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华[1](2021)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草原处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波动性较大,同时具有脆弱性和严酷性,使得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退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水分补给的主要来源,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主要的水分损失途径,而植被恢复势必会增加耗水量和土壤水分的损失。因此,精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并掌握其时空规律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保护与利用方式下草地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区域植被配置和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使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赛罕乌拉的草地生长期观测数据,对三种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物种组成、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使用构建的SEBAL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蒸散发量及其变化(evapotranspiration,ET),分析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模型法计算了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rain water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dicator,RUP);分析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生物量、丰富度、多度、盖度等对蒸散发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草地生长季蒸散发及气象因子变化变化规律。实验观测期间,蒸散发量从5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从6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峰值,8月后持续下降,生长季的蒸散发量为313.8 mm。草地碳源汇效应成波动状态,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变化呈现一致性,降雨多集中于后期。(2)利用水分亏缺来评价现有水资源是否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赤峰区域,通过大尺度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以赛罕乌拉所在的赤峰市为例,研究了大尺度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蒸散发高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小,而蒸散发中值与低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大。在研究时段,大多数区域处于年动态水分盈余状态。(3)研究了解了赛罕乌拉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遥感和空间分析表明,在空间上,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主要集中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区域;从时间变化上,2010~2019年实际蒸散发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9年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面积呈下降趋势,中值区(300~400 m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亏缺盈余方面,从2000~2006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从2006到2012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而2012年之后到2019年,雨水资源化潜力又逐年减小,其中2016~2019年三种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草地均处于年动态水分亏缺状态,表明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有显着影响。(4)揭示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实际蒸散发与草地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的相关关系。对赛罕乌拉2000~2019年的蒸散发研究表明,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与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围封草场的相关性较强,放牧草场的相关性较弱。围封草场和打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较广,与蒸散发的相关性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放牧场的多样性指数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放牧草场和围封草场的蒸散发随着总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打草场的蒸散发与总盖度的相关性较弱(5)研究发现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生态效应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功能效应、风沙防护效应等综合研究表明,围封恢复草场的生态效应为正向效应,打草场的生态效应为负向效应,放牧草场的生态效应为零效应,表明退化草地围封恢复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打草场常年打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围栏恢复是实现退化草原植被向顶极群落恢复演替的有效措施。(6)研究发现,草地围封模式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在降水量低于350 mm的干旱半干旱区,建议以围封保护恢复为主,同时控制草地围封保护和刹割时间,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对需要进行人工补种的严重退化草地,首先,应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耐寒、耐旱的本地物种,同时优化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降低草地的耗水,减缓干旱胁迫,提高农牧交错区的草地保护与恢复成效。在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修复效益最大化。
张秋梦[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于把握土地系统变化的主要矛盾、实现粮食生产空间的永续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景观格局指数、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与利用多种地形因子,从数量、质量与空间格局三个维度,首先分析1980-2018年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的总体变化特征,然后解析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总体变化特征,最后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的变化特征;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其路径(数量)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如下:(1)1980-2018年粮食生产空间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率均在18%以上,整体变化不大,且呈东减西增、南减北增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粮食生产空间内部转换频繁且地理分布显着,粮食生产空间转出面积达6485万hm2,其收缩范围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黄淮海平原区,并且在不断扩大;粮食生产空间转入面积为6680万hm2,扩张范围从东北平原地区逐渐扩张到西部地区。(2)1980-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有所下降。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明显收缩,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变化最为显着;而低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则呈增加态势,分别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北平原区;中低潜力与中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变化不大。近40年土地利用变化整体造成粮食生产空间的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粮食生产空间收缩损失的生产潜力较新增粮食生产空间高出3.4%左右。