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清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清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脑瘤患者围术期血清中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苗清华[1](2021)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P物质(SP)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性。方法:选择椎管内麻醉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102例病人,根据术前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49例)和非糖尿病组(NDM组,53例),再基于术前伴心血管疾病(CVD)与否,划分为4个亚组:糖尿病合并CVD亚组(DM-CVD亚组)、糖尿病未合并CVD亚组(DM-NCVD亚组)、非DM合并CVD亚组(NDM-CVD亚组)、非DM未合并CVD亚组(NDM-NCVD亚组)。所有患者ASA分级I~II级,年龄43~82岁,性别不限。采用ELISA法测定术前30min、术毕和术后24h血清NPY、SP含量。记录分析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NDM组相比,DM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NPY含量增高、SP含量降低,且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P<0.05)。与DM-NCVD相比,DM-CVD组血清NPY含量增高、SP降低且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P<0.05)。术前合并糖尿病和不良心血管疾病均是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升高与血清NPY升高、SP降低有相关性。

万子琳[2](2021)在《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早期POCD的生化预警指标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患者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患者记忆、语言及社会活动能力等明显下降。POCD一旦发生难以被彻底治愈,可从早期认知障碍进展为长期甚至永久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识别并及时防治尤为重要。明确早期POCD的特异性生物化学标志物与相关危险因素,能够早期快速预测POCD的发生,根据危险性对患者分层,并及时采取措施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更好地防治POCD,改善预后。全主动脉弓置换联合血管内支架象鼻植入手术(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操作复杂、创伤大,伴随体外循环(CPB)及深低温停循环(DHCA)缺血再灌注过程,极易引起相关脑损伤,导致神经功能紊乱。POCD是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拟探索血浆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红蛋白(NGB)浓度对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患者早期POCD的预测价值。并且分析早期POCD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 法]选择拟行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患者40例,年龄32-69岁,体重48-107 kg,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Ⅱ-Ⅳ级。分别在术前、术后拔管当天及术后第7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以1个标准差法判断POCD的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发生POCD(POCD)组和未发生POCD(NPOCD)组。分别于术前(T0)、复温(鼻咽温)至36℃(T1),停CPB后1h(T2)、6h(T3)及24h(T4)5个时间点分别采集中心静脉血3ml,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不同时点血浆S100 β蛋白、NSE及NGB的浓度水平。分析3个生化指标浓度水平随时点的动态变化规律,POCD组与NPOCD组间差异性,评估血浆S100 β蛋白、NSE及NGB预测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后早期POCD的价值。收集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情况、基础疾病、手术麻醉史、心功能、麻醉评估及用药情况等;记录围术期各变量,包括麻醉用药、DHCA阶段体温及中心静脉压、顺行脑灌注流量、低血压发生情况、围术期血液出入量、术中各操作时长及围术期各阶段时长等数据。筛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后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度。[结 果]1.POCD组15例,NPOCD组25例。早期POCD的发生率为37.5%,术后拔管当天为17.5%,第7天为20.0%,两时点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拔管当天MMSE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POCD组显着低于 NPOCD 组(P<0.05)。2.与T0相比,POCD组T1-T3时点3个标志物血浆浓度值均显着升高,T4时仅NSE升高(P<0.05);NPOCD组T1时3个标志物均显着升高,T2时NSE、NGB及T3-T4时NSE升高(P<0.05)。NSE、NGB在T,时达到峰值,S100 β在T2达峰值。与NPOCD组相比,POCD组S100 β在T1-T3时,NSE在T1-T4时均显着增高(P<0.05),NGB在所有时点均无差异(P>0.05)。3.S100 β峰值与术后拔管当天MMSE得分显着负相关(r=-0.44,P<0.01),与术后第7天得分无关(P>0.05);NSE峰值与术后第7天得分显着负相关(r=-0.51,P<0.01),与拔管当天无关(P>0.05);而NGB峰值与术后拔管当天及第7天得分均无显着相关(P>0.05)。4.S100 β峰值预测早期POC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5%CI 0.55-0.87,P<0.05),灵敏度为 48%,特异度为 87%;NSE 峰值 AUC 为 0.77(95%CI 0.60-0.94,P<0.05),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67%;S100β及NSE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准确性中等(AUC>0.7)。联合S100 β与NSE的AUC为0.81(95%CI 0.66-0.96,P<0.05),灵敏度为73%,特异度为80%,预测价值及准确性更好(AUC>0.8)。NGB 的 AUC 为 0.62(95%CI 为 0.43-0.80,P>0.05),无显着预测价值。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深低温停循环肛温、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手术及机械通气时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低血压的发生(OR=17.975,95%CI:1.292-250.081,P<0.05)和机械通气时长(OR=1.032,95%CI:1.000-1.065,P<0.05)是早期PO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DHCA肛温是其保护因素(OR=0.422,95%CI:0.188-0.948,P<0.05)。6.Logistic 回归方程为:Logit(P)=18.412-0.862XDHCA肛温+2.889X 术中发生低血压+0.032X机械通气时长。风险预测模型 AUC 为 0.856(95%CI:0.738-0.973,P<0.01),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9.2%,Hosmer-Lemeshow检验其拟合优度好,能够预测早期POCD,准确性中等(AUC>0.8)。[结 论]1.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中血浆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值可以预测早期POCD的发生,S100 β蛋白和NSE联合预测更有价值,而NGB则不能预测早期POCD。2.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及机械通气时长是早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DHCA肛温是其保护因素。研究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早期POCD的预测价值较好。

