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AHP方法用于多准则决策中的一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扬[1](2021)在《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医疗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与评估》文中提出医疗信息化是国家近些年的的重要战略之一,而现实中医疗信息化却遭遇重重困境,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医疗信息系统的隐私安全面临挑战。区块链技术是目前较为可信透明、去中心化的技术,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医疗信息系统是目前学者研究的前沿方向,此类系统将在医学研究、医疗票据、药品溯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采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医疗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实现医疗共享的美好前景。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医疗信息系统具备诸多好处,但是目前此类系统的医疗机构的推广受阻。主要是因为相关医疗机构在采用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医疗信息系统时仍存在诸多担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使用此类系统中的风险程度未知,尚未有一个合理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来提供评价角度和标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初步筛选出较为重要的风险因素,再根据专家咨询法和文献分析法构建了一个风险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区块链架构、系统风险、环境、组织人力和数据周期5个主要指标和16个次要指标。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价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医疗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标准和参考体系。然后,本文采用了犹豫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犹豫模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风险指标权重计算和待选方案排序,为评估此类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医疗信息系统的风险和量化计算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进行的案例研究证明本文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针对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医疗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是有效的,并能够为应用此类系统时提供风险程度排序,根据评价结果为医疗信息系统的风险防控提供建议。
赵瑞嘉[2](2021)在《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船型选择及维修设备配置方案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舰船与海洋平台远海现场维修保障的需求,推进我国远海维修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针对远海维修保障需求的特点,从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市场需求量化分析、船型方案的经济性分析与参数优化、维修设备配置方案优化三个方面逐步深化、细化对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进展如下:(1)分析了远海维修保障的多重需求,总结了远海维修保障需求具有维修技术涉及面广、维修对象离岸距离远且尺度大、重量大等特征,据此分析了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的设计要求以及功能定位,并从时空以及成本方面定性分析了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与修船厂在维修海上受损海洋平台时的竞争关系,为下一步研究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对远海维修保障多重需求的适用性奠定了基础。(2)考虑到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模式进入舰船与海洋平台维修市场时与修船厂模式间存在竞争,建立了基于竞争的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市场需求分析模型,并结合一阶偏导条件设计了模型的求解方法。以维修保障船模式与修船厂模式维修远海的故障海洋平台为例,计算了两种维修模式的市场需求,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探讨了海洋平台的离岸距离、受损程度、海上维修难度以及选择偏好等因素对维修保障船模式市场需求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扩大维修保障船模式市场需求的对策建议。(3)为评估船型方案的经济性,建立了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的船型方案经济性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实现船型参数的优化,结合远海维修保障的多重需求,建立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船型参数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分别采用加权理想点法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设计模型的求解方法。通过实证分析求得了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的优化船型方案,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该方法为优化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的船型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增强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对远海维修保障多重需求的适用性。(4)为满足远海维修保障的多重需求,提高远海维修保障能力,首次研究了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维修设备优化配置问题。为求解这一包含了扩展的多维多选择背包问题与综合定量和定性信息的多准则决策问题的混合问题,设计了一种将多准则决策方法与最优化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首先采用证据推理法融合定量与定性准则的信息,建立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维修设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遗传算法求解该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并针对问题的特殊性,设计了基于贪婪算法的移除策略,以在进化的过程中修正非可行解。通过随机算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该方法为维修设备优化配置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增强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的远海现场维修能力。本文围绕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船型选择及维修设备配置方案优化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方法研究,研究成果对增强远海维修保障力量、发展与完善我国远海维修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市场需求量化分析、参数优化设计、设备优化配置等问题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张钰[3](2020)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 ——以G市为例》文中提出1986年,深圳在学习香港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委会”),开启了我国内地城市规划决策的新篇章,如今规委会制度已成为许多城市在规划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机制。我国的规委会作为城市规划的决策支持机构,对实现规划决策的民主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一项制度创新。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实现规划督察全覆盖,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规委会工作的重视,而在2018年的规划机构改革浪潮中,基于“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也对规委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规委会的职能,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课题。2008年《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决策过程中法定程序的重要性,通过“程序正义”保证“实体正义”,规委会决策制度有助于维护规划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防止对规划的随意修改。