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扣时代主题 加快宁波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科,赵倩,田莉,王晶[1](2021)在《2020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特殊年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给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包括中国曲艺在内各种文艺创演的外部环境因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部业态也受到剧烈冲击。但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前进步履并未因此停滞。这使围绕抗疫及"脱贫攻坚"等社会生活开展的主题性创演及其网络化传播,成为本年度曲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曲艺各类的活动及其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艺术传播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实践,也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并体现出对现实的关切、对时代的回应、对问题的解答和对事业的担当。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问题与不足:或是旧问题的延续,或是新问题的暴露,都需认真面对、深入思索和逐步克服。
卢亮亮[2](2021)在《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堪称人类政治思想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不仅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而且建立和发展了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理论是专门研究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体系,它以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为发展动力,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也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领导人的科学论述,既包括党的发展历程,也包括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可以说,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与发展、革命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其中,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和践行的重大政治原则,并作为一条主线和红线贯穿于无产阶级政党170多年的发展历程之中。请示报告制度生发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建党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革命斗争中发展起来,正式建立于新民主主义主义革命胜利前夕的解放战争时期,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权威、保证集中统一领导的中国化制度形式。如今,请示报告制度作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已走过70多年岁月,不仅蕴含着独特的制度结构和运行功能,成为透析和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根本出发点之一,而且较早的写入党章党规党纪中,成为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工作机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请示报告制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权威”是贯穿于无产阶级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权威”的“普遍性”看作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前提条件,同时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无论是在革命进程中还是在革命胜利后都需要权威,以此来扩展“努力争得的成果”和“维持自己的统治”。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威观的形成与发展,宣告了无产阶级政党统一革命意志、保证行动一致的历史必然性和天然合理性。以列宁为首的一批在俄国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骨干,把工人阶级中已经觉醒的革命力量发动起来,使一切支持和拥护这一革命力量的无产阶级行动起来,把一切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力量团结起来,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以及取得革命政权的执政活动中注重建立和完善足以保证党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权威观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回应和解答了建立一个“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有机整体”的党的问题。第二,请示报告制度有着较为久远且坚实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之规定,到俄共(布)强调严格的工作报告制度,再到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而今迈入新时代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请示报告制度有着深刻的历史发展逻辑,从中认识和把握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动力,总结和汲取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经验,必将启发请示报告制度之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第三,请示报告制度是一整套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2019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为加强和规范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作了新的制度规定,成为开展请示报告工作的重要文本、制度和法规依据。与此同时,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修订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下,两部主干党内法规及其他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仅构筑起了请示报告制度体系,而且明确了党组织请示报告工作、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运行机制,为全党开展请示报告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利于推动请示报告工作全面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第四,请示报告制度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同时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长期性的制约因素。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请示报告制度有着独特的制度优势。然而,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还存在着请示报告意识不强、内容把握不准确、程序方式不规范、打折扣、搞变通、不实事求是等问题。深究起来,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无外乎有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不强、制度执行存有偏差、自身利益在作祟以及请示报告制度规定的不完善等。第五,进入新时代,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请示报告制度的最高政治原则得到了强化,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供了制度工具和有力支撑。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执政环境,不断完善请示报告制度,推动全党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谋篇布局,激发请示报告制度的内生动力、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作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发挥批示指示制度的下行复合功能、通过“学、用、考”方式确保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到位。
