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水质污染备受关注(论文文献综述)
向伟[1](2021)在《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水资源相对匮乏,加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剧区域水资源危机,亟需深入认识黄土高原的水循环过程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黄土高原水循环过程具有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水循环过程的研究多关注降水、径流、土壤水分等环节或变量;然而,对土壤蒸发、地下水补给和植物蒸腾等环节的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缺乏区域尺度宏观规律的认识。因此,本文以黄土高原水循环过程为切入点,采用区域和点位尺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降水、深剖面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进行系统、高空间分辨率的取样,借助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优势,重点探究了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两个水文过程。在区域尺度上,分析了黄土高原降水、深层(2~10m)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土壤蒸发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提出lc-excess方法对土壤蒸发损失率进行了定量评估;探究了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并提出lc-excess平衡方程对活塞流和优势流的相对贡献比例进行了划分。在点位尺度上(长武塬区),利用多种示踪技术(δ18O、δ2H、3H、Cl-和NO3-)结合水量平衡、端元分析、贝叶斯模型、配对实验等方法定量探究了水循环过程以及农地转换为苹果园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的响应规律。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1.黄土高原降水δ18O值变化范围较小(-9.8‰~-5.8‰),东南部和西北部同位素值相对富集而中部偏贫化,但此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和气象等环境变量相关性较差。在现有的降水同位素数据产品中,仅降水同位素在线计算器(OIPC)能够模拟该区域降水δ18O值的空间分布,且模拟精度有待提高。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δ18O值变化较小(-10.1‰~-6.7‰),南部相对贫化而北部和西北部偏富集,此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年均降水量的影响。黄土高原浅层地下水δ18O值(-11.4‰~-5.9‰)无一致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和气象等环境变量相关性较差,但不同流域之间浅层地下水δ18O值变化明显,受年均降水量的影响。2.黄土高原33个采样点深层土壤水lc-excess值均偏负(土壤深度和空间位置),表明深层土壤水同位素保留有因地表蒸发引起的同位素分馏信号。深层土壤水lc-excess值表明土壤蒸发从南到北、东南到西北均呈增大趋势,与纬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潜在蒸散量和干旱指数相关关系明显,其中干旱指数能够解释64%的变异。以瑞利分馏模型为基础推导了计算土壤蒸发损失率的新方法—lc-excess方法,计算出所有样点的土壤蒸发损失率为11.3~23.9%,与全球其它相似气候区的结果相近,但其代表的时间尺度更长,反映了过去数十年地表蒸发的平均状况。3.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δ18O值较降水量加权平均值贫化,且贫化程度在不同流域存在明显差异,并与年均降水量呈显着相关,表明浅层地下水补给的季节性效应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受年均降水量影响。浅层地下水与降水的同位素关系表明浅层地下水接受当地降水补给但在补给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土壤水的lc-excess关系表明活塞流不是浅层地下水补给的唯一形式,可能存在降水以优势流方式的快速补给。以同位素质量平衡为基础推导了lc-excess平衡方程,成功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中活塞流和优势流的相对贡献比例进行了划分。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以活塞流补给为主,优势流补给仅在渭河和汾河流域部分地区较为明显。影响活塞流和优势流相对贡献比例的空间分布因素需要进一步分析。4.长武黄土塬区日尺度大气降水同位素值变化较大,同位素值贫化的降水通常发生在雨季(7~9月),且多为大降水事件(≥30 mm/day)。2~6 m土层土壤水示踪剂可以用于研究农地转化为苹果园后对土壤水分平衡组分的影响,深层(≥6 m)土壤水示踪剂反映了历史时期农地条件下的降水和蒸散发平衡关系,可以用于分析地下水补给机制。降水、深层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中的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氯离子和硝酸根共同表明地下水补给中活塞流和优势流方式并存,且活塞流和优势流补给量分别占总补给量的45~62%和38~55%。农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蒸发变化不显着,但深层土壤储水量明显降低、植被蒸腾增加、活塞流补给量明显减少,且当树龄超过15 yr时活塞流补给量基本为零。本文为后续利用水同位素技术解决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水循环问题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将来刻画水量平衡方程在区域尺度上的定量分布模式,可服务于黄土高原地下水资源数量和水质的评估与可持续管理,并为眀析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背景下水循环过程的演变规律提供借鉴。
谭力[2](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对区域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影响非常复杂,不仅对水源区流域未来可供水量、水质及其动态产生一定冲击,而且对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不仅是河流、湖库水体本身,更重要的是流域内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被变化较大,区域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以及生态环境遭到退化与破坏,其生态环境状况可直接影响到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关乎华北地区几千万人的用水安全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求。明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是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对应土地利用形态的改变必将引起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转型,即生产、生态、生活三大主导功能间的转化,主导功能转型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结构与空间特征,并通过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讨区内生态环境效应状况与时空分布特性,同时,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区内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果,提出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也给相关部门对核心水源区进行科学管理和政策调控、确保一库清水北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国家相关工作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以乡镇行政单元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并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按其所满足人类需求的不同方面分为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通过统计得出研究区主要以生态用地为主,占总面积72.70%,其中又以林地生态用地为主;其次为生产用地,占总面积的26.21%,其中主要为农业生产用地,空间分布较广泛,整体呈现东部和南部分布较多、西部分布较少的特征;生活用地空间占比较小,仅为1.09%。(2)本文通过转移矩阵模型分析区内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特征,主要结论如下:2010-2015年间,研究区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产用地,主要为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工矿生产用地,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均转出为工矿生产用地;2015-2018年间,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由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所致,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转出为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利用重心转移模型、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特征,计算得出,八年来生产用地重心迁移相对集中,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用地迁移轨迹与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存在明显对应关系所致;生态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导致水域生态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所致;生活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武当山特区的快速发展和区位优势,导致相应区域的城镇生活用地增加所致。