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线虫的风险分析

水稻中线虫的风险分析

一、水稻茎线虫风险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小龙[1](2020)在《陆路边境口岸防范重大疫情疫病传入的工作思考》文中认为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朝鲜等15个国家有陆路边境,边境线长22 800公里,是世界上陆地边境线最长、邻国最多的国家。而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毗邻,是我国边境情况最为复杂的地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重要指示精神,海关总署筑牢"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初步建成中国特色口岸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疫病监管体系的总体要求,针对云南边境的特点、境外重大人类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疫病现状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国当前非洲猪瘟、新冠肺炎(COVID-19)、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情况,探索陆路边境"重大疫情疫病"检疫防控的对策措施。

毛根林[2](2019)在《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是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植物,其果实良好抗癌活性的发现及其油乳剂的成功研制推动了鸦胆子的大面积种植,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对当地中药材种植业造成较大打击。开发鸦胆子的农业用途能平衡供给,恢复种植业者信心。同时,大量的鸦胆子原材料也为鸦胆子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保障。在对脱脂后的鸦胆子渣进行堆肥资源化利用时,发现鸦胆子渣堆肥不仅可以促进菜心生长,而且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表明鸦胆子渣中含有兼具根部内吸输导和杀虫活性的成分。内吸性农药能被作物叶片或根吸收并转运至作物其他部位,实现在作物体内的系统性分布,达到全面保护作物的效果;适用于颗粒剂拌土、种子处理、土壤浇灌、随水根区施药等轻减、安全的施用方式,广受种植业者的欢迎。目前,田间应用的内吸性农药几乎都是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品,植物源内吸性农药的开发显得尤为紧迫。作为土农药,鸦胆子的农药活性谱系还未进行过系统调查。本研究拟系统测定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与对华南作物(特别是蔬菜)为害重大的病虫害的生物活性,设计针对性实验对其内吸活性成分进跟踪分离,鉴定内吸活性成分,对该活性成分的内吸性与生物活性进行多角度验证,最后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Bütler)Filipjev]、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混毒法测定了对柑桔小实蝇(Bactrocera Porsalis Hendel)、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生物活性,鸦胆子油对供试害虫均未表现出任何生物活性,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小菜蛾、甜菜夜蛾、水稻茎线虫等害虫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活性,5000μg/m L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9%以上,对黄曲条跳甲、红火蚁与烟粉虱则作用则相对缓慢,48 h后害虫死亡率才达到74%以上,对其他供试害虫则未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活性。经鸦胆子渣提取物培养菜心幼苗48 h后,菜心叶片对小菜蛾产生的较强的拒食活性,拒食率达到81.42%。抑菌实验证明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提取对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荔枝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水稻稻曲病[Ustilagrnoidea virens(Cke.)Tak.]、烟草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病原菌均无抑制活性。