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经济:重塑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辉[1](2021)在《重塑国际合作背景下中俄产业合作新动向》文中研究指明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中俄产业合作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将面临从"开发"到"再利用",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动态转变。未来,中俄产业合作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等特征将更加切合俄罗斯的生态安全理念,中国的先进科技与俄罗斯的产业升级也将通过双方产业合作实现有机结合。同时,为了适应经济要素在更广阔空间内的循环,一方面参与中俄产业合作的中方主体要真正成为俄罗斯市场的参与者,另一方面要吸引俄罗斯市场主体加入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类倡议和战略中来,使国内国际市场的要素资源真正地循环起来。
郭明飞,向继友[2](2021)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路径——基于经济空间视角》文中认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拓展地理空间、重塑要素配置空间和创新生态环境空间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经济空间视角出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后2020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来战略机遇、价值场所和实践场域,并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做好空间要素上的储备。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应充分利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经济空间重构机遇,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形成新型城乡关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应链和产业链;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蒲甘霖[3](2021)在《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数字金融可深化"双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但目前,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还面临顶层设计不足、农村金融数字化偏低、传统金融转型难度大等多方挑战。文章立足数字金融维稳、优化与连通动力机制,从扩大消费下沉长尾市场、助推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深化三维服务智能化改革创设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进一步就强化"双循环"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双循环"经济需求侧管理、锻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提出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路径。
刘宁[4](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马跃[5](2021)在《废弃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构建与效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业开采通过能源和资源的供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人类往往不重视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形成大量的废弃矿山,造成区域水体、土壤和大气的严重污染,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导致矿区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引发一系列环境、社会、经济问题。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是维护区域自然生态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然而现阶段,无论是实践操作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主要关注污染的去除和植被恢复,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综合治理效果不佳。而且,修复后土地的增值空间有限,对地方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作用不大。为了保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开发全新、系统的模式来应对废弃矿山修复过程中的生态、技术、资金、社会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以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探寻废弃矿山更加经济、绿色、高效的生态修复模式,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体系,解决我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难点问题。首先,通过多案例研究如何资源化利用矿区相关废弃物资源,依托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链、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建立,并在多链条的联结互动基础上探索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的内涵、过程和模型。其次,基于三重底线原则,在矿山生态修复的评价指标集的基础上,运用隶属度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进行指标定量筛选,构建科学的矿山修复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研究构建的资源化矿山修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针对选择的典型矿山修复案例,在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指导下,考察典型修复案例生态修复的实现程度,对生态修复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形成生态修复效益测度评价体系,为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本研究拓宽了矿山生态修复的发展视野,系统开发了技术链、产业链、生态链和价值链多链条互动的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将矿山生态修复产业从高投资低收入扭转为低投入高回报产业。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要素——链条——系统”的分析框架,本研究通过5个典型废弃矿山修复项目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归纳提炼出修复要素、补充链条和重塑系统三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主要途径,详细阐释了对生态链、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修复的本质内涵,并基于多链条不同的耦合方式构建出三种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分别为简单的生态链修复模式、产业嵌入式修复模式和价值增值式修复模式,对我国废弃矿山修复和矿山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2)基于全新开发的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核心要素,本文系统构建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准则层下的矿山修复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依据三重底线原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矿山修复项目的具体特征,构建了由25个指标构成的初步指标集。