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反映研究区内各乡镇分布差异状况,得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生产用地呈现逐年均匀的趋势,生活用地分布较不均匀,并揭示出“三生”空间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最后,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选取自然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共12个指标,揭示各年间导致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成因,为今后水源区产业合理布局以及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总体来看,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型主要受区域发展状况驱使、交通区位便利以及自然因素条件的影响;2015-2018年主要土地利用转型类型已发生改变,主要因耕种效果不佳导致的农业生产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扩大水产值养殖规模、粮食产量的需求以及工业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因素所致。(3)本研究首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空间变异特性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结论如下:2010-2018年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均呈现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存在差异,整体格局变化较小。2010-2015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略有恶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8降至0.655,主要表现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转入为较低质量区、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转入为中质量区所致;2015-2018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5提高至2018年的0.664,主要表现为较低质量区转出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较高质量区转出为高质量区所致。再从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来看,2010-2015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小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林地生态用地和牧草生态用地转为工矿用地所致,说明这一时期研究区以牺牲林、草地为代价,大力发展工矿产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15-2018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大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相互转换之中,转为生态用地面积大于转为生产用地面积,说明这一时期,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以及退耕还林的实施,研究区减少对林、草地的滥用,提升核心水源区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扩张提供了遏制作用。本文以生态服务系统的货币价值来表征其生态环境效应,重新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得出,2010-2018年这八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说明整体生态环境呈现改善的状态,前五年略有减少,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后三年增加趋势明显,变化最大的是水域。八年来耕地和草地有所减少,造成了8.63亿元的生态价值损失,但水域面积的快速增长给研究区带来了23.55亿元的增加额,使得研究区内生态环境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状况来看,仓房镇的ESV最高,龙山镇和老城镇紧随其后,ESV最低的为商圣街道和龙城街道。地均ESV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中东部和南部,低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中北部、西部和东部,ESV变化量与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基本一致,主要是因为城镇规模的扩张导致生态用地转为生活用地,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4)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研究区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导致生态环境效应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越大导致生态环境效应下降,表明研究区在对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了和谐处理,但需注意能源利用效率的排放量,需改善能源利用的工艺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区内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得出,水质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区域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较低质量区和低质量区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即均县镇、香花镇、龙城镇、上集镇、马镫镇同为水质污染较严重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其水质中度污染区域也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较低的区域相吻合,说明至2018年,研究区较多土地利用类型转为水域,导致水域面积扩大,引起的水质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水体污染成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优化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土地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措施,最终实现水源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石凯含[3](2020)在《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兼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我国农村地区首要污染类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市场化环境下绿色农业的纵深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成为我国涉农政策的重点关注领域。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可见,农业面源污染是政府长期关注焦点,其中化肥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更是引起了政府政策的持续关注。持续的宏观政策关注对化肥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基层的深入了解,尤其是缺乏对我国农业经营过程中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充分考虑,部分政策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影响化肥面源污染问题的妥善处置。如何有效处置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阻碍,更是我国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焦点,而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须充分结合实际,考虑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特征,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农民支持,才能实现政策与农户实际行为相协调,最终充分发挥政策效用,实现政策目标。种植大户是我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更是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基层主体。