟气硫脱除及资源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发电煤耗每年近20亿t,虽然传统湿法脱硫工艺能够实现燃煤污染物SO2的有效控制,但由于存在水耗高、副产劣质石膏量大难用等缺点,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相比之下,基于多孔碳材料的SO2脱除技术由于具备水耗少、无二次污染、污染物可资源化回收、吸附剂可再生利用等优点,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笔者综述了目前基于碳材料吸附、催化过程的燃煤烟气硫脱除及资源化研究进展,论述了碳材料资源化脱硫工艺的关键技术环节,最后提出了燃煤烟气硫脱除及资源化的未来科学和技术方向。碳材料内SO2吸附-催化反应机制及产物迁移路径,重点讨论了碳材料孔结构、官能团、金属氧化物负载对SO2吸附转化及副产物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材料分级孔结构内存在SO2吸附转化以及产物硫酸的迁移过程;在碳材料中掺杂以氮和氧为代表的非碳元素能改变碳平面的电子结构,调控SO2在碳材料中的吸附和催化氧化过程。因此,碳材料孔隙与功能性官能团的协同定向构筑是强化碳材料吸附转化SO2、提升脱硫性能的有效方式。脱硫饱和碳材料再生及硫资源化回收技术路径,重点讨论了碳热还原方法将SO2资源化转化为硫磺的影响因素。热再生能耗高、活性焦质量损失严重;水洗再生效率低,活性焦循环脱硫能力差,高效再生需要活性焦不同尺度孔隙结构的有效配组,以强化物质输运扩散;在各种脱硫副产物中,硫磺物质量小、价值高、便利储运,是理想的资源化回收目标;碳基还原剂活性与选择性的调控是实现高效硫磺生成的关键。论述了高性能煤基活性焦的低成本宏量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强化脱硫过程的分级孔活性焦低成本制备方法。传统柱状活性焦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孔隙结构呈微孔分布,存在内扩散阻力大、内表面利用率低、SO2脱除及再生脱附性能差等问题。破碎或颗粒状活性焦有望降低活性焦制备成本且实现活性焦孔隙的深度调控,但结构稳定性(强度)的提升是关键。通过催化活化、配煤、催化石墨化方法,可望实现兼具高活性和高结构稳定性的脱硫活性焦制备。
景绍慧,何东升[10](2018)在《磷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文中指出综述了近几年我国磷肥行业的发展状况,指出行业当前面临产能过剩、国际竞争压力大、资源前景堪忧、磷石膏制约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加快转型发展、提高技术创新、解决中低品位磷矿选矿难题、磷石膏综合利用等未来磷肥行业发展建议。
二、我国硫酸生产及消费形势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硫酸生产及消费形势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2021—2035年全球硫酸镍供需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硫酸镍的应用领域 |
2 全球硫酸镍需求情况 |
2.1 动力电池领域硫酸镍需求预测 |
2.1.1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
2.1.2 未来动力电池领域硫酸镍需求量预测 |
2.2 镍氢电池行业镍需求仍较保持较快增长 |
2.3 电镀行业镍需求总体保持稳定 |
3 全球硫酸镍供应情况 |
3.1 全球硫酸镍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等少数国家 |
3.2 红土镍矿生产硫酸镍将逐步成为供应主流,印度尼西亚等相关资源国镍投资将受到高度关注 |
4 结论 |
(2)“二元消费”影响下的镍供需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消费形势 |
1.1 消费结构 |
1.2 消费历史及现状 |
1.3 消费趋势分析 |
2 供应形势 |
2.1 资源分布 |
2.2 供应历史及现状 |
3 结论 |
(3)SiO2/SiC的辐射制冷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辐射冷却原理和能量流动关系 |
1.2.1 辐射冷却原理 |
1.2.2 辐射冷却能量关系 |
1.3 辐射冷却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然辐射冷却方式和辐射冷却涂层 |
1.3.2 辐射冷却聚合物薄膜 |
1.3.3 辐射冷却技术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辐射冷却薄膜组成优选的模拟计算 |
2.1 FDTD Solutions软件与模拟计算配方 |
2.1.1 FDTD Solutions模拟软件 |
2.1.2 配方设计方案 |
2.2 模型的建立 |
2.2.1 材料的选择 |
2.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2.2.3 计算区域的设定与边界条件的设置 |
2.3 模拟结果讨论与分析 |
2.3.1 二氧化硅体积分数对发射率的影响 |
2.3.2 碳化硅体积分数对发射率的影响 |
2.3.3 薄膜厚度对发射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辐射冷却降温薄膜的制备及发射性能研究 |
3.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3.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1.2 实验配方设计 |
3.2 辐射冷却降温薄膜的制备 |
3.2.1 原料造粒工艺条件的确定 |
3.2.2 流延工艺条件的确定 |
3.2.3 双向拉伸工艺条件的确定 |
3.2.4 电子束蒸发镀膜工艺参数与过程 |
3.3 测试方法 |
3.3.1 熔融结晶测试 |
3.3.2 微观形态的测试 |
3.3.3 红外光谱测试 |
3.3.4 发射率测试 |
3.3.5 反射率测试 |
3.3.6 力学性能测试 |
3.4 测试结果与讨论 |
3.4.1 材料结晶熔融分析 |
3.4.2 复合粒料的微观形态 |
3.4.3 傅里叶积分红外光谱分析 |
