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计权,王宇,刘昕,闫晓睿,薛帼珍,王菊平[1](2021)在《苦参-雷公藤防治黄芪白粉病植物源乳油的研制》文中提出目的:研制雷公藤、苦参二者复配植物源乳油,测定其对黄芪白粉病的抑制活性,为黄芪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苦参、雷公藤粗提物,按照农药研制的标准,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和乳化剂,并在室外进行药效实验,研制植物源乳油和确定乳油适宜的稀释浓度。结果:最好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溶解度为200 mg/mL;乳化效果较好的乳化剂为OP-10,乳化分散评价级别为三级;苦参-雷公藤浸膏复配效果最好的比例是2∶1,乳油浓度最佳为50%。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源乳油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陈爱昌,王艳霞,漆永红,罗宁,李惠霞[2](2021)在《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害及其病原菌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害及其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rDNA-ITS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可引起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及其病原菌,可为生产上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董文科[3](2020)在《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是城市草坪建植中主要使用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广泛用于草坪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DC.)是草地早熟禾常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草坪质量和降低草坪利用年限的主要因素。目前,关于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为药剂防治,但药剂防治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而选育优良抗病品种成为草坪病害防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更为深入的探究草地早熟禾对白粉病侵染的响应机制,可以为后续的抗病基因挖掘和草坪草抗病分子育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为此,本研究选用草坪建植中常用的10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为材料,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基于抗性评价结果,选择高抗和极感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白粉病侵染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差异,并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水平对比分析了抗、感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分子机制,鉴定了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从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水平上分析了抗病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10个草地早熟禾品种进行白粉菌接种试验发现,各草地早熟禾品种的白粉病发病率在2.33%~83.00%之间,病情指数在0.55~62.93之间;其中,黑杰克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33%和0.55;超级哥来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3.00%和62.93;以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的病情指数为分析变量进行聚类分析,评价获得1个高抗白粉病品种(黑杰克)、3个中抗品种(午夜2号、Shamrock和公园)、3个中感品种(橄榄球2号、耐力和耐盐月夜)、2个高感品种(解放者和抢手股)和1个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2)白粉病侵染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发病情况、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存在显着差异。高抗品种‘黑杰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缓慢,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活性(株高、根长和Wd)、叶片保水能力(RWC)、渗透调节能力(SS、SP和Pro)和抗氧化能力(SOD、POD、CAT、APX、As A和GSH),以及较低的膜脂过氧化程度(REC、MDA、O2·-产生速率和H2O2);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较快,同时其生长受到严重限制,叶片保水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高。草地早熟禾的抗病性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PAL、4CL、C4H和PPO)的活性和次生代谢物质(总酚、类黄酮、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的含量紧密相关。抗病品种‘黑杰克’在接菌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增加,而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的酶活性虽在发病初期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发病后期呈下降趋势。在接菌前期,除果胶外,‘黑杰克’的总酚、类黄酮、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高于‘超级哥来德’,这可能是‘黑杰克’初期表现较强抗病性的物质基础,随接菌后时间的延长,‘黑杰克’显着提高了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以增加自身抗病能力;而‘超级哥来德’的次生代谢物质含量虽在接菌初期有所上升,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发病后期呈下降趋势,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显着低于‘黑杰克’。