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掺粉煤灰对氧化镁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郭利娜,刘瑞强,周秋景[1](2021)在《乌东德大坝低热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规律反馈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热水泥混凝土在乌东德水电站全坝采用,为掌握大体积低热水泥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特点,本文基于乌东德大坝无应力计监测资料,利用大坝混凝土线胀系数反演值7.53×10-6/℃,分离出自生体积变形数据,并结合自生体积变形试验数据,研究低热水泥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规律,分析结果显示:(1)各试验结果和反馈结果均显示自生体积变形普遍呈微膨胀变形,未见明显收缩;(2)90 d龄期自生体积变形平均值约23.19×10-6,180 d龄期约为31.90×10-6,200 d后变形大致稳定,增长速率明显变小,变形为35.22×10-6;(3)反演得到自生体积变形规律与试验结果略有不同,变化过程中的收缩阶段较短,且部分无应力计的反演结果明显偏大;(4)分析导致反演自生体积膨胀量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线胀系数的取值和各坝段混凝土所经历的温度历程不同所致,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混凝土水化速度的不同,进而引起自生体积变形过程不同。
马忠诚[2](2020)在《高镁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与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镁水泥具有良好的后期微膨胀特性,对大体积混凝土(如大坝)的后期温降收缩具有补偿作用,能显着提高其抗裂耐久性。然而,国内外关于水泥熟料中具有后期微膨胀作用的方镁石的定量测定方法仍无标准可循,对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晶体含量、尺寸和分布的调控技术及其在水泥制备中的应用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发明了一种能够准确定量水泥中方镁石含量的方法;阐述了煅烧温度与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含量和尺寸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水泥中方镁石晶体的调控机制;建立了高镁水泥中方镁石含量、尺寸与高镁水泥后期膨胀增进率之间的关系;并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高镁水泥工业化制备。得出以下创新性成果:(1)发明了一种能够准确定量水泥中方镁石含量的方法,解决了国内外现有方镁石定量方法中难以有效区分固溶态MgO(无后期微膨胀作用)和方镁石的难题。该新方法通过研发一种方镁石内标物,综合分析压蒸试验方法、热重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三种方法的测试原理,实现这三种方法测试过程的协同匹配,优化相关的试验条件,建立了这三种方法与水泥中方镁石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发明的方法中确定内标物为1400℃下分析纯级碱式碳酸镁或氢氧化镁试剂的灼烧产物,压蒸压力为2.2MPa,压蒸时间为4h,并经测试,其回收率达到99.92%~100.14%,回收效果好,准确度高。(2)系统揭示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因素对高镁水泥中方镁石含量、尺寸、分布及水泥强度、膨胀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含量和尺寸与煅烧温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晶体的调控机制。提高煅烧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和降低冷却速率,均可促进熟料中方镁石在液相中的迁移和长大,提高熟料中方镁石的含量,增大方镁石晶体的尺寸。煅烧温度在1350℃~1450℃时,方镁石分布较为均匀;煅烧温度达到1500℃时,熟料中方镁石的分布趋于集中。在1350℃~1500℃范围内,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含量与煅烧温度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而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尺寸与煅烧温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定量调控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含量和尺寸。煅烧温度为1450℃时,制备的高镁水泥471天强度最高,达到86.57MPa。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高镁水泥后期膨胀增进率持续提高;保温时间为60min和吹风冷却条件下制备的高镁水泥,其后期膨胀增进率最高,达106.25%。(3)建立了高镁水泥后期膨胀增进率与方镁石含量和尺寸之间的关系。在1350℃~1500℃范围内,高镁水泥中方镁石尺寸与方镁石含量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高镁水泥后期膨胀增进率与方镁石含量及方镁石尺寸之间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煅烧温度1400℃~1450℃、保温时间60min、冷却速率为吹风冷却时,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晶体尺寸在3μm~7μm,以5μm~7μm为主,分布较为均匀,高镁水泥后期强度增进率和后期膨胀增进率较高。(4)方镁石测定方法和晶体调控技术实现在高镁水泥制备过程中应用。采用以上调控技术进行高镁水泥的工业化生产,并用发明的测定方法检测其方镁石含量,制备的高镁水泥中MgO含量为4.10%,方镁石含量为2.25%,方镁石晶体尺寸以3μm~7μm为主,分布较为均匀,高镁水泥的后期膨胀增进率达到93.90%,具有微膨胀性。该高镁水泥配制的混凝土540天龄期时自生体积变形值为22.1×10-6,其余各项综合性能良好。
