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康景铭[1](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新疆援建工作力度的加大,新疆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2019年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9年底,新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1.87%。但与《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提出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即到202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8%,203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66%至68%,因而新疆城镇化进程还任重道远。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新疆农村劳动年龄人口882万人,女性劳动年龄人口424万人,而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为340万人,占比80.19%。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滞后是影响新疆城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新疆是全国贫困县数量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相较于社会兜底与各种补贴救助等扶贫措施,就业扶贫更具有稳定性、可持续性与长效性。因此,妥善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既是加快新疆城镇化进程,推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新疆打赢与巩固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等,选取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伊犁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的400位少数民族农村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转移就业和转移意愿的情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素三个维度选取变量,从是否发生转移和是否愿意转移两个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就业层次不高、劳动技能缺乏等问题,文化程度、国语水平、户籍制度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行为,限制了她们就业行业、收入和发展空间。为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要提高女性就业意识,提升女性人力资本;二是要完善女性就业政策;三是要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增加转移就业机会。
刘全[2](2020)在《林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政府管理建筑业视角》文中提出迈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城乡协调发展更为紧迫,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显得很重要。河南省林州市农业发展受山地环境、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限制,农业收入较少,而从事建筑业的经验和较高收入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的方向,超过60%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建筑行业。发展建筑业经济有利于林州走经济高质量新发展道路,快速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农民致富,取得的收入更有利于建设当地多元化经济。全文通过梳理归纳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当地建筑行业吸纳就业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访谈相关人员、案例分析等办法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提高林州市建筑业转移就业的研究对策,总结林州转移建筑业就业的基础条件、政策因素、发展模式的经验。当前,社会经济进入深化改革期,政府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被动等待、过度转移、投入寥寥等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林州建筑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益模式,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搞农村改革的成效。经过研究发现,林州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建筑企业参建的工程“技艺精”、“质量硬”,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能够充分得到甲方的满意和认可,农村剩余劳动力反映收入也较高,年人均纯收入有5万元左右,逐渐向城市落户或迁移出本地农村,同时林州建筑企业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能叫响“林州建筑”这一品牌,享誉“中国建筑之乡”。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建筑业就业,共同发展的模式,是一条能被借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总结林州有关政策扶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建筑产业以及直接或间接促进转移的现状,归纳特征及转移实际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未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张光辉[3](2019)在《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转型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存在,反映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二元对比系数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和我们发展程度大致相同的发展中国家水平(1)。由于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工农间与城乡间的巨大二元反差,依然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元经济转型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88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2),但这些转移人口只是基本完成了职业上的非农化转变,却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长期候鸟式往返于乡城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引发了诸多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如果说,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以低劳动力成本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虽然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作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但也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职业转变和市民身份转变作为同一过程,受此影响,国外学者很少专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我国学者虽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涵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策等方面。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尝试以二元经济转型为视角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农民工市民化如何促进二元经济转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农民工的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大方面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并把农民工市民化看作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概述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重点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增加劳均耕地面积,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释放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城镇化转型,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融合。第二,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运用历史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非均衡制度变迁为背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城镇化、半城镇化的路径特点;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其变动趋势;从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市民化融入现状;基于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结论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54.9%。第三,分析了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不利于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是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制约了消费需求扩大,还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利于农业与非农产业、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使其难以彻底退出农业生产,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相应扩大,反而由于农地非农化等因素持续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待遇低,使他们成为城镇中的边缘群体,导致了城镇内部的二元分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把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第四,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农民工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四个症结性难题。形成上述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也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财政体制。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论是户籍制度变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五,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症结性难题及其制度性成因,从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深化户籍及其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财产性收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陈艳平[4](2019)在《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始终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议题,对于新疆而言农村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实现转移就业是重中之重。在新疆南疆的农村地区,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多年来,新疆南疆地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始终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促进新疆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南疆农村村民脱贫致富,不仅影响着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还关乎着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向西开放的大局。