(3)近40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粮食生产空间的规模逐渐变小,形状趋于复杂,相隔距离逐渐变远,导致粮食生产空间破碎化加剧。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心整体向南移动,但迁移距离不远,处在面积加权平均几何最邻近距离指标分布低值区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面积指标分布高值区的重合区域(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心不断向东北移动,迁移幅度相对较大,与大量中潜力、中高潜力与高潜力等级的优质粮食生产空间被占用密切相关。(4)在1980-2018年间,退耕还林还草是引起粮食生产空间收缩的主要路径,其面积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收缩总面积的65%左右,以云贵高原区、东北平原区、宁夏和青海省变化最为显着;退耕还林还草主要造成了中低潜力、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流失,导致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约1.18亿吨;退耕还林还草在低、中低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优势明显,且其分布指数随着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毁林垦草是造成粮食生产空间扩张的主要路径,约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扩张面积的75%,在东北平原区的南部、宁夏与新疆、青藏高原区与云贵高原区扩张最为明显;毁林垦草造成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增加,引起生产潜力总量增加约1.85亿吨;毁林垦草与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形分布一致。建设用地扩张占到粮食生产空间收缩面积的25%,在东部沿海地区增长最为明显;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造成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减少,导致生产潜力总量减少约1.13亿吨,;建设用地扩张在低地形梯度上具有分布优势,且其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建设用地复垦占到新增粮食生产空间的12.5%左右,以云贵高原区、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与青海省的增幅尤为显着;建设用地复垦主要引起了中潜力与中高潜力等级的粮食生产空间增加,造成生产潜力总量增加约0.57亿吨;建设用地复垦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形分布一致。(5)单一因子探测结果表明,海拔因素是影响退耕还林还草与毁林垦草分布的主要原因,而科技水平、人口与经济因素是影响建设用地扩张与复垦的主要原因;因子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叠加作用对粮食生产重构及其路径的影响比单纯的自然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要更为显着。
沈思民[3](2021)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IMERG降水数据精度评价与降尺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降水是水循环的中至关重要的驱动因子,降水数据又是气候模型和水文模型中的重要参数,获取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数据有利于开展降水相关研究。本文选择中国干旱半干旱区作为研究区域,应用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利用定量误差评价指标与监测能力评价指标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对2014—2016年IMERG V06降水数据进行了精度评估。再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和随机森林三种不同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借助辅助因子对IMERG V06降水数据进行降尺度研究,获得1km分辨率的降水数据。最后,通过降尺度模型对比选择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区的降尺度方法。旨在探究IMERG V06降水数据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应性,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水文、气候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1)IMERG V06数据能相对较好地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空间分布。与IMERG V05数据相比较,IMERG V06数据高估和低估现象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现象。在中温带和暖温带半干旱区的精度优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干旱区。与V05数据相比较,IMERG V06数据在半干旱区,数据精度提升显着,在干旱区,数据精度提升不明显。(2)IMERG V06数据在半干旱区的降水监测能力优于干旱区。与V05数据相比较,IMERG V06数据在干旱区,降水监测能力有所提升,但提升相对较小,在半干旱区,降水监测能力提升不明显。(3)IMERG V06数据在4~9月间有较高的精度,在10~次年3月间精度还有待提高;数据精度在夏季表现最好,秋季表现次之,春季精度表现一般,冬季表现最差。IMERG V06数据与V05数据相比较,在10~次年3月间精度提升不明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它月份数据精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春季、夏季和秋季,数据精度有所提升,在夏季表现最明显,在冬季数据精度几乎无改善。(4)IMERG V06数据在不同月份监测能力差异不大,表现相对良好。同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月份的降水监测能力无明显提升。(5)随机森林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降尺度结果相对较好,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米家鑫[4](2021)在《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半干旱区井工矿山的植被在开采沉陷后存在受损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地表形变对植被是否存在长期影响却依然存在分歧,厘清其机理有助于矿区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混合决策,降低修复成本,提高生态恢复力。因此,极有必要探明地表形变发生后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从而为矿区植被重建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矿区作为研究区,首先采用资料搜集、野外调查、遥感反演等方法获取了地表形变及植被的基础数据;然后利用归纳推理、回归分析和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揭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接着使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系统仿真方法开发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最后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提出了对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建议。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目标旨在揭示地表形变对植被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模拟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表形变对植被存在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了对植被的影响程度。解析地表形变的性质发现,地表形变具有动态性和静态性特征,分别对植被产生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当地表形变在静态时具有空间差异性和状态稳定性特征。根据对植被的影响尺度,地表形变分为导致整体植被变化和局部植被变化的地表形变,分别以地表沉陷与地表裂缝为代表。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结构参数与地形、土壤退化程度与地裂缝形态之间均显着相关,表明地形的变化将对植被产生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是植被受影响程度的关键,其中沉陷深度、沉陷角度和沉陷方向是地表沉陷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植被的立地条件;开裂距离和沉陷角度则是地表裂缝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土壤的退化程度。(2)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来源于形变发生时导致的植被和土壤退化,从而限制了形变发生后的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基于建立的植被-土壤-气候状态的动力学模型(VSW Model),分析地表形变对植被的影响过程发现,地表形变发生时植被及其土壤的基质条件发生退化,这种立地条件的变化将长期且持续的限制植被在自然驱动下的生长与演替。