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秀美雁荡向世界地质公园迈进(论文文献综述)
朱国豪[1](2019)在《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一个典型山区县的案例》文中指出目前,对我国发展来说是黄金时期,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要想利用好这一时期所带来的机遇,让农村经济取得更快的发展十分重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这样又是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之处。当前经济环境下,怎样才能使得山区经济更好的发展,是十八大后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多数山区都由留守老人和未成年小孩居住,青年都多外出打工,缺乏劳动力,因此,经济发展滞后。但是,山区的各种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比如,各种矿产、森林、水资源等。我国的经济建设现在重点发展的是平原地区,但是这些地区大约只占国土面积的33.3%,相比之下,占国土面积66.7%之多的山区经济关注度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山区的经济发展更加缓慢,也使得三个方面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主要体现在:山区经济滞后,居民生活水平低。但是共同富裕的总目标是希望全国人民实现小康生活,缩小贫富差距;全国的资源比较紧张但是山区资源却比较丰富;经济发展需要的非常大的市场但是山区支付能力不足。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态是“迅速增长、动力发生变化、转型升级”,这使得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了新的困难,现存的农业政策已落伍,不能应对新环境下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应对措施,以便帮助中国农业政策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典型的浙南山区地带,具备丰富的山区旅游资源,也具有山区农村典型特征及困局,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外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公共服务不足等等,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永嘉县2011年-2017年农村经济工作措施,就其取得成绩和发现的经验教训开展深层次探讨,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李晓明[2](2017)在《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规划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规划管控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只注重生态保护,没有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存在规划管控措施单一,缺乏综合性规划管控措施。本课题以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规划管控为案例,以景观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分析,采取多措并举的整体优化措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好的促进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原住民能够充分的享受到环境资源保护的红利,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论文从五大连池风景区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两方面进行研究,以生态规划和规划管控为核心,通过康斯坦茨市北有根哈德、韩国光州川生态恢复、西湖风景区、星云湖风景区国内外成功案例的规划管控分析,解析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的生存发展协同共生的指导性理论。论文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建构了五大连池风景区景观结构,依据环境生态学原理,建构了五大连池风景区保护管理模式。通过对五大连池风景区污染源的分析,确定了污染源及潜在污染问题,在五大连池流域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点源、面源、内源等主要污染源控制技术方案。针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和生态安全保障的薄弱环节,采取建设生态移民小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调整种植业结构、修建保护通道、保护围栏、保护栈道等综合措施,开展生态规划管控,确定了以调整与治理相结合,保护与恢复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发展与控制相结合的整体设计原则。论文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从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案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等特点,并研究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设计、决策、施工、管控等部门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生态修复性建设和生态移民安置等方面提出有实证依据的经验和改进建议,改善现阶段生态保护过程中产生的人与自然矛盾问题,为其他同类资源与环境保护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陈宇[3](2011)在《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培育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保护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尤其在控制风景名胜区内开发建设过程不能有效的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资源保护不力、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景源的保护任务尤为艰巨。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西省城乡规划院承接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项目,在项目组的帮助下对保护培育规划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本文采取文献收集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综合法,并选取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为研究内容,以系统论、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分析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风景名胜区规划保护的基础上,针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存在的问题,探寻符合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培育规划方法、重点保护措施与策略,在探索风景名胜区功能多元化趋势下做了保护培育规划的延伸研究。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今后的建设,乃至对其他景区保护具有现实借鉴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1994年完成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风景资源的分析、风景特色的提炼、风景名胜区性质的定性是准确的,规划分区和布局基本合理,与龙虎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也相吻合。但由于旅游规模预测和接待设施布点不够科学,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不够明确,以至于规划目标难以实现。其次,依据龙虎山风景资源保护重点“碧水丹山、道都文化”的资源特色,根据系统和生态学理论,将保育规划分别划分为风景游览区、旅游接待区、建设控制区,并采取分类保护方法与措施,划分出以泸溪河为骨架,呈组团分布,为一带十二大地块的核心保护区,协调处理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关系,加强引导性规划措施。再次,风景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对于风景区的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有其重要影响,因而要以“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管理措施。而风景游赏规划是风景资源的价值、性质、功能及其保护利用具体化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导入游赏项目,设置配套设施,让游赏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游赏的质量与效益,增强地域的经济发展能力。
