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科学彩色图谱》出版征订(论文文献综述)
陆强[1](2014)在《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兽医图书出版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以至整个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兽医图书出版属专业出版范畴,在我国有近20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兽医图书出版在经历了萎缩、断层、分散、国际化受阻、品种匮乏、内容质量不高等艰难时期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来袭,兽医图书出版与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广大读者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迫切渴望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这就为我国从战略层面上规划统筹兽医图书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从战略层面对兽医图书结构布局、资源配置、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兽医图书出版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立足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兽医图书出版状况的宏观统计和图书品种、内容的深入分析,以专业图书常用分类方法按照学术专着(含译着)、高等教育教材、培训教材、科普读物和出版物学科分类,采用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出版等各个角度对兽医图书出版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的高度得出了七个结论。主要包括:1.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目标是构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品种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兽医图书出版体系。2.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这是坚持为实现新的“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的政治方向的具体体现。3.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性战略措施。即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普遍提高各类兽医图书科技含金量,根据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出版物,遵循市场规律,避免盲目竞争。4.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措施。借助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树立品牌权威、立传世之作。5.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措施。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出版体系。6.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措施。把出版发展纳入国家的生态建设任务之中,使出版走上“绿色”发展之路。7.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国际交流战略措施。扩大“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保护知识产权,繁荣“版权”贸易。本研究还就落实出版战略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四条建议:1.通过我国兽医图书的组织与运行,推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兽医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2.深度挖掘和整理传统中兽医学方面古籍,在国家或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下尽快推进传统中医学着作“走出去”战略的落实。3.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兽医图书出版的指导和规划功能,建立以立项方式为引导的兽医图书重大出版项目体系,强化行业部门和出版企业在出版资源配置和兽医图书出版结构与布局的交流与沟通,为实现“绿色”出版、高效出版奠定坚实基础。4.在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联合开发兽医学科技术在线服务平台以及应用技术推广体系。
魏民[2](2010)在《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出版的具有报道性质的医学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系列期刊,共18个分册(包括内科学、外科学两个分册的英文版),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系列杂志,在国内的医学领域,为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各种数据库的广泛应用等,该系列刊物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所以,该系列的大部分刊物已经转变为一次文献,但仍有少部分刊物继续坚持原有办刊宗旨与方向,继续出版文摘类期刊。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本系列刊物做全面、深入地分析,获得对其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研究适合中医检索类刊物的发展模式。方法:通过电话咨询、发放调查问卷、直接去杂志社访谈、网上调查、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的发展及生存现状进行调研。1出版情况调研分析调研国内医学文摘系列杂志创办、发展的状况,分析各种影响期刊发展的因素。2典型分析选择2-3种有代表性的刊物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其栏目设置、内容收录、广告安排等方面的特点。3不同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选择发展较好、转为一次文献的期刊和停刊杂志进行对比研究,并加以分析。4文摘刊物与全文数据库相关关系的探讨分析有代表意义的国内的全文数据库对文摘刊物的冲击;以及对文摘刊物自身优势及存在价值的分析。5医学文摘发展方向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等,对中医文摘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18个分册的生存状况:①转为一次文献:从2006年开始,先后共计有10种杂志转为一次文献,同时变更了刊名。他们分别是:2006年5月,《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更名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8月,《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更名为《内科》。