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链甘油三酯的代谢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袁婷兰[1](2021)在《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母乳脂肪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的组成、结构与母乳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谢关系密切。母乳脂肪天然富含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而婴儿配方奶粉中类似母乳的MLCT种类、含量均很少,由此可能导致母乳与婴儿配方奶粉的代谢差异及其机制尚未被关注。为此,本论文系统地分析比较了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中MLCT组成和体外消化的差异,制备了母乳化MLCT结构脂,并采用动物实验探明其代谢特征。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系统研究了母乳脂中MLCT的种类、含量和结构特征,以及胎龄和哺乳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乳中的中链脂肪酸主要是月桂酸(La,4.64%)和肉蔻豆酸(M,5.33%),其次是癸酸(Ca,0.84%),辛酸(Cy)含量少于0.1%,这些中链脂肪酸基本是以MLCT形式存在,而非中链甘油三酯(MCT);母乳中MLCT总含量约占总甘油三酯的30.38%,主要是由月桂酸或肉蔻豆酸与棕榈酸(P)、油酸(O)、亚油酸(L)组成的单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L型)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结构;哺乳期对母乳脂肪的MLCT的组成有显着影响,而胎龄对母乳脂肪的MLCT组成影响较小。其次,分析比较了不同中链脂肪酸来源的婴儿配方奶粉(植物油基、牛乳基、牛乳/植物油基、羊乳/植物油基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的MLCT组成及与母乳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有奶粉的MLCT总含量和MLL含量都明显低于母乳;婴儿配方奶粉的特征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也与母乳不同,植物油基奶粉以Ca La M、La La P等甘油三酯为主,牛乳基奶粉特征的甘油三酯是由丁酸或己酸和较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分子;牛乳/植物油基和羊乳/植物油基奶粉特征的甘油三酯分子是Ca MP、Ca PO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的特征甘油三酯分子是Cy Ca Ca和Ca Ca Ca。同时采用模拟婴儿胃肠道体外消化模型,比较了3种婴儿配方奶粉(MCT添加量分为0、20和30%)和母乳的体外消化差异,结果表明,添加MCT的两种奶粉的胃、肠的脂解度和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高于普通奶粉,而奶粉的胃肠消化终点(120 min)脂解度均比母乳低,表明中链脂肪酸可促进消化过程中奶粉的脂肪水解;奶粉胃肠水解释放的中链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母乳,3号奶粉胃消化过程中释放中链脂肪酸的含量相比初始酰基化的含量较低,且低于2号奶粉,推测与3号奶粉较高含量的MLCT(7.73%>1.90%)有关,表明MLCT可能抑制中链脂肪酸的大量释放。因此,婴儿配方奶粉的MLCT组成与母乳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可能造成体外消化的差异。再次,根据母乳MLCT组成特征,以精炼鱼油和椰子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酯交换反应制备母乳化MLCT结构脂,然后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酯交换产物。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底物比(鱼油/椰子油)1.5:1,反应温度60度,NS40086脂肪酶添加量8wt%,反应时间3 h,所得酯交换产物中的MLCT的含量为62.14%,其中MLL型含量为39.85%;在蒸馏温度200(?)下,酯交换产物达到较好的纯化效果,产物中甘油三酯含量为98.30%,MLCT含量为72.60%,其MLCT组成和母乳相似,氧化稳定性较好,固体脂肪含量较低,酸价和过氧化值达到并高于相关标准要求。最后,以母乳脂肪供能比为模型设计母乳化MLCT结构脂和物理混合油脂的奶粉油脂配方,通过小鼠试验评估高脂喂养不同种类的油脂(母乳化MLCT结构脂、物理混合油脂、高脂空白对照、低脂阴性对照)对于小鼠生长、能量代谢、血脂、脂肪组织和肝脏的脂肪代谢以及肠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膳食显着增加了小鼠的体重、体脂、脂肪细胞大小、血脂以及肝功能水平,降低了小鼠呼吸熵、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和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和物理混合油脂组相比,母乳化MLCT结构脂组小鼠的昼夜间呼吸熵显着性增加,能量消耗有增加趋势,体重增加比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着增加,附睾脂和肾周脂重、脂肪细胞大小以及肝脏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着降低至低脂阴性对照组小鼠水平,肝脏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肠道的Firmicutes/Bacteroidota比和Desulfovibrionaceae等与肥胖相关的微生物丰度显着降低,Rikenellaceae和Muribaculaceae的丰度显着增加。说明母乳化MLCT结构脂可抑制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内脏脂肪的蓄积,改善肝功能损害,并降低一些与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有关菌群的丰度,调节机体的脂肪代谢。综上,论文明确了母乳脂肪的MLCT组成、结构及其与婴儿配方奶粉油脂的差异性,制备了母乳化MLCT结构脂,并明确了其代谢特征,发现其具有抑制小鼠内脏脂肪、改善肝功能、调节脂代谢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度母乳化的婴儿配方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孙琪[2](2021)在《中碳链甘油三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影响及其纳米乳液的制备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脂肪摄入量的增多,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患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与长链脂肪酸不同,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de,MCT)具有特殊的结构,其水解生成的中碳链脂肪酸不会重新合成甘油三酯作为体脂储存,而是通过门静脉血液直接运输到周围组织中加以利用。基于此特点使得MCT能够被人体较快的消化吸收。MCT除了能够减轻体重、迅速供能、改善糖和胆固醇代谢外,其自身具备的乳化特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矿物质和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消化吸收,但是MCT直接口服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从而降低其治疗效果。目前关于MCT对非酒精脂肪肝的影响及MCT纳米乳液制备的研究较少,且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和理化性质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本文研究了M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效果,并利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MCT纳米乳液,研究了MCT的稳定性和消化率等理化性质,为MCT在功能食品领域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首先本文研究了M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MCT能够显着降低由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体重及肝脏重量和肝脏系数,能够调节血脂四项,使其更接近正常小鼠。因此,MCT具有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的功效。在高压均质法制备MCT纳米乳液的过程中,对其配方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纳米乳液的粒径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均质次数、均质压力、乳化剂质量分数和油相质量分数的影响。通过4组单因素实验,确定3水平3因素的响应面优化实验,最终得到最优配方为:乳化剂Tween 80质量分数为3%,油相MCT质量分数为6%,高压均质压力为70 MPa,高压均质次数为9次,经实验验证表明纳米乳液最小平均粒径可以达到185.78±2.33 nm。对制备的MCT纳米乳液类型、稳定性和脂肪酸释放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CT纳米乳液为水包油型纳米乳液;纳米乳液经过离心、储藏、高低温循环以及温度的稳定性试验后,没有出现分层、破乳等现象,且粒径变化不大,证明制备的纳米乳液稳定性较好。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乳液分布均匀,且呈球形。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发现MCT纳米乳液脂肪酸释放率较高。
彭斌[3](2021)在《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s)是指甘油骨架上同时含有长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的结构甘三酯,因其在人体中独特的代谢途径和在免疫系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等成为油脂领域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MLCTs已被合成主要有四种,及MLL、MML、LML、MLM,大多数在结构上是脂肪酸链长和位置的差别。有研究表明MLCTs在降低体重预防肥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同时MLCTs在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MLCTs具有较高的潜在营养价值,或可用作植物油替代品。1,3-二油酸-2-中链脂肪酸(OMO)型结构酯是一类具有类似母乳结构酯1,3-二油酸-2-棕榈酸(OPO)的新型甘油三酯,由两个油酸分布在甘油骨架的sn-1,3位,一个中链脂肪酸分布在甘油骨架的sn-2位组成,是一种LML型的MLCTs。理论上,这种结构酯既可能有MLCTs的功能,也可能有母乳结构酯的部分功能。然而,目前关于类母乳OMO型结构酯及其功能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深入了解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性质和功能,提升工业上OMO型结构酯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本研究采用香樟籽油与油酸(甘油三酯与脂肪酸)、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甘油三酯与甘油三酯)二种方式酶法合成高OMO型结构酯含量的MLCTs,GC/HPLC-APCI-MS技术检测分析结构酯上脂肪酸的组成含量和位置分布;研究微量水分油体系中常见四种脂肪酶(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和AO IM)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过程中,酶催化性能和结构变化规律;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外界因素如何影响脂肪酶结构和OMO型结构酯合成过程中过渡态四面体的形成及反应能垒等催化机制;最后研究探讨OMO型结构酯对油酸诱导的人肝细胞LO2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可为二种方式酶法合成结构酯提供普适性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樟树籽油和油酸为原料,采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合成了高OMO含量的MLCTs,并对其酰基迁移速率(RAM)进行了研究。在底物樟树籽油与油酸的摩尔比为1:4、酶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60 oC、反应时间为24 h的最佳条件下,OMO结构酯的产率(YST)最大可达64.45%,同时RAM为28.66%。