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谭诗民[1](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朱盈蓓[2](2019)在《建国后文论教材建设与哲学美学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外来文艺理论资源对于中国文艺理论教材的影响为切入点,在总结建国后十七年文论教材建设的前期情况下,探讨改革开放40年来,新时期及21世纪后新时期教材序列在编纂体例、文学本质观等问题上体现的哲学美学基础的异同。
李金花[3](2018)在《当代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与范式建构(1950—1970年代)》文中认为1950—197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政权、行政力量的直接干预。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建设主要经历了照搬、模仿、补充、创新苏联文学理论等四个阶段,并形成了稳定的形态系统。新文学理论的建设成果集中体现在高等院校的文学理论教材上。以新中国自主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作为切入点,特别是两本国家统编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和《文学概论》(蔡仪),参照这一时期在中国流行的苏联文学理论教材,考察中国1950—1970年代的文学理论,可知,虽然新的文学理论被尝试建立,但并没有真正超出苏联的基本范式,理论框架、概念、范畴、观点、方法等没有改变,只是基于苏联理论模式的局部改造和材料更换。
王新[4](2018)在《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伍蠡甫在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画论研究领域的思想成果为研究对象,对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历史贡献进行综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伍蠡甫的中国画论研究通过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画论精华,并结合西方艺术理论和思想方法,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创作技法、艺术风格、审美范畴和美学意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释,对中国当代绘画创作、画论研究和中西艺术比较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参考。伍蠡甫的西方文论研究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历史和文献基础上。由他编译的西方文论着作及其相关研究,对我国西方文论的教学与研究起到了辅助和参考作用,为当代中国文论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本文的研究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围绕伍蠡甫早年从事的图书出版和外文译介活动,对他的“世界文学”观念、西洋文学史研究观念进行述评。在193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伍蠡甫提出应该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放置在世界文学发展的背景下给予谋划和推动。通过增强新文学的“世界意识”拓展读者的视野和理解,从而发挥新文学推动历史进程、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二章以伍蠡甫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画论专着《谈艺录》为研究对象。通过他有关意境、艺术风格、审美范畴和艺术形式的论述和阐释,对他的画论研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伍蠡甫对中国绘画艺术“意境”研究的特色在于,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创作过程和艺术风格,探究“意境”得以生成的思想基础,以及创意、构境、生成的过程与机制。他通过分析中国绘画史上曾经出现的文人画作品,结合中国古典诗论、书论、乐论,总结概括出简、雅、拙、淡、偶然、纵恣、奇崛等文人画艺术风格和审美范畴。他通过分析名家名作的创作技法,总结归纳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线为主导”的形式美学特征。第三章以伍蠡甫编着的《西方文论选》《欧洲文论简史》为研究对象,分析他在西方文论译介方面采用的研究方法、阐释方式和批评话语,对他的西方文论译介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笔者认为《西方文论选》在传播文论经典的同时,存在受意识形态操纵而产生的误读和误释。《欧洲文论简史》在服务教学研究的同时,存在过度引申、以偏概全、刻意贬损等弊端。通过对伍蠡甫西方文论编译事业的审视,分析了以选本为教材的利与弊,处理个案与通史的关系,以及正确使用批评话语等文论史编着的方式和方法问题。第四章以伍蠡甫晚年的画论着作为研究对象,对他的中国画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伍蠡甫晚年对中国古代画论、古代着名画家和中西艺术传统的研究,反映出他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法:绘画技巧与绘画理论并重,综合运用古今中外艺术理论,表达自我与追求创新等。结语部分回顾总结伍蠡甫在西方文论编译、中国画论研究和比较艺术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思想和历史贡献,并就其学术生涯中体现出的学识素养和人生境界进行理解诠释。
姚兰[5](2017)在《反本质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陶东风在《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中,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存在的“本质主义”症结进行了批判,并提倡以“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历史化、地方化的重建文艺学知识。此提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的确束缚了文艺学研究的自我反思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也有学者表示,文艺学知识生产的根本弊端不在于“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而在于权力对文学生产的不正常制约;甚至有学者认为,“本质主义”式的文论思想也有其合理性。无论学者们的文学观念如何相左,但他们想守护发展文艺学学科的愿望是一致的。而文学理论教材作为传达文艺学知识最有效的载体,学者们自然会根据论争中建构的新思路对其进行重新编写。那么,这些产生于反本质主义论争中的文学理论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何不同?这些新兴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怎样的?它们又是以何种体例编写而成?未来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都将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加上绪论和余论,本文共计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是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现状及意义的论述。第一章先是对反本质主义概念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阐释,然后就我国学者对反本质主义的不同理解进行了介绍,最后探讨了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教材的亲缘关系。截至目前,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论争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的确为我们发展文艺学学科和重建文学理论教材提供了很多好的构思和设想。所以本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对产生于反本质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材建构思路的探讨,如建构主义、关系主义、本土主义等。此外,本章还特设了一个小节,主要是对传统文学理论教材存在的本质主义问题的阐述,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在对比中发现新兴教材的特别之处。不同的教材建构思路通常会衍生出不同的编写体例。基于学者们对反本质主义问题存在理论立场、文学观念和建构思路的差异,所以本文在第三章选取了六部较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文论教材对它们的编写体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四章先是对这些新兴教材进行了历史性评价,然后就如何在反本质主义视域中构建理想型文论教材总结出了几点编写原则。余论部分主要是说,文学理论教材的重建不能学极端的反本质主义一概反之,应当看到本质及本质主义的进步性和合理性。