金瑞鑫[3](2019)在《高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及早期开裂敏感性研究》文中指出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和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对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发现当粉煤灰掺量高达80%时,由其配制的低水胶比高掺粉煤灰混凝土多种常规力学指标仍能满足水工工程要求,这可成为我国常态大坝中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的实验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本文结合某大坝实际工程,配制粉煤灰掺量为80%的高掺粉煤灰混凝土和粉煤灰掺量为35%的基准混凝土,对高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发展规律、温度历程曲线以及早期开裂敏感性进行研究。研究如下:1.采用绝热与半绝热两种试验方法,进行基准混凝土和高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试验研究。分析两种大坝混凝土水化期间的放热规律。结合绝热温升试验结果,提出适用于高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温度场仿真的绝热温升模型。2.由提出的双指数绝热温升模型,代入程序进行大坝温度场仿真分析。发现绝热温升模型的增量形式较偏导形式能够更好地进行温度场仿真计算。对温度场仿真获得的高掺粉煤灰混凝土温度历程曲线进行分析,该温度历程曲线可用于高掺粉煤灰混凝土温度匹配养护模式下的温度-应力试验。3.通过对两种混凝土进行TSTM绝热养护模式与匹配养护模式的温度应力试验,对高掺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进行早期开裂敏感性分析。通过TSTM试验获得了时变的热膨胀系数及其模型,并使用COMSOL软件对热膨胀系数的时变模型进行验证,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敏感性的评估提供研究依据。
哨冠华[4](2019)在《化学膨胀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凭借其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然而实践表明,碳化、除冰盐破坏、硫酸盐侵蚀等化学因素造成的混凝土损伤劣化已成为工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各种化学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会严重影响结构耐久性,进而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本课题选取化学作用中过掺氧化镁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硫酸盐侵蚀三种混凝土化学劣化反应作为研究对象,将宏观性能测试和微观分析相结合,采用课题组研发的混凝土全景微裂纹定量分析技术对混凝土内部微裂纹进行定量表征,分析混凝土在几种典型化学膨胀作用下损伤破坏的机理。采用标准养护与80℃高温加速养护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氧化镁掺量与粉煤灰掺量的外掺氧化镁混凝土的膨胀变形、力学性能及内部微裂纹结构的演化规律,采用冲击回波法测试加速养护条件下氧化镁混凝土膨胀过程中弹性波波速的演变规律,研究了过掺氧化镁混凝土的膨胀率、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波波速的演变规律。采用荧光环氧浸渍法制备氧化镁混凝土的微观分析切片,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全景荧光显微镜获取切片的全景图像,并对获得的荧光显微图像进行微裂纹提取与量化分析,对加速养护14d后的氧化镁混凝土棱柱体进行了CT扫描,提取过掺氧化镁的混凝土CT图像中的微裂纹并进行量化分析,并与荧光显微图像得到的量化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镁混凝土的膨胀率随着氧化镁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微裂纹结构特征参数随着氧化镁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氧化镁的过量掺入会导致水泥基体发生不可控制的膨胀变形,在界面过渡区产生微裂纹甚至是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纹。即使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内部开裂现象依旧明显,在高温养护条件下,更是会出现不可控制的膨胀,混凝土甚至会发生溃散,其力学性能有很大程度的衰减。使用碱活性骨料成型混凝土试件,置于60℃加速反应养护箱中加速养护,在不同龄期将试件取出,进行混凝土性能测试,研究发现,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试件的弹性波波速、相对动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均随着混凝土膨胀率的增加而减小,抗压强度受碱骨料反应的影响不显着。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膨胀率、自振频率与基于弹性波波速建立的损伤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对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微裂纹量化分析,发现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试件内部出现了许多微裂纹,且微裂纹主要在骨料边缘呈线性分布;随着膨胀率的增加,AAR劣化混凝土试件内部微裂纹的总长度、长度密度、平均宽度、最大宽度均增大,且微裂纹主要分布在界面过渡区。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过程中混凝土不均匀膨胀导致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是混凝土宏观性能衰减的根本原因。用干湿循环的实验方法进行混凝土硫酸盐腐蚀实验,对侵蚀前后的混凝土切片进行了微裂纹定量分析,研究了混凝土在硫酸盐腐蚀前后抗压强度和微裂纹结构特征参数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在达到抗硫酸盐破坏等级后,混凝土内微裂纹密度显着增加。
颜少连,陈昌礼[5](2016)在《粉煤灰对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索粉煤灰对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规律,在室内测试了长达4a龄期的不同粉煤灰掺量的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并从部分试件中钻孔取芯进行电镜扫描观测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延长,粉煤灰对MgO混凝土的长龄期自生体积膨胀变形的抑制作用增强,且粉煤灰对一、二级配MgO混凝土的长龄期自生体积膨胀变形的抑制作用强于三级配MgO混凝土。同时,掺入适量粉煤灰后,长龄期MgO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
