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栾子头隧道在勘察设计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0)在《复理石地层隧道施工塌方风险分析及控制》文中指出复理石是一种特殊的半深海、深海相沉积岩,一般由砂岩、泥岩等互层组成,具有多次重复性韵律层理。复理石地层具有层理面极其发育,破碎程度高、遇水易软化等不良特征,在复理石隧道施工过程中处置不当易引发塌方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开展复理石隧道施工塌方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对复理石隧道围岩不同层理面参数、层厚和倾角的变形和受力特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实际层状软岩隧道塌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指标体系法,建立复理石隧道塌方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大量层状软岩隧道塌方实际工程案例统计分析,得出了影响层状软岩隧道塌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类: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和施工因素。并针对各因素对隧道塌方的影响规律做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复理石地层特点,确定影响复理石隧道塌方的主要因素为围岩级别、地下水、断层破碎带、偏压、岩石软化系数、岩层产状、隧道埋深、隧道跨度、支护时机滞后及施工控制不当。(2)利用FLAC3D对不同层理面参数、岩层厚度、岩层倾角试验方案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层理面参数对隧道变形影响作用明显,且层理面内摩擦角对隧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的影响更大;整体上复理石岩层厚度越大,隧道变形越小,围岩稳定性越好;随着复理石岩层倾角的增大,隧道围岩变形整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受岩层倾角的影响,除岩层倾角0°和90°外,隧道周边对称位置顺岩层侧围岩变形明显大于逆岩层侧。(3)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复理石隧道塌方各个因素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对各因素对隧道塌方的影响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复理石隧道塌方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4)基于复理石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指标体系法建立施工前复理石隧道塌方评估模型和施工过程中复理石隧道塌方风险动态评估。施工前塌方风险评估模型由塌方风险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和塌方风险严重程度评估模型组成;施工过程中塌方风险评估模型是在施工前塌方风险评估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条件、监测数据和现场施工工法及施工工艺得出。将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案例,得出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施工相吻合。
张旭[2](2020)在《永寿梁隧道不同开挖方法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浅埋永寿梁隧道松软围岩条件下,探究其隧道开挖方式的问题,采用地质分析法和工程类比法对永寿梁隧道进行支护设计,采用弹塑性理论对隧道围岩的应力进行分析,根据以往隧道围岩控制经验,分析了永寿梁隧道围岩控制的三种理论,通过现有理论对永寿梁隧道的掌子面开挖后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通过强度劣化理论对其进行仰拱施工过程的理论分析。通过国内隧道施工经验,提出了四种隧道开挖方法:(1)全断面开挖法;(2)三台阶开挖法;(3)半侧壁导坑开挖法;(4)CRD开挖法。通过已经施工的工程对此四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施工流程、施工机械配置以及爆破方案进行对比,得出全断面开挖最为省时、简便,其次是分台阶开挖法,半侧壁导坑开挖法和CRD开挖法均耗时、机械繁多。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四种开挖方法进行模拟分析,分别得出了四种方案开挖隧道围岩的位移等值线、主应力等值线,得出分台阶开挖后位移影响范围最小,全断面开挖位移影响范围最大。在仿真分析过程中,每间隔5m计算模型的拱部、仰拱、左帮和右帮的位移、位移速率绘制成曲线,得出不同开挖方式下隧道围岩位移、位移速率的变化规律。经过对四种开挖方式的对比,得出分台阶开挖法更加适合此地质条件,为该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提供了理论分析,也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该论文有图47幅,表19个,参考文献52篇。
张玉锐[3](2020)在《泥质砂岩山岭隧道下穿水塘、水库变形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了缩短山区的行车距离,改善山区行车条件,提高行车安全,修建了越来越多的山岭隧道。部分山岭隧道穿越泥质砂岩地区,围岩自稳能力差,渗透性强,遇水极易软化。特别是泥质砂岩区隧道下穿水塘或水库时给隧道的安全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针对依托工程玉楚高速长冲山隧道,采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的方法,研究不同施工工法在是否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和不同渗流量时泥质砂岩隧道围岩变形、初支受力以及围岩塑性区特征,得到控制围岩变形和初支受力的施工工法,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进而保证施工进度。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三种施工工法,在是否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泥质砂岩地质隧道围岩变形、初支受力特性和围岩塑性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三种施工方法在是否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时隧道结构体系的受力及变形特征;(2)采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三种施工工法在不同渗流量时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初支受力特性、围岩塑性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在不同渗流量进行隧道开挖施工使围岩产生的变形最小,初支受力最小,塑性区范围最小。(3)通过对长冲山隧道下穿水塘、水库择选的各特征断面隧道拱顶沉降变形、隧道周边收敛变形进行监控量测并对比分析,现场监控量测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分析及施工方法对隧道变形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数值模拟可以提前预测隧道施工引起的的隧道变形情况,对其大变形断面做好超前加固措施可有效的控制隧道变形;同时,采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进行施工,在合理的控制台阶长度及施工顺序的条件下,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也可以使隧道的变形得到很好地控制。
