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英语测试的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唐路佳[1](2021)在《凉山彝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基于浸入式教学法与语法翻译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应对英语教育的浪潮,改善彝族地区英语教学环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因此,通过在彝族地区进行英语教学方法的比较、选择,探寻到适合彝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教育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笔者针对所研究的内容,梳理了浸入式教学法以及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总结了课堂实施基本要求以及课堂实施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教学环境、资源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基本条件。随后本研究采用教育的准实验进行研究实验,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个人访谈等方法,在凉山彝族某小学的英语课堂分别用语法翻译法以及浸入式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对比两种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下,学生的表现、态度;教师的课后评价以及教学后的效果。总结不同教学方法各自的优势及其劣势,试图结合彝区教学资源环境,探寻出适用于现阶段彝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本论文通过理论以及实践的比较,在理论上,结合凉山彝区当地的教学环境、资源综合对比了两种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特点及其要求;在实践中,采用教育准实验的形式用以对比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针对凉山彝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能够得出以下结论:通过理论以及实验的对比,在现阶段的凉山彝区小学中语法翻译法比浸入式教学法具有更高的可行程度。继而更深入一步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不是所有更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上行得通的教学方法在所有地区都有其生长的土壤。选择更多时候需要考虑客观因素进行选择,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依据教学目的、课程性质等因素外还受到教学环境、资源配置、学生适应程度、课堂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对于选择教学方法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张盈[2](2021)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高考试卷对比分析及高中英语教学启示 ——以2020年全国Ⅰ卷与新高考Ⅰ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考作为大规模的全国性招生选拔考试,一直在中学教学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学生的学业水平。随着多轮高考改革的进行,英语高考试题也成为了语言测试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和素材。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之后,英语高考试题的设计必定会以其为中心。虽然许多学者都对英语高考试题进行了语言测试领域的研究,但将高考试题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语言测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和2020年高考英语新高考卷为文本分析对象,探讨两套试题之中的差异,试图探讨四个问题:1)2020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在题型分布上有何特点?2)2020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中核心素养的分布情况?3)2020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在语言测试理论下有何差异?4)2020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的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有何启示?本研究首先以鲁东南某市一中两个高三年级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完成对两套试题的作答;其次,以两班级学生的成绩作为数据,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语言测试领域的分析;最后,以两套试题为文本分析对象,进行题型分布和核心素养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1)两套试题在总体结构上存在部分题型和分值分配的差异,在考察的内容方面是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2)英语核心素养的四大基本要素贯彻两套试题的始终,但是呈现方式存在差异。3)全国Ⅰ卷在区分度、离散程度和难度方面优于新高考卷。4)根据题型分布特点和核心素养分布情况,分别从语言技能、阅读材料、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等几个层面探讨对教师教学的启示。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通过对语言测试理论的梳理,可以为国内语言测试研究提供新思路,克服现有缺陷,紧跟前沿研究;同时,本文将核心素养与英语高考相结合,有助于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并对此后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为:一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两套试题之间的差异,可以使高考命题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均衡各自对核心素养的侧重,使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分布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相关知识以及核心素养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任课教师有针对的进行辅导。
李雨花[3](2021)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与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打好基础的目标要求,顺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导向,需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其中,作业是检验与反馈英语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予以特别观照。依据日常教学中反映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与文献研究等方法,发现目前的初中英语作业较为普遍地存在数量多、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与《课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尝试新的作业设计路径,探索设计新的作业模式。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围绕重视个体主观能动性、差异化与培养八大智能的核心内容,拟定了以激发初中学生英语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方向、作业形式拓展创新为主体的课后作业设计思路,针对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现状和基于认知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课后作业是否具有促学效果及其表现两大问题,初步形成了作业设计方案。经过教师访谈法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在获取了针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接受程度、英语单科成绩的变化曲线、科任教师的认可程度等几个方面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作业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教学实践结果表明,7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的作业设计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每位科任教师也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学生的成绩曲线也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基本的结论是新的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方案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从被动作业向主动作业的转变,有利于帮助到学生和老师共同减负,进而也有助于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标》的目标要求。
孟丽单[4](2021)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纲要倡导强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此外,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突出英语听说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基础性的作用。但目前初中英语听说实际教学仍以单一的线下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参与度与自主性方面欠佳。而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将单一形式教学活动转变为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解决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兴趣不足、参与度不高、自主性不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混合式教学方式为依托,进行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首先,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以及混合式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对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混合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其次,通过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原则,构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模型。该教学活动模型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划分出了线上语音模仿活动、线下示范模仿活动、线下情景对话活动和线上练习巩固活动,并从活动目标、教学环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组织形式、测评六个方面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说明。最后,为检验教学活动模型的有效性,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平行班级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班采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活动,并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参与度,增强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促进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的提升。