综合利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和理性分析等主客观结合的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补充,最终构建3个准则层、16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弥补了现有研究对矿山修复程度缺乏针对性评价方案的不足,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支持。(3)构建废弃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模型,对五个典型项目中归纳出的三种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基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法和熵值法计算指标主观和客观权重,通过最优赋权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组合权重,进而将计算得到的组合权重与规范化处理后的指标值带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TOPSIS-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计算各矿山修复项目的综合得分,并从整体水平、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面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简单生态链、产业嵌入式和价值增值式三种修复模式的效益评价结果差别显着,价值增值式重构模式生态修复效益得分最高,并依据效益评价结果中三种修复模式的特点和不足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和提升路径。
任保平[6](2021)在《“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面对的一个全新的理论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以后,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三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三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涉及到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评价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结构升级、动力转换和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等六个方面的论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打造中国经济发展升级版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在评价体系上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评判体系。"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的转变。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两方面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并促进动力转换,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新的发展格局上,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任保平,豆渊博[7](2021)在《“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文中研究表明新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新的发展路径选择,是党中央依据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发展环境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抉择。"十四五"时期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在于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需求牵引供给,以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同时"十四五"时期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型消费体系和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作为路径选择。在政策取向上,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打造经济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要以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结合,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以及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政策依托,推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于晓燕[8](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木皓可[9](2020)在《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矿业废弃地带来的影响涵盖了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下滑和社会问题加剧等多个方面。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伴随矿业资源的进一步采竭,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必将遏制更多区域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建设可持续。作为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手段,在政策以及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景观规划设计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矿业废弃地重建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当前的实践普遍存在急功近利、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并且相关系统性理论发展的滞后和对资源的保护不足也对矿业废弃地真正实现可持续造成了困难。梳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成为我国当下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关键议题。以景观规划设计为手段的矿业废弃地重建历时已久,国内外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了长期的相关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融入和发展。本文在明晰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发展时序为线索,系统性的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理论实践发展历程,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由单一考虑景观美化到复合统筹多样效益的历史使命。随后,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文献分析,并结合相关优秀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完成了文章基础部分研究。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三个部分。通过基础研究部分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文章首先将矿业废弃地中对游憩开发以及生态恢复两个维度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并以协调发展和保护为切入点,搭建了“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此为空间布局提供指引。此外,为了使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效运行,在明确重要资源和借鉴前人具体实践方法的基础上,以规划设计落实为导向提出了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规划设计策略,从“空间布局”、“生态修复”、“特色营造”三个维度进行论述,并具体以其内包含的十个方面阐述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文章以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实证的载体,对规划设计路径进行了验证,以确保具体的可实施性。在承德市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发展的背景驱动下,论文从风景园林视角介入,以双峰寺铁矿文化遗址公园为实证案例,以期为相关同类型的矿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提供路径与参考。