丁浩江[4](2019)在《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大型盆地内蕴藏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能源财富。由于其理化性质中的毒性与易爆等特点,对于铁路工程而言就是有害气体,当以隧道工程通过时,有害气体上逸至隧道内,给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数量的剧增,有害气体隧道在建过程中也发生了较多的中毒窒息、气体燃烧、爆炸或突出的灾害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铁路隧道工程对有害气体不良地质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来对于煤系瓦斯隧道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油型天然气及其它有害气体研究偏少,目前有关有害气体的铁路减灾选线、隧道有害气体评价、防灾治理措施等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由于高速铁路工程具有平面线形标准高、区间定线灵活性弱的特点,很多情况下线路无法绕避的有害气体区,如何认识、评价隧道工程的风险也成为了重点和关键。因此,研究高速铁路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可靠的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科学减灾选线及风险评价,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预防控制及处治技术措施,实现减灾防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成贵高铁勘察、施工过程的系列成果,总结了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环境背景及区内地下有害气体类型及气体成生特征规律;基于成贵高铁工程地质及有害气体特征,探究了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规律;在充分认识有害气体灾害特点并结合其成因机理基础上,构建了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定性评价体系,提出选线指导原则,并实例验证;针对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无法绕避的情况,构建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结合隧道风险评估,提出了有害气体隧道防灾治理措施。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通过对四川盆地南缘区域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盆地南缘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地下有害气体不良地质发育,有害气体以油型天然气为主,具有气田(藏)分布广泛且数量多的特点。研究区内油型天然气主要烃源岩地层时代为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统、三叠统,烃源岩成熟度普遍较高,生气烃源条件较好,储集层圈闭类型主要以背斜构造圈闭为主。区内油型气有害气体借助于断层、裂缝、微裂隙扩散至浅表地层富集形成气囊,从而对区内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造成威胁。(2)基于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乐山至兴文)地形地貌及地质等特征,综合将盆地南缘段线路区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冲积平原区、川南丘陵区和黔北低中山区。结合隧道与油气构造、油气储层,岩石与油气显示、油气与风化壳等关系,分析得出了线路区天然气具有两大规律:一是气体主要富集于背斜型圈闭构造区内,气体储集、运移、圈闭、保存受构造控制作用十分显着;二是距离圈闭构造核心区越近,气体浓度越高;埋深越大,气体浓度也越高,相反则气体浓度越低。(3)在充分总结了有害气体灾害特点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及特点,结合有害气体灾害发生成因机理,运用灾害学、瓦斯地质学、铁道工程学及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提出了有害气体致灾成因分类并建立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与高速铁路选线的关系,构建了控制高速铁路选线的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体系。制定了有害气体地区高速铁路选线应遵循“绕避(极)高风险有害气体聚集区,选择低风险的安全通道或位置,采用合理工程形式或措施”的指导方针,总结提出了“先绕避、短通过、小埋深、短隧群、抬标高、重决策”十八字选线指导原则。(4)按照风险决策构建思路,通过大量工程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四项原则,为使评价指标具备可实行性,针对指标选取提出四项原则。根据有害气体隧道工程设置、地质条件及人为影响三个方面将评价指标分为区域含气量、线路距离储层高差、裂隙率、孔隙度、断层封闭系数、盖层厚度、褶皱翼部倾角、水力运移逸散、水力封闭强度、水力封堵类型及勘察质量,共11项指标。(5)以成贵高铁工程大量勘察样本数据为基础,基于有害气体在圈闭构造中的赋存、运移及逸散规律等,推导出了有害气体逸散度计算公式。通过专家打分法和数值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取值范围的厘定,并对应划分为四个风险等级:等级Ⅰ为低风险,等级Ⅱ为中等风险,等级Ⅲ为高风险,等级Ⅳ为极高风险。(6)通过AHP主观赋权法、变异系数客观赋权法、博弈论集结模型对指标权重计算分配,再结合联系云模型计算得到各等级隶属度值,最终计算得到有害气体隧道风险概率值。选取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的石柱山、南厂沟和兴隆坪三座有害气体隧道为案例对象进行风险评价验证,最终评价石柱山隧道和兴隆坪隧道具有高风险性,南厂沟隧道具中等风险性,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7)根据有害气体隧道在建设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措施要求,将防灾治理措施划分为施工处置措施和工程结构防治措施两大类。结合成贵高铁兴隆坪隧道的有害气体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情况,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该隧道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隧道内风场、瓦斯浓度分布及其运动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隧道内还存在部分区域瓦斯浓度值偏高的情况。为使整个隧道瓦斯浓度值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在设计中需增设通风竖井并配合局部风扇作为补充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许章隆[5](2019)在《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隧道工程全寿命周期中,以施工与运营阶段安全风险最大。在施工阶段,由于不确定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建设程序等,导致隧道发生安全事故,使施工延误、成本超支甚至人员伤亡等更加严重的后果;在运营阶段,隧道结构往往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不仅威胁隧道行人、行车安全,而且缩短了隧道使用寿命,给隧道管养单位造成巨大困扰。因此,开展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中的子课题“大型复杂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研究内容,运用系统安全理论,结合影响图法、BowTie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粗糙集法(RS)和熵权法等构建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以重庆、山西等地在建和已建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为了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条件,本文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调研与风险事故调查和分析工作,采用影响图对隧道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在运营阶段则采用BowTie法分析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控制措施、缓解措施和后果,这些是本文风险评估方法的重要基础。2)在隧道施工事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施工阶段隧道外部环境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辨识工作,根据相关规范标准、文献以及建设单位调研,初步划分了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源等级评判标准,并以此建立了隧道施工前总体与典型地质段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开展了基于危险场景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事件辨识工作,采用BowTie法分析了在役隧道结构典型风险事件的原因、后果等,识别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内部风险源,并建立了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指标体系。4)建立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和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重点研究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安全因子指标与风险因子指标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粗糙集法(RS)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权重法确定安全因子指标(定性指标)权重系数,以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风险因子指标(定量指标)权重系数。