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ceNet技术及其产品开发

DeviceNet技术及其产品开发

一、DeviceNet技术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齐晓飞[1](2021)在《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文中认为蓝色的海洋被认为是蓝色星球的“血液”,而“血液”中的“营养资源”则是人类文明的“聚宝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海洋视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海洋经济增长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领域。然而,在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对粮食安全和能源需求增长等的全球大趋势下,许多海洋经济活动所依赖的生态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我们与海洋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即在争取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维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这种可持续发展海洋空间的举措旨在促进一国从海洋经济中获取经济利益,也是推动蓝色增长的基石。2012年Rio+20会议首次提出了“蓝色经济”的概念,正如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曾经处于发展规划和投资期阶段那样,这种以可持续发展海洋空间为主题的发展方式吸引了各沿海国家、联合国、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和组织的关注。虽然“蓝色经济”一词具体含义因各国国情不同而不同,但国际一致认为其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包容和维持或改善生计,同时确保海洋和沿海地区的环境和空间可持续性;其核心是通过与海洋有关的部门和活动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和生态系统退化脱钩。因此,蓝色经济的首要挑战是理解和更好地管理海洋可持续性的许多方面,涉及传统和新兴海洋及其相关产业;第二个重要挑战是需要认识到海洋及其相关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需要在各国及其公私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首先认识到蓝色经济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存在于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及其相关资源提供关键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同国家的蓝色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依赖于其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还依赖于其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不同属性多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可视为以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关联为基础,将上层相关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异质主体进行关联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蓝色产业是一国蓝色经济发展的产业层分解,蓝色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是蓝色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关系,而蓝色产业细分下的蓝色产品间关联是蓝色产业间关联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微观(产品)层面影响着中观层面的蓝色企业开发活动和宏观层面的蓝色省份间贸易流转;蓝色产品是蓝色企业要素资本配置与价值创造的微观主体,是蓝色产业互相关联和互促发展的关键因素;蓝色企业是开发蓝色产品的中观主体,是影响蓝色省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蓝色省份是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经济枢纽,是蓝色经济活动的宏观主体。因此,这种关系结构也从产出和能力视角决定了各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国家蓝色经济系统是由一国相关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经济要素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其实质也可以看作由多种异质网络相互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而超网络则是网络科学中研究此类多层次、多维度、多主体关联问题的重要方法,能有效评估各要素主体内部及其间关联关系。因此,本文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中的多要素主体纳入到统一框架进行系统性分析,采用超网络方法将蓝色经济发展问题分解为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经济要素的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从多层网络结构视角定性刻画国家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多要素主体内部及其间的出口关联关系,并基于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设计度量其出口结构的指标体系,以定量评估出口结构中多经济要素的发展现状。这种将超网络定性描述和非货币型指标定量研究相结合,为各国蓝色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和非货币型指标度量体系。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构建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首先,本文分析蓝色经济系统中多要素主体的内涵及阐述影响国家蓝色经济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发展机理;其次,为了更好地方便读者理解本文思想脉络,构建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概念模型以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并基于此,分别阐述了单层子网络和多层超网络的建模原理;最后,本文提出了分别构建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的建模步骤,并根据多主体间的映射关系阐述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耦合步骤。也就是说,本文所构建的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是将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分别作为一国蓝色经济运行中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要素分解,依据主体间的逻辑关系,将蓝色产品空间作为基础,向上拓扑得到反映蓝色资源开发活动形成竞争关系的蓝色企业网络,而蓝色企业网络可以进一步继续向上拓扑得到反映宏观资源流动和蓝色产业政策制定的蓝色省份网络,进一步耦合得到反映一国蓝色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的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可视化模型。(2)设计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在单层子网络层面,设计基于多样性局部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多样性指标、蓝色企业多样性及其发展指标和蓝色省份多样性及其发展指标),可以测度相关国家、企业和省份出口的蓝色产品类别及潜在类别,以帮助国家、企业和省级决策者制定符合其比较优势的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开发政策;设计基于相似性局部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相似性及其开发相似性指标、蓝色企业相似性及其发展指标和蓝色省份相似性及其发展指标),可以量化国家、企业和省份各自出口的蓝色产品相似化程度,分析现在和未来可共同开发的蓝色产品,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其与相关参与者的竞争程度。在多层超网络层面,设计基于复杂性整体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和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可以评估国家、企业和省份各自对相关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开发的能力禀赋,这种能力可以被视为实现蓝色增长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有助于各国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14和其他诸如减贫、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减缓气候变化等目标。