张岸[10](2020)在《城市双修视角下采煤塌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淮北市朔西湖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采煤塌陷区作为城市的“伤疤”,严重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制约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国内对于其治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和景观规划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某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治理模式缺乏创造性和多元性、不够重视景观生态效应和治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缺乏从前期生态修复到后期综合运营开发的系统性探索。鉴于此,本研究以城市双修为切入点,选取淮北市朔西湖片区作为实证研究,探索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采煤塌陷区规划应对策略。本研究首先总结相关基础理论,梳理城市双修和采煤塌陷区相关研究综述,并通过相关规划实践研究,探讨采煤塌陷区的规划借鉴思路。其次,阐述采煤塌陷区的现状,包括其分类、特征和问题以及治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引入城市双修,并在前面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借鉴的基础上,拓展城市双修内涵,提出城市双修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采煤塌陷区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其规划目标和规划原则,并结合城市双修内容框架,提出采煤塌陷区规划双修策略体系。其中生态修复策略包括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自然生境修复两个方面;城市修补策略包括拼贴功能网、交通体系重构、实现动能转换、配套设施完善、特色空间塑造、文化重塑和修复治理机制七个方面。最后,本研究结合淮北市朔西湖片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该片区现状分析评估的基础上,以前文规划策略框架为指引,提出具体的双修策略,以验证城市双修应用于采煤塌陷区规划的实践价值。城市双修视角下采煤塌陷区规划策略研究将采煤塌陷区规划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相结合,以实现采煤塌陷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健康。本研究为新时期采煤塌陷区治理及所在城市转型更新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为采煤塌陷区规划提供科学指导。图[46]表[14]参[76]
二、循环经济:重塑经济发展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循环经济:重塑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重塑国际合作背景下中俄产业合作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发展格局对重塑国际合作提出的新要求 |
(一)符合新发展理念 |
(二)符合循环经济思想 |
(三)符合高质量发展宗旨 |
(四)符合区域协调发展诉求 |
二、现阶段中俄产业合作实现重塑的条件和基础 |
(一)中俄产业合作涉及多领域 |
(二)中俄产业合作实现全方位 |
(三)中俄产业合作谋求深层次 |
(四)中俄产业合作创新新业态 |
三、未来中俄产业合作新动向 |
(一)应更多着眼于再利用 |
(二)应着手合作主体“走出去” |
(三)应致力于产业升级 |
(四)应着重全产业链需求 |
结 语 |
(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路径——基于经济空间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空间逻辑阐释 |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行为逻辑 |
1.逻辑前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战略机遇 |
第一,拓展地理空间。 |
第二,重塑要素配置空间。 |
第三,创新生态环境空间。 |
2.重要条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价值场所 |
3.认知升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实践场域 |
第一, 激发农村地区消费市场潜力,拓展地理空间。 |
第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塑要素配置空间。 |
第三,创新农业循环经济,构筑农村生态环境空间。 |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路径 |
1.拓展地理空间 |
第一, 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
第二,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提高经济要素流通效率。 |
第三,做好易地搬迁安置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创造新地理空间。 |
2.重塑要素配置空间 |
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应链和产业链。 |
第二,优化产业要素配置,推进乡村振兴。 |
第三,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
3.创新生态环境空间 |
第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二,构建绿色供应链价值链。 |
第三,保护生态环境。 |
(3)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机理 |
(一)维稳器:降低金融资本风险,有序推进要素资源流动 |
(二)优化器:发挥数字加速度效能,加快夯实深层发展逻辑 |
(三)连通器:释放相对经济韧性,理性提供“稳定锚”效应 |
三、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数字金融顶层设计不足,降低“双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性 |
(二)农村金融数字化偏低,阻滞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发挥 |
(三)传统金融转型难度大,金融数据流动匹配度低 |
四、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 |
(一)消费经济:扩大消费下沉长尾市场 |
(二)生产经济:助推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
(三)服务经济:深化三维服务智能化改革 |
五、创新驱动路径 |
(一)强化“双循环”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要素质量变革。 |
2.优化区域经济要素集聚。 |
3.提升经济要素配置效应。 |
(二)推进“双循环”经济需求侧管理 |
1.着力促进消费升级。 |
2.加强实体经济投融资。 |
3.构建跨境经济伙伴关系。 |
(三)锻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
1.加强新基建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
