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点访谈》对“热点”问题报道的示范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恒,陈金华,陈若楠[1](2021)在《《焦点访谈》栏目中环境议题的时空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环境议题为研究对象,对该栏目在2004—2016年报道的污染、保育、天灾及其他四大类环境议题进行整理,结合ArcGIS软件,研究中国环境议题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天灾类环境议题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保育类、其他类、污染类。从时间分布来看,《焦点访谈》环境议题报道年际变化不稳定,与当年的社会环境总体动态相符。从空间分布来看,《焦点访谈》环境议题报道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具有一定联系。针对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本文认为《焦点访谈》应该增加环境议题报道频率,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增强各类环境议题的报道,强化环境议题报道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公众在生活环境方面的诉求,拓宽信息来源;大力宣传国内资源环境保护的热点话题,正面、科学地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孙圣起[2](2020)在《《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新闻框架研究(2013-2019)》文中提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之后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央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奠定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地位。而在2020年我国能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标志。在这样的的大背景下,大众传播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各类媒体越来越重视扶贫相关的报道,发挥着传递信息、搭建平台、沟通交流、宣传教育和营造舆论氛围的重要作用。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已达到99%以上,《焦点访谈》是具有26年历史的日播电视新闻述评类节目,其报道在乡村具备极强的社会影响力,节目内容可以在农村地区进行二级乃至多级传播,自“精准扶贫”理念提出后,《焦点访谈》共有252期栏目将镜头对该领域,对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因此,本文以2013年11月至2019年12月31日《焦点访谈》的“精准扶贫”报道为研究对象,利用量化分析方法并结合臧国仁提出的高中低三层次理论和梵·迪克假设性新闻图式结构理论进行研究。从宏观呈现框架上,发现了《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的数量变化趋势、报道主题的主要侧重点、标题导语的类型与作用以及节目整体报道倾向的特点。从中观建构框架上,发现了节目的整体叙事结构与作用、新闻背景的设置、报道地域的分布及报道视角的特点。从微观话语框架上,发现了节目词汇出现频率的变化、修辞方式的使用特点与作用以及报道方式凸显的电视述评类节目优势和传播效果。综合而言,《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的新闻框架优势体现在:指引性强、彰显节目定位;多角度建构叙事框架;充分发挥电视述评类节目优势等几个方面。其新闻框架的问题主要有报道缺乏平衡性、舆论监督缺位、人物报道性别框架缺失及节目形态和叙事方式过于模式化等几个方面。本研究认为,之后《焦点访谈》进行此领域报道时其新闻框架的建构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宣传与监督并重、讲好女性扶贫故事、多元化策划节目形态、提高受众参与度。
臧小庆[3](2020)在《十八大以来央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焦点访谈》自创办以来,其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舆论监督。它通过报道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揭露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是《焦点访谈》栏目在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舆论监督内容重复性高,硬监督比重越来越少,舆论监督内容公共性不足,舆论监督热点事件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差甚远等等。这都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文先对十八大以来《焦点访谈》栏目进行深刻分析,然后对十八大以来《焦点访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如选题内容比例不均,正面宣传过多等等。然后分析总结《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节目内容目前存在的不足,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此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郭姝艳[4](2019)在《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自1994年开播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新时代,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栏目不仅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独树一帜,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焦点访谈》也经历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节目形态。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焦点访谈》与最开始的节目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现今社会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传播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为栏目带来的利弊有哪些?笔者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投入到对《焦点访谈》的分析之中。本文运用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焦点访谈》展开解读,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焦点访谈》节目的文本作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文本分析,然后对《焦点访谈》话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节目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的分析主体《焦点访谈》和主要理论做一个综述,包括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和本文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第三部分,对《焦点访谈》的节目展开话语文本分析,从语义宏观结构、图式超结构、微观结构到修辞与风格,分析具体的节目样本以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几方面分析节目话语的传播特点;第五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总结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高鸽[5](2017)在《央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创新路径》文中指出《焦点访谈》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了舆论监督的定位。