在底物摩尔比(r2=0.999,P<0.01)、酶用量(r2=0.988,P<0.01)、温度60 oC以下(r2=0.923,P<0.05)和反应时间24 h内(r2=0.940,P<0.05),YST与RAM呈显着正相关。而在温度60 oC以上(r2=-0.682,P>0.05)或反应时间24 h以上(r2=-0.594,P>0.05)时,YST与RAM呈负相关。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温度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位点盖子的打开程度增加,有助于底物侵入酶活性中心催化三元体。当温度高于333 K(60 oC)时,促进了活性中心催化三联体的重排,导致酶催化活性降低和引发酰基迁移。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甘油三酯与脂肪酸酸解合成结构酯在高温下酰基迁移的触发机制,发现在无溶剂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是平衡YST和RAM的关键因素。2、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的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酯酯交换反应中,通过促进酰基迁移,合成了高OMO含量的结构酯。正交试验L25(55)结果表明,在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摩尔比为50:50、酶用量为12%、反应温度为60 oC、反应时间为2 h、水活度为0.07的条件下,OMO结构酯的最大产率为45.65%。低水活度下,酰基迁移率较高(10.86%vs 5.07%无水体系),由于中链脂肪酸向甘油骨架上sn-2位置迁移,促进了OMO型结构酯的合成。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在低含水量(5%)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稳定Lipozyme RM IM的整体结构,有助于固定脂肪酶催化的活性中心,使底物更容易插入活性位点,从而提高酶的活性。3、以椰子油和菜籽油为原料,在微量水分油体系中,通过不同脂肪酶催化反应合成了OMO型结构酯,通过实验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比较了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和米曲霉固定化脂肪酶(AO IM)四种脂肪酶的稳定性,阐明了Novozym 435在OMO型结构酯合成过程中的催化机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果表明,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的减少导致酶活性的降低。与Lipozyme RM IM和Novozym 435相比,Lipozyme TL IM和AO IM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可能是由于Lipozyme TL IM的短链覆盖了活性位点,AO IM的活性中心与水之间形成氢键。在四种脂肪酶中,AO IM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3 h时OMO型结构酯产率为30.7%,48 h内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密度泛函理论结果表明,在OMO型结构酯的合成过程中,添加Novozym 435(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显着降低了反应能垒(有脂肪酶CALB时反应能垒为64.4 KJ/mol,无脂肪酶时为332.7KJ/mol),由于过渡态四面体中间体的形成,有助于生成OMO型结构酯。微量水分油体系可能是脂肪酶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的一种绿色高效的替代反应环境,研究对脂肪酶在甘油三酯酯交换合成结构酯过程中的稳定性/不稳定性及催化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认识。4、反应环境对脂肪酶的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MD模拟和FTIR研究了正己烷、甲醇、超临界CO2(sc CO2)、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MIM][BF4])以及三油酸甘油三酯(作为无溶剂体系处理)等五种非水相体系和水相体系,对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结构性质的影响。均方根偏差(RMSD)分析表明,脂肪酶CALB在正己烷(0.239nm)和三油酸甘油三酯(0.188 nm)中的结构变化均小于在水溶液(0.275 nm)中的结构变化,说明脂肪酶CALB在正己烷和三油酸甘油三酯中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此外,回旋半径(Rg)分析表明,在甲醇中,脂肪酶CALB结构的致密性显着降低(P<0.05),导致脂肪酶稳定性下降。二级结构分析表明,在非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β-折叠和γ-转角的含量减少,α-螺旋和无规卷曲的含量增加。基于残基接触图谱的三级结构分析,非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一级结构比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一级结构保留得更多。FTIR结果表明,正己烷和三油酸甘油三酯是适宜的反应环境,有利于脂肪酶CALB各化学键的稳定。这项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反应环境与脂肪酶CALB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合脂肪酶CALB稳定的反应环境。5、研究探讨了不同甘油三酯对油酸诱导的人肝LO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及其机制。用油酸(OA)、OA+椰子油(CO)、OA+菜籽油(RO)、OA+CO和RO的物理混合油(CROM)、OA+CO和RO的酯交换油(CROI,富含MLCTs)、OA+OMO(MLCTs中的一种)和OA+OPO,与OA组对比,OA+CROI和OA+OMO培养肝细胞LO2显着降低细胞内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此外,CROI和OMO下调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蛋白的表达,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富含MLCTs的CROI和OMO型结构酯能改善油酸诱导的LO2细胞脂质积聚,调节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
陆燕婷[4](2021)在《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合成及精制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Medium and long chain triacylglycerols,MLCT)是一种甘油三酯骨架上同时存在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的功能脂质,通过人工合成制得,目前商业化的MLCT产品多为国外公司生产,合成原料之一多为大豆油,故产品的长链脂肪酸以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缺乏必须脂肪酸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ALA)。为了使MLCT更好地满足人体营养需求,论文围绕富含ALA的MLCT制备和精制开展研究,探索出一套简单方便、实际生产操作性强的加工工艺。论文研究可以为MLCT产品的升级制造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以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和亚麻籽油为原料,采用甲醇钠催化化学酯交换法制备MLCT。测定了原料的主要质量指标,确保原料的质量合格,可用于MLCT的生产。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底物配比、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这四个重要的制备工艺参数,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底物配比60%(以亚麻籽油质量占底物总质量计),催化剂添加量0.3%,反应温度为60℃,反应15 min。该条件下进行放大实验制得产物,其MLCT含量为75.36%,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s,DAG)含量为11.71%。二、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不同工艺参数所制备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通过SPSS软件分析,发现产品的MLCT含量和DAG含量与底物配比、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这四个工艺参数之间存在多元非线性关系。对所得方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和残差检验,结果显示MLCT含量和DAG含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4和0.933,F值分别为676.954和1119.7,大于F值在p=0.01和p=0.05水平的临界值,说明方程拟合良好。多元回归方程残差呈正态分布,满足方差齐性检验要求,符合独立性假设,通过残差检验,通过放大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预测值和实际检测值差异较小,模型预测效果较好。三、测定比较酯交换制备反应前后样品的组成和理化指标。酯交换后的粗产品含有丰富的ALA,含量高达35.36%,超过许多其他油脂产品;微量伴随物减少,生育酚含量显着降低,甾醇含量没有显着变化。酸价升高至0.87 mg KOH/g,过氧化值未发生显着变化,未见脂肪酸显着氧化,氧化诱导时间在酯交换后得到了提升,从9.91 h提升至11.39 h。由此可见,化学酯交换反应改变了产品的理化性质和组成,酯交换粗产品的部分质量指标与药用产品标准间有一定差距。四、采用硅胶对酯交换粗产品进行精制,脱除中间副产物DAG并提高产品质量指标。硅胶吸附后,产品DAG含量、酸价和过氧化值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其DAG含量仍高达9.01%,酸价高达0.54 mg KOH/g,达不到药用产品标准。硅胶柱层析可更好地脱除粗产品中的DAG。以DAG脱除率和产品回收率为评价指标结合薄层层析和洗脱曲线,优化硅胶柱层析工艺参数,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为:40 g柱层析硅胶,上样量为4g,洗脱剂为正己烷/无水乙醚(5:1),等梯度洗脱500 m L,洗脱流速为2.0 m L/min。该条件下,几乎可完全脱除粗产品中的DAG,使产品的DAG含量下降至0.07%,达到药用产品标准要求,且产品回收率达95%以上。进一步分析了精制前后样品的组成和理化指标,发现硅胶柱层析精制后,样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降至极低水平,分别为0.04mg KOH/g和0.00 g/100g;微量伴随物含量降低,其中,甾醇含量降低显着,生育酚略有降低。精制后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均达到了药用产品标准要求。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探索得到了一套富含ALA的MLCT的制备和精制工艺,最终产品MLCT含量高达75%以上,ALA含量超过30%,酸价低,过氧化值低,DAG含量低,基本满足结构酯应用的标准要求,为新型MLCT产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张婧嫣[5](2021)在《延缓消化的中长碳链油脂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目前,代餐食品等体重管理类产品越来越受大众欢迎,而饱腹感作为影响代餐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也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延缓油脂消化来启动“回肠刹车”机制可有效增加进食后的饱腹感,即当回肠段受体感应到未吸收的游离脂肪酸(FFAs)时,会激活一个反馈回路来产生饱腹信号。回肠段内的FFAs浓度越高,对胃排空和小肠转运的抑制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饱腹感也会越强烈,这为体重管理类食品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利用逐层沉积技术构建多层乳液,通过乳液稳定性分析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优选可延缓油脂消化的最佳乳液界面组成;鉴于中长碳链甘油三酯(MLCT)在营养代谢方面的诸多优势,优化酯交换反应条件制备MLCT油,并构建可延缓消化的MLCT油三级乳液;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MLCT粉末油脂,并评价其对代餐粉产品饱腹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乳液稳定性分析,确定二级乳液组成为5%亚麻籽油、0.5%乳清蛋白和0.2%果胶或0.3%海藻酸钠或0.15%壳聚糖(质量分数)。