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紫内酯合成的探讨

结晶紫内酯合成的探讨

一、结晶紫内酯的合成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敏,宋晓宇,张倩,陈彤,程森祥[1](2021)在《新型压敏染料的合成与紫外可见光谱性能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成了新的蓝色压敏染料。以2-甲基吲哚为原料,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经条件优化,以97.1%的转化率合成了N-甲基-2-甲基吲哚,然后与4-氯苯酐在甲苯中反应得到化合物吲哚酮酸,再与3-甲氧基-N,N-二甲氨基苯甲醚在乙酸酐中反应得到氯代吲哚紫(CIL)。整个工艺过程共计3步,每步的转化率均在90%以上。每步的反应不需要纯化处理,直接进行下步反应,工艺简单。利用1HNMR、13CNMR、IR和MS等对CIL进行了结构确认。最后还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性能测定,并与结晶紫内酯(CVL)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IL摩尔吸光系数大于CVL,且对酸变色稳定。

于雅鑫[2](2020)在《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刺激响应型光功能材料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纸质文档上的信息记录一直是保持人类活动记录和传播文明最重要的方法。然而,传统的信息记录方法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重大安全问题。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如何实现纸质文档的信息安全与保护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安全印刷的发展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其中,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吸收或发射可逆变化的刺激响应型功能材料在安全打印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采用刺激响应材料制备的“安全油墨”或“安全纸张”所打印出的信息,只有通过正确的解码方法,才能显示出加密的信息,极大地保障了纸张上打印的信息安全。因此,为了提高记录信息的安全性,发展响应行为可控的刺激响应材料至关重要。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对材料分子结构的修饰进行响应行为调控的报道。然而,这种方法会涉及复杂的合成和提纯过程,不易于响应行为的动态调控。本文以动态离子键为基础,分别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抗衡离子的结晶紫内酯水杨醛肼(CVLSH-Zn-X)配合物和不同卤化物阴离子的咔唑三苯基膦盐衍生物(CBTP-X),通过改变抗衡离子,实现了响应行为的调控,并实现它们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1、通过抗衡离子调控结晶紫内酯衍生物光致变色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设计合成了结晶紫内酯水杨醛肼(CVLSH),并将CVLSH通过金属-配体配位键与锌盐结合形成了CVLSH-Zn-X配合物。随着锌盐抗衡离子碱性的增加,抗衡离子与Zn2+之间的诱导效应增强,使得Zn2+周围的正电荷密度下降,进而降低金属离子与氮原子之间的诱导效应,氮原子周围的负电荷密度增加,稳定开环形式所需的能量也会增加,光致变色速率越慢,从而获得具有不同着色性和着色速率的光致变色分子。利用这些锌配合物的可控光致变色特性,制备了智能光致变色膜、ASCII二进制加密并成功实现了多级安全打印。本课题合成较为简单,通过改变锌盐的抗衡离子即可实现光致变色分子行为的动态调控,过程简单,调控策略方便且高效。2、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室温磷光材料光物理性质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咔唑三苯基膦衍生物(CBTP)与不同卤化物阴离子(Cl-,Br-和I-)结合的发光体。通过调控室温磷光材料的抗衡离子,利用外部重原子效应(EHE),引起自旋轨道耦合(SOC)显着增加,从而提高系间窜越(ISC)速率。实现了不同的室温磷光发光颜色。利用配合物可控的发光性质,实现了安全打印以及掺杂白光发射应用。本课题,通过调控配体的外部重原子,实现室温磷光分子发光行为的动态调控,过程简单高效。