所以任何一期节目的播出都是站在党和人民的角度,为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斗,弘扬社会正义,鞭挞社会不公。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严重的冲击了《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功能,观众数量和收视率不断下滑,《焦点访谈》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频频暴露,节目定位模糊、“述”、“评”比例失调、选题固化、同质化严重、观众参与度低等,都成为制约焦点访谈发展的关键因素。怎样在互联网时期正确通过新闻解读,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反思的内容。本文先对《焦点访谈》栏目分四个方面进行深刻分析,分别是节目定位,选题议题,节目形式,品牌推广,然后结合《焦点访谈》的具体内容进行创新路径的探索。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提出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融合发展及个性化发展的举措,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分别以节目定位,人才培养,网络融合和舆论引导四个方面来阐述,对《焦点访谈》舆论监督未来的发展道路进行分析。
荣翌[6](2017)在《《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报的生命线。从红色年代到融合时代,党报新闻实践活动的理念内容历经更迭,形式手段更是发生了颠覆性、创造性的剧变。在瞬息万变的媒介镜像中,有一根红线自始至终贯穿着党报历史,那就是党报的群众路线。在新闻活动中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多方位实践群众性原则,是党报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在深度融合与市场化的媒介语境下,回顾党报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践,探讨这一党报基因的时代传承,紧握这根党报文化品格的血脉,应是一项长期课题。群众路线是一条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它既是为党服务的路线,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路线,这与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契合。同时,这与《人民日报》“既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的定位不谋而合。《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广大人民的报纸,理所当然地成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中的“领跑者”,将群众路线贯穿在各时期、各阶段、各环节的新闻实践活动中,书写了党报群众路线的实践范本。因此本文将《人民日报》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聚焦《人民日报》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党报个体,围绕党报群众路线这一重要主题,在大量相关历史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中一千余篇报道进行量化统计或文本分析,结合与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的访谈交流,力图系统呈现《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图景与时代面貌。研究工作致力于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日报》如何将抽象的党报群众路线具体化为新闻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历史规律?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核心环节是什么?实践动力包括哪些因素?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关系如何?新的媒介环境为党报群众路线赋予了怎样的时代内涵?传承群众路线这一党报血脉的当代价值何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展开了层层剥茧式的论述。围绕《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这一中心,各相关侧面由一点发散、以扇形打开,各章节之间基本呈并列式结构。第三章至第五章将群众路线实践的完整体系拆分为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言论等不同环节和要素,分别呈现《人民日报》在制度保障、内容生产、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如何保证党报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第二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则是每章剖析一个群众路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土地改革、“走转改”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等标志性事件中的群众路线实践来说明问题。这样,党报群众路线这一抽象概念就在《人民日报》的各种具体新闻活动中具象化、具体化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将各个时期的《人民日报》均纳入研究范围,但并不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各个时期内的《人民日报》活动逐一分期描述,而是依据《人民日报》在群众路线实践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结构全文,打破时间界限,打通历史空间,再围绕每个问题对各时期的活动材料择其典型、信手拈来,不求绝对完备、面面俱到。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对象和问题、选题意义、内容框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并对选题涉及的关键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关注农村办报时期的《人民日报》如何通过参与土地改革、设立大众黑板等途径,在乡村传播中践行党报群众路线,并将历史经验联系新时期以来的对农传播和农村报道;第三章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的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三大工作,如何合力为群众办报这一核心原则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制度框架,并呈现这三大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第四章探析《人民日报》如何运用报纸批评这一武器,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群众监督,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报传统,并对新时期以来的舆论监督与传统的报纸批评展开辨析;第五章聚焦《人民日报》核心业务——评论创作中的群众路线实践,集中研究了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群言型评论中的群众性评论生产;第六章从党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和自我践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出发,以《人民日报》先后在“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报道活动为例,探讨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七章考察媒介技术因素对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影响,呈现融合时代的底色上,“互联网+群众路线”和“互联网+新闻生产”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赋予的新色彩;第八章结语部分在前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分析,归纳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主要动力、嬗变轨迹等历史规律,并将落点置于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当代价值,为今后的党报活动提供思考角度。