陈丽华[4](2011)在《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被并称为“朝阳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污染小,是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全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正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中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景名胜区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各风景名胜区间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规划、开发、管理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竞争力。桂林市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桂林是着名国际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美誉世界,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旅游业是桂林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09年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我国旅游业综合改革进行部署,提出构建“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桂林市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在综合改革、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为全国提供示范。桂林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形成最具城市优势、最具品牌效应、最具社会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然而,桂林旅游业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桂林市旅游产业发展,既是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广西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探寻桂林旅游业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具有局部区域性意义,更具全局战略性意义。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新方式提供理论支撑体系和制度框架,为实现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即: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功能定位,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拓展创新发展,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睁体系。论文系统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从体系上分为三个层面探讨:即从桂林旅游微观个体层面(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到中观的旅游产业链层面(如会展业等)到宏观旅游协作圈层面,提出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机制。论文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的基础上,对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桂林旅游业发展成效和经验。论文深入地探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其主要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升级难度大;旅游价格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旅游收入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对经济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无法得到明显提高;旅游业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缓慢和旅游产品单一等。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运行机制相对缺失;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硬件建设差距比较大。论文在研究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和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论文从跨县(区)旅游资源的管理机构、政府主导下大旅游管理机制、城市公园改革与城市公园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从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集团、景区联合体经营体制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从桂林旅游整体形象再造、旅游营销手段和方式再创新两个方面研究了旅游营销创新;从政府对旅游融资的强力导向、积极引进外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了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论文研究了桂林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的条件和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着力研究了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认为要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节约型旅游开发模式,建立绿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以高效安全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以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生态服务业体系。并从加强保护漓江生态景观环境、加强上游水源林保护和建设、全力保护漓江水质、强化文化传承保护、加快建立大景区管理体制、落实生态补偿,做好扶贫脱困工作、加强沿岸农民技术培训和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建立科学保护漓江的长效机制。论文跳出旅游城市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的思维,创新提出东盟/北部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湘桂走廊区域、客家文化圈区域与桂林旅游产业建立战略旅游同盟协作框架的原则和运行机制。论文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争取赋予桂林计划单列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争取赋予桂林类似经济特区的地方立法权,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规划和用地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投融资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认为应该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实现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机制创新。