2.通过内吸拒食活性跟踪,获得内吸活性成分单体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高分辨率质谱与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将其鉴定为鸦胆因D,其在鸦胆子渣中的含量大约为1.164%。鸦胆因D对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均表现出优异的拒食活性,拒食中浓度分别为0.11μg/cm2、0.091μg/cm2和0.13μg/cm2,其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是印楝素的6.2倍。3.将100μg/m L鸦胆因D施用于菜心根部培养24、48 h后菜心叶片对小菜蛾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93.80%与96.83%,同等实验条件下印楝素的拒食率仅为0与22.60%;叶片中鸦胆因D含量分别为38.69μg/g(fresh weight,FW),108.45μg/g(FW),分别为印楝素的1.8与2.7倍。测试了鸦胆因D在其他蔬菜对不同鳞翅目害虫的内吸拒食活性,25μg/m L浓度下培养48小时,在豇豆中对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的拒食率分别为79.43%和66.11%,在苋菜中的拒食率分别为60.60%和55.47%。4.应用成熟的蓖麻体系评价鸦胆因D与印楝素的输导性。鸦胆因D木质部输导性显着高于印楝素,两者2 h在木质部的浓度分别为26.45、5.16μg/m L,鸦胆因D的富集系数(CF值)为0.25,是印楝素的5倍,该结果与印楝素在菜心中的输导性结果相符合;与此相反的是,印楝素的韧皮部输导性显着高于鸦胆因D,2 h的检出量分别为29.13、14.70μg/m L,印楝素的CF值分别为0.29,约为鸦胆因D的2.5倍。5.鸦胆因D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明显的抑制作用。10μg/g带毒饲料饲喂12h,抑制率为42.55%;24 h体重下降,生长抑制率达到253.39%;20μg/g处理组在6、12、24、48 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7.45%、72.78%、311.42%与83%。以较低浓度对小菜蛾进行长期饲喂发现:2.5,5,10μg/g处理组的化蛹率分别为100%、73.67%、57.67%;对收集到的蛹继续观察,发现10μg/g处理组羽化率为0,而2.5,5μg/g处理组的羽化率分别为为87%与42.97%,鸦胆因D能显着降低小菜蛾化蛹率与羽化率。在低浓度下,鸦胆因D对小菜蛾具有良好防治效果,5μg/g处理下依然能减少31.67%的成虫产生。6.鸦胆因D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通过电压钳检测发现鸦胆因D对Px RDL1中γ-氨基丁酸(GABA)引发的电流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其抑制中浓度(IC50)为111.30μM。7.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测定了鸦胆因D对小菜蛾3龄幼虫转录组水平的影响,发现鸦胆因D处理后,与小菜蛾中肠膜结构相关的基因发生了显着的变化。7个围食膜因子相关基因显着下调,中肠中大量表达的几丁质酶Cht8显着上调,与几丁质结合的两类蛋白:4个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chitin binding protein,CBP)与9个粘蛋白基因(Mucin)显着下调;涉及细胞外胶原质(collagen)、层粘连蛋白(laminin)的相关的多个基因显着下调,推测鸦胆因D处理后影响了胞外基质,造成膜结构的损伤。对取食鸦胆因D后的小菜蛾幼虫中肠进行病理学切片观察,发现三龄幼虫取食10μg/g鸦胆因D饲料48 h后,小菜蛾中肠围食膜消失,缘状刷排列稀疏,肠壁上的细胞从肌肉层脱落向内腔挤压,柱状细胞膨大。明确了鸦胆因D破坏了围食膜结构,阻碍了小菜蛾幼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进而抑制其幼虫的生长发育的机制。推测小菜蛾中肠可能是鸦胆因D的作用靶器官。本文以内吸活性作为指示,从鸦胆子果实药渣分离得到具有优良拒食活性与内吸性的化合物鸦胆因D。新颖的活性跟踪—分离方法为发现新的内吸性农药提供新的思路,明确鸦胆子果实药渣中的内吸性成分为鸦胆子果实药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鸦胆因D具有内吸、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多种作用方式,其优异的生物活性以及丰富的植物原材料为鸦胆因D的商品化开发提供保障,运用转录组分析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鸦胆因D的作用靶器官作了初步研究,推测中肠为作用靶器官,为后续揭示鸦胆因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为新型杀虫剂研发提供借鉴。

