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铁产品的市场变化及应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China National Coatings Industry Association;[1](2021)在《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文中研究说明(接上期)第二章"十四五"涂料行业发展规划1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的预测目标1.1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期间,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民生对涂料的需求,尤其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涂料需求,为国家重大专项工程提供高性能、特种功能性涂料。
林治华[2](2021)在《做深做精,助力氧化铁行业绿色发展——2020年氧化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回顾及2021年展望》文中指出综述了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氧化铁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并对行业进出口数据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氧化铁行业2021年发展方向,陈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足,并指出了行业绿色发展工作方向。
林治华[3](2020)在《氧化铁行业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文中认为综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氧化铁行业2020年上半年的经济指标和出口预计完成状况,预测了行业2020年下半年未来走势,并着重对疫情对行业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张雨童[4](2020)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电力工业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电力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崛起等对传统的能源供应造成冲击。本翻译实践原文本为从国外相关能源网站收集到的英文文献,译文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中出版。译者在英译汉过程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对电力期刊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实践项目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描述,包括分析平行文本和原文本的特征,从而确定翻译中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原文本的过程和翻译后的校对工作;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三方面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词法、转化法、省译法等,以期译文忠实、通顺。最后在结论部分,主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了解了电力领域前沿科技,并且掌握了电力期刊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译者希望该实践报告能为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吴军年[5](2019)在《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18年底中国钢产量以超过9亿吨的规模占世界总产量的50%,钢铁行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发展钢铁行业内外的产业共生关系,评价、优化和调控产业共生网络,才能实施产业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评价、优化、调控和管理钢铁产业共生网络(ISISN)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利用有效能和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典型案例的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定量表征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及其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共生网络的构建既要真实和客观的表征钢铁产业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运营特点,又要反映生产流程上下游、副产品和废弃物共生利用与设施和服务共享关系。以生产运行近六十多年的某钢铁集团公司2012年数据为基准,调查分析建厂初期到近期公司尺度的四种情景共生关系,提出以占地边界为主,兼顾效率边界、权力边界、能力边界、身份界限进行系统边界的设置;选择铁、碳和有效能(整合流)作为共生网络介质流的通量指标;通过生产装置、工序、车间、工厂、子公司和集团公司等区分共生网络的节点尺度水平,协调和匹配节点尺度与节点之间的共生关系,构建和定量化产业共生网络。煤气、炉渣、废铁、废钢、脱硫石膏等共生循环利用措施,使吨粗钢的消耗指标、能效指标和排放指标均有改进。