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石病有多少种类?(论文文献综述)
段银环[1](2020)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不同肝胆疾病患者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筛选出相应特征胆汁酸,以期对常见肝胆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不同肝胆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218例,将其分为健康对照组(51例),乙肝相关肝病组(乙型病毒性肝炎21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37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37例),胆石病组(33例),酒精性肝病组(23例),药物性肝损害组(16例),用双盲法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仪上检测各血清样品15种胆汁酸的含量,在罗氏C701上检测生化指标。对检测所得的数据进行OPLS-DA分析,建立不同肝病的临床诊断模型,筛选出特征胆汁酸,并对筛选出的特征胆汁酸的统计学意义及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乙肝相关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差异胆汁酸谱为GCDCA,GCA,TDCA,TCA,TCDCA。其中GCDCA,GCA,TCA,TCDCA(AUC>0.7)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的ROC曲线不典型,还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2.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差异胆汁酸谱为TCDCA、GCDCA、TDCA、GDCA、TCA、GUDCA、GCA。其中TCDCA,GCDCA,TDCA,TCA,GCA(AUC>0.7)对酒精性肝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GDCA(AUC=0.674)对药物性肝损害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酒精性肝病与药物性肝损害相比,筛选出的标志胆汁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酒精性肝病与药物性肝损害存在共通的胆汁酸代谢通路。3.胆石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差异胆汁酸谱为GCDCA、CDCA、GUDCA、TUDCA、GCA、TDCA、TLCA、TCDCA、TCA。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胆石病组的GCDCA、CDCA、TUDCA、GCA、TLCA、TCDCA、T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病组TLCA的AUC为0.615(P<0.05),认为TLCA对胆石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不同原因的肝胆疾病存在特征的胆汁酸谱。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有望对不同肝胆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吴华帅[2](2020)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术后胆汁致石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胆总管结石LCBDE术后的患者采用大黄灵仙胶囊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患者胆汁成分和结石复发率的影响,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致石性胆汁的作用,为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筛选符合要求的胆总管结石LCBDE术后患者总计80例,采用统计分析软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大黄灵仙胶囊试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止痛及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予以大黄灵仙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服药前后(即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15天)测定两组患者胆汁成分含量: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固醇、磷脂、总胆汁酸盐,并进行计算分析两组的各项胆汁成石趋势指标:胆汁成石指数、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于6个月后随访,了解两组患者胆结石复发率情况。结果:(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胆汁成分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其治疗后的胆汁总胆固醇、总胆红素以及游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总胆汁酸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试验组患者胆汁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及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22,P=0.029,P=0.019),其总胆汁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经统计分析,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胆汁成石趋势相关指标有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其治疗后的胆汁成石指数、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下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试验组患者胆汁成石指数、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胆汁综合成石趋势Z值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7,P=0.011,P=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6个月两组间胆结石复发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试验组患者胆结石复发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胆结石复发率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或其他意外事件,表明大黄灵仙胶囊安全有效。结论:(1)大黄灵仙胶囊具有调控胆汁成分的作用,能够降低胆汁总胆固醇、总胆红素以及游离胆红素水平,增加总胆汁酸含量,稳定胆汁热力学平衡体系,改善胆汁致石性,甚至逆转胆汁成石趋势。(2)大黄灵仙胶囊能有效防治胆总管结石,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
