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英句子结构表达异同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帮容[1](2021)在《现代汉语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汉语中“都、全、皆、净”是一类常用且复杂的范围副词,普遍公认的结论是:这类副词的语义都表示总括。文章从逻辑语义学角度对全称量词“都、全、皆、净”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从语言事实出发,逐个描写了“都、全、皆、净”联结的量化对象、谓语部分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内涵。在分析句法特征和语义内涵的基础之上,采用谓词逻辑理论、逻辑翻译理论并运用逻辑运算符号对全称量词的句法结构进行形式化处理。文章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明确了选题缘由及意义,梳理了逻辑语义研究现状和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相关研究,对文章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语料出处及符号代码进行说明。第二章“都、全、皆、净”的句法特征。逐个对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量化对象和所修饰的谓语部分的句法特征进行描写,在分析句法特征的基础之上分析它们在句法结构中的不同否定结构,从“量”的角度分析“都、全、皆、净”具有不同否定形式的成因。第三章“都、全、皆、净”的语义内涵。依次对全称量词“都、全、皆、净”联结量化对象与谓语时在句法结构中凸显的语义特征进行描写。在此基础上,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明确“都、全、皆、净”的语义指向。在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的基础之上,从量化对象的特点出发分析全称量词“都、全、皆、净”在句法结构中的替换条件。并比较“都、全、皆、净”在语义特征、语义指向、替换条件上的异同。第四章“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表达式。从实际语料出发,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内涵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逻辑语义分析的理论及逻辑运算符号对“都、全、皆、净”的句法结构进行形式化处理。首先以全称量词的量化对象和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为依据,对“都、全、皆、净”的语义内涵进行形式化的描写、解释。然后以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否定结构为分类依据,对其否定形式进行逻辑语义描写。第五章结论。结论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归纳出文章的研究结论;二是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说明。
代停停[2](2021)在《侥幸义词“幸亏”“幸好”“多亏”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表“侥幸”义的“幸亏”“幸好”和“多亏”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理论,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对上述三者在共时层面的异同进行分析,历时层面的演变过程进行比较,从而全面展现这三个词的语法特征与个性差异。全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句法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对工具书中的释义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归纳,对三者的词性进行探讨。之后,对样本语料中三者的句法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三者的句法分布特点,其中“幸亏”位于句首的情况要比另外两者多,“多亏”位于句中的情况要比“幸亏”和“幸好”多,单独使用方面“幸好”要比“幸亏”多,未发现“多亏”单独使用的情况。最后,对三者后接成分进行了分析,当三者后接“有”字结构时,“幸亏”和“幸好”后往往是“有+NP+VP”,“多亏”后通常是“有+了+NP”;“幸亏”和“幸好”后接“是”字结构的情况要比“多亏”多;“多亏”倾向于选择时段结构,“幸好”倾向于选择时点结构;“幸亏”“多亏”后都可以接表人名词;“幸好”后可以接介词结构。第二章,语义比较分析。首先,对前人的语义背景研究进行梳理并指出其不足。之后,根据“条件(原因)”和“结果”在句中的隐现情况及位置,分类分析三者在不同模式中的分布差异和各自特点。接着,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根据是否有“他方”的参与和对“有利结果”还是“非不利结果”的庆幸,概括出三者所在句的“条件(原因)”和“结果”的特点。最后,对三者语义表达的特殊性进行比较,当说话人主要想表达一种“庆幸”义时,往往会使用“幸亏”和“幸好”;此外,“幸好”还具有“自我安慰”之义;“幸亏”和“多亏”倾向于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激义。第三章,语用比较分析。首先,从话语角色分析的角度,对“施恩者”“受惠者”“说话者”三者的分布和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一个整体的概括。之后,再分别从“幸亏”“幸好”和“多亏”三个词入手,看“施恩者”“受惠者”和“说话者”在相应的话语中各有何特点和差异。最后,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从主观评注、触发预设、篇章衔接等角度对“幸亏”“幸好”和“多亏”的语用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历时演变分析。首先,结合相关的语料和工具书,对在古汉语中“幸”和“亏”的历时演变进行分析,“幸”和“亏”表“侥幸”义的广泛使用,为“幸亏”“幸好”和“多亏”的出现和形成提供了现实的语义基础。之后,从出现时间、成词过程、演化动因等角度分别对“幸亏”“幸好”和“多亏”的历时演变进行了梳理。
钟健[3](2020)在《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文中认为比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作为一个语言学中的范畴,比较的语义内容、表达比较的句法形式是语言学界长期探索的课题。在汉语的比较句式中,学界将研究焦点集中在“比”字句上,对其他比较句式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不及范畴——表示“不及”义的比较句式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从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不及范畴的归属和不及范畴的成员三个角度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界对表示“不及”义比较句式的研究以“不如”句和“没有(没)”句为主,除了这两种句式外,不及范畴的成员还包括以“莫如”、“比不上”、“赶不上”、“比不得”、“不及”、“次于”、“低于”、“小于”、“少于”为比较标记的比较句以及无比较标记比较句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不及范畴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第二章建立了现代汉语的不及范畴,对“不及”的含义、性质、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成员,在语义上要符合比较主体在程度量值上低于比较基准这一特征,在句法上要求具备比较主体、比较基准和比较标记(或比较结果)等成分。在范畴化的原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把不及范畴的成员分为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其中典型成员包括“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指出了不及范畴成员的语序“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比较结果”对应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第三、四、五章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进行了细致地描写。