2009年更名的共有8种,《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更名为《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护理》,《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更名为《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更名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②停刊及休刊:《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于2002年停刊;《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于2009年休刊1年。③保持原有办刊形式:2009年,《中国医学文摘》系列仍有6种期刊继续编辑、出版、发行,包括:《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期刊转型原因分析:科技期刊的发展反映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活跃度,文摘型18种期刊几乎涵盖了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提高,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医药研究文献海量增加,仅凭几十页或上百页的纸质期刊已无法收录承载。再有,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越来越全,医疗科研人员更习惯用网络搜寻信息。因此认为,医学文摘类期刊基本上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所以,本系列多数期刊已改为一次性文献,这样,不仅为医疗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广告的投放也将十分有益。(3)中医文摘特殊性分析: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文摘类期刊,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特点、新的机遇,有利因素和条件前所未有,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全国已有7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经覆盖中西部所有的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在这些地区,文摘类杂志还起着图书馆的作用。自1792年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问世以来,传统医学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医学学术传播、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当年的发行量,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的信赖程度,也表明中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可以继续办下去,但要向全(收录信息文献全)、便(检索应用方便)、快(出版周期短)方向发展,向国内外传递我国最新的中医药研究信息,及时报道国内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技术,为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服务,为弘扬中医药事业服务。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对全国医学类检索期刊进行全面、系统、严谨的调研。2.对办刊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3.对我国中医领域中发展文摘刊物提出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创新点:通过本次研究,探讨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作为检索类刊物可以与中医药类一次文献竞争的对策。
孙宇[3](2008)在《医学出版社系统环境分析与定位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医学出版社不仅面临着出版业的事业单位企业化、市场全球化和出版数字化的冲击,而且需要面对生命科学快速发展、医药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科学和技术挑战,医学科技出版的系统环境发生着深刻变革,并对医学科技出版社如何适应复杂系统环境,采取适当的定位策略避免恶性竞争、提高出版社的竞争力、提升医学出版产业整体实力,是一个需要尽早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内外类似研究不多且仅限于定性分析,缺乏全面系统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本研究以国内医学出版社为目标对象,采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了国内医学出版社的系统环境的要素及其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医学出版社、医学图书、医学图书作者、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等对出版社的学术定位的影响;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市场容量、市场竞争、价格量度、消费人群、营销手段、发行渠道、出版方式等对医学出版社市场定位的影响;根据图书的销售码洋、被期刊论文引用频次和h指数等指标,对国内医学出版社进行了分类,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出版社应采取不同的定位策略。本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相关基础。阐述了医学出版社的系统环境与定位策略相关基本概念,出版社定位策略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指标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医学出版社的系统环境分析。首先根据系统论的思想,进行了医学出版社系统环境分析相关理论探讨,主要从管理与政策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市场与经济环境、人文与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而归纳出影响出版社定位策略的主要因素。研究提出了目前政策环境不能完全实施出版市场化,但出版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加快了出版市场化、出版社企业化的进度;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出版社必须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前沿的需求;经济全球化和市场高度分工促使出版社定位需求日益精确;公众文化和科学素养的提高要求出版社越加注重图书内容质量,也扩大了医学类图书的读者范围。第三部分是医学出版社的学术定位分析。对9年来中国维普引文数据库中的医学期刊论文引用图书情况、11年来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情况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和部分获奖图书及其作者在生物医学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影响进行了引文计量分析,以被医学期刊参考文献引用的被引频次和h指数为指标,对国内医学出版社、医学学科、医学图书及其作者进行学术分析,结果表明极少数出版社拥有被引频次较高的作者和图书资源;国内医学出版社在大部分学科领域被期刊引用的频次大致相同;我国医学各主要学科在SCI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其他期刊引用的频次数量有较快增长,但总体数量和占SCI论文比例与美国和日本等国还有差距,极少数学科的SCI论文发表数量处于全球较领先地位。