(3)白粉病侵染对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超级哥来德’的Chl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n、Gs和Tr)、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II、ETR和q P)以及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GAPDH和PRK)活性在接菌后显着减低,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而高抗品种‘黑杰克’光合机构性能受白粉病侵染影响较小,较高的Chl含量和光合酶活性有利于‘黑杰克’维持在较高光合效率。此外,高抗品种‘黑杰克’在应答白粉病侵染时显着增加了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提高蔗糖含量,降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并且淀粉含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而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在接菌后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增加;同时随接菌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迅速增加,造成淀粉代谢异常。(4)接菌第5 d后,通过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转录组学进行分析,在‘黑杰克’和‘超级哥来德’中分别鉴定出27,827个DEGs(22,637个上调,5,190个下调)和33,593个DEGs(29,189个上调,4,404个下调);有18,803个DEGs为两品种共有,9,024个DEGs为‘黑杰克’特有,14,790个DEGs为‘超级哥来德’特有。这些基因在‘黑杰克’中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萜类骨架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MAPK信号通路-植物”途径;在‘超级哥来德’中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和“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与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相比,白粉病侵染促进了‘黑杰克’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路、植物MAPK信号通路)、次级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途径(光合作用、卟啉和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超级哥来德’中参与转录和翻译的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易受白粉病侵染的影响。(5)接菌第5 d后,通过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在高抗品种‘黑杰克’中有27个DAPs上调,31个DAPs下调;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中有60个DAPs上调,80个DAPs下调。有32个DAPs为两品种共有;26个DAPs只在‘黑杰克’中出现,为‘黑杰克’特有;108个DAPs只在‘超级哥来德’中出现,为‘超级哥来德’特有。这些DAPs在‘黑杰克’中,主要参与“氧化磷酸化”、“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途径,而在‘超级哥来德’中主要参与“核糖体”、“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程序性坏”、“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氰胺酸代谢”和“磷酸肌醇代谢”途径。将蛋白质组鉴定结果与转录组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在‘黑杰克’中有55个DAPs与DEGs相关联;在‘超级哥来德’中有119个DAPs与DEGs相关联。通过对关联上的DAPs所参与的KEGG通路进行分析发现,在‘黑杰克’中关联上的DAPs数目最多的通路主要有“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柠檬酸循环”和“糖酵解/糖异生”等;在‘超级哥来德’中数目最多的通路主要有“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核糖体”、“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淀粉与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和“PI3K-Akt信号通路”。本研究初步探明了高抗白粉病草地早熟禾品种抗病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机制,鉴定了高抗白粉病草地早熟禾品种应答白粉病侵染的关键代谢通路以及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但以上抗病基因和蛋白在提高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吕卉[4](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李金鸿,徐雪芬,李惠霞,罗宁,倪春辉,李文豪,徐志鹏[5](2020)在《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明确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对陇西县6个乡镇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进行调查,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病原,并对黄芪白粉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及碳源条件下的萌发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018年陇西县黄芪平均发病率为31.17%,平均病情指数为18.08.经形态特征观测和rDNA-ITS序列对比,将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病原菌鉴定为子囊菌门黄芪白粉菌(Erysiphe astragali);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范围为6~8.不同碳源对分生孢子萌发效果影响不明显.光照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较好,黑暗条件下萌发率较差.【结论】通过对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在7月~9月上旬,当地气温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易导致白粉病大面积发生和蔓延.在防治白粉病时,应选择白粉病始发期开始防治.