彭永祥[5](2010)在《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 ——以翠华山、云台山及壶口为例》文中提出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亦开始了知识化发展的新时期。几乎与此同时,地质公园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了(1996),在我国其发展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的时间。然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现状是:特色不突出、旅游者认知度低、数量及类型增多、竞争趋烈,关键还是对地质公园的本质属性及核心竞争力认识不够;而理论上起指导作用的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近年则注重了应用操作,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缺乏深刻研究、探讨,特别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有关的实证研究及在游客层面上的竞争研究。因此,研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问题不仅具有实践意义,也具有理论意义。而自1990年代以来,竞争力问题则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当前,国内外对此研究的热点转向了感知价值,认为存在“游客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抱怨→游客行为/意图→市场竞争力”这样一个关系链,满意度特别是推介意愿往往被直接用以比较旅游地竞争力。但是,目前的上述研究都是旅游地全要素、整体竞争力的研究,尚无涉及核心竞争力这一目前旅游研究与管理的新方向。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地质公园的专业特殊性,以笔者提出的地质公园旅游者收益为红线和准绳,分析了旅游者收益与竞争力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收益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基于收益影响因子解剖了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并综合收益影响因子及结果评价了三个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系统规范分析法、模型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调查、案例研究法等。实证研究以翠华山、云台山、壶口三家地质公园为对象,于2009年夏季进行了游客收益问卷调查、地质公园资料调查、专家咨询。每个地质公园发放问卷300份,问题严格限制在地质公园内部,力图排除公园外影响。数据分析借助SPSS以及当前流行的结构方程模型法。研究主要内容为:1.探讨旅游景区竞争的特殊性,确定竞争的基调及主要研究取向。2.研究旅游者收益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界定旅游者收益的概念,研究旅游者收益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基于旅游者收益的意义给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3.地质公园的本体性问题及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了地质公园的成因类型,属性特色、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旅游者收益的关系,以此作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另一个基点。4.运用SEM模型实证验证旅游者收益的市场核心影响力。5.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形成过程解构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形成因子及结果评价三个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6.基于提高旅游者收益进而争取市场的目标分析了地质公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及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旅游者收益是地质公园旅游者的核心利益和终极追求。只有旅游者收益得到有效的保证,才有可能得到旅游者的高满意度,进而产生高度的忠诚意愿,这就等于是竞争力。2.三个样地的实证模型分析均表明:旅游者收益对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而对忠诚度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而可视为地质公园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客观指标。从操作角度来看,旅游者收益可以用以比较核心竞争力,它是地质公园操作竞争力的指针、核心。3.地质公园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就是能直接提供旅游者以特殊收益并使之作用于旅游者、影响旅游者的景区要素及能力。基于此,可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解构为:资源特色、创新因子、解说体系、科学管理等。4.地质公园属性特色及由之产生的核心价值是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内核及起点。5.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着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的核心竞争力并不高,作为地质公园其本职工作并未做好,四种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应该对其予以恰当认识。6.提升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应该从属性特色、核心价值出发,以提高旅游者收益为目标。本文试图在下列方面有所创新:1.在核心竞争力研究出发点上,提出了旅游者收益的概念,将其视为旅游者的核心利益、终极追求及旅游本质的体现。2.通过调查实证用模型方法验证旅游者收益对游客满意度及忠诚度的核心影响力,将旅游者收益作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指标。3.基于旅游者收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因子解构法,建立一个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即旅游者收益形成因子体系),提出并验证了一个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模糊性,笔者需要今后不断明晰研究这一问题。
金平斌[6](2009)在《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省既是旅游资源大省又是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到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如何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潜力,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键课题。地文旅游资源在浙江旅游资源整体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探索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深度开发是浙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也为浙江旅游资源的总体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旅游地学和旅游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用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的地文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并借鉴区域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创新性地引入资源储量、丰度、品质分等概念指标对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储量特征、类型品质、区域分布等进行科学评价;最终通过综合品质优势度的比较得出浙江地文旅游资源的五大综合优势类型,即山岳景观旅游资源、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岩溶洞穴旅游资源和海岸海岛旅游资源。针对地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对资源科学内涵认识不足、缺少空间整合、产品结构上不合理、利用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在浙江省各地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应突出以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在旅游品牌及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旅游产品功能结构,开发旅游新产品,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等重大战略新举措;以开拓旅游发展新思路和创新旅游资源利用方式为主要原则导向,提出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进一步提升地文旅游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为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依据,以期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最后,论文以雁荡山为案例进行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探索研究,提出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利用的思路、品牌效应的提升策略以及资源保护的措施;这不仅有利于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为浙江省其他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石泉[7](2009)在《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地质公园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必然蓬勃兴起,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质公园的建立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文化对自然的严重依赖,保护已经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为当地乡民更好地解决生存问题。