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冉净斐,曹静,刘清峰[1](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期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产业发展和生态平衡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大多处于欠发达地区,许多地区刚刚摆脱贫困,面临着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难题。在此情况下,产业生态化转型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只有实现产业生态化,水源地才能完成产业的优化升级,而且,产业发展应该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生态化转型要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地的环境和生态安全。
朱一鸣[2](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是全国瞩目的宏大工程,其中跨度最长、淹没土地面积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中线蓄水调水线路已使河南省、湖北省约46.9万居民迁离家乡,庞大的移民数量使得安置点建设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问题。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来自政府的经济基础支持和高水平的科学指导,需要移民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移民安置点的人居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到移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等实际的民生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展开研究,通过构建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当下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了解其发展状况,将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按照空间布局特征分为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社区型移民安置点三类,并基于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与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构建了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随后利用该评价体系对三例典型移民安置点展开评价,探究研究区域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的各项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主要是:(1)通过对比基于空间布局合理性的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结果与从居民主观性角度展开的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发现,两种评价方式在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除去道路系统得分)指标得分趋向一致,在居住质量和公共服务各指标得分中存在较大差异;(2)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不同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从空间布局合理性角度评价结果来看,新建型移民安置点>社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从人均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来看,社区型移民安置点>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3)从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与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具体指标得分结果来看,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在居住质量、基础设施和社会治理方面得分较高,短板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后靠型移民安置点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得分较高,在居住质量、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得分差强人意;社区型移民安置点生态环境方面得分中规中矩,在经济发展、居住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评分上表现优异,但在文化传承上有较为明显的短板。(4)通过对比两种基于不同角度的评价结果,本文对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做了具体分析,建议针对不同类移民安置点“因地施策”,加大资金投入,发挥移民安置点居民主体作用,定位人居环境建设薄弱项,实现均衡化的人居环境发展,消除发展矛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移民安置地区的不断推进。
李秀清[3](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王婧[4](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近年来其生态环境由于点源污染依旧严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潜在污染风险源存在等问题,而存在较大污染风险。为了保障丹江口水源区的水环境安全,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目前已开展了一系列小流域治理工程,并研发出了大量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然而现有工程技术缺乏统一布局和整体规划,导致整体治理效果不明显且持续性较差,难以满足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需要。因此,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以下简称“湖北水源区”)为研究区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现状生态环境问题,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村各类景观要素,对现有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进行整合,提出可在湖北水源区推广应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体系,探索恢复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新方法,以期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同时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地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工作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湖北水源区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角度出发,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最佳汇流面积阈值设置为30km2,利用Arc GIS技术从研究区域提取出48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根据生态修复目标差异将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分为生态农业型、城镇发展型、生态涵养型三种类型,得到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空间分布格局图,其中生态农业型小流域184条,城镇发展型小流域122条,生态旅游型小流域176条。同时分析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区位分布、地形分布、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特征、人口及居民点分布特征,为生态修复重点识别研究提供基础数据。(2)选取湖北水源区不同类型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调研,以胡家山、双塘河及清水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例分析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再结合文献分析与GIS空间分析对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总结,最终确定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修复重点。(3)根据生态修复重点确定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目标,提出6种生态修复模式和21种组合式生态修复技术,由此构建湖北水源区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体系。