本文主要是针对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展开一个较为体系化的调查与研究,在对南疆整体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喀什地区某县六个村为个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整理分析,最终尝试性的分析影响南疆全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及当前南疆地区在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方面提出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本文整体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框架设计。第二部分:系统理论的分析南疆农村地区的基本状况。本文若想要研究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就需要对整个南疆以及南疆农村地区的基本状况做一系统的了解,也为后面案例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三部分:论述当前自治区在转移富余劳动力方面所采取的举措以及自治区在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选取角度对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个案分析。经过笔者对现有研究成果的阅读和分析,认为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需要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调查村的基本状况,调查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形成系统性的分析成果。第五部分:根据现有研究成果,通过对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理论性分析以及以喀什地区X县六个行政村为个例的实际调研分析,尝试性的提出影响南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第六部分: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以及系统的分析,最终尝试性的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裴新伟[5](2019)在《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农民阶层分化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性社会运动,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农民阶层分化的深入,民众的生活水平整体提升、思想观念深入转变、社会结构趋于合理,获致性因素在个人实现阶层转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征仍然比较明显,加之个体所处的阶级阶层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在社会结构变动中的利益得失和对现象的判断能力也不相同,势必会出现某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阻碍着新时代的农民阶层分化。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并制定应对措施,以此推进农民阶层分化和全面现代化进程。梳理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新变化,发现其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促成性因素、限制性因素和相机性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因素对农民阶层分化的作用也不相同。伴随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进行、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与城乡结构继续变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生变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控制性功能渐弱和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继续提高等。以农民阶层分化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为重点,参考国外经验,研究发现农民阶层分化的宏观趋势是:分化的力度将继续加大、分化的速度将先降、再增、后稳定,分化的区域不平衡性将持续得以缓解,城市群仍是人口的主要流入地等。中观趋势是:农业劳动者继续减少与现代农业经营者持续增加、农民工规模达到顶峰与内部结构深刻变革、乡村民营经济就业人员的规模会略有缩减,以及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管理者将持续向城市转移等。微观趋势是:在2030年左右,农业劳动者将减少至5800万人左右,乡村个体劳动者与私营企业主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下降约0.84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将增长至约1.4亿人,乡村社会管理者与知识分子规模将随着人口向城市流入而逐渐减少,分别减少至680万人和425万人左右,现代农业经营者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达到约10%,乡村的儿童与老年人在乡村人口中的占比将上升至26%,以及非进城外出农民工总量仍在3300万人左右等。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中的各种问题依然存在,并可能诱发各种矛盾。这些问题或矛盾在经济发展和农民阶层分化中产生,仍要在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和农民阶层分化中解决。因此,需要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入口,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加快发展农村各类教育以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乡村基础,以及通过深化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促进农民阶层分化深入发展,推进全面现代化进程。
叶万春[6](2018)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XX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众多,国情决定了要国富民强,必须落实三农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职业教育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稳步、有序推进的重要措施,但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得不断加快,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学校参加农村劳动力培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及目前转移培训开展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目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效快速转移和国家“三农”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本研究以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研究等方法,分析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转移培训的特点,了解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发现学校存在培训对象参差不齐、课程改革力度不够、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培训模式单一、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职业指导教育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其相关的制约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对成都市XX职业学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要解决职业学校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入手,从政府角度加强统筹规划,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要深化职业学校内部的改革,如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办学特色,扩大学校宣传力度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最后,要激发社会办学活力,通过与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组建内部职教集团,与高职院校组建中高职衔接教育集团,不同圈层的职业学校互动,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等方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率。
万军[7](2018)在《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源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存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的现实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切实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教育获得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从而对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现实需求。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条件,制度创新则是保障与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面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致力于研究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问题,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相应创新成果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揭示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含义及其所具有的经济学特征。分析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含义,是指“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为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各方的需求以及增进各方的利益,而开展相关职业教育活动的过程”,并提出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是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功能的观点;依据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指出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服务既具有私人物品特征,也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既能给接受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体或组织带来私人效用,也能产生正外部性并给社会带来公共效用;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进行了剖析,需求方面,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动因在于提升知识与技能水平以增加就业收益,企业的主要动因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以提高经营效益,社会的主要动因在于扩大技能型劳动力的供给以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供给方面,把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划分为转移前职业教育与转移后职业教育两类,指出供给主体是提供具体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体或组织,即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机构。二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基本含义、内容构成及制度功能进行了研究。