杨晓婷[3](2020)在《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对保胆术后患者(证属肝胆湿热型)血清中IL-4、IL-6、TNF-α及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住院病人中符合西医保胆取石条件及中医诊断标准中肝胆湿热型辨证标准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后,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除术后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外,不做其他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按疗程口服中药利胆排石汤,每日两次,早晚各1次,均于饭后半小时服用,一共持续三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2周后,停止口服药物2周,再开始下一疗程。随访观察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收集患者血样并以ELISA检测血清中IL-4、IL-6、TNF-α及EGF水平,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中IL-6、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血清中IL-6、TNF-α浓度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中IL-4、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血清中IL-4、EGF浓度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2周观察组胆囊相对收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胆囊相对收缩率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证实利胆排石汤能够有效调节血清IL-4、IL-6及TNF-α含量,通过提高抑炎因子IL-4的同时使促炎因子IL-6、TNF-α的浓度下降而实现维持炎症因子平衡的目的,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经验方利胆排石汤能够预防结石及一定程度溶石的可能机制之一;2.本实验证实通过测定血清中EGF含量的高低,有助于评价保胆术后患者的胆囊粘膜修复情况,可作为预测结石复发率的可参考指标之一,并且对于预防胆结石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段银环,毕小云,邵勇,李欢[4](2020)在《胆石病患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胆石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胆汁酸谱差异,分析其对胆石病的辅助诊断价值及可能的成石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胆石病患者(n=33)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n=51)共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同时检测胆石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中15种胆汁酸的水平,并对检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多个变量的分析,从而建立胆石病的临床诊断模型,筛选出合适的胆汁酸生物标志物,并对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的统计学意义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出胆石病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2组甘氨鹅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牛磺熊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牛磺石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牛磺胆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酸代谢轮廓对临床诊断胆石病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有望用于胆石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王云超[5](2019)在《1995-2016武威地区胆石病发病趋势与空间聚集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在19952016年武威市12家哨点监测医院历年病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基础病历信息的分析,分析其胆石病患者的构成特征、分布情况以及发病趋势;通过对病例分布的分析,探讨武威市胆石病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化趋势,明确当地胆石病高发区域,为该市居民开展相应的保健预防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病历信息收集、录入、分析:收集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县12家二级甲等以上哨点监测医院1995年到2016年符合要求的胆石病病历(病历字迹清晰、记录详细、无伪造、不实内容,且病人需为武威市常住居民);针对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住址,手术史、家族史、住院天数、费用等),使用Equary软件进行采集,导出数据使用Excel2016进行储存编辑。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2.