结构特征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结构形式,统计了各形式在北京大学当代文学语料库中的数量。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包括充当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句法成分、比较标记的词类或结构、充当比较结果的句法成分、充当比较点的句法成分以及比较点的位置。语义特征方面,概括了各成员的语义;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具体包括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语义限制、语义特殊性;比较点的隐含及规律;比较结果的程度性、语义积极性、语义模糊性和语义指向;比较结果前指示代词的使用情况和作用。语用功能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话题结构:当比较点位于句首时,充当全句的话题;当比较主体和比较点不能分离为两个单位时,二者共同作话题;其他情况下均由比较主体作话题。从各成员比较结果中量度形容词所占的比例来看,“没有(没)”句倾向于客观的比较;“不如”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倾向于主观的比较。从各成员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来看,不及范畴典型成员在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上的使用倾向为:“不及”句>“不如”句>“比不上”句>“没有(没)”句,排在前面的倾向于书面语体,排在后面的倾向于口语语体。第六章对不及范畴的两个特殊成员——“A不如B,B不如C”和“A连B都/也/还不如”进行了研究。“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旨在说明各比较项中C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语用方面这个句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特征,表现了说话人的观点想法、态度感情:当A、B、C的量级关系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对C项的强调;当A、B、C的量级关系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无奈、调侃、讽刺等不同的态度感情。“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为说话人预设A、B处于同一个语义量级中,如果将量级中的成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认知常规或说话人的个人看法,A在量级中的位置应该高于B,而实际的比较结果却是A低于B。在语用功能方面,这个句式主要表达反预期的话语信息以及对比较主体的贬斥。第七章是结论,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现代汉语不及范畴,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进行了描写,对特殊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建立,深化了对比较范畴的认识,为汉语中其他语义句法范畴的建构和深入探讨提供了参考,为对外汉语“不及”义比较句式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汤礼新[4](2020)在《汉语“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话语标记和语法化的相关理论,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对“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共时平面考察它们的性质特征、分类和语用功能,历时平面考察它们的来源、形成演变过程以及演化的动因和机制。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主体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对“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进行界定和分类。首先,根据话语标记的性质特点,对“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在语义、句法、语用、语音、语体等五个方面的特征表现进行描写分析,并对9个“X看/见/瞧”结构是否为话语标记的情形进行定性分析。其次,从所处位置、语体、结构形式、典型性、语用功能等五个角度对“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进行分类。第二章考察“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其承担的语用功能可分为语篇功能、元语言功能和人际功能三类:语篇功能包括话题标记和衔接连贯功能,元语言功能包括标引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认识、凸显或强调话语内容、导引推论或判断,人际功能包括缓和面子威胁、导引问题征询。“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具有多功能特点,但有核心功能和伴随功能之分,“我看、我瞧”主要承担元语言功能,“你看、你瞧”主要承担人际功能,“可见”主要承担语篇功能;“只见、眼看、眼见、你别看”主要承担元语言功能。第三章考察“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来源、形成演变过程,并探讨演变的动因和机制。首先,梳理了每类话语标记的来源和形成演变过程,将它们的形成演变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其次,探讨它们形成演变的动因和机制,演变的动因包括句法环境的改变、语义演化和去范畴化、高频使用,演变的机制包括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隐喻和语用推理。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柳真(Yoo Jin)[6](2020)在《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现代汉语感叹表达为研究对象,在迄今为止汉语感叹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言语行为、语言类型学和对比语言学等原理,尝试对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的表现语法形式、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通过对汉语感叹表达范畴的系统化研究,以期发现现代汉语感叹句所包含的功能语言学上的意义和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特征,具体包括汉语感叹表达的形式、语义、语用表现的描写和解释,并在第九章就汉语和韩国语感叹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全文由十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研究的缘起、对象与范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综述国内外感叹句研究现状,说明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主要对现代汉语感叹句与感叹表达进行界定,结合感叹句和感叹表达的性质、功能而感叹表达做出界定,并且根据感叹标记的有无将感叹表达分类,宏观描写感叹表达的形式特征。第三章主要考察感叹表达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语义方面先分为根据感叹指向、感叹内容特征和感叹表达语境来进行研究。语用功能方面对具体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非字面意义的感叹表达和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对感叹表达标记词中的语气成分——语气词和语气副词进行研究。