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双重效益理想选择的机会成本模型

森林资源双重效益理想选择的机会成本模型

一、森林资源双重效益理想选择的机会成本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楠,宁卓,杨红强[1](2020)在《弗斯曼模型及其广义改进:基于林地期望值评估方法学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地资产是投资机构投资组合中的重要资产之一,林地的资产收益性和生态价值评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而最佳采伐决策可实现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的最大化。文章以弗斯曼(Faustmann)基础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林业部门的自然和经济特征,梳理Faustmann模型广义改进。因林地生产具有长期性特征,文章进一步归纳考查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Faustmann拓展模型,探究林地期望值与采伐管理方案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林业部门内的Faustmann模型广义改进主要从林分管理、林地税收及林地服务三个角度出发。其中,Faustmann模型框架下的林分管理最优方案会因折现率的提高从同龄林分管理过渡到异龄林分管理;不同林业税收会影响税后林地期望值和轮伐周期;考虑林地服务的Hartman模型及考虑碳储收益的Van Kooten模型会采取更长的轮伐周期。(2)纳入自然风险的Reed模型结果表明,自然风险会缩短轮伐周期;利用Pressler指标利率构建风险承受能力水平得出适当的风险偏好水平会提高林地经营效益。(3)政策不确定性对未来收益产生负面影响时,林地期望值降低,营林投资减少,轮伐周期缩短;木材价格不同表现形态对轮伐周期和林地期望值影响机制不同。为拓宽Faustmann模型应用范围,文章提出利用实物期权分析、丰富价格形态讨论、结合林地管理实践的三点启示。Faustmann模型在林分管理方案、税收政策调节、生态价值实现方面的政策涵义可为林业政策的制订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王清芝[2](2020)在《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耕地是一种兼具农产品生产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复合性资源。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耕地实现生产、生态双重功能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耕地的经营者——农民由于发展权受到严重的挤压,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倾向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耕地模式,因此导致耕地生态环境持续受损,从而引发水土流失、土壤结构破坏、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现行法律制度下各级政府仅凭传统行政手段已难以应对相关问题,完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迫在眉睫。在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领域生态补偿制度之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分领域重点完成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耕地生态补偿试点在多地陆续展开。与此同时,我国生态补偿立法工作也在积极探索中,但至今仍无实质性法规文件出台。新时代背景下,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需要学界系统思考并作出合理回应。本文从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发展实践出发,在充分梳理耕地生态补偿现有研究动态后,剖析目前研究成果的价值与不足,论证了耕地生态补偿的内涵、特殊性及其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并探究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发展完善的相关法理依据。客观而言,我国目前耕地生态补偿立法和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乏明确依据、法律关系主体不明、补偿方式及补偿标准类型化不足、资金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在现实问题下,本文进一步探究耕地生态补偿现实困境的深层原因,比较并借鉴国外耕地生态补偿的先进模式和制度经验,进而提出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认为正外部性为耕地生态补偿的启动标准,同时可适当对负外部性进行补偿;确定国家为主要的补偿主体,政府作为国家的“代理人”实施具体的补偿功能,发展权受到限制的地区及农民则为补偿受益主体;在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方面,提出应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直接投入、机会成本两方面进行核定,通过运用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差异性资金支付模式和多元化融资机制,以促进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汪耀辉[3](2020)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生物能源体系下的温室气体平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温室效应问题日益严重,而其引发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温室气体的减排无疑是核心环节。生物能源是重要的减排途径,但国内有关生物能源的着作不多,而着作的数量直接影响国内生物能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生态翻译学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进化论和翻译学的结合,二者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笔者提多了更多的理论选择和指导。本文以《生物能源体系下的温室气体平衡》为例,选取书中的典型词汇和句子,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研究科技类文本翻译。本文的研究理论是生态翻译学语言、文化和交际的三维转换,以及译者的适应选择,研究框架从词汇、句法和文本三个角度搭建。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原文中的单词、句子或段落的翻译,研究译者的适应选择,评价译本的得失,进而完善译文质量。本文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对比发现,语言维的特点最为显着,科技文体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缩略词和被动句,语言维的适应选择通过意译来实现;文化维上通过调整语序来实现;交际维上,通过增补法、转换法补充必要信息,明确逻辑关系。笔者希望通过生态翻译学和译文的结合,为生物能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添砖加瓦。

刘维[4](2020)在《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最初掠夺式、粗放的开发方式造成森林生态承载能力的下降,也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为更好地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实施了多项森林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包括“退耕还林”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等。欧盟在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积累了有效经验,并形成了优秀的育林、护林成果。我国的森林生态补偿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增强其政策的刚性和实用性。本文以中国和欧盟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生态补偿的相应文献资料,明确了有关生态补偿和森林生态补偿的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基础。通过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实践,阐明了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具体政策内容,以政策选择和政策实践建立分析框架对二者进行对比,从中总结了二者在政策环境、政策目标、政策过程的不同。另外,通过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箱,详细演绎了中国和欧盟在公共政策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的各种措施,总结我国在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中的问题,得出了优化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启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在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建设。

郑云辰[5](2019)在《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及其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战略,并把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列为重要内容。流域作为空间整体性强、地区关联度高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地域系统,在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方面都是比较活跃的领域。目前流域生态补偿中存在着以政府公共财政补偿为主、生态补偿绩效和创新效率边际递减、企业和公众有一定参与意愿但参与度却极低的矛盾困境。因此,研究协调政府和其他受益主体协同补偿问题,对建立健全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从协同理论的视角,以协调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为研究目标,通过“目标关联维度”范畴,把协同补偿目标与效益维、时间维、空间维和途径维相统一。以“利益趋同”、“权责体系”、“先定约束”三个序参量为研究主线,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诉求;二是建立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三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体系;三是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的协同效应;五是以大汶河流域为例进行多元主体协同实证应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诉求是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现实基础。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演进经历了起始、发展、形成和完善四个阶段,正向多元化生态保护效益补偿的体制机制发展。补偿主体间利益诉求缺乏协调,相关权利责任不明,共同行动规范缺失,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主要障碍。