2.渐次完善产业生态,强化产业链数字协同性。 |
3.强化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持效能。 |
(四)完善分配制度改革 |
1.推动分配制度供给侧改革。 |
2.打破城乡行政分割。 |
3.秉持公平化理念,推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4)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废弃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构建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修复模式的研究进展 |
1.2.2 生态修复评价与测度的研究进展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循环经济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生态系统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废弃矿山生态系统 |
2.2.2 资源化生态修复 |
2.3 本文的研究框架 |
3 废弃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典型案例选择 |
3.1.3 研究框架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描述与分析: 废弃矿山修复项目A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原始治理区生态系统 |
3.2.3 破坏治理区生态系统 |
3.2.4 A项目修复模式 |
3.3 案例描述与分析:废弃矿山修复项目B |
3.3.1 项目概况 |
3.3.2 原始治理区生态系统 |
3.3.3 破坏治理区生态系统 |
3.3.4 B项目修复模式 |
3.4 案例描述与分析: 废弃矿山修复项目C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原始治理区生态系统 |
3.4.3 破坏治理区生态系统 |
3.4.4 C项目修复模式 |
3.5 案例描述与分析:废弃矿山修复项目D |
3.5.1 项目概况 |
3.5.2 原始治理区生态系统 |
3.5.3 破坏治理区生态系统 |
3.5.4 D项目修复模式 |
3.6 案例描述与分析: 废弃矿山修复项目E |
3.6.1 项目概况 |
3.6.2 原始治理区生态系统 |
3.6.3 破坏后治理区生态系统 |
3.6.4 E项目修复模式 |
3.7 跨案例分析与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构建 |
3.7.1 基于跨案例的三种修复途径分析 |
3.7.2 基于跨案例的四种修复链条分析 |
3.7.3 基于多链条的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构建 |
3.8 本章小结 |
4 废弃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分析框架与构建原则 |
4.1.1 分析框架与思路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海选指标与解释说明 |
4.2.1 三重底线理论 |
4.2.2 生态效益准则层指标海选 |
4.2.3 经济效益准则层指标海选 |
4.2.4 社会效益准则层指标海选 |
4.3 定量筛选指标 |
4.3.1 筛选方法确定 |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3 定量筛选 |
4.4 理性分析与指标体系构建 |
4.4.1 理性分析 |
4.4.2 指标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废弃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的效益测度与评价 |
5.1 分析思路与框架 |
5.2 评价模型构建 |
5.2.1 指标权重确定 |
5.2.2 评价方法选择 |
5.2.3 TOPSIS-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构建 |
5.3 三种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的效益测度 |
5.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3.2 各评价指标组合权重计算 |
5.3.3 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计算 |
5.4 三种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的效益评价分析 |
5.4.1 废弃矿山修复整体水平的对比分析 |
5.4.2 三个准则层的对比分析 |
5.4.3 废弃矿山修复指标层的对比分析 |
5.5 三种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的改进措施 |
5.5.1 简单生态链重构模式改进建议 |
5.5.2 产业嵌入式重构模式改进建议 |
5.5.3 价值增值式重构模式改进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B 废弃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评价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C 矿山生态修复效益指标相对重要性赋值表(G1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客观必然性 |
(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
(二)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必然要求 |
(三)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
二、“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战略目标和评判体系 |
三、“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发展方式转变 |
四、“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结构升级 |
五、“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动力转换 |
六、“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
(7)“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
二、“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三、“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 |
(8)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9)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业资源采竭带来的危机 |
1.1.2 矿业废弃地新生的转机 |
1.1.3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再思考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矿业废弃地 |
2.1.1 矿业废弃地的概念 |
2.1.2 矿业废弃地的特征 |
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
2.2.1 景观重建的概念 |
2.2.2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外发展概况 |
2.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国内发展概况 |
2.2.4 小结 |
2.3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3.2 生态规划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4 循环经济理论 |
2.3.5 过程艺术 |
3 矿业废弃地重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
3.1.1 项目概况 |
3.1.2 问题及策略 |
3.1.3 设计内容 |
3.1.4 小结 |
3.2 上海辰山植物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问题及策略 |
3.2.3 设计内容 |
3.2.4 小结 |
3.3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问题及策略 |
3.3.3 设计内容 |
3.3.4 小结 |
3.4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问题及策略 |
3.4.3 设计内容 |
3.4.4 小结 |