张婉[3](2020)在《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对热具备响应性能的智能材料主要包括热响应变色材料、热响应荧光材料和热响应高分子材料。热致变色材料不仅具有丰富艳丽的色彩,还能通过自身颜色的变化对物体表面温度和温度分布的改变进行指示。将热致变色材料应用于纺织材料上,织物会随温度变化而产生一系列颜色变化,从而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控,集功能化与美观为一体。热致变色材料为环境刺激敏感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胶囊化以避免如pH、溶剂、光等普遍存在的环境刺激,以保证热致变色性能的良好发挥和持久应用。然而,由于胶囊缺乏可与织物反应的基团,目前热致变色纺织品主要通过涂层法将胶囊粘合在织物上获得,所制备的热致变色纺织品通常具有含醛、手感变差、灵敏度降低等问题。热致变色胶囊变色过程中的储能功能被大量报道,却未能与热致变色性能协同发挥作用。此外,热致变色胶囊单一的可见光波段变色响应不仅降低了变色的鲜艳度,也限制了热致变色功能的发挥。因此,开发反应型多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设计热致变色与储能协同发挥作用的热致变色胶囊,成为热致变色纺织品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硅烷偶联剂的硅氧烷基团与热致变色胶囊表面羟基之间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环氧基团改性的热致变色胶囊。热致变色胶囊表面上的环氧基团能够与棉纤维上的羟基基团反应并形成共价键,使棉织物具有耐久的颜色和热致变色性质,是一种适用于棉织物的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着重探讨热致变色胶囊的温度响应变色性能,着色棉织物机理以及热致变色棉织物变色性能,分析了胶囊及热致变色棉织物化学结构、形貌以及热稳定性。改性热致变色胶囊以及热致变色棉织物都具有良好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当温度高于45℃,胶囊从蓝色变为白色,当温度降低至45℃以下,胶囊则又从白色恢复为蓝色,加热冷却过程色差值高达78。改性后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可达300℃。使用该胶囊制备的热致变色棉织物具有与胶囊一致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水洗牢度达到34级,摩擦牢度达到4级。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法制备织物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是一种获得耐久性热致变色功能纺织品的有效且简易的方法。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壳材原料,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六醇为芯材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二氧化硅为壳材的热致变色胶囊。所制备的热致变色胶囊粒径为2040nm。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胶囊的热致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热致变色胶囊的热响应颜色变化明显,变色灵敏且可逆,胶囊的颜色从深蓝色(25℃)变为淡蓝色(45℃)最后稳定为无色(80℃)。温度降低过程中,胶囊颜色对应升温过程可以实时稳定的恢复至深蓝色,变色前后色差高达30,具备较佳的热致变色效果。胶囊的热稳定性大于130℃,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实现了其对涤纶织物的着色。对比空白涤纶织物的形貌,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呈深蓝色,织物表面及间隙存在大量胶囊,涤纶纤维内部同样呈现蓝色,表明热致变色胶囊具有较好的着色性。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不仅具有与热致变色胶囊一致的热致变色性质,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其中,摩擦牢度,水洗牢度均超过4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为热致变色纤维的制备开拓了思路。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以及丙烯酸为反应单体,石蜡作为相变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环氧基团功能化的石蜡基相变胶囊。通过调控核壳材料质量比,获得平均粒径400 nm左右,负载量高达90.7%,焓值达到118.7 J/g,热稳定性超过180℃的相变胶囊。采用溶胶凝胶法以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和正硅酸四乙酯为壳材原料制备了带有活性氨基官能团的热致变色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氨基与环氧基亲核加成反应在相变胶囊表面接枝上热致变色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得粒径约为450 nm的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并对其形貌、热导率、热稳定性、升温前后颜色性能及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热致变色胶囊在相变胶囊上的负载量实现了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的相变温度与热致变色温度同步响应。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具备通过颜色变化调节温度的能力:在低于相变温度(46℃)时呈现深色,利于提高太阳能吸收;当温度高于相变温度(46℃)时,其颜色从深色变为白色,增加太阳光的反射,减少能量吸收,以防温度继续升高,从而将温度维持在相变点附近。通过与空白模型对比,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在调温应用中展现出7℃的温度调整,呈现了极佳的热调节性能,说明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是一种有效调节热能的智能材料,是热致变色材料在发挥颜色指示性能外,颜色调温性能的又一展现。通过酰胺化反应,对罗丹明B进行结构改性,获得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二氧化硅为壳材的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平均粒径约35 nm。考察了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溶液(液态体系)和长链醇(固态体系)中的荧光热致变色性能及热致变色机理。在溶液中,随着温度升高,荧光强度不断增加,在37℃至45℃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荧光强度呈合理的线性关系(R2=0.9934)。同时,由于电子在热激发作用下跃迁至更高能级,使得溶液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加,表现出UV/可见双波段温度响应颜色变化。在固体体系中,当温度超过长链醇熔点,热致变色材料由玫红色变为淡黄色,荧光粉消失,平均热致变色响应速度为0.05 s-1。使用固态热致变色体系制备的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好,热致变色性能未受胶囊包覆影响,随温度升高从粉红色(25℃)变为淡黄色(高于45℃),同时荧光强度逐渐下降,表明该热致变色胶囊具有稳定的UV/可见双波段温度响应变色性能,可以在更多特殊领域对温度变化进行指示监控。使用双吲哚并喹吖二酮(IQA)有机染料分子配合多碳链脂肪醇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具有荧光增强型热致变色双功能的热响应材料,并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缩水聚合的方式对该增强型荧光热致变色材料进行胶囊包覆,从而获得粉末状的紫色热致变色荧光增强型UV/可见双波段响应胶囊。胶囊尺寸大小在10至30 nm之间,热稳定性超过140℃。加热后,可见光下,胶囊从深紫色(30℃)变为橘红色(高于45℃);在紫外光(365 nm)下,胶囊从无荧光状态(30℃)突变为发射强烈的金黄色荧光(高于45℃)。使用该胶囊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进行热致变色整理,所制备的热致变色涤纶织物保留了热致变色胶囊的温度响应变色性能。研究了胶囊的热致变色机理以及荧光增强的温度响应机制,监测了温度-颜色变化及可逆性。胶囊和着色后的织物均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实时、高度可逆的方式呈现出清晰的颜色变化和罕见的高对比度的荧光状态变化。加热后,可见光下,由深紫色(30℃)变为橘红色(高于45℃);在紫外光(365nm)下,由暗淡的无荧光状态(30℃)突变为发射强烈的金黄色荧光(高于45℃)。此外,该染料系统还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熔点的脂肪醇溶剂对热敏转变温度进行控制。