空间流行病学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将数字化的信息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武威市电子地图作为基础地图图层,添加经度、纬度坐标值,乡镇行政编码,绘制武威市胆石病空间分布地图;使用SaTScan软件进行空间扫描,探测发病热点,根据对数似然比(Log Likehood Ratio,LLR)来判断聚集性的强弱,根据P值判断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3.Joinpoint趋势研究:将数据通过Excel2016进行编辑,以2010年全国人口为标准人口数,使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得到胆石病年龄标化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通过比较APC、AAPC值的正负、大小来进行趋势分析。结果1.武威市胆石病患者的分布特征(1)患者基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武威市胆石病患者32533例,其中女性为21942人(67.45%),男性为10591人(32.55%),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的比例为2.07:1,所纳入患者平均年龄为53.07±14.8岁。(2)一区三县分布情况:女性患者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古浪县3473(71.42%)、天祝县2633(69.20%)、凉州区15070(66.58%)、民勤县766(62.18%),男性从高至低依次为民勤县466(37.82%)、凉州区7563(33.42%)、天祝县1172(30.80%)、古浪县1390(28.58%);将该市胆石病患者共分为24岁以下、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以上6组,其中4554岁组是凉州区5660(25.01%)和古浪县1188(24.43%)患者构成比最高的年龄段,65岁以上组是民勤县346(28.08%)、天祝县981(25.78%)胆石病患者构成比最高的年龄段;针对不同职业胆石病患者构成比的比较中,发现一区三县患者分布最多的职业均为农民,按照患者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天祝县2640(69.38%)、古浪县3316(68.19%)、民勤县637(51.70%)、凉州区9537(42.14%);一区三县胆石病病人住院人数最多的季节为冬季,古浪县1612(33.15%)、民勤县377(30.60%)、天祝县1142(30.01%)、凉州区6528(28.85%),上述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9952016年武威市胆石病发病趋势的Joinpoint回归分析研究(1)性别:女性胆石病年龄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性胆石病年龄标化发病率在19952016年间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16.5%(95%CI,10.5%-22.7%),女性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13.1%(95%CI,9.9%-16.3%)(P<0.05)。(2)年龄:武威市男性胆石病高发于65岁以上人群,女性高发于5564岁,65岁以上人群;2534岁组男性在19952016年胆石病发病趋势呈现单一上升趋势,年均上升18.8%(95%CI,16.5%-21.2%),该组女性胆石病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12.3%(95%CI,7.2%-17.6%);3544岁组男性胆石病发病率年均上升14.3%(95%CI,6.3%-22.8%),女性年均上升11.5%(95%CI,6.5%-26.6%);4554岁组19952016年男性发病率为单一上升趋势,年均上升百分比为18.6%(95%CI,16.6%-20.6%),女性年均增长13.1%(95%CI,8.3%-18.0%);5564岁组男性在19952016年间发病率年均上升14.4%(95%CI,5.3%-24.3%),女性年均上升11.4%(95%CI,4.8%-18.4%);65岁以上组男性发病率变化趋势年均上升24.3%(95%CI,18.1%-30.8%),女性年均上升21.8%(95%CI,18.4%-25.3%)(P<0.05)。3.武威市胆石病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聚集性研究(1)19952016年武威市胆石病发病率空间分布特征:19951997年,当地胆石病发病率最高的乡镇依次是民勤县红沙岗镇、凉州区地质新村街道办事处、天祝县安远镇(252.68/10万、155.04/10万、147.45/10万);1998年发病率最高的是凉州区清源镇(85.15/10万);1999年武威市胆石病发病率最高的乡镇为天祝县赛拉隆乡(332.23/10万);20002010年,当地胆石病发病率最高的乡镇均为民勤县红沙岗镇(189.51/10万、154.94/10万、385.60/10万、518.81/10万、523.22/10万、593.67/10万、798.93/10万、940.23/10万、542.37/10万、342.00/10万、552.10/10万);2011年天祝县松山镇为当年胆石病发病率最高的乡镇(496.69/10万),20122016年民勤县红沙岗镇再次成为发病率最高的乡镇(1013.51/10万、1711.03/10万、2611.53/10万、1016.52/10万、610.69/10万),其中2014年民勤县红沙岗镇胆石病的发病率为22年间最高。(2)19952016年武威市胆石病发病率空间聚集性分析:聚类区域1分布在凉州区,共计14个乡镇,总人口数333706人,LLR=3606.37,在2011年至2016年间的观察发病人数为5792人,平均发病率为310.70/10万,危险系数为4.24,聚集区域半径为10.46Km;聚类区域2覆盖古浪县1个乡镇、天祝县14个乡镇,区域内总人口数为167737人,LLR=1222.20,在20122016年间观察发病人数为2372人,平均发病率为280.10/10万,危险系数为3.48,聚集区域半径为42.15Km,是覆盖半径最大的一个聚集区域;聚类区域3包括凉州区的9个乡镇和古浪县的6个乡镇,区域内人口为346655人,LLR=1157.04,该区域在20132016年观察发病人数为3398人,平均发病率为213.60/10万,危险系数为2.69,是危险程度相对最小的一个区域,半径为22.28Km;聚类区域4是民勤县红沙岗镇,总人口为1386人,LLR=186.78,在20032015年间观察发病人数为138人,平均发病率为802.10/10万,危险系数为9.49,是危险系数最高的聚集区域。结论1.武威市胆石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武威市19952016年男、女性胆石病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男性6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是武威市胆石病的高发的年龄段,19952016年随时间变化当地各年龄组胆石病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3.19952016年胆石病在武威市的空间分布存在显着变化。19952003年当地胆石病高发地区呈现零星分布,随时间推移到2016年为止,当地胆石病高发地区自东向西呈大面积分布;武威市胆石病的分布存在热点聚集区域,聚集区域分别分布在凉州区城区,古浪县、天祝县交界处,凉州区、古浪县交界处,民勤县红沙岗镇。其中凉州城区聚集区聚集性最强,民勤县红沙岗镇发病危险系数最高。