颜少连[6](2016)在《常温下外掺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采用微观、宏观手段,研究常温下MgO掺量、水灰比、粉煤灰掺量、骨料级配等因素对长达5a龄期的外掺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龄期的延长,混凝土的自生体积膨胀变形随MgO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的特性与骨料级配无关。但是,在短龄期,掺入MgO对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较长龄期明显。(2)无论骨料级配如何,水灰比增大,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值增大。(3)无论骨料级配如何,粉煤灰掺入不会改变MgO混凝土的延迟微膨胀特性。但是,粉煤灰的掺入使短龄期的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比未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大,在长龄期则相反,即转变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龄期的延长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粉煤灰的抑制作用增强。(4)骨料级配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有明显影响。即随龄期的延长,MgO掺量为5%、6%时,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随级配变化而变化:一级配MgO混凝土>二级配MgO混凝土>三级配MgO混凝土。但是,当MgO掺量增大到7%时,则为:一级配MgO混凝土>三级配MgO混凝土>二级配MgO混凝土。(5)MgO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随MgO掺量和龄期而变化。当MgO掺量为5%、6%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在龄期2a、4a都呈致密状态;当MgO掺量7%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由龄期2a的致密状态改变为4a的疏松状态。(6)随着龄期的延长,掺入粉煤灰的MgO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越来越密实;骨料级配对MgO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的影响不明显,未出现疏松或者微裂纹现象。(7)随着龄期的延长,MgO掺量、粉煤灰掺量和骨料级配会影响混凝土的孔隙率、平均孔径及孔径分布的变化。
杨冬鹏[7](2016)在《粉煤灰对微膨胀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碱活性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碱硅酸反应抑制试验、抗压强度试验、自生体积变形试验和快速冻融试验。结果表明:对所研究骨料掺加30%粉煤灰和3%5%的轻烧氧化镁能有效抑制骨料碱硅酸反应;粉煤灰使碱活性骨料混凝土前期强度降低,后期强度提升较快,而3%5%的轻烧氧化镁对强度影响不明显;粉煤灰会降低轻烧氧化镁产生的自生体积膨胀,但不改变轻烧氧化镁这一特性;粉煤灰对碱活性骨料混凝土抗冻性有不利影响,而轻烧氧化镁能改善混凝土抗冻性。因此,合理的粉煤灰和轻烧氧化镁掺量能使碱活性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周世华,苏杰,杨华全,彭尚仕[8](2014)在《外掺轻烧氧化镁混凝土的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文中指出氧化镁具有延迟性膨胀特性已被工程界所认识并应用于补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降收缩,因此,保证氧化镁混凝土的长龄期体积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研究了外掺轻烧氧化镁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长期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轻烧氧化镁的膨胀开始时间在13 d左右,终止时间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延长;混凝土强度对氧化镁的膨胀变形起到了约束作用,水胶比越小,外掺氧化镁混凝土的后期体积膨胀变形越小;粉煤灰对混凝土中氧化镁的膨胀作用具有抑制效果,从长期发展规律来看,外掺轻烧氧化镁混凝土可通过调整粉煤灰掺量和氧化镁掺量来控制膨胀速率与膨胀量,以保证其长龄期体积稳定性。
杨锦[9](2014)在《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水工混凝土的力学与变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实际的混凝土工程应用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极限拉伸强度不足以抵抗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收缩引起的收缩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开展,对结构产生破坏性危害。对于水工混凝土之类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一直更是备受关注。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问题,需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水化热机理及其特性,收缩变形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而作为混凝土最重要组成材料的胶凝材料则是研究的基础。本文即是以水泥种类、粉煤灰、水胶比等为实验参数,实验研究了水工混凝土胶凝体系的抗压、抗折强度,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两者的准绝热温升特性、自生体积变形与干缩变形。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可得出以下结果或结论:1、使用低热水泥和掺入粉煤灰都降低了砂浆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而后期强度发展速率较快;在同一养护温度条件下,水胶比越小,则同一龄期下的强度越高。2、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拉伸强度、拉伸弹模、极限拉应变之间存在良好的乘幂关系,并且这类关系受水泥种类和水胶比的影响较小。3、所设实验参数对砂浆或混凝土的准绝热温升特性的影响规律一致:包含中热水泥的砂浆或混凝土的温升值及温升速率比包含低热水泥的要大;粉煤灰的掺入降低了温升值,减缓了温升速率;水胶比增大,温升值及其速率减小。4、中热水泥砂浆的自生体积变形远比低热水泥的大,而中热水泥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与低热水泥混凝土的相差不大。水胶比的大小以及粉煤灰的掺入对砂浆和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一致,即水胶比减小,自生体积收缩量增大;粉煤灰的掺入减小了自身体积收缩量,同时抑制了氧化镁的膨胀。5、砂浆的干燥收缩与对应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可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描述。