(3)对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及其出口结构进行应用研究。首先,在第5章分别构建了 2010年中国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进—步耦合而成2010年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可视化模型,并统计验证了蓝色产品空间与蓝色企业网络之间的假设,即在一家蓝色企业出口的所有蓝色产品中,增长潜力最大的蓝色产品是在产品空间中与高RCA值的其他产品最接近的产品;其次,第6章在第5章的基础上计算了 2010年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中单层子网络和多层超网络出口结构度量指标,并分析了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及其间的关联关系和出口结构特征;最后,基于1985年至2018年数据集分别构建了中国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及其耦合而成的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计算了相应地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用以识别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出口结构中具有竞争优势蓝色产品、关键蓝色企业和核心蓝色省份,并总结未来可能在哪里找到新的可持续增长点,以便更好地协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宏观工具)和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微观工具)作为政策辅助分析工具可以在协助国家对蓝色增长战略进行系统性多标准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这样的辅助组合工具使国家更有可能制定基于证据的政策,而不受部门既得利益者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内容使得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蓝色经济系统中多主体间关联视角,通过超网络方法将这种关联结构网络可视化,用以定性描述一国蓝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识别影响蓝色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2)基于经济复杂性方法设计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出口结构的度量指标体系,用以定量分析出口结构中具有竞争优势的蓝色产品、关键蓝色企业和核心蓝色省份组合。(3)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宏观工具)和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微观工具)作为协助国家对其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多标准、多层次评估过程中的政策辅助组合工具,使其更有可能揭示传统分析工具无法发现的问题。

宋子伟[2](2021)在《优质强筋小麦富硒特性及其产品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硒(Se)是人类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硒的缺乏会引起大骨节病等多种疾病。我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缺硒地区之一,约72%的国土面积缺硒。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占每日能量摄取量的30%左右。同时,小麦也有很强的硒富集能力。因此,小麦是良好的补硒载体。然而,我国小麦籽粒平均硒含量约64.6μg·kg-1,远不能满足以小麦为主食人群对硒的需求。通过土壤施硒、叶面喷硒等手段能有效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小麦加工过程对面粉中硒含量有重要影响,比如出粉率高低与面粉中硒含量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于田间硒强化研究,鲜见从农田到食品加工全链条的研究。本研究以5个优质强筋小麦为供试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硒肥技术,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三个不同生长时期分别进行叶面硒肥喷施,研究小麦田间硒强化田间栽培措施。同时,对收获的小麦籽粒进行制粉,分析面粉加工过程中硒含量变化及田间硒强化对面粉品质的影响。同时,以制备的硒强化面粉为供试材料,开展富硒面包工艺优化研究,开发富硒面包。本试验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综述了52篇小麦富硒文献。结果表明,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的最有效途径是土壤施硒或叶面喷施硒肥,土壤施硒最适宜的浓度分别是0.25 mg·kg-1、叶面施肥最适宜浓度为40 mg·L-1。(2)与对照组籽粒硒含量(147.60μg·kg-1)相比,喷硒肥组小麦籽粒的硒含量得到了显着的提高(729.13μg·kg-1)。四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籽粒硒含量变化规律为:灌浆期>孕穗期>拔节期>对照组。喷施硒肥后,五个不同品种小麦籽粒硒含量分别提高了374.19%、393.24%、421.51%、388.33%和398.85%。(3)与对照组面粉硒含量(124.80μg·kg-1)相比,喷硒肥组小麦籽粒的硒含量得到了显着的提高(654.17μg·kg-1)。磨粉过程中四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籽粒硒含量损失率变化规律为:灌浆期>拔节期>孕穗期>对照组。喷施硒肥后,与空白对照组籽粒硒含量损失率相比,喷硒肥组的硒损失率明显降低,且三个不同喷施时期硒损失率无明显差异,硒损失率分别为15.68%、13.07%、13.16%和12.11%。其中新麦26面粉硒含量相比其他四个品种硒含量较高,灌浆期喷施硒肥组可以达到833.5μg·kg-1。(4)通过优质强筋小麦富硒强化及加工工艺优化,与对照组面包(新麦26)平均硒含量(113μg·kg-1)相比,富硒面包(新麦26)的平均硒含量(585μg·kg-1)提高了422%。

胡思[3](2019)在《大球盖菇菇粉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产品开发》文中认为由于新鲜大球盖菇的货架期短,制约了大球盖菇产业的发展。本文以新鲜大球盖菇为原料,研究大球盖菇粉的制备工艺,讨论了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的滋味物质和风味成分的影响,优化了热风干燥制备大球盖菇粉的工艺,并对大球盖菇粉在方便汤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滋味物质和风味成分的影响采用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分别对大球盖菇进行干制处理,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大球盖菇粉中有机酸、鲜味氨基酸、呈鲜核苷酸及总5’-核苷酸含量最高,热风干燥大球盖菇粉中总游离氨基酸、甜味、苦味、无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呈味核苷酸(5’-CMP和5’-GMP)的含量最高。微波、冷冻和热风干燥制备的菇粉中EUC值分别为159.50 g MSG/100 g、177.00 g MSG/100 g和229.87g MSG/100 g。采用GC-MS对三种干制大球盖菇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热风、微波和冷冻干燥大球盖菇中分别检出35、26和27种挥发性成分,三种干燥方式大球盖菇风味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可准确区分不同干燥方式的大球盖菇样品在滋味和气味上存在的显着差异。2. 大球盖菇粉加工工艺及其品质特性的研究采用热风干燥制备大球盖菇粉时,进行适当化学护色可提高干制菇片的色泽,大球盖菇适宜的护色液配方是:亚硫酸钠0.1%,柠檬酸0.3%。干燥温度、蘑菇切片厚度和装载量对大球盖菇粉的色泽有显着影响,其中干燥温度对色度影响最为显着。大球盖菇粉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风干燥温度50℃,大球盖菇切片厚度4 mm,装载量2 kg/m2,干燥时间8 h。3. 大球盖菇粉在方便汤料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大球盖方便汤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大球盖菇粉添加量14%,植脂末添加量25%,食盐添加量5%,鲜味剂添加量1%,麦芽糊精添加量为9%。该配方制备的汤料复水性、分散性、稳定性和溶解性较好。利用GC-MS检测到大球盖菇方便汤料中共有3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