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上要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与主观上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企业参与治理意愿激发、NGO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形成的公共利益诉求相互交织,使补偿主体呈现多元趋势。利益趋同的多元补偿主体是建立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利益位阶测度显示,流域各利益主体权责并不对等,需要进行协调和平衡;通过利益趋同分析可把多元主体抽象为追求生态效益的政府、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主体和追求社会效益的社会公众组织。建立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核心在于依靠多元补偿主体,共同补偿流域生态保护者。补偿标准范围应以流域生态保护成本作为下限,以流域生态服务的外溢效益作为上限。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对市场主体的规制和社会公众组织的引导,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补偿相互耦合的多元生态补偿模式。相对明确的责任分担体系是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前提。应依据“受益者负担”、“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收益结构”和“能力结构”原则进行分担。时间维度上,根据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前、中、后的变化,可分成政府补偿的初级阶段,政府和市场主体补偿的中级阶段,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组织共同补偿的高级阶段。空间维度上,可基于单指标法和综合法确定各行政区域的分担系数。主体维度上,对评估出的外溢效益,可由政府承担生态效益份额的补偿量,市场主体承担经济效益份额的补偿量,政府和社会公众组织共同承担社会效益份额的补偿量,并分别由政府、投资公司和公益机构筹集。衡量协同效应的协同度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和仿真模型的关键。理论上,可以公共利益为契合点,建立多元主体三螺旋耦合关系模型。依靠“利益趋同”、“权责体系”和“先定约束”三个序参量动力要素构成的协同动力,抑制系统阻力影响,产生正向协同效应。基于序参量测度的协同度是衡量协同效应的综合量化指标。实践中需建立多元主体网络型协同体系,以价值理念和组织机构协同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多层纵向协同,通过三元主体内部和相互间主体协同,以及“主体集聚—集体协商—先定约束—协同行动”的过程协同,形成多元主体横向协同。运用基于多主体建模方法(ABM)和Netlogo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多元主体协同度、政府引导力度和监督力度、市场主体社会责任感对协同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但都受多元主体补偿能力制约。通过对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实证发现:公众对利益相关者政府补偿生态效益、市场主体补偿经济效益和社会公众补偿社会效益的责任认知具有较高认同程度;对流域生态保护所产生的生态公共利益具有优先需求;年龄、家庭收入水平、生态治理必要性和生态补偿重要性的认知显着影响参与意愿。大汶河流域上游2017年的生态保护成本约为18489.51万元,生态服务外溢效益约为175097.56万元。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的分担系数为0.09、0.33、0.39、0.10、0.09。在高级补偿阶段,补偿量最多的肥城市三元主体分担额为2538.24、1753.69、323.05万元,补偿量最少的泰山区和东平县三元主体分担额为585.75、404.70、74.55万元。协同模拟仿真显示多元主体协同绩效从高到低为肥城市、泰山区、岱岳区、东平县、宁阳县。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政策建议。一是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包括加强生态补偿立法、强化生态补偿执法,以明确生态补偿参与主体。二是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完善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制度、建立利益沟通和协调机制,以确定不同主体权利和利益关系。三是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建立投融资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补偿资金管理,以保障多元主体补偿责任的落实。四是优化监督评估体系,包括监督机制、实施效果评估机制、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以实现多元主体持续的协同行动。

张迪[6](2019)在《考虑环境效益的城镇污水处理投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的现状下,污水处理对缓解水资源压力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实现城镇生态环境改善和水资源节约的有效途径。同时,污水处理也是一种公共服务产业,不但具有公益性,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不可忽视的环境效益,即通过污水净化减轻城镇水污染,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政府职能作用下,再生水回用通过市场供求所带来的货币价值。然而,国内关于城镇污水处理投资效率的评价体系并不全面,多数学者针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的评价只是单一的考虑技术效率和成本投入,并没有考虑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外部影响,以致忽视了污水净化的环境效益。本文通过运用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来求出污水中污泥(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影子价格来量化污水处理的环境效益,从而将环境的外部成本货币化后纳入到污水处理投资评价体系。结果显示,SS、COD、TN、TP四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012万元/t,-0.287万元/t,-0.685万元/t,-6.688万元/t,且东部区域的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未考虑环境效益时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投资效率均值为0.352,考虑环境效益后的效率均值为0.829,说明城镇污水处理对环境改善的贡献要远大于其经济价值。各省份综合效率值参差不齐,且东、中、西区域差异较大,处于效率值前沿面的多为东部沿海城市,且部分出现投资冗余的现象;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城镇污水处理率不足,需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量和出水水质。

龚荣发[7](2019)在《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鉴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在完善、弥补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后的生态补偿方面的优势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有效衔接不仅是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巩固、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农户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主体,必然成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桥梁,其是否有效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巩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关键。因而,深入剖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供给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为主线,在对以往学者研究进行梳理、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辨析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不同组织模式下退耕农户、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的行为博弈以及退耕农户最优行为模式选择,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剖析了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和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基于生产要素理论探讨了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能力及其制约因素,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从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基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与造林再造林项目农户参与行为和后退耕时代退耕农户行为存在显着的差异。(2)利益诉求差异导致退耕农户与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形成(强制型推动、抗争型参与)的博弈困境。囿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诉求差异,项目业主、地方政府、退耕农户行为博弈面临困境,因地制宜,发挥中介组织引领作用,地方政府监督、调控作用,是退耕农户参与的最优行为模式。(3)退耕农户对情境风险感知最为敏感,是退耕农户是否履约决策的关键因素。感知利益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生态利益,感知风险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心理风险。强化对生态衍生负面效益的治理,是进一步激发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重要内容。(4)资源禀赋是导致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差异化的最主要因素。三类制约因素对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为资源禀赋约束>村域情境约束>项目制度约束。通过延伸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利益链、优先在社会资本丰富的区域开展、完善碳汇产权制度、落实项目契约、优化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强化森林碳汇知识宣传等是激励退耕农户有效参与的重要途径。(5)项目制度是影响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三类因素对退耕农户林地投入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项目制度约束>村域情境约束>资源禀赋约束。在满足碳交易市场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放宽规范设置,放宽项目运行管理、增强技能培训、强化惠民产业等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退耕农户建立差异化的参与方式,实现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分离等措施是保障退耕农户有效途径的重要举措。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基于供给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感知价值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从行为模式、行为意愿、行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分析框架,系统性分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弥补了以往学者片面关注行为意愿的不足(创新点出处:第三章)。(2)以感知价值为基础剖析了退耕农户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以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利大于弊”的主观价值评判替代传统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客观标准作为行为意愿分析的基础,弥补了以往学者行为意愿研究对心理因素的相对忽略(创新点出处:第三章)。(3)以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退耕农户行为的制约因素。以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三类因素对行为意愿和行为能力的制约路径,丰富了农户行为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出处:第七章、第八章)。