刘环秋[3](2021)在《CCN1敲低通过ERK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移植和肝切除后对肝脏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临床上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临床治疗中一个非常常见也非常棘手并且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和肝恶性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供体的短缺导致大量的病人不能如愿等到供体就已经死亡。活体肝移植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体短缺的问题,但是关于供体供肝之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也有报道,因此人们对活体肝移植也变的越来越谨慎。近年来,人们不断尝试使用老龄化供肝、脂肪肝以及心脏死亡供肝等边缘性供肝来缓解供体的不足,然而这些边缘性供肝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更加敏感,也导致了临床上HIRI病例的增加。肝移植和肝切除术后肝IRI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大约有10%的早期移植失败是由肝IRI引起的,此外IRI还增加了肝功能障碍和器官排斥的风险。无肝期缺血以及新肝期再灌注引起的肝脏IRI是导致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可以治疗肝IRI的有效方法。因此,对肝脏IRI的病理机制的研究,以及建立临床上有效并且易于实施的技术手段,对于肝脏IRI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CCN1/Cyr61是CCN蛋白家族的一员,通过结合不同的配体,调节不同的细胞过程,如细胞粘附、迁移、分化、增殖和凋亡,参与血管生成、炎症和纤维组织修复的过程。CCN1甚至被确定为心肌及肾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根据肝IRI中CCN1水平的增加,我们推测CCN1可能参与调节肝IRI的过程。参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CCN1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表达上调,但其内在的机制尚未知晓。内质网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转运和成熟的细胞器,内质网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来抵抗由于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恢复细胞功能。据报道内质网应激在肝IRI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细胞内CCN1可以通过内质网应激触发未折叠蛋白反应激活诱导肝星形细胞凋亡。因此我们拟通过在体内建立肝缺血-再灌注(IR)模型,体外建立了低氧/复氧(HR)模型,以探讨CCN1在肝IRI中是否通过ERK通路调节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或内质网应激。研究目的:(1)CCN1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2)CCN1敲低是否可以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3)肝IRI时,CCN1在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以及它是否通过内质网应激调节肝IRI过程;(4)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5)为临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实验方法:(1)通过阻断肝脏左叶和中叶的血管,然后再灌注建立小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使用选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建立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使用两个针对CCN1的小干扰RNA(si RNA)来敲低CCN1,分别通过组织形态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TUNEL等技术检测Sham组、IR组、IR+si-NC组、IR+si-CCN1-1组和IR+si-CCN1-2组肝细胞功能状况、炎症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3)使用两个针对CCN1的小干扰RNA(si RNA)来敲低CCN1,分别在体外建立小鼠AML-12肝细胞系,建立缺氧/复氧模型,通过组织形态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TUNEL等技术检测观察Sham组、IR组、IR+si-NC组、IR+si-CCN1-1组和IR+si-CCN1-2组肝细胞功能状况、炎症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4)数据以平均±SD,使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利用软件graphpad prism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0.05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CN1的表达会上调,并且CCN1敲低后能够降低肝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严重程度;(2)在敲低CCN1后,促炎因子如TNF-α、IL-6,促凋亡蛋白caspase-9,caspase-3,Bax和CHOP水平下降而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增加;(3)敲低CCN1也可以抑制激活ER应激和ERK通路激活的蛋白质的水平;(4)体外实验表明,敲低CCN1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ER应激,而在未改变CCN1水平的情况下,添加TPA能够使这种保护效应减弱或消失。结论:(1)CCN1敲低对肝IRI的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CCN1敲低主要通过抑制ERK通路激活来实现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3)CCN1敲低能抑制肝IRI时的炎症反应;(4)CCN1敲低能抑制肝IRI时细胞凋亡的发生。总体而言,CCN1敲低可以通过抑制ERK通路激活,抑制炎症、凋亡和ER应激,从而抑制肝IRI的程度,这可能是未来肝移植和肝切除引起的肝IRI临床预防和治疗的突破口。

高宁宁[4](2021)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合并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文中指出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正在接受非心脏手术。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交感兴奋作用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对缺血性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非心脏手术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肌标志物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我院80例合并冠心病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0.7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2组)、1.0μg/kg右美托咪定(D3组)。