刘树芳,董丽英,李迅东,张建洲,杨勤忠[3](2016)在《水稻茎线虫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水稻茎线虫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能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在我国水稻茎线虫属于检疫对象。该病害在孟加拉国、印度及缅甸等危害严重。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水稻茎线虫病原、形态、分布、症状等方面综述了水稻茎线虫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开展检疫和防治提供参考。

李芳荣,龙海,程颖慧,谢泳桂,冯建军,李一农[4](2015)在《我国公布的进境植物检疫性线虫名录及其演变》文中认为对农业部历年来先后5次公布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植物检疫性线虫名录的演变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植物检疫性线虫鉴定与复核的相关内容,归纳了植物检疫性线虫的检疫鉴定标准,为植物检疫性线虫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王勇涛,邵宝林,张琴,陈庆华,向勇,张涛[5](2015)在《四川出口杂交稻种风险分析及非疫产地建设构想》文中指出通过对四川出口杂交稻种生产基地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四川杂交稻种主要贸易对象国检疫准入要求,对四川出口杂交稻种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探讨四川出口杂交稻种非疫产地生产体系建设。确定重点关注的特定有害生物10种,包括细菌3种,真菌5种,线虫病害和害虫各1种。针对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抓住制种基地产地检疫管理关键控制点,通过设立非疫产地,保障出口稻种的检验检疫质量。

李鸿[6](2015)在《进境种苗、花卉及木包装材料中截获线虫的种类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宁波、广西和广东口岸对进境的种苗、花卉以及木包装材料进行检疫时,截获多种植物寄生线虫群体,由于这些线虫可对我国农作物以及林业生产造成潜在危害,因此本文对截获的线虫群体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旨为我国植物寄生线虫的鉴定提供参考资料,为进出境植物检疫提供理论依据,严防有害生物传入我国。通过对三个口岸截获的7个植物寄生线虫群体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和形态测计值比较,将宁波口岸从日本进境的鸡爪槭根际介质中分离到的一个孢囊线虫群体鉴定为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将罗汉松根际介质中分离的群体之一鉴定为布林克曼隐皮孢嚢线虫(Cryphodera brinkmani),将另一个群体初步鉴定为隐皮孢囊线虫属一个未知种(Cryphodera sp.)。将广西口岸从泰国花卉根际截获的剑线虫群体鉴定为巴西利亚剑线虫(Xiphinema brasiliense),其为非美洲剑线虫组成员,将宁波口岸从日本罗汉松根际介质分离到1个剑线虫群体鉴定为剑线虫属一未知种(Xiphinemasp.)。将广东口岸从台湾木包装材料中分离到1个伞滑刃线虫群体鉴定为吉拉尼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gillanii),将宁波口岸从新加坡阔叶木包装材料中分离到1个伞滑刃线虫群体初步鉴定为伞滑刃线虫属一未知种(Bursaphelenchus sp.),二者均为松材线虫组成员。基于核糖体DNA(rDNA)的28S D2/D3、ITS和18S区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出以上7个线虫群体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其分类地位密切相关,分子特征分析为形态学鉴定结果提供了有力支持。旱稻孢囊线虫、吉拉尼伞滑刃线虫和3个未知种均为我国口岸首次截获。