袁明道[10](2013)在《外掺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变形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能源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水力发电不仅仅是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能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我国西部地区在建和待建的大型水电站工程的坝工结构多为200米级的高坝大坝,采用混凝土结构将是长期的结构选型。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是混凝土大坝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外掺MgO不仅仅可以简化温控措施、加快施工工期,而且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1)结合重烧、轻烧MgO的基本特性,讨论了外掺重烧MgO、内含重烧水泥净浆的线膨胀变形特性。研究表明,外掺重烧、内含重烧MgO水泥净浆均不适用于工程实践。典型的MgO混凝土不同恒温条件下的自生体积变形研究表明,不同恒温条件下,MgO混凝土在经过3a左右的时间内基本都达到了稳定状态。3a~5a时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是稳定变化的,不会产生突变性的无限膨胀,也没有出现回缩现象,其长期自生体积变形是稳定的,都不再发生进一步明显的变形增量。(2)综述了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广东长沙拱坝(粤西地区)、坝美拱坝(粤北地区)的工程实践,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掺量条件下自生体积变形的规律的研究。针对国内外首座应用外掺氧化镁混凝土不分横缝快速筑拱坝技术的长沙拱坝,实施了长达8a的自生体积原型监测,提出MgO混凝土观测3a后,仍可能有10个微应变的自生体积缓慢增加。同时提出原型观测时间应以自生体积变形年增量不超过3个微应变且不少于5a为宜。(3)系统研究了不同水泥基试体(净浆、砂浆、一级配和二级配混凝土)在不同掺量MgO条件下的压蒸膨胀值,提出应以一级配混凝土作为压蒸法试验基体,且提出拌和应以干筛为准。外掺MgO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的压蒸安定性试验中,研究不同掺量条件下的膨胀变形、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相互关系,确定安定性的评定方法标准和控制指标。提出压蒸安定性标准应以抗压、抗折强度不降低为准,确定相应的极限掺量。首次提出MgO基体压蒸掺量屈服比ξ,并求出不同MgO掺量下砂浆和一级配、二级配混凝土的压蒸掺量屈服比ξ介于(0.95~1.03)于之间。压蒸膨胀率0.5%对应的MgO掺量再乘以压蒸掺量屈服比(0.95)可作为极限掺量依据。(4)系统研究自生体积变形特征的基础上,选用工程界易于接受的双曲线模型,以28d龄期和最终膨胀量等两个特征值,推求相关参数,并通过当量龄期法修正和代替常规方法的不足;实时分析方程中引入自生体积变形的膨胀变形增量,基于Ansys平台编制软件实现APDL的二次开发。(5)系统研究了氧化镁混凝土自生体积的变形特性,国内外首次设计了缓慢温降条件下的自生体积变形方案,研究其变形特性。详细分析了长沙拱坝裂缝的现状,结合工程实际开展了寒潮影响的数值分析。采用外掺Mg0混凝土筑坝新技术并非是大坝下游坝面出现裂缝的必然因素。1-2mm的细小裂缝对于长沙拱坝大坝整体的安全性态没有造成严重危害性的安全隐患。应明确混凝土表面保护应以强制性要求作为永久工程,确因条件限制,对于寒潮出现频率较高(以10月份出现1.5~2.0次以上)的地区,混凝土表面保护应做为永久工程。
二、高掺粉煤灰对氧化镁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掺粉煤灰对氧化镁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乌东德大坝低热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规律反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进展 |
2 乌东德大坝混凝土设计指标 |
2.1 水 泥 |
2.2 粉煤灰 |
2.3 骨料 |
2.4 外加剂 |
2.5 配合比 |
3 自生体积变形反演分析 |
4 自生体积变形试验数据 |
4.1 早期室内试验 |
4.2 现场试验 |
5 自生体积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5.1 线胀系数对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 |
5.2 温度历程对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 |
6 结 论 |
(2)高镁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与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 |
1.2.2 方镁石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
1.2.3 高镁水泥的膨胀性能 |
1.3 论文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材料、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2.1 高镁水泥及熟料成分分析用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2.2 高镁水泥及混凝土性能检测用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2.3 其他仪器设备 |
第3章 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测定方法的研究 |
3.1 研究方案 |
3.2 测定原理及步骤 |
3.3 测定公式的推导 |
3.4 内标物的制备 |
3.4.1 镁质原材料的确定 |
3.4.2 灼烧温度的确定 |
3.5 试验条件的优化 |
3.6 回收率的测定(方法验证) |
3.7 XRD定量测定(方法验证) |
3.8 SEM分析和膨胀性能(方法验证) |
3.8.1 SEM分析 |
3.8.2 膨胀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镁水泥中方镁石的调控机制及其与膨胀性能关系的研究 |
4.1 研究方案 |
4.2 煅烧和冷却制度对水泥中方镁石晶体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
4.2.1 高镁水泥熟料中MgO的化学分析及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 |
4.2.2 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XRD分析 |
