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投为融 力度加大 项目招标 更加透明——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宋宇处长解析投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萍[1](2014)在《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文中提出公共住房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首先,当前中国的住房供应市场失衡,住房供给过度依赖于商品房;其次,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无法给予最需保障的群体以帮助;第三,公共住房的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共住房建设失控。大力发展公共住房成为解决中国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公共住房的形态特质视角出发研究公共住房体系的建构策略,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公共住房;2)怎么建设公共住房;3)公共住房应该建成什么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首先,界定了公共住房的概念和定义,限定了明确的研究范围,和其他形态的保障性住房以示区分。其次,回顾了住房发展的历史,梳理出公共住房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公共住房发展建设特点,归纳出公共住房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再次,从权属、建筑和管理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公共住房独具的特征属性。权属问题是理清公共住房本质特点的首要问题,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是公共住房最鲜明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的公共住房管理经验,归纳出公共住房在运营机构、服务对象、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特点;此外,从类型、密度、尺度三个层次分析了公共住房的建筑类型特点。最后,结合中国公共住房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问题,并以天津市公共住房建设为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面向中国国情的公共住房发展的策略建议:第一,应从政策上做到产权明晰,确保体现公平的公共住房保障能够成功实现;第二,在公共住房规划上要结合城市的总体产业发展合理规划,践行混合居住的规划理念,加大配套服务的公共化程度;第三,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标准化和通用性的设计理念,确保建造阶段的工业化的可能,并对于居住群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第四在公共住房项目管理层面同样要实现标准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王本宏[2](2013)在《政府投资决策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任何社会总投资都由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两大部分构成。政府投资是政府作为投资人,为了实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投入资金转化为资产的行为和过程。以政府作为投资人的政府投资是引导全社会投资的重要杠杆,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长远大计,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深层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尤其在体制转型国家,政府投资的动力作用基本是第一位的,是高能动力的,有很大的放大效应和乘数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政府支出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政府投资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作出4万亿投资计划及相关一揽子救市措施,更是将政府投资的作用运用到极致。但是,政府投资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政府投资决策科学性和政府投资效益的强烈关注和潜在担忧。俗话说:“决策上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政府投资决策是政府投资的首要环节,也是政府投资管理的核心所在,关乎政府投资的兴衰成败和功过得失。本文以政府投资决策是一种政府经济权力行为为逻辑起点,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政府管理创新的角度,对政府投资决策的进行了多维分析,从而理清其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政府投资决策制度进行历史考察和域外考察,从而得出科学、完善、有效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是政府投资决策科学性的坚强保障。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领域法治化程度低,政府投资决策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对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决策监督、决策责任等基本问题缺乏统一、明确、权威的规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无法得到保障,决策腐败屡禁不止,决策失误屡见不鲜。政府投资决策制度建设的艰难推进,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投资决策行为的复杂性以及利益调整的深刻性,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政府投资决策行为的规律性及理论性清晰认知,然而在政府投资决策制度构建方面很难达成共识。因此,构建起一套既能反映决策活动规律又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的政府投资决策法律制度,是横亘于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重要课题。政府投资决策是一个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型问题。