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内异物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护理

球内异物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护理

一、球内异物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翠连[1](2021)在《角膜穿通伤术后不同角膜曲率来源对二期IOL屈光度计算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三种不同角膜曲率来源对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患者二期人工晶状体(IOL)计算的影响。方法:对239例角膜穿通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我们记录了人口统计学资料、角膜损伤的详细信息、外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间隔、角膜缝线拆除前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UCVA/BCVA)、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相关信息、随访时间、预留屈光度和最终屈光度等资料。根据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方式的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使用健康眼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B组为使用患侧眼角膜缝线拆除前的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状体眼屈光度;C组为使用患眼角膜缝线拆除后的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比较三组的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以及UCVA/BCVA的改善程度。本研究通过进一步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三种不同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方法、角膜伤口受累部位以及角膜损伤程度等自变量分别对绝对屈光误差和最终随访时UCVA的影响。结果:三组都获得了UCVA和BCVA改善。对于UCVA的改善程度,C组最大(-1.10±0.52log MAR),其次为B组(-1.04±0.45log MAR),最后是A组(-0.93±0.44log MAR)。但是,三组之间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90)。对于BCVA的改善程度,C组最大(-0.65±0.59log MAR),其次为A组(-0.64±0.57log MAR),最后为B组(-0.48±0.56log MAR)。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110)。C组(0.89±0.85D)获得最小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其次为B组(1.31±1.24D),最后为A组(1.55±1.29D)。仅在A组和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0.001)。角膜受伤严重程度以及三种不同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方法是绝对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相对轻度角膜损伤,中度和重度角膜损伤获得更大的绝对屈光误差(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599和1.295,P值均<0.001)。与C组相比,A组与B组会造成更大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271和0.352,P值分别为0.200和0.044)。相对轻度角膜损伤,中度和重度角膜损伤所获得的最终UCVA均更差(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158和0.312,P值分别为0.004和0.009)。结论:在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患者中,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应等到患眼角膜缝合拆除术后,并采用患眼角膜缝线拆除后的角膜曲率计算IOL度数,有利于提高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术后屈光误差,并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刘永浩[2](2020)在《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需要玻璃体手术干预的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疗效,分析影响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入我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成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104例(104眼),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就诊记录,包括:年龄,性别,眼别,受伤原因,致伤机制,伤口大小,受伤区域,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是否合并晶体损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患者均行23G或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记录随访期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部恢复情况和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研究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开放性眼外伤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一般资料,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视力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的104例成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约为6:1,其中左眼49例,右眼5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77±13.26岁。本研究纳入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中,包括穿通伤16例(15.4%),贯通伤5例(4.8%),破裂伤37例(35.6%)以及异物伤46例(44.2%)。其中最常见的受伤原因为在工作时被铁屑、铁钉等金属锐器崩伤,伤口总长度不超过10mm有79例(76.0%),超过10mm共25例(24.0%),受伤区域位于I区49例(47.1%),II区18例(17.3%),III区8例(7.7%),I+II区10例(9.6%),II+III区13例(12.5%),I+II+III区6例(5.8%)。本研究的眼外伤患者中,合并晶体损伤78例(75.0%),玻璃体积血83例(79.8%),视网膜脱离32例(30.8%),眼内炎18例(17.3%)。2.本研究中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平均值为2.333±0.86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除外1例最终因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其余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平均值为1.249±0.957,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单因素统计分析,影响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受伤机制(P=0.045)、伤口长度(P=0.014)、受伤区域(P=0.008)、术前视力(P=0.031)、玻璃体手术时机(P=0.035)、合并晶体损伤(P=0.027)、玻璃体积血(P=0.007)、视网膜脱离(P<0.001)和眼内炎(P<0.001)。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视力(P=0.040)、伤口长度(P=0.008)、合并视网膜脱离(P=0.001)以及眼内炎(P=0.019)。结论:1.需要玻璃体手术干预的成人复杂开放性眼外伤,多见于中年男性,其中与职业相关的眼外伤最为常见。2.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累及眼后节的复杂开放性眼外伤,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3.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受伤机制、伤口总长度、受伤区域、术前视力、玻璃体手术时机、合并晶体损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是影响开放性眼外伤玻切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4.术前视力、伤口总长度、合并视网膜脱离、合并眼内炎是影响开放性眼外伤玻切术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