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滇西北地区丽江西北部,是三江并流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不仅有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特殊神奇的地质地貌景观,同时还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是集自然生态、地质科学、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本论文从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和全球地质公园研究现状出发,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优势以及公园目前的开发现状及存在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利用特尔菲法,对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在参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提出了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开发整合模式,详细研究了地质公园保护、开发、管理三大模块,分别就三个模块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措施;以达到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协调,使地质遗迹资源走上“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模式对提升公园形象,打造旅游品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找到新的突破点,进而为我国地质公园的旅游线路开发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
刘婷[8](2008)在《基于SWOT分析的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旅游发展策略涉及旅游全局性和长远性发展的根本问题,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黄山市是我国众多旅游区域中独具特色的旅游区之一,近年来,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以黄山市为例研究区域旅游业发展问题,不仅对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有所帮助,也对促进黄山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黄山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应的对策: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打造大黄山旅游圈,构建徽文化旅游圈;错位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全方位旅游营销: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缩小淡旺季差距:加快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等。
赵洪容,赵冬[9](2008)在《一日千里 7省知名景区爱心联动 五湖四海 16万门票捐助情义无价——援手青城山-都江堰大型公益活动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震灾不仅给当地及周边地区带来了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对包括世界遗产地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在内的众多风景名胜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了表达对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灾后重建的关注和支持,本刊与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联手向全国风景名胜区推出了"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援手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大型公益活动。参加活动的风景名胜区从6月12日这一天的每张门票收入中捐出1元钱,用于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灾后重建。6月12日,这一天是震灾发生1个月,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日"还有两天。活动消息发布后,得到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的积极支持和响应。许多景区在已经多次为灾区捐款捐物的情况下,再度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这一天,从辽宁千山到福建武夷山,从普陀山到武汉东湖,在景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都张贴着为本次活动专门设计和统一印制的海报,海报上那心手相连的图案代表了参与活动的每一处景区、每一位游客,他们的心与受灾景区紧紧相连。这一天,从武汉东湖到杭州西湖,分发活动资料的景区工作人员和获知消息的海内外游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愿意为灾区分忧。这一天,北京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办公室和杭州《风景名胜》编辑部的电话不断,景区来问,能不能多捐一些啊?读者来问,今天上班不能去景区,有没有其他办法参加活动?一位东北游客在报刊亭买了一本《风景名胜》,获悉这一活动后直奔西湖。他绕了大半个西湖后给编辑部打电话问:"他们西湖不卖门票啊,我怎么办?"这一天,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工作人员在为14日举行的"关爱都江堰,感恩全社会"活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他们说,受灾后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宝贵的物质援助和精神鼓励,而来自全国各地同行的这份情意更是暖人肺腑,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份大爱。这一天,包括黄山、泰山、武汉东湖、武夷山、千山、杭州西湖、普陀山、雁荡山、云台山、千岛湖、宁波溪口、温岭长屿硐天在内的12家国家风景名胜区一共捐出爱心款项近16万元。
陈书会[10](2008)在《黛眉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中国世界地质公园集萃》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命名黄河南岸洛阳的黛眉山与北岸济源的王屋山这片98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为世界地质公园。这两座隔河相望的豫西名山以其独特的地质遗迹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挺立在世人面前,吸引了中外众多游客的目光。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它们是母亲河
二、秀美雁荡向世界地质公园迈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秀美雁荡向世界地质公园迈进(论文提纲范文)
(1)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一个典型山区县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概念界定 |
2.1.1 山区的定义 |
2.1.2 农村的定义 |
2.1.3 经济发展的定义 |
2.2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特征 |
2.2.1 山区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 |
2.2.2 山区农村经济的灰色特征 |
2.2.3 山区农村经济的隐形特征 |
第三章 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3.1 永嘉县区域环境 |