赵瑾璟[8](2019)在《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行林下经济以期实现保护森林资源和增加农户收入的“双赢”。为探究林下经济能否实现其政策目标,本文以邳州、睢宁、铜山、盱眙、宜兴5县市8个乡镇13个林下经济调研案例与江苏省81个县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影响。在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等生态学理论与生产要素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剖析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与效果。在生态系统原理、理性小农理论与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与案例分析方法探究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与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收入方面,发展林下经济能够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但实践中品种搭配不合理与较高的交易成本制约了林下经济增收作用的进一步提高;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发展林下经济能够保持水土、促进森林抚育、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森林面积、丰富树种结构进而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但生产中负外部性无法内化使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存在负面影响。同时,不同林下经济模式的生产方式、生产周期、产品特性与经济效益等不同,因而对农户收入与森林资源的影响存在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不仅可降低农户生产与销售环节的交易成本,还大幅降低了农户经营的市场风险;促进林下产品质量认证,降低买者获取产品质量的信息成本,增加产品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力,使生产者获得环境溢价,有助于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提高农户收益的双重目标。

罗辉[9](2015)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然而,在一些生态富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很严峻,尤其是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人口众多,教育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经济发展依然落后,面临着“穷人成为生态保护主体”的窘境。随着保护区数量增加以及面积的扩大,严重影响到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剧了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更严重威胁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本研究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以云南省为案例研究区域,系统开展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研究。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自然保护区事业可持续发展,维系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本文基于保护与发展关系理论,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承载力、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生态环境约束和自然资源约束是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约束条件。本文完成了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路线设计。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现实路线存在的弊端分析以及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认识的分析,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增长的路线进行了重新设计,重新设计的路线充分吸取前两条曲线的优点,摒弃不利于保护或不利发展的弱点,是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这条路线强调在对环境保护的同时,跟进经济发展,突破贫困陷阱,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双赢”局面。本文通过对云南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现状分析,揭示了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的现实。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贫困属于“绿色贫困”的一种类型,即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但开发条件受到限制(包括政策限制、交通不便、地理区位差),使得当地发展受限而陷入经济上的贫困状态,即丰裕中的贫困。本文从制度、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致贫因素,特别是从制度约束的角度,提出存在对社区发展的“障碍”性制度以及发展社区的合理制度供给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周边社区收入增长,是引起贫困的重要因素。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绿色贫困”的重要体现是收入水平低,长期陷入收入困境,本文通过对云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家庭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了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收入困境的原因。结果表明:影响保护区周边社区收入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资源、产业结构、地理环境以及制度,基本上与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绿色贫困”原因相吻合。本文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包含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通过对复合系统中二者关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存在失衡现象,各子系统协调性不足,并通过分析,得出该复合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主要是由制度和贫困两大因素造成的。再基于PPE恶性循环现象,分析了贫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贫困不能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完全恶化,但是贫困不能解决,会一直威胁着保护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AHP-SWOT分析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应采取WT策略:即减少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制定村寨发展扶持政策措施,重点解决社区存在的基础服务设施差,地理交通不便;思想观念保守,文化素质不高;生产力水平低,资源粗放型利用;缺乏管理能力,基层组织薄弱;缺少资金来源,资本积累不足;政策信息不透明,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本文建立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最优模型。利用Lucas的人力资本积累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保护区周边社区“绿色贫困”的原因、增收困境的原因,以及AHP-SWOT路径选择结果,建立同时考虑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的增长模型,分析了保护区周边社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资源环境变量的最优解,约束条件,为路径选择提供依据。为了实现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从生态补偿层面、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生态移民层面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层面构建体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国常宁[10](2015)在《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科学合理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体系则能够有效促进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并为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对其的价值评估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分类、评估技术选择及具体区域测算等方面,但对其定价的理论基础较少涉猎,对其定价方法也缺乏系统化研究,更未能建立相应的全面客观的价值评估体系。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法为主要原则,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及其构成、定价方法比较与模型设定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系统化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价值评估体系。