魏洪岩[7](2015)在《三种植物寄生线虫的LAMP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借助于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实现恒温扩增的技术,通过反应产生的焦磷酸镁沉淀物或者添加荧光染料后颜色的变化,肉眼即可判定检测结果。LAMP技术操作简单,耗时短,在植物寄生线虫的快速检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LAMP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反应条件的优化及特异性及灵敏度的检测,分别建立了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山茶根结线虫(Meloidogyne camelliae)、苹果根结线虫(Mmali)的LAMP快速检测体系,为田间检测和检疫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水稻干尖线虫病是一种为害水稻的种传病害,通过比较GenBank登录的水稻干尖线虫ITS rDNA区序列,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5条,确定的优化反应条件为Mg2+浓度3.0 mmol/L、dNTPs 浓度 0.8 mmol/L、甜菜城浓度 0.2 mol/L、反应时间 60min 时,LAMP扩增效率最高,产物经SYBR Green Ⅰ染色后可直接肉眼观察。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能够特异地从11种供试线虫种群中检测出水稻干尖线虫;检测灵敏度为1/20 000单条线虫DNA,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倍。山茶根结线虫和苹果根结线虫都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非中国种,它们随进境苗木传入扩散的风险极高。根据山茶根结线虫28S rDNA非保守区域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5条,确定的优化反应条件为dNTPs浓度1.0mmol/L,Mg2+浓度5.0 mmol/L,不添.加甜菜减,反应时间60 min时,扩增效果最佳。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对山茶根结线虫检测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可达1/200 000单条线虫DNA,比普通PCR高100倍以上。根据苹果根结线虫28S rDNA非保守区域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6条,确定的优化反应条件为dNTPs浓度0.4mmol/L、Mg2+浓度5.0mmol/L、不添加甜菜碱、反应时间60 min时,LAMP扩增效率最高。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YBR Green Ⅰ染色和横向流动试纸均能检测到苹果根结线虫的扩增产物。建立的LAMP快速检测体系,能够特异地从10种供试植物线虫种群中检测出苹果根结线虫;检测灵敏度为1/20 000单条线虫DNA,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倍。总之,本文所建立的三种LAMP检测体系,对水稻干尖线虫的田间病害防控,以及山茶根结线虫和苹果根结线虫的口岸植物检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梦婷[8](2015)在《“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安全监管研究 ——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贸易在国内需求与政府政策的双重推动下迅猛发展,给检验检疫、海关等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作为新兴业态,“跨境电商”(进口)的监管尤其是安全监管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相关制度、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内容还十分欠缺,有些方面甚至是空白。在此背景下研究“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安全监管有其迫切需要与特殊意义。本文以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促发展”与“保安全”的矛盾为背景,以非传统安全为分析视角,通过对“跨境电商”(进口)安全威胁的识别,梳理出“生态环境安全”及“人身健康安全”两大维度下的十五类安全威胁,在分析各类安全威胁的类型、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运用风险矩阵法结合Borda序值法,评估各类安全威胁的安全风险等级。结合安全威胁的识别和评估结果,构建了“安全威胁一脆弱链”模型,通过对威胁源、脆弱性关联、脆弱源三者互动的分析,探究“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安全监管体系的脆弱性。最后,以“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安全监管模式为蓝本,基于“场域安全”理论构建了集“前伸”、“后延”、“中转”、“外联”、“应急”与“反恐”于一体的检验检疫安全监管体系。

施宣杰[9](2010)在《厦门地区毒蛾的监测和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通过人工采集法、灯诱法和性诱剂法等方法对厦门地区的毒蛾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厦门地区毒蛾的优势种群为木毒蛾,未发现舞毒蛾。同时,本课题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舞毒蛾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经计算舞毒蛾入侵厦门地区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2311,属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最后,本课题对1962年以来舞毒蛾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整理汇总,形成数据库,以供查询。

杜宇,蒋小龙,曹云华,寸东义,杨碧[10](2010)在《进境种苗线虫检疫及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汇总了2003~2008年我国进境种苗(球)的线虫检疫及其截获情况,截获线虫分属15科52属100多种线虫,其中检疫性线虫有13种(属),对主要种类进行了简要的风险分析,并提出限定的非检疫性线虫名单。