第四部分是医学出版社的市场定位分析。采用市场集中度的分析方法,对1999年至2006年的全国医学图书零售市场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医学图书市场是个寡占型市场,市场高度集中;零售图书市场呈现销售码洋持续上升、动销品种增长、单品种销售册数增长的趋势。对2006年全国医学图书细分市场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医类图书和医学考试类图书的销售码洋、销售品种和销售册数增长最高,但医学考试类图书的平均单品种销售册数下降,外科类图书平均定价和上涨幅度最高。对2006年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医学图书零售市场的数据分析表明,体量大的出版社的出版关注领域为5个以上,体量小的出版社的出版关注领域为12个。对2005年全国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分科医师数量统计分析表明,全国卫生机构数量达到30万,医生和护士人数最多,内科、外科、妇产科和中医科医生数量超过10万。对1999年至2006年全国医学图书零售市场定价的分析表明,医学类图书定价上涨44%,逐步实现根据内容定价。对医学图书营销手段和发行渠道分析结果表明,医学图书出版社营销手段单一,缺乏直销渠道。对北大方正数字出版的数据分析表明,医学专业图书的数字化出版发展空间还很大。第五部分是医学出版社的定位策略研究。根据市场销售码洋、被引频次和h指数三个指标,将现有医学出版社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体量较大、出版领域宽、发展成熟型,以某些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图书见长型,以市场营销见长型,体量较小、专长特色尚不明显、尚属于成长发展阶段型。基于对医学出版社上述系统环境分析,结果提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出版社不同的定位策略。体量较大、出版领域宽、成熟型出版社可以考虑稳中求进的策略,紧跟生命科学发展前沿,针对医学科研高端人才、临床医师、在校学生等较宽人群,选择国内外权威专家编着,占领代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交叉学科前沿进展的高品质、高品位理论及学术专着、代表医学权威的工具书、代表世界先进教育思维的医学教材市场和部分高水准,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医学科普、健康普及图书,在稳固占领医学图书市场份额的同时,扩大出版影响和覆盖面,与其他形式媒体和机构合作,建立集出版、培训、教育文化甚至报刊、影视为一体的多方位的数字化、多元化基地,保持国内一流出版社的地位。以某些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图书见长类型出版社可以选择以学术特色为主的策略,针对医学科研人员、医院高级医生及需要提高医学知识、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读者群,占领代表医学基础医学领域、临床医学领域或医学人文领域等专业的图书市场,形成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学术质量和集中度,争取达到拥有前沿学科的学术品牌和医学人文的科普品牌,具有良好的市场开拓素质、精细科学和规范管理,具备相当学术竞争力的国内一流学术型出版社。以市场营销见长类型出版社可以选择精品化策略,紧跟生命科学前沿学科,针对有留学背景的医学人群、急需了解国外前沿学科的人群、普通大众人群,占领原版引进图书、原版翻译图书、原版编译图书和科普读物市场,争取成为科普图书领先、部分学科精品图书成系列的国内一流出版社。体量较小、专长特色尚不明显、尚属于成长发展阶段类型出版社可以选择内容特色化、专业化策略,选择发展快、新技术和新技术使用多,且相对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学科,或针对老年人群、医药卫生人群、农民,占领代表该学科的图书、老年病防治的科普图书、农村常见病防治的图书市场等占位优势出版社不屑或不顾及的领域或人群,做卧薪尝胆的提高和积累,向大型出版社逐步过渡。或利用负担较轻,有部分优势专业人才和创新激情的优势,将有限的人才和财力选准几个点,集中突破医学出版的若干新内容、新形式、新技术,向专业型之路发展。当然,也可以在提高自身全面水平的前提下,适当选择规模和出版模式,坚持做一个体量小但特色明显、经营有方、有自己专有忠诚度的读者人群、状况良好的中小型出版社。第六部分是主要结论和讨论。对医学出版社定位策略作了简要概括、对现有工作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本研究的创新点是首次较系统地分析了医学出版社的系统环境,较全面地对医学出版社定位策略的若干指标和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医学出版社进行了详细的市场竞争力分析,并研究提示了医学出版社的定位策略和建议。
刘红霞[4](2002)在《《眼科学彩色图谱》出版征订》文中研究表明
刘红霞[5](2002)在《《眼科学彩色图谱》出版征订》文中研究表明
二、《眼科学彩色图谱》出版征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眼科学彩色图谱》出版征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与类型分析法 |
1.3.2 统计学方法 |
1.3.3 比较研究学方法 |
1.3.4 实证分析方法 |
1.3.5 市场经济学方法 |
1.3.6 计量经济学方法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成果及问题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和明细分类概况 |
2.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57年,我国学习前苏联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2 1958年大跃进时期至“文革”前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3 “文革”时期和“文革”后三年改革开放前,兽医图书出版情况 |
2.3.4 改革开放初期到2003年,探索性发展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5 深化改革21世纪,2004年--至今,兽医图书出版的成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他山之石——中外兽医图书比较 |
3.1 中外兽医图书选题涉及的专业分类方面比较 |
3.2 中外兽医图书涉及图书类型方面比较 |
3.3 中外兽医图书在图书内容安排上比较 |
3.3.1 中外兽医图书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
3.3.2 中外兽医图书描述方式方面 |
3.3.3 中外兽医图书版本内容更新方面 |
3.3.4 中外兽医图书写作风格方面 |
3.4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形式比较 |
3.4.1 中外兽医图书搭配光盘方面 |
3.4.2 中外兽医图书数字出版方面 |
3.4.3 中外兽医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制作方式 |
3.4.4 中外兽医图书在制作过程方面 |
3.5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主体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4.1 出版结构不合理 |