产业共生网络作为嵌入外环境的子系统,产业共生措施的增加引起共生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和对外环境影响的变化。共生网络节点数、直接链接、链接密度、链接关联度均有增加,碳代谢和有效能流营养等级结构均呈现三角形稳定结构,铁代谢呈现梯形结构。效用分析说明,铁代谢的炼铁对外环境影响最大,炼钢和选矿是影响铁代谢流的关键节点;碳代谢对外环境影响最大的是焦化和炼铁,焦化、炼铁和废物管理是影响碳代谢流的关键节点;整合介质流指标-有效能则显示出选矿的重要性。铁代谢以互利共生为主,偏利依赖或控制共生其次,碳代谢以偏利依赖或控制共生为主,互利共生其次。炼铁节点对共生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起主导控制作用,其控制度水平排在外环境之后,且对铁代谢具有更高的控制度,而热电、炼铁和焦化对碳代谢的控制度水平较高。节点铁通量比碳通量对产业共生网络的贡献和影响更大,控制度水平更高。共生网络优化和调控的关键节点是外环境、炼铁、热电和焦化。流信息指数铁、碳代谢的通量、系统组织上升性、系统发展能力在随着共生措施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显示出共生网络组织结构的改善和发展及高碳消耗和排放的特点;平均互惠信息均呈下降趋势。铁代谢的平均互惠信息、组织上升性、组织成熟度高于碳代谢,碳代谢的系统总通量、流多样性、发展能力、系统冗余和开销高于铁代谢。铁代谢是以效率为主导,碳代谢是以冗余和抵抗力为主导。共生网络的碳代谢、铁代谢和有效能流的系统代谢通量、发展能力和冗余有相同的分布特点,以碳代谢较高;平均互惠信息、组织上升性和组织成熟度、鲁棒性有类似的分布特点,基本是以铁代谢较高。钢铁产业系统的铁代谢和碳代谢均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碳代谢、铁代谢和有效能流相结合的生态网络分析,能够表征产业链延伸和共生措施改变对共生网络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的变化影响;平均路径长度、芬恩循环指数、平均营养水平、食碎屑/食草比、关键度、结构信息和流信息指数皆可作为产业共生网络的定量表征指标,展示系统多层次多方位的环境管理信息。在研究共生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及系统响应方面有巨大潜力。其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钢铁产业网络的评价、优化、调控和管理,并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其他产业系统。
林治华[6](2019)在《迈进新时代,绿色发展不停步——2019年上半年氧化铁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文中提出回顾了中国氧化铁行业2019年上半年的经济指标和进出口状况,预测了行业2019年下半年未来走势,并着重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对行业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何洋溢[7](2019)在《含重金属酸洗废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对钢铁冶金行业环保要求日益提升,现行含重金属酸洗废液处理处置方法得到的产物中存在有害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本文选取来自某钢铁企业的酸洗废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晶、氧化沉淀以及两者联合的方法获取纯净的铁盐或铁矿物产品,着重探讨铁锌的分离状况及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考察铁锌难以分离和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实现酸洗废液中铁锌分离及获取纯净有价铁产品的目的。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所示:(1)通过对含铁锌酸洗废液在常压和负压条件下结晶,将其中铁锌进行有效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晶体产品,考察实现铁锌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原酸洗废液中铁和锌初始摩尔数之比为4.5:1。经过常压和负压结晶后,确定最佳参数条件分别为:常压条件下,油液温度130℃、蒸发时间90 min,结晶温度4℃及结晶时间12 h;负压条件下,真空度0.06 Mpa、油液温度105℃、蒸发时间60min,结晶温度4℃及结晶时间12 h。最佳结晶参数节点得到Fe和Zn摩尔比分别为26.56:1和41.95:1,对应晶体中含锌质量分数在1.5%2.0%区间,铁的质量回收率分别为78.37%和71.11%。(2)探究酸洗废液氧化沉淀的最佳条件。通过不同氧化剂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1 L酸洗废液采用35 g氯酸钠氧化,使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并立即固液分离,再对沉淀物使用pH=4.0的酸性洗液淘洗3次以上可达到最佳的铁锌分离效果,得到含锌质量分数最低的铁矿物,最佳沉淀铁矿物产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仅为0.1%。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发现烘干后沉淀铁矿物是针铁矿。影响产品锌含量的主要因素为:一、过高的氢氧化钠浓度或其它高浓度的碱性试剂会使体系中局部pH快速上升,导致锌铁氧体等铁锌复合盐类在局部生成,从而影响产品纯度;二、酸洗废液的pH被调节到4.0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后开始吸附体系中锌离子进而影响锌的分离;三、最终固体沉淀间隙中的含锌溶液无法完全去除。