贡如云[6](2017)在《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前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语用学转向。但是,已有的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虽有成效,却并非尽如人意。功能语言学谱系中有两大独立的分支:语用学与语篇学,两者存在重要关联,从语篇学的视角审察阅读教学,或能为现实的语用转向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试图引入这样一门新学科——语篇学,藉此丰赡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知识,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路径。语篇学理论体系包罗宏富,语篇图式、语篇分类和语篇分析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它们能为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型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研究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得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必先探讨语文课程的性质。研究认为,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说和言语性等都不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可抽象为话语经验。话语经验说的内涵为: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说内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话语实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是书面话语——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可抽象为语篇解码。语篇解码说内含三个呈层进关系的命题.:语文阅读教学的媒介——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之码(简称语码);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语篇解码。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长期陷入了形式内容(文道)之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学警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造应确立功能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它应从形式内容的“一分为二”固有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以“一分为三”“以三返一”的哲学思维构建一个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关注语言的三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我国语文阅读教材主要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文选教材,但文选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其科学性也备受质疑。我国语文阅读教材应由文选范式向语篇范式转型,我们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粗略地勾勒出一套语篇分类体系。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文艺学范式,二是文章学范式,两大范式的共同局限在于,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文本往往被视为静态的客体。文本解读应建立语篇学范式,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将丰富文本解读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建构了巴赫金话语分析框架,引进了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和语篇策略加工模型,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分析框架。语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也应有所突破,语篇学将为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了对话教学法,引入了功能语篇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与BDA策略教学法,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教学模型。我国现行语文教材文本选择主要依赖编者的专业经验,课文的定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教材文本选择的科学性,积极探索语篇复杂度的评量方法,本研究初拟了一个汉语语篇复杂度评量模型。在通往语用之途中,我们尚需思考以下三个应然性问题:第一,语篇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应各擅其长又相互为用。第二,汉英语篇阅读教学研究应走向“阴阳之动”。第三,我国高师中文师范专业可增设“语篇分析”课程。
符晓[7](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朱立元[8](2014)在《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进入中国二十多年以来,对中国当代文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积极影响集中体现在它在被有批判地接受的各个阶段都实际上参与了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建构,并取得了若干重要的实绩。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1)批判性、反思性的启迪;(2)助推中国当代文论走向多元化;(3)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有力冲击;(4)后现代"文学终结论"引发的争论;(5)后现代生态批评对中国文论的建设性影响。这种积极影响之所以能够发生,不仅仅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中确有可供我们借鉴的合理因素,而且更决定于作为接受者的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宽广的胸怀、本土化的态度,紧密结合中国语境和中国问题,对它进行批判性的审视、改造和吸收,使之融入中国文艺学的创新建构过程之中。
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调查报告课题组,夏燕靖,王谦,翁再红,张婷婷,赵笺,黄从威,史洋,刘秋兰,邵进[9](2013)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12月目录引言一、艺术学理论学科各层次学位授予点及本科专业方向设置状况二、艺术学理论学科本科专业设置状况分析三、艺术学理论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问题探讨四、与本科教学相关联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分析五、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六、学术研究面临方向或探讨进路模糊的问题