先考察语气的定义和感叹表达的语气,然后考察语气词的定义以及感叹表达中的语气词实例和作用。同时考察语气副词的界定并对出现在感叹句中的典型副词“多(么)”、“好”、“可”、“太”、“真”等结合实例以及其他语气副词的实例进行细致地描写分析。第五章主要对感叹表达中的叹词和疑问词进行研究。叹词方面,本文区分为原型叹词、准感叹词和新兴叹词,描写感叹表达中叹词的语义及语用特征;疑问词方面,主要考察感叹表达中用由疑问词“什么”和“怎么”构成的感叹表达形式的语义和功能特征。第六章主要对感叹表达中出现的固定短语进行研究。将固定短语区分为经历了语法化而凝固的表示提醒对方和超预期的话语标记、用“得”的和不用“得”的程度补语、“X+不得”和“不得+X”的惯用性固定短语等小类。同时,具体考察这些固定短语形式的语义及语用特征。第七章主要考察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的固定格式,将固定格式按照感叹表达形式区分为“你+这个NP”、“都是NP”、“这/那+叫一个X”和“好+一(个)X”进行专题研究。第八章对汉语感叹表达的组合模式分成独语句感叹表达和标记组合的感叹表达等两类进行考察。独语句感叹表达可分为名词独语句、动词独语句和形容词独语句。标记组合的感叹表达可以选择一种感叹方式,也可以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叹方式。第九章对汉韩两种语言的感叹表达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韩国语感叹表达加以概述,就韩国语感叹表达的界定、语义性质和语用功能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将韩国语感叹表达分为使用典型标记的和使用其他句类的感叹表达两类进行考察。最后,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对比汉韩感叹表达的共同点和区别。第十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本文在感叹表达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
李艳红[7](2020)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文中指出“该不是”在现代汉语中高频出现,存在多种使用情况。本文首先对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该不是”的存在形式进行判定,然后选择高频使用的语气副词“该不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它的成词过程和机制,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考察,最后将其与相关结构词“莫不是”“别不是”“怕不是”放在同一平面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求客观掌握其个性特征。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并且从语气副词的研究和“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两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概况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为本文“该不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考察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对“该不是”的性质进行判定。该部分主要依据杨爱娇(2005)有关三音节词和三音节短语区分的标准对现代汉语中“该不是”的几种存在形式进行判定,并且对不同性质的“该不是”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确定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该不是”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是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历时成词探究。该部分通过检索并分析“该不是”的相关语料,梳理了可能性的成词路径,并解释说明促使其形成的动因机制。第四部分是表揣测义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共时分析。该部分利用三平面理论从共时的角度对“该不是”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论述,较全面分析了其使用情况。第五部分是表揣测义语气副词“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莫不是”“别不是”和“怕不是”的对比考察。该部分主要从语义特征、主语人称的搭配、时态选择、表达倾向、篇章衔接功能几方面分析了四个词的异同点,有利于完善我们对“该不是”个性特征的认知,同时也使我们对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X不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第六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反思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黄冰月[8](2020)在《现代汉语“拿A当B”类框式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于现代汉语,以“拿A当B”类框式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本文的研究,其主要成员有:“拿A当B”“把A当B”“将A当B”“以A当B”和“用A当B”。框式结构是汉语中超越于词、短语和句子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能产性。本文主要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和框架语义学理论,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相关观点,对五个相类似的框式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整合与对比。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及思路、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第二章主要从句法方面对“拿A当B”类框式结构进行了分析。首先从音节类型和语法结构类别两个方面考察了A和B的形式特点;然后结合语料对比分析了五个结构的句法功能,并总结出该类结构在句中可作多种句法成分,其句法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另外,本章还论述了该类结构的句法特点、四种扩展变形及其否定形式特点。第三章是从语义方面对“拿A当B”类框式结构进行分析。首先对介词“拿”“把”“将”“以”“用”在字典或词典中的释义进行列举比较,并且对动词“当”的义项分析也予以语义说明;接着对A和B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概述,二者的关系具体可分为四种,即相似关系、相反关系、相关关系及相等关系;然后论述了五个结构的处置含义,并对比分析了五个结构的语义增值情况。第四章从语用方面对该类框式结构进行分析,具体有:主观性分析、适用语体分析和辞格方面的分析。通过对比其共性与个性,可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类结构。第五章主要是用压制理论来分析和解释“拿A当B”类框式结构中出现的压制现象,即A和B中的词为非名词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名物化特点。然后对该压制现象进行了归因。第六章为结语,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王伟民[9](2020)在《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较难辨别,一直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为情态动词意义亦实亦虚,有的意义较实在,接近动词;有的意义较虚,接近副词。二为分布位置单一,情态动词的显着分布位置为“VP之前”,这个位置是状语、述语,以及连谓结构中谓语的共同位置,从这个分布位置很难辨别它与VP的关系。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判断句法功能,多凭借意义与分布。