薛明月[3](2021)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区域空间得以快速重构,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群的崛起成为空间重构的较高发展形式。而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使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将迎来新一轮重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其高质量发展成为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题。基于此,本课题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开展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以期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实践参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范式,为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以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文献的基础上,以系统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理论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城镇体系中经典研究范式为切入点,总结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的演变规律,探析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并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适宜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高质量发展测度→空间结构识别→高质量发展与空间结构关系→优化对策”的研究思路,创新性地展开了高质量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1)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测度与分析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其时空演变格局。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平稳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各维度时空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城市群内部表现出不均衡不协调的格局,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2)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在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层面,分别采用城市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则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维度展开测度与分析。在人口规模方面,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已形成4个超大城市、2个特大城市、33个大城市、31个中等城市、106个小城市的等级规模体系,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小城市数量众多,中等城市发育不足;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等级序列中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断层,等级规模结构偏离金字塔式分布;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完备的金字塔式等级规模结构。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首位度中除珠三角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较为均衡外,其余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均存在失衡现象。东部沿海城市群中除山东半岛城市群趋于集中且呈双中心分布外,其余城市群均为分散且服从单中心分布结构。在经济规模层面,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等级差距较大,城市经济等级规模相对分散,经济首位城市垄断性较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较为均衡,城市经济等级规模分布相对集中。在城市群职能结构方面,分别从职能规模、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三个方面反映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的职能结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制造业、建筑业、金融房地产业、机关团体服务业是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本职能,能源生产与采掘业、交通仓储邮电业、商业、社会服务业和科教文卫服务业为非基本职能,其中制造业成为东部沿海城市群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各城市群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变化不大;城市群职能规模扩张趋势明显,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各城市群内部超大、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较强,城市职能规模持续扩大,中小城市人口规模较小;东部沿海各城市群的专业化部门较少,各部门的职能强度均不高,各城市群内部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的专业化部门数量总体变化较大。从具体行业职能强度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能源生产与采掘业和交通邮电仓储业、珠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长三角城市群的建筑业和金融房地产业分别为东部沿海城市群中最强的行业;此外,商业和社会服务业主要布局在城市群的省会城市、直辖市等中心城市;科教文卫服务业和机关团体服务业的职能强度总体较弱。在联系网络方面,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低于各城市群内部网络密度,呈现“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海西城市群”的格局,城市群间联系网络差异逐渐缩小;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度数中心度值不断提升,高值区主要以城市群内省会城市、直辖市集中分布;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呈现非均衡性空间分布特征;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凝聚子群逐渐由4个二级层面子群、8个三级层面子群演变为4个二级层面子群、7个三级层面子群,各层级子群内部构成变化较大。(3)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质量发展指数也得以相应提高。东部沿海城市群不同规模城市差距明显,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而且差距不断拉大,但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研究时期内各城市经济集中度变动较为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2008和2018年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首位,成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能源生产与采掘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末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对外联系强度与高质量发展在置信度为0.01水平上存在显着的高度相关关系,但二者的空间关联性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出高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低高质量发展、中等对外联系强度—中等高质量发展四种组合类型的空间关联关系。(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明晰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并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从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三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六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