安爱虎[6](2019)在《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结构及其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多样性及其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8年11月因胆总管结石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ERCP诊疗中心接受ERCP手术治疗的患者23例,其中初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4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资料以及术前检验结果,并于ERCP术中采集胆总管胆汁样本。提取所有样本的微生物DNA,进行PCR扩增,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鉴定细菌OTU。通过物种分类注释,揭示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对比分析复发性与初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的差异。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总管胆汁中细菌DNA检出率为100%。研究共获得579 599个高质量tags,平均每个样本25 200±11 429个tags,其中初发性胆总管结石获得325 559个tags,复发性胆总管结石获得个254 040个tags。经鉴定获得1075个细菌OTUs,平均每个样本191±66个OTUs,其中初发性胆总管结石获得830个OTUs,复发性胆总管结石获得824个OTUs。依据物种分类注释结果,所有OTU归属于17个细菌门和221个细菌属类群,其中初发性胆总管结石有17个门和194个属的菌群,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有13个门和165个属的菌群。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其中埃希氏菌属最为丰富。与初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相比,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的结构组成更为相似,物种多样性较低。在门水平,厚壁菌门在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平均丰度升高,而其他菌门的平均丰度均降低;在属水平,丰度较高的菌属中埃希氏菌属、肠球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在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平均丰度分别是初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2.5倍、2.7倍和82倍,其余大部分菌属的平均丰度均下降。结论:本研究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胆道菌群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描绘了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中细菌检出率为100%。比较分析了复发性与初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的差异,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更低。胆道细菌群落失衡可能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有关。
秦和平[7](2018)在《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前,具有命名地位的原核生物的名录(List of Prokaryotic Names with Standing in Nomenclature,LPSN)正式确认的螺杆菌属有34种螺杆菌(2013年止)。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人类感染比较普遍,主要引起人类的胃和十二指肠的炎症、溃疡及肿瘤;其他33种非幽门螺杆菌(Non-Helicobacter pylori helicobacters,NHPHs)主要感染各种动物,有时也可感染人类,因此,一部分NHPHs是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人类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且其致病性弱或者不明确,如海尔曼螺杆菌(Helicobacter heilmanni)、肝螺杆菌(H.hepaticus,Hh)和胆螺杆菌(H.bilis,Hb)。肝螺杆菌和胆螺杆菌同时也是感染小鼠和大鼠的常见细菌,引起肝炎和肠炎,导致动物实验结果偏差。因此,在螺杆菌的研究中,幽门螺杆菌、海尔曼螺杆菌、肝螺杆菌和胆螺杆菌的检测最有价值。目前关于幽门螺杆菌和海尔曼螺杆菌感染检测的方法很多。另外,随着螺杆菌菌种不断增加,需要设计新的螺杆菌属的检测方法。因此,本研究建立检测螺杆菌属、肝螺杆菌和胆螺杆菌方法用来弥补目前检测螺杆菌方法的不足。由于粪便标本容易获得,而且可以从活体取得,套式PCR法特异性高,因此粪便标本的套式PCR检测是一种非常好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拟利用核糖体数据库(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RDP,提供细菌16S r RNA数据)建立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套式PCR法并进行临床应用。第一部分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螺杆菌属特异性半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螺杆菌属特异性半套式PCR检测法。方法:根据34种螺杆菌标准菌株的16S r RNA设计了一组半套式引物。用粪便模拟标本、BLAB/c小鼠感染模型和临床标本检测该方法的通用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粪便模拟标本中检测H.pylori(幽门螺杆菌),H.hepaticus(肝螺杆菌)和H.bilis(胆螺杆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2 CFU/ml。在肝螺杆菌感染模型和胆螺杆菌感染模型分别成功检测到肝螺杆菌和胆螺杆菌。