4.1.1 兽医学科发展不均衡 |
4.1.2 中国国情的变化引起兽医图书出版的问题 |
4.2 内容与图书题目不完全吻合 |
4.3 图谱类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
4.4 版本陈旧,不能及时更新 |
4.5 产生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问题的主要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影响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因素 |
5.1 主流文化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2 当代畜牧业发展对兽医学科及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3 中兽医医药标准化发展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1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的影响 |
5.4.2 “宠物热”对兽医知识普及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发展探索 |
6.1 探索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选题潜在的市场 |
6.1.1 中兽医学的科研和图书资源的开发利用 |
6.1.2 兽医针灸学的新时代发展 |
6.1.3 中兽医学教材的革新 |
6.1.4 中兽医的传统魅力尚未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挖掘 |
6.2 探索完善兽医图书结构 |
6.2.1 图书分类结构的意义 |
6.2.2 兽医图书出版结构现有缺陷分析 |
6.3 探索对有价值的优秀图书进行深度开发,及时更新改版,产生精品和经典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 |
7.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战略目标 |
7.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 |
7.2.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 |
7.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 |
7.2.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 |
7.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实施的五项战略措施 |
7.3.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战略 |
7.3.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 |
7.3.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 |
7.3.4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 |
7.3.5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国际交流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展望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1 与学科发展同步 |
1.1.2 维持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
1.1.3 适应中医药自主创新的发展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刊物调研 |
1.3.2 办刊情况 |
1.3.3 典型案例分析 |
1.3.4 文摘与文献数据库的关系的探讨 |
1.3.5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方向的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1.4.1 电话咨询 |
1.4.2 问卷调查 |
1.4.3 去杂志社访谈 |
1.4.4 网上文献数据库调查 |
1.4.5 会议座谈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专家咨询法 |
1.6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1 国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1.1 美国《化学文摘》的发展概况 |
2.1.2 日本《医学中央杂志》的发展概况 |
2.2 国内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2.1 国内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研究情况 |
2.2.2 《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的发展概况 |
2.3 对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发展的综合评述 3 调研方法实施情况 |
3.1 刊物基本信息收集及整理 |
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 |
3.2.1 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 |
3.2.2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
3.3 直接去杂志社访谈 |
3.4 对文献数据库进行调查 |
3.5 会议座谈 4 研究工作主要结果 |
4.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历史 |
4.1.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名称 |
4.1.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创刊年,见表9 |
4.1.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主管单位及主办单位 |
4.1.4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语种 |
4.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现状 |
4.2.1 已经更名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计10种 |
4.2.2 2002年停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
4.2.3 2009年休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
4.2.4 2009年继续保留《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名的杂志有6种 |
4.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入选全文数据库情况 |
4.4 调查问卷回复情况 |
4.5 典型案例分析 |
4.5.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
4.5.2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
4.5.3 《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 |
4.5.4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