基于此,本文以种植大户这一农业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slope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空间冷热点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博弈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就种植大户行为与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间关系展开研究,以为政府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种植大户与化肥面源污染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内涵阐述。首先,对种植大户与化肥面源污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为后文分析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化肥面源污染与治理现状及防治政策演进。首先,对化肥施用总体特征、化肥施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简要概括我国化肥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化肥减量空间进行测算。之后,梳理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并对相应政策进行归纳,进而提出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存在的问题。三是种植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的路径分析,进而对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进行博弈分析。首先,在对黑龙江省这一典型地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过程中种植大户认知—政策采纳意愿—行为三者的内在影响,探明种植大户对防治政策与污染水平的不同认知程度对多种政策的采纳意愿以及最终施肥行为的影响路径;其次,按照“理论综合探讨”→“现实量化分析”→“政策制定博弈”的逻辑通过对种植大户、政府、外部利益群体等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特征进行深入探索,进而对面向种植大户行为特征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博弈。四是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及保障措施。在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博弈分析与国外先进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政策执行性、政策成本控制与政策实效性制定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在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方面,从政策组合、激励手段、补贴程度、投入力度、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完善。在具体防治方案拟定上,从条件式污染防治激励方案、层级累进制的补贴激励方案、产研联动式的污染防治方案和政农协同式污染防治方案入手,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方案覆盖。最终,结合肥料使用创新及现代数据技术,从政策设计端、政策执行端以及化肥面源污染防治资金端为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设置政策保障。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政策体系得到有效建构,各项辅助性技术手段发展程度有待提升。但是,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长效防治政策体系尚未确立,面向种植大户的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倾斜方式不明确,对种植大户这一市场化细分主体的利益考量程度不足。大户认知、大户偏好、大户特征等因素对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政策的反馈性强。从细分来看,政府干预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与否对种植大户的影响性具有差别,应当倡导建立基于政策联动和政府—市场—种植大户互动的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政策体系。基于政策角度与种植大户行为的交互研究,可知激励型政策与惩罚型政策对于种植大户影响程度强,而技术类的辅助型政策对大户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程度弱,但基于科技在农业种植业中的杠杆作用,其作为辅助型政策发挥作用具有必要性。基于此,拟从防治模式、激励手段、补贴程度、投入力度以及监管机制入手,发挥上述主要政策工具类型的作用,制定条件型污染防治激励方案,建构层级累进制补贴激励机制,探索产研联动式污染防治模式,以政农市场协同性防治机制提升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并全面兼顾数据技术在种植大户面源污染防治补贴中的作用,在现代化治理模式和农业发展生态机制之下探究与种植大户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的政策,从政农商社等多主体入手,建立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政策体系,夯实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初亚奇[4](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丁振宇[5](2020)在《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优选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长距离引水工程是解决地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长距离引水工程众多,这为干旱缺水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也使得受水区已逐渐将调水水源作为主要水源,一旦工程运行受到影响不能正常调水,将会产生巨大的损害。长距离引水工程距离长、跨度大、涉及面广,因此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因素众多,不易管理。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以长距离引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现场勘查和文献搜集基础上,初步识别出影响长距离引水工程的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初步构建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体系。(2)考虑指标的灵敏度和独立性特征信息,并以此作为证据源,基于D-S证据理论对两项特征信息基本信任分配函数进行融合,建立了指标优选模型。通过模型得出的指标可信度,根据可信度大小实现指标优选,建立了风险指标体系。(3)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AHP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法获取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风险,并针对关键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分析,为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
李石华[6](2018)在《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时空演变及其对水环境的多尺度影响已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流域LULC多尺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研究对流域土地利用优化、水环境质量改善及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省典型高原湖泊流域--抚仙湖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于1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为数据源,发展了一种能有效提高流域尺度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多尺度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分析了流域LULC多尺度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力,揭示了流域不同污染源区水质对LULC类型与格局的尺度依赖性,构建了流域水质与LULC类型及格局的时空关系模型,识别了流域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相互作用的特征尺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LULC变化情景模拟流域水质变化,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策略与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流域LULC时空演变特征。(1)LULC信息提取。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融合初始分割尺度与最优分割尺度的多尺度光谱、几何和纹理对象特征,构建了多尺度随机森林(MSORF)方法,并利用初始分割尺度(BSVM)、最优尺度分割(OSVM)、像素级分割(PSVM)、多尺度随机森林(MSORF)方法对抚仙湖流域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高分辨遥感影像开展分类实验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SORF分类精度总体优于PSVM、BSVM、OSVM,其精度可分别提高约9%、7%、4%,该方法可用于流域尺度LULC信息提取。(2)流域20052017年LULC类型变化。水域、林地、耕地、草地为流域主要地表覆盖类型,四种地类合计分别占总面积的95.59%(2005年)、95.00%(2008年)、93.89%(2011年)、93.43%(2014年)、92.50%(2017年)。