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韶关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黄友坤[1](2021)在《基层村组“微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韶关市曲江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推行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及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农村基层,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善。但由于涉及基层村组的法治建设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县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民政局和基层党委政府对村组干部缺乏实质有效的监督以及农村熟人社会、人情社会干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层村组一级的小微权力极易异化为少数村组干部用于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基层村“微腐败”问题也逐渐演化成一个影响基层安定的不稳定因素,损害了村集体组织和广大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对此,如何结合农村的实际,分析“微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查找制度和监管漏洞,进而建立健全对基层村组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首先界定了“基层村组”、“农村干部”和“微腐败”等概念定义,以行政问责寻租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工具,以韶关市曲江区村组干部微腐败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韶关市曲江区2016至2020年村级腐败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对当前基层村组干部腐败现状、基层纪委惩治村组干部腐败的做法及成效等进行分析,并结合行政问责理论、治理理论,深入剖析农村基层村组干部微腐败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治标”和“治本”两种治理手段,提出加强廉政教育,狠抓村组干部作风建设;完善干部选拔机制,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强化监督制约,让村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日常监管,盯紧村组干部手中权力;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这五条治理对策。通过全方位压缩直至消除基层村组干部的寻租空间,铲除微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进而实现基层村组干部“微腐败”的“标本兼治”,助推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王长在[2](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李宗艺[3](2020)在《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文中认为生活空间是村镇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对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村镇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都发生了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转变。在产业经济转型和城市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村镇地域正在经历功能转变和空间重构,村镇居民的生活理念与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下,基于对城镇空间建设的反思和人本主义的视角的回归,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空间的提升成为研究重点。关注村镇居民的日常活动特征及生活空间需求,探讨其生活行为与生活空间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可为村镇生活空间规划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制定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以时间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为理论依据,在系统梳理日常生活及生活空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具有“城”、“乡”双重属性的惠州市龙门县为例,选取永汉镇、龙江镇、蓝田瑶族乡3个典型镇(乡)为实证对象,通过问卷、活动日志和访谈进行调查,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传统”的对弈环境下村镇居民日常生活行为及生活空间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二章为研究基础,界定了村镇、生活空间及日常生活的概念,并对生活空间及村镇生活空间的研究内容、趋势进展进行综述。第三章阐述了龙门县及3个典型镇的基本情况和样本的属性特征。第四章分析了村镇居民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的一般性特征,并对不同活动路径样本进行归类、总结典型类型,探究个体活动时间和空间差异的内在原因,进一步深入挖掘居住、消费、交往、休闲娱乐、出行五类村镇居民日常活动的活动形式、时间及距离特征。第五章聚焦于居住、消费、交往、休闲娱乐四类生活空间,分析了活动空间选择偏好及调查村镇现状空间类型与特征。第六章在四、五章的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村镇居民生活空间及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二者的互动关系,梳理了调查村镇各类生活空间现状问题并从居民满意度及需求出发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最后,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对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评价和讨论。
李俊峙[4](2020)在《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文中提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以及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的目标节点到来之际,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末端的广大的乡村地区还面临着诸多治理低效的问题。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本应该作为完善乡村治理重要抓手的村庄规划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村庄规划变革中必须要转变工作模式、必须要广泛发动群众、必须将规划与乡村治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村庄规划能够高效指导村庄建设并切实服务于村民。与此同时,共同缔造理念在广东省云浮市、厦门市等地的城市社区付诸实践,有效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和治理水平。