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软件趋势预测

系统软件趋势预测

一、系统软件趋势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1](2021)在《某实验室工控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工业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水利、冶金、石油等行业,它由各种自动化控制设备组件和实时数据采集、监测的网络系统共同构成,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核心,一旦遭受攻击,容易造成国家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逐步融合,工业控制系统内部通信网络逐渐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不可避免地打破了工控系统原有的软硬件封闭,容易遭受更多的攻击,因此工业控制系统所受到的网络安全威胁与风险也在不断加大,所以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性的研究变得十分迫切,需要以此来确保工控系统的安全运行。入侵检测技术是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中最重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之一,它能有效检测出已知攻击,提高工业控制系统识别攻击和预警的能力。然而,由于工控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和设备资源的有限性,现有的工控系统入侵检测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检测效率低、无法快速有效识别未知攻击等。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入侵检测方法来提高工控系统的入侵检测率、降低漏报率和误报率。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工控系统网络安全特性,针对基于网络流量的入侵检测展开了研究,进行以下主要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二分类算法结合的特征选择方法,能够实现工控网络数据降维。根据工控网络数据多源性、复杂性和高维性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数据降维的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将多种二分类算法相结合,通过包裹式特征过滤,得到新的并且包含主要特征的特征子集。2)对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后,新的数据集训练基于AdamW优化的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模型。首先,选择特征子集,用于入侵检测模型的训练,经训练得到优化后的入侵检测模型,并保存参数设置;然后采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入侵检测特性的数据集KDD CUP 99,来验证所设计的入侵检测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damW优化的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比传统入侵检测模型在检测准确率方面有所提升,在漏报率和误报率方面显着下降,同时对降维数据和原始降维数据进行实验对比,实验表明,降维后试验在检测正确率方面提升,提高了0.91%,误报率降低了36.93%,漏报率降低了27.74%,总体来看,降维后的数据能有效地改善模型的性能。同时又比较了Adam与AdamW之间的泛化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damW泛化性比改进前的Adam更加优秀。3)对工业控制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可视化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并结合系统结构图和功能图对系统的功能点逐一介绍分析。

张鑫[2](2021)在《基于红外图像的发电机碳刷温度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电力关乎国计民生,发电机作为火电机组的三大主机之一,其设备可靠性对机组的运行有着重大影响。发电机励磁系统导流过程中,当碳刷中的电流超过80A时,会使得碳刷和其连接的滑环温度异常升高,甚至引起环火。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围绕发电机碳刷温度测量和红外成像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红外图像的发电机碳刷温度监测系统。首先,分析行标《发电机红外检测方法及评定导则》的相关要求,设计了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硬件平台的搭建,实现非接触测量、云远程实时传输红外图像等功能;其次,设计了发电机碳刷温度监测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发电机碳刷在线分析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和移动终端监测系统,实现了温度显示、数据储存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功能;针对红外图像显示方面的要求,利用双稳随机共振对含有几种典型红外噪声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通过进一步研究基于PSO参数的双稳随机共振红外图像去噪,复原了在不同强度噪声污染下的碳刷红外图像,并且通过PSNR与传统去噪算法比较,分析随机共振算法的优势,为图像特征提取奠定基础,同时,采用聚焦处理算法,获得清晰度最高的红外图像;最后,使用从电厂采集的实际碳刷温度数据,利用LSTM预测分析碳刷温度发展趋势,并且与BP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通过多个指标综合比较分析,LSTM碳刷温度预测的精度最好。通过建立LSTM-BP组合模型,利用红外图像特征信息与碳刷温度信息融合,提取红外图像中碳刷温度面积,采用基于无缺失值的数据填充法进行数据预处理,进一步提升温度预测精度。在实验室和现场分别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各项调试,结果表明,系统各功能运行正常,红外图像远程传输和碳刷温度状态监测效果良好,可分辨0.1℃甚至更小的温差,精度可达±2℃。系统的研发,解决了目前对发电机碳刷温度监测方法中存在采集数据量少、测温精度低、显示图像不清晰和缺少数据分析等问题。通过较少的投入,保证了发电机运行的安全,并且可以实现多种场景监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刘伟泉[3](2021)在《焦炉直行温度自动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炭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焦炉是生产焦炭的工业窑炉。炼焦温度是焦炉加热控制中最重要的过程指标,对温度的控制决定焦炭的产量和质量。由于生产环境和技术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焦化厂仍依赖于人工测温。传统的人工测温方法采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在炉顶对焦炉立火道温度进行测量,环境温度高,粉尘大,测量频次高,任务艰巨,温度数据完整性易受加煤影响,测量精度依赖于人工经验,经常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导致焦炉温度难以准确控制,焦炭产量和质量波动大。因此,焦炉生产急需一种精准高效的自动化测温方法代替人工测温,以彻底解决焦炉温度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低的问题。实现焦炉温度测量的自动化,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是提高炼焦过程自动化和精细化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炼焦过程中焦炉温度场数据的准确测量,本文设计了一套焦炉直行温度自动采集及分析系统。系统由上位机、服务器、Zig Bee网络、巡检机器人及其辅助设备组成。上位机与服务器用于人机交互,包括发送指令、温度显示、数据储存等功能;Zig Bee网络实现了巡检机器人与上位机的通讯;巡检机器人搭载双色红外高温计,能够获取立火道径向温度分布曲线,并通过分析获得准确的立火道温度。巡检机器人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和遥控模式,以满足不同的测温要求。