D1组、D2组、D3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0.75μg/kg、1.0μg/kg,C组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麻醉诱导前15min(Ta1)、气管内插管即刻(Ta2)、手术开始(Ta3)、手术结束(Ta4)、拔管即刻(Ta5)这5个时间点病人的HR、MAP;采集麻醉诱导前15min(Tb1)、手术结束(Tb2)、术后24小时(Tb3)、术后48小时(Tb4)这4个时间点患者的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的水平;记录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高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1.四组患者右美托咪定使用总量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2.与C组比较,在Ta2、Ta3、Ta5时点,D1组、D2组、D3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C组降低(P<0.05);与D1组比较,在Ta4时点,D3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D1组患者降低(P<0.05)。3.组内比较:在Tb2、Tb3时,四组患者TNF-α、IL-6水平较Tb1升高(P<0.05);组间比较:在Tb2时,D3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较C组、D1组患者降低(P<0.05)。4.组内比较:在Tb2、Tb3、Tb4时,四组患者c Tn I、CK-MB、NT-Pro BNP的水平较Tb1升高(P<0.05);组间比较:在Tb3时,其中D1组患者的c Tn I、CK-MB、NT-Pro BNP的水平较C组、D2组、D3组患者降低(P<0.05)。5.与C组比较,D3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C组(P<0.05);与D1组比较,D3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D1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应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冠心病患者心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张雪逸[5](2021)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式,纳入年龄40~65岁、BMI18~30kg/m2、ASAⅠ~Ⅲ级,首次行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的患者81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C组)为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静脉组(V组)为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组、硬膜外组为(E组)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组。所有患者于全身麻醉前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C组患者硬膜外给予0.375%罗哌卡因6ml,术中以0.375%罗哌卡因6ml/h硬膜外泵注,静脉持续泵注生理盐水;V组患者硬膜外给予0.375%罗哌卡因6ml,同时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以0.375%罗哌卡因6ml/h硬膜外持续泵注,静脉以0.1μg·kg-1·h-1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E组患者以0.375%罗哌卡因合并右美托咪定0.5μg/kg共6ml硬膜外给药,术中0.375%罗哌卡因合并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以6ml/h硬膜外泵注,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0.2%罗哌卡因持续镇痛(维持量7ml/h,PCA量3ml,锁定时间20min)。以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主要结果,次要结果包括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的用量;患者手术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首次排便、下床、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术后三天腹胀程度、排便次数;术后三天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时长;术前及术后三天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二胺氧化酶的(DAO)含量;通过建立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分析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与C组和V组相比,E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三天内的腹胀程度存在组间差异(P<0.01);术后三天内排便次数无差异(P>0.05)。与C组相比,E组患者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提前了8小时,住院时长缩短了1天。E组患者维持麻醉所用丙泊酚剂量低于C组和V组(P<0.05)。术后12h内,E组VAS评分显着低于C组(P<0.05),术后补救镇痛剂量也显着降低(P<0.01)。与C组相比,E组术中HR降低明显(P<0.05),MAP仅在麻醉诱导后1min低于C组(P<0.01)。血清TNF-α及DAO含量在不同时间不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COX模型肯定了硬膜外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改善术后胃肠功能的作用。分析模型可得,手术时间、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前白蛋白水平为影响术后胃肠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硬膜外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增强患者术中镇静,并在术后12小时发挥了更好的镇痛作用。

文岑[6](2020)在《乙酸盐对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ost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PND)通常表现为手术麻醉后出现的意识、定向功能、记忆、认知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其发病率为10%-54%。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对人体具有长期影响,包括术后功能恢复不全、死亡率的增加、住院时间延长、长期认知能力下降及痴呆等。虽然目前针对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具体病理生理性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炎症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机制对其潜在干预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乙酸盐(Acetate)属于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主要来源于肠道微生物对膳食纤维的发酵作用,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产物。乙酸盐可作为细胞能量的来源,对能量供应、脂肪酸合成和脂质代谢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乙酸盐具有调控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等功能。但是,其在术后神经认知障碍中的作用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乙酸盐在术后神经认知障碍中的作用,以及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的中枢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干预与治疗提供潜在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1.