黄跃飞[5](2021)在《调水工程影响下的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战略工程,自2014年12月正式通水后,有力缓解了北方缺水的问题。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了满足调水水量的要求,大坝从162m加高到了176.6m,在增加了水库库容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整个流域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评估调水工程影响下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指导流域生态建设和发展,科学调水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科学识别大型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流域生态环境响应机制提供参考。本文以丹江口水库及上下游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气象及统计年鉴等数据,对调水前后丹江口水库的水量变化特征、水库上下游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与水库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评估丹江口水库在调水工程影响下的环境变化状况。主要结论如下:(1)丹江口水库水量从年际变化特征来看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调水前水量增长趋势较为平缓,主要在100亿m3上下范围内波动,调水后水量增长趋势显着加快,均维持在100亿m3以上,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坝加高和加强蓄水。从月际平均水量变化特征来看整体上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1-5月逐渐减小,6-10月大幅增加,11月-12月基本不变。且月均水量变化的方差为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水量的17.87%,说明水量在月际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气候条件和人工调蓄情况下,丹江口水库波动变化不大。(2)丹江口水库上下游土地利用在调水前(2000-2015年)和调水后(2015-2018年)两个阶段耕地面积均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均增加;林草地先减少后增加,未利用地先增加后减少。调水前后,流域变化幅度大的地类相同,且调水前的变化幅度均大于调水后的。从丹江口水库上下游看,调水前后水库上下游建设用地面积均增加,但下游的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较上游的显着,表明出水库的建设用地在快速扩张,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体现,且下游城镇化更加明显,上游在调水后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于平缓;调水后水库上游的林草地面积开始增加,林草地空间分布逐渐稳定,原因是调水工程完成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造林封育等措施。从转移方向看,耕地、林地和水域三者之间相互转换,而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草地。(3)丹江口水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上呈现略有增长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相对稳定,单项服务价值按照大小排序是调水蓄水、气候调节、旅游功能、水能发电、大气调节、有机物生产及科研教育,其中调水蓄水和气候调节是丹江口水库生态系服务功能的核心功能,占丹江口水库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97.02%。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丹江口水库在调水蓄水、气候调节、旅游功能、水能发电价值上呈现增加趋势,在大气调节、有机物生产、科研教育价值上则波动不大。
毕剑,Suprav Acharya,涂小凡[6](2021)在《后“南水北调”时期淅川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水资源调配的战略性民生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河南省淅川县在做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后"南水北调"时期,淅川需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力,强调渠首品牌,注重反哺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建立反哺旅游长效机制,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从而实现淅川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谭力[7](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对区域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影响非常复杂,不仅对水源区流域未来可供水量、水质及其动态产生一定冲击,而且对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不仅是河流、湖库水体本身,更重要的是流域内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被变化较大,区域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以及生态环境遭到退化与破坏,其生态环境状况可直接影响到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关乎华北地区几千万人的用水安全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求。明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是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对应土地利用形态的改变必将引起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转型,即生产、生态、生活三大主导功能间的转化,主导功能转型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结构与空间特征,并通过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讨区内生态环境效应状况与时空分布特性,同时,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区内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果,提出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也给相关部门对核心水源区进行科学管理和政策调控、确保一库清水北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国家相关工作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以乡镇行政单元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并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按其所满足人类需求的不同方面分为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通过统计得出研究区主要以生态用地为主,占总面积72.70%,其中又以林地生态用地为主;其次为生产用地,占总面积的26.21%,其中主要为农业生产用地,空间分布较广泛,整体呈现东部和南部分布较多、西部分布较少的特征;生活用地空间占比较小,仅为1.09%。(2)本文通过转移矩阵模型分析区内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特征,主要结论如下:2010-2015年间,研究区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产用地,主要为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工矿生产用地,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均转出为工矿生产用地;2015-2018年间,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由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所致,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转出为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利用重心转移模型、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特征,计算得出,八年来生产用地重心迁移相对集中,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用地迁移轨迹与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存在明显对应关系所致;生态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导致水域生态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所致;生活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武当山特区的快速发展和区位优势,导致相应区域的城镇生活用地增加所致。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反映研究区内各乡镇分布差异状况,得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生产用地呈现逐年均匀的趋势,生活用地分布较不均匀,并揭示出“三生”空间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最后,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选取自然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共12个指标,揭示各年间导致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成因,为今后水源区产业合理布局以及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总体来看,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型主要受区域发展状况驱使、交通区位便利以及自然因素条件的影响;2015-2018年主要土地利用转型类型已发生改变,主要因耕种效果不佳导致的农业生产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扩大水产值养殖规模、粮食产量的需求以及工业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因素所致。(3)本研究首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空间变异特性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结论如下:2010-2018年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均呈现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存在差异,整体格局变化较小。