陶晓秋[5](2021)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以丹阳市J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英语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英语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阅读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阅读的能力的提升对于学习者很有作用。目前很多中小学英语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新时代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更要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探究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效果。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能否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能否增强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能否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本研究以左右脑学习原理、先行组织者策略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选取了江苏省丹阳市J小学五年级两个班的共8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近四个月。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并了解国内外有关思维导图的研究成果与现状,对研究材料进行细致分析,确定本次的研究主题并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二是在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索借助思维导图探究出一种适合该学校学生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实验班的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习课文。三是运用实验前后阅读测试、实验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并借助SPSS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数据,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实验之后实验班比控制班的成绩要高,且差距扩大。再从师生访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入手,证明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以下的效果。思维导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思维导图增强了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复述课文的能力。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对小学生在听说读写等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张芯悦[6](2021)在《融媒体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与人交流,所以对于所有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说,口语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为止,还有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师较为重视与考试内容相关的阅读、语法、写作等内容,却不够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本研究探讨了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口语教学时,以融媒体为辅助,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本研究以汉中市某中学高一5班的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为期3个月,以情境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识的直观原理、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提高为目的,研究结合融媒体的情境教学法是否有可行性。2.研究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如何对传统的情境教学法进行创新。3.研究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何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笔者在口语实践教学开始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两次口语水平测试和前后问卷调查。通过口语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当时的口语基础和口语水平;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以及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的现状。在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在不同课型的英语课堂,以融媒体为辅助媒介,运用情境教学法实施口语教学活动,为研究问题提供实践依据;在收集和整理所有数据后,对前后两次口语测试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结合融媒体的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具有可行性。2.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融媒体设计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情境活动,进而对传统情境教学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3.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融媒体辅助下的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设计丰富的口语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教会学生口语交际策略,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王淼[7](2021)在《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有一项明确提到: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英语写作是高中生对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大力推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向教育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类作文评价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虽然此类平台更加适合写作教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台互动性弱、信息传达缺乏即时性等。由此可知,如何借助作文评价系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具有现实意义。虚拟学习社区以虚拟性、学习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交流渠道、增强教学互动等。因此,本研究利用知到教学平台和敏捷方舟易写作搭建集翻转课堂教学管理与英语写作教学于一体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16周的教学研究,以探索该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本研究在哈尔滨市某高中进行,选择高二学年的两个班级学生共计97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情况如何?第二,如何在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下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使用访谈法对第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目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设计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SPSS24.0软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四次写作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后,再次对实验班写作成绩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分析和讨论,旨在了解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写作教学的交互性,其中投票、抢答、作文互评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其次,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数据反馈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学情分析,促进个性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通对被试四次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并结合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被试的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通过对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为现阶段“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性和参考价值。然而,本研究也存在周期短、样本容量少等不足之处,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与优化。
