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菜是广南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李飞[1](2020)在《保定市博野县农业产业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扶贫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我国属于传统农业国家,生活水平在贫困标准之下的人口主要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农民,农民这一先天属性决定了精准脱贫的根本实现途径在于依靠农业。如何发展农业生产、以何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来进行进准扶贫、以此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精准扶贫的效果评价、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法,是本文的立意。本文作者做为精准扶贫工作第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以自身实践经验和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经过发放问卷,对数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基层扶贫工作者进行访谈,综合分析了博野县在利用农业产业化这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经验、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并提出了依靠农业实现精准脱贫的基准点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改造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质量、效率,使得产品标准、规格统一,从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对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本世纪中叶步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农业产业化这一发展模式后,提出在自然资源较为贫瘠的平原地区贫困县,发展农业产业化效益最直观的方式之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可以实现原产地生产、供应、销售的一站式服务,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休闲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以农业为依托,以旅游为手段,以生态休闲为目的,农业与现代旅游紧密结合的新型朝阳产业和高效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新的经营主体之间、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激发不同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休闲观光农业可以在农业经营上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新格局,将为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融合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促进农民更好地参与、分享农业产业化成果。
黄滢[2](2020)在《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是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战略,它为广大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及最重要的动力因素。乡村产业是农村经济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最关键的保障因素。武定县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发展阶段滞后、竞争力不足、优势不突出、城乡差距大等特征是我国广大西南欠发达地区乡村的典型特征。因此,以研究对象为基础,探索广大欠发达乡村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方向、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为基础,对武定乡村产业发展大环境、历史与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武定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第三产业具有较大吸引力的产业特征。其次,通过SWOT分析,理清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的优势、机遇、问题与挑战。提出对接主城,区域联动、产城融合的区域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与产业一体化的思路;巩固传统产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服务新兴产业的方向;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大健康、冶金建材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借鉴国内外乡村产业发展及分类的方法与经验,以县域村庄空间发展、区域产业与职能演化及各乡镇产业发展条件及资源分析为基础,对乡村进行类型划分。并根据各类乡村的特征与差异,提出相适应的发展对策:泛农型乡村依靠自身农业特色通过农业品牌体系的构建实现差异化的农业现代发展;农旅型乡村以农业为核心,立足自身旅游特色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型、传统村落型和农业科技型,并按照三种不同的模式路径发展“农业+”旅游产业链;农业综合服务型乡村则依托自身区位、交通等的优势,形成覆盖县域的“终端—节点—散点”三级“服务网络”,综合发展加工、物流、商贸、旅游、新兴等多种产业。三类乡村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武定县生态适宜性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产业振兴的实现。且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的振兴提供了研究框架与路径。
石庆威[3](2020)在《广元市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当前,脱贫攻坚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乡村振兴战略蓄势待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我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纽带。增强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物质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如何脱贫、乡村如何振兴、产业如何升级、集体经济如何壮大,连续多年出台了关于“三农”的政策。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清算、验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同时,有效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因此,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广元市昭化区为研究区域,探讨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共六个部分:第一,分析当前国内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三,简要分析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第四,针对昭化区五种模式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典型村基本情况、发展特点、主要做法及成效、模式对比以及经验总结;第五,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式进行绩效评价,提炼出模式差异与共性、可操作性与适用性、有效性与科学性;第六,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姜霞[4](2020)在《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模式、问题透视与发展思路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云南省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协会+基地+农户""生态旅游""现代化产业园区"等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下、产业主体发展能力弱、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度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产业扶贫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必须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做好扶贫产业定位、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丁琪[5](2019)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十二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理念后,我国各地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也随之转向精准化。