“情态动词”意义的多义性和显着分布的单一性,让辨别依据失去了判断能力。因此,要解决“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问题,就得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意义方面,情态动词的分类应与情态类型结合起来,跨语言的研究表明,情态与句法功能存在一定关系,以情态为标准分类,有利于将内部小类与句法功能对应起来,从而明晰地理顺它与VP的结构关系。分布方面,除显着分布特征外,其他分布特征的发现与整理非常重要,结构关系最终确定还得依据形式证据。从分类上看,依据Palmer(2001)、彭利贞(2007)等人观点,汉语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认识情态三类比较合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就是寻找形式上的证据。以形式特征为依据,再辅以其他语用语义手段,“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得到准确判定。判定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个案入手,个案证明整体性规律,整体性规律解释个案。论文第1章首先分析鉴别述宾结构和状中结构的标准,并尝试运用相关标准对“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进行鉴别,以初步了解该问题的基本情况。第2章到第5章以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的研究为主,力求加深对这部分情态动词的认识。第2章结合“肯VP”的句法语义特征,重点讨论动力情态动词的谓语核心地位,以及它对VP的支配控制问题。第3章通过“敢VP”句法功能在特殊语境下的变化,讨论构式化等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4章以“可以VP”表示不同情态时的句法语义情况,研究情态动词从动力情态发展为道义情态后,句法功能的发展变化。第5章以“要VP”为考察重点,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特征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有什么个性化表现。第6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对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表现加以总结,重点关注表示两种不同情态时情态动词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精细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其他章节重点关注从动力/道义情态发展为认识情态后,“情态动词+VP”的句法语义特征有哪些变化,并以这些表现鉴别认识“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第7章首先分析认识情态内部的差异与不同,并尝试对相应情态动词的特殊句法语义表现作出解释。之后关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内部的句法语义区别,从频率、特殊句法表现等角度讨论“情态动词+VP”结构,以解决其句法功能典型性问题。第8章至第11章从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入手,在共时平面集中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与情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第8章全面考察“应该VP”表示认识情态时的句法语义特征,将其与表示道义时的特征作对比,以此讨论不同情态下句法功能的区别与对立。第9章剖析“得VP”句法表现的特殊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方言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10章通过“能VP”表示不同情态时句法语义特征的变化,研究情态动词与VP之间的支配控制关系,并详细讨论“VP”句首话题化的特殊表现。第11章以争议较多的“会VP”为研究重点,关注认识“情态动词VP”句法表现的特殊与例外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鉴别标准。第12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情态动词的情态发展,主要考察在情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句法功能的变化,通过历时考察印证共时的研究。通过准确的分类和较完备的句法语义分析,“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逐步认清,理顺情态与句法功能的关系后,该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可以合理地预测。
吴瑞坤[10](2020)在《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转折义语气副词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副词种类繁多,交际中常用的转折义语气副词,因位置灵活、学生选用易混等因素,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对转折义语气副词的研究日益迫切。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以及《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所收常用10个典型转折义语气副词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从语义、句法位置、组合类型三个方面进行本体研究;基于以上两个大纲以及《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系列教材,明确转折义语气副词的等级归类,考察收录分布及教学编排情况;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转折义语气副词进行偏误研究,划分留学生偏误类型,探究偏误原因,并进行教学设计,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对留学生习得转折义语气副词以及教师教学提供参考。绪论重点综述转折义语气副词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转折义语气副词的界定、转折义语气副词的个案研究、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对比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第一章转折义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首先界定转折义语气副词,并结合《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明确所选转折义语气副词的语义;然后参考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考察所选转折义语气副词在句子中出现的位置,并考察转折义语气副词组合类型,包括连用和间用两类。第二章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教学编排。考察转折义语气副词在大纲和教材文中的收录分布情况,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中,属于丙级的转折义语气副词有6个,数量最多;在《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中,属于四级的转折义语气副词有4个,数量最多;在《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I》中的转折义语气副词有9个,数量最多,其次是《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以及《发展汉语·高级综合I》,数量均为8个;在《发展汉语》(第二版)6本综合教材中,转折义语气副词“却”的用例总次数和涉及课文篇数最多,“偏”的出现次数和涉及课文篇数最少。并考察《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转折义语气副词的注释和练习设计情况。第三章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基于HSK语料库,分析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偏误。