在梳理分析教育制度概念和职业教育制度概念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是指“约束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活动中各方行为的一系列正式规则的总和,包括法律、法规与政策等”,并指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属于职业教育制度的范畴,构成职业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属于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在分析正式制度所具有的与政府不同管理层级相对应的特性基础上,论述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构成,是由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不同层次的正式制度中相关的正式规则所构成,指出每一层次的制度都包括了法律法规、大政方针和政策文件等三方面内容,并具体分析了每一层次制度的组成及典型的制度安排;分析指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交易费用偏高与收益不确定性等两大问题,从消除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各方从职业教育服务中获取收益的角度,提出降低职业教育服务的交易成本和减少职业教育服务的不确定性是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为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公共收益提供激励的功能。三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的基本含义进行了阐述,是指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的相关行为主体为了获取更大的职业教育服务收益,而主动实施的变革既有相关制度或创造新制度的行为;分析了作为正式制度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制度创新主体,提出凡是参与正式制度形成过程的主体都会对制度创新的结果产生影响,因而也构成制度创新的潜在主体,进而提出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方与供给方均是制度创新的潜在主体,包括政府、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和职业教育组织等;分析并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方式有两类,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制度创新属于强制性制度创新,而由其他主体发起并推动、政府也同时参与的制度创新兼具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特征,属于混合式制度创新;提出了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过程分析框架。四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各制度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是揭示了各制度创新主体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提出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公益性”与“强制性”特征,主要作用在于弥补社会的制度供给不足、增加制度框架的稳定性、确保规则执行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以及降低制度供给的成本等,引致政府的制度非均衡主要有四方面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生产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提出素质提升的新需求,农村劳动力供给状况变化导致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快速消失,以及相关制度选择集合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领域的利益结构产生深刻影响等;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导致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也发生改变,具有更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更高,由此产生了对能促进其接受更多职业教育服务的制度的新需求;提出企业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作为生产要素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经济价值提升,导致企业雇佣农村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上升,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产生了对职业教育不断增加的需求,并产生了对能够满足其增加的职业教育服务需求的制度的新需求;提出职业教育组织产生制度非均衡的原因在于,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职业教育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扩大职业教育组织的收益。五是对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所遵循的特定模式进行了研究。面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活动,构建了一个综合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为研究不同制度创新主体的制度创新行动如何发生与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基于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构建了一个面向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农村劳动力、企业、职业教育组织和政府的制度创新行动的路径与方向分别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各制度创新主体从制度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制度创新活动背后遵循的独特逻辑,为推动制度创新活动开展以达成预期的制度创新结果提供有益的指引。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大背景下,本研究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如何更好的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的个人与社会收益,促进职业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研究在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制度的界定、制度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于丰富与职业教育制度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成果,以及拓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范围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韩秀娟[8](2018)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脱贫研究 ——以化隆“拉面经济”为例》文中认为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40年的努力,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在我国推进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成为最突出的制约因素。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否得到持续增加,决定了整个农村、农业的发展,也决定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一个以回族为主,藏、汉、撒拉等民族聚集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境内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可耕种土地面积又很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下。改革开放后,化隆县通过发展拉面经济模式,促进了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了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通过外出从业人员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带动了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助推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本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脱贫为研究对象,具体以化隆“拉面经济”模式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综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三种研究方法,回顾了化隆“拉面经济”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拉面经济模式的脱贫效应,主要包括: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思想观念转变、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参与社会服务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化隆“拉面经济”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快化隆拉面经济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化、连锁化发展,进一步发挥拉面经济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作用,实现贫困地区农牧民整体脱贫,实现全面小康。
雷斌[9](2017)在《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均等化的过程。如何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地享有与城镇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在考虑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如何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差异,在考虑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文献,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不多,对其配置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很少。大多数的研究都停留在定性描述农业转移劳动力公共服务的内涵、区域现状、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均建立在无空间效应的假设基础上,并使用忽视空间效应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模型估计,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模型的设定偏差问题,致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和推论不够完整、科学,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本文首先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转移劳动力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情况,并将几种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空间计量模型建立及检验和溢出效应模型建立及应用方面分别予以述评。其次,对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现状进行分析,从经济基础、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AHP和熵值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对每个指标赋予权重,测算出湖北省12个地级市2007—2014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运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以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发现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系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变异系数处于较高的水平,均等化程度显着降低。从基尼系数来看,湖北省地级市整体的基尼系数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程度逐渐加剧。通过核密度估计可以看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偏态的双峰分布的总体态势基本不变,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处于两极分化的形势。