牟明鹏[4](2020)在《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种具有颜色变换功能并且可以循环多次使用的功能材料。近年来所研究的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体系中常常伴有低毒性的双酚A,并且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其使用的环境和寿命。本文通过利用不同种类显色剂来替换双酚A,以及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对变色材料进行包裹,通过对变色材料的变色性能、包裹率、老化试验、粒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研究表征,确定了无毒性的最佳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体系和变色材料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本文选用结晶紫内酯作为发色剂,1-十四醇作为溶剂,分别以4-十二烷基酚、异烟酸、1,3-二甲基巴比妥酸、8-羟基喹啉4种无毒物质作为显色剂,制备一系列配比的变色材料复配物,通过对变色材料复配物的变色效果和可逆性研究,筛选出了最佳显色剂为4-十二烷基酚;结晶紫内酯/4-十二烷基酚/1-十四醇体系变色复配物的最佳质量配比为1:4:50,制备出的变色复配物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耐疲劳循环性能和变色性能,变色温度在31.6℃37.1℃之间,在室温下为鲜艳的蓝色,变色后为无色透明,变色可逆性好。采用无水甲醇对三聚氰胺树脂进行改性的同时对制备工艺也进行了优化,并且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采用干-湿法工艺制备出的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在粘度、游离甲醛的百分含量上都低于单独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的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筛选出三聚氰胺/甲醛/无水甲醇的最佳摩尔比为1:7:15,此数脂中游离甲醛的百分含量在0.3%以下,符合标准规定的制备工艺。采用原位聚合法,以最佳质量配比的变色复配物作为囊芯,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作为囊壁,制备出了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变色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案为:乳化剂的添加量为3 wt%(囊芯变色复配物的百分含量)、乳化时的搅拌速度为2000 rpm、囊芯与囊壁的质量比0.45、微胶囊的固化pH=5。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的变色材料微胶囊包覆效果非常好且形状大小均匀,粒径大小在2.45μm2.78μm之间,并且具有优良的变色性能和使用寿命。

张亚[5](2019)在《具有可逆热致变色的正二十二烷/二氧化硅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文中提出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类新型智能材料,其颜色变化是由温度改变导致相态转变所引起的。功能材料在新材料领域占据比例超过85%,它们也是高新技术的发展热点。但热致变色复配物的环境稳定性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循环可逆变色。为克服以上问题,本文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将其吸附在无机外壳相变微胶囊的表面,然后在外层聚合一层透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外壳,制备具有热能存储和热致变色双功能的微胶囊。通过调控各组分的质量比实现热致变色和相变过程的统一,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变化直观的展示内部相变材料的储能或释放能量状态。本文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以Si02为无机壳的相变微胶囊,借助硅烷偶联剂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之后利用巯基自组装热致变色复配物,然后聚合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我们对实验样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能谱(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化学分析证明了热致变色复配物在二氧化硅外壳表面的成功固载;相变储能性能分析表明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结晶焓为121.1J/g,熔融焓为125.5J/g。对比热致变色复配物和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研究发现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形态稳定性和可逆变色性能。通过表征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变色温度和正二十二烷的相变温度,研究表明热致变色复配物能够有效通过颜色变化表示内部核材的储能或释能状态。综合实验结果,研究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表现出了良好的可逆变色性能、循环稳定性、形态稳定性、环境耐受性以及相匹配的温度指示性能,这主要得益于相变储能材料发挥的温度调节作用和外部复配物的热致变色特性。此类双功能微胶囊除传统的热能存储,还具有热致变色功能,在提前预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热传感器、建筑涂料、食品和医药包装以及各种新兴应用中。