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与上述村庄规划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村庄规划看作一个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将共同缔造理念应用其中,试图研究一套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村庄规划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出我国村庄规划当下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国内外的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进而对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从深化调研和组织发动、多元共治的规划体系搭建、问题和需求导向的规划方案编制、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规划监管机制构建、长效运营机制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接着以青海省土关村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从保障工作模式多元性、强化村民主体性、增强成果实用性、明确规划治理性四个方面对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的先进性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强化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并推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淑桃[5](2020)在《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村的规划建设是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的关键。2017年,广东省提出“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重要举措,总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亿元。根据“无规划,不建设”的要求,所有省定贫困村都编制了相关规划并于2019年基本完成了整治建设任务。那么,这批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到底怎样?对其进行科学的实施评价十分必要。本文以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代表性的翁源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实证研究。不仅为这批省定贫困村的规划实施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目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领域,对于村庄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十分贫乏。本文借鉴和吸纳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的特点,构建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该实施评价体系包括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两部分的评价。实施效果评价主要从实施结果和实施绩效两方面分析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对村庄和村民产生的影响;实施过程评价主要从政策保障、资金管理、主体协作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评析规划实施的运作机制及影响因素。依据上述实施评价体系,论文重点以翁源县青云村为例,通过详实深入的实证调研,对其规划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实施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广度较好,但由于村民主体意愿变更、资金规模估算偏差大等原因导致实施深度较差,部分项目的变更对经济性和效用性考虑有所欠缺;规划实施成效主要集中在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上,对农民增收带动尚不明显,但不同类型的自然村由于资金投入、建成效果的不同,村民的评价差异较大。在实施过程评价部分,地方政策的完善性、资金整体的统筹性、规划编制期间各相关团队的协同性均有效促进了青云村村庄规划的实施,但同时在配套政策的协调性、建设资金投入的精准度、规划实施阶段各利益主体间的协同性、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方面存在不足。青云村在规划实施效果和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中所反映的情况在翁源县乃至广东省其他省定贫困村中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也对广东省定贫困村以及我国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任务的欠发达地区村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对于尚在摸索中的贫困村规划编制与实施,本论文既注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探讨,更注重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以期发现贫困村规划建设及相关推进政策需要规避和重视的问题,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张展聪[7](2020)在《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农村改革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要求,为我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下,乡村振兴发展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成为“三农”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性问题,各级政府在中央提出总体目标下,发挥职能优势,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韶关市作为广东省的北大门,率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先试,有效的推动全市乡村建设发展。但纵观当前韶关市乡镇政府发展情况,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中定位不清、职能不明、实施有障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也是当前韶关市乡镇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为此,作为乡镇政府,就必须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提高职能履行能力,实现韶关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本文以韶关市乡村振兴示范镇的秀水镇政府为典型案例,对乡村振兴中韶关市乡镇政府的职能履行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以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来对韶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对韶关市秀水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履行的社会管理、政策执行、利益协调、公共服务四大职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分析出秀水镇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包括了在府际关系、发展思路、参与主体及监管体系仍有差距的四个方面,总结出影响乡村振兴中影响政府职能有效履行的因素。最后本文结合了韩国、日本、江苏官林镇和湖南泉塘镇在乡村振兴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先进经验做法,并结合调查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乡村振兴中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优化路径。