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总体上普遍进步,但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增长幅度显着不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上呈现出的两极分化趋势逐渐缓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再次,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定性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再借助于湖北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的面板数据,建立基于空间权重矩阵,探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利用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测算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发现:(1)2007到2014年湖北省各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全局自相关指数均为负值,相关系数在-0.26到-0.22之间逐年递增通过显着性检验;2014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与2007年保持大致相同的态势。(2)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角度,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可归因于如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分权状况、政府支持力度、供给成本和城乡二元结构。由于SLM模型比SEM模型更适合解释自变量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影响,运用SLM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财政分权状况、政府支持力度、城乡二元结构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供给成本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不显着的正向影响。最后,从制度、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三个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机制进行创新,并且从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路径、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公共服务配置实践探索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俊霞[10](2013)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由来以久,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不再是土地问题,而是增收问题,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充分就业。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这不但是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必经历史过程。农业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与否的重要标志。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传统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依靠人力向依靠机械的转变,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据估算,目前黑龙江省至少有300万的富余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实现非农就业。黑龙江省冬季时间漫长,耕种时间短,这样的气候特点,使得农民有大量的农闲时间。因此黑龙江省农村“两个富余”(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富余时间)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有效地将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更好地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农村家庭的非农收入,已经成为摆在黑龙江省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作的重视,为政府出台各项关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献计献策。本论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为正确认识和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上的矛盾和困境提供理论借鉴。鉴于此,本研究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内涵为切入点,界定了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非农就业等概念,以就业理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迁移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在概括总结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发展历程,分别是1978-1988年农村劳动力非就业的起步与发展阶段;1989-1991年的三年徘徊期;1992—1998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大发展时期;1999年到现在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进入全面有序发展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黑龙江省具体情况,对黑龙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现有研究资料、统计数据、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以客观的视角,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总量及特征、非农就业产业分布、行业构成、就业流向、就业途径、非农收入、创业情况等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外出就业人员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但就业区域半径较小,大多选择在省内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的现实导致其就业质量不高,大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有所增强,但通过政府、培训机构、中介等组织实现就业的比例偏低,就业途径以市场配置为主,说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和阻碍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因素。在促进因素分析中,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等微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宏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等宏观因素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阻碍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七个方面,分别为农村劳动力观念淡薄、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相关制度的制约、就业服务体系滞后、组织化程度偏低、产业结构失衡和城镇化建设滞后。淡薄的就业观念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偏低的整体素质制约非农就业质量的提升;传统的户籍制度影响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稳定性、不完善的土地制度注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彻底性、城乡不平等的就业制度堵塞了农村劳动力正规就业的渠道;滞后的就业服务体系抑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效率、偏低的组织化程度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风险和成本;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不发达制约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规模城镇化建设滞后、乡镇企业增长乏力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速度。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运用统计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农村经济发展效应、农民家庭收入增长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就业结构调整等经济效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更新农村劳动力的观念、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制度改革等社会效应。运用比较分析法,对英国、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非农化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有益启示与可借鉴之处。基于前文研究,本文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对策和建议,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分别为:进一步深化制度体制改革;拓展就业空间;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本文认为,目前城乡间有区别的制度仍然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和协调城乡关系的现实障碍,因此要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农村劳动力在黑龙江省的就业空间较为有限,因此可以从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创业带动就业几方面拓展就业空间;通过建立就业登记和备案制度、建设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工作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几方面建立健全非农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自身就业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此可以从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两方面着手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进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
1.2.2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研究 |
1.2.3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
1.2.4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劳动力 |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 |
2.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
2.1.4 少数民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就业理论 |
2.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2.3 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3章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方法 |
3.2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 |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2 调查对象转移就业情况 |
3.2.3 调查对象转移意愿情况 |
第4章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1.1 个人因素 |
4.1.2 家庭因素 |
4.1.3 制度因素 |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择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实际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
4.3.2 转移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
4.4 主要结论 |
4.4.1 自身素质偏低 |
4.4.2 就业体系不完善 |
4.4.3 就业意愿与行为悖离 |
第5章 加快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
5.1 提高女性就业意识,提升女性人力资本 |