G市规委会作为国内典型的规划决策咨询机构已经运作了十四年,历经三届规委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组织构架和议事制度,为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在面临城市规划发展的新挑战时,仍然面临组织构架不合理、审议目标不明确、审议规则不清晰等多种问题,亟待对规委会的决策过程和决策制度进行重新的检讨、评估和优化。本文基于规划委员会制度的经验总结,通过历史研究和国际视野的比较,借助决策理论的方法,明确“规委会”这个术语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各地区规委制度章程的安排,针对国内的现实发展趋势,以G市规委会为例,提出G市规委会制度框架的优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界定研究对象,对现有的规委会研究进行梳理和分类,从中汲取对研究有效信息,为后文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部分基于决策科学,对规委会的性质进行深入研究。规委会本质上作为多个人在一定框架内进行决策的实践组织,适用于多准则决策和组织型群体决策理论。该部分从决策相关理论出发,分析规划委员会决策在理论层面上应当具备的要素及适用的相关理论原则,为G市规委会决策制度的评估构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实践研究,不同城市的规划委员会尽管都是为规划决策服务的机构,但是其建制、议事规则具有显着差异,本章节以纽约、香港、台北等城市为例,介绍不同语境下规委会的决策机制,分析其在运作过程中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行为/方法的特点,总结出不同地区规划委员会的普适性和特殊性,为优化G市规委会制度安排提供研究基础。第四部分以G市规委会的决策机制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G市规委会的发展历史、议题特征,在此基础上借鉴第二、三部分的内容针对性设计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行为/方法,提供全面的制度改革建议。
要步霞[4](2020)在《二型模糊风险评估方法及在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展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跨境电子商务在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是中国引领国际贸易变革的重要优势。然而,由于跨境电商企业涉及的上下游企业不断增加,跨境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结构也日趋复杂,供应链网络中存在的风险越来越大,而其中供应商的选择更是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稳定性和时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据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从风险角度选择最佳供应商,对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进行分析及评估,基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视角,构建跨境电商供应链网络,以识别不同企业节点之间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供应链合作伙伴风险评估体系。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模型,用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使其适用于复杂的不确定环境。在传统的FMEA方法的基础上,基于二型模糊变量来对决策环境进行拓展,并引入前景理论及扩展的MULTIMOORA方法,形成一种综合的多准则群决策风险评估与排序方法IT2PTMULTIMOORA-FMEA,并将其与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风险指标体系相结合,从而构建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风险评估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着手研究。通过对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结合历史经验及现实情况,制定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风险评估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定性及定量指标共18个,分别从环境风险、商品风险、合作企业风险、物流运输风险等维度来对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二、提出基于IT2PT-MULTIMOORA-FMEA的多准则群决策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将评估的环境拓展到模糊情景下,运用二型模糊方法来解决专家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其次,考虑到FMEA团队成员心理因素对决策行为产生的影响,引入区间二型模糊前景理论,用以修正FMEA所得出的结果的偏差,同时,采用相似度来刻画专家决策与群体决策的一致性。再者,为了平衡决策过程中主观因素造成的结果偏差,采用了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来求得风险准则和专家权重。通过构建二型模糊相似度及客观权重极大熵模型来计算专家客观权重,以此实现对专家主观权重的修正;通过二型模糊熵值法对风险准则主观权重修正,引入偏差最小化模型来确定主客观权重之间的分配。最后,针对传统RPN无法有效排序的问题,基于风险准则O、S、D的权重对MULTIMOORA进行扩展,并将其应用于风险优先级排序中,以此来提高FMEA的性能,实现多准则方案的排序问题。三、提出基于IT2PT-MULTIMOORA-FMEA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模型。结合多准则决策问题的处理流程,给出了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评价问题处理过程,并阐述了具体的模型及方法流程。四、本文将提出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模型运用于天猫国际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取的案例中。基于各供应商的定量数据及专家定性评价结果,通过IT2PTMULTIMOORA-FMEA多准则决策方法对各供应商的风险值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跨境电商供应商的风险评估和可靠选取,增强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杨培[5](2020)在《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文本挖掘算法评价与其在产品排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用户生成内容大量增长,其中就包括文本数据。这些文本数据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尽管人们可以理解文本数据,文本数据的数量超过了人力能够处理的上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人们需要诉诸于能够自动挖掘这些信息的方法。文本挖掘正是这种方法,许多文本挖掘研究被提出,这使得文本挖掘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在一些更复杂的场景中,仍然存在现有研究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属性决策方法,从算法和应用角度解决了文本挖掘中的两个复杂决策问题。这两个问题包括:第一是文本分类中的关键算法选择问题。文本数据的种类多样化与容量海量使得单一的算法评价体系与简单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文本分类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文本分类作为文本挖掘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诞生了非常多的方法。在使用文本分类解决某些问题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文本分类方法。这就需要对文本分类方法进行评价,而这些方法的评价通常涉及不止一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反映的是算法性能的不同方面,一个算法很难在所有评价指标表现最优,仅使用任何一种评价指标来完全衡量一个算法的好坏是有偏的,这使得文本分类中的算法选择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尤其是在小样本的文本分类问题中,由于文本分类的高维特性,文本分类关键算法除了要保证算法表现外,其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第二是基于文本挖掘的产品排名问题。通过产品排名,企业可以确定产品地位,决定定价和竞争策略;消费者可以将排名作为参考指导购物决策。尽管已有少量学者提出了基于文本挖掘方法与在线评论的产品排名方法,能够在人为参与较少的情况下实现产品排名,且这种方法往往比传统方法更具扩展性。它们的思路如下:首先基于在线评论进行文本挖掘得到消费者对产品属性情感方向,再基于情感方向生成产品属性评分,最后使用多属性决策对产品进行综合评分从而得到产品排名。然而,现有方法没有考虑多个平台的评论内容,仅基于单个平台分析的产品排名只能代表一个平台的消费者意见。而来自于不同平台产品评论生成的产品排名不同,用单个平台来反映产品市场口碑是有偏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引入多属性决策方法以及其模糊群决策形式作为解决方案,分别解决了算法评价中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以及产品排名中的多平台集成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测试了不同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在评价文本分类关键算法中的效果,然后分析了这些关键算法在小样本文本分类问题中的规律性。