系统具备温度自动快速测量、全方位信息采集与设备监控、电池管理、设备故障诊断、行进故障诊断、故障报警等功能,实现了全自动化精准测温;上位机与巡检机器人的协同配合,能够对焦炉温度场进行温度采集与深入分析,给出准确的直行温度及温度场分布,并以多种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焦炉温度场分布情况分析完全取决于立火道温度的测量结果。系统测得的温度与人工实测温度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准确获取焦炉立火道温度,进而对整个焦炉温度场进行分析,作为焦炉工艺参数调整、保证焦炭质量的重要依据。最后,基于系统连续运行采集的温度数据,本文分析了立火道径向温度分布,总结出三种典型的温度分布,并给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整体温度场分布,本文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析了焦炉温度场分布规律和温度变化趋势,以此为依据,建立ARIMA温度预测模型对焦炉温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温度变化趋势,对焦炉温度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浩然[4](2021)在《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目前铁路房建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房建设备安全性检测不完善的现象,设计开发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系统。现在铁路房建设备维护全过程中的大多数常见故障警告信息仍基于传统的DSC系统(Dixtributed Control System)单一相点检查和达到警戒线发出警告信息的方法。针对该现象,文中通过对分布于各地的铁路房建设备管理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系统中增加了故障预测预警模块和安全风险管理模块,对铁路房建设备进行运行安全状态的预测及可能发生故障的预警,增强风险管控,提高防范程度、降低出错率,实现铁路房建设备科技化管理,更大程度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借鉴国内外管理者在设备管理领域先进的经验,查阅相关设备管理领域的有关文献并进行了相关调研,结合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的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系统设计时创新性的将铁路房建设备的记录信息与故障预测预警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判别结构形式、设计使用寿命、观测重点铁路房建设备安装的挠度变形仪器,并结合最近维修状况进行系统安全的综合评判。(2)增加安全风险管理系统模块。强化履职尽责,全面掌握各级安全管理岗位人员职责信息,落实人员“一月一岗一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增强风险管控。文中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现了铁路房建设备管从人工化向科技化、信息化的飞跃,提高了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效的降低了故障的发生率,降低铁路房建设备维护成本。

郭威[5](2021)在《转体桥球铰结构优化设计与转体状态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桥梁施工技术不断完善,转体施工法在桥梁施工中崭露头角。转体施工方法以对线下既有交通运营干扰少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跨既有线路(特别是铁路)的桥梁工程实践中。然而,当前转体桥球铰的设计理论偏于保守,对于球铰尺寸的控制主要以经验为主;对于球铰及其滑块的受力状态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理论求解的过程比较简单,无法对球铰的受力精确描述;复杂的转体施工工序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转体桥施工监测及风险管理的成果较少。本文依托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技术开发委托项目“长春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一期)--兴福大路上跨京哈铁路立交桥工程转体球铰研究试验”,基于转体桥梁的结构特性,对转体桥球铰结构优化与转体状态评估及预警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转体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转体球铰结构的静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依托长春新区兴福大路上跨京哈铁路转体桥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建立了实际工程的精细化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系统分析了曲率半径、销轴半径、支撑半径、销轴深度等球铰结构设计参数对球铰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性。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球铰结构的支承半径、曲率半径和销轴半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理论评价,确定了实际工程转体球铰结构的最佳优化参数以及不同转体吨位下转动球铰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2.转体桥梁转动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对转体桥梁转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确定了转体过程中的最大扭转剪应力、角加速度以及惯性制动距离。通过建立不同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下转体桥梁的精细化计算模型,对转动过程中球铰滑块以及上部结构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讨论,发现转动过程中球铰滑块以及下部结构的应力状态受角加速度以及角速度影响较小,上部结构为转动过程的敏感构件。3.多种风险工况下转体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针对风荷载、不平衡牵引力、不平衡配重和上部结构偏斜四种工况对转体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进行探讨。确定了各种工况下转体桥梁临界倾覆的控制参数以及销轴和撑脚等构件的支撑作用。提出了一种转体桥梁单动力牵引系统,可以保证转体球铰结构两侧受力始终相等,转速平稳,有效避免转体球铰横向拉力的产生,提高转体桥梁在转动阶段的转体质量,并且可以减少对多个牵引设别的需求,有效节省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4.大缩尺比例下转体桥梁缩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量纲分析法对转体桥梁的相似函数进行了推导,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转体桥梁缩尺模型的相似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针对在大缩尺比例下转体桥梁球铰局部的畸变现象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现有的三种畸变修正模型的预测效果,提出一种适合本工程缩尺模型尺寸畸变的修正预测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了转体球铰结构的室内缩尺模型,设计了室内试验及测量方案等,对转体球铰结构的畸变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5.基于自感知球铰的转体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建立了室内桥梁转体运动模型,进行了转体运动试验和偏斜风险试验,并通过埋设测点对转体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基于灰熵理论对测点数据与转动状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确定转体过程中的关键测点,作为转体过程的风险评价指标,并建立转体桥梁运动过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M模型预测理论以及综合模糊算法,建立转体过程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并开发出配套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软件。