王莹[4](2021)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开启了新征程。新的话语语境扩大了新的话语主体、催生了新的话语内容、拓展了新的话语载体。进一步研究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气派、呈现中国风格、阐释中国特色,而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的相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理论的理论之源。回顾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发展历程,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之路经历了竞争赢得、确立探索与调整巩固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如何建设问题一直以来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建设进入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在牢牢把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定话语立场,进一步扞卫话语阵地;提高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主旋律,进一步传播正能量。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环境、话语评价几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呈现出表达诉求现实化、话语场域国际化、舆论场域扩大化、交流方式互动化的时代特征。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话语诉求的多元化、圈层文化的封闭性、网络言论的自由化都给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面对这些挑战,今后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还需从原则、机制和路径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
陈勇[5](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覃宇德[6](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陈薇[7](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走进新时代直面新课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及党的理论创新而言,则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同时,构建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积极回应,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回答好这一课题,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目标,面向实践、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阐释好中国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经验,讲述好一个文明大国的故事。一般而言,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和支撑的,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任何思想、价值和主张,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话语体系展现出来,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对思想理论体系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会随着时代主题、历史方位及党的治国理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正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首先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并阐述了展开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对不同时期领导人意识形态话语的发展作了梳理,并分析了话语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性。最后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核心,从表达方式,构建路径,构建意义三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发展的主要内容作了详尽阐释。众所周知,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所以,只有符合历史方位、政治需求及人民所需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才能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权、管理权,也才能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汪敏林[8](2020)在《现代化进程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新问题和新路径研究 ——基于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①。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乡村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水平的发展。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要立足于乡村实际,积极挖掘当前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中的痼疾顽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探索出一条有效解决新问题的新路径。以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目的,探讨当前乡村治理能力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路径,对于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分析和探讨乡村治理能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之上,基于对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梳理研究,着重缕析了近年来各地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取得的诸多成效,囊括了党委领导能力、政府负责能力、民主协商能力、社会协同能力、公众参与能力、法治保障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七个方面。实现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在剖析当前我国乡村治理能力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以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之上,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20字方针,提升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融合力、乡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乡村优秀文化的凝聚力、乡村基础设施的支撑力和乡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力。
许晓勤[9](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一个侨务大国,华侨华人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统一战线理论及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侨务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侨务理论,特别是胡锦涛同志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侨务工作“三个大有作为”的科学论断,深刻阐明了侨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侨务工作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当前,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对华侨华人的研究至今还只是“学术性学科”,还未被列入官方的学科目录中。本文围绕“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这一主题,立足于传统历史学的研究结论,从政治学、法学等视角,以整体角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及双重关系原理,以侨务理论的形成、发展为主线,对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在侨务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侨务问题的基本认识进行梳理;在系统阐述侨务理论形成背景和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分析和解读侨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特点。通过对侨务实践案例的分析,洞悉当今侨务工作面临的挑战,试图总结经验、规律以期完善侨务理论,探寻其未来发展趋势。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服务论、侨务资源论和侨务大局观;具有指导思想从统一战线向合作共赢发展、涵养对象从“以老一辈为主”向“新老结合”发展,工作重心从“以国内为主”向“国内外并重”转移等特点,遵循“以侨为本”及“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实践分析,归纳出当前侨务工作还面临着为侨服务建设体系不健全、华裔新生代与祖籍国之间关系不紧密、侨务工作与国家战略对接的发展机制不完善等挑战。当下,应以侨务工作的现实问题为重点,深化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构建中国特色侨务理论体系为总方向,努力提高为侨服务意识、涵养侨务资源意识和大局意识。