3.4.4 发射率表征 |
3.4.4.1 单因素实验分析法 |
3.4.4.2 正交实验分析法 |
3.4.5 反射率测试 |
3.4.6 应力应变曲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辐射制冷膜测试条件的确定与降温测试 |
4.1 辐射冷却功率的计算 |
4.1.1 辐射冷却能量流动 |
4.1.2 大气辐射 |
4.1.3 太阳辐射 |
4.1.4 固有非辐射冷却损失 |
4.1.5 辐射冷却热平衡理论计算 |
4.2 实验装置的搭建 |
4.2.1 实验装置的设计 |
4.2.2 温度采集系统 |
4.3 实验测试 |
4.3.1 夜晚辐射冷却效果测试 |
4.3.2 白天辐射冷却效果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4)煤与玉米芯共热解过程中硫释放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 |
1.2 煤中硫 |
1.2.1 煤中硫形态 |
1.2.2 煤中硫的检测方法 |
1.2.3 煤中硫脱除方法 |
1.3 煤的利用方式 |
1.3.1 煤热解 |
1.3.2 煤燃烧 |
1.3.3 煤气化 |
1.3.4 煤液化 |
1.4 煤热解脱硫的影响因素 |
1.4.1 煤阶的影响 |
1.4.2 煤中矿物质的影响 |
1.4.3 热解气氛的影响 |
1.5 生物质 |
1.5.1 概述 |
1.5.2 热解技术 |
1.6 煤与生物质共热解 |
1.7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芯与煤共热解过程中硫释放行为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煤样的选取与处理 |
2.1.2 热解-色谱(Py-GC)实验 |
2.1.3 热解-质谱(Py-MS)实验 |
2.1.4 样品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Ar气氛下煤样与玉米芯共热解对硫迁移的影响 |
2.2.2 CO_2气氛下煤样与玉米芯共热解对硫迁移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中矿物质对煤与玉米芯共热解过程中硫迁移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脱灰煤制备 |
3.1.2 热解-色谱实验(Py-GC) |
3.1.3 热解-质谱(Py-MS)实验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讨论 |
3.2.1 Ar气氛下矿物质对共热解过程中硫迁移的影响 |
3.2.2 CO_2气氛下矿物质对共热解过程中硫迁移的影响 |
3.3 长治脱灰煤与玉米芯共热解过程中添加矿物质对硫迁移的影响 |
3.3.1 添加矿物质对共热解过程中半焦产率,脱硫率及硫三相分布的影响 |
3.3.2 添加矿物质对共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热解方式对煤与玉米芯共热解过程中硫释放行为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1.1 热解-色谱(Py-GC)实验 |
4.1.2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长治煤与玉米芯分段热解对半焦产率与脱硫率的影响 |
4.2.2 长治煤与玉米芯分段热解对硫产物分布的影响 |
4.2.3 长治煤与玉米芯分段热解对含硫气体逸出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前景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微氧连续导入厌氧发酵系统实现H2S原位脱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沼气发酵技术及利用 |
2.1.1 沼气发酵原理 |
2.1.2 沼气厌氧发酵微生物 |
2.1.3 草坪草的综合利用现状 |
2.2 沼气脱硫技术 |
2.2.1 湿法脱硫 |
2.2.2 干法脱硫 |
2.2.3 新兴方法脱硫 |
2.3 沼气微氧法原位脱硫国内外进展 |
2.4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2.4.1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 |
2.4.2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
2.5 微生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 |
2.5.1 微生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2.5.2 微生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条件及步骤 |
3.3.1 实验条件 |
3.3.2 实验步骤 |
3.4 分析方法 |
3.4.1 TS、VS的测定 |
3.4.2 蠕动泵流量校验 |
3.4.3 沼气产量的测定 |
3.4.4 沼气中各组分体积分数的测定 |
3.4.5 沼气中H_2S的测定 |
3.4.6 发酵液中VFAs浓度的测定 |
3.4.7 发酵液中产甲烷菌的测定 |
第四章 沼气微氧发酵H_2S原位脱除的实验研究 |
4.1 投料方式对沼气发酵的影响 |
4.2 通氧量对沼气产气规律的影响 |
4.3 通氧量对沼气中CH_4及残留O_2含量的影响 |
4.3.1 通氧量对CH_4含量的影响 |
4.3.2 通氧量对残留O_2含量的影响 |
4.4 通氧量对H_2S脱除效果的影响 |
4.5 通氧量对发酵液VFAs浓度和p H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沼气微氧发酵体系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及定量分析 |
5.1 产甲烷菌多样性分析 |
5.2 产甲烷菌组成分析 |
5.3 产甲烷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聚氨酯悬浮填料与小球藻处理煤热解废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 |