陈超[6](2021)在《基于人体能量平衡的运动能耗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足够的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是保持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对体力活动能耗的检测在科学运动、体育训练和临床医学领域均有较多的应用场景,因此开展体力活动能耗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人体从食物中摄取能量以供给身体的活动所需,而身体健康的基础是调整摄取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处于相对平衡。饮食决定摄入的能量,运动决定能量的支出。本文计算了每天饮食摄入能量值、能量消耗中基础代谢和食物热效应能耗值,通过调控运动能耗值来保持能量平衡。本文实现了日常体力活动能耗检测,并对专项体育活动构建了能耗检测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设计了闭环式的能耗检测系统。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研究,对人体基本代谢模型和能量供需模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科学的专项体育活动能耗检测模型;设计了个性化的专项体育活动训练方案以满足人体当天的能量供需平衡。(2)实验开展,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数据计算出的加速度信息和身体生理指标作为自变量,构建了运动能耗检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及与日常体力活动采用的能耗检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专项体育活动能耗检测模型的可靠性更高。(3)系统设计与实现,通过本文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构建的能耗检测模型为基础,完成了系统软件的开发,实现了饮食摄入量与非运动能耗的评估、日常体力活动能耗检测、专项体育活动能耗检测与推送等系统功能。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本文针对专项体育活动的条件以及需求,提出了一种科学性高、合理性强、使用成本低的运动能耗检测方法和专项体育活动能耗检测模型;(2)使用移动手机作为设备,以人体能量供需平衡为目的,实现了从能量摄入到能量消耗各个模块的评估与计算检测方法,集日常体力活动能耗检测-个性化运动训练方案生成-个性化运动训练于一体,形成体力活动能耗服务体系。

王亚朋[7](2021)在《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是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主要粉尘来源之一,其任一中段卸矿对其他中段均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现有对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的研究较少,更缺乏对多中段溜井联动降尘技术的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相似实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冲击气流计算模型和粉尘产运模型,以及控制卸矿粉尘的气水喷雾和泡沫降尘模型,确定了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提出了不同中段联动降尘技术。并根据卸矿粉尘产运规律进行气水喷雾及泡沫降尘参数优化实验,开发出包含卸矿口气水喷雾及矿仓喷射泡沫的不同中段联动降尘系统,进行了降尘效果分析。以能量守恒定理为基础对矿石在溜井内下落过程中的功能转换进行研究,建立了溜井内冲击风速及气流量计算模型;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和菲克定律研究了卸矿粉尘产运机理,推导出卸矿粉尘在联络巷中任意时刻及位置的浓度计算模型,确定了影响卸矿产尘的主要因素。同时,研究了气水喷雾和泡沫降尘原理,得出雾滴粒径和润湿能力是影响气水喷雾降尘以及发泡量和泡沫稳定性是影响泡沫降尘效果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多中段溜井卸矿参数对粉尘产运规律的影响,运用相似理论推导出卸矿粉尘产生和运动相似准则数,建立了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相似实验平台,进行了卸矿参数影响冲击风速及粉尘浓度变化规律的相似实验。通过对0.4kg/s、0.6kg/s、0.8kg/s、1.0 kg/s、1.2 kg/s五个卸矿流量下的卸矿产尘实验研究,得出卸矿流量为1.0 kg/s时,卸矿产尘量最大,多中段溜井第三、四中段为主要产尘中段;通过对卸矿总量、矿石粒径、卸矿高度、含水率影响卸矿产尘实验得出,卸矿总量和卸矿高度与卸矿产尘呈正相关,矿石粒径及含水率与卸矿产尘呈负相关。采用高速摄影机研究了冲击气流与卸矿粉尘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得出粉尘的运动滞后于冲击气流,第四中段冲击气流运动速度是粉尘运动速度的2.64倍,矿石下落过程中产尘量占总卸矿产尘量的78%,落入矿仓后的产尘量占总产尘量的22%。同时,采用数值模拟对不同卸矿参数下的产尘情况进行验证,得出了溜井中段数量与产尘位置间的关系,确定了粉尘在联络巷内随时间及空间变化的扩散规律,建立了卸矿口冲击风速及粉尘浓度预测模型,为气水喷雾降尘装置的安装位置选择及气水喷雾和泡沫降尘装置的开启关闭时间设置提供依据。针对多中段溜井卸矿口粉尘扩散特点,通过气水喷雾降尘实验优化了气水喷雾参数,确定出最佳气水流量比为110~145,并优选出浓度0.005%的表面活性剂提高气水喷雾降尘能力;根据对发泡量和泡沫稳定性等发泡参数的研究,确定出泡沫降尘最佳发泡剂配方,最优发泡气液比为31,发泡倍数为21。按照相似实验及数值模拟得出的卸矿粉尘产运规律,确定了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联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开发了卸矿粉尘联动控制系统软件;通过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相似实验模型的降尘实验得出,该系统对第三、四中段全尘的降尘率分别为79.2%和84.1%,呼尘的降尘率分别为71.2%和78.6%;将联动控制系统的气水喷雾降尘装置应用于现场第四中段卸矿口,全尘的降尘率达到82.5%,呼尘的降尘率为76.8%,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为其他矿井卸矿粉尘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曾波华[8](2021)在《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被誉为“工业黄金”。稀土合金的品质决定着下游稀土产业链的产品质量,而镨钕(Pr-Nd)等稀土合金中的碳元素含量可以最直接、最快速地反映合金的质量好坏。因此为保证稀土金属的产品质量,必须对镨钕合金等稀土金属进行碳含量实时检测。但在实际生产中,目前主要依靠离线的化学分析法得到。而人工化验分析碳含量,存在检测周期过长、检测成本高以及不能实现全检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镨钕等稀土合金生产过程实时控制软测量技术以其实时性强、软件代替部分硬件等优点成为解决这个问题最佳选择之一。本文在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2BBE50010)的支持下,以赣州某企业的稀土合金生产车间为实施地点,研究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检测系统,实现镨钕等稀土合金碳含量检测的在线实时及智能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分析氟盐体系熔盐电解法制备镨钕合金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针对当前化学分析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切削力特征的物理测碳方法,建立合金切削力与镨钕合金碳含量之间的软测量机理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联规律。针对单一的软测量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工况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三种数据处理算法,对切削力原始信号的输入特征进行寻优以提高检测精度。(2)为验证切削力预测镨钕合金碳含量的软测量模型,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Lab VIEW)的在线自动检测系统。本文详细描述了其整体设计方案、检测原理、总体结构等,对自动检测系统所包含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深入分析,并且利用有限元分析(Ansys)技术仿真验证测试装置的强度、刚度等机构功能。基于上述设计思路,确定系统软件部分各模块的功能,保证了软件与硬件两部分的稳定连接。(3)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检测系统能实现在线准确检测,优于传统化学检测方法,并对比分析机器学习的三种算法模型识别率,其中的SVM算法检测精度最高,最后将软测量模型融入检测实际应用中。

