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8年大寻找,被卖的姐姐回家了(论文文献综述)
潘逸炜[1](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王姝[2](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李岩[3](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指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常丽华[4](2020)在《公益电视节目的叙事变化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等着我》为例》文中指出央视《等着我》作为一档大型公益寻人电视节目,借助国家力量,为普通老百姓实现团圆梦。自2014年开播以来,因《等着我》节目本身纯公益、无明星、低娱乐性,仅通过真情实感的故事支撑节目而广受观众好评,对其它公益电视节目的叙事具有借鉴意义。因而,本文将着重从电视叙事学的理论入手,分析研究《等着我》节目的叙事。本研究在电视叙事学基础上,从故事和话语两个角度,利用个案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等着我》在2015年至2019年黄金档播出的214个寻人故事展开研究。在叙事故事层面,笔者根据故事类型将其划分为亲情、恩情、战友情、爱情等类型,并将五次黄金档不同类型的选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叙事选题变化规律,即寻亲题仍占主要比重,但故事性更强;寻恩题变动较小,注重弘扬传统美德;革命历史题材比重上升,宣扬主流声音;爱情题比重锐减,释放公共资源;策划类选题增多,凸显主流媒体力量。另外,《等着我》在叙事结构的变化呈现出单线性叙事和多线性叙事交叉进行的比重上升,提升故事完整度和可看性。在叙事话语层面,笔者主要针对五年中变化较大的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时距、声音和画面等角度展开分析。在叙事者上,主持人叙事回归理性感性并存模式,但现场嘉宾叙事视角由多元转向单一,弱化了节目深度。在叙事时距上,节目中强化了停顿和延缓叙事,利于观众在特定节点集中注意力,强化节目效果;提高空间转化频率,使得叙事更为流畅。在叙事符号上,音乐音响增加节目形式,侧幕条增多起到良好引导。综上,《等着我》在五年黄金档节目的叙事中,有值得其它公益电视节目借鉴的地方,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等着我》叙事变化基础上,笔者认为公益电视节目在发展中首先应依托本土特色,丰富节目叙事内容;其次应整合全媒体资源,探索多元叙事形式;最后公益电视节目应该坚守公益性内核,不断优化节目叙事水平。
王肖雅[5](2020)在《谈新美南吉童话中的个体悲伤》文中指出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中不仅有想象的翻飞,它同样也是“真实”的。它的真实体现在情感与思想中,也体现在它对现实人生的关照中。儿童能够从童话中汲取的除了故事之外,还有心灵的养分。童话中的真、善、美是天然适合儿童的,也是儿童应该具有的对世界的认知,但分离、死亡、战争等在童话中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也同样组成现实世界,创作者们在表现这些主题时,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悲伤、痛苦、挣扎、丑恶等,如何以更适合儿童阅读的形式将它们传递给儿童,是创作者们需要着重考量的。新美南吉是一位拥有独特气质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童话中蕴藉着细腻的情感感受和独到的审美眼光,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情感的涌动却是强烈的。悲伤是新美南吉童话中一抹难以忽视的色调,几乎成为他创作的底色,这不是毫无由来的,而是和他自身的成长历程密切相关。幼年丧母、家庭的破碎、疾病的侵扰……生命的无常是新美南吉难以摆脱的阴影,他将碎片化的悲伤感受转置到童话中,从单独的个体出发,看到人类群体性的悲伤。悲伤作为人对生命状态的感知在新美南吉童话中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他直面悲伤,并常常能够在悲伤中看到另一面,这是新美南吉的独到之处。比如《一个穷少年的故事》中痛苦的自我挣扎后内心的平静,《去年的树》中无常的分离中的永恒。这篇论文围绕新美南吉的童话,讨论了其中对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所产生的悲伤的关注。第一章中谈到的是新美南吉个人的生活经历,幼年时的孤独,青年时的疾病与波折给他带来切身的悲伤感受,他作品中的悲伤是他个人经历的沉淀与转化。第二章写的是新美南吉童话中对“人”的悲伤的关注,主要是悲伤的普世性,以及人与自身、他人、时代的沟通中产生的痛苦与挣扎。第三章从写作技法的角度讨论新美南吉是如何在童话中营造悲伤氛围,将故事中人物感受到的悲伤传递给阅读者。第四章谈到了新美南吉塑造的悲中之美,以及童话中的“悲伤”等看似负面情绪或状态是否可以出现,以及应该以何种面貌出现才更适合儿童阅读。
张银霞[6](2019)在《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文中研究说明文学叙事中的地理空间是一种包含了主观情感体验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的深层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有着密切关联。非裔美国文学呈现出突出的地理书写现象,不同时期的作品有着符合各自时代特点的地理景观。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文学世界中充满了对美国南部的想象与书写,这种书写与早期非裔文学中逃离南方的地理叙事不同,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美国黑人文化的贮留地并对黑人群体的身份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莫里森的南部地理空间书写修正和补充了白人文学对南方地理空间的想象性呈现,集中展现了作家对黑人群体的历史遭遇及其当代困境的思考。