牛莉萍[8](2020)在《资产为本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以董塘镇社区发展项目为例》文中认为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强调依靠社区自身优势、资产和能力,通过识别、挖掘和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借助社区的个人、组织和机构的力量推动资产建设,以发展社区内生力为导向,推动社区公众参与,激发社区内部活力,促进社区主动发展,从而探索出符合现代社会的社区发展之路。本研究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扎根农村社区,采用访谈和观察法进行社区基本情况的资料收集。在资产建设理念的指引下对董塘镇的乡村建设实践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一实践过程总结为:社区的前期基线调研、社区动员,与社区居民共同进行社区资产评估、社区发展现状与发展困境分析、社区发展方向的讨论,继而共同制定了以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村庄为目标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方案和以参与式建设方法开展社区的物质资产建设、以小组工作方法进行社区能力建设,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行动计划,并按照社区发展规划参与乡村社区建设实践的过程。通过对社会组织在董塘镇进行的乡村建设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探讨资产为本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社区发展路径,总结乡村社区发展的具体策略、方法和相关技巧,完善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的实践研究,为本土乡村社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实践指导。
邓伟[9](2020)在《韶关市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的愿景。这是继“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后,再次强调“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和奋斗方向。我国农村面积地域辽阔,要能全面完成“美丽中国”的任务,侧重点在农村,只有实现了乡村的美丽,方有全国范围的美丽,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韶关市曲江区位于粤北中部,近年来,农村建设发展受地理区位、资源环境、辐射带动等多因素影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无序、人居环境亟需改善等国家、省、市重点关注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对曲江农村建设,乃至曲江农村区域发展造成了较多不良影响。因此开展曲江美丽乡村建设,对盘活农村低效闲置土地资源、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之间差距、推动曲江区农村区域发展,实现曲江本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曲江区农村发展的实际建设情况出发,通过文献归纳、人员访谈、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曲江区农村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同时结合柏树下村、西约村两个典型乡村建设实际,对当前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农村产业与基础设施薄弱、乡村风貌特色缺乏、乡村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建设资金筹集困难、管理水平和基层组织的稳定性差等。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国外农村建设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对策与路径,即围绕加强农村发展要素保障,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创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围绕建立各部门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加强村民参与,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重视加强基层管理者知识培训,建立工程师和志愿者服务队下乡制度;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等,以此构建曲江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何斐[10](2020)在《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城乡不平衡、空巢严重等特征。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是我国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加上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正在“提档升级”的城镇化和日益加深的老龄化成了我国人口结构转变的两个重要特征。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为前提,结合城镇化下的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为背景,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相关文献、理论,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之上,结合实际调查对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进行分析,对其现状、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于提高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质量,增加空巢老人养老福利,提高整体养老保障水平,以及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求,让全体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平安快乐地安享幸福晚年,对于实现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韶关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韶关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村组“微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韶关市曲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设计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微腐败”概念界定 |
2.1.2 基层村组概念界定 |
2.1.3 农村干部概念界定 |
2.2 理论概述 |
2.2.1 行政问责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第三章 韶关市曲江区基层村组干部腐败现状 |
3.1 党的十九大以来村组干部腐败案件查处的情况 |
3.1.1 几起典型案例 |
3.1.2 村组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要类型 |
3.1.3 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腐败情况 |
3.1.4 村小组长腐败情况 |
3.2 村组干部腐败情况分析 |
3.2.1 问卷调查收集问题的总体情况 |
3.2.2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 |