5.1.1 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
5.1.2 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 |
5.2 完善女性就业政策,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
5.2.1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5.2.2 加强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 |
5.3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增加转移就业机会 |
5.3.1 户籍制度改革 |
5.3.2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林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政府管理建筑业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发展与形势压力 |
1.1.2 建筑业转移就业的基础 |
1.1.3 建筑业转移就业的本地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2.1 巩固现有建筑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成果 |
1.2.2 通过拉动传统基建,促进经济发展、就业稳定 |
1.3 研究意义与范围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范围 |
1.4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综述 |
1.4.2 我国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综述 |
1.5 本文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1.5.1 本文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研究的思路 |
1.5.3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2 农村剩余劳动力与转移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 |
2.1.2 农民增收与转移关系 |
2.1.3 建筑业的一些说明 |
2.2 主要理论模式简述与应用 |
2.2.1 刘易斯理论 |
2.2.2 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式 |
2.2.3 乔根森模式 |
2.2.4 托达罗模式 |
3 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建筑业转移概况 |
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与现状 |
3.1.1 我国目前转移相关政策 |
3.1.2 河南省本地转移现状 |
3.1.3 转移制约因素与政策保障关系 |
3.1.4 衍生公共问题 |
3.2 建筑业的转移作用 |
3.2.1 建筑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3.2.2 建筑业带动关联产业链发展 |
3.3 纵向比较建筑业龙头拉动与横向比较其他行业拉动作用 |
3.3.1 部分城市的建筑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3.3.2 部分城市建筑业发展政策扶持方向 |
3.3.3 其他行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4 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建筑业就业现状、问题及原因 |
4.1 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筑业就业现状 |
4.1.1 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与人口条件 |
4.1.2 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条件 |
4.1.3 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与历史条件 |
4.1.4 林州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
4.1.5 本地扶持建筑业与转移政策 |
4.2 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筑业存在问题 |
4.2.1 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增加 |
4.2.2 劳动力转移权益保障不足 |
4.2.3 劳动力转移不稳定 |
4.2.4 劳动力转移健康问题 |
4.2.5 建筑质量问题 |
4.3 林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筑业问题成因分析 |
4.3.1 政府服务农民和企业职能弱化 |
4.3.2 建筑企业管理经营理念滞后 |
4.3.3 综合抵抗风险能力弱 |
4.3.4 劳动力素质有待提升 |
4.3.5 建筑风险管控不到位 |
5 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筑业综合对策建议 |
5.1 加强政府服务职能转变 |
5.2 搭建转移平台 |
5.3 多维度增强劳动者能力 |
5.4 加强建筑企业综合能力与风险管控 |
5.5 推广品牌,获取整合力量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林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3)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主要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 |
2.1.2 有关人口迁移的理论 |
2.1.3 关于国际移民融入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
2.2.2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研究 |
2.2.3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4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研究 |
2.2.5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研究 |
2.2.6 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
2.2.7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思路与对策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与特点 |
3.1.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
3.1.2 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 |
3.2 二元经济转型及其基本涵义 |
3.2.1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核心内容 |
3.2.2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 |
3.3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 |
3.3.1 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
3.3.2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 |
3.3.3 通过扩大内需为工农两大部门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 |
3.3.4 通过城镇化转型促进工农协调与城乡融合 |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市民化现状 |
4.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特点 |
4.1.1 农村工业发展与劳动力的非城镇化转移 |
4.1.2 非均衡制度变迁与劳动力半城镇化转移 |
4.2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
4.2.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考察 |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分析 |
4.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分析 |
4.3.1 农民工经济融入情况分析 |
4.3.2 农民工社会融入情况分析 |
4.4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 |
4.4.1 当前几种主要测量方法的梳理和评价 |
4.4.2 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的逻辑步骤 |
4.4.3 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量 |
第5章 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 |
5.1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5.2 导致城镇化滞后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 |
5.3 制约土地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
5.4 形成城镇边缘群体导致城镇内部二元分化 |
5.5 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 |
第6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 |
6.1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分析 |
6.1.1 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 |
6.1.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 |
6.1.3 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 |
6.1.4 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 |
6.2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 |
6.2.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 |
6.2.2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
6.2.3 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 |
6.2.4 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6.3 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计量检验 |
6.3.1 研究设计与理论模型 |
6.3.2 变量构造与数据搜集 |
6.3.3 回归分析过程 |
6.3.4 研究发现与结论 |
第7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
7.1 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间与区域间的资源合理配置 |
7.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基于户籍身份的福利差别 |
7.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 |
7.4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 |
7.5 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其重点、难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状况 |
(一)南疆地区情况介绍 |
(二)南疆地区农村人口增长情况 |
(三)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 |
(四)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
(五)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
二、当前针对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举措与成就 |
(一)当前自治区转移富余劳动力的举措 |
1.强化组织引导 |
2.开发落实岗位 |
3.加强技能培训 |
4.促进产业先行 |
5.多种渠道实现就业 |
(二)当前自治区转移富余劳动力取得的成就 |
三、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个案分析——以喀什地区×县六个行政村为例 |
(一)调查县的基本状况 |
(二)调查村的基本状况 |
1.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状况 |
2.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状况 |
3.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区域 |
4.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情况 |
5.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参加的行业 |
四、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制约因素 |
(一)富余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较低 |
1.师资力量薄弱 |
2.教学基础设备不完善 |