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多平台的产品排名方法,能够使用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对多个平台的评论内容进行集成再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生成产品排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首先,我们使用多属性决策方法解决了文本分类关键算法的评价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小样本文本分类中的特征选择方法的评价涉及多个指标;第二,在传统文本分类流程中,需要同时选择特征选择方法、特征的数量与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除此之外,我们根据实验结果,找到了特征选择方法与分类器表现的一些规律,对后人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2)针对基于文本挖掘的产品排名研究没有考虑多个平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多平台产品排名方法,该方法能够将不同平台的评论内容进行集成,将评论内容转化为可以用于评价产品市场口碑排名的决策矩阵,相比于单个平台,提供更能反映整个市场观点的产品排名结果。另外,在我们提出的排名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产品属性改进的优先级生成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多平台产品排名方法和产品属性改进优先级生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我们的再手机市场上的实验分析,我们对不同的手机品牌提出了产品改进和营销方面的建议。(3)针对我们提出的产品排名方法只能集成具有完整产品和属性信息的平台的评论的问题,我们对(2)中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能够有效处理具有缺失值的决策矩阵,在有缺失值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平台的集成,相比(2)中提出的方法,更具有一般性,且对于其他具有缺失值的群决策问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引入有缺失值的平台评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能够有效集成这些有评论缺失的平台的内容。(4)针对不同平台对产品的市场口碑排名具有差异的情况,我们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据此对平台和商家提出了提高产品市场口碑的建议。其中,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评论的格式与平台运营模式。我们通过对比保留与去掉不同格式的评论内容生成的产品市场口碑排名是否会有差异来判断评论格式对市场口碑排序是否有影响。结果表明,对格式的操作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排序变化,排除了评论格式的影响。之后,我们根据不同平台运营模式的差别的讨论,认为运营模式可能是造成产品排名存在差别的原因。针对这一点,我们对平台和商家都提出了一定程度的建议。过去,人们很少用多属性决策方法来解决文本分类中的复杂决策问题,我们的研究弥补了这个缺憾。在方法评价上,我们找到了文本分类方法表现的一些规律,能够给予其他研究者在类似问题上一定程度的参考;在产品排名上,我们提出的方法是较少的将多个平台的评论内容一起考虑的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同时,我们提出的方法,对于理解消费者偏好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海洋[6](2020)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绿色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研究》文中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倡导将绿色环保意识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来,通过合理选择绿色供应商,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然而,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环境(不确定性权重,不确定性需求,风险),其中最为鲜明的是供应商风险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给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带来挑战。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供应商和分配订单,既能有效的降低企业遇到供应中断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与采购成本,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企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在绿色供应链及不确定性环境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未知权重,随机需求,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系统研究了绿色供应商的选择和订单分配问题,并以实际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未知指标权重情况下的绿色供应商选择和评价问题。针对绿色供应商选择中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如指标权重未知、指标值是模糊语义而不是确定值等,并考虑时间动态性引发的时序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DEMATEL-模糊KMA-模糊VIKOR的两阶段动态混合决策方法。第一阶段采用模糊DEMATEL法确定评价指标。然后,在第二阶段,采用基于模糊理论的动态评价方法,通过模糊KMA计算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VIKOR排序。最后,通过案例验证和对比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研究了考虑需求数量随机的绿色供应商订单分配问题。针对动态随机变化的客户需求,以最大化生产利润和绿色环保为优化目标,在考虑生产成本,产能约束,订货量,交通、库存等因素的基础上,以模糊集理论,多准则决策理论和群智能算法理论为支撑,提出了基于NSGA-Ⅱ的绿色供应商订单分配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适用性。3.集成研究了风险影响下的绿色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问题。针对随机的客户需求和风险,以最大化生产利润,绿色环保,风险最小为优化目标,在考虑成本,产能约束,订货量,提前期,延误惩罚,风险等因素的基础上,以模糊集理论,多准则决策理论,风险理论和群智能算法理论为支撑,提出了基于改进NSGA-Ⅱ的绿色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模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思想,对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绿色供应商动态选择和订单分配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为本领域在“未知权重”、“动态或随机需求”、“风险”、“集成研究选择评价和订单分配”等背景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高圆媛[7](2020)在《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分析与测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动项目组织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当显性知识已不再成为组织和个人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时,运动员个体隐性知识就成为运动项目组织构筑竞争优势以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立足我国雪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短缺的严峻现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了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与测评问题,进行个案实证分析,提出了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管理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了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特征及演化机理。以隐性知识管理视域下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培养存在问题分析为切入点,以知识管理和体育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对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隐性知识的概念、特征进行了界定,以中国传统“象思维”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隐性知识的演化机理。(2)构建了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模型。综合运用双向行为事件访谈法、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等实证建模方法,构建了涵盖个人特质、人际技能、元认知、专业技能四维度、20项内容要素的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模型。(3)建立了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测评模型。结合雪上运动项目实践活动特点,运用模糊综合测评法对运动员隐性知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现了对不同运动员隐性知识水平的横向比较;建立了基于偏序集理论的隐性知识测评模型,研究了运动员个体隐性知识各评价要素纵向水平比较问题。