王晓辉[4](2012)在《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过程控制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现场总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采用CAN总线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实时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优势。近些年来现场总线技术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全方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的工业过程控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本论文以CAN总线为基础,以STM32高性能处理器为控制核心,设计一个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现场智能节点模块、数据适配器模块和上位机控制软件构成。各现场节点模块以高性能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并通过CAN接口与其它模块进行信息交换,进而实现智能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了将现场节点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送给上位机实现更高层次的管理,采用了CAN转USB数据适配器,它主要实现CAN协议和USB协议之间的桥接,并将接收的数据进行转发;为了实现集中管理与控制功能,在Visual C++6.0环境了编写了上位机控制软件。整个数据采集系统可实现工业过程控制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本论文详述了整个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本文主要涉及内容如下:基于STM32F103微处理器的现场智能节点模块的硬件电路和PCB设计及其固件程序的开发;基于STM32F105微处理器的CAN转USB数据适配器的硬件电路和PCB设计及其固件程序的开发;在Visual C++6.0环境下编写上位机控制软件;对整个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调试,实现了上位机远程控制现场设备的功能。该数据采集系统可很好地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领域,可实现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功能。各模块的开发采用标准的接口和技术规范,因此与同类产品有很好的互换性。经调试验证表明本设计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抗干扰性能强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赖俊峰[5](2008)在《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智能节点研制》文中认为随着控制、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换沟通的领域正在迅速覆盖从工厂的现场设备到控制、管理的各个层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现场总线(Fieldbus)就是顺应这一形式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标志着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并将对该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eviceNet总线是一种开放式的现场总线。它是基于CAN技术的设备级通讯网络,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实时性以及设备级自诊断的特点,为工业底层设备互联提供了一个性能卓越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要内容:现场总线的通信协议模型及几种着名现场总线的介绍;DeviceNet现场总线的结构及其应用层协议;DeviceNet网络实验平台的搭建及实验数据采集;硬件电路设计、开发及相应的软件开发;通过对DeviceNet协议的理解及所采集到数据的分析,完成DeviceNet接口软件和硬件的开发。

熊峰[6](2008)在《基于PCI板卡的DeviceNet主站研究》文中指出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热点之一。DeviceNet作为目前主流的现场总线,其优势突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对DeviceNet总线设备的研究开发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开发DeviceNet主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为了掌握DeviceNet关键技术和通信过程并最终构建主站和从站的通信系统,本文深入分析了DeviceNet的对象模型、连接、信息协议、设备描述及EDS等关键技术,通过实验的手段研究了DeviceNet主/从通信的过程和步骤,得到了关于DeviceNet网络通信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上面对DeviceNet关键技术的分析和通信的研究,开发了系列DeviceNet通用I/O从站节点,给出了它们的功能、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方法,并成功进行了组网调试。在对比了国内外目前开发主站的几种方案的基础上,最终采用了基于PCI和微处理器的主站方案,提出了主站应实现的功能并设计了主站的对象模型。为实现主站功能,提出了主站硬件的总体结构框架、DeviceNet连接建立过程的多种状态转换和双口RAM数据交换规则。完成了硬件的设计,并在高速单片机上实现了DeviceNet主站应用层协议,包括扫描配置网络、动态建立和管理与从站的连接通信等关键功能。在PC机上编写了主站板卡的驱动程序和配置监控界面程序,完成了主站的软硬件调试工作。使用自主开发的主站、从站节点和Rockwell公司的DeviceNet从站以及SST的包侦听卡等构建了DeviceNet主站调试通信系统,完成了联网调试,并对通信过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开发的主站能够实现所设计的功能。目前国内对DeviceNet设备的开发大多是集中在I/O从站,而且功能相对简单。本文对DeviceNet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主站节点的开发工作对促进DeviceNet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于江浩[7](2008)在《公路隧道监控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介绍了LonWorks,PROFIBUS-DP,DeviceNet和INTERBUS等4种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特点、传输协议和系统机构,结合他们在公路隧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现场总线技术在公路隧道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和不足,对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通信方式做了展望。认为FCS(现场控制系统)代替DCS(集散控制)是隧道监控系统通信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徐天锡[8](2008)在《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集装阀控制器的设计》文中指出DeviceNet是一种基于CAN技术的低成本、高性能的现场总线网络。它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遵循CAN2.0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通过CAN控制器芯片实现。DeviceNet定义了一套开放的功能很强的应用层协议,以对象模型表示节点,每一个对象以类-实例-属性的形式来表示。DeviceNet指定了一套预定义的主/从连接组的标识符,简化了I/O和显性这两类报文的传送。I/O报文用于实时性很高和面向控制的数据传送。显性报文用于设备间配置、诊断报文的传送。参照DeviceNet协议规范,以工业现场中使用较多的仅限组2从设备为对象,从应用层着重阐述了从站与主站的通信实现过程。介绍了基于DeviceNet协议的集装阀控制器的开发,从DeviceNet底层协议做起,通过对DeviceNet协议规范的深刻领会,根据特定的硬件平台,自行编写通信接口的驱动程序和DeviceNet协议栈及应用层程序,实现DeviceNet协议规范,完成开发调试工作。文中首先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概况和总线标准;然后论述了DeviceNet协议规范,重点分析了本文涉及的对象模型、对象类、报文、设备描述和预定义主/从连接等;根据实际需求,在满足其通用性的前提下,对DeviceNet协议进行一定简化,使低端单片机接入DeviceNet成为可能。并且通过公开的以太网TCP/IP通讯协议,增设了以太网接口。经实验室测试证明,本文研制的集装阀控制器接口完全实现了既定的技术要求,其通信机制严格遵守DeviceNet协议规范,能接入DeviceNet网络中,与OMRON公司的PLC现场总线模块能进行实时可靠的通信。以太网接口也能通过网络与上位机进行连接通讯。