3.1.1 永嘉县地理环境 |
3.1.2 永嘉县旅游资源环境 |
3.1.3 永嘉县物产资源环境 |
3.2 永嘉县经济发展历史沿革 |
3.3 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环境 |
3.4 永嘉县文化环境 |
第四章 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1 永嘉县经济发展状况 |
4.1.1 经济结构 |
4.1.2 经济总量及工业状况 |
4.1.3 经济布局 |
4.2 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状况 |
4.3 旅游经济发展状况 |
4.4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
4.5 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特征 |
第五章 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优势及问题分析 |
5.1 发展优势 |
5.1.1 山水资源丰沛 |
5.1.2 道路交通发达 |
5.1.3 生态保护得当 |
5.1.4 “三农”发展良好 |
5.1.5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5.2 发展机遇 |
5.3 发展难题 |
5.3.1 山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5.3.2 “三农”发展存在短板 |
5.3.3 外部经济压力大 |
5.3.4 人力资源匮乏 |
5.3.5 政府财政收入不足 |
第六章 加强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
6.1 践行“两山”发展理念 |
6.2 探索村级经济发展新路 |
6.3 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 |
6.4 创新农村金融体系 |
6.5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
6.6 引进农村创业人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2)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规划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理论 |
2.1.1 景观生态学 |
2.1.2 环境生态学 |
2.2 生态规划案例 |
2.2.1 康斯坦茨市北有根哈德规划案例 |
2.2.2 韩国光州川生态恢复规划案例 |
2.3 规划管控案例 |
2.3.1 日本琵琶湖规划管控案例 |
2.3.2 欧洲康士坦茨湖规划管控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五大连池风景区现状分析 |
3.1 五大连池风景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人口情况 |
3.1.3 产业情况 |
3.2 五大连池风景区自然生态系统 |
3.2.1 地质地貌 |
3.2.2 动物植物 |
3.2.3 水文水系 |
3.3 五大连池风景区服务功能 |
3.3.1 旅游休闲娱乐服务功能 |
3.3.2 疗养康体服务功能 |
3.3.3 水产品供给服务功能 |
3.3.4 栖息地功能 |
3.4 污染源分析 |
3.4.1 农牧业污染源 |
3.4.2 工业污染源 |
3.4.3 生活污染源 |
3.4.4 水土流失污染源 |
3.4.5 湖泊内源污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规划管控 |
4.1 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规划 |
4.1.1 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原则与思路 |
4.1.2 复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原则与思路 |
4.1.3 层级化景观结构分区 |
4.1.4 功能分区保护规划 |
4.2 五大连池风景区规划管控模式与措施 |
4.2.1 生态与经济兼容管控 |
4.2.2 污染源防治管控 |
4.2.3 生态保育工程管控 |
4.2.4 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管控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培育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风景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综合性 |
1.1.2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实施面临的困境 |
1.1.3 保护培育规划存在的不足 |
1.2 国内外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研究 |
1.2.1 国外的状况 |
1.2.2 国内的状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相关理论 |
2.1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的定义 |
2.2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基本方法 |
2.2.1 思维方法 |
2.2.2 理论方法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技术方法 |
2.2.5 管理方法 |
2.2.6 工作方法 |
2.3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规划 |
2.3.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2.3.2 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
2.4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的基本理论 |
2.4.1 系统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遗产保护基本理论 |
3 保护培育规划国内外状况及经验借鉴 |
3.1 自然遗产地保护分区模式 |
3.2 施普雷森林自然保护区 |
3.3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 |
3.4 泰山风景名胜区 |
3.5 案例研究结果分析 |
4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简介 |
4.2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概况 |
4.2.1 天师道源 |
4.2.2 碧水丹山 |
4.2.3 春秋崖墓 |
4.2.4 林海秀湖 |
4.3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概述 |
4.4 上一轮总体规划的现状分析 |
4.4.1 上一轮总体实施取得的成绩 |
4.4.2 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
4.4.3 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的分析与总结 |
4.5 风景资源保护现状 |
4.5.1 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的保护问题 |
4.5.2 道教文化的保护问题 |
4.5.3 泸溪河的风景资源 |
4.5.4 崖墓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4.6 对“世界遗产”的影响分析 |
4.6.1 来自旅游方面 |
4.6.2 来自常住人口方面 |
4.6.3 来自社会发展方面 |
4.6.4 来自外来文化方面 |
5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研究 |
5.1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总体构想 |
5.1.1 保护培育规划的原则 |
5.1.2 规划依据 |
5.1.3 规划方法 |
5.2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 |
5.2.1 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评价 |
5.2.2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价值的评价 |
5.2.3 龙虎山与国内其它地区丹霞地貌比较优势 |
5.2.4 风景资源评价 |
5.3 保护分区界限确定 |
5.3.1 保护分区的目的及原则 |
5.3.2 保护分区的确定 |
5.4 分类保护与措施 |
5.4.1 自然景观保护区 |
5.4.2 史迹保护区 |
5.4.3 风景游览区 |
5.4.4 发展控制区 |
5.5 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措施 |
5.5.1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 |
5.5.2 核心景区调整 |
5.5.3 保护措施 |
5.6 分级保护与措施 |
5.6.1 特级保护区 |
5.6.2 一级保护区 |
5.6.3 二级保护区 |
5.6.4 三级保护区 |
5.6.5 外围保护地带 |
6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相关规划协调研究 |
6.1 与居民社会的协调 |
6.1.1 居民社会现状 |