董昱彤[8](2021)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生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12年正式发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任务型教学法成为教育部明确提倡使用的教学方法,其优势自此开始吸引广泛注意。然而,在时态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尽管任务型教学法自身在理论上有多点优越之处,在任务型教学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很多一线教师进行设计和实施时仍然会面对不少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这种背景情况确定了研究选题,并通过文献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开。通过文献研究,本研究检索相关文献信息,对国内外与任务型教学法和小学生英语时态教学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分类,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现实情况等因素,将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3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法相结合,总结开发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开发。接着将其与单一使用传统3P教学法相对比,以上海市X教育机构为研究平台,选取四年级2个平行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3P教学法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只使用传统3P教学法的对照班进行比较,从而验证该教学模式在小学生英语时态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本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针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了分析,接着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中界定了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将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3P教学法结合起来,设计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并对其特点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以上述教学模式为基础,依托ADDIE模型进行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开发。第五章对对照实验的准备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最后,第六章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生英语时态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予以肯定,并对所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设计关键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本研究将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3P教学法的设计相结合,创新提出了新的融合式的教学模式,并对基于该模式的课程开发过程进行了阐释,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于倩[9](2021)在《微写作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英语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提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要达到的基础性目标。与此同时,近年来书面表达能力在我国初中英语考试中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一方面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中学生的英语素养。但是笔者已经了解到,在我国传统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忽视对于英语写作过程的指导,教学的动机功利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与主动性,也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才华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作品缺乏真情实感与灵魂。同时,学生的英语写作基础薄弱,语法词汇等方面存在知识漏洞。因此,目前初中英语课堂中写作训练的效果不理想。基于此,笔者试图将微写作融入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同时结合网络环境的优势进行微写作训练,旨在培养和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的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三个问题:1、目前初中生英语写作的现状如何?2、微写作对于初中生英语写作提升的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微写作是否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本次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测试法、以及访谈法。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笔者选择了哈尔滨市某中学初四某毕业班的学生作为其实验对象,通过这次为期4个多月的实验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来深入了解微写作课堂教学的开展是否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前初中生的英语写作现状;通过中测成绩和中测访谈检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微写作教学后,学生的英语微写作学习效果如何;通过后测调查问卷结果、三次英语写作成绩的分析、以及后测访谈结果来检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否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通过研究结果分析,笔者发现(1)目前初中生英语写作存在单词拼写错误、词性使用不当、语法时态乱用、篇章逻辑混乱等问题。(2)从学生的前测和后测两次作文成绩分档变化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前测67.5%的学生作文成绩属于三等级(9-12分)、后测70%的学生作文成绩属于二等级(13-16分)说明学生在词法运用、句法语法、内容逻辑和写作规范等方面的错误率明显降低,又结合后测问卷、中测访谈也进一步说明了微写作的运用优势体现在词法运用、句法语法、内容逻辑和写作规范这些方面。(3)通过三次写作成绩的变化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均值由前测的10.55分到中测的12.13分提升至后测14.08分,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和中测成绩,说明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整体提高,同时结合后测访谈结果,证实了微写作的应用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本研究为教师日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启示,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杨雨琪[10](2021)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在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英语阅读是四大英语语言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英语授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依旧采用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主体地位。除此之外,教师在阅读的课堂上也只是预先对学生进行了单词和语法等方面的讲解,之后就把这篇文章全部进行了翻译,忽略了阅读策略以及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讲授英语阅读时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将关键词、图像以及符号结合在一起的可视化工具。它能够让学生把阅读中的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从而增强了对阅读理解的认识和记忆。同时,它还能够让学生从一个整体上准确把握所学知识点的结构,最后提高了阅读效率。本研究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和阅读学习重要性,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从阅读策略和思维导图教学理论出发,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梳理与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是否对高中阅读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对课题深入研究主要在于解决以下三个重要问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现状如何?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视角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哈尔滨市某高中的高二五班学生,历时一个学期。本研究将采用四种方法进行检测: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测试法,并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首先,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是学生虽然觉得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很重要,但是他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枯燥,同时他们没有自己的阅读策略。其次,核心素养视角下,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最后,核心素养视角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总而言之,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思路,使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二、浅谈英语测试的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英语测试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凉山彝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基于浸入式教学法与语法翻译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学生其自身发展需要掌握英语 |