本文研制的DeviceNet从站设备通信接口能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邵健[9](2008)在《基于DeviceNet的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智能通信适配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电能需求量日益增加,电力短缺现象非常严重,电力工业进入了大电网、大机组、高度自动化的时代。这就要求电厂必须要有稳定、高效和具有强大实时监控功能的过程控制系统。虽然我国电厂目前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比较高,但由于电厂锅炉辅机系统在物理分布上相距很远,各控制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信息不能共享,为厂级生产过程管理带来了困难,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控制网络系统进行监管。目前电厂通常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但由于自身特点和系统需求的限制,DCS应用于锅炉辅机系统时存在着成本高(大多数设备全靠进口且现场布线量大)、不同厂商设备之间互换性差、控制流程繁琐等缺点。本文主要针对上述工程背景,以国家发改委项目“基于现场总线(FCS)的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试验平台的筹建”为依托,在深入研究DeviceNet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基于Rockwell三层网络Netlink和DeviceNet现场总线的锅炉辅机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DeviceNet现场总线从站设备智能通信适配器。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深入研究了DeviceNet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结合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Rockwell三层网络和DeviceNet总线的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根据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具体要求,明确了DeviceNet从站设备智能通信适配器的开发为系统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通信适配器开发的两套技术方案,即:基于协议转换芯片的技术方案和基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的技术方案。开发了基于Anybus-IC协议转换芯片的DeviceNet从站通信适配器。硬件设计上,实现了Anybus-IC模块的驱动以及SSC、SCI、MIF接口和DeviceNet网络接口电路的扩展;软件设计上,进行了Anybus-IC模块参数设置及初始化调试,完成了基于Modbus协议的Anybus-IC用户自定义参数规范创建,进而通过单片机控制程序的编写,实现了基于Modbus的DeviceNet应用层协议规范,并通过Anybus-IC与单片机间的通信实验验证了协议实现的正确性。开发了基于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的DeviceNet从站通信适配器。硬件设计上,实现了“STC89C58 + SJA1000+ 82C250”的低成本CAN总线通信方案,扩展了DeviceNet总线接口以及温度采集、阀控制等常用功能模块;软件设计上,编写了CAN协议通信程序、DeviceNet应用层协议程序和扩展功能模块驱动程序,开发实现了DeviceNet设备描述及对应电子数据表单(EDS)文件。将开发的DeviceNet从站设备通信适配器应用于基于ROCKWELL三层网络的实验平台上,通过其与系统中其他DeviceNet设备的通信实验,对其DeviceNet协议实现的正确性进行了本实验室内的一致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DeviceNet从站设备通信适配器性能可靠、操作方便、实现了现场智能设备与DeviceNet网络的连接和基本的通信功能,满足了系统的设计要求。

刘宗野[10](2007)在《DeviceNet现场总线在伺服驱动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工业控制领域的新兴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场合,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将是今后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众多的现场总线标准中,DeviceNet现场总线以其开放、低价、高效、可靠等诸多优点,在工业现场中被大量应用于控制指示灯、按钮、变频器、电动机软起动器等设备。伺服电动机精度高,响应时间短,自动控制系统中大量使用伺服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越来越多的伺服驱动器都开发了通信接口,以实现电动机的网络化控制,所以为伺服驱动器设计DeviceNet接口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DeviceNet协议是在CAN总线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基础上提出的应用层协议。本文介绍了部分CAN2.0A总线通信协议,分析了DeviceNet协议在OSI参考模型中的层次,研究了DeviceNet连接技术,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报文标识符区的使用、连接的分配与释放过程以及I/O数据触发方式。在深入研究DeviceNet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符合DeviceNet协议规范的伺服驱动器设备描述,设计了伺服驱动器对象模型。根据伺服驱动器对数据的要求,设计了I/O数据格式以及数据映射,为伺服驱动器设备描述定义了伺服驱动和光电编码器两个对象类,给出了这两个对象类的实例属性定义、状态转换图和信号流图。在最后,完成了伺服驱动器节点软硬件设计,并利用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主站和PLC与此从站节点构建DeviceNet网络系统,设计了人机界面。目前国内的DeviceNet供货商大多开发的是功能比较简单的I/O节点,本文对伺服驱动节点的研究是对开发复杂功能DeviceNet节点的探索,对DeviceNet节点开发将有重要意义。

二、DeviceNet技术及其产品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viceNet技术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
        2.1.3 经济复杂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蓝色经济
        2.2.2 产品空间
        2.2.3 超网络
    2.3 文献评述与进一步研究
第3章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研究
    3.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基本问题
        3.1.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研究主体
        3.1.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主体内涵
        3.1.3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特征
    3.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关键要素与发展机理
        3.2.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关键要素
        3.2.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发展机理
    3.3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概念模型与建模原理
        3.3.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概念模型
        3.3.2 单层子网络的建模原理
        3.3.3 多层超网络的耦合原理
    3.4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
        3.4.1 蓝色产品空间模型构建
        3.4.2 蓝色企业网络模型构建
        3.4.3 蓝色省份网络模型构建
        3.4.4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研究
    4.1 指标选取原则
    4.2 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度量
        4.2.1 蓝色产品多样性度量
        4.2.2 蓝色企业多样性度量
        4.2.3 蓝色省份多样性度量
    4.3 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度量
        4.3.1 蓝色产品相似性度量
        4.3.2 蓝色企业相似性度量
        4.3.3 蓝色省份相似性度量
    4.4 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度量
        4.4.1 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度量