3.缺乏国家通用语言交流的平台 |
4.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时间短、缺乏完善考核机制 |
(二)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匮乏 |
1.培训时间短,周期长 |
2.劳动力技术培训内容单一 |
3.劳动力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高 |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单一 |
1.劳动力中介组织不健全 |
2.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完善 |
3.季节性务工明显,务工周期短 |
(四)富余劳动力主观制约因素 |
五、推动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
(一)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
1.培养引进优质教师资源 |
2.改善教学设施 |
3.营造国家通用语言交流氛围 |
4.延长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时间,增加国家通用语言考核项目 |
(二)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 |
1.延长培训时间 |
2.充实培训内容 |
3.提高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
(三)多元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
1.抓住农村义务工取消的契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
2.大力发展社会服务机构,发挥其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
3.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
(四)调动富余劳动力主观能动性 |
1.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的作用,调动劳动力就业积极性 |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已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5)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框架 |
一、基本概念 |
二、基本理论 |
三、基本观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与研究限度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限度 |
第一章 国外农民阶层分化的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度协同与中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日本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日本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日本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二节 英国:中度协同与高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英国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英国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英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三节 巴西:低度协同与高度推动的分化模式 |
一、为何研究巴西的农民阶层分化 |
二、巴西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 |
三、巴西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
第四节 经验:国外实践的启示 |
一、增进协同:增进农民阶层分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性 |
二、遵循规律:支持城市群优先发展 |
三、政府推动:适度发挥政府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
第二章 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新时代以前农民阶层分化的回顾 |
一、1949 年到1977 年:阶段性分化与整体性停滞 |
二、1978 年到1995 年:剧烈分化的开始与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
三、1996 年到2003 年:持续分化与主要流入地开始转移 |
四、2003 年到2011 年:快速分化与城乡结构深入变迁 |
第二节 新时代以来农民阶层分化的梳理 |
一、农民阶级持续分化与新兴阶层不断出现 |
二、农民工规模增速回落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
三、非公经济就业人员规模扩大与内部结构深刻变革 |
四、乡村社会管理者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向城市转移 |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与性质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三、分化的性质 |
第三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分类 |
一、促成性因素 |
二、限制性因素 |
三、相机性因素 |
第二节 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进行 |
三、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与城乡结构继续变革 |
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发生变革 |
五、户籍管理制度的控制性功能渐弱 |
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继续提高 |
第四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宏观趋势 |
一、分化力度将继续加大 |
二、分化速度将先降再增后稳定 |
三、分化的区域不平衡性将持续得以缓解 |
四、城市群仍是主要流入地 |
第二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中观趋势 |
一、农业劳动者继续减少与现代农业经营者持续增加 |
二、农民工规模达到顶峰与内部结构的深刻变革 |
三、乡村民营经济就业人员的规模会略有缩减 |
四、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管理者将持续向城市转移 |
第三节 农民阶层分化的微观趋势 |
一、农村各阶层现状 |
二、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微观趋势 |
第五章 新时代农民阶层分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分化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兼业现象普遍与“融城困境”突出 |
二、区域、城乡和乡村内部的不平衡问题 |
第二节 促进农民阶层分化的对策 |
一、增强拉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入口 |
二、加大推力: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乡村基础 |
三、减少阻力: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出版物 |
二、中文期刊 |
三、英文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XX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
1.1.2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职业教育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研究 |
1.3.3 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现状问题研究 |
1.3.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等职业教育 |
2.1.2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
2.1.3 农村劳动力 |
2.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终身教育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职业教育公平理论 |
第三章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 |
3.1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办学基本情况概述 |
3.2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措施 |
3.3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特点 |
3.3.1 培训对象多元 |
3.3.2 培训内容丰富 |
3.3.3 培训形式多样 |
3.3.4 培训对象数量大 |
3.4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学员调查分析 |
3.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4.2 调查对象参加培训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
3.4.3 劳动力教育培训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
3.5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师调查分析 |
3.5.1 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
3.5.2 参与教育培训教师的相关情况调查 |
3.5.3 开展转移培训的现状调查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及制约因素 |
4.1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
4.1.1 培训对象参差不齐 |
4.1.2 课程改革力度不够 |
4.1.3 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
4.1.4 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
4.1.5 培训模式单一 |
4.1.6 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 |
4.1.7 职业指导教育缺乏 |
4.2 成都市XX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约因素 |
4.2.1 观念因素 |
4.2.2 政策和机制因素 |
4.2.3 职业教育自身因素 |
第五章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 |
5.1.1 加强统筹规划 |
5.1.2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
5.1.3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
5.2 深化学校改革 |
5.2.1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
5.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2.3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
5.2.4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5.2.5 强化学校办学特色 |
5.2.6 加大学校宣传力度 |
5.3 激发社会办学活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7)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主要概念 |
1.2.1 职业教育 |
1.2.2 农村劳动力转移 |
1.2.3 制度 |
1.2.4 制度创新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的研究 |
1.3.3 关于教育制度创新的研究 |
1.3.4 关于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制度创新的研究 |
1.3.5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与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2.1 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
2.2.1 刘易斯模型 |
2.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
2.2.3 乔根森模型 |
2.2.4 托达罗模型 |
2.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成 |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
2.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 |
2.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
2.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
2.3.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