3.5 汤山矿坑公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项目总体思路 |
3.5.3 设计内容 |
3.5.4 小结 |
4 矿业废弃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 |
4.1 矿业废弃地资源总结 |
4.1.1 对场地生态重建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
4.1.2 对场地游憩开发具有显着意义的资源 |
4.2 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构建思路 |
4.2.1 评价方法 |
4.2.2 构建思路 |
4.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4 评价指标选取 |
4.4.1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
4.4.2 游憩适宜性 |
4.4.3 用地适宜性 |
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5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策略 |
5.1 规划设计原则 |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1.2 生态恢复优先原则 |
5.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
5.2 规划设计策略 |
5.2.1 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
5.2.2 生态修复:师法自然,重建进程 |
5.2.3 特色营造:显山漏底,文化为本 |
6 实证研究 |
6.1 项目背景 |
6.1.1 地理区位 |
6.1.2 生态区位 |
6.1.3 发展区位 |
6.1.4 自然气候条件 |
6.1.5 自然灾害概况 |
6.2 场地条件概况 |
6.2.1 设计范围 |
6.2.2 历史发展概况 |
6.2.3 矿业用地概况 |
6.2.4 交通条件分析 |
6.2.5 水文条件分析 |
6.2.6 植被条件分析 |
6.2.7 景观文化资源分析 |
6.2.8 SWOT分析 |
6.3 目标与策略 |
6.3.1 设计定位 |
6.3.2 设计目标 |
6.3.3 设计原则 |
6.3.4 规划设计策略 |
6.4 适宜性评价 |
6.4.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6.4.2 “生态敏感性”适宜性 |
6.4.3 用地适宜性 |
6.4.4 游憩适宜性 |
6.4.5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6.4.6 适宜性分区解读 |
6.5 总体规划设计 |
6.5.1 空间布局 |
6.5.2 总体平面 |
6.5.3 总体鸟瞰 |
6.5.4 空间结构 |
6.6 分区设计 |
6.6.1 自然科普区 |
6.6.2 文化感知区 |
6.6.3 山地运动区 |
6.6.4 艺术创意区 |
6.6.5 休闲游憩区 |
6.6.6 山林保育区 |
6.7 专项设计 |
6.7.1 竖向规划 |
6.7.2 水系规划 |
6.7.3 植物规划 |
6.7.4 生境规划 |
6.7.5 道路和边界规划 |
6.7.6 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规划 |
6.7.7 特色景观和游憩系统规划 |
6.7.8 用地平衡表 |
7 结语 |
7.1 总结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10)城市双修视角下采煤塌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淮北市朔西湖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转型背景下“城市双修”工作的推进 |
1.1.2 采煤塌陷区规划的实践需求 |
1.1.3 缺乏综合视角下的采煤塌陷区治理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采煤塌陷区 |
1.3.2 城市双修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有机更新理论 |
2.1.2 拼贴城市理论 |
2.1.3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
2.1.4 循环经济理论 |
2.1.5 城市双修与相关基础理论 |
2.2 城市双修及采煤塌陷区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城市双修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2 采煤塌陷区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3 研究评述 |
2.3 相关规划实践研究 |
2.3.1 采煤塌陷区实践 |
2.3.2 城市双修实践 |
2.3.3 总结与思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采煤塌陷区规划策略 |
3.1 采煤塌陷区与城市双修 |
3.1.1 国内采煤塌陷区现状 |
3.1.2 城市双修的引入、内涵和作用 |
3.2 采煤塌陷区规划技术框架 |
3.2.1 规划目标 |
3.2.2 规划原则 |
3.2.3 规划思路 |
3.3 生态修复策略 |
3.3.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
3.3.2 自然生境修复 |
3.4 城市修补策略 |
3.4.1 拼贴功能网 |
3.4.2 交通体系重构 |
3.4.3 实现动能转换 |
3.4.4 配套设施完善 |
3.4.5 特色空间塑造 |
3.4.6 文化重塑 |
3.4.7 修复治理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淮北市朔西湖片区的现状特征及问题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区域发展背景 |
4.1.2 采煤塌陷区基本概况 |
4.2 现状特征及问题 |
4.2.1 生态环境现状 |
4.2.2 建设现状 |
4.2.3 问题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淮北市朔西湖片区规划策略 |
5.1 规划目标与定位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规划定位 |
5.2 朔西湖片区的生态修复策略 |
5.2.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安全 |
5.2.2 修复自然生境,提升景观风貌 |
5.3 朔西湖片区的城市修补策略 |
5.3.1 拼贴功能,构筑“一核、两轴、七片区”的空间结构 |
5.3.2 梳理交通,形成“内外双环、多向放射”的交通格局 |
5.3.3 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实现动能转换 |
5.3.4 植入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 |
5.3.5 塑造特色空间,提升片区形象 |
5.3.6 植入文化内涵,凸显文化氛围 |
5.3.7 健全生态修复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循环经济:重塑经济发展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塑国际合作背景下中俄产业合作新动向[J]. 周晓辉. 西伯利亚研究, 2021(06)
- [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路径——基于经济空间视角[J]. 郭明飞,向继友. 经济体制改革, 2021(06)
- [3]数字金融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路径[J]. 蒲甘霖. 新疆社会科学, 2021(05)
- [4]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废弃矿山资源化生态修复模式构建与效益评价[D]. 马跃.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6]“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J]. 任保平. 学术月刊, 2021(02)
- [7]“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J]. 任保平,豆渊博. 人文杂志, 2021(01)
- [8]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研究 ——以承德双峰寺铁矿遗址公园为例[D]. 木皓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10]城市双修视角下采煤塌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淮北市朔西湖片区为例[D]. 张岸.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