        4.4.2 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4.4.3 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及其统计分析
    5.1 问题描述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处理基本思路
        5.2.2 蓝色产品数据来源与处理
        5.2.3 蓝色企业数据来源与处理
        5.2.4 蓝色省份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
        5.3.1 蓝色产品空间的构建
        5.3.2 蓝色企业网络的构建
        5.3.3 蓝色省份网络的构建
        5.3.4 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耦合
    5.4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的统计分析
        5.4.1 变量选取
        5.4.2 回归模型
        5.4.3 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研究
    6.1 中国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度量
        6.1.1 蓝色产品多样性度量
        6.1.2 蓝色企业多样性度量
        6.1.3 蓝色省份多样性度量
    6.2 中国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度量
        6.2.1 蓝色产品相似性度量
        6.2.2 蓝色企业相似性度量
        6.2.3 蓝色省份相似性度量
    6.3 中国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度量
        6.3.1 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度量
        6.3.2 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6.3.3 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演化研究
    7.1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化
        7.1.1 蓝色产品空间演化
        7.1.2 蓝色企业网络演化
        7.1.3 蓝色省份网络演化
        7.1.4 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演化
    7.2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演化
        7.2.1 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演化
        7.2.2 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演化
        7.2.3 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演化
    7.3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问题及建议
        7.3.1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问题
        7.3.2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8.1.1 主要工作
        8.1.2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附录1 蓝色产品代码及其对应描述
附录2 蓝色企业代码及其对应信息
附录3 蓝色产品与蓝色企业对应关系
附录4 蓝色省份与蓝色企业对应关系
附录5 选取的7家蓝色企业
附录6 选取的9个国家最大接近度矩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优质强筋小麦富硒特性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小麦硒营养强化研究现状
        1.2.1 硒的代谢机理
        1.2.2 小麦硒营养强化的措施
    1.3 面包硒营养强化研究
        1.3.1 不同小麦品种与面包品质的关系
        1.3.2 面粉制备对面包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1.3.3 面包制作工艺对面包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1 小麦硒含量META分析
        1.4.2 小麦硒营养强化田间栽培技术
        1.4.3 小麦加工过程中硒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1.4.4 富硒面包产品开发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实验设计
        2.1.1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试验材料确定
        2.1.2 小麦硒含量META分析设计
        2.1.3 田间试验设计
        2.1.4 技术路线
    2.2 仪器与设备
        2.2.1 主要试验试剂
        2.2.2 主要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样品处理
        2.3.2 基本试验方法
        2.3.2.1 硒含量的测定
        2.3.2.2 水分的测定
        2.3.2.3 蛋白质的测定
        2.3.2.4 沉降值的测定
        2.3.2.5 小麦面筋的测定
        2.3.3 面包的制作与评价
        2.3.3.1 小麦面包的制作方法
        2.3.3.2 面包感官评价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硒含量META分析
        3.1.1 小麦籽粒中的硒含量
        3.1.2 面粉中的硒含量
        3.1.3 面包中的硒含量
    3.2 喷施硒肥对小麦籽粒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3.2.1 不同喷施时期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2.2 不同喷施时期对小麦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3.3 喷施硒肥对面粉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3.3.1 不同喷施时期对面粉品质的影响影响
        3.3.2 不同喷施时期对面粉硒含量的影响
    3.4 面包制作过程对面包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3.4.1 烘焙温度对面包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3.4.2 富硒面包制作工艺优化结果
4 讨论
    4.1 叶面喷施硒肥对小麦籽粒硒强化的影响
    4.2 小麦面粉加工过程对其硒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大球盖菇菇粉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球盖菇的研究进展
        1.1 大球盖菇的介绍
        1.2 大球盖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1.3 大球盖菇的加工现状
    2 食用菌非挥发性滋味物质的研究
        2.1 有机酸
        2.2 游离氨基酸
        2.3 5'-核苷酸
    3 果蔬粉的研究进展
        3.1 果蔬粉的特点及其应用
        3.2 果蔬粉的主要加工方法
    4 研究意义和内容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内容
        4.3 创新点
        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滋味物质和风味成分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与方法
        2.3.1 原料预处理
        2.3.2 热风干燥制作大球盖菇粉
        2.3.3 真空冷冻干燥制作大球盖菇粉
        2.3.4 微波干燥制作大球盖菇粉
        2.3.5 非挥发性滋味成分测定
        2.3.6 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中滋味物质的影响
        3.1.1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3.1.2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1.3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1.4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中游离氨基酸滋味特征的影响
        3.1.5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中5'-核苷酸的影响
        3.1.6 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等鲜浓度值的影响