经筛选统计,转折义语气副词共有3027例,各个转折义语气副词的使用频率不均,“却”1248例,“其实”1077例,出现次数都已过千,数量较多。转折义语气副词“偏”“倒”“反倒”“反而”的偏误率相对较高,均不低于20%;在误代、误加、错序、遗漏4种偏误类型中,误代偏误最多,总次数为222次,在总偏误中所占比重最高,为63%。明确转折义语气副词具体的偏误情况后,探究出现偏误的原因:汉语本身方面,主要有语音、字形、语义原因;学习者方面,主要有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回避策略原因;学习环境方面,主要有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原因。第四章转折义语气副词的教学建议。教材编写方面,包括结合大纲完善教学编排、中外联合编写针对性教材;学生习得方面,包括学习策略灵活化、积极地交流运用;教师教学方面,包括针对性充分备课、教学方法精讲多练,并基于偏误研究,综合考虑高偏误率和使用频率,对3个转折义语气副词“倒”“反而”“竟然”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在转折义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基础上,基于HSK语料库,统计具体的偏误类型情况,探究偏误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体研究与偏误分析相结合,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留学生习得转折义语气副词和汉语国际教师进行教学提供参考。
二、德英句子结构表达异同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英句子结构表达异同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逻辑语义研究现状 |
1.2.2 副词“都”的研究现状 |
1.2.3 副词“全”的研究现状 |
1.2.4 副词“皆”的研究现状 |
1.2.5 副词“净”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 |
1.4 语料来源 |
1.5 符号说明 |
2 “都、全、皆、净”的句法特征 |
2.1 “都”的句法特征 |
2.1.1 “都”量化对象的句法特征 |
2.1.2 “都”联结的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 |
2.1.3 “都”的否定结构 |
2.2 “全”的句法特征 |
2.2.1 “全”量化对象的句法特征 |
2.2.2 “全”联结的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 |
2.2.3 “全”的否定结构 |
2.3 “皆”的句法特征 |
2.3.1 “皆”量化对象的句法特征 |
2.3.2 “皆”联结的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 |
2.3.3 “皆”的否定结构 |
2.4 “净”的句法特征 |
2.4.1 “净”量化对象的句法特征 |
2.4.2 “净”联结的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 |
2.4.3 “净”的否定结构 |
2.5 小结 |
3 “都、全、皆、净”的语义内涵 |
3.1 “都、全、皆、净”的语义特征 |
3.1.1 “都”的语义特征 |
3.1.2 “全”的语义特征 |
3.1.3 “皆”的语义特征 |
3.1.4 “净”的语义特征 |
3.2 “都、全、皆、净”的语义指向 |
3.2.1 “都”的语义指向 |
3.2.2 “全”的语义指向 |
3.2.3 “皆”的语义指向 |
3.2.4 “净”的语义指向 |
3.3 “都、全、皆、净”的替换条件 |
3.3.1 量化对象表示全量复数 |
3.3.2 量化对象表示复数的统指/逐指表达式 |
3.3.3 量化对象表示近似全量的复数 |
3.3.4 量化对象表示部分时间副词 |
3.4 小结 |
4 “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分析 |
4.1 “都”的逻辑语义分析 |
4.1.1 “都”修饰动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
4.1.2 “都”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
4.2 “全”的逻辑语义分析 |
4.2.1 “全”修饰动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
4.2.2 “全”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
4.3 “皆”的逻辑语义分析 |
4.3.1 “皆”修饰动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
4.3.2 “皆”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
4.4 “净”的逻辑语义分析 |
4.5 “都、全、皆、净”的否定逻辑语义分析 |
4.5.1 “都”的否定逻辑表达式 |
4.5.2 “全”的否定逻辑表达式 |
4.5.3 “皆”的否定逻辑表达式 |
4.5.4 “净”的否定逻辑表达式 |
4.6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侥幸义词“幸亏”“幸好”“多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3.1 整体研究 |
0.3.2 个案研究 |
0.3.3 对比研究 |
0.4 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幸亏”“幸好”“多亏”的句法比较分析 |
1.1 “幸亏”“幸好”“多亏”的词性归属 |
1.1.1 相同点 |
1.1.2 不同点 |
1.2 “幸亏”“幸好”“多亏”的句法分布 |
1.2.1 “幸亏”的句法分布 |
1.2.2 “幸好”的句法分布 |
1.2.3 “多亏”的句法分布 |
1.2.4 小结 |
1.3 “幸亏”“幸好”“多亏”后接成分特点 |
1.3.1 后接“有”字结构 |
1.3.2 后接“是”字结构 |
1.3.3 后接时间词 |
1.3.4 “幸亏”“多亏”后接表人名词 |
1.3.5 “幸好”后接介词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幸亏”“幸好”“多亏”的语义比较分析 |
2.1 语义背景分析 |
2.1.1 已有研究 |
2.1.2 已有研究修正 |
2.2 语义项的隐现 |
2.2.1 “条件(原因)”和“结果”都出现 |
2.2.2 只出现“条件(原因)” |
2.2.3 只出现“结果” |
2.2.4 小结 |
2.3 “条件(原因)”和“结果”语义项分析 |
2.3.1 与“他方”有关的“条件(原因)” |
2.3.2 与“他方”无关的“条件(原因)” |
2.3.3 “结果”的特点 |
2.4 特殊的语义表达 |
2.4.1 “幸亏”“幸好”表庆幸义 |
2.4.2 “幸好”表自我安慰义 |
2.4.3 “多亏”“幸亏”表强感激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幸亏”“幸好”“多亏”的语用比较分析 |
3.1 话语角色分析 |
3.1.1 话语角色的整体概括 |
3.1.2 话语角色的逐词分析 |
3.1.3 小结 |
3.2 语用功能分析 |
3.2.1 主观评注 |
3.2.2 触发预设 |
3.2.3 篇章连接 |
3.2.4 自然焦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幸亏”“幸好”“多亏”的历时演变比较 |
4.1 “幸”与“亏”的历时演变 |
4.2 “幸亏”的历时演变 |
4.3 “幸好”的历时演变 |
4.4 “多亏”的历时演变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1.3 研究现状 |
1.3.1 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研究 |
1.3.2 不及范畴的归属研究 |
1.3.3 不及范畴的成员研究 |
1.4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第2章 不及范畴的建立 |
2.1 “不及”的含义 |
2.2 “不及”是语义——句法范畴 |
2.3 不及范畴的成员 |
2.3.1 有比较标记的成员 |
2.3.2 无比较标记的成员 |
2.3.3 有争议的成员 |
2.4 以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认识不及范畴 |
2.5 句法象似性与不及范畴 |
2.6 小结 |
第3章 “不如”句研究 |
3.1 “不如”句的结构特征 |
3.1.1 “不如”句的结构形式 |
3.1.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