魏鹏[6](2020)在《蒙古黄芪病虫草害不同防治方法对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黄芪为常用大宗药材之一,素有十药九方的说法,随着蒙古黄芪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草害化学防治造成的农药残留日趋严重。针对蒙古黄芪主要的病虫草害,选用低毒、安全的生物源农药以及物理方法进行了防治试验,对病虫草害防治效果、药材的根部性状、以及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评价。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黄芪育苗田杂草防除效果依次为人工除草>灭草松>豆施乐>除草布>CK;黄芪移栽田主要为禾本科杂草,田间杂草防除效果依次为人工除草>高盖>烯草酮>拿捕净>除草布>对照;各处理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与对照组之间并没有显着差异,但黄芪甲苷含量各处理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物理除草处理的黄芪甲苷含量高于除草剂处理。2、利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能够诱集黄芪田害虫,诱杀益虫数量占比极小。利用黄板粘虫能够有效防除蚜虫,黄板摆放方式对于诱集昆虫量无显着影响,但黄板投放密度对除虫效果有影响,以555块/公顷最佳。3、杀虫剂防控蚜虫施药一次防治效果不佳,二次施药处理防治效果可达到100%;其中阿维菌素处理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平均含量最高,较对照组高出35.45ug/g;黄芪甲苷含量最高为苦参碱处理,较对照组平均含量增加43.9ug/g。4、奈曼旗试验区,蒙古黄芪种植基地白粉病平均发病率为21.9%,根腐病平均发病率为18.4%,针对白粉病进行杀菌剂处理的防治效果依次为百菌清>蛇床子素>小檗碱杀菌>对照组CK,但施药处理差异不显着(P<0.01);各药剂处理的种苗产量较对照组有极小的增长,但差异不显着(P>0.05)。
赵艳群[7](2020)在《榆林市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调查黄芪白粉病发病规律,比较4种杀菌剂对黄芪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对榆林市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榆林市黄芪白粉病由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和黄芪束丝壳菌(Trichocladia astragali (D.C.) Neger)共同引起;供试药剂中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430 g/L戊唑醇悬乳剂对黄芪白粉病防效最好,最终防效分别为82.52%和78.63%。
马莹莹,关一鸣,王秋霞,李美佳,潘晓曦,张亚玉[8](2019)在《黄芪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黄芪是我国传统中药材,近年来,黄芪病害已成为制约黄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防治病害发生成为黄芪种植产业的重中之重。本文综述了黄芪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致病菌种类的多样性、抗病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模式、土壤营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以期为黄芪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王立婷[9](2019)在《白三叶草白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叶片的组织学研究》文中认为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和绿化草种。随着三叶草用于绿化越来越多,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病虫害也逐渐加重,其中最主要的病害为三叶草白粉病。本试验针对白三叶草白粉病菌生物学特性、三叶草叶片受白粉菌侵入后组织学变化以及药剂防治筛选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白粉菌病原菌进行孢子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三叶草的白粉菌主要致病菌为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隶属子囊菌亚门真菌。(2)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三叶草白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光照对于三叶草白粉菌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生长影响不显着,在全光照、全黑暗和1/2光照条件下都可萌发,但紫外光条件对孢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对芽管的生长有显着影响。pH7为三叶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最适pH。(3)三叶草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活力测定结果表明:I2-KI染色法测定的分生孢子生活力最高,为54.75%,但染色结果模糊,亚甲基蓝染色法和固绿染色法次之,分别为52.69%和46.60%。TTC染色法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染色无效果,孢子不着色。(4)三叶草白粉病菌孢子与三叶草互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将白粉菌孢子接种在叶片4h后,在分生孢子一端萌发出初生芽管,10h形成附着胞,开始侵入叶片表皮。12h后在孢子的另一侧产生分化形成初生菌丝,24h后初生菌丝生长,开始获取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48h后寄主表面产生的初生菌丝进一步分支形成大量次生菌丝。到接种4d后,在叶片表面形成大量菌丝,并形成分生孢子梗,每一个分生孢子梗上端都形成一个分生孢子,此时整个侵染循环过程已完成,孢子梗上的初生分生孢子再落于叶片表面后,准备萌发,开始下一个侵染循环,此时白粉病菌在叶片初显,用肉眼可在叶片表面观察到浅色的白色菌丝。7d后,菌丝大量形成,在叶片出现较明显的粉层。(5)药剂筛选试验表明:硅藻矿土粉800倍液对白粉菌孢子的萌发有显着抑制作用,木醋酵素液500倍液对白粉菌孢子芽管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这三种不同浓度梯度的药剂对三叶草白粉菌菌株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后,白粉病发病叶数总趋势降低,发病率、病情指数下降,木醋酵素液500倍液处理后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硅藻矿土粉800倍液处理后防治效果90%以上。