其余六种地类(房屋建筑(区)、道路、园地、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合计分别占总面积的4.41%(2005年)、5.00%(2008年)、6.11%(2011年)、6.57%(2014年)、7.50%(2017年)。人工地表类型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自然地表覆盖类型则相反。其中,人工堆掘地2017年的面积是2005年的5倍,而水域面积仅变化了0.08%。LULC收入与支出分析表明,耕地、林地、草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减少,而荒漠与裸露地表、道路、房屋建筑区、水域的变化则表现为空间位置的转移。上述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LULC类型变化显着。流域LULC变化主要受坡度、高程和距最近道路的距离影响。(3)流域LULC动态度变化。流域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动态度存在差异。全流域尺度2005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2.18),而各河岸缓冲区20112014年最小(0.56)。子流域尺度上,代村河流域2005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6.87),而尖山河流域最小(1.64)。河岸缓冲区尺度上,各河岸缓冲区尺度上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值均大于5且100米缓冲区的值普遍大于其余缓冲区。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最大的分别是:代村河河岸300米缓冲区内的荒漠与裸露地表(50.6%)、尖山河河岸700米缓冲区内的人工堆掘地(276.36%)、梁王河河岸3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园地(344.63%)、马料河河岸10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构筑物(160.84%)、牛摩河河岸1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草地(56.17%)。总体来看,流域LULC变化属于极缓慢变化型,河岸缓冲区的动态度高于子流域和全流域,距离河岸100米和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河岸的动态度较大,人类干扰是流域LULC动态度变化的重要推手。(4)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与表达。1)基于变化轨迹原理,在JQuery和ECharts环境中,以Java Script为开发语言,实现了流域5个时段10个LULC类型的转换计算(3894种),揭示了各地类在研究时段的90种主要转移路径和方式,并将其动态可视化。2)构建基于地类图斑的LULC变化时空分析算法,并集成了时间轴动画、多视窗和实体回溯三种方法全面刻画了LULC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耕地、园地、草地的变化量较大,分别为1.97%、1.59%、1.87%,水域变化最小(0.1%),LULC类型转移方式不一。如耕地主要向“园地”、“林地”、“人工堆掘地”、“草地”转换,而房屋建筑区主要向“人工堆掘地”、“园地”、“构筑物”转换。(5)流域LULC格局变化。选取的8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20052017年,流域景观类型以林地为基质;斑块总数呈增加趋势,由17098个增加至20936个,增加近20%,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面积差异弱化,斑块面积标准差由368减少至343;斑块形状进一步复杂化;斑块自然连通性变化极小,由97.9减少至97.6。(6)流域土地利用强度变化。流域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随空间尺度增加而下降;流域土地利用强度总体以较强为主,但区域差异显着。抚仙湖北岸、南岸土地利用强度高,呈现高-高聚集。而在流域边界线附近为低-低聚集。从子流域尺度上看,东大河流域、马料河流域、代村河流域、路居河流域、牛摩河流域土地利用强度表现出高-高聚集,而其他流域的土地利用强度较低且呈零星分布,表现出高-低、低-高聚集特点。2、流域多尺度LULC变化与水质的关系(1)流域水质时空分异特征。1)入湖河流水质总体较差,而湖心水质仍为I类。入湖河流水质年平均水质均为劣V类。45个断面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处于III类劣V类的比例为47.67%,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则为75.56%;总氮(Total Nitrogen,TN)超标非常严重,劣V类占比约90%。2)入湖河流水质空间变化差异显着。城区流域的COD较高,磷矿区流域的TP较高,山区流域的TN值较高。COD、TN、TP在各个子流域的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其变化规律差异显着。(2)流域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在剖析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关系时,充分考虑了流域内部LULC和污染源的空间异质性对水质指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LULC类型及格局对水质的解释率具有显着差异。(1)流域各时空尺度下,不透水表面(Impervious Surface Area,ISA)、其他用地(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面积百分比均与水质指标呈正相关且对水质指标具有促进作用;而林草覆盖是影响水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子,其面积占比与水质指标呈负相关,这与预期的林草覆盖可改善水质的认识一致;种植土地(耕地、园地)与TN、TP呈负相关,但其增减不能较好地解释水质变化,表明种植土地对水质的影响复杂,这说明农业用地的面积占比不是影响TN的主要因子,这与研究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种植结构以及与受纳水体的距离、地形等因素有关。(2)子流域和河岸缓冲区尺度,景观多样性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S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annon’s Evenness Index,SEI)、斑块面积标准差(Patch Size Standard Deviation,PSSD)、平均形状指数(Mean Shape Index,MSI)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子。而其余景观格局指数边缘密度(Edge Density,ED)、斑块连通性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COHES)、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rea-Weighted Mean Fractal Dimension Index,FRAC-AM)虽与水质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但表现出空间尺度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如景观斑块类型的总数(Number of Patch,NUMP)与水质关系无法合理解释。2)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特征明显。(1)在城区流域范围内的河岸缓冲区300m是LULC类型对COD影响的最强空间尺度(特征尺度)。这与其余高原湖泊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该结论的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2)LULC类型及格局对水质影响特征存在共性:城区LULC类型及格局对COD影响最大,磷矿区对TP影响最大,村落农田区对TN影响最大。其差异表现为:城区和磷矿区在缓冲区300m、500m和700m对COD和TP的解释率较大,而在村落农田区则表现为子流域尺度对水质的解释率最大。而不同区域LULC格局对水质指标影响则表现为:在城区和磷矿区,COD、TP在子流域内被更好地解释;而在村落农田区,TN在缓冲区700m能被更好地解释,而TP则在缓冲区300m具有较高的解释率。相比于河岸缓冲区,子流域尺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对水质解释度高。3)LULC时空演变下的抚仙湖与流域水环境质量调控措施与建议。利用CLUE-S模型对流域2020年的LULC变化模拟发现:自然变化情景势必对入湖河流的水质构成严重威胁,进一步加重面源污染;而生态保护情景下则有利于提高流域内入湖河流水质质量,可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提出流域水环境保护目标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土地利用方式的尺度优化、区域生态修复策略。