(3)结晶联合氧化沉淀的可行性被检验。由于结晶后残留的剩余母液中铁锌物质量之比明显较原酸洗废液更低,导致氧化沉淀后得到沉淀物中锌含量较高。最后通过Visual Minteq水质平衡分析软件模拟计算氧化沉淀的条件参数,并与实验条件与现象进行比对,其中各Fe2+,Fe3+和Zn2+的沉淀pH范围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同时验证带正电荷的Fe3(OH)45+形态沉淀,会对一些提前生成的带负电荷锌的形态如,Zn(OH)3-和Zn2(OH)42-进行吸附,从而影响铁锌分离效果。(4)利用实验得到的纯净铁化合物产品制备铁系颜料,得到的产品进行直观色度辨识,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结果显示,从色度,颗粒的晶相及晶格常数,颗粒形貌特征等均证明铁系颜料前驱体经高温煅烧后的产物为铁系颜料氧化铁红(α-Fe2O3,a=5.035,b=5.035,c=13.750,c/a=2.731)。同时,当煅烧在800℃以下时,随着煅烧温度升高,得到的氧化铁红颗粒粒径越小,分散性越好,大小也更均一,颜料品质也更高。铁系颜料前驱体在800℃,2 h煅烧后,SEM和TEM中显示产品氧化铁红颗粒粒径主要有600′300 nm和400′200 nm两种,颗粒大小基本均匀,形貌清晰可辨。通过工艺可行性分析,探讨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并提出风险因素与对策,其中通过经济可行性分析发现工艺毛利润为68.58%,远超大多数环保企业整体毛利润率水平。
林治华[8](2019)在《紧跟时代脉搏,推进行业工作——2018年氧化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下)》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2018年中国氧化铁行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和行业节能减排情况,标列了2018年行业的主要经济运行数据,展望了氧化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杨涛[9](2018)在《热轧带钢轧制稳定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板带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工业、农业、国防以及民用产品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尤其是热轧带钢,不仅能作为薄板和中板可直接使用,而且还作为冷轧板、焊管和冷弯型钢生产的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现代化工业部门如汽车、航天及家电等行业的飞速发展,钢铁总体产能不断上升,板带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同时,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性能对热轧板带的质量、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钢材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各大厂家都会增加薄规格带钢的产量。薄带产品以其生产周期短、性价比高的优势,正在得到钢厂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薄规格带钢生产轧制速度高、温降快、轧制力大等特点,很容易导致轧制不稳,带钢发生轧破、甩尾、堆钢等事故增多,板形精度和外形尺寸也很难控制。因此,提高热轧带钢的轧制稳定性对于降低吨钢成本,提高薄规格比例,降低生产事故和设备事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丰1450热连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轧线生产流程中影响轧制稳定性的各类因素,并结合现场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轧制节奏。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标定力曲线分析轧机设备不稳定状态,标定力偏差数值和标定位置偏差变化量越大,造成调量不准,开轧稳定性越差。(2)通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粗轧机牌坊滑板进行修复,提高轧机刚度保持率,减小两侧刚度差,改善了中间坯板形和横断面尺寸精度。(3)通过改善窜辊测量方法,分析并改善设备状态,提高轧机轴向精度,减小轴向力。(4)通过分析摸索二级模型长短继承控制规律,减少穿带起套现象。(5)通过改善二级速度模型计算程序,减小薄规格轧制设定速度过大问题。(6)通过分析卷取叠头产生原因,制定相应日常维护规程,提高卷取咬钢稳定性。
李清平[10](2017)在《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HSE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健康、安全与环境(HSE)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的、高标准的HSE管理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广泛运用到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直接将HSE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放在公司发展的战略蓝图上,并将HSE管理贯穿于企业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废盐酸再生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废盐酸再生项目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属于高危化项目,项目形成的中间品和最终品都是高危化工产品,很容易产生HSE风险。