徐越[6](2018)在《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涂料里面的颜填料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会失去鲜艳的颜色,出现变色或是褪色现象,需要重新修补,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负担和成本。实际上人们可以通过微胶囊技术进行自修复,保护颜填料,减小了环境对颜填料的影响,节约成本,大大增加了有色涂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若将变色材料进行微胶囊化,制作变色涂料,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有色涂料的使用范围,丰富人们的生活。本文在制备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时,先将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癸酸双酯,三者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制备成热致可逆变色囊芯材料。为了得到颜色较深的囊芯材料复配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探究三者用量配比,最佳比例为n结晶紫内酯:n双酚A:n癸酸双酯=1:2:25。再将囊芯材料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大分子乳化剂进行乳化,加入单体苯乙烯和交联剂二乙烯基苯,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的作用下,进行原位聚合,形成壳壁包裹囊芯材料,得到可逆变色微胶囊乳液。所制备的微胶囊乳液在0 ℃呈现蓝色,温度升高,蓝色变浅,70℃时为乳白色。经过50次反复升温和降温,颜色规律性变化,有良好的热致可逆变色性。本实验通过红外光谱基本确定合成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大分子乳化剂的结构,使用粒度分析仪和透反射显微镜表征微胶囊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选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探究微胶囊囊壁性能,最后系统性测试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乳液反应温度在8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7%,囊壁与囊芯材料投料比(质量比)为2:1时,DSC测试的微胶囊中囊芯材料的起始结晶温度最低,为4℃,所得微胶囊囊壁性能最佳。乳化剂用量在0.02mol/L,反应转速在1200r/min时,微胶囊乳液得到的平均粒径最小,为1545nm。同时大分子乳化剂用量为囊芯材料质量的4%,微胶囊乳液固含量在10-30%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良好的微胶囊乳液。其次微胶囊乳液与环氧树脂乳液二者进行混合,可得到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加入助料助剂可得到变色涂料。首先采用聚乙二醇(PEG)改性环氧树脂,让改性后的环氧树脂(PME)再乳化环氧树脂和微胶囊乳液,得到稳定的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最后将该乳液加入固化剂和其他助剂,制备成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制备的可逆变色涂料在50次反复升温和降温过程中,漆膜颜色由蓝色(0℃)变成无色(70 ℃),呈现规律变化,有良好的热致可逆变色性能。之后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 PME的结构,使用旋转粘度计和粒度分析仪表征微胶囊乳液对可逆变色环氧乳液粘度、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通过附着力试验仪、弹性试验仪、镜向光泽度仪、摆式硬度计、盐雾试验箱和紫外光老化试验箱分别对涂料漆膜附着力、弹性、光泽度、硬度和防腐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分别用分子量为4000,6000和10000的PEG改性环氧树脂E44,所得的PME44可以乳化E44,且用量(wt.%)需在9.7%以上。同时分别用分子量为4000,6000的PEG来改性环氧树脂E20,PME20可以乳化E20,用量(wt.%)需在14.55%以上。PME用量的增加同时会影响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漆膜的性能,漆膜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都会降低,因而PME的用量(wt.%)一般控制在19.4%以下。当微胶囊乳液粒径大于纯环氧树脂乳液粒径时,二者被PME乳化后,随着微胶囊乳液用量增加,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增大、分布增大。若微胶囊乳液粒径小于纯环氧树脂乳液粒径,增加微胶囊乳液用量,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粒径减小、分布增大。在二者粒径接近时,微胶囊乳液用量对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粒径及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微胶囊乳液用量增加,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和粘度降低,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漆膜的光泽度,附着力,弹性,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能降低。所以微胶囊乳液的用量(wt.%)应控制在15%以下。实验所用的三种常温固化剂:四乙烯五胺,环己二胺和W60,其中使用环己二胺固化得到的漆膜在性能上最佳。总体上环氧树脂E20制备的涂料在漆膜光泽度,硬度,耐盐雾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上都要优于环氧树脂E44。本课题合成的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属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具有安全,环保和有一定防腐能力,表现出可逆颜色的变化,拓宽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应用范围。对探究微胶囊乳液的合成,拓展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徐建锋[7](2015)在《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两种类型的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其在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利用原位聚合法,采用脲醛树脂为壁材,结晶紫内酯、热敏玫红分别和十四醇以及双酚A混合为芯材制备了两种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利用生物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仪器分别对两种微胶囊进行微观形貌和尺寸的观察,同时对其变色时间、变色温度范围、耐热老化性、耐有机溶剂性、耐化学稳定性、耐疲劳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粒径总体在30-50μm之间,变色温度范围在40-52℃之间,变色时间20 s左右;热敏玫红微胶囊的粒径总体在20-50 μm之间,变色温度范围在30-42℃之间,变色时间20 s左右;两种微胶囊均为球状颗粒,且变色明显、灵敏。通过对比微观形貌、粒径、变色时间和变色温度范围可知,采用十四醇为芯材溶剂、F/U摩尔比为1.8制备的微胶囊性能最佳,且均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耐有机溶剂性、耐化学稳定性、耐疲劳性,但强碱对其有一定影响。因此,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的两种微胶囊均为实用性强、变色效果好的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在得出最佳的微胶囊制备配比的基础上,合成足够量的有机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将微胶囊加入到木粉/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中制备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并分别测定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和未加微胶囊的普通木塑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变色色差均很大,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纯木塑复合材料相比都得到大幅提高,冲击韧性略微下降,但是相差不大;由于两种微胶囊的加入,增加了复合材料中刚性粉末所占的比例,和纯木塑复合材料相比,这两种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黏性和弹性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界面相容性较好,适合应用于对刚性要求较大的材料中,是具有优良变色功能的生物质复合材料。通过3种变色体系变色材料(Co2+—十四醇体系、溴酚蓝—Co2+—十四醇体系、溴酚蓝—Mg2+-十四醇体系)的初期研究可知,三种变色材料在加热前后均发生颜色变化,但是一旦与木塑复合材料混合后,其颜色不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对木粉进行改性。通过对改性的木粉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得到,利用三甲基硅醇在20℃正己烷为溶剂中进行处理的木粉效果最好,通过接枝反应可以消除大部分的羟基(-OH)。利用接枝改性木粉、LDPE和三种体系变色材料制备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得到的三种复合材料仅有加入溴酚蓝—Co2+—十四醇体系的复合材料具有可逆热致变色功能,且该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比普通木塑复合材料好,性能更加优越。