最后一章也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群众办报是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核心,通讯员制度、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党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需要,通过增减一些环节和要素,比如农村办报时期的大众黑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读报组、新时期以来的群言型评论,以及媒体融合时代的用户生产内容,构成不同阶段的群众路线实践模式。第二,群众运动、新闻改革、媒介技术和党内建设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的主要实践动力。其中,群众运动和党内建设属于政治性主导的外部动力,新闻改革和媒介技术则是出于媒介自身发展需要的内生动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四种动力因素的力量对比有所变化。第三,在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对象、实践目的、实践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群众从一个阶级概念发展到一个民主政治概念,内涵与外延都极大拓展;实践群众路线的目的从政治本位过渡到以人为本,人本意识显着增强;实践群众路线的姿态也随之从自上而下的发动到主动贴近,群众的主体性明显提高。第四,党报实践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在于唤起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双重自觉”,即中国新闻媒体实践的伦理自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理论自觉,为当下中国新闻界治理媒介伦理失范、增强文化理论自信提供了根本思路。
吕哲[7](2017)在《善治思维下的电视舆论监督机制优化 ——以电视问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新媒介应用技术迅猛发展,媒体舆论监督形态日益多元。在电视舆论监督领域,以新闻监督形态(湖南经济《都市1时间》)、专题报道形态(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为典型的传统模式与以电视谈话形态(各电视台的“电视问政”节目)为代表的新兴模式共存,并且这两种监督模式成为两条核心路径,共同构建了丰富的电视舆论监督生态。一方面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传统型媒体舆论监督节目,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繁荣后,在互联网问政、地方保护主义等多方因素下渐渐出现了“疲软状态”,尖锐深刻不再,舆论反响已大不如前。另一方面自2005年以来,电视问政新兴电视舆论监督形式,以其独有的政治传播风格,走向了媒体舆论监督的舞台中央,备受各界关注。在某种意义上,电视问政的出现与发展,即意味着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扩展与强化,政府的职能转型与公共治理更上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通过电视问政平台的多方互动,政府从被动接受媒体舆论监督,到主动利用媒介平台拓宽汇集民意渠道,丰富民众参与民主决策、评估政府工作的方式,以此积极构建良好的公众形象。即象征公权力的政府,已主动不断放低姿态,利用电视问政平台,增加与公众互动或强化服务意识。这种主动参与媒体舆论监督的执政自觉,无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使然。然而,电视问政也存在一些困境与问题。其中,影响电视问政发展的两个较为紧迫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网络问政的盛行,展示出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与价值,那么电视问政如何立足媒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借势新媒体平台,来发挥新媒体所缺失的权威性、公信力等优势,进而拓展舆论监督功能。二是从发展角度来看,电视问政在媒体主创性、受众结构、选题规范及后续跟进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待解难题。本文主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以政府善治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如何解决电视问政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全面提升电视舆论监督的效力而展开,试图在政府公权力与媒介权力的博弈平衡中,实现媒体舆论监督效力的最大化。即通过对电视问政节目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的实践考察,解剖电视问政的生产过程、内容呈现及效果反馈,归纳它的功能优势,与当前学界业界关注较少的电视问政的诸多局限,从而实现研究的最终目的,即为善治思维下的电视舆论监督机制优化,提出可行的完善策略。本文内容主要分三大块,分别是绪论(理论基础)、运行分析(研究主体),以及电视舆论监督机制的优化策略,同时电视舆论监督功能扩展所涉及的两大潜在的内容——媒体融合与政府善治,则将在对电视问政的典型性案例分析中融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采取的主要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对善治思维下的电视舆论监督机制优化这一研究主题展开深入剖析,以此找最佳的电视舆论监督机制优化思维与策略。
陈中润[8](2015)在《网络媒体与政策过程作用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政治体系,媒体在政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的政党、政府、利益集团和民众,都经常性地利用媒介来推销政治主张、表达利益诉求。传统媒体往往被利益集团控制和利用,成为其影响公众意见和引导公共政策的工具;相比之下,网络媒体的独立性更强,并且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政策过程产生新的影响。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凸显。公民了解和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执政者了解公民的政治观点和利益诉求,都在网络媒体的介入和中国政治体系的独特性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些深刻的转变。它不是对传统公共政策过程模式的彻底重构,而是在当代政治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发展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新兴媒介形态和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交互的过程。其中的当局、利益群体、精英、社会大众等结构,贯穿在政策议程设置、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政策执行和反馈等过程中,与网络媒体产生互动,表现出引导、整合、控制、协作、抗争、说服、动员、评价、监督等各种形态的功能。政治系统适应网络媒体带来的新型沟通方式造成的环境改变,实现政策过程模式的调整,促进公共政策的优化,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探讨。