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只有由果胶包裹的二级乳液在模拟胃环境中有较好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降低亚麻籽油的消化速率,制备了乳液组成为2.5%亚麻籽油、0.25%乳清蛋白、0.1%果胶和0.2%壳聚糖的三级乳液(质量分数)。对亚麻籽油-乳清蛋白、亚麻籽油-乳清蛋白-果胶、亚麻籽油-乳清蛋白-果胶-壳聚糖这三种乳液分别进行口腔、胃、小肠连续三个阶段的体外模拟消化,并分析它们在小肠段的FFAs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初级乳液、二级乳液、三级乳液在小肠回肠段的FFAs释放量分别为3.26±1.91%、8.38±1.09%、13.53±1.27%,说明该三级乳液界面组成能显着延缓油脂消化。分别将中链甘油三酯(MCT油)、椰子油、菜籽油、大豆油、亚麻籽油和棕榈油制备成三级乳液,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并分析FFAs释放规律。结果表明,MCT油和椰子油在进入回肠段前就已接近完全消化,而菜籽油、大豆油、亚麻籽油和棕榈油还可在回肠段释放8.47±1.09%、12.93±1.90%、13.53±1.27%、15.72±1.54%的FFAs。其中,棕榈油的消化速率明显慢于其他油脂,因此将其作为酯交换法合成MLCT油的底物之一。将棕榈油与椰子油或MCT油进行酯交换反应,结合MLCT得率和MLCT油三级乳液在体外模拟消化中的FFAs释放规律,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棕榈油和MCT油为反应底物,且两者摩尔比为1:1时,MLCT得率最高,达77.44%。同时,该产物的三级乳液可在回肠段释放14.68±0.36%的FFAs,具有较好的慢消化效果。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将MLCT油三级乳液粉末化,以包埋率和油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麦芽糊精添加量7.5%(质量分数)、进风温度190℃。将MLCT粉末油脂添加到代餐粉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其饱腹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饱腹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3998.70和5651.85,两组数据差异显着,说明MLCT粉末油脂能有效改善代餐粉产品的饱腹效果,适用于体重管理类食品中。
姚玮玮[6](2021)在《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MAT基因敲除及功能验证》文中指出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是内源性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在脂代谢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乙酰/丙二酸单酰基转移酶(Acetyl-CoA and malonyl-CoA transacylases,MAT)是脂肪酸合酶的一个功能域。反刍动物的MAT功能域在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中同时具有起始活性、延长活性与终止活性,对动物机体合成短、中链脂肪酸起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设计针对MAT区域的sgRNA进行诱导,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敲除MAT片段,得到MAT显着降低的乳腺上皮细胞模型。以敲除细胞为试验材料进行脂代谢功能研究,为探究MAT基因敲除对乳腺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提供了试验材料与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成功筛选出可用于功能检测的MAT敲除细胞。通过T7EN1酶切得到六个对MAT结构域有切割效率的sgRNA,切割效率为sgRNA1 13.89%,sgRNA2 10.02%,sgRNA3 2.29%,sgRNA4 13.55%,sgRNA5 5.24%,sgRNA6 15.65%。其中6号细胞团切割效率最高,两条链分别缺失4bp与2bp,其MAT的m RNA水平表达量降低87.87%,FASN蛋白水平降低51.83%,生长状态良好,未发生脱靶现象,可作为脂肪酸功能检测试验材料。2.MAT敲除对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MAT的敲除显着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同时敲除细胞内的乙酰辅酶A含量显着升高(P<0.05);敲除细胞中LPL,GPAM,DGAT2,AGPAT6,PLIN2,XDH,ATGL,LXRα,PPARg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SCD1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敲除MAT使乳腺上皮细胞中短中链脂肪酸相对含量下降(P<0.05),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P<0.05),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比值显着下降(P<0.05)。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敲除MAT基因,并以此为材料验证了敲除MAT对脂代谢的影响,为研究奶山羊乳腺脂代谢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炼[7](2021)在《调控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的miRNAs功能验证》文中提出羊奶含有丰富的短中链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该特性构成羊奶独特的营养保健功效,在婴幼儿、老年、恢复期病人以及肠道不适人群的营养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羊乳腺作为重要的泌乳器官,乳汁中脂肪酸的成分及含量主要受到乳腺组织中脂肪酸代谢的调控。Micro RNA(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调控因子参与脂质及蛋白质合成以及新陈代谢乃至于肿瘤发生发展等多方面作用。miRNA通过影响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乳腺组织的脂肪酸代谢过程,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对于深入解析羊奶脂肪酸代谢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利用先进手段探究miRNA在乳腺脂肪酸代谢中的功能对于全面揭示miRNA调控羊奶脂肪酸代谢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CRISPR/Cas9系统因其设计简便、编辑效率高与脱靶频率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高通量与多重基因编辑中,近年来在非编码RNA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研究在分析泌乳中期乳腺组织14个乳脂代谢相关miRNAs及其宿主基因表达水平与乳中脂肪酸成分相关性的基础上,选取与乳中短链及长链脂肪酸含量显着相关的两个促进乳脂合成的miR-145与miR-24以及一个抑制乳脂合成的miR-130b。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miRNAs以探究miRNAs敲除对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的影响。验证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miRNAs调控脂肪酸代谢的靶基因,分析miRNAs通过靶基因影响乳腺脂肪酸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所示:1.山羊乳脂代谢相关miRNAs及其宿主基因表达水平与羊奶脂肪酸成分的相关性分析泌乳中期14个乳脂代谢相关miRNAs表达水平与乳中脂肪酸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iR-145、miR-30e、miR-24和miR-130b等四个miRNAs与羊乳中C6-C10脂肪酸含量具有负相关关系。14个miRNAs除miR-15a、miR-17以及miR-135b之外均与乳中长链脂肪酸含量显着相关。超长链脂肪酸中,仅有miR-148a与C20:4n6、miR-130b与C24:1n9存在显着相关。宿主基因表达水平与乳中脂肪酸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iRNA宿主基因中,NFYC与C18:0、CTDSPL与C14:0、CTDSP1与C18:0、NR6A1与C13:0以及PANK2与C21:0脂肪酸含量显着相关。结果表明,miRNAs与乳中短链及长链脂肪酸成分相关。2.miR-145通过INSIG1基因调控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iR-145。通过在pre-miR-145基因组序列的Drosha酶的加工位点附近缺失一个核苷酸,影响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从而抑制成熟miR-145-5p与3p表达。miR-145敲除通过促进靶基因INSIG1 m RNA与蛋白质表达并抑制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细胞中的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合成并上调C17:0、C18:0、C18:2、C20与C22多不饱和脂肪酸且下调C16:0与C18:1脂肪酸含量。此外,利用si RNA在miR-145敲除细胞中干扰INSIG1基因表达,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含量均上调,且脂肪酸含量也发生相应改变。结果表明,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iR-145通过上调靶基因INSIG1并抑制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继而抑制细胞中的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合成并影响脂肪酸组成。3.miR-24靶向INSIG1与FASN基因调控乳腺上皮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两条sg RNAs靶向位点间的66个核苷酸,从而导致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受阻并抑制成熟miR-24表达。miR-24敲除促进靶基因FASN与INSIG1表达并抑制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脂滴、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合成并上调C17:0、C18:0、C18:2与C20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通过在miR-24敲除细胞中干扰FASN与INSIG1表达,发现干扰FASN基因表达进一步抑制甘油三酯合成,而干扰INSIG1基因表达恢复敲除细胞中脂滴、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C16:0、C16:1与C18:0脂肪酸含量。总之,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敲除miR-24主要通过靶向INSIG1基因抑制脂滴、甘油三酯、胆固醇合成并调控脂肪酸组成。4.miR-130b靶向PGC1α基因并影响乳腺上皮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利用双sgRNAs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敲除pre-miR-130b的43个核苷酸,pri-miR-130b表达水平上升而pre-miR-130b表达水平下降,表明pri-miRNA的Drosha酶的加工过程得到了抑制。miR-130b敲除通过上调靶基因PGC1α与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中脂滴、甘油三酯、胆固醇合成并下调C16、C18、C20与C22脂肪酸且上调C17:0脂肪酸含量。总之,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敲除miR-130b通过靶向PGC1α基因并促进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表达进而促进脂滴、甘油三酯、胆固醇合成并影响脂肪酸组成。综上所述,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pre-miRNA基因组序列,通过影响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抑制成熟miRNA表达并调控靶基因与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脂滴、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合成并影响C18:0、C18:2与C20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本研究为阐明miRNA调控羊奶脂肪酸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miRNA转基因奶山羊制备提供研究基础。