为了预防HSE风险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减少和预防工程事故的发生,保证项目正常运行,防止公司社会形象受损。本文以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为研究对象,在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项目本身,提出了项目的HSE管理方针和理念。基于项目周期理论,对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了 HSE管理分析。根据废盐酸再生项目论证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运行维护阶段HSE管理特点以及HSE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措施、策略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HSE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研究结论对咸阳宝石公司持续改进废盐酸再生项目HSE风险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咸阳宝石公司竞争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二、氧化铁产品的市场变化及应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铁产品的市场变化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二章“十四五”涂料行业发展规划 |
1 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的预测目标 |
1.1 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
1.2 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预测的总体目标 |
1.2.1 涂料 |
1.2.1. 1 涂料产量目标产值 |
1.2.1. 2 结构调整目标 |
1.2.2 颜料 |
1.2.2. 1 钛白粉 |
1.2.2. 2 氧化铁颜料 |
2 涂料行业“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趋势 |
2.1 建筑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2 地坪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2.1 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要随着科技进步而提升 |
2.2.2 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实现产品升级 |
2.3 木器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4 工业防腐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4.1 工业防腐市场容量将继续增大 |
2.4.2 同质化或低质化的小企业面临困难 |
2.4.3 产品结构上的进一步环境友好化 |
2.5 汽车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6 船舶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7 集装箱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8 卷材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9 海洋工程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1 0 核电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1 1 工程机械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1 1. 1 高固低黏涂料 |
2.1 1. 2 水性涂料 |
2.1 1. 3 粉末涂料 |
2.1 2 辐射固化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1 2.1 UV LED光固化涂料 |
2.1 2. 2 水性光固化涂料 |
2.1 2. 3 电子束固化涂料 |
2.1 2. 4 基于辐射固化的双重固化涂料 |
2.1 3 航空航天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1 3. 1 特殊功能性多样化趋势 |
2.1 3. 2 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
2.1 3. 3 航空航天涂料市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可能是减重 |
2.1 4 防火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1 5 防冰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
2.1 5. 1 民用航空领域 |
2.1 5. 2 电网系统领域 |
2.1 5. 3 轨道交通领域 |
2.1 5. 4 风力发电领域 |
2.16涂料助剂产业发展趋势 |
2.17钛白粉产业发展趋势 |
2.18氧化铁颜料产业发展趋势 |
2.18.1开拓创新是氧化铁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
2.18.2环保及安全清洁文明绿色生产是氧化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 |