2010-2015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略有恶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8降至0.655,主要表现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转入为较低质量区、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转入为中质量区所致;2015-2018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5提高至2018年的0.664,主要表现为较低质量区转出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较高质量区转出为高质量区所致。再从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来看,2010-2015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小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林地生态用地和牧草生态用地转为工矿用地所致,说明这一时期研究区以牺牲林、草地为代价,大力发展工矿产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15-2018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大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相互转换之中,转为生态用地面积大于转为生产用地面积,说明这一时期,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以及退耕还林的实施,研究区减少对林、草地的滥用,提升核心水源区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扩张提供了遏制作用。本文以生态服务系统的货币价值来表征其生态环境效应,重新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得出,2010-2018年这八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说明整体生态环境呈现改善的状态,前五年略有减少,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后三年增加趋势明显,变化最大的是水域。八年来耕地和草地有所减少,造成了8.63亿元的生态价值损失,但水域面积的快速增长给研究区带来了23.55亿元的增加额,使得研究区内生态环境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状况来看,仓房镇的ESV最高,龙山镇和老城镇紧随其后,ESV最低的为商圣街道和龙城街道。地均ESV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中东部和南部,低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中北部、西部和东部,ESV变化量与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基本一致,主要是因为城镇规模的扩张导致生态用地转为生活用地,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4)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研究区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导致生态环境效应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越大导致生态环境效应下降,表明研究区在对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了和谐处理,但需注意能源利用效率的排放量,需改善能源利用的工艺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区内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得出,水质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区域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较低质量区和低质量区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即均县镇、香花镇、龙城镇、上集镇、马镫镇同为水质污染较严重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其水质中度污染区域也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较低的区域相吻合,说明至2018年,研究区较多土地利用类型转为水域,导致水域面积扩大,引起的水质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水体污染成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优化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土地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措施,最终实现水源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胡登奎[8](2020)在《基于GI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特性研究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亦代表着人类的福祉。丹江口水库作为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通过对丹江口水库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对于推动该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关键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河南省淅川县为研究区,基于利用RS和ArcGIS技术处理多时段、多平台的TM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提取1987年、1996年、2007年、2017年丹江口市与淅川县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解译方式获取四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分析丹江口市与淅川县在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的动态度、程度指数、转移矩阵、信息熵,进而探究的研究区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同时根据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构建非城镇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城镇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养分循环、净化环境、娱乐文化等服务类型的价值进行估算,进而对19872017年丹江口市与淅川县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进行评估与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贡献度与相关性分析了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7-2017年,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三个时段平均转移比例为28.31%,林地、城镇面积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草地、耕地面积处于持续减少状态,水域面积演变趋势为增加—减小—增加,而其他用地面积演变趋势为增加—减少—增加;从地形方面来看,土地主要分布在0-600m高程范围和0-25°坡度范围,面积占比超过85%,同时坡向范围内各土地利用类型除平面外,其余8个方向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0%13%。(2)通过对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进行测算,19872017年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在各生态服务系统中,林地、草地、耕地、水域占主要来源,而在各服务类型中水文调节占主要优势;同时在不同高程、坡度梯度下,服务类型与服务系统的服务价值随梯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在不同坡向梯度中,各服务类型与服务系统的服务价值除平面方向较大以外,其余八个方向的生态服务价值相差不大。(3)通过分析计算生态系统与其服务价值的相关性与变差贡献率,发现研究区内各生态系统与区域生态服务总价值密切相关,林地、草地、农田、城镇、水域生态系统与区域服务总价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不同地物类型在不同时段内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存在着差异,其中水域、林地、草地系统对其服务价值的影响最大,而农田、城镇、其他系统对其服务价值的影响较小。