长期影响的强度由地表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同时也与影响时间、气候条件、形变前植被和土壤的基质条件以及植被和土壤的自然变化系数有关。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过程具有空间差异性、时间持续性、作用间接性和基质决定性特征;影响结果分为植被的状态变化和类型变化,分别反映了植被生长状态和植物群落演替受到的长期影响。(3)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引起了植被生长状态的下降,其中草本植被受地表形变的影响最大,乔木植被次之,灌木植被最小。基于构建的植被生长对照模型和植被生长过程指标,通过对照法评价了云冈矿区地表形变区内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云冈矿区的地表形变在1987-2017年间引起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的生长状态较自然对照区的植被分别出现了6.79%、4.03%、15.10%的下降。其中乔木和草本植被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灌木植被的生长趋势与归一化谱熵指标反而出现了17.26%与2.77%的提高,但年度NDVI最小值出现了19.39%的下降,表明不同类型的植被在生长状态上对地表形变长期影响的响应存在差异。(4)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导致乔木植被退化为灌木和草本植被,并促进灌木植被的生长和聚集,最终引起植被格局的破碎化。使用基于元胞自动机开发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系统模拟了研究区在原始情景和地表形变情境下植物群落的30年自然演替过程,并以沟壑地形和平坦地形条件、高初始植被及低初始植被覆盖条件组合成四种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地表形变对植物群落演替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限制乔木植被的生长和群落发展,并使形变区率先形成灌木植被的聚居区,原本紧密的植被格局趋于破碎化。对比不同初始条件的模拟结果发现,地表形变对地形平坦区的植被影响大于沟壑区,对低初始植被覆盖区的植被影响大于高初始植被覆盖区;对乔木植被格局的影响最为明显,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的差异度在无初始植被时始终大于0.5。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逐渐减弱,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植被格局的差异逐渐减小。(5)设计长期目标、治理长期影响、实施长期监管是针对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核心思想。根据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表现方式,对植被重建体系的设计者提出了“因地制宜,长期规划,重点治理,整体修复”的设计准则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实施者提出“监测、评价、模拟、规划、治理以及反馈”的实施框架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监管者提出了建立整体评估、长期监测和实时治理机制的推进政策建议。为实现矿山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有必要在井工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中考虑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认识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有助于了解井工矿山生态系统中各类要素和过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为制定新的矿山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该论文有图120幅,表34个,参考文献271篇。
陆彦玮[5](2020)在《黄土高原包气带典型水文特征与潜在地下水补给的时空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解区域水资源现状、演变机理是实现水资源有效调控、保障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黄土高原水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深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虽然改了原有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遏制了土壤侵蚀,降低了水土流失,但也面临着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供需是否平衡,是否可持续的“新问题”。因此,充分认识和理解自然状态下黄土包气带水资源补给及演化过程,分析潜在地下水补给的时空响应规律,对准确评价区域陆地水资源补给潜力,进而更好地指导区域水资源系统规划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开发,实现新时代下黄土高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鉴于传统水文研究方法无法完全解答新时代下黄土高原新问题的不足,本研究尝试从深厚黄土包气带—陆地系统各水体间“转化纽带”和各圈层间“反应场所、信息载体”的角度出发,基于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和土壤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对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包气带土壤性质、水文信息以及大气输入进行大量调查与采样,利用多种时空数据分析手段和多元水文示踪技术,对黄土高原典型包气带土壤容重、包气带水文循环过程、包气带大气氯输入进行了深入探究。在充分明确包气带“物质量化、水文循环过程和氯信号输入”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发展氯示踪技术对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包气带中滞留的水文气候信息进行解析与重建,以弥补黄土高原近千年、高分辨率水文气候历史记录缺乏。同时,在时间维度上探讨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演变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空间维度上分析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典型包气带土壤容重分布及其模拟预测:黄土包气带土壤容重分布在区域水平方向上相似,基本不受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位置的影响;但在垂直方向上变异较大,并随深度变化呈现出在大尺度上(>30m)的对数增加和中尺度上(3–13 m)的震荡变化。其中,土层深度是包气带土壤容重在大尺度上变化的主导因素,而磁化率相比于土壤质地和有机碳参数能更好地解释中等尺度容重的空间变异。包气带浅、深层土壤容重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截然不同。包气带土壤容重的垂向分布特征主要由压实作用贡献的“大尺度对数增长”和土壤质地性孔隙控制的“中尺度振荡”两方面耦合而成,且压实和质地性孔隙的最优解释变量分别为土体深度和磁化率与粘粒含量,据此提出一种多尺度容重概念模型,从机理上描述了包气带容重的分布特征,解释了黄土包气带土壤容重约82%的变异,大幅提高包气带土壤容重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对包气带水分、溶质、碳等物质储量及通量的准确估算,推动土壤水文、地球关键带等相关研究及应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黄土高原典型包气带水文循环过程:土壤水分的动力学分馏和非均匀流(优先流或大孔隙快速流)入渗只能影响黄土包气带的浅层(0–2 m)土壤,而深层(>2 m)土壤水分运动以活塞流入渗为主且不受动力学分馏影响,具有一定的时空稳定性。雨、旱两季降水都能对浅层(0–2 m)土壤水进行补给,而深层(>2 m)土壤水分补给主要来源于雨季大降水。深厚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机制以活塞流为主导,加之黄土包气带成层分布、水平均质,这使得黄土包气带土壤水文信息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分别具有空间时序性和空间一致性。因此,黄土包气带中的水文信息具有重建当地长时间尺度潜在地下水补给(水文气候)历史的巨大潜力。3.黄土高原大气氯输入通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丰富大气氯输入评估方法,缓解黄土高原大气氯输入数据的不足,提出基于包气带氚、氯剖面耦合的反向氯质量平衡法(ICMB)和氯累积年龄法(ICCA)间接估算方法。通过与实际监测数据相比较,发现反向氯累积年龄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而对于反向氯质量平衡法更适用于农田或污染地区的大气氯输入反向估算。以上间接评估方法为今后全球范围内大气氯输入通量的评估与研究提供新手段。黄土高原大气氯输入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出“东南、西北两头高,中间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东南大部受东亚季风主导,大气氯输入通量以海陆距离为主要控制因素,而西北内陆氯输入来源复杂,海陆距离效应并不明显,氯浓度与降水量显着负相关,表现出较强的淋洗效应。4.基于氯示踪技术重建潜在地下水补给历史: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包气带氯示踪技术重建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历史的可行性。