赵敏[10](2013)在《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2000年以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文学理论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教材的新特点、新变化,力图把握文学理论教材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发展的学术背景,包括文化研究和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两个理论热点,以及不断掀起的学科反思和教学改革热潮。其次,从历史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在文学理论教材中具有明显变化的四个问题:一是文学观念的多元化发展;二是“影视文学”的地位日渐突出;三是“文学消费”成为文学接受论的重点;四是文化研究的兴盛。再次,以横向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教材的突出特色。个人专着类教材相比集体合编类教材无论是在思想观点方面,还是结构体系方面,都有较突出的学术个性,创新意识浓厚。文本分析型教材关注文学实践,注重对文学现象和文学文本的分析;理论建构型教材关注文学实践表面下所体现的概念、范畴、逻辑等,强调理论探索和研究。另外,童庆炳主编的多本教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对理论热点反映灵敏,在中国文论话语建构方面贡献突出、影响巨大。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存在的几点不足:内容雷同、理论滞后、语言晦涩等。在此基础上,对教材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突出学术个性,追求多元化发展;加强理论创新,提高教材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关注教学实际,增强教材的现实操作性等。
二、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建国后文论教材建设与哲学美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个时期:建国后十七年 |
二、第二个时期: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新时期”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文论教材建设 |
(二)改革深入期的文论教材建设情况 |
三、第三时期:21世纪“后新时期” |
(一)后现代性教材 |
(二)主体间性文论教材 |
(三)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 |
四、文论教材建设的中国经验 |
(3)当代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与范式建构(1950—197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学学科建设的提出与新编文艺学教材的要求 |
二、苏联文学理论教材的引进与当代文学理论范式建设初探 |
三、两本国家统编教材的写作与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建立 |
结语 |
(4)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五、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伍蠡甫的“世界文学”观念与实践 |
第一节 创办黎明书局与早期文学译介 |
第二节 伍蠡甫的“世界文学”观念与1930 年代文学 |
第三节 伍蠡甫的早期西洋文学史研究观念与方法 |
第四节 伍蠡甫“世界”意识指导下的本位文化建设观 |
第二章 伍蠡甫的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
第一节 抗战中的艰难执教与捐机画展 |
第二节 伍蠡甫绘画艺术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新视野 |
第三节 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及其创生机制研究 |
第四节 文人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审美范畴 |
第五节 线为主导: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形式美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伍蠡甫西方文论编译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文论选》:意识形态裹挟中的文论经典阐释 |
第二节 《欧洲文论简史》的成就与瑕疵 |
第三节 伍蠡甫西方文学译介事业再审视 |
第四章 伍蠡甫比较艺术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受聘国家画院期间的创作与研究 |
第二节 晚年的中国画论研究 |
第三节 兼收并蓄的古代画家研究 |
第四节 中西绘画艺术传统的结构分析 |
第五节 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方法论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伍蠡甫生平活动年表(1900.9——1992.10) |
致谢 |
(5)反本质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反本质主义问题在文学理论教材中的出场 |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概念的形成及演变 |
一、西方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思潮概况 |
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思潮概况 |
第二节 对反本质主义的不同理解 |
一、“本质主义”是什么 |
二、“反本质主义”是什么 |
第三节 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教材的亲缘关系 |
第二章 反本质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材建构思路 |
第一节 传统文学理论教材中的本质主义问题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反本质主义式的建构思路 |
一、建构主义:历史化、地方化的重建文艺学知识 |
二、关系主义:将文学理论置于多元关系网络中予以重建 |
三、本土主义:文学理论需要感兴修辞诗学 |
第三节 本质主义式的建构新思路 |
一、超越主义:文学具有一种超越性本质 |
二、穿越主义:文学是独创性对既定文论的穿越 |
第三章 反本质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体例 |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历史优先的编写体例 |
一、文学理论即历史的、动态的文学理论研究(陶本) |
二、文学理论即平等对话间的“小理论”(汪本) |
第二节 两本文论新着的编写体例 |
一、文学理论即特定历史中的多元关系的文化研究(南本) |
二、文学理论是以感兴修辞论为核心的文学批评理论(王本) |
第三节 我注六经的编写体例 |
一、文学理论即构建一种对话关系(童本) |
二、文学理论即对文学关键词的研究(《研读》) |
第四章 文学理论教材重建的历史性评价与编写原则 |
第一节 文学理论教材重建的历史性评价 |
一、文学理论教材重建的历史合理性 |
二、文学理论教材重建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二节 文学理论教材重建应有的编写原则 |
余论 文学理论教材该何去何从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反本质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材提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创新点与局限 |
第一章 语篇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语篇图式理论 |
一、图式理论 |
二、语篇图式理论 |
第二节 语篇分类理论 |
一、西方的语篇分类理论 |
二、我国的语篇分类理论 |
第三节 语篇分析理论 |
一、欧洲的语篇分析理论 |
二、美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三、澳大利亚的语篇分析理论 |
四、我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篇解码说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 |
一、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 |
二、语文课程性质新论:话语经验说 |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
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教学 |
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码教学 |
三、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解码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目的观重构 |