3.2.3 基层村组干部作风问题突出 |
3.2.4 村组干部窝案、串案占比呈上升趋势 |
3.2.5 违规处置集体“三资”现象普遍 |
3.2.6 “白头单”入账套取集体资金风险较大 |
3.2.7 动扶贫奶酪,优亲厚友现象突出 |
3.3 村组干部腐败的表现形式 |
3.3.1 集体权力个人化 |
3.3.2 集体资产私有化 |
3.3.3 工作作风形式化 |
3.3.4 个人生活奢靡化 |
第四章 村组干部“微腐败”问题成因分析 |
4.1 村组干部腐败的内部因素 |
4.1.1 基层村组干部素质不高,纪法观念淡薄 |
4.1.2 村组干部亦官亦商,身份定位模糊 |
4.1.3 村组干部存在侥幸心理和补偿心理 |
4.2 村组干部腐败的外部因素 |
4.2.1 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不够完善 |
4.2.2 乡镇党委政府监管不力 |
4.2.3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不力 |
4.2.4 县级农业农村局等上级部门监督不力 |
4.2.5 村民监督权难以落到实处 |
第五章 基层村组干部“微腐败”的治理对策 |
5.1 加强廉政教育,狠抓村组干部作风建设 |
5.1.1 抓实农村警示教育,筑牢农村干部思想防线 |
5.1.2 加强素质能力培训,提升村组干部综合素质 |
5.2 完善干部选拔机制,提高村组干部待遇 |
5.2.1 加强对村组干部选举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
5.2.2 提高村组干部待遇,保障合理薪酬补贴 |
5.3 强化监督制约,让村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5.3.1 健全涉农法律法规,堵塞制度管理漏洞 |
5.3.2 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明晰村组权力范围 |
5.3.3 建立廉政档案,推动村组干部廉洁自律 |
5.3.4 加强村务监督,促进村组权力公开透明 |
5.4 加强日常监管,盯紧村组干部手中权力 |
5.4.1 开展述责述廉,推动村级“一把手”正确履职 |
5.4.2 集中保管合同公章,把村组权力关进“笼子” |
5.4.3 搭建“三资”交易平台,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 |
5.4.4 实行村组账镇代记代管,管好村级钱袋子 |
5.4.5 推行交叉审计,及时发现村级财务问题 |
5.5 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
5.5.1 压实党委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 |
5.5.2 配强纪检干部,强化纪检监察监督 |
5.5.3 延伸监察职能,实现村级监察全覆盖 |
5.5.4 严厉查处腐败,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
第六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局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曲江区基层村组干部“微腐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2)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整体思路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4.1 共识 |
2.4.2 不足 |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
3.1.1 定向运动 |
3.1.2 定向大赛 |
3.1.3 赛事品牌 |
3.1.4 品牌建设 |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
3.2.1 品牌构建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战略理论 |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带来对生活空间的重视 |
1.1.2 社会经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居民生活方式转型 |
1.1.3 人文主义研究转向与日常生活视角的回归 |
1.1.4 村镇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生活空间需要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理论依据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村镇 |
2.1.2 生活空间 |
2.1.3 村镇生活空间及类型 |
2.2 生活空间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生活空间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生活空间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生活空间研究评述 |
2.3 村镇生活空间相关研究 |
2.3.1 村镇生活空间研究 |
2.3.2 村镇生活空间分类研究 |
2.3.3 村镇生活空间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典型村镇概况及样本属性 |
3.1 龙门县整体发展情况 |
3.1.1 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 |
3.1.2 行政等级体系 |
3.1.3 社会经济现状 |
3.1.4 人口结构特征 |
3.2 典型村镇选取及概况 |
3.2.1 选取依据 |
3.2.2 典型村镇概况 |
3.3 数据采集及样本统计 |
3.3.1 调查方法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样本收集情况 |
3.4 样本基本属性 |
第四章 龙门县村镇居民日常生活行为 |
4.1 村镇居民日常活动整体时空特征 |
4.1.1 村镇居民日常活动整体特征 |
4.1.2 镇、村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差异 |
4.1.3 不同类型镇的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
4.2 村镇居民日常活动路径典型类型 |
4.2.1 村镇居民日常活动典型类型 |
4.2.2 几种典型类型的日活动路径分析 |
4.3 村镇居民不同类型日常活动特征 |
4.3.1 居住活动 |
4.3.2 消费活动 |
4.3.3 休闲娱乐活动 |
4.3.4 交往活动 |
4.3.5 出行活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龙门县村镇居民生活空间 |
5.1 居住空间 |
5.1.1 居住活动的空间选择 |
5.1.2 居住空间主要类型 |
5.1.3 居住空间特征 |
5.2 消费空间 |
5.2.1 消费活动的空间选择 |
5.2.2 消费空间主要类型 |
5.2.3 消费空间特征 |
5.3 休闲娱乐空间 |
5.3.1 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选择 |
5.3.2 休闲娱乐空间主要类型 |
5.3.3 休闲娱乐空间特征 |
5.4 交往空间 |
5.4.1 交往活动的空间选择 |
5.4.2 交往空间主要类型 |
5.4.3 交往空间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龙门县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的规划响应 |
6.1 村镇居民生活行为及空间的影响因素和互动关系 |
6.1.1 村镇居民生活行为及空间的影响因素 |
6.1.2 村镇居民生活行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 |
6.2 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现状问题及规划响应 |
6.2.1 居住空间 |
6.2.2 消费空间 |
6.2.3 休闲娱乐空间 |
6.2.4 交往空间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龙门县村镇居民日常生活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村委信息一览表 |
附录3 :访谈居民基础信息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的政策背景 |