一方面,不同气候区(渭南、长武、海原和景泰)包气带重建的潜在地下水补给序列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表明了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潜在地下水补给在时间变化上具有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在AD 1350–1400、1500–1600、1750–1800和1950–1995年间黄土高原表现出潜在地下水补给量较高的相对湿润期,AD 1400–1500、1620左右、1740左右、1800–1950年间黄土高原相对干旱,潜在地下水补给量较低;另一方面,与附近的树木年轮和溶洞气候记录对比,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利用黄土包气带氯示踪剂重建区域水文气候历史的可靠性。对于包气带氯示踪技术重建潜在地下水补给历史的性能。相比干旱荒漠地区,较高的水分补给通量和大气氯输入量使得包气带对短时间尺度的干、湿水文气候交替更为敏感且记录能力更强。一方面,干旱地区(巴丹吉林沙漠和景泰)包气带浅层(0–2 m)分别累计了50年和43年的氯信号,而半湿润区(渭南和长武)仅累计了12年和14年的氯信号,这说明了具有较大补给通量的半湿润地区包气带有助于短期湿润气候信号快速地进入深层渗漏区,更有利于高时间分辨率水文气候演变信息的记录与重建。另一方面,通过Cook模型模拟可知,包气带对于水文气候事件的保存能力取决于土壤含水量和补给率两方面因素。较高的补给通量有助于“气候事件”更好地分离,使得相邻气候事件信号很难被弥散和扩散作用而混合和平滑,从而可以保留较长时间。5.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的时空演变分析:在时间维度上,黄土高原近1000年的潜在地下水补给历史与表征季风气候变化的太阳辐射(活动)和北半球温度异常指标显着正相关,随全球变化(亚洲季风)表现出:暖湿气候-高潜在地下水补给量、干冷气候-低潜在地下水补给量的对应关系和相互交替的波动变化,表明了东亚季风强度变化是黄土高原地区潜在地下水补给时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空间维度上,沿黄土高原东南至西北内陆方向,不同气候区(中温带干旱区-景泰、中温带半干旱区-海原、中温带半湿润区-长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渭南)近200年潜在地下水补给通量分布为3.9±2.6 mm yr-1、15.1±9.5 mm yr-1、25.5±15.6 mm yr-1和72.0±29.1 mm yr-1,呈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其中,强降雨水量(>20 mm)和高强降雨水量(>30 mm)分别可以解释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量82%和91%的空间变异,是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最主要控制因素,而浅层土壤质地(粘粒含量)则控制着<20 mm的降水事件对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的贡献量。本研究不仅提高了我们对于黄土高原深厚包气带土壤、水文基本特征的认识,明确了水文过程驱动下氯循环信息,发展了氯示踪技术在黄土高原地区长时间尺度、高分辨率潜在地下水补给过程中的应用潜力。从而推动了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补给的时空演变分析,加深了对于全球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陆地水资源补给演变规律的系统理解,为未来陆地水资源预测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数据参考和科学指导。本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动地球关键带、全球变化水文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实现联合国2030年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也作出了相应的努力。
刘英[6](2020)在《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恶劣,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西移,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实现矿山土地的可持续管理、恢复矿山土地的生产能力变得尤为迫切,弄清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地表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植物影响规律,探索半干旱矿区植物引导型恢复的有效方法是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科技的重大需求。但是,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还面临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机载高光谱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多角度、多尺度实现半干旱矿区植被受扰动状况的快速准确提取,在对煤炭开采塌陷对植物损伤机理以及时空扰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区植被重建利用提供方法论基础。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采煤塌陷引起植物生长土壤立地条件破坏,植物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形,植物叶片减少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份额,电子传递逐渐受到抑制,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降低。拉伸区和压缩区植物损伤程度大于中性区植物损伤程度,应当优先考虑对压缩区、拉伸区受损植物进行引导恢复。塌陷区植物个体损伤原因在于,采煤塌陷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破坏了土体结构,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面,加速了土壤水的散失,地下部分被抽空,潜水位埋深降低,影响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为影响半干旱煤炭开采塌陷区植物光合生理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植物生长开始受到胁迫和开始死亡的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8.91%和4.87%。对土壤含水量小于8.91%的开采区域应提前采取相应的土壤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植被迅速恶化。(2)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CARS特征选择数据,建立了植被叶片最大光合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光谱反演模型,获取了植物光合生理相关要素在矿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值的范围分别在0.764-0.822、35.81-52.32%和30.35-48.41 mg/g之间。采区地表植物生长受到煤炭开采扰动,原始植物空间格局被打破,部分地区出现植物退化,导致叶片光合生理要素空间变异程度增加,空间自相关性降低。由于土壤含水量在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的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后地表“三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变化同样具有空间差异性,中性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高于压缩区、拉伸区。最后根据FV/FM反演结果对采煤扰动区植物受胁迫区域进行了空间识别。(3)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大柳塔矿区地表典型植物进行识别,并分析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以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与地面典型植物物种现场调查结果相比,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分类精度总体为77.41%,矿区地表植物分布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平均丰度值较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分别为:15.94%、57.97%和26.09%。通过对采区与非采区主要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采区与非采区地表主要植物多样性受地表塌陷的扰动影响很小。采煤塌陷2-7年后,煤炭开采对乔木的影响较大,而抗塌陷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灌草类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8-12年后,随着生长立地条件恢复,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乔木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12年后,塌陷区植物重要值慢慢趋于稳定。在半干旱矿区进行植被引导型恢复时,植被配置物种应优先选种抗逆性较强的草灌类植物,为了保证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护周期至少为12年。(4)从2001-2016年神东中心矿区植被NDVI整体呈物候性周期变化。通过对采区和非采区NDVI差异分析可知,采后5年内,相对于非采区,采区植被NDVI的变化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过程;采后7年,采区植被开始恢复,NDVI差异值开始降低;至采后12年,采区植被NDVI基本能够恢复至非采区水平。