4.2.3 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岩相分析 |
4.2.4 高镁水泥熟料中方镁石的SEM分析 |
4.3 煅烧和冷却制度对高镁水泥熟料中其他矿物组成的影响 |
4.3.1 高镁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
4.3.2 高镁水泥熟料的XRD分析 |
4.4 煅烧和冷却制度对高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
4.4.1 高镁水泥的强度性能 |
4.4.2 高镁水泥的膨胀性能 |
4.5 高镁水泥中方镁石含量、尺寸与其膨胀性能之间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方镁石测定方法和调控技术在高镁水泥制备中的应用 |
5.1 高镁水泥矿物组成的优化 |
5.1.1 试验方案的设计 |
5.1.2 高镁水泥的性能 |
5.2 高镁水泥的工业化制备 |
5.3 高镁水泥的混凝土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 |
致谢 |
(3)高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及早期开裂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 |
1.2.1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
1.2.2 绝热温升试验研究 |
1.2.3 早期开裂敏感性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掺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试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案 |
2.1 概述 |
2.2 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
2.2.1 原材料 |
2.2.2 外加剂 |
2.2.3 混凝土配合比 |
2.3 绝热温升试验 |
2.4 TSTM温度应力试验 |
2.4.1 TSTM试验装置 |
2.4.2 试验的养护温度 |
第三章 高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研究 |
3.1 水泥水化研究概述 |
3.2 粉煤灰混凝土的水化 |
3.3 绝热温升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大坝混凝土绝热温升模型 |
3.4.1 三种绝热温升模型拟合 |
3.4.2 绝热温升速率拟合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坝混凝土温度历程曲线研究 |
4.1 概述 |
4.1.1 工程概况 |
4.1.2 主要工作内容 |
4.2 温度场计算基本原理 |
4.2.1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
4.2.2 温度场的分类 |
4.2.3 温度场的初始边界条件 |
4.3 坝段模型的建立 |
4.4 双指数绝热温升模型的温度场仿真计算 |
4.4.1 混凝土绝热温升模型 |
4.4.2 温度场仿真计算程序改进 |
4.4.3 混凝土温度历程曲线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敏感性 |
5.1 概述 |
5.2 混凝土开裂敏感性影响因素 |
5.2.1 水化热 |
5.2.2 热膨胀系数 |
5.3 开裂敏感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化学膨胀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化学膨胀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研究现状 |
1.2.2 氧化镁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硫酸盐侵蚀研究现状 |
1.2.4 微观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过掺氧化镁混凝土损伤破坏机理 |
2.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 混凝土膨胀率测试 |
2.2.1 标准养护条件下的膨胀率 |
2.2.2 高温加速养护条件下的膨胀率 |
2.3 混凝土性能测试 |
2.3.1 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2.3.2 弹性波波速测试 |
2.4 微裂纹定量分析 |
2.4.1 标准养护条件下氧化镁混凝土微裂纹分析 |
2.4.2 高温加速养护条件下氧化镁混凝土裂纹分析 |
2.5 混凝土CT图像裂纹定量分析 |
2.6 结论 |
第三章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劣化机理研究 |
3.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3.2 混凝土棱柱体膨胀率测试 |
3.3 自振频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测试 |
3.4 弹性波波速测试 |
3.5 力学性能测试 |
3.6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过程中宏观性能与损伤度的关系 |
3.6.1 损伤度的构建 |
3.6.2 膨胀率与损伤度的关系 |
3.6.3 劈裂抗拉强度与损伤度的关系 |
3.6.4 自振频率与损伤度的关系 |
3.7 微裂纹量化分析 |
3.7.1 微观分析切片制备 |
3.7.2 混凝土微裂纹量化分析 |
3.8 结论 |
第四章 硫酸盐侵蚀前后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
4.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4.2 抗硫酸盐结晶破坏系数 |
4.3 微裂纹定量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5)粉煤灰对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
1.1 试验用原材料 |
1.2 试验配合比 |
1.3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结果 |
2.2 试验结果分析 |
3 结语 |
(6)常温下外掺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工大坝混凝土的温控防裂 |
1.2 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的起源 |
1.3 外掺氧化镁与内含氧化镁的区别 |
1.4 国外MgO混凝土技术发展历程 |
1.5 国内MgO混凝土技术发展历程 |
1.6 外掺MgO混凝土筑坝工程实例 |
1.7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1 MgO混凝土长龄期变形存在的问题 |
1.7.2 室内MgO混凝土变形试验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本课题的由来 |