建立术后神经认知障碍模型并检测海马组织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1)构建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模型:取12月雄性C57BL/6老年小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手术组,使用异氟醚麻醉下剖腹探查术构建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模型。(2)行为学实验:术前连续5天对老年小鼠进行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训练,使所有小鼠均学会寻找隐蔽平台并排除术前已知的认知功能缺陷;于术后第3天通过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检测小鼠的自发活动能力,以排除手术对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于术后第3天及第7天进行水迷宫测试,观察老年小鼠神经认知功能的改变。(3)海马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第7天获取小鼠海马组织,通过ELISA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6及IL-1β的表达。2.外源性乙酸盐在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及中枢炎症中的作用(1)乙酸盐对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将老年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乙酸盐组、手术组及乙酸盐干预组。在构建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模型前对其进行连续5天的水迷宫训练。手术组及乙酸盐干预组小鼠行异氟醚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乙酸盐及乙酸盐干预组小鼠给予含乙酸盐饮用水,浓度为200 m M,术前连续7天自由饮用。术后第3天进行旷场实验,术后第3、7天进行水迷宫测试,记录相关数据。(2)乙酸盐对外周及海马炎症反应的作用:老年小鼠建模6小时后,收集小鼠外周血并检测小鼠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分别于建模6小时、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取小鼠海马组织并检测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1β水平。(3)乙酸盐对老年小鼠海马组织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分别于建模6小时、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取小鼠海马组织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炎症信号通路NF-κB、p38 MAPK的表达。(4)乙酸盐对小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分别于建模后第1天及第7天,获取小鼠海马组织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分子NADPH氧化酶2(Nox-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海马组织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的表达。(5)外源性乙酸盐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分别于建模后第1天及第7天,获取老年小鼠海马组织并使用免疫荧光检测CA1区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IBA-1的表达。3.外源性乙酸盐对体外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1)不同浓度乙酸盐在不同时间点对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及不同浓度乙酸盐干预组(10 m M、20 m M及50 m M)。乙酸盐分别于LPS刺激前30分钟或LPS刺激后30分钟加入。待LPS(100 ng/ml)作用时间达6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清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2)不同浓度乙酸盐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及LPS组。向两组细胞各自加入不同浓度乙酸盐(0 m M、10 m M、20 m M及50 m M),LPS(100 ng/ml)刺激6小时后,通过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3)乙酸盐对BV2小胶质细胞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将BV2细胞分为下列4组:对照组、乙酸盐组、LPS组及乙酸盐干预组。LPS(100 ng/ml)刺激30分钟后,加入乙酸盐(20 m M),待LPS作用6小时后,收集细胞检测NF-κB、p38 MAPK的表达。(4)乙酸盐对BV2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培养BV2细胞,将其分为上述4组。LPS(100 ng/ml)刺激30分钟后,加入乙酸盐(20 m M),待LPS作用6小时后,收集细胞检测氧化应激因子NADPH氧化酶2(Nox-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4.乙酸盐调控炎症反应的初步机制探索(1)体外培养BV2细胞,使用小干扰RNA敲低BV2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GPR41及GPR43的表达。干扰48小时后,给予相应的LPS(100 ng/ml)及乙酸盐(20 m M)刺激,LPS作用6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清检测TNF-α、IL-6水平;同时,干扰完成后,收集底部细胞测定GPR41及GPR43的m RNA水平。(2)培养BV2细胞,使用si-RNA干扰Gqα亚基48小时,而后给予LPS(100ng/ml)及乙酸盐(20 m M)刺激,LPS作用6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清检测TNF-α、IL-6水平;同时,敲低BV2细胞Gqα亚基后,检测BV2细胞Gqα的m RNA表达。另外,使用Gi/oα亚基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50 ng/ml),30分钟后给予LPS(100 ng/ml)及乙酸盐(20 m M)刺激,LPS作用6小时后收集细胞上清检测TNF-α、IL-6表达。研究结果1.PND建模后,老年小鼠出现神经认知功能改变并伴随海马组织炎症反应(1)两组老年小鼠在术前连续5天的水迷宫训练中均能找到隐蔽平台,两组小鼠的潜伏期(latency)及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天,旷场实验显示两组老年小鼠的总活动距离及静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在空间探索测试阶段,术后第3天,手术组小鼠的穿台次数显着低于对照组,而目标象限时间和路程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小鼠穿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及路程百分比显着降低。(2)术后第1天,手术刺激可诱导海马组织炎性因子TNF-α、IL-6及IL-1β的高表达;术后第7天,手术组小鼠海马组织IL-1β的水平仍显着高于对照组,而TNF-α与IL-6的水平相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乙酸盐可部分改善PND老年小鼠认知功能并减轻海马组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1)四组老年小鼠在术前连续5天的水迷宫训练中均能找到隐蔽平台,四组小鼠训练潜伏期(latency)与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天,旷场实验示各组老年小鼠的总活动距离及静止时间均无显着差异。外源性补充乙酸盐可改善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功能,表现为术后第3天及第7天乙酸盐干预组小鼠穿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路程百分比都显着高于手术组。(2)体外补充乙酸盐可降低急性期外周及中枢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β)水平,抑制术后6小时及术后第1天手术刺激诱导的海马炎性通路(NF-κB/p38MAPK)表达,同时降低术后氧化应激因子(Nox-2、iNOS、8-OH-d G)水平;另外,乙酸盐能抑制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IBA-1的表达。3.