神东中心矿区植被覆盖度呈升高与降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中心矿区总面积的72.35%和27.65%,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以中、低幅度波动变化为主。地下水埋深4 m和8m是影响神东矿区植被NDVI的两个重要阈值,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后,根系较浅的湿生植被演替为根系较长的旱生植被;当地下水埋深大于8 m后,旱生植被演替为沙生植被。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类型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比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下典型植物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以植被覆盖度升高区各植物物种平均丰度值作为植被重建丰度基准,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在36.60%-45.30%之间,此外,还得到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重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5)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模式,首先对不同塌陷区位地面裂缝治理,然后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等关键限制性因素及相关阈值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并以限制因素是否达到阈值条件作为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目标的合理程度判别的基本标准,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恢复植被生长立地条件,最后依据本文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以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采用“恢复初期灌草先行、恢复后期乔灌草搭配”模式对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恢复。研究构建了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解答了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从而为半干旱矿山植被恢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该论文有图66幅,表14个,参考文献368篇。
曾思燕[7](2020)在《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重速度、轻均衡”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被城市或工矿占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进一步污染了水土资源,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持续性。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告》显示中国有19.4%的土壤点位数据超过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全国9个主要稻米产区大米中镉超标占10.3%,这说明正视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践行“青山绿水即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逐步解决耕地污染问题,国家倡导实施休耕战略。先前学者已对休耕的内涵及其自然-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休耕的意愿与补偿标准、耕地休耕具体的实施模式与对策等政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休哪里?”、“休多少?”、“怎么休?”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未作明确回答,这不仅涉及到我国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到耕地质量、生态脆弱性、土壤污染程度等自然条件。此外,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从土壤污染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地下水超采区空间分布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影响休耕的主控因素入手,采用空间统计与分析方法,依据不同农区休耕的主控因素的差异对中国休耕区域进行划分,定量化评估不同的休耕情景(食品安全优先、耕地质量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对粮食安全潜在的影响,最终探索在粮食安全约束下,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基于粮食安全优先的中国最优休耕方案。本文通过识别休耕主控因素、确定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实现“藏粮于地”、农业发展可持续转型和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可为国家层面上的休耕规划提供依据,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平衡新时代耕地利用矛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中国休耕的四个主控因素在空间上呈不同的等级分布。中国耕地土壤总体复合污染占比为22.10%,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重度污染占比1.23%;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以中等地为主,低等地和劣等地共占总面积的17.69%;中国地下超采区主要集中于华北、东北地区,轻度、中度和重度区分别为3.66%、3.83%、0.68%;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尚有耕地1961.6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52%,其中,一级生态保护红线内占3.57%。(2)不同情景概念模型评估了中国休耕的优先组合。基于食品安全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比例分别为4.94%、9.64%和15.30%;基于耕地质量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65%、9.83%和19.52%;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70%、10.01%和20.58%。(3)在不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休耕总面积为4434.6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87%。依据不同区域休耕的主控因素差异,制定清洁去污型、地力提升型、节水保水型和生态保护型等休耕类别,并建议对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采取差异化的休耕治理措施。(4)不同休耕目标组合对粮食产能损失有着显着的差异。基于生态安全优先情景下高休耕目标组合造成我国粮食减产量为[17165.35,25386.62]万吨,远高于食品安全优先组合和耕地质量优先组合对粮食产能的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高度自给,中国最大可休耕规模为1818.27万hm2,并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下综合制定了考虑粮食安全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休耕992.98、1732.32和2964.10万hm2。为切实保障农民生计,确保休耕补贴金额处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接受范围内,且不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将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按1.7:5.1:3.2、3.9:2.4:3.7和2.3:3.6:4.5确定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的休耕规模。在中国不同地区实施休耕应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分时期实施推进休耕方案,以期实现国家农业转型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论文有图40幅,表25个,参考文献231篇。
米文宝,商庆凯,阴柯欣,樊新刚[8](2020)在《近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回顾了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地理、历史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经济地理等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服务国家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过渡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创新过渡带人文—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重点开展了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城乡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地理研究、生态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以及历史地理与地名规划研究等富有地域特色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科"经世致用"的特点,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繁荣美丽新宁夏、为发展我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做出较大贡献。