汤佳宁[8](2021)在《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生长、免疫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已经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研究的新热点,本课题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本课题分为三部分。试验一:不同中链脂肪酸及其酯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利用摇瓶法研究月桂酸、单辛酸甘油酯、单月桂酸甘油酯、辛葵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月桂酸、单辛酸甘油酯、单月桂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单月桂酸甘油酯作用效果最佳。试验二: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挥发性脂肪酸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480只1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肉鸡。空白对照组(NCO)饲喂无抗基础日粮;抗生素对照组(ANT)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mg/kg的金霉素;试验1组(GML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单月桂酸甘油酯;试验2组(GML2)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 mg/kg单月桂酸甘油酯。结果表明,添加单月桂酸甘油酯后,肉鸡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0mg/kg和1000mg/kg单月桂酸甘油酯显着提高血清中Ig M和Ig Y水平(P<0.05)。28日龄时,添加1000 mg/kg单月桂酸甘油酯的肉鸡盲肠乙酸,丙酸,正丁酸,戊酸和异戊酸的浓度显着高空白对照组(P<0.05)。添加单月桂酸甘油酯使肉鸡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得到改善,产酸细菌数量增加,潜在致病菌数量减少。试验三:研究单月桂酸甘油酯对LPS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挥发性脂肪酸和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选择360只1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肉鸡。空白对照组(NCO)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对照组(ANT)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金霉素;单月桂酸甘油酯组(GML)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单月桂酸甘油酯,饲养实验时间为56日。在56、58、60日腹腔注射LPS。结果显示单月桂酸甘油酯能够显着增加肉鸡盲肠中乙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5);能够使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着降低(P<0.05),绒毛隐窝比显着增加(P<0.05)。添加单月桂酸甘油酯使肉鸡微生物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得到改善。综上所述,单月桂酸甘油酯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有利于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增加肠道内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降低由LPS应激对肉鸡机体带来的炎症反应,改善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
张欣[9](2021)在《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市场出现的大部分配方乳粉中牛乳蛋白均未经过处理或修饰,部分有过敏风险的儿童食用后将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现象,且此配方乳粉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投资较大,耗时耗力。不符合3岁以上儿童营养需求。因此,本课题以水解乳清蛋白为原料,加入其他辅料进行复配产品设计,通过构建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感官评价体系及理化评价体系,反映餐包品质稳定性,并探究贮藏期餐包品质变化规律,开发出一种易消化、营养成分全面、品质稳定及口感好的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餐包的核心原料进行理化特性评价初步得到,餐包基料选用蛋白样品1与蛋白样品2,脂肪粉选用样品A与样品B,碳水来源为结晶果糖协同水苏糖,同时进行4种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配制。2.通过对餐包冲调、稳定及消化特性的测定可得,餐包粒径分布与冲调特性存在线性关系,餐包细粉颗粒(0~30μm,0~50μm,0~100μm)体积占比与冲调性呈线性负相关,餐包粗粉颗粒(200μm~500μm)体积占比与冲调性呈线性正相关;另外,通过对餐包双重稳定性的测定可知,餐包1#、3#稳定性较高;同时开展模拟体外消化试验得,餐包3#的消化率相比于其他餐包较高,即自制餐包3#具有较强的食用性。3.利用电子感官并结合模糊数学对自制餐包与市售样品进行感官对比评价可得,自制餐包的口感较好且可与同类产品进行区分;餐包总接受度与模糊数学相关性(R2=0.8362)强于餐包总接受度与百分制的相关性(R2=0.734),说明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客观评价产品。4.通过测定餐包在加速保藏期间品质变化情况可得,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餐包p H值均呈下降趋势;餐包冲调液的亮度随之变暗;感官品质也逐渐变差。各餐包的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均呈上升趋势,且水分活度与水分含量之间没有必然显着性关系;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餐包1#与3#的过氧化值在28d达到最大,餐包2#和4#的过氧化值21d达到最大,且之后均有所下降;菌落总数在保藏期间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限量,在贮藏期未检测出其他致病菌说明食用具有安全性。
杜映雪[10](2020)在《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动物脂质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如今,肥胖症已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超过39%的成年人超重,其中超过13%达到了肥胖标准。肥胖往往会引发体内脂代谢紊乱及炎性病变,还与一系列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肝脂肪变性、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带来的脂肪过量摄入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开发具有减脂效果、提高机体脂代谢且具有营养价值的功能性油脂是预防肥胖一个重要途径。中长链甘油三酯(medium-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s,MLCT)是一种由天然油脂经过改性或结构重组得到的结构脂质(structured lipids,SL),其往往在一个甘油分子上同时具有长链脂肪酸(long chain fatty acids,LCFA)与中链脂肪酸(medium chain fatty acids,MCFA),因此MLCT具有传统油脂所不具备的特殊营养功能,在食品与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以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acylglycerols,MCT)和高油酸菜籽油(high oleic rapeseed oil,HORO)为原料制备了 MLCT,并探究其对动物的脂质代谢、炎症以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将MCT与HORO以1:1摩尔比混合,以10%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IM作催化剂,60℃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合成产物。用分子蒸馏法对合成产物进行纯化,通过一级分子蒸馏(进料速率2mL/min,加热温度90℃,刮板转速250 r/min)和二级分子蒸馏(进料速率1 mL/min,加热温度180℃,刮板转速250 r/min)除去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与甘油二酯,获得甘油三酯纯度较高的产品,并进行组成与理化性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品甘油酯组成测定的结果显示,经纯化后产品中甘油三脂含量达到92.99%。分析总/Sn-2位脂肪酸组成发现,产品中主要LCFA为油酸(C18:0)、亚油酸(C18:1)、亚麻酸(C18:2),主要MCFA为辛酸(C8:0)、癸酸(C10:0);Sn-2位的脂肪酸组成与总脂肪酸构成基本一致。对产品中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产品中MLCT的相对含量超过50%,碳当量主要集中在32~38。以上结果表明,通过酯交换法可有效合成MLCT。2、研究了 MLCT在短期内对大鼠肝脏脂质组成及脂代谢的影响。实验选取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MLCT组)、中链甘油三酯组(MCT组)、高油酸菜籽油组(HORO组),每日以1g/100g体重的剂量灌胃相应脂质2周。结果显示:相较于HORO,MLCT显着降低了大鼠血浆中TG、TC及LDL-C含量,显着抑制了大鼠肝脏重量的增长,还降低了肝脏中TC、TG含量,使ApoA1/ApoB比值显着性升高。气相色谱法检测发现,各组大鼠肝脏中甘油三酯、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变化显着,说明摄入的脂质可能导致肝脏脂肪酸组成的改变,且不同脂肪酸对脂质组成影响效果不同。ELISA检测肝脏中脂质代谢相关酶发现,MCT组大鼠肝脏中HSL、cAMP和PKA水平最高,ATGL水平最低。相反,HORO组大鼠的HSL、cAMP和PKA水平最低,而ATGL水平最高。MLCT组大鼠的上述脂质代谢相关酶水平均介于MCT、HORO组之间,且高于Control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HORO,MLCT在短期内对大鼠血脂与肝脏中脂质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具有降低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3、探究了 MLCT对长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体内脂质代谢以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将4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HFD组、MLCT组、MCT组和HORO组。Control组每日给予标准饲料并以1 g/100 g体重的剂量灌胃生理盐水,HFD组每日给予高脂饲料并以1 g/100 g体重的剂量灌胃生理盐水,其他实验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并以1 g/100 g体重的剂量灌胃相应脂质,持续6周。结果显示,相比HORO,MLCT显着抑制了大鼠体重增长与组织中脂肪积累,降低了血浆中TG、TC含量,提升了 HDL-C/LDL-C比值,并降低了动脉硬化指数。MLCT还显着降低了大鼠肝脏中TG、TC含量及Apo B/ApoA1比值,使肝脏中脂代谢相关酶FAS、ACC表达量减少,LPL表达量升高。对肝脏组织切片进行油红O染色发现,MLCT组大鼠肝脏中脂滴数量较HFD组明显减少。气相色谱法检测也发现MLCT组大鼠的肝脏脂肪酸含量较HFD组降低,而HORO组与HFD组无统计学差异。此外,HORO使大鼠空腹葡萄糖耐受程度与胰岛素敏感性显着降低,而MLCT与MCT的摄入均改善了大鼠血糖代谢与胰岛素敏感性。与HORO组相比,MLCT组大鼠血浆中TNF-α、MCP-1以及内毒素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在肝脏和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中也检测到较低的TNF-α、IL-6以及较高的IL-10水平。其中,HORO与HFD组大鼠血浆MCP-1水平的升高导致了大量巨噬细胞侵入WAT。本研究表明,MLCT可有效缓解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从而能够降低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率,对于长期高脂饮食下的体内脂代谢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改善作用要优于传统油脂。