2.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2.2 本课题研究价值 |
2.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3.1 长龄期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试验 |
2.3.2 长龄期MgO混凝土的微观试验 |
第三章 试验 |
3.1 试验用原材料及其性能 |
3.1.1 水泥 |
3.1.2 粉煤灰 |
3.1.3 骨料 |
3.1.4 氧化镁 |
3.1.5 外加剂 |
3.2 试验用混凝土配合比 |
3.3 试验方法 |
3.3.1 仪器设备 |
3.3.2 试件成型 |
3.3.3 试件养护 |
3.3.4 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的计算方法 |
3.3.5 微观试样的制备 |
3.3.6 扫描电镜试验方法 |
3.3.7 压汞试验方法 |
第四章 长龄期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Mg O掺量对长龄期外掺Mg 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 |
4.1.1 Mg O掺量对长龄期外掺Mg 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影响的试验结果 |
4.1.2 Mg O掺量对长龄期外掺Mg 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影响的结果分析 |
4.2 水灰比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 |
4.2.1 水灰比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影响的试验结果 |
4.2.2 水灰比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结果分析 |
4.3 粉煤灰掺量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 |
4.3.1 粉煤灰掺量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影响的试验结果 |
4.3.2 粉煤灰掺量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结果分析 |
4.4 骨料级配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 |
4.4.1 骨料级配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影响的试验结果 |
4.4.2 骨料级配对长龄期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龄期MgO混凝土的微观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 MgO混凝土的扫描电镜观测 |
5.1.1 扫描电镜观测的结果 |
5.1.2 扫描电镜观测的结果分析 |
5.2 MgO混凝土的压汞试验 |
5.2.1 压汞试验的结果 |
5.2.2 压汞试验的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长龄期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
6.1.2 长龄期MgO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粉煤灰对微膨胀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 1 粉煤灰、氧化镁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 |
2. 1. 1 粉煤灰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 |
2. 1. 2 外掺氧化镁对粉煤灰抑制碱硅酸反应的影响 |
2. 2 氧化镁和粉煤灰对碱活性骨料混凝土性质的影响 |
2. 2. 1 氧化镁和粉煤灰掺量对碱活性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2. 2. 2 粉煤灰和氧化镁掺量对碱活性骨料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 |
2. 2. 3 粉煤灰和氧化镁掺量对碱活性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3 结论 |
(8)外掺轻烧氧化镁混凝土的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1.1 原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2.2 水胶比的影响 |
2.3 轻烧氧化镁掺量的影响 |
3 结论 |
(9)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水工混凝土的力学与变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
1.1.2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
1.2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
1.2.1 概述 |
1.2.2 研究现状 |
1.3 混凝土的水化热 |
1.3.1 概述 |
1.3.2 水化热产生的机理 |
1.3.3 研究现状 |
1.4 凝土的变形性能 |
1.4.1 概述 |
1.4.2 研究现状 |
1.4.3 机理 |
1.4.3.1 干燥收缩 |
1.4.3.2 自生体积变形 |
1.4.4 收缩的影响因素 |
1.4.4.1 水泥品种的影响 |
1.4.4.2 配合比的影响 |
1.4.4.3 掺合料的影响 |
1.4.4.4 外加剂的影响 |
1.4.4.5 其他影响因素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1 问题的引出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与混凝土配合比 |
2.1.1 水泥 |
2.1.2 骨料 |
2.1.3 粉煤灰 |
2.1.4 引气剂 |
2.1.5 减水剂 |
2.1.6 配合比 |
2.2 试件的制作、养护及试验方法 |
2.2.1 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 |
2.2.2 准绝热温升 |
2.2.3 混凝土抗压强度 |
2.2.4 混凝土极限拉伸 |
2.2.5 自生体积变形 |
2.2.6 干燥收缩 |
2.3 实验参数 |
2.3.1 热膨胀系数 |
2.3.2 力学试验参数 |
2.3.3 准绝热温升试验参数 |
2.3.4 收缩试验参数 |
第三章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水工砂浆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3.1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砂浆的力学性能 |