(4)提出了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隐性知识管理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制定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管理策略,并选取特色鲜明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为实证分析对象,编制较为科学、符合组织特点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案,在执行中对成员施加影响,修正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隐性知识管理实施方案。基于上述结论和我国雪上项目发展实践特点,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加强对优秀运动员个体核心隐性知识的保存与共享;(2)发挥隐喻在隐性知识共享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人际网络平台,建立广泛的教练员及“师兄弟”间的联系机制;(3)积极推进“以赛代练”培养模式,建立比赛经验分享制度;(4)重视和利用好知识地图和基于案例的推理,建立以认知地图为核心的典型案例库。本研究是知识管理与体育学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首次构建了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模型,建立了融合模糊测评和偏序集多准则决策法的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综合测评方法,创新性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雪上项目竞技体育实践之中,提出隐性知识管理策略,对于弥补竞技体育领域隐性知识管理研究不足,形成创新理论,开辟运动员培养的理论新视角,切实全面提升冬季运动竞技水平,以呼应奥运争光战略,将提供必要的实践积累与理论支撑。该论文有图15幅,表51个,参考文献151篇。
孙依哲[8](2020)在《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数量与日俱增,随之造成了环境污染、道路拥挤以及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的全局性问题。新能源共享汽车的出现无疑给出行者带来了便利,为绿色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是,由于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在城市中的位置及数量与用户的需求不尽匹配,导致需求用户很难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寻找到车辆,也无法在到达目的地后的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停放区域来还车。并且,研究发现目前对于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对城市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新能源共享汽车的停放区域在城市中的选址问题,本文作出以下研究:首先,以出行者常用出行方式的调查研究作为基础,在上海市发放了市民出行方式的调查问卷。将新能源汽车看作一种交通出行方式,分析了其借停的影响因素,然后应用多项Logit回归建立了对于新能源共享汽车的需求预测模型。接着对需求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标定,得到了新能源共享汽车的效用函数,为实例中计算得到具体预测的需求量打下基础。其次,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新能源共享汽车备选停放区域作出定性评价。由于考虑到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复杂决策时,决策者思维具有主观性以及评价语言具有模糊性,所以本文提出基于区间二型模糊集的改进TODIM评价方法,对多个备选停放区域进行多方位分析。从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企业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每个备选停放区域的全局前景值,即出行用户的满意程度系数。然后,基于需求预测和定性评价的结果构建新能源共享汽车的需求点和备选停放区域之间的加权出行总成本最小化,以及用户的综合满意度加权最大化两个优化目标,并运用MATLAB求解该双目标整数规划模型。本文在实例应用中选取了上海市杨浦区作为EVCARD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地理位置的合理划分,对杨浦区的交通流量进行了合理预测。运用TransCAD软件得到杨浦区出行者关于EVCARD具体的需求量,结合对备选停放区域的定性评价,对目标函数进行具体求解。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停放区域的数量及位置,展示了本文所提出的选址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最后,对本文的主要贡献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了对于目前关于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王志恒[9](2019)在《基于信息集成的区间二型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在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推动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得到了迅速扩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困难等诸多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是目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任务。由于我国各区域的资本、技术积累、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因素均存在不同差异,各个区域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科学、准确、合理地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针对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问题,在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本文提出了基于IT2PTOWAVIKOR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并将其与提出的指标体系相结合,构建了基于IT2PTOWAVIKOR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总的来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了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区域内创新环境、区域内创新资源、区域内知识创造能力、区域内知识获取能力、区域内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区域内创新成果6个维度共33个指标,能够用来对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体系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其次,提出了基于IT2PTOWA-VIKOR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引入二型模糊集来处理多准则决策中的定性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同时考虑到决策者风险态度的影响,并在引入前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IT2PTOWA算子来解决多准则决策的信息集成问题。最后,利用拓展的VIKOR方法,来对多准则决策中的方案进行排序。第三,将建立的指标体系与提出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IT2PTOWAVIKOR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基于多准则决策问题的解决流程,给出了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的解决流程,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方法。最后,基于建立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3地市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本文收集了2017年江苏省13地市的指标数据,利用构建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并且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为江苏省制造业创新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王龙[10](2019)在《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复杂景观系统分解为地形、水文、植被等要素单元,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叠图法是其载体之一,以要素分层和叠加重组为技术特征,起源于19世纪末,经由几代景观设计师们的不断更新与迭代,如今已成为专业领域中的成熟工具。然而,由于叠图法偏重于对设计过程的解决而缺少对结果的有效验证,其也遭受到了业内的尖锐质疑。笔者认为,质疑的背后实则为对叠图法技术边界探索的缺失,而对该问题的回应,必须对叠图法的适用范围、制约因素以及使用结果进行精确的解答。换而言之,本文意在通过技术机制与技术有效性的解读与评价,探索叠图法这一工具对解决风景园林实践问题的能力或程度,从而希望能够引发一些关于技术本身的思考。本文研究基于一个客观命题:任何技术或工具都有其局限所在,而这并不代表技术无效。据此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构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绪论、第三章)。