目前,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已按照国家战略方针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脱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脱贫攻坚不仅要使当地“脱贫摘帽”,还要为其打造具有可持续性造血功能的脱贫产业。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均意在指导各地实施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科学确定产业,精准设计项目,精准对接贫困村、户,并推动贫困地区在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上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1]因此,脱贫攻坚背景下产业扶贫的制定和实施,符合当代新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的探讨课题。本文选题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脱贫攻坚”战略,以山西省壶关县产业扶贫为文章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文献查阅、数据整理等方法获取到壶关县的区位交通、自然资源等基础情况,对壶关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精准扶贫与脱贫情况等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的现实因素进行剖析,依据壶关县的产业资源规划适合该县产业扶贫的发展路径。最后,为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提供建议与对策,希望可以为推动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张孟梦[6](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有力抓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具有重大的意义。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耦合形式强有力地推动着乡村地区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国内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结合具体情形研究的更少。当前,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农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升级,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下,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是产业融合要突出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衡量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的方法,就成为产业融合研究中的重点。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农业与旅游业互动机制、耦合主体、耦合模式、耦合瓶颈的基础上,从产业投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大层面评价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从需求水平、供给水平、消费水平三大层面评价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对全省农业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指数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河南省整体农旅耦合的发展情况,并从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对省内18个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推进河南省农旅耦合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产业融合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Arc GIS空间分析法、熵值法等作为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分析方法,定量探讨农旅产业耦合现象,构建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发展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在综合评价值方面,河南省农业综合发展指数由2008年0.0232上升为2017年的0.1952,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旅游业综合发展指数有2008年的0.0031上升为2017年的0.2014,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十年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整体均处于稳步发展状态,且呈现上升趋势。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区域差异较大。2017年,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均高于0.19的地区有洛阳、平顶山、信阳、三门峡4个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之间相差较大的区域为郑州、鹤壁、驻马店、济源4个地市,农业与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性明显。(2)河南省农旅耦合协调度由0.0921上升到0.4453,经历了由失调向协调演变的历程。全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由磨合阶段向高水平耦合演化,耦合协调度从严重失调发展到勉强协调。河南省农业综合评价值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均处于不断攀升的胶着状态,2008-2017十年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度较为稳定,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十年间,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虽然较低,但缓慢增长,从严重失调到勉强协调,是两大产业不断磨合而实现的结果。(3)河南省各地市农旅耦合的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时间层面上,2008-2017年河南省各地市耦合度基本都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并且增速较快,耦合协调度也由失调向协调发展演进,整体从2008年磨合阶段发展到2017年高水平耦合状态;空间层面上,河南省各地市处于不同耦合协调发展等级的地区数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总体趋势上是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2008年河南省各地市均处于严重失调,2017年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南阳、信阳、驻马店发展为勉强协调,地区之间耦合差异明显但在逐渐缩小,农旅耦合发展已形成集聚效应。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河南省农旅耦合发展阶段,本文提出推进农旅耦合协调的发展策略:(1)优化结构,推动农业内部耦合;(2)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旅游新发展;(3)三力合一,深化农旅耦合程度;(4)功能拓展,助力农旅协调。