5)应用本文所提出的隧道施工和在役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选取了重庆、山西等地在建和已建特长公路隧道进行实例论证,获得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等级,并针对该评估结果提出了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隧道安全风险。本论文按照风险源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特征,系统地完成了风险源辨识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隧道施工与在役结构安全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建立了有效、实用的隧道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所提出的评估方法为评估后风险防控与安全提升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支撑作用,为隧道工程风险管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刘伟[6](2019)在《超大断面黄土公路隧道进口段滑坡体治理措施及监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很多公路在西部地区需要穿越各系山脉,采用穿山隧道是最便捷的通行方式。开展对黄土地区超大断面公路隧道及隧道口滑坡体的研究可以对隧道入口段的黄土滑坡进行超前预测预报,可为黄土地区研究公路隧道滑坡体预测及治理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陕西宝鸡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口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监测等技术手段,探讨了超大断面黄土公路隧道口滑坡体与隧道工程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滑坡体的治理措施,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隧道入口处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分析,得知隧道左线拱顶距离滑动面垂直长度为0.514m,其中大部分距离滑动面垂直距离大于5m,衬砌的受力和变形受滑动体滑动干扰较小,局部距滑动面垂直距离较近时衬砌的受力和变形受滑动体滑动干扰较大。(2)通过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滑坡体与隧道的相互作用机理,总结出影响滑坡产生灾变的关键因素,进而对滑坡体引起的隧道受力变形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得到隧道进口段“隧道-滑坡”相互作用模型。(3)隧道入口段滑坡在隧道开挖初期相对稳定,当掌子面推进至50m时,滑坡体下滑位移随着开挖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其后,下滑位移速率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增加,当工作面到达监测段时下滑速率达到最大值,通过隧道的初始运行和二次支护,工作面推进到监测段30m后,滑坡变形基本稳定。(4)采用现场监控测量的手段,对隧道进口段滑坡进行监测和分析,受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控制,表层岩石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使围岩压力显着增加,隧道上方近地表监测点的最终沉降槽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隧道刚开始施工时拱顶的沉降量相对较高,随着大断面隧道继续深入,其支护措施和抗滑桩支护效果越来越明显,断面拱顶沉降位移逐步趋于稳定。
李晓林[7](2019)在《高瓦斯长大铁路隧道控制爆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成为带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大动脉,给隧道工程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新建铁路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贵州段大茶山隧道,正洞穿越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煤系地层,含有大量的煤层,瓦斯突出风险极高,对大茶山隧道的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我国《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中对高瓦斯隧道施工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尤其对常规隧道爆破设计进尺进行严格的规定,严重影响的隧道施工工期。鉴于此,研究新的隧道爆破施工方法势在必行。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开展的主演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国内外对瓦斯隧道的研究和瓦斯隧道施工经验,按照常规爆破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在《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中规定的安全条件下对炮孔深度装药量进行合理设计,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2)结合国内外水压爆破研究的经验以及借鉴高瓦斯隧道常规爆破施工的经验,在大茶山隧道进行了水压爆破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爆破效果,为今后高瓦斯隧道施工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3)通过不断的试验中总结和优化隧道施工设计的参数,通过水压爆破进行隧道光面爆破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4)通过现场的常规隧道爆破施工效果和隧道水压爆破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高瓦斯隧道常规爆破施工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隧道水压爆破相对于常规隧道爆破施工的优势,为今后高瓦斯隧道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王志军[8](2018)在《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织金-纳雍铁路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黔西高原与黔中山原的过渡带,整体西北走向,穿越中山地貌区,地形起伏、山高谷深、岩性多样、构造强烈,不良地质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典型问题有岩溶、采空区、危岩落石等。复杂恶劣的工程地质条件给铁路建设和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所以,针对线路遇到的各种不良地质问题展开地质选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论文通过分析以往铁路地质选线的经验教训,归纳出铁路地质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裂和褶皱构造、区域地形地貌特征、斜坡不良地质、深层富水构造、特殊岩土及有害气体。结合铁路所在区域的工程地质背景,从以上五点出发,分析了织金-纳雍铁路地质选线的各个影响因素。论文对织金纳-雍铁路沿线不良地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得到不良地质的发育情况和分布特征,在归纳以往铁路地质选线原则的基础上,借鉴代表性复杂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实例,总结出一套适用沿线各类不良地质问题的地质选线原则,针对采空区、煤层瓦斯、岩溶、危岩落石、岩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为铁路的设计和修建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铺垫。运用织金-纳雍铁路地质选线原则,针对四个重点区段进行了详细比选,最终确定拉通方案。通过对织金-纳雍铁路的地质选线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不良地质问题占主导地位的山区地质选线原则,这些研究成果也对铁路经过类似地区遇到类似问题如何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康[9](2017)在《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围岩空间变形与荷载释放机制及工程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原有的两车道、三车道公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交通流量的需要,一部分山区高速公路和市区快速路的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对应的超大断面隧道的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增多的趋势。