1.1.2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1.1.3 煤热解工艺及废水水质特点 |
1.1.4 煤热解废水处理的必要性 |
1.2 煤热解废水处理现状以及研究趋势 |
1.2.1 预处理 |
1.2.2 生物处理 |
1.2.3 深度处理 |
1.3 煤热解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研究现状 |
1.3.1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 |
1.3.2 典型生物脱氮工艺 |
1.3.3 生物脱氮新技术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用水来源及水质特征 |
2.1.3 试验化学药剂 |
2.1.4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实验室小试方法 |
2.2.2 现场调试及试验方法 |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2.3.1 常规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2 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 |
2.3.3 其他指标测定方法 |
第3章 聚氨酯悬浮填料强化煤热解废水效能实验研究 |
3.1 悬浮填料的挂膜 |
3.1.1 生物相变化 |
3.1.2 附着生物量变化 |
3.2 反应器启动阶段处理效能研究 |
3.2.1 COD及总酚降解效果分析 |
3.2.2 氨氮及总氮降解效果分析 |
3.3 反应器稳定阶段处理效能研究 |
3.3.1 COD及总酚降解效果分析 |
3.3.2 氨氮及总氮降解效果分析 |
3.4 装置处理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3.4.1 PH对悬浮填料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2 HRT对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3 水温对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 |
3.5 聚氨酯悬浮填料对污泥微生物的强化 |
3.5.1 污泥浓度及污泥的沉降性能 |
3.5.2 胞外聚合物EPS分析 |
3.5.3 微生物种群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球藻强化煤热解废水处理效能实验研究 |
4.1 小球藻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4.2 不同碳源强化煤热解废水处理效能研究 |
4.2.1 不外加碳源时处理效果研究 |
4.2.2 投加乙酸钠时处理效果研究 |
4.2.3 投加葡萄糖时处理效果研究 |
4.2.4 投加小球藻时处理效果研究 |
4.2.5 各碳源强化处理效果对比 |
4.3 装置处理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1 PH对小球藻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2 HRT对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 试验污泥性能分析 |
4.4.1 胞外聚合物EPS分析 |
4.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4.3 高通量测序分析 |
4.5 投加不同碳源的经济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某煤热解废水处理工程应用现场试验和调试 |
5.1 .工程项目概况 |
5.1.1 废水水量和水质 |
5.1.2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5.2 .现场实验研究 |
5.2.1 聚氨酯悬浮填料现场试验 |
5.2.2 小球藻反硝化现场试验 |
5.3 .实际工程现场调试 |
5.3.1 现场取样点和化验项目 |
5.3.2 调试的主要内容 |
5.3.3 调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哈佛分析框架下国际邮轮公司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来源及背景 |
1.1.1 选题源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以及重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邮轮 |
2.1.1 邮轮旅游 |
2.1.2 邮轮经济 |
2.1.3 邮轮企业经营与管理 |
2.1.4 文献述评 |
2.2 哈佛分析框架与战略管理 |
2.2.1 战略管理 |
2.2.2 会计分析 |
2.2.3 财务分析 |
2.2.4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轮公司发展路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3.1 邮轮公司发展路径分析模型设计原理 |
3.2 邮轮公司发展路径分析模型设计 |
3.2.1 战略分析设计 |
3.2.2 会计分析设计 |
3.2.3 财务分析设计 |
3.2.4 前景:发展路径分析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着名邮轮公司发展案例分析——战略分析 |
4.1 邮轮行业与上市公司 |
4.1.1 邮轮行业 |
4.1.2 邮轮上市公司 |
4.2 邮轮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2.2 邮轮行业机会和威胁分析 |
4.2.3 总结 |
4.3 邮轮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3.1 诺唯真集团战略分析 |
4.3.2 皇家加勒比集团战略分析 |
4.3.3 嘉年华集团战略分析 |
4.3.4 战略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计及财务分析——战略实施 |
5.1 维诺真集团会计及财务分析 |