1.1.2 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凉山彝族当地教学环境加以衡量 |
1.1.3 个人参与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项目实验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浸入式教学法 |
1.4.2 语法翻译法方法 |
1.4.3 教学方法选择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英语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
1.5.2 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创新 |
2 理论上教学方法的对比选择研究 |
2.1 浸入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2.1.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2.1.2 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 |
2.2 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 |
2.2.1 语言的机械原子观 |
2.3 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
2.3.1 浸入式教学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
2.3.2 语法翻译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
2.4 教学方法的课堂实施特点 |
2.4.1 浸入式教学法的课堂实施特点 |
2.4.2 语法翻译法的课堂实施特点 |
2.5 理论层面的教学方法课堂选择比较分析 |
3 实证研究设计 |
3.1 实验对象 |
3.2 实验所用教材 |
3.3 实验过程 |
3.3.1 实验时间 |
3.3.2 实验分步过程 |
3.3.3 变量控制 |
3.4 评价手段与研究统计 |
3.4.1 测试数据的分析手段 |
3.4.2 课堂观察的分析手段 |
3.5 课堂实例 |
3.5.1 语法翻译法的课堂实例 |
3.5.2 浸入式教学法的课堂实例 |
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课堂观察结果统计分析 |
4.1.1 语法翻译法下的学生学习态度较浸入式教学法下的更为积极 |
4.1.2 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技术情况均呈较好发展 |
4.1.3 语法翻译法下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好 |
4.1.4 课堂观察总结 |
4.2 试卷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
4.2.1 试卷检测具体结果 |
4.2.2 试卷检测结果的分析总结 |
4.3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统计分析 |
4.3.1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4.3.2 访谈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的结论 |
5.1.1 理论上的对比选择结论 |
5.1.2 实证研究中的对比选择结论 |
5.2 凉山英语教学现状相关启示 |
5.3 本研究的局限及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高考试卷对比分析及高中英语教学启示 ——以2020年全国Ⅰ卷与新高考Ⅰ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语言测试 |
2.2 国内外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核心素养研究概况 |
2.2.2 国内核心素养研究概况 |
2.3 国内外语言测试相关研究 |
2.3.1 国外语言测试研究概况 |
2.3.2 国内语言测试研究概况 |
2.4 中国英语高考研究现状 |
2.5 理论基础 |
2.5.1 语言测试理论 |
2.5.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2.6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2.1 文本分析对象 |
3.2.2 实验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本分析法 |
3.3.2 对比研究法 |
3.3.3 统计分析法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2020 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的题型分布特征 |
4.1.1 高考英语试题基本构成结构对比分析 |
4.1.2 高考英语试题考察内容对比分析 |
4.2 2020 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中的核心素养分析 |
4.2.1 四大基本要素在高考试卷中的分布 |
4.2.2 核心价值在高考试卷中的体现 |
4.3 2020 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的语言测试理论分析 |
4.3.1 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正态分布曲线 |
4.3.2 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难度情况 |
4.4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4.4.1 基于2020 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题型分布的启示 |
4.4.2 基于2020 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卷核心素养分布启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2.1 理论启示 |
5.2.2 教学启示 |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2020 年英语高考全国Ⅰ卷 |
附录 Ⅱ 2020 年英语高考新高考Ⅰ卷 |
致谢 |
(3)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与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作业 |
2.2 初中英语作业 |
2.2.1 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量 |
2.2.2 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形式 |
2.2.3 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内容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4 研究方法 |
4.4.1 案例分析法 |
4.4.2 访谈法 |
4.4.3 文献研究法 |
4.4.4 问卷调查法 |
4.4.5 测试法 |
4.5 初中英语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4.5.1 传统英语作业的内容单调,缺乏多样性 |
4.5.2 传统英语作业题量偏多且笼统,缺乏针对性 |
4.5.3 传统英语作业惯用“一刀切”模式,不考虑个体差异性 |
4.6 基于《课标》的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重构与应用 |
4.6.1 多元化作业设计 |
4.6.2 针对性作业设计 |
4.6.3 创新型作业设计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调查问卷与访谈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1 新作业设计前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2 新作业设计后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作业设计前后英语水平测试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概要总结 |
6.2 主要发现 |
6.3 研究启示 |
6.4 研究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英语作业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新作业设计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新作业设计访谈提纲与转写内容 |
附录四 实验前测试卷 |
附录五 实验后测试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初中英语新课标的时代要求 |
1.1.2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现实反差 |
1.1.3 混合式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1.3.2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研究现状 |
1.3.3 混合式教学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1.3.4 已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混合式教学 |
2.1.2 教学活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输入——输出理论 |
2.2.3 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调查 |
3.1.1 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参与度不高 |
3.1.2 学生英语听说学习兴趣不足 |
3.1.3 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自主性不强 |
3.2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
3.2.1 初中英语听说训练机会不足 |
3.2.2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方式单一 |
3.2.3 初中英语听说效果及时反馈差 |
3.3 混合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3.3.1 混合式教学提高听说训练机会 |
3.3.2 混合式教学优化听说教学方式 |
3.3.3 混合式教学提升听说效果反馈性 |
第四章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模型设计 |
4.1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前期分析 |
4.1.1 教学目标分析 |
4.1.2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分析 |
4.1.3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2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
4.2.1 情景教学原则 |
4.2.2 趣味性原则 |
4.2.3 听说结合原则 |