二、水稻茎线虫风险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茎线虫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陆路边境口岸防范重大疫情疫病传入的工作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大疫情疫病种类多、风险高,传播途径广泛
    1.1 种类多、风险高、危害重
        1.1.1 人类传染病:
        1.1.2 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
        1.1.3 重大动物疫病:
    1.2 传入途径广泛,传播风险与日俱增
        1.2.1 自然扩散:
        1.2.2 货物贸易传播:
        1.2.3 人员和蚊媒昆虫传播:
2 边境重大疫情疫病检疫防控的难点
    2.1 边境线长、口岸多、零星分散,管理机构难以覆盖整个边境地区
    2.2 人员和货物非法出入境屡禁不止,单边管理,监管和处置难度大
    2.3 边民和出入境人员疫情疫病防护意识较为薄弱
    2.4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提高
3 做好重大疫情疫病防控的对策措施
    3.1 以法律法规和双边协定为依据,强化境外合作、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将疫情疫病控制在源头
    3.2 以重大疫情疫病为重点,坚持底线和法治思维,强化设施设备的投入和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3.3 以风险分析为基础,建立疫情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确保检疫方法和防疫措施科学精准
    3.4 以疫情疫病的检出率和除害处理效果为抓手,构建人才、技术、实验室支撑体系,保障人身安全、农业安全和生态安全
    3.5 按照“政府主导、分工负责、条块结合、密切配合、部门联动、合作共治”原则,整合社会资源,在边境口岸构建重大疫情疫病的联防联控机制
    3.6 打造“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构建以政府为中心,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化、多层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共同应对外来重大疫情疫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1.1.1 植物源农药概述
        1.1.2 植物源农药的优点与缺点
        1.1.3 植物源农药研究现状
    1.2 内吸性杀虫剂
        1.2.1 内吸性农药概述
        1.2.2 内吸性杀虫剂的应用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3 内吸性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1.3 鸦胆子的研究现状
        1.3.1 鸦胆子在医药中研究概况
        1.3.2 鸦胆子农药活性及其机理研究概况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鸦胆子果的杀虫、杀线虫与抑菌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来源
        2.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2.2.3 供试植物材料
        2.2.4 供试昆虫
        2.2.5 供试线虫
        2.2.6 供试菌株
        2.2.7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杀虫活性
        2.3.2 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内吸活性测定
        2.3.3 杀线虫活性
        2.3.4 抑菌活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鸦胆子中内吸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供试昆虫
        3.2.2 供试材料与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内吸活性成分的分离
        3.3.2 内吸活性成分的鉴定
        3.3.3 输导性评价
        3.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内吸活性成分的跟踪与分离
        3.4.2 内吸活性成分的鉴定
        3.4.3 拒食活性测定
        3.4.4 输导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2.1 供试材料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鸦胆因D对小菜蛾RDL1的抑制作用测定
        4.3.2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4.3.3 鸦胆因D对小菜蛾取食的影响
        4.3.4 鸦胆因D对小菜蛾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4.3.5 转录组测序可靠性验证
        4.3.6 鸦胆因D对小菜蛾中肠组织的影响
        4.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鸦胆因D对 PxRDL1 功能的抑制
        4.4.2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4.4.3 鸦胆因D对小菜蛾取食的影响
        4.4.4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4.4.5 鸦胆因D对小菜蛾中肠组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植物源内吸性农药的分离与鉴定
        5.2.2 鸦胆因D对小菜蛾活性机理探讨
        5.2.3 药用植物废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5.3 创新点
    5.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
附录 B:博士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4)我国公布的进境植物检疫性线虫名录及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进境植物检疫性线虫名录公布情况
2进境植物检疫性线虫名录变化情况
    2.1名录名称的变化
    2.2线虫学名的变化
    2.3所列线虫种(属)数量的变化
3进境植物检疫性线虫名录的特点
4进境植物检疫线虫的鉴定与复核
5进境植物检疫线虫的检疫鉴定标准

(5)四川出口杂交稻种风险分析及非疫产地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出口杂交稻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1.1四川杂交稻种出口贸易情况
    1.2主要贸易对象国检疫要求
    1.3对杂交稻种有害生物的调查情况
    1.4四川杂交稻种产区发生的其他病虫害
    1.5重点关注的特定病虫害
2四川出口杂交稻种非疫产地生产体系建设构想
    2.1非疫产地的选择及界定
    2.2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
    2.3特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
        2.3.1大田管理措施
        2.3.2特定有害生物防治
    2.4有害生物监测
    2.5记录及档案管理
    2.6出口杂交稻种非疫产地官方确认
    2.7产品追溯性管理
3建议