但是国内外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的工程实践尚不多见,既无成熟的施工建设经验可以借鉴,也无可靠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更无设计、施工的规范和标准可参考,仅能依靠为数不多的简单的工程类比进行分析。本文针对超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工序受力复杂、围岩稳定性判别基准不确定、荷载计算方法不明确以及支护结构和参数选取难度较大等研究现状及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手段,结合济南东南二环延长线项目在建港沟隧道工程实际,深入研究了超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空间变形和荷载释放规律,并对超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比选和净距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针对影响隧道围岩应力特征的净距、矢跨比、侧压力系数等因素,分别从应力集中度的角度对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围岩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现有普式压力理论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及荷载模式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先行洞和后行洞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分别进行了浅埋情况和深埋情况下的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和公式的推导。通过公式分析研究可得,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内侧围岩与外侧围岩的压力呈不对称的偏压分布,中夹岩墙竖向围岩压力大于隧道外侧,先行洞由于受后行洞开挖扰动的影响,偏压程度较后行洞更加严重。根据该模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更加安全合理的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参数,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开展了工程现场的围岩动态分级评价和点荷载试验,并对白云质灰岩开展了室内试验,既对现场施工提供了动态指导,又对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围岩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借鉴以有相似材料配制经验,在"正交试验设计,敏感因素分析"的前提下,进行了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的配制,并在模型试验中成功应用。在节省试验开支的前提下,研制了厚壁方管组合式试验台架和降雨模拟系统,构建了多元信息实时监测和采集系统。利用激光相位测量技术,融合空间动态坐标测量方法与虚拟测量技术,进行了适用于模型试验围岩变形测量的柔性点云数据测量仪的研发,实现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开挖轮廓测量的高自动化、高适应性、柔性、非接触、高效的优点,可同时将扫描路径三维正交分解,通过计算及距离测量自动获得最佳测量轨迹,可实现对多种隧道模型,多种开挖部形状的快速精密测量。针对该仪器基于MATLAB进行了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可以将柔性点云数据测量仪采集的隧道模型点云数据进行降噪、抽稀、拟合处理,再对比两次测量数据计算隧道的变形量,对隧道模型变形信息进行空间可视化的提取。(3)选取依托工程现场有代表性里程段,以此为原型开展了超大断面隧道浅埋小净距段施工过程模型试验研究和复杂地层超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对超大断面浅埋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及降雨入渗对围岩空间变形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穿越断层破碎带前后不同开挖工法施工下围岩的空间变形及荷载释放规律进行了探讨。针对模型试验所选取的工程原型施工段,开展了相应数值模拟试验研究,通过两者结果的相互验证,增加了结果的可靠度。其结果对揭示超大断面浅埋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空间变形机制,确保该复杂地层段的施工安全,保证隧道顺利贯通提供了支撑。(4)修正了已有的摩尔-库伦屈服接近度,并基于弹塑性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进行了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对不同围岩等级的隧道给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建议。研究了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特征,对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分布规律和施工的空间变形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建立了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优化准则,并提出了不同围岩级别隧道最小净距的合理取值。(5)依托四车道超大断面小净距港沟隧道,对其施工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体系的力学特点及规律进行了监测研究,并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时空效应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据此对依托工程的小净距段支护参数和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对提高施工质量及进度,确保施工安全,保证隧道的顺利贯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梁超[10](2017)在《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己将公路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特长公路隧道的建设往往会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且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特长公路隧道大量涌现。特长隧道意味着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结构受力状态,包含更多的风险因素,且施工难度大、建设过程风险高,施工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如:灰色理论、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等。这些传统评估方法虽然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评估结果有一定的主观性与局限性。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隧道风险评估方法的提出势在必行,为解决隧道施工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专家调查、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针对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开展了相关工作。并以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12种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了性能优越、评估结果客观且适用于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径向基神经网络评估方法。并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的风险评估流程。(2)统计分析了 142起隧道施工典型事故,详细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以此建立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指标体系和典型施工事故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结合相关的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指南,给出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的分级标准;根据规范及文献研究,初步划分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的评判标准。(4)建立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评估模型及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5)应用本文开发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对云南省某特长公路隧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得到该隧道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级,该评估结果与隧道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并针对该隧道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二、栾子头隧道在勘察设计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栾子头隧道在勘察设计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复理石地层隧道施工塌方风险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理石地层研究 |