3.2 “不如”句的语义特征 |
3.2.1 “不如”句的语义 |
3.2.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
3.3 “不如”句的语用功能 |
3.3.1 “不如”句的语用结构 |
3.3.2 “不如”句的语体分布 |
3.4 小结 |
第4章 “没有(没)”句研究 |
4.1 “没有(没)”句的结构特征 |
4.1.1 “没有(没)”句的结构形式 |
4.1.2 “没有(没)”句的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
4.2 “没有(没)”句的语义特征 |
4.2.1 “没有(没)”句的语义 |
4.2.2 “没有(没)”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
4.3 “没有(没)”句的语用功能 |
4.3.1 “没有(没)”句的语用结构 |
4.3.2 “没有(没)”句的语体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及”句和“比不上”句研究 |
5.1 “不及”句研究 |
5.1.1 “不及”句的结构特征 |
5.1.2 “不及”句的语义特征 |
5.1.3 “不及”句的语用功能 |
5.2 “比不上”句 |
5.2.1 “比不上”句的结构特征 |
5.2.2 “比不上”句的语义特征 |
5.2.3 “比不上”句的语用功能 |
5.3 “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的比较 |
5.3.1 结构特征的比较 |
5.3.2 语义特征的比较 |
5.3.3 语用功能的比较 |
第6章 不及范畴的特殊成员研究 |
6.1 A不如B,B不如C |
6.1.1 “A不如B,B不如C”的结构特征 |
6.1.2 “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特征 |
6.1.3 “A不如B,B不如C”的语用功能 |
6.2 A连B都/也/还不如 |
6.2.1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特征 |
6.2.2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用功能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的创新点 |
7.1.1 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的建立 |
7.1.2 不及范畴典型成员的描写 |
7.1.3 不及范畴特殊成员的分析 |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4)汉语“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话语标记研究概况 |
(二)“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三)目前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研究对象、目标和思路 |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界定和分类 |
第一节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界定 |
一、“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特征表现 |
二、“X看/见/瞧”结构的定性分析 |
第二节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分类 |
一、分布位置分类 |
二、语体分类 |
三、结构形式分类 |
四、典型性分类 |
五、语用功能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 |
第一节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 |
一、话题标记功能 |
二、衔接连贯功能 |
第二节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元语言功能 |
一、标引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认识 |
二、强调或凸显话语内容 |
三、导引推论或判断 |
第三节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人际功能 |
一、缓和面子威胁,协调人际关系 |
二、导引问题征询 |
小结 |
第三章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形成演变及动因机制 |
第一节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形成演变过程 |
一、“X看”类话语标记的形成演变 |
二、“X瞧”类话语标记的形成演变 |
三、“X见”类话语标记的形成演变 |
第二节 “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
一、“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的形成动因 |
二、“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形成的机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1 感叹句的句类研究 |
1.5.2 感叹句的形式表现 |
1.5.3 感叹句的语义语用特点 |
1.5.4 感叹句跨语言研究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感叹表达与感叹句 |
2.1 感叹句的界定 |
2.1.1 感叹句的性质 |
2.1.2 感叹句的功能 |
2.2 汉语感叹表达的范围 |
2.2.1 有标记的感叹表达 |
2.2.2 无标记的感叹表达 |
2.3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点 |
3.1 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征 |
3.1.1 感叹表达语义指向 |
3.1.2 感叹表达的内容特征 |
3.1.3 感叹表达的语境 |
3.2 感叹表达言语行为 |
3.2.1 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 |
3.2.2 非字面意义的感叹表达 |
3.2.3 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 |
3.3 小结 |
第四章 感叹表达与语气成分 |
4.1 句子与语气 |
4.2 语气词 |
4.2.1 语气词的界定 |
4.2.2 具体的语气词 |
4.2.3 语气词的功能 |
4.3 语气副词 |
4.3.1 语气副词的界定 |
4.3.2 感叹标记副词 |
4.3.3 其他语气副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感叹表达与非语气成分 |
5.1 叹词与感叹表达 |
5.1.1 叹词的界定 |
5.1.2 原生叹词 |
5.1.3 准叹词 |
5.1.4 新兴叹词 |
5.2 疑问词 |
5.2.1 感叹表达中的疑问词 |
5.2.2 “什么”用于感叹表达 |
5.2.3 “怎么”用于感叹表达 |
5.3 小结 |
第六章 感叹表达与固定短语 |
6.1 话语标记 |
6.1.1 提醒对方的话语标记 |
6.1.2 超预期话语标记 |
6.2 程度补语 |
6.2.1 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
6.2.2 不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
6.3 三音节固定短语 |
6.3.1 了不得 |
6.3.2 要不得 |
6.3.3 不得了 |
6.4 小结 |
第七章 感叹表达与固定格式 |
7.1 “你这个NP” |
7.1.1 名词N |
7.1.2 偏正短语NP |
7.2 “都是NP” |
7.2.1 自责 |
7.2.2 责怪听话人 |
7.2.3 责怪第三方、外部世界 |
7.3 “这/那+叫一个X” |
7.3.1 “X”为形容词 |
7.3.2 “X”为动词 |
7.3.3 “X”为成语等 |
7.4 “好+一(个)X” |
7.4.1 积极性感叹表达 |
7.4.2 消极性感叹表达 |
7.5 小结 |
第八章 感叹表达的组合模式 |
8.1 独语句感叹表达 |
8.1.1 名词独语句 |
8.1.2 动词独语句 |
8.1.3 形容词独语句 |
8.2 感叹标记组合表达 |
8.2.1 单一标记感叹表达 |
8.2.2 两种标记的线性分布 |
8.2.3 三种及以上标记的线性分布 |
8.3 小结 |
第九章 汉韩感叹表达对比 |
9.1 韩国语感叹表达概述 |
9.1.1 韩国语感叹表达的界定 |