4.3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模型建构 |
4.3.1 课前预习:线上语音识别活动 |
4.3.2 课中讲授:线下示范模仿活动+线下情景对话活动 |
4.3.3 课后巩固:线上练习巩固活动 |
第五章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的案例设计 |
5.1 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内容分析 |
5.2 教学资源开发 |
5.2.1 习题资源开发 |
5.2.2 微课资源开发 |
5.3 用餐话题案例设计—以Time for Breakfast为例 |
5.3.1 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分析 |
5.3.2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
5.3.3 教学过程设计 |
5.4 问路话题案例设计—以Let’s Go to the Bookstore为例 |
5.4.1 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分析 |
5.4.2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
5.4.3 教学过程设计 |
第六章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应用与效果分析 |
6.1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应用研究 |
6.1.1 应用设计 |
6.1.2 应用过程 |
6.2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分析 |
6.2.1 态度分析 |
6.2.2 成绩分析 |
6.2.3 分析与思考 |
第七章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
7.1 关注能力差异,丰富教学活动的层次性 |
7.2 认清混合本质,优化混合过程的合理性 |
7.3 深度分析内容,强化教学情境的适用性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效果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D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效果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E Time for Breakfast听力测试题 |
附录F Time for Breakfast口语测试题 |
附录G Let’s Go to Bookstore听力测试题 |
附录H Let’s Go to Bookstore口语测试题 |
致谢 |
(5)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以丹阳市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受到重视 |
三、小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
四、思维导图在教育中的应用广泛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思维导图作为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
二、关于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
三、关于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设计的辅助工具的研究 |
四、关于思维导图教学案例的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思维导图 |
二、英语阅读教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左右脑学习原理 |
二、先行组织者策略 |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对象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变量 |
三、实验工具 |
第三节 实验过程 |
一、实验准备阶段 |
二、实验实施阶段 |
三、实验结束阶段 |
第三章 实验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
一、实验前测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
二、实验后测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实验前实验班和控制班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二、实验后实验班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学生访谈与教师访谈分析 |
一、学生访谈分析 |
二、教师访谈分析 |
第四节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验前学生英语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验后期实验班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课后学生访谈表 |
附录四: 听课教师访谈表 |
附录五: 教师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六: 实验前测试试卷 |
附录七: 实验后测试试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融媒体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融媒体 |
二、情境教学法 |
三、口语教学 |
第二节 情境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情境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 |
二、情境教学法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融媒体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二、融媒体背景下的口语情境教学现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认识的直观原理 |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节 情境认知理论 |
第四节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一、前问卷调查 |
二、口语水平前测活动 |
三、教学活动实施 |
四、口语水平后测活动 |
五、后问卷调查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口语测试数据分析 |
一、数据对比 |
二、结果分析 |
三、口语成绩提升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一、关于学生说英语的态度 |
二、关于学生的口语应用现状 |
三、学生对口语学习的看法及策略 |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对教师的教学建议 |
一、口语情境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 |
二、口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教学能力 |
三、融媒体背景下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 |
第二节 对学生的学习建议 |
一、扎实基础知识是英语口语学习的前提 |
二、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
三、学生应当积极了解各类口语学习策略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融媒体可以丰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
二、运用融媒体能够改善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
三、融媒体辅助下的情境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口语水平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关于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口语前测试题 |
附录三:口语测试评分标准 |
附录四:Module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教学案例 |
附录五:口语后测试题 |
附录六:高一5 班学生前后口语测试成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力支持翻转课堂教学 |
(二)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三)翻转课堂教学对教育技术的要求与现实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翻转课堂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
(三)国外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
(四)国内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 |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平台发展 |
(三)国外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
(四)国内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
三、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
(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
(一)国外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
(二)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
(三)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二)建构主义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
(三)建构主义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
二、合作学习理论 |
(一)合作学习理论概述 |
(二)合作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
(三)合作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
三、深度学习理论 |
(一)深度学习理论概述 |
(二)深度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
(三)深度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
四、三种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高中英语写作测试卷 |
(二)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
(四)访谈提纲 |
(五)知到教学平台 |
(六)敏捷方舟易写作平台 |
(七)数据分析软件SPSS24.0 |
四、研究过程 |
(一)研究准备阶段 |
(二)研究前测阶段 |
(三)研究阶段 |
(四)研究后测阶段 |
五、课堂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确定教学目标 |
(三)确定课程内容 |
六、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
(一)课前阶段 |
(二)课中阶段 |