1.2.2 隧道塌方研究 |
1.2.3 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研究 |
1.3 现有研究不足及本文创新性 |
1.3.1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2 本文创新性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目标 |
1.4.3 论文研究方法 |
1.4.4 论文技术路线 |
2 层状软岩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统计及敏感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塌方类型划分 |
2.3 层状软岩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统计 |
2.3.1 地质因素 |
2.3.2 设计因素 |
2.3.3 施工因素 |
2.4 复理石隧道塌方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2.4.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2.4.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2.4.3 复理石隧道塌方影响因素层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复理石隧道变形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方案 |
3.1.1 遍布节理模型简介 |
3.1.2 计算工况设计 |
3.1.3 模型设计 |
3.1.4 测点布置 |
3.2 计算结果分析 |
3.2.1 不同层理面参数复理石隧道变形机理分析 |
3.2.2 不同岩层厚度复理石隧道变形机理分析 |
3.2.3 不同岩层倾角复理石隧道变形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复理石隧道塌方风险分析 |
4.1 风险评估概述 |
4.1.1 风险评估基本理论 |
4.1.2 风险分析基本步骤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风险评估模型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4.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 |
4.3 基于指标体系法风险评估模型 |
4.3.1 指标体系法概述 |
4.3.2 施工前复理石隧道塌方风险评估模型 |
4.3.3 施工过程中复理石隧道塌方风险评估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地质特征 |
5.1.2 气象水文特征 |
5.1.3 施工方案 |
5.2 现场监控量测 |
5.2.1 监测项目 |
5.2.2 监控量测测点布置 |
5.2.3 监控量测频率 |
5.2.4 数据分析 |
5.3 风险评估 |
5.3.1 基于模糊综合评级法风险评估 |
5.3.2 基于指标体系法风险评估 |
5.4 塌方分析 |
5.4.1 塌方情况 |
5.4.2 原因分析 |
5.5 塌方数值模拟 |
5.5.1 模型建立 |
5.5.2 材料参数确定 |
5.5.3 计算结果分析 |
5.6 塌方处置方案 |
5.6.1 应急处置方案 |
5.6.2 后续洞内的施工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永寿梁隧道不同开挖方法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路线 |
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
2.1 工程地质特征 |
2.2 工程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4 不良地质 |
2.5 地震烈度及气象资料 |
2.6 本章小结 |
3 隧道理论分析 |
3.1 地下硐室应力分析 |
3.2 隧道掌子面理论分析 |
3.3 隧道仰拱强度劣化理论 |
3.4 围岩允许变形量和速率相关规定 |
3.5 本章小结 |
4 隧道设计与施工工艺 |
4.1 隧道洞口截水天沟 |
4.2 隧道洞口临时支护开挖 |
4.3 隧道施工方法 |
4.4 隧道洞口出洞 |
4.5 超前地质预报 |
4.6 本章小结 |
5 数值模拟 |
5.1 理论模型 |
5.2 计算流程 |
5.3 计算模型 |
5.4 隧道开挖后分析 |
5.5 隧道开挖过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现场监测 |
6.1 监测点布置 |
6.2 监测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泥质砂岩山岭隧道下穿水塘、水库变形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开挖渗流研究现状 |
1.2.2 泥质砂岩隧道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变形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渗流场对泥质砂岩隧道变形和受力特征的影响研究 |
2.1 依托工程 |
2.1.1 长冲山隧道工程概况 |
2.1.2 地质构造 |
2.1.3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三维数值模拟假定及计算模型 |
2.2.1 基本假定 |
2.2.2 三维模型计算 |
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施工方法在流固耦合效应下对围岩位移场分析 |
2.3.2 不同施工方法在流固耦合效应下围岩塑性区分布分析 |
2.3.3 不同施工方法在流固耦合效应下对隧道支护受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施工方法在不同渗流量时的隧道变形和支护受力特征研究 |
3.1 不同施工方法在不同渗流量时的围岩位移场分析 |
3.1.1 不同施工方法在无渗流时的围岩位移场分析 |
3.1.2 不同施工方法在设计渗流量时的围岩位移场分析 |
3.2 不同施工方法在不同渗流量时的隧道支护的影响分析 |
3.2.1 不同施工方法在无渗流量时的隧道初期支护受力分析 |
3.2.2 不同施工方法在设计渗流量时的隧道初期支护受力分析 |
3.3 不同施工方法在不同渗流量时的围岩塑性区分布分析 |
3.3.1 不同施工方法在无渗流时围岩塑性区分布分析 |
3.3.2 不同施工方法在设计渗流量时的围岩塑性区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泥质砂岩隧道开挖施工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
4.1 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比分析 |
4.1.1 隧道拱顶沉降随开挖面掘进的纵向变化规律 |
4.1.2 隧道周边收敛随开挖面掘进的纵向变化规律 |
4.2 隧道位移变形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
4.2.1 隧道拱顶沉降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
4.2.2 隧道水平收敛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
4.3 施工方法对隧道变形动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4)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有害气体类型及成生规律研究现状 |
1.2.2 铁路工程有害气体勘察、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铁路工程减灾选线研究现状 |
1.2.4 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与防灾治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环境背景与有害气体成生特征 |
2.1 研究区范围的厘定 |
2.2 自然地理环境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质条件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有害气体成生特征 |