        3.1.7 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大球盖菇的电子舌分析
        3.2 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大球盖菇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3.2.1 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大球盖菇的GC-MS分析
        3.2.2 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大球盖菇的电子鼻分析
    4 小结
    5 讨论
第三章 大球盖菇粉加工工艺及其品质特性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与方法
        2.3.1 热风干燥制作大球盖菇粉
        2.3.2 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
        2.3.3 理化指标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大球盖菇粉加工工艺的确定
        3.1.1 干燥温度对大球盖菇粉干燥速率的影响
        3.1.2 干燥温度对大球盖菇粉色度的影响
        3.1.3 切片厚度对大球盖菇粉干燥速率的影响
        3.1.4 切片厚度对大球盖菇粉色度的影响
        3.1.5 装载量对大球盖菇粉干燥速率的影响
        3.1.6 装载量对大球盖菇粉色度的影响
        3.1.7 烫漂对大球盖菇粉色度的影响
        3.1.8 护色剂对大球盖菇粉色度的影响
        3.1.9 护色工艺的优化
        3.2 大球盖菇粉品质特性的研究
        3.2.1 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粉的水分和色度的影响
        3.2.2 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粉的密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3.2.3 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粉的吸水性和吸油性的影响
        3.2.4 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粉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3.2.5 红外光谱分析
        3.2.6 颗粒粒径分析
        3.2.7 差示量热扫描分析
        3.2.8 扫描电镜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大球盖菇粉在方便汤料中的应用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与方法
        2.3.1 工艺流程
        2.3.2 操作要点
        2.3.3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配方优化实验
        2.3.4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理化指标测定
        2.3.5 冲调后汤料感官品评标准
        2.3.6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的风味成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配方单因素试验
        3.1.1 大球盖菇粉添加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3.1.2 植脂末添加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3.1.3 食盐添加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3.1.4 鲜味剂添加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3.1.5 麦芽糊精添加量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3.2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配方优化实验
        3.3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理化指标
        3.3.1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主要营养成分
        3.3.2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理化特性
        3.4 大球盖菇方便汤料风味成分分析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现场总线简介及其国内外的发展
    1.3 CAN 总线的特点及简介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系统平台的选择及整体方案设计
    2.1 微处理器的选型
    2.2 CAN 高层协议的选择
    2.3 上位机控制软件开发平台选择
    2.4 总体方案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现场智能节点模块电路设计
        3.1.1 现场智能节点模块整体结构
        3.1.2 微处理器基本外围电路
        3.1.3 外部供电电路
        3.1.4 CAN 接口电路
        3.1.5 模块地址及波特率设定电路
        3.1.6 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
    3.2 数据适配器模块电路
        3.2.1 数据适配器模块通信接口的选择
        3.2.2 数据适配器模块整体结构
        3.2.3 CAN 接口电路
        3.2.4 USB 接口电路
    3.3 DeviceNet 网络总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设计
    4.1 模块固件程序开发环境简介
    4.2 J-Link 仿真器的简介及使用
    4.3 现场智能节点模块固件开发
        4.3.1 ST 固件函数库简介及标准外设驱动
        4.3.2 CAN 报文的发送与接收
        4.3.3 DeviceNet 通信协议简介
        4.3.4 DeviceNet 通信协议在 STM32 上的实现
        4.3.5 现场智能节点模块主程序设计
    4.4 数据适配器模块固件开发
        4.4.1 STM32 USB 全速设备函数库简介
        4.4.2 CAN 的驱动
        4.4.3 USB 通信协议在 STM32 上的实现
        4.4.4 数据适配器模块主程序设计
    4.5 上位机控制软件开发
        4.5.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5.2 USB 接口的驱动
        4.5.3 应用程序设计
    4.6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硬件电路板的制作及整体调试
    5.1 硬件电路板的制作
    5.2 系统调试
        5.2.1 微处理器最小应用系统测试
        5.2.2 各模块间的 CAN 通信测试
        5.2.3 USB 设备与上位机控制软件的通信测试
        5.2.4 系统整体调试
    5.3 产品参数及性能测试
        5.3.1 产品参数
        5.3.2 现场节点模块功耗测试
        5.3.3 通信可靠性测试
        5.3.4 通信距离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电路原理图
附录 B 电路 PCB 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智能节点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基于DeviceNet设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存在的困难及主要研究内容
2 现场总线概论
    2.1 现场总线的历史和发展
    2.2 现场总线的结构特点
    2.3 现场总线系统的技术特点
    2.4 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
    2.5 工业自动化网络与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区别
3 DeviceNet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3.1 DeviceNet现场总线概述
    3.2 DeviceNet的物理层和物理媒体
    3.3 DeviceNet与CAN
    3.4 DeviceNet网络通讯模型
    3.5 DeviceNet的报文
    3.6 DeviceNet中连接的概念
    3.7 DeviceNet数据通讯方式
    3.8 预定义的主/从连接组
    3.9 DeviceNet对象模型
    3.10 DeviceNet设备描述
4 DeviceNet节点设计与实现
    4.1 总体方案设计
        4.1.1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4.1.2 I/O设备的功能利技术要求
        4.1.3 符合DeviceNet协议的I/O模块的总体设计