纵向上,主要集中于网络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政策执行和反馈等政策过程的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横向上,探究网络媒体在政策过程中与当局、利益群体、精英、社会大众等结构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如何形成到网络媒体在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模式,并通过在每个环节与传统媒体的比较,揭示网络媒体对政策过程发生影响的特殊性。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为政策过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在综合参考国内外关于政策过程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借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架构,按照政策过程的一般理论框架,将其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来进行研究:政策议程设置、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政策执行与反馈。关于媒介效果的研究揭示了媒体对政策制定者、社会大众等群体的态度、取向、行动等的影响,关于公共舆论的研究揭示了媒体在促进公众政治参与方面的作用研究。它们为研究网络媒体与政策过程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众多研究都显示了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以及在具体议题上影响人们的态度和意见倾向的重要作用。当代中国引发政策议程设置的源起主要包括政治领袖和政治精英的提议、利益群体的诉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媒体倡议等。它们很多时候以不同组合的形式出现,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政策议程设置的三种模式:来自政治系统自身的“内部发动”模式、来自社会生活其它系统的“外部发动”模式、政治系统自身发起并与社会生活其它系统发生互动的“动员”模式。在其中,传统媒体扮演着连接政治系统和社会生活的其它系统的“中心”角色,而这种“中心”地位实质上受着政党、政府和强势集团的控制,发挥着协助控制舆论进而影响议程设置的作用。网络媒体削弱了这种控制力量,赋予了普通民众一部分对议题的选择权,并通过促进精英的互动,引发比较强烈的网络舆论,使问题得以进入政策议程。第三,政策过程贯穿着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利益问题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存在的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观察社会生活的重要视角。网络媒体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呈现出不同作用模式,根据施加影响的策略、主要意识形态、政治资源调动能力等具体维度,分类归纳为:机构性群体的控制-灌输模式、社团性群体的协作-引导模式、非正式群体和非社团性群体的激进-抗争模式。网络媒体与利益群体的互动对政策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经过网络媒体的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带有倾向性的网络舆论。这种利益综合的发展方向极可能导向对立的极化,也可能导向一致的非极化。第四,网络媒体在政策执行和反馈中具有动员教育、评价监督的功能,功能的发挥受到国家对网络媒体管理模式的影响,包括针对主流网络媒体的直接控制模式、针对大型商业网站的协商引导模式、针对草根网络媒体的监控疏堵模式等。网络媒体能够为政策监督和评价提供更加真实的反馈,同时也具有其局限性。
刘逸舲[9](2015)在《“媒体审判”现象研究 ——以《焦点访谈》为例》文中提出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依法治国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虽一直很重视依法治国建设,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赢得了一些西方法治国家的点赞,但也走过不少弯路,存在着不少问题,“媒体审判”现象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媒体审判”的概念最早是美国提出来的,“它是指以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1]1994年柯磊执笔的《谁之过?》文章涌入中国人的视野,“媒体审判”从此置入国人头脑。“媒体审判”现象具有以下特征:“在法官判定前,对案件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报道以及胜诉或败诉猜测,”[2]不符合司法程序;为了炒作而蒙上明显渲染性、倾向性、煽情性;多媒体联动,出现单向度“舆论螺旋”现象;干扰司法审判等。通过整理发现,许多学者对“媒体审判”现象的研究仅仅以个案作为研究切入点,鲜有人从宏观视野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媒体审判”现象变进行系统研究。以受众较多的央视栏目《焦点访谈》为例,这一崭新的电视栏目从开播的第一天起,就引起了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很多人潜心研究,着述甚丰,但迄今为止,没有见到从“媒体审判”角度的专门研究。“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虽然在国内认可度较高,研究也红红火火,但在国外,专门的研究却冷冷清清,即使有研究,也是个案分析多,综合系统的理论研究少。”[3]同时,无论是国内国外,均没有对《焦点访谈》的“媒体审判”进行专门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处女地。然而,对《焦点访谈》栏目的媒体审判现象进行综合研究,特别是研究其从越位的媒体监督回归理性报道的转变过程,对国内其他新闻媒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媒体审判”现象的变迁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以《焦点访谈》为例,从其栏目初建时不当使用“舆论监督”功能,出现“媒体审判”现象到后来逐步走上“正途”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找到其报道方式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选定《焦点访谈》作为分析样本,其原因是:第一,在媒体与司法两界均具有里程碑意义;第二,《焦点访谈》在我国具有权威性,通常也是其他同类栏目乃至相关节目学习的榜样;第三,“《焦点访谈》赢得了多数受众的信赖和喜爱,”[4]《焦点访谈》报道的内容成为有关党政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第四,《焦点访谈》节目史上,十分关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焦点访谈》所涉及到的法律议题节目中,最为受众追捧的是涉嫌犯罪的大案、要案和司法制度改革的节目;第五,《焦点访谈》也经历了在媒体监督功能上的“越权”到逐步“回归”的过程。《焦点访谈》出现前的“媒体审判”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里,媒体是纯事业单位,由国家出资,媒体作为政府的宣传机构,报道的内容几乎是围绕行政机构的工作展开”,[5]媒体总是以“灌输”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不断对受众进行“说教”。当时的政府官员把媒体当做自己管理的工具,把自己的意志以命令的方式传达给媒体工作人员,使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传话筒”,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本位功能就难以发挥出来,甚至时常发生行政长官主导舆论,通过给报纸等媒体下命令的方式对案件定性,从而干预司法审判。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位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新闻媒体步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时期,平民视角的新闻节目随之出现。同时,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逐步觉醒,各地方媒体也随之加大舆论监督力量,最典型的表现是,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司法案件的舆论监督报道。