2.4.1 有害气体类型 |
2.4.2 生烃源岩特征 |
2.4.3 储气层特征 |
2.4.4 盖层特征 |
2.4.5 圈闭特征 |
2.4.6 运移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工程地质条件与有害气体分布规律 |
3.1 成贵高铁工程概况 |
3.2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工程地质分区 |
3.2.1 工程地质条件 |
3.2.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3.2.3 工程地质分区 |
3.3 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特征及规律 |
3.3.1 有害气体勘察及测试 |
3.3.2 有害气体分布分区特征 |
3.3.3 隧道与油气构造关系分析 |
3.3.4 隧道与油气储层关系分析 |
3.3.5 岩石与油气显示关系分析 |
3.3.6 风化壳与油气关系分析 |
3.3.7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研究 |
4.1 减灾选线的概念 |
4.2 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与灾害风险类型 |
4.2.1 有害气体灾害特点 |
4.2.2 有害气体致灾类型与致灾因子 |
4.3 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指导原则 |
4.3.1 指导方针 |
4.3.2 指导原则 |
4.4 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实例 |
4.4.1 “先绕避”选线原则案例 |
4.4.2 “短通过、抬高程、小埋深”选线原则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研究 |
5.1 风险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
5.1.1 评价体系建立思想 |
5.1.2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 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评价指标 |
5.3 风险评价指标计算与取值 |
5.3.1 圈闭构造气体逸散程度的公式建立 |
5.3.2 其他因素指标取值 |
5.4 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5.4.1 权重的确定 |
5.4.2 隶属度计算模型 |
5.4.3 风险评价 |
5.5 成贵高铁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实例 |
5.5.1 工程实例 |
5.5.2 权重计算 |
5.5.3 风险评价模型参数计算 |
5.5.4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隧道有害气体防灾治理研究 |
6.1 概述 |
6.2 成贵高铁隧道有害气体防灾治理 |
6.2.1 施工处置措施 |
6.2.2 工程结构防治措施 |
6.2.3 成贵高铁隧道有害气体处置方案 |
6.3 兴隆坪隧道有害气体处置方案 |
6.3.1 处置方案 |
6.3.2 通风数值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
2.1 隧道施工风险源辨识框架 |
2.2 风险事故与致灾地质构造的辨识 |
2.2.1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辨识 |
2.2.2 隧道施工风险机理与风险源辨识 |
2.3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
2.3.1 隧道总体、不良及特殊地质段施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2.3.2 隧道总体、不良及特殊地质段施工安全内部风险源 |
2.4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源等级评定标准 |
2.4.1 隧道施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2.4.2 隧道施工安全内部风险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 |
3.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框架 |
3.2 事故调查方法和因果模型的历史演变 |
3.3 基于Bow Tie法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识别 |
3.3.1 危险场景的顶事件辨识 |
3.3.2 基于Bow Tie法典型风险事件机理分析 |
3.4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源辨识与等级评定标准 |
3.4.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3.4.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内部风险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 |
4.2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2.1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
4.2.2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
4.3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 |
4.3.1 评价指标应具备的特征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
4.4 建立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
4.4.1 风险因子评价模型 |
4.4.2 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权重计算 |
4.4.3 隧道施工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
4.5 建立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
4.5.1 安全因子评价模型 |
4.5.2 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权重计算 |
4.5.3 隧道施工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5.1 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 |
5.2 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5.2.1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概述 |
5.2.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等级评价模型 |
5.3 在役隧道结构风险因子 |
5.3.1 风险因子权重计算 |
5.3.2 在役隧道结构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
5.4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因子 |
5.4.1 安全因子权重计算 |
5.4.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分析 |
6.1 虹梯关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
6.1.1 工程概况 |
6.1.2 虹梯关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 |
6.1.3 虹梯关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 |
6.2 重庆缙云山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加的项目 |
(6)超大断面黄土公路隧道进口段滑坡体治理措施及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2.2 黄土隧道洞口段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滑坡与隧道的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2.4 滑坡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工程简介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隧道工程设计简介 |
2.3.1 隧道工程设计 |
2.3.2 施工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滑坡体与隧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3.1 滑坡的形成机理 |
3.1.1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几种影响因素形成滑坡的成因与分析 |
3.2 滑坡体引起隧道的受力变形特性分析 |
3.2.1 滑坡体引起隧道的变形特性分析 |
3.2.2 滑坡体引起隧道的受力特性分析 |
3.3 滑坡体与隧道相互作用机理 |
3.3.1 隧道受力分析 |
3.3.2 偏压隧道的受力分析 |