6.1.2 现状存在的问题 |
6.1.3 相关政策对原住居民的影响 |
6.1.4 规划原则 |
6.1.5 居民社会调整 |
6.1.6 居民点职能与布局 |
6.2 与游赏规划的协调 |
6.2.1 总体构思 |
6.2.2 游憩项目导入 |
6.2.3 风景游赏单元组织 |
6.2.4 景区规划 |
6.2.5 景点规划 |
6.2.6 游览组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四节 桂林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
第二章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 |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 |
第三节 桂林旅游的功能定位 |
第三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 |
第一节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 |
第二节 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 |
第三节 旅游营销创新 |
第四节 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 |
第五节 旅游产业对外开放创新 |
第四章 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创造延长桂林旅游产业链的条件 |
第二节 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
第三节 大力发展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 |
第四节 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 |
第五节 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 |
第五章 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 |
第一节 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 |
第二节 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
第六章 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 |
第一节 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
第二节 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 |
第三节 旅游促进就业 |
第四节 旅游社区建设 |
第七章 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 |
第一节 旅游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
第二节 东盟/北部湾区域联动发展 |
第三节 泛珠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
第四节 "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
第五节 桂湘走廊区域联动发展 |
第六节 客家文化圈区域联动发展 |
第八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 |
第二节 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 |
第三节 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 |
第四节 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 |
第五节 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创新 |
第六节 旅游产业软环境建设创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 ——以翠华山、云台山及壶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地质公园的优势 |
1.1.2 地质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竞争力现状 |
1.1.3 地质公园所处竞争市场之态势 |
1.1.4 本文选题有关的实践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选题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旅游竞争力研究现状 |
2.2 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 |
2.2.1 核心竞争力 |
2.2.2 旅游核心竞争力 |
2.2.3 理论反思 |
2.3 国内外地质公园实践及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地质公园的实践前沿 |
2.3.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中的政府强力支持特色 |
2.3.3 国外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
2.3.4 国内地质公园研究 |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蓝海战略 |
2.4.2 旅游的发生基础——推—拉理论 |
2.4.3 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
2.4.4 人权理论 |
第3章 旅游景区竞争与旅游竞争力 |
3.1 旅游景区的竞争与旅游共同发展 |
3.2 适度旅游竞争的意义 |
3.3 旅游竞争的特殊性及其意义 |
3.3.1 资源依赖及垄断性 |
3.3.2 竞争的产品与市场空间分离 |
3.3.3 消费者劣势 |
3.3.4 竞争者数量多,竞争强度大 |
3.3.5 地位相对稳定性 |
3.3.6 旅游竞争涉及的因素多而具有复杂性 |
3.3.7 集团消费与消费被动性 |
3.4 旅游景区竞争力 |
3.4.1 能力—吸引力的同一 |
3.4.2 对象吸引力与意象吸引力的统一性 |
3.5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点 |
第4章 基于旅游者收益的核心竞争力 |
4.1 旅游竞争力的因果流 |
4.2 旅游者收益:概念与辨析 |
4.2.1 从产品效用到旅游者收益 |
4.2.2 旅游者收益的概念探微与辨析 |
4.2.3 旅游者收益体现旅游本质 |
4.2.4 旅游者收益刺激需要、产生需求 |
4.2.5 基于发展的旅游者收益的本质 |
4.3 旅游者收益——旅游者的核心利益与终极追求 |
4.3.1 旅游者的核心利益问题 |
4.3.2 旅游者收益及其最大化是旅游活动的终极追求 |
4.4 旅游者收益的层次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 |
4.4.1 旅游者收益的层次 |
4.4.2 知识旅游与审美新标准 |
4.5 旅游者收益与旅游竞争力的决定 |
4.5.1 旅游者收益扩散最终决定竞争力 |
4.5.2 旅游者剩余与竞争力 |
4.6 旅游者收益的市场效应 |
4.6.1 旅游者收益的扩散途径及方式 |
4.6.2 旅游者收益的市场累积效应与品牌着名度 |
4.6.3 旅游者收益的驱动效应与旅游促销 |
4.7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引入 |
4.7.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模型 |
4.7.2 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旅游者收益的反作用力 |
4.7.3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4.7.4 核心竞争力与资源价值的关系 |
4.7.5 核心竞争力与附加竞争力的关系 |
4.7.6 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策略的关系 |
4.7.7 核心竞争力与潜在竞争力问题 |
第5章 地质公园的本体性问题 |
5.1 核心资源 |
5.2 地质公园的成因及其类型划分 |
5.3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
5.3.1 地质遗迹的相关性分析 |
5.3.2 一般特征 |
5.3.3 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的属性特色 |
5.3.4 一般价值特性 |
5.3.5 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与社会公众认知 |
5.4 地质公园核心价值体系的三维结构 |
5.4.1 核心价值概念辨析 |
5.4.2 表层——旅游/观赏价值 |
5.4.3 科学认知价值及其旅游意义 |
5.4.4 情感理念价值与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 |
5.4.5 美学价值的整合 |
5.5 属地价值 |
5.6 地质公园的旅游者收益 |
5.6.1 地质公园旅游的独特性 |
5.6.2 地质公园旅游者收益的类型及独特性 |
5.7 地质公园的主体功能 |
5.7.1 保护功能 |
5.7.2 地学旅游功能 |
5.7.3 社会服务功能 |
5.7.4 主体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5.8 本体性的旅游学意义 |
第6章 地质公园旅游者收益的核心影响力实证 |
6.1 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回顾及评价 |