周泽璇[10](2018)在《田间杂草调查及药剂胁迫对黄芪有效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黄芪是大宗中药材之一。随着规范化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病虫草害成为制约黄芪优质绿色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施用化学农药不仅会导致农残超标,还会引发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本试验针对宁夏六盘山区大宗优势中药材黄芪田间杂草发生、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以及化学农药对其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黄芪田间杂草调查试验表明:田间杂草优势种为田旋花、苣荬菜、刺盖草和灰绿藜;打碗花、灰绿藜、刺盖草和山苦荬对黄芪生长危害较为严重。(2)土壤化学性质测定试验表明:黄芪收获时期,种植土壤中碱解氮、有机质、钙、镁减小,有机质减小最多,钙次之。(3)除草剂对黄芪种苗生长影响试验表明:1/2二甲戊灵+1/2稻欢药剂处理对种苗生长影响小,安全性高。(4)病虫害防治试验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后,白粉病发病叶数总趋势降低,发病率、病情指数下降,菌立停低、高浓度药剂处理后防治效果达100%;蚜虫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5)药剂对黄芪生长和有效成分影响试验表明:防治蚜虫药剂中,高效氯氰菊酯低浓度药剂处理对黄芪生长影响小,安全性高;吡虫啉低浓度药剂处理后黄芪甲苷、芒柄花苷含量最高,黄芪甲苷增加0.067 mg·g-1,芒柄花苷降低0.021 mg·g-1;苦参碱低浓度药剂处理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最高,降低0.352 mg·g-1。防治白粉病药剂中,甲基硫菌灵低浓度药剂处理对黄芪生长影响小,安全性高,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含量最高,增加0.043 mg·g-1和0.079 mg·g-1;卡拉生低浓度药剂处理后黄芪甲苷含量最高,增加0.140mg·g-1。防治霜霉病药剂中,霜霉威高浓度药剂处理对黄芪生长影响小,安全性高;霜霉威中浓度药剂处理后黄芪甲苷含量最高,增加0.310 mg·g-1;百菌清高浓度药剂处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最高,降低0.260mg·g-1;波尔多液中浓度药剂处理芒柄花苷含量最高,降低0.040 mg·g-1。
二、黄芪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苦参-雷公藤防治黄芪白粉病植物源乳油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药与仪器 |
1.1 供试药材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苦参、雷公藤浸膏的制备 |
2.2 溶剂的选择 |
2.3 乳化剂的选择 |
2.3.1 乳化分散性评价方法 |
2.3.2 乳油稳定性评价方法 |
2.4 苦参-雷公藤乳油配方的确定 |
3 讨论 |
(2)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害及其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样采集及田间病害分级 |
1.2 病原菌分离 |
1.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1.4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1.4.1 真菌基因组DNA提取 |
1.4.2 分子鉴定的引物 |
1.4.3 PCR扩增、凝胶电泳、测序及序列分析 |
1.4.4 r DNA序列比较分析与系统发育树 |
1.5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病症状 |
2.2 形态学鉴定特征 |
2.3 核糖体r DNA-ITS序列分析 |
2.4 致病性测定 |
3 讨论 |
(3)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白粉病研究进展 |
1.1 白粉病病原菌研究 |
1.2 白粉菌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理研究 |
1.3 白粉病发病条件及发病症状 |
1.3.1 发病条件 |
1.3.2 发病症状 |
1.4 白粉病的防治策略 |
1.4.1 化学防治 |
1.4.2 物理防治 |
1.4.3 生物防治 |
1.4.4 农业防治 |
1.5 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研究进展 |
2 植物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
2.1 植物形态结构抗病性 |
2.1.1 固有结构与植物抗病性 |
2.1.2 诱导结构与植物抗病性 |
2.2 植物生理生化抗病性 |
2.2.1 过敏反应与植物抗病性 |
2.2.2 防御酶与植物抗病性 |
2.2.3 植保素与植物抗病性 |
2.2.4 内源激素与植物抗病性 |
2.2.5 病程相关蛋白PRs与植物抗病性 |
2.3 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机制 |
2.3.1 由病原菌模式分子触发的免疫反应(PTI) |
2.3.2 由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ETI) |
3 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1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2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3 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的整合研究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4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品种筛选及抗性评价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白粉病侵染对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2.2.2 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及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表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3.2.2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3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4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5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6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活性氧积累的影响 |