4.5.5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
4.5.6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
4.5.7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
4.6. 对文献数据库的初步调查 |
4.7. 会议座谈 5 对策研究 |
5.1.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现存状况分析 |
5.2.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发展方向探讨 |
5.2.1 在内容上力求"全、便、快" |
5.2.2 加强人才管理与开发,提高期刊质量 |
5.2.3 加强网站建设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读者意见调查表 |
附录3:《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情况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3)医学出版社系统环境分析与定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预期目标 |
六、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相关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和内容界定 |
二、出版社定位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方法 |
(一) h 指数 |
(二) 专家咨询 |
(三) 聚类分析 |
第二部分 医学出版的系统环境分析 |
一、医学出版的系统环境概述 |
二、医学出版的管理与政策环境 |
(一) 行政服务继续强化,扩大医学学术图书出版空间 |
(二) 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加大学术图书版权保障力度 |
(三) 经济调控健康发展,重视医学学术出版 |
(四) 行业协会渐趋规范,提高对医学出版服务力度 |
三、医学出版的科学与技术环境 |
(一) 医学科学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影响出版需求 |
(二) 新技术不断涌现丰富了出版方式 |
四、医学出版的市场与经济环境 |
(一)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力推进出版产业 |
(二) 出版市场良性发展,内部问题尚需调整 |
(三) 图书产业价值链基本完整,但与国外尚有差距 |
五、医学出版的人文与社会环境 |
(一) 学习和应考需求会在一定时期对医学图书市场产生作用 |
(二)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增大老年医学出版比例 |
(三) 网络环境影响巨大,改变医学出版方式 |
第三部分 医学出版的学术定位分析 |
一、我国医学出版社学术影响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 数据源 |
(二) 检索策略 |
(三) 统计方法 |
(四) 数据及计量结果 |
(五) 分析与讨论 |
二、医学相关学科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 数据源 |
(二) 检索策略 |
(三) 统计方法 |
(四) 数据及计量结果 |
(五) 分析与讨论 |
三、医学图书作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 数据源 |
(二) 检索策略 |
(三) 统计方法 |
(四) 数据及计量结果 |
(五) 分析与结论 |
四、医学图书学术影响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 数据源 |
(二) 检索策略 |
(三) 统计方法 |
(四) 数据及计量结果 |
(五) 分析与讨论 |
第四部分 医学出版的市场定位分析 |
一、医学图书市场容量变化趋势 |
(一) 全国医学图书零售市场销售码洋持续上升 |
(二) 出版码洋占有率总体上升,动销占有率呈现下降趋势 |
(三) 全国医学图书的零售动销品种快速增长 |
(四) 零售市场销售总册数增长快速 |
(五) 医学图书零售市场为寡占型市场 |
(六) 全国医学图书零售市场码洋排名前十位的变化趋势 |
二、医学图书市场竞争分析 |
(一) 医学出版市场图书结构特征分析 |
(二) 几家医学出版社的产品结构或特征抽样分析 |
(三) 分学科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的市场码洋占有率分析 |
三、医学图书消费群体分析 |
(一) 全国卫生机构数量接近30 万 |
(二) 卫生人员数量以医生、护士人数最多 |
(三) 四类分科医生人数超过10 万 |
(四) 医学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
四、医学图书定价量度分析 |
(一) 医学图书价格上涨,逐步实现根据内容定价 |
(二) 医学图书的定价策略 |
五、医学图书营销手段分析 |
(一) 医学类图书出版社营销手段单一 |
(二) 医学图书营销手段落后于社科类图书 |
(三) 医学类图书的营销策略 |
六、医学图书发行渠道分析 |
(一) 多种渠道组合式发行模式 |
(二) 医学图书发行需扩展直销渠道 |
七、医学图书出版方式分析 |
(一) 传统出版方式尚仍居出版主体 |
(二) 数字出版发展迅速 |
(三) 出版数字化满足信息更新需求 |
第五部分 医学出版社的定位策略研究 |
一、我国医学出版社的分类分析 |
(一) 医学出版社分类的指标依据 |
(二) 医学出版社分类的不同特点 |
二、医学出版的系统环境对出版社定位的影响 |
(一) 系统环境对出版社市场定位的影响 |
(二) 系统环境对出版社学术定位的影响 |
(三) 系统环境对出版社创新定位的影响 |
(四) 系统环境对出版社人才定位的影响 |
三、医学出版的学术定位对出版社定位的影响 |
(一) 学术定位是出版社发展的基石 |
(二) 出版社定位必须考虑学科发展 |
(三) 出版社定位必须找准自身位置 |
(四) 出版社定位必须考虑出版内容 |
四、医学出版的市场定位对出版社定位的影响 |
(一) 面向专业人员的出版社定位 |
(二) 面向医学学生的出版社定位 |
(三) 面向普通大众的出版社定位 |
(四) 面向考试人群的出版社定位 |
(五) 面向国外人群的出版社定位 |
五、医学出版社的定位选择思路 |
(一) 医学出版社定位选择环境 |
(二) 医学出版社学术定位基本原则 |
(三) 医学出版社市场定位基本原则 |
六、医学出版社的定位策略 |
(一) 体量较大、出版领域宽、成熟型出版社的国际化与多元化定位策略 |
(二) 以某些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图书见长类型出版社品牌化定位策略 |
(三) 以市场营销见长型出版社精品化定位策略 |
(四) 体量较小、专长特色尚不明显、尚属于成长发展阶段型出版社专业化定位策略. |
(五) 医学出版社定位策略的整体思路 |
第六部分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综述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眼科学彩色图谱》出版征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D]. 陆强.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D]. 魏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2)
- [3]医学出版社系统环境分析与定位策略研究[D]. 孙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4]《眼科学彩色图谱》出版征订[J]. 刘红霞. 临床眼科杂志, 2002(06)
- [5]《眼科学彩色图谱》出版征订[J]. 刘红霞. 临床眼科杂志,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