莫里森早期小说滋养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历史文化环境,作品将南方地理空间和黑人青年的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建构联系起来,造成一种深刻的文化“体验”。《秀拉》中匹斯家三代女性通过个人身体实践打破了界域化空间梅德林的深层权力结构,从不同层面完成了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所罗门之歌》中生活于北方都市的黑人青年由于阶级的变化致使其种族身份和价值观失落,后通过深入南方腹地获得民族文化认同。南方乡村保留了非洲和美洲“在场”的诸多痕迹,虽然闭塞而落后,但完整而鲜活的非裔美国传统文化使该地绽放出勃勃生机。它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为此后的南方地理空间叙事定下基调。“历史三部曲”主要以记忆为手段再现了美国内战前后和南部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获得自由及建立家园的种种努力。《宠儿》中人物对南部种植园“甜蜜之家”的记忆重访确证了他们曾经的奴隶身份,鬼魂则打通了生死界限,将过去带入现在,持续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林间空地”仪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黑人的群体性创伤,但真正的自由之路依旧漫长。叙事揭示出,只有直面奴隶制的伤痛记忆,黑人群体才能够获得某种解放。《天堂》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建立家园的渴望及其在南部的种种乌托邦实验。黑文是一个位于西南腹地的封闭黑人村镇,它维持了短暂的前现社会模式;其后继者鲁比卷入了现代化进程,突出的肤色政治和代际转换造成了城镇传统的瓦解;女修道院则提供了一个种族平等融合的政治样板,它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家关于黑人理想家园的政治设想。20世纪末,全球化现象和民族主义勃兴的背后是经济繁荣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宽松,这造成了政治及文化的多元化面貌,文学创作题材进一步得到拓展。莫里森对该现象的关注散见于她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超越南方”的文学叙事。《柏油娃娃》着重强调了流动的地域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主人公经历了文化身份的错位、重建,南方小镇也无法改变她“局外人”的命运,最终远赴欧洲,走向身份漫游。《恩惠》出版于奥巴马就职前,小说回溯了美州被殖民时期弗吉尼亚的种族景观并展现了种族主义生产过程。白人移民从欧洲“弃儿”摇身一变成为美洲“主人”,印第安人则成为“本土的背井离乡者”,非洲黑人奴隶被“他者化”。与此相应的法律同时产生,造成了美洲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问题。两部小说依旧涉及到南方地域,同时延续了《所罗门之歌》确立的关于南方想象的基调,但叙事显然超越了对地域本身的执着而趋向更宏大的时代命题。与南方乡村相对的是北方都市,它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莫里森小说中关于都市的引入体现了作家对都市黑人命运的关注。美国黑人的两次移民潮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北方城市的黑人面临着价值观的断裂,《爵士乐》再现了这一历史境遇。一方面,以黑人布鲁斯为灵魂的爵士乐融合了突出的时代精神,被塑造成充满情欲面貌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黑人群体的南方经验又赋予了这种艺术形式以严肃而忧伤的美学特质,都市黑人通过它来弥合上述断裂。《家》以战争和种族迫害为题材展现了 20世纪50年代黑人的命运。受到战争创伤和种族迫害的主人公通过南归实现了创伤疗治和自我重塑。南部乡村再次被塑造为当代黑人获得文化救赎的乌托邦。无论是《爵士乐》中对南方乡村的记忆与回望,还是《家》中的返乡,都体现出黑人面对现代社会困境时的一种姿态——回到象征性的南方以获得救赎。可以说,这种地域构想是作家对现代性反思后的选择,也是对早期创作的某种回归。莫里森关于南方的想象性塑造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诉求,它始终与黑人群体的境遇密切相关。虚构的南方一方面用于安放他们在美洲南部的历史,使他们在被压抑的“在场”中获得某种历史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他们处理当下困境和未来获得多种政治可能性的文化基础。
余浩然[7](2019)在《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对安徽寿县地区田野调查,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对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兴修工程如何生根并发挥持续效应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再现和阐释。立足于乡土社会,运用结构主义和共同体相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群活动特点讨论水利兴修的社会意义,探讨了水利建设与地方实践的复杂关系,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兴修工作带来了地方社会要素和权力结构的重组,并最终与地方社会形成了一种“互嵌关系”。我国水利兴修历史悠久,水利是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有着安农兴邦的作用,也承担了抗旱防洪,航运转输的多重使命。