许景璇[7](2018)在《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水资源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漓江的生态环境一直备受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漓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逐渐引起关注。科学认知漓江流域上游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更好地为漓江防洪、旅游、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以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实测径流序列和水质指标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种数学和统计方法,从径流、水质两方面综合分析漓江流域上游水资源变化规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统计分析法分析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径流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值法、线性趋势法分析径流年际变化趋势,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和有序聚类法分析径流序列的突变特征。分析发现,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径流变化特征相似,径流主要集中在夏季,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位于干流的桂林水文站和大溶江水文站的最小年径流出现年份相同,而干流大溶江水文站和支流灵渠水文站最大年径流出现的年份相同;桂林水文站径流序列呈上升趋势,大溶江水文站和灵渠水文站径流序列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均不明显;桂林水文站和灵渠水文站径流系列分别在2014年、1963年前后发生突变,大溶江水文站径流系列未发生显着突变。(2)对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监测断面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指标以及综合污染指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漓江流域上游水质状况良好,2006-2015年间水质类别均控制在ⅡⅢ类以上,达到了漓江上游河段水功能区的目标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相对位于干流下游的桂林水文站断面水质劣于其上游和支流。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和Daniel趋势检验法对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漓江桂林市区河段的污染逐步得到控制,但上游县、乡污染加剧。水质指标箱线图显示,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水质指标存在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3)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径流量调节水质的Kendall检验、流量与水质污染物浓度关系图综合分析径流与水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径流量与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的浓度变化主要受污染源因素影响,而溶解氧浓度变化来自径流量和污染源因素的共同作用。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水质主要受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水质污染来自于点源和面源的综合作用,水质受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汤显强,郭伟杰,吴敏,黎睿[8](2018)在《农村小型水库功能退化分析及恢复对策》文中提出小型水库占我国水库总数96%以上,在地方防汛、灌溉、供水和养殖等方面地位重要且不可替代。因财政投入不足和疏于管护,农村小型水库功能快速退化,总体表现出淤积渗漏严重,蓄水能力低下;水质备受氮磷等营养物质污染,富营养化现象突出;水库出租养鱼后功能单一等特点。针对小型水库功能萎缩与退化的现状,从加强水文、水资源、水质等基础数据调查,依据供用水情况明确小型水库的核心功能及恢复目标,严控泥沙淤积与恢复兴利库容,污染阻控削减和增加水环境容量,发展生态养殖和防治生态过载以及鼓励投入与科学监管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农村小型水库水资源高效储蓄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梁艳[9](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马志峰[10](2016)在《灞河流域信息特征提取及水文水质模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了水环境恶化,加之人们治水理念的偏差及对水环境功能的认识不足,各类水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城市河流更是面临严重问题。本课题选取典型城市河流灞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把握研究区概况前提下,基于GIS平台以分辨率为90m的SRTMDEM数据为依托,提取流域地形和水系信息特征。利用ENVI软件,从分辨率为30m的TM影像中提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结合相关资料获取流域土壤类型及降雨数据,建立流域CN值统计表,验证SCS水文模型对灞河流域的适用性。同时,以2014-2015年对灞河流域水质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WASP模型,模拟流域富营养化水质指标氨氮(NH3-N)和溶解氧(DO)的变化,并基于水质现状模拟设定不同类型的情景模拟。最后,综合上述信息提取及水质模拟结果,明确灞河流域地形特征和水质污染分布特征,提出土地规划利用建议和水质改善意见。灞河流域坡度小于25°的地区占流域总面积的87.12%;平坦地面占流域总面积的56.25%,东向坡面积最小,仅占8.43%。统计地形起伏度,小起伏山地占流域总面积的31.98%,且多分布于流域东南部;流域地表粗糙度变化范围为1~1.9。河流水系提取阈值确定为3000,依据河网分布特征将流域分别划分为42个集水区域和9个子流域,子流域面积误差范围为0.07%~0.95%,提取结果精度高。经监督分类,灞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占27.86%)、草地(占27.41%)、耕地(占24.21%)、城乡居民用地(占12.4%)及水域(占8.12%)5种类型。流域土壤以B类和C类为主。全流域平均水平条件(中等湿润状况)下CN值取值范围为68.88-88.16,结合年内降雨数据,应用SCS模型模拟灞河流域降雨径流,合格率高达80%。将流域河流划分为14个河段进行NH3-N和DO水质模拟分析,各河段DO值全年均高于7.3mg/L,满足水质标准。河段NH3-N值变化各异,上游河段在丰水期无法满足Ⅱ类和Ⅲ类水水质指标:中游第10河段NH3-N值全年高于0.5mg/L,不达标;下游第12河段枯水期部分时段NH3-N值高达5.6mg/L。以灞河水质达标为目的,基于模拟结果,设定了污染负荷消减、边界条件改变和水文条件优化三种情景模拟。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流域不同地形土地利用方向及不同河段污染特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为灞河流域水土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并为灞河流域水资源数字化管理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长江水质污染备受关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水质污染备受关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及优势 |
1.2.2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蒸发研究中的应用 |
1.2.3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地下水补给研究中的应用 |
1.2.4 同位素景观图谱法 |
1.2.5 黄土高原同位素水文学研究进展 |
1.2.6 黄土高原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黄土高原 |
2.1.2 黄土塬区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气象数据处理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氢氧稳定同位素测定 |
2.2.4 放射性氚同位素测定 |
2.2.5 水化学特征测定 |
2.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黄土高原不同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采样点布设 |
3.2.1 大气降水 |
3.2.2 土壤水 |
3.2.3 浅层地下水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
3.4.2 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浅层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蒸发的空间格局及定量评估 |
4.1 引言 |
4.2 采样点布设 |
4.3 土壤蒸发损失率评估方法 |
4.3.1 lc-excess法 |
4.3.2 Craig-Gordon模型 |
4.3.3 平衡分馏和瑞利分馏参数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土壤水lc-excess剖面分布及水分运移机制 |
4.4.2 黄土高原土壤蒸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4.3 黄土高原土壤蒸发损失率的评估及不确定性 |
4.4.4 土壤水lc-excess剖面的时间尺度及潜在应用 |
4.4.5 lc-excess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浅层地下水补给特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采样点布设 |
5.3 数据分析 |
5.3.1 降水与地下水同位素的比较 |
5.3.2 lc-excess平衡方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黄土高原浅层地下水的基本理化性质 |
5.4.2 黄土高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季节性效应 |
5.4.3 黄土高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及相对贡献率 |
5.4.4 对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武塬区水循环过程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6.1 引言 |
6.2 研究区域概况 |
6.3 采样点布设 |
6.4 数据分析 |
6.4.1 补给方式定性分析 |
6.4.2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 |
6.4.3 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 |