杨志刚[9](2021)在《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消防部队的关键核心装备,消防车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厂、机场、医院、高层住宅等诸多地域进行灭火救援任务。水射流系统是消防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消防实战救援的效率。目前,国内消防车的设计处于从仿制逐步向自主研发过渡阶段,相关设计理论亟需进一步完善,进而提升我国自主研制消防车的实战性能。因此,本文以举高类消防车水射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水射流系统压力损失评估、动力匹配及水射流轨迹预测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从而为优化管路设计、提升动力系统工作性能、提高灭火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消防车水射流系统零部件压力损失评估。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压力损失由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和高度变化引起的势能损失三部分组成,采用理论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水射流系统中管道类部件和阀门类零部件的压力损失变化规律。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动力匹配。以消防泵为界限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在消防泵至消防炮部分,基于系统流量压力曲线、消防泵吸水条件和性能曲线,确定消防泵功率与转速,进而验证消防泵与消防炮的压力流量匹配特性;在发动机至消防泵部分,根据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和消防泵实际工况参数确定发动机的功率与转速。水射流轨迹预测模型研究。采用质点运动学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水射流轨迹数学模型,在上升段与下降段分别构造余弦式和正弦式力平衡修正系数方程,并构造横截面积迹线式方程,应用典型案例验证了水射流轨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消防车水射流系统软件开发。基于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压力损失评估、动力匹配方案及水射流轨迹预测模型,采用VB语言开发了消防车水射流系统软件。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压力损失实验研究。采用水罐消防车与举高消防车等设备搭建了水射流压力损失实验装置,测试了不同流量与位姿下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关键节点的压力值。通过实验测试值与软件计算值的比较,验证了水射流系统压力损失评估方法和软件的准确性。

田可[10](2021)在《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卫星地面站逐渐向自动收发、检测一体化、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在工作安全范围内具有更高的可用性。然而传统的卫星地面站检测技术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进度,不能满足这些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将统计学与机器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检测之中。但是,当前在国内涉及这方面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大多集中在学术理论之中,工程应用成果比较少。基于此原因,有必要对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故障检测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展开积极探索。首先,本文简要分析了整个卫星地面站系统的组成,阐述每个不同设备在整个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其次,针对故障预测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由于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在工作初期并没有特殊的故障特征,因此如何高效地识别出故障并且对当前工作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是本文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了以隐马尔可夫模型和近邻传播聚类算法为主体的故障预测方法将整个系统状态划分为健康、亚健康和故障状态,能够真实有效地将整个系统状态描述出来。最终实验仿真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故障预测方法能够在早期的时候将系统设备故障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还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以便于检测和更换。再次,针对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了探索。对于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在工作运行期间通信信号具有非线性、信息处理计算量大等特点,本文采用了核主成分分析算法从采集的数据中提取了主要的影响状态特征值。对于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在运行期间出现的典型故障特点,以及针对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在故障检测识别中需要对其参数进行确定与优化问题,使用了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解决。最终实验仿真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故障诊断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故障有效诊断率,还能够更加快速地定位故障,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卫星地面站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完成以故障预测与故障诊断为一体的自动化检测系统。

二、系统软件趋势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软件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某实验室工控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研究
        1.2.2 工业控制系统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2.1 工控系统简介
        2.1.1 工控系统体系
        2.1.2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2.2 工业控制系统入侵检测技术
        2.2.1 入侵检测基本概念
        2.2.2 入侵检测技术类型
        2.2.3 入侵检测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处理
    3.1 数据集的选择
    3.2 数据预处理
    3.3 特征选择
        3.3.1 特征选择概述
        3.3.2 多种二分类算法相结合进行特征筛选
        3.3.3 筛选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damW优化的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研究
    4.1 传统神经网络性能影响因素
    4.2 AdamW算法概述
        4.2.1 AdamW算法优势