3 涂料行业“十四五”期间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开发的产品 |
3.1 涂料应用基础理论性的研发项目建议 |
3.1.1 应用基础研究 |
3.1.2 新型原材料 |
3.1.3 先进设备和自动化环保技术 |
3.1.4 涂层体系性能评价技术 |
3.2 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开发的产品 |
3.2.1 建筑涂料 |
3.2.2 地坪涂料 |
3.2.3 木器涂料 |
3.2.4 工业防腐涂料 |
3.2.4. 1 绿色环境友好型低VOCs产品 |
3.2.4. 2 功能化产品 |
3.2.5 汽车涂料 |
3.2.6 船舶涂料 |
3.2.7 集装箱涂料 |
3.2.8 卷材涂料 |
3.2.8. 1 水性涂料 |
3.2.8. 2 粉末涂料 |
3.2.8. 3 无铬涂料 |
3.2.8. 4 环境友好节能的辐射固化涂料 |
3.2.9 海洋工程涂料 |
3.2.1 0 核电涂料 |
3.2.1 1 工程机械涂料 |
3.2.1 2 辐射固化涂料 |
3.2.1 2. 1 辐射固化涂料的耐候性 |
3.2.1 2. 2 LED光固化涂料体系的表面固化 |
3.2.1 2. 3 丙烯酸酯类活性稀释剂的绿色生产技术 |
3.2.1 2. 4 辐射固化金属涂料 |
3.2.1 2. 5 水性光固化涂料的高性能化 |
3.2.1 2. 6 阳离子/阴离子光固化涂料应用技术 |
3.2.1 2. 7 大分子化光引发剂 |
3.2.1 2. 8 新型高性能活性稀释剂 |
3.2.1 2. 9 生物基辐射固化涂料 |
3.2.1 2. 1 0 辐射固化功能涂料 |
3.2.1 2. 1 1 辐射固化金属卷材涂料 |
3.2.1 2. 1 2 辐射固化电子涂料 |
3.2.1 3 航空涂料 |
3.2.1 4 防火涂料 |
3.2.1 5 防滑涂料 |
3.2.1 5. 1 开发高耐久型防滑涂料 |
3.2.1 5. 2 进行非晶金属基防滑涂料技术储备 |
3.2.1 5. 3 研制轻质甲板防滑涂料 |
3.2.1 5. 4 防滑涂层高压水清除工艺 |
3.2.16防冰涂料 |
3.2.16.1新型含氟/硅化合物的制备与合成 |
3.2.16.2高性能低表面能树脂的设计与合成技术 |
3.2.16.3防冰涂料表面结构设计与优化技术 |
3.2.16.4防冰涂料性能评价技术 |
3.2.17涂料助剂 |
3.2.18钛白粉 |
3.2.18.1硫酸法钛白粉 |
3.2.18.2氯化法钛白粉 |
3.2.19氧化铁颜料 |
(2)做深做精,助力氧化铁行业绿色发展——2020年氧化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回顾及2021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2020年氧化铁行业所处的经济形势 |
1.1 疫情对世界涂料颜料行业的影响 |
1.2 2020年氧化铁行业进入生产低迷期 |
1.3 经历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双重大考 |
2 氧化铁行业运行概况 |
2.1 氧化铁行业绿色工厂及绿色设计产品标准 |
2.2 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氧化铁的标杆企业(见表1~表3) |
2.3 企业效益继续放缓 |
2.4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
2.5 氧化铁产品价格似过山车 |
3 氧化铁行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4 氧化铁生产营销情况(见表6~表8) |
5 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氧化铁出口情况(见表9~表15) |
6 2021年氧化铁行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
6.1 氧化铁产品要实现“满足国内需求,服务全球市场”的发展定位 |
6.2 练好企业内功,抵御外部风险 |
6.3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行业创新发展 |
6.4 企业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调价 |
6.5 抱团取暖、规范市场、理性推动氧化行业可持续发展 |
6.6 要关注、学习、重视及深入了解新固废法的实施 |
6.7 强培训,促意识,保安全 |
6.8 中小企业是行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基石 |
6.9 行业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7 结语 |
(3)氧化铁行业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行业完成的经济运行情况 |
2 氧化铁行业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工作情况 |
2.1 抗击疫情,恢复生产,氧化铁企业在行动 |
2.2 企业爱心捐赠,驰援疫情防控 |
2.3 氧化铁市场步入下行通道 |
2.4 呼吁恢复氧化铁出口退税 |
2.5“氧化铁行业绿色产品和绿色工厂标准立项审核”的工作 |
3 2020年下半年氧化铁行业发展 |
3.1 练好企业内功,抵御外部风险 |
3.2 发展环境友好型产品,稳定外贸出口 |
3.3 氧化铁市场力争维持2019年水平 |
3.4 经济受到冲击的影响已成定局 |
3.5 实体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 |
3.6 树立企业品牌形象,要稳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
3.7 做好环保、安全服务工作 |
3.8 加速在线化、数字化的发展步伐 |
3.9 企业参与新基建工作的基础 |
3.1 0 保企业保生存发展,落实“六稳”“六保” |
4 结语 |
(4)《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