由于寿县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南北要冲,其军事意义也十分突出。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当时的治理建设模式下,地方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水利共同体,涉及到生产、防卫、城镇布局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兴修从农村基本水利建设开始,比如当家塘,到大型水利工程上马,比如淠史杭、红旗渠等,其分布范围之广、耗费成本之大、技术革新之迅速,超过了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其结果改变了农村农田水利的空间布局,形成了新的管理机制,也提供了后续发展的物质、制度基础。如今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寿县地区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连接一体,整个县域具备了更大的共同体的色彩。在水利共同体走向扩大的过程中,政府,农民和社会成为开发治理水利最重要的单位,而水利对三者的关系也产生了影响,一、国家主导,农民,社会组织参与的互动结构是水利建设的最主要力量,在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是人民公社制度保证了水利兴修工作的完成,在改革开放后治理方式的转型又拓宽水利设施升级转型以及对水利的综合应用。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开发领域中,三者交替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共同目标实现中保持了行动一致性,而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价值偏差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冲突。三、就其发挥效果而言,在不同领域的开发实践中都取得了成就;同时也将生态、平衡等理念融入了地方发展观。同时也在多个社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步扩大和深化,这也是“互嵌关系”的最好表达,此时的水利已经从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向新时代具有多纬度发展潜力的公共资源转变,文章遵循一种历时的角度,以一位老水利人老烟枪的人生故事为叙述核心,对上述问题做一回顾和阐释。
王钰洁[8](2019)在《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萧红作品解读》文中认为中国现代作家萧红的创作主要以“故乡”为书写对象,塑造了一个激荡着爱、恨、苦、喜、怒、悲、痛等多种情感相互撕扯着的地域形象,包含着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社会文化精神,本文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审视萧红的创作,探究其人类学书写的内涵和价值。本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是关于萧红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为“萧红人类学书写的特质”。首先从当时东北的文化生态环境角度入手,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分析东北地域文化作为背景对萧红创作产生的影响。其次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探究萧红笔下故乡的饮食、节日、萨满信仰、丧葬等习俗的人类学内涵。第二章为“萧红人类学书写的方式”,分析萧红人类学书写的两种方式。第一部分解读萧红作品的原型叙事,分两个角度展开,一是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分析萧红小说中三个典型的原型形象“阿尼玛”“阿尼姆斯”“花园”,二是运用弗莱理论中的“秋天”叙述程式分析萧红作品的叙述方式。第二部分分析萧红作品的抒情方式,指出其抒情方式是具有主观意识的现代抒情,并通过两种手段展开:一是怀旧,论文指出萧红的怀旧分为修复型怀旧和反思型怀旧;二是她通过虚构与想像的手段构建一个故乡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此故乡形象是一个“中间风景”而非一个“阿卡迪亚”。第三章分析萧红作品中地方性知识再现的人类学价值。萧红在作品中再现了属于她自己的地方经验,保留了珍贵的族群文化记忆,对于今天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有着宝贵价值,对于当代文学有着重要启示意义。结语部分,反思萧红的创作对地域性写作之困境和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性日益消失之现象所具有的意义。
王建光[9](2019)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整体上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过程。“进城”,意味着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迁移”,更意味着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在全球化不同阶段社会转型潮流的影响下,中国“进城”故事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50年代初革命者的“进城”,通过建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主义城乡格局,试图超越工业化时代欧美国家的“进城”困境。90年代以来的“进城”,既受到新的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克服50年代初的“进城”所导致的一系列困境。