3.4 隧道进口段“隧道-滑坡”相互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进口段滑坡治理措施 |
4.1 隧道进口段滑坡稳定性分析 |
4.1.1 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1.2 滑坡稳定性分析 |
4.2 隧道进口段综合治理措施 |
4.3 隧道进口段滑坡治理 |
4.3.1 隧道进口段滑坡治理方案 |
4.3.2 隧道开挖及支护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进口段滑坡治理工程监测 |
5.1 监控测量的目的 |
5.2 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
5.2.1 主要监测内容 |
5.2.2 监测方法及分析 |
5.3 滑坡治理效果与监测分析 |
5.3.1 坡体位移监测分析 |
5.3.2 抗滑桩变形监测分析 |
5.3.3 隧道衬砌变形及受力监测分析 |
5.3.4 隧道上部地表监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瓦斯长大铁路隧道控制爆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压爆破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水压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茶山隧道瓦斯赋存条件及实测结果分析 |
2.1 隧道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特征 |
2.2.4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2.3 瓦斯的基本属性分析 |
2.3.1 瓦斯的定义 |
2.3.2 瓦斯的存在形式 |
2.4 大茶山隧道瓦斯超前地质预方法 |
2.4.1 超前地质预报总体方案 |
2.4.2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选择 |
2.5 大茶山隧道瓦斯现场实测与结果分析 |
2.6 大茶山瓦斯隧道施工总体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传统理论的大茶山瓦斯隧道爆破方法 |
3.1 大茶山隧道总体开挖方案 |
3.1.1 斜井开挖方案 |
3.1.2 正洞开挖方案 |
3.2 瓦斯爆破器材选择 |
3.3 瓦斯隧道爆破参数设计 |
3.4 大茶山瓦斯隧道爆破炮孔布置与起爆网路设计 |
3.4.1 斜井全断面爆破炮孔布置与起爆网路设计 |
3.4.2 斜井台阶法爆破炮孔布置与起爆网路设计 |
3.4.3 正洞台阶法爆破炮孔布置与起爆网路设计 |
3.4.4 瓦斯隧道爆破网路设计及检算 |
3.5 基于瓦斯特性的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茶山隧道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技术 |
4.1 “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新理念及其作用 |
4.1.1 何谓“节能环保水压爆破” |
4.1.2 “节能环保水压爆破”的作用 |
4.1.3 “节能环保水压爆破”关键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
4.2 隧道水压控制爆破工艺分析 |
4.2.1 炮眼注水工艺及水袋制作方法 |
4.2.2 炮泥制作工艺 |
4.2.3 环保水压爆破施工程序 |
4.3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施工工艺 |
4.3.1 有导爆索的光面水压爆破 |
4.3.2 无导爆索的光面水压爆破 |
4.3.3 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茶山隧道节能环保水压爆破现场试验分析 |
5.1 大茶山隧道进口水压爆破试验与效果分析 |
5.2 大茶山隧道水压爆破光爆质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工作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工作与发表论文 |
(8)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选线理论研究 |
1.2.2 针对各种不良地质问题的地质选线 |
1.2.3 针对某条铁路的地质选线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水文气象 |
2.4.1 水文地质特征 |
2.4.2 气象特征 |
2.5 地震动参数区划 |
2.6 区域不良地质问题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选线的主要控制因素 |
3.1 铁路地质选线的主要控制因素 |
3.2 织纳铁路地质选线主要控制因素 |
3.2.1 断裂和褶皱构造 |
3.2.2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
3.2.3 斜坡不良地质问题 |
3.2.4 深层富水构造 |
3.2.5 特殊岩土及有害气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不良地质发育特点和分布特征 |
4.1 研究区不良地质发育特点 |
4.1.1 危岩落石、岩堆及顺层 |
4.1.2 岩溶 |
4.1.3 滑坡及泥石流 |
4.1.4 特殊土 |
4.1.5 人为坑洞及有害气体 |
4.2 研究区不良地质分布特征 |
4.2.1 危岩落石、岩堆、顺层分布特征 |
4.2.2 岩溶分布特征 |
4.2.3 特殊岩土分布特征 |
4.2.4 采空区、有害气体分布特征 |
4.2.5 其它不良地质分布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织金纳雍铁路不良地质选线原则 |
5.1 铁路选线中常用的地质选线原则 |
5.2 复杂山区铁路的地质选线原则——以成兰铁路为例 |
5.3 织金纳雍铁路各类不良地质的选线原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织金纳雍铁路地质选线方案比选 |
6.1 线路方案比选 |
6.1.1 北线岔河比较方案 |
6.1.2 中线左翼河桥位比较方案 |
6.1.3 武佐河上游桥位比较方案 |
6.1.4 纳雍南站位比较(鱼洞河低桥位方案比较) |
6.2 拉通方案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围岩空间变形与荷载释放机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背景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研究方面 |
1.2.2 在超大断面隧道净距优化研究方面 |
1.2.3 在超大断面隧道围岩空间变形机制方面 |
1.2.4 在超大断面隧道荷载释放机制方面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力学特征及荷载模式 |
2.1 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
2.1.1 应力分布解析解 |
2.1.2 应力分布数值解 |
2.2 围岩压力与荷载模式 |
2.2.1 常用计算方法 |
2.2.2 浅埋隧道荷载模式与压力计算 |
2.2.3 深埋隧道荷载模式与压力计算 |
2.3 围岩压力特征分析 |
2.3.1 浅埋隧道压力特征 |
2.3.2 深埋隧道压力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浅埋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空间变形规律模型试验 |
3.1 工程背景及概况 |
3.1.1 工程背景 |
3.1.2 地质概况 |
3.2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3.2.1 岩石室内试验 |
3.2.2 现场岩石参数测试 |
3.2.3 岩石参数测试结果 |
3.3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3.3.1 相似原理 |
3.3.2 相似判据推导 |
3.3.3 相似关系 |
3.4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研制 |
3.4.1 围岩相似材料的研制 |
3.4.2 初喷混凝土支护材料选择 |
3.4.3 钢拱架模拟材料选择 |
3.5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研发 |
3.5.1 超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模拟试验系统 |
3.5.2 多元信息实时监测系统 |
3.5.3 柔性点云数据测量仪 |
3.5.4 降雨模拟系统 |
3.6 模型试验设计及实施 |
3.6.1 试验整体设计 |
3.6.2 监测方案设计 |
3.6.3 模型体填筑及监测元件埋设 |
3.6.4 模型体开挖与支护 |
3.7 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3.7.1 浅埋双侧壁施工围岩空间变形 |
3.7.2 浅埋CD法施工围岩空间变形 |
3.7.3 浅埋段围岩降雨入渗作用下位移演化 |
3.8 数值模拟结果处理及分析 |
3.8.1 浅埋段双侧壁施工围岩位移演化 |
3.8.2 浅埋段CD法施工围岩位移演化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和荷载释放规律 |
4.1 模型试验的开展与结果分析 |
4.1.1 模型建立与实施 |
4.1.2 围岩位移演化规律 |
4.1.3 围岩应力演化规律 |
4.1.4 围岩荷载释放规律 |