1.1.2 存量规划时代我国村庄规划思路和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
1.1.3 共同缔造理念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初步应用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1.5.1 村庄规划 |
1.5.2 共同缔造 |
1.5.3 乡村治理 |
1.5.4 实用性村庄规划 |
1.6 国内外综述研究 |
1.6.1 有关村庄规划的文献研究 |
1.6.2 有关共同缔造理念的文献研究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
2.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行规划体系 |
2.1.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体系 |
2.2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前期调研:对村庄现状和村民需求认识不足 |
2.2.2 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参与主体较为单一 |
2.2.3 规划方案: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明 |
2.2.4 规划实施:缺乏科学的时序性安排 |
2.2.5 规划监管:参与主体和监管机制缺失 |
2.2.6 规划运营维护:长效维系的动力不足 |
2.3 问题成因分析 |
2.3.1 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工作模式 |
2.3.2 村民主体的边缘化、分散化 |
2.3.3 重方案编制,轻实施管控 |
2.3.4 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机制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案例借鉴及理念分析 |
3.1 国外村庄规划的经验借鉴 |
3.1.1 德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2 法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3 韩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4 日本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5 经验借鉴总结 |
3.2 国内村庄规划案例分析 |
3.2.1 村社共同体模式:河南信阳市郝堂村 |
3.2.2 驻村工作坊模式:陕西杨陵区上川口村 |
3.2.3 精英带动模式:安徽东至县东姜村 |
3.2.4 治理机制完善模式:广东韶关市青云村 |
3.2.5 经验借鉴总结 |
3.3 共同缔造理念的实践过程及方法总结 |
3.3.1 实践过程 |
3.3.2 实践方法总结 |
3.4 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 |
4.1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 |
4.1.1 实用性原则 |
4.1.2 整体性原则 |
4.1.3 村民主体原则 |
4.1.4 多方参与原则 |
4.1.5 小事入手原则 |
4.2 深化村庄调研,开展组织发动 |
4.2.1 细致入微的村庄调研 |
4.2.2 以主题活动培养村民共同体意识 |
4.3 搭建多元共治的规划工作方法及组织体系 |
4.3.1 纵向体系:村庄规划的纵向协调工作机制 |
4.3.2 横向体系:规划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培育 |
4.4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规划方案编制 |
4.4.1 提高开放性:建立共同缔造工作坊 |
4.4.2 提升精确性:明确规划编制重点 |
4.4.3 加强可读性:简化成果表达形式 |
4.5 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 |
4.5.1 阶段一:房前屋后环境整理等村庄小事 |
4.5.2 阶段二:技术含量低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 |
4.5.3 阶段三:技术含量较高且施工复杂的项目 |
4.6 构建多元共管的规划监管机制 |
4.6.1 设立监督组织 |
4.6.2 制定监督机制 |
4.7 构建奖励优秀的长效运营机制 |
4.7.1 设立评比方法 |
4.7.2 制定奖励机制 |
4.8 工作流程总结 |
第5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土关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 |
5.1 村庄基本情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2 人口结构 |
5.1.3 村庄文化 |
5.1.4 村庄产业 |
5.2 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
5.2.1 生态本底较好,但人居环境品质较差 |
5.2.2 乡风民俗较为丰富,但传承性较差 |
5.2.3 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产业发展滞后 |
5.2.4 村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
5.3 上版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评估 |
5.3.1 上版规划编制内容 |
5.3.2 上版规划实施评估 |
5.3.3 小结 |
5.4 土关村村庄规划模式 |
5.4.1 深化前期调研及组织发动 |
5.4.2 规划编制与实施管控体系搭建 |
5.4.3 实用性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案编制 |
5.4.4 由简入繁的规划实施过程 |
5.4.5 全流程的规划监管机制保障 |
5.4.6 保障规划长效运营的评比机制设计 |
5.5 土关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5.1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提升 |
5.5.2 乡风民俗的传承性提升 |
5.5.3 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提升 |
5.5.4 村庄治理的有效性提升 |
第6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总结 |
6.1 规划工作方法的转变:“自上而下”到“多元共谋” |
6.2 村民主体地位的转变:“被动接受”到“实质性参与” |
6.3 成果实用性的转变:“目标导向”到“问题与需求导向” |
6.4 规划社会属性的转变:“单一的空间整治”到“完整的社区治理” |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脱贫攻坚意义深远,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备受关注 |
1.1.2 广东省定贫困村整治建设投入庞大,实施成效亟待检验 |
1.1.3 村庄规划的必要性得到重视,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亟待探索 |
1.1.4 研究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 |
1.2.2 村庄规划 |
1.2.3 规划实施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价值及方法 |
1.4.1 研究价值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总结及启示 |
2.2 村庄规划实施相关研究 |
2.2.1 相关理论 |
2.2.2 村庄规划实施机制 |
2.2.3 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
2.2.4 影响村庄规划实施的因素 |
2.2.5 促进村庄规划实施的策略 |
2.3 贫困村相关研究 |
2.3.1 村庄特征研究 |
2.3.2 减贫措施研究 |
2.3.3 贫困村村庄规划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特征研究 |
3.1 村庄特质 |
3.1.1 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薄弱 |