张敏[9](2020)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制与路径分析》文中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有助于调整水源区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促进水源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概括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耦合的研究现状,界定了产业耦合发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产业关联性入手,对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水源区农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发展的现状。首先介绍水源区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源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过程等;然后利用第一产业增加值,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分析水源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两大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的优势和弊端,为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机理。主要使用系统分析以及逻辑演绎的方法,探索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找出系统之间耦合的要素,剖析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发挥出来的功能,进一步分析耦合系统的内容,运用系统的思想对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的机理进行推理研究。(3)探索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运行机制。把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的运行过程分为萌芽、成长、发展初期以及发展中后期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耦合程度由无耦合发展为高级耦合。接着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讨论了耦合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博弈主体策略选择及影响耦合系统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并从产业要素的互动机制、匹配机制等多个方面对耦合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4)总结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的路径。通过对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理的演绎推理,本文从国家与地方政府、行业、经营主体三个层面对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的路径进行优化。
张利国[10](2019)在《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土地利用在不断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提供各类功能与服务的同时,也引起了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或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国土集聚开发和分类保护相适应,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部署。土地利用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多功能特性,是评估土地利用效应、合理性及可持续性的重要视角和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综合分区,以功能的合理、协调发挥为导向,优化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保障土地资源具有持续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库区是由于水库兴建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地域单元,我国是世界上库区最多的国家,其已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空间载体。库区往往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生态敏感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特性,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与综合分区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并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丹江口库区作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优化土地开发与保护格局,是促进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可为类似区域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以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导向,以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以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手段和契机,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方法体系构建—实证研究”的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体系梳理,主要对指导本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库区的基本问题及多功能内涵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阐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的目标与原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二是阐述多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三是探索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第四章至第六章以丹江口库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其中第四章简要介绍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过程。第五章首先从微观尺度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突出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进而从县域尺度分析了多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六章对丹江口库区进行了多功能综合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了由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9个二级功能构成的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结合库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对功能的特殊需求,上述方案在环境功能中分设“水资源保障功能”,突出了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体现了库区的特殊需求和定位。依据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本研究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同样体现了库区的特殊性:首先针对水资源保障功能这一库区核心功能的评估,以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两个指标综合表征,上述指标可依据降雨、气温、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InVEST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避开了库区缺乏长时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升了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其次,对于经济功能的评估,前人多选择了工业产出、第二产业产值等类型指标,本研究对这类指标的作用进行了淡化,体现了库区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避免大规模工业开发的特征与要求。(2)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演变格局针对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重要性,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源涵养以及土壤保持的地形梯度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格局,深入剖析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该分析可为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库区水资源安全的差异化政策建议提供支撑。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量15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聚集现象明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水源涵养强度随高程升高而波动明显,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500m1500m高程区间是水源涵养的优势区,需加强海拔为600m以下及坡度为5°以下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保护。15年来,研究区土壤保持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土壤保持强度较大地区主要集中于丹江口库区中上游南部大巴山区;较弱的地区主要为下游的丹江口市、淅川县等地。800m1700m高程段是丹江口库区土壤保持的优势区域,海拔400m以下区域土壤保持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烈,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保持强度呈增长态势,但在55°以上区域下降迅速。(3)从县域尺度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以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从县域尺度构建了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对库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展开评价,并开展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丹江口库区中部以及南部大巴山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较高,并形成了以十堰、汉中和商洛为中心的低值聚集区,安康市城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长期处于中等水平。