2.3.2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
2.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 |
2.5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2.5.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代背景发生深刻变化 |
2.5.2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常态 |
2.5.3 国家发展战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定位产生重大转变 |
2.5.4 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发生根本性改变 |
2.5.5 农村转移劳动力群体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 |
2.6 新时期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因素 |
2.6.1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匹配 |
2.6.2 农村劳动转移进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收益结构不均衡 |
2.6.3 驱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制度性激励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涵与特征 |
3.1 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属性 |
3.1.1 职业教育的概念 |
3.1.2 职业教育的功能 |
3.1.3 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特征 |
3.2 职业教育服务的含义与特征 |
3.2.1 职业教育服务的基本含义 |
3.2.2 职业教育服务的经济学特征 |
3.2.3 职业教育服务的类型 |
3.2.4 职业教育服务的实施机构 |
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与特征 |
3.3.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含义 |
3.3.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定位 |
3.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特征 |
3.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与供给 |
3.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 |
3.4.2 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 |
3.5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
3.5.1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 |
3.5.2 培育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
3.5.3 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与促进教育公平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及其功能 |
4.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界定 |
4.1.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基本含义 |
4.1.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类型 |
4.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构成 |
4.2.1 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 |
4.2.2 宏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
4.2.3 中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
4.2.4 微观层次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
4.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需求 |
4.3.1 制度产生的相关理论观点 |
4.3.2 制度的需求源于对职业教育服务收益的追求 |
4.3.3 阻碍职业教育服务收益的主要因素 |
4.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功能 |
4.4.1 降低职业教育服务的成本 |
4.4.2 减少职业教育服务的不确定性 |
4.4.3 增进职业教育服务的社会公共收益激励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机制研究 |
5.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 |
5.1.1 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 |
5.1.2 制度创新的动因 |
5.1.3 制度创新的主体 |
5.1.4 制度创新的路径 |
5.1.5 制度创新的方式 |
5.2 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 |
5.2.1 制度创新的基本流程 |
5.2.2 制度非均衡的产生 |
5.2.3 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4 制度创新方案转化为制度安排的行动 |
5.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
5.3.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的界定 |
5.3.2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方式 |
5.3.3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模式 |
5.3.4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实施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为分析 |
6.1 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 |
6.1.1 政府实施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
6.1.2 政府的制度创新需求 |
6.1.3 政府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
6.1.4 政府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
6.2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制度创新行为 |
6.2.1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制度创新需求 |
6.2.2 农村转移劳动力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
6.2.3 农村转移劳动力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
6.3 企业的制度创新行为 |
6.3.1 企业的制度创新需求 |
6.3.2 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 |
6.3.3 企业制度创新的实际行动 |
6.4 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
6.4.1 对职业教育组织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分类 |
6.4.2 营利性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
6.4.3 非营利性职业教育组织的制度创新行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构建与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构建 |
7.1.1 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活动的基本假设 |
7.1.2 一个综合的制度创新行动模型 |
7.2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2.1 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框架 |
7.2.2 职业教育服务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 |
7.2.3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农村劳动力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2.4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企业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2.5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职业教育组织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2.6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政府制度创新行动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是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 |
8.1.2 推动转移进程中职业教育服务供求活动的均衡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
8.1.3 制度创新的成本过高是阻碍诱致性制度创新行动的主要因素 |
8.2 对策建议 |
8.2.1 强化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创新行为以弥补诱致性制度创新不足 |
8.2.2 构建促进投资于技能形成的制度框架以增加技能型劳动力供给 |
8.2.3 完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各行为主体的收益均衡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脱贫研究 ——以化隆“拉面经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关于劳动力转移的文献综述 |
(二) 国内外关于反贫困的研究综述 |
(三) 关于化隆“拉面经济”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技术路线图 |
(三) 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 |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三) “拉面经济”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
(二)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化隆“拉面经济”模式的发展历程 |
一、走出化隆,异地创业(1989-2002) |
(一) 背景概述 |
(二) 走出化隆,异地创业 |
(三) 创业成功,自主脱贫 |
二、政府支持、快速发展(2003-2015) |
(一) 政府发力,因势利导 |
(二) 转型升级,产业化经营 |
(三) “互联网+”助推拉面经济发展 |
(四) 返乡创业,反哺家乡 |
(五) “一带一路”开启国外市场 |
三、化隆“拉面经济”模式助推精准扶贫(2016至今) |
(一) “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模式含义 |
(二) “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模式的管理工作 |
(三) “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模式的奖励方式 |
(四) 评价与成效 |
第四章 化隆“拉面经济”模式的脱贫效应分析 |
一、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
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
三、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 |
四、提高了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 |
五、培育了农民服务社会的意识 |
六、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五章 化隆“拉面经济”模式的发展困境 |
一、劳动力素质较低,缺乏专业型人才 |
二、农民创业意识强,但缺乏启动资金 |
三、户籍制度的限制,随迁子女入学难 |
四、劳动力过度转移,带来社会新问题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一、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 |
(一)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
(二) 加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
(三) 成立创业孵化园,促进劳动力返乡创业 |
二、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转移障碍 |
(一)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二)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三、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 |