3.1.1 水泥种类对砂浆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 |
3.1.2 粉煤灰对砂浆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 |
3.1.3 水胶比对砂浆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 |
3.2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3.2.1 混凝土抗压强度 |
3.2.1.1 水泥种类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1.2 水胶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2 混凝土极限拉伸 |
3.2.3 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水工砂浆与混凝土的水化热 |
4.1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砂浆的准绝热温升 |
4.1.1 水泥种类对砂浆准绝热温升的影响 |
4.1.2 粉煤灰对砂浆准绝热温升的影响 |
4.1.3 水胶比对砂浆水化热的影响 |
4.2 不同胶凝体系混凝土的准绝热温升 |
4.2.1 水泥种类对混凝土准绝热温升的影响 |
4.2.2 水胶比对混凝土准绝热温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胶凝体系水工砂浆与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
5.1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砂浆的收缩 |
5.1.1 砂浆的自生体积变形 |
5.1.1.1 不同水泥种类砂浆的自生体积变形 |
5.1.1.2 不同水胶比砂浆的自生体积变形 |
5.1.1.3 掺粉煤灰砂浆的自生体积变形 |
5.1.2 砂浆的干燥收缩 |
5.1.2.1 不同水泥品种砂浆的干燥收缩 |
5.1.2.2 不同水胶比砂浆的干燥收缩 |
5.1.2.3 掺粉煤灰砂浆的干燥收缩 |
5.2 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的收缩 |
5.2.1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
5.2.1.1 不同水泥种类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
5.2.1.2 不同水胶比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
5.2.2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
5.2.2.1 不同水泥种类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
5.2.2.2 不同水胶比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
5.3 砂浆干缩与混凝土干缩的相关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外掺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外掺轻烧MgO混凝土快筑坝关键技术研究的意义 |
1.1.1 MgO混凝土快速筑坝的基本理念 |
1.1.2 氧化镁混凝土快速筑坝的典型工程及经济效益 |
1.1.3 MgO混凝土快速筑坝技术在国内外研究历程 |
1.2 MgO混凝土的热力学和自生体积变形特性研究 |
1.2.1 热力学特性 |
1.2.2 自生体积变形特性 |
1.2.3 室外自生体积变形的原型监测 |
1.3 MgO压蒸安定性研究 |
1.3.1 水泥压蒸安定性标准的历史 |
1.3.2 压蒸安定性的研究过程 |
1.3.3 压蒸安定性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
1.4 自生体积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
1.4.1 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4.2 数值模拟的发展 |
1.5 外掺MgO混凝土膨胀机理研究 |
1.5.1 掺MgO混凝土膨胀机理的研究历程 |
1.5.2 MgO混凝土膨胀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及不足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常温下MgO混凝土膨胀变形的研究 |
2.1 恒温20℃条件下MgO水泥净浆的膨胀变形研究 |
2.1.1 重烧和轻烧氧化镁的基本特性 |
2.1.2 外掺重烧氧化镁水泥净浆的膨胀变形 |
2.1.3 内含重烧氧化镁水泥净浆的膨胀变形 |
2.2 恒温条件下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研究 |
2.2.1 20℃恒温条件下外掺MgO水泥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
2.2.2 20℃恒温条件下内含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 |
2.2.3 MgO混凝土恒温20℃的变形特性分析 |
2.2.4 不同恒温条件下典型MgO混凝土的变形历程 |
2.2.5 MgO混凝土养护温度的影响分析 |
2.3 恒温条件下不同水泥基体的线膨胀变形与强度研究 |
2.3.1 线膨胀变形的测试条件 |
2.3.2 MgO水泥净浆的线膨胀变形与强度 |
2.3.3 MgO水泥砂浆的线膨胀变形与强度 |
2.3.4 MgO混凝土的线膨胀变形与强度 |
2.3.5 恒温条件下不同水泥基体线膨胀变形的讨论 |
2.3.6 恒温条件下膨胀变形的对比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室外MgO混凝土拱坝原型观测的研究 |
3.1 长沙拱坝工程的自生体积原型观测研究 |
3.1.1 长沙拱坝工程的整体监测设施 |
3.1.2 自生体积变形观测成果的分析 |
3.1.3 埋设方式的影响 |
3.1.4 MgO掺量的影响 |
3.1.5 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有限性的讨论 |
3.2 MgO混凝土筑坝工程自生体积的原型观测成果 |
3.2.1 典型拱坝工程(沙老河拱坝、三江拱坝)的原型观测成果 |
3.2.2 国内MgO筑坝技术的典型原型观测成果 |
3.3 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原型观测时间的讨论 |
3.3.1 自生体积变形监测仪器的测试原理 |
3.3.2 长沙拱坝MgO混凝土原型观测的时间的启示 |
3.3.3 现有地方标准的要求 |
3.4 长沙拱坝工程的位移观测成果简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外掺MgO基体的安定性研究 |
4.1 外掺MgO基体安定性研究的整体方案 |
4.1.1 常规水泥安定性的基本认识 |
4.1.2 水泥和MgO混凝土的现行相关标准和规定 |
4.1.3 研究目标和试验方案 |
4.1.4 原材料的基本化学指标和试验尺寸 |
4.2 净浆、砂浆、一级配混凝土的压蒸试验 |
4.2.1 压蒸试验的强制性基体—水泥净浆 |