二、中链甘油三酯的代谢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链甘油三酯的代谢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母乳甘油三酯简介 |
1.1.1 母乳甘油三酯的组成 |
1.1.2 母乳甘油三酯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1.2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定义、分布和制备 |
1.2.1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定义 |
1.2.2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天然资源分布 |
1.2.3 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制备 |
1.3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消化吸收代谢特性 |
1.3.1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吸收性质 |
1.3.2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 |
1.3.3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肝脏代谢 |
1.3.4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血脂的调节 |
1.4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健康功能 |
1.4.1 中长链甘油三酯食用油 |
1.4.2 脂肪乳剂 |
1.4.3 其他食品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母乳脂肪的中链脂肪酸和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循证分析 |
2.2.4 乳脂的提取 |
2.2.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2.6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总结文献数据分析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特征 |
2.3.2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链脂肪酸组成 |
2.3.3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种类数和总含量 |
2.3.4 不同哺乳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乳脂肪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婴儿配方奶粉与母乳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体外消化差异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乳脂的提取 |
3.2.4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3.2.5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
3.2.6 模拟婴儿体外消化 |
3.2.7 消化产物脂质的组成分析 |
3.2.8 消化产物游离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
3.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链脂肪酸组成差异比较 |
3.3.2 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差异比较 |
3.3.3 甘油三酯体外消化差异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酶法合成、纯化及理化性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酶法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 |
4.2.4 分子蒸馏纯化酯交换产物 |
4.2.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4.2.6 sn-2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4.2.7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
4.2.8 脂质组成的测定 |
4.2.9 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 |
4.2.10 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
4.2.11 固体脂肪含量的测定 |
4.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酶法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 |
4.3.2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纯化 |
4.3.3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脂肪酸组成 |
4.3.4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甘油三酯组成 |
4.3.5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的理化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对小鼠生长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动物和饲料 |
5.2.4 动物饲喂及分组 |
5.2.5 代谢监测实验 |
5.2.6 样品采集 |
5.2.7 体重变化、摄食量、脏器指数计算 |
5.2.8 血清脂质水平检测 |
5.2.9 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5.2.10 脂肪组织和空肠细胞形态学观察 |
5.2.11 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测定 |
5.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摄食量 |
5.3.2 小鼠的能量代谢 |
5.3.3 小鼠的脏器指数 |
5.3.4 小鼠的脂肪组织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 |
5.3.5 小鼠的血脂组成 |
5.3.6 小鼠肠道形态学分析 |
5.3.7 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母乳化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对小鼠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动物和饲料 |
6.2.4 动物饲喂及分组 |
6.2.5 样品采集 |
6.2.6 肝功能指标检测 |
6.2.7 肝脏组织形态学分析 |
6.2.8 肝脏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
6.2.9 肝脏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6.2.10 血清脂质组学分析 |
6.2.11 数据统计与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小鼠的肝脏指数 |
6.3.2 小鼠的肝功能水平 |
6.3.3 小鼠肝脏的甘油三酯水平 |
6.3.4 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 |
6.3.5 小鼠肝脏脂肪酸组成 |
6.3.6 小鼠血清脂质组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实验结果有关图表 |
附录II: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碳链甘油三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影响及其纳米乳液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碳链甘油三酯简述 |
1.1.1 中碳链甘油三酯的定义 |
1.1.2 MCT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 |
1.1.3 MCT的应用 |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概述 |
1.2.1 非酒精性脂肪肝定义 |
1.2.2 NAFLD的发病机制 |
1.2.3 油脂代谢对NAFLD代谢改善研究 |
1.3 纳米乳液的概况 |
1.3.1 纳米乳液的定义 |
1.3.2 纳米乳液的分类 |
1.3.3 纳米乳液制备方法 |
1.3.4 纳米乳液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CT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的改善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主要试剂盒 |
2.2 实验方法 |
2.2.1 脂肪酸分析 |
2.2.2 动物饲料配方 |
2.2.3 实验设计 |
2.2.4 小鼠指标测定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
2.3.2 M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一般指标影响 |
2.3.3 M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
2.3.4 M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碳链甘油三酯纳米乳液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MCT纳米乳液的制备 |
3.2.2 制备MCT纳米乳液中乳化剂的筛选 |
3.2.3 MCT纳米乳液的配方优化 |
3.2.4 高压均质机制备纳米乳液响应面优化实验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纳米乳液乳化剂的筛选 |
3.3.2 MCT纳米乳液制备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3 响应面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MCT纳米乳液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消化研究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试剂与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纳米乳液类型的测定 |
4.2.2 纳米乳液稳定性的评估 |
4.2.3 MCT纳米乳液显微形态 |
4.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2.5 制备纳米乳液的体外消化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纳米乳液类型的判定 |
4.3.2 纳米乳液稳定性的评估 |
4.3.3 透射电镜观察 |
4.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3.5 游离脂肪酸释放量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结构酯的主要特征 |
1.2 结构酯的合成技术 |
1.2.1 化学法合成技术 |
1.2.2 酶法合成技术 |
1.2.3 基因工程合成技术 |
1.2.4 几种合成技术的比较 |
1.3 结构酯的功能研究 |
1.4 类母乳结构酯的酶法合成 |
1.5 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技术在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6 结构酯脂肪酸在肝细胞中的代谢 |
1.7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1 课题来源 |
1.7.2 选题意义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非水相中樟树籽油和油酸酸水解酶法合成OMO型结构酯 |
2.1 前言 |
2.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OMO结构酯的小规模酶促合成 |
2.3.2 MLCT的分离与纯化 |
2.3.3 甘油三酯种类的分离与鉴定 |
2.3.4 总脂肪酸组成测定 |
2.3.5 二位脂肪酸组成测定 |
2.3.6 酰基迁移率的分析与测定 |
2.3.7 OMO型结构酯的扩大规模试验 |
2.3.8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合成产物MLCTs的甘油三酯组成 |
2.4.2 反应条件对产物甘油酯脂肪酸分布和OMO型结构酯得率的影响 |