高燕[8](2015)在《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在纺织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热致变色纺织品是一种可随外界温度变化呈现不同颜色的新型功能性纺织品。它的出现,符合现代人追求时尚、渴望创新的个性化需求。论文以制备性能优异的可逆热致变色纺织品为目的,首先分析了三组分有机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变色机理,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每种组分对复配物变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三组分间的最佳配比,并使用原位聚合法对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包覆处理。通过讨论不同工艺对微胶囊包覆效果的影响,确定变色微胶囊最佳合成工艺,并通过浸轧法和涂层法实现了纯棉机织物的可逆变色。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以结晶紫内酯或热敏红为隐色剂,双酚A为显色剂,十四醇为溶剂的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隐色剂、显色剂、溶剂三者间的最佳配比为1:3:65,变色温度区间为25.8-31.5℃;以十六醇为溶剂时,三组分间的最佳配比为1:4:65,变色温度区间为36.7-43.5℃;以十四醇与十六醇二元混合体系为溶剂,制备出变色温度在20.6-43.1℃之间的系列变色复配物。(2)按照最佳配比制备的有机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为芯材,三羟甲基三聚氰胺为壁材,XP为乳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变色微胶囊。讨论了乳化时间、乳化速度、反应pH、芯壁比对微胶囊包覆效果、表面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实验确定变色微胶囊的最佳合成工艺是:乳化速度为10000r/min,乳化时间为10min,反应pH为4.0,芯壁比为3:2,反应时间为2.5h,制备的微胶囊液加入分散剂NNO后再用超声波分散处理。(3)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微胶囊的包覆情况和外观形态进行研究,应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进行分析,利用DSC和分光色差仪对微胶囊的热学性能和变色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对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粒径分布图分析,制备的变色微胶囊包覆较好,多为近似圆形,微胶囊表面较为光滑且粒径分布均匀,粒径主要集中在4-11um,平均粒径为8.662um,粒径中间值为8.031um。由微胶囊的变色性能和热学性能分析得知,微胶囊包覆处理后,材料的相变温度由41.59-46.72℃提高到43.26-49.36℃,从而变色温度由36.79-43.1℃提高到39.9-45.1℃,但材料仍具有较好的变色性能,变色时间为63s,且在2100次变色循环后仍能灵敏变色。对变色微胶囊耐溶剂性和耐酸碱性分析得知,包覆处理后变色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化学稳定性。(4)分别采用浸轧法和涂层法将变色微胶囊整理到纯棉机织物上,并对整理后织物的变色性能、服用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表明,经过浸轧法和涂层法整理后织物均具有较好的变色性能,且具有一定的调温效果。涂层法整理织物的变色性能和调温效果优于浸轧法整理织物,但其透气性和透湿性很差。涂层法整理后织物透气率仅为203.2mm/s,水蒸气透过率只为316.54g/(24h m2),但增重率高达71.63%,厚度增加到0.404mm,断裂强力增加到745.5N,断裂伸长率为22.13%。浸轧法整理后织物增重率为26.47%,厚度为0.386mm,断裂强力提高到725.0N,断裂伸长率增加到23.84%,但织物仍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透气率为576.8mm/s,水蒸气透过率为426.80g/(24h m2)。

徐建锋,杨文斌,吴秋宁,杨越飞[9](2014)在《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表明分别对自制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和市售蓝色微胶囊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粒径分析,测定未处理的微胶囊的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对其进行加热、浸泡有机溶剂、浸泡化学试剂、升降温处理,再测定其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结果表明,和市售蓝色微胶囊相比,自制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粒径较小,变色较灵敏,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但变色温度范围较小。自制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有机溶剂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两者均有优良的耐热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

黄玉平[10](2012)在《压敏染料结晶紫内酯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采用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Vilsmeier反应合成得到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5 h,N,N-二甲基苯胺与三氯氧磷配比为1∶1.3(mol/mol)时,收率为87.8%.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N,N-二甲基苯胺、间二甲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缩合、氧化得到结晶紫内酯,收率41.5%.

二、结晶紫内酯的合成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晶紫内酯的合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压敏染料的合成与紫外可见光谱性能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N-甲基-2-甲基吲哚(1)的合成
        1.2.2 3-甲氧基-N,N-二甲基苯胺(2)的合成
        1.2.3 (N-甲基)-2-甲基吲哚酮酸(3)的合成
        1.2.4 氯代吲哚紫(CIL,4)的合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成条件分析
        2.1.1 N-烷基化产物1的合成条件分析
        2.1.2 化合物2的合成条件分析
    2.2 CIL的结构确认
    2.3 CIL的紫外可见光谱性能分析
3 结论