以综述研究为基础,纵向梳理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横向对比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可使用叠图法解决的实践问题类型,并以叠加分析与叠加设计两个基本版块与之对应。其次,提炼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第四章)。从系统论、学科和技术3个层面,分别探讨了叠图法的技术系统、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并在技术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叠图法的技术局限。最后,提出一套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量化评价体系(第五章)。以信度和效度分析作为评价技术有效性的基本方法,而后从技术的理性化、目的理性、抗解问题3个层面对叠图法进行了技术哲学反思,并据此提出基于多维综合思想的叠图法优化框架与应用步骤。本文主要结论:(1)现阶段叠图法主要可用于解决8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问题,包括叠加分析的适宜性评价类、规划场地选址、景观道路选线、要素专项分析,以及叠加设计的地理设计实践、区域景观规划、场地景观设计、要素专项设计;(2)叠图法的本质为一个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技术系统,核心为对景观信息的处理,其内部结构的组织与响应取决于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特征;(3)近阶段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表明,当下技术条件可支持叠图法实现极高的信度,而效度的高低则多由使用者决定。本文的基本贡献在于提供了一条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工具的一般途径。科技哲学层面的技术机制研究,有助于探索工具的本质性特征;而实践层面的技术有效性研究,则可以客观地评估工具的实际效能。
二、关于AHP方法用于多准则决策中的一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AHP方法用于多准则决策中的一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医疗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医疗信息化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
二、医疗信息系统的隐私安全面临挑战 |
三、医疗信息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必要性 |
四、采用区块链医疗信息系统面临的担忧 |
五、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章结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数理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医疗信息系统 |
二、基于模糊理论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
三、医疗信息系统风险分析与评估 |
第二节 数理基础 |
一、模糊数学 |
二、多准则决策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区块链构建医疗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模型 |
第一节 模型概述 |
第二节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一、风险因素筛选 |
二、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三节 风险量化流程 |
一、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二、计算风险排序 |
三、风险量化流程总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评估对象的选择及介绍 |
一、Ancile |
二、DASS-CARE |
三、Healthchain |
四、Edge Care |
五、Med Bloc |
第二节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权值计算 |
第三节 风险量化计算 |
第四节 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总结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医疗信息系统风险因素调查表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船型选择及维修设备配置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远海维修保障领域 |
1.2.2 船舶总体设计领域 |
1.2.3 船型方案优化领域 |
1.2.4 多目标优化与多准则决策领域 |
1.3 主要研究思路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基础理论 |
2.1 远海维修保障的多重需求 |
2.1.1 远海维修保障多重需求的来源 |
2.1.2 远海维修保障需求的基本特征 |
2.2 船舶设计原理 |
2.2.1 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 |
2.2.2 船舶设计的工作方法 |
2.3 博弈理论 |
2.4 多目标优化理论 |
2.4.1 多目标优化问题 |
2.4.2 求解方法 |
2.5 多准则决策理论 |
2.5.1 多准则决策的构成与过程 |
2.5.2 权重确定方法 |
2.5.3 证据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竞争的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市场需求分析 |
3.1 远海维修保障模式的竞争分析 |
3.2 基于竞争的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市场需求分析模型 |
3.2.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3.2.2 变量与参数 |
3.2.3 市场需求分析模型建立 |
3.3 求解方法设计 |
3.4 实证分析 |
3.4.1 市场需求分析结果 |
3.4.2 离岸距离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
3.4.3 受损程度及海上维修难度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
3.4.4 选择偏好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船型方案经济性分析与优化 |
4.1 考虑需求的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功能定位 |
4.2 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的船型方案经济性分析模型 |
4.2.1 船舶造价 |
4.2.2 成本估算 |
4.3 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船型参数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变量与参数 |
4.3.3 船型参数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4.4 多目标优化的求解方法设计 |
4.4.1 加权理想点法 |
4.4.2 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4.5 实证分析 |
4.5.1 基础数据 |
4.5.2 优化结果 |
4.5.3 算法对比 |
4.5.4 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维修设备配置优化 |
5.1 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的维修设备分析 |
5.2 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维修设备优化配置模型 |
5.2.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2.2 变量与参数 |
5.2.3 采用证据推理法融合评价信息 |
5.2.4 维修设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建立 |
5.3 求解方法设计 |
5.3.1 染色体设计与种群初始化 |
5.3.2 遗传操作 |
5.3.3 基于贪婪算法的移除策略 |
5.3.4 求解方法流程 |
5.4 实证分析 |
5.4.1 算例测试 |
5.4.2 优化结果 |
5.4.3 结果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 ——以G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城市规划委员会是保证科学民主规划决策的核心环节 |
1.1.2 我国现有规委会制度难以应对新时期城乡规划的发展需求 |
1.1.3 新时期规委会制度的改革需要系统性借鉴相关理论和实践 |
1.2 研究对象与视角 |
1.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2.2 研究视角的扩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比和类型化的方法下的规委会模式总结分析 |
1.3.2 实践研究的视角下地方规划委员会制度经验的梳理和建议 |
1.3.3 相关理论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与历史研究 |
1.4.2 决策理论研究 |
1.4.3 比较研究 |
1.4.4 实证分析研究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决策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与决策理论 |
2.2 群体决策理论 |
2.2.1 群体决策历史回顾 |
2.2.2 群体决策相关理论研究 |
2.3 多准则决策理论 |
2.3.1 多准则决策历史回顾 |
2.3.2 多准则决策相关方法研究 |
2.4 城市规划委员会理论的框架性建议 |
2.4.1 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分析框架 |
2.4.2 决策科学对城市规划委员会构建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实践研究 |
3.1 研究对象及视角的选择 |
3.1.1 纽约 |