张莞[7](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何俊鹏[8](2019)在《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研究 ——以嘉鱼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电子商务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国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向农村拓展电子商务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也是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发展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政策和方式。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是板块模式还是建设方式,都要解决农村物流运输方面的问题,物流作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重要的基础服务内容,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降低农产品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方便居民购买农产品,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输平台,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来看,物流和电商协调共同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在我国农村建立一个电商和物流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此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1)分析中国农村物流和电子商务的现状,通过收集数据了解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率以及分析我国电商与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中找到电商背景下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建立一个一体化模式,与不同商业模式结合起来,展开研究。(2)以嘉鱼县为具体研究对象,收集各种相关政策、道路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村镇布局、信息化发展现状、物流运力与运量等条件进行调查,获取基本的信息与数据以及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规划的相关资料,然后通过收集嘉鱼县各种相关文献,了解当地物流服务站和网络化的建设情况,尤其是农村服务站的建设,服务站在农村电商和物流网络承担着包裹运输、中转的作用,是展开新模式研究的重点内容。(3)对该一体化模式在嘉鱼县的使用情况利用增长率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具体有农村经济发展预测、农产品需求预测、以及总体趋势。重点是针对一体化模式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全国不同地区电子商务销售额与物流运输运力与运量分析,提出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改变农村村民的传统消费习惯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行为。利用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新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模式。
周晗[9](2018)在《河北省产业扶贫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04年我国开始发展产业扶贫到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产业扶贫经历了从贫困区域瞄准到贫困农户瞄准的转变。从2004年到2016年,河北省累计解决了692.9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减贫成效的取得与产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本文运用贫困和反贫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对河北省产业扶贫的减贫效应进行了现状、理论和实证分析,归纳了河北省产业扶贫的经验和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助于提高产业扶贫减贫效应的路径。在产业扶贫现状方面,本文使用《河北农村统计年鉴》和贫困户家庭情况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河北省贫困片区和贫困户的多维贫困现状、产业扶贫资源禀赋和布局、扶贫政策、资金投入和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揭示了贫困户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低下,同时表现在教育、住房、健康和社会保障等多个维度的现实。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产业扶贫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产业扶贫传导机制包括直接和间接机制,其中直接机制包括流转土地、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和雇用工人的机制,间接机制包括增长效应机制和涓滴效应机制。从实证分析角度,分别使用明瑟方程和GMM模型对产业扶贫的直接和间接减贫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产业扶贫的直接减贫效应方面,通过农业产业项目和农村二三产业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得出了农业产业项目的直接减贫效应高于农村二三产业项目,但是农业产业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低于农村二三产业项目的结论,找到了产业扶贫直接减贫效应的影响因素;在产业扶贫的间接减贫效应方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扶贫的间接减贫效应显着主要是因为产业扶贫的“增长效应”显着,产业扶贫的“涓滴效应”不显着是我国产业扶贫从区域瞄准转向贫困户瞄准的重要原因。根据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河北省产业扶贫中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制约减贫效应提高的问题,归纳总结了提高河北省产业扶贫减贫效应的途径,主要包括建立综合性产业扶贫治理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广产业扶贫模式和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程度等。