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中,该法都检测到了幽门螺杆菌,而C97/C05-C97/C98法只检测到2例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结论:该法(G34法)检测螺杆菌通用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二、肝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肝螺杆菌的的套式PCR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基于9种肝螺杆菌亚种的16S r RNA基因设计筛选出1套套式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后,通过相关细菌、模拟粪便标本、动物模型标本和临床标本的检测对该套式PCR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估。结果:该方法检测肝螺杆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2CFU/ml。幽门螺旋杆菌、胆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建立了3例感染肝螺杆菌的SPF级BLAB/c小鼠模型。该方法在3例模型的粪便和盲肠标本及2例模型的肝脏标本中检测出肝螺杆菌。10例胆石病患者中,该法检测出2例患者的胆汁、胆囊黏膜和粪便标本中有肝螺杆菌。临床标本的检测中,医疗干预、标本的类型和处理和PCR检测方法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套式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以用于小鼠和人的肝螺杆菌感染。肝螺杆菌感染可能和人胆石病有关。医疗干预、标本的类型及处理和PCR检测方法都会影响临床标本的肝螺杆菌检测结果。三、胆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胆螺杆菌的套式PCR方法。方法:基于17种胆螺杆菌亚种的16S r RNA基因设计筛选出1套套式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后,通过模拟粪便标本、动物模型标本和临床标本的检测对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估。结果:模拟粪便标本中,该方法检测胆螺杆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2CFU/ml.。3例感染胆螺杆菌的SPF级BLAB/c小鼠模型中,3例小鼠粪便和盲肠中均可检测到胆螺杆菌,1例肝脏标本中检测到了胆螺杆菌。10例胆石病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胆汁、胆囊粘膜和粪便标本中检测到了胆螺杆菌。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套式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检测胆螺杆菌的感染。第二部分G34法(螺杆菌属特异性半套式PCR法)的临床应用目的:检测G34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能。方法:本研究中纳入100例慢性上腹不适患儿,50例男性,50例女性,分别采用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Helicobacter pylori Serum antibody,Hp SA)法和螺杆菌属特异性半套式PCR方法(G34法)检测患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数据结果用IBM-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Hp SA法检测到27例(27.0%)患儿感染H.pylori;G34法检测到26例(26.0%)患儿感染H.pylori,2例感染H.bilis,无螺杆菌重叠感染。进一步用H.bilis特异性套式PCR法检测2例感染H.bilis患儿的粪便标本也是阳性。结论:G34法不仅可以用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还可用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
吕震[8](2016)在《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大黄灵仙胶囊防治胆结石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病患者的干预疗效及其胆汁代谢组学特征的改善,同时探讨其防治C57BL/6小鼠胆结石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将诊断明确为胆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的142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72例和消炎利胆片对照组70例。除其他正常用药治疗外,治疗组给予口服大黄灵仙胶囊治疗每日3次,每次6粒;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利胆片每日3次,每次6粒,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总积分、胆囊炎症及胆结石的B超改善情况、胆汁内源性代谢物特征改变(GC-MS),及观察治疗结束后血液实验室检测,随访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2)基础研究:将5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统计软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熊去氧胆酸对照组(U组)、正常药物对照组(Y组)、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D组),每组10只,以下各组名称均用简称代替(N,M,U,Y,D)。除N与Y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外,M、U、D组均给予高脂、高胆固醇(15%脂肪、1%胆固醇、0.5%胆酸)致石饲料喂养。根据小鼠与成人体重等效药物剂量换算,造模期间U组给予130 mg/kg?d UDCA干粉溶液灌胃治疗,Y组和D组每天给予大黄灵仙胶囊汤药灌胃,大黄灵仙胶囊灌胃剂量为13g/kg?d。N组和M组则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采集小鼠血清做生化检查、胆囊结石检测其结石成分,取相同部位的肝组织,分别使用免疫组化、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肝胆管侧模细胞转运蛋白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差异。结果:(1)临床研究:(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略高于对照组(P=0.04);症候积分的改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胆囊内结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3);治疗后对胆汁透声差、壁毛糙情况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4,P=0.03);(2)治疗前后对照,两组患者血液检查指标均有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WBC、ALT、AST、TBIL、DBIL、TBA的改善程度较大(均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汁内源性代谢物除LDL外其他代谢物均有显着性改变(均P<0.