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除了要以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之外,还要依托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及时转变及统计口径的适时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概念进行了清晰地界定,介绍了其内涵、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重点探讨了不同视角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标准,剖析了我国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现象的现状,阐述了定价过程中的种种分歧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完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构成、构建健全市场价格体系的具体思路。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就重新开展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价值与价格理论探讨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在经济学上的真正含义,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分析了以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的具体原理,深入剖析了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并就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本文认为为保障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统一完善的资源市场定价机制,并通过价格手段来引导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及相关定价缘由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理论视角和分析层次的差异,使得任何理论都无法单独构筑出统一有效且各方认可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总结了现有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模型,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疏理,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通过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点及其基础价值理论和定价模型的综合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将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可行性,全面阐释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丰富内涵及其组成部分,并分别从资源再生产、代际均衡及生态环境损失等角度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的具体构成,从而构建出完善可行的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根据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构成分析,并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计量方法有机结合,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增量成本的概念对边际成本作出广义上的定义,并用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系统建设期巨大的投资费用平均分摊到每年所增加的蓄积量上的方式求得边际生产成本;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用结合了供求关系调整的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推导出边际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模型;又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损失的视角重新归纳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边际外部成本,通过Logistic模型和因子分析确定造成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非参数模型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支付意愿。最后,本文以闽江流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测算结果为1766.36元/m3(蓄积)。其中,边际生产成本为48.98元/m3(蓄积),边际使用者成本为954.39元/m3(蓄积),边际外部成本为762.99元/m3(蓄积),这既表明了现阶段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功能完善、作用巨大,又验证了将边际机会成本方法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由此可见,本文开展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既包括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内涵及其价值的全面介绍,又涵盖了对价值与价格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及市场失灵理论等传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基础的深入思考,同时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定价方法体系,并结合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不但精确高效,而且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并最终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开发。

二、森林资源双重效益理想选择的机会成本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资源双重效益理想选择的机会成本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成果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价值面向
    2.1 耕地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
        2.1.1 生态补偿
        2.1.2 耕地生态补偿
    2.2 耕地生态补偿的特殊性
        2.2.1 补偿目标的冲突性
        2.2.2 补偿主体的局限性
        2.2.3 补偿范围的特定性
        2.2.4 补偿方式的多样性
    2.3 完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
        2.3.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3.2 维持生态系统服务
        2.3.3 实现耕地的生态价值
3 我国耕地生态补偿现有立法与实践发展
    3.1 我国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现行立法及评析
        3.1.1 涉及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立法
        3.1.2 现行立法评析
    3.2 我国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地方实践
        3.2.1 耕地生态补偿试点的基本背景
        3.2.2 耕地生态补偿试点具体实践与效果
4 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中现存的问题
    4.1 耕地生态补偿缺乏明确依据
        4.1.1 补偿事项规定不明确
        4.1.2 制度界限模糊
    4.2 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不明
        4.2.1 政府部门的补偿主体难以界定
        4.2.2 集体土地产权改革中受偿主体复杂
    4.3 补偿标准与方式缺乏类型化
        4.3.1 补偿标准不精确
        4.3.2 补偿方式单一化
    4.4 耕地生态补偿资金机制运行不畅
        4.4.1 耕地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
        4.4.2 耕地生态补偿资金分配粗放
5 国外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5.1 发达国家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考察
        5.1.1 美国:土地保护储备计划
        5.1.2 日本:政府强力引导
        5.1.3 加拿大:设立耕地环境激励项目
        5.1.4 德国:以财政转移为主要渠道
    5.2 国外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经验借鉴
        5.2.1 以耕地生产的机会成本为依据的补偿标准
        5.2.2 政府主导的补偿主体
        5.2.3 商品信用公司为来源的补偿资金
        5.2.4 政府结合市场的灵活补偿方式
6 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完善路径
    6.1 确立耕地生态补偿的立法原则
        6.1.1 利益平衡原则
        6.1.2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6.1.3 需要与现实相结合原则
    6.2 明确耕地生态补偿的启动标准
        6.2.1 补偿的基本依据:正外部性
        6.2.2 补偿的例外:适当补偿负外部性
    6.3 确定耕地生态补偿的主体范围
        6.3.1 受偿主体:耕地生态保护中的受限制方
        6.3.2 补偿主体: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受益者
    6.4 核定耕地生态补偿标准
        6.4.1 以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划分
        6.4.2 以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划分
    6.5 创新耕地生态补偿方式
        6.5.1 创立公平有效的多元补偿方式
        6.5.2 差异化选择支付方式
        6.5.3 拓宽融资来源与渠道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生物能源体系下的温室气体平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1.2.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1.2.2 Textu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2.1.1.1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2.1.1.2 Previous Studies on Eco-translatology
        2.1.1.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xts
        2.1.2 Practical Preparation
        2.1.2.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Aids
        2.1.2.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Schedule
    2.2 While-translation