在经济法视野下,本文以政府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权限划分、程序运行和监督机制为逻辑主线,在考察历史、分析现状和借鉴域外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法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探讨政府投资决策如下主要问题:第一,政府投资为什么投,投到哪里;第二,政府投资决策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第三,政府投资决策主体及权限如何划分;第四,重大政府投资决策应该装置哪些特殊制度;第五,我国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最终落脚点是提出立法建议,加快政府投资决策立法,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保证政府投资决策民主、科学、法治、效率、公平原则之实现。需要说明,由于政府投资决策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到制度的破与立,更牵扯到体制的调与整。所以,对此相关理论的研究,有关制度的完善,需要放到当今我国的现实环境、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进行综合论证,需要法律、经济、管理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如果说本文有何创新之处的话,可能在于从经济法——特别是从经济权力划分、运行程序、监督机制等宏观调控法领域——的研究视角,对政府投资决策制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剖析,探讨我国政府投资决策法治化问题,并为立法提出宏观的战略性架构。由于政府投资决策的自我封闭性极强导致资料收集十分困难,对一些问题的讨论还没有深入展开。尤其是由于本文研究的实践性和具体性,一些实践问题即使理出了“头绪”,找到了“症结”,但提出完善建议是非常艰难的,有些体制性、机制性、制度性问题并存交叉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都将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吴立斌[3](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曹群力[4](2004)在《西安市城建投资融资体制的分析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城市建设投资融资体制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政府职能不清、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行业垄断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然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应用经济学有关产品和服务的分类理论、有关公共财政的理论,以城建项目的可经营程度为标准,把城建项目分为难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三类。研究了三类项目之间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建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思路和目标模式。主张设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公司作为政府投资的实现形式,对不同类别的城建设施项目采取多元化投资融资方式,广泛利用股票、债券市场、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扩大城建设施投资融资规模,并重视利用外资和BOT项目融资方式,以及通过设立投资风险补偿基金,提高项目的可经营性程度。文中比较了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还探讨了地方政府发行城市建设债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文章最后通过对上海市和西安市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在城建投资融资体制的比较分析,指出了西安市的差距,并提出了对西安市城建行业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肖莉[5](2004)在《改投为融 力度加大 项目招标 更加透明——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宋宇处长解析投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文中提出 从2004年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具体安排中记者看到,今年政府的投资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即把以前的重投资改为重融资。今后,市政府将采取建立基金、组建投融资公司、贷款贴息、担保、补贴,捆绑式入股等多种形式放大手中的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以及郊区城市化等建设项目中来。与此同时,市政府还提出了对自己投资的项目力争实现“三个百分
二、改投为融 力度加大 项目招标 更加透明——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宋宇处长解析投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投为融 力度加大 项目招标 更加透明——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宋宇处长解析投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基本特征 |
1.2.3 概念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2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公共住房发展历程及演变 |
2.1 理念溯源 |
2.1.1 社会公平理念 |
2.1.2 以人为本理念 |
2.1.3 层次需求理念 |
2.2 历史沿革 |
2.2.1 乌托邦时代:公共住房思想启蒙(16-19世纪) |
2.2.2 工人廉租住宅时代:城市卫生与住宅短缺(19世纪50年至二战前) |
2.2.3 现代集合住宅时代:战后重建与住宅短缺(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
2.2.4 多元住宅发展时代:社会公平与住宅短缺(20世纪60年代-今) |
2.3 社会贡献 |
2.3.1 空间实用化 |
2.3.2 建筑标准化 |
2.3.3 功能集成化 |
2.4 产生问题 |
2.4.1 居住隔离的公共住房规划加剧社会分层极化 |