(三)课后阶段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一、研究数据分析 |
(一)研究样本的情况分析 |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
(三)研究后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 |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成绩 |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研究反思与启示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的局限 |
四、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四次英语写作测试试题 |
附录二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
附录三 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及转写记录 |
附录五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测试成绩汇总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生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
(二)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
(三)学生学习效果欠佳 |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生英语时态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准实验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任务型教学法 |
(二)3P教学法 |
(三)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3P教学法的比较 |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小学生英语时态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任务型教学理论 |
(三)ADDIE模型 |
第三章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设计 |
一、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
(一)学生中心原则 |
(二)形式与功能结合原则 |
(三)递进性原则 |
二、设计所基于的模式 |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模式 |
(二)3P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模式 |
三、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3P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 |
(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
(二)将任务融入到3P教学法的三大阶段中 |
(三)建立完整的教学模式 |
第四章 任务型课堂的设计与开发 |
一、分析 |
(一)教学现状分析 |
(二)实施条件分析 |
(三)学习者分析 |
(四)教学内容分析 |
(五)教学目标分析 |
二、设计 |
(一)任务的选择 |
(二)任务的呈现 |
(三)任务的实施 |
(四)对任务完成的评价 |
三、开发 |
第五章 准实验研究 |
一、准实验研究设计 |
(一)实验对象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假设 |
(四)实验变量 |
(五)实验处理 |
(六)评价工具 |
二、实验实施过程 |
(一)第一阶段实验 |
(二)第二阶段实验 |
三、实验结果分析 |
(一)两班学生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三)学生访谈 |
(四)课堂观察 |
(五)教师教学反思 |
第六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
(二)关于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建议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知识测试 |
附录3:访谈提纲 |
附录4:访谈记录 |
(9)微写作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课标初中英语写作的要求 |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
(三)微写作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结合的趋势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测试法 |
(四)分析法 |
五、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微写作概念的界定 |
(一)微写作的定义 |
(二)微写作的特点 |
二、微写作的国内外研究 |
(一)微写作的国外研究 |
(二)微写作的国内研究 |
三、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内外研究 |
(一)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外研究 |
(二)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内研究 |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微写作的研究现状 |
五、微写作与英语写作能力关系的研究现状 |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介绍 |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微写作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一)认知负荷理论介绍 |
(二)认知负荷理论与微写作 |
三、输出假说理论 |
(一)输出假说理论介绍 |
(二)输出假说理论与微写作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写作测试卷 |
(三)SPSS22.0 |
四、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测试法 |
(三)访谈法 |
五、研究步骤 |
(一)实验前准备阶段 |
(二)课堂教学设计 |
(三)教学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一)问卷信效度的检验与分析 |
(二)前测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三)后测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二、写作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一)实验中测试与实验前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二)实验后测与中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实验前测、中测、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四)平行班成绩对比 |
三、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实验中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二)实验后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局限性和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英语写作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实验成绩汇总 |
附录4 测试写作文本 |
附录5 中考评分标准五等划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测试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 |
(二)思维导图 |
(三)阅读 |
二、文献综述 |
(一)核心素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思维导图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核心素养与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图式理论 |
二、知识可视化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 |
(三)试卷测试 |
(四)数据统计工具 |
四、研究准备 |
(一)思维导图结构图类型 |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五、研究过程 |
六、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问卷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二)问卷效度分析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测试卷结果分析 |
(一)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二)学生阅读成绩变化原因的讨论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教学启示 |
(一)对教师的启示 |
(二)对学校的启示 |
(三)对阅读课堂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 |
附录3 阅读理解测试题 |
附录4 阅读理解成绩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浅谈英语测试的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山彝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基于浸入式教学法与语法翻译法[D]. 唐路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高考试卷对比分析及高中英语教学启示 ——以2020年全国Ⅰ卷与新高考Ⅰ卷为例[D]. 张盈.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与应用效果[D]. 李雨花. 延安大学, 2021(12)
- [4]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 孟丽单. 河北大学, 2021(02)
- [5]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以丹阳市J小学为例[D]. 陶晓秋. 扬州大学, 2021(09)
- [6]融媒体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芯悦.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7]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D]. 王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生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董昱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9]微写作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于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杨雨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