20002015年的15年间,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快速提升的区县主要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县、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盆地以及位于秦岭东部至伏牛山一带的商洛市周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较高以上水平区县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的河南四县至十堰城区一带,至2015年,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县成为社会功能新的高值聚集区;15年间,研究区大部分区县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以缓慢提升和快速提升为主,中部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增长较为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分布格局年际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汉中及十堰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地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以及南部山区;1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整体处于缓慢提升态势,且中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西部。(4)开展了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影响机理的定性分析及文献梳理,本研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备选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筛选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方法。文章以丹江口库区为案例,筛选出地形起伏度、年均降雨量、地均GDP以及土地开发强度4个因素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展开影响因素研究。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上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呈负面影响。年均降雨量对于环境功能主要以正向影响为主,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而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的发挥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干扰作用,东部地区以正面影响为主,西部山区则主要体现为负面干扰。地均GDP对环境功能的影响分两个阶段,2005年以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2005年以后,则主要为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主要呈现正向作用。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对环境功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5)开展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由于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目标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单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案的简单对比难以达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基于此,本研究集成运用“静态+动态”以及“定量+定性”的分区理念,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综合变化特征考虑在内,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念,重点考虑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构建了“初步分区+两步修正”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采用上述分区思路将丹江口库区划分为6个分区类型,分别为下游核心水体重点保护区、上游环境功能优势保持区、中上游环境功能重点强化区、下游社会功能改良区、中下游经济功能适度强化区以及中心城市经济功能优化发展区。在对上述各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各分区提出了多功能发展组合模式及土地利用政策导向。特别地,针对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分别从综合分区管理以及垂直分区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的分区匹配方案。最后,从生态补偿、跨区域政府合作以及生态立法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
1. 产业生态化的基本内涵 |
2.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 |
3. 产业生态化的要求 |
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生态化的实证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模型 |
1. 生态足迹的基本含义和计量模型 |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
3.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淅川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
4. 结果与分析 |
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生态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 南水北调水源地在产业生态化方面的具体做法 |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生态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
1. 重组生产要素,为产业生态化转型提供有效资源保障 |
2. 改造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适应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模式 |
3. 建立完善产业生态园区,促进产业生态化集聚发展 |
4.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资金和政策上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
5. 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促进水源地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
(2)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实施移民搬迁 |
1.1.2 移民安置点民生问题凸显 |
1.1.3 改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2 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
2.3 移民安置研究 |
2.3.1 移民安置模式 |
2.3.2 移民安置环境容量 |
2.3.3 安置点建设研究 |
2.3.4 移民社会融入 |
2.3.5 移民安置实践 |
2.4 相关研究总结 |
第三章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
3.1 总体发展情况 |
3.2 发展建设中的冲突 |
3.2.1 安置点产业布局单一,难以提供一定规模的就业岗位 |
3.2.2 安置点空间无序扩张,生态破坏严重 |
3.2.3 安置点空间布局形态“模板化”,失去地域特色 |
3.2.4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长效体制不健全 |
3.3 社会性问题的初步显现 |
3.3.1 快速收缩的常住人口与“空心化”带来的弊端 |
3.3.2 原地域、宗族文化的消失 |
3.3.3 聚居空间撕裂带来的社会交往问题 |
第四章 构建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
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构建思路 |
4.1.2 构建原则 |
4.2 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3 安置点空间句法分析 |
4.2.4 评价指标测算 |
4.3 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满意度评价结果 |
4.4 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对比 |
4.4.1 物质性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
4.4.2 非物质性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
5.1 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 |
5.1.1 安置点建设资金保障 |
5.1.2 安置点产业转型契机 |
5.1.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空间再构 |
5.2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
5.2.1 新建型移民安置点 |
5.2.2 后靠型移民安置点 |
5.2.3 社区型移民安置点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梳理 |
6.1.2 各类移民安置点现状人居环境评价 |
6.1.3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
6.2 研究创新点 |
6.2.1 从空间特征层面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分类 |