乙酸盐可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体外补充乙酸盐可有效降低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中TNF-α及IL-6水平;同时乙酸盐能有效降低LPS刺激后BV2小胶质细胞炎症信号通路(NF-κB/p38MAPK)及氧化应激因子(Nox-2、iNOS)的表达。4.乙酸盐通过激动GPR43-Gqα信号发挥抗炎作用(1)使用小干扰RNA干扰BV2小胶质细胞表面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1及GPR43的基因表达,当敲低BV2细胞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1后,乙酸盐能降低LPS诱导的TNF-α与IL-6的水平;当敲低BV2细胞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3后,乙酸盐则不能发挥上述抑炎作用。(2)使用小干扰RNA敲低BV2细胞Gqα亚基的表达,乙酸盐不能显着降低LPS刺激后细胞上清中TNF-α与IL-6的水平;而给予Gi/oα亚基抑制剂PTX后,体外补充乙酸盐仍可有效抑制BV2小胶质细胞中LPS诱导的上诉炎性因子表达。研究结论补充短链脂肪酸乙酸盐可有效抑制老年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降低海马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术后神经认知功能;体外补充乙酸盐可显着降低LPS刺激下BV2小胶质细胞中TNF-α、IL-6水平,抑制炎症信号NF-κB及p38 MAPK的表达,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因子Nox-2及iNOS的水平。结果提示乙酸盐可能主要通过激动GPR43-Gqα信号调节小胶质细胞活性,进而抑制NF-κB及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

魏小斌,梁敏,卢孝东,冯清贵[7](2001)在《脑瘤患者围术期血清中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脑瘤患者手术期间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变化及异丙酚在体内的抗氧化特性及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脑瘤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异氟醚组),并选健康献血员4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NO、NOS含量。结果:脑瘤患者手术前NO、NOS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前至术后24h(T0~T5)动态观察结果发现,异丙酚可显着降低NO、NOS水平,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别(P<0.01)。结论:提示血清NO、NOS变化与脑组织继发性损害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临床麻醉剂量异丙酚有显着的脑保护治疗效果。

伊敏敏[8](2020)在《右美托咪定对幕上肿瘤手术麻醉效果及麻醉后恢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对幕上肿瘤手术麻醉效果及麻醉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0月择期全麻下行幕上肿瘤手术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1(右美托咪定组1)和研究组2(右美托咪定组2),每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静脉全麻,诱导前15min及麻醉维持均持续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研究组1和研究组2于麻醉诱导前15min内静脉持续泵注负荷剂量(0.5μg/kg)右美托咪定,随后分别以0.3μg/kg/h、0.5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40min停药。观察指标:1)一般资料;2)平均动脉压、心率(采样时间点为入室时(T0)、右美托咪定给药后15min(T1)、右美托咪定给药后30min(T2)、插管后1min(T3)、切皮时(T4)、切瘤后(T5)、手术结束时(T6)、拔管时(T7));3)BIS值(T0-T7);4)呼吸功能:气道压、呼吸频率、潮气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T0-1、T3、T5、T7、T8(拔管后30min送病人前不吸氧时));5)血清S100β蛋白(T0、T8);6)麻醉药用量;7)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8)术中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1和研究组2一般资料与术中基本情况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在麻醉期间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者BIS值在T1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三组患者BIS值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者气道压在围插管拔管期更稳定,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拔管时更趋于正常,潮气量在麻醉苏醒期更趋于正常,研究组1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拔管时更趋于正常,研究组2脉搏血氧饱和度在麻醉苏醒期更趋于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1和研究组2术后早期血清S100β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1和研究组2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研究组2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2术中血压偏低、心率偏慢发生率增高,研究组1和研究组2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躁动、呛咳、心动过速、高血压)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用于幕上肿瘤手术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优化麻醉效果,0.3μg/kg/h的维持剂量更优。2)右美托咪定可下调术后早期患者血清S100β蛋白表达,减轻麻醉后不良反应,具有脑保护作用。

冯凤喜[9](2020)在《地氟醚复合丙泊酚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患者脑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观察地氟醚和丙泊酚对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支吻合术的成人烟雾病患者脑氧供需、脑能量代谢、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地氟醚和丙泊酚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资料与方法选取拟择期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的烟雾病患者90例,年龄18-65 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BMI值18-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复合地氟醚组(PD组)及地氟醚组(D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恒速输注4-6mg·kg-1.h-1,PD组丙泊酚恒速输注2-3mg·kg-1·h-1,复合地氟醚2%-3%,D组吸入地氟醚4%-6%。三组均持续恒速输注瑞芬太尼0.1-0.3ug·kg-1·min-1,麻醉诱导均采用依托咪酯0.3mg/kg,舒芬太尼0.4-0.5ug/kg,和苯磺顺阿曲库铵0.15-0.2mg/kg。分别记录入室麻醉前(T1)、插管后15min时(T2),手术开始30 min时(T3)、硬膜打开即刻(T4)、血管搭桥灌通时(T5)、手术结束时(T6)各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在T2、T3、T4、T5及T6时同步采集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O2ER)、脑葡萄糖摄取率(GluER)、乳酸生成率(LacPR)及乳酸氧指数(LOI),记录手术时间、大脑中动脉阻断时间、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用ELISA法测定T2、T6以及T7(手术结束后6h)三个时刻颈内静脉球部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浓度值。