3.1.2 香港 |
3.1.3 台北 |
3.2 决策主体的构建 |
3.2.1 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 |
3.2.2 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 |
3.2.3 台北都市计划委员会 |
3.2.4 台北都市设计及土地使用开发许可审议委员会 |
3.3 决策对象的界定/分流 |
3.3.1 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 |
3.3.2 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 |
3.3.3 台北都市计划委员会 |
3.3.4 台北都市设计及土地使用开发许可审议委员会 |
3.4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和选择 |
3.4.1 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 |
3.4.2 纽约标准与上诉理事会 |
3.4.3 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 |
3.4.4 台北都市设计及土地使用开发许可审议委员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发展与回顾 |
4.1 G市规委会的成立背景 |
4.2 规委会运作评估要素的确定 |
4.3 三届规委会的发展与制度演变 |
4.3.1 初建期:G市第一届规委会的诞生 |
4.3.2 发展期:G市第二届规委会的探索 |
4.3.3 成熟期:G市第三届规委会的拓展 |
4.4 本章小结:G市规划委员会的运作评估 |
4.4.1 G市规委会取得的成效 |
4.4.2 G市规委会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对G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对象的考察分析 |
5.1 城市规划委员会历年议题分析 |
5.1.1 历年主要议题类型及变化状况 |
5.1.2 规委会议题的类别特征分析 |
5.1.3 规委会议题的属性特征 |
5.2 控规调整议题的属性特征 |
5.2.1 正向转变 |
5.2.2 负向转变 |
5.2.3 其它转变 |
5.3 规委会项目审议的目标特征 |
5.3.1 调节利益冲突 |
5.3.2 .对美学价值观的追求以及理想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 |
5.3.3 .实现公共财政目标 |
5.3.4 .引导社会公正及社会融合 |
5.3.5 .对历史文化遗产及传统人居环境的保护 |
5.3.6 .促进城市开发与发展战略结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的匹配性调整 |
6.1 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调整原则 |
6.1.1 在决策主体层面优化决策主体构成和协商反馈机制 |
6.1.2 在决策对象层面进一步优化审议模式与效率 |
6.1.3 在决策行为/方法层面进一步实行程序性控制 |
6.2 决策主体的构成优化:组织构架的调整 |
6.2.1 制度设计与组织架构调整 |
6.2.2 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委员会的职责 |
6.2.3 简化委员会的职责 |
6.2.4 专案委员会的职责 |
6.2.5 复核委员会的职责 |
6.2.6 办公室的职责 |
6.3 决策主体的构成优化:委员构成及规模的调整 |
6.3.1 委员构成的考虑因素 |
6.3.2 席位设置的变动 |
6.3.3 委员界别代表的调整 |
6.3.4 简化委员会的委员构成 |
6.3.5 专案委员会的委员构成 |
6.3.6 复核委员会的委员构成 |
6.3.7 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委员会的委员构成 |
6.3.8 委员的考核 |
6.4 决策对象的分流:审议程序的调整 |
6.4.1 分类审议程序示意图 |
6.4.2 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委员会的审议程序 |
6.4.3 简化委的审议程序 |
6.4.4 专案委的审议程序 |
6.4.5 复核委的审议程序 |
6.5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审议评分表格的使用 |
6.6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信息公开与意见反馈 |
6.7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委员交互方式的调整 |
6.8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议事频率的调整 |
6.8.1 会议召开模式的选择 |
6.8.2 城市规划委员会及各分委的开会频率 |
6.9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决策方法的调整 |
6.10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回避制度的细化 |
6.11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二型模糊风险评估方法及在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研究现状 |
1.2.2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评估体系及方法研究现状 |
1.2.3 二型模糊风险评估方法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风险评估理论 |
2.1.1 风险评估的原则及常用方法 |
2.1.2 FMEA方法 |
2.2 二型模糊集理论 |
2.2.1 二型模糊集与区间二型模糊集定义 |
2.2.2 梯形区间二型模糊数的运算 |
2.3 多准则决策理论 |
2.3.1 信息集结算子 |
2.3.2 决策实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 |
2.3.3 前景理论 |
2.3.4 MULTIMOORA方法 |
第三章 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
3.1.1 生态系统成员风险 |
3.1.2 交叉风险 |
3.1.3 外部环境风险 |
3.2 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商品风险 |
3.3.2 合作企业风险 |
3.3.3 物流运输风险 |
3.3.4 环境风险 |
第四章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的前景理论MULTIMOORA-FMEA方法 |
4.1 IT2PT-MULTIMOORA-FMEA方法的系统描述 |
4.1.1 IT2PT-MULTIMOORA-FMEA方法的核心思想 |
4.1.2 IT2PT-MULTIMOORA-FMEA方法的符号定义 |
4.2 基于区间二型模糊前景理论构建风险评估矩阵 |
4.2.1 基于IT2-DEMATEL的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 |
4.2.2 风险评估矩阵的构建 |
4.3 基于扩展的MULTIMOORA方法的风险优先级排序 |
4.3.1 风险准则权重的确定 |
4.3.2 结合风险准则权重的改进MULTIMOORA排序 |
4.4 基于IT2PT-MULTIMOORA-FMEA的风险评估流程 |
4.5 算例验证 |
4.5.1 算例基本信息 |
4.5.2 计算过程及结果 |
4.5.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IT2PT-MULTIMOORA-FMEA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模型 |
5.1 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问题分析 |
5.2 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流程 |
5.2.1 多准则决策问题的解决流程 |
5.2.2 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过程 |
5.3 基于IT2PT-MULTIMOORA-FMEA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 |
5.3.1 基于IT2-DEMATEL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风险因素权重计算 |
5.3.2 决策矩阵的构建 |
5.3.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专家权重的计算 |
5.3.4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准则权重的计算 |
5.3.5 基于IT2-MULTIMOORA-FMEA风险评估方法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 |
第六章 IT2PT-MULTIMOORA-FMEA风险评估模型在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 |
6.1 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的背景和目的 |
6.2 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评价模型的应用 |
6.2.1 数据来源 |
6.2.2 评价步骤及结果 |
6.3 评估结果及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文本挖掘算法评价与其在产品排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多属性决策 |
2.1.2 直觉模糊集 |
2.1.3 多属性群决策 |
2.1.4 文本分类中的关键算法 |
2.1.5 关键算法的评价指标 |
2.1.6 基于在线评论的产品排名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键算法的评价研究 |
2.2.2 产品排名研究 |
3.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小样本文本分类关键算法评价 |
3.1 小样本文本分类关键算法评价背景 |
3.2 评价对象与评价方法 |
3.2.1 评价流程 |
3.2.2 关键算法与评价指标 |
3.2.3 多属性决策方法 |
3.3 算法评价实验分析 |
3.3.1 数据准备 |
3.3.2 实验设计 |
3.3.3 特征选择方法实验结果 |
3.3.4 分类器和算法组合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基于文本挖掘与多属性决策的多平台产品排名方法 |