        4.2.2 AdamW算法结构
    4.3 入侵检测算法设计
    4.4 实验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可视化系统
    5.1 系统构成
    5.2 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2)基于红外图像的发电机碳刷温度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发电机碳刷测温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发电机碳刷测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电机碳刷测温的发展趋势
        1.2.3 发电机碳刷温度测量标准
    1.3 课题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2 发电机碳刷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2.1 红外热像仪及测温原理
        2.1.1 红外辐射基本理论
        2.1.2 红外热像仪成像技术
        2.1.3 红外热像仪测温原理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2 总体方案设计
        2.2.3 温度监测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2.4 温度监测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3 硬件平台的搭建
        2.3.1 系统实施方案
        2.3.2 热像仪安装方式及数量
        2.3.3 远程传输配置
    2.4 本章小结
3 发电机碳刷监测系统软件功能
    3.1 发电机碳刷温度在线分析系统
        3.1.1 软件框架设计
        3.1.2 软件运行流程
        3.1.3 软件功能
        3.1.4 软件用户界面
    3.2 数据管理系统
        3.2.1 My SQL数据库
        3.2.2 本地数据管理系统
        3.2.3 云端数据管理系统
    3.3 移动终端监测系统
        3.3.1 软件架构设计
        3.3.2 软件运行流程及功能
    3.4 本章小结
4 发电机碳刷红外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4.1 红外图像噪声
    4.2 图像去噪概述
    4.3 双稳随机共振的碳刷红外图像去噪
    4.4 基于PSO参数的双稳随机共振碳刷红外图像去噪
        4.4.1 PSO参数优化算法
        4.4.2 强噪声下的碳刷红外图像自适应随机共振去噪
    4.5 发电机碳刷红外图像的聚焦算法
    4.6 本章小结
5 发电机碳刷温度趋势预测及分析
    5.1 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5.2 基于LSTM的发电机碳刷温度预测
        5.2.1 LSTM介绍
        5.2.2 模型构建
        5.2.3 数据处理
        5.2.4 评价指标
        5.2.5 仿真结果分析
    5.3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5.3.1 BP模型预测
        5.3.2 Elman模型预测
    5.4 不同实验对比分析
    5.5 基于LSTM-BP组合模型和红外图像特征的发电机碳刷温度预测
        5.5.1 组合模型构建
        5.5.2 红外图像中的碳刷轮廓提取
        5.5.3 LSTM-BP组合模型模型仿真及及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3)焦炉直行温度自动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焦炉测温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方案及硬件设计
    2.1 现场焦炉测温环境
        2.1.1 焦炉结构
        2.1.2 焦炉工艺
        2.1.3 工业现场测温平台与现状
    2.2 系统结构
    2.3 硬件设计
        2.3.1 微处理器模块
        2.3.2 电源模块
        2.3.3 行进驱动模块
        2.3.4 开盖机构驱动模块
        2.3.5 定位模块
        2.3.6 温度测量模块
        2.3.7 通讯模块
        2.3.8 避障模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
    3.1 FreeRTOS 操作系统简介
    3.2 任务规划
        3.2.1 动作控制类任务
        3.2.2 定位类任务
        3.2.3 信息采集类任务
        3.2.4 系统管理及通信类任务
    3.3 系统IAP远程升级
        3.3.1 片上Flash自编程
        3.3.2 系统运行模式切换
        3.3.3 IAP升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测试
    4.1 通信模块测试
    4.2 驱动模块测试
        4.2.1 电动推杆测试
        4.2.2 电机驱动测试
    4.3 信息采集模块测试
        4.3.1 姿态角采集测试
        4.3.2 温度采集测试
    4.4 系统试运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量结果及数据分析
    5.1 立火道温度数据分析
        5.1.1 立火道径向温度分布
        5.1.2 测温倾斜度影响
        5.1.3 烟雾对测温的影响
    5.2 焦炉温度场数据分析
        5.2.1 空间维度温度分布
        5.2.2 时间维度温度变化
    5.3 温度变化预测模型
        5.3.1 模型选择
        5.3.2 模型参数确定
        5.3.3 模型训练与校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论文工作内容
    1.4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1.4.1 论文结构
        1.4.2 创新点
第2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技术
    2.1 数据挖掘技术
    2.2 Java EE技术
    2.3 Ajax技术
    2.4 Java EE实施方法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集中调研
    3.2 铁路房建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涉及的部门用户
    3.3 系统模块功能
        3.3.1 事务管理
        3.3.2 铁路房建设备档案管理
        3.3.3 点检管理
        3.3.4 设备材料购置
        3.3.5 故障维修及委外工程管理
        3.3.6 报表统计管理
        3.3.7 故障预测预警管理
        3.3.8 安全风险管理
    3.4 系统建设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概要设计
    4.1 逻辑架构设计
    4.2 功能结构设计
        4.2.1 用户管理模块
        4.2.2 事务管理模块
        4.2.3 铁路房建设备档案管理模块
        4.2.4 点检管理模块
        4.2.5 设备材料购置模块
        4.2.6 故障维修及委外施工管理模块
        4.2.7 报表统计管理模块
        4.2.8 故障预测预警管理模块
        4.2.9 安全风险管理模块
    4.3 物理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数据库设计
        5.1.1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
        5.1.2 数据库逻辑设计
    5.2 系统安全分析设计
    5.3 系统各功能模块实现
        5.3.1 用户管理实现
        5.3.2 事务管理实现
        5.3.3 铁路房建设备档案管理实现
        5.3.4 点检管理实现
        5.3.5 故障维修及委外施工管理实现
        5.3.6 报表统计管理实现
        5.3.7 设备材料管理
        5.3.8 故障预测预警管理实现
        5.3.9 安全风险管理实现
        5.3.10 系统实施产生的具体效益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与上线运行