6.2 核心竞争力因子验证的理论模型构建 |
6.3 结构关系与理论假设 |
6.4 评价实证研究 |
6.4.1 数据收集、样本特征及其意义 |
6.4.2 问卷数据质量检验 |
6.4.3 模型拟合效果 |
6.4.4 结果解释与分析 |
6.4.5 要素在不同样本上的表现比较 |
第7章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及评价实证 |
7.1 旅游者收益视角下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因子解构 |
7.2 核心资源因子分析 |
7.3 产品创新因子 |
7.4 地质公园解释系统 |
7.4.1 信息支持与竞争力 |
7.4.2 解说系统的主体因子分析 |
7.5 游客收益过程的科学管理 |
7.5.1 科学规划 |
7.5.2 旅游活动质量管理 |
7.5.3 资源保护管理 |
7.5.4 地质公园的人才资源 |
7.6 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 |
7.6.1 核心竞争力因子体系评价 |
7.6.2 综合旅游者收益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
7.6.3 四种评价异同比较、成因及启示 |
第8章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8.1 旅游者收益视角下的地质公园开发利用状态 |
8.2 地质公园的三个层次上的竞争 |
8.3 影响地质公园竞争力提升的宏观管理因素 |
8.4 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
8.4.1 综合旅游者收益的提升策略 |
8.4.2 综合旅游者收益的具体提升措施 |
8.4.3 核心竞争力需要软硬件支持 |
8.5 不同类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提升问题 |
8.6 三个样地的实证调研 |
8.6.1 云台现象 |
8.6.2 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 |
8.6.3 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9.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同期学术成果 |
(6)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浙江省旅游发展背景 |
1.2.2 旅游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4.1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 |
1.4.2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
1.4.3 浙江省“三带十区”及海洋旅游规划调查 |
1.4.4 杭州市旅游资源研究丛书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启示 |
2.1.1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研究 |
2.1.2 滨海旅游资源研究 |
2.1.3 山地旅游资源研究 |
2.1.4 温泉旅游资源研究 |
2.1.5 国家公园研究 |
2.1.6 国外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与评价 |
2.2.1 地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 |
2.2.2 技术与方法研究 |
2.2.3 不同类型地文旅游资源研究 |
2.2.4 国内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与评价 |
第三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形成背景 |
3.1 地层环境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1.1 前震旦系 |
3.1.2 震旦系至中三叠统 |
3.1.3 上三叠统至白至系 |
3.1.4 新生代新近系/古近系 |
3.2 构造特点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3 地形地貌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3.1 地貌总体格局 |
3.3.2 山地丘陵与旅游资源 |
3.3.3 构造盆地与旅游资源 |
3.3.4 平原河谷与旅游资源 |
第四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
4.1 评价依据与标准 |
4.1.1 资源评价依据 |
4.1.2 相关标准与概念引入 |
4.2 资源总体评价 |
4.2.1 资源类型丰度 |
4.2.2 旅游资源储量丰度 |
4.2.3 旅游资源品质差异 |
4.3 资源空间分布规律 |
4.3.1 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 |
4.3.2 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 |
4.4 资源类型优势特征 |
4.4.1 类型储量比较优势 |
4.4.2 类型品质比较优势 |
4.4.3 综合品质优势度 |
4.5 资源组合与开发保护 |
4.5.1 资源集合区基本情况 |
4.5.2 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4.5.3 地文旅游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设计 |
5.1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 |
5.1.1 发挥资源综合优势,提升整体利用水平 |
5.1.2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
5.1.3 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加强资源保护力度 |
5.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结构优化 |
5.2.1 依托优势地文旅游资源,构建三带十区旅游格局 |
5.2.2 利用海洋旅游资源潜力,建设十大海洋旅游板块 |
5.2.3 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 |
5.2.4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造省域经典旅游线路 |
5.3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结构优化 |
5.3.1 稳步提升传统旅游产品 |
5.3.2 创新发展高端旅游产品 |
5.3.3 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
5.4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与途径创新 |
5.4.1 挖掘资源科学内涵,大力提倡科学旅游 |
5.4.2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 |
5.4.3 加强区域资源联合,拓展资源利用新方式 |
第六章 浙江省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1 山岳景观旅游资源 |
6.1.1 花岗岩类旅游资源 |
6.1.2 火山岩类旅游资源 |
6.1.3 丹霞景观类旅游资源 |
6.2 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 |
6.2.1 金钉子地层剖面 |
6.2.2 矿山遗迹旅游资源 |
6.3 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 |
6.3.1 峡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2 江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3 湖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4 湿地与温泉旅游资源 |
6.4 岩溶洞穴(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
6.4.1 地下溶洞的开发 |
6.4.2 地表石林与天坑 |
6.5 海岸海岛旅游资源 |
6.5.1 远岸岛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5.2 近岸岛屿及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七章 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案例研究 |
7.1 基本概况 |
7.1.1 自然地理概况 |
7.1.2 地质概况 |
7.2 开发历程 |
7.2.1 开发历史 |
7.2.2 开发现状 |
7.3 旅游资源评价 |
7.3.1 景观特色评价 |
7.3.2 旅游资源储量评价 |
7.3.3 旅游资源品质评价 |
7.4 深度开发思路与导向 |
7.4.1 地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
7.4.2 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 |
7.4.3 开发利用原则导向 |
7.4.4 深度利用提升策略 |
7.5 资源与环境保护 |
7.5.1 资源保护 |
7.5.2 生态环境保护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研究课题 |
(7)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质公园的涵义及分类 |