3.1.2 人力资源集聚能力弱 |
3.1.3 村庄建设管控不足 |
3.1.4 人居环境水平低下 |
3.1.5 小结 |
3.2 规划的目标与及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
3.2.1 规划实施的目标 |
3.2.2 规划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
3.3 规划编制的核心策略 |
3.3.1 相关政策落实精细化 |
3.3.2 各方需求落实合理化 |
3.3.3 建设内容项目化 |
3.3.4 资金效益最优化 |
3.4 规划实施模式的特点 |
3.4.1 整县统筹推进 |
3.4.2 村庄分类推进 |
3.4.3 多专业协作推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建构 |
4.1 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及主体 |
4.1.1 评价目的 |
4.1.2 评价主体 |
4.2 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内容框架 |
4.2.1 基本原则 |
4.2.2 评价内容框架 |
4.3 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
4.3.1 评价的基本单元 |
4.3.2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层面 |
4.3.3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绩效层面 |
4.3.4 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1 行政村概况及案例自然村选择 |
5.1.1 行政村概况 |
5.1.2 案例自然村选择及其代表性 |
5.2 特色精品村—水口楼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2.1 村庄概况 |
5.2.2 规划回顾 |
5.2.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2.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2.5 小结 |
5.3 美丽宜居村—李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3.1 村庄概况 |
5.3.2 规划回顾 |
5.3.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3.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3.5 小结 |
5.4 干净整洁村—上岭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4.1 村庄概况 |
5.4.2 规划回顾 |
5.4.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4.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4.5 小结 |
5.5 案例自然村实施效果的综合评析 |
5.5.1 规划实施结果层面 |
5.5.2 规划实施绩效层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
6.1 政策保障评析 |
6.1.1 地方政策的完善性 |
6.1.2 配套政策的协调性 |
6.2 资金管理评析 |
6.2.1 整体的统筹性 |
6.2.2 投入的精准度 |
6.3 主体协作评析 |
6.3.1 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度 |
6.3.2 专业团队间的工作协同性 |
6.3.3 村民参与及沟通的有效性 |
6.4 技术支撑评析 |
6.4.1 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
6.4.2 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于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延展思考 |
7.1 对翁源县省定贫困村规划实施的面上评价 |
7.1.1 规划实施效果 |
7.1.2 规划实施过程 |
7.2 对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实施情况的思考 |
7.2.1 规划实施效果 |
7.2.2 规划实施过程 |
7.3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适用性评述 |
7.3.1 对广东2277个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的适用性 |
7.3.2 对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村庄建设规划的适用性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结论及成果 |
相关建议 |
创新点 |
局限性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水口楼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2 :水口楼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3 :水口楼调研问卷 |
附录4 :水口楼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附录5 :李屋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6 :李屋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7 :李屋调研问卷 |
附录8 :李屋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附录9 :上岭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10 :上岭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11 :上岭调研问卷 |
附录12 :上岭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乡镇政府 |
2.1.2 乡村振兴战略 |
2.1.3 政府职能及政府职能履行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府际关系理论 |
2.2.4 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理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现状 |
3.1 韶关市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定位 |
3.1.1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经济管理职能 |
3.1.2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环境治理职能 |
3.1.3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文化建设职能 |
3.1.4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社会管理职能 |
3.1.5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公共服务职能 |
3.2 韶关市秀水镇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现状分析 |
3.2.1 秀水镇区位条件 |
3.2.2 秀水镇履行乡村振兴发展职能的成效 |
3.2.3 秀水镇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现状调查分析 |
第四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秀水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职能履行存在问题调查分析 |
4.1.1 缺乏上下联动的府际关系推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
4.1.2 缺乏有效的发展思路推动乡村建设职能履行 |
4.1.3 缺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推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