彭伟[10](2020)在《数字增强体验时代下主题度假区的异托邦空间范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主题度假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主题度假区中的主题化和空间媒体的背景、驱动因素和超真实特征。主题度假区重新定义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体验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以回应他们对丰富情感体验的追求,并通过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了新的空间类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体验。通过总结相关文献,本文论证了主题度假区如何被视为“景观与消费的城市圈地”,以及其如何体现沉浸式的主题空间、卓越的消费主义和积极响应数字媒体时代的空间需求的特点。为了研究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了解释主义的方法,通过相关学者理论的启发、应用及分析,试图建立研究对象的概念和逻辑。同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研究对象,通过实例清晰阐述观点。基于这些分析,本研究认为,能够对当代的主题度假区建立新的概念框架,以适应近年来发生的关键演变。文丘里关于拉斯维加斯主题度假区提出的对立的二元论将表现形式描述为要么是嵌入结构的(“鸭子”)和要么就是分离的(“装饰的外壳”)。通过对其修改,本论文针对当代主题度假区引入了新的范式,将文丘里的二元论拓展为一个微妙的三位一体结构,由简单的(“鸭子”),双重的(“面具鸭”,作为修订后的“装饰的外壳”)和概率的(“数字鸭”)表征形式组成。异托邦理论被应用来分析研究对象和概念。异托邦的理论为探索主题度假区的沉浸感,差异性和权力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构成了分析这些综合体验场所的逻辑基础。本文的分析过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部分(前三章)是背景概述和现象研究,着重分析主题度假区空间中的主题化和空间媒体以及它们带来超真实的体验特征,第三部分为模式呈现,提出新的概念框架以探索主题度假区呈现的空间范式。最后一部分运用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对本文发现的特征和范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本研究属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国家创意艺术与工业研究院合作协议下的建筑学硕士双学位项目。本文对数字化增强体验影响下以主题度假区为代表的景观与消费的城市圈地的认识、评价和建设提供了一些启示,主要篇幅集中在对研究对象的现象分析,理论溯源和概念构建而非具体设计措施的陈述,试图弥补目前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不足。
二、紧扣时代主题 加快宁波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紧扣时代主题 加快宁波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演聚焦社会热点,节目缺少沉潜提炼 |
二、重大活动如数举办,实施效果存有遗憾 |
三、艺术传承任务艰巨,人才培养有待推进 |
四、艺术传播遭遇疫情,网络助力减少梗阻 |
五、学术探讨形式多样,传播载体实现突破 |
(2)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请示报告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威观的发端与发展 |
2.1.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
2.1.2 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教训 |
2.1.3 对“反对一切权威”思想的批判和斗争 |
2.1.4 《论权威》及其它着作的理论总结 |
2.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权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2.1 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建立党中央权威 |
2.2.2 在巩固苏维埃政权中维护党中央权威 |
2.2.3 在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树立执政党权威 |
2.2.4 列宁领导核心制的确立、维护与延续 |
2.3 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的塑造、形成与发展 |
2.3.1 政党权威观念的前提与塑造 |
2.3.2 政党权威的形成、突破与底色 |
2.3.3 政党权威的实现逻辑和基本特征 |
第3章 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逻辑 |
3.1 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 |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切服从于战争的领导法则 |
3.1.2 新中国成立初期:构筑自上而下的执政党领导体制 |
3.1.3 改革开放新时期:拓展了从严治党的崭新功能 |
3.1.4 进入新时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
3.2 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动力 |
3.2.1 领导权问题是一切革命运动的首要问题 |
3.2.2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现实要求 |
3.2.3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驱动 |
3.2.4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需要 |
3.3 请示报告制度的历史发展经验 |
3.3.1 党内民主与集中相统一 |
3.3.2 党员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
3.3.3 中央统一领导与地方自主性相统一 |
3.3.4 领袖权威与政党权威相统一 |
第4章 请示报告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 |
4.1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的出台 |
4.1.1 制定《条例》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
4.1.2 定义“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基本概念 |
4.1.3 明确开展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的基本原则 |
4.1.4 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的工作体制 |
4.2 党组织请示报告工作的运行机制 |
4.2.1 请示报告的主体 |
4.2.2 请示报告的内容 |
4.2.3 请示报告的程序和方式 |
4.2.4 请示报告督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
4.3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工作机制 |
4.3.1 领导干部作为报告主体的界定 |
4.3.2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内容 |
4.3.3 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工作机制 |
4.3.4 严格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和运用 |
第5章 请示报告制度的优势与现状分析 |
5.1 请示报告制度的显着优势 |
5.1.1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
5.1.2 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
5.1.3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5.1.4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5.2 请示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5.2.1 请示报告意识不强 |
5.2.2 请示报告内容把握不准 |
5.2.3 请示报告程序和方式不规范 |
5.2.4 在请示报告上打折扣、搞变通、不实事求是 |
5.3 请示报告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 |
5.3.1 制度意识不强 |
5.3.2 制度规定不够完善 |
5.3.3 制度执行存在偏差 |
5.3.4 自身利益在作祟 |
第6章 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请示报告制度的最高政治原则与实践要求 |