(6)进境种苗、花卉及木包装材料中截获线虫的种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我国口岸截获植物寄生线虫的概况
        1 我国植物检疫性线虫名录概况
        2 口岸植物检疫截获线虫的疫情概述
        3 截获线虫的植物检疫类型分析
        3.1 货物检疫
        3.2 木包装检疫
        3.3 旅客携带物检疫
        3.4 邮寄物检疫
        3.5 运输工具检疫
        3.6 集装箱检疫
        4 进境截获植物寄生线虫的种类及其寄主
    第二章 口岸截获植物寄生线虫的检疫鉴定
        1 传统的形态学鉴定
        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1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2.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2.3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CAR)
        2.4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2.5 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
        2.6 DNA条形码技术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进境种苗中截获的孢囊线虫群体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与线虫分离
        1.2 线虫的形态学鉴定
        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旱稻孢囊线虫
        2.2 布林克曼隐皮孢囊线虫
        2.3 隐皮孢囊线虫属一未知种
        2.4 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进境种苗及花卉中截获的剑线虫群体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巴西利亚剑线虫
        2.2 剑线虫属一未知种
        2.3 分子生物学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进境木包装中截获的伞滑刃线虫群体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与线虫分离
        1.2 线虫的培养
        1.3 形态学鉴定
        1.4 分子生物学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吉拉尼伞滑刃线虫
        2.2 伞滑刃线虫属一未知种
        2.3 分子生物学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7)三种植物寄生线虫的LAMP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重要植物寄生线虫的发生与危害
        1 根结线虫
        2 孢囊线虫
        3 短体线虫
        4 松材线虫
        5 水稻干尖线虫
        6 香蕉穿孔线虫
        7 茎线虫
        8 肾形肾状线虫
        9 标准剑线虫
        10 异常假根结线虫
    第二章 植物寄生线虫的分子检测方法
        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2 特异引物PCR技术
        2.1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
        2.2 种类特异性PCR
        3 核糖体DNA的ITS区分析
        4 DNA条形码
        5 实时荧光定量PCR
        6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6.1 LAMP引物设计
        6.2 LAMP反应原理
        6.3 LAMP技术在植物病原线虫检测中的应用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水稻干尖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培养基及配方
        1.3 供试线虫
        1.4 线虫DNA提取
        1.5 水稻干尖线虫LAMP引物设计
        1.6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1.7 LAMP扩增产物检测
        1.8 特异性检测
        1.9 灵敏度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干尖线虫LAMP反应体系优化
        2.2 水稻干尖线虫LAMP扩增产物检测体系的建立
        2.3 水稻干尖线虫LAMP特异性检测
        2.4 水稻干尖线虫LAMP反应的灵敏度检测
        3 讨论
    第二章 山茶根结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培养基及配方
        1.3 供试线虫
        1.4 线虫DNA提取
        1.5 山茶根结线虫rDNA-28S区扩增
        1.6 PCR产物克隆及测序
        1.7 LAMP引物的设计
        1.8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1.9 LAMP扩增产物检测
        1.10 特异性检测
        1.11 灵敏度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茶根结线虫LAMP反应体系优化
        2.2 山茶根结线虫LAMP扩增产物检测体系的建立
        2.3 山茶根结线虫LAMP特异性检测
        2.4 山茶根结线虫LAMP反应的灵敏度检测
        3 讨论
    第三章 苹果根结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培养基及配方
        1.3 供试线虫
        1.4 线虫DNA提取
        1.5 LAMP引物的设计
        1.6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1.7 LAMP扩增产物检测
        1.8 特异性检测
        1.9 灵敏度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LAMP反应体系各条件的优化
        2.2 苹果根结线虫LAMP扩增产物检测体系的建立
        2.3 苹果根结线虫LAMP特异性检测
        2.4 苹果根结线虫LAMP反应的灵敏度检测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8)“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安全监管研究 ——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内涵界定及理论基础
        1.2.1 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内涵及特点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评述
    2.1 “跨境电商”的相关研究
        2.1.1 “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与影响研究
        2.1.2 “跨境电商”的安全研究
    2.2 检验检疫与非传统安全的相关研究
        2.2.1 非传统安全的界定与分类
        2.2.2 检验检疫的非传统安全研究
        2.2.3 “跨境电商”的检验检疫监管研究
    2.3 研究现状小结
3. “跨境电商”(进口)安全威胁的识别与评估
    3.1 威胁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3.2 “跨境电商”(进口)安全威胁的识别
        3.2.1 安全威胁的初步识别
        3.2.2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的过程与结果
    3.3 “跨境电商”(进口)安全威胁的评估
        3.3.1 评估方法
        3.3.2 评估过程及结果
4. 检验检疫安全监管体系的脆弱性分析
    4.1 “安全威胁—脆弱链”模型
        4.1.1 脆弱性界定
        4.1.2 模型框图及解释
    4.2 威胁源分析
        4.2.1 威胁源的特点
        4.2.2 高安全风险等级的威胁源分析
    4.3 脆弱源分析
        4.3.1 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4.3.2 安全监管体系的困境
    4.4 脆弱性关联分析
        4.4.1 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不协同”
        4.4.2 “跨境电商”进口贸易相关企业运作“不规范”
        4.4.3 消费者购买行为“不理性”
    4.5 脆弱链分析
5. “跨境电商”(进口)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
    5.1 安全监管体系的探索
    5.2 试点城市的模式探究
        5.2.1 背景
        5.2.2 试点城市的制度创新
        5.2.3 不足
    5.3 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
        5.3.1 前伸
        5.3.2 后延
        5.3.3 中转
        5.3.4 外联
        5.3.5 应急和反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9)厦门地区毒蛾的监测和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应用
    2 毒蛾科害虫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厦门地区毒蛾科害虫的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舞毒蛾入侵厦门地区的风险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舞毒蛾PRA评估量化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1.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3 计算模型的建立
        1.4 有害生物危险程度等级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舞毒蛾PRA评判指标的赋分值
        2.2 厦门地区舞毒蛾入侵危险性R值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舞毒蛾相关文献数据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进境种苗线虫检疫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进境种苗 (球) 线虫检疫截获概况
2 截获的重要线虫风险评估
    2.1 滑刃类线虫[2, 3]
        2.1.1 滑刃属线虫 (Aphelenchoide spp.)
        2.1.2 长尾滑刃属线虫 (Seinura spp.)
        2.1.3 真滑刃属线虫 (Aphelenchus spp.) 和拟滑刃属线虫 (Paraphelenchus spp.)
    2.2 垫刃类线虫[5, 6]
    2.3 矮化科线虫
    2.4 环总科线虫[12]
    2.5 粒科线虫[16]
    2.6 异皮科线虫[17]
    2.7 短体科线虫[18]
    2.8 纽带科线虫[19]
    2.9 长针科和毛刺科线虫[24~28]
3 限定的非检疫性线虫名单
4 讨论