6.4.4 深根植被下地下水补给量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6.5.2 土壤示踪剂剖面分布及土层划分 |
6.5.3 农田和苹果园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比较 |
6.5.4 地下水补给方式的多种示踪剂证据 |
6.5.5 地下水补给量及补给方式的相对贡献 |
6.5.6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潜在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
6.5.7 长武塬区水循环过程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 土地利用变化及功能分类研究 |
1.3.2 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1.3.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 |
1.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1.3.5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利用转型 |
2.1.2 “三生”空间 |
2.1.3 环境效应 |
2.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2.2.4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研究范围 |
3.1.2 地质背景 |
3.1.3 地形地貌 |
3.1.4 土壤类型 |
3.1.5 社会经济状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遥感影像处理及解译 |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及分类体系 |
4.1 土地利用现状 |
4.1.1 土地利用描述性统计 |
4.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 基于“三生”用地体系分类及现状分析 |
4.2.1 “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4.2.2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三生”空间现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分析 |
5.1 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 |
5.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5.1.2 “三生”用地结构转型分析 |
5.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 |
5.2.1 土地功能重心模型 |
5.2.2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空间变化 |
5.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影响因子选取 |
5.3.2 计量方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 |
6.1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
6.1.1 生态环境响应模型 |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6.1.3 空间变异特性模型 |
6.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 |
6.2.1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6.2.2 半方差函数分析 |
6.3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
6.3.1 时序变化分析 |
6.3.2 时空分异变化分析 |
6.3.3 各功能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的贡献度 |
6.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6.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6.4.2 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 |
6.5 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1 LMDI分解模型 |
6.5.2 水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
6.6 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 |
6.6.1 优化调控措施 |
6.6.2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6.6.3 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研究 |
1.3.2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 |
1.3.3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与农户行为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种植大户 |
2.1.2 化肥面源污染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行为经济理论 |
2.2.2 生态平衡理论 |
2.2.3 农业政策及外部性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化肥面源污染与治理现状及防治政策演进 |
3.1 化肥施用特征概况 |
3.1.1 化肥施用量及施用强度 |
3.1.2 化肥施用结构对比分析 |
3.1.3 内部施用均衡度对比 |
3.2 化肥施用时空特征分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化肥施用空间分布情况分析 |
3.2.3 空间冷热点分析 |
3.3 我国化肥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 |
3.3.1 河流水体污染表现 |
3.3.2 湖泊(水库)水体污染表现 |
3.3.3 土地土壤污染表现 |
3.3.4 农业废弃物污染表现 |
3.4 化肥施用减量空间分析 |
3.4.1 分析方法 |
3.4.2 化肥施用效率测度 |
3.4.3 化肥施用减量空间 |
3.5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演进与归纳 |
3.5.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演进 |
3.5.2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汇总 |
3.6 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存在的问题 |
3.6.1 政策缺乏前瞻性且手段单一 |
3.6.2 政策扶持力度薄弱 |
3.6.3 化肥面源污染数据管理水平低 |
3.6.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落地难 |
3.6.5 盲目追求化肥减排量化目标 |
3.7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描述性统计及有效性检验 |
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调查 |
4.2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 |
4.2.2 测量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3.1 种植大户认知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3.2 种植大户政策采纳意愿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3.3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4 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
4.4.1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4.2 种植大户政策采纳意愿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
4.4.3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种植大户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的路径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 |
5.1.2 模型适配度指标选择 |
5.2 种植大户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路径分析 |
5.2.1 政策认知对经济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
5.2.2 污染认知对经济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
5.2.3 经济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2.4 污染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2.5 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3 种植大户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路径分析 |
5.3.1 污染认知对惩罚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
5.3.2 惩罚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3.3 污染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3.4 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4 种植大户污染认知、辅助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