两次“进城”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中国“进城”故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中国当代文学中丰富而复杂的城市想象,提供了认识中国“进城”故事的活力与困境的有效途径。相对于学界所普遍关注的空间“迁移”中“农民/农民工/乡下人”的“进城”问题,本研究则将“进城”视为中国人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基于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整体性观照,探究不同的城市想象之间碰撞、冲突的观念基础和现实语境,揭示不同的城市想象所塑造的精神结构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认同困境,从而尝试为“进城”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意义空间,这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围绕“工人神话”,集中探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革命者的“进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既体现了神圣性、超越性的特征,也不断地呈现出难以克服的现实困境。在80年代的“返城”故事、农民“进城”故事中,更可以看到这种城市想象对人的精神结构的深刻影响。第二章,围绕“城市的面孔”,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欲望之城”、“迷宫之城”、“无名之城”、“大城”与“小城”的“双城记”、北京与纽约的“双城记”,“城市面孔”的复杂性既是两次“进城”之间的“对话”,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特征所在。第三章,围绕“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现代城市能否为人提供一种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是中国“进城”故事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中,城市化的剧烈程度,“工人神话”所塑造的认同意识与“农民工”、“下岗工人”的边缘境遇之间的复杂关系,城市“欢歌”中对复杂城市生活的有意“漠视”,以及对城市之外的“远方”和“故乡”的想象,均意味着认同困境的必然性。探究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最终指向现代城市文明形态变动不居的特征,这意味着并不存在某种唯一性的想象,“进城”也并不存在一个“完成”的状态,而是处在一种不断探寻神圣性,不断面对困境的过程之中。这或许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进城”故事的真正意味。
谢智飞[10](2019)在《美丽与哀愁(中篇小说)》文中研究指明风之声笔墨落在纸上一刹那,我舒了一口气。正好有风吹过,拂得门帘发出轻微之声。我算得上一个奇物。我的灵魂与身体,有着距离,有时候远,有时候近。常常,我认为自己应该在某个未知星球上,长着一双翅膀,飞过无尽的火焰与寒冰;实际上,我身子困在地球上一个偏僻的角落。未出意外,困住一生。我知道,身体是灵魂的载体,没有这个物件,灵魂无处安放。可我还是不甘心。大学毕业时,我二十岁刚过,拎着空空的行
二、58年大寻找,被卖的姐姐回家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8年大寻找,被卖的姐姐回家了(论文提纲范文)
(1)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3.1 普陀山 |
1.3.2 空间叙事 |
1.3.3 景观实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
5.2.2 翻山:妙庄严路 |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
5.2.4 登高:香云路 |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
(2)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4)公益电视节目的叙事变化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等着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公益电视节目研究 |
二、叙事学及电视叙事学理论综述 |
三、公益电视节目《等着我》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
一、研究方法 |
二、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局限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 |
第二章 《等着我》节目的叙事故事分析 |
第一节 叙事主题变化 |
一、寻亲题比重高,故事性强 |
二、寻恩题变动小,弘扬传统美德 |
三、革命历史题材比重上升,宣扬主流声音 |
四、爱情题比重锐减,释放公共资源 |
五、策划类选题增多,凸显央媒力量 |
第二节 叙事结构分布变化 |
一、节目流程稳中求变,突出核心事件 |
二、线性叙事为主,交叉叙事为辅 |
第三章 《等着我》节目叙事话语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叙事者对比 |
(一) 主持人 |
(二) 嘉宾:身份构成固化 |
第二节 叙事视角对比 |
一、零度焦点叙事视角变化 |
二、内焦点叙事变化: 更注重弘扬社会正能量 |
三、外焦点叙事变化: 嘉宾叙事角度由多元转向单一 |
第二节 叙事时序的变化 |
一、叙事时距: 强化停顿和延缓叙事 |
二、单个故事中核心事件叙述频率升高 |
三、叙事空间: 空间转化频率提高,环境更加温情化 |
第三节 叙事符号对比 |