杭州市医疗保障局,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3](2019)在《杭州市医疗保障局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杭医保[2019]23号各相关医院: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杭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9年7月26日杭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发改价格[2016]143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6]19号)和2019年7月省医疗保障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浙江省省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浙医保联发[2019]8号)精神,按照"同城同步同价"的改革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王冬璇[4](2016)在《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球内异物的联合手术治疗》文中提出目的:讨论采用玻璃体切除异物取出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术、眼内异物取出术、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内充填术等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13例13眼。六联手术2例,五联手术3例,四联手术4例,三联手术3例,二联手术1例。随访观察3月3年。结果:13只眼球内异物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无一例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采用适宜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比较好的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挽救绝大部分患者的视功能。玻璃体切除异物取出术等联合手术是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方法。

吕华毅[5](2008)在《眼内异物手术的术式选择及并发症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眼内异物的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影响因素及并发症。方法:对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内异物患者101例(104眼),不同位置的球内异物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分别对手术时间、眼外伤严重程度和手术方法与术后视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异物摘出101例(104眼),异物摘出率100%。2.101例(104眼),术前视力≥0.01 46眼(44.23%),术后视力≥0.01 71眼(68.27%),最好视力1.0。术后视力提高76例(73.08%),视力不变14眼(13.46%),视力下降14眼(13.46%)。术后视力≥0.5者占30.77%,0.2—0.5者占7.69%,0.05—0.1者占23.08%,≤指数者占38.46%。49眼随访3个月~25个月。视力<0.01 9眼(9/49.18。37%),0.01~0.09 16眼(16/49 32.65%),视力≥0.124眼(24/49 49.00%)。3.将术后视力恢复分为≥0.01组和<0.01组。本组病例手术时间越短,术后视力恢复越好,差别有显着意义。4.术后视力根据术前外伤严重程度不同,其它组较眼内炎组、TRD组好,差别有显着意义。5.本组病例中,后巩膜切口直接磁取术、经睫状体平坦部间接磁取术、玻璃体手术眼内异物摘出术、晶状体异物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他术式,各种手术方法术后疗效无显着差异。6.术后并发症,术后瞳孔变形5眼,未影响视力,未予处理。晶状体后囊膜混浊3眼,YAG激光囊膜切开术后视力提高,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19眼。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气体或硅油填充术,15眼复位成功。眼内炎组6眼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4眼视力提高,2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眼球萎缩,视力丧失。结论:眼内异物术后视力恢复与外伤程度及并发症有关,眼外伤程度及并发症越严重术后视力恢复越差。眼内异物术后视力恢复与手术时间有一定关系,手术时间越短,视力恢复越好,差别有显着意义。巩膜外路取出术与玻璃体切割术均为眼内异物取出的有效手段。RD或PVR是异物摘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眼内炎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张昕蕾[6](2007)在《前房灌注在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评价前房灌注在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配56例57眼眼球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球内异物的患者,实验组30例(30眼),对照组26例(27眼),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手术操作。实验组:对30例(30眼)需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取出眼内异物的患者,在术眼角膜周边的颞下方经前房穿刺口插入前房维持器,用来做眼内液体的灌注行白内障摘除术,然后在术眼睫状体平坦部做颞上方、鼻上方的巩膜切口,作为光导纤维和玻璃体切除头进出切口,做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取出眼内异物。术中始终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灌注,术程中仅用到两个巩膜穿刺口。对照组:对26例(27眼)需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取出眼内异物的患者,在前房灌注下行白内障摘除术后拔除前房维持器,然后在术眼的睫状体平坦部做颞上方、鼻上方、颞下方三个巩膜切口,经颞下方的巩膜切口安置灌注套管作眼内灌注,颞上方、鼻上方的巩膜切口作为光导纤维和玻璃体切除头进出切口,做闭合式玻璃体手术取出眼内异物。术中应用后房灌注,术程中三个巩膜穿刺口均处于使用中。分别记录两组异物摘除、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1周和6个月视力、眼压、角膜、玻璃体视网膜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眼内异物摘出成功率90.00%,与对照组92.5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及6个月视功能情况,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高眼压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10眼(37.04%),明显高于实验组4眼(13.33%),经过治疗,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中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余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结论前房灌注和巩膜穿刺后房灌注下行玻璃体切除术取出眼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前房维持器行眼内灌注,液体从眼球前段流到后段交通较好,具备安全性,使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增大;因减少了一个巩膜切口,降低了一个并发症发生因素,进而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前房灌注可代替巩膜灌注行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出眼内异物。