6.2.2 构建了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
6.2.3 对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提出相应策略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
6.3.2 对于移民安置点建设研究的不够全面 |
6.3.3 人居环境优化策略在具体实施层面需待深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调查表 |
附录 B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和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特征 |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
3.1.1 VIC模型简述 |
3.1.2 VIC模型的特点 |
3.2 VIC模型的原理 |
3.2.1 能量平衡 |
3.2.2 蒸散发 |
3.2.3 冠层水量平衡 |
3.2.4 地表直接径流 |
3.2.5 基流 |
3.2.6 土壤水 |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
3.3.2 流域信息提取 |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
3.3.6 区域控制文件 |
3.4 VIC模型的运行 |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
3.4.2 汇流模型运行 |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流域径流分析 |
4.1.1 径流平均值 |
4.1.2 数字特征值 |
4.1.3 相关分析 |
4.1.4 趋势分析 |
4.1.5 突变分析 |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
5.4.1 生态需水 |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果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划分 |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生态环境状况 |
2.2 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边界划分 |
2.2.1 划分方法 |
2.2.2 划分步骤 |
2.2.3 划分原则 |
2.2.4 划分结果 |
2.3 基于生态修复目标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类型划分 |
2.3.1 湖北水源区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目标分析 |
2.3.2 划分方法 |
2.3.3 划分结果 |
2.4 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2.4.1 区位分布特征 |
2.4.2 地形分布特征 |
2.4.3 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分布特征 |
2.4.4 人口及居民点分布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重点识别 |
3.1 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及问题识别 |
3.1.1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以胡家山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例 |
3.1.2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总结 |
3.1.3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以双塘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例 |
3.1.4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总结 |
3.1.5 生态涵养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以清水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例 |
3.1.6 生态涵养型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总结 |
3.2 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重点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不同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集成 |
4.1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 |
4.1.1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生态修复 |
4.1.2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 |
4.1.3 生态农业型清洁小流域人居环境生态修复 |
4.2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 |
4.2.1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人居环境生态修复 |
4.2.2 城镇发展型清洁小流域河(沟)道生态修复 |
4.3 生态涵养型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 |
4.3.1 生态涵养型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生态修复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A 湖北省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表 |
附录 B 湖北省水源区生态林营建主要造林植物种类 |
附录 C 湖北省水源区经果林营建可用树种参考 |
致谢 |
(5)调水工程影响下的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变化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调水工程影响下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汉江流域 |
2.1.2 丹江口水库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地形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气象数据 |
2.2.5 其他数据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水库水量计算 |
3.1.1 水域面积提取 |
3.1.2 计算模型 |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 |
3.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3.3.1 有机质生产 |
3.3.2 水能发电 |
3.3.3 调水蓄水 |
3.3.4 大气调节 |
3.3.5 气候调节 |
3.3.6 旅游功能 |
3.3.7 科研教育 |
第4章 丹江口水库水量动态变化分析 |
4.1 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变化 |
4.2 丹江口水库水量动态变化 |
4.2.1 水库水量整体变化趋势分析 |
4.2.2 水库水量年际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3 水库水量月际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丹江口水库上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1 丹江口水库上下游土地利用变化 |
5.2 丹江口水库上下游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5.2.1 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5.2.2 丹江口水库上下游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5.3 丹江口水库上下游土地利用面积转移分析 |
5.3.1 汉江流域土地利用面积转移 |
5.3.2 丹江口水库上游土地利用转移 |
5.3.3 丹江口水库下游土地利用转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丹江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6.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单项服务价值变化评估 |
6.2.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
6.2.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
6.2.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
6.3 总服务价值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汇总 |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际间变化趋势 |
6.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月际间变化趋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已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后“南水北调”时期淅川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淅川主要旅游资源 |
(一)丹江口库区旅游景观 |
(二)佛教古刹:香严寺 |
(三)历史名镇:荆紫关镇 |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淅川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提高了淅川旅游的关注度和知名度 |
(二)增加了淅川新的独特旅游资源 |
(三)拓宽了淅川的潜在客源市场 |
第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益地民众。 |
第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红色旅游者。 |
第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被影响者。 |
(四)促进了淅川的生态环境保护 |
四、后“南水北调”时期淅川旅游发展定位分析 |