4.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
4.2.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2 围岩变形规律的数值仿真 |
4.2.3 围岩荷载释放规律的数值仿真 |
4.2.4 围岩应力场特征与空间效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评价与净距优化分析 |
5.1 围岩力学模型 |
5.1.1 弹塑性本构理论 |
5.1.2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屈服接近度的修正 |
5.2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评价 |
5.2.1 概述 |
5.2.2 Ⅴ级围岩施工方案模拟 |
5.2.3 Ⅳ级围岩施工方案模拟 |
5.2.4 Ⅲ级围岩施工方案模拟 |
5.3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判别 |
5.3.1 判别标准分析 |
5.3.2 判别标准选取 |
5.4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研究 |
5.4.1 Ⅴ级围岩双侧壁施工净距优化 |
5.4.2 Ⅳ级围岩CD法施工净距优化 |
5.4.3 Ⅲ级围岩台阶法施工净距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大断面隧道围岩时空效应现场试验研究及支护方案设计 |
6.1 现场试验方案 |
6.1.1 现场施工方案 |
6.1.2 试验项目与断面选择 |
6.1.3 试验仪器及方法 |
6.2 围岩空间变形机制 |
6.2.1 竖向位移变化规律 |
6.2.2 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
6.3 支护结构受力变化规律 |
6.3.1 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 |
6.3.2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 |
6.3.3 初支内力 |
6.3.4 二次衬砌内力 |
6.3.5 钢拱架内力 |
6.3.6 锚杆轴力 |
6.4 浅埋小净距支护方案设计 |
6.4.1 超大断面小净距段施工方法 |
6.4.2 超大断面小净距段支护参数设计 |
6.4.3 超大断面小净距段施工要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历程及前景 |
1.1.2 我国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现状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分析 |
2.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基本体系 |
2.1.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 |
2.1.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基本流程 |
2.1.3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
2.1.4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
2.2 径向基神经网络评估方法简介 |
2.2.1 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兴起 |
2.2.2 径向基函数 |
2.2.3 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 |
2.2.4 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映射关系 |
2.3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3.1 隧道施工事故统计 |
3.2 隧道施工事故分类及特征统计 |
3.2.1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分类 |
3.2.2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特征统计 |
3.3 特长公路隧道典型施工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塌方 |
3.3.2 涌突水(泥) |
3.3.3 瓦斯 |
3.3.4 岩爆 |
3.3.5 高低温 |
3.3.6 大变形 |
3.4 隧道施工事故分析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及风险评估标准 |
4.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1.1 风险评估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
4.1.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
4.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
4.2.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 |
4.2.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评判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5.1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评估模型 |
5.1.1 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设计与建立 |
5.1.2 训练样本采集与处理 |
5.1.3 径向基神经网络训练 |
5.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指标权重 |
5.3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评估模型 |
5.3.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分类 |
5.3.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开发及实例应用 |
6.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开发 |
6.1.1 软件开发环境 |
6.1.2 软件程序功能 |
6.1.3 应用程序设计原则 |
6.1.4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设计 |
6.2 实例应用 |
6.2.1 工程概况 |
6.2.2 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主要风险源识别 |
6.2.3 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6.3 风险控制措施 |
6.3.1 工程地质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2 设计勘查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3 施工技术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4 管理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径向基神经网络主要部分的程序代码 |
附录B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损失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
四、栾子头隧道在勘察设计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复理石地层隧道施工塌方风险分析及控制[D]. 刘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永寿梁隧道不同开挖方法数值模拟研究[D]. 张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3]泥质砂岩山岭隧道下穿水塘、水库变形控制方法研究[D]. 张玉锐.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D]. 丁浩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5]基于指标体系的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许章隆.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6]超大断面黄土公路隧道进口段滑坡体治理措施及监测分析[D]. 刘伟. 长安大学, 2019(01)
- [7]高瓦斯长大铁路隧道控制爆破技术研究[D]. 李晓林.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D]. 王志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1)
- [9]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围岩空间变形与荷载释放机制及工程应用[D]. 王康. 山东大学, 2017(08)
- [10]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D]. 梁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