兰洋[10](2018)在《四川省武胜县产业扶贫绩效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等文件,对我国的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扶贫是打赢攻坚脱贫堡垒战的重要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产业扶贫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当前产业扶贫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产业带动力不足、扶贫政策执行力不够,缺少相应的贫困户利益分享机制等问题,特别是在产业扶贫精准化的政策下,如何切实提高扶贫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产业扶贫的相关基础理论,对产业扶贫作用机理探讨研究。综合武胜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探究武胜县贫困成因,并对武胜县产业扶贫作特征性分析,包括产业扶贫内容及主要模式等,并结合案例分析,从宏观视角对武胜当前的产业扶贫成效做梳理分析。基于此,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内生式发展原理和资源配置原理从贫困户的角度出发,构建经济收入、生产能力、发展基础及自我发展能力等四个维度确定产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武胜县产业扶贫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结论表明,贫困户从产业扶贫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与生产能力及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对于武胜县整体经济社会来说,减贫效益及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因此,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强化扶贫资金整合;重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贫带动作用,促进市场接入;推进产业扶贫,拓宽贫困户收入来源;加大农业生产技术及培训力度,继而提升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及武胜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蔬菜是广南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蔬菜是广南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保定市博野县农业产业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精准扶贫 |
2.1.2 农业产业化 |
2.1.3 农业产业扶贫 |
2.2 基本理论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第三章 保定市博野县农村发展现状 |
3.1 保定市博野县农村发展现状 |
3.2 保定市博野县较富裕村与贫困村发展对比 |
3.2.1 村级经济发展比较 |
3.2.2 产业发展情况比较 |
3.2.3 群众就业情况比较 |
3.2.4 公共生活设施情况比较 |
第四章 保定市博野县农业产业扶贫的措施 |
4.1 成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4.2 确定支柱产品发展类型 |
4.3 培育致富带头人 |
4.4 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4.4.1 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
4.4.2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益 |
4.4.3 完善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模式 |
4.4.4 加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 |
4.4.5 组织农户参与基础设施管理 |
4.4.6 采取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 |
4.5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
4.5.1 调整农业结构 |
4.5.2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
4.5.3 提高农村闲置土地价值 |
4.5.4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4.5.5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
第五章 保定市博野县农业产业扶贫的效果分析 |
5.1 扶贫成效评价体系 |
5.2 扶贫成效评价内容 |
5.2.1 农民平均收入得以提高 |
5.2.2 农民居住环境得以改善 |
5.2.3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 |
5.2.4 增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
5.3 博野县农业产业扶贫成效评价 |
第六章 保定市博野县农业产业扶贫面临问题成因分析 |
6.1 农业产业综合资源投入不足 |
6.1.1 贫困村可支配财力投入不足 |
6.1.2 政策保护力度投入不足 |
6.1.3 专业技术人员投入不足 |
6.1.4 基层管理能力投入不足 |
6.1.5 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不足 |
6.2 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力不足 |
6.2.1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2 产品营销困难 |
6.3 农业产品类型选择面临风险 |
6.4 利益连接机制不合理 |
第七章 加强农业产业扶贫的建议 |
7.1 加大农业产业综合资源投入 |
7.1.1 扩大融资渠道,增加财政补贴力度 |
7.1.2 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 |
7.1.3 统一建立专业培训体系 |
7.2 优化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 |
7.2.1 引入或打造本地龙头企业 |
7.2.2 调整结构,扩大优势产能 |
7.2.3 合作招商拓宽流通渠道 |
7.3 结合本地实际合理选择项目 |
7.4 完善利益联接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基层扶贫工作者调查问卷 |
致谢 |
(2)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乡村 |
1.3.2 产业振兴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1.3 研究评述 |
2.2 我国乡村发展研究 |
2.2.1 乡村产业及城乡关系演变 |
2.2.2 我国乡村现状 |
2.3 国外乡村及产业发展实践经验 |
2.3.1 韩国新村运动与第六产业发展 |
2.3.2 日本农村振兴 |
2.3.3 美国农业发展 |
2.3.4 法国农业改革和乡村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产业发展战略路径 |
3.1 武定县产业研究方法与策略 |
3.2 武定县产业发展大环境 |
3.2.1 云南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3.2.2 楚雄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3 上位规划中武定产业的定位 |
3.3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3.3.1 乡村产业与城乡关系发展沿革 |
3.3.2 武定县县域经济总体情况 |
3.3.3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3.4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SWOT分析 |
3.4.1 发展机遇 |
3.4.2 发展优势 |
3.4.3 发展问题 |
3.4.4 发展挑战 |
3.5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战略 |
3.5.1 产业发展原则 |
3.5.2 产业发展目标 |
3.5.3 产业发展思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定县基于不同乡村分类的产业发展路径 |
4.1 乡村分类体系 |
4.1.1 相关政策中的乡村类型分析 |
4.1.2 相关研究中的乡村类型 |
4.1.3 本文乡村分类方法 |
4.1.4 乡村分类分析 |
4.2 武定乡村分类解读 |
4.2.1 各类乡村布局与现状特征 |
4.2.2 三类乡村要素差异及产业发展分析 |
4.3 泛农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3.1 泛农型乡村品牌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 |
4.3.2 泛农型乡村的发展措施——以东坡傣族乡为例 |
4.4 农旅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4.1 “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模式——以狮子山风景区为例 |
4.4.2 “现代农业+乡土创意”模式——以胤泽农业片区为例 |
4.4.3 “传统农业+传统民俗”模式——以己衣大村为例 |
4.5 综合服务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5.1 县城集中建设区及禄金工业园区的乡村 |
4.5.2 其他产业园区乡村 |
4.5.3 其他综合服务型乡村 |