然而,媒体从业人员很难迅速从“文革”时期的工作思维和习惯中转换过来,当他们滥用“舆论监督权”,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去对案情作出判断,干扰司法公正时,“媒体审判”现象就变得“名副其实”,媒体开始主动对司法案件进行“审判”。高举舆论监督旗帜的《焦点访谈》不仅深受领导重视,更被群众称之为“焦青天”。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三位国务院总理都曾亲临《焦点访谈》。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凸显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2003年,我国“非典”盛行,网络舆论监督功能也发挥到极致。例如,在“李思怡案”、“孙志刚案”、“孙大午案”等一系列案件中,网络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网络舆论年,也有人戏称为中国公民的维权年。这一时期《焦点访谈》收视率逐渐下降,作为一个元老级的电视新闻节目,观众对其期待值的减少,与节目内容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焦点访谈》很少跟进报道,同时舆论监督节目数量急剧减少,权利监督更少,似乎一直在采取“回避式”的态度,也很难找到《焦点访谈》的“媒体审判”案例,而新媒体“媒体审判”屡见不鲜。理性回归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官在办案过程中更加重视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媒体在对司法案件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更注重把握其应有的度,这促进媒体从“媒体审判”回归理性的舆论监督。《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类节目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也不乏有新气象的司法监督类节目。“媒体审判”现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第一,在社会层面,主要是社会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维稳压力驱使;第二,在媒体层面,主要是媒体角色扮演的“错位”,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第三,在司法层面,主要是法官司法人格难以独立,司法部门的潜规则;第四,在公众层面,主要是公众心态盲目跟从;第五,其他原因,主要是“民愤”与“清官情结”的交织。在”媒体审判”现象的形成原因中,还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特殊成因。尽管我国的“媒体审判”现象目前客观存在,然而,长远来看,这与我国“依法治国”、“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等方针政策和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宜积极探寻一些科学的策略来应对“媒体审判”现象,减少“媒体审判”现象的发生。社会层面的对策是: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积极作为,增强法治意识。媒体层面的对策是:强化媒体自律,在我国进行“第三种规范”行规建设,即由行业组织或者媒体自身去制定准法律、准自律行规;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做到报道和评论分开,注意报道的平衡性,评论要公正,同步报道,连续报道。同时提高媒体从业者法律素养。司法层面的对策是:制度建设,强化法院和法官的独立审判权;接受监督,增加司法审判透明度;借鉴西方司法审判经验,灵活运用司法实践。公众层面的对策是:满足公众对舆情案件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加强对公众的媒体素养教育,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对网民进行媒体素养教育更是防止媒体行为失范、防止网络媒体干涉司法的重要途径。
吕菲[10](2014)在《《焦点访谈》选题研究》文中认为《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创办初期就把节目定位为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在中国新闻历史上,《焦点访谈》所进行的舆论监督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进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可以说,《焦点访谈》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节目之一。2013年1月1日,《焦点访谈》进行改版,《焦点访谈》的改版,是19年来新闻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体现了一个老牌栏目自我更新的必要性,也是央视面对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求生存、图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收视率数据等方面对《焦点访谈》选题进行系统量化分析,并对《焦点访谈》选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探究,同时,对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类节目的困境做出分析,并给予一定建设性的意见。
二、《焦点访谈》对“热点”问题报道的示范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焦点访谈》对“热点”问题报道的示范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焦点访谈》栏目中环境议题的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环境议题的报道倾向 |
四、环境议题的时空分布特征 |
(一)时间变化特征 |
1. 环境议题报道频次总体上较平稳但有下降趋势 |
2. 栏目各小类环境议题报道频次与社会环境总体动态相符 |
3. 各小类环境议题报道频次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 |
(二)环境议题的空间分布特征 |
1. 环境议题报道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密度有一定联系 |
2. 各类环境议题报道的地点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2)《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新闻框架研究(201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与重大成就 |
二、自身对精准扶贫的关注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框架理论 |
二、精准扶贫报道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解决办法 |
一、研究难点 |
二、解决办法 |
第一章 《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宏观呈现框架 |
第一节 数量——稳步增长后逐渐稳定 |
一、整体趋势:先增长后趋于稳定 |
二、月份报道数量呈微笑曲线 |
第二节 主题——重点突出脱贫经验 |
一、“脱贫经验”——精准扶贫报道的重点所在 |
二、“舆论监督”——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
三、“人物报道”——树立学习榜样 |
四、“政策解读”——多重方式精确解读 |
第三节 标题和导语 |
一、标题——总括式、悬念式和评论式 |
二、导语——直接式、细节式和背景式 |
第四节 倾向——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占比呈减少趋势 |
第二章 《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中观建构框架 |
第一节 精准扶贫报道中的整体叙事结构 |
一、主要事件和背景——聚焦人物、故事和细节 |
二、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
第二节 地域——重点关注集中连片特困区 |
第三节 视角——民间视角占据绝大部分 |
第三章 《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微观话语框架 |
第一节 词汇分析 |
第二节 修辞分析 |
一、标题——变换句式,巧用修辞手法 |