林玉琛[7](2007)在《分体注吸在外伤性白内障皮质清除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利用超声乳化仪上的灌注/抽吸系统对外伤性白内障采取分体注吸的方式清除晶状体皮质的临床效果。方法:1.资料:选取2006年8月-2007年10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外伤性白内障的病例52例,排除晶状体全脱位、严重眼球破裂伤、继发性青光眼,及年龄大于35岁的病例。将52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均等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眼别、裸眼视力、外伤时间的构成比相同。两组病例在外伤情况,如合并角巩膜裂伤、虹膜外伤、晶状体半脱位、后囊破裂、球内异物、视网膜脱离等情况的无显着差异(P>0.05)。2.方法:实验组(I/A分体注吸组):在清除2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皮质时,将超声乳化仪上的灌注系统与前房维持器相连并对前房进行灌注,再将其抽吸系统与一抽吸针头相连后用于抽吸晶状体皮质。该过程抽吸皮质时,依靠超声乳化仪的液流系统和控制系统维持前房压力,抽吸针术中能从不同的穿刺口进入前房抽吸皮质。对照组(双腔管组):在清除2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皮质时,运用双腔管灌注/抽吸的注吸针头抽吸晶状体皮质——位于前端的、小的孔抽吸皮质,较大的、位于侧面的孔灌注前房。术中,助手推动注射器的针栓使灌注液进入前房进行前房灌注,手术者牵拉注射器的针栓进行皮质抽吸。助手和手术者必须根据抽吸皮质的情况以及前房的状态,密切配合进行灌注与抽吸,才能维持前房压力的稳定。且术中一般只从一个主切口进入前房抽吸皮质。所有的病人术前均进行详细的视力、裂隙灯、眼底等常规检查,并详细记录。同时,详细记录术前的外伤情况。术中详细记录清除皮质的平均时间,出现前房涌动的例数,后囊的情况(包括术前无后囊破裂的是否出现后囊破裂,术前原有后囊破裂的破裂是否扩大),玻璃体是否脱出,角膜是否水肿,皮质是否残留,是否植入人工晶体、取出球内异物,及视网膜的复位情况。术后检查视力,观察角膜的情况,房水混浊及前房纤维蛋白反应的程度,并将所观察到的情况按照既定标准给予分级。观察皮质残留的情况,以及人工晶体是否居中。详细记录术后第一天和第七天的情况。结果:1.术中:(1)清除皮质的平均时间:I/A分体注吸组将皮质完全清除所用的时间(3.37±1.35分钟)低于运用双腔管组进行抽吸所用的时间(5.28±2.08分钟)(P=0.00,P<0.01)。说明利用I/A的分体注吸方式清除皮质的效率较高。(2)前房涌动:I/A分体注吸组有8例(30.8%),双腔管组有16例(61.5%),I/A分体注吸组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说明利用I/A的分体注吸方式在维持前房稳定性方面有优势。(3)原无后囊破裂的病例出现后囊破裂,以及原有后囊破裂出现后囊破裂扩大:I/A分体注吸组有6例(27.3%),双腔管组有15例(57.5%),I/A分体注吸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5)。说明利用I/A的分体注吸方式对后囊的损害较少。(4)角膜水肿:I/A分体注吸组出现角膜水肿有7例(26.9%),双腔管组有18例(69.2%),I/A分体注吸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1)。说明利用I/A的分体注吸方式对角膜内皮的损害小。(5)皮质残留(与虹膜粘连过紧、机化的残余皮质):I/A分体注吸组有5例(19.2%),双腔管组有12例(46.2%),I/A分体注吸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5)。说明利用I/A的分体注吸方式能将皮质清除更彻底。(6)玻璃体脱出:I/A分体注吸组有6例(23.1%),双腔管组有11例(4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P>0.05)。2.术后第一天:(1)视力:裸眼视力达到0.5-0.8者I/A分体注吸组有9例(30.8%),双腔管组有3例(11.5%)。