4.1 基于在线评论的产品排名背景 |
4.2 多平台产品排名方法 |
4.3 方法验证 |
4.3.1 手机产品排名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基于产品排名方法的产品属性改进的优先级生成 |
4.5 营销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评论缺失的多平台产品排名方法 |
5.1 评论缺失的产品排名问题描述 |
5.2 评论缺失情况下的多平台集成方法 |
5.3 方法验证 |
5.3.1 加入评论缺失平台的产品排名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多平台产品排名的结果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
6.1 不同平台产品排名结果存在差异 |
6.2 平台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
6.2.1 评论格式造成平台结果之间的差异 |
6.2.2 平台运营模式造成平台结果的差异 |
6.3 对平台和商家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不确定性环境下绿色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文献检索情况说明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
2.1.1 绿色供应链 |
2.1.2 绿色供应链管理 |
2.1.3 绿色供应商管理 |
2.1.4 绿色供应商管理与传统供应商管理的比较研究 |
2.2 模糊集理论 |
2.2.1 模糊数 |
2.2.2 模糊算子 |
2.3 多准则决策理论 |
2.3.1 灰色关联法 |
2.3.2 DEMATEL方法 |
2.3.3 TOPSIS方法 |
2.3.4 VIKOR方法 |
2.4 群智能算法理论 |
2.4.1 遗传算法 |
2.4.2 NSGA相关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未知权重的绿色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基于模糊DEMATEL-KMA-VIKOR的绿色供应商选择模型 |
3.2.1 模糊DEMATEL确定评价指标 |
3.2.2 模糊KMA计算指标权重 |
3.2.3 模糊VIKOR供应商优选 |
3.3 案例分析 |
3.3.1 案例背景描述 |
3.3.2 案例计算过程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随机需求下基于NSGA-Ⅱ的绿色供应商订单分配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2 订单分配模型的构建 |
4.2.1 假设与定义 |
4.2.2 订单分配模型构建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背景描述 |
4.3.2 案例计算过程 |
4.3.3 结果讨论与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风险的绿色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集成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1.1 绿色供应商风险来源和评价 |
5.1.2 参数定义与假设 |
5.2 绿色供应商动态选择-任务分配模型 |
5.2.1 基于惩罚机制和前景理论的的供应商风险量化 |
5.2.2 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5.3 算法设计和说明 |
5.4 案例分析 |
5.4.1 案例背景描述 |
5.4.2 案例计算过程 |
5.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供应商风险指标的模糊评价值 |
附录B 判断矩阵表 |
附录C AHP的MATLAB编程代码 |
附录D 三个时间段的供需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分析与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及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2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特征及演化机理分析 |
2.1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特征分析 |
2.2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演化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模型研究 |
3.1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要素的初步确立 |
3.2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模型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4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的测评 |
4.1 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测评的过程分析 |
4.3 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测评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实证的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管理方案研究 |
5.1 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隐性知识管理现状分析 |
5.2 基于实证的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管理方案研究 |
5.3 基于实证的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管理资政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行为事件访谈(BEI)提纲 |
附录2 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教练员行为事件访谈(BEI)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隐性知识测评调查问卷 |
附录5 雪上项目优秀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要素辞典编码示例 |
附录6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教练员及运动员访谈提纲 |
(8)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综述 |
1.3.2 优化建模选址方法研究综述 |
1.3.3 需求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新能源共享汽车概况 |
2.1.1 系统功能 |
2.1.2 运营模式 |
2.1.3 发展情况 |
2.2 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原则 |
2.3 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影响因素 |
2.3.1 地理因素 |
2.3.2 交通因素 |
2.3.3 企业因素 |
2.3.4 社会因素 |
2.4 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基本模型 |
第三章 新能源共享汽车的需求预测 |
3.1 基于RP和SP调查的需求组合调查 |
3.1.1 RP调查和SP调查简述 |
3.1.2 RP调查和SP调查的组合方案 |
3.2 多项Logit模型及算法 |
3.2.1 模型结构 |
3.2.2 参数检验 |
3.2.3 模型标定形式 |
3.3 多项Logit模型参数标定 |
3.3.1 出行方式的解释变量 |
3.3.2 参数标定结果 |
3.3.3 模型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多属性决策 |
4.1 区间二型模糊集 |
4.1.1 区间二型模糊集的定义 |
4.1.2 区间二型模糊集的运算法则 |
4.1.3 区间二型模糊集的Yager指数法 |
4.2 改进TODIM模型建立 |
4.2.1 集合及参数 |
4.2.2 经典TODIM模型 |
4.2.3 改进TODIM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优化模型 |
5.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
5.1.1 问题描述 |
5.1.2 问题基本假设 |
5.2 模型建立及求解 |
5.2.1 模型建立 |
5.2.2 模型求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应用——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
6.1 实例背景 |
6.1.1 背景介绍 |
6.1.2 现状分析 |
6.2 EVCARD需求点的需求预测 |
6.3 EVCARD备选停放区域的定性评价 |
6.4 EVCARD停放区域的最优分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调查问卷 |
附录B |
致谢 |
(9)基于信息集成的区间二型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在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二型模糊多准则决策的研究现状 |
1.2.2 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二型模糊集理论 |
2.1.1 二型模糊集与区间二型模糊集定义 |
2.1.2 梯形区间二型模糊数的运算 |
2.1.3 梯形区间二型模糊集的质心和距离 |
2.2 多准则决策理论 |
2.2.1 信息集成算子 |
2.2.2 VIKOR方法 |
2.2.3 前景理论 |
2.3 制造业创新理论 |
2.3.1 制造业定义及分类 |
2.3.2 产业创新理论 |
第三章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识别 |
3.1.1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3.1.2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3.2 构建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所遵循的原则 |