    6.1 测试概述
    6.2 系统测试环境
    6.3 系统测试内容
        6.3.1 界面测试
        6.3.2 功能测试
        6.3.3 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5)转体桥球铰结构优化设计与转体状态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关于水平转体球铰构造设计的研究
        1.2.2 关于水平转体球铰受力状态的研究
        1.2.3 关于水平转体桥转体状态及监控技术的研究
    1.3 所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转体球铰结构的静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2.1 概述
    2.2 工程概况
        2.2.1 桥型结构及总体布置
        2.2.2 转体球铰结构
    2.3 转体球铰数值模型的构建及分析方法
        2.3.1 转体球铰数值计算模型的构建
        2.3.2 Opti Struct与 Abaqus有限元分析算法分析
        2.3.3 转体球铰计算模型简化形式分析
        2.3.4 转体球铰接触应力及牵引力推导
    2.4 转体球铰设计参数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性分析
        2.4.1 曲率半径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
        2.4.2 销轴预留半径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
        2.4.3 销轴预留深度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
        2.4.4 支承半径对转体球铰受力特性的影响
    2.5 基于响应曲面法转体球铰设计因素的优化研究
        2.5.1 响应曲面法
        2.5.2 确定响应曲面法设计方案
        2.5.3 建立响应曲面法设计模型
        2.5.4 响应曲面法模型有效性分析
        2.5.5 响应曲面法交互作用分析
        2.5.6 确定球铰设计因素优化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体桥梁转动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
    3.1 概述
    3.2 转动过程的理论分析
        3.2.1 转体过程中运动方程的推导
        3.2.2 转体过程中最大扭转剪应力的推导
        3.2.3 惯性制动距离的推导
    3.3 球铰滑块的静态受力特性分析
        3.3.1 球铰滑块的结构形式
        3.3.2 球铰滑块的力学性能
        3.3.3 带有滑块的转体球铰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3.3.4 球铰滑块的静态力学特性分析
    3.4 球铰滑块的动态受力特性分析
        3.4.1 带有滑块的转体球铰动态计算模型的构建
        3.4.2 启动阶段球铰滑块的力学特性
        3.4.3 匀速转动球铰滑块的力学特性
    3.5 上部结构的动态受力特性分析
        3.5.1 上部结构转体运动模型的构建
        3.5.2 启动加速阶段上部结构的力学特性
        3.5.3 匀速阶段上部结构的力学特性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多种风险工况下转体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研究
    4.1 概述
    4.2 风载对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4.2.1 风荷载的理论计算
        4.2.2 转体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分析
    4.3 不平衡牵引力矩对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4.3.1 不平衡牵引力计算模型的构建
        4.3.2 不平衡牵引力对转体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4.3.3 转体桥梁单动力牵引系统的构造设计
    4.4 不平衡配重对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4.4.1 不平衡配重计算模型的构建
        4.4.2 不平衡配重对转体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4.5 上部结构偏斜对结构状态的影响性研究
        4.5.1 偏斜工况下结构受力状态分析
        4.5.2 多种结构形式的偏斜工况分析
        4.5.3 中心支撑结构形式的偏斜工况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缩尺比例下转体桥梁缩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
    5.1 概述
    5.2 相似理论基本原理
        5.2.1 相似常数和相似定数
        5.2.2 物理量及量纲
        5.2.3 几何相似
        5.2.4 相似三定理
    5.3 转体桥梁结构相似模型研究
        5.3.1 结构受力分析
        5.3.2 基于量纲分析法转体桥梁相似函数的推导
        5.3.3 转体桥梁结构缩尺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5.4 转体球铰结构畸变模型研究
        5.4.1 相似畸变原理
        5.4.2 转体球铰结构的畸变修正模型研究
        5.4.3 预测系数修正方法在畸变模型中的应用
        5.4.4 室内转体球铰结构缩尺模型图纸的生成
    5.5 转体球铰结构室内畸变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5.5.1 转体球铰结构模型的建造与组装
        5.5.2 转体球铰结构模型测点的布置
        5.5.3 转体球铰结构模型加载试验
        5.5.4 转体球铰结构模型试验测试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自感知球铰的转体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6.1 概述
    6.2 室内桥梁转体运动模型的构建
        6.2.1 转体桥模型的建造与组装
        6.2.2 转体桥模型测点的布置
        6.2.3 转体桥模型的运动及风险试验方案
    6.3 转体桥模型的转动及风险试验数据分析
        6.3.1 桥体转动试验数据分析
        6.3.2 偏斜风险试验数据分析
        6.3.3 基于灰熵理论的自感知球铰的偏斜响应分析
    6.4 转体过程动态监测系统的风险评估
        6.4.1 转速风险
        6.4.2 偏斜风险
        6.4.3 应力风险
        6.4.4 转体过程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6.4.5 转体过程风险指标预警界限确定及数据标准化
        6.4.6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转体动态监测系统的风险评价
    6.5 转体过程风险预警系统分析
        6.5.1 GM预测模型的构建原理
        6.5.2 基于GM模型转体过程的风险预警分析
        6.5.3 转体过程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及主要操作流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人体能量平衡的运动能耗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耗检测方法
        1.2.2 常用能耗检测方法在体力活动中的研究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系统设计原理
    2.1 能量代谢与供需平衡模型
        2.1.1 摄入能量
        2.1.2 能量消耗
    2.2 运动能耗检测方法分析
        2.2.1 运动强度
        2.2.2 强度划分
        2.2.3 能耗计算方法
    2.3 专项体育活动训练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常体力活动能耗检测
    3.1 加速度数据采集
    3.2 数据滤波
    3.3 日常活动分类
        3.3.1 特征提取
        3.3.2 识别算法实验分析