6.1 激发请示报告制度的内生动力 |
6.1.1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
6.1.2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 |
6.1.3 强化制度意识,增强制度执行力 |
6.1.4 提高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
6.2 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6.2.1 政治控制与党的全面领导 |
6.2.2 请示报告制度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6.2.3 置于中国党政体制之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2.4 作为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 |
6.3 严格执行作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3.1 权威、领导与服从:党的纪律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
6.3.2 作为政治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3.3 作为组织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3.4 作为工作纪律的请示报告制度 |
6.4 发挥批示指示制度的下行复合功能 |
6.4.1 批示指示的概念与特征 |
6.4.2 批示指示的运行机制 |
6.4.3 批示指示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6.4.4 批示指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
6.5 通过“学、用、考”方式确保请示报告制度落实到位 |
6.5.1 做好请示报告制度的学习培训工作 |
6.5.2 制定好请示报告制度的具体落实措施 |
6.5.3 加强对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3)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城市群空间重构 |
1.1.1.2 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现实选择 |
1.1.1.3 东部沿海城市群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2.1 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1.2.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研究 |
1.2.3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 |
1.2.4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方法 |
1.2.5 研究评述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群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空间结构 |
2.1.4 城市群空间结构 |
2.1.5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2.3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2.4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 |
3.1 研究范围及发展现状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研究区域发展现状 |
3.2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3.2.1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3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3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
3.3.1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变特征 |
3.3.2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 |
第4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 |
4.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1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测度方法 |
4.1.2 基于人口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3 基于经济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4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
4.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
4.2.1 城市群职能结构测度方法 |
4.2.2 东部沿海城市群基本职能判定 |
4.2.3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规模演变 |
4.2.4 东部沿海城市群专业化部门演变 |
4.2.5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强度的演变特征 |
4.2.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
4.3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演变分析 |
4.3.1 城市群联系网络测度方法 |
4.3.2 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特征 |
4.3.3 东部沿海城市群个体网络特征 |
4.3.4 东部沿海城市群关联线特征 |
4.3.5 东部沿海城市群凝聚子群演变特征 |
4.3.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关联分析 |
第5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
5.1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
5.1.1 完善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发展 |
5.1.2 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 |
5.1.3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
5.1.4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
5.1.5 全面改善民生,助力共享发展 |
5.2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
5.2.1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优化思路 |
5.2.2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优化思路 |
5.2.3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优化思路 |
5.3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
5.3.1 完善城市群等级规模体系,提升不同城市的功能效益 |
5.3.2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强化城市群群内群际空间联系 |
5.3.3 明确城市职能定位,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
5.3.4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5.3.5 共建生态宜居城市群,推进绿色城市群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之源与历程回顾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的相关理论 |
一、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 |
二、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建构 |
三、如何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程回顾 |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赢得阶段(1921-1949)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确立探索阶段(1949-1978) |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调整巩固阶段(1978-2012) |
第二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价值意蕴 |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丰富发展阶段(2012-2017)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转型升级阶段(2017-至今)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蕴 |