(2)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刺激响应型光功能材料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刺激响应材料的性能调控
    1.3 刺激响应材料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1.3.1 光致变色材料
        1.3.2 水致变色材料
        1.3.3 热致变色材料
        1.3.4 酸碱响应变色材料
        1.3.5 其他响应变色材料
    1.4 室温磷光材料
        1.4.1 室温磷光材料的性能调控
        1.4.2 室温磷光材料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第二章 通过抗衡离子调控结晶紫内酯衍生物光致变色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2.1 设计思路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合物CVLSH-Zn-X的光致变色性质
        2.3.2 配合物CVLSH-Zn-X的光致变色速率
        2.3.3 配合物CVLSH-Zn-X的光致着色性
        2.3.4 配合物CVLSH-Zn-X的在黑暗条件下的回复性
        2.3.5 配合物CVLSH-Zn-X的光致变色机理研究
        2.3.6 配合物CVLSH-Zn-Br在安全打印和可重复打印中的应用
        2.3.7 配合物CVLSH-Zn-X在二进制加密中的应用
        2.3.8 配合物CVLSH-Zn-X在光致变色薄膜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室温磷光材料光物理性质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3.1 设计思路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BTP-X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2 CBTP-X的光致发光光谱
        3.3.3 CBTP-X的瞬态寿命光谱和低温磷光光谱
        3.3.4 室温磷光材料外部重原子效应机理研究
        3.3.5 CBTP-X与 KI掺杂实现白光发射的应用
        3.3.6 CBTP-X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化合物的质谱、核磁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及变色机理
        1.1.1 分子间电子转移型热致变色材料
        1.1.2 立体结构变化型热致变色材料
        1.1.3 分子开环型热致变色材料
        1.1.4 晶型转化型热致变色材料
    1.2 热致变色胶囊的制备及研究现状
        1.2.1 界面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2 原位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3 溶胶凝胶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4 复凝聚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2.5 乳液聚合法制备热致变色胶囊
    1.3 热致变色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热致变色纤维
        1.3.2 热致变色印花织物
        1.3.3 热致变色染色织物
        1.3.4 热致变色服装应用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2.3.2 热致变色棉织物制备
        2.3.3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红外光谱
        2.3.4 热致变色棉织物表面形貌
        2.3.5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2.3.6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热稳定性
        2.3.7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棉织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2.3.8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元素分析
        2.3.9 热致变色棉织物颜色性能
        2.3.10 热致变色棉织物色牢度
    2.4 结果和讨论
        2.4.1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结构表征
        2.4.2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温度及热稳定性
        2.4.3 反应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2.4.4 热致变色棉织物着色机理
        2.4.5 热致变色棉织物表面形貌
        2.4.6 热致变色棉织物变色温度和热稳定性
        2.4.7 热致变色棉织物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2.4.8 热致变色棉织物色牢度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3.3.2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制备
        3.3.3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红外光谱
        3.3.4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表面形貌
        3.3.5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3.3.6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3.3.7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热稳定性
        3.3.8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透染性测试
        3.3.9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热成像
        3.3.10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和热致变色织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3.3.11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颜色性能
        3.3.12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元素分析
        3.3.13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色牢度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3.4.2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3.4.3 二氧化硅基热致变色胶囊热致变色机理
        3.4.4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表面形貌
        3.4.5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3.4.6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变色机理
        3.4.7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变色温度和热稳定性
        3.4.8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着色机理
        3.4.9 热致变色涤纶织物热响应疲劳度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石蜡胶囊制备
        4.3.2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4.3.3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4.3.4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4.3.5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测试
        4.3.6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4.3.7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红外光谱
        4.3.8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性能
        4.3.9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吸收/反射光谱测试
        4.3.10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元素分析
        4.3.11 石蜡胶囊和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导热系数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石蜡胶囊形貌结构
        4.4.2 石蜡胶囊结构表征
        4.4.3 石蜡胶囊热稳定性
        4.4.4 石蜡胶囊热焓
        4.4.5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4.4.6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结构表征
        4.4.7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相变温度
        4.4.8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4.4.9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颜色变化
        4.4.10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吸收/反射光谱
        4.4.11 调温型热致变色胶囊热导率及调温性能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制备
        5.3.2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5.3.3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核磁共振氢谱
        5.3.4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质谱
        5.3.5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红外光谱
        5.3.6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和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5.3.7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和胶囊荧光光谱
        5.3.8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颜色性能
        5.3.9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5.3.10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粒径测试
        5.3.1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结构分析
        5.4.2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溶液中热致变色性能
        5.4.3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在固相中热致变色性能
        5.4.4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材料变色机理
        5.4.5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5.4.6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5.4.7 UV/可见光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的热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荧光增强型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制备
        6.3.2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的制备
        6.3.3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涤纶织物制备
        6.3.4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的核磁共振氢谱
        6.3.5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质谱
        6.3.6 甲基化双吲哚并喹吖二酮/十六醇体系荧光量子产率
        6.3.7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紫外可见光谱
        6.3.8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荧光光谱
        6.3.9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和织物颜色性能
        6.3.10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表面形貌
        6.3.11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6.3.12 荧光增强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稳定性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形貌结构
        6.4.2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热性能分析
        6.4.3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6.4.4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胶囊变色机理
        6.4.5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温度响应变色性能
        6.4.6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响应温度可调性
        6.4.7 荧光增强UV/可见双波段热致变色织物耐疲劳性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附录2 :主要缩写名称