杨建辉[9](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廖梓龙[10](2020)在《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高原是中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的第二大高原,这一区域草原、沙漠、森林、煤矿等共存,既是京津冀和华北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面对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日益严峻的竞争性用水矛盾,迫切需要寻求一个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的折衷平衡点,开展“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次着重聚焦内蒙古高原“植被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怎么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临界阈值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阈值;气候干暖化和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维系何种水循环及其伴生的生态演变情势,怎么实施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以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两大关键科学问题,系统识别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机制,解析和提出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演变的“自然-社会”二元驱动模式;解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框架与调控机制,构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和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迭代算法;最后,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鉴于内蒙古高原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等特点,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角度和植被生态需水入手,系统解析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2)针对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强烈互斥性,根据生态保护目标,探讨和研究确定河道生态流量、尾闾湖生态需水量和不同地下水依赖分区及其植被生态需水量,给出面向草原生态保护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3)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锡林河属于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受春季融雪影响,春汛径流要大于夏秋汛期径流;锡林河流域1953-2017年降水量在年尺度下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显着;借助于降水-径流累积双曲线拐点将径流划分为:天然基准期、受气候主导的变化期Ⅰ、受人类影响主导的变化期Ⅱ和受气候-人类双重影响的变化期Ⅲ。其中,变化期Ⅲ径流量减小幅度最大、达到45.79%,降水量减少幅度为21.03%,潜在蒸发量有所上升、增幅6.15%;而变化期Ⅰ、变化期Ⅱ径流量、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都呈现小幅下降态势。②构建基于GSFLOW的锡林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多目标率定的日径流NSE达到0.81,RMSE为0.21m3/s,PBIAS为-1.8%,验证期与率定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整体较优。③模型率定期2008-2012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028万m3/a,总排泄量为12869万m3/a,总补排差为159万m3/a;模型验证期2013-2017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1698万m3/a,总排泄量为11578万m3/a,总补排差为120万m3/a。总之,地下水总体上处于准均衡状态。④基准年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8216万m3,供水总量为7051万m3,缺水量为1165万m3,缺水率为14.18%;P=50%需水总量为8152万m3,供水总量为7013万m3,缺水量为1139万m3,缺水率为13.97%;P=75%需水总量为8384万m3,供水总量为7132万m3,缺水量为1252万m3,缺水率为14.93%;P=95%需水总量为8729万m3,供水总量为7245万m3,缺水量为1484万m3,缺水率为17.00%。由此可看出,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是以局部超采地下水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⑤根据不同方案有序度对比结果,选择方案4(高速发展+强化节水)为近期水平年(2025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188万m3,供水总量为9733万m3,缺水量为455万m3,缺水率为4.47%;P=50%需水总量为10068万m3,供水总量为9657万m3,缺水量为411万m3,缺水率为4.08%;P=75%需水总量为10454万m3,供水总量为9919万m3,缺水量为535万m3,缺水率为5.12%;P=95%需水总量为10912万m3,供水总量为10182万m3,缺水量为730万m3,缺水率为6.69%。选择方案6(适度发展+强化节水)为远期水平年(2030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819万m3,供水总量为10736万m3,缺水量为83万m3,缺水率为0.77%;P=50%需水总量为10655万m3,供水总量为10587万m3,缺水量为68万m3,缺水率为0.64%;P=75%需水总量为10930万m3,供水总量为10599万m3,缺水量为331万m3,缺水率为3.03%;P=95%需水总量为11273万m3,供水总量为10530万m3,缺水量为743万m3,缺水率为6.59%。总之,通过推广实施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可有效扭转或缓解内蒙古高原长期以来水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有力支撑和保障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蒸散发估算方法 |
1.2.2 草地蒸散发的影响机制 |
1.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 |
1.3 研究内容 |
1.3.1 草地蒸散发及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
1.3.2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
1.3.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
1.3.4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
1.4 本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
2.1.2 植被与土壤 |
2.1.3 气候特征 |
2.2 观测与仪器 |
2.2.1 草甸草原的通量观测 |
2.2.2 草地生物多样性观测 |
2.3 其他地面数据 |
2.3.1 气象数据 |
2.3.2 遥感数据 |
2.3.3 土地利用数据 |
2.4 湍流资料质量控制 |
2.5 研究方法 |
2.5.1 草地湍流通量观测 |
2.5.2 生物多样性计算 |
2.5.3 基于SEBAL模型的实际蒸散发模拟 |
2.5.4 雨水资源化潜力 |
第三章 草地生长季气象因子及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
3.1 草地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
3.1.1 土壤湿度与降雨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
3.1.3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
3.1.4 风速和风向变化特征 |
3.2 草地下垫面辐射与能量平衡 |
3.2.1 草地下垫面小气候平均日变化 |
3.2.2 草地下垫面辐射平衡与能量闭合 |
3.2.3 草地下垫面净辐射与可能蒸散量 |
3.3 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
3.4 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
4.1 区域植被类型及变化 |
4.2 区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