两者的裸眼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5),I/A分体注吸组视力较好。(2)术后反应: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前房纤维蛋白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A分体注吸组术后反应较轻。(3)人工晶体偏位:I/A分体注吸组有3例(23.5%),双腔管组有4例(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P>0.05)。3.术后第七天:(1)角膜水肿:角膜水肿消失者I/A分体注吸组有17例(65.4%),双腔管组有8例(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I/A分体注吸组角膜水肿消退较快。分析原因是:I/A分体注吸组术中对角膜内皮的损伤较轻,术后炎性反应轻,故水肿消除快。而双腔管组术中对角膜内皮的损伤较重,术后炎性反应重,术后角膜较难修复。(2)两组病例在视力、房水混浊、前房纤维蛋白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原因是:本组病例年龄相对较轻,对损伤的修复较快,故在术后第七天房水混浊、前房纤维蛋白反应均明显消退,术后反应对视力的影响也明显减弱,故视力提高较快。而外伤性白内障影响视力的因素较多,如角膜瘢痕、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脱离等,故两组病例的视力在术后第七天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超声乳化仪上的灌注/抽吸系统进行分体注吸清除外伤性白内障皮质安全而有效,其具有能有效维持前房稳定性,能多角度、多方位、灵活地进行抽吸,抽吸效率高等特点。为在白内障手术中清除皮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朱格非,黄菊天,葛钧,肖琼[8](2003)在《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的联合手术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复杂性角膜穿通伤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近 3年来收住院的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病人 96例 (96只眼 )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 72例作联合手术 ,另 2 4例作分期手术。将两组病例术后平均 1 8.5个月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术后 3个月至 3年 (平均 1 8.5个月 )的随访 ,联合手术组术后矫正视力大于 0 .1者 61例 ,占 84.7% ,大于 0 .3者共 49例 ,占 68.1 %。 1 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其他手术的病人 ,其移植片保持透明共 1 1例 ,透明成功率为 91 .7%。分期手术组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 .1及 0 .3者分别为 1 9例及 1 1例 ,分别占 79.2 %及 45 .8%。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 (P >0 .0 5 )。结论①联合手术可使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病人尽快恢复或提高视力 ,缩短了疗程。②联合手术与分期手术比较术后视力无显着性差异 ,鉴于前者具有其他优点 ,故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③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应用 ,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 ,提高了球内异物的摘出率