第一节 我国阅读教学目的观历时性考察 |
一、表述框架的三种范型 |
二、阅读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外当下阅读教学目的观考察 |
一、部分其他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述略 |
二、上述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评述 |
第三节 充实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学之维 |
一、分析语篇的语言功能 |
二、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材范式的重构 |
第一节 国外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确立 |
第二节 我国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建构 |
一、短文类语篇与整本书语篇 |
二、文学类语篇与信息类语篇 |
三、连续性语篇与非连续性语篇 |
四、纸质类语篇与电子类语篇 |
五、文字类语篇与图文类语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
第一节 参照语篇阅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
一、语篇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语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二节 根据学生语篇阅读经验创生教学内容 |
一、根据学生的选点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二、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篇学视野下文本解读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法 |
一、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框架 |
二、话语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二节 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法 |
一、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 |
二、功能语篇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三节 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法 |
一、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 |
二、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四节 策略性语篇加工法 |
一、范戴克和金斯基的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 |
二、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的运用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解读框架的建构 |
一、语义层 |
二、语形层 |
三、交际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对话教学法 |
一、关注文本的“表述”方式 |
二、注意引出学生自己的话语 |
三、注意与其他文本互文参照 |
第二节 功能语篇教学法 |
第三节 悉尼学派体裁教学法 |
一、体裁读写教学法 |
二、跨课程阅读教学法 |
第四节 BDA策略教学法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
一、语义教学 |
二、语形教学 |
三、交际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第一节 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一、为何要建构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 |
二、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基于目标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二、阅读测试中的语篇阅读素养评价 |
第三节 阅读语料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一、国际上关于语篇复杂度的评价 |
二、加强本土化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归正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
后记 |
(8)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判性、反思性的启迪 |
二、助推中国当代文论走向多元化 |
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有力冲击 |
四、后现代“文学终结论”引发的争论 |
五、后现代生态批评对中国文论的建设性影响 |
(10)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学术背景 |
1.1 文学理论研究热点 |
1.1.1 文化研究 |
1.1.2 中国文论话语的构建 |
1.2 学科反思和教学改革 |
1.2.1 学科反思 |
1.2.2 教学改革 第2章 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中几个核心问题的演变 |
2.1 文学观念 |
2.1.1 对文学审美本质论的质疑 |
2.1.2 多元文学观念的发展 |
2.2 文学体裁 |
2.2.1 “三分法”或“四分法”仍占主导地位 |
2.2.2 “影视文学”地位日渐突出 |
2.3 文学接受 |
2.3.1 文学接受在教材中的定位与阐释 |
2.3.2 文学消费论的提出 |
2.4 文化研究 |
2.4.1 文学与各种社会元素的宏观把握 |
2.4.2 文化研究与文学范畴的微观对接 第3章 不同类型教材代表作分析 |
3.1 个人专着类教材与集体合编类教材之比较 |
3.1.1 思想观点 |
3.1.2 体系结构 |
3.2 文本分析型教材与理论建构型教材之比较 |
3.2.1 文本分析型教材 |
3.2.2 理论建构型教材 |
3.3 童庆炳主编的多本教材之比较 |
3.3.1 结构体例 |
3.3.2 中西文论接受 第4章 关于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发展的思考 |
4.1 存在不足 |
4.1.1 内容雷同,缺乏有效整合 |
4.1.2 理论滞后,缺乏深入研究 |
4.1.3 语言晦涩,可读性不高 |
4.2 改进方向 |
4.2.1 突出学术个性,促进教材的多元化发展 |
4.2.2 加强理论创新,提高教材的阐释力和前瞻性 |
4.2.3 关注教学实际,增强教材的现实操作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目录(2000-201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建国后文论教材建设与哲学美学基础[J]. 朱盈蓓.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11)
- [3]当代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与范式建构(1950—1970年代)[J]. 李金花.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4]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 王新. 河南大学, 2018(12)
- [5]反本质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材研究[D]. 姚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贡如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8]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J]. 朱立元.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9]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J]. 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调查报告课题组,夏燕靖,王谦,翁再红,张婷婷,赵笺,黄从威,史洋,刘秋兰,邵进. 艺术学研究, 2013(00)
- [10]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研究[D]. 赵敏. 河北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