5.4.1 辅助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4.2 污染认知、辅助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相关者利益特征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博弈 |
6.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利益相关者分类 |
6.1.1 种植大户 |
6.1.2 政府 |
6.1.3 外部利益群体 |
6.2 利益相关者利益特征分析 |
6.2.1 种植大户利益特征 |
6.2.2 非农社会性主体利益特征 |
6.2.3 央地政府利益特征 |
6.3 化肥面源污染防控政策制定博弈模型建构 |
6.3.1 博弈模型假设 |
6.3.2 种植大户与央地政府博弈模型 |
6.3.3 种植大户与非农外部利益群体博弈模型 |
6.4 不同治理模式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博弈分析 |
6.4.1 治理成本最优决策分析逻辑 |
6.4.2 整体收益最优决策分析逻辑 |
6.4.3 基于外部性的决策分析逻辑 |
6.5 本章小结 |
7 国外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经验借鉴 |
7.1 美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
7.1.1 建构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
7.1.2 重点区域划分治理模式 |
7.1.3 探索污染多元防治机制 |
7.1.4 丰富立体防治政策组合 |
7.2 以色列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
7.2.1 节水政策主导型污染防治 |
7.2.2 多职能部门协同治理模式 |
7.2.3 多类型政策交互覆盖机制 |
7.2.4 产研财政联动式投入模式 |
7.3 欧盟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
7.3.1 命令控制型法律法规格局 |
7.3.2 共同政策中心型治理逻辑 |
7.3.3 有机农业效用最优化模式 |
7.3.4 市场激励与政策调控融合 |
7.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经验的国际启示 |
7.4.1 关注法律法规的防治先导性 |
7.4.2 以科技手段为污染防治支撑 |
7.4.3 培育规模生产主体发挥带头作用 |
7.4.4 探索数据技术导向防治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及保障措施 |
8.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改进 |
8.1.1 制定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组合 |
8.1.2 推进财税协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
8.1.3 制定多效化肥减量与有机肥补贴 |
8.1.4 政企合作参与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
8.1.5 收紧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监督口径 |
8.2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方案设计 |
8.2.1 条件式大户化肥污染防治激励方案 |
8.2.2 层级累进大户有机肥补贴激励方案 |
8.2.3 产研联动式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方案 |
8.2.4 政农协同式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方案 |
8.3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保障措施 |
8.3.1 政策设计端严控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
8.3.2 化肥面源污染政策执行端组织保障 |
8.3.3 肥料施用创新及现代数据技术保障 |
8.3.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资金端支持保障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优选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4 指标优选研究现状 |
1.4.1 指标灵敏度 |
1.4.2 指标独立性 |
1.5 评价模型研究现状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分析 |
2.1 风险识别 |
2.2 工程风险 |
2.2.1 管道(箱涵)工程风险 |
2.2.2 渠道工程风险 |
2.2.3 输水交叉建筑物风险 |
2.2.4 跨渠交叉建筑物风险 |
2.3 自然灾害风险 |
2.3.1 暴雨洪水风险 |
2.3.2 冰冻灾害风险 |
2.3.3 地震灾害风险 |
2.4 水质风险 |
2.4.1 水源地水质污染风险 |
2.4.2 输水过程水质污染风险 |
2.5 调度风险 |
2.6 社会风险 |
2.6.1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风险 |
2.6.2 恐怖袭击风险 |
2.6.3 其它风险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优选 |
3.1 指标特征信息 |
3.1.1 指标灵敏度 |
3.1.2 指标独立性 |
3.2 基于证据可信度D-S证据理论合成方法 |
3.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优选 |
3.3.1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独立性分析 |
3.3.2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灵敏度分析 |
3.3.3 基于D-S证据理论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指标融合 |
3.3.4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优选分析 |
4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风险评价及对策分析 |
4.1 基于三角模糊数—AHP的长距离引水工程安全运行风险评价 |
4.1.1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
4.1.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AHP |
4.1.3 模糊综合评价 |
4.2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关键风险确定 |
4.2.1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
4.2.2 指标关键程度与其类型、极差之间的关系 |
4.2.3 关键风险指标分析过程 |
4.3 实例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指标体系 |
4.3.3 指标赋权 |
4.3.4 模糊综合评价 |
4.3.5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关键风险源获取 |
4.3.6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防控对策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项目情况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目标 |
1.2.2 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与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抚仙湖流域LULC信息提取与表达 |
2.1 流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湖泊水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源 |
2.2.2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2.2.3 流域边界划分 |
2.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LULC变化信息提取 |
2.3.1 多尺度对象随机森林方法流程 |
2.3.2 基于MSORF的抚仙湖流域LULC信息提取 |
2.4 LULC时空变化过程表达 |
2.4.1 LULC时空变化过程表达方法 |
2.4.2 基于过程对象的时空过程表达模型 |
2.4.3 实验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抚仙湖流域LULC时空过程演变分析 |
3.1 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
3.1.1 全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 |
3.1.2 子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 |
3.1.3 河岸缓冲区LULC数量结构特征 |
3.2 流域LULC时间变化分析 |
3.2.1 流域LULC时间变化分析方法 |
3.2.2 流域LULC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3 流域LULC空间变化分析 |
3.3.1 流域LULC空间变化分析方法 |
3.3.2 流域LULC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3.4 流域LULC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1 流域LULC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3.4.2 流域LULC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3.5 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
3.5.1 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分析方法 |
3.5.2 流域LULC时空演变结果分析 |