朱格非[9](2003)在《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的联合手术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复杂性角膜穿通伤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手术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收住院的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病人96例(96只眼)进行手术治疗,其中72例作联合手术,另24例作分期手术。将两组病例术后平均18.5个月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还对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联合手术,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及球内异物的联合手术,角膜伤口缝合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晶状体摘除、球内异物取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等进行了讨论。 结果:(1)经术后3个月至3年(平均18.5个月)的随访,联合手术组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1者61例,占84.7%,大于0.3者共49例,占68.1%。1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其他手术的病人,其移植片保持透明共11例,透明成功率为91.7%。分期手术组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1及0.3者分别为19例及11例,分别占79.2%及45.8%。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x2=1.32,P>0.05;x2=1.87,P>0.05)。(2)术后并发症包括炎症反应、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晶体后囊混浊、人工晶体移位及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等。联合手术组中术后炎症反应较激烈且较持久。轻度玻璃体混浊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2.0%及18.8%,有显着性差异(P<0.05)。联合手术组中有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晶体后囊混浊发生率两组分别为20.7%及25.0%,无显着性差异(P>0.05)。人工晶体轻度移位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5.6% 及12.5%,无显着性差异(P>0刀5人1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手术 中有2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经治疗后1例恢复透明,另1例为半透 明。臼)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组术后远期角膜移植片内皮细胞丧失率 为 34.98%,平均细胞面积明显增大,变异系数uV值)亦明显增大, 六角型细胞比例下降,但移植片的厚度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例移 植片保持透明,表明多数未发生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 结论:()联合手术可使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病人尽快恢复或提高 视力,既缩短了疗程,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Q)联合手 术与分期手术比较,在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无显着性差 异,鉴于前者具有其他优点,故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Q)联 合穿透性角膜移植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是一种安全的方法。虽 然移植片内皮细胞各种指标变化较大,但其厚度正常,透明成功率较 高,仍不夫为治疗该病的良好方法。N)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应用, 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球内异物的摘出率。