二、节目内容——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
第三节 报道方式 |
一、画外音解说 |
二、同期声 |
三、背景音乐 |
四、图表、字幕 |
第四章 《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新闻框架总结 |
第一节 《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新闻框架优势分析 |
一、指引性强,彰显节目定位 |
二、多角度建构叙事框架 |
三、报道方式发挥电视节目优势 |
第二节 《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新闻框架不足分析 |
一、报道缺乏平衡性 |
二、舆论监督缺位 |
三、人物报道性别框架缺失 |
四、节目形态和叙事方式过于模式化 |
第三节 《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新闻框架的建议 |
一、宣传监督并重 |
二、讲好女性脱贫故事 |
三、多元化策划节目形态 |
四、提高受众参与度 |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3)十八大以来央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焦点访谈》与舆论监督 |
第一节 舆论监督的有关介绍 |
一、舆论监督的概念和实质 |
二、舆论监督的功能 |
第二节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功能及作用 |
一、《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功能 |
二、重点发挥建设性舆论监督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焦点访谈》的特点、实践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的央视《焦点访谈》的特点 |
一、舆论监督更突出时效性 |
二、舆论监督更加贴近民生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的央视《焦点访谈》的实践 |
一、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
二、舆论监督节目表现方式不断创新 |
三、对某些网络热点进行舆论监督 |
四、舆论监督重点放在反腐层面 |
五、建设绿色舆论生态,运用建设性新闻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选题内容 |
一、正面宣传远远多于舆论监督 |
二、舆论监督内容重复性高 |
第二节 对于公权力的舆论监督变少 |
一、硬监督和软监督的概念 |
二、缺乏对公权力的监督 |
三、舆论监督的部门层次比较低 |
第三节 舆论监督内容的公共性不足 |
一、公共性的概念 |
二、《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节目在公共性方面的实践 |
三、《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内容公共性不足 |
第四节 舆论监督的热点事件偏离社会热点事件 |
一、2014年舆论热点事件 |
二、2015年舆论热点事件 |
三、2016年舆论热点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焦点访谈》在未来的舆论监督之路 |
第一节 舆论监督题材要平衡 |
一、选题策略 |
二、选题角度 |
三、选题内容 |
第二节 加强对高层次的舆论监督 |
第三节 增强舆论监督内容的公共性 |
一、打造独特的舆论监督品牌印象 |
二、不断优化舆论监督的内容 |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
四、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质量 |
第四节 舆论监督的重点向社会热点事件倾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焦点访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设想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研究设想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2 论文预期成果 |
第2章 论文分析主体及主要理论综述 |
2.1 《焦点访谈》栏目综述 |
2.2 话语分析理论综述 |
2.2.1 话语分析的缘起及发展 |
2.2.2 新闻话语分析 |
2.2.3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章 《焦点访谈》话语文本分析 |
3.1 《焦点访谈》的语义宏观结构—呈现层层推导的命题层级 |
3.2 《焦点访谈》新闻图式—与故事化图式相契合 |
3.2.1 标题和导语—故事图式的总括 |
3.2.2 主要事件和背景—故事图式的冲突 |
3.2.3 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
3.3 《焦点访谈》微观结构—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3.1 呈现事实—《焦点访谈》的主要事件、新闻背景、采访调查 |
3.3.2 发表评论—《焦点访谈》的标题、主持人口播、记者访谈 |
3.3.3 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4 《焦点访谈》措辞风格与修辞策略:观点的多样化表达 |
3.4.1 措辞风格—大众化口语化风格明显 |
3.4.2 修辞策略—善用修辞加强传播效果 |
第4章 《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 |
4.1 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强 |
4.1.1 “传播者本位意识”的含义 |
4.1.2 《焦点访谈》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的表现 |
4.2 话语内容—大量体现政府话语 |
4.2.1 宣传解析党和国家在各领域的政策 |
4.2.2 积极引导舆论传达官方态度 |
4.3 话语表达—“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 |
4.3.1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多元化”特征 |
4.3.2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一元化”特征 |
第5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
5.1 宏观结构:由“三段式”向“多段式”发展 |
5.2 新闻图式:优化《焦点访谈》的故事化图式 |
5.3 “传播者本位意识”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1 “受众本位意识”的含义 |
5.3.2 促进《焦点访谈》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3 “传播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平衡 |
5.4 话语表达注重思辨性和多元化 |
5.4.1 选题与评论皆要注重思辨性 |
5.4.2 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表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5)央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创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舆论监督与《焦点访谈》栏目 |
2.1 舆论监督的概念与特点 |
2.1.1 舆论监督的概念 |
2.1.2 舆论监督的特点 |
2.2 舆论监督的功能 |
2.2.1 评判功能 |
2.2.2 宣泄功能 |
2.2.3 激励功能 |
2.3 《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
2.3.1 节目定位分析 |
2.3.2 议题分析 |
2.3.3 节目形式分析 |
2.3.4 品牌推广分析 |
3. 《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现状 |
3.1 《焦点访谈》社会效应下滑 |
3.1.1 收视率下降,教育功能减退 |
3.1.2 示范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大幅减弱 |
3.2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困境的原因 |
3.2.1 体制限制 |
3.2.2 说情现象严重 |