2.4.3 反应条件对酰基迁移率的影响 |
2.4.4 OMO型结构酯的得率与酰基迁移率的关系 |
2.4.5 扩大实验中产物MLCTs的理化性质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水相中椰子油和高油酸菜籽油酶法酯酯交换合成OMO型结构酯 |
3.1 前言 |
3.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椰子油和菜籽油酶法酯酯交换 |
3.3.2 甘油三酯的分离和鉴定 |
3.3.3 总脂肪酸组成测定 |
3.3.4 二位脂肪酸组成测定 |
3.3.5 酰基迁移率的测定 |
3.3.6 正交实验设计 |
3.3.7 MCTs和LCTs酯化反应中的酰基转移 |
3.3.8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椰子油和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
3.4.2 合成产物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
3.4.3 正交试验法优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结果 |
3.4.4 酰基迁移对OMO型结构酯合成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种脂肪酶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空间构象和活性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脂肪酶催化酯酯交换 |
4.3.2 甘油三酯的分离和鉴定 |
4.3.3 脂肪酶水解活性测定 |
4.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量脂肪酶结构 |
4.3.5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脂肪酶类型对OMO型结构酯产率的影响 |
4.4.2 不同反应时间脂肪酶水解活性的变化 |
4.4.3 不同反应时间脂肪酶FTIR光谱的变化 |
4.4.4 脂肪酶CALB在水相和非水相体系中FTIR光谱的变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外界因素对脂肪酶结构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不同温度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的建立 |
5.3.2 不同含水量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的建立 |
5.3.3 不同脂肪酶在微量水分油体系中结构模型的建立 |
5.3.4 水相和非水相环境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建立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温度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 |
5.4.2 含水量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 |
5.4.3 微量水分油体系中不同脂肪酶结构稳定性 |
5.4.4 水相和非水相环境对脂肪酶CALB结构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反应条件参数对脂肪酶结构的影响 |
5.5.2 脂肪酶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结构的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量子化学计算OMO型结构酯合成中各阶段过渡态及能垒 |
6.1 前言 |
6.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6.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反应路径的建立 |
6.3.2 反应过渡态搜寻 |
6.3.3 反应能垒计算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OMO型结构酯过渡态及能垒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在人肝细胞中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试剂 |
7.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肝细胞LO2培养 |
7.3.2 不同甘油三酯孵育肝细胞LO2的MTT试验 |
7.3.3 试剂盒测试LO2细胞中t-TG和t-Chol含量 |
7.3.4 油酸诱导的肝细胞LO2脂质堆积模型 |
7.3.5 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不同甘油三酯对LO2细胞脂质积聚的影响 |
7.4.2 油酸诱导LO2细胞脂质堆积 |
7.4.3 OMO型结构酯减轻油酸引起的肝细胞脂质堆积 |
7.4.4 OMO型结构酯调节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酶的表达,预防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 |
7.5 讨论 |
7.5.1 椰子油和菜籽油对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5.2 MCTs和LCTs的物理混合物和酯交换产物对油酸诱导的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5.3 OMO和OPO对油酸诱导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温度通过影响脂肪酶活性位点催化三联体关键残基间的距离来影响酶活性 |
8.1.2 微量水活度可通过促进脂肪酶RM IM催化的酯交换作用中的酰基迁移来提高OMO型结构酯的形成 |
8.1.3 并非所有非水相溶剂都显示出比水溶剂更高的脂肪酶CALB结构稳定 |
8.1.4 底物结合脂肪酶活性位点通过形成瞬时过渡态四面体结构生成OMO型结构酯 |
8.1.5 新型OMO型结构酯可以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酶蛋白的表达来改善油酸在肝细胞LO2中引起的脂肪堆积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合成及精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MLCT) |
1.1.1 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的特点 |
1.1.2 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商业产品 |
1.1.3 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相关质量标准 |
1.2 α-亚麻酸(ALA) |
1.3 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的合成方法 |
1.3.1 化学催化法 |
1.3.2 生物酶催化法 |
1.4 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的精制方法 |
1.4.1 分子蒸馏法 |
1.4.2 硅胶吸附法 |
1.4.3 硅胶柱层析法 |
1.4.4 溶剂结晶法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化学酯交换法合成MLCT |
2.2.2 硅胶精制 |
2.2.3 脂肪酸组成及sn-2 位脂肪酸组成测定 |
2.2.4 甘油三酯组成及MLCT含量计算 |
2.2.5 甘油酯组成测定 |
2.2.6 微量伴随物含量及氧化诱导时间测定 |
2.2.7 甘油三酯构型鉴定 |
2.2.8 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富含α-亚麻酸MLCT的化学酯交换合成工艺优化 |
3.1.1 合成原料质量指标 |
3.1.2 底物配比的优化 |
3.1.3 催化剂添加量的优化 |
3.1.4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优化 |
3.2 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化学法合成MLCT的质量指标 |
3.2.1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3.2.2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验证 |
3.3 酯交换前后产物组成及理化指标 |
3.3.1 脂肪酸组成 |
3.3.2 甘油酯组成 |
3.3.3 微量伴随物含量 |
3.3.4 酸价及过氧化值 |
3.3.5 氧化稳定性 |
3.4 化学法合成MLCT的硅胶精制 |
3.4.1 硅胶吸附精制 |
3.4.2 硅胶柱层析精制的优化 |
3.5 精制前后产物组成及理化指标 |
3.5.1 脂肪酸组成 |
3.5.2 甘油酯组成 |
3.5.3 甘油三酯组成 |
3.5.4 微量伴随物含量 |
3.5.5 主要理化指标 |
3.5.6 氧化稳定性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5)延缓消化的中长碳链油脂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1 绪论 |
1.1 油脂消化与饱腹感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
1.1.1 饱腹感与“回肠刹车”机制研究 |
1.1.2 油脂消化诱导“回肠刹车”的机理和应用研究 |
1.2 控制油脂消化的界面工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多层乳液在控制油脂消化方面的研究 |
1.2.2 水凝胶在控制油脂消化方面的研究 |
1.2.3 Pickering乳液在控制油脂消化方面的研究 |
1.3 乳液体系中油脂消化速率的影响因素概述 |
1.3.1 界面组成对油脂消化速率的影响 |
1.3.2 乳液粒径对油脂消化速率的影响 |
1.3.3 油脂分子结构对油脂消化速率的影响 |
1.4 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的营养特性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初级乳液的制备及单因素实验 |
2.2.2 多层乳液的制备 |
2.2.3 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指数测定 |
2.2.4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系数测定 |
2.2.5 聚电解质带电性质的测定 |
2.2.6 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
2.2.7 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2.2.8 静态体外消化模型 |
2.2.9 乳液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测定 |
2.2.10 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2.2.11 MLCT油的合成及单因素实验 |
2.2.12 酯交换产物的甘油三酯组成测定 |
2.2.13 MLCT粉末油脂的制备及单因素实验 |
2.2.14 MLCT粉末油脂的理化性质测定 |
2.2.15 MLCT粉末油脂的饱腹效果评价实验 |
2.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初级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1 剪切和均质条件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3.1.2 乳清蛋白添加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 多层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
3.2.1 不同聚电解质的带电性分析 |
3.2.2 果胶添加量对二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3 海藻酸钠添加量对二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4 壳聚糖添加量对二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5 壳聚糖添加量对三级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 不同乳液的p H稳定性研究 |
3.3.1 p H对不同乳液粒径的影响 |
3.3.2 p H对不同乳液Zeta电位的影响 |
3.3.3 p H对不同乳液微观形态的影响 |
3.4 不同乳液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消化特性研究 |
3.4.1 不同乳液在模拟胃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 |
3.4.2 不同乳液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微观形态观察 |
3.4.3 不同乳液在小肠模拟消化阶段的游离脂肪酸释放规律分析 |
3.5 油脂组成对其三级乳液消化性的影响 |
3.5.1 不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3.5.2 不同油脂三级乳液的粒径和微观形态分析 |
3.5.3 不同油脂三级乳液在小肠模拟消化阶段的游离脂肪酸释放规律分析 |
3.6 MLCT油的合成及酯交换工艺研究 |