4.1.4 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规范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
4.2 乡村振兴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
4.2.1 财事不匹配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
4.2.2 官员政绩观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
4.2.3 专业人才缺失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振兴经验及其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启示 |
5.1 国外成功案例分析 |
5.1.1 韩国新农村运动 |
5.1.2 日本新村运动 |
5.2 国内成功案例分析 |
5.2.1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 |
5.2.2 湖南省湘乡泉塘镇 |
5.3 国内外经验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启示 |
5.3.1 明晰政府、群众参与程度的合理范围 |
5.3.2 明晰乡村振兴发展的阶段重点 |
5.3.3 明晰乡村振兴发展的激励举措 |
5.3.4 明晰乡村振兴保障力度范畴 |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优化路径 |
6.1 厘清各级府际权责关系 |
6.2 优化政府工作发展思路 |
6.3 构建多元合作的参与网络 |
6.4 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 |
6.5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
6.6 加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 |
6.7 优化政绩考核体系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秀水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研究问卷调查 |
附录 B 秀水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资产为本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以董塘镇社区发展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半结构式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会资本 |
二、社区资产 |
第二节 社区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研究 |
一、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论 |
二、资产为本理念在社区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乡村建设项目概况 |
第一节 项目背景 |
第二节 项目概况 |
一、项目村概况 |
二、政府总体规划 |
三、基金会对项目点的全域规划 |
第三节 机构的驻村实践情况 |
第四章 社区资产评估及发展规划 |
第一节 从“欣赏性探访”认识社区 |
一、基线调研 |
二、组织“欣赏性探访” |
三、召开资产评估座谈会 |
第二节 社区资产梳理 |
一、自然及物质资产 |
二、个人及组织资产 |
三、文化与社会资本 |
四、社区产业资产 |
第三节 目标制定与社区规划 |
一、社区发展目标 |
二、社区发展规划 |
三、行动计划 |
第五章 “资产为本”的社区建设 |
第一节 营造空间资本打造宜居环境 |
一、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点 |
二、公共空间的参与式设计及建设 |
第二节 社区文化资本的挖掘与重建 |
一、口述史项目 |
二、物质文化资产建设 |
三、策划及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
第三节 社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建设 |
一、社区互助网络的建构 |
二、开展小组工作坊 |
第四节 建设社区产业,助推生计发展 |
一、生态农业建设 |
二、生态旅游业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发展路径探索 |
一、以社区资产为本 |
二、以社区培力为主 |
三、与社区营造相结合 |
第二节 实践经验总结 |
一、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 |
二、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 |
三、自下而上的乡村社区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韶关市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美丽乡村 |
2.1.3 乡村振兴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居环境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参与式发展理念 |
3 曲江区农村现状 |
3.1 曲江区概括 |
3.2 曲江区农村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生产总产值 |
3.2.2 农业人口分布及人均收入 |
3.2.3 人均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
3.2.4 农村道路建设情况 |
3.2.5 农村市政设施(给水、排水、电力、电信) |
3.2.6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
3.2.7 乡村风貌 |
3.3 曲江区农村发展成效 |
3.3.1 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
3.3.2 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取得成效 |
3.3.3 乡村规划实现全域覆盖 |
4 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分析 |
4.1 乡村建设主管部门和基层建设管理者访谈 |
4.2 从问卷调查看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感受和意愿 |
4.2.1 问卷调查 |
4.2.2 问卷调查分析 |
4.3 从典型案例看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 |
4.3.1 马坝镇柏树下村 |
4.3.2 樟市镇西约村 |
5 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
5.1 农村产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
5.2 农村风貌特色缺乏 |
5.3 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用地建设指标紧缺 |
5.4 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
5.5 村镇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基层组织的稳定性低 |
5.6 乡村规划本身不合理影响实施 |
6 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
6.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
6.1.1 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建设行动 |
6.1.2 广州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实践 |
6.1.3 四川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
6.2 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
6.2.1 美国乡村建设经验 |