结果三组患者年龄、体重、ASA分级、性别、手术侧、疾病类型、手术时间、大脑中动脉阻断时间、MAP、HR及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Da-jvO2在T2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T5及T6时点,D组Da-jvO2水平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与P组、D组Da-jv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点,三组患者CO2ER及Sjv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5及T6时点,D组CO2ER水平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与P组、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SjvO2水平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5时刻PD组SjvO2水平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NSE及S100β蛋白在T2、T6、T7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2比较,在T3、T4、及T6时点,D组患者Da-jvO2、CO2ER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6时点,PD组患者Da-jvO2水平均降低,D组Sjv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3比较,在T4、T5时,P组Sjv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6时,D组患者Da-jvO2水平均降低,Sjv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4比较,在T6时点,P组SjvO2升高,CO2ER降低,D组、P组及PD组Da-jvO2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5比较,在T6时点,三组患者Da-jvO2、CO2ER水平均降低,P组和D组Sjv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比较,在T6、T7时点,三组患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各时间点SaO2、PaCO2、Hb、GluER、LacPR及L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地氟醚和丙泊酚均可安全用于烟雾病血管重建手术。2.地氟醚和丙泊酚均可维持良好的脑氧供需平衡状态和能量代谢平衡。与丙泊酚相比,地氟醚麻醉可更好地维持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中脑氧供需平衡状态。3.地氟醚和丙泊酚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相近。

房芳[10](2020)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体外循环(CPB)下相应的心脏手术患者的对应围术期经常会出现临床性或者相应的亚临床性的心功能不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肺水肿,血流动力学紊乱等,但目前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有证据表明,通过对远端器官或组织施加一个或多个短暂的局部缺血和再灌注周期,可保护心脏及其它脏器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过程被称为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RIPC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大量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均表明RIPC可对心、脑等重要脏器产生保护作用,但其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尚未明确。尽管目前RIPC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被证明可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程度。RIPC是否可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预后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选取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并给予RIPC,在此进行探讨此种方法对患者相应的围术期的心功能以及对应临床预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的:此研究进行初步探讨RIPC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手术室择期行全身麻醉下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对应患者有60例。依据随机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RIPC组,每一组都是30例。接受手术的所有病人都由同一组相应的外科医生进行负责实施手术。此项研究中患者被纳入的相应标准为:都没有性别方面的限制,年龄在40~65岁之间,体重在50.0~80.0kg之间,身高150.0~180.0cm之间,美国对应的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美国纽约相应的心脏病学会(NYHA)将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对应的左室射血的分数为(EF%)>40%。对于RIPC组的患者来说,于麻醉诱导后5 min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在其右上肢的上臂上配置一个袖带,当压力被充气加压到≥200mmHg,持续5min后将袖带进行放气到0 mmHg,这个流程作为一个作用周期,5min后再一次进行充气加压,如此操作连续3个周期,对于C组来说,选择将袖带绑到患者右上肢上,但不执行充放气的相关操作。记录术前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T0)、主动脉开放后1 h(T1)、术后6h(T2)、12 h(T3)、24 h(T4)时抽取患者颈内静脉血,采用荧光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心功能指标检测:术前、术后4周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仪器Philip IE 33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水平。分别于术后1d、2d、3d、5 d时行血常规检查,记录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M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相应血管的活性药物用量以及对应的CPB时间和升主动脉出现阻断的时间以及关胸时间、手术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比对其进行二次开胸的止血率以及相应的术后并发症进行详细记录。对视详细记录其术后24小时内对应胸腔的引流量、相应红细胞悬液、对应的新鲜冰冻血浆以及冷沉淀和相关血小板等的输入量。记录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30天的全因死亡率。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脑血管不良事件。这些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非致死性心搏骤停、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或脑卒中;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术后30 d内的心肌损伤、急性肾损伤、急性肺损伤(ALI)、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神经功能障碍。