3.2.7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8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9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10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2 渗透调节物质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3 抗氧化系统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4 苯丙烷代谢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5 次生代谢物质合成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4.2.3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4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2.5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糖积累的影响 |
4.2.6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光合特性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4.3.2 糖代谢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转录组学差异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转录组学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结果统计 |
5.2.2 Unigenes功能分析 |
5.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统计与分析 |
5.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5.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2.6 转录组分析的q 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路分析 |
5.3.2 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
5.3.3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分析 |
5.3.4 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蛋白质组学分析 |
6.1.4 蛋白组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蛋白质鉴定质量评估 |
6.2.2 差异积累蛋白质(DAPs)统计分析 |
6.2.3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GO富集分析 |
6.2.4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KEGG富集分析 |
6.2.5 差异积累蛋白(DAPs)对应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 |
6.2.6 蛋白组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6.2.7 候选基因的鉴定 |
6.2.8 草地早熟禾对白粉病侵染的应答机制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全文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甘草的概述 |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2.1.5 甘草的用途 |
2.1.6 甘草的栽培 |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 |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4 病原菌的鉴定 |
3.2.5 致病性测定 |
3.2.6 其它病害 |
3.3 结果 |
3.3.1 甘草病害种类 |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
4.2.2 气象数据收集 |
4.2.3 病害调查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
5.2.6 氨基酸的测定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2.1.1 供试菌株 |
6.2.1.2 供试杀菌剂 |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6.2.1.4 测量方法 |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5)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方法与样品采集 |
1.1.1 调查地概况 |
1.1.2 黄芪白粉病调查方法 |
1.1.3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1.2.2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1.2.3 不同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4 不同pH值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5 不同碳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6 不同光照条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调查结果 |
2.2 白粉菌形态特征 |
2.2.1 无性形态特征 |
2.2.2 有性形态特征 |
2.3 黄芪白粉菌生物学特性 |
2.3.1 不同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2 同pH值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4 不同光照条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6)蒙古黄芪病虫草害不同防治方法对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黄芪基原植物记载及特征 |
1.1.2 蒙古黄芪种子种苗研究进展 |
1.1.3 蒙古黄芪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
1.1.4 蒙古黄芪害虫及防治 |
1.1.5 蒙古黄芪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
1.1.6 蒙古黄芪主要药用成分 |
1.1.7 蒙古黄芪主要活性成分提取研究进展 |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蒙古黄芪育苗田杂草防治方法与防效评价 |
1.3.2 蒙古黄芪移栽田杂草防治方法与防效评价 |
1.3.3 蒙古黄芪害虫防治方法与防效评价 |
1.3.4 蒙古黄芪病害防治方法与防效评价 |
1.3.5 蒙古黄芪主要成分提取方法优化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及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实验材料 |
2.1.2.1 供试蒙古黄芪种子与种苗 |
2.1.2.2 供试农药 |
2.1.2.3 试验仪器试剂 |
2.2 试验设计 |
2.2.1 杂草防治试验设计 |
2.2.2 害虫防治试验设计 |
2.2.2.1 杀虫灯利用试验 |
2.2.2.2 蚜虫防治试验 |
2.2.3 白粉病防控研究试验 |
2.2.4 主要活性成分测定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病害调查、防治方法与统计 |