6.2.2 德国乡村建设经验 |
6.2.3 日本造村运动 |
7 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
7.1 加强农村发展要素保障,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
7.1.1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
7.1.2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创新,加强土地要素保障 |
7.1.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强美丽乡村建设短板 |
7.2 建立村民、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联动协调机制 |
7.2.1 加强村民参与,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
7.2.2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衔接 |
7.3 多方并举广泛筹集开发建设资金 |
7.3.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
7.3.2 引导乡贤和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
7.4 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管理能力 |
7.4.1 加强基层管理者知识培训 |
7.4.2 建立工程师和志愿者服务队下乡制度 |
7.5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
7.5.1 一村一策,编制符合乡村实际的规划 |
7.5.2 避免“空对空”,编制通俗易懂的规划 |
7.5.3 加强政策和村庄产业研究,编制能落地的规划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与不足 |
8.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 |
(10)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棚户区改造安置区 |
2.1.2 空巢老人 |
2.1.3 社区养老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事务治理理论 |
2.2.2 养老保障理论 |
2.2.3 社区照顾理论 |
第三章 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和养老服务现状 |
3.1 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
3.1.1 空巢老人基础信息 |
3.1.2 空巢老人家庭情况 |
3.1.3 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情况 |
3.2 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现状 |
3.2.1 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现状 |
3.2.2 空巢老人养老供给现状 |
第四章 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 |
4.1 社区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 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
4.3 社会参与度低 |
4.4 “管属分离”的管理模式增加棚改安置区管理难度 |
4.5 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分散混乱 |
4.6 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 |
4.7 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专才缺乏 |
4.8 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内容单一 |
4.9 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评估机制不“接地气” |
第五章 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法律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 |
5.2 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3 缺乏社会参与的支持体系 |
5.4 棚改安置区管理模式尚未理顺 |
5.5 政府引导和协调社会组织的能力亟待提高 |
5.6 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 |
5.7 跨部门“横纵”协作格局尚未形成 |
5.8 “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技术滞后 |
第六章 提升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 |
6.1 完善政策法规保障 |
6.1.1 提高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的经济保障 |
6.1.2 明确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承担主体 |
6.1.3 明确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路径 |
6.2 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 |
6.3 强化社会支持体系 |
6.3.1 加强孝道敬老文化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 |
6.3.2 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培育和扶持 |
6.4 理顺棚改安置区管理体系 |
6.5 统筹协调,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多元化 |
6.5.1 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 |
6.5.2 创新“邻里结对”帮扶新模式 |
6.5.3 引进社会组织组建七彩志愿服务队伍 |
6.6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6.7 整合多方资源投入棚改安置区养老服务领域 |
6.8 实施“互联网+智慧养老”工程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韶关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村组“微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韶关市曲江区为例[D]. 黄友坤. 兰州大学, 2021(12)
- [2]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D]. 李宗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D]. 李俊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D]. 李淑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D]. 张展聪. 兰州大学, 2020(01)
- [8]资产为本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以董塘镇社区发展项目为例[D]. 牛莉萍.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9]韶关市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 邓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10]韶关市浈江区棚改安置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研究[D]. 何斐.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品牌理论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