        2.2.1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2.2.2 Reference to Eco-translatology
        2.2.3 First Draft of the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2.3.1 Check and Revision
        2.3.2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flection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3.1 Translation of Specific Terms
    3.2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3.3 Collection of Relevant Materials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on the Lexical Level
        4.1.1 Nouns
        4.1.2 Verbs
    4.2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on the Syntactical Level
        4.2.1 Passive Sentences
        4.2.2 Long Sentences
    4.3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on the Textual Level
        4.3.1 Textual Style
        4.3.2 Textual Cohes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actice and Study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5.3 Suggestions on Future Practice and Studies
Bibliorgraphy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

(4)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生态补偿
        (二)森林生态补偿
    二、理论基础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自然资本论
第二章 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概述
    一、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阶段划分
        (二)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动因分析
        (三)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
    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一)欧盟层面:森林战略的提出与演变
        (二)欧盟各国:森林生态补偿的优势措施
        (三)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
第三章 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和比较分析框架
    一、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
        (一)森林生态补偿的共同原则
        (二)森林生态补偿的内容要点
        (三)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结构
        (四)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结构
    二、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比较的分析框架
        (一)政策选择
        (二)政策实践
第四章 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
    一、政策环境的比较:内、外部环境的差异
        (一)政策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政策内部环境的博弈
        (三)比较小结
    二、政策目标比较:多重矛盾下的目标设置
        (一)单一性与多维性目标的取舍
        (二)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调和
        (三)比较小结
    三、政策过程比较:制定、执行、输出过程
        (一)政策推动与公众参与
        (二)法律保障与行政裁量
        (三)政绩导向与社会评价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偿
        (五)比较小结
    四、政策工具比较: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的使用和组合
        (一)自愿性政策工具
        (二)混合型政策工具
        (三)强制性政策工具
        (四)比较小结
第五章 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一、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
        (一)注重政策目标的公平性
        (二)增强政策工具的实用性
        (三)实现补偿的差异化和区域化
    二、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内容
        (一)明确产权,界定补偿对象和范围
        (二)充分补偿,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
        (三)加大投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三、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环境
        (一)耦合模式,公共补偿与市场交易并重
        (二)鼓励竞争,形成多元化森林补偿方式
        (三)强化监督,规范森林补偿政策的执行
        (四)完备参与,开展信息和技术指导政策
        (五)加强立法,引导政策实践的有序发展
        (六)注重宣传,培育和弘扬森林文化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及其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流域生态补偿及其利益相关者
        1.2.2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1.2.3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1.2.4 多元化生态补偿
        1.2.5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补偿
        2.1.2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
        2.1.3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
        2.1.4 多元主体协同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服务功能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协同理论
        2.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诉求
    3.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历史进程
        3.1.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政策演进
        3.1.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探索
    3.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矛盾困境
        3.2.1 补偿主体单一
        3.2.2 公共财政为主
        3.2.3 补偿资金不足
    3.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参与的障碍因素
        3.3.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缺乏协调
        3.3.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相关权利责任不明
        3.3.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集体行动规范缺失
    3.4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的多元趋势
        3.4.1 流域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3.4.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的公共利益诉求
    3.5 本章小结
4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
    4.1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界定
        4.1.1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4.1.2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利益位阶测度
        4.1.3 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主体及其利益趋同分析
        4.1.4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客体
    4.2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标准确定
        4.2.1 流域生态保护成本核算
        4.2.2 流域生态服务外溢效益评估
        4.2.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范围
    4.3 流域多元生态补偿模式
        4.3.1 政府补偿模式
        4.3.2 市场补偿模式
        4.3.3 社会补偿模式
        4.3.4 多元补偿模式的耦合
    4.4 本章小结
5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
    5.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原则
        5.1.1 受益者负担原则
        5.1.2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5.1.3 收益结构原则
        5.1.4 能力结构原则
    5.2 流域生态补偿责任的阶段性分担
        5.2.1 初级补偿阶段
        5.2.2 中级补偿阶段
        5.2.3 高级补偿阶段
    5.3 流域生态补偿责任的区域分担
        5.3.1 基于单指标法的区域分担系数计算
        5.3.2 基于综合法的区域分担系数计算
        5.3.3 基于水功能区划的区域分担系数修正
    5.4 流域生态补偿责任的主体分担
        5.4.1 政府主体责任分担比例
        5.4.2 市场主体责任分担比例
        5.4.3 社会公众组织主体责任分担比例
    5.5 本章小结
6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效应
    6.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机理分析
        6.1.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关系