3.6.1 酯交换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布分析 |
3.6.2 酯交换产物的MLCT得率分析 |
3.6.3 酯交换产物的消化性分析 |
3.7 MLCT油三级乳液的构建及其消化特性研究 |
3.7.1 MLCT油三级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
3.7.2 MLCT油在小肠模拟消化阶段的微观形态观察 |
3.7.3 MLCT油在小肠模拟消化阶段的游离脂肪酸释放规律分析 |
3.8 MLCT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
3.8.1 麦芽糊精添加量对粉末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 |
3.8.2 进风温度对粉末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 |
3.9 MLCT粉末油脂对代餐粉饱腹效果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MAT基因敲除及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羊奶中脂肪酸营养价值 |
1.2 乳中脂肪酸合成代谢调控 |
1.2.1 脂肪酸合酶催化脂肪酸从头合成 |
1.2.2 短中链脂肪酸的形成 |
1.2.3 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 |
1.3 MAT基因研究进展 |
1.3.1 MAT在 FASN中的位置及结构 |
1.3.2 MAT在 FASN催化的脂肪酸合成的功能 |
1.4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概述 |
1.4.1 CRISPR/Cas9 系统的发展 |
1.4.2 CRISPR/Cas9 系统作用机制与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MAT基因sgRNA载体构建及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奶山羊MAT基因的sgRNA设计 |
2.1.3 PX459-sgRNA载体构建 |
2.1.4 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质粒转染及筛选 |
2.1.5 sgRNA的编辑效率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PX459-sgRNA载体构建 |
2.2.2 细胞转染及筛选 |
2.3 讨论 |
2.3.1 提高基因编辑效率 |
2.3.2 降低脱靶效率与基因损伤 |
2.4 小结 |
第三章 MAT敲除乳腺上皮细胞筛选及功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检测MAT突变序列 |
3.1.3 敲除细胞结构预测 |
3.1.4 RT-qPCR检测mRNA水平敲除效果 |
3.1.5 Western Blot试验检测蛋白水平敲除效果 |
3.1.6 脱靶位点检测 |
3.1.7 MAT基因敲除对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
3.1.8 MAT基因敲除对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1.9 MAT基因敲除对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3.1.10 乙酰辅酶A对MAT敲除细胞的影响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MAT突变序列分析 |
3.2.2 RT-qPCR检测mRNA水平敲除效果 |
3.2.3 敲除细胞结构预测 |
3.2.4 Western Blot试验检测蛋白水平敲除效果 |
3.2.5 脱靶位点检测 |
3.2.6 MAT基因敲除对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
3.2.7 MAT基因敲除对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2.8 MAT基因敲除对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3.2.9 MAT敲除细胞中乙酰辅酶A含量变化 |
3.2.10 乙酰辅酶A对MAT敲除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基因敲除的优势 |
3.3.2 FASN基因敲除对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3.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调控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的miRNAs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羊奶脂肪酸的营养价值 |
1.2 乳腺脂肪酸代谢 |
1.2.1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
1.2.2 脂肪酸的去饱和与延伸 |
1.2.3 脂肪酸的摄取、转运及活化 |
1.2.4 脂肪酸的氧化 |
1.2.5 甘油三酯(TAG)合成与脂滴分泌 |
1.3 Micro RNA(miRNA)的合成及作用机制 |
1.3.1 miRNA生物合成过程 |
1.3.2 miRNA的作用方式 |
1.3.3 miRNA在乳腺脂代谢中的功能 |
1.4 CRISPR/Cas9 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 |
1.4.1 CRISPR/Cas9 系统的发现与发展 |
1.4.2 CRISPR/Cas9 系统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 |
1.4.3 CRISPR/Cas9 系统的脱靶效应 |
1.5 CRISPR/Cas9 系统在miRNAs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1.5.1 CRISPR/Cas9 系统在细胞水平miRNAs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1.5.2 CRISPR/Cas9 系统在活体水平miRNAs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山羊乳脂代谢相关miRNAs及其宿主基因表达水平与羊奶脂肪酸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2.1.2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
2.1.3 总RNA提取及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 |
2.1.4 羊奶脂肪酸成分分析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乳腺组织中乳脂代谢相关miRNAs与羊奶脂肪酸成分相关性分析 |
2.2.2 乳腺组织中乳脂代谢相关miRNAs宿主基因表达水平与羊奶脂肪酸成分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miR-145 通过INSIG1 基因调控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脂肪酸代谢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3.1.2 细胞培养与处理 |
3.1.3 Cas9-sgRNA载体构建 |
3.1.4 载体或siRNA转染GMEC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T7EN1 分析 |
3.1.5 GMEC单克隆鉴定及脱靶效应分析 |
3.1.6 分离RNA并进行RT-qPCR检测 |
3.1.7 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分析 |
3.1.8 细胞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测定 |
3.1.9 细胞脂肪酸提取及分析 |
3.1.10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sgRNAs敲除效率分析及单克隆筛选 |
3.2.2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sgRNA1的脱靶效应分析 |
3.2.3 miR-145敲除抑制pri-miRNA成熟且促进靶基因INSIG1 表达 |
3.2.4 miR-145敲除抑制甘油三酯、胆固醇合成并影响脂肪酸含量 |
3.2.5 miR-145敲除影响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表达 |
3.2.6 miR-145 通过INSIG1 基因调节细胞中的脂肪酸代谢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miR-24靶向INSIG1与FASN基因调控乳腺上皮细胞的脂肪酸代谢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4.1.2 细胞培养与处理 |
4.1.3 Cas9-sgRNAs载体构建 |
4.1.4 载体或siRNA转染GMEC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T7EN1 分析 |
4.1.5 sgRNAs在GMEC单克隆中的脱靶效应分析 |
4.1.6 分离RNA并进行RT-qPCR检测 |
4.1.7 蛋白质提取与Western blot分析 |
4.1.8 细胞内脂滴、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测定 |
4.1.9 细胞脂肪酸提取及分析 |
4.1.10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miR-24敲除细胞中基因编辑效率及序列分析 |
4.2.2 sgRNAs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脱靶效应分析 |
4.2.3 miR-24敲除抑制pri-miRNA成熟且促进靶基因INSIG1与FASN表达 |
4.2.4 miR-24敲除抑制脂滴、甘油三酯合成与胆固醇的合成并影响脂肪酸含量 |
4.2.5 miR-24敲除影响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表达 |
4.2.6 miR-24通过INSIG1基因上调脂滴、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含量并影响脂肪酸组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miR-130b靶向PGC1α基因并调控乳腺上皮细胞的脂肪酸代谢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5.1.2 细胞培养与处理 |
5.1.3 Cas9-sgRNAs载体构建 |
5.1.4 载体或siRNA转染GMEC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T7EN1 分析 |
5.1.5 sgRNAs在GMEC单克隆中的脱靶效应分析 |
5.1.6 分离RNA并进行RT-qPCR检测 |
5.1.7 蛋白质提取与Western blot分析 |
5.1.8 细胞内脂滴、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测定 |
5.1.9 细胞脂肪酸提取及分析 |
5.1.10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miR-130b敲除细胞中基因编辑效率及序列分析 |
5.2.2 sgRNAs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脱靶效应分析 |
5.2.3 miR-130b敲除抑制pri-miRNA成熟且促进靶基因PGC1α表达 |
5.2.4 miR-130b敲除促进脂滴、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合成并影响脂肪酸含量 |
5.2.5 miR-130b敲除影响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表达 |
5.2.6 miR-130b敲除细胞中干扰PGC1α基因促进脂滴、甘油三酯、胆固醇合成并影响脂肪酸含量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生长、免疫和肠道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中链脂肪酸 |
1.2 中链脂肪酸的简介 |
1.3 中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
1.4 中链脂肪酸在动物机体上的应用 |
2 单月桂酸甘油酯 |
2.1 单月桂酸甘油酯简介 |
2.2 单月桂酸甘油酯的来源及种类 |
2.3 单月桂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不同中链脂肪酸及其酯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中链脂肪酸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
2.2 中链脂肪酸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
2.3 中链脂肪酸酯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 |
2.4 中链脂肪酸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 |
3 讨论 |
第二章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盲肠内容物中VFAs的影响 |