9.1.2 韩国语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征 |
9.2 韩国语感叹表达分类 |
9.2.1 使用典型标记的感叹表达 |
9.2.2 使用其他句类的感叹表达 |
9.3 汉韩感叹句表达对比 |
9.3.1 汉韩感叹表达的共同点 |
9.3.2 汉韩感叹表达的区别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0.1.1 语法形式特征 |
10.1.2 语义特点 |
10.1.3 语用功能特征 |
10.1.4 与韩国语对比 |
10.2 本文的创新点 |
10.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语气副词的研究 |
(一)语气副词的归属 |
(二)语气副词的次类划分 |
(三)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与语用研究 |
(四)语气副词的历时研究 |
二、“该不是”及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 |
(一)“该不是”的研究 |
(二)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该不是”的性质及归类 |
第一节 “该不是1”的判定 |
第二节 “该不是2”的判定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该不是”的形成分析 |
第一节 表揣测义的“该”与“不是” |
一、“该”的语法化及其揣测义的形成 |
二、“不是”的语法化及其揣测义的形成 |
第二节 “该不是”的固化路径及动因机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该不是”的共时考察 |
第一节 “该不是”的句法分析 |
一、句法位置 |
(一)位于句首 |
(二)位于句中 |
(三)单独使用 |
二、与其他词的共现情况 |
(一)与能愿动词共现 |
(二)与句末语气词共现 |
(三)与叹词共现 |
(四)与副词共现 |
三、句类选择 |
(一)用于陈述句 |
(二)用于疑问句 |
(三)用于感叹句 |
第二节 “该不是”的语义分析 |
一、语义特征 |
(一)言者指向性 |
(二)揣测性 |
(三)不确定性 |
二、语义背景 |
(一)模式1:A+该不是B+C |
(二)模式2:A+该不是B |
(三)模式3:A+该不是+(C) |
(四)模式4:该不是B+C |
(五)模式5:该不是B |
三、语义辖域 |
第三节 “该不是”的语用分析 |
一、主观揣度功能 |
二、突出焦点功能 |
三、委婉表达功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对比考察 |
第一节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历时对比 |
一、形成过程 |
(一)“莫不是”的成词过程 |
(二)“别不是”的成词过程 |
(三)“怕不是”的成词过程 |
二、形成机制 |
(一)“莫不是”的成词机制 |
(二)“别不是”的成词机制 |
(三)“怕不是”的成词机制 |
第二节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共时对比 |
一、语义对比分析 |
二、句法对比分析 |
(一)主语人称搭配 |
(二)时态选择 |
三、语用对比分析 |
(一)表达倾向 |
(二)篇章衔接功能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现代汉语“拿A当B”类框式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现状 |
1.2.1 框式结构的相关研究 |
1.2.2 不变项“拿(把/将/以/用)”和“当”的相关研究 |
1.2.3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的相关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 |
1.3.1 研究目标及思路 |
1.3.2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1.3.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拿A当B”类框式结构的句法分析 |
2.1 A、B的形式特点 |
2.1.1 音节类型 |
2.1.2 语法结构类别 |
2.2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的句法功能 |
2.2.1 充当小句 |
2.2.2 充当谓语 |
2.2.3 充当宾语 |
2.2.4 充当定语 |
2.2.5 充当主语 |
2.2.6 充当补语 |
2.2.7 充当其它成分 |
2.3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的句法特点 |
2.4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的扩展变形 |
2.5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的否定形式 |
2.6 小结 |
第三章 “拿A当B”类框式结构的语义分析 |
3.1 不变项语义解读 |
3.1.1 “拿”“把”“将”“以”“用”的语义及其对A、B的规约 |
3.1.2 “当”的语义 |
3.2 A、B的语义关系 |
3.2.1 相等关系 |
3.2.2 相反关系 |
3.2.3 相关关系 |
3.2.4 相等关系 |
3.3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的处置义 |
3.4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的语义增值 |
3.5 小结 |
第四章 “拿A当B”类框式结构的语用分析 |
4.1 主观性 |
4.2 语体特征 |
4.2.1 文艺语体 |
4.2.2 网络语体 |
4.2.3 新闻语体 |
4.3 比喻性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拿A当B”类框式结构中的压制现象分析 |
5.1 压制理论 |
5.2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中的压制现象 |
5.3 “拿A当 B”类框式结构中的压制现象形成的动因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2 研究回顾与评议 |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4 章节安排与布局 |
5 语料来源与体例 |
上编 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关系 |
第一章 述宾/状中的鉴定标准与“情态动词+VP”结构 |
1 句法表现与鉴定方式 |
1.1 硬性标准与辨别能力 |
1.2 次级证据与间接旁证 |
2 情态类型与鉴定标准 |
2.1 句首话题与承前省略 |
2.2 问句回答与正反提问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肯”的谓语核心地位及其对VP的控制 |
1 肯与意愿的差异 |
1.1 诸家释义与对比研究 |
1.2 语义特征与意愿表达 |
2 结构关系与核心证明 |
2.1 述谓性质与宾语特征 |
2.2 相关表现与述语性质 |
3 支配控制与间接旁证 |
3.1 控制强度与自主行为 |
3.2 句法转变与控制弱化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敢VP”的句法特征及其构式化看句法功能的转化 |
1 情态类别与功能特征 |
1.1 义项划分与词化性质 |
1.2 指令功能与谦逊表达 |
2 句法表现与相关旁证 |
2.1 硬性标准与结构类型 |
2.2 语义重点与句法地位 |
2.3 对举共现与相似性质 |
2.4 近义替换与关系类同 |
3 语义演化与功能转变 |
3.1 硬性标准与状中结构 |
3.2 说明阐释与重点后移 |
3.3 副词共现与相似性质 |
3.4 状中替换与结构类同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可以VP”句法表现的平行性 |
1 表达功用与性质类别 |
1.1 核心语义与转喻机制 |
1.2 情态特征与下位类别 |
2 述宾关系与句法证据 |
2.1 正反提问与近似表现 |
2.2 “吗”字问句与回答方式 |
2.3 前置话题与宾语性质 |
2.4 承前省略与结构类型 |
3 述语性质与平行表现 |
3.1 提问格式与鉴定标准 |
3.2 回答方式与结构性质 |
3.3 句首分布与话题操作 |
3.4 宾语省略与中心成分 |
4 相关旁证与近似表现 |
4.1 对举共现与性质类同 |
4.2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VP”句法特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