2.2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Project |
2.3.1 Faithfulness |
2.3.2 Readability |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into Chinese |
3.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4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Common Words |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4.2.1 Division and Synthesization |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
4.2.3 Conversion |
4.2.4 Domestication |
4.3 Translation of Titles and Subtitles |
4.3.1 Conciseness |
4.3.2 Accuracy |
Chapter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5)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任务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综述 |
1.2.1 产业生态学相关研究 |
1.2.2 产业共生研究现状 |
1.2.3 有效能(Exergy)研究现状 |
1.2.4 生态网络分析研究现状 |
1.2.5 钢铁产业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实证研究案例选择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共生网络的构建 |
2.1 研究案例概况 |
2.1.1 研究案例简介 |
2.1.2 各分厂主要生产车间及其生产工序 |
2.2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的构建 |
2.2.1 系统边界、节点的尺度及通量指标 |
2.2.2 共生关系的梳理及共生网络的构建步骤 |
2.2.3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及其发展 |
2.3 产业共生的环境效益 |
2.3.1 资源回收利用效益 |
2.3.2 碳减排效益 |
第三章 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分析 |
3.1 网络分析的模型与方法 |
3.1.1 共生网络概念模型 |
3.1.2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的情景设定 |
3.1.3 共生网络的输入资源 |
3.1.4 模型计算方程 |
3.2 共生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稳定性 |
3.2.1 拓扑特征 |
3.2.2 结构稳定性 |
3.3 共生网络的功能特征 |
3.3.1 效用分析(Utility Analysis) |
3.3.2 控制依赖分析(Control and Dependence Analysis) |
3.4 共生网络的信息表征(不考虑热电) |
3.4.1 共生网络通量(Total System Throughflow) |
3.4.2 平均互惠信息(Average Matual Information) |
3.4.3 铁流和碳硫的多样性(Flow Diversity) |
3.4.4 系统组织上升性(Ascendency) |
3.4.5 系统发展能力(System Capacity) |
3.4.6 组织程度与稳定性(Ascendency/Capacity) |
第四章 有效能流的生态网络分析 |
4.1 有效能计算的模型与方法 |
4.1.1 有效能指标 |
4.1.2 参考环境 |
4.1.3 有效能计算方程 |
4.2 有效能计算结果 |
4.2.1 工序尺度水平节点的有效能 |
4.2.2 工厂或车间尺度水平节点的有效能 |
4.2.3 有效能效率的变化 |
4.3 基于有效能的生态网络分析 |
4.3.1 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 |
4.3.2 营养结构稳定性分析 |
4.3.3 网络效用分析 |
4.3.4 网络控制依赖分析 |
4.3.5 基于信息的系统指标 |
第五章 共生网络测度指标分析 |
5.1 相关的生态学定量指标 |
5.2 指标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1 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
5.2.2 芬恩循环指数(Finn Cycling Index) |
5.2.3 平均营养水平(Mean Trophic Level) |
5.2.4 食碎屑/食草比(Detritivory to Herbivory Ratio) |
5.2.5 关键度(Keystoneness) |
5.2.6 结构信息(Structural Information) |
5.2.7 流信息指数(Flow-based Information Indices)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含重金属酸洗废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水处理中酸洗废液资源化问题亟需解决 |
1.1.1 酸洗废液的来源 |
1.1.2 酸洗废液的危害 |
1.2 酸洗废液处理及资源化工业应用现状 |
1.2.1 中和沉淀法 |
1.2.2 高温焙烧法 |
1.2.3 蒸发蒸发法 |
1.2.4 铁氧体法 |
1.2.5 制备聚铁盐类净水剂 |
1.3 酸洗废液处理及资源化研究现状 |
1.3.1 活性污泥吸附法 |
1.3.2 生物质吸附法 |
1.3.3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3.4 电解法 |