3.2.3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受众意识增强 |
3.2.4 媒体工作人员生存压力大 |
4.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
4.1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在新媒体时代的融合创新 |
4.1.1 新媒体环境下《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融合发展 |
4.1.2 新媒体环境下《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个性化发展 |
4.2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未来发展趋势 |
4.2.1 节目定位把握准确,选题要有评论性 |
4.2.2 加强人才培养,增强节目时效性 |
4.2.3 促进网络融合,加大受众参与度 |
4.2.4 提升监督水平和质量,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目的及意义、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对象和问题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民日报》历史的研究 |
二、关于党报群众路线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群众:一个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的概念 |
二、群众路线: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办报时期《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与乡村传播 |
第一节 土改宣传中群众路线实践的正反经验 |
一、《人民日报》前期土地改革报道中的左倾偏向 |
二、人民日报土改工作团与“土改复查”中的路线纠偏 |
第二节 大众黑板:深入农村群众的传播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讯员、读者来信、读报组:群众办报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通讯员制度:群众性的新闻生产机制 |
一、人民日报农村办报时期的通讯员队伍建设 |
二、人民日报城市办报时期的通讯员制度演变 |
第二节 读者来信:联系群众的报纸窗口 |
一、群众来信+编者按:受群众欢迎的“豆腐块”专栏 |
二、从服务性到思想性:读者来信的形态与功能演变 |
第三节 读报组:一种群众性的传播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监督的有效形式 |
第一节 “黄金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一、20世纪50年代报纸批评繁荣的背景 |
二、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批评实践的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演变 |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报纸批评”让位“舆论监督” |
二、2013年以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话语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言型评论: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性评论生产 |
第一节 群众作者、群众话题、群众语言、群众观点:群言型评论的基本特征 |
一、广泛的群众作者 |
二、开放的群众话题 |
三、朴素的群众语言 |
四、小中见大、参差多态的群众观点 |
第二节 引导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群言型评论的运作路径 |
一、策划系列征文,引导群众参与 |
二、开展特别策划,集中凝聚共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党的群众路线与党报群众路线的同构:“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宣传报道 |
第一节 “走转改”:党报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 |
一、走基层、访群众,建立党报与群众的“命运共同体” |
二、说真话、写实情,透视中国社会的“时代景深” |
三、群众话、百姓事,捕捉丰满生动的“百姓相册” |
第二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大规模宣传战役 |
一、集中策划、广开专栏,打好主题宣传“攻坚战” |
二、点面结合、今昔对比,绘出群众路线实践“长画卷” |
三、配合阶段、分步推进,跑好活动宣传“接力赛” |
四、正反典型、对照并举,树立批评表扬“红黑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群众路线”: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网络新阵地 |
一、搭建网络问政平台,为群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
二、构建网络监督平台,为群众监督开辟新渠道 |
三、打造公益帮扶与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公益和生活服务 |
第二节 “互联网+新闻生产”:为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开拓新路径 |
一、人格化交往,与群众构建“亲密关系” |
二、多元化互动,让用户生产群众性内容 |
三、可视化传播,为群众语言增添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规律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动力 |
一、基本模式 |
二、主要动力 |
第二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嬗变和当代价值 |
一、历史嬗变 |
二、当代价值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7)善治思维下的电视舆论监督机制优化 ——以电视问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府善治的研究现状 |
1.2.2 舆论监督现状相关的研究 |
1.2.3 电视舆论监督相关的研究 |
1.2.4 电视问政节目相关的研究 |
1.3 论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流变:电视舆论监督的多元化形态 |
2.1 电视舆论监督的流变 |
2.1.1 新闻监督形态 |
2.1.2 专题报道形态 |
2.1.3 电视谈话形态 |
2.2 电视舆论监督的特点 |
3 呈现:电视问政节目的生产与传播 |
3.1 电视问政节目的生产流程 |
3.2 电视问政的内容表达 |
3.3 电视问政节目的传播效果评估 |
4 优势:电视问政成功的核心前提 |
4.1 视听化的内容呈现 |
4.2 立体化的渠道传播 |
4.3 面对面的监督问责 |
5 缺陷:电视问政节目的不足 |
5.1 行政力量干预过强 |
5.2 舆论监督形式单一 |
5.3 监督对象层级较低 |
5.4 节目问责深度不够 |
5.5 节目运行推广不足 |
5.6 缺乏后续跟进机制 |
6 策略:从善治看电视舆论监督的优化 |
6.1 增强电视媒介监督的相对自主性 |
6.2 拓展监督内容和对象的全面性 |
6.3 丰富电视舆论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
6.4 保障电视舆论监督跟踪的持续性 |
6.5 健全舆论监督法制的规范性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网络媒体与政策过程作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网络媒体的概念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关于政策过程的理论研究 |
1.2.2 关于媒体对政策过程作用的理论研究 |
1.2.3 网络媒体的相关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
1.3.3 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媒体与政策议程设置 |
2.1 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媒体与其它因素 |
2.1.1 政策议程设置的理论探讨 |