一、声音: 音乐音响丰富节目情感 |
二、画面: 侧幕条增多,画面匹配度提高 |
第四章 《等着我》叙事变化对公益电视节目的启发 |
第一节 依托本土特色,丰富节目叙事 |
第二节 整合全媒体资源,探索多元叙事形式 |
第三节 坚守公益内核,优化节目叙事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等着我》2015年黄金档节目列表 |
附录二 《等着我》2016年黄金档节目列表 |
附录三 《等着我》2017年黄金档节目列表 |
附录四 《等着我》2018年黄金档节目列表 |
附录五 《等着我》2019年黄金档节目列表 |
附录六 《等着我》特邀嘉宾所在节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谈新美南吉童话中的个体悲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新美南吉童话创作及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感受悲伤:新美南吉的生命体验 |
第一节 新美南吉成长经历中的悲伤 |
第二节 新美南吉童话中的悲伤 |
第二章 书写悲伤:关注个体悲伤 |
第一节 人皆有之的悲伤 |
第二节 个体作为人的悲伤所在 |
一 人与自我的斗争 |
二 人与他人的隔阂 |
三 时代进程中人的无奈 |
第三章 表达悲伤:营造悲伤氛围 |
第一节 现实悲伤的避无可避 |
第二节 结尾的余韵 |
第三节 视线的转移 |
第四节 “诙谐而又哀伤” |
第四章 悲伤在童话中的合理性 |
第一节 新美南吉童话的悲中之美 |
一 诗意之美 |
二 永恒之美 |
三 力量之美 |
第二节 悲伤在童话中的价值 |
第三节 悲伤在童话中的合理面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新美南吉概略年谱 |
附录 B 《小狐狸》节选 |
附录 C 《狐狸报恩》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作品情况 |
致谢 |
(6)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少数族裔家园困境与莫里森小说中的地理现象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阐述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体验南方: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构想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建构:《秀拉》中的身体实践 |
一、界域化空间:梅德林“底部” |
二、女性身体实践与主体性建构 |
三、解域化身体实践的意义 |
第二节 塑造南方与文化身份认同:论《所罗门之歌》 |
一、先天不足:种族身份与价值观的断裂 |
二、沙理玛:非洲和美洲的共生体 |
三、黑人文化英雄再造 |
小结 |
第二章 回忆南方:历史记忆与政治理想 |
第一节 《宠儿》中的记忆政治 |
一、回忆“甜蜜之家”与奴隶身份确证 |
二、124号鬼魅与奴隶制遗产 |
三、“林间空地”仪式与黑人的自由之路 |
第二节 南方乌托邦实验:《天堂》中的政治实践 |
一、黑文的创立及其前现代乌托邦形态 |
二、鲁比:现代化进程中的黑人城镇 |
三、女修道院:种族融合的政治样板 |
小结 |
第三章 超越南方:全球化时代流散群体的伦理关怀 |
第一节 《柏油娃娃》中流动的地域与身份 |
一、加勒比海骑士岛与文化身份的错位 |
二、纽约与黑人文化身份重塑 |
三、埃罗和“局外人” |
四、巴黎及其它与身份漫游 |
第二节 《恩惠》:殖民时期的种族景观及种族主义生产 |
一、从“弃儿”到“主人”:欧洲白人移民的身份转变 |
二、“本土的背井离乡者”:印第安人主体性的失落 |
三、非洲黑人奴隶的“他者化” |
小结 |
第四章 回归南方:现代性视野下的地域构想 |
第一节 《爵士乐》:音乐、小说形式与政治 |
一、爵士乐与小说形式 |
二、移民潮、北方都市和爵士乐 |
三、南方经验与爵士乐 |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论《家》的反现代性叙事 |
一、战争与人性的失落 |
二、人体医学实验、“斗狗”:种族迫害与伦理 |
三、南归:塑造乌托邦和文化救赎 |
小结 |
结语 |
一、作为虚构和象征的南方 |
二、南方与非裔美国人的家园 |
三、保守退避抑或野心勃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位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过眼滔滔云共雾 |
一、 胜利渠坍塌了 |
二、 向水而生:不断扩大的水利内涵 |
(一)水利对社会的多重影响 |
(二)水利建设的逻辑 |
三、 田野情况和资料使用情况 |
四、 论文框架 |
五、 田野点概况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和乡村 |
一、 圩子边的“护城河” |
二、 逐水而居的流人 |
三、 码头、街道和市场 |
四、 大蛇传说 |
五、 喝什么水得什么病 |
第三章 逐步扩大的水利共同体 |
一、 土改后对水利的需求 |
二、 水利建设中摸索和徘徊 |
三、 第一次上河堤 |
第四章 水利兴修后的乡镇建设 |
一、 频繁的区划调整 |
二、 家属区的风水案 |
三、 费税之累:小癞头的打工之路 |
四、 土地案的悖论 |
五、 断断续续的蚕桑计划 |
第五章 跨区域的水利调配和管理 |
一、 水利管理体系的完善 |
二、 水利技术的快速更新 |
三、 两起水利案的启发 |
1、人大主席被打了 |
2、和长丰县的矛盾 |
3、应接不暇的智慧 |
四、 后集体时代的水利管理 |
1、政府的自利性产生和发展 |
2、民间法的国家性及未来走向 |
3、平均主义原则下的效果分析 |
第六章 新产业、新文化与新生活 |
一、淮河岸边的采沙人 |
二、 土地造成的裂痕 |
三、 水文化的新发展 |
四、 新生活与新遭遇 |
第七章 水利治理走向新时代 |
一、一岗多责的河长制 |
二、 回首往事有话说 |
三、 共同体中想象与秩序 |
第八章 总结和思考 |
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水利兴修具有新特点 |
二、 从共同体互动寻求文化变迁意义 |