1 情态特征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属性 |
1.2 情态淡化与功能转变 |
2 主语意愿与宾语关涉 |
2.1 兼语隐含与个性特征 |
2.2 鉴别标准与共性特征 |
2.3 话题回答与典型差距 |
3 道义来源与宾语性质 |
3.1 平行表现与述语特征 |
3.2 典型差距与个别例外 |
3.3 主语提升与个性特征 |
4 评价命题与状语功能 |
4.1 不同表现与关系差异 |
4.2 副词特征与状中关系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力/道义情态及相关性质对结构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
1 动力情态与述语功能 |
1.1 谓语核心与相关证明 |
1.2 功能遗留与残存表现 |
2 情态转变与功能差异 |
2.1 支配弱化与典型降低 |
2.2 使用限制与可接受度 |
3 谓词性质与音节差异 |
3.1 判断构式与特殊动词 |
3.2 句法表现与单双音节 |
4 本章小结 |
下编 从动力/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句法功能的转变与证明 |
第七章 情态动词的情态类型与内部功能差异 |
1 认识分化与句法特征 |
1.1 隐喻机制与认识情态 |
1.2 条件可能与逻辑关系 |
1.3 句法证据与认识属性 |
2 功能差异与使用频率 |
2.1 动力情态与内部差异 |
2.2 道义情态与功能差异 |
2.3 词类归属与句法证据 |
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应该VP”句法特征的区别与对立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评价判断与语用指令 |
1.2 估测推理与隐喻机制 |
2 关涉对象与述语功能 |
2.1 正反提问与成分简省 |
2.2 回答方式与表义中心 |
2.3 变换分布与句法同构 |
2.4 承前省略与述谓性质 |
3 说明阐释与状中关系 |
3.1 提问格式与相关表现 |
3.2 位置固化与变换限制 |
3.3 组合回答与意义重点 |
3.4 近义替换与对举共现 |
4 判断性质与功能争议 |
4.1 表义重点与状语功能 |
4.2 提问方式与主要证据 |
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得VP”的句法特征与方言特色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特征 |
1.2 体词成分与归属争议 |
2 支配关系与述宾结构 |
2.1 正反提问与方言旁证 |
2.2 标准缺失与研究深度 |
2.3 鉴定标准与结构差异 |
2.4 比字句式与分布位置 |
3 评价说明与状语性质 |
3.1 吧字问句与评注功能 |
3.2 位置游移与主观评注 |
3.3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3.4 表义重点与省略限制 |
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能VP”的话题化表现及控制度变化 |
1 语义讨论与情态分类 |
1.1 细化类别与核心语义 |
1.2 语义条件与情态类型 |
2 情态类型与话题表现 |
2.1 动力情态与话题结构 |
2.2 道义情态与话题结构 |
2.3 认识情态与话题结构 |
3 情态转变与控制强度 |
3.1 动力情态与支配控制 |
3.2 道义情态与支配控制 |
3.3 认识情态与去控制化 |
4 其他标准与不同表现 |
4.1 述谓性质与动词共现 |
4.2 状语功能与近义替换 |
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会VP”的情态特征与结构关系的特殊性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主体能力与动力情态 |
1.2 核心语义与认识情态 |
2 组合系联与述宾特征 |
2.1 提问格式与对举共现 |
2.2 变换分布与句首话题 |
3 评价判断与状语功能 |
3.1 相似特征与区别表现 |
3.2 分布位置与副词特征 |
4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情态的历时演化与句法功能转变 |
1 情态来源与结构关系 |
1.1 动源情态与述宾结构 |
1.2 形源情态与述语功能 |
2 情态发展与功能变化 |
2.1 关系转变与动力影响 |
2.2 特殊来源与功能发展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转折义语气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转折义语气副词的界定 |
(二)转折义语气副词的个案研究 |
(三)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对比研究 |
二、研究计划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界定及语义 |
一、转折义语气副词的界定 |
二、转折义语气副词的语义 |
第二节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句法位置 |
一、转折义语气副词的位置类型 |
二、转折义语气副词位置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组合类型 |
一、转折义语气副词的连用 |
二、转折义语气副词的间用 |
第二章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教学编排 |
第一节 转折义语气副词在大纲和综合课中的分布 |
一、转折义语气副词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分布 |
二、转折义语气副词在《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的分布 |
三、转折义语气副词在《发展汉语》综合课中的分布 |
第二节 《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转折义语气副词的教学编排 |
一、转折义语气副词的注释 |
二、转折义语气副词的练习设计 |
第三章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
第一节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偏误类型 |
一、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偏误概况 |
二、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具体偏误 |
第二节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偏误原因 |
一、汉语本身原因 |
二、学习者原因 |
三、学习环境原因 |
第四章 转折义语气副词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教材编写建议 |
一、结合大纲完善教学编排 |
二、中外联合编写针对性教材 |
第二节 学生习得建议 |
一、习得策略灵活化 |
二、积极地交流运用 |
第三节 教师教学建议 |
一、针对性充分备课 |
二、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
三、教学设计基于偏误研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德英句子结构表达异同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研究[D]. 王帮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侥幸义词“幸亏”“幸好”“多亏”的比较研究[D]. 代停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D]. 钟健. 吉林大学, 2020(01)
- [4]汉语“X看/见/瞧”类话语标记研究[D]. 汤礼新. 华侨大学, 2020(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D]. 柳真(Yoo Jin).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D]. 李艳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现代汉语“拿A当B”类框式结构研究[D]. 黄冰月.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D]. 王伟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转折义语气副词研究[D]. 吴瑞坤.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