4.3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4.4 降水与气温对区域蒸散发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影响 |
4.5 区域植被的合理保护与修复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
5.1 植被类型变化 |
5.2 实际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
5.2.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5.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和蒸降差的变化 |
5.3.1 蒸散发的变化 |
5.3.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变化 |
5.3.3 蒸降差的变化 |
5.4 群落特征对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场蒸散发的影响 |
5.4.1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多样性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均匀度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3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对蒸散发影响 |
5.4.4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生物量对蒸散发的影响 |
5.5 草地的保护与利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
6.1 多样性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
6.2 结构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群落功能群组成变化 |
6.3 质量效应---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质量变化 |
6.4 功能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功能变化 |
6.5 防风固沙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防风固沙功能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研究进展 |
1.2.2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研究进展 |
1.2.3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地形梯度差异研究进展 |
1.2.4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GAEZ) |
2.3.2 景观格局指数 |
2.3.3 重心迁移模型 |
2.3.4 地形因子梯度等级的划分 |
2.3.5 地理探测器 |
第三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特征 |
3.1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构 |
3.1.1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变化 |
3.1.2 粮食生产空间的数量重构特征 |
3.2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构 |
3.2.1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变化 |
3.2.2 粮食生产空间的质量重构特征 |
3.3 粮食生产空间格局重构 |
3.3.1 粮食生产空间的景观格局重构特征 |
3.3.2 粮食生产空间的重心迁移特征 |
第四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特征 |
4.1 退耕还林还草 |
4.1.1 退耕还林还草的数量特征 |
4.1.2 退耕还林还草的质量特征 |
4.1.3 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
4.2 毁林垦草 |
4.2.1 毁林垦草的数量特征 |
4.2.2 毁林垦草的质量特征 |
4.2.3 毁林垦草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
4.3 建设用地扩张 |
4.3.1 建设用地扩张的数量特征 |
4.3.2 建设用地扩张的质量特征 |
4.3.3 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
4.4 建设用地复垦 |
4.4.1 建设用地复垦的数量特征 |
4.4.2 建设用地复垦的质量特征 |
4.4.3 建设用地复垦的地形梯度差异特征 |
第五章 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退耕还林还草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2 毁林垦草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建设用地扩张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建设用地复垦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IMERG降水数据精度评价与降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PM计划简介 |
1.2.2 MPA融合降水数据 |
1.2.3 降水数据精度评价 |
1.2.4 降水数据降尺度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 |
2.2.1 降水数据 |
2.2.2 降尺度辅助数据 |
3 IMERG V06降水数据精度评价 |
3.1 精度评价方法 |
3.1.1 定量误差评价指标 |
3.1.2 监测能力评价指标 |
3.2 IMERG V06与V05日尺度降水数据定量误差评价与比较 |
3.2.1 降水特征空间分布表现情况比较 |
3.2.2 降水数据精度空间分布比较 |
3.2.3 与MPA相关性比较 |
3.2.4 偏差度和标准误差比较 |
3.3 IMERG V06与V05日尺度降水数据监测能力比较 |
3.3.1 阈值选取 |
3.3.2 临界成功指数比较 |
3.4 IMERG V06与V05月尺度和季尺度降水数据比较 |
3.4.1 月尺度降水数据精度比较 |
3.4.2 月尺度降水监测能力比较 |
3.4.3 季尺度降水数据比较 |
3.4.4 IMERG V06月尺度和季尺度数据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IMERG V06 数据降尺度 |
4.1 降尺度概述 |
4.2 IMERG V06数据降尺度 |
4.2.1 降尺度模型构建 |
4.2.2 降尺度结果对比 |
4.2.3 异常值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进展 |
2.2 植被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2.3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地表形变数据来源 |
3.3 植被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性质解析 |
4.2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因素分析 |
4.3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机理模型 |
4.4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构建 |
5.1 植被生长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
5.2 植被生长状态时序变化构建 |
5.3 植被生长状态长期影响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开发 |
6.1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模型开发 |
6.2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沟壑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
6.3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平坦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建议 |
7.1 植被重建的设计准则建议 |
7.2 植被重建的实施框架建议 |
7.3 植被重建的推进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降雨径流模块代码 |
附录2 生长演替模块代码 |
附录3 研究区野外调查工作照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黄土高原包气带典型水文特征与潜在地下水补给的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包气带土壤容重 |
1.2.2 包气带水文循环过程 |
1.2.3 潜在地下水补给通量评估方法 |
1.2.4 潜在地下水补给(水文气候)历史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黄土高原典型包气带容重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模拟与预测 |
1.4.2 黄土高原典型包气带水文循环研究 |
1.4.3 黄土高原大气氯输入通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1.4.4 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的时空演变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海拔 |
2.1.2 气候与水文 |
2.1.3 黄土与地层 |
2.2 样本采集与测定内容 |
2.2.1 野外采样 |
2.2.2 土壤基本性质测定 |