(一)后“南水北调”时期界定 |
(二)后“南水北调”时期淅川旅游发展方向 |
1.联结感恩情感,明确反哺旅游发展定位 |
2.强化“南水北调”精神,重视红色旅游发展定位 |
3.依托生态优势,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 |
五、后“南水北调”时期淅川旅游发展策略 |
(一)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立反哺旅游长效机制 |
1.与受益地民众间的反哺旅游长效机制 |
2.与受益地政府间的反哺旅游长效机制 |
3.与受益地企业间的反哺旅游长效机制 |
(二)深挖淅川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 |
第一,红色旅游产品。 |
第二,生态旅游产品。 |
第三,文化旅游产品。 |
(三)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力,提升淅川旅游形象 |
(四)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淅川旅游交通新突破 |
六、结语 |
(7)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 土地利用变化及功能分类研究 |
1.3.2 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1.3.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 |
1.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1.3.5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利用转型 |
2.1.2 “三生”空间 |
2.1.3 环境效应 |
2.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2.2.4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研究范围 |
3.1.2 地质背景 |
3.1.3 地形地貌 |
3.1.4 土壤类型 |
3.1.5 社会经济状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遥感影像处理及解译 |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及分类体系 |
4.1 土地利用现状 |
4.1.1 土地利用描述性统计 |
4.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 基于“三生”用地体系分类及现状分析 |
4.2.1 “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4.2.2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三生”空间现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分析 |
5.1 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 |
5.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5.1.2 “三生”用地结构转型分析 |
5.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 |
5.2.1 土地功能重心模型 |
5.2.2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空间变化 |
5.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影响因子选取 |
5.3.2 计量方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 |
6.1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
6.1.1 生态环境响应模型 |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6.1.3 空间变异特性模型 |
6.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 |
6.2.1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6.2.2 半方差函数分析 |
6.3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
6.3.1 时序变化分析 |
6.3.2 时空分异变化分析 |
6.3.3 各功能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的贡献度 |
6.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6.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6.4.2 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 |
6.5 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1 LMDI分解模型 |
6.5.2 水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
6.6 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 |
6.6.1 优化调控措施 |
6.6.2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6.6.3 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GI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特性研究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2.4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
2.1.2 研究区界定 |
2.2 研究区自然条件 |
2.2.1 水文特征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地形地貌 |
2.2.4 地质构造 |
2.2.5 土壤植被 |
2.2.6 自然资源 |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 |
2.3.1 人口 |
2.3.2 经济发展状况 |
2.4 小结 |
3 研究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3.1 遥感影像 |
3.1.1 遥感影像获取 |
3.1.2 遥感影像处理 |
3.1.3 遥感影像分类 |
3.1.4 影像分类结果 |
3.2 DEM数据 |
3.2.1 DEM数据获取 |
3.2.2 DEM数据处理 |
3.2.3 数据处理结果 |
3.3 统计数据 |
3.4 小结 |
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4.1 土地利用面积分析 |
4.1.1 土地利用面积 |
4.1.2 地形特征 |
4.1.3 土地利用面积分析 |
4.2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 |
4.2.1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 |
4.2.2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 |
4.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4.3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结构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5.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界定 |
5.2 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系数估算 |
5.2.1 非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估算 |
5.2.2 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估算 |
5.2.3 单位生态系统服务当量价值估算 |
5.2.4 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系数 |
5.3 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 |
5.4 小结 |
6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演变 |
6.1 基于水源区生态服务总价值变化分析 |
6.1.1 各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6.1.2 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趋势 |
6.2 基于地形不同服务功能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6.2.1 不同高程梯度下 |
6.2.2 不同坡度梯度下 |
6.2.3 不同坡向梯度下 |
6.3 基于地形不同土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6.3.1 不同高程梯度下 |
6.3.2 不同坡度梯度下 |
6.3.3 不同坡向梯度下 |
6.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
6.4.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6.4.2 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
6.5 小结 |
7 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7.1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性分析 |
7.1.1 相关性分析概念 |
7.1.2 水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相关性 |
7.2 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差贡献率 |
7.2.1 变差贡献率分析方法 |
7.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差贡献率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项目情况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制与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耦合 |
2.1.2 产业耦合 |
2.1.3 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产业联合的联系与区别 |