2.3.1.1 病害调查 |
2.3.1.2 病害防治 |
2.3.1.3 病害统计及防治效果评价 |
2.3.2 虫害调查、防治方法与统计 |
2.3.2.1 害虫调查 |
2.3.2.2 虫害防治 |
2.3.2.3 虫害统计及防治效果评价 |
2.3.3 草害调查、防治与评价 |
2.3.3.1 杂草调查 |
2.3.3.2 杂草防治 |
2.3.3.3 杂草防除研究评价 |
2.3.4 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 |
2.3.4.1 LC/MS/MS条件 |
2.3.4.2 黄芪甲苷提取及测定 |
2.3.4.3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提取及测定 |
2.3.4.4 方法学考察实验 |
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蒙古黄芪草害及防治效果分析 |
4.1.1 黄芪育苗田除草 |
4.1.1.1 奈曼旗基地育苗田杂草及种苗调查 |
4.1.1.2 不同除草处理对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 |
4.1.1.3 不同除草处理对地上部分长势的影响 |
4.1.1.4 不同除草方法对黄芪根系的影响 |
4.1.1.5 不同除草方法的成本机效益核算 |
4.1.2 蒙古黄芪移栽田除草 |
4.1.2.1 呼和浩特试移栽验地杂草状况调查 |
4.1.2.2 不同除草方法对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 |
4.1.2.3 不同处理对移栽田蒙古黄芪根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2.4 不同除草处理对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影响 |
4.1.2.5 不同处理对黄芪甲苷平均含量的影响 |
4.2 蒙古黄芪害虫及防治效果分析 |
4.2.1 频振式杀虫灯对黄芪田害虫防控效果 |
4.2.2 黄板诱虫种类及对蚜虫的防治结果 |
4.2.3 不同杀虫剂对蚜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
4.2.4 蚜虫不同防治方法对蒙古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影响 |
4.2.5 蚜虫不同防治方法对黄芪甲苷的影响 |
4.3 蒙古黄芪病害及防治效果分析 |
4.3.1 蒙古黄芪主要病害及发病情况 |
4.3.2 不同药剂对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
4.3.3 不同药剂对于蒙古黄芪种苗产量的影响 |
4.4 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提取方法优化 |
4.4.1 黄芪甲苷提取方法优化 |
4.4.2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提取方法优化 |
5 讨论 |
5.1 关于蒙古黄芪生产田除草方法对产量和活性成分的影响 |
5.2 杀虫灯及黄板使用技术 |
5.3 杀虫剂及黄板防治蚜虫效果 |
5.4 蒙古黄芪白粉病防治 |
5.5 蒙古黄芪主要成分提取及检测技术优化 |
6 结论 |
7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榆林市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症状观察与病原菌鉴定。 |
1.3.2 药剂防效试验。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鉴定 |
2.2 发病规律 |
2.3 防效 |
3 结论与讨论 |
(8)黄芪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芪主要病害 |
1.1 黄芪根腐病 |
1.2 黄芪白粉病 |
1.3 黄芪霜霉病 |
1.4 其他病害 |
1.4.1 黄芪紫纹羽病 |
1.4.2 黄芪锈病 |
2 主要病害的防治 |
2.1 品种的选育 |
2.2 栽培模式和土壤营养条件的研究 |
2.3 化学防治 |
2.4 生物防治 |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9)白三叶草白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叶片的组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白三叶草的分布及发育特性 |
1.1.2 三叶草白粉病研究进展 |
1.1.3 组织病理学研究技术在植物病理学方面的应用 |
1.1.4 电镜技术在植物病理学方面的应用 |
1.1.5 植物病原真菌-寄主互作的侵染策略 |
1.1.6 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三叶草白粉病田间发生规律调查 |
1.3.2 三叶草白粉病症状特点及病原菌的鉴定 |
1.3.3 三叶草白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3.4 三叶草白粉病菌孢子活力检测方法 |
1.3.5 三叶草白粉病菌与寄主互作的组织学研究 |
1.3.6 三叶草白粉病菌室内药剂防筛选试验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三叶草 |
2.1.2 供试菌种 |
2.1.3 主要化学试剂 |
2.1.4 供试药剂种类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设计 |
2.2.1 病害田间发生规律调查 |
2.2.2 病害室内药剂防治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接菌方法 |
2.3.2 病株的培养 |
2.3.3 三叶草白粉病田间发生规律调查 |
2.3.4 三叶草白粉病症状观察 |
2.3.5 白粉病病原菌的鉴定 |
2.3.6 三叶草白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7 分生孢子活力检测方法 |
2.3.8 Erysiphe pisi DC孢子与白三叶草互作组织学研究 |
2.3.9 三叶草白粉病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三叶草白粉病田间发生规律调查 |
3.2 三叶草白粉病症状观察 |
3.3 病原菌的鉴定 |
3.3.1 病原菌的序列测定结果 |
3.4 三叶草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3.4.1 不同温度对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2 不同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3 紫外光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4 不同pH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5 三叶草白粉病菌孢子活力检测方法 |
3.6 Erysiphe pisi DC孢子与白三叶草互作的组织学研究 |
3.7 三叶草白粉病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
3.7.1 不同药剂对白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7.2 不同药剂对三叶草白粉菌菌株防治效果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1.1 三叶草白粉病田间病害调查及症状特点 |
4.1.2 三叶草白粉病病原菌的鉴定 |