(4)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变色材料
        1.1.1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概述
        1.1.2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
    1.2 微胶囊
        1.2.1 微胶囊的定义
        1.2.2 微胶囊的功能
        1.2.3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3 热致变色材料微胶囊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特色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特色点
第2章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制备
        2.3.2 最佳显色剂的筛选
        2.3.3 最佳配比的筛选
        2.3.4 变色机理的验证
    2.4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变色性能的测试
        2.4.1 变色温度
        2.4.2 变色时间
        2.4.3 复色时间
        2.4.4 变色效果
        2.4.5 变色可逆性
        2.4.6 老化试验
        2.4.7 耐疲劳循环测试
        2.4.8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
        2.4.9 红外光谱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最佳显色剂的筛选
        2.5.2 最佳质量配比的筛选
        2.5.3 变色机理的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药品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药品
    3.3 实验方法
        3.3.1 甲醚化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
        3.3.2 最佳摩尔配比树脂的筛选
        3.3.3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微胶囊的制备
    3.4 性能测试
        3.4.1 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检测
        3.4.2 树脂外观的检测
        3.4.3 树脂粘度的测定
        3.4.4 微胶囊的包裹率测试
        3.4.5 微胶囊变色前后的颜色对比
        3.4.6 微胶囊的粒径大小测试
        3.4.7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3.4.8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
        3.4.9 红外光谱测试
        3.4.10 微胶囊的变色性能测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甲醛含量标准曲线的拟合
        3.5.2 最佳摩尔配比树脂的筛选
        3.5.3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的影响
        3.5.4 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影响
        3.5.5 囊芯与囊壁的质量比对微胶囊的影响
        3.5.6 固化pH对微胶囊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色材料微胶囊的性能研究及分析
    4.1 变色材料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的确定
    4.2 变色材料微胶囊的变色性能分析
    4.3 变色材料微胶囊的SEM分析
    4.4 变色材料微胶囊的粒径分析
    4.5 变色材料微胶囊的FT-IR分析
    4.6 变色材料微胶囊的老化性能分析
    4.7 变色材料微胶囊的耐疲劳循环测试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具有可逆热致变色的正二十二烷/二氧化硅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热致变色材料简介
        1.1.1 热致变色材料分类
        1.1.2 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
        1.1.2.1 可逆有机热致变色材料
        1.1.2.2 可逆无机热致变色材料
        1.1.2.3 液晶
        1.1.3 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
        1.1.3.1 固相法
        1.1.3.2 液相沉积法
        1.1.3.3 气相沉积法
        1.1.4 热致变色材料的应用领域
        1.1.4.1 智能窗户
        1.1.4.2 传感器
        1.1.4.3 功能性涂料
    1.2 相变材料简介
        1.2.1 固液相变材料分类
        1.2.1.1 有机固液相变材料
        1.2.1.2 无机固液相变材料
        1.2.1.3 共晶相变材料
        1.2.2 各类相变材料分析
        1.2.3 微胶囊的合成方法
        1.2.3.1 原位聚合
        1.2.3.2 复凝聚法
        1.2.3.3 溶胶凝胶法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本课题的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步骤
        2.3.1 SiO_2无机壁材微胶囊的合成
        2.3.2 SiO_2无机壁材微胶囊的表面巯基化修饰
        2.3.3 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制备
        2.3.4 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2.4 实验结果表征与测试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4 X射线能谱仪(EDS)
        2.4.5 X射线衍射仪(XRD)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7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4.8 热重分析仪(TGA)
        2.4.9 多渠道温度采集仪
        2.4.10 红外热成像仪
        2.4.11 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变色区间
        2.4.12 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变色时间
        2.4.13 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复色时间
        2.4.14 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变色可逆性
3 SiO_2无机壁材微胶囊的表征与分析
    3.1 合成机理
    3.2 无机外壳相变微胶囊的形貌表征及分析
    3.3 SiO_2无机壁材微胶囊的结构分析
    3.4 SiO_2无机壁材微胶囊的化学组成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热致变色复配物及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表征与分析
    4.1 热致变色复配物变色机理
    4.2 热致变色复配物化学结构分析
    4.3 热致变色复配物的最佳配比及变色情况
    4.4 热致变色复配物温度匹配分析
    4.5 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固载机理
    4.6 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
    4.7 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分析
    4.8 可逆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化学组成分析
    4.9 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相变储能性能分析
    4.10 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循环稳定性分析
    4.11 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控温性能分析
    4.12 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分析
    4.13 热致变色相变微胶囊的变色性能分析及可逆性
    4.14 本章小结
5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6)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热致可逆变色涂料的概述
        1.1.1 热致可逆变色材料
        1.1.2 热致可逆变色涂料的应用
    1.2 微胶囊技术的概述
        1.2.1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2.2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1.3 水性环氧树脂的概述
        1.3.1 水性环氧树脂的发展
        1.3.2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1.3.3 水性环氧树脂的应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囊芯材料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和仪器
    2.3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囊芯材料的制备
        2.3.1 囊芯材料的制备方法
        2.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结晶紫内酯的可逆变色机理
        2.4.2 囊芯材料复配物的可逆变色机理
        2.4.3 结晶紫内酯和双酚A配比的影响
        2.4.4 共溶剂用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和仪器
    3.3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乳液的制备
        3.3.1 大分子乳化剂的制备
        3.3.2 微胶囊乳液的制备
    3.4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的结构及其乳液的性能表征
        3.4.1 荧光显微镜观察
        3.4.2 透反射显微镜观察
        3.4.3 微胶囊乳液的热致可逆变色
        3.4.4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的热稳定性TG测试
        3.4.5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的DSC测试
        3.4.6 微胶囊乳液的固含量测定
        3.4.7 微胶囊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3.4.7.1 微胶囊乳液的机械稳定性的测定
        3.4.7.2 微胶囊乳液的储存稳定性的测定
        3.4.7.3 微胶囊乳液的稀释稳定性的测定
        3.4.7.4 微胶囊乳液的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3.4.8 微胶囊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3.5 结果与讨论
        3.5.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的FTIR分析
        3.5.2 微胶囊结构和形貌
        3.5.3 微胶囊乳胶粒的形成机理
        3.5.4 微胶囊乳液的热致可逆变色性
        3.5.5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囊壁材料性能
        3.5.5.1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3.5.5.2 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DSC分析
        3.5.6 影响微胶囊囊壁材料性能的因素
        3.5.6.1 反应温度对微胶囊囊壁材料性能的影响
        3.5.6.2 引发剂用量对微胶囊囊壁材料性能的影响
        3.5.6.3 芯壳投料比对微胶囊囊壁材料性能的影响
        3.5.7 微胶囊乳液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因素
        3.5.7.1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3.5.7.2 反应转速对微胶囊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3.5.8 微胶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5.8.1 大分子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5.8.2 固含量对微胶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和仪器
    4.3 聚乙二醇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
    4.4 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4.5 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和涂装
    4.6 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性能表征
        4.6.1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固含量测定
        4.6.2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粘度的测定
        4.6.3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4.6.3.1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测定
        4.6.3.2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4.6.3.3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稀释稳定性测定
        4.6.3.4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冻融稳定性测定
        4.6.4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测定
    4.7 热致可逆变色涂料成膜后的性能表征
        4.7.1 涂料成膜后的热致可逆变色性
        4.7.2 漆膜厚度的测试
        4.7.3 漆膜附着力的测试
        4.7.3.1 划圈附着力的测定
        4.7.3.2 划格附着力的测定
        4.7.4 漆膜弹性的测试
        4.7.5 漆膜光泽度的测试
        4.7.6 漆膜硬度的测试
        4.7.7 漆膜耐磨损性能的测试
        4.7.8 漆膜抗冲击性能的测试
        4.7.9 漆膜防腐性能的测试
        4.7.9.1 漆膜耐盐雾性能的测定
        4.7.9.2 漆膜老化性能的测定
    4.8 结果与讨论
        4.8.1 聚乙二醇改性环氧树脂产物的红外分析
        4.8.2 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的热致可逆变色性
        4.8.3 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8.3.1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8.3.2 PME乳化剂的用量对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8.3.3 微胶囊乳液的用量对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4.8.4 微胶囊乳液的用量对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粘度的影响
        4.8.5 微胶囊乳液的用量对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4.8.6 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漆膜性能的影响因素
        4.8.6.1 聚乙二醇分子量和PME的用量对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漆膜性能的影响
        4.8.6.2 微胶囊乳液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4.8.6.3 固化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4.8.7 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漆膜防腐性能的影响因素
        4.8.7.1 PEG分子量和PME的用量对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漆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4.8.7.2 微胶囊乳液的用量对漆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4.8.7.3 不同固化剂对漆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热致变色材料
        1.2.1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1.2.2 无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1.3 木塑复合材料
        1.3.1 工艺优化方面
        1.3.2 界面改性方面
        1.3.3 原料改性方面
        1.3.4 其他方面
    1.4 微胶囊化技术
        1.4.1 微胶囊的基本概念
        1.4.2 热敏变色微胶囊
    1.5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制备与配方优化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表面的红外谱图
        2.2.2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微观形貌
        2.2.3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粒径
        2.2.4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变色温度范围与变色时间
        2.2.5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耐热老化性
        2.2.6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耐有机溶剂性
        2.2.7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耐化学稳定性
        2.2.8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耐疲劳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逆热致变色热敏玫红微胶囊的制备与配方优化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热敏玫红微胶囊的微观形貌
        3.2.2 热敏玫红微胶囊的粒径
        3.2.3 热敏玫红微胶囊的变色温度范围与变色时间
        3.2.4 热敏玫红微胶囊的耐热老化性
        3.2.5 热敏玫红微胶囊的耐有机溶剂性
        3.2.6 热敏玫红微胶囊的耐化学稳定性
        3.2.7 热敏玫红微胶囊的耐疲劳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2.2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分析
        4.2.3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热分析
        4.2.4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表观颜色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机—无机型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仪器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三种变色体系的颜色变化
        5.2.2 加入三种变色体系的木塑复合材料的颜色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木粉改性及有机—无机型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仪器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木粉改性的红外谱图分析
        6.2.2 有机—无机型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表观颜色
        6.2.3 有机—无机型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在纺织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热致变色材料的概述
    1.2 热致变色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热致变色材料的分类及变色机理
    1.4 热致变色材料的微胶囊化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制备
    2.1 实验药品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评价方法
    3.1 实验药品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3 变色微胶囊的性能评价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色微胶囊的性能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色微胶囊制备工艺探究
    4.2 变色微胶囊的性能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变色微胶囊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5.1 实验药品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3 织物变色性能及服用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方法
        1.3.1 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制备
        1.3.2 微胶囊的形态观察
        1.3.3 微胶囊的粒径分析
        1.3.4 微胶囊的变色温度测定
        1.3.5 微胶囊的变色时间测定
        1.3.6 微胶囊的耐热老化性
        1.3.7 微胶囊耐的有机溶剂性能
        1.3.8 微胶囊的耐化学稳定性
        1.3.9 微胶囊的耐疲劳性
        1.3.1 0 微胶囊的热性能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胶囊显微形态
    2.2 微胶囊的粒径分布
    2.3 微胶囊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
    2.4 微胶囊耐热老化性
    2.5 微胶囊耐有机溶剂性能
    2.6 微胶囊的化学稳定性
    2.7 微胶囊的耐疲劳性
    2.8 微胶囊的热性能
3 小结