结果:1、选择的两组患者在对应的年龄、性别方面的比例、ASA分级、对应的体重指数(BMI)、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换瓣例数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2、跟对照组进行详细比较得出,RIPC组于T1~T4时对应血浆NT-proBNP水平、cTnI、CK、CK-MB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3、两组患者术前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RIPC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RIPC组术后1 d、2 d、3 d、5 d的WBC、PMN、PMN%均明显降低(P<0.05)。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后的24h内出现的并发症,比如相应的过敏反应、肾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不全等情况和血栓事件相应的发生率、死亡率可知,其中得到的差异在统计学方面,没有任何意义(P>0.05)。6、两组患者在术后进行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相应的ICU停留时间和相关的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再次气管内插管等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其对应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方面毫无意义(P>0.05)。7、对照组跟相应的RIPC组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相应的关胸时间、对应的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以及相关的手术时间放牧的差异,在统计学方面都毫无意义(P>0.05)。8、相比于对照组,RIPC组对应的患者在术后的24小时内的胸腔引流量、相应的红细胞悬液、对应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以及对应的血小板等输入量在统计学方面毫无意义(P>0.05)。9、术后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对照组和RIPC组心源性死亡分别为2例、1例,发生率分别为6.7%、3.3%;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分别为0例、1例,发生率分别为0、3.3%;充血性心力衰竭分别为2例、3例,发生率分别为6.7%、10.0%;、非致死性心搏骤停分别为1例、0例,发生率分别为3.3%、0%;、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分别为0例、1例,发生率分别为0%、3.3%;脑卒中分别为0例、0例,发生率分别为0、0;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两组患者在术后进行二次开胸的止血率以及相应的术后相关并发症,比如心肌损伤、ALI、AKI、CRRT治疗、对应的暂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相关的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等,其相应发生率、病死率在统计学方面毫无意义(P>0.05)。结论:RIPC能够改善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心功能,提升患者临床预后,能够较好的保护这一类的手术患者的心脏,但是,需要更深一步的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

二、脑瘤患者围术期血清中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瘤患者围术期血清中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2 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
    2.3 NPY、SP血清浓度比较
    2.4 NPY、SP含量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2.5 SP/NPY比值变化与ACVE发生的相关性
    2.6 NPY、SP含量变化相关性
3 讨论
    3.1 糖尿病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
    3.2 术前合并不良心血管疾病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
    3.3 糖尿病患者血清NPY含量增高、SP含量降低
    3.4 ACVE患者血清NPY含量增加、SP含量降低
    3.5 SP/NPY比值变化与ACVE发生相关性分析
    3.6 NPY、SP含量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3.7 小结
4 结论
    4.1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4.2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清NPY、SP变化趋势
    4.3 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清NPY、SP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围术期麻醉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早期POCD的生化预警指标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siooe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术后认知功能阵碍相关性的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CCN1敲低通过ERK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综述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1.1 引言
    1.2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1.2.1 无氧代谢、酸中毒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2.2 细胞内Ca~(2+)超载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2.3 线粒体通路在HIRI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机制
        1.2.4 氧化应激在HIRI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机制
        1.2.5 炎症反应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2.6 其他炎症介质
    1.3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4 HIRI中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类型
        1.4.1 细胞凋亡(apoptosis)
        1.4.2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
        1.4.3 细胞焦亡(pyroptosis)
        1.4.4 自噬(autophagy)
    1.5 HIRI的预防和治疗
        1.5.1 药物预防与治疗
        1.5.2 抗凋亡治疗
    1.6 器官移植过程中的肝保护
        1.6.1 缺血预处理(IPC)和缺血后处理(IPost C)
        1.6.2 离体肝脏机械灌注
        1.6.3 低温机械灌注(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HMP)
        1.6.4 亚低温机械灌注(sub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SNMP)
        1.6.5 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
    1.7 总结与展望
第2章 CCN1敲低通过抑制ERK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设备及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实验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动物模型的建立
        2.3.2 病理检测
        2.3.3 TUNEL检测
        2.3.4 Western blot
        2.3.5 总RNA提取