3.3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3.2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涵义 |
第四章 基于IT2PTOWA-VIKOR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
4.1 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二型模糊信息集成算子 |
4.1.1 区间二型模糊信息集成算子 |
4.1.2 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二型模糊信息集成算子 |
4.2 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二型模糊VIKOR方法 |
4.2.1 区间二型模糊VIKOR方法 |
4.2.2 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二型模糊VIKOR方法 |
4.3 基于IT2PTOWA-VIKOR的多准则决策过程 |
第五章 基于IT2PTOWA-VIKOR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5.1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问题 |
5.1.1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问题的特点 |
5.1.2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制造业发展的机理 |
5.2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流程 |
5.2.1 多准则决策问题的解决流程 |
5.2.2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流程 |
5.3 基于IT2PTOWA-VIKOR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 |
5.3.1 决策矩阵的建立 |
5.3.2 基于IT2PTOWA的信息集成 |
5.3.3 基于IT2OWA的准则权重的计算 |
5.3.4 基于二型前景VIKOR方法的方案排序 |
第六章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在江苏省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
6.1 江苏省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的背景和目的 |
6.1.1 江苏省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的背景 |
6.1.2 江苏省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 |
6.2 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
6.3 江苏省13 地市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结果分析及建议 |
6.3.1 江苏省13 地市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结果分析 |
6.3.2 江苏省制造业发展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对叠图法技术批判的思考与回应 |
1.1.2 学科问题拆分与研究的深化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 |
1.5.2 国内外叠图法研究与应用的不同学科领域比较 |
1.5.3 研究评述 |
1.5.4 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辨析 |
2.1.1 叠图法及其相近概念 |
2.1.2 景观要素与因子拆分 |
2.1.3 技术机制 |
2.1.4 技术有效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研究 |
2.2.1 学科基本理论 |
2.2.2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3 技术系统构成及评价维度 |
2.2.4 相关理论及框架与本研究的关系 |
2.3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3.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构建 |
3.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 |
3.1.1 两大基本版块与八类实践问题 |
3.1.2 技术的基础:景观要素的划分与专题地图的绘制 |
3.1.3 技术的核心:景观要素的重组与专题地图的叠加 |
3.1.4 操作平台的选择 |
3.2 叠加分析:“千层饼”作为蓝本 |
3.2.1 基础:地理空间环境的辨识 |
3.2.2 核心:专题数据的处理 |
3.2.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
3.3 叠加设计:“千层饼”的衍生 |
3.3.1 基础:设计要素的表达 |
3.3.2 核心:设计要素的组合 |
3.3.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
3.4 本章小结 |
4 叠图法的技术机制研究 |
4.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解读 |
4.1.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构成 |
4.1.2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驱动模式 |
4.2 叠图法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
4.2.1 叠图法基于的风景园林学科基础思想 |
4.2.2 叠图法技术环节对学科实践问题之响应 |
4.2.3 叠图法对人地关系的理性探索途径 |
4.3 叠图法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 |
4.3.1 分层量化的景观信息记录方法 |
4.3.2 规则导向的景观信息叠加模式 |
4.4 基于机制解读的叠图法技术局限 |
4.4.1 景观系统性的弱化 |
4.4.2 实践问题的思维定势 |
4.4.3 景观信息处理方式的瓶颈 |
4.4.4 技术局限与技术有效性的辩证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研究 |
5.1 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 |
5.1.1 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取 |
5.1.2 指标量化与基本分析方法的建立 |
5.1.3 模拟实验平台的选择 |
5.2 叠图法的信效度分析 |
5.2.1 叠加分析的信效度分析 |
5.2.2 叠加设计的信效度分析 |
5.3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评价及其技术哲学反思 |
5.3.1 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指标量化 |
5.3.2 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 |
5.3.3 叠图法的技术哲学反思 |
5.4 基于技术哲学反思的叠图法优化途径构想 |
5.4.1 基本策略 |
5.4.2 框架构想 |
5.4.3 应用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叠图法可解决的八类实践问题及其方式 |
6.1.2 基于弱还原论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 |
6.1.3 叠图法技术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方法 |
6.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6.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2.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四、关于AHP方法用于多准则决策中的一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医疗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与评估[D]. 宋扬.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远海大型维修保障船船型选择及维修设备配置方案优化研究[D]. 赵瑞嘉. 大连海事大学, 2021(04)
- [3]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 ——以G市为例[D]. 张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二型模糊风险评估方法及在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应用[D]. 要步霞. 东南大学, 2020
- [5]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文本挖掘算法评价与其在产品排名中的应用研究[D]. 杨培.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6]不确定性环境下绿色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分配研究[D]. 刘海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雪上项目运动员隐性知识内容结构分析与测评研究[D]. 高圆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8]新能源共享汽车停放区域的选址研究[D]. 孙依哲. 上海大学, 2020(03)
- [9]基于信息集成的区间二型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在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D]. 王志恒. 东南大学, 2019(06)
- [10]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D]. 王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