4.6 乡村类型发展的转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3)广元市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集体经济 |
2.1.2 农村集体资产 |
2.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2.1.4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农业合作经济与股份合作理论 |
3 广元市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3.1 昭化区基本情况 |
3.2 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情况 |
3.3 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3.3.1 政策方针日益完善化 |
3.3.2 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
3.3.3 组织架构和监督体系逐渐完善化 |
3.3.4 集体经济发展运行机制日益规范化 |
3.3.5 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 |
3.4 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3.4.1 主观制约因素 |
3.4.2 客观制约因素 |
3.5 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总体性问题 |
3.5.1 村“两委”干部及村民素质、合作意识不强 |
3.5.2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
3.5.3 基础薄弱 |
3.5.4 经济总量小 |
3.5.5 人才匮乏 |
4 广元市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4.1 产业带动型模式 |
4.1.1 模式特征 |
4.1.2 村级基本情况 |
4.1.3 主要做法及成效 |
4.1.4 主要经验 |
4.2 服务增收型模式 |
4.2.1 模式特征 |
4.2.2 村级基本情况 |
4.2.3 主要做法及成效 |
4.2.4 主要经验 |
4.3 合作经营型模式 |
4.3.1 模式特征 |
4.3.2 村级基本情况 |
4.3.3 主要做法及成效 |
4.3.4 主要经验 |
4.4 新型业态型模式 |
4.4.1 模式特征 |
4.4.2 村级基本情况 |
4.4.3 主要做法及成效 |
4.4.4 主要经验 |
4.5 资产运营型模式 |
4.5.1 模式特征 |
4.5.2 村级基本情况 |
4.5.3 主要做法及成效 |
4.5.4 主要经验 |
4.6 结论分析 |
4.6.1 模式对比分析 |
4.6.2 模式经验总结 |
5 广元市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绩效评价 |
5.1 评价方法选择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2 评价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5.2.1 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式 |
5.2.2 构建判断距阵 |
5.2.3 计算权重 |
5.3 结果计算与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绩效评价 |
5.3.3 结论分析 |
6 广元市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性的对策建议 |
6.1.1 增强村民干部集体观念意识 |
6.1.2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 |
6.1.3 夯实基础,延伸产业链 |
6.1.4 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的建立 |
6.2 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性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Ⅰ |
附录 B-调查问卷Ⅱ |
附录 C-调查问卷Ⅲ |
(4)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模式、问题透视与发展思路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省文山州的贫困态势 |
2 云南省文山州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 |
2.1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
2.2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
2.3 “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
2.4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
2.5 现代化产业园区带动模式 |
3 文山州产业扶贫过程中的问题透视 |
3.1 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较低 |
3.2 产业主体自身发展能力低下 |
3.3 贫困户产业扶贫的参与度不高 |
3.4 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 |
3.5 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
4 进一步推进文山州产业扶贫的发展思路 |
4.1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产业扶贫扶持力度 |
4.2 找准产业定位,扶持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
4.3 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
4.4 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标准化农业基地建设 |
4.5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
4.6 做好生态旅游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
(5)脱贫攻坚背景下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贫困 |
1.6.2 精准脱贫 |
1.6.3 产业扶贫 |
2 壶关县产业扶贫现实条件分析 |
2.1 基础条件分析 |
2.1.1 区位交通条件 |
2.1.2 自然条件 |
2.1.3 资源条件 |
2.2 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2.2.1 经济发展总量 |
2.2.2 农业产业结构 |
2.2.3 农民收入情况 |
2.3 壶关县扶贫与脱贫情况分析 |
2.3.1 贫困情况 |
2.3.2 壶关县产业扶贫推进分析 |
2.3.3 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成效 |
3 产业发展是壶关县脱贫振兴的现实选择 |
3.1 产业扶贫的现实要求 |
3.2 产业扶贫的优势分析 |
3.2.1 资源优势突出 |
3.2.2 市场需求旺盛,助推产业扶贫发展 |
3.2.3 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大力支持 |
3.2.4 各方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
4 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限制因素分析 |
4.1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
4.2 产业链水平较低 |
4.3 产业扶贫协调整合度不高 |
4.4 参与产业扶贫的贫困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
4.5 产业扶贫缺乏长效机制 |
5 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的路径分析 |
5.1 设施农业 |
5.1.1 优势与潜力 |
5.1.2 规模与布局 |
5.1.3 发展路径 |
5.2 养殖业 |
5.2.1 优势与潜力 |
5.2.2 规模与布局 |
5.2.3 发展路径 |
5.3 旅游产业 |
5.3.1 优势与潜力 |
5.3.2 规模与布局 |
5.3.3 发展路径 |
5.4 电商产业 |
5.4.1 优势与潜力 |
5.4.2 规模与布局 |
5.4.3 发展路径 |
6 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6.2 打造产业扶贫链条 |
6.2.1 政府构建平台,发挥主导作用 |
6.2.2 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 |
6.3 提升产业扶贫工作科学性 |
6.3.1 合理配置产业扶贫资源 |