三、迈向更大公共范围的可能和尝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萧红作品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萧红研究的文献综述 |
(—)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海外研究综述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萧红文学作品的人类学特质 |
一、萧红文学创作的背景与实践 |
(一) 东北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 |
(二) 萧红文学世界中的东北 |
二、东北地方性知识的呈现 |
(一) 物质文化民俗:饮食 |
(二) 岁时节日 |
(三) 民俗信仰:萨满 |
(四) 人生仪礼:丧葬 |
第二章 萧红作品中人类学书写的方式 |
一、原型叙事 |
(一) 原型意象的选择 |
(二) 原型叙事的选择 |
二、现代抒情 |
(一) 抒情基调:怀旧情绪与文化反思 |
(二) “虚构与想像”的故乡 |
第三章 萧红人类学书写的意义 |
一、个体性地方经验的建构 |
二、族群历史与文化的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 城乡格局与城市想象 |
(二) 城市想象中人与城市的结构性关系 |
(三) 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 |
四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工人神话”: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和认同问题 |
一 革命者的“进城”与社会主义城市的建构 |
(一) 革命者的“进城”: 改造城市的精神资源问题 |
(二) 城市“新人”与“新生活” |
(三) “到远方去”: 从改造城市到创造城市 |
二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中农民的城市想象 |
(一)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 |
(二) “支援工业”: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三 80年代文学中的“返城”故事 |
(一) 返城知青的城市想象与远方想象 |
(二) 小生产者返城与现代市民社会想象 |
四 8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一) 立于新时代城市的门槛之前: 路遥的意义 |
(二) 金狗的“进城”故事与贾平凹的反城市想象 |
五 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的城市想象 |
(一) 余华的暴力叙事与城市空间 |
(二) 方方的城市“风景”与“工人神话” |
第二章 “城市的面孔”: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 |
一 市场经济时代的城乡格局想象 |
(一) “青梅竹马”: 传统乡村世界完整性的一种象征及其现代境遇 |
(二) “乡村终结”中的土地情话 |
二 90年代文学中的“欲望之城” |
(一) “废都”与外乡人的城市想象 |
(二) “从俗入流”与“市民”的城市想象 |
三 新世纪文学中的“迷宫之城”和“无名之城” |
(一) “繁花”景象与“迷宫之城” |
(二) “黄雀”隐喻与“无名之城” |
四 新世纪文学中的“双城记” |
(一) “大城”经验与“小城”隐喻 |
(二) 北京与纽约: “重新”面对世界城市 |
第三章 “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 |
一 作为生活理想的“陌生人社会” |
(一) 自由的流动: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 |
(二) 孤独:现代城市生活艺术 |
二 “农民工”与“下岗工人”: 两种城市边缘人 |
(一) “计划性”流动与农民工的人生困境 |
(二) “落脚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城”困境 |
(三) 改制与工人家园的变迁 |
(四) 下岗工人边缘化中的精神危机 |
三 市场经济时代的三种城市“欢歌” |
(一) “顽主”的城市漫游 |
(二) 水塔街的市民传奇 |
(三) “时代姐妹花”的城市舞台秀 |
四 “远方”与“故乡”: 关于城市之外的想象 |
(一) 在城市想象“远方” |
(二) “返乡”: 何处是家园 |
结语 |
一 人的“进城”与城市的神圣性 |
二 文学的“进城”: 永远的“未完成”状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四、58年大寻找,被卖的姐姐回家了(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4]公益电视节目的叙事变化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等着我》为例[D]. 常丽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谈新美南吉童话中的个体悲伤[D]. 王肖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D]. 张银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D]. 余浩然. 上海大学, 2019(02)
- [8]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萧红作品解读[D]. 王钰洁. 云南大学, 2019(03)
- [9]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D]. 王建光.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美丽与哀愁(中篇小说)[J]. 谢智飞. 唐山文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