        6.1.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动力
        6.1.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与协同度
    6.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网络型协同体系构建
        6.2.1 流域生态补偿多层纵向协同
        6.2.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横向协同
    6.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
        6.3.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的协同度测度
        6.3.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模型构建
        6.3.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实证应用——以大汶河流域为例
    7.1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7.1.3 描述性分析
    7.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特征研究
        7.2.1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特征的影响因素
        7.2.2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认知分析
        7.2.3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需求分析
        7.2.4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意愿分析
    7.3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
        7.3.1 大汶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本核算
        7.3.2 大汶河流域生态服务外溢效益评估
        7.3.3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量区域分担
        7.3.4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量主体分担
    7.4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模拟仿真
        7.4.1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参数值的确定
        7.4.2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模拟结果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诉求是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现实基础
        8.1.2 利益趋同的多元补偿主体是建立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
        8.1.3 相对明确的责任分担体系是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前提
        8.1.4 衡量协同效应的协同度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和仿真模型的关键
        8.1.5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实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补偿法律保障体系
        8.2.2 健全多元主体协同补偿制度保障体系
        8.2.3 完善多元主体协同补偿资金保障体系
        8.2.4 优化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监管评估体系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研究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2: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调查问卷
附录3: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部分源代码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考虑环境效益的城镇污水处理投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污水处理环境效益界定
        2.1.2 投资效率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投资效率理论
3.测算方法及模型选择
    3.1 环境外部性效益量化方法
        3.1.1 条件价值法
        3.1.2 旅行费用法
        3.1.3 直接市场法
        3.1.4 影子价格法
    3.2 外部效益量化方法比较
    3.3 模型选择及指标构建
        3.3.1 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
        3.3.2 DEA效率评价模型
        3.3.3 指标构建
    3.4 本章小结
4.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 区域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影子价格及环境效益分析
    4.3 区域城镇污水处理投资效率分析
    4.4 污水处理投资效率时空维度分析
    4.5 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分析
    4.6 投资效率及污水处理率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计量分析法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创新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森林碳汇
        2.1.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
        2.1.3 退耕还林
    2.2 文献综述
        2.2.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研究
        2.2.2 退耕农户行为决策的研究
        2.2.3 森林碳汇农户参与行为的研究
        2.2.4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退耕还林有效衔接的研究
        2.2.5 文献述评
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
    3.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内涵
        3.1.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特征
        3.1.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定义
    3.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
        3.2.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3.2.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模式的理论分析
        3.2.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的理论分析
        3.2.4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的理论分析
    3.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的逻辑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4.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特征
        4.1.1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的差异性
        4.1.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差异性
    4.2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发展实践
        4.2.1 区域分布特征
        4.2.2 规模分布特征
        4.2.3 时间分布特征
    4.3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障碍
        4.3.1 组织开发难度大
        4.3.2 履约激励不足
        4.3.3 保障机制不完善
    4.4 本章小结
5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调查分析
    5.1 调研设计
        5.1.1 调研问卷的设计
        5.1.2 样本区域的选择
        5.1.3 调研方案的设计
    5.2 数据收集及整理
        5.2.1 样本的总体分布
        5.2.2 样本特征的描述
    5.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描述
        5.3.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具体内容
        5.3.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的现状描述
    5.4 本章小结
6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模式分析
    6.1 不同组织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6.1.1 典型组织模式
        6.1.2 博弈模型构建
        6.1.3 项目供给方的最优策略
        6.1.4 退耕农户的最优策略
        6.1.5 博弈困境
    6.2 创新组织模式下的博弈分析
        6.2.1 引入中介组织的博弈模型
        6.2.2 中介组织博弈模型的对比分析
        6.2.3 不同中介组织的差异分析
    6.3 实证分析
        6.3.1 模型构建
        6.3.2 描述性分析
        6.3.3 计量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意愿分析
    7.1 研究假说
        7.1.1 影响因素识别
        7.1.2 资源禀赋约束的影响路径
        7.1.3 村域社会资本的影响路径
        7.1.4 项目制度的影响路径
    7.2 指标量化及描述性分析
        7.2.1 行为意愿的量表设计
        7.2.2 行为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7.2.3 资源禀赋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7.2.4 村域情境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7.2.5 项目制度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7.3 计量分析
        7.3.1 模型构建
        7.3.2 计量分析过程
        7.3.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7.4 探讨:退耕还林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7.4.1 理论基础
        7.4.2 指标量化与描述性分析