6.3.2 完善产业扶贫整合机制 |
6.4 提升参与产业扶贫人员综合素质 |
6.4.1 提升贫困人口劳动素质 |
6.4.2 加强产业扶贫人才投入 |
6.5 提升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效果 |
6.5.1 优化产业扶贫项目 |
6.5.2 完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技术路线图 |
五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六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
(二)农旅融合相关研究 |
(三)耦合协调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 |
(一)农业 |
(二)旅游业 |
(三)耦合协调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系统理论 |
(三)产业融合理论 |
第三章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机制 |
一 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机制 |
(一)农业对旅游业的作用机制 |
(二)旅游业对农业的作用机制 |
二 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主体 |
三 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模式 |
四 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瓶颈 |
第四章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一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构建农业与旅游业评价指标体系 |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二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耦合度划分 |
(一)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二)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划分 |
第五章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对象概况 |
(二)河南省农业概况 |
(三)河南省旅游业概况 |
二 河南省及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计算 |
(一)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 |
(二)河南省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综合评价值 |
三 河南省及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态势分析 |
(一)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性及耦合协调性结果分析 |
(二)河南省各地市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路径 |
一 优化结构,推动农业内部耦合 |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
(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二 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旅游新发展 |
(一)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生态宜居 |
(二)注重乡村特色,塑造文明乡风 |
(三)新技术渗透,推进智慧发展 |
(四)制定建设标准,形成规模经济 |
三 三力合一,深化农旅耦合程度 |
(一)强化政府引导,促进农旅融合 |
(二)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旅耦合 |
(三)重视人才培养,共推农旅耦合 |
四 功能拓展,助力农旅协调 |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
(二)多业态复合,协同联动 |
(三)文化融合,深度协作 |
第七章 结语 |
一 主要结论 |
二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8)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研究 ——以嘉鱼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1 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物流的现状分析 |
2.1 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
2.1.1 农村电子商务含义 |
2.1.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
2.1.3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
2.2 农村物流现状分析 |
2.2.1 农村物流含义 |
2.2.2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
2.2.3 我国农村物流未来发展趋势 |
2.3 农村电商和物流发展的主要目标 |
2.3.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 |
2.3.2 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农村电商与物流运输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
3.1 电子商务与物流一体化 |
3.1.1 电子商务物流一体化的含义 |
3.1.2 介绍电商和物流的关系 |
3.2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模式 |
3.2.1 农村物流发展模式介绍 |
3.2.2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的特点 |
3.2.3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
3.3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发展模式 |
3.3.1 城乡物流运输组织一体化模式 |
3.3.2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体化模式 |
3.3.3 电商平台信息共享一体化模式 |
第4章 实证研究——以嘉鱼县为例 |
4.1 嘉鱼县概况 |
4.1.1 经济发展概况 |
4.1.2 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发展现状 |
4.2 构建嘉鱼县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 |
4.2.1 发展目标 |
4.2.2 模式方案 |
4.2.3 发展重点 |
4.2.4 发展预测 |
4.2.5 实施保障 |
4.3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需求分析 |
4.3.1 预测的思路与方法 |
4.3.2 农村经济发展预测 |
4.3.3 农村电子商务需求预测 |
4.3.4 农村物流需求预测 |
4.3.5 预测分析与评价 |
第5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河北省产业扶贫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多维贫困 |
1.2.2 产业扶贫模式 |
1.2.3 不同产业的减贫效应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产业扶贫 |
2.1.3 减贫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贫困理论 |
2.2.2 反贫困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多维贫困现状分析 |
3.1.1 河北省贫困片区多维贫困现状 |
3.1.2 河北省贫困人口多维贫困现状 |
3.2 河北省贫困片区资源禀赋和扶贫主导产业布局 |
3.2.1 燕山片区资源禀赋和扶贫主导产业布局 |
3.2.2 太行山片区资源禀赋和扶贫主导产业布局 |
3.2.3 坝上地区资源禀赋和扶贫主导产业布局 |
3.2.4 黑龙港流域资源禀赋和扶贫主导产业布局 |
3.3 河北省产业扶贫政策调整 |
3.3.1 扶持产业类型逐渐增加 |
3.3.2 政策瞄准目标逐步精准 |
3.3.3 贫困线标准有所提高 |
3.4 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投入 |
3.4.1 河北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 |