3.6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 |
3.6.1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分析方法 |
3.6.2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分析 |
3.7 流域LULC变化驱动力分析 |
3.7.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方法 |
3.7.2 流域LULC时空演变驱动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抚仙湖流域LULC变化与水质关系 |
4.1 研究尺度选择 |
4.1.1 尺度的界定 |
4.1.2 尺度的选取 |
4.2 抚仙湖流域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2.1 水质监测数据获取 |
4.2.2 湖心和入湖河流水质总体特征分析 |
4.2.3 入湖河流污染源分析 |
4.2.4 入湖河流污染源区水质变化分析 |
4.3 LULC类型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 |
4.3.1 LULC类型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方法 |
4.3.2 全流域尺度下LULC类型与湖心水质关系 |
4.3.3 子流域尺度下LULC类型与入湖河流水质关系 |
4.3.4 缓冲区尺度下LULC类型与入湖河流水质关系 |
4.3.5 LULC类型对水质影响分析 |
4.4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 |
4.4.1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方法 |
4.4.2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 |
4.4.3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模型 |
4.4.4 LULC格局对水质影响分析 |
4.5 土地利用强度与水质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抚仙湖流域水质变化情景模拟与调控 |
5.1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 |
5.1.1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方法 |
5.1.2 基于CLUE-S模型的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 |
5.1.3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
5.1.4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5.2 基于LULC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 |
5.2.1 基于LULC类型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预测 |
5.2.2 基于LULC格局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预测 |
5.3 不同LULC变化情景下的水环境质量调控 |
5.3.1 流域LULC类型与尺度优化 |
5.3.2 流域LULC格局与尺度优化 |
5.3.3 流域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式优化 |
5.3.4 流域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
致谢 |
(7)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水资源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径流变化分析 |
1.2.2 水质变化分析 |
1.2.3 漓江流域径流水质研究 |
1.3 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特色和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分析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泥沙水质 |
2.1.4 水文站网 |
2.1.5 水利工程 |
2.2 资料选取 |
2.2.1 数据组成 |
2.2.2 资料审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
3.1 径流年内变化特征分析 |
3.1.1 年内分配基本规律 |
3.1.2 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 |
3.1.3 集中度和集中期 |
3.2 径流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3.2.1 年际变化基本特征 |
3.2.2 径流年际变化趋势 |
3.2.3 径流序列突变检验 |
3.2.4 径流突变原因分析 |
3.3 与其他河流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4.1 各项水质指标年际变化趋势 |
4.1.1 pH值变化趋势 |
4.1.2 溶解氧变化趋势 |
4.1.3 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趋势 |
4.1.4 氨氮变化趋势 |
4.1.5 总磷变化趋势 |
4.2 综合污染指数年际变化趋势 |
4.3 各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检验 |
4.3.1 Daniel趋势检验法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4.3.2 基于季节性Kendall法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4.4 各水质指标的空间差异性 |
4.5 各水质指标的时间差异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径流、水质综合分析 |
5.1 径流量与水质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2 径流量调节水质的Kendall检验 |
5.3 径流、水质对应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农村小型水库功能退化分析及恢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
农村小型水库现状分析 2 |
农村小型水库功能退化特点 2.1 |
蓄水不足 2.2 |
水质污染 2.3 |
功能单一 3 |
农村小型水库功能恢复对策 3.1 |
明确功能恢复目标 3.2 |
兴利库容恢复与保持 3.3 |
污染控制及水质改善 3.4 |
鼓励投入与科学监管 4 |
结语及展望 |
(9)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
一、天一生水 |
二、人水合一 |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
二、"施暴者"形象 |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
三、荒原是"谜" |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灞河流域信息特征提取及水文水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域信息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
1.2.2 SCS模型研究现状 |
1.2.3 WASP模型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基础 |
2.1 灞河流域基本概况 |
2.2 灞河水文水质特征 |
2.3 研究方法 |
2.3.1 3S技术应用 |
2.3.2 水文预测方法 |
2.3.3 水质模拟方法 |
3 流域信息特征提取分析 |
3.1 流域地形信息提取分析 |
3.1.1 微观地形因子 |
3.1.2 宏观地形因子 |
3.2 流域水系信息提取分析 |
3.2.1 无洼地DEM生成 |
3.2.2 汇流累积量计算 |
3.2.3 水流长度计算 |
3.2.4 河网提取 |
3.2.5 流域分割 |
3.3 本章小结 |
4 流域水文模拟与分析 |
4.1 SCS模型建立 |
4.1.1 土壤湿润程度 |
4.1.2 土壤类型 |
4.1.3 土地利用类型 |
4.1.4 灞河各子流域CN值 |
4.2 水文模拟验证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流域水质模拟与分析 |
5.1 现状模拟与分析 |
5.1.1 条件假设 |
5.1.2 污染负荷分析 |
5.1.3 河流空间概化 |
5.1.4 现状监测 |
5.1.5 模型建立与运行 |
5.1.6 模拟结果输出与分析 |
5.2 情景模拟与分析 |
5.2.1 情景一 污染负荷消减 |
5.2.2 情景二 边界条件改变 |
5.2.3 情景三 水文条件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四、长江水质污染备受关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研究[D]. 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谭力.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D]. 石凯含.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5]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优选及评价研究[D]. 丁振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D]. 李石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8
- [7]漓江流域上游干支流水资源变化分析[D]. 许景璇.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8]农村小型水库功能退化分析及恢复对策[J]. 汤显强,郭伟杰,吴敏,黎睿.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
- [9]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10]灞河流域信息特征提取及水文水质模拟研究[D]. 马志峰.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