2.1.2 当代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 |
2.1.3 媒体作用下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型构建 |
2.2 网络媒体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2.2.1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补充及其意义 |
2.2.2 网络媒体对政策议程设置的作用模式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媒体与利益表达及利益综合 |
3.1 网络媒体与利益表达 |
3.1.1 网络媒体与利益群体分析 |
3.1.2 接近的渠道和施加影响的策略 |
3.1.3 网络媒体作用下的利益表达模式分析 |
3.2 网络媒体与利益综合 |
3.2.1 网络舆论的形成:从利益表达到利益综合 |
3.2.2 网络媒体与利益综合的极化和非极化 |
3.2.3 网络媒体与政治说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媒体与政策执行及反馈 |
4.1 模式与功能:网络媒体作用下的决策和执行 |
4.1.1 网络媒体的管理模式及其产生的效果 |
4.1.2 网络媒体在政策执行中的功能 |
4.2 局限与困境:网络民意与政策反馈 |
4.2.1 公共政策网络评价的困境 |
4.2.2 网络民意监督的局限和非理性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思考 |
5.1 研究总结 |
5.2 理论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媒体审判”现象研究 ——以《焦点访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与数据分析法相结合 |
1.3.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4 研究创新与突破 |
1.4.1 对“媒体审判”现象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对《焦点访谈》的研究提出了新观点 |
1.5 研究设计 |
1.5.1 文本的确定 |
1.5.2 基本研究思路 |
第2章 从《焦点访谈》看“媒体审判”现象的变迁 |
2.1 回顾:《焦点访谈》出现前的“媒体审判”现象 |
2.2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位时期及对《焦点访谈》的分析 |
2.2.1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位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 |
2.2.2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位时期《焦点访谈》分析 |
2.3 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凸显时期及对《焦点访谈》的分析 |
2.3.1 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凸显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 |
2.3.2 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凸显时期《焦点访谈》分析 |
2.4“媒体审判”现象的理性回归时期及《焦点访谈》分析 |
2.4.1 理性回归时期的“媒体审判”现象 |
2.4.2“媒体审判”现象理性回归时期的《焦点访谈》分析 |
第3章“媒体审判”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
3.1“媒体审判”现象的形成原因 |
3.1.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体审判”现象的共因 |
3.1.2 传统媒体“媒体审判”现象的特殊成因 |
3.1.3 新媒体“媒体审判”现象的特殊成因 |
3.2“媒体审判”现象的影响 |
3.2.1“媒体审判”现象存在的现实语境 |
3.2.2“媒体审判”现象的负面影响 |
第4章 应对“媒体审判”现象的策略 |
4.1 社会层面的对策 |
4.1.1 构建和谐社会 |
4.1.2 政府积极作为 |
4.1.3 增强法治意识 |
4.2 媒体层面的对策 |
4.2.1 加强媒体自律 |
4.2.2 遵循客观公正原则 |
4.2.3 加强媒体从业者法律素养 |
4.3 司法层面的对策 |
4.3.1 制度建设,强化法院和法官的独立审判权 |
4.3.2 接受监督,增加司法审判透明度 |
4.3.3 借鉴西方司法审判经验,灵活运用司法实践 |
4.4 公众层面的对策 |
4.4.1 满足公众对舆情案件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
4.4.2 加强对公众的媒体素养教育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焦点访谈》选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焦点访谈》改版简介 |
1.1 《焦点访谈》简介 |
1.2 《焦点访谈》改版简介 |
1.2.1 选题的变化 |
1.2.2 演播室的变化 |
1.2.3 风格变化 |
1.2.4 预告形式的变化 |
1.2.5 改版的意义 |
第2章 《焦点访谈》选题收视率研究 |
2.1. 改版前后收视率对比 |
2.2 选题类别影响选题收视率 |
2.3 高收视率节目共性分析 |
2.4 低收视率节目共性分析 |
2.5 选题地域分布特点 |
2.6 分时段选题收视率特点 |
第3章 利用收视率分析选题结论 |
3.1 通过收视率分析选题 |
3.1.1 关注度高选题 |
3.1.2 不受受众认可选题 |
3.2 收视率的影响因素 |
3.2.1 政治因素 |
3.2.2 季节因素 |
3.2.3 编排因素 |
3.2.4 受众心理 |
第4章 选题的社会效果研究 |
4.1 得到政府反馈 |
4.1.1 广电总局吊销记者证 |
4.1.2 烟草总局处理违规购车行为 |
4.2 引起社会反响 |
4.2.1 “毒生姜”引关注 |
4.2.2 “三公经费”受监督 |
第5章 典型报道选题 |
5.1 突发报道 |
5.2 两会报道 |
5.2.1 选题内容研究 |
5.2.2 编排形式研究 |
第6章 选题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
6.1 选题存在问题 |
6.1.1 题材重复 |
6.1.2 监督深度欠缺 |
6.1.3 反馈报道匮乏 |
6.1.4 选题陈旧 |
6.2 选题困境对策 |
6.2.1 机制保障 |
6.2.2 改善四级审批制度 |
6.2.3 积极利用新媒体 |
6.2.4 建立全民选题制度 |
6.2.5 强化电视思维 |
6.2.6 加强深度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焦点访谈》对“热点”问题报道的示范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焦点访谈》栏目中环境议题的时空分布研究[J]. 李亚恒,陈金华,陈若楠.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1(01)
- [2]《焦点访谈》精准扶贫报道新闻框架研究(2013-2019)[D]. 孙圣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3]十八大以来央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研究[D]. 臧小庆.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D]. 郭姝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央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创新路径[D]. 高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6]《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D]. 荣翌. 中国传媒大学, 2017(02)
- [7]善治思维下的电视舆论监督机制优化 ——以电视问政为例[D]. 吕哲. 武汉大学, 2017(06)
- [8]网络媒体与政策过程作用模式研究[D]. 陈中润.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1)
- [9]“媒体审判”现象研究 ——以《焦点访谈》为例[D]. 刘逸舲.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7)
- [10]《焦点访谈》选题研究[D]. 吕菲. 河北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