5.1.1 会计分析 |
5.1.2 财务分析 |
5.2 皇家加勒比集团会计及财务分析 |
5.2.1 会计分析 |
5.2.2 财务分析 |
5.3 嘉年华集团会计及财务分析 |
5.3.1 会计分析 |
5.3.2 财务分析 |
5.4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邮轮公司发展总体战略与前景分析 |
6.1 诺唯真集团市场渗透发展前景 |
6.2 皇家加勒比集团市场开发发展前景 |
6.3 嘉年华集团一体化发展前景 |
6.4 总结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国内邮轮公司发展的启示 |
7.1 邮轮公司发展路径分析 |
7.2 本土邮轮公司发展对策建议 |
7.2.1 发展初期,以市场渗透为核心充分利用财务杠杆 |
7.2.2 发展中期,以市场开发为主导注重成本控制 |
7.2.3 发展成熟期,多元化发展注重投资效率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水焦浆气化特性及超富集植物制备活性炭的催化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石油焦的发展及现状 |
1.2.1 石油焦气化技术研究 |
1.2.2 水焦浆技术研究 |
1.2.3 油焦浆技术研究 |
1.3 超富集植物及活性炭技术介绍 |
1.3.1 超富集植物在土壤治理中的应用 |
1.3.2 超富集植物的后处理方法 |
1.3.3 活性炭的制取及应用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实验设备与测试分析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辅助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辅助化学试剂 |
2.2 实验装置及仪器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案 |
3.石油焦气化动力学特性分析 |
3.1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石油焦气化动力学模型及分析 |
3.2.2 石油焦气化产气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石油焦浆与生物质共气化特性分析 |
4.1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水分含量对水焦浆产气特性的影响 |
4.2.2 生物质种类对石油焦浆气化特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超富集植物制取活性炭对石油焦浆的气化特性分析 |
5.1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添加比例活性炭下水焦浆的气化特性分析 |
5.2.2 催化实验的产气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9)碳材料对燃煤烟气硫脱除及资源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碳材料内SO2的多相反应机制及影响因素 |
1.1 孔隙配组对SO2吸附转化及产物迁移的影响 |
1.2 非金属元素掺杂对SO2吸附转化的影响 |
1.3 金属氧化物负载对SO2吸附转化及产物迁移的影响 |
2 饱和碳材料再生及硫资源化路径 |
2.1 热再生过程机制及缺点 |
2.2 水洗再生过程机制及缺点 |
2.3 碳热还原制硫磺及影响因素 |
2.3.1 C/SO2摩尔比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3 反应气氛的影响 |
2.3.4 碳基还原剂化学结构的影响 |
2.3.5 负载的矿物质组分的影响 |
3 高性能活性焦低成本宏量制备需求 |
4 结语与展望 |
(10)磷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磷肥行业发展现状 |
1.1 产量及品种概况 |
1.2 产业布局和集中度 |
1.3 进出口及市场行情 |
2 磷肥行业存在的问题 |
2.1 行业产能过剩 |
2.2 国际竞争压力大 |
2.3 资源前景堪忧 |
2.4 磷石膏制约发展 |
3 磷肥产业未来发展建议 |
3.1 加快转型发展 |
3.2 提高技术创新 |
3.3 解决中低品位磷矿选矿难题 |
3.4 磷石膏综合回收利用 |
4 结语 |
四、我国硫酸生产及消费形势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2035年全球硫酸镍供需形势分析[J]. 任鑫,陈其慎,邢佳韵,张艳飞,葛建平,崔博京,王良晨. 中国矿业, 2021(09)
- [2]“二元消费”影响下的镍供需形势分析[J]. 邢佳韵,张晓鹤,陈其慎,于汶加,齐刚,姜雅,茹存一,任鑫. 地球学报, 2021(02)
- [3]SiO2/SiC的辐射制冷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培.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煤与玉米芯共热解过程中硫释放行为研究[D]. 薛亚明.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微氧连续导入厌氧发酵系统实现H2S原位脱除的研究[D]. 楼毕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6]聚氨酯悬浮填料与小球藻处理煤热解废水效能研究[D]. 王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哈佛分析框架下国际邮轮公司发展路径研究[D]. 高卢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水焦浆气化特性及超富集植物制备活性炭的催化效果[D]. 何聪颖. 浙江大学, 2020(08)
- [9]碳材料对燃煤烟气硫脱除及资源化研究进展[J]. 曲智斌,孙飞,皮信信,郄志鹏,高继慧. 洁净煤技术, 2020(01)
- [10]磷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 景绍慧,何东升. 现代化工,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