2.1 地质遗迹的概念及类型 |
2.1.1 地质遗迹的概念及类型 |
2.1.2 地质公园的定义及由来 |
2.1.3 地质公园的特征 |
2.1.4 地质公园的类型 |
2.2 国内外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
第三章 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现状 |
3.1 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3.1.2 自然状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历史沿革 |
3.2 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现状分析 |
3.2.1 开发与保护现状 |
3.2.2 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类型及评价 |
4.1 公园资源类型 |
4.1.1 地质旅游资源 |
4.1.2 生态旅游资源 |
4.1.3 人文景观资源 |
4.2 公园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
4.2.1 科学价值 |
4.2.2 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
4.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综述 |
4.4 公园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
4.5 深度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
4.5.1 SWOT分析 |
4.5.2 结论 |
第五章 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优化策略 |
5.1 指导思想 |
5.2 保护策略 |
5.2 1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 |
5.2.2 其它资源的保护 |
5.2.3 生态环境保护 |
5.2.4 安全工程 |
5.2.5 环境卫生设施 |
5.3 深度开发策略 |
5.3.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5.3.2 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
5.3.3 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模式 |
5.3.4 旅游地客源市场分析 |
5.3.5 旅游线路产品 |
5.3.6 环境容量 |
5.3.7 旅游设施规划 |
5.4 管理策略 |
5.4.1 设立地质公园保护机构 |
5.4.2 健全地质公园管理机构 |
5.4.3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吸引机制 |
5.4.4 构造完善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
5.5 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和管理的整合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6.1 成果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基于SWOT分析的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框架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业 |
2.1.2 区域旅游业 |
2.1.3 区域旅游发展策略 |
2.2 国外区域旅游发展研究概况 |
2.3 国内区域旅游发展研究进展 |
第三章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黄山市概况 |
3.2 黄山市主要景区景点概况 |
3.2.1 黄山风景区 |
3.2.2 宏村 |
3.2.3 西递 |
3.2.4 屯溪老街 |
3.3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3.3.1 旅游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
3.3.2 企业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
3.3.3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
3.3.4 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第四章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
4.1 优势(Strengths) |
4.1.1 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高 |
4.1.2 区位优势明显 |
4.1.3 旅游接待设施不断完善 |
4.1.4 旅游产品品牌特色鲜明 |
4.1.5 知名度日益提高 |
4.1.6 拥有一批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
4.2 劣势(Weaknesses) |
4.2.1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单一 |
4.2.2 城市旅游基础薄弱 |
4.2.3 旅游开发缺乏资金保障 |
4.2.4 旅游企业发展较慢 |
4.2.5 旅游营销手段单一 |
4.2.6 旅游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
4.2.7 旅游季节性强 |
4.3 机遇(Opportunities) |
4.3.1 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带来有利契机 |
4.3.2 宏观政策环境提供的发展机遇 |
4.3.3 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 |
4.3.4 奥运会和世博会带来巨大推动力 |
4.3.5 交通条件改善带来市场结构的变化 |
4.4 威胁(Threats) |
4.4.1 周边旅游地的激烈竞争 |
4.4.2 旅游管理体制落后 |
4.4.3 全球气候变化和松材线虫病 |
4.5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SWOT矩阵 |
第五章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对策 |
5.1 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 |
5.2 错位开发旅游产品 |
5.3 打造旅游新品和精品 |
5.4 注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5.5 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
5.6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
5.7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
5.8 组建旅游企业集团 |
5.9 开展全方位旅游营销 |
5.10 培养各级旅游人才 |
5.11 缩小淡旺季差距 |
5.12 突破旅游交通瓶颈 |
5.13 加快融入长三角旅游圈 |
5.14 加强旅游管理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秀美雁荡向世界地质公园迈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一个典型山区县的案例[D]. 朱国豪.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2]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规划管控研究[D]. 李晓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3]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培育规划研究[D]. 陈宇. 浙江大学, 2011(07)
- [4]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 陈丽华. 武汉大学, 2011(08)
- [5]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 ——以翠华山、云台山及壶口为例[D]. 彭永祥.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 [6]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 金平斌. 浙江大学, 2009(03)
- [7]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石泉.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8]基于SWOT分析的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D]. 刘婷. 合肥工业大学, 2008(05)
- [9]一日千里 7省知名景区爱心联动 五湖四海 16万门票捐助情义无价——援手青城山-都江堰大型公益活动纪实[J]. 赵洪容,赵冬. 风景名胜, 2008(07)
- [10]黛眉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中国世界地质公园集萃[J]. 陈书会. 牡丹,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