(一) 加快拉面经济特色产业的连锁化经营 |
(二) 促进高原现代农牧业发展 |
(三) 加快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基本公共服务与劳动力转移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劳动力转移理论 |
一、宏观模型 |
二、微观模型 |
第二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一、社会契约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公平正义理论 |
四、福利经济学理论 |
五、公共选择理论 |
六、财政分权理论 |
第三节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理论 |
一、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区位理论 |
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状况测度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绩效 |
一、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历程 |
二、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
三、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类型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有效性 |
一、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
三、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支出成本核算——以襄阳市为例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宏观制约因素 |
一、财政税收制度 |
二、土地制度 |
三、经济结构 |
四、政府定位 |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微观制约因素 |
一、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的异质性 |
二、社会阶层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关联格局 |
一、研究方法 |
二、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时空分异 |
第四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一、空间计量模型 |
二、影响因素假设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 |
第一节 制度创新 |
一、户籍制度创新 |
二、供给制度创新 |
三、投入保障制度 |
四、决策制度 |
五、监督机制 |
第二节 市场机制创新 |
一、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市场机制 |
二、规范公共服务资源市场行为 |
第三节 社会机制创新 |
一、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公众参与 |
二、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维权机制 |
三、丰富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生活 |
第六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制度层面的问题 |
二、非制度层面的问题 |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路径 |
一、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存在的基本问题 |
二、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基本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充分稳定就业 |
二、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充分享受教育的权利 |
三、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住有所居 |
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
五、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后顾之忧 |
六、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四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公共服务配置实践探索 |
一、加强以人为核心的顶层设计 |
二、深化户籍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
三、形成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格局 |
四、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 |
五、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劳动力 |
2.1.2 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 |
2.1.3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
2.1.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非农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新经济迁移理论 |
2.2.4 产业结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与特征 |
3.1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起步与发展阶段 |
3.1.2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三年徘徊期 |
3.1.3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大发展时期 |
3.1.4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全面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
3.2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 |
3.2.1 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
3.2.2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总量及构成 |
3.2.3 农村非农就业情况 |
3.2.4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征 |
3.3.1 非农就业比重不断上升 |
3.3.2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
3.3.3 外出劳动力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 |
3.3.4 非农就业区域以省内为主 |
3.3.5 非农就业行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
3.3.6 非农就业方式具有兼业性质 |
3.3.7 就业服务上组织化程度不高 |
3.3.8 就业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分析 |
4.1.1 微观层面因素分析 |
4.1.2 宏观层面因素分析 |
4.2 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分析 |
4.2.1 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淡薄 |
4.2.2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
4.2.3 相关制度的制约 |
4.2.4 就业服务体系滞后 |
4.2.5 组织化程度偏低 |
4.2.6 产业结构失衡 |
4.2.7 城镇化建设滞后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效应 |
5.1 经济效应 |
5.1.1 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
5.1.2 农村经济发展效应 |
5.1.3 农村居民增收效应 |
5.1.4 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
5.1.5 就业结构调整效应 |
5.2 社会效应 |
5.2.1 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增进效应 |
5.2.2 农村劳动力观念的更新效应 |
5.2.3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效应 |
5.2.4 社会制度改革的推动效应 |
5.3 本章小结 |
6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借鉴 |
6.1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
6.1.1 英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
6.1.2 美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
6.1.3 日本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
6.1.4 印度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
6.1.5 韩国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分析 |
6.2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借鉴 |
6.2.1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非农就业的推动力 |
6.2.2 第三产业发展拓展了非农就业的空间 |
6.2.3 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非农就业的重要前提 |
6.2.4 政府主导是农村劳动力顺利就业的保证 |
6.2.5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非农就业的基础 |
6.3 本章小结 |
7 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
7.1 进一步深化制度体制改革 |
7.1.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7.1.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7.1.3 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
7.1.4 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 |
7.2 拓展非农就业空间 |
7.2.1 推进城镇化建设 |
7.2.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7.2.3 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
7.2.4 创业带动就业 |
7.3 建立健全非农就业服务体系 |
7.3.1 建立就业登记和备案制度 |
7.3.2 建设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
7.3.3 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工作 |
7.3.4 发展劳务中介组织 |
7.4 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
7.4.1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 |
7.4.2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D]. 康景铭.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2]林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政府管理建筑业视角[D]. 刘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张光辉. 辽宁大学, 2019(12)
- [4]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 陈艳平. 新疆大学, 2019(10)
- [5]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研究[D]. 裴新伟. 南开大学, 2019(04)
- [6]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XX职业学校为例[D]. 叶万春.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7]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研究[D]. 万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脱贫研究 ——以化隆“拉面经济”为例[D]. 韩秀娟. 南京大学, 2018(01)
- [9]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D]. 雷斌. 武汉大学, 2017(06)
- [10]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 张俊霞.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