4.2.2 水泥砂浆试体压蒸试验 |
4.2.3 水泥砂浆试体的对比试验—沸煮强度试验 |
4.2.4 外加剂条件下水泥砂浆的压蒸试验 |
4.2.5 一级配混凝土基体的压蒸试验分析 |
4.3 MgO掺量屈服比的确定及相应的压蒸安定性标准 |
4.3.1 不同基体的压蒸试验分析 |
4.3.2 不同基体的压蒸掺量屈服比 |
4.3.3 MgO安定性评判标准的确定和讨论 |
4.4 多级配(全级配)混凝土压蒸研究 |
4.4.1 骨料筛选的确定和混凝土试样成型的干筛法 |
4.4.2 一级配、二级配混凝土干筛压蒸试验 |
4.4.3 一级配混凝土极限掺量的确定 |
4.4.4 压蒸试验基体和制样的确定 |
4.5 MgO安定性基体的进一步讨论 |
4.5.1 MgO安全定性的拓展研究 |
4.5.2 MgO安全定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
4.5.3 MgO材料的细度和活性对压蒸膨胀率的影响 |
4.5.4 影响压蒸膨胀率的主要因素 |
4.6 小结 |
第5章 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自生体积变形的基本假定 |
5.1.1 自生体积变形的基本特性 |
5.1.2 现有研究中变形特性的匹配和假定 |
5.1.3 数值模拟的基本假定 |
5.2 恒温条件下的双曲线模型 |
5.2.1 双曲线模拟的基本前提 |
5.2.2 基本参数的确定 |
5.2.3 不同恒定温度的模型推广 |
5.2.4 温度变化条件下的增量计算 |
5.2.5 计算参数的确定 |
5.2.6 不同筑坝地区中温度权重的讨论 |
5.3 温度变化时的数值模拟讨论 |
5.3.1 温度突变条件下的膨胀变形试验和现象 |
5.3.2 常规方法的不足 |
5.3.3 当量龄期法的提出 |
5.3.4 假定温度历程条件下当量龄期法的比较 |
5.3.5 当量龄期法的讨论 |
5.4 数值模拟的讨论 |
5.4.1 问题的提出 |
5.4.2 恒温试验条件下的分析对比 |
5.4.3 计算模拟的分析对比 |
5.5 原型观测的对比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MgO混凝土室内缓慢温降变形特性的研究 |
6.1 变温条件下变形特性的研究 |
6.2 室内缓慢温降条件的方案设计 |
6.3 室内自生体积变形的试验成果 |
6.3.1 设计条件下的MgO自生体积变形 |
6.3.2 恒温条件下MgO变形特性的对比 |
6.3.3 缓慢温降的自生体积变形计算 |
6.3.4 原型观测的对比分析 |
6.3.5 室内缓慢温降条件下自生体积变形的计算分析 |
6.3.6 不同最高温升的缓慢温降试验 |
6.4 度骤降的室内试验 |
6.4.1 现行规范中室内温度突变的试验及其适用条件 |
6.4.2 温度骤降试验的必要性 |
6.4.3 温度骤降条件下预想的试验方案 |
6.4.4 温度骤降下自生体积变形的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长沙拱坝MgO混凝土的应力补偿及裂缝分析 |
7.1 混凝土拱坝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7.1.1 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 |
7.1.2 应力场的求解 |
7.1.3 自生体积变形的增量计算 |
7.1.4 徐变变形增量的计算 |
7.1.5 初始温度应变增量 |
7.2 长沙拱坝基本模型的建立 |
7.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主要温控参数的确定 |
7.2.2 自生体积变形的双曲线模型在拱坝应力补偿中的实现 |
7.2.3 自生体积变形的有限元计算数值与监测值的对比 |
7.3 拱坝应力补偿的有限元实现及APDL次开发 |
7.3.1 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整体流程框图 |
7.3.2 实时分析的APDL开发及应用 |
7.4 长沙拱坝裂缝的基本情况 |
7.4.1 长沙拱坝裂缝的分析思路 |
7.4.2 长沙拱坝裂缝情况 |
7.4.3 长沙拱坝的现状 |
7.5 寒潮冲击的数值模拟 |
7.5.1 数值模拟的计算工况 |
7.5.2 MgO混凝拱坝的应力补偿 |
7.5.3 寒潮冲击的影响分析 |
7.5.4 长沙拱坝的抗裂性能的讨论 |
7.5.5 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讨论 |
7.6 寒潮冲击的分析和讨论 |
7.6.1 白山拱坝裂缝情况 |
7.6.2 长沙拱坝裂缝与寒潮的相关性讨论 |
7.6.3 现行规范中对于表面保护的讨论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的创新 |
8.3 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高掺粉煤灰对氧化镁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乌东德大坝低热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规律反馈分析研究[J]. 郭利娜,刘瑞强,周秋景.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1(S2)
- [2]高镁水泥中方镁石的定量测定与调控机制研究[D]. 马忠诚.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20
- [3]高掺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及早期开裂敏感性研究[D]. 金瑞鑫.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4]化学膨胀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破坏机理研究[D]. 哨冠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5]粉煤灰对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J]. 颜少连,陈昌礼.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04)
- [6]常温下外掺MgO混凝土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D]. 颜少连. 贵州大学, 2016(05)
- [7]粉煤灰对微膨胀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的影响[J]. 杨冬鹏. 金属矿山, 2016(03)
- [8]外掺轻烧氧化镁混凝土的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J]. 周世华,苏杰,杨华全,彭尚仕. 混凝土, 2014(12)
- [9]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水工混凝土的力学与变形性能研究[D]. 杨锦.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10]外掺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变形特性研究[D]. 袁明道. 武汉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