        2.3.6 试剂盒检测TNF-α、IL-6、MPO、AST与ALT
        2.3.7 细胞培养
        2.3.8 病理TUNEL检测见在体实验部分
        2.3.9 Weston blot见在体实验部分
        2.3.10 总RNA提取见在体实验部分
        2.3.11 Elisa检测TNF-α与 IL-6见在体实验部分
        2.3.12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合并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右美托咪定药理作用与器官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5)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1.1.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病生机制
        1.1.2 术后胃肠功能与胸段硬膜外阻滞
        1.1.3 术后胃肠功能与右美托咪定
    1.2 右美托咪定作为硬膜外佐剂的应用
    1.3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3.1 主要仪器
        2.3.2 主要药物
    2.4 研究方法
        2.4.1 围术期管理
        2.4.2 手术方式
        2.4.3 麻醉及干预措施
    2.5 观察指标
        2.5.1 基线数据
        2.5.2 术中 HR 和 MAP
        2.5.3 术后镇痛
        2.5.4 术后胃肠功能
        2.5.5 术后并发症
        2.5.6 TNF-α和DAO的浓度
        2.5.7 COX模型的建立
    2.6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试验流程图
    3.2 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
        3.2.1 患者基线数据及手术特征的比较
        3.2.2 丙泊酚用量的比较
    3.3 术中 HR、MAP 的变化
    3.4 术后镇痛情况
    3.5 术后胃肠功能
    3.6 术后并发症
    3.7 血清样本的比较
    3.8 胃肠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胃肠术后功能评估和胃肠功能障碍预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中英文缩略表
附录

(6)乙酸盐对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麻醉复合手术创伤对老年小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炎症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主要材料与设备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麻醉复合手术创伤可导致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
        二、麻醉复合手术创伤对老年小鼠海马炎症反应的影响
    讨论
第二部分 乙酸盐对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功能及中枢炎症反应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主要材料与设备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乙酸盐改善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功能
        二、乙酸盐减轻老年小鼠术后外周及中枢炎症反应
        三、乙酸盐降低老年小鼠术后中枢氧化应激反应
        四、乙酸盐抑制老年小鼠术后小胶质细胞激活
    讨论
第三部分 乙酸盐在BV2小胶质细胞中的抗炎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主要材料与设备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乙酸盐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
        二、乙酸盐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信号通路表达
        三、乙酸盐减轻LPS诱导的BV2细胞氧化应激反应
    讨论
第四部分 乙酸盐保护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机制的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主要材料与设备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乙酸盐通过激活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3抑制炎症反应
        二、乙酸盐通过激动G蛋白亚基G_qα抑制炎症反应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右美托咪定对幕上肿瘤手术麻醉效果及麻醉后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分组
    1.3 实验仪器设备、药品与材料
    1.4 研究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与术中基本情况
    2.2 围术期麻醉监测指标
    2.3 血清S100β蛋白表达
    2.4 麻醉药用量
    2.5 麻醉恢复情况
    2.6 麻醉不良反应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地氟醚复合丙泊酚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患者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烟雾病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远隔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远隔缺血预处理心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着
致谢

四、脑瘤患者围术期血清中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肽Y、P物质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性分析[D]. 苗清华.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早期POCD的生化预警指标及危险因素研究[D]. 万子琳.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3]CCN1敲低通过ERK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 刘环秋.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合并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D]. 高宁宁.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5]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D]. 张雪逸. 兰州大学, 2021(12)
  • [6]乙酸盐对老年小鼠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D]. 文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脑瘤患者围术期血清中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J]. 魏小斌,梁敏,卢孝东,冯清贵.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1(04)
  • [8]右美托咪定对幕上肿瘤手术麻醉效果及麻醉后恢复的影响[D]. 伊敏敏.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9]地氟醚复合丙泊酚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患者脑保护作用的研究[D]. 冯凤喜. 郑州大学, 2020(02)
  • [10]远隔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D]. 房芳.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清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