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二、坚定话语立场和扞卫话语阵地 |
三、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自信 |
四、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 |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时代特征 |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扩大话语主体 |
二、丰富话语内容 |
三、创新话语载体 |
四、优化话语环境 |
五、严格话语评价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时代特征 |
一、表达诉求现实化:话语表达注重主体需求 |
二、话语场域国际化:对外话语彰显中国气派 |
三、舆论场域扩大化:舆论场域实现同频共振 |
四、宣传方式互动化:话语交流实现双向互动 |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 |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消解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力 |
二、话语诉求的多元化减弱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话语凝聚力 |
三、圈层文化的封闭性降低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力 |
四、网络言论的自由化弱化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话语规范力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实践进路 |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原则遵循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机制完善 |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
2.2.1 《毛选》英译研究 |
2.2.2 《邓选》英译研究 |
2.2.3 《习谈》英译研究 |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批评话语分析 |
3.2 翻译规范 |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
3.3.3 权力关系 |
3.3.4 意识形态 |
3.3.5 历史性 |
3.3.6 中介性 |
3.3.7 阐释性 |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1 比喻简述 |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
4.3.2 分析 |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创新 |
7.4 启示 |
7.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评析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2.2.1 健体修身养性 |
2.2.2 思想道德濡化 |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
3.2.2 传承路径单一 |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
4.4.1 统筹与合力 |
4.4.2 创造与创新 |
4.4.3 信任与沟通 |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
5.3.1 搭建传承平台 |
5.3.2 拓展传承面 |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
6.2.1 社团教学 |
6.2.2 社团活动 |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话语体系 |
2.1.3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2.1.4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
3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历史嬗变 |
3.1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历史进程 |
3.1.1 毛泽东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 |
3.1.2 .邓小平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变 |
3.1.3 江泽民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发展 |
3.1.4 胡锦涛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延续 |
3.1.5 习近平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 |
3.2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历史嬗变的原因 |
3.2.1 时代语境变化的需要 |
3.2.2 政治环境变化的需要 |
3.2.3 自身实践发展的需要 |
3.3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历史嬗变的逻辑 |
3.3.1 理论与实践结合 |
3.3.2 借鉴与融合共存 |
3.3.3 继承与创新统一 |
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面临的挑战 |
4.1 西方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
4.1.1 西方敌对势力文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强势渗透 |
4.1.2 西方国家“话语霸权”的威胁 |
4.1.3 西方国家以技术优势为控制的意识形态网络围攻 |
4.2 思想舆论斗争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 |
4.2.1 多元价值取向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
4.2.2 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
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内容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主题 |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5.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5.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表达方式 |
5.2.1 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相互融合 |
5.2.2 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相互拓展 |
5.2.3 理性话语与感性话语相互并进 |
5.2.4 对内宣传话语与对外传播话语相互映衬 |
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的路径 |
5.3.1 坚定马克思主义话语自信 |
5.3.2 注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 |
5.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话语 |
5.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的意义 |
5.4.1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领导权 |
5.4.2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5.4.3 提升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8)现代化进程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新问题和新路径研究 ——基于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乡村治理能力的概念及其理论阐释 |
一、乡村治理能力的内涵界定 |
(一)治理的内涵 |
(二)乡村治理能力的内涵 |
二、乡村治理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西方社会治理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
(三)中国社会治理思想 |
第三章 近年来各地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基层党委领导能力建设 |
(一)基层党组织先进性提升 |
(二)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增强 |
二、基层政府负责能力建设 |
(一)财政收支分配合理 |
(二)市场调节能力优化 |
(三)社会管理效率提升 |
(四)公共服务便民利民 |
(五)制度建设渐成体系 |
三、基层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能力建设 |
(一)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增强 |
(二)管理的专业性有效性强化 |
(三)监督的公开性透明性优化 |
四、基层法治保障能力建设 |
(一)规范程序促进严格执法 |
(二)独立使权保障公正司法 |
(三)多管齐下助推全民守法 |