2.2 基本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基本情况介绍 |
3.1.1 水源区地理位置介绍 |
3.1.2 水源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3 水源区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分析 |
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业发展现状 |
3.2.1 水源区农业发展总体规模 |
3.2.2 水源区农业发展主导模式 |
3.2.3 水源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
3.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3.3.1 水源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模 |
3.3.2 水源区旅游业发展主导模式 |
3.3.3 水源区旅游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机理研究 |
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形成的前提条件分析 |
4.1.1 农旅产业关联性分析 |
4.1.2 农旅产业耦合的必要性分析 |
4.1.3 农旅产业耦合的可行性分析 |
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宏观层面因素 |
4.2.2 中观层面因素 |
4.2.3 微观层面因素 |
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结构剖析与功能诠释 |
4.3.1 耦合系统结构的构成分析 |
4.3.2 耦合结构的功能诠释 |
4.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内容分析 |
4.4.1 耦合动力来源分析 |
4.4.2 耦合系统的牵动作用 |
4.4.3 耦合系统的促进作用 |
4.4.4 耦合内容分析 |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运行机制 |
5.1 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耦合系统运行过程分析 |
5.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 |
5.2.1 演化博弈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 |
5.2.2 模型假设 |
5.2.3 演化博弈分析 |
5.2.4 演进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5.2.5 结论与政策含义 |
5.3 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耦合系统运行机制的构成 |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路径分析 |
6.1 国家与地方政府层面 |
6.1.1 强化政府引导,促进农旅耦合 |
6.1.2 重视人才培养,推动农旅耦合 |
6.2 行业层面 |
6.2.1 优化农业结构,推动产业内部耦合 |
6.2.2 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 |
6.2.3 扩展功能,推动农旅协同 |
6.3 经营主体层面 |
6.3.1 形成相互信任的合作氛围 |
6.3.2 特色化产品开发 |
6.3.3 品牌发展 |
6.3.4 培育龙头企业 |
7.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 |
1.3.2 库区土地利用研究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理论体系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分异理论 |
2.1.3 系统理论 |
2.1.4 人地协调理论 |
2.1.5 区位理论 |
2.2 库区基本概念及土地利用特征 |
2.2.1 库区的基本概念 |
2.2.2 库区土地利用特征 |
2.3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梳理 |
2.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概念 |
2.3.2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属性 |
2.3.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的特殊性 |
2.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构建 |
2.4.1 已有分类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
2.4.2 基于水资源保护特殊需求的分类方案 |
2.5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
2.5.1 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
2.5.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 |
2.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 |
3.1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构建 |
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
3.2.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演变特征 |
3.2.2 县域尺度的多功能时空分异 |
3.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影响因素分析与备选指标体系构建 |
3.3.2 GWR模型构建 |
3.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
3.4.1 常用分区方法 |
3.4.2 现有分区方法适用性分析 |
3.4.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
4.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1.3 自然地理概况 |
4.1.4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过程 |
第五章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时空格局 |
5.1.1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1.2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2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 |
5.2.1 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时空分异 |
5.2.2 土地利用社会功能时空分异 |
5.2.3 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时空分异 |
5.2.4 土地利用总功能时空分异 |
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5.3.1 模型变量的筛选及建模 |
5.3.2 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3 年均降雨量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4 地均GDP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5 土地开发强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丹江口库区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差异化政策建议 |
6.1 基于系统聚类的初步分区 |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修正 |
6.2.1 基于主导功能综合变化的分区修正 |
6.2.2 基于功能权衡分析的分区修正 |
6.3 分区方案合理性及各分区特征 |
6.3.1 分区方案合理性分析 |
6.3.2 各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 |
6.4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管控与政策建议 |
6.4.1 多功能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
6.4.2 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分区匹配 |
6.4.3 制度保障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路径研究[J]. 冉净斐,曹静,刘清峰. 区域经济评论, 2021(04)
- [2]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朱一鸣. 西北大学, 2021(12)
- [3]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4]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研究[D]. 王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调水工程影响下的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变化评估[D]. 黄跃飞. 湖北大学, 2021(02)
- [6]后“南水北调”时期淅川旅游发展研究[J]. 毕剑,Suprav Acharya,涂小凡. 许昌学院学报, 2021(03)
- [7]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谭力.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8]基于GI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特性研究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例[D]. 胡登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制与路径分析[D]. 张敏.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10]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D]. 张利国.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径流系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