帅开地,于红鸾,杨伏兰[10](2001)在《玻璃体异物取出联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玻璃体异物眼外路取出联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适应症及效果。方法 选择眼球穿通伤所致眼内异物 ,外伤性白内障术前经B超检查无严重玻璃体混浊 ,视网膜脱离患者 13例 ( 13只眼 ) ,一次手术行眼外路异物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术眼均顺利取出异物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随访 6~ 36个月 ,8例矫正视力达 0 5~ 1 0 ,占 62 %。 11例矫正视在 0 3以上 ,脱残率为 85 %。 2例矫正视力在 0 1,亦脱盲。脱盲率为10 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眼内异物所致外伤性白内障 ,只要严格选择适应症 ,采用一次联合手术 ,效果满意。尤其适用于目前尚无玻璃体切割条件的基层医院。

二、球内异物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内异物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角膜穿通伤术后不同角膜曲率来源对二期IOL屈光度计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课题来源
第二章 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角膜受伤情况
    3.3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3.4 视力改善
    3.5 屈光误差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性和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符号表(缩略语)
综述 角膜穿通伤二期人工晶体度数计算与角膜缝线拆除时机的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发病率
        2.1.2 性别及年龄
        2.1.3 致伤原因
    2.2 开放性眼外伤的检查
    2.3 开放性眼外伤损伤区域及合并损伤
    2.4 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
        2.4.1 初始视力
        2.4.2 损伤机制
        2.4.3 伤口长度
        2.4.4 晶状体损伤
        2.4.5 玻璃体积血
        2.4.6 视网膜脱离
        2.4.7 眼内炎
        2.4.8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2.4.9 玻璃体手术时机
    2.5 治疗
    2.6 总结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仪器设备
    3.3 研究方法
        3.3.1 一般临床资料
        3.3.2 眼部检查
        3.3.2.1 检查方法
        3.3.2.2 伤口分区
        3.3.2.3 记录内容
        3.3.2.4 辅助检查
        3.3.3 随访观察
    3.4 治疗方法
        3.4.1 一期眼球修复术
        3.4.2 二期玻璃体手术
    3.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3.5.1 视力测量方法
        3.5.2 视网膜情况
        3.5.3 疗效评判标准
    3.6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1.1 性别及眼别
        4.1.2 年龄
        4.1.3 受伤机制及受伤原因
    4.2 手术疗效
        4.2.1 一般疗效
        4.2.2 术前视力及术后视力比较
        4.2.3 手术并发症
    4.3 不同因素与玻璃体切割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分析
        4.3.1 性别、眼别及年龄
        4.3.2 受伤机制
        4.3.3 伤口总长度
        4.3.4 受伤区域
        4.3.5 术前视力
        4.3.6 玻璃体手术时机
        4.3.7 合并眼部损伤情况
第5章 讨论
    5.1 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一般特征
    5.2 开放性眼外伤的手术疗效
    5.3 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
        5.3.1 受伤区域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2 损伤机制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3 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4 伤口长度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5 晶体损伤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6 玻璃体积血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7 视网膜脱离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8 眼内炎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9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10 一期修复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3.11 玻璃体手术时机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5.4 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球内异物的联合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手术设备采用蔡司手术显微镜及Alcon公司(美国)的玻璃体切除仪。
        1.2.3 角膜、巩膜伤口清创缝合为一联手术,异物取出为二联手术,玻璃体切割术为三联手术,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为四联手术,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五联手术,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巩膜外冷凝术为六联手术。
2 结果
    2.1 13例患者所有球内异物均一次取出,10例异物小于1×3.5 mm,用异物钳通过扁平部切口或稍扩大扁平部切口取出异物,3例异物大于3.5 mm,送入前房后另行角膜缘切口取出。
    2.2 术中并发症。视网膜出血5例,为异物坠落及手术分离所致。医源性视网膜裂孔1例,为取异物所致,均给予相应处理。
    2.3 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3.1 眼球穿通伤伴球内异物的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取出的手术时机处理眼球穿通伤原则上应先缝合伤口,抗感染,抗炎症8~14天左右,此时炎症明显控制消退,角膜透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可见度增加,并且此阶段伤眼玻璃体液化,后脱离发生,更易于切除干净视网膜表面的玻璃体,同时,外伤所致的眼内组织充血获得缓解,术中出血的机率相对减少,故此阶段行玻璃体切除的时机最适合。
    3.2 眼球穿通伤并眼内异物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体摘除眼球穿通伤并球内异物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体摘除有三种情况:

(5)眼内异物手术的术式选择及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6)前房灌注在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前言
四、正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附图
    参考文献
五、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六、致谢

(7)分体注吸在外伤性白内障皮质清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3 前言
    4 资料与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8 论文附图
    9 参考文献
二、综述
    1 综述正文
    2 综述参考文献
三、致谢

(9)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的联合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球内异物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角膜穿通伤术后不同角膜曲率来源对二期IOL屈光度计算的影响[D]. 李翠连. 汕头大学, 2021(02)
  • [2]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D]. 刘永浩. 吉林大学, 2020(08)
  • [3]杭州市医疗保障局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的通知[J]. 杭州市医疗保障局,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Z1)
  • [4]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球内异物的联合手术治疗[J]. 王冬璇. 健康之路, 2016(08)
  • [5]眼内异物手术的术式选择及并发症分析[D]. 吕华毅. 吉林大学, 2008(11)
  • [6]前房灌注在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D]. 张昕蕾. 广西医科大学, 2007(10)
  • [7]分体注吸在外伤性白内障皮质清除中的应用[D]. 林玉琛. 广西医科大学, 2007(10)
  • [8]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的联合手术治疗[J]. 朱格非,黄菊天,葛钧,肖琼.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04)
  • [9]复杂性角膜穿通伤的联合手术治疗[D]. 朱格非. 暨南大学, 2003(03)
  • [10]玻璃体异物取出联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J]. 帅开地,于红鸾,杨伏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1(03)

标签:;  ;  ;  ;  ;  

球内异物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