        7.4.3 计量分析
        7.4.4 计量结果分析与探讨
    7.5 本章小结
8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能力分析
    8.1 研究假说与模型构建
        8.1.1 资源禀赋约束
        8.1.2 村域情境约束
        8.1.3 项目制度约束
    8.2 指标量化及描述性分析
        8.2.1 行为能力分析的量表设计
        8.2.2 行为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8.3 计量分析
        8.3.1 信度效度检验
        8.3.2 模型拟合
        8.3.3 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
    8.4 本章小结
9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机制构建
    9.1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组织机制
        9.1.1 强化示范引领,引入中介组织降低组织开发的交易成本
        9.1.2 增强监督调控,依托地方政府助推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9.1.3 注重因地制宜,依据区域特征选择不同类型的组织模式
    9.2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激励机制
        9.2.1 创新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区域识别机制
        9.2.2 完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
        9.2.3 构建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示范引领机制
    9.3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保障机制
        9.3.1 建立差异化的退耕农户参与方式
        9.3.2 健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相关制度保障
        9.3.3 适度放宽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制度规范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I 退耕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 II 村级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8)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
        1.2.2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影响的研究
        1.2.3 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林下经济影响农户收入与森林资源的理论基础
    2.1 林下经济影响农户收入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经济学理论
    2.2 林下经济影响森林资源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系统原理
        2.2.2 理性小农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案例分析
    3.1 案例基本情况
    3.2 林下养殖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2.1 生态公益林养殖模式
        3.2.2 商品林养殖模式
        3.2.3 经济林养殖模式
    3.3 林下种植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3.1 林药模式
        3.3.2 林花模式
        3.3.3 林油模式
    3.4 森林景观利用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4.1 农户主导的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3.4.2 村集体主导的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3.4.3 政府主导的森林景观利用模式
    3.5 制约林下经济增收效果的问题与分析
        3.5.1 林下种植品种搭配不合理
        3.5.2 林下养殖经营风险高
        3.5.3 销售渠道不畅
        3.5.4 销售价格不理想
        3.5.5 交易成本高是林下经济效益不佳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的影响—计量与案例分析
    4.1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影响的计量模型分析
        4.1.1 理论依据与假设
        4.1.2 变量选取与定义
        4.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1.4 模型设定
        4.1.5 计量结果分析
    4.2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影响的案例分析
        4.2.1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的正面影响
        4.2.2 林下经济对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9)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综述
        1.2.2 经济增长与贫困的综述
        1.2.3 经济可持续发展综述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经济可持续发展
        1.3.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
        1.3.3 “绿色贫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
        1.5.2 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 保护与发展关系理论分析
        2.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
        2.2.2 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
        2.2.3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
    2.3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2.3.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
        2.3.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2.4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线
        2.4.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现实路线
        2.4.2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认识
        2.4.3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线
    2.5 小结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现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3.1 云南自然保护区概况
        3.1.1 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
        3.1.2 自然保护区类型分布
        3.1.3 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
        3.1.4 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工程
        3.1.5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人口
    3.2 云南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现状研究
        3.2.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样本选择
        3.2.2 周边社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3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及特征分析
        3.3.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绿色贫困”
        3.3.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绿色贫困”的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绿色贫困”成因及增收困境分析
    4.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绿色贫困”成因分析
        4.1.1 发展制度缺失
        4.1.2 地理环境边缘
        4.1.3 社会历史约束
        4.1.4 资本积累薄弱
        4.1.5 人力资本不足
    4.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增收困境分析
        4.2.1 实证一:云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4.2.2 实证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农户家庭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研究: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5.1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理论分析
        5.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5.1.2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5.2 复合生态系统中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现状分析
        5.2.1 自然保护区对社区发展的利益影响
        5.2.2 社区对自然保护区利益影响
    5.3 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失衡解释
        5.3.1 系统平衡受当前保护政策影响
        5.3.2 贫困使系统陷入PPE恶性循环
    5.4 小结
第六章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6.1 基于AHP-SWOT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6.1.1 研究方法
        6.1.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6.1.3 基于AHP-SWOT分析的路径选择
    6.2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最优模型
        6.2.1 模型构建
        6.2.2 最优平衡增长模型的求解
        6.2.3 可持续最优平衡增长模型存在性条件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实现
    7.1 生态补偿与发展权力缺失补偿