2.3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2.4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
2.5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空肠形态的影响 |
2.6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LPS应激肉鸡免疫和肠道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LPS应激后肉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
2.2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LPS应激后肉鸡盲肠VFAs的影响 |
2.3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LPS应激后肉鸡空肠形态的影响 |
2.4 单月桂酸甘油酯对LPS应激后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II 基础日粮配方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解乳清蛋白资源及功能性研究 |
1.1.1 水解乳清蛋白资源现状 |
1.1.2 水解乳清蛋白的分类及制备 |
1.1.3 水解乳清蛋白的功能性 |
1.2 水解乳清蛋白的应用 |
1.2.1 水解乳清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
1.2.2 水解乳清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 |
1.3 国内外餐包食品研究现状 |
1.3.1 餐包食品发展背景 |
1.3.2 餐包食品优点 |
1.3.3 餐包食品的开发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原料的筛选评估及配方设计 |
2.1 引言 |
2.1.1 蛋白质的筛选及设计 |
2.1.2 脂肪的筛选及设计 |
2.1.3 碳水化合物的筛选及设计 |
2.1.4 其他功能性因子的筛选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解乳清蛋白基本特性的测定 |
2.3.2 水解乳清蛋白溶解稳定性的测定 |
2.3.3 水解乳清蛋白感官的测定 |
2.3.4 脂肪粉稳定性的测定 |
2.3.5 脂肪粉感官评价 |
2.4 数据统计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基本特性的比较 |
2.5.2 不同蛋白粉感官特性的比较分析 |
2.5.3 不同脂肪粉感官及稳定性的比较 |
2.5.4 不同糖源溶解度及甜度比较 |
2.6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配方设计 |
2.6.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配方设计原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营养特性及消化特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粒径大小的测定 |
3.3.2 湿润性及分散度的测定 |
3.3.3 溶解度的测定 |
3.3.4 粒径分散稳定性的测定 |
3.3.5 餐包多重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测定 |
3.3.6 餐包微流变仪性的测定 |
3.3.7 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8 脂肪含量的测定 |
3.3.9 灰分的测定 |
3.3.10 水分含量的测定 |
3.3.1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蛋白消化率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冲调特性评价 |
3.5.2 餐包粒径分布与冲调性的关系 |
3.5.3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双重稳定性评价 |
3.5.4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流变学分析 |
3.5.5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营养成分分析 |
3.5.6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消化性的评价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鼻和电子舌结合模糊数学对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感官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样品前处理 |
4.3.2 电子舌检测条件 |
4.3.3 电子鼻检测条件 |
4.3.4 模糊数学在感官评价中的方法设计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电子感官评价 |
4.5.2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贮藏期间品质变化探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货架期的计算方法 |
5.3.2 餐包贮藏期pH值的变化 |
5.3.3 水分含量的测定 |
5.3.4 水分活度的测定 |
5.3.5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5.3.6 餐包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
5.3.7 餐包过氧化值的测定 |
5.3.8 不同贮藏时期感官评价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餐包货架期的预测 |
5.5.2 不同餐包pH值变化分析 |
5.5.3 不同餐包在贮藏期水分含量变化情况 |
5.5.4 不同餐包在贮藏期水分活度变化情况 |
5.5.5 不同餐包微生物指标变化情况 |
5.5.6 不同餐包贮藏期离心沉降率分析 |
5.5.7 餐包过氧化值的测定 |
5.5.8 不同配方餐包在贮藏期的感官评价分析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动物脂质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符号注释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中长链甘油三酯 |
1.2.1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合成 |
1.2.2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分离纯化 |
1.2.3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代谢与生理功能 |
1.2.4 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应用 |
1.3 肥胖与炎症及相关代谢疾病 |
1.3.1 肥胖与炎症反应 |
1.3.2 炎症反应与代谢疾病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酯交换反应 |
2.3.2 MLCT的分离纯化 |
2.3.3 甘油酯组成的测定 |
2.3.4 总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5 SN-2位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6 甘油三酯组成的测定 |
2.3.7 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甘油酯组成 |
2.4.2 脂肪酸组成 |
2.4.3 甘油三酯组成 |
2.4.4 理化性质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动物 |
3.2.3 实验动物饲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饲喂及分组 |
3.3.2 样本处理 |
3.3.3 血浆中指标的测定 |
3.3.4 肝脏中脂代谢指标的测定 |
3.3.5 肝脏中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3.3.6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摄食不同脂质对体重及肝脏重量的影响 |
3.4.2 摄食不同脂质对血脂的影响 |
3.4.3 摄食不同脂质对肝脏中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
3.4.4 摄食不同脂质对肝脏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5 摄食不同脂质对肝脏中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MLCT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疾病及炎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动物 |
4.2.4 实验饲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设计 |
4.3.2 样本处理 |
4.3.3 葡萄糖耐受实验 |
4.3.4 血浆中指标的测定 |
4.3.5 肝脏中指标的测定 |
4.3.6 肝脏中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4.3.7 肝脏组织切片染色 |
4.3.8 白色脂肪组织中指标的测定 |
4.3.9 白色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检测 |
4.3.10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饮食对体重及组织重量的影响 |
4.4.2 不同饮食对血脂的影响 |
4.4.3 不同饮食对肝脏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4.4.4 不同饮食对肝脏组织脂质沉积的影响 |
4.4.5 不同饮食对肝脏脂质组成的影响 |
4.4.6 不同饮食对肝脏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4.4.7 不同饮食对葡萄糖耐受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
4.4.8 不同饮食对组织与系统炎症的影响 |
4.4.9 不同饮食对白色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和巨噬细胞侵染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MLCT对高脂饮食大鼠脂代谢的保护作用 |
4.5.2 MLCT对高脂饮食大鼠炎症的保护作用 |
4.5.3 MLCT对高脂饮食大鼠糖代谢的保护作用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 |
5.1.2 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
5.1.3 MLCT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疾病及炎症的影响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中链甘油三酯的代谢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D]. 袁婷兰. 江南大学, 2021
- [2]中碳链甘油三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影响及其纳米乳液的制备研究[D]. 孙琪. 烟台大学, 2021
- [3]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D]. 彭斌. 南昌大学, 2021
- [4]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碳链结构甘油三酯合成及精制工艺研究[D]. 陆燕婷. 江南大学, 2021(01)
- [5]延缓消化的中长碳链油脂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D]. 张婧嫣. 江南大学, 2021(01)
- [6]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MAT基因敲除及功能验证[D]. 姚玮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调控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代谢的miRNAs功能验证[D]. 黄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单月桂酸甘油酯对肉鸡生长、免疫和肠道功能的影响[D]. 汤佳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9]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D]. 张欣.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10]酶法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对动物脂质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响[D]. 杜映雪.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