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丙氨酸、柠檬酸、乳酸、甘氨酸、胆固醇、甘油、苹果酸、胆碱、牛黄碱代谢物浓度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和特殊事件(2)基础研究:(1)N、Y组未见胆结石,M组小鼠成石率为100%,胆囊内见颗粒样或泥沙样沉淀,U、D组成石率分别为44.44%、30%,两组均低于M组(P<0.0125),(2)经溴化钾压片法红外光谱分析出小鼠胆结石为胆固醇结石;(3)PCR结果:与M组相比,N、Y、D组小鼠Abcb11和Abcc2均相对升高(均P<0.001);与U组相比,D组小鼠Abcb11 m RNA表达较高(P<0.001),与D组相比,N组、U组Abcc2 m RNA表达均较高(均P=0.002);(4)免疫组化结果:与M组相比,N、U、Y、D四组组小鼠Abcb11和Abcc2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01),且其他四组互相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5)Western blotting结果:与M组相比,N、U、Y、D四组小鼠Abcb11和Abcc2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01);与N组相比,D组Abcc2蛋白表达下降(P=0.002),与U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大黄灵仙胶囊能够改善胆结石患者胆汁代谢组学特征、血清生化指标和胆囊炎症情况,同时能改善胆囊结石小鼠Abcb11和Abcc2转运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使其接近正常生理水平,改善病理性胆汁的分泌和胆汁成分,从而达到防石、治石的功效。此外,尚未发现大黄灵仙胶囊出现特殊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吴健[9](2016)在《NPC1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固醇结石病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胆囊胆固醇结石病(胆石病)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基因遗传因素引起肝肠循环胆固醇和胆汁酸代谢异常导致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囊功能障碍以及胆汁中促/抗成核因子平衡紊乱三个病理生理改变进而促进结石形成是目前对胆石病发生路径的一个共识。尼曼匹克C1样1(Niemann Pick C1 like 1,NPC1L1)蛋白是机体参与胆固醇摄取的重要蛋白,在人体近端空肠和肝脏均表达。NPC1L1在近端空肠促进小肠上皮细胞摄取肠腔中的胆固醇;在肝脏,NPC1L1在胆小管侧膜表达,作用是促进肝细胞重吸收胆汁胆固醇而维持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平衡。本课题旨在比较胆石病患者和无胆石人NPC1L1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差异,并在细胞水平研究不同多态性基因对NPC1L1转录表达表达的影响,揭示与胆石病的关系,并初步探索调节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对肝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集25例胆囊结石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通过PCR方法扩增NPC1L1基因各个外显子并经测序鉴定序列,获取NPC1L1基因SNP的分布情况。采集299例胆囊结石患者和249例无胆石病人的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NPC1L1中常见SNP的基因型和单体型的分布差异。利用双荧光报告基因法比较存在不同SNP位点的NPC1L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分别采用依泽麦布抑制胆固醇摄取和辛伐他汀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观察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结果:在25例胆石病患者DNA样本检测到4个NPC1L1基因的SNP位点:rs2073548(g.-762T>C)、rs17655652(g.-133T>C)、rs41279633(g.-18G>T)、rs2072183(g.1679C>G),其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别如下:rs2073548(基因频率T=0.64,C=0.36,基因型频率CT=0.48,TT=0.40,CC=0.12),rs17655652(基因频率T=0.98,C=0.02,基因型频率TT=0.96,CT=0.04),rs41279633(基因频率G=0.98,T=0.02,基因型频率GG=0.96,GT=0.04),rs2072183(基因频率C=0.62,G=0.38,基因型频率CG=0.44,CC=0.40,GG=0.16)。在胆石病组与无胆石病组人群中,rs2073548的C等位基因频率在胆石病组中高于无胆石病组(36.3%VS 30.5%,P<0.05);rs2072183的G等位基因频率在胆石病组中高于无胆石病组(37.8%VS 31.5%,P<0.05)。合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再分析显示,rs2073548的C等位基因频率在胆石病组与无胆石病组间无显着性差异(35.9%VS 32.4%,P>0.05);而rs2072183的G等位基因频率在胆石病组中依旧高于无胆石病组(38.8%VS 32.8%,P<0.01);胆石组T-762/G1679单体型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2)。双荧光报告基因检测显示:在NPC1L1基因启动子区,含rs2073548(g.-762T>C)T等位基因与C等位基因的启动子转录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其对辛伐他汀(Simvastatin)和依泽麦布(Ezetimibe)两种药物的反应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辛伐他汀和依泽麦布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可促进细胞凋亡。依泽麦布抑制NPC1L1基因增强自噬特异性蛋白LC3的表达。结论:本课题发现:1)NPC1L1基因rs2072183(g.1679C>G)多态性与胆石病发生有关,其G等位基因携带者和T-762/G1679单体型是胆石病危险因素。rs2073548(g.-762T>C)基因多态性不影响NPC1L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2)抑制NPC1L1可增强细胞自噬。