2.4.2 缺乏人文关怀的公共住房建设形成新贫民窟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公共住房基本形态与特质剖析 |
3.1 权属形态 |
3.1.1 产权概念 |
3.1.2 产权组成 |
3.1.3 权属关系 |
3.2 建筑形态 |
3.2.1 形式 |
3.2.2 密度 |
3.2.3 尺度 |
3.3 管理形态 |
3.3.1 运营机构 |
3.3.2 管理机制 |
3.3.3 服务对象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公共住房发展机遇与挑战 |
4.1 发展历程 |
4.1.1 住宅“过度”公有时期(1998年前) |
4.1.2 住宅“过度”私有时期(1998年后) |
4.2 现状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
4.2.1 发展概况 |
4.2.2 调查问卷 |
4.2.3 现状评析 |
4.2.4 现存问题 |
4.3 发展机遇与政策性挑战 |
4.3.1 现实使命 |
4.3.2 发展机遇 |
4.3.3 政策性挑战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公共住房发展策略研究 |
5.1 产权明晰的政策保障策略 |
5.1.1 公有产权 |
5.1.2 对象明确 |
5.1.3 体现福利 |
5.2 结合城市发展的选址策略 |
5.2.1 安全适宜的居住生态环境 |
5.2.2 结合就业的职住平衡规划 |
5.2.3 易于出行的公共交通体系 |
5.2.4 全面便捷的生活配套设施 |
5.3 融合混居的社区规划策略 |
5.3.1 避免居住隔离的混合社区规划 |
5.3.2 居住非基本功能融入社区规划 |
5.4 立足住宅产业的设计建筑策略 |
5.4.1 产品设计标准化 |
5.4.2 普适性的通用住宅设计 |
5.4.3 满足预制装配工业化结构体系 |
5.4.4 项目管理标准化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公共住房大事年表 |
附录(二)国外公共住房政策和立法 |
附录(三)日本住宅部品生产的历史 |
附录(四)1988-2012年发布的关于住房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
附录(五)中国十大城市公共租赁住宅建设和运营模式比较 |
附录(六)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政府投资决策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政府投资决策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政府投资决策概念辨析 |
一、政府投资概念的实质性内涵 |
二、政府投资决策的含义和特征 |
第二节 政府投资决策理论依据 |
一、政府投资决策的法学理论依据 |
二、政府投资决策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
三、政府投资决策的管理学理论依据 |
四、政府投资决策的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依据 |
第二章 政府投资决策制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 |
三、当前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域外经验 |
一、典型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政府投资决策制度 |
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德国政府投资决策制度 |
三、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国家——日本政府投资决策制度 |
四、启示 |
第三章 政府投资决策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民主原则——政府投资决策的政治追求 |
一、政府投资决策的民主化 |
二、民主化的政府投资决策 |
第二节 科学原则——政府投资决策的理性追求 |
一、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
二、科学化的政府投资决策 |
第三节 法治原则——政府决策投资的制度追求 |
一、法治是实现政府投资决策民主化的保障 |
二、法治是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途径 |
第四节 效率原则——政府投资决策的经济追求 |
一、效率的规定性分析 |
二、以社会为本位是政府投资决策效率原则的基石 |
第五节 公平原则——政府投资决策的社会追求 |
一、社会公平是政府投资决策公平原则的实质 |
二、政府投资决策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 |
第四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限划分 |
第一节 政府投资范围问题 |
一、政府投资范围的影响因素 |
二、我国政府投资的主要范围 |
第二节 政府投资决策主体 |
一、行政决策权视角下的现代行政决策主体 |
二、政府投资决策主体的界定 |
第二节 政府投资决策权限的横向划分 |
一、政府投资决策权限的构成要素 |
二、政府投资决策权限横向划分的域外经验 |
三、我国政府投资决策权限横向划分的现状考察 |
第三节 政府投资决策权限的纵向划分 |
一、政府投资决策权限纵向划分的原则 |
二、政府投资决策权限纵向划分的域外经验 |
三、我国政府投资决策权限纵向划分的现状考察 |
第五章 重大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制度 |
第一节 决策信息公开制度 |
一、政府投资决策公开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二、政府投资决策公开的域外实践 |
三、我国政府投资决策公开制度的实践 |
第二节 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
一、政府投资决策公众参与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我国政府投资决策公众参与的困境 |
第三节 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
一、政府投资决策中专家角色的理论分析 |
二、政府投资决策专家咨询论证的域外实践 |
三、我国政府投资决策专家咨询论证的实践 |
第四节 集体审议决定制度 |
一、集体审议决定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关系辨析 |
二、我国政府投资决策集体审议决定制度的实践 |
第六章 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 |
第一节 政府投资决策监督现状解析 |
一、人大监督 |
二、行政监督 |
三、社会监督 |
四、总体评价 |
第二节 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 |
一、政府投资决策决策责任的界定 |
二、政府投资决策责任的现状解析 |
第三节 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与责任制度的发展 |