    3.4 日常运动能耗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专项体育活动能耗模型建立与验证
    4.1 专项体育活动检测
        4.1.1 骨骼点与重心数据采集
        4.1.2 骨骼点数据滤波
        4.1.3 加速度计算方法
        4.1.4 专项体育活动能耗计算
    4.2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4.2.1 实验设计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能耗模型的建立
        4.2.4 能耗模型回带验证
        4.2.5 不同能耗模型准确性对比
        4.2.6 实验分析
    4.3 量化训练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组成
        5.1.2 人体能耗检测流程
    5.2 系统软件设计
        5.2.1 软件整体框架
        5.2.2 登录与个人信息管理
        5.2.3 饮食与非运动能耗
        5.2.4 日常体力运动能耗检测
        5.2.5 专项体育活动能耗检测
        5.2.6 专项体育活动训练方案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选题意义与课题来源
        2.1.1 选题的意义
        2.1.2 课题来源及目的
    2.2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研究现状
        2.2.1 冲击气流产生规律研究现状
        2.2.2 卸矿粉尘的产生规律研究现状
        2.2.3 卸矿粉尘运移规律研究现状
    2.3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2.4 主要存在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2.5 研究内容与方法
        2.5.1 研究内容
        2.5.2 研究方法
        2.5.3 技术路线
3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理论和控制原理研究
    3.1 冲击气流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3.1.1 冲击气流的形成及特征分析
        3.1.2 冲击气流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3.2 卸矿粉尘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3.2.1 卸矿粉尘产生机理
        3.2.2 卸矿粉尘产生影响因素
    3.3 卸矿粉尘运移理论模型建立
        3.3.1 冲击气流运动模型
        3.3.2 卸矿粉尘扩散模型
    3.4 卸矿粉尘气水喷雾及泡沫降尘原理
        3.4.1 气水喷雾降尘原理
        3.4.2 泡沫降尘原理
    3.5 本章小结
4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相似实验研究
    4.1 金属矿山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实测
        4.1.1 金属矿山多中段溜井基本概况
        4.1.2 现场测点布置及实测结果分析
    4.2 多中段溜井相似实验平台的建立
        4.2.1 相似理论及相似准则数的推导
        4.2.2 多中段溜井相似实验模型的建立
        4.2.3 相似实验监测设备及测定方法
    4.3 单一卸矿流量下粉尘产运规律实验研究
        4.3.1 冲击风速及粉尘浓度变化规律实验分析
        4.3.2 实验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4.4 不同卸矿参数变化对粉尘产运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
        4.4.1 卸矿量变化对粉尘产运规律的影响
        4.4.2 矿石粒径及卸矿高度变化对粉尘产运规律的影响
        4.4.3 矿石含水率变化对粉尘产运规律的影响
    4.5 基于高速摄影的卸矿粉尘运动规律及产生量研究
        4.5.1 高速摄影系统建立及参数设置
        4.5.2 高速摄影机拍摄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5.1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模拟控制模型
    5.2 多中段溜井模型建立及模拟参数设置
        5.2.1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5.2.2 模型网格质量分析
        5.2.3 模拟参数的设置
    5.3 不同中段数量溜井卸矿粉尘产运特征模拟
        5.3.1 不同时刻下冲击气流及粉尘运动规律
        5.3.2 多中段溜井断面流场及粉尘粒径变化
        5.3.3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4 卸矿参数变化对粉尘产运规律影响的模拟研究
        5.4.1 卸矿参数变化对联络巷内冲击气流影响
        5.4.2 卸矿参数变化对联络巷内粉尘浓度影响
    5.5 卸矿参数变化对粉尘产运规律影响的正交模拟研究
        5.5.1 卸矿参数正交模拟
        5.5.2 冲击风速及粉尘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5.5.3 冲击风速及粉尘浓度预测模型的含水率修正
    5.6 本章小结
6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控制技术研究
    6.1 卸矿口气水喷雾降尘技术研究
        6.1.1 气水喷雾实验系统
        6.1.2 气水喷雾雾化及降尘效果分析
    6.2 矿仓喷射泡沫降尘技术研究
        6.2.1 发泡性实验研究
        6.2.2 矿仓喷射泡沫降尘实验
    6.3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联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6.3.1 卸矿粉尘联动控制要求及方法
        6.3.2 卸矿粉尘联动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实现
        6.3.3 卸矿粉尘联动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
    6.4 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联动控制系统降尘效果分析
        6.4.1 多中段溜井卸矿联动降尘实验效果分析
        6.4.2 多中段溜井卸矿口气水喷雾现场降尘效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粉尘云灰度图映射转换粉尘浓度云图程序片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镨钕合金冶炼工艺研究现状
        1.2.2 金属碳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1.2.3 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研究
    2.1 镨钕合金碳含量检测的软测量思路
    2.2 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模型
        2.2.1 辅助变量选取
        2.2.2 辅助变量预处理
        2.2.3 碳含量软测量模型建立
    2.3 基于机器学习的碳含量软测量算法优化
        2.3.1 基于SVM的碳含量软测量算法优化
        2.3.2 基于决策树的碳含量软测量算法优化
        2.3.3 基于RNN的碳含量软测量算法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镨钕合金碳含量自动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3.1 检测方法性能评价指标
    3.2 总体设计方案
    3.3 系统硬件
    3.4 系统软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镨钕合金碳含量自动检测系统硬件
    4.1 硬件结构分析
        4.1.1 进给装置
        4.1.2 传动装置
        4.1.3 分拣装置
        4.1.4 数据采集装置
    4.2 整体结构模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镨钕合金碳含量自动检测系统软件