1.3.5 生物沉淀法 |
1.3.6 膜分离法 |
1.3.7 酸洗废液资源化面临新问题 |
1.3.8 铁系颜料氧化铁红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2 酸洗废液的资源化研究 |
2.2.1 结晶 |
2.2.2 氧化沉淀 |
2.2.3 结晶联合氧化沉淀 |
2.2.4 制备铁系颜料氧化铁红 |
2.3 测试分析及表征方法 |
2.3.1 铁含量的测定(Fe, Fe~(2+)) |
2.3.2 锌含量的测定 |
2.3.3 XRD |
2.3.4 TG-MS |
2.3.5 XRF |
2.3.6 SEM |
2.3.7 TEM |
2.4 数理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晶实现酸洗废液的铁锌分离 |
3.1 结晶理论基础 |
3.1.1 酸洗废液的基本性质 |
3.1.2 结晶的理论基础 |
3.2 常压结晶 |
3.2.1 结晶体和剩余母液的质量变化 |
3.2.2 结晶体和剩余母液中铁锌的分布 |
3.2.3 常压结晶产品纯度 |
3.3 负压结晶 |
3.3.1 结晶体和剩余母液的质量变化 |
3.3.2 结晶体和剩余母液中铁锌的分布 |
3.3.3 负压结晶产品纯度 |
3.4 结晶产物表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氧化沉淀实现酸洗废液的铁锌分离 |
4.1 氧化沉淀理论基础 |
4.2 结晶联合氧化沉淀分离铁锌 |
4.3 直接氧化沉淀 |
4.3.1 碱种类及静置时间对铁锌分离的影响 |
4.3.2 氧化剂的种类及投加量 |
4.3.3 终点p H对铁锌分离的影响 |
4.3.4 氢氧化钠浓度对铁锌分离的影响 |
4.4 离子平衡模拟 |
4.5 利用洗液淘洗沉淀物纯化产品 |
4.6 小结 |
第五章 利用酸洗废液制备铁系颜料 |
5.1 铁系颜料前驱体表征 |
5.1.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5.1.2 热重-质谱联用分析 |
5.1.3 SEM |
5.2 制备铁系颜料氧化铁红 |
5.2.1 煅烧铁系颜料前驱体 |
5.2.2 煅烧产物表征 |
5.3 可行性分析 |
5.3.1 投资建设必要性 |
5.3.2 技术可行性 |
5.3.3 经济可行性 |
5.3.4 风险因素及对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8)紧跟时代脉搏,推进行业工作——2018年氧化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下)(论文提纲范文)
4 氧化铁生产营销情况 (见表6~表8) |
5 根据海关统计2018年中国氧化铁出口情况 (见表9~表14) |
6 2018年中国氧化铁产品的进出口总值情况 (见表15) |
7 对2019年氧化铁行业的展望 |
7.1 2019年氧化铁行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和预测 |
7.2 要抓好现有市场潜力,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
7.3 经营成本上升压力, 理性冷静应对产品提价 |
7.4 生态环境保护赋予氧化铁产品绿色消费的新使命 |
7.5 看好中国的无机颜料市场 |
7.6 行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多方发力 |
7.7 新领域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 是氧化铁未来前进方向 |
7.8 打造新时代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
7.9 快速发展趋势带来了氧化铁行业的收购、整合机遇 |
(9)热轧带钢轧制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薄规格热轧产品生产技术及特点 |
1.2.2 薄规格热轧产品的生产 |
1.2.3 薄规格热轧产品的应用 |
1.3 国丰1450热轧线工艺装备介绍 |
1.3.1 粗轧机组 |
1.3.2 热卷箱 |
1.3.3 精轧机组 |
1.3.4 层流冷却 |
1.3.5 卷取机组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提高轧线质量设备精度 |
2.1 粗轧区域 |
2.1.1 粗轧机牌坊修复 |
2.1.2 轧辊轴承座和机架窗口测量 |
2.1.3 滑板改造 |
2.1.4 其它质量设备 |
2.2 热卷箱区域 |
2.2.1 开卷起套 |
2.2.2 飞剪切头尾问题 |
2.3 精轧区域 |
2.3.1 精轧机标定 |
2.3.2 质量设备标定 |
2.3.3 上辊系设备 |
2.3.4 下辊系设备 |
2.3.5 其它因素 |
2.4 卷取区域 |
2.4.1 卷取侧导板 |
2.4.2 卷取夹送辊 |
2.4.3 卷筒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提高轧机穿带稳定性 |
3.1 打滑 |
3.1.1 粗轧打滑 |
3.1.2 精轧打滑 |
3.1.3 冬季极低温天气打滑 |
3.2 穿带秒流量不合理起套 |
3.2.1 标定零点偏差 |
3.2.2 二级模型的长继承和短继承 |
3.3 优化精轧出口速度 |
3.3.1 确定精轧出口速度上限 |
3.3.2 优化计算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高卷取咬钢稳定性 |
4.1 卷取叠头分析与改进 |
4.1.1 卷取叠头原因 |
4.1.2 卷取叠头改善措施 |
4.2 卷取侧导板控制 |
4.2.1 卷取侧导板控制原理 |
4.2.2 头部夹钢起套分析 |
4.2.3 侧导板管控要点 |
4.3 卷筒打滑 |
4.3.1 卷筒打滑原因分析 |
4.3.2 卷筒打滑应对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善粗轧和精轧板形 |
5.1 粗轧板形 |
5.1.1 粗轧翘扣头问题 |
5.1.2 轧制中心线对板形的影响 |
5.1.3 粗轧模型设定及负荷分配对板形的影响 |
5.1.4 其它影响因素 |
5.2 精轧板形 |
5.2.1 优化辊型匹配 |