(10)压敏染料结晶紫内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合成路线
        1.2.2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化合物1) 的合成
        1.2.3 结晶紫内酯 (化合物2) 的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料配比对合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化合物1) 的影响
    2.2 反应温度对合成化合物1的影响
    2.3 反应时间对合成化合物1的影响
    2.4 结晶紫内酯的合成讨论
3 结 论

四、结晶紫内酯的合成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压敏染料的合成与紫外可见光谱性能测定[J]. 王利敏,宋晓宇,张倩,陈彤,程森祥. 化学试剂, 2021(11)
  • [2]通过抗衡离子调控刺激响应型光功能材料响应行为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D]. 于雅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3]电子离域效应型热致变色胶囊制备及性能[D]. 张婉. 江南大学, 2020(01)
  • [4]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研究[D]. 牟明鹏.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5]具有可逆热致变色的正二十二烷/二氧化硅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D]. 张亚.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徐越. 湖北大学, 2018(02)
  • [7]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 徐建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8]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在纺织上的应用研究[D]. 高燕. 东华大学, 2015(07)
  • [9]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的性能表征[J]. 徐建锋,杨文斌,吴秋宁,杨越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4)
  • [10]压敏染料结晶紫内酯的合成研究[J]. 黄玉平.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6)

标签:;  ;  ;  ;  ;  

结晶紫内酯合成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