    5.1 开发环境简介
    5.2 软件模块设计
        5.2.1 登录模块
        5.2.2 电机运动控制模块
        5.2.3 数据采集模块
        5.2.4 数据保存模块
    5.3 环境噪声分析及滤波处理
    5.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实验
    6.1 碳含量模型验证与分析
        6.1.1 误差实验
        6.1.2 分级实验
        6.1.3 切削力变化规律实验
    6.2 基于机器学习的切削力特征分类优化研究
        6.2.1 切削力特征分析与提取
        6.2.2 特征分类结果
    6.3 检测方法性能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压力损失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动力匹配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水射流轨迹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课题来源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消防车水射流系统零部件压力损失评估
    2.1 消防车水射流系统能量损失形式
    2.2 管道类部件压力损失计算
        2.2.1 弯管压力损失计算
        2.2.2 三通管压力损失计算
        2.2.3 异径管路压力损失计算
        2.2.4 常用过渡管路压力损失计算
    2.3 阀门类部件压力损失计算
        2.3.1 蝶阀压力损失计算
        2.3.2 缓冲器压力损失计算
        2.3.3 球阀压力损失计算
        2.3.4 止回阀压力损失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动力匹配
    3.1 消防泵与消防炮匹配
        3.1.1 消防炮流量与压力
        3.1.2 消防泵出口压力
        3.1.3 消防泵转速与功率
    3.2 发动机与消防泵匹配
        3.2.1 转速匹配
        3.2.2 功率匹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射流轨迹预测模型研究
    4.1 水射流轨迹预测模型
        4.1.1 水射流轨迹预测模型的建立
        4.1.2 水射流轨迹预测模型的计算
    4.2 水射流轨迹算例分析
        4.2.1 算例1分析
        4.2.2 算例2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消防车水射流系统软件开发
    5.1 软件主界面
    5.2 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压力损失评估
        5.2.1 整车压力损失计算
        5.2.2 零部件压力损失计算
    5.3 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动力匹配
    5.4 水射流轨迹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压力损失实验研究
    6.1 实验测试设备
    6.2 实验测试方案
    6.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1.2.2 故障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及技术指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指标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故障预测与诊断相关理论基础
    2.1 卫星地面站系统概述
        2.1.1 天伺馈单元
        2.1.2 X、L频段下变频器
        2.1.3 矩阵开关和光传输设备
    2.2 故障分析
        2.2.1 故障产生的机理
        2.2.2 故障预测与诊断流程
    2.3 故障预测与诊断技术
        2.3.1 HMM算法原理
        2.3.2 LSSVM算法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故障预测技术研究
    3.1 基于AP-HMM故障预测方法
        3.1.1 AP算法
        3.1.2 基于AP-HMM算法混合故障预测模型
    3.2 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状态表征影响分析
    3.3 故障预测方法实验
        3.3.1 系统设备工作状态退化与转移
        3.3.2 贝叶斯网络结构框图建立
        3.3.3 初始参数计算
        3.3.4 实验验证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4.1 中频矩阵开关和L下变频器分析
    4.2 基于LSSVM-PSO故障诊断方法
        4.2.1 PSO优化LSSVM算法
        4.2.2 基于LSSVM-PSO故障诊断模型
    4.3 故障诊断流程与步骤
    4.4 故障诊断方法实验
        4.4.1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4.2 实验验证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卫星地面站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需求分析
    5.2 系统设计框架及模块划分
        5.2.1 系统设计框架
        5.2.2 系统主要模块划分
    5.3 任务管理设计
        5.3.1 用户管理设计
        5.3.2 星历管理设计
        5.3.3 链路管理设计
    5.4 数据处理设计
    5.5 故障预测与诊断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软件应用及验证
    6.1 系统软件应用
        6.1.1 环境搭建
        6.1.2 信号链路传输
        6.1.3 软件功能实现
    6.2 系统软件验证
        6.2.1 测试方法
        6.2.2 测试过程
        6.2.3 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系统软件趋势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实验室工控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 李健.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2]基于红外图像的发电机碳刷温度监测系统研究[D]. 张鑫.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焦炉直行温度自动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D]. 刘伟泉.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铁路房建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浩然.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转体桥球铰结构优化设计与转体状态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D]. 郭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6]基于人体能量平衡的运动能耗检测方法研究[D]. 陈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7]多中段溜井卸矿粉尘产运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D]. 王亚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8]基于切削力特征的镨钕合金碳含量软测量系统研究[D]. 曾波华.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9]消防车水射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D]. 杨志刚. 燕山大学, 2021(01)
  • [10]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技术研究[D]. 田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系统软件趋势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