5.2.2 板坯宽窄混轧 |
5.2.3 优化负荷分配 |
5.2.4 其它方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HSE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重点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废盐酸再生项目HSE管理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废盐酸再生项目及其特点 |
2.1.2 废盐酸再生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
2.1.3 废盐酸再生项目HSE管理影响因素 |
2.2 废盐酸再生项目HSE管理理论基础及标准 |
2.2.1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2.2.2 HSE标准体系 |
2.2.3 废盐酸再生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及HSE监督要求 |
2.3 废盐酸再生项目HSE风险分析 |
2.3.1 HSE风险产生源 |
2.3.2 HSE风险识别模式 |
2.3.3 HSE风险的特点及危害 |
2.3.4 HSE风险的评价 |
第3章 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不同阶段HSE管理分析 |
3.1 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简介 |
3.1.1 咸阳宝石公司简介 |
3.1.2 咸阳宝石公司HSE理念 |
3.1.3 废盐酸再生项目简介 |
3.2 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论证设计阶段HSE管理分析 |
3.2.1 工程布局HSE管理分析 |
3.2.2 建筑设施HSE管理分析 |
3.2.3 生产设备HSE管理分析 |
3.2.4 公用及辅助工程HSE管理分析 |
3.2.5 项目论证设计阶段HSE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 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施工阶段HSE管理分析 |
3.3.1 施工人员行为HSE管理分析 |
3.3.2 施工材料HSE管理分析 |
3.3.3 施工设备HSE管理分析 |
3.3.4 施工现场HSE管理分析 |
3.3.5 项目施工阶段HSE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运行阶段HSE管理分析 |
3.4.1 生产工艺及流程HSE管理分析 |
3.4.2 生产产品HSE管理分析 |
3.4.3 作业现场HSE管理分析 |
3.4.4 生产阶段HSE管理的PDCA循环和持续改进 |
3.4.5 项目运行阶段HSE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HSE管理制度、措施及策略 |
4.1 项目HSE管理组织管理体系 |
4.1.1 概述 |
4.1.2 HSE组织架构 |
4.1.3 HSE管理规章 |
4.2 项目HSE管理制度 |
4.2.1 HSE组织制度 |
4.2.2 HSE申请制度 |
4.2.3 HSE会审制度 |
4.2.4 HSE检查制度 |
4.2.5 HSE会议制度 |
4.2.6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
4.2.7 HSE培训与教育制度 |
4.3 项目HSE管理措施 |
4.3.1 HSE预防管理措施 |
4.3.2 HSE风险预警措施 |
4.3.3 HSE应急保障措施 |
4.3.4 HSE组织内部沟通措施 |
4.4 项目HSE管理策略 |
4.4.1 加强控制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系数 |
4.4.2 提高HSE事故的预防意识 |
4.4.3 HSE的检查与整改跟踪 |
4.4.4 培养员工HSE文化意识 |
4.4.5 建立实时协调改进的专管部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氧化铁产品的市场变化及应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J]. China National Coatings Industry Association;. 中国涂料, 2021(04)
- [2]做深做精,助力氧化铁行业绿色发展——2020年氧化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回顾及2021年展望[J]. 林治华. 中国涂料, 2021(03)
- [3]氧化铁行业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J]. 林治华. 中国涂料, 2020(07)
- [4]《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雨童. 河北大学, 2020(08)
- [5]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D]. 吴军年. 兰州大学, 2019(02)
- [6]迈进新时代,绿色发展不停步——2019年上半年氧化铁行业市场趋势分析[J]. 林治华. 中国涂料, 2019(07)
- [7]含重金属酸洗废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D]. 何洋溢. 上海大学, 2019(03)
- [8]紧跟时代脉搏,推进行业工作——2018年氧化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下)[J]. 林治华. 中国涂料, 2019(04)
- [9]热轧带钢轧制稳定性的研究[D]. 杨涛. 东北大学, 2018(02)
- [10]咸阳宝石公司废盐酸再生项目HSE管理研究[D]. 李清平.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