王靓雯[10](2015)在《于振宣教授治疗胆石病经验》文中研究指明此论文是有关中医治疗胆石病的临症体会,文中主要汇整了当代医学及中医对于胆石病的定义、病因及治疗方法,主要就于振宣教授治疗胆石病的临床治方汇整出治则、药方和特色,以及临床应诊的相关体会;最末结论重申中医治疗胆石病的益处以及预防胆石病的方法与论点,提倡中医治疗并以发扬国萃。
二、胆石病有多少种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石病有多少种类?(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胆汁酸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大黄灵仙胶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术后胆汁致石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 LCBDE术标准化治疗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病例纳入方式 |
1.5 病例分组方法 |
1.6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1.6.1 剔除标准 |
1.6.2 脱落标准 |
1.7 临床试验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1.1 对照组 |
2.1.2 试验组 |
2.2 留取标本 |
2.3 记录指标 |
2.3.1 一般项目 |
2.3.2 用药安全指标 |
2.3.3 胆汁相关指标 |
2.3.4 术后复发率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伦理学评价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两组患者胆汁成分水平变化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胆汁成石趋势指标的比较 |
3.4 两组患者随访观察指标比较 |
3.5 安全性观察 |
4 讨论 |
4.1 胆结石的形成机制 |
4.1.1 胆固醇超饱和与热力学失衡 |
4.1.2 胆色素与胆汁酸代谢失调 |
4.1.3 胆道炎症反应 |
4.1.4 钙离子浓度失衡 |
4.2 致石性胆汁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
4.2.1 致石性胆汁概念的提出 |
4.2.2 关于致石性胆汁的相关研究 |
4.3 中医对于胆石症的认识 |
4.3.1 从中医经典探究胆石症 |
4.3.2 胆石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学 |
4.3.3 中医治疗胆石症相关理念 |
4.4 大黄灵仙方防治胆石症的相关机制探讨 |
4.4.1 大黄灵仙方的前期实验研究基础 |
4.4.2 从中医药角度剖析大黄灵仙方 |
4.4.3 大黄灵仙胶囊对于人体致石性胆汁的影响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胆石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胆石症的综述 |
1.1 胆及胆石症的中医定义 |
1.2 胆石症的病因病机 |
1.3 祖国医学对胆石症治则治法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胆结石的认识 |
2.1 胆结石的发病率 |
2.2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 |
2.3 胆结石的诊断 |
2.4 胆结石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保胆取石手术的病例选择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所需设备 |
3 临床实验 |
3.1 手术方式 |
3.2 服药方式 |
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1 胆囊相对收缩率 |
4.2 IL-4、IL-6、TNF-α及EGF的检测 |
4.3 随访 |
4.4 数据处理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利胆排石汤方药分析 |
2 IL-4、IL-6、TNF-α与胆结石 |
3 胆囊粘膜与胆结石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胆石病患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血清标本前处理 |
1.3.2 色谱和质谱条件 |
1.3.3 方法学评价及质控 |
1.3.4 特征标志胆汁酸的筛选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构建区分模型 |
2.3 特征胆汁酸临床价值评估 |
3 讨论 |
4 结论 |
(5)1995-2016武威地区胆石病发病趋势与空间聚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1995-2016 年武威市胆石病患者分布特征及发病趋势的Joinpoint回归分析研究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武威市胆石病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聚集性研究 |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研究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 |
本研究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科研成果 |
(6)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结构及其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样本收集与保存 |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4 DNA提取 |
1.5 PCR扩增 |
1.6 文库构建与测序 |
1.7 生物学信息分析 |
1.8 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2.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
2.2 MiSeq测序结果 |
2.3 初发性和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多样性比较分析 |
2.4 初发性和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分布特征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胆道微生态与胆总管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一、螺杆菌属特异性半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前言 |