    4.2 I/O模块的硬件实现
        4.2.1 系统组成结构
        4.2.2 微控制器电路
        4.2.3 DeviceNet接口电路
        4.2.4 信号调理电路
        4.2.5 A/D转换电路
    4.3 I/O模块的软件实现
        4.3.1 DeviceNet的网络访问状态机
        4.3.2 模块实现的对象模型
        4.3.3 软件总体设计思想
        4.3.4 主程序设计
        4.3.5 SJA1000初始化
        4.3.6 A/D转换程序
        4.3.7 中断处理
        4.3.8 发送处理
    4.4 符合DeviceNet协议的I/O模块的设计总结
5 DeviceNet协议一致性测试
    5.1 测试的必要性和环境的要求
    5.2 测试环境和设备参数的设置
    5.3 测试结果的分析和优化
    5.4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DeviceNet智能节点实物图
    附录B.DeviceNet测试平台图

(6)基于PCI板卡的DeviceNet主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DeviceNet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1.3 DeviceNet网络设备的开发现状
        1.3.1 国外DeviceNet产品开发现状
        1.3.2 国内DeviceNet产品开发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DeviceNet现场总线关键技术分析及通用I/O从站设计
    2.1 DeviceNet关键技术分析
        2.1.1 DeviceNet的对象模型
        2.1.2 DeviceNet的连接
        2.1.3 DeviceNet的信息协议
        2.1.4 设备描述与EDS
    2.2 DeviceNet网络通信过程的实验研究
        2.2.1 实验系统的构建和实验方法
        2.2.2 通信报文分析和实验结果
    2.3 DeviceNet系列通用I/O从站的设计
        2.3.1 系列通用I/O从站的总体规划
        2.3.2 通用I/O从站的硬件设计
        2.3.3 通用I/O从站的软件设计
        2.3.4 EDS的生成和组网调试通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eviceNet主站的总体设计
    3.1 DeviceNet主站的功能设计
        3.1.1 DeviceNet主站的功能
        3.1.2 DeviceNet主站的对象建模
    3.2 DeviceNet主站的三种设计方案分析
        3.2.1 基于PLC和扫描器模块的DeviceNet主站
        3.2.2 基于PC板卡及上位机程序的DeviceNet主站
        3.2.3 基于PC板卡和微处理器的DeviceNet主站
    3.3 基于PCI板卡的DeviceNet主站设计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CI板卡的DeviceNet主站硬软件设计
    4.1 DeviceNet主站的硬件设计
        4.1.1 主站的硬件结构框图
        4.1.2 DeviceNet接口电路设计
        4.1.3 微处理器电路的设计
        4.1.4 PCI接口电路的设计
        4.1.5 双口RAM数据交换电路的设计
    4.2 DeviceNet主站应用层协议的单片机实现
        4.2.1 主站应用层软件的总体设计
        4.2.2 自动波特率识别
        4.2.3 网络配置和初始化
        4.2.4 连接的动态建立和管理
        4.2.5 报文收发管理
        4.2.6 双口RAM数据交换
        4.2.7 扫描网络
    4.3 上位机驱动程序及人机界面的实现
        4.3.1 主站板卡的Windows驱动程序设计
        4.3.2 主站人机界面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DeviceNet主站的组网调试和通信过程分析
    5.1 构建DeviceNet主站调试通信系统
    5.2 DeviceNet主站的组网调试
        5.2.1 使用配置软件配置DeviceNet网络
        5.2.2 DeviceNet主站调试及通信过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集装阀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动技术的特点、发展现状和最新发展现状
        1.1.1 气动技术的特点
        1.1.2 气动技术的发展状况
        1.1.3 气动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
    1.2 集装阀与现场总线阀岛概述
    1.3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3.1 现场总线在气动设备的应用前景
        1.3.2 以太网的优势与现场总线的结合
        1.3.3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4 本课题所要做的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DeviceNet协议规范
    2.1 DeviceNet总线技术概述
    2.2 DeviceNet协议规范概述
    2.3 DeviceNet的数据链路层
    2.4 DeviceNet的通信协议
        2.4.1 显性报文和I/O报文
        2.4.2 数据通信方式
        2.4.3 DeviceNet对象模型与设备描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evicenet协议的简化
    3.1 标识对象(类代码01_(hex))
    3.2 报文路由对象(类代码02_(hex))
    3.3 DeviceNet对象(类代码03_(hex))
    3.4 DeviceNet连接对象(类代码05_(hex))
    3.5 应答处理器(类代码2B_(hex))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装阀网关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总体方案设计
        4.1.1 符合DeviceNet协议的I/O设备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4.1.2 DeviceNet通讯接口的硬件整体设计
        4.1.3 以太网接口的总体设计
    4.2 现场总线接口的硬件实现
        4.2.1 电源部分
        4.2.2 看门狗及掉电保护电路
        4.2.3 通信主电路
        4.2.4 AnyBus接口
    4.3 以太网接口的硬件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集装阀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总体设计思路
    5.2 DeviceNet协议部分
        5.2.1 DeviceNet通信设备的上电状态转换过程
        5.2.2 重复MAC ID检查
        5.2.3 CAN芯片的初始化
        5.2.4 DeviceNet通信设备的报文接收程序设计
        5.2.5 预定义主/从连接组
    5.3 双口RAM的程序设计
    5.4 以太网接口的软件设计
        5.4.1 RTL8019AS的初始化
        5.4.2 RTL8019AS发送数据过程
    5.5 数码管错误显示代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装阀控制系统的测试
    6.1 双口RAM与SJA1000的接口测试
        6.1.1 双口RAM的上电测试
        6.1.2 SJA1000接口检测
    6.2 DeviceNat的信号采集与分析
        6.2.1 DeviceNet报文采集分析
        6.2.2 现场DeviceNet信号的干扰分析
        6.2.3 解决方法
    6.3 以太网接口的数据传输实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7.2.1 DeviceNet通讯控制器的开发
        7.2.2 网络协议转换器的开发
        7.2.3 设计以太网上层应用软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基于DeviceNet的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智能通信适配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意义
    1.2 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1.3 DEVICENET 现场总线
        1.3.1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1.3.2 DeviceNet 现场总线概述
        1.3.3 国内外研究情况
    1.4 课题难点及本文重点内容
        1.4.1 课题难点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3 论文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DEVICENET 协议规范研究