四、水稻茎线虫风险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陆路边境口岸防范重大疫情疫病传入的工作思考[J]. 蒋小龙. 口岸卫生控制, 2020(03)
  • [2]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D]. 毛根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3]水稻茎线虫病研究进展[J]. 刘树芳,董丽英,李迅东,张建洲,杨勤忠. 生物安全学报, 2016(03)
  • [4]我国公布的进境植物检疫性线虫名录及其演变[J]. 李芳荣,龙海,程颖慧,谢泳桂,冯建军,李一农. 中国植保导刊, 2015(09)
  • [5]四川出口杂交稻种风险分析及非疫产地建设构想[J]. 王勇涛,邵宝林,张琴,陈庆华,向勇,张涛. 中国植保导刊, 2015(09)
  • [6]进境种苗、花卉及木包装材料中截获线虫的种类鉴定[D]. 李鸿.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三种植物寄生线虫的LAMP检测技术研究[D]. 魏洪岩.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7)
  • [8]“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安全监管研究 ——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分析[D]. 王梦婷. 浙江大学, 2015(03)
  • [9]厦门地区毒蛾的监测和风险分析[D]. 施宣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3)
  • [10]进境种苗线虫检疫及风险评估[J]. 杜宇,蒋小龙,曹云华,寸东义,杨碧. 植物检疫, 2010(01)

标签:;  ;  ;  

水稻中线虫的风险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