        7.1.1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权力缺失
        7.1.2 现有生态补偿的困境
        7.1.3 发展权力缺失的生态补偿
    7.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7.2.1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7.2.2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
        7.2.3 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7.3 生态移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7.3.1 生态移民内涵
        7.3.2 生态移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7.3.3 生态移民面临的困境
        7.3.4 生态移民模式与政策供给
    7.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7.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内涵
        7.4.2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7.4.3 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
        7.4.4 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7.5 制度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7.5.1 制定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资源合理利用政策
        7.5.2 完善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森林资源产权制度
        7.5.3 制定自然资源多元化管理机制
    7.6 完善配套措施,缩小社区发展劣势与威胁
        7.6.1 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社区的资金资本投入
        7.6.2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本积累
        7.6.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7.6.4 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7.6.5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林产品竞争力
        7.6.6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及法治观念教育
    7.7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视角的选取情况
        1.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的研究情况
        1.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1.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机制的研究情况
        1.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研究实例
        1.2.6 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其价值
    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相关概念
    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与分类
        2.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
        2.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
    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现状分析
        2.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的现状分析
        2.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
    3.1 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流经济学观点
        3.2.1 价值与价格理论
        3.2.2 公共产品理论
        3.2.3 外部效应理论
        3.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
        3.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边际理论分析
    3.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
        3.3.2 经济发展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影响
        3.3.3 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比较分析
    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价值理论评析
        4.1.1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2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3 基于均衡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4 基于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现有主要计量模型
        4.2.1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定价模型
        4.2.2 发展阶段系数法定价模型
        4.2.3 多目标规划法定价模型
        4.2.4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4.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改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的方法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理论及其构成分析
    5.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及其应用
        5.1.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5.1.2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在自然资源定价中的应用
        5.1.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提出
    5.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可行性分析
    5.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构成分析
        5.3.1 边际生产成本(MPC)构成分析
        5.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构成分析
        5.3.3 边际外部成本(MEC)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
    6.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目标
    6.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原则
    6.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测度方法及定价模型
        6.3.1 边际生产成本(MPC)
        6.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
        6.3.3 边际外部成本(MEC)
    6.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步骤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
    7.1 闽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地形地貌
        7.1.3 气候水文
        7.1.4 土壤植被
    7.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服务功能分析
        7.2.1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概况
        7.2.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征
        7.2.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7.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测算
    7.4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使用者成本测算
    7.5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外部成本测算
        7.5.1 涵养水源损失
        7.5.2 土壤流失损失
        7.5.3 养分流失损失
        7.5.4 固碳损失
        7.5.5 吐氧损失
        7.5.6 参与土壤养分循环损失
        7.5.7 社会价值损失测算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调查问卷

四、森林资源双重效益理想选择的机会成本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弗斯曼模型及其广义改进:基于林地期望值评估方法学演进[J]. 张楠,宁卓,杨红强. 林业经济, 2020(10)
  • [2]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 王清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生物能源体系下的温室气体平衡》为例[D]. 汪耀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D]. 刘维.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及其协同效应研究[D]. 郑云辰.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5)
  • [6]考虑环境效益的城镇污水处理投资效率研究[D]. 张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D]. 龚荣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8]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经验证据[D]. 赵瑾璟.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9]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罗辉. 云南大学, 2015(05)
  • [10]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国常宁.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森林资源双重效益理想选择的机会成本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