3.4.2 河北省工商资本投入 |
3.4.3 河北省贫困户自筹资金投入 |
3.5 河北省产业扶贫经济组织发展 |
3.5.1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
3.5.2 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 |
3.5.3 河北省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 |
3.6 本章小结 |
4 产业扶贫的传导机制 |
4.1 产业扶贫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 |
4.1.1 政府和贫困人口之间的关系 |
4.1.2 产业扶贫经济组织和贫困人口之间的关系 |
4.1.3 政府和产业扶贫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
4.2 产业扶贫的直接机制分析 |
4.2.1 流转土地的作用机制 |
4.2.2 订单农业的作用机制 |
4.2.3 入股分红的作用机制 |
4.2.4 雇用工人的作用机制 |
4.3 产业扶贫的间接机制分析 |
4.3.1 增长效应作用机制 |
4.3.2 涓滴效应作用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产业扶贫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河北省产业扶贫的直接减贫效应 |
5.1.1 数据来源 |
5.1.2 产业扶贫项目的直接减贫效应 |
5.1.3 产业扶贫项目的直接减贫效应比较 |
5.1.4 产业扶贫直接减贫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河北省产业扶贫的间接减贫效应 |
5.2.1 计量模型的选择 |
5.2.2 数据来源 |
5.2.3 产业扶贫的间接减贫效应检验 |
5.2.4 间接减贫效应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产业扶贫的经验与问题 |
6.1 河北省产业扶贫的经验 |
6.1.1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6.1.2 完善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
6.1.3 因地制宜选择扶贫主导产业 |
6.2 河北省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
6.2.1 产业扶贫工作统筹协调难度大 |
6.2.2 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
6.2.3 居于主导地位的政府缺乏约束 |
6.2.4 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参与度不高 |
6.3 本章小结 |
7 提高河北省产业扶贫减贫效应的路径 |
7.1 建立综合性产业扶贫治理机制 |
7.1.1 完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
7.1.2 加强部门统筹协调机制 |
7.1.3 健全产业扶贫支撑机制 |
7.2 有针对性地推广产业扶贫模式 |
7.2.1 河北省典型产业扶贫模式 |
7.2.2 不同产业扶贫模式的特点 |
7.2.3 不同产业扶贫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7.3 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程度 |
7.3.1 加强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 |
7.3.2 针对贫困人口特点实施扶贫项目 |
7.3.3 发挥贫困人口在项目决策中的作用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四川省武胜县产业扶贫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贫困研究 |
1.2.2 产业扶贫研究 |
1.2.3 绩效评估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扶贫 |
2.1.2 绩效评估 |
2.2 理论分析 |
2.2.1 产业扶贫基础理论 |
2.2.2 产业扶贫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三章 武胜县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
3.1 武胜县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武胜县贫困成因分析 |
3.2.1 资源未充分利用 |
3.2.2 生产力低下 |
3.2.3 贫困人口素质偏低 |
3.2.4 偶然因素致贫 |
3.3 武胜县产业扶贫特征分析 |
3.3.1 产业扶贫规模 |
3.3.2 产业扶贫内容 |
3.3.3 产业扶贫主要模式 |
3.4 武胜县产业扶贫成效分析 |
3.4.1 贫困人口数量呈逐年减少态势 |
3.4.2 基础设施情况改善 |
3.4.3 三产结构逐步优化 |
3.4.4 贫困人口技能不断提升 |
3.4.5 社会文化效益明显 |
3.4.6 生态环境改善 |
第四章 产业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
4.1 评估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评估体系构建思路 |
4.1.2 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估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
4.2.1 评估体系构建 |
4.2.2 指标选取 |
第五章 武胜县产业扶贫绩效实证研究 |
5.1 样本及数据来源 |
5.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样本家庭基本情况 |
5.2.2 经济收入指标分布统计 |
5.2.3 生产能力指标分布统计 |
5.2.4 发展基础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绩效评估方法选择 |
5.4 指标权重确定 |
5.4.1 指标权重确定步骤 |
5.4.2 各层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4.3 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
5.5 指标评估等级 |
5.6 绩效评估 |
5.6.1 建立评价因素集合 |
5.6.2 建立评价等级集合 |
5.6.3 武胜县产业扶贫绩效评价 |
5.7 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
5.7.1 发展基础 |
5.7.2 经济收入 |
5.7.3 自我发展能力 |
5.7.4 生产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大扶贫投入,强化扶贫资金整合 |
6.2.2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式扶贫作用,促进市场接入 |
6.2.3 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
6.2.4 推动产业优化,拓宽贫困户收入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蔬菜是广南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定市博野县农业产业扶贫研究[D]. 李飞. 河北大学, 2020(08)
- [2]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D]. 黄滢.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广元市昭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石庆威.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模式、问题透视与发展思路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州为例[J]. 姜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5)
- [5]脱贫攻坚背景下壶关县产业扶贫发展研究[D]. 丁琪.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张孟梦. 河南大学, 2019(01)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一体化模式研究 ——以嘉鱼县为例[D]. 何俊鹏.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9]河北省产业扶贫减贫效应研究[D]. 周晗.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1)
- [10]四川省武胜县产业扶贫绩效评估研究[D]. 兰洋.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