五、基层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
(一)基础设施平台有效搭建 |
(二)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壮大 |
第四章 当前乡村治理能力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
一、当前乡村治理能力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
(一)快速城镇化和农村空心化的“矛盾对冲” |
(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双重制约” |
(三)村民自治和德治法治的“三治分离” |
(四)公共供给与基层需求的“供需矛盾” |
二、当前乡村治理能力建设面临新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地理环境复杂闭塞 |
(二)保障机制尚未成熟 |
(三)法治德治意识淡薄 |
(四)供需矛盾难以调节 |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新路径 |
一、政治上实现治理有效,提升“三治合一”的融合力 |
(一)健全自治管理体系,探索自治道路 |
(二)落实基本德治准则,彰显德治价值 |
(三)强化乡村法治建设,发挥法治作用 |
二、经济上实现产业兴旺,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
(一)夯实产业服务基础,解决无钱发展的问题 |
(二)健全产业服务机制,解决无权发展的问题 |
(三)提升产业服务能力,解决无能发展的问题 |
三、文化上实现乡风文明,提升乡村优秀文化的凝聚力 |
(一)弘扬科学思想,破除歪风陋俗 |
(二)注重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平台 |
(三)突显地方特色,形成文化名片 |
四、社会上实现生活富裕,提升乡村基础设施的支撑力 |
(一)从城乡二元化向城乡一体化迈进 |
(二)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
五、生态上实现生态宜居,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力 |
(一)增强绿色理念,强化环保氛围 |
(二)常态生态治理,落实落细落小 |
(三)严格环保督察,建成长效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形成的背景 |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新世纪以来侨情的变化特点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一战线理论 |
二、新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的侨务思想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一、初步酝酿阶段——“两个服务”的提出 |
二、逐步成熟阶段——“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三、丰富发展阶段——“根、魂、梦”的提出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内容与原则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核心内容 |
一、“两个服务”论 |
二、“侨务资源”论 |
三、“侨务大局”观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原则 |
一、以侨为本原则 |
二、合作共赢原则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特点与价值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创新特点 |
一、指导思想:从“统一战线”向“合作共赢”发展 |
二、涵养对象:从“以老一辈为主”向“新老结合”发展 |
三、侨务重心:从“以国内为主”向“国内外并重”发展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时代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侨务理论体系 |
二、指导和促进新世纪侨务工作的科学发展 |
三、影响和深化世界对我国侨务经验的认识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的践行 |
一、着力构建海内外为侨服务体系 |
二、密切华裔新生代与祖籍国联系 |
三、加强侨务工作与国家战略对接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实践面临的挑战 |
一、海内外为侨服务建设体系不健全 |
二、华裔新生代与祖籍国之间的情感关系不紧密 |
三、侨务工作与国家战略对接的发展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对未来侨务工作的启示 |
一、健全海内外为侨服务体系 |
二、加强华裔新生代与祖籍国之间的情感关系 |
三、完善侨务工作与国家战略对接的发展机制 |
四、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侨务工作经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数字增强体验时代下主题度假区的异托邦空间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数字增强体验时代下的异托邦 |
1.2 研究对象:主题度假区作为景观与消费的城市圈地 |
1.2.1 城市圈地(urban enclosures) |
1.2.2 景观与消费(spectacle and consumption) |
1.2.3 主题度假区作为景观和消费的城市圈地 |
1.3 研究内容:主题度假区中的主题化与空间媒体的超真实性 |
1.3.1 主题化(theming)与材料模拟 |
1.3.2 空间媒体(spatial media)与数字增强 |
1.3.3 超真实(hyperreality)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文献 |
1.4.2 国外相关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主题度假区的主题化与超真实 |
2.1 主题化和主题空间 |
2.1.1 主题化和主题空间的概念 |
2.1.2 主题化的扩散 |
2.1.3 主题化的原因和目的 |
2.2 主题化和主题元素 |
2.2.1 历史文化元素与主题化 |
2.2.2 艺术元素和主题化 |
2.2.3 自然元素和主题化 |
2.3 主题化和主题的组织 |
2.3.1 主题的数量 |
2.3.2 主题的可读性 |
2.3.3 主题的延伸 |
2.4 主题度假区主题空间的超真实性 |
2.4.1 超真实和模拟 |
2.4.2 视觉模拟 |
2.4.3 价值模拟 |
2.4.4 事件模拟 |
2.5 模拟的逻辑和超真实 |
2.5.1 模拟的意义 |
2.5.2 放弃与获得 |
2.5.3 氛围的营造 |
2.6 主题空间中关于超真实性的风险 |
2.6.1 价值观的差异 |
2.6.2 亵渎的风险 |
2.6.3 对公共性的侵蚀 |
第3章 数字增强体验时代的空间媒体与超真实 |
3.1 数字增强体验时代的主题空间 |
3.1.1 主题空间的数字增强体验 |
3.1.2 空间媒体与虚拟空间的增强体验 |
3.1.3 建立一种新的身份感 |
3.1.4 在场与不在场 |
3.1.5 控制和边界 |
3.2 数字增强体验时代的超真实 |
3.2.1 空间媒体反映并增强空间体验 |
3.2.2 空间媒体改变社会生活的参与性 |
3.2.3 空间媒体发展新的空间性 |
第4章 数字增强体验时代的空间范式 |
4.1 城市模型和空间范式的逻辑 |
4.2 经典范式:“鸭子” |
4.2.1 京剧的角色 |
4.2.2 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织物逻辑” |
4.2.3 经典建筑与“鸭子” |
4.3 材料模拟的空间:“面具鸭”的范式 |
4.3.1 舞龙的角色 |
4.3.2 柯林·罗的拼贴城市 |
4.3.3 主题化和“面具鸭” |
4.4 数字增强空间:“数字鸭”的范式 |
4.4.1 精灵宝可梦GO的角色 |
4.4.2 吉尔·德勒兹的集合理论 |
4.4.3 空间媒体与“数字鸭” |
第5章 基于异托邦的主题度假区空间范式分析 |
5.1 乌托邦与异托邦 |
5.2 异托邦六原则 |
5.3 基于异托邦六原则的空间范式分析 |
5.3.1 普遍性和多样性 |
5.3.2 同步性 |
5.3.3 空间的并置 |
5.3.4 时间的异化 |
5.3.5 封闭与开放 |
5.3.6 幻觉和补偿 |
5.4 对未来的启示 |
5.4.1 “鸭子” |
5.4.2 “面具鸭” |
5.4.3 “数字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紧扣时代主题 加快宁波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J]. 吴文科,赵倩,田莉,王晶. 文化艺术研究, 2021(03)
- [2]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研究[D]. 卢亮亮.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D]. 薛明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 王莹. 扬州大学, 2021(09)
- [5]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研究[D]. 陈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现代化进程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新问题和新路径研究 ——基于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分析[D]. 汪敏林. 集美大学, 2020(08)
- [9]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侨务理论研究[D]. 许晓勤. 华侨大学, 2020(01)
- [10]数字增强体验时代下主题度假区的异托邦空间范式[D]. 彭伟. 湖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