    2.1 引言
    2.2 DEVICENET 协议规范简介
    2.3 DEVICENET 的网络模型
    2.4 DEVICENET 的物理层和传输介质
    2.5 DEVICENET 的数据链路层
        2.5.1 DeviceNet 的数据帧格式
        2.5.2 DeviceNet 总线冲突的仲裁机制
    2.6 DEVICENET 的应用层
        2.6.1 DeviceNet 的网络通讯模型
        2.6.2 DeviceNet 的连接
        2.6.3 DeviceNet 的报文组
        2.6.4 DeviceNet 的报文
        2.6.5 DeviceNet 的I/O 数据触发方式
        2.6.6 DeviceNet 的对象模型
        2.6.7 DeviceNet 设备描述及EDS 文件
        2.6.8 DeviceNet 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和仅限组2 的从站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EVICENET 总线的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3.1.1 ROCKWELL 三层网络
        3.1.2 系统总体结构
        3.1.3 系统工作原理
    3.2 系统关键技术
    3.3 DEVICENET 从站设备通信适配器的性能要求
    3.4 DEVICENET 从站设备通信适配器开发的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NYBUS-IC 的DEVICENET 从站通信适配器开发
    4.1 引言
    4.2 ANYBUS-IC 模块简介
    4.3 外围设备扩展电路设计
        4.3.1 MIF 接口电路设计
        4.3.2 SSC 接口电路设计
        4.3.3 SCI 接口电路设计
        4.3.4 DeviceNet 网络接口电路设计
    4.4 ANYBUS-IC 模块设置调试
        4.4.1 Anybus-IC 参数设置
        4.4.2 Anybus-IC 初始化
    4.5 基于MODBUS 的DEVICENET 应用层协议规范实现
        4.5.1 Modbus 协议规范
        4.5.2 基于Modbus 协议的Anybus-IC 模块用户参数创建
        4.5.3 基于Modbus 协议的单片机通信程序编写
        4.5.4 Anybus-IC 与单片机通信调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的DEVICENET 从站通信适配器开发
    5.1 引言
    5.2 DEVICENET 通信适配器的硬件设计
        5.2.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5.2.2 电源模块电路
        5.2.3 微处理器及其基本外围电路
        5.2.4 地址译码电路
        5.2.5 DeviceNet 总线网络接口模块电路
        5.2.6 地址、波特率设定和状态指示模块电路
        5.2.7 扩展功能模块电路
    5.3 DEVICENET 应用层协议规范的软件实现
        5.3.1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5.3.2 CAN 通信模块
        5.3.3 DeviceNet 协议栈和应用层的实现
        5.3.4 扩展功能模块
        5.3.5 主程序设计
    5.4 设备EDS 文件的编写
        5.4.1 EDS 文件概述
        5.4.2 本文开发的DeviceNet 从站设备EDS 文件的编写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与分析
    6.1 引言
    6.2 基于ROCKWELL 三层网络的实验平台
        6.2.1 硬件配置
        6.2.2 软件配置
    6.3 DEVICENET 从站设备通信适配器通信实验
        6.3.1 实验平台配置
        6.3.2 实验步骤
        6.3.3 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基于ANYBUS-IC 的DEVICENET 从站通信适配器电路原理图
附录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DEVICENET 从站通信适配器电路原理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10)DeviceNet现场总线在伺服驱动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现场总线技术
        1.2.1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
        1.2.2 DeviceNet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
    1.3 基于现场总线的电动机控制发展现状
        1.3.1 伺服驱动系统的发展
        1.3.2 国外电动机控制产品发展现状
        1.3.3 国内DeviceNet产品开发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DeviceNet现场总线技术研究
    2.1 DeviceNet的OSI参考模型分析
    2.2 CAN2.0A技术规范
        2.2.1 CAN数据帧格式
        2.2.2 CAN的媒体访问控制机制
    2.3 DeviceNet协议分析
        2.3.1 DeviceNet连接技术分析
        2.3.2 预定义主/从连接组
        2.3.3 DeviceNet对象模型分析
        2.3.4 设备描述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伺服驱动器节点设备描述
    3.1 伺服驱动器节点对象模型设计
        3.1.1 伺服驱动器节点对象模型总体设计
        3.1.2 设备中存在的所有对象类
        3.1.3 影响行为的对象
        3.1.4 对象接口
    3.2 I/O数据格式定义
        3.2.1 组合数据属性格式
        3.2.2 I/O组合数据映射
    3.3 设备配置定义
    3.4 对象类定义
        3.4.1 控制管理对象类定义
        3.4.2 光电编码器对象类定义
        3.4.3 伺服控制对象类定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伺服驱动器节点设计
    4.1 节点功能设计
    4.2 节点硬件设计
        4.2.1 节点硬件总体设计
        4.2.2 电源电路设计
        4.2.3 单片机电路设计
        4.2.4 报文接收/发送电路设计
        4.2.5 电动机控制部分电路设计
    4.3 节点软件设计
        4.3.1 软件总体设计
        4.3.2 中断程序设计
        4.3.3 应用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建DeviceNet总线系统
    5.1 系统构建
    5.2 DeviceNet网络组态及PLC编程
        5.2.1 DeviceNet网络组态
        5.2.2 PLC程序设计
    5.3 人机界面设计
        5.3.1 建立OPC服务器
        5.3.2 设计人机界面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DeviceNet技术及其产品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D]. 齐晓飞. 山东大学, 2021(11)
  • [2]优质强筋小麦富硒特性及其产品开发[D]. 宋子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大球盖菇菇粉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产品开发[D]. 胡思.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王晓辉. 河南科技大学, 2012(04)
  • [5]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智能节点研制[D]. 赖俊峰. 重庆大学, 2008(06)
  • [6]基于PCI板卡的DeviceNet主站研究[D]. 熊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S2)
  • [7]公路隧道监控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应用[J]. 于江浩.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8(05)
  • [8]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集装阀控制器的设计[D]. 徐天锡. 山东大学, 2008(01)
  • [9]基于DeviceNet的电厂锅炉辅机控制系统智能通信适配器设计与实现[D]. 邵健.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10]DeviceNet现场总线在伺服驱动器中的应用研究[D]. 刘宗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标签:;  ;  ;  

DeviceNet技术及其产品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