2.2.3 水文理化信息测定 |
2.3 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 |
2.3.1 包气带水文示踪技术 |
2.3.2 时空序列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典型包气带容重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模拟与预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2.3 模型构建方法 |
3.2.4 模型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包气带容重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包气带容重影响因素识别与解析 |
3.3.3 包气带剖面容重分布特征的启示 |
3.3.4 包气带容重模型的构建 |
3.3.5 容重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异机制 |
3.3.6 多尺度概念模型的优势与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典型包气带水文循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
4.2.2 数据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黄土包气带土壤水文过程—以长武塬区为例 |
4.3.2 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机制 |
4.3.3 黄土高原典型包气带水文循环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大气氯输入通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
5.2.2 大气氯输入间接估算方法 |
5.2.3 数据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黄土高原大气氯沉降监测 |
5.3.2 基于包气带水文信息的大气氯输入估算 |
5.3.3 氯质量平衡法与氯累积年龄法反向估算大气氯输入的比较性分析 |
5.3.4 基于包气带水文信息间接估计大气氯输入的意义 |
5.3.5 黄土高原大气氯输入空间分布初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的时空演变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采样点概况 |
6.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3 氯示踪技术重建潜在地下水补给历史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包气带氯循环输入及输出信号 |
6.3.2 不同气候区潜在地下水补给历史的重建 |
6.3.3 不同气候区氯示踪技术重建潜在地下水补给记录的比较 |
6.3.4 半湿润区包气带能否重建长时间、高分辨率的水文气候历史? |
6.3.5 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3.6 黄土高原潜在地下水补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矿区土地生态损伤研究进展 |
2.2 矿区植被扰动研究进展 |
2.3 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研究 |
3.1 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诊断植被损伤的基本原理 |
3.2 研究方法 |
3.3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典型植物损伤诊断分析 |
3.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
4.1 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基本原理 |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3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 |
4.4 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研究方法 |
5.3 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分布时空扰动分析 |
6.1 机载高光谱植被分类原理 |
6.2 矿区典型植物分类提取 |
6.3 煤炭开采对矿区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扰动分析 |
6.4 矿区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与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研究 |
7.1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的目标 |
7.2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 |
7.3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应用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逻辑框架 |
2.1 基本概念 |
2.2 逻辑框架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研究 |
3.1 中国耕地土壤污染状况 |
3.2 中国耕地质量特征 |
3.3 中国地下水超采对休耕的影响 |
3.4 生态保护红线对休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差别化休耕区的评判与区划研究 |
4.1 休耕空间综合评判 |
4.2 不同休耕区的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休耕多情景模拟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
5.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空间特征分析 |
5.2 不同休耕情景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
5.3 粮食安全约束下的最优休耕方案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创新点 |
第二章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基础与调控模式 |
2.1 理论基础 |
2.2 调控原则与机制 |
2.3 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模式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多源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研究区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与效果分析 |
4.1 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的响应 |
4.2 生态水位与生态需水量 |
4.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构建 |
4.4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构建 |
4.5 水资源调控推荐方案及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几点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着等情况 |
致谢 |
附表 |
附表1 基准年保证率P=50%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2 基准年保证率P=7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3 基准年保证率P=9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4 2025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5 2025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6 2025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7 2030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8 2030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9 2030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四、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秋梦. 西北大学, 2021(12)
- [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IMERG降水数据精度评价与降尺度研究[D]. 沈思民.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D]. 米家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黄土高原包气带典型水文特征与潜在地下水补给的时空演变研究[D]. 陆彦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 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曾思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近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米文宝,商庆凯,阴柯欣,樊新刚. 经济地理, 2020(05)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D]. 廖梓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