2 技术路线 |
3 材料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7 参考文献 |
二、肝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前言 |
2 技术路线 |
3 材料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7 参考文献 |
三、胆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前言 |
2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7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G34法(螺杆菌属特异性半套式PCR法)的临床应用 |
1 前言 |
2 患儿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本文创新点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大黄灵仙胶囊防治胆结石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内容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伦理学评价 |
2.5 临床实验方法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 |
3.2 两组病例病程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统计 |
3.4 两组患者胆汁代谢组学特征检测 |
3.5 安全性观察 |
3.6 不良反应分析 |
4 讨论 |
4.1 胆结石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4.2 中医药在治疗胆石症的临床应用及药理机制探讨 |
4.3 大黄灵仙胶囊的方意及其现代药理机制研究 |
4.4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
4.5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C57BL/6 小鼠胆囊结石模型的构建 |
2.2 用药干预方法及疗效评判 |
2.3 标本采集 |
2.4 检测项目及其检测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C57BL/6 小鼠胆囊结石模型的建立及其药物干预疗效评价 |
3.2 转运蛋白Abcb11和Abcc2的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 |
3.3 转运蛋白Abcb11和Abcc2 mRNA水平的PCR检测结果 |
3.4 转运蛋白Abcb11和Abcc2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小鼠胆囊结石模型的构建 |
4.2 国内外胆结石成因及其危险因素现状分析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表 |
综述 ABCB11 基因在胆石病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NPC1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固醇结石病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上海地区人群NPC1L1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NPC1L1 基因多态性与胆石病的关系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抑制NPC1L1 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于振宣教授治疗胆石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动机 |
二. 研究概念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胆石病 |
一. 当代医学的胆石述 |
(一) 定义 |
(二) 成因与种类 |
(三) 临床表现 |
(四) 确诊依据 |
(五) 治疗方式 |
二. 胆石病的中医基础点 |
(一) 定义 |
(二) 中医关于胆石病的病因与病机论点 |
(三) 中医对胆石病的辩证与分型 |
(四) 中医对胆石病的辨证后治 |
第三章 研究分析与结果 |
一. 病案汇整与分析 |
二. 另类体会 |
第四章 结论 |
一. 于振宣教授治疗胆石病经验整析 |
(一) 治疗胆石病的立基、治则与目的 |
(二)治疗胆石病r和解少阳,通泻阳明J治则的体现 |
(三) 治方的服药法式 |
(四) 另类体会 |
二. 研究限制与建议 |
(一) 研究限制 |
(二) 研究建议 |
参考书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胆石病有多少种类?(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意义[D]. 段银环.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2]大黄灵仙胶囊对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术后胆汁致石性的影响研究[D]. 吴华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D]. 杨晓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胆石病患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J]. 段银环,毕小云,邵勇,李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02)
- [5]1995-2016武威地区胆石病发病趋势与空间聚集性分析[D]. 王云超.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菌群结构及其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关系研究[D]. 安爱虎. 兰州大学, 2019(08)
- [7]螺杆菌特异性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D]. 秦和平. 广西医科大学, 2018(12)
- [8]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大黄灵仙胶囊防治胆结石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D]. 吕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6)
- [9]NPC1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固醇结石病的相关性[D]. 吴健.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于振宣教授治疗胆石病经验[D]. 王靓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