一、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的发展 |
二、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的发展 |
第七章 我国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
第一节 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权限划分制度 |
一、政府投资决策权限横向划分 |
二、政府投资决策权限纵向划分 |
第二节 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程序法治化 |
一、政府投资决策程序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
二、政府投资决策程序法治化的基本措施 |
三、政府投资决策程序法治化的制度建议 |
第三节 我国政府投资决策立法问题探讨 |
一、政府投资决策立法的现状与困境 |
二、我国政府投资决策立法的构想与建议 |
结语 政府投资决策法治化任重道远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3)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西安市城建投资融资体制的分析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城建投资融资体制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2 城市建设及城建投资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
2.1 城建设施的经济属性 |
2.1.1 产品和服务的公共特性和外部效益 |
2.1.2 系统协调性和自然垄断性 |
2.1.3 建设时序上的超前性 |
2.2 城建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现状 |
2.2.1 投资融资体制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
2.2.2 投融资体制的特点 |
2.3 存在的问题 |
2.3.1 政府的职能方面 |
2.3.2 行业垄断的问题 |
2.3.3 投融资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2.3.4 融资方面 |
2.3.5 法规建设方面 |
3 城建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
3.1 城建设施项目的分类和相互关系 |
3.1.1 经济学有关产品或服务的分类 |
3.1.2 广义基础设施的分类 |
3.1.3 基础设施分类的政策启示 |
3.1.4 投资行为的分类 |
3.1.5 城建设施项目分类和转化条件 |
3.2 城建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
3.2.1 项目分类的作用 |
3.2.2 项目分类对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思路 |
3.2.3 完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
3.2.4 改革的目标模式 |
3.3 政府投资的实现形式 |
3.3.1 城投公司成立的背景分析 |
3.3.2 城投公司的职能定位 |
3.3.3 政府与城投公司的关系 |
3.3.4 城投公司“特殊企业法人”的特征 |
4 扩大城建设施投融资规模的途径 |
4.1 完善现有投融资渠道 |
4.1.1 现有渠道存在的问题 |
4.1.2 完善现有融资渠道 |
4.2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 |
4.2.1 资本市场与城建设施的投融资 |
4.2.2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利弊分析和可行性 |
4.2.3 资本市场融资的原则 |
4.2.4 可运用的金融工具的种类和融资方式 |
4.3 关于地方政府发行城建设施建设债券的探讨 |
4.4 拓展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
4.4.1 多元化投融资的概念 |
4.4.2 阻碍投融资多元化的原因 |
4.4.3 形成多元化投融资的对策 |
4.5 扩大利用外资的途径 |
4.5.1 以中央政府信誉保证的国家外债 |
4.5.2 不保证外方固定回报率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
4.5.3 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 |
4.5.4 今后发展趋势 |
4.6 BOT与项目融资研究 |
4.7 各种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研究 |
5 上海市、西安市城建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比较研究 |
5.1 上海市、西安市城建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对比 |
5.1.1 九十年代上海市城建设施投融资的发展 |
5.1.2 九十年代西安市城建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发展 |
5.2 上海市、西安市城建设施投融资体制的不同 |
5.3 对西安市城建设施投融资体制下一步改革的建议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改投为融 力度加大 项目招标 更加透明——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宋宇处长解析投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让融资市场逐渐成熟 |
政府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明确 |
“改投为融”放大市场需求 |
实施“三个百分之百”势在必行 |
提高投资效率接受广泛监督 |
四、改投为融 力度加大 项目招标 更加透明——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宋宇处长解析投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D]. 张萍. 天津大学, 2014(08)
- [2]政府投资决策法律制度研究[D]. 王本宏. 南京大学, 2013(05)
- [3]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4]西安市城建投资融资体制的分析和研究[D]. 曹群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03)
- [5]改投为融 力度加大 项目招标 更加透明——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宋宇处长解析投融资方式的重大转变[J]. 肖莉. 投资北京,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