4.1.3 三叶草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4.1.4 三叶草白粉病菌孢子活力检测方法 |
4.1.5 三叶草白粉病菌孢子与三叶草互作研究 |
4.1.6 三叶草白粉病菌室内药剂防治研究 |
4.2 研究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田间杂草调查及药剂胁迫对黄芪有效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黄芪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现状研究 |
1.1.2 黄芪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
1.1.3 影响黄芪质量的因素研究 |
1.1.4 黄芪病虫草害的研究 |
1.1.5 化学农药对植物的影响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不同茬口下黄芪田间杂草种类以及对黄芪生长的影响 |
1.3.2 移栽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1.3.3 不同除草剂对黄芪种苗生长的影响 |
1.3.4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
1.3.5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 |
1.3.6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 |
1.3.7 黄芪根部农药残留的检测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2.1 供试黄芪 |
2.2.2 供试化学药剂 |
2.3 试验设计 |
2.3.1 不同药剂处理设计 |
2.3.2 田间小区设计 |
2.3.3 种子播种、种苗移栽 |
2.3.4 打药方式 |
2.4 试验方法 |
2.4.1 不同茬口下黄芪田间杂草种类调查以及对黄芪生长的影响 |
2.4.2 移栽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2.4.3 不同除草剂对种苗生长的影响 |
2.4.4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
2.4.5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调查 |
2.4.6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 |
2.4.7 黄芪根部农药残留的检测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黄芪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及对黄芪生长的影响 |
3.2 移栽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3.3 不同除草剂对黄芪种苗生长的影响 |
3.4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
3.4.1 不同杀菌剂对白粉病发病的影响 |
3.4.2 不同杀菌剂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3.4.3 不同杀虫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
3.5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 |
3.5.1 防治蚜虫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 |
3.5.2 防治白粉病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 |
3.5.3 防治霜霉病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 |
3.6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 |
3.6.1 防治蚜虫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 |
3.6.2 防治白粉病不同药剂处理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 |
3.6.3 防治霜霉病不同药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 |
3.7 黄芪根部农药残留的检测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1.1 黄芪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及对黄芪生长的影响 |
4.1.2 移栽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4.1.3 不同除草剂对黄芪种苗生长的影响 |
4.1.4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
4.1.5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生长量的影响 |
4.1.6 不同杀虫剂和杀菌剂对黄芪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 |
4.2 研究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黄芪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苦参-雷公藤防治黄芪白粉病植物源乳油的研制[J]. 刘计权,王宇,刘昕,闫晓睿,薛帼珍,王菊平.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5)
- [2]蒙古黄芪苗期立枯病害及其病原菌鉴定[J]. 陈爱昌,王艳霞,漆永红,罗宁,李惠霞. 农学学报, 2021(09)
- [3]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D]. 董文科.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5]陇西县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J]. 李金鸿,徐雪芬,李惠霞,罗宁,倪春辉,李文豪,徐志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0(04)
- [6]蒙古黄芪病虫草害不同防治方法对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魏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榆林市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 赵艳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5)
- [8]黄芪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 马莹莹,关一鸣,王秋霞,李美佳,潘晓曦,张亚玉. 特产研究, 2019(04)
- [9]白三叶草白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叶片的组织学研究[D]. 王立婷. 宁夏大学, 2019(02)
- [10]田间杂草调查及药剂胁迫对黄芪有效成分的影响[D]. 周泽璇. 宁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